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通用11篇)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1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中老年人的人口比例逐渐增高,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直接关乎社会的稳定,影响到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同时也直接体现了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社会责任感。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经超过了1.6亿人,而且每年正在以800万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20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年社会工作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状况。相关部门要想做好老年社会工作,就要重视老年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意识形态福利视角对社会工作化进行思考,了解老年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2 意识形态福利视角概念的社会工作化思考
根据国外关于社会工作化的研究成果可知,意识形态的福利视角是社会研究工作的重要视角,是一种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社会工作化研究是不一样的,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的产物,社会福利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减少阶级冲突,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统治提供基础,因此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控制功能。马克思唯物论将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认为社会的阶级结构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老年社会工作的制度结构解释可以追溯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摒弃了社会行动、互动和组织的抽象法则,该结构化理论是动态的敏感性概念,并认为行动者利用结构特质可以改变或者在生产了社会结构。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认为在经验情境中的互动系统是一个制度性过程的混合体,制度与行动者使用并再生产的规则和资源相互联系,制度并不在于个体而是实际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应用不同的规则和资源而形成的,所有的规则和资源的最基本的维度就是在于制度化的过程中。
3 目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3.1 缺乏完善的老年社会工作制度和政策
老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政策进行保障,以便为老年社会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规范老年社会工作流程。但是,目前老年社会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资金扶持政策和力度不到位,老年社会工作开展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建立健全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老年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工作制度和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老年社会工作制度和政策的执行力较差,较多老年社会服务仅仅只局限于文体娱乐活动,并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忽视了老年人精神照顾和心理关爱。
3.2 社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同感较差
老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社区各个部门的配合,社会工作开展的成效直接受到社区认同的影响。社区的老年社会工作是贴近民生的,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福利水平,社区是城市中最基础的行政机构。部分社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爱,我国属于熟人社会文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在很多方面都依靠熟人社会文化,部分社区居委会和负责人对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没有足够的认同感,因此社区老年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遭受的阻碍和困难较多。同时,由于社区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因此其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承担的行政事务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社会服务的推进效果,老年社会工作质量和效果较差。
3.3 地域覆盖较小,养老观念落后
首先,当下我国老年社会服务的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老年社会工作开展效果较差,乡村中和老旧社区的老年人难以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我国属于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之间的老年社会工作质量差异很大,如何有效运用老年社会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老年人便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很多老年人受到传统的养老观念影响,对目前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层次较差,认为接受机构养老是晚景凄凉的表现,因此较多的老年人对老年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不愿接受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老年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如何有效运用老年社会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老年人便显得尤为重要。
4 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应该被看作一种意识形态福利视角下的制度发展和政策指导。国家的性质将会直接影响老年社会工作性质,影响老年社会工作体系的形成和结构,我国的国体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和发展就是为了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4.1 积极构建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制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老年社会工作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主要以平等为基础,具有本土化特征。我国特色的老年社会工作要以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为基准,积极构建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制度。相关部门要从养老社会责任出发,以老年人的利益为己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规范养老服务体系和标准,建立符合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实际情况的本土化养老体系。2000—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旨在积极构建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制度,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4.2 规范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政策引导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合作共享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社会工作的服务越来越多样化。老年社会工作群体的社会认同度和存在感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强化,老年人服务市场成为各大竞争者抢夺的市场之一。首先,老年社会工作要积极剥除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影响,养老责任应该由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承担,我国相关部门要重视养老政策缺失、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用优势视角观察老年社会工作,应该从这些老年人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的角度出发,进行政策与引导,积极制定一系列社会福利和养老政策,健全法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最后,相关部门在做好规范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政策应答工作时,应该考虑政策接受者的主观感受和福利变化,要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期,重视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全过程的效果。
4.3 多样化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行动主体
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的政策应该依据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来进行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并以此为导向推动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关部门要以多样化、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为主体,积极构建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多层次行动主体,构建“三社联动”机制,保证社工与社会组织和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减轻社区和社工机构人员紧缺的情况,完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为老年社会工作提供必要人才。同时,社工要善于积极利用社区资源,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可以使用非正规支持网络对正规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和互动,必要的支援服务和设施,进而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质量,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宇,谢建社.本土化视野下的孝道价值观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5).
[2]武美玲.浅谈老年社会工作中工作者应秉持的原则与技巧[J].科技视界,2014(6).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2
李 欧 樊金娥 樊少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本文关注当代社会对社会工作实践发展提出的现实挑战,从对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反思的立场出发,明确提出了“制约内地高校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本土化定位理性选择的严重缺失”和“坚持特色化发展应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定位的理性选择”等观点。主张通过反向思维及多维视角积极进行学理思考与实践研究,主张通过“全程开放式培育”的方式来实现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整体能力的提升。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定位;理性选择;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08(2005)01-0040-05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源于西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一些社会群体不断被边缘化等现实问题,更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短短的几年,内地高校由2000年的27所发展到2004年的150多所,自觉选择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这是高校对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所进行的积极回应。那么,内地高校在做出这种积极回应后,能否继续走好下一步,能否从理性高度对各自专业教育进行自觉定位,能否在进入市场竞争中找寻自身的科学定位,这是各所高校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更是制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能否实现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定位应当从学理视角进行反思”的立场出发,提出“坚持特色化人才培育理念和发展路径,是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现本土化定位的理性选择”这一观点。对此我们希望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理性反思:本土化定位的严重缺失
从全国高校看,应当说尽管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势头很猛,但究竟有多少学校在专业申报的同时,就对本校的专业定位进行了“理性预案”、即在何种理性自觉层面上进行了自觉设计。我们的感受是,当初在申报专业时,的确是从办学理念上考虑了三个问题:一是与国际前沿学科接轨,二是与未来社会市场发展需求接轨,三是与学校办学层次接轨。因此,我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与社会学硕士点(分别于1999年与2000年获得批准)是同时申报成功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建设一开始就纳入到了理性自觉思考的层面。然而在专业教育的本土定位上,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徘徊选择。回首反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超越传统思维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限制,没有从理论反思层面对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定位进行学理追问。在本质上讲,这就是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本土化定位上理性缺失的实际表现。据不完全了解,内地高校存在这种状况并不少见。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必将成为制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瓶颈。
如何尽快摆脱这一困境?我们的立场是:必须转换原有的思维理念与思维定势,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主体自身关系的视角进行反思,超越追问应是什么的“纯客观“立场,反身向主体自身追问:我们自己能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做些什么。即坚持思考问题视角转换的原则,着手反方向研究的思维方向:通过发掘过去而弄清“熟悉”,从否定路径对本土化涵义进行学理解读,实现从思维理念到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即从追问其是什么向追问不是什么的立场,对本土特色定位问题进行理性视角转换的解读。具体思维路径是:从找寻内地各高校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相互关系切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梳理,从否定的路径对学校自身的专业教育定位进行理性追问;一方面通过了解其他高校取他人之长,一方面从中找寻出自身的实际能力,自觉打造本专业教育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优势。可见,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仅仅有感性专业热情远远不够,必须从理性思维层面进行反思,必须
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理念和办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必须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问题做出具有特色的现实的回应。这是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定位的科学前提。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定位的理性选择:个性化、特色化的培养目标
何谓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曾经说过:“在甚至是那些最早的社会工作教育者还没有充分的社会工作知识之时,谈论本土社会工作研究是一种冒险,当然它也是每一个投身社会工作教育者的志向。”同时,“社会工作研究既包括教学研究也包括为发展知识或学术而进行的研究。对于后者来说,它既包括对引进的社会工作的审视和分析,又包括对本土经验的研究。前者属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后者则属于本土社会工作研究。”①由此可知,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特色的定位,既要求理论层面的充分准备,更要求人们通过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过程,提升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定位的理性选择能力。
几年来,我们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实践,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的定位,本质上是要求学校办学在坚持基本规则基础上,做到坚持从国家、社会、地区的现实出发,不断使自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路径、目标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即实现人才培育目标上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因为,在多元的社会需求环境面前,无论哪类学校,都必须把抢占人才市场份额、提升人才与市场进行对接能力作为生存基础。这是社会工作专业在市场多元选择过程中保持持续优化发展的动力,理应成为思考专业人才培养本土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说过:“在社会科学中,占据科学领域核心地位的视角是不断调整的。”②因为“规则和资源必须既被视为社会生活得以作为连续不断的活动得以生成和再生成的中介,同时又必须将它们视为这种活动生成和再生成的产物”③。今天,当我们从学理视角解读高校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定位问题时,可以理解为是如何把握本土化与规范化关系的问题。从规范化视角看,我们认为,尽管各国间因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制度架构等原因存在着众多差异,但普及性的专业使命和人才培养共性目标却是超越文化、超越民族性的,始终导引着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北美和其他西方国家高校中已经得到体现,他们认为本科专业教育是以培育服务于社会困难群体的前线社会工作者为重心,强调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和专业使命教育。这种直接以服务于社会困难群体作为人才培育目标的专业定位,既表达出该专业教育有别于其他相关专业教育,更体现了本专业的学科理念、目标界定及规则,即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自身的规范化要求。由此可见,无论何种层面的学校,都必须依据上述人才培育的基本要求,才能符合社会工作学科专业的教育目标。这一理念已成为内地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共识。
但是,任何共性都是通过个性表达自身存在的,只有在个性化存在中才能使共性的规范化要求成为现实。如果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规则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解决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问题,现实中必然要面对两个关系: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规范化如何转化并实现其本土化;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实践如何将内地化与国际专业规范化相接轨。即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反思:一是认识到内地国情的社会环境与西方国家差异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能力和物质条件的限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整体水平较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政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人们的物质生存保障问题,急需大量能够将政府福利政策尽快转化实施社会管理的基层实践型人才。二是要清醒地了解到我国内地高校作为“游戏规则”实施的主体承担者,因时间过短,还来不及对“游戏规则”经过消化和进行理性反思,就要对这种规则和现实社会的需求做出快速回应,其后果是会导致办学理念和人才目标定位存在严重缺失。而且社会公众、特别是未来的专业社会工
作者资源群体,更是容易受到传统“惯习”思维方式的影响,把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选择定位在远离基层实践层面方向,其结果极易与社会实际需求错位,形成教育资源无奈的浪费由此可知,内地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本土特色定位问题,在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对接,培育出能够自觉地回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即具有鲜明个性特色、本土化实践型目标定位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不同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尽快对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目标选择、调整与定位。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均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层面上各具特色。可见,不断坚持研究与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才培育目标个性化和特色化,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内在生命力,是内地各高校实现专业教育本土化发展的理性选择。因此,内地100多所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总体布局上是应该分层次、各有侧重的。只有将规范化要求具体转化为本土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从根本上牢牢占有各自的市场份额,才能最终实现生存发展环境的优化。当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各自具备了个性 “亮点”时,自然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整体相互融合蓬勃发展的时期。坚持人才目标定位的个性化,是内地高校在实践中必须自觉贯彻的科学原则。这一原则能否落到实处,必然要通过具体的学科办学基本理念、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实践能力的培育路径,即实现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实现。
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坚持“动态开放式教育”的实践路径
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的反思是:在了解市场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更要从动态视角去贯彻个性化特色化的人才目标,更要坚持“动态开放式教育”的实践培养路径。何谓“动态开放式教育”?我们认为:坚持做到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用多元化、多视角的学科理念培育学生理解与参与实践活动的整体能力,实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路径、教学手段的全程开放。这是因为学习的问题关键在于思考,在于知识的整合,在于反思实际选择与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能否在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前,不断地坚持提升学生的反思实际能力目标,不断地将这一目标坚定地贯彻在各个培育环节过程中,不断地坚持“动态开放式教育”的实践路径,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根本切入点。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应将“以人为本”的学科理念坚持贯彻到人才培育的全过程。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科理念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主体对象。“以人为本”就是要恢复、确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实践内容的设计等,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奠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方法技能、凸显实践能力、实现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以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为培养取向,以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为实现学生自身发展服务的目标。二是以社会工作服务的接受者特别是困难群体为对象。“以人为本”就是以社会公众特别是困难群体为本,要强化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念的导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以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维护社会安定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系统培育学生为社会公众特别是为困难群体提供人文关怀、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使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一点,香港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特别是香港理工大学在专业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指南,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专业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为内地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了需要进行认真反思的培养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对社会的声音做出回应,将学生学习专业的内在动力、社会困难群体的多元性与发展性进行通盘考虑,坚持“动态开放式教育”的实践路径,这是将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的原则问
题。
第二,应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反思实际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育的切入点。
这是因为,衡量任何一个专业教育的水准,其可持续发展性质最终都是要通过学生自身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来体现。“社区领袖”本质上是社会群体与政府共同意愿的表达,又是个人与社区关系整体利益的意思表示,即具有在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专业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更要具有发现、认识、把握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反思实际能力。反思实际能力提升理应成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人才培育的基本理念与切入点。香港理工大学的成功经验是:将对学生的反思实际能力培育上升到学科高度的理念,“始终坚持‘从反思能力培养出发,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理论’的培育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坚决地贯彻‘问题教学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反思,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理解、把握,使知识综合化、立体化、方法化,将理论内化为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有效提升学生反思实际能力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发挥出了难以估量的积极效果。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对于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指导作用。”④
第三,努力建构培育和提升学生反思实际思维能力的科学教育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我校从培养学生反思思维方式和反思实际思维能力提升的视角出发,紧密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积极反思,将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个性化的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初步建构起一个主要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法课程和实践课程4个模块组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既有教育部和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规定的核心课程,体现了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的共性;又开设了适应“社区领袖”群体、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个性化课程。在人才培育过程中,我校从不断提升学生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现实能力的视角出发,注重与实际工作部门建立伙伴关系。一是,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到民政等部门或相关社会团体承担专兼职的社会工作,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的社会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二是,选聘有较高学历、良好表达能力、经验丰富的社会实际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向师生传授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和方法。三是,主动导引教师与实际工作部门展开合作研究,使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专业研究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发挥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参与并回应社会的积极功能;导引专业教师结合社会需求、配合实际工作部门开展相关专业教育培训,实现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和共同提高。
在人才培育的实践路径上,我校从全方位、多视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视角出发,建立了各种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专业能力。一是,为强化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能力,在长春市、洮南市、白城市建立5个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二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策划各类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成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慈善志愿者团、走访慰问困难群体、配合长春市朝阳区民政局对城市“低保户”进行入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三是,组织学生参加东北地区和吉林省社会学会的学术报告与研讨会,指导专业学生策划并主持召开了“长春市6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科学术研讨会”,取得较大社会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还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紧密挂钩。2003年以来,已有39人分别通过了国家劳动部职业技术鉴定中心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22人获得物业管理员、17人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员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顺利地走向实践、回应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时代选择:从感性层面向实践的理性反思层面跃升
应当指出,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旦选择了个性化的本土特色定位,就为从感性层面向实践的理性反思层面跃升提供了内在的理性品质力量。这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正处于形成和未定形时期,学理界称之为“由边缘地位向主流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定涵义恰恰体现了其不成熟性。正是这种不成熟性,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及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这是千载难逢的学科发展机遇期。但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生长需要拉动,学科发展机遇期仅仅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支撑的动力应是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由此可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社工理念”的传播者和教育者,是科学思维的领悟者和导引者,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建设的现实人力资源。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具有反思实际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不难看出,尽快地培育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底蕴、具有深度反思实际研究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现科学回归的时代选择。尽管别人有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我们并不能全盘接收,毕竟那是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文化理念、民族传统和人文特色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回应社会实践问题的特殊群体,势必要面对更复杂、更具体的问题,本质上不仅不排除反思实际能力的素质要求,而且更需要具备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思考和整体把握反思的综合能力。可见,当代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能否实现本土特色定位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行为,是一个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做出理性选择的问题。从理论视角反思,本质上是一个从感性层面向实践的理性反思层面跃升的问题。
我们的期望是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通过不断地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行深度的学科反思,通过不断地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行理性研究,通过不断地对本土社会工作进行实践探索,以实现与社会工作学科研究、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同步成长,并以我们每一个人的点滴贡献,来成就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的美好未来。这正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注释:
[1]古学斌、阮曾媛琪.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序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4页.[2][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4页.[3][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4页.[4]樊金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的理性透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9-21.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3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思考
一、学校社会工作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的社会工作诞生,之后随着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由最初的个案工作逐渐扩展到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所涉及的服务群体和领域也逐渐扩大。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学校社会工作出现在美国的纽约、波士顿等地区,当时受社会改良的趋势影响,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始是由校外的私人福利机构或政府人员担任,作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络者,促进彼此联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福利和照顾。随着成效的显现,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建立了教师访问制度,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
二、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
目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处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意识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它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总是很容易将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或者心理咨询混为一谈,对学校社会工作缺乏明确、清晰的认识。由此看来,要在我国推广学校社会工作并使之与我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将会面临着诸多困难。
1.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的学生工作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主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工作,忽略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不利于学生的自主人格和意识独立,也无益于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中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给家长和学生传递着一种错误的认知:学习成绩高于一切,这使得我们常常忽视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生活技能等的全面发展。
2.学校社会工作缺乏成长环境
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服务领域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拓荒期,一方面,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学校社会工作要想进入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我国相应的社会服务组织缺乏且不完善,在港台地区,民间服务组织具有灵活性和敏锐性,并且得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而在内陆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民间服务组织的力量十分薄弱,学校社会工作缺乏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3.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认识匮乏
由于社会工作在内地的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服务目的、价值理念等都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此外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学生工作等同,认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就是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人员。此外教育系统和学校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模糊,绝大多数都对学校社会工作抱有质疑的态度。
三、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应对思考
1.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宣传工作
要想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在本土的开展,首先要让社会大众认识学校社会工作的性质、意义以及价值理念、助人目标,政府部门和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政策措施来加强学校社会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培养社工学生宣传和推广专业服务的能力,努力创造适宜的社会氛围和坏境。
2.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开展无法与社会制度的整体框架脱轨,因此要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合作,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重视政府推动,努力实现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一方面逐步实现“一校一社工”的岗位设置,并设立学校社工资质认证和绩效考核制度,保证学校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推动学校社会工作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学校社会工作顺利进行。
3.创新学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多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多方位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传统的学生工作所采用的统一管理模式也慢慢地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无疑为学校社会工作的推动和开展创造了了契机。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要因地制宜的创新实务模式,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利.国内外学校社会工作现状分析【J】.百家论坛,2010,5(12):277-278
[2]王雅恬.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本土化路径探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3]胡凌霞.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9
[4]劉毅.高校学生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刘志红.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06,12:66—68
[6]尹敏.“本土化”学校社会工作的探索—基于青海L学校社工站的实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1:50—52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4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 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每年都有近10 万家庭因为家庭暴力等因素导致解体,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 家庭暴力已经上升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具体来说, 家庭暴力具有以下几种特征。首先, 家庭暴力隐蔽性较强。[1]受人类数千年形成了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影响, 很多人认为, 家庭暴力是家务事, 外人不方便干涉。当暴力发生时, 受害人因此担心, 如果将问题反映到司法机关, 那么无疑会激化家庭矛盾, 导致婚姻破裂, 不利于家庭稳定。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 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会采取忍耐的态度来面对家庭暴力问题。其次, 家庭暴力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特定性。通常情况下, 家庭暴力的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养育关系以及血缘关系, 也就是说, 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是存在感情的。再次, 家庭暴力具有反复性。由于很多受害者面对家庭暴力所采取的措施就是不公开, 私下处理此类事件, 这使得施暴者在实施家庭暴力时往往无所顾忌, 不加以控制, 从而导致家庭暴力的反复出现。[2]最后, 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家庭内部关系比较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暴力的处理难度。
二、社会工作在反家庭暴力中的重要性
家暴的破坏性非常强。对于施暴对象来说, 家庭暴力的产生会导致其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不仅如此, 还会对亲眼目睹家庭暴力的子女带来负面影响。父母之间发生家庭暴力, 一方面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也会给子女传输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 家庭暴力情节严重时会构成刑事案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的和谐关系到社会整体的和谐。以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 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干预家庭暴力是国际社会干预家庭暴力成功的经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 帮助其缓解压力, 克服困难, 走出困境。[3]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保密原则, 这样才可以鼓励更多的家庭暴力受害者摒弃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 将社会工作在反家暴项目中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反家暴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政府、公安、法院、医院、妇联、司法、社会服务机构等正式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联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工作者要具有全局眼光, 做到从全局出发, 为案主提供一整套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对社会系统的分析, 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帮助。与其他部门相比, 家庭和社区的资源相对比较缺乏, 因此,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有效的整合非正式社会资源, 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务系统。由此可见, 社会工作在我国反家暴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国外反家暴的经验
在美国, 家庭暴力这一违法行为和陋习也屡禁不止, 2011 年10 月14日, 曼宁·拉米雷兹 ( 美国前世界职业棒球大赛最具价值运动员) 被传讯, 传讯理由为受到家庭暴力指控。2011 年, 坦尼亚·威廉姆斯也曾经向媒体吐露其惨遭家庭暴力的经历, 这些只是家庭暴力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在美国家庭暴力不仅仅发生在明星妻子身上, 还出现在很多美国平民家庭当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在美国纽约的警察局, 日接到投诉家暴的电话就高达上百起, 这些家暴中绝大多数都是夫妻或是情侣之间发生的暴力侵犯。[4]
家庭暴力在日本也比较普遍, 有将近三成以上的日本女性表示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受到家暴侵害, 这些女性要么在家庭生活中遭受拳打脚踢, 要么其尊严收到欺压, 要么受到丈夫的粗言秽语等等, 甚至还有婚内强迫性行为等问题。在韩国, 家庭暴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崔真实就是家庭暴力的一个受害者。崔真实在与体坛明星赵成明结婚期间, 曾多次遭到丈夫的殴打, 崔真实在不堪忍受家庭暴力后, 与赵成明分居, 但是, 即使在分居内, 崔真实也没有逃离赵成明对其进行的施暴行为。当然, 除了上述国家外, 家庭暴力在拉美、在俄罗斯也广泛存在。
家庭暴力是一个古老的、世界性话题, 女性、幼儿以及老年人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家庭暴力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父权制”的历史文化, 反映了世界性的不平等关系, 也反映出了各国对受害者的保护力度不强等诸多问题。面对家庭暴力愈演愈烈的现象, 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暴力惩处力度,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具体来说, 各国的家庭暴力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时至今日,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暴力的危害性, 并将其以法律条例的方式明确的规定下来。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有效制裁家庭暴力犯罪中的施暴者, 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5]以美国为例, 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虐待儿童的行为, 那么这个家庭的邻居就有权利将其报给警察局, 警察局在查明情况后, 就会派人将儿童接走, 并为其找到一个“免费的家”, 什么时候家庭暴力问题得到解决, 双亲不会再打孩子, 能够确保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获得良好的对待, 才会将孩子送回来。除此之外, 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也会受到同等的待遇。根据法律规定, 美国政府还专门为被害者建立了庇护站, 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了经济、就业、培训以及法律等相关服务。
( 二)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社会工作者反家暴工作行为保驾护航。众所周知, 与其他部门相比, 家庭和社区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 难以有效的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整合社会资源, 在解决家庭暴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是以美国为例, 1994 年, 克林顿政府出资16 亿美元, 用于进一步强化联邦机构对家庭暴力犯罪方面的调查, 自2002 年起, 美国每年都要拨款3. 9亿美元, 用于司法部的反对家庭暴力项目的研究, 为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指导以及资金支持。
( 三)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 反对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 因此, 仅仅依靠政府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是不够的。这一点各个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以美国为例, 美国将每年的10 月定为家庭暴力意识月, 在这一个月, 公益组织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为公众宣传家庭暴力的危害性, 帮助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有效措施, 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不仅如此, 美国的一些医院还建立了与家庭暴力相关的“急诊室”,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以标准化程序为依据对家庭暴力进行评估, 一些大型的医院还配备了医疗社工, 以协助医生诊断可能出现的家庭暴力个案, 并给“病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 四) 加大对施暴者的惩处力度, 建立社区监督网站。家庭暴力犯罪之所以愈演愈烈, 主要原因在于受“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意识的引导, 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施暴者的行为。不仅如此, 由于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密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家庭暴力的惩处难度。近些年来, 各国加大了对施暴者的惩处力度, 并建立了社区监督网站。以英国为例, 英国积极鼓励家庭施暴的发现者向相关部门报告, 经查证属实, 会对那些施暴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常见的处罚措施包括对家庭暴力施暴者处以6 个月监禁, 并将其行为登记在家庭暴力登记薄上面, 期限为7 年, 或是对家庭施暴者处以两年以上的监禁, 并将其行为登记在登记谱上, 期限为终身。英国的这种措施在加大了施暴者惩处力度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四、国外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 一)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性别意识培训, 跟踪《反家暴法》的落实情况。2015 年12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并于2016 年3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这对我国防治家庭暴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反家暴法》大面积推广之时, 笔者认为, 当前要提高执法人员对家庭暴力事件的性别敏感意识, 持续跟踪《反家暴法》的落实情况。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 一些执法者存在性别意识盲点, 例如, 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时候, 没有考虑女性处在社会的不利位置及女性权利实现的社会障碍, 反而责备女性做得不够好才挨打。这种现象的产生, 一方面不利于《反家暴法》的落实,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性别意识培训, 帮助执法人员转变传统的落后观念, 提高执法人员的性别平等意识, 切实提高工作的时效性。例如, 司法系统可以在其各部门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具有性别敏感意识的社会工作者, 这些社会工作者在司法部门执行家庭暴力案件中主要起协助作用。当然,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受害者提供类似于庇护所、救助站、法律咨询及援助等服务,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受害者因为害怕报复而放弃求助的现象, 从而帮助受害者脱离家庭暴力。
( 二) 将医疗系统引入到反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中, 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在家庭暴力中, 医生很有可能是第一见证人, 因此, 如果我们将医疗系统引入到反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中, 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家庭暴力的存在, 及时的对受害者提供帮助。例如, 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可以为受害者请求警方协助, 为受虐妇女提供庇护。在我国, 医疗社工逐步兴起, 给反家庭暴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例如, 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患者有受到家庭暴力的倾向的时候, 可以为其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
通常情况下, 将医疗系统引入到反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中的主要目的在于, 通过各种措施、各种途径使受害者了解到自身的处境以及摆脱这种处境的方式方法。医疗社工在对家庭暴力进行干预的时候, 通常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得要求受害者做出某种决定, 使受害者感受到自身受到了尊重。二是引导受害者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 并为其提供解决办法, 切实提高其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能力。三是帮助其树立权利意识, 使其深刻的明白家庭暴力是对其权利的侵害。四是及时制作笔录, 制定伤残档案, 为受害者提供后续支持做准备。
( 三) 加强社区工作在反家庭暴力中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多机构合作的工作网络。反家庭暴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组建一个专门的网络枢纽, 并将其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部分, 从而推进社区工作的发展。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家庭暴力处理的工作机制, 及时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例如, 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家庭暴力受害者赋权, 帮助案主分析权力关系, 帮助其相信其具有改变自己现实生存状况的能力等等。三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社区内不同人群进行反家庭暴力方面的培训, 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建立社区庇护所, 切实为受害者提供紧急的救援服务。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系统的分析国外社会工作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应用, 我们获得了很多的启示,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同其他国家的国情不同, 所以, 应避免直接将国外的经验应用到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中来, 这种机械化的转移不仅不利于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顺利展开, 还有可能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反家暴工作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 在深入了解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将外来经验实现本土化, 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效率, 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黄蓉芳.中国家暴现状报告称, 全国每年有十万家庭因家暴解体54.6%受访者曾遭遇家暴[N].广州日报, 2012-06-29.
[2]Asa Cater, Anna M.Forssell.Descriptions of fathers’care by children exposed to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relative neglect and children’s needs[J].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2014 (19) :185, 193.
[3]马丽庄.家庭社会工作[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 2001.
[4]相敏.家庭问题社区干预, 民间组织大有作为[J].妇女研究论丛, 2002 (4) .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5
关键词:企业;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65-02
引言
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从企业的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不同于其他组织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它以盈利为目的,这在一开始往往成为一些专家学者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哈耶克曾辩驳道,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活动必然招致政府更多的管制,妨害了企业的经济自由。然而在笔者看来,同人有两种属性——自然人属性和社会人属性一样,企业也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经济组织属性和社会组织属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离不开社会系统的支持,比如从社会中获取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在这些基础之上才能谈企业的盈利即它的经济组织属性,如果企业无视雇员的利益、无视环境保护,必然失去社会的支持,企业的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为了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SA8000是1997年10月份公布的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它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涉及童工、强制雇佣、健康安全、联合的自由和谈判权、差别待遇、惩罚措施、工作时间、报酬、雇佣体系等九个方面的内容[1]。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凭借它们的强势地位要求其供应商通过SA8000认证,否则就取消“订单”。但是我国的企业通过认证的情况并不乐观,目前认证数量在全球排第三位,被意大利和印度超越,特别是与意大利的差距非常大。截至2012年6月30日,意大利通过认证的企业达到966家,而我国只有473家,①这与我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极其不相称。如何推进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或许可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根据卢代富的定义“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2],可以看出企业除了在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价值要协调许多的利益要平衡。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受多种市场和社会影响的组织,不应该是股东主导的组织制度,应该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3]。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通过各种显性规则和隐性规则来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与企业利益的直接和间接相关者的利益需求都应该照顾到,进而为其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有效地创造财富,当然这里的财富是广义上的,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精神财富。因此,各利益相关者从自身利益需求出发对企业施加压力,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推动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分析
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将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两个基本的类别,其一是纯自愿性的行为,这些行为由企业主动实施并由企业在其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二是非自愿性的行为,这些行为由政府借助激励机制的引导,或者通过法律、法规的强行规定而予以落实[2]。但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许多非自愿性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其他利益相关者来实现。通过以下这个表格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动力来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的自愿性的行为可以视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部驱动力,比如领导的意愿、雇员的反应和组织惯性等;非自愿性的行为可以视为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比如来自政府的管制、社会公众的期望以及同行的行为等。可以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整理一个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思路。
首先,从企业自身来讲,可以分为三部分的内容,既有起掌舵作用的领导也有负责划桨的雇员,还有一种隐形资产——企业文化。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领导决策基本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领导的个人因素显得极为重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需要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不仅满足于给国家上缴更多的利税,还要有更多的担当,为其他类型的企业率先垂范。民营企业在当代中国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理应成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民营企业负责人作为普通公民的一员,加强他们的公民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非常关键,并且应让他们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盈利并不是矛盾的。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更为超前,他们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在提高自身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为产品也开拓了市场。这对我国的企业领导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领导者应该积极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应制度建设。
雇员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之一,没有雇员的辛勤劳动,任何企业都无法存在,因而企业与雇员是一种共生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离不开雇员,雇员自身生活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企业保障雇员的权益实际就是在承担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但各种侵犯雇工权益的事件都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拷问。企业劳动者作为切实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拿出行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会作为一个劳动者组织,应该时刻为工人着想,不能仅听取企业领导的命令,而要为劳动者发声,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得工会职能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员工福利品的发放处。当然,雇员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应不满足于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还应督促管理层做出有益于社会责任履行的决策,这不仅需要雇员自身有良好的公民精神,还需要民主的企业文化做支撑。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形的规章制度或者无形的企业氛围,是为企业全体人员所共同享有的价值信念和共同认知,对企业的运营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或者阻碍企业发展或者促进企业发展。如果企业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自身的文化建设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摈弃见利忘义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信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将取得长足的进步。当然,良好企业文化也是领导者与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福建福耀集团12年来共计捐赠36.4亿元,不能不说慈善文化已经渗入到企业的骨子里,否则一个企业不会有如此的动力坚持捐款如此之久数额如此之大。
其次,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企业行为虽然分为自愿性和非自愿性两种,但这两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企业的非自愿性的行为在外部压力或示范之下,很可能被培养成一种习惯然后转化为一种自愿的行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可能完全依赖企业的自愿行为,必要的外部压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政府、社会组织、同行等。
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可以做的工作主要有:加强相关立法和对企业的监管,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导向以激励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市场因其固有的缺点比如自发性、滞后性等而必须得到政府的调控,这也是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积极性不足的一种有力的矫正措施。政府首先可以做的有力工作就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相关立法,法律规范因其具有很强的制约力,可以对企业的行为构成强有力的约束,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起到推动作用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生产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这些法律也仅仅是对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做出了要求,一部《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法》亟待出台。政府日常的执法检查活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督促,比如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劳动执法部门对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减少乃至杜绝非法雇用童工的现象,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改善用工环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后,将实现监督管理职能的整合,对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起到重要督促作用。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来体现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策导向,比如福建省泉州市对通过SA8000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励,虽然与申请通过认证的成本相比,这5万元确实微不足道,但这个奖励就像是一个指挥棒,引导企业纷纷争取这个认证,在促进企业出口贸易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另外政府可尝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予以曝光,从而发挥全社会的监督制约作用。
企业在社会中生存,社会成员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正是因为数量巨大缺少代表而缺少话语权,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利益群体,在一些重大社会责任事故中往往成为受害者。但是在公民社会日渐成气候的今日中国,大量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存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特别是一些环保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的成立,给企业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力。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依靠民政部的权威捐赠数据,每年对企业的捐赠情况进行排行,榜上有名的企业不仅做善事更有动力,而且变相地给企业做了宣传,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而许多企业也越来越热衷于公益事业。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2年7月12日由多家基金会、企业、深圳慈善会等发起的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以借鉴国际专业理念、模式和经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创新为使命,旨在传播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里,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是其他城市值得效仿的地方。但社会团体也有无能为力之处——约束力不足,没有强制力,对于不自觉的企业就无计可施了。除了社会组织以外,社会成员也可以通过个人行为发挥自身作用,比如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体现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以给企业一个明确的社会责任信号。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健康的自由的竞争氛围对企业尤为重要。同行的行为在竞争激烈的领域都是企业密切关注的,并且本身企业行为也会存在从众效应,即会模仿同行的行为。人民网就曾发表文章《伊利蒙牛为赞助奥运撕破脸皮》报道伊利蒙牛为赞助奥运展开的激烈竞争。伊利和蒙牛争相赞助北京奥运会,这种行为具有两种性质:一是尽社会责任,二是打营销牌,并且更多的是通过尽社会责任来达到营销的战略目的。由此可见,在同行的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如果竞争对手能够从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企业本身将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结论
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是多方利益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离不开企业的自律也离不开外部环境所施加的压力。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各动力源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但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并且理论本身也存在着缺陷。首先,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中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利益,这些利益往往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非根本利益之间的区别,如何衡量哪种利益优先,哪种利益更具价值正当性是一个难题。其次,在存在多种利益相关者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各方协调行动推进社会责任是一个考验。各利益相关者并不是分散的,应该在发挥自身力量的同时实现多方的合作,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共同为社会谋福祉。再次,要注意到的是,在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层次区别很大,有的企业连基本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都难以保证,而有的则走得很“超前”,比如王老吉、福耀集团。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机制也要分层次分重点,这样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景云祥.回应挑战: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中国的对策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2]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6).
[3]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05.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6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 不同的社会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不同的看法, 但是, 西方的社会学家并没有把社会整体运行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 郑杭生先生的研究思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之所以提出社会运行这一视角, 是基于对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探索、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变迁这两个方面的。
(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背景和社会运行理论。社会运行理论的提出是有章可循的, 其中,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历史是重要源泉之一。中国的学术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对于社会的治乱兴衰的考察, 可以仔细翻阅诸子百家以及相关学者的分析和论述, 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总体角度上对社会的稳定性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并且善于研究治乱兴衰的原因, 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达到社会和谐。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提出过“无为而治”的思想, 被世人广泛称颂;墨子针对商汤、纣王、武王进行了一些列客观评价;东汉的王冲曾著出《论衡治期篇》, 在文章中, 王冲并没有把社会之乱单纯的看作是一种政治现象, 而是从国家经济的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和考察;严复曾经大力引进西方社会学以求改善中国社会, 他在翻译外国文献《社会学研究》时, 着眼于中国的治乱兴衰, 并且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而深入的掌握了“正德、利用、厚生”三者的根本,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如何才能够让社会达到治。总而言之, 人们可以把中国历史看作是一部治乱兴衰的历史, 无论是“治”, 还是“乱”, 这两者都是对于社会运行进行综合评判的依据。
(2)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事件和社会运行理论。在文革之后, 中国的文化迎来了春天, 社会运行理论得到了初步的提出和发展, 在那个时代, 全体国民都深受文化大革命的伤害, 所以, 对于社会运行理论,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对于建国后重大事件的反思。建国之后, 中国社会经历过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这三种阶段, 在1956年, 三大改造提上日程, 农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文革时期, 许多知识分子和政府机关的领导人被批斗和打倒, 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范围泛滥, 人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 冤假错案在社会范围内严重存在, 这是社会环境的全面恶化, 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经历过文革动乱之后, 人们对于社会运行都深有体会, 社会的良性运行是人民所期盼的事情, 因此, 社会运行理论也就顺势而生, 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研究。在1979年之后, 我国推行改革开放, 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推动者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总而言之, 我们从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中国社会具有很大的“整体性特征”, 这也是社会运行理论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性依据。近几十年来, 中国的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变化, 从而对社会的大群体进行推动, 进而改变相应的社会运行状态。
2对于最近20年中国社会运行状况的思考和探索
社会运行理论的最初提出事件是在20世纪80年代, 从那时到今天, 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年, 那么,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段时间内的社会运行呢, 在这期间中国又发生了何种大事件, 对中国的社会运行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1) 党和政府的决策对于社会运行有重大影响。不论在中国历史的哪一个时期, 党和政府的决策都是社会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而且这种影响是相当深远、相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的每一届的领导集体都会做出重大的社会决策, 而这些决策无一例外的都对中国的社会运行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而且, 这些决策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来说, 影响力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例如:邓小平南巡讲话, 国有企业改革, 多层次社会资源的二次配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等等。
以上这些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对于社会运行的影响是相当之大的, 一个十分典型的示例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 在1992年, 邓小平到南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巡讲, 提出了“市场经济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这就奠定了整个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基调, 让从事个体经济的人们有了信心。他还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管黑猫白猫, 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双猫理论, 从而调动了一切有利因素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从而有效巩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这里可以发现,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们的党和政府是社会的主导, 领导集体制定的政策对社会的运行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2) 市场经济对于社会运行有重大影响。在这一时期, 我国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纳入到了国家经济的轨道中来, 创造性的提出了市场经济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亦可以有计划, 社会主义国家亦可以有市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它们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毫不相干的。从此之后, 社会运行因素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过去的时候, 党和政府始终处于决策性地位,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 不得不考虑市场这个巨大因素, 它在社会运行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近些年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 它对于社会运行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市场就是看不见的手, 政府就是看得见的手, 只有两手同时抓, 中国的社会经济才能够稳步发展, 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让市场来最大化的配置资源, 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与此同时, 也要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虽然简政放权, 但是并不是代表政府的作用不大, 政府发挥着基础性建设的作用, 需要加强社会公共建设, 弥补市场失灵。
(3) 网络社会对于社会运行有重大影响。在当年提出社会运行理论时, 人们并没有料到网络社会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以至于今天无处不在。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走进了千家万户, 网络社会能够反映社会舆论, 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 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实现面对面的实时交流, 因此,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也是极为迅速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党和政府需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而让网络舆论充满正能量。在以往的时候, 民心所向只能够通过口耳相传, 效率是比较低下的, 网络的兴起让人民的诉求能够快速被党和政府所了解, 这真正改变了我国人民的社会交往方式。中国人口数量庞大, 网络社会是超巨型的, 互联网平台让人人能够参与到其中, 各种各样的网络参与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运行, 例如:微信群、网络水军和网络运动等活动对社会运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3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学的本土化
(1) 政府主导型社会。自秦汉以来, 中国社会基本上保持着大一统, 社会始终是政府主导型社会, 也就是指政府和领导机构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 还是在社会文化上, 都占有着主导地位, 政府颁布的政策左右着社会运行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 政府主导型社会是具有着一定的优势的, 那就是整体运作性比较强, 整体配合度比较高,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此同时, 弊端也是存在着的, 如果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 那么人民群众的活力就会变得低下, 什么事情都有政府来包办, 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低。长此以往, 社会运行就会步入歧途, 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会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 必须要把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以政府为主导, 注重市场, 激发民间活力, 让三者通力配合, 从而让社会运行步入正确的轨道。
(2) 整体利益社会。中国社会十分注重集体观念, 在利益分配方面也十分注重整体利益, 从建国之后的许多重大事件中都可以看出, 中国人民把国家利益放于一切利益的首位, 国民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也具有这个特点,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整个中国能够步入发展的高速路, 让全体社会能够得到发展, 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提升。这种整体思想是有其优势的, 通过整体利益协调, 可以开展一些列重大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的布局开发工作等等, 无论是上层领导者们还是下层的人民群众们都十分认可整体利益思想。
(3) 关系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际关系网络十分发达的社会, 在孔子的时代,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儒家思想, 并且阐述了群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和朋友关系准则等等, 这成为了当时社会运行的重要核心。我国古代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 因此, 邻里乡亲的关系和家族关系就成为了联系社会的纽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人们的关系网络在原先的传统网络上得到了新的发展, 在城市之中, 建立了单位制, 人们通过工作单位建立起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分房子还是上医院看病都需要依靠关系, 在文革期间, 关系之风愈演愈烈, 就算是到今天为止, 关系社会下的潜规则仍然是不减当年, 由此也会在社会之中滋生腐败, 成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毒瘤, 因此, 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运作效率就会变得低下, 整体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4) 身份等级和礼仪社会。中国是礼仪之邦, 身份等级在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礼”具有着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 通过等级身份的划分, 社会得到了稳定。中国历来重视身份等级,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发生了改变。在建国之后, 废除了身份等级制度, 通过施行一系列的政策, 让人人变的平等, 但是与此同时, 还推行了户籍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居民的身份隔离。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 全体人民都希望中国社会能够维持稳定, 因此, 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是我国社会所注重的。
中国的社会学家们需要在社会学的本土化方面多加探索和实践, 并且要善于总结历史, 借鉴历史, 需要不断努力, 探索建立在理解中国人和理解中华文明基础上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 从而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强, 张莹.社会运行视角与社会学的本土化[J].社会学研究, 2015 (5) :24-35, 242-243.
[2]彭建斌.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3.
[3]郑杭生, 王万俊.论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及其目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1) :40-46, 95-96.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7
相对于其他国家对社会化媒体的高利用率, 我国的社会化媒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用户背景, 使用环境等的差异, 社会性媒体要争取到更多的用户参与则需要考虑本土化特征, 单纯的照搬形式无法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交互体验, 那么, 研究社会交往的广泛性和区别性对认识社会性媒体以及促使其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我国自身的社会特点和交往特点发展社会性媒体本土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认知特点的交往, 体现在社会性媒体中会产生不同的特点的社会性活动, 海尔特·霍夫斯泰德曾提出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 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不确定性规避, 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我们可以从具有文化差异性的社会交往在社会性网络中的不同体现进行分析, 如何实现其本土化。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 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 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强调“礼治”, 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在国内, 有许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社会性网络。在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中, 应考虑在不盲目挑战传统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等, 实现沟通, 使其更具人本主义精神。
1.1帮助权利地位低的用户有发言的平台, 鼓励意见的提出
在现实社会交往中, 人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地位差异, 然而社会性媒体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草根性, 有利于地位较低的群体表达自己的见解。使人们在有关公共事务和工作方案的讨论中更加开诚布公;使知识权威的地位弱化, 专家的意见可能受到质疑, 人们因而可以获得更为中肯的建议;也使人们更易于打破等级观念, 相互交流, 相互帮助。
1.2权利地位低的用户有机会直接与地位高者对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选期间组织了一个新媒体团队, 负责构建选举活动的社会性网络平台, 直接建立选举者与民众的对话, 利用社会性媒体强大的参与感与传播速度网聚民众, 这帮助他取得更多的选票, 显示了利用社会性媒体的成功。比较之下, 中国的社会性媒体大多服务于公司或特定群体, 促进两者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增加用户参与积极性。营造和谐氛围。
1.3扩展人脉。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 不在于你知道什么, 而是在于你认识谁。”建立人际对社会性媒体的用户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追求, 在国内, 已有类似社会性网站建立, 如阿里巴巴的人脉通。
2.不确定性的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并试图以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 建立更正式的规则, 不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 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强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下的人们更忙碌, 而弱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下的人们比较起来则显得更沉静。
网络作为一种存在不确定性较强的社区关系网, 其除了包含熟人之间的交往, 更多则是和陌生人, 这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社会中, 人们对熟人之所以产生信任感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 对别人的信任从熟人到陌生人呈递减状态, 没有了血缘和地缘作基础, 信任感如何培养信任感, 如何规避不确定性, 建立顺畅的沟通, 将是社会性媒体需要面临的问题。
3.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国人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熏陶, 把每个人与家庭, 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 群体交往是社会交往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对集体的渴求亦表现渴望参与到社会性媒体中, 例如人人网, 开心网等社会性网络都在短时间内爆红, 吸引了大量用户。用户在社会性媒体的交互中体验社群关系, 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着特殊的问题。
3.1考虑中国的特殊现状培养广阔的用户群, 解决海量用户的真实沟通需求。提高其参与性, 去中心化。
3.2实现群体沟通
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称, 人们渴望认识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群体沟通得到顺利进行。社会性媒体是大众文化的双向交流, 用户成为中心, 传统媒体的精英模式转换为草根文化, 社会性媒体的成功在于其注重用户的参与性和用户之间虚拟社交活动的互动性, 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参与感和关注感。
3.3提高公共信息交往能力
人际心理学研究表表明人在人际吸引中有自我暴露的特征, 有向别人推销自己, 表达看法的欲望, 社会性媒体提供给用户这样的平台, 使用户完成心理上的倾诉需求。
4.男性化和女性化
男性文化代表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 强调商务性交往, 女人文化代表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 在男性化突出的文化中社会竞争意识强烈, 强调公平、竞争, 而在女性化突出的文化中, 人们更看重生活质量, 强调平等、团结和心灵的沟通, 相对而言, 女性化突出的文化更重视人际关系, 强调情感性交往。商务性社会性媒体可以抓住男性化特征, 情感性社会性媒体则倾向女性化特征。
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的文化关注未来, 重视节俭和毅力。在短期取向的文化里, 价值观则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 受其影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倾向文化的长期取向, 视节俭为美德, 关注可持续发展。原始儒家的交往观, 主要包括与人为善的友好交往、诚与信为导向的诚实交往、“和而不同”的适中交往等, 人们的交往重礼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主导。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 即把人作为一定的伦理关系中的人, 社会性媒体关注人际沟通, 在中国特殊的儒家文化的背景下, 用户对社会性媒体的根本诉求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性媒体应关注这种要求, 建立长期取向, 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内的注册人数或收益, 忽视对交往结构的合理建设。
浅析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王文静 (河南省林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林州456550)
摘要: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 播音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 代表着栏目、频道, 甚至代表着媒体的形象。播音主持人是社会公众人物, 其自身的人格魅力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好坏和对广大听众的感受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播音主持人的职能, 然后就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如何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职能;职业素养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 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播音主持人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主持人是电台与电视台的“标志”, 他们在镜头前的表现不仅代表着电台与电视台的形象, 更反映着其主持栏目的制作水平。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 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大大逊色。反之, 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因此, 培养具备高素养的播音主持人才有利于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并能够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播音主持人的职能
播音主持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听 (观) 众最直接的接触者。它是视台给听 (观) 众传播信息的媒介, 所以在听 (观) 众的心目中, 播音主持人就基本上代表了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的职能就是要使内容在听众听来真实可信。所以, 播音员必须使用朴实、自然的声音, 使广播内容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有更多的人来听。
二、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1. 培养政治素养, 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它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传递百姓呼声, 为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鼓舞士气、摇旗呐喊。首先, 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理念, 正确认识自己承担角色的重要性, 在节目的策划、构思、编排及上镜的一言一行都要自觉地与党政府决策保持一致, 明辨是非曲直, 倡导公平正义, 传播先进理念, 普及科技知识, 一切都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其次, 必须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要做到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解群众所忧, 紧紧围绕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对于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 更是应该做到不遗余力, 通过节目播出促进问题尽快地得以解决。
2. 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 做到博学通识
播音主持人所接触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要求播音主持人的知识要丰富, 才能更好地完成播音任务。虽不能样样精通但也要做到博学通识。
实际工作中, 播音工作不同于记者、编辑工作, 许多人认为播音主持人只要相貌端庄, 声音条件好, 即使文化功底差些, 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任务。其实不然,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 人们已不满足于收听收视昨日新闻, 渴望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地得到信息。因此, 新闻播音员向能采能写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主持人”过渡已成
总结
社会性网络汇集了众多目光, 作为现实社会在媒体中的延伸, 它逐渐与现实世界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成为下一个基础性的建设。社会性媒体的兴起源于人们对社会交往的渴求, 其同人类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用户的行动不可能脱离现实, 其中的多数必将转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社会性媒体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打破了我们熟知的交流常态, 社会性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要独立完成采写播报新闻工作, 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显然无法深入进行。
3. 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 做到主持过程游刃有余
在很多娱乐类节目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需要做出点评, 时常还需要用表演的方式烘托气氛, 这就给播音主持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一定的艺术表演能力, 以便应对节目现场出现的突发状况。
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做到主持节目从容不迫
主持人现场的心态如何, 直接影响到他的主持行为, 进而影响节目的质量。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中要做到“指点江山”。在话筒前要“从容不迫”, 声音形象“风采依旧”。这些都需要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 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节目制作成功的保证。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1. 加强政治修养, 合理把握节目内容
播音主持人首先应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坚持党性原则, 注重学习时事政治, 养成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的习惯,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这样才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 做好宣传工作。
2. 提高道德修养, 保持正确的思想品格
一个播音主持人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 是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 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常言道文如其人, 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品格作风, 会无意中表现在节目主持播音中。所以, 一个播音主持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实践中就应特别注意思想作风修养。作为一个对社会有影响的播音主持人, 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增强责任意识,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做好本职工作。保持播音主持人应有的思想品格, 不辜负党和人民寄予的厚望。
3. 提高专业修养, 熟练掌握业务技巧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 就必须下苦功学文化, 钻研业务,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以便在话筒前展现节目的内容和意旨。“于细微处见精神”, 言谈话语点点滴滴闪现光芒, 展现的是一个播音主持人的专业修养, 单纯地“跟着感觉走”是远远不够的。
四、结束语
播音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只有以深厚的知识底蕴作基础, 以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后盾, 时刻保持自己冷静自信, 播音主持人才能以自己的特征鲜明的主持风格来调动听观众,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出新颖的策划方案, 增加节目的形式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燕斌.浅谈播音主持人的人格魅力.魅力中国.2009年第20期.
[2]陶茂洲.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与角色定位.新闻窗.2011年第01期.[3]殷惠琴.播音主持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年第10期.
媒体的本土化趋势以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人际心理学》刘迎洋.海潮出版社, ISBN:9787802135680.
[3]《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郑宇钧.林琳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4]石磊《个人真实身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影响》[A].当代传播.2007.1.59.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8
一、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主要障碍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这两方面内容彼此影响,课堂理论知识及实务知识的讲授是学生开展专业实习的前提条件,专业实习则是对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
综合来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成熟的西方国家里,其专业实习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习时间的明确要求。在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在专业服务机构中开展社会工作实习的时间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本科生不少于400小时,硕士生不少于900小时。而根据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的规定,所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800小时的校外实习[1]。二是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在西方,随着社会工作的长久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实习机构,这便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足够多的实习场所。三是实习督导的专业性。在西方,实习督导一般由机构中的资深社工担任,不仅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而且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专业的训练和督导。
与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发展相比,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则面临着实习资源的不足。
1.从学校内在资源来看,主要集中于指导教师实务技能的缺乏。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时间不长,在目前的国内高校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低。2003年12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曾对全国569位社会工作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研究专长的统计中,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背景的教师为18.98%,而研究专长为“其他”的教师占21.09%[2]。而且,国内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还普遍处于实务经验缺乏的状况,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培训。另外,由于部分高校没有专职的实习教师,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往往既上课又带实习,再加上学生人数过多,教师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指导作用也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2.从学校外部资源的缺乏来看,主要集中于实习基地的缺乏、机构督导的非专业性及实习机构的行政化。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专业机构非常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时的选择余地很小,可供选择的有街道、社区居委会、福利院、民政机构等,这些机构都属于王思斌所指出的实际社会工作的机构[3],这些机构的特点是拥有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具备一些本土的工作方法,但专业化水平不高。同时由于这些机构的行政特征,使学生实习的专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实习内容行政化,只是做一些打字、整理材料等打杂工作,达不到实习目的。
由于上述实习资源的不足,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虽然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到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开展实习,并得到了相应的专业训练,但从专业的角度而言,还远远不能达到专业实习的目的。此种情境下,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本土化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二、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实习模式的构建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实习模式是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衍生而来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被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4]。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工作是一个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所以当其进入中国这样一个非原生社会时必须完成某些改变,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以及禁忌。其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则构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层面。因为专业实习是一个直接面对目标人群的实践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更直接、更真实地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质并提出相应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需的种种调适和改变。
基于上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任务,结合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社会工作本土化实习模式的构建途径主要集中于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发掘、实习的义工性介入及指导教师的学习性角色定位。
(一)机构的专业性发掘
机构的专业性发掘是专业实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指从当前现有的实习机构中发掘出专业的发挥空间,并立基于机构的点滴专业性遵循专业程序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具体而言,这一发掘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现有的实习机构中按照专业要求寻找出专业实习的领域,二是努力扩充现有的实习领域,发掘更多的实习机构。
1.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虽然现有的实习机构专业性不强,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现有的实习机构条件下,发掘出可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空间,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现有机构工作程序的同化。在社区居委会实习时,可以按照社区工作的要求,了解社区现有的资源及居民的需求等;在社会福利院实习时,可以针对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尝试进行社会工作的介入;在民政部门实习时,可以结合社会行政的理论知识,学会观察现有的机构工作程序与理想的社会行政的距离等。
2. 就第二个层面而言,现有环境下还有许多实习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1)学校社会工作的发掘。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实习时普遍向外寻求实习机构,而忽视学校本身的专业性发掘。当前,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滞后,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如果在安排学生实习之前能够发掘学校社会工作的实习领域,无论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还是对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很有力的促进。(2)农村社会工作的发掘。当前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机构的选择普遍局限于城市,忽视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掘。其实与城市实习机构的行政化相比,在农村更容易开展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实践。在这方面已有了一些实际例子,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就曾在2003年2月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他们分别在湘西凤凰县、古丈县设立了三个农村实习点,其学生在三个月的实习时间内,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实地感受当地农村的生活,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手法,在实践过程中把社会工作理念融会贯通,同时不断地挖掘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之源,积累与总结经验[5]。
(二)义工性介入
义工性介入包括教师的义工性介入和学生的义工性介入,教师的义工性介入可在实习开始之前进行,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到学生的实习机构,寻找专业实习的开展领域,以便于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的义工性介入为加强学校和机构的联系奠定了基础。并且,教师的义工性介入也会使当前存在的机构督导缺乏问题得到缓解,即教师也发挥一半机构督导的作用,以弥补由于机构督导缺乏而形成的学生实习指导的空缺。
学生的义工性介入,即针对当前社区及其他相关机构对义工、志愿者的需求,以义工的身份而非实习学生的身份介入社区,在社区或机构内进行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介入比较容易,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也可遵循专业程序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如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服务等。
(三)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首先,实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成为实习者。当前的专业实习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教师能解决的,但有些可能是教师也感到困难的问题。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这就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者的角色定位,在学生实习之前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作为实习者进行实习,从而增加自己的实务经验。这种实习者的角色定位,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指导学生时能有的放矢,同时也对教师自己的科研工作具有推进作用。
其次,实习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形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仅每个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同时,教师之间也要经常举行小组交流,对于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磋商,这种关系的形成使具有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能够相互交流,从而有利于指导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个别疑难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综合上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要想发挥其功能,可首先进行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发掘,然后立基于志愿者或义工的切入点进行实习介入,最后教师在发挥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作用时进行学习性的角色定位。同时,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发掘可借助义工性介入的机会对机构的专业性进行探究,教师的学习性角色又成为教师义工性介入机构及对实习机构进行专业性发掘的认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青.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2]周丹红.关于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途径的探索[J].经纪人学报, 2005, (3) .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5.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42.
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初探 篇9
1.1 家文化
中国是以家为单位的“家有制”经济文化结构。古人无论做什么, 都是代表家庭或家族的:做好了是“光宗耀祖”, 做错什么事可能就会辱没“门庭”。因此,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字表达, 就是———“家”。家庭、家族、家国……一层层延伸: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 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基础性社会组织, 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日常生活领域。从某种意义上, 中国的“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 可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几千年来, 中国人从个人的小家到天下的家一直围绕着家庭功能、家庭制度、家庭关系、家庭伦理、家庭结构等进行着不懈的建构。多功能的传统中国家庭以生育为第一要旨, 每一个家庭都非常看重家庭或者家族的延续。“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是中国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 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 轻感情、重义务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普遍特征, 亲子关系常常超越夫妻关系或兄弟姐妹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家庭系统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及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社会工作本土化
专业的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 为了让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必须跨越中西文化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的栅栏, 对它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使其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的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来的, 其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Walton和Abo?Elnas:将社会工作本土化分成三个阶段: (1) 引进阶段。在这个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 很少考虑本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以及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是否在本国适用。 (2) 本土化阶段。在这个阶段, 直接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知识带来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 引进国家开始意识到, 有必要修正西方社会工作模式中的某些概念, 以使其适用于本国的价值观, 满足本国的需要, 解决本国的问题。 (3) 扎根阶段。即按照本国的环境和制度来重新组织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方面面。如果“根据这一理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初期”。可见, 我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3 老年社会工作
史柏年认为“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 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 帮助老年人, 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 改善社会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范明林等人认为, 老年社会工作“就是因老年文体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 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笔者认为, 老年社会工作是以社会老年学、社会工作相关理论为基础,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 解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 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发挥其社会功能、有尊严地享受老年生活。
2 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
中国的老年人福利思想与福利措施起源于先秦时代, 舜提倡以“孝”治天下, 以“孝道”为核心的“家文化”在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中有些理念对现代人仍有较大的影响, 如:“落叶归根”、“养儿防老”、享“四世同堂”之乐等, 对现代人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影响显著。受这些思想的影响, 很多人不愿意住进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养老机构, 认为只有被遗弃的老年人, 才不得不选择这些社会养老机构, 自己是有家的人, 坚决不能去, 去了自己心里过不去, 怕别人笑话。同样, 多数子女也不愿意把父母送进社会养老机构, 一方面出于对该类机构的不了解和不信任, 认为父母在家养老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另一方面, 大多数子女认为送父母进社会养老机构是“无能”和“不孝”的表现, 没能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以“孝道”为核心的“家文化”决定了家庭养老的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改变。虽然在社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剧, 家庭规模缩小的今天, 完全依靠家庭养老已经不足以解决我国养老问题, 但是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仍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模式。这导致了老年人服务体系在中国发展滞后, 家庭进而子女承担了沉重的负担的后果。因此老年人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 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同时要做好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宣传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中国传统家文化对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起到束缚作用, 妨碍了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但转换思路, 我们会发现, 只有根据中国具体国情, 把中国传统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才能走上正轨, 早日实现, 为解决我国日趋严峻的老年人养老问题做贡献。
3 基于“家文化”情结的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策略
3.1 借助中国传统家文化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发展机遇, 完善老年社会工作政策
中国传统家文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一次契机, 学术界、实际工作者应该借助这次机会, 向政府和社会积极宣传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 展示社会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联系社会政策与实务工作等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尤其是加大对社工理念的宣传, 把中国传统家文化有利于老年社会工作的部分融合到老年社会工作中区, 从而推动完善社会工作发展的具体政策, 推进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3.2 加快受家文化熏陶下老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建设
受家文化熏陶成长的社会工作者对于老年社会工作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骨子里的家文化对于此类社会工作者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无形中产生积极影响, 他们更能体会老人对家的渴望之情, 懂得在工作中为老人营造家的温暖氛围。探索建立在养老服务中引入受家文化熏陶下专业老年社会工作人才的机制, 推动养老机构、社区机构、医院开发此类老年社工岗位, 并确立与社会工作者需求相适应的薪资待遇、社会保障、晋升制度、考核评估等职业体系。笔者将其称作“家老社工”, 将他们作为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个培养方向。让老年社会工作甚至“家老社会工作”尽快成为为社会所认可的职业, 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乃至“家老社工”人才模式推广开来。
3.3 注重“家老社会工作”本土化教育, 促进本土实践专业化
人才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保障, 因此注重“家老社会工作”本土化教育, 是促进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 可以在专业教育的老年政策、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工作本土实践等课程内容中添加家文化相应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清楚了解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关系。并且建立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到养老院、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医院、老年社工事务所等与老年人直接相关地方实习的机会, 为理论学习与“家老社工”本土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另一方面, 加大“家老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力度, 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社工理论、技术和方法, 提高专业工作能力, 不断缩小“家老社工”实践与本土养老实践之间的差异。
3.4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家老社会工作”养老模式
大力推动各地老年社会工作发展, 因地制宜开展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的与“家文化”相契合的老年社会工作。城市要结合社区工作, 积极探索“家老社会工作”养老模式在社区的应用;同时, 应当进一步深入农村, 农村的“家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也具有不同的特色, 积极开展农村“家老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农村老年人, 协助农村社区兴建老年人服务设施, 解决好留守老人问题, 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让他们在没有家人陪伴下也能很好地生活在家的温暖氛围里。
总之, “家文化”是传统中国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 它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这种影响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而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要想实现中国的本土化, 必须关注和重视“家文化”。而只有根据中国具体国情, 把中国传统“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才能走上正轨, 早日实现, 为解决我国日趋严峻的老年人养老问题做贡献。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快的现实和老年事业的发展, 增强了我国对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需求。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工作本土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对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笔者从老年人社会工作本土化概念的界定入手, 探寻中国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契合,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提出自己对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家文化,老年人,社会工作,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黄耀明.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2]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 2001 (02) .
[3]杨晖.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7 (10) .
[4]谢立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下的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J].社会福利 (理论) , 2012 (10) .
[4]黄耀明.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55.
[5]阮海燕, 侯文泽, 孙宇.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反思[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1 (07) .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10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工作;本土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医疗保障条件的改善,人民的寿命会越来越长,老龄化是全球人口发展的一个共同的趋势。我们国家2015年60岁以上 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老龄化的速度在逐年加快的。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这样就给卫生资 源和服务资源都带来一个巨大的新的挑战。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事业而言,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道路依旧任重道远,诸多因素影响着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现,而对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方向的选择也需要更多的探讨。
一、我国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1、传统文化因素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及人之老。在我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孝道”十分推崇,因此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孝道文化”是老年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的重要依据,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人们追求的是“四世同堂”、“落叶归根”,而年轻人也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由于这种传统意识观念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对养老院的认可度不高,一些家庭就老人是否去养老院也存在很大的分歧,认为让老人进养老院是遗弃老人的一种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养老院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现代人年轻人的养老要求,同时对一些社会的负面舆论也使人们对养老院护工的素质产生质疑。不过,其中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年轻人认为将老人送入养老院是一种不孝的做法。因而我国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非常迟缓,家庭养老模式严重制约了老年社会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可见,“孝道文化”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工作所产生的制约和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
2、不同国家的福利制度因素
西方国家社会工作比我国社会工作的起步要早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后期所引发的社会贫富差距增加所形成,这种社会的尖锐矛盾反而促进了社会福利体系的发展,其社会工作的开端以《济贫法》为标志。20世纪后期,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步入快车道,相应的社会福利水平也水涨船高。我国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由于受到“家国一体”思想的影响,社会和政府会解决一部分养老负担,同时在赡养老人方面,也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从而使我国与老人有关的社会工作发展较慢,因而无论是政策支柱,还是与之配套的基础硬件设施等与西方国家差距明显。
3、人口多而人均收入低的国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逐渐恢复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生产力水平仍较为落后,虽然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受制于人口众多的现实条件,导致当前人均GDP、人均资源、能源占有率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政府用于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和保障老年人福利的财政投入,短期内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现实需求,而未来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逐年攀升无疑会加剧人均养老福利的紧张性。我国特殊的国情也决定了老年社会工作其财政资源受到制约。
二、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选择
1、注重对老年人“增权”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增权”己经成为近年来学界对老年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并随之出现与“增权”相关的新概念,如“充实力量(empowerment)”、“银色权利(grey power)”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增权”的目标是帮助无力的老年人改变现有状态,帮助老年人树立生活信心,增加老年人群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增强他们改善生活状态的能力。
老人年群体由于其特殊性,正在逐渐被边缘化,不仅生理方面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在心理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极易造成老人在心理层面产生无力感。我国老年社会工作中,普遍注重的老年人晚年的生理需求,对老人心理的关注程度有限。对此,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老年人能够更加乐观的面对人生。笔者认为,在社会工作本土化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增权”问题。
2、注重老年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
21世纪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不例外。促进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使老年人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部署和落实相关工作。对此,要以加强老年社会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从高校中以学生为对象进行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在高校中安排相应的课程;同时以老年人为服务主体,基于老年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这种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引入“经验学习模式”,对相关课程进行设计,从而培养一批拥有责任感、使命感、执行力的社会工作者,为推动老年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2).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66.
[3]童小军.美国的老年社会工作[[J].社工天地,中国社会报,2007(4).
[4](加)Lan Smillie,(英)Johon Hailey.Managing for change leadership,strategy and management in ASIAN NGOs[M].陈玉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32.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 篇11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实践
社会工作是一项起源于实践、注重实践的社会活动, 不论是它的发源地西方还是引进国, 都普遍认可这种观点。在中国, 也存在一批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工作队伍,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案主, 做着各种实践, 社工所遵守的价值、伦理成为这些行为的指导, 往往具有社会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的印迹。由于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 因此即便是近些年来引进国内的社会工作也依然带有浓重的西方文化、制度、历史的色彩, 如何将“舶来品”为我所用, 这是近些年来国内社会工作界内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
一、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从概念本土化到特色实践模式
之所以在这里提及“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个概念, 是因为在国内如果谈及社会工作的定义, 那一定是有中国本土气息的社会工作定义。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终究是为了能够指导社工的实践以及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社工, 而并非仅仅是一些晦涩的概念, 这需要依据我国国情找到适合的方法。因此, 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一定是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
(一) 本土社会工作的界定
狭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嵌入式的专业助人活动, 通过政府买购社会工作岗位, 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 运用专业知识技巧, 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 在各种需要服务、帮助的领域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进行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 以协调社会关系, 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职业活动。广义的社会工作是指社会中存在的所有有组织的助人活动, 它们存在于各个领域, 包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以及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一些工作。
(二)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特色
1.行政化色彩。我国有关部门的权威定义: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坚持“助人自助”宗旨, 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 于2001年6月27日哥本哈根联合通过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 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社会工作借助人类行为与社会系统等理论帮助人类更好地与环境交流融合。它是基于人权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
国际定义更倾向于去关注作为人的基本感受, 落脚点在于人与环境的融合;而国内定义注重社会整体的融洽, 从政府、国家的角度去俯瞰社会工作, 虽顾全了大局, 但忽视了人的感受, 这似乎与社会工作的初衷相悖。实际上, 中国的社会工作也并非完全是从国外引进, 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中国化的社会工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职能有所转变, 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包大揽, 但社会工作的成长仍然不能脱离政府的帮助与扶持。
2.嵌入式发展。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这篇文章中, 王思斌老师提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是“后发性”和“弱势性”的, 应该让社会工作融入到中国的现状中而不产生任何排斥现象, 即“嵌入”。而在当下政府主导的社会事务中, 社会工作最好的融入办法就是嵌入到政府的日常事务领域中去, 这样既拥有了丰富的资源, 得到了信任, 也无需再向社会灌输一个根本陌生的职业与服务。同时, 政府也会因为社会工作专业细致的服务而树立更好的形象, 巩固社会治安稳定。
3.单一的服务对象。在发达地区, 通常有社工主动去扩展的案例和传统, 即当事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需要此类服务, 但经过社工主动接触说服后, 同意接受服务。那么为什么在国内,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往往是“需要服务”的群体或个人, 并且这些案主还是政府角度上的需要接受服务的人呢?例如失业者、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我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目前还是各个领域的弱势群体。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从理论本土化到本土价值观
在米尔斯的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 作者花费了一整章的内容去批判宏大理论, 并且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一书为例, 向读者解释什么是宏大理论, 怎样使飘在高空中的理论回到现实中, 指导人们的实践。之所以出现宏大理论, 米尔斯的解释是:在社会科学界, 如果有人以晦涩难懂的论断去写成文章, 则会被看做是一个“科学家”;而如果有人以一种明白晓畅的文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则被贬低为“纯粹撰稿人”, 因此, 很多人为了使自己成为所谓的“科学家”, 获得地位, 而变身为宏大理论的创造者, 其实宏大理论与主旨的复杂性、思考的深刻性毫无瓜葛。
其实,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价值都被罩上了合法性和强制性的光环, “通过把权威与为人们广泛信仰的道德符号、神圣象征和法律准则相联系, 那些掌握权威的人尽力证明他们对制度统治的正当性”①。例如,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 甚至“遵纪守法”俨然已被写入公民道德了。“遵纪守法”已经被内化为一种价值取向, 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共享。那我们为什么要遵纪守法呢?用米尔斯的话来说就是“制度的统治者成功地垄断甚至强行灌输了他们的支配符号”, 让我们以为这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价值取向, 而并非是他人所强迫的。简言之就是, 遵纪守法对我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们也会去这样做。米尔斯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社会均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化和控制手段都齐全时, 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作为需要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套理论也是这样, 为了避免一套理论遭到打破或推翻, 确保理论能够顺利地指导实践, 使理论成为人的内化价值并且共享则是理论本土化的必要途径。
在社会工作领域的, 理论就是社会工作从业者所共享的, 能够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套价值模式。这套模式能够告诉从业者如何思考、如何工作。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个误区带来的反思
(一) 一个误区、一个案例、多种实践
“社会工作没有独特的专业理念, 什么人都可以做社会工作”。这个误区误导了很多人很长时间。首先可以肯定地说社会工作是需要理论指导的, 并且拥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 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一个职业。
案例:老张今年五十岁, 曾就职某大型工厂, 一年前工厂倒闭, 老张下岗了。由于年纪大, 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 老张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每天呆在家里情绪很低落, 不喜欢说话, 脾气也越来越大, 稍有不顺心就同家人发脾气。②那么对于这个例子, 用专业理论该如何解决呢?
理论运用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 个人所在的各个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 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 所以可将焦点放在四个方面:促进人们成长发展;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回应和养分的提供。
本案例的工作目标就可以设计为:1.通过促进老张个人的成长, 增强他对下岗和找不到工作的接受能力;2.通过联系老张的各个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老张发掘各方资源, 学些新技能, 找到适合老张从事的工作。
理论运用二: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 只要存在适当条件, 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从压抑中释放自己, 帮助案主自我增能。
本案例的工作目标就可以设计为:直接介入。1.促使服务对象利用现有资源。 (1) 帮助老张运用现有内在资源, 发挥个人优势, 改变原先不合理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采取正确分析态度和方法, 使老张重新找回自信。 (2) 改进老张扮演社会角色的技巧, 发掘他的潜能, 帮助他建立积极人生观。 (3) 帮助老张充分利用现有外部资源, 加强同家人及朋友的沟通, 改进交流方式。2.危机介入。 (1) 对老张进行心理疏导, 运用心理技巧帮他缓解压力, 放松心态, 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 尽快走出失业阴影。 (2) 帮助老张宣泄由下岗、找不到工作带来的低落情绪和脾气, 给予支持。 (3) 帮助老张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使他重新树立个人自信, 恢复和发挥自身功能, 走出危机。
两个理论分析同一个案例,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肯定存在的。而且, 在一个案例中, 有时会因为复杂性而涉及到很多理论的综合应用。试想如果社会工作没有理论, 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能会根据常识看待和解决老张的问题, 我们无法看到老张的优势, 因为他在我们眼中是弱势群体。我们也不会觉得老张出现的这些状况、情绪有何不妥, 因为有太多人跟老张一样, 需要一份工作, 有人提供一份工作, 老张欣然接受, 并且十分感激。结果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 可能是遭遇工伤事故, 可能是家里出事, 老张又陷入了悲观情绪之中, 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他要怎么办呢?所以社会工作的内涵就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去教会案主一种应对问题的方法, 授之以渔。
(二) 实践中完善理论
还是刚才老张的例子, 假如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发现, 某些理论是不能解决老张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社工就会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 可以通过实践情况进行改进。因为当初制定理论的人也未必把所有的情况都经历过。所以理论来源于实践, 并能够指导实践。
常识不能等同与理论, 一般人通过常识去考虑出来的问题有可能会同通过理论得到的结论相同。常识往往会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是这样的, 但是理论则会告诉我们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以及它怎么变成这样的, 而不是另外一种模样。用刚才的例子, 从常识角度帮老张找份工作不就什么都解决了?但是以后老张遇到问题了他怎么办?他能顺利解决吗?我们需要理论回答, 为什么帮助老张, 老张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社工通过怎样的办法使他不再重蹈覆辙, 这就是实践中的理论, 在实践中完善, 帮我们看懂、看透事物背后隐藏的真相, 从而避免再次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米尔斯 (美) .社会学的想象力[M].上海:三联书店, 2005.38-39.
[2]王思斌, 谢立中, 马凤芝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 1996 (02) :52-56.
[3]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02) .
[4]刘威, 周娟.内源性发展范式中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02) :170-172.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推荐阅读: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10-18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10-05
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11-18
社会调解工作的新探索管理论文08-02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10-14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08-02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论文10-19
司法局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09-07
浅谈小学社会课的社会性的论文11-20
党的社会基础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