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2024-10-14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共12篇)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篇1

摘要:本文从济宁技师学院工作实践出发, 分析了目前技工类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现状, 对如何开展社会培训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阐述了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

关键词: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研究

多年的实践证明, 大力发展社会培训是技工类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技工类院校在发挥社会培训职能这一方面做的很不够。本文从济宁技师学院工作实践出发, 分析了目前技工类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现状, 对如何开展社会培训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阐述了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

一、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的现状

(一) 院校的社会培训重视程度不高。在学院日常的工作中, 没有给职业培训正确定位, 没有相应人、财、物的支持, 使社会培训的开展举步维艰, 成效不大。

(二) 培训面较窄, 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目前, 绝大多数技工类院校主要进行在校生的培训, 而真正面向企业、社会的职业培训, 还未能充分发挥技工类院校在自身方面的优势。在对企业已开展的定单式职业培训中, 技工类院校只考虑校内培训资源的使用, 对企业丰富的人力、物力等培训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

(三) 培训方式、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培训成效不明显。由于目前较多的企业对员工职业培训重视程度不高, 技工类院校在社会培训上也存在着培训模式陈旧, 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存在培训大纲和教材不完善, 教学内容和手段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使得培训成效不明显。

二、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的发展对策

( 一 ) 加强政策保障、更新培训理念。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大力推进技工类院校改革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为技工类院校更好地进行社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要大力发展社会培训, 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技工类院校应将社会培训作为与在校生培训并重的一项重要职能, 把培训看作是以知识创新为主体, 以效益多极化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二) 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技工类院校需要以特色学科为导向, 实现资源共享, 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制度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在高科技化和竞争激烈化的时代, 企业对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技工类院校的社会培训必须创新培训内容以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手段, 开辟培训新途径。在继承传统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 将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 积极创新培训方式。

( 三 ) 加强师资保障, 积累社会培训经验。培训教师既要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 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工类院校一方面选用从事培训行业的专家作为培训教师;另一方面要选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就济宁技师学院而言, 现有教师409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 省、市级首席技师10人, 技师、高级技师111人, 形成了一支向高标准综合型迈进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社会培训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另外, 丰富的培训经验在社会培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济宁市技师学院作为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 面向全社会开展各个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 同时承担济宁市“金蓝领”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区管委的职工培训、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技工类院校十大名牌专业教师培训等多项工作。丰富的培训经验为技工类院校顺利开展各种社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的实践意义

(一) 积极探索, 不断开拓, 使培训管理体系有效化。1. 完善社会培训机制, 使培训市场化、产业化。学院建立了自主发展的培训机制, 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的基础上, 积极面向市场开展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设定社会培训的方向和模式, 提供优质的社会培训, 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培训, 极大地开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 提升了劳动力的素质。2. 制定培训管理体系, 促进培训的现代化建设。学院建立了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 使社会生产对岗位技能需求实际的变化信息, 及时反馈到教学内容中。实训设备的设置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机会, 不断提高培训设施和技术水平, 促进社会培训的现代化建设。

(二) 以社会培训反哺教学, 带动技工类院校快速发展。1. 社会培训联手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社会培训的开展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提高教师将教育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 结合案例教学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实践方法。2. 促进教学工作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学院围绕目前市场紧缺、发展前景好的职业领域, 参与研究开发相应的教材、培训大纲和鉴定规范, 形成一整套培训规范, 并进入实际的培训运作阶段, 以满足社会的大量需要。同时也为学校开始新的专业提供条件和基础。3.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现代社会培训需要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是技工类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学院多举并措, 更新培训机制, 加大了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罗玲.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 (3) .

[2]郭萍.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1 (8) .

[3]薛计勇.大力开发社会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成才与就业.2008 (17) .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篇2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管理能力,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治未病”和团队服务的理念,提高其提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负责人。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包括从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医师、预防保健人员、注册护士和乡村医生。

(三)师资培训,包括省级师资和县级师资。

三、培训内容和学时安排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

1.主要培训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有关中医药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中医药内容概述、公共卫生的概念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培训时间:12学时。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

1.主要培训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有关中医药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思路及其有关中医药内容概述、公共卫生的概念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规范,孕产妇、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培训时间:24学时。

(三)省级和县级师资培训

中医药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分别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与培训时间执行。

四、培训组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由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能力承担培训工作的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行业协会(学会)等机构承担。

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以市县级中医医院为主要培训基地。无市县级中医医院的地区,由有能力承担培训工作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省级师资培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县级师资培训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

五、培训要求

(一)突出团队培训特色。以医师、预防保健人员和注册护士、乡村医生组成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形式进行培训,增强服务团队对中医药服务理解,促进合作,提高项目实施的团队效能。

(二)强化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技能为核心,将相关政策、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等培训内容有机衔接。

(三)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观摩见习等多种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四)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学员实际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灵活组织,分期分批培训,缓解工学矛盾。

(五)严格培训考核。每期培训后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通过问卷分析、与培训师资和学员座谈等多种方式开展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下一期培训方案。

六、组织管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制订培训指导方案、培训相关材料,负责培训省级师资,对各省(区、市)培训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订本地区培训实施方案;按照要求遴选省级师资,组织参加国家级培训;培训辖区内县级师资;对各县(区、市)培训进行督导检查。

(三)市(地)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县级师资参加省级培训;对各县(市、区)培训进行督导检查。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篇3

关键词: 社会工作培训;基层工作人员;表面专业化;需要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5-0005-07

现代社会工作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因其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等方面可提供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发挥了“缓冲器”和“减压阀”的作用,被认为是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不可否认也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1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门强调。2015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认可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专业地位。一时间,“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上至中央决策部门,下至基层工作人员的强烈共鸣。社会工作培训也随着社工人才价值的备受关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诸多文献对社会工作培训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多重作用进行洋洋洒洒地论述时,却没有足够的实证资料来证明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与政府的培训意愿是否契合。若二者之间契合度不高,基层社会工作培训就可能成为政府强力推动的、自娱自乐式的表演。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之上,从基层培训主体的需求出发,审视政府主导下社会工作培训遭遇到的困境,检视造成困境的症结所在,以期为未来基层社会工作培训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一、社会工作培训:

基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理想路径社会工作是一件舶来品,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制度原因即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变革。经济改革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社会问题,原有的一套化解社会问题的组织与办法逐渐失去作用,因此,政府需要有新方式来化解这些问题与矛盾;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门为有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以及它所倡导的“利他主义”价值理念成为一种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帮助修复社会细胞维持健康状态不可缺少的社会治理手段。因此,在专家倡导和政府推动下,社会工作发展起来。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公民社会兴起等。[1]而这些条件在中国社会发育不成熟,完全按照西方的做法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因此,在吸收、借鉴国外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政策框架、社会现实,提出中国的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建议,是对中国学者的智慧考验。

中国长期以政府为主导的特色,使很多公共服务部门呈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重管理而轻服务,这与民众社会服务需求的极大增加相悖,特别是在从事福利服务的相关部门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加强福利工作相关部门人才培养和转化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和转化中,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要集中为两种:一是在既有民政系统相关部门中增加专业社工的岗位,通过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招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相关的部门包括社会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等;二是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使基层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增强服务的亲和力,提升工作效率。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国家和社会的接口,也是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落脚点。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工作人员已经成为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长期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区工作人员学历低、年龄大、以“老大妈”为主的情况,补充了年轻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社区工作者虽然没有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但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了一套解决居民问题的智慧资本,对社区工作也很有热情。而刚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虽然有专业上的优势,但是诸多因素导致很多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欠佳。由于中国的专业教育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因缺乏实务经验和督导能力而导致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课程实验实践环节不足、专业实习不规范而导致的学生实务技能缺乏,因本土教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而导致的教学有效性不高等。[2]面对基层数量庞大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当前尴尬的专业人才素质,“大换血”或“一步到位”式地实现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因此,面对居民多元化的需要和基层服务管理方式的变革,结合社区工作人员的优势,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就成为当下中国既满足民众专业需要,又能提升基层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它是遵循中国基层实际的理性选择,也是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路径。

二、调查及文本检视:

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问题分析为了解公共服务需求高涨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的需要和意愿,2014年6月,以中部地区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为样本,笔者在民政局开展培训的现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围绕基层人员培训意愿和培训需要两方面进行。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38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占99.1%。问卷对象涉及了该市4个区的9个街道,根据问卷回答,有选择地对其中8位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在了解基层社会工作培训基本状况后深入探究主体做出意愿选择背后的深刻动因。通过实证资料分析,发现政府主导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培训主体需求意愿不强理论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作为承接党委、政府职能下沉的基础平台,社区工作人员担负起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多重职能,与此同时,居民的多元需求和基层工作人员既有知识结构之间不对等的现象突出,迫使基层工作人员主动寻求知识更新的内在意愿更为强烈。而实际调研的情况并非如此。问卷显示,在“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参加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问题的回答上,56.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39.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而表示“无所谓”的被调查者占4.9%。问及“之前是否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时,仅有31.7%的人表示参加过相关培训。endprint

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在区级层面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基层工作人员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深度访谈的资料可以进一步印证这一点。

包河区是比较有钱的区,人家领导了解社会工作也重视这个,政府购买人家是全市第一个,公益创投大手笔拿出500万元,那在全市也是第一个。(SF1)①

由此可见,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的需求意愿。在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员中,关于“培训的选择性”问题上,约有1/3的人是“被迫接受培训”而非“主动选择”的结果。综合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需求意愿总体不强,某种程度上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而是外界行政力量过度干预的结果。2.培训主体需求动力倾向于工具性从统计数据来看,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中在“您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获得社工职业资格证,可以增加工资”,“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和“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帮助”,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63.9%、35.9%和20.4%。而不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中在“您不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没有什么用,工作中也用不到”,“培训内容不合适”和“觉得自己学不会”,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到了59.7%、36.4%和23.5%。由此可以看出,吸引基层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主要动力不是源自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而是来自工资增加的利益引导,而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则是阻碍其主动选择参与培训的又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或者不到位,既有的工作仍以传统的行政性工作为主。

此外,岗位的性质对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意愿有很大影响。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岗位性质呈现多样性,有事业编、街道聘用,还有社区聘用等,不同岗位性质的工作人员在培训需求动力上呈现较大差异。其中,事业编人员的培训需求最低,仅占调查对象的18.4% ,而街道聘用和社区聘用人员的培训需求反而高一些,分别占调查对象的32.7%和48.9%。深度访谈的资料进一步解释了呈现差异的原因。

他们在街道工作的都是事业编,其实直接服务性的工作并不多,而且又不会担心下岗,我们不一样的,街道聘用的待遇还好一些,相对比较稳定,可像我们社区聘用的就不好说了,啥时候社区没钱,我们就下岗了。所以觉得能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知识挺好的,增加自己的技能,以后就业也容易些。(SF3)3.培训效果不佳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之前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若您参加过相关培训,您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上,43.6%选择“基本满意”,而47.9%选择“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排在前两位的主要是“太理论化,觉得没用”和“不通俗,听不懂”。在对后续“您认为当前组织的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培训方法单一”和“培训时间安排不合适”,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51.3%、42.9%和31.7%。而组织培训次数相对比较多的BH区基层人员反映:

是有培训呀,可是老师讲的很空,很多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SF4)

也有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如下:

也不管我们需要什么培训,反正有了就让你去参加。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一个月有好几次,有时候好几个月又都没有。就是老方法,作报告、听讲座呗,我们也想实地看一看,亲身感受下,这比听讲座效果要好得多吧!(SF2)

由此可见,基层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设置中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进一步影响了参与培训人员的满意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培训内容与工作需求契合度不高:培训内容的设置不切合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使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产生错误认知,普遍觉得没用。(2)培训设置不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有时候大半年都没有一次,而到年底考核评估时则采取密集型安排的方式,高密度大强度的集中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叫苦不迭,产生反感情绪。(3)培训方式单一:多以“作报告”“主题讲座”形式开展,与基层工作人员希望的“主题讲座”为主,“交流讨论”“参观学习”为辅的多元化培训方式相差甚远。

三、反思:基层社会工作培训

面临实践难题的原因探析以上分析表明:当前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现状不容乐观,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培训呈现出“表面专业化”的特点。

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如何促使福利行政者与职业社会工作者有效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成为基层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会工作抱有高度期望和美好愿望,因而力图将其作为政府处理大量社会事务的辅助力量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带有很强的人为规划和人为建构的色彩。[3]突出表现在政府设计并介入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基层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的福利服务和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然而,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非一日之功,理想期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期望通过社会工作培训来实现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到了重重困境,而探究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破解实践难题、改善和优化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的根本。1.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堕距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进行的。政府的认同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教育者和研究者。特别是2010年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投入了大量资源,力图把社会工作者培养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因此,有研究者指出,社会工作已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第二个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专业。[4]从表面上看,社会的发展似乎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强烈需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春天很快就能到来。而与此同时,另一番景象却是国内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困难、社会认同度低、流失率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与中国既有的公共服务部门岗位设置和社会行政体系有关,但很大程度上是作为需方的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尚未释放出来,而作为供方的高校却培养出大量的社工。endprint

工资低、待遇差、居民对社会工作认可度低等原因是造成大量社工流失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文化也是阻碍居民社会认同的另一重要因素。中西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推行社会工作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因此,部分学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讨论了西方社会工作在进入中国时,应该经历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前提是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服务理念及服务技巧等方面做适当调整,来适应中国的国情。然而,学院教育与当下经验、西方理念与传统习俗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弥合。[5]因此,在很多基层工作者眼中,社工在学校学到的很多东西在中国并不实用,无法发挥其宣称的应有的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热情。虽然政府十分重视培训,而作为需要主体的基层工作人员却没有这种强烈的诉求。培训变成一种政府外在性力量主导的“你让我学”而非需要主体内生性意愿的“我要学”,导致在基层工作人员眼中,相关的社会工作培训不是什么福利,反倒是一种负担,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苦差事。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源于服务效果、基于专业认同而产生的社会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与实践发展中的异化面对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定位,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社会工作要走嵌入式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工作要嵌入到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支持,逐渐壮大自己,从而获得嵌入性发展。[6]不可否认,嵌入式发展思路对当下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当然具有积极意义,它固然能够加速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进程,但也要避免由政府强力推动带来的负面效应,即它可能会导致降低职业标准的风险,带来社会工作的异化。

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地在相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开发设置了11.39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比2013年增长37.5%;扶持发展了3 522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比2013年增长43.6%,其中广东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77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正不断扩大。[7]但是这种表面繁荣之下却隐藏着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步履维艰。在城乡社区中,原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缓慢和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可以看到基层政府的权威借助行政性社会工作不断渗透、导致在基层的社工岗从事了大量与岗位不吻合的行政工作而非专业服务工作。

此外,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不高,因此,社工无法通过专业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呈现出强政府、弱专业的权力不对等状态。而当社工无法以服务的专业性来证明自身的嵌入能够改善原有社区服务的现状时,为了继续获得嵌入的合法性,就需要用某种形式上的专业,如做个案、做小组来补充实质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呈现中异化发展的趋势。在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眼中,社工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社工的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了街道政府的意志,以服务对象需求为本的专业使命受到威胁,比原有传统社区人员更能实现社会善治的专业承诺受到了极大怀疑。由于社工专业优势和服务价值在基层服务中的体现并不明显,因此,其未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可,这也印证了前文基层工作人员所说的“培训没有什么用,工作中也用不到”的事实。专业化是保证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的关键,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在现实中的异化发展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培训的热情和兴趣,抑制了自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策:公共服务视野下

完善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策略综上所述,中国现实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期望在现实中遭遇到了重重困境。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不仅要放眼全球,而且应该在本国独特的环境和制度中找到根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并具有独创性。[8]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破解实践难题,改善和优化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三方面努力。 1.拓展社工人才实践平台,提升基层参与培训的热情诚然,社会工作作为服务业仍然要满足供需原理,即把人才的提供和满足社会需要匹配起来,才能保证社会工作有效供给。社会需求的规模决定社会工作的供给规模,而在政府主导推动下的社会工作人才供给呈现饱和状态,但市场需求动力却不足,存在需求与供给脱节的态势。因此,有许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零的事实就不足为奇了。[9]究其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没有释放出更多的社会空间和岗位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机会去施展才能,向社会证明自己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基层人员眼中,社工这个职业并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职业发展来说,对其进行投资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经过30年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政府职能不断清晰,多元社会治理的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但长期“大政府”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基层治理主体单一化、行政化的局面并未得到大的改观。因此,需要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拓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平台。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也可以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配备专门的社会工作力量。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工人才。同时,制定完善各种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和各类公益性社会团体,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从行业发展来引导,从而增强基层参与社工培训的热情,实现被动的“让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的改变。 2.完善基层社工人才培训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培训的满意度在外界社会环境改善过程中增强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可,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培训的热情,而完善基层社工人才培训机制的前提和核心是由基层工作者的“需要”确定的。“需要”是社会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运作的理念基础。在很多项目的运作中,通常有两类方式来界定需要,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来认定的,即政府觉得对方的需要是什么,以这个为导向来安排具体的实施细则;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由专家来推动的,即依据拥有专业知识的学者的言论为依据,唯独缺少了主体的利益表达。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亦是如此。因此,完善基层社会工作培训机制的核心是从基层工作人员的需要出发,结合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培训内容和模块,使培训变成促使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的有力途径,而非为了政府绩效考核中追求的所谓的“专业化”而做的“专业化”。此外,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培训和服务机制,保障社会工作培训的长效性,提升基层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3.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社会认可资本很明显,社会工作不应是象牙塔内的学问,而应在社会服务中发挥它社会调节器的功能。因此,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只为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而只有过硬的专业服务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才有助于基层工作人员改变从“简单的利益导向”到“实际工作需要”的培训意愿,这就需要社工练好“内功”,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社会认可不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社工专业人员在整个就业体系中处于末端,薪资水平较低。即使在社工发展较好的深圳,一线社工薪资水平也只相当于刚录用公务员的1/2。[10]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社工岗位没有吸引力,基层工作人员对提升能力的需求就不足。二是高校社工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社工专业性和技术性优势在实践中表现并不明显,这也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意愿。endprint

看似繁盛的社工教育和大量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与现实脱节的社工教育不断损害着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同,也逐渐侵蚀了真正对社会工作抱有热情的青年。不可否认,社会工作专业的真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但要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切实服务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地位与权威。因此,未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需要厘清两个核心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何种方法整合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增强获得社会认可的资本,从而建立专业权威和地位,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对培训的内在需求动力。不可否认,短期内薪酬保障和表彰激励可以一时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培训的热情,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地参与培训。

综观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实践可以看出:当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面临的尴尬境地部分源于政府强推动的特殊发展轨迹,也与中国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但是有两点必须承认:一是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确能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结合中国传统民政工作人员的特点,通过社会工作培训实现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是符合中国基层实际的理想路径。但也要看到,中国以政策推动的人才队伍发展,起步晚、发展快,造成制度与环境根基的真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种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助人制度被引入到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就不得不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不可避免地经历漫长的与本土文化、本土经验相互调适的历程。因此,要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耐心,通过现实空间优化等努力,使之朝着稳定友好的趋势发展。

注释

① SF1表示深度访谈的1号对象,其中SF表示是深访对象,数字序号表示深访的顺序,下同。

参考文献

[1]陈友华,苗国,彭裕.制度性缺陷下社工价值理念培养及其面临的困境[J].思想战线,2012(3):28-33.

[2]赵怀娟.回应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契机与策略[J].社会工作,2012(2):40-44.

[3]石瑛.比较视野下中美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探析[J].社会工作,2011(5):22-24.

[4]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2(5):82-90.

[5]刘华丽.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37.

[6]王思斌,阮增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

[7]2014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突破40万[EB/OL].(2015-01-27).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50127/122446922.shtml.

[8]MIDGLEY J.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learning from the third world[J].Social Work,1990 (4):295-301.

[9]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社会治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245.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篇4

一、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社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强调指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和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教育部门就当前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等方面也给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 明确规定高职院校有承担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的义务和责任。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知识更新换代, 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越来越多的人们都认识到了学习新知识和重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能让广大社会职工的需求得到满足, 能有效地提高全社会的知识层次水平和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

第二, 祖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在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 知识的学习、创新必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 继续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 只有不断“充实加油”,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成为对企业发展有用人才和技术骨干。

第三, 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各高职院校除有对全日制在校生进行教育的义务外, 还要承担一些相应的社会义务, 即开展社会培训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当前许多现代企业在员工的准入制度中都加入了要求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也就是说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提高了, 这有利于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开展业务。

第四, 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 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建立有利于广大被教育者易于接受的学习手段、方法与方式, 规范学习制度, 灵活安排学习内容与进程。积极推进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充分利用当今现代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网络资源, 打造立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 帮助广大社会人员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利用职业院校自身的优势, 加强职业培训和到企业办班传授, 构建社会、企业、院校之间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面向全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文化艺术、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职业培训。推进特殊职业教育发展, 灵活设置学制和课程, 加大扶助力度, 为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便利。

第五,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主动服务行业。积极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为政府、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提高了学院服务行业和社会的能力, 学院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为制糖企业开展员工培训,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就是非常好的借鉴。

二、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 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培训。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存在形态, 它是企业在多年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它能让员工自觉和主动地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所遵循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方面的培训教育时, 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他们良好的职业情感, 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立足做好本职工作, 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二) 业务技能的培训。

1.岗位培训。根据员工将来从事的岗位要求和能力要求进行培训, 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有效提高培训员工的素质, 使其能更好地胜任和履行岗位职责。

2.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操作的学习培训。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知识更新换代的加快, 科技的不断进步, 使得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一些大型现代化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不断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只有对员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培训, 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和要求, 才能将新设备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推动企业发展。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思考与探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中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行业的产学研合作, 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 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和产品升级, 不断完善终身学习制度。”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新常态, 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一) 加强组织机构的建立与管理。各高职院校要以对社会培训为己任, 建立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的专项培训机构或部门, 例如:成人教育学院 (处) 或继续教育学院 (处) , 成立对应的教务、学工、后勤等对应下属部门,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和深入企业调研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制订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课程标准, 并设计课程评价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培训教学计划》报送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审核批准备案。

(二) 加强培训教师的队伍建设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制定系列关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相关制度, 进一步明确师德师风标准, 通过加强管理推进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安排教师到生产管理一线岗位跟班锻炼的管理机制, 大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建立“双师”素质的培养、培训、考核机制, 提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通过“外引内培”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 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要以人为本。要根据社会培训人员均为成人, 具有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理解能力较强, 但记忆力相对较差, 学习时间分散的特点, 灵活安排培训内容和学习时间。在教学中要具有针对性, 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入, 并加以解决, 教学方法要多采用互动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要方法与手段, 切忌“满堂灌”。要尊重和理解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与高职生不同, 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建议, 要营造较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给员工学习的自由度和一定的自学空间, 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一直为全国最大的制糖企业———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举办新招员工培训班就是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 为糖业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糖厂量身制定所需工种的培训计划并上门送培或召集学员来校学习培训, 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赢得很好的社会声誉。

(四)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介入企业员工培训的全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员讲解一些常规教学不太好了解、不是很好讲清的新知识、新技术;利用现代仿真技术手段, 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 可以让学员在电脑前充分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 掌握在模拟仿真情况下的真实工作环境, 尽量达到教学与真实工作的“零距离”, 从而早一步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 告诉员工“如果不会运用互联网这个工具, 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处于劣势”, 培养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五) 认真选择培训教材。应根据社会培训的要求选择与岗位、职业资格相对应的国家劳动保障出版社发行的规划教材, 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增加或删除, 保证教学质量和内容要求, 重点要加强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训。

总之, 高职开展社会培训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惠民工程, 各职业院校应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 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工作, 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尽义务、作贡献, 同时, 职业院校通过对社会的培训, 也可以达到提升自身形象和社会声誉的作用。

摘要:高职院校是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 是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 是职责所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必要性及主要思路, 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培训,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斯杰.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策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2]李明惠等.基于行业共建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索[J].高教探索, 2009

[3]查吉德.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 2008

[4]方谢峰.论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5]薛福莲.几种深受现代企业欢迎的培训方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6]大力发展中间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报[N].2005-11-14

[7]刘守义.论高职院校在社会职业培训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 2005

居民社会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按照贵阳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我于8月20日—26日参加了市民政局组织的浙江大学—贵阳市民政局科级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修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解读以及社会工作中的危机管理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下步我区开展社会工作有了初步的构想。

通过陈学军教授、王曙光教授、朱晓明教授、熊卫平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课,使我从对社会工作的初浅了解到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人才使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使用主要问题、中西方社会问题比较、我国社会工作特点社工能做什么、市场化配置、激励机制以及今天的国际背景等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机构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这次培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相互认识、沟通的平台,我们在融洽的气氛里学习、游戏,为我们日后开展工作有巨大的帮助。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工虽是一项帮助人的职业,但是社工不是万能的,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坚决不能做。社工作为一种职业,很多人都不了解,即使有困难,人们也没有树立起“有困难找社工的意识”,我们应从个人、环境等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服务,让用人单位体会到社工是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的,让用人单位进一步认可、接受社工。社工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弱势群体,要真心诚意的为他们提供服务,社工自身也要有较强的心理。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篇6

顺利就业乃至适应职业是当前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为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何持本、专科文凭到社会培训机构“补课”后,却被各类企业争相聘用?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原本,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就是教育机制与就业需求的突出矛盾使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不仅仅意味着高等学历的普及,求学就是为了就业。本文从这一角度分析了社会培训机构咄咄逼人的优势,没有疾呼政策支持,也没有指责体制诟病,而是从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内容的开发、课程培训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培训机构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启发。其中,对“体验式培训”的初步探究,可以说开始触及了现行职业教育的主要弊端。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适应社会、适应就业、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无论是明确目标、创新内容。还是课程改革、教法探索,概莫能出其外。

[摘要]本文从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内容的开发、课程培训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这几个角度来论述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给予学校职业教育的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过程学校职业教育启发借鉴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尤其是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800万人。初步实现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006年招生达293万人,在校生796万人,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已占到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与此相适应。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来也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推动了这几年初中毕业生上“高中职”热潮继续发展下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坚持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的发展之路是正确而有效的。

在欣喜之余,也要看到随着职业教育大好形势的到来。一些负面现象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职教类毕业生在较高的初次就业率光环下,岗位与职业转换率过快、过高;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层次低;发展的后劲潜力不足,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很容易因为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而被替换或淘汰。据调查,目前,职教毕业生在工资收入、岗位的稳定性、专业对口和满意度方面不满意。同时,一些有生命力的社会培训机构却如火如荼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培养出来的学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反过来又推动这些培训机构的大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硬件实力、教学师资相比,社会培训机构占不到优势,但却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如今,在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限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而是更上一层。“使有志者创业”。“创业、创新、创优”的理念正在引导着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对学校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职业教育能“以人为本”,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关注学生的发展空间。而社会培训机构的成功实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与借鉴。

一、目前学校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直接能够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的毕业生。但就现状来看,不尽如人意。学校的职业教育在课程实施与培养方案中,确实存在影响毕业生竞争力培养效果的一些问题。

1、课程内容逻辑性强,对学业基础不好的学生造成很大学习压力。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一味讲授纯技术的操作而不关心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缺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分析、推理和结论验证,缺乏应用性与灵活性。缺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显得单调、乏味,“研究”性质浓厚,“实践”与“应用”特点体现不足。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却忽视了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作用。教师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能看见这样一些现象:授课时,要么学生看书,教师始终站在讲台上忙自己的事情;要么学生三五成群地讨论问题或做其它事,教师在教室里走动,却不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只起到维持课堂秩序的作用。虽然表面上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互相合作的一种氛围,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氛围却没有深入与持久下去。学生最终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形成最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教学基本上流于形式。

3、教学方式依然以知识传输型为主。师生互动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多。继续呈现被动的学习和模仿。实习车间成了实验室。只是为了验证和模仿教师上课的操作流程而已,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欠缺。

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中值得学校职业教育借鉴与学习的方面

目前,我国的社会培训体系包括就业前培训、岗位培训、转业培训、创业培训、远程培训等各种类型,涵盖了初、中、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培训和其他适应性培训等层次,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可,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和壮大。与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相比,社会培训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与学习:

1、培训目标制定的具体化,效果评价的绩效性。社会培训课程是一个直接用于为企业、为社会、为社会成员服务的课程体系。因此,“立竿见影”的培训效果是最基本的目标制定原则之一。社会培训机构在针对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制定教学目标时都比较直观、简单明了。告知学员和培训师在这门课结束的时候学员应该、必须掌握哪些技巧、技能;需要通过哪些项目的考核与考评、考证,一目了然。让培训教师和学员从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做到学有所求。在效果评价上,注重学员掌握多少知识的教学实绩。比较教学效率与成本的高低。把学员的学习绩效当做一种产品的交付与验收的考核标准,把教师的教学过程看成一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讲究时间、成本的效率高低。一期培训项目结束就进行评价,既评价学员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从中分析不足,加以改进,促进培训过程的优化,争取更大的回报。

学校职业教育需要从中借鉴的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了解用人单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具有针对性、社会适应性、可操作性、直观明了。切忌教学目标表述的过于抽象,概念化,形同虚设。同时,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在满足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前提下,重点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这个“质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考核考证或产品设计、制造等可以具体展现的成果质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能力、思维观念的转变、质量的提高。这两点缺一不可。尤其是在目前“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为中心,充分

激发学生的潜能”的职教课程模式开发新理念氛围下。无形的“质量”教学效果评价的开发与实施显得更为紧迫与现实。

2、培训课程内容开发“以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态度为核心”,这是社会培训机构在培养方案中最应该值得学校职业教育所借鉴的地方。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从1983年至1989年,连续组织了两项国际研究课题。他们列出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者(培训师)必须具备四种能力:技术能力、经营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与智力。而且从1983年到1989年的研究主旨看,他们的理论也在“与时俱进”。1983年ASTD主要强调的是培训对人的“技能”的开发,而1989年更多强调的是对“素质”的开发。培训的最终目标是对个人的、群体的、组织的能力、特别是潜在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激活。如今,更注重改变学员的态度。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面对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压力,员工不仅需要有知识、技能,更需要灵魂、人格、健全的心理机制,正确的观念态度。价值观,包括职业态度等基本素质。

学校职业教育需要从中借鉴的是培训机构课程内容开发的“能力和态度并重”的原则。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的影响下,职业教育把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了显著的地位,这也是职教类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基本保证和贡献。但最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其他能力的不满也在随之上升。普遍反映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不佳,职业道德欠缺,好高骛远等,归结到一点,就是“职业态度”的能力欠佳。“职业态度”也就是“职业素质”。而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就是职业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关注价值观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完善、更正确的认识,这是进行职业教育的前提。培训机构把“职业态度”。也即“职业素质”作为课程内容开发和培养方案中的一个“核心”。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能使学员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对用人单位的“忠诚度”。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等。作为有系列化价值观教育优势的学校课程教育,面对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要求,要比以前更加重视。

对于学校职业教育而言,重视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就要加强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这三种素质集中体现、构成了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能够为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培训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社会培训机构为什么吸引人?除了灵活的办学机制、短平快的教学周期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外,他们在培训时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氛围,致力于使学员掌握既定目标,致力于培训机构不断扩大其社会效应和经济回报。因而培训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多样化就成了社会培训机构的一大法宝。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目标的不同,培训方式向多元化发展,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目前,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指导下“体验式培训”的广泛采用。所谓体验式培训,是个人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获得初步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具体来说,体验式培训是这样一个过程: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共事,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在这种培训方式中,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体会、解决问题,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地是可以改变学员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行为。体验式学习方式与培训方法服从于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实施目标。体验式学习的形式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有拓展训练、行动学习法等。

学校职业教育值得借鉴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必须的主客观氛围。让他们独立地参与团队合作,参与技能学习。在合作中验证课堂学习的知识,在合作中进发创新的火花并亲身试验,在合作中享受成果的喜悦。教师在进行一些必要的目标确定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后,成为一名技术点拔者和合作共事的指导者。他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和推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师生互动、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推动学生思考与合作交流。

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培训探索 篇7

社会培训又叫职业培训, 国家劳动部培训教材曾这样定义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 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 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我们认为社会培训更要注重培养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传授职业知识, 培养职业技能, 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其目标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 促使劳动者顺利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职业教育不仅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也有义务和责任对社会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近年来, 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当前, 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变化, 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在这一新形势下,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强面向市场的职业社会培训, 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把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意义十分重大。

中职学校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 合理有效地开展社会培训呢?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 把抓社会培训像抓日常教育工作那样来进行

1. 树立以“大服务”为宗旨的培训意识。

众所周知,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而服务是企业的灵魂。社会培训事业其实就是一种服务。社会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意识其实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切实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是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服务意识。我们提出的“大服务”就是要服务社会, 服务企业, 服务劳动者, 服务所有需要我们帮助培训的人。

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加强自身建设。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社会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前, 公开明确所培训的职业、课时、收费标准、培训人数、培训等级、授课教师、培训地点、班级负责人、联系电话等;制定规范性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训课程。每次都严格把关, 坚决杜绝乱办班、乱培训、乱发证的行为。

加强培训基础建设, 为社会培训提供设施保障。合理使用学校基础设施, 为开展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强培训队伍建设, 为社会培训提供素质保障。为了提高培训师资素质, 我们坚持对教师的内部培训, 经常组织学习考察其他单位的培训经验。

二、根据市场需要设立培训项目

社会培训要生存发展, 不仅在办学机制上要不断创新、开拓, 而且要采用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具体表现在办学的方法、对象、内容、层次、区域等方面要勇于探索, 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思路和特色, 夯实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办学方法上要多样化。如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职业资格证培训与其他证书培训相结合。

在办学模式上要多元化。如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域、时间、学员基础, 采取随到随学, 函、面授结合, 循环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分段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

在办学内容上要市场化。我们职业教育要围绕就业市场来选项目,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总体上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设计培训内容:

1. 根据劳动者技能就业需求提供培训项目。

真正有市场的培训应该是适合被培训者的自身要求。对于有学习要求的学员我们一定要大力扶持, 对于市场热门的专业技术要不断开发。只有适合被培训者自身的要求, 他们的学习热情才高, 舍得投入精力, 切实学到技术。

2. 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策划培训项目。

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 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也可以说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企业要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注重企业的各项培训工作, 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工作。企业培训工作的核心必然是造就高素质的员工, 使其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 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培训工作对于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提升企业的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举办好此类培训, 我们必须要有把握市场脉络的能力, 搞好市场调查, 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所需, 了解员工所需;培训的内容要切合企业生产实际, 而不能想当然, 按部就班。

3. 根据行业、执业资格要求的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上岗证培训。

职业竞争激烈, 就业难度加大是今年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步步为营地为自己筹划, 还需要知己知彼, 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在这种背景下, 各种职业指导认证纷纷涌现。持证上岗是一种行业行为, 是职业要求。相关考培工作成为培训认证机构的“掘金地”。

4. 根据政府的项目设置培训项目。如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岗培训等。

三、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培训教师队伍

社会培训如果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最终还要依靠教师, 依靠课程开发。培训师与教师有所区别, 培训师的工作对象一般是非学校的在职或非在职人员;培训师的工作场所可以是固定的培训场所, 也可以是变动的, 流动到各企事业单位与政府、非政府的组织中进行培训;培训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被培训人员素质的开发与技能的训练。如何培养我们的教师队伍, 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培训师资队伍呢?这不仅是我们社会培训面临的问题, 更是整个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培训应该实现三个转变:

1. 培养地点应由“去大学”转变为“去企业”。

目前, 很多职业学校总是把教师送到名牌大学读研究生, 甚至到国外去进修。事实上, 送到企业实习的效果也不错。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 而教师对企业的情况知之甚少, 实践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不足, 这显然不能满足为企业、社会培养技能型的技术工人的要求。所以教师培养的地点首选是企业, 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产品, 参与生产, 全面培养实践能力。只有拥有一流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流的技术人员, 这样的员工企业才会满意, 职业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社会培训也将蓬勃向上。

2. 培养方向应由“专业进修学习”转变为“实践能力培养”。

对于一所好的职业学校来说, 没有一批拥有丰富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对职业学校的教师不应片面地进行专业深造, 还应在培养其生产实践能力上下工夫。培养能力首先定位在实践能力培养。应该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工程实践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上, 这正是职业学校区别其他院校的最大特色所在。

3. 培养模式应由“学校自主培养”转变为“校企共同培养”。

学校自主培养往往会造成以学习为中心的专业建设模式, 难以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 有一定的滞后性。“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则能发展以企业为中心的专业建设模式。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主动积极地与企业制定培养方案,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同时要听取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了解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的具体要求。

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学校以及教师观念的共同转变。但是培训市场不是常规教学, 不是在等待中得到的。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寻找出路, 不求为我所有, 只求为我所用。职业学校可以聘请一批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校任课, 充实培训教师队伍。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指出社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延伸, 值得大力发展。

现代社会公务礼仪培训措施研究 篇8

关键词:现代社会,公务礼仪,培训措施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 礼仪即教养。从道德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行为准则。从交际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 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自古以来, 文明礼仪就在中华民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礼》更是作为一门儒家经典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也把文明、优雅、高尚、谦让的礼仪文化发扬到全世界。

公务礼仪是现代文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也是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社会的每个领域、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公务礼仪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现代公民, 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传承者和展示者, 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文明礼仪的中坚力量和先行者。培训是提升我国公民公务礼仪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弘扬社会正向能量、展示中国现代公民群体的阳光面貌的前提和基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吁我国相关部门重视全社会的公务礼仪培训培训工作。

1 现代公民公务礼仪现状

根据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现代公民公务文明礼仪的总体情况呈下滑的态势。理论上, 公务人群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 应该具有高雅的知书达理行为, 但现实中, 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在我国公务人员中出现和存在, 这需要引起反思。

1.1 一些公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公德意识

一些公务人员人士缺乏必要的社会公德意识, 学习、生活、工作中自我意识严重, 缺少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 一切从个人意愿出发, 没有替别人考虑的想法。在工作和生活中, 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或自己认为不公正的结果时, 就满腹牢骚, 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发表意见, 缺乏冷静分析, 夸大违背事实, 这些行为给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1.2 部分公务人员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年轻的公务人员, 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受到过重的呵护和溺爱, 这就养成了他们自私自利的习惯, 并把这种日常行为带到了社会上, 使得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少数极端的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 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

1.3 部分公务人员的行为失仪情况严重

在公务活动中, 部分人员言行举止失仪情况严重, 不文明的行为、陋习等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 也损害了组织形象, 甚至国家形象。折射出一些公务人士缺乏必要的文明礼仪培训工作。

2 现代公民接受公务礼仪培训活动的必要性

事物都是辩证的, 不文明行为在社会中客观存在, 就意味着我国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士必须接受一定文明礼仪培训, 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文明素养。

2.1 有利于现代公民传承文化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是文明之帮, 公务礼仪是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公民更应承担传承文化美德的重任, 把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 并将这种文明礼仪推广到全世界, 这就需要现代公民重视公务礼仪培训课程, 切实提升整体形象。

2.2 有助于现代公民群体提升文明素养

某某某到此一游、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文明陋习, 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我国人民的整体形象, 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作为时代青年, 就应做文明礼仪中国人的代言人, 在全世界范围内重塑中国人的社会形象, 告别一切不文明的行为, 切实改变部分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存在的片面看法。文明素养的提升、文明礼仪的形成需要从点滴做起, 培训就是一种有效的开展方式。

2.3 有助于公务人士提升职业竞争力

从社会环境上看, 成功人士都有绅士、儒雅形象, 他们的行为背后显示出接受了正规、严格的文明礼仪培训工作。公务人群是职业主体, 在参与社会竞争时需要他们拥有比别人更高一筹的职业竞争力。种种招聘经历显示, 那些行为得体、举止文明的求职者在招聘面试、考核的过程中, 胜算的机率更高, 一些不经意的文明举止行为比如自觉收拾垃圾、自觉排队、温和谦让等, 往往就能打动考官。现代公务人士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除了自己日常积累之外, 还离不开在特定的培训机构中接受长时间系统化礼仪培训课程。

3 现代社会公务礼仪培训工作的实施策略

现代社会不仅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美是现代青年必备要求, 美的元素最终体现在文明礼仪上, 因此, 我国社会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公务礼仪培训工作, 切实提升我国公民的文明素养。

3.1 制定全国统一的公民文明礼仪规范

只有规矩才有方圆, 只有制定相应的文明礼仪规范, 才能约束一些不文明行为。礼仪规范是现在公民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约束他们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统一标准。我国社会公民文明礼仪规范最好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研究制定, 既要使其与我国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士的实际需要相适应, 又要坚持科学的态度。

3.2 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应制度化、常态化

国外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开展得十分成熟, 既有盈利培训机构, 还有大量的公益培训机构, 旨在为特定人群提供必要的文明礼仪培训工作, 以提升国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对我国公民而言,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 除了自身加强修养之外, 还应定期不定期的到相应的培训机构接受系统化教育。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 除公益机构之外, 鼓励私人资本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机构, 满足社会需求, 使我国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3.3 公务人士应积极在公务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素养

礼仪实践性教育是公务人员礼仪养成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文明氛围、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有助于提升我国公务人士的文明水平。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公务人士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他们不断受到熏陶, 养成公务礼仪行为习惯, 逐步达到提高礼仪修养和道德水平的目的。

总之, 提升我国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士整体文明形象是时代赋予社会的重任, 我国相关部门应正视社会上我国公民、公务人士在参与公务活动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重视公民礼仪培训工作, 塑造现代公民的崭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林隆.现代礼仪与修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6.

[2]蒋璟萍.高等院校开设礼仪课的设想[J].中国高等育, 2006 (4) .

锦州市社会游泳培训现状研究 篇9

( 一)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包括锦州铁路中学游泳馆在内的五家对外开放性游泳馆, 以他们作为研究对象, 了解锦州市游泳馆内社会游泳培训的发展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 以及游泳相关网站的搜索, 对一些专业性文献资料进行整合, 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访谈法。通过实地走访锦州市内的五家游泳机构, 与游泳馆的经营者、负责人、社会游泳的教练员、游泳课程学员等进行访谈, 进而得到了一些针对本市社会游泳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二、锦州市社会游泳现实性因素分析

1. 社会游泳培训发展优势。锦州市背山面海, 四季分明, 夏季气温高, 适合开展游泳培训; 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体育教师为社会游泳培训提供了部分师资力量; 锦州市优越的水资源条件也为培训市场提供了根本保障。

2. 社会游泳培训发展不足方面。从位置上而言, 锦州市内五家游泳馆分布并不均衡, 未能覆盖锦州市区内人群的游泳需求。五家游泳场馆都为市内场馆, 室外游泳缺乏。实地调查中发现, 五家游泳馆内的社会游泳教练有很大一部分并未受到专业训练, 多数为无证上岗。游泳课程形式单一, 教学方式传统。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锦州市游泳场馆备案的情况

本文选取的锦州市内五家游泳馆中, 仅有两家得到游泳培训机构的许可, 曾到相应主管部门备案, 其他三家并未有过备案。通过调查发现, 这三家未进行备案的游泳馆都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此类做法虽然并不影响场馆进行社会游泳培训, 但是从长远来讲, 给被培训者增加了很多未知的风险。

( 二) 锦州市游泳场馆的场地概况

游泳场馆是否标准对开展游泳运动的效果至关重要, 作为游泳培训的基本硬件条件, 场馆是否达标, 首先应对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经实际调查发现, 在被调查的五家游泳馆, 有四家并未达到标准游泳馆的建设标准。但这并未影响锦州市民的游泳需求。

( 三) 锦州市游泳场馆对外开放的收费标准情况

本文调查研究的五家对外开放的游泳馆中, 最贵的为50 元/1次, 最低的为30 元/1 次。五家游泳馆都可以办月卡、季度卡、年卡。通过与五家游泳馆的学员沟通了解到, 游泳馆的门票大都比较合情合理, 适合市内人群的消费水平, 总体而言, 比较适合社会游泳培训课程的开展。

( 四) 锦州市游泳场馆的利用情况

在被调查的游泳馆中, 五家中只有两家为常年开放的游泳场馆, 其他三家只在夏季开办。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来, 锦州市游泳场馆的利用率较低, 并未发挥出市区内游泳场馆应有的满足社会群体游泳的需求。

( 五) 锦州市游泳指导员持有资格证书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在被调查的五家游泳场馆中的十三名位游泳教练员中, 长期从事游泳培训工作的只有三名, 十三位社会游泳培训课程教练员中持有游泳教练员证件或者游泳指导员证件的只有两位, 这两位常年从事游泳培训工作, 其他十一位都是游泳场馆临时聘请, 并不具有教练员证或者指导员证。

( 六) 锦州市社会游泳培训教练员学历调查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 锦州市市内五家游泳场馆中的教练员, 高中及以下学历者有九位, 大专学历者两位, 大学学历者一位。由此可以看出, 锦州市社会游泳培训课程的教练员学历层次较低。

三、建议

( 一) 指定健全的指导政策, 重视对游泳培训行业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选择游泳这种健身锻炼的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上级政府对社会游泳培训行业的监管力度提升。地方行政部门应该对这个行业起到监管作用, 对游泳培训课堂、收费方面、游泳教练员资格、教学质量等加以约束和规范, 应该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政策, 对社会性游泳培训市场的运行秩序加以约束和规范。

( 二) 完善培训课程设置, 使培训目标更具体化

针对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 锦州市游泳场馆方面应该完善培训课程,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提升课程的内涵性教育, 使得游泳培训课程目标更加人性化、科学合理化, 充分发挥游泳课程的寓教于乐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传授给广大学员游泳的技巧和生存的本领。

( 三) 加强教练员培训, 提高教学质量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练员课堂教学方式简单粗暴, 教学方法严重与时代脱轨。针对这种情况, 作为游泳馆方面应该及时发现情况, 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对教练员进行定期培训, 促进教练员观念的更新换代, 不断丰富教练员的教学方式方法, 使其课程充满人性化科学化。

( 四) 加强学员体质, 锻炼其意志

在对一些学员的调查中发现, 越来越多的学员是抱着减肥的愿望来到游泳培训班, 这类学员自身的身体素质较低。针对这种情况, 教练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这类人群进行一些特殊化训练, 在逐渐提高其身体素质, 提升其意志品质之后, 在对他们进行科学化的游泳课程训练, 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摘要:作为人们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游泳是一项被各个年龄段人群广为喜欢的有效健身方式和基本生存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认识到游泳运动对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作用。本次研究探讨锦州市社会游泳现状, 为该市社会游泳培训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社会游泳,培训,现状

参考文献

[1]彭效华.成都市奥亚游泳培训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 2012.

[2]陈宁, 丛宁丽.成都市青少年游泳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4) .

[3]陈先梅.福州市暑期社会游泳培训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州师范大学, 2014.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探究 篇10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培训服务制度的缺失, 以及执行中出现的漏洞和监管的缺失, 目前针对社会职业培训的机构较少, 且水平良莠不齐, 无法较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而国家重点投入建设的高职院校正好拥有职业培训所需的教学资源, 院校数量也具备承担该项职责的能力, 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服务也是高职院校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开展社会职业培训也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壮大。虽然部分院校已经开展了一些社会职业培训服务, 但是培训面狭窄, 劳动者自主选择空间小, 针对性不强, 系统性差, 社会服务功能弱。

本文分别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来阐述k开展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建设思路, 以更好的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问题。

一、成立专门机构, 配备培训资源

社会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具有人员分散、行业分布广、时间跨度大、需求层次杂等特点, 因此, 高职院校应当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 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社会职业培训。同时应当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员需求, 与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联络, 授予培训资格、建立培训基地。

同时从学校教师中选派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社会职业培训的授课工作, 也要聘用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学员授课, 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会管理、懂技术、懂教育的专兼结合的职业培训教师队伍。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教材。在教学上突破常规, 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形式, 以确保培训质量。根据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的实际需要, 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装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也要联合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组织学员到企业现场进行实践。

二、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按需培训

高职院校开展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必须转变观念, 不能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 应该树立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意识。只有为学员提供满意的培训服务, 以提高学员就业能力为目标, 赢得市场的认可,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员意愿积极推进订单式与菜单式培训模式。订单式培训模式是指学院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和用工协议, 由企业提供所需人数、岗位数量及质量标准, 学院依据企业需要和学员具体情况组织培训, 考核合格后, 将学员输送到协议企业就业;菜单式培训模式则是指学院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获取用工信息, 根据用工信息开设培训项目, 以菜单形式向社会公布, 供学员选择, 培训考核合格后, 由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服务部门推荐, 企业择优录用。

三、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学以致用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 了解企业发展现状, 落实企业需求。详细记录企业需求员工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知识技能、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需求时间等信息, 做到对用人需求的精准分析。同时学校还要深入社区, 深入广大农村, 联络各地民政部门, 掌握未就业弱势群体的相应信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员的期望培养合适员工。同时学校可以搭建好平台, 邀请企业组织人员进行授课培训, 培养能直接使用的员工。

高职院校更应该分析行业发展方向, 提前分析企业用人需求, 提前为企业培养员工, 避免企业需要用工时总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而错过公司扩张发展的良机。也避免学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训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同时高职院校应该保持对培训学员的持续跟踪, 定期对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 同时也针对培训学员开展满意度调查。详细分析数据, 了解培训学员与用人岗位的匹配程度。努力做到终身负责制。

结论与思考

国家的发展只有兼顾到了广大社会弱势群的发展, 国家才能安定团结, 广大人民才能共筑幸福中国梦。在如今的改革大潮中, 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改革, 不仅是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需要, 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壮大, 更是高职院校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 是国家职业教育必须推进的改革方向, 高职院校必须要快速发展社会职业培训。

参考文献

[1]马杰.为弱势群体造“饭碗”.中国社会保障, 2003. (2) .

[2]刘守义.论高职院校在社会职业培训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 2005, (25) :23-25.

[3]兰春.探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依据[J].镇江高专学报, 2003, (3) :14-16.

社会培训工作论文 篇11

主题词:农民工 技能培训 重要性

正文: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随着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职业准入法规的逐步推进,各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文化、思想、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农民工大量返乡、留守妇女儿童偏多的情况,加强农民和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为农民工創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形成充满活力、有序安定的社会局面,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呢?

一、依靠党的政策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

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成立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为我省制订农民工培训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坚持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收费、农民适当分担的培训投入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充分认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和长期性。2011年5月公布的云南省2010年普查登记中,全省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8.0万人,占总人口的35.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7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28.4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67.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84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2099.35万人中尚有富余劳动力750万人,文盲或半文盲占17.26%,小学文化占44.47%,初中文化占32.2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5.97%,大专以上文化占0.99%,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6.0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劳动技能,不仅制约了我省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转移,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技能培训工作任重道远。

五、突出重点创新培训方式.

1、强化职业技能,广泛开展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培训是以外出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为目的培训,必须把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作为农民工培训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引导性培训。

2、按不同需求,灵活多样开展培训。按照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根据用工市场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需求随时进行培训内容的调整。我校217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在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努力把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培训鉴定工作,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能充分发挥培训效应,因地制宜使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能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坚持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开展订单、定点和定向式的培训,同时让农民工从实际操作中掌握“应知、应会”知识。

从2008年底至现在,我当任“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员以来,看到由于城市建设,失地人数在不断的上升,有的虽然有国家补助,甚至一夜之间成为百万户的家庭,但坐吃山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要出去工作才是长远之际。如昆明近郊水库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员迁到城里转为非农业人口,也得工作,留守在家的绝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再有随着昆明在滇池流域100米湖滨内退塘、退田,退房,搬迁数万人,完成环湖生态建设工程的启动,此行业培训鉴定工作较前几年增长很大,同时,我也看到有的区镇尽管离昆明不远,但有相当多的富余劳动力闲置,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信心离开家乡融入社会,虽然我们从事的仅是家政服务员的培训,但也让她们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从家庭的角度去规范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个学员说她快二十年没进入教室学习了,听老师讲课的感觉真好,学到不少的知识,说真的娃娃都养俩了,正确的喂养方法今天才明白,感谢政府办好事,以后只要有机会,她都会积极参加的,为就业创造条件。

可见,从一个小小的侧面我们都感受到人人都有受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农转非的人员而言,技能的培训就更尤为重要了,这是他们新的生活、新起点的开始,是他们融进城市工作所必须的准入证。解决了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人人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步入小康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更繁荣富强和谐发展。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选:

1、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对小提琴社会培训现状的思考 篇12

一、培训机构繁多

从近十年的情况看, 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机构, 主要分为小提琴教师家教型、琴行型、艺术班型三大类。在三种形式的培训中又以琴行和培训班为最多。笔者曾经也在福州市某琴行兼职小提琴培训教师, 这种琴行型的培训主要优势在于学习费用合理, 能够让更多的家庭接受, 另外地理环境往往离家庭住址较近, 学生上课方便, 再有就是琴行一般环境优雅, 再加上有艺术的氛围, 所以比较容易吸引很多学生来学习, 所以琴行型培训通常是集小提琴销售和培训为一体, 也为对小提琴不太了解的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方便, 就近买琴学习。但琴行型培训也存在不好的地方, 笔者认为一是教师流动性大, 很多琴行都是找在校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代课, 所以一个教师能够在琴行任教的时间短则三五月, 多则两三年, 基本上面临着毕业就辞职的状况。这种情况对于小提琴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刚刚适应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就要换新的老师,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琴行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它所招聘的老师也都是以兼职的性质任教, 老师拿工资上课, 这就涉及到责任心问题, 笔者在兼职中也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有的老师比负责, 上课就相对认真细心, 而有的老师相对就比较松散, 存在不负责任的现象, 从心态上并没有把教学当成第一要务, 而是为了赚取工资而来。除了琴行, 各种培训班也是现在比较普遍存在的, 培训班往往比琴行招生数量更多, 相对来说费用比琴行稍低, 通常以学期收费为常见。另外还有专业老师家教型, 这种形式一般是音乐院校的老师在家里带私人学生, 但这种形式因为都是一对一的教学, 再加上教师比较专业, 所以课费也比琴行和培训班更贵, 通常家庭经济比较好的家庭才会选择去教师家里学习, 但这种形式也往往教学质量最好, 教师比较固定, 很多学生会跟随一个老师从零基础学习到参加考级结束。

二、教师层次良莠不齐

各种各样的培训就决定了教师水平的差别。家教型培训是教学水平整体比较好的, 因为这中形式的任课教师基本都是专业院校的教师, 具有专业的职称和专业的知识储备。而琴行的培训则主要是以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兼职为主, 这样的培训也会因为教师来源学校的不同, 教师自身学习水平的不同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千差万别, 可以说是三种形式中教师水平最不稳定的。而培训班的形式通常是以个体经营办学为形式, 教师相对都是具有一定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的个体教师, 这样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处于中等的比较多, 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不同的教师因为水平的不同, 在教学中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这也是当下学生水平良莠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赛事繁多的利弊

上一篇: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下一篇:对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