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过程

2024-06-08

风险识别过程(共11篇)

风险识别过程 篇1

摘要: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首要的一环, 其识别准确与否直接关系风险管理的成败, 目前存在的风险识别过程模式并不合理, 偏离了初始清单的作用及效果, 因此, 论文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关键词: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清单,优化

前言

工程项目的一次性使其不确定性要比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大, 因而项目风险的可预测性也就差得多。重复性的生产或业务活动若出了问题, 常常可以在以后找到机会补偿, 而工程项目一旦出了问题, 则很难补救。

因此, 为了减少损失, 引入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是其中首要的一环, 直接决定后续环节的作用效果,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及优化。

1、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 如承包方和勘察、设计、监理企业等在工程项目的筹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各阶段采取的识别、评估、处理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过程。

2、建设工程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 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 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五个环节性内容, 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1]。其中, 风险识别是第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成败。

3、风险识别

正如其他管理一样, 风险管理首先是对所遭遇的问题加以确认和分析, 而所谓问题是涵盖所有无法达成项目目标的各种人、事、时、地、物等各项因素而言。在风险管理上则指因意外损失所致无法完成风险管理目标的各种因素,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以完成目标所赋予的任务, 风险识别便成为风险管理的首要课题[2]。

建设工程自身从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给人们全面地、系统地识别工程风险带来了许多具体的困难, 同时也要求明确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由于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方法与风险管理理论中提出的一般的风险识别方法有所不同, 因而其风险识别的过程也有所不同。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往往是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 在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多维分解的过程中, 认识工程风险, 建立工程风险清单[3]。

4、工程风险清单

4.1 概述

为了全面认识一个工程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我们需要构造出一套规范的方法。除非风险经理能完全把握工程项目所面对的潜在损失 (或收益) , 那么, 凡是没有被认识到的风险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正确的管理。有些管理者希望能有一种风险识别的万能方法, 这种想法不太现实。为了识别工程项目所面临的所有风险, 风险经理必须有一种分析框架能囊括所有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收益。但是, 构造这种框架 (如采用风险清单的形式) 需要大量的工作。现在, 人们已经编制出很多种风险清单, 其中大多数是针对可保风险和纯风险的。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识别, 管理者必须先掌握这些风险清单, 它们对大多数人还是一个陌生领域[4]。

4.2 初始风险清单法

由于建设工程面临的风险有些是共同的, 因此, 对于每一个建设工程风险的识别不必要均从头做起。只要采取适当的风险分解方式, 就可以找出建设工程中经常发生的典型的风险因素和相应的风险事件, 从而形成初始风险清单。在风险识别时可以从初始风险清单入手, 这样做既可以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 又可以降低风险识别的主观性[2]。

5、风险识别优化过程

文献[1,3]提供了风险识别的程序框图, 如图1所示。

图1 (a) 与图1 (b) 中, 初始风险清单均在判断有新的风险后产生, 这与初始清单的作用及效果相偏离, 因此, 需要进行改进。优化的程序框图如图2。

当进行建设工程风险分解后, 可以立刻获得初始风险清单, 然后进行是否存在新风险和是否需要进行新的风险分解的判断, 如果需要, 那么进行两个子程序循环, 在对初始风险清单进行修正、完善后即可得到最终风险清单;如果不需要, 那么初始风险清单即为最终的风险清单, 此时, 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风险识别就初步结束。

6、结语

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风险识别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过程的成败, 因此必须重视初始风险清单和最终风险清单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2

[2]邓铁军.工程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徐占发.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与案例题解[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

[4] (美) C.小阿瑟?威廉斯 (C.Arthur Williams, Jr.) 等著马从辉, 刘国翰译, 风险管理与保险[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风险识别过程 篇2

项目风险识别是一项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它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有规律的贯穿整个项目中。风险识别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指项目工作组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项目工作组等控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严格来说,风险仅仅指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但对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牵涉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的信息源包括过去项目中记录的经验和表示当前项目进行情况的文件,如工程文档、计划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性能评价等;主观信息源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

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及其特征

这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第一个目标。因为只有首先确定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才能够进一步分析这些项目的性质和后果。所以在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首先要全面分析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整理汇总成项目风险的清单。

识别风险的主要来源

只有识别清楚各个项目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够把握项目风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可能性与后果的大小,从而才有可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

预测风险可能会引起的后果

创业机会识别:概念和过程模型 篇3

关键词:创业机会;机会识别;过程模型

成功的创业过程包括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开发三部分 (Ardichvili, Cardozo & Ray, 2003),其中,机会识别是创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Gaglio & Katz,2001)。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曾提出,创业研究的关键焦点应当是“为什么,什么时候,通过何种方式,是一些人而不是其他人发现和利用创业机会?”作为创业研究的一部分,机会识别研究应重点研究其过程模型(即什么时候、通过何种方式)。

这也正是研究者们反复探讨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一些研究者将创业者识别机会的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Lindsay & Craig,2002)。近年来,从认知的视角探讨创业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进而出现了机会识别的认知模型,如原型模型、特征分析模型、结构匹配模型等。

一、创业机会识别的概念

机会识别是指创业者识别机会的过程,是整个创业过程的起始阶段(Shane & Venkataraman, 2000)。持客观观点的学者认为,机会是客观存在于外部环境之中的,需要创业者去发现,其过程包括主动搜索和意外发现,而拥有高度警觉性并具有相关先验知识的人更容易识别机会(Murphy, 2011; Renko, 2012)。另一些则认为机会识别事实上是主观的,是创造过程而非发现过程,甚至机会识别本身就是创造性的(Hansen et al., 2011)。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以上两种观点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如Vaghely和Julien(2010)提出创业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会同时使用算法和探索两种方式,因而创业机会既可以被发现同时也可以被创造。Renko(2012)等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认为机会识别中主客观因素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二、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模型

(一)机会识别的阶段模型

1.Lindsay和 Craig机会形成的三阶段模型

Lindsay和Craig提出机会形成(opportunity formation)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机会的搜索(opportunity search),即搜索和发现可能的机会。这一阶段创业者需搜索整个环境以发现可能的机会,如果遇到了潜在的商机,便进入第二阶段——机会的识别(opportunity recognition)。这一阶段需解决两个问题,即搜索到的创意是否是一个创业机会,如果是,它是否是创业者所期待的机会。因此,此阶段分为两步,第一步为机会的标准化识别阶段,创业者会用标准化的机会模式识别模板判断所遇到的机会是否理想;第二步为机会的个性化识别阶段,即考察这一机会与创业者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第三阶段,机会的评估和审查(opportunity evaluation)。这一阶段主要考察先前收集的相关信息,将直觉进行量化,根据风险以及风险水平和预期回报的一致性评价决定是否将这一创业机会付诸实践。

这一模型中的机会识别是狭义的,它处于整个过程的中间部位,连接着机会的搜索和评估阶段。但在一些研究中, 搜索和评估也被纳入了机会识别的过程中。

2. Ardichvili 等人的机会开发模型

Ardichvili等从市场需求和资源的关系出发,提出机会识别是由三个不同的阶段组成,分别是察觉(perception)、发现(discovery)和创造(creativity)。首先,创业者要感知或察觉到市场的需求以及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然后,要发现资源与需求的匹配。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发现的匹配是指市场中已经存在的,尽管它可能并不完美,但为创业者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提供了可能。最后,创业者需对现有资源重新定位和组合,使其迎合市场需求,创造资源与需求的匹配,使资源在现有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Ardichvili等认为完整的机会开发(opportunity development)包括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开发(狭义)三步。创业机会经过察觉、发现和创造三个步骤被识别,接着就进入开发阶段,而机会的评估则贯穿于识别和开发过程中。评估的结果不理想可能导致创业的流产,但若机会通过了评估,创业者则会更加趋向创业的成功。

3.以创造力为基础的多维度机会识别过程模型。

Hills,Shrader和Lumpkin提出以创造力为基础(creativity-based)的多维度机会识别过程模型,该模型将机会识别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preparation),指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来自于创业者的个人背景、工作或学习经历、爱好以及社会网络;(2)沉思阶段(incubation),指创业者的创新构思活动,这一过程并非有意识的解决问题或系统分析,而是对各种可能和选择的无意识考虑;(3)洞察阶段(insight),指创意从潜意识中迸发出来,或经他人提点,被创业者所意识,这类似于问题解决的领悟阶段,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4)评估阶段(evaluation),即有意识的对创意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评定和判断,评估的方式包括初步的市场调查、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对商业前景的考察;(5)经营阶段(elaboration),是指对创意进一步细化和精确,使创意得以实现。

Hansen, Lumpkin和Hills重新验证了这一模型,发现这个五维模型是机会识别最好的拟合模型,并且其中的沉思和经营阶段与创造力显著相关。

(二)机会识别的认知模型

近几年,从认知视角研究创业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当中不乏有关机会识别的研究。

1.模式识别:特征分析模型与原型模型

Baron指出创业者识别机会的过程类似于客体模式识别(object pattern recognition)过程。即机会本身存在可观察的特征,以至于被创业者识别。在这一过程中依赖于经验获得的认知框架(例如原型)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框架可以使个体注意到那些看似无关的事件或趋势之间的联系(如技术的进步、市场的转变以及政策的调整),进而检测到有意义的模式,实现创业机会的识别。以模式识别为基础,机会识别的过程模型又分为特征分析模型(feature analysis model)和原型模型(prototype)两种。

根据特征分析模型,创业者利用的是机会的特征,当所遇事件或刺激的特征与之匹配,机会便得以识别。Baron和Markman指出创业机会的特征主要有几个维度:(1)新颖性(newness),即判断面临的新刺激是否区别于已有的心理模型;(2)可行性(practicality),即分析机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可行;(3)奇特性(novelty),即机会中蕴含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尚未真正出现;(4)独立性(uniqueness),挖掘机会内在的独特因素,以至于别人不能轻易模仿。大多特征分析模型都是重点关注机会的特征,认为创业者识别机会是由于其与创业者的想象相符合。但Mitchell和Shepherd研究发现不仅机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专家与新手对机会的想象也并不相同。新手对机会的想象是基于新颖性和独特性,而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则是基于盈利性和可行性。他们指出:就像机会有不同类型一样,创业者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将会导致其对机会的看法与决定不同。

原型指的是一个类别或范畴内所有个体的典型表征,由创业者通过自身经验构建。原型模型认为创业者会将观察到的事件或刺激与自己现有的商业机会原型对比,二者越匹配,机会越容易被识别。与原型模型类似,范例模型同样主张对比,但范例模型更强调具体实例。换而言之,其对比的对象不是有关商机的典型表征,而是由创业者在经历过的商机中提炼出的范例。不论是原型还是范例,都是个体对机会的内部表征,两个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关于原型模型, Baron和Ensley进一步研究发现:有经验的创业者关于商机的模型相比于新手而言定义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并与创业开始的条件和因素有更密切的联系。

不难看出,两种模型都以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强调将新异刺激与原有认知进行比较。特征分析模型更多关注的是零散的特征,原型模型则是将特征整合起来,以解释更复杂的客体识别过程。

2.结构匹配模型

同样是对机会识别认知过程的研究,Grégoire、Barr和Shepherd却提出,质性和量化的研究结果都没能证明创业机会是通过原型识别的,他们强调不同的心理连接在机会识别过程中会起到不同作用,相应的也会产生不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机会识别认知过程的结构匹配(structural alignment)模型。

根据Baron和Ensley的观点,创业者通过原型识别机会,而专家关于机会的原型比新手内容更丰富,并且更加强调期望特征(如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创收的速度、风险的可控性等)。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尽管关注程度不同,但专家和新手是否都同样充分地利用了这些期望特征呢?现有研究证明,当创业者察觉到新的信息时,他们会考察此信息与其适用场合的相似性。相似性的考察,即类比,分为表面特征和结构关系两个维度。其中表面特征是在记忆层面上影响信息的搜索,而结构关系更直接参与高级的推理过程。因此表面特征相对次要,结构关系则是事物的本质特征。Grégoire等人通过对9位高管创业者18份口头报告的分析证明,机会识别包含了结构匹配的认知过程,并且创业者语言表达的重点是放在结构关系上而非表面特征的匹配上。

三、 讨论和展望

(一)过程模型

早期的过程模型以阶段型为主,近几年,从认知的视角研究创业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有关机会识别的文献不在少数。这类模型着重探讨了创业机会识别的认知过程,但模型的建构主要依靠理论分析、实验以及较为单一的实证研究,模型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广泛适用性还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以Grégoire等的结构匹配模型为例,研究中使用的机会信号是新技术,那么若换作其他信号(如市场的变化、新的供货渠道等)这一模型是否同样适用?并且市场环境与实验有很大不同,创业者会面临大量的信息以及各种压力,因此真实情境中他们是否仍会使用结构排列的认知过程还有待商榷。此外,此研究的被试是高管创业者(经验丰富),未来研究可以考察其他创业经验水平不同的被试,观察其认知过程是否会有所不同。机会识别的过程模型大都还未经过严密的实证检验,验证各种模型的适用性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交叉学科融合研究

创业机会识别是整个创业过程的开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的较多,而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最典型的就是以Baro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借助认知心理学的前沿理论来解释机会识别,从创业者认知加工角度,借助模式识别理论、特征分析理论以及原型概念,来研究机会作为一种特定的刺激组合模式是如何被主体识别和判定的。同属认知领域的结构匹配理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如张爱丽以之为基础分析了个人因素与机会因素匹配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Grégoire等提出机会识别的认知过程包含了新信息与先验知识的结构匹配过程。然而,由于创业机会识别这一课题自身的复杂性,其研究不会拘泥于某一两个学科或领域,研究者们还可进一步拓展思路借鉴其他学科(如认知神经科学、经济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

此外,创业研究是个综合的研究领域,即使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机会识别的内涵也十分丰富。过去的研究大都重点关注机会识别本身,如影响因素、认知模型等,未来研究可将重点逐渐转移到不同文化(如中西方)、不同群体(如农民工、大学生)、不同行业(如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微型企业和规模企业)的机会识别上来,开展更多实证研究。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CZH087)、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苏州大学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通讯作者为段锦云。

[1]张爱丽.试析个人因素与机会因素的匹配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31(10): 59–64.

[2]Ardichvili A, Cardozo R, Ray S.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18: 105–123.

[3]Baron R A,Markman G D. 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s in new venture form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18(1): 41–60.

[4]Baron R A, Ensley M D.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s the detection of meaningful patterns: evidence from comparisons of novice and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52(9):1331–1344.

[5]Gaglio C M,Katz J.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1,16: 11–95.

风险识别过程 篇4

1 油田油气集输过程安全现状

我国油气集输历史悠久, 可追溯至14世纪初, 当时主要采用人力和马车来完成。当前我国的油气集输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 设备技术落后陈旧, 并且设备老化、腐蚀严重, 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我国当前的危险源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另一类是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者破坏的各种危险因素。这两类危险源的发生都将导致事故发生, 而且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我国油气集输过程中存在着生产条件复杂、外界环境影响突出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在油气集输过程中, 要面对不同的风险, 各种泄漏引起的火灾和爆炸频发, 因此, 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别有利于对风险的控制。对重大危险源的辨别和评价, 将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 降低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

2 油气集输过程中重大危险源识别

工程中的危险源就是指引起事故发生的根源, 并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原因, 主要是指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安全因素。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是指在工业活动中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设备或设施。我国对工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分为四类:一是易爆易燃和有毒的危险源;二是电器类设施危险源;三是高温作业区的危险源;四是辐射类危害类的危险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生产工程中固有危险物质的能量, 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使危险物质发生事故的诱发能量。对于危险源的辨别方法目前主要有直接查询法、现场观察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失效和后果分析法以及事故记录法。在危险源的识别过程中, 只有遵循制度原则, 才能综合全面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而且在危险源辨别过程中应该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以便辨别危险发生的时间段。对于危险源的辨别应该先进行危险源的调查, 然后对危险区域进行确定, 分析存在的条件和触发因素, 最后对危险源进行等级划分, 确定危险源的等级。油气集输就是油田将油气收集并运输到目的地的过程, 把分散在各个油井的油气集中起来, 经过处理产生原油和天然气, 分别长距离的输送到油气库。油气集输主要承担着油气的外输和储存任务, 既有油田点多、线长和面广的特点, 还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火灾危险性强的生产特点。在油气集输过程中, 任何一个地方的失误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 主要是因为我国油气集输起步较晚, 而且油气集输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因此, 必须建立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体系, 采用故障树分析法辨别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危险源。故障树分析法是从上而下、由果到因的分析法, 故障树就是一个逻辑图。油气集输联合站是油气集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危风险集中存在的场所, 主要危险有火灾爆炸、介质泄漏等。对于这类事故, 主要运用故障树辨别方法, 对油气集输联合站进行系统的检查识别。通过全面分析了油气运输系统的危险因素, 利用系统层次分析的方法, 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油气集输联合站、油田原油库和油气集输长输管道的危险故障树识别模型。

3 油气集输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油气集输安全评价系统是描述和评价油气集输的可度量参数的集合, 包括油气集输的各个系统、站点和人员操作管理等因素。油气集输过程的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正确的选择油气集输过程的评价指标, 才能正确有效的反应油气集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安全水平。在建立油气集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应当遵循目标性原则、完备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简练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在安全评价系统的建立过程中, 首先要分析评价方案的各种环境因素;其次要根据独立性和简练性原则, 确定结构指标体系;再次, 分解结构指标体系, 透过现象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结出指标体系;最后, 根据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 多层分析筛选, 选定评价指标体系。油气集输的过程涉及油气集输站、管道、消防等各种环境因素, 因此要多方面考虑, 充分全面的分析油气集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油气集输过程安全管理和安全现状的分析调研, 构建了油气集输过程重大危险源识别和安全评价系统。根据危险识别理论, 全面分析了油气集输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 运用系统安全理论, 划分了油气集输系统的风险, 构建了油气集输风险识别模型。随着油气集输技术的不断进步, 油气集输系统风险也会产生变化, 要及时的更改油气集输风险的辨别方式。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更要重视人员的管理, 落实安全责任, 增强安全信息的有效沟通, 降低油气集输过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 也要通过提高职工的待遇, 制订合理的激励机制, 增强员工维护生产安全的积极性, 从而维护油气集输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何学秋.安全工程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1]何学秋.安全工程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风险识别过程 篇5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风险识别;优化

一、前言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无论开展何种经营管理活动,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过,在运营过程中,伴随着利润而来的还有法律风险,如果不能对风险和收益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重视法律风险,做好风险识别和防控工作。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相关概念

企业的法律风险实际上并不固定,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概念,根据个人的理解和认知,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在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对企业法律风险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基于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或者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

企业法律风险具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首先,企业是风险的主体,引发风险的原因是法律环境的变化或者在经营管理中没有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其次,企业法律风险可以被认知和控制,不过一般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也无法通过投保的方式规避;最后,企业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与其他风险相互交叉。

三、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应对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立足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对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风险识别通常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识别模式,而想要保证识别的效果,就必须合理选择风险识别方法,当前比较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有几种:

1.头脑风暴法

主要是立足企业预期管理目标,在一个相对轻松的会议环境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大胆抒发自身的意见,提出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的观点,通过总结分析,形成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

2.标杆分析法

将企业经营管理中涉及到的各种风险因素与相似企业进行对比,借鉴其成功经验,引入有效的风险识别和治理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想要实现这一点,企业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了解行业动态变化,选择好标杆企业,做好必要的数据收集工作,以方便进行比对分析。

3.全场景分析法

从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着手,对运行、管理、业务等单元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数据、图表以及想象推测,对企业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识别引发风险的关键因素,判断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

4.历史事件分析法

主要是针对企业以往出现过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深入剖析,得到风险的诱发因素、发生概率、影响程度表以及应对措施,从而为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提供参考。

四、企业法律风险的优化

企业法律风险本身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而想要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措施。具体来讲,对于企业法律风险的优化和应对,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四种:

1.风险规避

如果法律风险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会导致企业遭受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则必须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尽可能对风险进行规避。不过,想要规避企业法律风险,就表明企业必须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主动放弃某种机遇,或者需要付出较大的控制成本,因此,在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时,通常都是企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如职务侵占罪、抽逃出资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等,其所引发的影响和后果要远远大于企业的利润,必须做好风险的规避。

2.风险控制

当一种法律风险难以完全避免,或者风险避免及转移的成本过高时,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在无法避免风险发生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风险影响的范围和破坏程度。例如,员工在上下班或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突发事故出现工伤,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将自身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转移到另外的主体上,一般适用于法律风险难以避免,同时风险控制成本过高的情况。例如,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改变传统直接雇佣员工的经营模式,由劳务公司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这样,如果员工出现工伤等风险,则可以将其转移给劳务公司,或者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将风险交由保险公司承担。

4.风险接受

如果对于某种法律风险,既无法有效规避,也无法进行转移或者控制,则需要从风险收益和成本方面进行考虑,若法律风险带来的收益超过风险应对成本,则可以接受风险。一般情况下,在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时,企业会采取风险接受策略,又或者明知道风险可能发生,但是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则只能去接受风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法律风险,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优化,减少和杜绝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华军.企业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J].法制与社会,2012,(11):103-104.

[2]袁鹏.优化企业法律风险识别机制的思索[J].法制博览,2016,(23):85-86,79.

风险识别过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体检工作间、生化实验室、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消毒室。体检工作间主要负责采集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样本,生化实验室主要负责检验分析体检样本,艾滋病实验室主要负责艾滋病初筛确诊检测,消毒室主要负责消毒和清洗。

1.2 方法:

对生化及艾滋检验及各环节进行梳理分析,逐一识别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判断风险的危害程度、发生范围和发生概率。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

2 结果

2.1 体检工作间存在的的风险:

主要危险有触电、火灾、病原微生物、紫外线及刺伤等其他伤害。

2.2 生化实验室存在的检验风险:

在生化实验室中,主要危险有病原微生物、触电、灼烫、火灾及其他伤害。

2.3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主要危险有艾滋病毒、乙肝丙肝病毒、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压力、气溶胶、紫外线及潜在自伤。

2.4 消毒室检验风险:

在消毒室中,主要危险有触电、灼烫、火灾、爆炸及其他伤害。

3 讨论

在疾控中心检验科生化检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有触电、火灾、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灼烫、爆炸及其他伤害。其中触电主要为仪器设备漏电,其危害程度主要为低度;火灾主要为实验室火灾,其危害程度主要为高度;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通过针刺或割伤、粘膜污染、污染物泼溅、空气污染、气溶胶等途径,其危害程度与接触的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毒性有关;灼烫主要为强酸、强碱烧伤、烫伤或者化学性灼伤,其危害程度主要为低度;爆炸主要为压力容器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引起,其危害程度主要为高度;其他伤害主要为玻璃器皿、锐器割伤、噪声、紫外辐射等,其危害程度主要为低度[2]。

对此,采取的主要管理策略与防控措施为以下几点:(1)加强实验人员安全隐患意识及提高技能。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使用安全针具采集血样,实验室禁止使用玻璃器皿及利器。(2)加强个人保健和防护,每年对艾滋病实验室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接种乙肝疫苗。采样检测时必须佩戴齐全的防护用具,以保自身安全。(3)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实验室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意外事故处置演练,面对突发事故时确保实验人员能够有效应对,从而快速处理以减少实验室损失[4]。(4)加强完善化学药品管理制度与废弃物管理制度,合理处理化学药品与废弃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5)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加大维护、保养力度,在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以此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率。同时,组织实验人员了解和掌握先进技术与设备,更好地开展检验工作[3]。(6)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建立对火灾隐患的定期巡查机制,随时检查和更换老旧仪器设备、电线电缆。配备和定期更换灭火器等消防器材。2013年12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本次修订中,职业性传染病分类中增加了2种职业病,其中包括“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的风险的充分重视。

总而言之,需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定实验室防护级别,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证检测人员和公众健康。检验过程一定要分析潜在风险,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与防控措施,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发生风险,有效提高检验工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建成,孙淑艳,曲林琳,等.检验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识别与管理[J].临床检验杂志,2015(6):472-474.

[2]张迅.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管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医药与保健,2014(11):92-93.

[3]康凤凤,王薇,王治国,等.风险管理与临床实验室质量改进[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1):1-3.

风险识别过程 篇7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集团面临的是一个日益动态的生存环境。一方面,企业集团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环境显著变化,进而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行为、消费者的偏好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而市场需求则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所以说,在现代环境下,企业集团在进行战略转型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即战略转型风险的产生。那么笔者认为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集团根据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和能力对集团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中,从而产生的偏离战略转型目标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该定义具有如下内涵:首先,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是一种系统的综合性风险,是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风险的汇总,在某一特定时点有可能表现为某一种单一风险,但其实质是多种风险的累积、直至爆发,即一种系统的综合性风险。其次,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是实施战略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一种产物,它不同于财务、经营等风险,但凡是有战略转型过程就必然会伴随着相应风险的产生,在此主要是研究通过何种措施把这种转型风险降到最低,直至规避它。最后,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实质是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相匹配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所以说,虽然战略转型风险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来自于内部及外部环境的配置。

2 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类别

从总体来看,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是一种特定的复杂、系统的综合性风险,通过对战略转型风险的内涵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企业文化风险。

技术风险。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风险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水平的发展,一方面,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具有投入多、收益高、风险大的特点,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以及研发成果的转化等方面作出精确预测是不可能的,同时受到如内部研发水平的高低、研发费用投入的大小等因素的限制,致使诸多因素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产生了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产品及业务与外部市场需求不匹配而产生的相应风险。如企业集团实施战略转型一般均要涉足新的领域、迎合新的市场需求,因此,市场需求的反应是决定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当企业集团对市场过于乐观或市场预测超前时,企业转型后市场需求可能发生转变,出现新的市场壁垒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更多集中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分公司资金方面,如集团通过并购活动获得新的市场时,其财务资金是否充裕、资产负债率是否得当,利息保障倍数是否合理等等。特别是企业集团对于如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产品销售市场等要有充分的预期,否则一旦考虑不全,必然会导致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爆发。企业文化风险。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文化风险是集团在整合各子公司、分公司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如通过兼并收购活动,并购企业与原有企业会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如各子公司、分公司处于不同的行业或区域,各地区在社会环境、人口结构、当地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点,这就需要整个集团在战略方向相一致的前提下,即统一好企业集团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构建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否则,企业集团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综上所述,笔者将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企业文化风险这样相互联系的几个类别,一方面有利于对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有一个较为全面、直观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内涵,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划分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类别,也是为了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相关研究建立基础。

3 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诱因分析

企业集团进行战略转型的根源在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即集团内部的资源和能力与外部环境的不匹配,所以企业集团要对有效资源进行再配置,进而产生战略转型风险。具体来看:

3.1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相融合,商品、货币、人员、信息,甚至思想和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而有所交融。许多跨国公司的企业边界越来越模糊,随着加工制造行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在逐渐减少,竞争不断升级,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营销的竞争异常激烈。这就需要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营销模式、促进产业升级,进而适应全球化竞争给本土企业带来的冲击。

3.2 企业间竞争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竞争过程中,企业的运营方式决定了其竞争力的强弱。而如今随着企业间多层次、跨地区的合作,以及各种联盟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考虑如何集中自己的优势并与其他企业相合作,推出其产品或服务,进而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从而赢得市场。特别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做好目标定位以及核心能力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3.3 相关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将目光集中在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价值链条中。特别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等,均需要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现有业务和产品,并战略性推出一部分传统经营领域,从而进入新的领域。

3.4 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

由于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从而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即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那么这就要求现代企业一方面既要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又要同时追求内部生产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既要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又要标新立异赢得消费者市场。

4 企业集团战略转型风险的规避对策

4.1 完善技术体系,树立风险意识

若要化解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风险,从根源上就要完善相关技术体系,有效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同时加强研发活动的可行性分析,不要盲目投入,做好事前论证,如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相关资源是否充裕等等;此外,企业集团还应建立技术创新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任何一项新产品、新技术均需经过消费者的检验,若盲目自信,那么企业集团战略转型所依靠的技术就必然会存在相应的风险。

4.2 强化市场预测,找准目标定位

企业集团进行战略转型后提供的新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得到顾客的满意,是决定集团战略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那么如何准确的做好相关预测工作、进而找准目标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结合定性与定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集团应建立全方位的市场信息系统,强调全体人员的参与,进而全面搜集和整合集团内外的各种市场信息,使集团内部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

4.3 提高财管水平,健全内控机制

对于实行母子公司体制的企业集团而言,集团的核心公司必须要加强投资决策、强化成本控制,进而提高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如通过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及分公司的财务掌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另外,集团可借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理论,打破财务等相关部门的界限,提升集团内部财务公开透明水平,从根源上规避财务风险。

4.4 加强文化融合,突出价值观建设

若企业集团通过并购活动进行战略转型时,只是简单的将目标企业的文化移植到本企业,那么必然会造成文化的不兼容,所以说对于目标企业关键要找准其核心的价值观,融合的是核心层价值观文化,对于制度层以及物质层文化,集团内部要保留其原有特色,这样既保证了集团总体方向一致,又使各子公司、分公司能够结合具体环境展开运营,达到了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佘阳毅, 岳晓峰.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策略[J].中国商界, 2009 (12) .

[2]白万纲.中粮集团的战略转型[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1) .

[3]何湘玲, 郭红霞.企业风险及风险识别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0) .

[4]邹志兵, 许荣丹.构建适应大型企业集团转型升级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体系[J].国际商务财会, 2012 (10) .

风险识别过程 篇8

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是施工过程中作为施工人员作业和建筑材料、物品堆放的主要操作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使用位置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根据脚手架的支撑点分为落地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升降式附壁脚手架等,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落地式外脚手架的分析。落地式脚手架是目前建筑行业应用最广泛的脚手架之一,其具有承载能力大、装拆简便和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一般情况下,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 k N~35 k N。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因为扣件节点抗滑力差、人为影响显著等缺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倾覆和坍塌事故。

2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2.1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1)搭设方案设计不合规风险。脚手架搭设前,方案设计人员、验算人员要根据建筑结构、施工环境和当地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评后确定实施方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方案制定者常常忽略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对脚手架进行安全设计时通常也不进行专项设计,而是根据以往的项目构造和计算数据进行设计。如现行的规范对活荷载的考虑不充分,在进行荷载计算时,简单的将荷载作用化为均匀荷载。但在实际作业时,活荷载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就容易导致脚手架局部位置产生偏心荷载,再如进行安全验算时不考虑立杆及楼地面的承载能力及变形量的大小。

2)脚手架搭设技术风险。

a.地基处理不当。地基处理不当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忽略了脚手架支撑地基的承载力,如果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发生脚手架的整体坍塌。如在对地基进行平整和夯实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作业或者按照要求作业后没有对相关承载力、性能进行试验检测。

b.搭设施工不规范。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脚手架搭设人员未按照施工方案控制搭设参数或者由于搭设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不了解脚手架搭设方法,如立杆、横杆、纵横向剪刀撑间距不符合规定、各杆件扣件紧固力矩达不到要求、操作层缺少挡脚板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风险隐患。如图1,图2所示为不规范的搭设情况。

c.脚手架材料不合规风险。脚手架搭设主要使用材料包括:脚手架钢管、扣件、脚手板、防护用安全网。任何一种材料不符合搭设要求都会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产生威胁。如国家规定搭设脚手架的钢管外径要达到48 mm、壁厚达到3.5 mm,横向水平杆长度不超过2.2 m,其他杆长度不超过6.5 m。在施工过程中,如脚手架钢管外径、壁厚达不到国家标准,导致脚手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很容易引起脚手架坍塌或者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2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1)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操作面堆载过多,超过施工荷载设计要求;脚手架上施工人员缺乏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现场不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脚手架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随意拆除脚手架安全防护构件,违章作业等都会增大安全事故风险。

2)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定期对脚手架设施的安全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检查。很多时候对现场的检查只是流于形式,即使发现安全隐患也往往整改不到位。同时,对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不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导致无证上岗或者违章操作现象存在,不提供安全防护措施或不使用安全护品。

3)施工环境风险。

施工周围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脚手架施工安全性除了受大风、雨雪天气、地震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外,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等也会影响人的行为,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据2012年发生事故数据统计,夜间(0时~2时)作业成为高空坠落、坍塌事故发生次数最多、人员伤亡最多的时间段,由于长时间工作和人身体正常的生物机理导致工人过度疲劳,从而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2.3 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高处坠落、高处落物和脚手架倾覆。整个拆除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未按照拆除作业操作规范进行,具体包括拆除作业上下同时进行、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没有设置施工控制区等。其次,自然天气对拆除作业也会产生影响,如遇大风天气就要严禁拆除作业的实施。

3 对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3.1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由以上分析可知,脚手架的搭设技术对于规避事故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脚手架前期方案设计期间一定要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实际工况,避免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其次,在脚手架搭设期间,一是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对于立杆、横杆、纵横向剪刀撑等设置要严格按照JGJ 130—2001国家标准进行实施;三是脚手架所需要的材料要制定严格的检验制度,把控进场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场和使用。如重点检查进场钢管、扣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和厂家标识,对壁厚、外观进行检查,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抽样送检,对壁厚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弯曲变形、裂缝、严重腐蚀的钢管和扣件应严禁使用。

3.2 制定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随时和定期检查及安全管理工作,是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检查,随时对脚手架重点部位的搭设和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于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监理单位要负担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责任,尤其是要加强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监督,一旦发现脚手架实际搭设情况与专项方案设计不一致、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验收进行使用、施工人员无证操作等违反安全的行为应立即向施工单位提出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3.3 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现场施工人员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决定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受害者。现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脚手架安全风险的大小。尤其是架子工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现场技术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摘要:介绍了脚手架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优缺点,从搭设、施工、拆除等方面,对落地式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识别,最后提出了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脚手架,风险识别,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于清缘,陈立中.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减少我国脚手架工程事故[J].工业建筑,2011,41(1):37-40.

[2]陈小俊.新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的开发应用[J].建筑技术,2011,42(8):714-717.

[3]周晟亮,吕珍莹.扣件式脚手架安全风险评析[J].中国水运,2013,13(6):298-301.

风险识别过程 篇9

然而,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艰难过程。考察我国创新型企业实践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风险管理的前瞻性意识,缺乏对创新风险有效识别、评价、决策和控制能力。因而,众多企业往往在实现一至两个创新项目后,在后续的创新实践中失去了对风险控制而导致失败,也有企业家因担心无法承受风险导致巨大损失,不愿推出新的技术创新项目,技术创新往往难以持续。只有极少数创新型企业,在优秀企业家的引领下,不断克服我国现阶段的困难和障碍,有效地识别、化解和控制持续创新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得以实现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面临着各类风险,风险类型众多,风险无处不在。

风险按照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可分为重大风险和非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指对创新型企业发展全局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甚至企业生死存亡的风险。因而,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有必要对重大风险进行管理。然而,众多企业缺乏重大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导致我国创新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而,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管理亟需前瞻性理论提供指导和参考。在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管理中,识别作为重大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成败。

当前关于风险识别的研究主要关注风险识别的识别、方法及技术。关于风险识别认知的研究,Doss[4]分析了风险认知的人际、时间和空间差异,Snow[5]分析了乐观和悲观的偏见对软件项目的效果。许晖、姚力瑞[6]对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国际风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识别。Wallace[7]运用聚类分析对软件项目风险识别研究。杨华江、席酉民[8]对集团公司重大风险管理进行剖析,提出了重大风险的识别模型,并对公司竞争能力和公司战略本身的风险因素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许晖、余娟[9]对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创新战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进行了识别。初叶萍、胡艳[10]设计了企业并购风险识别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

关于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向刚及其团队的研究,例如,巫英[11]对重大风险的集聚模式进行研究。向刚[12,13]对创新型化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应对措施,他还对创新型企业转型过程中重大风险进行分析。李泽建[14]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进行动态分析,分析企业相互作用关系与变化规律。施瑜娇[15]对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决策进行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识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当前对重大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识别方法、测度模型等,对重大风险识别研究的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同时当前关于风险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识别技术、评价和度量方法、决策等方面,应用于重大风险识别的文献较少。因而,本项目在借鉴现有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重大风险发现与识别模型进行研究,以期提高企业家重大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创新型企业重大风险决策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识别和规避风险。

1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概述

1.1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概念

1.1.1 创新型企业概念界定。

彼得·德鲁克[16]把创新型企业界定为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新习惯。Pak Tee Ng[17]、Michael Best[18]、Joe Tidd[19]从市场机会、竞争对手等角度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布鲁斯·努斯鲍勃[20]认为创新型企业拥有新的创新DNA。向刚[1]指出创新型企业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创新动力。William Lazonick[21]将拥有能够创造创新机会和乐观积极的企业家的企业称为创新型企业。基于此,本文把创新型企业界定为依托于创新战略,以知识创新、全面创新和持续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提高核心技术为宗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为目标,促进自身快速稳健发展,进而带动国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1.1.2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概念。

创新与风险并存,企业持续创新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类风险。根据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重大风险和非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指对创新型企业发展全局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甚至企业生死存亡的风险。基于创新型企业和重大风险的概念,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可界定为在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导致持续创新终止,进而影响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风险,它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1.2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类型

基于重大风险类型的研究,可把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分为重大环境风险、经营者人因风险、创新战略风险、重大创新项目风险和机遇性风险。重大环境风险指创新型企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等的变化,对企业持续创新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创新终止的可能性,它可分为内部环境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经营者人因风险指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由于经营者或者创新者的原因导致企业目标偏离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经营者道德风险、能力风险和知识风险;创新战略风险指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因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不能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而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从而影响企业持续创新、进而无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可能性,它主要分为宏观战略风险和微观战略风险;重大创新项目风险指创新型企业在进行原始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过程中,影响企业创新活动而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重要风险,它由企业外部环境、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能力等因素引起;机遇性风险指创新企业在捕捉持续创新机遇时,由机遇的不确定性和转瞬即逝性所带来的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1.3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特征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具有不可逆转性、损失巨大性、创新终止性、控制难度大等特征。不可逆转性指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创新就会终止,就要重新开始创新;损失巨大性指重大风险一旦爆发,企业就会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创新终止性指持续创新过程中重大风险会阻碍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它们对企业持续创新影响是巨大的。一旦发生重大风险就会导致企业持续创新终止;控制难度大指重大风险一旦爆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持续时间较长、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企业控制的难度很大。

2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识别模型构建

2.1 风险识别方法概述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识别是重大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正确识别出重大风险,创新型企业才能更好的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选取恰当的识别方法很重要。风险识别的方法较多,有必要根据其特性对其进行选择。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数据挖掘技术、可拓物元风险法等。头脑风暴法收集的信息量大,但成本较高,且要求参与专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施效果;德尔菲法主要依靠专家意见进行风险识别,但专家的主观性过强且意见很难整合;数据挖掘技术识别风险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其成本较高,不利于风险决策者风险识别。可拓物元模型依据可拓物元的基本原理,把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风险的量变到质变过程,从而识别重大风险。

由于风险产生不是一蹴而就,是通过不断地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所爆发出来的影响企业效益的活动,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而综合比较以上方法,可拓物元模型能够较好的分析风险产生过程,可以全方位的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因此,本文选择可拓物元模型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进行识别。

2.2 重大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设计

影响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风险因素很多,本文搜集资料,运用相关技术对其进行信息搜集与整理,筛选出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并邀请专家对其进行归类,得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类型及因素,如表1所示。

2.3 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表1构建的重大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运用熵权法(具体计算过程省略),数据收集采取调研的方式,调研采取专家打分法,即采用5分制的打分方式,1、2、3、4、5分别表示小、较小、一般、较大、大。收集完数据后,采取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MATLAB技术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2.4 构建重大风险的可拓物元识别模型

依据可拓物元识别法和设计的重大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的可拓物元识别模型构建如下:

2.4.1 物元概念。

物元是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素,它是由事物(N)、特征(c)和量值(v)构成的有序三元组R=(N,c,v),其中事物的名称N关于特征c的量值为v,即v=c(N),反映了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物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术语,它把事物、特征和量值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内考虑,从而使人们能在考虑制或量是能达到统一,因此,它可以确切的描述客观事物的转变过程,化无形为有形,把矛盾问题的解决过程形式化。

2.4.2 构建多维特征物元矩阵。

假设重大风险N有n个特征,这n个特征记为c1,c2,…,cn,那么其对应的量值就为v1,v2,…,vn,重大风险的多维特征物元矩阵(R)构建如下:

其中Ri表示(N,ci,vi)(i=1,2,…,n),它表示该重大风险的子特征物元矩阵。由于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它的特征不相同,对应的物元矩阵也不同。

2.4.3确立经典域和节域物元矩阵。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测度的因素指标有m个,即为z1,,z2,…,zm,通过专家或者统计分析将重大风险定量的分为n个等级,把重大风险测度因素指标体系描述为物元模型,即经典域物元矩阵,如公式2。

其中R0j表示重大风险处于第j级时的物元模型,N0j表示第j级的重大风险,v0jk=<a0jk,b0jk>,(j=1,2,L,n;k=1,2,L,m)表示风险是第j级时第k个重大风险因素指标的取值范围。同时,各重大风险因素指标的取值范围形成的物元模型,即节域物元矩阵(Rp)如公式(3)所示:

其中Np表示重大风险的全体等级,vpk=<apk,bpk>,(j=1,2,L,n;k=1,2,L,m)表示在重大风险的全体等级Np中zk的取值范围,由此可看出vpk包含了v0jk。

2.4.4 确立待评物元矩阵。

对于待评的重大风险,把各个重大风险因素指标检测到的数据或者分析结果用物元矩阵表示为公式(4):

其中,N为待评估的重大风险,vk(k=1,2,L,m)表示待评重大风险指标体系中的第k个风险因素指标评价值。

2.4.5 重大风险评分等级划分。

从确定的重大风险因素体系中可看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重大风险很多,但大多是都是很难量化的,因此本文将各个指标的风险程度划分为一般风险、重要风险和主要风险三个等级,分别用1、2、3表示。另外,重大风险因素指标zi是可以被量化的,其量化结果为模糊值zvi。

因而,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因素指标进行分析时,可以依据重大风险因素指标zi与风险等级Ri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重大风险因素指标的评价值。例如,如果专家认为重大风险指标zi处于一般风险时,那么可以参考一级风险范围[0,1]进行重大风险指标评分,得到评分值u。如果另一位专家认为指标xi处于主要风险时,他可以参考三级风险范围[2,3]进行重大风险指标评分。若有k个专家对该重大风险因素指标进行打分,那么该重大风险因素指标xi的评价值vi为:

2.4.6 风险关联度。

设vpk=<apk,bpk>表示第k个重大风险因素指标zk的取值范围,区间v0jk=<a0jk,b0jk>表示第k重大个风险因素指标zk处于第j级风险等级时的评价值取值范围,点vk是重大风险第k个风险因素指标zk的评价值,其中j=1,2,…,n;k=1,2,…,m,则得出点vk与区间(vpk,v0jk)的接近度,如公式(7)和公式(8)。

那么重大风险的第k个风险因素指标zk关于第j级风险等级的关联度为Kj(vk)为:

其中j=1,2,L,n;k=1,2,L,m。

那么风险关联度矩阵就是K=[Kj(vk)]m×n,从而判断风险因素所处的风险等级。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背景介绍

A公司是某省第五批开展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它是以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企业。公司2001年组建了技术中心,形成了由公司中心实验室、祥云县化工冶炼厂实验中心、各分支机构冶炼和选矿试验室以及生产技术部、质量部等组成的企业技术中心。中心配备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SSA3500型氮吸附比表面积测定仪、JP303极谱仪、不锈钢压力反应釜、气流涡旋微粉机等先进设备以及浮选机、破碎机、电动搅拌器等必要的冶炼和选矿实验设施及相应的水电供应系统。2004年企业被认定为“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打破地域界限,全方位、多渠道引进了一批国内具有丰富冶炼生产、研发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各类型专业人才,招聘应、往届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形成由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年青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组成的技术中心创新团队。目前公司建有《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保密协议》、《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等制度,保证了研发项目从试验到工业化生产的顺利进行,有效保护了核心关键技术的保密和流失,并有效激励了研发人员的创新。公司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8家全国第一批铅锌行业准入企业之一,并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非公工业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某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某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3.2 重大风险的识别

3.2.1 确定风险指标体系及权重。

根据前面构建的重大风险识别模型,对A公司重大风险进行识别。重大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见表1,权重确定见表2。

3.2.2 确定风险指标的评价等级。

根据前面的分析,将重大风险指标分为3个等级,即U=﹛一级、二级、三级﹜=﹛一般风险、重要风险、重要风险﹜。

3.2.3 搜集数据。

设计A公司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评价的问卷调查表,邀请10位业内专家对企业风险和战略决策进行调研打分,收回10份调查问卷。同时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发放50份调研问卷,收回45份。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取其平均值,得出A公司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的评分值,如表3所示。

3.2.4 确定经典域物元矩阵。

根据公式(5),可以得到A公司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的经典域物元矩阵为:

重大风险的节域物元矩阵为:

由专家评分出来的重大风险评价值形成的物元矩阵为:

3.2.5 计算风险关联度矩阵。

根据风险关联度定义,计算待评的重大风险因素指标与各个风险等级的关联度矩阵K=[Kj(vk)]32×3,计算结果如表4。

3.2.6计算待评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风险关联度。

由此可知,各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为ai(i=1,2,…,32),则可以算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与第j级风险的关联度为,其中j=1,2,3。由此,可以得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风险与各风险等级的关联度,如表5所示。

3.2.7 风险因子与风险等级的关联度和风险等级。

风险因子与风险等级的关联度和风险等级的计算如果如表6所示:

3.3 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识别A公司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如表7所示,从而为重大风险度量和风险对策的研究提供研究指标。

4 结论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篇10

[关键词]风险;识别;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

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会计学界里,关于风险的定义最不一致的就是与风险对应的是损失还是既有损失又有利得这个问题。尽管存在不一致,但都暗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风险是由某些事件引起的,这些事件具有不利性的一面和有利性的一面,事件的不利性让人们感受风险,而它们的有利性让人们追逐风险;第二,这些事件会对企业的未来造成影响,并会产生不同的可能性结果;第三,未来将会出现这些可能性结果中的哪一种是无法预知的;第四,风险是建立在对未来存在预期的基础上的,只有对未来存在预期,才可能出现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偏离。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收益风险;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支付风险和资产风险。在筹办初期,企业存在创业的风险,如何规划企业的未来与发展方向将决定企业的命运;在企业投产后的经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风险更是隐藏其中,资金风险、市场营销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等,任何一环的疏忽和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在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授权风险、决策风险、内部牵制风险等,都对企业管理与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成为当今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与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赢利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利润,利润伴随风险;利润越高,风险越大。要想赢利就必须学会控制风险。

二、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企业自成立之日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风险管理也成了企业不得不走的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可将风险管理分为四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级和报告、风险控制和管理。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是,以往学者对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都在第二和第四个环节,对风险识别的研究并不多。风险识别包括了两个基本过程:要发现有哪些风险;要对这些风险的来源或者原因加以分析。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需要为以后的环节做铺垫,因此要通过风险识别来发现风险以及找出发生这些风险的原因,从而能继续分析这些风险所可能引起的各种结果以及发生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每种方法都有其所适应的特定环境以及优劣势,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选择,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相反他们可以相互补充的。组织图分析、审查财会账目、实地盘查等方法比较简便直观,能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者是损失情况给予反映,根据德尔菲法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风险的比较关键和权威的意见,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法来分析专家所指出的风险因子及其权数等,或者利用幕景识别法对这些风险因素逐步替换,比较出现的风险和后果,这样就可以在多个幕景下掌握各种事态和情况的发展趋势。

做好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如果不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尽可能全面的识别风险因子,完成风险识别过程,那么风险的度量、控制和管理也都难以实现,而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也有着不同的风险识别能力,因此风险识别需要人们依赖于在长期风险管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不断探索,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企业的目标是由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去实现的,这些部门也就成为风险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目标与相应目标的风险确认后,定期地进行风险测评成为风险监控的重要过程。风险的测评,不仅要有测评结论,还必须对今后的控制提出前瞻性提示和防范措施。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控,就是要通过制订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來控制“不同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4.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处于风险控制的核心,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决心和行为影响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败。

结束语:目前,企业风险的防范意识已越来越强列,这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当今世界中,能够在风生水起的全球化经济圈内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的必定是那些能驾驭风险、有效控制风险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王育宪. 企业管理的一个新分支——风险管理, 管理世界,1985,3.

[2]刘爱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2008

[3] 王志诚,周春生.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管理世界,2006,4.

[4] 李金昌,黄劲松. 风险理论发展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6,2.转

[5]郑子云, 司徒永富. 企业风险管理.商务印书馆,2002

基于建模过程的加工特征识别 篇11

自动特征识别是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智能转换接口, 主要包括基于面表示和基于体表示的两类特征识别[1]。这些方法大多从最低层的零件实体模型 (B-REP或CSG形式) 开始, 将最基本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合, 对其进行基于某种规则的组合和匹配, 构造特征实体;并与预定义特征进行比较匹配, 确定特征类型并提取特征参数[2]。

目前的方法对简单零件模型是适用的, 对于存在许多相交特征的复杂零件, 则存在以下问题:①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的丢失, 丢失情况无固定模式可循;②相交特征多重解释引起的组合爆炸, 造成了相交特征识别困难, 且相交后形状各异, 无法归纳出通用规则进行匹配;③线与线的相交、面与面的相交、体与体的相交是复杂的计算, 将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3]。

1 算法核心思想

依据建模方式可将建模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草图的建模, 如拉伸、旋转、扫描等操作;一类是基于已有拓扑实体的建模, 如倒角、倒圆等操作。大多数CAD系统利用宏命令记录零件建模的设计历史, 并维护用户设计意图[4]。本质上, CAD系统也接收上述用户输入信息, 计算模型的底层数据 (点、线、面及其拓扑关系) , 并构造模型的B-REP或CSG表达, 因此宏命令中的信息与模型的底层数据具有对应关系[5]。例如, 用户绘制了一个封闭边环, 选择拉伸命令并确定拉伸方向和长度, 得到一个拉伸体, 其宏命令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另辟蹊径, 避免对零件实体模型中的点、线、面进行拓扑分析和特征重组与匹配, 而利用零件设计过程中CAD系统以宏命令方式记录的建模过程, 采用递推式特征识别策略, 分析建模命令及其相关联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查找特征痕迹, 识别每一个建模过程产生的特征, 而不是从零件的最终建模结果一次识别所有特征。

对于非草图的建模过程, 特征识别相对简单, 只需从宏命令中获得边或面的标识以及倒圆、倒角半径等特征参数就可以完成特征识别。对于基于草图的建模过程, 则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进行识别。本文着重讨论基于草图的建模过程的特征识别。

假设零件B-Rep模型中拓扑实体 (包含点、线和面) 数量为N, 第i次特征建模过程产生的拓扑实体 (只包含点和线) 数量为Ni (i=1, 2, …, m) 。因为模型中的部分几何实体和拓扑实体是在建模过程中由几何运算产生的, 并非由设计者绘制生成, 所以N>N1+N2+…+Nm。对于特定的算法来说, 假设前者复杂度为O (N2) , 则后者为O (N12+N22+…+Nm2) , 显然前者复杂度大于后者复杂度;同时由于避免了相交特征识别, 故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2 相关概念

2.1 设计过程单元

用户创建了草图后, 对其进行拉伸、旋转等操作, 或者选择模型的边或面进行倒角或倒圆, 或者对两个特征体进行布尔操作, 最终使零件模型产生变化, 构成一次设计过程单元。

2.2 特征加入方式

零件模型可以用特征以一定操作顺序组合表达。特征加入方式表明特征对零件模型产生的效果。本文定义了如下4种特征加入方式 (图2) :

(1) 创建。对草图进行拉伸、旋转或扫掠等操作产生的特征, 零件的第一个特征必须以创建的形式生成。

(2) 布尔加。将本次生成的特征加入到模型中。

(3) 布尔减。从上一次操作的模型中减去本次生成的特征。

(4) 布尔交。上一次操作的模型与本次生成的特征的共同部分。

2.3 特征操作树

由于本文算法以设计过程单元为识别单位, 因此必须利用特征操作树记录零件的特征建模过程, 以便完成整个零件的特征识别, 特征操作树包括[6]:

(1) 根节点, 表达模型的建模结果。

(2) 叶子节点, 即特征对象, 包含所有属于或与其关联的信息, 如用户利用旋转操作创建特征, 则存储草图的依附面、草图本身以及旋转角度。

(3) 内部节点, 代表叶子节点与叶子节点或子树之间的特征加入方式, 反映操作对模型的影响。

零件的特征操作树实例如图3所示。本文利用宏命令重构操作特征树, 并从最底层叶子节点开始, 逐个识别每个建模过程产生的特征, 直至零件的根节点, 从而完成特征识别过程。

2.4 基于建模过程的零件模型定义

零件的B-REP模型是从点、线、面以及拓扑关系描述零件实体的模型。本文利用宏命令描述的建模过程及其相关信息定义零件模型PM, 格式如下:

ΡΜ= (ΡU, i=1nFi)

其中, PU为设计过程单元分配的标识Tf i构成的数组, PU= (Tf1, Tf1, …, Tf n) , 用于描述建模过程。Fi表示每个设计过程单元对应的特征, Fi= (Si, Ti, Mi, Oi) , 其中, Si表示用户创建的二维草图, 一般由封闭边环表示, 当建模命令为倒角、倒圆等操作时, 该项为空;Ti表示创建时引用的已有拓扑实体, 对基于草图的特征, Ti表示特征的依附面, 对于倒圆、倒角等特征, Ti表示操作所对应的边或面;Mi表示生成特征的方法, 如拉伸、旋转、倒圆等;Oi表示特征的加入方式。限于篇幅, 本文讨论拉伸操作生成的特征的识别。

尽管CAD系统并没有为每个建模操作显式定义特征加入方式, 但不同的特征加入方式对零件模型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因此在基于建模过程的模型定义中, 显式定义了特征加入方式。例如, 对凸边倒角是切除零件材料 (布尔减) , 对凹边倒角是增加零件材料 (布尔加) , 如图4所示。

3 特征识别预处理

本文特征痕迹查找思路是:从草图轮廓开始, 构造表达轮廓的封闭、有向边环;分析边环的几何特性, 确定可能的特征痕迹;依据特征加入方式和建模方法进一步确定边环产生的特征类型。预处理的目的是:对草图中的边进行重组, 构造封闭、有向边环;判断边环的材料侧, 确定该边环产生的特征是增加零件材料还是切除零件材料。

3.1 边重组

CAD软件输出的宏命令中, 草图轮廓曲线是按照设计者创建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录的, 不一定是封闭边环, 需要进行重组, 重组方法具体如下:

(1) 从轮廓中任取一条边 (直线段或圆弧段) , 获得其端点的几何信息, 将该边作为FirstCurve。

(2) 从剩下的边中查找使用了FirstCurve端点的边, 作为NextCurve, 判断该端点是NextCurve的起点还是终点, 如果是终点则不处理, 如果是起点, 则将该边反向 (图5) 。随后将FirstCurve存储到Startcurve中, 将NextCurve作为FirstCurve。

(3) 重复步骤 (1) 和步骤 (2) , 直到FirstCurve和Startcurve相同为止。

(4) 如果轮廓中还有边未被查找到, 则重复步骤 (1) ~步骤 (3) , 直到所有的边均被查找到为止。

(5) 将边环的旋向调整为逆时针方向 (图5) , 以便进行下文中凸点和凹点的判断。本步骤可以通过相邻边之间的坐标值比较和判断完成。

若曲线是圆, 因本身已经封闭, 可直接将其旋向调整为逆时针方向, 单独作为边环处理。

3.2 材料侧的确定

确定模型材料位于边环的内侧或外侧是判断特征类型的重要信息。首先定义两个概念:

(1) 凸点和凹点。如图6a所示, 将以某顶点为起点的边, 绕起点顺时针旋转, 当与以该顶点为终点的边重合时, 若转过的角度小于180°, 则该顶点为凹点;若大于180°, 则该顶点为凸点。图6a中, B为凸点, D为凹点。如果存在圆弧 (图6b) , 则在其上任取一点插入到顶点序列中, 连接邻近顶点构成多边形, 依据以上规则判断顶点的凹凸性。

(a) 没有圆弧边的情况 (b) 有圆弧边的情况

(2) 边环法向量。垂直于边环每条边, 并指向所在边环外部的向量叫边环法向量。如果共享边环顶点的两条边的法线方向与该顶点相邻的两个顶点的连线相交, 则该顶点是凹点, 反之则为凸点。例如CDDE法线方向与EC相交, 则D为凹点, 同理, B为凸点, 如图6a所示。

根据以上定义, 并结合特征加入方式, 可以确定零件的材料侧, 如图7所示:对于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方式, 若材料位于外边环的内侧, 则边环法向量不经过材料侧;若材料侧位于内边环的外侧, 则边环法向量经过材料侧 (图7a) 。对于布尔减方式, 若材料位于外边环外侧, 则边环法向量经过材料侧;若材料侧位于内边环内侧, 则边环法向量不经过材料侧 (图7b) 。

(a) 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情况 (b) 布尔减情况

根据边环的内外特性和特征加入方式, 将边环分为两类:

(1) Ⅰ型边环为特征加入方式为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的内边环和特征加入方式为布尔减的外边环。材料侧位于这类边环外部。

(2) Ⅱ型边环为特征加入方式为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的外边环和特征加入方式为布尔减的内边环。材料侧位于这类边环内部。

4 特征识别

本文以槽特征为例详细说明特征识别算法流程:从二维草图中查找特征的痕迹, 对特征痕迹进行分析并获取特征参数。

4.1 特征痕迹判定

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的不同时, 槽特征的定义不同。如果进行数控铣削, 那么槽的边界可以是任意不规则曲线。槽特征的识别相对简单, 只需判断边环内部是否有材料即可。如果采用普通铣床加工槽, 在一次定位装夹且没有靠模的情况下, 刀具只能沿着直线运动。本文将槽特征定义为铣刀在零件内部直线移动后形成的空腔, 即存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 且从平面法向看, 两平面存在重叠部分。从工艺和成本角度考虑, 槽宽应小于刀具的路径。

通过分析, 可得到槽特征痕迹的判据如下:两条平行边对必存在重叠区, 将一条直线段投射到另一条直线段上, 两者全部或部分将重叠, 如图8所示。

为保证两条平行边对构成零件空腔, 结合特征加入方式和所在边环的性质, 进行槽特征痕迹判断:

(1) 特征加入方式为创建、布尔加、布尔交时, 若所在边环都为Ⅰ型内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离 (一条边的边环法向量与另一条边不相交, 见图9b)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若所在边环都为Ⅱ型外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对 (一条边的边环法向量与另一条边相交, 见图9c)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

(2) 特征加入方式为布尔减时, 若所在边环都为Ⅱ型内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对 (图9e)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若所在边环都为Ⅰ型外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离 (图9f)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若一条边属于Ⅰ型外边环, 另一条边属于Ⅱ型内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同 (图9g)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

槽特征判断决策树见图10。

4.2 特征验证和参数获取

特征验证和参数获取目的是确定槽特征与其他边或边环在不干涉条件下的最大边界, 并获得特征参数, 进一步剔除无效痕迹。最大边界的判断方法是:将平行边对的边延长, 若与边环的其他条边有交点, 则最大边界为延伸后的边界;若没有交点, 则槽特征原始边界不变。如图11所示, 边d延长后与ai有交点;边h在+Y方向与e有交点;而b没有交点, 其槽特征边界不变。

在图11的封闭边环中, Y方向有5条平行边, 共10条平行边对:b-j、d-j、f-j、h-j、b-d、b-f、b-h、d-f、d-h、f-h, 其中平行边对b-d、d-f、f-h、d-h、b-f、b-h不存在重叠区, 是无效痕迹;b-j、d-j、f-j、h-j存在重叠区。

平行边对b-j的初始重叠区为线段b的长度, b延伸后与边环的其他边没有交点, 则b-j的最大边界仍为初始重叠区。槽的宽度为a的长度, 大于b的长度 (刀具轨迹长度) , 不符合槽特征定义, 将其剔除。同理, f-j也被剔除。

平行边对d-j的初始重叠区为线段d的长度, d延伸后与边环其他边的交点为A和B, 则最大边界为AB (代表刀具运动轨迹长度) , 大于槽宽 (d到j的距离) , 是有效槽特征。同理, h-j是有效槽特征, 注意此时要将由d-j构成的槽特征边界剔除。

对于X方向平行边对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判断, 得到特征参数。注意, 要将Y方向的槽特征边界剔除, 如a-c边对, 最大边界只能为c的长度。最后根据拉伸长度确定槽深, 完成特征识别全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算法的另一个优点, 基于零件B-Rep模型的特征识别只能得到特征的面表示, 但是为确定切削工艺参数[7], CAPP系统要求特征以体的方式表示。本文算法可直接获得特征参数, 省去了面表示转化为体表示和获取特征参数的环节, 提高了特征识别效率。

5 算法实例

本文以UGNX4.0为平台, 开发了加工特征识别软件。下面以某零件的建模过程 (图12) 详细说明。

对于草图2~草图4 (见图13~图15) , 宏命令记录了草图定位面、每条边的几何、拓扑数据、建模操作等信息, 例如:

datumPlane1=workPart.Datums.CreateFixedDatumPlane (origin1, orientation1) …/定位信息

Dim startPoint01 As Point3d=New Point3d (-38.0, 24.2, 0.0)

Dim endPoint01 As Point3d=New Point3d (-19.0, 24.2, 0.0)

line23=workPart.Curves.CreateLine

(startPoint01, endPoint01) ……指定线段起点和终点

算法对草图2和草图3的边进行预处理, 获得2个封闭边环, 由于边环的特征加入方式都是布尔减且为Ⅱ型内边环, 采用本文算法对它们进行分割, 识别槽特征, 草图2和草图3的识别结果如图13和图14所示。对于草图1和草图4, 由于边环的特征加入方式是布尔加且为Ⅰ型外边环 (其中草图1是建模的第1个特征) , 将产生凸起特征。草图1和草图4的边环中存在凹点, 根据材料侧和边环特性可以判断该草图存在槽特征, 草图4的槽特征如图15所示。最后根据边的几何信息计算特征参数, 提供给CAPP系统。

槽深由拉伸长度确定, 例如草图1的拉伸命令:

featureOptions2=extrudeBuilder1.FeatureOptions (

extend1.SetValue ("0") ;extend2.SetValue ("40") ) ,

//指定草图拉伸方向和长度, 拉伸方向垂直于草图平面

算法将圆环识别为孔特征, 根据其宏命令的内容可直接获得特征参数:

Dim center1 As Point3d=New Point3d (-5.8, -7.3, 25.0) ;//圆心

arc1=workPart.Curves.CreateArc (center1, nXMatrix1, 25, (360.0) ) …指定依附面、圆心、半径和圆弧弧度

holeFeatureBuilder1.SetDepthAndTipAngle ("50", "90") …;指定孔的长度和顶锥角

对于边倒圆特征, 宏命令中记录了边的标识和倒圆半径, 可直接识别并获得参数:

seedEdges1 (0) =CType (extrude1.FindObject ("EDGE * 150 * 130") , Edge) 倒圆操作边, 150和130为共享该边

//的面的标识

csIndex1=edgeBlendBuilder1.AddChainset (scCollector1, "5") 指定倒圆方式和倒圆半径

特征识别算法实现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 解析宏命令时, 以建模命令为单元进行特征识别, 注意剔除与建模无关的命令;如果存在undo操作, 注意追踪并取消undo对应的建模命令。

(2) 必须记录每个已识别特征的拓扑元素标识, 并据此重构特征完整的拓扑关系。建模命令可能利用之前特征的拓扑元素作为定位基准或直接操作对象。例如, 创建半径为5mm的边倒圆特征时, 所指定的边并非草图1中的边 (在宏命令中也没有记录) , 而是顶点拉伸操作形成的边, 在草图特征1中该边记录为

Edge (#150, #130) ……;//共享该边的面标识

(3) 注意记录草图的拉伸方向。因为特征的加入方式有时是隐含的, 由特征的拉伸方向确定。例如, 草图2的拉伸方向表明该特征去除了零件材料, 是槽特征;草图4的拉伸方向表明该特征增加了零件材料, 是凸台特征。

(4) 相交特征的判断。特征相交会造成特征体的部分缺失, 并以复杂的形式存在, 对于加工制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征相交性判断方法如下:根据特征参数, 包括定位信息、建立特征的草图轮廓、特征拉伸 (或旋转等其他操作) 方向, 建立两个相交特征对应的特征体;对特征体进行布尔操作和相交关系分析;根据相交关系判别结果, 对特征进行制造特征映射和信息更新。以草图特征2和孔特征6为例, 相交性判断过程如图16所示。

6 结论

(1) 采用递推式特征识别策略, 避免了对零件B-Rep整体模型的点、线、面进行拓扑分析造成的大量计算。

(2) 一次仅对一个建模过程单元中用户绘制的草图及其建模命令进行分析, 避免了相交特征识别困难的问题;分析结果可直接获得特征参数。

(3) 可以方便地重构特征体。

进一步的工作是从以下方面扩展现有算法:更复杂的草图的特征痕迹识别方法, 基于旋转、复合扫掠等复杂建模操作的特征识别算法。

参考文献

[1]花广如, 周雄辉.特征识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机床与液压, 2008, 36 (4) :19-22.

[2]王波, 宋长新, 程敬之.自动特征识别的新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 36 (8) :707-710.

[3]黎荣, 王金诺.基于特征模型的特征相交识别[J].机械工程学报, 2006, 42 (1) :227-230.

[4]Choi1Guk-Heon, Mun Duhwan, Han Soonhung.Exchange of CAD Part Models Based on the Macro-parametric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D/CAM, 2002, 2 (1) :13-21.

[5]Ranjan R, Kumar N, Pandey R K, et al.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Machining Features from a Solid Model Using the2D Feature Patter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2005, 26 (7/8) :861-869.

[6]李伟平, 谷正气, 张洪涛.支持产品协同设计的隐式特征表达[J].中国机械工程, 2006, 17 (21) :2233-2237.

上一篇:套管补贴下一篇:全科助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