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2024-10-05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共12篇)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1

人作为一种具备社会属性的群居生物群体, 存在于社会关系之间, 社会交往是其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在中国古代便有“五伦”之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心理学家克林格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 结果发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首要意义。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人际交往渐渐成为一种新的交往形式, 社会性媒体应运而生, 人们不再局限于对信息单方面获取, 而是形成类似真实社会关系的交往。

相对于其他国家对社会化媒体的高利用率, 我国的社会化媒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用户背景, 使用环境等的差异, 社会性媒体要争取到更多的用户参与则需要考虑本土化特征, 单纯的照搬形式无法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交互体验, 那么, 研究社会交往的广泛性和区别性对认识社会性媒体以及促使其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我国自身的社会特点和交往特点发展社会性媒体本土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认知特点的交往, 体现在社会性媒体中会产生不同的特点的社会性活动, 海尔特·霍夫斯泰德曾提出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 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不确定性规避, 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我们可以从具有文化差异性的社会交往在社会性网络中的不同体现进行分析, 如何实现其本土化。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 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 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强调“礼治”, 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在国内, 有许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社会性网络。在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中, 应考虑在不盲目挑战传统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等, 实现沟通, 使其更具人本主义精神。

1.1帮助权利地位低的用户有发言的平台, 鼓励意见的提出

在现实社会交往中, 人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地位差异, 然而社会性媒体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草根性, 有利于地位较低的群体表达自己的见解。使人们在有关公共事务和工作方案的讨论中更加开诚布公;使知识权威的地位弱化, 专家的意见可能受到质疑, 人们因而可以获得更为中肯的建议;也使人们更易于打破等级观念, 相互交流, 相互帮助。

1.2权利地位低的用户有机会直接与地位高者对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选期间组织了一个新媒体团队, 负责构建选举活动的社会性网络平台, 直接建立选举者与民众的对话, 利用社会性媒体强大的参与感与传播速度网聚民众, 这帮助他取得更多的选票, 显示了利用社会性媒体的成功。比较之下, 中国的社会性媒体大多服务于公司或特定群体, 促进两者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增加用户参与积极性。营造和谐氛围。

1.3扩展人脉。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 不在于你知道什么, 而是在于你认识谁。”建立人际对社会性媒体的用户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追求, 在国内, 已有类似社会性网站建立, 如阿里巴巴的人脉通。

2.不确定性的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并试图以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 建立更正式的规则, 不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 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强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下的人们更忙碌, 而弱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下的人们比较起来则显得更沉静。

网络作为一种存在不确定性较强的社区关系网, 其除了包含熟人之间的交往, 更多则是和陌生人, 这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社会中, 人们对熟人之所以产生信任感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 对别人的信任从熟人到陌生人呈递减状态, 没有了血缘和地缘作基础, 信任感如何培养信任感, 如何规避不确定性, 建立顺畅的沟通, 将是社会性媒体需要面临的问题。

3.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国人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熏陶, 把每个人与家庭, 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 群体交往是社会交往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对集体的渴求亦表现渴望参与到社会性媒体中, 例如人人网, 开心网等社会性网络都在短时间内爆红, 吸引了大量用户。用户在社会性媒体的交互中体验社群关系, 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着特殊的问题。

3.1考虑中国的特殊现状培养广阔的用户群, 解决海量用户的真实沟通需求。提高其参与性, 去中心化。

3.2实现群体沟通

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称, 人们渴望认识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群体沟通得到顺利进行。社会性媒体是大众文化的双向交流, 用户成为中心, 传统媒体的精英模式转换为草根文化, 社会性媒体的成功在于其注重用户的参与性和用户之间虚拟社交活动的互动性, 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参与感和关注感。

3.3提高公共信息交往能力

人际心理学研究表表明人在人际吸引中有自我暴露的特征, 有向别人推销自己, 表达看法的欲望, 社会性媒体提供给用户这样的平台, 使用户完成心理上的倾诉需求。

4.男性化和女性化

男性文化代表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 强调商务性交往, 女人文化代表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 在男性化突出的文化中社会竞争意识强烈, 强调公平、竞争, 而在女性化突出的文化中, 人们更看重生活质量, 强调平等、团结和心灵的沟通, 相对而言, 女性化突出的文化更重视人际关系, 强调情感性交往。商务性社会性媒体可以抓住男性化特征, 情感性社会性媒体则倾向女性化特征。

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的文化关注未来, 重视节俭和毅力。在短期取向的文化里, 价值观则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 受其影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倾向文化的长期取向, 视节俭为美德, 关注可持续发展。原始儒家的交往观, 主要包括与人为善的友好交往、诚与信为导向的诚实交往、“和而不同”的适中交往等, 人们的交往重礼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主导。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 即把人作为一定的伦理关系中的人, 社会性媒体关注人际沟通, 在中国特殊的儒家文化的背景下, 用户对社会性媒体的根本诉求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性媒体应关注这种要求, 建立长期取向, 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内的注册人数或收益, 忽视对交往结构的合理建设。

浅析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王文静 (河南省林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林州456550)

摘要: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 播音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 代表着栏目、频道, 甚至代表着媒体的形象。播音主持人是社会公众人物, 其自身的人格魅力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好坏和对广大听众的感受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播音主持人的职能, 然后就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如何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职能;职业素养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 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播音主持人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主持人是电台与电视台的“标志”, 他们在镜头前的表现不仅代表着电台与电视台的形象, 更反映着其主持栏目的制作水平。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 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大大逊色。反之, 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因此, 培养具备高素养的播音主持人才有利于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并能够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播音主持人的职能

播音主持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听 (观) 众最直接的接触者。它是视台给听 (观) 众传播信息的媒介, 所以在听 (观) 众的心目中, 播音主持人就基本上代表了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的职能就是要使内容在听众听来真实可信。所以, 播音员必须使用朴实、自然的声音, 使广播内容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有更多的人来听。

二、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1. 培养政治素养, 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它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传递百姓呼声, 为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鼓舞士气、摇旗呐喊。首先, 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理念, 正确认识自己承担角色的重要性, 在节目的策划、构思、编排及上镜的一言一行都要自觉地与党政府决策保持一致, 明辨是非曲直, 倡导公平正义, 传播先进理念, 普及科技知识, 一切都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其次, 必须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要做到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解群众所忧, 紧紧围绕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对于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 更是应该做到不遗余力, 通过节目播出促进问题尽快地得以解决。

2. 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 做到博学通识

播音主持人所接触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要求播音主持人的知识要丰富, 才能更好地完成播音任务。虽不能样样精通但也要做到博学通识。

实际工作中, 播音工作不同于记者、编辑工作, 许多人认为播音主持人只要相貌端庄, 声音条件好, 即使文化功底差些, 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任务。其实不然,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 人们已不满足于收听收视昨日新闻, 渴望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地得到信息。因此, 新闻播音员向能采能写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主持人”过渡已成

总结

社会性网络汇集了众多目光, 作为现实社会在媒体中的延伸, 它逐渐与现实世界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成为下一个基础性的建设。社会性媒体的兴起源于人们对社会交往的渴求, 其同人类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用户的行动不可能脱离现实, 其中的多数必将转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社会性媒体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打破了我们熟知的交流常态, 社会性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要独立完成采写播报新闻工作, 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显然无法深入进行。

3. 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 做到主持过程游刃有余

在很多娱乐类节目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需要做出点评, 时常还需要用表演的方式烘托气氛, 这就给播音主持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一定的艺术表演能力, 以便应对节目现场出现的突发状况。

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做到主持节目从容不迫

主持人现场的心态如何, 直接影响到他的主持行为, 进而影响节目的质量。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中要做到“指点江山”。在话筒前要“从容不迫”, 声音形象“风采依旧”。这些都需要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 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节目制作成功的保证。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1. 加强政治修养, 合理把握节目内容

播音主持人首先应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坚持党性原则, 注重学习时事政治, 养成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的习惯,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这样才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 做好宣传工作。

2. 提高道德修养, 保持正确的思想品格

一个播音主持人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 是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 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常言道文如其人, 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品格作风, 会无意中表现在节目主持播音中。所以, 一个播音主持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实践中就应特别注意思想作风修养。作为一个对社会有影响的播音主持人, 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增强责任意识,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做好本职工作。保持播音主持人应有的思想品格, 不辜负党和人民寄予的厚望。

3. 提高专业修养, 熟练掌握业务技巧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 就必须下苦功学文化, 钻研业务,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以便在话筒前展现节目的内容和意旨。“于细微处见精神”, 言谈话语点点滴滴闪现光芒, 展现的是一个播音主持人的专业修养, 单纯地“跟着感觉走”是远远不够的。

四、结束语

播音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只有以深厚的知识底蕴作基础, 以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后盾, 时刻保持自己冷静自信, 播音主持人才能以自己的特征鲜明的主持风格来调动听观众,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出新颖的策划方案, 增加节目的形式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燕斌.浅谈播音主持人的人格魅力.魅力中国.2009年第20期.

[2]陶茂洲.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与角色定位.新闻窗.2011年第01期.[3]殷惠琴.播音主持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年第10期.

媒体的本土化趋势以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人际心理学》刘迎洋.海潮出版社, ISBN:9787802135680.

[3]《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郑宇钧.林琳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4]石磊《个人真实身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影响》[A].当代传播.2007.1.59.

[5]《网络与社会交往》童星著.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2

【摘要】

社会工作是一种从西方国家传来的新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专业。作为一种新来的文化,对其吸收和消化过程中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许多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在西方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然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比较晚,至今也才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作为一个西方的文化产物,一个舶来品,要想在与西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本土化。在这个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遇到了不少的困境。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国家制度与社会工作价值的冲突,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不足,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度较低等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中国社会。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困境;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社会问题陆陆续续的涌现,如人口老龄化、青少年犯罪、贫富分化、虐待儿童、残障人问题等。这些问题影响着社会安全、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是一种大政府,全政府,一直以来,所有问题都是由政府来解决的。但是很多问题是政府解决不了的,就需要社会工作来解决。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有效地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社会成员为目的,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说角色重要,但社会工作毕竟是个才引进不久的外来文化,它的本土化是个必由之路,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免会面临诸多的困境。只有把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难解决了,社会工作在中国才得以很好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助人的方法,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起源

社会工作产生于欧美国家。首先,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希伯来的思想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思想源头。在古希腊人看来,幸福是在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的,富人将自己的财富分与穷人是获得幸福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成为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其次,基督教文明所宣扬的“博爱”观念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一个直接思想根源。第三人道主义思想观念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于发展的最直接的思想根源。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是伴随着工业化引发的问题而产生的,它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由教会或者私人举办的、无组织的施舍或慈善。

(三)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社会工作的助人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萌发了,我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中,对贫弱者的救助被看作是统治者德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在民间,守望相助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的生活发生。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为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

虽然社会工作在我国思想根基渊源,但作为一项国家的职业制度建设从2006年才开始的。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达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布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开始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化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2008年6月我国首次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资格考试如期成功举行。同年10月,明确了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但存在着原则性强、操作性差、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一般的说,一种专业的发展是职业化与岗位开发紧密联系的。但在我国“行政主导,教育先行”的模式里,社会工作教育作为一个“舶来品”,没有具体的本土化实践就直接西体中用了,这使社会工作未能在我国实现较好的本土化转变,出现了专业无岗位的尴尬。同时,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也缺乏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实习与实践,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没有与社会需求合上节拍,发展比较困难。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困境

(一)何为“本土化”及“社会工作本土化”

“本土”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但有地理学的含义,指人们原本生活的地方。而且有社会及文化的含义,指浸润于那个地方的文化、社会制度。按照这种理解,本土化指的就应该是外来的东西进入某一社会文化区域,与原有的社会制度相配合,共同支持人们共同生活的过程。本土化对外来者来说是文化适应的过程,对“本土”来说则是文化选择、融合与接受的过程,它反映了两种行为模式、处理问题方式之间的互动。本土化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适应的过程,它指的是一个地方的东西进入到本地方并适应这个地方的要求而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本地方的适应和变迁,更强调的是本地的主体性,即是站在本地的立场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理念及方法进入中国,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生存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工作模式、理念及方法要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制度体系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

一种文化想要在另一只文化中生存和发展,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文化冲突是避免不了的。怎样使这种文化在新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并服务于我们社会,这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的差异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中教理念和工业主义文明发展的结果,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同时也明显受到了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发展起来的个人主义思想主张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个人价值,主张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利益交换为重。基督教的爱、关怀和责任三个重要要素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个人伦理修养和家庭观念,强调个人对家庭成员的责任。儒家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极大,以至养老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很多老人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去养老院,而在家里生活他们的孩子都忙于工作,没什么时间照顾老人,这使老年人的生活问题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如何判定社会需求的问题上,西方的价值观同中国社会存在差异,中国社会在界定需要的内涵和方式上与西方社会存在一些差异。中国的文化十分强调个人对集体、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以至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公民民主的参与精神没那么受到注重。

(三)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畸形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如果从院校的规模和招生数量来看,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就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是,这真的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实际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还有待完善。

首先,社会工作还没有真正的走上职业化道路。在社会工作教育中没有合适的单位进行实习与实践,大多都只是在教室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每年培养了很多多社工专业人才,但是,社会上却没有对口的专业岗位,特别是内陆地区。民政部、公安司法部和社会保障部门等都是公务员编制,妇联、共青团基本也是公务员编制,当前国家机构人员精简的情况下,进入公务员系统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而政府基层组织、街道、区一级也没有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机制。总的来说,我国的社会体制还没有创造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社会环境。

其次,社会工作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经验不足。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几乎是没用经过系统训练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陆续开设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自学或者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就纷纷上岗了。绝大多数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都没有从事过前沿社会工作,没有社会工作的实际经验。上课也只能讲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或者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不能结合中国事例,很难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

(四)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度较低

一种文化想要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就必须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公众的认可。只有得到理解和认可了,人们才会去研究、学习、发展它。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引进中国也就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宣传不够,人们不是很理解和认同它。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的工作人员,一说到它,人们就想到社区的老大妈、老大爷,慈善组织的人员等。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有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这个职位。每当有人问我学的什么专业,我说是社会工作专业,都带着疑惑的表情问社会工作是什么东西,竟然还有这个专业的。可见,人们对社会工作第理解和认同有多低。社会的不理解,公众的不认同,这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策略

(一)西方价值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虽然西方的价值观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西方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同中国社会不是水火不容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和伦理同中国文化在很多地方是可以融合的,这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第一,在社会工作专业本质的目标上,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中促进社会整合的观念是相契合的。第二,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近年来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得政府和公众意识到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第三,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和互助的理念,中国文化强调个人对家庭成员的责任,由此产生的“推己及人”观念也逐渐发展起一种公民的责任意识。第四,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这一判断,同中国文化中的个人对集体、国家的责任也是想吻合的。我们把这些中西方文化的相融合之处根据本国国情发展起来,有利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

(二)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多方联合,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第一,优化政府和社会工作的合作关系。强化国家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角色,强调政府在社会工作建设中的责任,协调好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对社会工作的大力支持。

第二,发挥群众团体协同作用。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层次上有分工、工作内容上有交叉的连续服务体,形成既发挥传统资源优势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元素的责任共担完整服务体系。

第三,大力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促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生存和本土化的进程。

(三)发展合理的教学方式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与外国、港台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当地社区挖掘具有社会工作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通过与他们交流,让教师进入社区等相关工作单位锻炼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机构要与政府、社会团体结成合作关系,拓宽社会工作的实习基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工作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和公众的认同感

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以促进政府及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宣传社会工作的理念及方法,以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同时还可以宣传一些社会工作过程中的成功案例以及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新闻事件,从而让公众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工作取得的业绩充分的认可。还可以多举办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活动,引导群众的积极参与,以便群众能更好的体会到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对社会工作的深入了解。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参考文献:

①徐怀楚,春天的脚步【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22期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3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本土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20-02

一、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综述

(一)何为“本土化”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体系,“本土化”这一术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而 “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美国一举跃升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也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学术上的头号大国,因此引领了“本土化”的发展,要求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学者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针对本国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采用有效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去揭示社会行为的客观真相。

一般而言,对于“本土化”的理解,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为何会出现“本土化”

为何会出现“本土化”运动?总结有以下三个原因:

1.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信息交流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社会行为科学知识并不存在。所以,学者们认识到研究社会行为的方式以及由此创构的理论通常会受到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生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危机,使许多曾经过度崇拜美国学术的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反思,他们看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尚且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3.民族自尊心及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不满,也是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并积极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在1982年台湾地区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四个层次和方向。

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也颇为关注“本土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何友晖已经围绕孝道、面子问题进行了许多和本土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提出过“亚洲心理学”的设想;高尚仁则聘请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杨中芳回港任教,推动香港地区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

在“本土化”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于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改革研究却少之又少。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在西方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大学课堂,30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但是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因此,思考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革成为笔者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变化迅猛的当代,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身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意义。这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做出科学的解释。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土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各种舆论及传媒不同的价值输出过程中,许多本科大学生面临着基本价值观缺失,对社会对生活感到困惑和迷惘的情况,所以如果能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解释社会现象,探讨人类行为,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以及客观公平社会态度的形成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改革的措施

(一)重新分配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内容的重新分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和理论讲授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的第一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历史与现状、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拓展等。第二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社会学取向方面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有机学派,心理学取向方面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学说,文化人类学方面是跨文化研究等。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沿袭传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由来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展“本土化”主题研究,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首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搜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关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主题,如“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的孝道”和“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等,以小组为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文献、社会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阶段汇报的形式,每个小组分别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度。

第三阶段是“本土化”研究的总结和创新,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为主。这个阶段,每个学生小组都完成了本组对“本土化”主题的研究,并以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们可结合国情共同探讨所研究问题“本土化”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甚至还可以有自己的创新,以专题集的形式构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架构。

(二)改革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由于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规划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增加社会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开展各类经典实验如罗夏墨迹测试、阿希从众实验和晕轮效应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扮演实验者与被试者的角色,在融入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理解。

另外,可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育。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土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更应以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如带领学生外出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行为,了解社会心理等,从而对学科的本土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改革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教学

社会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式。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上,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实验研究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越来越显现了自身的优越性。特别是在本土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释中国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成了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环境下,定量研究方法凸显其优越性,可以通过对各类统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现和解释本土社会现象。

因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及“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先修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重复和深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本土化的研究中。

(四)以其他课外形式进行本土化改革的拓展

以阅读、讲座、机构探访和社区调查等课外形式,将“社会问题”、“城乡社会学”、“社区工作”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放眼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基层问题调查,发挥老师和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的学习活动中,也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现有的主要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加强课程教育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光.论中国社会心理学学本土化[J].科教导刊,2013(7).

[2] 王巨光.本土化背景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学习月刊,2010(10).

[3]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4

关键词:中国在非媒体,本土化,品牌

一、中国在非媒体本土化品牌传播的意义

在国际化媒介竞争时代, 品牌, 以其不可复制、容易延伸、与受众联系密切等属性, 成为许多媒介组织的竞争力来源——“受众将来可能只关心信息是由什么品牌的媒介处理的, 而不会在意其传播方式”。面对非洲传播场域中激烈的本土与境外媒介竞争, 中国媒体对非传播本土品牌的建构对树立独特的国际媒介形象、营造持久的吸引力以及增强中国对非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十分有益。

(1) 树立独特的媒介形象。独特的媒介形象是媒介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媒体在从区域走向国际的过程中, 树立媒介形象是本土品牌传播的基石。例如, CCTV-NEWS改版后, 提出“中国观点、东方视角、国际化表达”的品牌定位, 旨在树立中国国际媒体的形象。

(2) 营造持久的吸引力。全球性的强势媒介的品牌, 均十分注重品牌传播行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平衡, 力争使每一个品牌传播行为都成为长期品牌成长的建设性力量。中国在非媒体不仅仅需要传播独特的品牌形象, 还需要传播本土化品牌内涵和价值, 丰富本土观众的品牌体验, 营造持久的吸引力。

(3) 增强中国对非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媒介品牌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从显在的品牌标示、品牌定位、推广口号、品牌经营行为、消费者群体到内隐的品牌个性、品牌理念、品牌情感, 再到与不同主体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品牌价值 (文化价值、国家价值、资本价值等) , 无一不体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甚至还是上层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单元。因而, 中国在非媒体本土品牌传播通过“本土化”中国媒体的意识形态特征, 将本土受众的品牌价值体验转化为品牌信任度, 因而增强中国对非话语体系的说服力。

二、中国在非媒体本土化品牌传播的挑战与策略

近年来, 在国家“媒体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 我国大型传媒组织纷纷开始了国际传播布局试图, 并逐步建立国际媒介品牌, 其中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成为重要试验场。然而, 非洲许多地区近百年的殖民政治文化价值体系以及扎根多年西方媒体为中国在非传播本土品牌的建构设置了种种的挑战。

中国在非媒体将“非洲”视为“机会”而非“绝望”的报道角度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国家价值移植”;中非政府官方推动的媒体合作亦被视作“新闻模式输出”;面对CNN、BBC、VOA等各具品牌竞争优势国际媒体的竞争, 媒介内容难以到达目标受众。面对诸多挑战, 中国媒体对非传播需要逐渐淡化国家形象与意识形态的宣传, 通过倡导新型国际话语体系逐步树立媒介品牌, 采取新的角度和策略处理与非洲社会各界关系, 多方位实现与非洲受众的融合。

(一) 弱化国家媒介形象, 转换品牌形象

(1) 国家媒介形象僵化——被视为“国家价值移植”。西方的政治文化假设当政者往往会滥用职权, 从而把媒介看作是与政府抗衡的另一个权力中心。从BBC、CNN等西方国际媒体在非洲的品牌建设经验来说, 其根植于西方民主概念的新闻自由与独立价值观成为其获得本土民众信任的核心优势。历史上, BBC曾多次和本国政府唱反调, 在非洲以赋权非洲民众为口号, 将自我定位为“国际正义代表”的身份, 以树立独立、公正的媒介品牌。与CNN类似, 在国际传媒中力图淡化起源国色彩的媒体还包括CNN, 其采用的“目击式新闻”报道模式, 通过营造“现场真实感”展现“全球新闻发言人”的核心价值观。不过, 无论是“国际正义代表”还是“全球新闻发言人”, BBC和CNN在确立其媒体宗旨时, 都选择了凸显西方的“社会价值观”而非“国家价值体系”。因此, 我国国有媒体在进入非洲传播领域之初就备受质疑, 被贴上“正面报道”的标签并将其归因于“国家媒体”的意识形态控制, 因而授以非洲舆论“国家价值移植”的话柄。

(2) 品牌形象转换:从输出“中国国家价值观”到展现“中国社会价值观”。面对非洲舆论中认为中国国家媒体输出“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偏见, 我国在非国家媒体, 首先应该分析竞争对手品牌内涵中的弱势, 然后以己之长, 攻彼之短, 凭借品牌内涵的细化与外化, 转换公众对我国在非媒体品牌形象的认识。西方媒体虽然具有强势的品牌竞争力, 但是其自身弱点也常受到西方学术界的批评:官员和媒体的目标不同, 政府官员要培育一项政策直到它可以经受政治攻击, 而媒体的目标是不论政策是否会受到损害都要得到新闻报道;[1]即使不同意政府的看法时, 媒体反映的也基本是“受尊敬的”人的声音而很少是政治和社会下层的声音。[2]与西方媒体着意渲染公共决策冲突的特征相比, 中国媒体报道的优势可精炼为“建构性”[3]新闻, 即遵循中国社会价值观, 以促进问题解决为导向, 不仅报道分歧与矛盾, 还聚焦进展和成就的新闻报道模式。

在该理念基础上, 我国在非媒体可从“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品牌内涵出发, 根据媒介类型进行品牌定位。例如, CCTV-Africa在进行非洲本土化品牌传播时, 可将“中国观点”细化为“符合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观点”, 同时关注非洲本土民生, 报道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二) 强调媒体合作成果, 差别化传播策略

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看, 统领全局的首先是品牌核心与形象, 其次为了促进传播目标的达成, 不同性质的群体应该采取差别化的传播策略。

(1) 官方推动媒体合作——被看作“新闻模式输出”。西方国际媒体在处理政府与民众关系时, 往往将自己定位于监督政府、确保信息透明的角色。因此, BBC、VOA在与非洲本土媒体合作时多强调“媒体赋权”, 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一是进行记者培训, 鼓励发展公共广播, 对因战乱破坏的广播电视台重建提供基础设施。二是与当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制作节目影响听众。与此相比, 中国在非媒体以往与非洲政府和媒体合作时, 出发点是“开拓市场, 共同发展”, 但因为其官方推动的背景在西方媒体与部分非洲媒体眼中, 却被视作“新闻模式输出”。

(2) 差别化传播策略正视听。面对质疑中非媒体合作效果的声音, 我国在非媒体一方面需要向非洲政府与媒体表达友好合作的意向;另一方面也需要面向非洲民众解释合作的真正意图与预期成果。例如, 中国四达时代集团曾与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展开深入合作, 致力于提供“非洲人民看得起的数字电视”, 联手扩大尼日利亚数字电视市场, 不仅弱化了四达时代的中国文化传媒企业背景, 还借此机会展示了贴近非洲民众的品牌形象。

(三) 多样化传播渠道与内容, 全方面与本土受众融合

在本研究对不同非洲国家所进行的受众调查中可知, 中国在非媒体凭借不同于西方报道的新鲜视角以及形式化上的本土化人才策略, 吸引了部分中青年、受过一定教育的受众。但是, 与其他国际媒体相比, 受众规模、媒介品牌价值以及媒介忠诚度相差甚远。CNN、BBC以及VOA等国际媒体在提供媒体服务时, 不仅通过清晰的节目定位锁定目标受众群, 借助新媒体平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还组织线下活动积累形象资产, 逐渐推动媒介品牌走向成熟。以此为鉴, 中国在非媒体建构品牌, 除了需要不断寻找品牌内涵与受众群契合点进行形象定位以外, 还需要进行传播内容与渠道的多样化创新, 使得媒介品牌能够全方位与非洲本土公众融合。

(1) “情景—功能”式传播策略细分受众。媒介的基础在于受众, 品牌内涵与受众偏好的契合是打造品牌的基石。目前, 国际媒体采用不同标准进行受众细分, 其中包括:CNN根据媒体消费习惯将受众划分为重度观众和轻度观众, 该媒体的品牌内涵与强调时效的新闻模式更能吸引那些偶尔需要收看新闻的轻度观众;BBC和VOA则倾向于凸显其国际公共媒体品牌的特质, 根据受众内容偏好和年龄、收入将受众划分为喜欢收看“严肃地新闻节目”、“专业化的事实节目”或者“更先锋的实验戏剧、喜剧和音乐”等类型。借鉴西方国际媒介根据“消费程度”和“消费偏好”的受众细分手段, 考虑我国在非媒体的后发竞争弱势以及“与本土受众融合”的品牌传播目标, 在进行受众细分和节目设置时, 可根据媒体消费情景进行受众划分, 进而定位节目功能。在各种媒体消费情景中, 受众对品牌和终端偏好是关键:“粉丝”式观众往往已形成品牌消费和终端使用偏好, 新品牌要获得该群体的青睐尤其需要细化节目功能以匹配终端, 从而打造节目与终端的完美结合;“实用”式观众更注重媒介使用便利与信息全面, 因而在对同时使用多种终端的受众来说, 节目设置上需要体现连贯性以及内容均衡性;对于“狩猎”式受众, 喜欢通过手机和网络快速寻找新鲜讯息, 因此节目设置可以侧重中国内容和观点。

(2) “自发参与”式新媒体策略培育互动群体。据互联网世界2012年12月的数据表明, 非洲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到为1.67亿人, 占非洲总人口的15.6%;互联网用户数量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尼日利亚 (4836万) 、埃及 (2980万) 、摩洛哥 (1647万) 和肯尼亚 (1204万) , 占本国人口比例分别为28.4%、35.6%、51%和28%。面对非洲无线媒体市场, 许多西方国际媒体纷纷整合有线、无线资源, 拓展媒介品牌传播新渠道。例如, CNN网站充分发挥“信息枢纽”的优势, 全球的30个记者站每天提供50到100页新内容, 并在用之不竭的“新闻”版面上抓住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来提升品牌价值。然而, 西方在非媒体网站仅仅是其国际网络平台的组成部分, 采取的策略局限于“信息汇集”以及“社交互动”, 缺乏适应于非洲民众的本土化特殊设置。针对此处空白, 我国在非媒体可实施“自发参与”式的新媒体策略, 打造能够展示品牌特色、积攒品牌人气的旗舰节目或专栏:广泛与本土各界组织建立联系, 提高节目知晓度, 吸引民众的参与话题讨论;随着局面的打开, 重点性地与节目的“意见领袖”保持联系, 逐渐形成“自发参与”式的互动群体。

(3) “跨线融合”式公关策略深化品牌体验。品牌价值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内涵;另一方面, 是在各种渠道中的体验价值。一般情况下, 线下活动是提升品牌体验的主要方式, 而新媒体技术为国际媒体与本土受众的虚拟接触提供了机会, 并丰富了该品牌的“线上体验价值”。

在增强品牌体验价值方面, BBC专门设立了“媒体行动”部门, 负责与赞助商、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联合, 培训专业记者, 进行非洲政府公共政策、人群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和相关节目的研发, 广泛传播研究成果和节目搭建公共对话空间。同样, VOA也发起VOA非洲健康联网, 联合VOA在非洲10个语种的广播服务, 协调VOA媒体培训中心, 就健康问题组织记者培训和公共集会。通过线下集会调查, VOA发现, 非洲人在收听国际广播的动因中, 除当地新闻之外, 健康信息最为重要。从而, 此类调查成为VOA专门设置与非洲相关的健康节目的重要依据。

西方在非媒体虽然均成立了专门部门组织线下品牌活动, 并借此收集受众反馈信息, 但是线下品牌体验与线上体验互动的融合环节没有被打通, 因而这种“跨线融合”最大化品牌体验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实现与本土受众真正融合的目的, 我国在非媒体可以尝试寻找本土合作伙伴, 创新媒介品牌或旗舰节目体验活动, 同时邀请活动参与者到线上平台分享体验过程, 与更多地受众互动, 从而实现“跨线融合”的共鸣效应。

三、结语

相对于一般国际品牌, 媒介国际品牌所具有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使得其发展过程更为复杂。正因如此, 中国在非媒体树立初步形象阶段即受到质疑的原因。然而, 媒介品牌形象是建立吸引力以及增强其话语体系说服力的基础。因此, 良好的本土形象是品牌传播的首要目标, 这就需要转换品牌认知, 抓住西方媒介品牌所遵循的新闻报道模式的弱点, 倡导中国社会价值观中所蕴含的“建构型”传播方式和新闻报道模式, 聚焦问题解决, 助力非洲各国树立正面形象, 赢得政府支持。同时, 对于非洲本土受众, 差别化传播中国在非媒体的品牌行为, 通过强调品牌行为的社会成效进一步消除民众疑虑。其次, 中国在非媒体进行本土化品牌传播, 最终目标是实现与非洲民众的全方位融合。因而, 无论媒介的传播内容、平台建设还是受众关系维护都需要以非洲受众的消费偏好为出发点:首先, 通过“情景—功能”式传播策略细分受众, 设置节目内容。其次, 借助“自发式参与”式新媒体策略打造旗舰节目与栏目。再次, 进行“跨线融合”式公关策略深化品牌体验。

参考文献

[1]范士明.“CNN现象”与美国外交[J].美国外交, 1999 (3) .

[2]宋祖华.媒介品牌战略研究——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篇5

一、在学术领域的定义中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发生的前提是外来社会学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和当地实际情况能够充分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进行“本土化”的对象就是外来社会学,而这一过程是外来社会发生转变并且使得理论自身满足当地需要的过程,这种具体的转换过程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起初,当一种外来社会学理论被引入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后就需要充分了解到当地社会的实际需求,理论的转化需要以当地的理论需要为基础,如果外来的社会学理论没能和当地的社会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就很有可能使得进入的新社会学理论始终处于一种被研究的“外来社会理论”状态而难以拥有社会基础,更无法谈及更好的发展,最终会成为一种没有社会根基的、不能被社会实际使用的“花瓶文化”,逐渐被本土社会逐渐遗忘。就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上,外来社会和本土社会相结合的结合点一般都选择在本土社会的某个具体现象上,有时也会选取在某个本土社会的传统作为连接点,如上世纪中国社会学理论先驱严复在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时,对社会学理论进行了一个界定,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达到治这一状态的有关社会学理论以及相关常识,所以严复在对外来社会学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将不同文化的结合点选在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学术的群学特征上了。

在外来社会学理论和进入环境文化的结合种类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用外来的社会理论对自身环境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用本土的社会经验对外来的社会学理论进行验证,同时也会用外来社会学理论及有关方法为解决本土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资料,这些都是利用外来社会学理论和本土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是在这些结合的过程中,社会学学者们在这些结合的理论中找到了外来社会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在不同社会学理论的对比中找到了自身理论和外来社会理论的不足,并且在不同社会学理论融合的过程中对双方理论中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正和改造,最终这些行为都会体现出社会学的本土化发展倾向,还有一些学者和社会群体甚至会直接提出将外来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本土化,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外来社会文化,通过这种积极的引进促进社会的变革,如新民主主义葛敏时期对“科学”和“民主”的引用。

最后,社会学理论本土化更高层次的指的是社会的学者在对外来社会学理论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以自身所处的社会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使用外来社会学理论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从世界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因为历史和整治方面的原因,社会学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美国,在这之后两者交替成为世界社会学中的主要发源地,因为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强大,他们所主导的社会学理论成为了强势社会学,而且这些社会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标准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除了欧美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社会学也必然存在一个学习和对欧美社会学掌握的过程,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为了学习内容本身,而是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以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基本研究对象进行先进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在本土化的基础上使得外来的社会理论对本土社会产生积极意义。

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将自身所处的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意味这要对本土社会中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真正科学的理性的社会学本土化是选择和本土文化有差异或者本土文化中的空白作为外来文化研究的突破口和重点,而从社会学本土化的不同角度来看,一般来说社会学者比较重视社会结构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将这些作为最基本的问题突破口,如墨西哥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学者曼努埃尔加米奥在对土著印第安民族社会文化的研究和非洲学者A阿格沃沃对约鲁巴人口头文化传承以及日本社会学学者有贺喜左卫门对日本乡村租赁制度方面的研究等等。

二、社会学本土化

作为一个对社会现象和不同文化进行研究的社会学术活动,其研究重点并不在于对传统社会学理论中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改变和修正,而在于通过对外来社会学理论中对于本土社会中问题又帮助的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本土化结合,从而形成能够解决本土问题的具有本土特点的理论和实际方法。

从社会学本土化理论更具体的层面来讲,社会学本土化有着这样几个主要目的:首先,社会学本土化的最基础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外来社会学的进一步认识来增强对外来社会的认识,而在研究这种认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虽然欧美等发达地区的社会学学者在较长时间段内的研究获得了几乎大部分社会学理论的共性研究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无论从结构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或“美国中心主义”等西方特征。所以这些社会学理论对于西方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或者和欧美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就不具有相对适应性,这些社会学理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和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也都是有限的,如果通过这些理论来解决当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外来进入的社会文化的内容上有所了解,还要对外来文化相对于社会本土的适应性进行仔细的研究,这些研究通常是以一些具体的形式进行的,如拓展对本土社会的了解,深化对本土社会的理解,强化对本土社会的有效预测等等。

其次,社会学本土化的核心在于促进全社会对社会本土化这一行为的应用。社会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应用性,社会学的正确应用以及合理的外来社会学的引用对于解决本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各种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能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科学化水平。社会学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解决社会问题时不仅可以根据某个社会学理论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实施,还可以利用社会学理论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如社会市场调查、社会指标统计等等)进行社会组织活动管理。然而在对外来社会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本土社会的实际情况或者没有以本土社会理论环境为依据提出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甚至对外来社会学理论机械的照搬照抄,不经过本土化而直接应用到现实的社会当中来社会问题,就难以实施或者在实施之后无法得到措施实施前的预定效果,还会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最后,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在于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社会学方法,这个目的和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目的和核心目的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要增强对本土社会认识和外来理论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科学方法,因此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形成具有本土特点的新的社会学理论就需要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本土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对外来社会理论进行合理地改造。除此之外,将外来的社会学理论改造成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社会学理论这一过程也是社会学理论学者加强对本土社会理论、研究活动以及各项社会活动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外来社会文化的接受改造能力,也发现了对本土社会有利的社会学方法,获得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理论。

三、结语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6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思考

一、学校社会工作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的社会工作诞生,之后随着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由最初的个案工作逐渐扩展到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所涉及的服务群体和领域也逐渐扩大。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学校社会工作出现在美国的纽约、波士顿等地区,当时受社会改良的趋势影响,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始是由校外的私人福利机构或政府人员担任,作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络者,促进彼此联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福利和照顾。随着成效的显现,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建立了教师访问制度,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

二、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

目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处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意识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它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总是很容易将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或者心理咨询混为一谈,对学校社会工作缺乏明确、清晰的认识。由此看来,要在我国推广学校社会工作并使之与我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将会面临着诸多困难。

1.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的学生工作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主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工作,忽略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不利于学生的自主人格和意识独立,也无益于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中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给家长和学生传递着一种错误的认知:学习成绩高于一切,这使得我们常常忽视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生活技能等的全面发展。

2.学校社会工作缺乏成长环境

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服务领域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拓荒期,一方面,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学校社会工作要想进入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我国相应的社会服务组织缺乏且不完善,在港台地区,民间服务组织具有灵活性和敏锐性,并且得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而在内陆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民间服务组织的力量十分薄弱,学校社会工作缺乏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3.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认识匮乏

由于社会工作在内地的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服务目的、价值理念等都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此外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学生工作等同,认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就是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人员。此外教育系统和学校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模糊,绝大多数都对学校社会工作抱有质疑的态度。

三、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应对思考

1.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宣传工作

要想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在本土的开展,首先要让社会大众认识学校社会工作的性质、意义以及价值理念、助人目标,政府部门和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政策措施来加强学校社会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培养社工学生宣传和推广专业服务的能力,努力创造适宜的社会氛围和坏境。

2.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开展无法与社会制度的整体框架脱轨,因此要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合作,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重视政府推动,努力实现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一方面逐步实现“一校一社工”的岗位设置,并设立学校社工资质认证和绩效考核制度,保证学校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推动学校社会工作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学校社会工作顺利进行。

3.创新学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多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多方位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传统的学生工作所采用的统一管理模式也慢慢地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无疑为学校社会工作的推动和开展创造了了契机。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要因地制宜的创新实务模式,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利.国内外学校社会工作现状分析【J】.百家论坛,2010,5(12):277-278

[2]王雅恬.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本土化路径探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3]胡凌霞.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9

[4]劉毅.高校学生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刘志红.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06,12:66—68

[6]尹敏.“本土化”学校社会工作的探索—基于青海L学校社工站的实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1:50—52

社会转型与晚报的本土化策略 篇7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全面转型的时代, 社会转型也成为学界描述和阐释我国社会当下发展现实的重要关键词。在社会转型时期, 个体的行为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总体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也就是说, 社会环境产生了根本的改变。

我们知道, 大众媒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同时, 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必将映射在大众媒介的现实生态中。所谓媒介生态,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的理解, “指的是信息技术、各种论坛、媒体以及信息渠道的结构、组织和可得性” (1) 。简而言之, 就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在媒介生态学的视野里, 媒介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媒介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及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范畴。美国学者德弗勒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受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 (2) 显而易见, 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 随着媒介生态的变迁, 大众媒介的发展路径也必然会受到深刻影响。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转型决定了传媒生态的变化趋势, 而传媒生态的变化趋势又直接决定了当下传媒的现实走向。

媒介生态变迁与晚报发展理念

从媒介生态来看。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 并从信息匮乏时代全面转入信息过剩时代。媒介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传播学角度看, 传播活动的主导力量已经由传播者本位向接受者本位转化, 它要求传播者必须懂得受众的实际需要是什么。有关研究报告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强度依次为:与自己相关的事、身边的事、社区的事、所处的地区及行业, 最后才是全国和国际上的事。由此可以看出, 普通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 除了重要性和时效性普遍价值要素之外, 贴近性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因此, 对晚报来说, 就必须坚守本土战略。西方传媒界有句名言:“电视是天上飞的, 越全球化越好;报纸是地上跑的, 越地方化越好。”报纸的地方化发展理念必须明确而牢固。不能不切实际地提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全球化不符合报纸的传播特性。

从文化结构来看。现代社会的文化结构已经从一元转向了多元, 在去中心化的文化格局下, 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价值取向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基于这个文化转型的背景, 现代新闻传播的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传统的大众传播转向了小众传播、分众传播,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乃至个体的信息消费需求。

从本质上看, 晚报实际上应该属于小众传播。小众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进行划分, 地域划分是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国内晚报的核心受众群基本都定位于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层次的市民, 受众的地域性特征十分突出。受众的地域性划分决定了晚报必须重视本地新闻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张地方晚报如果没有地域特色, 就失去了个性, 也就失去了与其他类型报纸乃至其他媒体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立足地方受众的晚报必须靠重要、全面、深刻的地方新闻立足市场, 靠对地方新闻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确立地位。

从报业趋势来看。由于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的全面崛起, 报业发展面临着困境。如何发挥报纸的传播优势, 以深度对抗速度, 就成为报纸一个必然的选择。现代媒体的基本分工是“广播告知新闻, 电视证实新闻, 报纸解释新闻”。深度报道因此成为主流报纸发展的基本策略, 来发挥报纸对新闻的解释功能。要做深度就要求有足够的版面, 因此, 厚报是当前报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报纸扩版变厚, 无疑能极大地增加报纸的信息量, 极大地提升报纸的竞争力。但是, 报纸做多厚, 不能凭一时冲动, 它要取决于报纸所覆盖地区的新闻资源及信息需求, 也取决于当地媒体尤其是报纸的宏观竞争态势, 更取决于报纸现有的经济环境和综合实力。地方晚报的新闻资源与受众都与全国性报纸有巨大的差异。因此, 如何强化有效信息量, 来对抗其他媒体的海量信息轰炸就成为晚报必须面对的挑战。现代受众的最大困惑不是得不到信息, 相反是信息量太大, 不知如何选择。厚报其实给了读者很大的阅读压力。所以, 现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已经普遍从细读转向了浏览。在这个背景下, 地方晚报应该在有限的版面中全力提高新闻的有效信息量, 提高新闻的本土读者针对性。摒弃“小而全”的做法, 努力让自己的优势充分凸显。尽量使版面上的每篇报道都成为读者必读甚至细读的对象, 提升有限版面中的信息含金量。

因此, 地方晚报只有充分发挥贴近本土读者的特点, 充分挖掘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的潜能, 利用地域优势和其他媒体展开竞争,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国内有影响的晚报, 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内容充分贴近地方受众, 以软新闻为主, 大部分是本土受众最关切的新闻和资讯。这些内容是由长期地域文化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读习惯而决定的。

地方晚报新闻本土化的基本策略

贴近本土题材。新闻本土化首先意味着报纸对本地信息的深层挖掘。让本地新闻题材成为晚报新闻的主流, 要让晚报的本土新闻在本地读者中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强大的影响力。而题材选择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对本地新闻信息的全面把握, 时政要闻、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 凡是本地受众给予关注的新闻资源, 不能轻易遗漏;二是对热点新闻的持续深入关注, 特别是本地的突发事件, 要加大力度去做, 这是晚报可遇而不可求的卖点;三是对舆论监督报道, 要有策略地加以关注, 既充分表达本土民众的关切, 又能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 这就要求记者编辑要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题材分析判断能力。

目前, 我国许多晚报在本地新闻的报道力度上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与晚报的基本定位相比, 本地新闻的版面往往显得单薄, 而且很多题材本应做大做强, 可惜往往只是流于泛泛。美国的社区报纸着力挖掘本土新闻资源, 当重大事件在本地区发生时, 往往能成为主流媒体必须借重的渠道, 这是我国晚报十分值得借鉴的新闻理念。

贴近本土视角。新闻本土化还意味着晚报对外地信息的本地视角解读。新闻本土化决不是拒绝外地新闻乃至国际新闻, 这既不现实, 也不符合全球化时代读者的基本需求。外地新闻应该是晚报新闻版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是如何在外地新闻的报道中凸显本地特色。晚报对外地新闻应该进行“本土性切入”, 从本地读者的视角来报道和解读新闻。

而我国多数晚报在许多全国性新闻题材的本土化处理中还缺乏意识。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版面几乎全是新华社通稿或网络消息, 没做任何个性化的切入, 看不出本土特色, 从而使读者阅读时难以造就本土意识。同时, 也造成不同类型媒体间的报道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现象。

贴近本土文化。新闻本土化的深层次内涵, 是对本土文化的充分尊重。报纸是一定文化结构中的产物, 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地域文化是晚报类媒体的灵魂和根基所在, 也是新闻本土化的深层依据。作为传媒, 晚报担负着传衍地方文化薪火、构建本土文化特色的责任。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我们是否可以引申为:媒介是人类文化的延伸。在新闻报道的处理技巧上, 晚报必须充分照应本地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精神积淀和风土人情, 用切合本土读者阅读口味的报道形式来传播新闻。不难发现, 我国的一些地方晚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本土文化报道成效显著。但是, 尊重与体现本土文化的报道决不仅仅是文化记者的责任, 而应该是所有报道的共同使命, 以共同打造本土读者的精神文化家园。

参考文献

[1]大卫.阿什德著, 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 华夏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页。

地方媒体应发挥本土化品牌优势 篇8

关键词:地方媒体,品牌优势,独特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央、省、市级媒体的冲击, 地方台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要想在媒体大战中拥有一席之地, 更好地服务于基层, 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 发挥自己的优势, 打造自己的品牌, 形成自己的品牌栏目, 聚集自己的人气, 提高收视率, 力求本土节目内容具有独特性、难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一、增强创新意识, 做足做新做活本土化新闻

“创新”不仅是提升自身产业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更是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必然选择。[1]虽然地方媒体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劣势于“中省”媒体, 但地方媒体要能找准自己的方向, 做好做足做新做活本土新闻, 节目内容力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例如, 近年来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在原有《直播威海》等栏目的基础上, 先后推出《希望的田野》等服务三农的版块栏目, 并且结合国家的海洋战略和威海临海的特色隆重推出了有关海洋的一系列栏目。

二、找准定位, 发挥优势

当地新闻的优势就在于身处基层, 接地气。正因为这一独特优势, 成就了地方媒体, 使它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 如何在自己的地盘上, 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一) 做大做强新闻宣传, 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首先, 要做好本土时政新闻的报道工作, 及时、准确地传达好党的方针和政策。2015年,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持续聚焦“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这个重大主题, 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理念, 着力改进宣传形式, 大力强化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报道, 工作扎实有效, 亮点频现。其次, 民生报道转型提升。《直播威海》等栏目融合全市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 更加重视把握好时、度、效, 及时跟踪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 确保正面引导。

(二)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地方媒体最容易做到, 对群众精神层面的引领影响力也最大。[2]因此, 地方媒体要把群众的需要, 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 做到真正为群众服务, 要多深入基层, 多了解百姓需求, 多出百姓喜爱的作品。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扬帆在即的重要节点上, 《威海新闻》陆续推出了《精彩十二五》大型系列报道, 此次系列报道深入威海市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去感受十二五以来威海市发生的巨大变化。鼓舞全市上下更加凝心聚力, 去创造一个更加丰盈的幸福明天。

(三) 关注本土, 宣传本土

为此,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海洋信息发布》《魅力海洋》等有针对性的海洋栏目。整个节目紧扣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也积极宣传本土的海洋美食、海洋文化、海洋信息, 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

(四) 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全面利用好新媒体

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也尝试加入新媒体的行列, 把每天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通过微信、互联网等方式同步传播, 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

三、加强策划, 精心打造受老百姓欢迎的栏目

品牌是媒体最好的资源, 如果说在过去的媒体竞争中是要以内容称王, 那么现在则要靠品牌来卫冕, 赢得市场、赢得未来。[3]因此, 地方台要发展, 必须要有受老百姓欢迎的当家栏目, 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形成自己的风格, 提升自己的人气。例如, 2004年9月20日, 笔者所在的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便创办了自己的当家栏目《直播威海》, 该栏目定位于热点、难点、焦点、百姓话题、群众呼声、社会现象和反映社情民意, 每期节目紧跟社会每个阶段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播出。

同时,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还努力坚守社会担当, 彰显媒体社会责任。《行风热线》和《直播威海》节目充分发挥“连心桥”作用, 成为全市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依据。

2015年11月,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还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君子之风·慈善威海”活动, 新开设了电视文化节目《中华经典》, 着力传播君子文化, 倡树君子之风, 陶冶市民道德情操;继续开展“惠农、惠企、惠民”大型公益行动, 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大媒体每天安排刊播60个左右版本的公益广告, 每天刊播近300次, 累计近30万次,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受到山东省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通报表扬。

四、积极配合地方工作, 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报道, 反过来, 媒体也是通过宣传报道工作来提升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的电视海洋频道深耕蓝色经济、人居生活、休闲旅游、特色运动等领域, 呈现出专业频道的特色, 有力配合了全市蓝色经济战略的实施, 得到了山东省海洋和渔业厅的肯定。电视精彩威海频道, 主动策划, 在淋漓展现威海自然风光的同时, 融入更多人文历史元素, 更加受到了威海市民和来威游客的好评。

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 威海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 每年都会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不仅如此, 一些国际赛事和活动也瞅准了威海的优美环境, 把赛场搬到了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市广播电视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不断开拓创新, 在搞好对内宣传报道的同时, 积极拓展对外宣传报道力度。近年来, 该台还借助协办、承办各种文化活动的机遇, 不断推出新的节目品牌。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威海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地方媒体的身价, 更让百姓爱上了自家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常江, 何天平.平台化差异化互动性解读湖南卫视的内容生产创新[J].新闻与写作, 2014 (8) :9-12.

[2]郭起华.如何做好地市报的文化报道[J].新闻与写作, 2014 (11) :96-97.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9

学校, 是除家庭之外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第二重要场所, 因此学校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近些年来, 中国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使得处于学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许多冲击和适应上的问题, 再加上许多家庭和学校长期以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关注得不够, 导致了许多青少年问题的出现, 如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厌学问题、网瘾问题、犯罪问题以及自杀现象。如果缺乏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培育, 非常容易引发情绪障碍、性格异常或行为偏差, 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

学校社会工作 (Social Work) 是一个外来语, 是学校社会工作者把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学校环境中, 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协调合作, 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 改善学校“教”与“学”的环境, 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中遇到的困难, 引导学生寻求个性化和生活化教育, 建立社会化人格, 习得适应现在和未来生活的能力, 从而达成学校教育之目的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目前, 学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 在我国内陆地区, 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在观念上, 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在服务内容与模式方面, 有些人将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模式与心理咨询者或者是教育者的工作相混淆;在角色定位上更是不确切, 甚至产生了角色重复或混淆。因此, 将社会工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1. 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界定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 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对象》一书对此的界定是: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依据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 主要以学校为工作范围, 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成长为工作重点, 为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应的学校环节提供服务的一种专业活动。

2.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在学校社会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通常扮演以下角色:

(1) 专业指导者, 协助和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满足本身的需要, 有效地运用可获得的资源, 解决其在成长过程中及适应学校中所遇到的危机。

(2) 行为及情绪辅导者, 协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感受, 解决成长中及学校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及情绪问题。

(3) 社会教育者, 协助学生及家长接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及学校行为规范, 推广和融共处之道及社会责任感。

(4) 资料收集及咨询者, 社会工作者广泛收集学生个人及群体的信息, 向学校有关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5) 调解者, 社会工作者加强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之间的联系, 深化相互的了解, 促进其融洽相处, 遇有误解或摩擦时, 协助调解。

3. 西方国家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在一些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德国, 以及亚洲的日本, 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经总结, 西方国家的学校社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3种类型: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而开展的工作;社区—学校型社会工作则是把社会工作延伸到校外的社区, 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 开展社区教育以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

(2) 学校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受到社会工作理论和视角的影响, 如认知/行为理论、人本理论、结构视角、赋权视角等。

(3) 学校社会工作继承了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 学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采用这三大方法来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有关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 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 (“本土”) 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它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 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主体性, 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从学校社会工作理念转变上来看:赵方在《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 学生工作要从单纯的“两课”教育向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变;从课堂式的集体教育部分地向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转变;从约束性管理向发展性服务的工作方法转变;从单一的学生工作者的职能向教师职业多学科投入转变。

在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上, 孙跃在《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3个创新点:第一, 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系统并行运作模式, 即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协调合作模式,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二, 提出了构建“金字塔型”高校社会工作梯队的设想。专家顾问负责专业指导, 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服务, 而兼职人员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和辅导员构成。第三, 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双赢”模式, 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既能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又有利于增强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

在工作技巧方面, 《学校社会工作个案分析》一文提出, 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 一方面, 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工作模式如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和社区辅导所开展的活动, 一定要与学生发展的切身需求相对应, 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专业活动方案, 即学校社会工作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而是“为了需求而工作”;另一方面, 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行为偏差学生, “尊重”不等于“偏袒”, 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 而这正是“助人自助”的本意。较为全面的是, 吴广飞和余臣提出, 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学生基层管理者可采用的工作介入方法有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以及咨询服务。与国外一贯提倡的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相比, 他们细分出咨询服务一项。所谓咨询服务, 是指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学校基层学生工作者提供给学生家属、学生和学校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服务, 根据学生群体的社会趋向和意识形态变化, 为以上三方提供相应的社会良性引导,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四、小结

尽管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发展仍然不成熟, 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关注这一领域, 并且在实践和理论探索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 我们也不难发现,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介入策略, 几乎都是对西方国家学校社会工作的引进。面对外来引进, 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引进的东西本土化, 将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 从而在学校管理和学生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服务对象也有自己不同于国外案主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 因此有些在国外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我国不一定是适用的。比如说开展小组工作, 我们往往习惯于像西方一样制定一系列小组活动, 然后通过小组活动来调动小组的力量, 最终达到案主发展的目标。但是在中国, 大部分学生深受中国传统法文化影响, 不善于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 社区参与度低也是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 如何根据我国具体的情况采用社区的方法从而达到资源的整合利用, 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总之,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本土化应用与发展, 仍然存在着许多疑点和问题, 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绍伟.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分析[J].消费导刊:理论版, 2006 (16) .

[2]刘志红.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J].社会工作, 2006 (12) .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吴广飞, 余臣.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介入研究[J].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0 (8) .

[5]赵芳.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 2004.

[6]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09.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10

1 新媒体时代, 节目本土化是地方广播电台生存发展的需要

1.1 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的冲击, 传统广播优势消解

一是传统广播曾以其“传播快速、时效性强”的优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 但近年来, 随着电视直播化,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走红, “便捷”、“迅速”、“即时”等特点已不再是广播媒体所独有的优势。二是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麦克风, 听众既是接受者, 也是内容的生产者, 传统广播“我播你听”的传播模式受到挑战, 话语权日渐式微。三是新媒体时代, 快节奏的生活使受众注意力缩短、分散, 人们收听广播时间呈碎片化, 广播受众“约会意识”消失。四是广播在传统媒体中, 曾经是互动性最强的媒体, 但在新媒体时代, 因其“单向一对多传播”、“一对一互动”的局限性, 逐渐被新媒体更为先进的双向交互式传播、多对多的互动所取代。五是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站、广播频率聚合平台、APP客户端的出现, 打破节目收听的地域壁垒, 广播媒体的地域性优势减弱。

1.2 广播同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

作为地市级广播电台, 频率的覆盖范围有限, 而中央台、省台有着强大的信号覆盖能力。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目前三明市能收听到的广播节目达数十套之多, 包括新闻、交通、经济、音乐、生活和对农等专业台, 听众选择的余地非常多。

尽管地方广播面临着严峻挑战, 但地域优势仍然是地方广播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在非省会城市, 市县级电台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市县级电台的市场份额往往在60%以上, 较多地区的省级电台和中央级电台市场份额只占30%以上, 可见广播市场竞争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1]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群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 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比较关注。但中央台、省台对某一特定地域的关注是有限的, 也很难持续。听众从中央台、省台了解到的本地信息、本地文化只是只鳞片爪, 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欲知”的需要, 地方广播的目标受众和核心用户仍然是本地人。地方广播要想在众多的媒体中争取自己的受众人群, 在广告市场上切取自己的一份蛋糕, 就必须从本地听众的需要出发, 做出与中央台、省台不一样的本土化节目, 提供中央台、省台提供不了的本地贴心服务, 使地方广播成为本地特有的“难以替代”、“无以替代”[2]的媒体, 让本地受众产生依赖和信赖, 从而形成对本土广播品牌节目的忠诚度和收听黏性。

2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广播节目定位要准确:节目本土化

为寻求与新媒体融合, 许多地方广播电台加入蜻蜓FM、考拉FM和喜马拉雅等频率聚合平台, 在给传统广播解决节目带来跨地域收听、实时互动、回听、点播、选台、收藏和搜索等功能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跨地域收听让地方广播的采编播人员接触到了更多的节目样态, 出现了盲目跟风模仿现象, 导致节目同质化严重。地方广播要保持清醒, 分析受众需求, 立足本土办台, 为本地人提供贴心的服务。

“节目本土化就是城市广播电视媒体以本地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为出发点, 发掘自身地域特色, 坚持差异化原则,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彰显本地媒体传播上的地域性优势。其核心就是以本土化的理念、视角、表达方式, 来策划和设置节目。也就是用当地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 来报道当地受众喜欢和盼望听到或看到的内容。”[3]地市级广播电台与听众地处同一区域, 与听众最为贴近, 在语言与文化上同根同源, 对当地听众的兴趣爱好、文化习俗、现实需求和消费习惯最为了解, 可以依据当地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来设置节目。从福建省三明人民广播电台多年的实践来看, 本土化节目有着长盛不衰的鲜活生命力。例如, 三明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的讲述三明新鲜人和事的《走进三明》、立足为当地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空中市场》、为三明当地中老年人提供健康休闲服务的《早安三明》, 这些带有本土元素的节目历经十多年, 目前仍然是三明地区听众最喜欢收听的节目。

3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广播节目本土化策略:坚持“内容为王”, 打造本土节目品牌

2011年12月, 时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曾在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上指出:“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竞争一时在技术, 恒久在内容。”[4]新媒体只是传播平台, 节目内容才是广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地方广播在其所处的地域,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和文缘优势, 地方广播应顺应这“三缘”优势, 因地适宜, 坚持“内容为王”, 打造本土化新闻节目品牌。

3.1 发挥地缘优势, 打造本土民生新闻节目品牌

传播学调查显示,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依次为:与自己相关的事、身边的事、社区的事、所处的地区及行业, 全国和国际上的事。另外, 心理调查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人首先关注自己, 其后关注的依次是身边的人、同社区的人、同地域的人[5]。地市级广播电台与其受众共处于同一区域, 有地缘相近的优势, 与受众有地域、心理、文化价值的接近性。地市台大力报道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以本地视角解读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政策、报道本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关注本地百姓的生存状态, 反映本地民情民意, 对本地舆论进行监督, 这样才能提高本地受众的关注度。新闻节目定位脱离本土, “贪大求全”是很多地方台为追求信息量最大化而犯的通病。曾有一个时期, 有些电台模仿大台, 将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混编播出, 导致的结果是, 本地新闻淹没在海量的国内外新闻中, 丧失了本地特色, 使传播效果削弱。为突出本地特色, 三明电台开设《三明新闻》节目, 并推出三明各县 (市) 台记者联动采访的新闻专题节目《走进三明》, 举全市广播同仁之力, 精办这两个本地新闻节目。这两档节目立足本地受众的需要, 报道发生在本地的事, 关注本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提供全国广播网上听不到的本地新闻, 当前它们已成为三明电台的品牌节目, 有着相对固定的听众群, 突显了地方广播新闻节目“本土化”的优势。

3.2 发挥人缘优势, 为本地人提供贴心服务

地市级广播电台与其受众有着人缘相亲的优势, 这就为研究本地受众心理、受众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服务性节目的本质在于其实用价值, 在进行节目设置时,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与本地百姓贴近的事是什么, 他们关心什么, 他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结合本地特点, 开设与本地群众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节目, 切切实实为听众提供有用的服务。近年来, 三明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改版, 陆续开办了《空中市场》、《生活在三明》、《法律热线》、《纠风热线》、《走进墟日》等服务性节目, 为百姓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资讯服务, 拥有广泛而固定的收听群体。《纠风热线》节目, 邀请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领导走进直播室, 为听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节目设立热线电话, 随时听取听众反映的问题和呼声, 现场解决听众的困难。《走进墟日》是针对农村听众开设的节目, 三明地处闽西北山区, 全市有100多个乡村墟场, 这些墟场是农村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走进墟日》节目组走进乡村墟场开展直播活动, 面对面地与农民交流, 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听众释疑解惑, 受到农村听众的喜爱, 被评为“福建省十佳新闻栏目”。这些本土化、特色化的服务性节目, 贴近本地实际, 满足本地群众的需求, 是中央台、省台和当地其他媒体无法提供的独特服务, 使三明广播实现由“可听”到“必听”的有效转变, 有效地提高了三明广播的影响力和收听率。

3.3 发挥文缘优势, 文艺节目凸显地域性

文艺节目曾经占据广播电台的“半壁江山”, 地市级广播电台曾经各种文艺节目都办, 大台有的, 地市台都有, 包括各类音乐欣赏、小说连播、戏曲节目等, 音乐欣赏甚至还有“欧美流行风”。在新媒体时代, 由于盲目跟风, 模仿复制, 这种现象有加剧之势, 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地市级广播电台与所处区域有着文缘相承的优势, 开办本土化文艺节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三明地域内, 民间文化丰富, 如地方戏曲有梅林戏、沙县肩膀戏、将乐南词、宁化祁剧、南芹小腔戏、永安大腔傀儡戏和龙船调等十多种, 每个戏种都有自己的民间传人, 这些都是开办本土文艺节目得天独厚的资源[6]。而本地人在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 对本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接近。三明电台开设的《地方文艺》节目, 经常邀请民间艺人展示各个戏种的艺术魅力, 受到广大民间文化爱好者的喜爱。2012年, 为配合举办第25届世客会, 三明电台为中央台“神州之声”客家话节目采制了30期节目, 其中大量是介绍当地风土人情、地方文艺的节目, 在中央台和本台播出受到了听众的好评。地方广播应该眼光向下, 开设本土化文艺节目, 做中央台、省台所没有的独具特色的内容, 形成亲切的乡土风格, 而不是模仿复制, 迷失方向。

4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广播服务理念:为本土受众提供便捷化、贴身化服务

传统广播曾经面临多次生存挑战, 电视的崛起曾对传统广播的优势地位带来巨大冲击, 人们曾悲观地断言, 广播的黄金时代终结了。然而, “珠江模式”的出现、广播应时而动进行的分众化改革、广播互动性节目的大量涌现, 为受众提供更贴身暖心的服务, 使广播在报纸和电视的夹击下一枝独秀, 成为传统媒体的“不死鸟”。

近年来, 面对互联网媒体的强势闯入, 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持续下滑, 业界感受到了寒冷的冬天。广播应时而变, 主动拥抱新媒体, 广播天生就具备互联网基因:实时、移动、场景、互动、走心……广播只有充分与互联网融合, 提供更加便捷化、贴身化服务, 让广播的互联网基因凸显, 才能吸引新一代受众。

福建新闻广播正是这方面的典范, 2016年7月9日, 年度第一号台风“尼伯特”登陆福建, 福建新闻广播携手腾讯大闽网, 连续两天展开超长时段的广播、视频联合直播, 直击台风“尼伯特”给福建各地带来的风雨影响。两天时间里, 本次直播点击量超过500万人次。同时, 福建新闻广播派出记者, 跟随消防增援车深入闽清县坂东镇重灾区, 克服通讯中断困难, 持续发回灾情报道, 并通过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进行直播, 持续的报道、震撼的画面、生动的音频、富有冲击力的视频, 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从7月11日开始, 福建新闻广播通过节目和微信, 征集爱心物资, 驰援闽清灾区, 短短两天时间, 两批爱心物资, 9辆爱心物资车, 30万元的物资, 就到了坂东镇灾区。利用新媒体的便捷, 加上贴心服务, 让福建新闻广播赢得了受众, 更赢得了市场。近年来, 在传统媒体广告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福建新闻广播逆势发展, 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所以, 地方广播在新媒体时代要生存、要发展, 就必须为本土受众提供便捷化、贴身化的服务, 以提高本地受众参与度。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 媒体竞争空前激烈, 受众选择更加多元, 地市级广播电台要生存与发展, 就应该扬长避短, 准确定位, 发挥地缘、人缘和文缘优势, 发掘自身地域特色, 做好本土化节目, 为本地人服务。同时, 要为本地受众提供便捷化、贴身化服务, 把传统广播与互联网精神紧密融合, 为受众提供全新的体验, 全新的服务, 让广播媒体成为具有互联网风格的新媒体, 广播的春天必将到来。

摘要:新媒体时代, 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遭到严峻挑战, 地市级广播电台要想生存与发展, 就应该扬长避短, 准确定位, 发挥独特的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和文缘优势, 做好本土化节目, 为本地群众服务。同时, 为本地受众提供便捷化、贴身化服务, 培养本地受众的忠诚度, 使地市级广播电台成为本地特有的“难以替代”“无以替代”的媒体。

关键词: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本土化,便捷性,贴身化

参考文献

[1]黄学平.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的发展趋势[J].传媒, 2014 (16) .

[2]吕晓虹.重识广播与重塑广播——专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曹璐教授[J].中国广播, 2013 (4) .

[3]钟耕民.城市台节目的本土化战略[J].青年记者, 2008 (21) .

[4]王嫒.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内容生产变革:以广东电台《直播广东》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 (12) .

[5]蔡建勋, 李志良.谈城市电台如何增强对台港澳广播的贴近性[J].中国广播, 2005 (3) .

媒体担当本土文化领跑者 篇11

关键词:媒体;文化;领跑者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45-02

全球化大背景下,本土媒体需要面对一个现实:高科技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体的竞争导致了新闻同质化趋势,同时,这种同质化,也可以认为是中国的媒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因而各家媒体都在力图做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创造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本土题材是地方媒体与生俱来的优势,是别人无法克隆的。文化需要包装,这更需要的是媒体担起引导的责任,而本地媒体,更应作为本土文化再生产的包装者、倡导者和领跑者。

一、媒体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并存的思考

什么是报业同质化现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典型特点千报一面,“你有的,我有全都有”,最为显著的是体育、娱乐、财经、IT等热点报道,新闻报道、版面内容、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的重叠和趋同;二是报业运营上缺少独树一帜的报业盈利模式,策划、手法、营销运作雷同。甚至于连读者定位的也重叠和趋同,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大的结构安排和编排手法是相同的,具体的内容却是少有独家的。但是,要做到独家新闻、独家卖点却是愈来愈难。

那么,如果地方媒体与大媒体比拼重大国际国内时事报道,比拼大手笔策划新闻事件,显然这是暴露了自己的弱项。那么,如何抓住自己的优势做文章,才是我们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最朴素的思路就是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做到有容乃大。

二、不是文化沙漠,缺的是包装

在无数本土文化兴起的活动中,引起争议最多的是各地本土语言。如广东粤语,因为地域方言问题,受到了各方舆论关注。事实上,根据不同年龄层的角色和特点,大家的评价都是差不多,越是年纪大,对代际划分就越不热衷,在他们看来,可能做的事情,或者温度不同,或者表现形式不同,但用心都是一样。

70后的人,比较注重传统,会有种使命感,堪称“本土文化”的倡导者,他们低调地挑起了头,对本土文化思考较多,但却由于多数人忙于应付生活,似乎无暇为发掘本土文化花更多的精力,更倾向于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默默地去做一件实事;80后的人,纯粹地热爱本土文化,通常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他们兴致所至说干就干,不太考虑成本投入结果会如何,他们年轻气盛,毕竟身上没有那么多包袱,而一跃成为目前发扬本土文化至少是人数上的主力军九十年代的人,觉得本土文化的某些方面内容好玩,通常会二话不说,先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气势,再看看可以去干点什么,他们接触最新潮的事物,往往知道什么形式的本土文化,最容易吸引年轻一代。

不同年龄层人,总要做符合他自己怕事情,所以尽管有人喋喋不休地讲述“家乡美”,有人会“愤青”般地跳出来保护骑楼,有人坚持在网络交际时必须用粤语字。这种种都不用太过求全责备,更不用动辄就大戴“崇高”的礼帽,这只是他们的“热爱”,喜欢用这种生活方式。因为热爱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生活的一种状态,这不仅有心跳的爱,更有热度的爱,它呈现一种持续状态,更是一个恒温传承的过程。

如叶问、李小龙、黄飞鸿的故乡广东佛山,因为这个城市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相对于北京的古朴和上海的繁华,佛山确实很‘寒酸’,高楼大厦到处都有,但这能代表佛山吗?不能!佛山要有自己的文化根基,要有本土特色的东西。不要让本土文化沦为‘二流文化’。对于文化沙漠的说法,笔者认为,广东童谣《月光光》,现在还有多少年轻的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唱这首歌,香港文化来自广东,为什么做了一百年殖民地还可以将粤文化保存得比广东还好,而我们的文化却流失得这么厉害?很悲哀,觉得原本的东西好像快要消亡一样,很想留住它。

三、石湾公仔借助《叶问》身价一路高升

叶问是继李小龙、黄飞鸿之后的一个武术巨人,但在电影《叶问》未问世之前,叶问根本都无人知晓,更不可能与李小龙等功夫巨人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佛山的传统陶艺石湾公仔一直停留在自己的传统历史长河中,每年都是以一些传统生肖作为创作和销售的对象,缺乏创新氛围。传统陶艺能否与先进的影视融合呢?陶艺大师作品能否借助传媒走向前沿呢?这些问题在佛山打造文化强市的引领中,佛山陶艺试水与影视相结合,在推出《叶问前传》中,佛山市体育局、文广新局等部门不仅参与其中的拍摄,佛山的陶艺大师更是推出了叶问的陶瓷公仔,当《叶问前传》全球首映礼在佛山举行时,石湾般的《叶问》也亮相,一下子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由于是限量版,加上大师的精心创作,在传媒的“轰炸”中,这个石湾公仔的身价一路走高,上万的身价一下子令陶艺大师感到惊讶。因此,传统本土文化在先进的影视手段结合中,走出一条突围的探索之道。据笔者所了解,当地体育门部门当前已经在着手借助CBA的平台,让石湾公仔与体育融合,借助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再次打响石湾公仔的品牌。石湾公仔的突围之路,媒体与传统文化的互动结合,正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很多影视歌星到佛山演出,都与石湾的陶艺、香云纱等有了互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更是本土文化焕发生命力的黄金期,媒体的作用与引领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也给媒体自身的发展寻求到全新的空间。

四、媒体挑起本土文化大脊引领文化先行

《我的兄弟李小龙》的热播,受到全球“龙迷”热捧,这可以说是香港传统本土文化与现代影视传媒融合的又一典型例子。

本土传媒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将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媒体应责无旁贷挑起本土文化大脊引领文化之先,才能体现传媒人的社会责任感,更能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笔者认为,媒体挑起本土文化大脊引领文化之先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方面,传媒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精髓,利用文化的差异性缔造吸引眼球的“本土文化”经济现象,引起全国乃至国际的关注,这些媒体要发挥本土优势进行挖掘;传媒要对本土经济现象进行充分深入挖掘,将民营经济以及背后本土企业家的精神深入挖掘提升,像浙江提出的“浙商”文化,从而开创本土企业家文化研究之先河。如佛山顺德已经成立顺商文化研究中心,对本土顺商的文化有了研究的载体,这些都是媒体必须关注的。

另一方面,提升传统本土文化必须借助外力。所谓外力泛指多方面,可以是中央省媒体以及外部资源,如叶问电影就是借助香港的电影一夜成名,亚龙湾借助《非诚勿扰2》一夜升价,这些媒体都要深入思考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结合当地“文化先行”的有力政策环境,必将能推动本土文化的繁荣。

传媒要关注领跑本土文化的“领军人”,包括新引进和现有的文化人才,要整合这批传统本土文化的领军人资源和新加盟文化的“新军”,媒体要创造机会让这批领军人的思想得以充分释放,营造“百花齐放”的氛围。

借助大型活动推动城市文化转型,如北京有故宫、天安门等传统文化代表,上海有“姚明、刘翔”等标志性人物,广州有“小蛮腰”等的亚运标志,本土传媒要在缔造文化标志性创新,缔造出品牌文化活动载体,才能让本土文化搭上快速列车,在这方面,传媒不但要引领,更要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调动全社会投入到提升文化形象的思考浪潮之中。

参考文献:

[1]新华出版社.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唐润华.解密国际传媒集团[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3]刘保全.采写经验荟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

社会性媒体的本土化 篇12

一、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主要障碍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这两方面内容彼此影响,课堂理论知识及实务知识的讲授是学生开展专业实习的前提条件,专业实习则是对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

综合来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成熟的西方国家里,其专业实习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习时间的明确要求。在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在专业服务机构中开展社会工作实习的时间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本科生不少于400小时,硕士生不少于900小时。而根据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的规定,所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800小时的校外实习[1]。二是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在西方,随着社会工作的长久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实习机构,这便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足够多的实习场所。三是实习督导的专业性。在西方,实习督导一般由机构中的资深社工担任,不仅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而且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专业的训练和督导。

与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发展相比,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则面临着实习资源的不足。

1.从学校内在资源来看,主要集中于指导教师实务技能的缺乏。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时间不长,在目前的国内高校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低。2003年12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曾对全国569位社会工作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研究专长的统计中,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背景的教师为18.98%,而研究专长为“其他”的教师占21.09%[2]。而且,国内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还普遍处于实务经验缺乏的状况,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培训。另外,由于部分高校没有专职的实习教师,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往往既上课又带实习,再加上学生人数过多,教师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指导作用也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2.从学校外部资源的缺乏来看,主要集中于实习基地的缺乏、机构督导的非专业性及实习机构的行政化。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专业机构非常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时的选择余地很小,可供选择的有街道、社区居委会、福利院、民政机构等,这些机构都属于王思斌所指出的实际社会工作的机构[3],这些机构的特点是拥有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具备一些本土的工作方法,但专业化水平不高。同时由于这些机构的行政特征,使学生实习的专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实习内容行政化,只是做一些打字、整理材料等打杂工作,达不到实习目的。

由于上述实习资源的不足,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虽然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到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开展实习,并得到了相应的专业训练,但从专业的角度而言,还远远不能达到专业实习的目的。此种情境下,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本土化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二、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实习模式的构建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实习模式是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衍生而来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被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4]。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工作是一个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所以当其进入中国这样一个非原生社会时必须完成某些改变,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以及禁忌。其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则构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层面。因为专业实习是一个直接面对目标人群的实践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更直接、更真实地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质并提出相应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需的种种调适和改变。

基于上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任务,结合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社会工作本土化实习模式的构建途径主要集中于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发掘、实习的义工性介入及指导教师的学习性角色定位。

(一)机构的专业性发掘

机构的专业性发掘是专业实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指从当前现有的实习机构中发掘出专业的发挥空间,并立基于机构的点滴专业性遵循专业程序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具体而言,这一发掘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现有的实习机构中按照专业要求寻找出专业实习的领域,二是努力扩充现有的实习领域,发掘更多的实习机构。

1.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虽然现有的实习机构专业性不强,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现有的实习机构条件下,发掘出可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空间,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现有机构工作程序的同化。在社区居委会实习时,可以按照社区工作的要求,了解社区现有的资源及居民的需求等;在社会福利院实习时,可以针对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尝试进行社会工作的介入;在民政部门实习时,可以结合社会行政的理论知识,学会观察现有的机构工作程序与理想的社会行政的距离等。

2. 就第二个层面而言,现有环境下还有许多实习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1)学校社会工作的发掘。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实习时普遍向外寻求实习机构,而忽视学校本身的专业性发掘。当前,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滞后,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如果在安排学生实习之前能够发掘学校社会工作的实习领域,无论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还是对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很有力的促进。(2)农村社会工作的发掘。当前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机构的选择普遍局限于城市,忽视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掘。其实与城市实习机构的行政化相比,在农村更容易开展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实践。在这方面已有了一些实际例子,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就曾在2003年2月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他们分别在湘西凤凰县、古丈县设立了三个农村实习点,其学生在三个月的实习时间内,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实地感受当地农村的生活,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手法,在实践过程中把社会工作理念融会贯通,同时不断地挖掘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之源,积累与总结经验[5]。

(二)义工性介入

义工性介入包括教师的义工性介入和学生的义工性介入,教师的义工性介入可在实习开始之前进行,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到学生的实习机构,寻找专业实习的开展领域,以便于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的义工性介入为加强学校和机构的联系奠定了基础。并且,教师的义工性介入也会使当前存在的机构督导缺乏问题得到缓解,即教师也发挥一半机构督导的作用,以弥补由于机构督导缺乏而形成的学生实习指导的空缺。

学生的义工性介入,即针对当前社区及其他相关机构对义工、志愿者的需求,以义工的身份而非实习学生的身份介入社区,在社区或机构内进行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介入比较容易,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也可遵循专业程序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如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服务等。

(三)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首先,实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成为实习者。当前的专业实习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教师能解决的,但有些可能是教师也感到困难的问题。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这就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者的角色定位,在学生实习之前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作为实习者进行实习,从而增加自己的实务经验。这种实习者的角色定位,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指导学生时能有的放矢,同时也对教师自己的科研工作具有推进作用。

其次,实习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形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仅每个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同时,教师之间也要经常举行小组交流,对于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磋商,这种关系的形成使具有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能够相互交流,从而有利于指导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个别疑难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综合上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要想发挥其功能,可首先进行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发掘,然后立基于志愿者或义工的切入点进行实习介入,最后教师在发挥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作用时进行学习性的角色定位。同时,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实习机构的专业性发掘可借助义工性介入的机会对机构的专业性进行探究,教师的学习性角色又成为教师义工性介入机构及对实习机构进行专业性发掘的认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青.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2]周丹红.关于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途径的探索[J].经纪人学报, 2005, (3) .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5.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42.

上一篇:红花黄色素下一篇:融合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