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周期论文

2024-05-28

政策周期论文(通用10篇)

政策周期论文 篇1

一、中国的问题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忙碌的身影, 不可否认, 我国政府对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直以来, 政府这个角色显得过于庞大, 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决定性的。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无处不在, 采取的政策也多种多样, 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再到税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等。通过低估人民币从而使国内出口连年不断增长;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不断地推动着数以万计工程项目的上马, 随着不断出台的行业发展政策的推出, 其难以避免的后果就是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随之而来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国民消费的降低, 虽然GDP数字和固定资产投资连年上升, 这从制度上成为了一种保持经济增长的方式, 只不过这种方式是有代价的。应该指出的是, 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靠人为控制和推动的经济发展, 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可以说, 中共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是最明智的举措, 重视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二、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论述

就像弗里德里克-巴师夏所指出的, 平庸的经济学家只能看到能够看到的, 也就是说, 他们只能看到一个事件的直接后果, 而看不到该事件所造成的更间接的后果。我们的悲惨景况就是, 大部分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都只能解释世界的表象, 并不能带给我们更有洞察力的解释。正如罗斯巴德在其巨著《美国大萧条》中所言:

“周期发生在经济世界中, 所以一个有效的周期理论必须与普通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经济学已经被很糟糕地分割成一系列互不关涉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炮制出一套周期理论, 这理论与普通经济学几乎无所关涉, 那么普通经济学则必然是错的, 它在解释重要的经济现象时也就显得全然无用了。”

所以, 我们需要一套具有一致性解释的经济周期理论。事实上, 这个具有一致性解释的经济周期理论存在着, 那就是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 “它实际上与经济体系中极具普遍性的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它直到现在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但是, 事实已经证明, “它是唯一能够正确解释周期现象的理论”。

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直接建构于卡尔-门格尔、庞-巴维克以及维克塞尔的资本理论和利息理论, 最初由米塞斯 (Mises 1912) 提出, 后经由哈耶克 (Hayek1933, 1935) 阐述及扩展, 最终形成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正是由于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直接源于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 所以, 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也可以称为“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学” (capital based macroeconomics) 。其基本论点就是,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人为地降低实际利率, 使得生产向“高级物品”的生产转移, 最终, 这样引致的“高级物品”的扩大投资都将被证明是“不当投资” (malinvestment) 。

当利率上升的时候, 资本的回报率必须足够高, 这样才能具有与其他金融工具同样的收益率, 比如说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这样的结果就是, 资源从生产的较后阶段向生产的前端转移, 分析这一过程的最佳工具是哈耶克三角 (见图1) 。

简单地说, 企业扩大再生产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资金供给的稀缺程度体现在利率的高低上。如果利率相对较低, 那么投资项目就是有力可图的, 项目的净现值是正的, 扩大资本支出是合理的;反之, 如果利率相对过高, 那么投资项目就是无利可图的, 项目的净现值是负的, 扩大资本支出是不合理的, 企业应维持现有的资本支出。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利率代表着人们的时间偏好。如果人们更偏好于现在消费, 而不是未来某个时点, 那么当人们认为现在与将来的差别越大, 利率就越高。人们的这种时间偏好决定了市场均衡利率, 也就是“自然利率”。同样道理, 通过借贷, 企业家事实上正是在利用人们未来的消费, 来进行投资生产。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论述中, 利率和价格一样, 同样是市场上的指示器, 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市场信息, 使得人们采取行动。当人们的时间偏好率下降, 也就是人们更加偏好于将他们的消费推迟到未来, 那么利率就会随之降低 (自然利率下降) 。利率的下降会刺激企业家扩大投资, 也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构 (Hayek 1933) 更加“迂回” (roundabout) , 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高级物品”的生产。生产过程的拉成使得将来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低级物品”及最终消费产品供人们消费。与此类似, 当人们的时间偏好率上升, 人们偏好于现在消费, 利率上升, 企业家的反应就是减小生产结构的迂回程度, 社会资本更多的用于“低级物品”以及直接消费品的生产。

由此看来, 通过人们时间偏好率的改变而自发产生的利率变动并不会引致经济周期。与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一致的是, 利率和相对价格对于企业家的意义是相似的。对于企业家而言, 利率和相对价格都含有丰富的信息价值, 通过这些信息, 企业家做出经济决策。事实上, 企业在进行商业决策时对于利率是非常敏感的, 利率的些微升降很可能直接决定着一个项目到底是可行还是不可行。

同样道理, 利率的变化也影响着消费者储蓄和消费的决定。利率越低, 消费者储蓄得越少, 消费的也就越多。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把偏好引起的利率降低和政府信用扩张引起的利率降低区分开来。前者反映了消费者的时间偏好, 而政府信用扩张引起的利率降低必定将同时引起消费者支出的增加、储蓄的减少, 同时引致社会大规模资本支出。当利率上升时, 这一过程将迅速地折返过来, 前提是社会的生产性活动能够很快得到低成本的清偿。

但是, 中央银行通过扩大货币供给, 人为地降低利率, 造就了人为的繁荣。在这个过程中, 实际利率被人为地压低在自然利率之下, 企业家由此受到激励去增加资本投入, 资源流向远离最终消费品生产的“高级物品”的生产, 整个社会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迂回”。通过扩大货币供给人为地压低实际利率, 短期内可能使得失业率下降, 提高了产出水平。但是, 这个过程是不可持续的, 迟早会被逆转过来。因为利率的降低不是通过人们时间偏好率的改变进而提高储蓄率得来的, 而是垄断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投放人为地制造出来的。所以, 这种人为介入市场的力量扭曲了市场信号, 导致企业家的经济决策受到了误导。

实际利率被压低之后, 很多原先不可行的项目变得可行, 很多远离最终消费的生产项目开始运作, 这也使得其他互补资本品的价格上涨, 这些行业的工人工资也将上涨。但是, 人们并没有改变他们原先的时间偏好, 等到他们收到这些新增的货币之后, 必然会增加对直接消费品的需求, 而不是增加储蓄。如果人们拿到货币之后选择更多地储蓄, 那么先前更“迂回”的生产就够就是可行的。但是, 没有理由认为人们会改变他们的时间偏好, 至少短期之内不会。人们还是会逆转到原先的行为方式, 也就是原先的时间偏好。所以, 消费品价格会上涨。而且, 当利率被人为降低之后, 人们的反应就是增加消费, 减少储蓄, 这将进一步抬高消费品的价格。

当人们重新确立原有的均衡状态, 需求会从高级生产领域重新转移到低级生产领域。资本行业的企业家们最终会发现, 他们的生产过程已经拉得太长, 他们企业的消费者缺乏消费需求。生产“高级物品”的投资被证明是不当投资, 资本清偿在所难免, 萧条在所难免。

“只有当人们可以得到的额外的资本商品供给时, 额外的投资才具有可能性。……萧条本身不会引起消费的减少, 反而会引起消费的增加, 它不能得到更多的资本商品以进行新的投资。信贷扩张下的繁荣, 其本质不是过渡投资, 而是在错误的行业进行投资, 也就是不当投资……其规模, 已不能使可得到的资本商品的数量满足它的需要。企业家的计划没有考虑到资本商品供应的不足……信贷扩张的结束将使这些错误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因为生产补充性生产要素的工厂缺乏, 有些工厂不能开工;有些工厂生产出的产品销售不掉, 因为消费者更希望购买其他商品, 这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却生产不足。……一直以来, 整个企业家阶层都像是主宰万物的设计师……他们过分估计了可得到建筑材料的供给数量……把地基打得太大……只是在随后他们才发现缺乏设备以完成整个建筑。显然我们这些主宰万物的设计师并没有过度投资, 而是进行了不适当的投资。”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 萧条是虚假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萧条也是一剂良药, 虽然有点苦, 但却是必需的。在虚假繁荣中, 生产结构严重扭曲, 不能反映人们的需求偏好, 显然是不合理的, 也是不能持续的。萧条是逆转扭曲的生产结构的不可避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通常伴随着通货紧缩的过程。扭曲的相对价格受到矫正以反映人们的偏好。信贷紧缩的过程加快了市场调整的过程。

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 政策当局会阻止价格的下跌, 继续扩张货币信贷。这样在短期内可以延缓萧条的到来, 维持了资本的“迂回”过程, 但却阻止了资本清偿, 阻止了相对价格的调整, 进一步加深了资本结构的扭曲。繁荣持续的时间越长, 错误投资带来的浪费也越多, 那么必要的萧条调整过程也会越长, 而萧条的程度也会越剧烈。

参考文献

[1]、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Ludwig von Mises.the causes of e-conomic crisis[M].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06.

[3]、Ludwig von Mises, Friedrich A.Hayek.the Austrian theory of the trade cycle[M].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1996.

[4]、Friedrich A.Hayek.prices and produc-tion[M].George Routledge&Sons, 1935.

[5]、Ludwig von Mises.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M].Liberty Classics, 1980.

[6]、Ludwig von Mises.human action[M].Fox&Wilkes, 1996.

政策周期论文 篇2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轨期,正确认识经济周期、政府负债与经济政策间的关系极为迫切,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经济周期、政府债务、经济政策、动态关系 引言:

政府债务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是一个国内外广泛讨论但尚无定论的重要命题。由于国内本身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较强,政府负债与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政府债务的不断增加,债务本息的累积加重了政府的还款压力,增加了国内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并可能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近二十年来,我国政府负债、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到底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目前政府负债是否己经累积到了阻碍经济增长的地步?中国近二十年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政策未来是否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明确中国经济周期、政府负债与经

1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概述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1996年-2014年这19年间,中国有14年GDP增速破双,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力支撑。但是近20年超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经济的超高速发展相呼应,中国政府负债率不断增加。1996年-2014年间,中国中央政府部门负债与当年GDP的比值不断增加,从1996年的23%增至2014年的58%(社科院,2015)。而较为隐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则增长更加迅速,截止2014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高达154000亿元(国务院,2015)。随着政府负债的不断增加,庞大的债务本金与利息也在不断累积。与此同时,2014年后,中国经济结束了10多年的高速增长,实际GDP增长率跌至10%以下。GDP增速的较大下行必然与中国政府的负偾问题密不可分。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同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后,伴随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与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伴随国内人口红利透支、低端要素切入全球化经济红利用尽、产能过剩的内部环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认识的转变及其带来的经济政策上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2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动态关系的意义 2.1明确中国政府负债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 现实中政府负债的不断累积是否阻碍了经济发展,不同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与文化间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情况并不相同,学术界对此也没有定论[2]。本文利用SVAR模型,明确中国政府负债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在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更加正确的对待政府负债不断累积这一事实。2.2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系

经济政策是政府平滑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剧烈波动的重要手段[3]。当国内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时,政府是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进一步刺激经济,还是通过紧缩性经济政策来抑制经济“泡沫”,中国的经济政策又对经济周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过去二十年间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又是如何进行配合的?本文利用SVAR模型,明确了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2.3预测了中国之后的经济周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正确认识政府负债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调整相关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中国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动态关系 3.1政府负债与实际利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负债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t+1=r(gt,rt,t,t)(1)rt

短期来看,Δt比较稳定,而政府会因为各种原因较为频繁的调整实际利率rt,人民银行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rt受到的扰动也 多。很多情况下,政府会为了减少自身负债而主动降低实际利率rt。因此,本文假设短期Δt不受的影响,而实际利率rt受政府负债Δt的影响。3.2政府负债与财政赤字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负债与财政赤字的关系为:

Bt+1-Bt=Gt+rtBt

公式两边同除以实际年度GDP可得:

t11rt1tt

1gt11gt1财政赤字对政府负债的影响存在时滞,公式中βt代表政府当年的财政赤字与GDP的比,显然会对Δt+1产生影响,但由于Δt在βt确定之前已经确定,因此βt不会对Δt产生影响,由此可以认为同期的βt不会对Δt产生影响。3.3政府负债与经济增长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负债与经济増长率的关系为:

Δt=

1rt11t1t1 1gt1gt从公式中可以看出,Δt与gt确实存在同期相关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短期内政府负债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其所受到的外在扰动要小于经济增长率受到的扰动[5]。所以在研究政府负债与经济增长率间相关关系的时候,通常将政府负债作为自变量,而将经济增长率作为因变量。本文采用较为通用的处理方法,认为模型中Δt与gt确实存在同期相关关系,且Δt是自变量,gt是因变量。3.4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的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为:

gt+1-gt=f(gt,rt,βt,Δt,)

通常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短期内受到的扰动较少,可以认为同期内gt不会对βt造成影响,而经济增长率受到的扰动则较多。因此在讨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率时,通常将财政赤字作为自变量,去研究财政赤字变化对经济増长率的影响情况。3.5财政赤字与实际利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t+1=r(gt,rt,t,t)(1)rt

改革开放以来,基准利率不断市场化。相较于短期内较为稳定的财政赤字βt,实际利率rt受更多因素的影响,对经济环境的反应更加灵敏,波动也更加频繁。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时效性更强而政策效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财政政策存在时滞但政策效力的持续时间较长[5]。

3.6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t+1=r(gt,rt,t,t)(1)rt

通常情况下,实际利率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短期来看,市场化的实际利率 波动更加频繁,而经济增长率受到的扰动较小,较为稳定。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中,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加强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动态关系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找出其中的规律,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赊销政策 篇3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 赊销 应收账款

一.引言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企业的知名度、产品技术、质量、销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身处不同的实力地位。当企业有着强势的品牌和广泛的社会知名度时,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就会处于主导地位,在制定赊销政策时其控制能力就越强,相反,当企业初出茅庐时,没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牢固的市场地位,那么他需要放宽其赊销政策,通过经销商这条重要途径来打开市场。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地位,并根据各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赊销政策,实现企业应收账款有效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赊销的内涵及动因

赊销是信用销售的俗称。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

一方面,赊销行为其实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贷款,通过延期偿付达到刺激销售的目的,作为一种投资,如果控制的好,呆账损失、账款管理费用支出小于销售额扩大带来的额外收益,就可以提升销售,提升竞争力增加利润。

另一方面,赊销管理处理不善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赊销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虚增企业的经营成果;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延长企业的营业周期;加大企业坏账损失的可能。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许多企业对赊销产生了一种畏惧之感,不敢赊,但在行业内赊销已成风气,你不赊,别人赊,你的竞争对手就会借机抢走你的客户,所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赊销是方式就不可回避。

但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企业如果能够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清晰的把握其市场定位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制定出恰当的赊销策略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那么就可以让赊销成为扩大销售的一项有用投资,使赊销转化为一把真正能帮助企业达到促销目的的双刃剑。

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供求特点及赊销政策

(一)导入期的赊销政策

导入期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导入期。此时阶段产品设计尚未定型、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低、品种少,成本高,由于刚进入市场,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产品的销量小,销售额上升缓慢,为了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企业需要通过赊销,打开销路,让早期采用者等有影响力的群体了解产品。这个时期的赊销政策主要致力于市场的拓展,如何扩大产品的影响面,吸引更多的潜在的消费者。

1.基本政策

为了企业的长期持续性发展,让消费者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质量评估期,对其新产品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在导入期企业应该采用相对宽松的赊销政策,尤其在赊销比例、赊销期限两个方面要相对宽松。

2.针对不同的产品性质、企业规模、产品质量优劣,不同企业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赊销政策。

(1)一般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的质量确认难度相对更大、需要确认的时间更长,因此,相对一般产品,高科技产品在设制现金折扣期限上要更进一步地放松,信用标准降得更低一些;赊销比例更大一些;信用期限更长一些。

(2)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质量得到市场的确认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中小企业在赊销问题上,可能要更进一步地放松其赊销政策,信用标准降得更低一些;赊销比例更大一些;信用期限更长一些。

(3)质优产品和欠优产品;为了传递质量信号,质优者由于在质量的优势。消费者对其产生信用的程度相对较高,产生信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在赊销上,优质产品可针对其市场的信誉度的改变适时收缩其赊销宽度;而欠优者则应该采用完全不同的策略,尽量收缩信用政策,以尽快收割当前的短期市场为主要目的。

(二)成长期的赊销政策

当产品进入导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相当大的市场需求,销售量迅速增加。此阶段,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已趋于成熟配套,产品已基本定型,具备了批量生产条件,成本逐渐下降,产量增加。这个时期的赊销政策主要服务于为企业扩大销路,利用赊销政策的合理设计促进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地位,其体现出的总体特点就是:严格信用标准、优化客户结构、收帐程序要严格执行。

1.基本政策

(1)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严格的信用标准,尽可能地在最初的环节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2)利用信用标准优化客户结构,尽可能地挤出劣质客户;利用比竞争对手优惠的信用条件尽可能地吸引优质客户。

(3)此时,现金折扣与折扣期是应该灵活运用的杠杆。这两个变量在成长期对购买者有着实质性的吸引力,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

(4)在这个阶段,尽管吸引客户、优化客户结构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总是存在的,判断的失误有时总是难免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收帐程序也是要着力加强的环节。

2.针对不同的产品性质、企业规模、产品质量优劣,不同企业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赊销政策:

(1)一般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所涉金额通常比一般产品的要大,因此,在成长期的基本赊销政策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严格信用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客户质量;收帐程序也要更严格一些。在运用现金折扣和现金折扣期这两个杠杆时,高科技产品的运用余地比一般产品的空间要大,因为在这个时期高科技产品的利润空间要比一般产品的大得多,所以对高科技产品而言,可以以更大的幅度运用这两个杠杆。

(2)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大企业对现金折扣和现金折扣期这两个杠杆的运用的力度应该比中小企业的大,因为大企业有这个实力。在信用标准方面大企业应该比中小企业稍宽松,但是收帐管理方面,大企业会采用更严格的程序。

(3)质优产品和欠优产品;为了传递质量信号,质优者可以直接采用成长阶段基本的赊销政策;而欠优产品则应该、尽量收缩赊销政策,以尽快收割当前的短期市场为主要目的。所以,在产品成长阶段,欠优产品依然采用更加严格的赊销标准,启动更加严格的收帐程序,而现金折扣政策几乎不使用。

(三)成熟期的赊销政策

成熟期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一方面,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整体的供给能力也逐渐进入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产品品种增多,仿制品、替代品不断出现,特别是市场上出现了性能更好的同类产品。这两种因素直接导致整个产品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在此阶段,市场上的整体利润空间很小,每一笔坏帐、每一个拖欠的客户对企业来说都将形成很高的财务和销售压力。某次销售的应收帐款如果真成为坏帐,那么这次销售带来的财务上的损失将需要大约20笔左右同等规模的销售才能弥补得上。此阶段的赊销目标是防止应收账款变成坏账、死账。

1.基本政策

(1)不宜采用销售导向的信用政策,不宜将信用政策定位在促进销售的目的上,这样做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财务压力,也会给后面的阶段带来隐患。

(2)这个阶段的赊销政策应该逐渐向紧缩型转变。

(3)赊销标准要比成长阶段更加严格,采用更严格的客户信用审查流程,对于额度较大的赊销必须慎重考虑。

(4)现金折扣政策的使用要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不要指望这个政策的杠杆作用,客户的结构控制主要依靠信用标准与信用审查。

2.针对不同的产品性质、企业规模、产品质量优劣,不同企业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赊销政策:

(1)一般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所涉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期限(有时甚至多期)通常比一般产品的要大、要复杂、要长,因此,要比一般产品采用更严格的赊销标准。赊销比例、信用额、信用期限等重要变量的设计要比一般产品更加谨慎,同时又要更加灵活。尽管高科技产品运用现金折扣和现金折扣期这两个杠杆的余地比一般产品的空间要大,但是在产品成熟期,高科技产品的利润空间也未见得有多大,所以对高科技产品而言,在产品成熟期间两个杠杆的使用也要尽可能地在最低限度水平上使用,因为这两个杠杆对企业的真实利润有实质性的影响。

(2)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大企业在赊销标准方面比中小企业稍宽松,但是应收帐款管理方面,大企业会采用更严格的程序。在信用政策的其他关键变量上同样是以谨慎为基调。

(3)质优产品和欠优产品;优质产品依然应该采取成熟期的基本赊销策略;而欠优者则应该尽量收缩赊销政策,以尽快收割当前的短期市场为主要目的。

(四)衰退期的赊销政策

衰退期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企业已形成的巨大的生产能力,而市场上的需求却在日益减少。在产品衰退期,基本已经无利润可图,每销售一笔,对公司来说未必是净利润的增加,很可能是净成本的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出现坏帐或拖欠问题,对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一时期,不论是一般产品还是高科技产品或者大小企业或优质、劣质产品都要严格控制赊销,基于此这一阶段的赊销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最大可能性的回收应收装款,这个阶段的赊销政策总体特点是:最谨慎与严格的信用政策。这个阶段的具体赊销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收割型”的信用政策,尽可能地少赊销、非常严格地控制客户质量、尽可能地防止坏帐的发生、尽可能地将平均回款期降到最低限度、收帐程序从发票开出时就开始、收帐是信用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人员配备、加大奖励与惩罚的措施力度,促进收帐效率的提高。

2.采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严格的信用标准和客户信用审查流程,信用决策慎之又慎。

3.收帐程序成为最主要的工作,从发票开出时就立即开始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

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和特点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产品和市场现状,给出明确的市场定位,相应得出有针对性的企业的赊销政策,这种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赊销政策让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和把握赊销,而不是一味的抵制赊销或者是深受其苦又不得不赊,保证企业的最终绩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真正“适时”把握赊销,才有可能让赊销成为企业促销的有力手段,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参考文献:

[1] 艾米莉. 渠道的革命.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N],2006.9

[2] 柳絮. 韩玉启.企业信用销售策略.《统计与决策》[J],.2005.1

[3] 张鹤. 赊销管理与汇款技巧.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N],2005.6

[4] 刘宏程. 赊销与风险控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N],2003.5

政策周期论文 篇4

一、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财务特征分析

1. 初创期的财务特征。

(1) 资本来源一般是低风险的权益资本。在初创期, 企业的资信水平低、偿债能力差、可供抵押资产有限, 举债融资缺乏信用和担保, 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因此资金来源一般是低风险的权益资本。 (2) 经营风险很高。在初创期, 由于投入多、产出少, 投资项目风险高、技术研发风险大, 同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推广阻力大, 缺乏销售渠道、资金回流缓慢, 融资不利等, 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极不稳定, 因此其经营风险往往很高。 (3) 资金需求缺口大。一方面企业处于开发产品阶段, 资金需求很大, 另一方面现金流入少使得企业资金筹集困难。

2. 成长期的财务特征。

(1) 经营风险大大降低。由于产品试制成功, 销售量快速增长, 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企业开始产生现金流入, 拥有了一定的自有周转资金, 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2) 融资渠道多元化。由于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得新进入投资者所注入的资金, 而且还可以利用银行进行一定的负债融资, 从而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3) 资金需求仍很大。一方面, 企业规模日渐壮大, 销售量快速增长, 使企业存货和应收款项占用的资金量增加;另一方面, 企业再投资机会的增多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也使得企业需求大量的资金。

3. 成熟期的财务特征。

(1) 财务状况较为平稳。企业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产品市场份额稳定, 盈利水平稳定, 现金流转顺畅, 资产结构合理。 (2) 大量进行负债融资。由于企业经营风险减小, 盈利能力增强, 产生了大量的正现金流量, 企业开始大量举债融资, 以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进行合理避税。 (3) 资金需求降低。企业已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 有较充裕的现金流量, 对资金的需求减少。此外, 企业的再投资机会减少, 生产需求减少, 资金需求也随之减少。

4. 衰退期的财务特征。

(1) 资金主要来源于借款。在衰退期, 企业逐渐从行业中退出, 销售业绩开始下降, 市场需求逐渐减少, 因而企业多考虑使用短期资金, 通过借款融资进行合理避税,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 (2) 财务状况趋于恶化。在衰退期, 企业产品供大于求, 市场逐渐萎缩, 盈利日趋下降, 现金流量减小。宽松的信用政策造成资金占用过多, 坏账损失增多也使资金流转不畅。 (3) 进行有效的重组和并购。在衰退期, 企业的产品、设备老化, 管理思想僵化, 财务状况逐渐恶化。企业必须通过业务收缩、资产重组、兼并等形式延缓衰退或蜕变为另一个新的企业。

二、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收益分配政策选择

1. 初创期收益分配政策选择。

在初创期, 企业正处于产品开发时期, 财务实力相对较弱, 经营中的现金流入较少, 不能满足企业大量资金的需求。同时, 由于企业尚未树立市场形象, 信用低, 很难获得负债融资, 所以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地多留存, 以充实资本。剩余股利政策是首先满足企业的权益资金需求, 如有剩余才派发股利, 如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因此, 初创期的收益分配政策应选择剩余股利政策, 并基本偏向低股利或零股利政策。

2. 成长期收益分配政策选择。

在成长期的前期, 由于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投资机会的增多, 企业资金需求仍很大, 此时股东往往有分配股利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平衡资金需求和股利分配这两方面, 在成长期的高速发展阶段, 企业可选择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在成长期的后期, 企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经营、收益、现金流量相对稳定, 企业有能力给予投资者较高的、固定的回报。因此在成长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企业可选择固定股利政策, 向投资者定期支付正常水平的股利, 以向市场传递企业发展良好的信息。

3. 成熟期收益分配政策选择。

在成熟期, 企业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 经营风险很小, 财务状况较为稳定, 产品质量和市场销路稳定。但企业的再投资机会减少, 所以企业会提高股利支付率, 把剩余的资金分配给股东, 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 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应选择股利较为稳定的固定股利政策或股利支付率相对稳定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4. 衰退期收益分配政策选择。

政策周期论文 篇5

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由于存款准备金的效果比较显著,当它产生微小的变化的时候,就会造成货币供给量的巨大变动,被称为“巨斧”、“猛药”,我们认为存款准备金政策不宜作为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存款准备金工具存在的自身缺陷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替代,国外的中央银行一般已不再将其作为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如今我国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快频率微调的调整方式已经完全背离了国际趋势和颠覆了传统理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对冲外汇占款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存款准备金政策只有在流动性偏紧的时候才能成为巨斧工具,而我国的银行流动性体系却是具有不断积累的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因此我国高频率的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次,我国具有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我国目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还不发达,并且二者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极不均衡,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机制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情况下,我国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传导,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这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后,我国间接融资所占比重高。根据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原理,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必须是存款类金融机构所占业务比重大,且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所产生的间接融资量占总融资量的比重大。在我国,间接融资所占全部融资的比重非常高,这就直接决定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力非常高。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经济周期的波动是指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其对产出波动的冲击力度较大,时滞较短,解释力度较大。因此,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总需求即投资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主要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

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有以下几点。首先,银行通过降低贴现率和在公开市场收购证券来扩张信用。企业对利率下降反应特别敏感,从而可以增加借款,扩大存货以及订货,由此引起生产的增长。这又引起收入与支出的增长,需求会扩大,价格会上升。企业存货减少时,会进一步增加借款,因而扩大存货与订货。由此连锁的螺旋式推进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中央银行为了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至货币制度的崩溃,因此急剧地提高利率,使信用扩张终止和萎缩。在周期的收缩阶段,由信用收缩开始,循环以上步骤,从反方向上连锁的累积下降。

由于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说明了国家强烈的货币政策的基本态势和政治意图。人们会依据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状况,从而改变自己的支出希望。这一措施从理论上说是很强烈的,但是,在我国实际情况中并没有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击度,这是因为与其他政策性工具相比较,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告示效应更为直接和有效。人们根据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变化判断出经济的走势后,就会付诸相应的活动,从而导致政策过度,造成经济的过度波动。

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势必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导致利率的升降。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货币乘数的下降,货币供给减少势必会抬高利率。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将追随相对高利率的货币,涌入国内,导致我国汇率上升、国外需求下降,加剧了经济的紧缩;反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国外需求的上升,易引起经济过热。

所以,每调整一次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方面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量,进而对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产生影响,也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可测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中央银行自身的对短期利率的影响和公开市场操作。同时,一旦中央银行对外宣称提高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会大量的收缩投资与贷款,进而会收缩存款。商业银行这种投资规模的和迅速压缩贷款的反应,极易引起经济的不稳定。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由表格可以看出,在2005年-2006年间,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政策效应并没有显现,紧缩的政策是在政策开始实施年之后的2007年左右逐渐显现,加之国际金融形势日趋紧张,GDP增长率才开始回落。当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各国政府纷纷着手准备救市之时,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才开始转向,而此之前的紧缩政策效果还在显现,这将使GDP向下波动更大,经济复苏更是雪上加霜。但是,2010年以后随着M2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略微加快。从表格的数据可知,M2变化率与GDP变化率大致上有正向的线性的关系,即随着M2的增加的加快GDP增加也加快。

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货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明显,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直接导致货币乘数的变动,从而带来货币供应量增减而直接关系到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根据数据可以得到我国2005年到2013年GDP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一般情况下是大于GDP增长率, 而且GDP的波动幅度一直大于M2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两者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只是GDP的波动更明显。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动上升,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在2002年以前,我国经济波动和货币供应的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每个货币波动周期都相应着一个经济周期,只是GDP的波动较M2的波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2002年以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则呈现出明显的反周期性的特征。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政策时滞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并不能每次都达到熨平经济波动的效果。更多的时候,货币政策的过于频繁变动反而成为了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之一。endprint

下面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初步讨论M2和GDP之间相关性。

1.建立模型

我们假设拟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利用以上数据,采用Eviews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结果。得到一个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回归模型中得到的数据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Y=119553.9+0.0495X

(6.88) (17.81)

R2=0.9845 F=317.0639 D.W.=1.25

其中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R2是可决系数,F与D.W.是有关的两个检验统计量。

2.模型检验

①拟合优度: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845,表明我国GDP变化的98.45%可由我国对M2的投放量的变化来解释。

②经济意义: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每年M2每增加1亿元,GDP平均增加0.0495亿元。

③方程的显著性,F检验:由模型结果及其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可知,P=0〈0.05,则方程整体上线性关系显著,即M2与GDP是线性关系显著的。

④变量的显著性,t检验:由回归系数t统计量值及其伴随概率可知,P=0〈0.05,则该解释变量M2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⑤模型的自相关检验:由D.W.=1.25可知,模型本身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即我们所选取的数据是有效数据。

通过以上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我们可知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增长是有很高的相关性的,这说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波动具有很大的影响。

按照经济理论,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相应产生的影响机制为:存款准备金率变动→部分存款转化为准备金→影响货币乘数和信贷量→影响货币供应量→利率变动→投资变动→产出变动。因此,当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候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经济周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结论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乘数,然后会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动将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这容易对经济形成不良的后果,与此同时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带有很强的告示效应,对于货币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宏观经济调控的代价很大, 特别是我国存在的反周期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反经济周期的,而是为下一次的经济波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由此提醒我们,当政府在利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尤其是要避免因调控而产生新的市场扭曲, 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注释:

[1]黄达,《货币银行学》 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政策周期论文 篇6

关键词:股利政策,企业生命周期,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导师简介

郑建明:博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学系副主任, 教授, 博导。

导师点评:该论文选取“生命周期理论的股利政策”为题, 进行相关研究的总结概述, 从选题方面来讲, 比较新颖, 同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股利政策是近年来提出的理论观点并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 因而本文对该理论的相关总结概述有助于后期学者对其进行更好的补充与拓展研究;从内容来讲, 本文分别从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结论、样本数据以及研究方法等角度对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梳理概括, 观点鲜明、表达清晰、内容系统而有条理, 是一篇很好的综述性文章。

一、股利政策主要理论回顾

(一)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 在不完美市场上, 公司内部管理者和外部股东 (现有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 存在信息不对称, 发放现金股利是公司内部管理者向外界传递公司现金流量状况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然而, 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仍然存在缺陷, 对很多现实中的股利分配现象解释不了, 还有很多研究结果与信号传递理论相悖。

(二) 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一直以来研究比较多, 然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关于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的方面, 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 代理问题与股利政策并不一定呈线性关系, 而是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 如不同的法律背景、不同的市场条件等, 呈现出不规则的曲线关系, 因而代理理论对股利政策的解释力还是不够。

(三) 客户效应理论与税差理论

客户效应理论认为, 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偏好不同, 对投资的回报形式期望也不同, 因而投资者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进行投资, 整个证券市场会自动达到平衡。税差理论认为, 由于不同投资者之间以及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在税收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会导致投资者选择税负最低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 除了英美一些公司外, 大部分公司, 尤其是我国, 股权普遍比较集中, 因而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一般都是从大股东利益出发, 根据大股东对现金的需求或者对其他控制权利益的获得情况, 选择股利政策, 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使得客户效应理论和税差理论也不能很好的解释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二、生命周期理论与股利政策

正是由于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以及客户效应和税差理论在解释公司股利政策时存在很多不足, 没有一致的结论, 如Denis和Osobov (2008) 对股利政策决定因素的跨国研究就否定了信号理论、追随者效应以及迎合理论对股利政策的解释力。而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来研究公司的股利政策, 将投资政策和股利政策相结合, 与传统的股利无关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理论都不相同, 既考虑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前期融资成本的减少, 又考虑了成熟期代理成本的降低, 为解释“股利之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笔者认为生命周期理论应该引起学者的关注。

(一)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发展

企业生命周期类似于产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 都是假定发展过程类似于活的生命体。但一些企业可能有多个产品, 每种产品又可能存在于不同的行业, 因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于行业生命周期, 也不同于产品生命周期。但至今, 如何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尚未有公认的定论。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早期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广泛关注企业是否存在生命周期现象。Haire在1959年提出组织发展可能会遵循一致的模式。第二阶段的研究着重是针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的研究, 例如Chandler在1962最早引入了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 他认为企业战略和结构随着生命阶段不同而不同。近年来, 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理论的逐渐成熟, 出现了应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财务决策行为的文献 (如Anthony和Ramesh, 1992;Black, 1998;Aharony等, 2003) , 学者们逐渐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财务领域的研究中。很多学者研究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财务特征, 如张俊瑞、张健光、王丽娜 (2009) 研究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发现现金持有水平的高低顺序分别为成熟期、成长期、衰退期企业;超额现金持有企业中, 超额持有水平的高低顺序是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现金持有不足企业中, 持有不足程度的高低顺序是衰退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

(二) 股利政策与生命周期理论内在联系

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 笔者认为必须结合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综合考虑企业的筹资能力、筹资特征以及投资能力、投资特征来分析。因而生命周期理论为分析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现金流、投资、筹资等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视角, 对股利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Fama and French (2001) 、Grullon et a1. (2002) 以及De Angelo et a1. (2006) 提出了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认为, 企业保留利润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如节省债券发行费用及其它融资成本等好处, 然而, 保留利润会使企业产生各种弊端, 如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等。因此, 股利政策显性或隐性地依赖企业对保留利润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并且, 随着企业利润的积累与投资机会的减少, 企业对保留利润还是分配利润的权衡也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在企业早期成长阶段, 企业投资机会所需资本超过企业内部产生的资金 (内源资金) , 企业保留利润并转为企业的投入资本进行投资所带来的好处大于成本, 企业不进行股利分配;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 投资机会的减少和累积利润的增加, 使得企业以股利的形式分配剩余资金, 从减少自由现金流被管理者随意处置所带来的浪费中得到的好处将占优。因此, 分配股利对企业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因而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结合了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财务资源与投资机会、筹资能力方面的特征, 通过对特定阶段保留利润的相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来推导出企业最优的股利政策。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 一方面投资机会相当多,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资金饥渴症”。根据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 在这样一种商业环境下, 中国上市公司相对少的支付股利特别是现金股利, 似乎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合理性 (徐腊平, 2009) 。

(三) 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相关研究概述

Fama和French (2001) 研究认为, 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相比, 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一般是盈利能力较强, 成长机会较少以及规模较大的公司。LLSV (2000) 发现, 在投资者保护较强的国家, 高成长性的公司比低成长性的公司支付更少的现金股利。LLSV的经验结果显示:当股东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时, 股东愿意为了公司的未来成长性而放弃现时的现金股利;较强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优化公司资源的配置, 在高成长性公司增加投资, 而在低成长性公司增加股利;较弱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就是股利政策的扭曲以及公司资源的错误配置。2006年, De Angelo.H, De Angelo.L和Stulz提出了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试图全面解释公司是否支付股利及支付多少的问题, 实证检验后认为, 成熟的、盈利能力好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股利。该理论将企业本身特性、外部经营环境及股东的预期相结合研究公司的股利支付行为, 更为合理地解释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Denis和Osobov (2008) 从世界范围 (美、加、英、德、法、日6个国家) 研究发现, 近年来, 除了美国和加拿大, 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市值甚至占整个资本市场市值的90%以上, 并且更集中于前20%发放股利的公司, 他们认为这种集中现象与生命周期理论一致, 即自由现金流量是决定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谢军 (2009) 认为大部分研究均没能具体回答, 过度现金股利是否会恶化公司资源配置, 并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产生负面效应, 也未能恰当识别现金股利的派发究竟是出于减少冗余现金的需要, 还是出于控股股东套取现金的企图。他试图通过检查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成长性的关联性, 考察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资源配置的影响, 并着重分析第一大股东持股变化对现金股利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 第一大股东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当公司成长性较高时, 第一大股东会保留更多的现金用于成长性机会的投资;当公司成长性较低时, 第一大股东会以股利的形式将多余的现金支付给股东。对于高持股公司组, 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显著的逆向影响, 且影响值较大;对于低持股公司组, 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也具有逆向影响, 但影响值的经济显著性和统计显著性都较弱;对于中持股公司组, 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徐腊平 (2009) 实证结果表明, 股利支付的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

三、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 样本数据

实证研究的数据多采用面板数据, 其中又可以分为单一国家数据和跨国数据, 如Denis和Osobov (2008) 提供了留存收益———投入资本组合在股利政策中扮演重要作用的跨国证据, 目前来说关于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 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 主要是对单一国家单一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我国,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比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晚, 并且上市公司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上市公司的数据不够全面, 因此, 未来对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可以从数据方面进行拓展, 当然这需要考虑到不同市场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不同, 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 实证研究方法

关于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 关键在于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准确划分, 抛开股利政策,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在企业管理领域已有很多研究。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方法主要是用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增长率、股利支出、企业年龄等指标综合确定, 相关研究主要有Black (1998) , Aharony (2003) , Dickinson (2006) 等。宋剑峰 (2000) 运用Edwards-BellOhlson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的经验研究显示, 市净率是一个能较好预示上市公司未来成长性的关键指标。张俊瑞、张健光、王丽娜 (2009) 计算标准化销售增长率和标准化资本支出增长两个指标来确定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徐腊平 (2009) 将企业财务生命周期阶段的代理变量采用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组合, 即RE/TE或RE/TA (使用RE/TA进行稳健性检验) 来衡量, 其中RE为留存收益, TE为总股本 (所有者权益) , TA为总资产。

股利政策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 (OLS) 、逻辑回归 (Logistic模型) 、方差分析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De Angelo以1973~2002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张俊瑞, 张健光, 王丽娜 (2009) 通过采用2004~2006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 分别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谢军 (2008) 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构建一个现金股利模型, 用于反映现金股利支付率、公司成长性、第一大股东持股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资源配置的影响, 选择2003~200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数据进行多元分析。

四、本文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状况进行了总体概括, 针对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文主要关注了目前研究尚不够全面、不太成熟的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应该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文分别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发展、股利政策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内在联系、目前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相关研究以及主要实证研究方法等方面, 对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综述。

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有了相关研究, 但是研究还不够多, 研究方法和数据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 各国之间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以及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 因而研究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股利分配企业生命周期特征相同与不同之处, 对我国上市公司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 对企业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未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一是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目前存在多种见解, 不同的划分方法对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而是否能够研究一种更准确有效的划分方法是值得研究;二是可以考虑扩展样本范围, 如综合考察我国资本市场和发达国家资本市场, 同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不同特点, 比如考虑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同特点等;三是可以考虑不同的研究方法, 如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可以更好的接近实务, 了解企业在制定具体财务政策时考虑的具体的因素是什么, 使研究结果更真实;第四, 关于股利政策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目前来说很少有结合资本市场对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股利政策的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 而笔者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视角, 并且可以结合目前比较主流的行为金融学进行分析;最后, 虽然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顾客效应与税差理论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是否可以将这些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结合, 更好地解释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值得研究。

政策周期论文 篇7

关键词:经济周期,金融危机,对外开放政策,美国国债

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特点, 经济发展都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20世纪全球的经济周期几乎与美国的经济周期相关联。目前, 伴随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

一、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

(一) 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始

1.从里根总统开始, 进入了新的一轮经济周期。里根经济政策实施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 全球的经济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和复苏期。20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滞胀, 80年代初里根上台, “标志着历时50年的旧秩序即罗斯福秩序的终结”, 因而成为美国经济政策的重大转折点。里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美国经济政策实现了重大转变, 不仅使美国经济在80年代走出了滞胀, 使得全球经济进入复苏期, 也为美国在90年代的超常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时期经济政策延续和扩展里根的供给政策措施, 美国政府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 使得美国进入新的经济时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超常高速增长, 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全球经济的繁荣期。

(二) 全球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的定性分析

1.全球经济周期调整的开始: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的全球经济周期调整

以美国次贷危机出现及蔓延为标志, 本轮世界经济增长正在进入调整期。自美国次贷危机显现以来, 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逐步反转, 全球经济逐渐反向调整;并且随着次贷危机的扩大, 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逐步影响实体经济, 全球的经济遭受重创, 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已经是不可避免。IMF预测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至0.5%, 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2.全球经济周期调整的定性分析

根据IMF预测显示,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发达经济体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下降至3.4%, 2009年全球增长按购买力平价衡量将下降至0.5%。表1是根据IMF统计和预测的世界经济产出的数据:

Note: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are assumed to remain constant at the levels prevailing during December 08, 2008-January 05, 2009. Country weights used to construct aggregate growth rates for groups of countries were revised. (These statistics from the IMF)

从表1的数据可见无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都出现衰退或者大幅下滑, 全球经济调整难以避免, 尤其是欧、日、美三大经济体, 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

二、全球经济周期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之下, 由于欧、美、日本经济的下行, 我国出口市场萎缩, 这对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的经济冲击非常大,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先前快速的增长势头难以保持, 也将面临经济减缓和调整。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际经济环境急剧恶化, 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 尤其是8月份之后全球经济周期调整显现, 经济下滑已成定局。短短一年之内全球的经济明显减速直至衰退, 全球经济已进入调整周期。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迅速的恶化, 出口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我国外贸单月进出口在2008年11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 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逆转, 国内经济增速明显下降, 我国经济面临很大的挑战。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 一季度增长10.6%, 二季度增长10.1%, 三季度增长9.0%, 四季度增长6.8%, 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 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 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 增长9.5%。工业生产增长放缓, 企业利润增速回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 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

2008年各季度GDP增长逐渐放缓, 第四季度仅为6.8%, 经济下滑之势明显。

三、全球经济周期调整下的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转变

由于金融危机深化带来的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 影响到我国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 我国经济政策从2008年初的“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过快、防止通货膨胀上升过快, 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到2008年四季度的保增长, 反映了经济运行由通胀压力至通缩风险, 由过热至趋冷的变化。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原有的对外开放政策面临重大挑战, 如原有的防止顺差过大采取的降低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在经济形势急转的情况下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和国内经济政策相配合, 保持经济增长。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转变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拉动因素, 对于我国这样出口占到GDP 40%的经济体, 一旦出现下降, 随之而来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放慢。2008年12月10日,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 1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898.9亿美元, 同比下降9%;其中进口749亿美元, 下降17.9%, 这是近年来, 我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2008年底我国经济政策调整, 提出“保持经济增长的方针”, 我国对外贸易承受巨大压力, 为此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扩大出口, 2008年下半年国务院连续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此后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 自2008年12月1日, 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调整涉及3770项产品, 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为落实国务院的决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明确了3770项商品的具体范围。

在进出口关税上也做出调整部署。据财政部通知, 关税将在2009年进一步调整, 采取四项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 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及税则税目等方面。另外加工贸易的进口就是出口的先行指标, 中国一半以上出口是加工贸易, 但是2008年11月份反映新出口订单数PMI指数从年中的52.3掉到了29。为了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 出台多项措施, 为加工贸易企业“松绑”。

(二) 引资政策的新变化

1.关于资金非正常撤离的政策变化

近年来,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少数外商投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现象, 给中方相关利益方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外资出逃或“半夜逃跑”已由个案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以至于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2008年11月份, 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 指出如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 中方将跨国追究并诉讼, 坚决维护中方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正式将针对外资抽逃之“追责”上升到国家高度。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周期调整的情况下, 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经济情况变化很快, 吸引外资和防止外资非正常撤离将成为我国引资政策变化的重点, 预计在2009年可能会有更多的法规和细则出台, 以进一步吸引外资和有序地利用外部资金, 保持经济增长。

中国商务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并自2008年8月20日起施行《外商投资矿产勘查企业管理办法》将最大限度防止矿产资源被低价出售。另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2008年修订) 》已经国务院批准,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2.房地产领域已由限制国外投资向欢迎外资转变

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大, 并且对相关产业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回落将进一步加大国内经济调整风险;并且房地产市场上下游牵涉面较广, 只有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才有利于宏观经济向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 并指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温家宝总理2008年12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2008年12月17发改委下达100亿元保障性住房中央补助资金;200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布了《廉租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廉租房建设贷款利率下浮10%等。从这些举措中已经显示出政策的转向, 再加上房价的持续下跌, 为刺激经济的需要, 房地产领域对于来自国际的投资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由2007年的限制转变为鼓励外来资金的政策。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

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但是此次金融危机在为全球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带来了企业境外并购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投资限制的减少, 为企业间并购带来千载难逢的良机。这对于那些需要“走出去”以谋求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到了特定阶段, 对石油、铁矿等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另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国际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寻求资源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 对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也在逐步完善。2008年12月15日,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台办共同出台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鼓励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2008年上半年我国中海油、中国首钢、中国投资公司等实力强劲的中国企业集体出手,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在这一特殊阶段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总体持支持态度。

4.税收政策的变化

目前经合组织 (OECD) 国家平均税率为29.8%,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顺利实行, 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定为25%,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且新税制对现有企业给予过渡期的照顾;外资若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或投资领域 (如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治污项目) , 仍有政策优惠。总体来说我国实行新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对于外商投资来说相对减少, 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应当扩大优惠吸引外资, 但是所得税的出台和调整涉及面较广, 在2008年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目标而调整新所得税的空间很小, 但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以暂行条例和细则的形式做出了调整, 降低部分商品的的税率比例,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政策的新变化

(1) 资本市场政策的变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 证监会已陆续出台了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等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措施, 取得了相应的效果。近几年来中国证监会积极稳妥地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 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开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完善市场法制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问题, 市场质量明显改善, 市场结构日趋完善, 市场效率显著提高。与此同时, 证监会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 陆续出台了规范和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增加上市公司回购和股东增持, 推出可交换债券, 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等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措施, 较好地适应了新形势下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要求。政策累积效应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国务院还表示, 将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包括适时推出创业板、钢材和稻谷等商品期货等。国务院还称, 将允许在内地有较多业务的香港企业或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的银行目前仅被允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债券, 政府还将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

(2) 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根据200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和2008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通知》, 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2008年12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自9月份以来连续第五次减息, 将一年期基准存贷利率分别下调27个基点至5.31%及2.25%。同时, 主要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比率也下调50个基点至15.50%。中国央行此举与美联储的行动似成呼应, 在此一周前,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调低至0%至0.25%的历史最低区间。该次减息显示出中国政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通过确保流动性及鼓励信贷增长支持经济发展的决心。

经济不景气之下企业重组、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便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次重新洗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 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随着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 企业并购不再是银行贷款的禁区。2008年12月6日允许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的银监发[2008]84号文件发向国家开发银行及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并购贷款开闸。

6.汇率政策和人民币政策的变化

(1) 汇率和外汇市场政策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在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新条例的颁布是为了应对中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修改后的条例共54条, 进一步便利了贸易投资活动, 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制度, 建立了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 强化了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健全了外汇监管手段和措施, 并相应明确了有关法律责任。目前中国还是双顺差国家, 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8年12月10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 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当然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目标不会仅仅钉住国际收支, 更重要的是保持就业和经济增长, 这也是目前汇率政策的一个基点;中国仍然坚持“参考一揽子货币, 考虑多种因素”的汇率形成机制, 但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明智和现实的对外政策选择。

(2) 有限允许人民币境外结算, 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开端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12月2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后, 意味着进行贸易的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两个试点地区的贸易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同时规避因美元贬值所带来的风险。国务院重申, 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同时还将扩大人民币在周边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规模。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个举动是支持香港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 允许符合资格的企业在香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 并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订货币互换协议, 有需要时为香港提供资金支持。对于香港来说, 人民币结算试点可以加强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能力, 从而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多重机遇之下,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已然加速,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7.增持美国债券

自2008年3月份以来, 中国已经连续增持美国国债, 到6月份规模达5065亿美元,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幅逐步加快,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字, 截至2008年12月末, 中国2008年共增持美国国债2186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 (TIC) 数据显示, 持有总量达到6962亿美元, 居各国之首。自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债主”那一刻开始, 中美经济的依存度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增持美国国债成为降低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相对较好的方式, 反之, 如果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必将影响美元价值和汇率的稳定, 美元的贬值将使得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攒起来的财富迅速缩水, 从这一角度看, 中国争做美国最大“债主”的实质之一是积极维持美元本位的稳定。另外相对于黄金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债券等投资工具, 美国国债是选择之一。除美国国债之外,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会寻求对战略、能源等资产的投资, 以形成外汇资产配置多元化, 降低风险。

除了以上的对外开放政策转变之外, 在全球经济周期调整的艰难时期, 中国多方面加强了对外经贸合作, 加强与欧美和东盟等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如中欧经济峰会、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等, 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 以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

四、全球经济调整的展望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趋势

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目前尚难确定, 但是毫无疑问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在2009年将继续深化调整。在这一情况下, 国内政策侧重于保持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和国内政策配合的基础上做出相应调整, 如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政策、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政策、FDI的相关政策、对外经济合作和交流的相关政策等都会做出积极调整。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1-4季度) .

[2]IMF.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2009-01-28.

[3]李红岩.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J].科学决策月刊, 2007 (11) .

[4]国务院常务会议 (2008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5]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新闻网, 2008-12-26.

政策周期论文 篇8

关键词:当前宏观经济,经济周期,房地产

我国房地产从2000年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到2005年、2006年通过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过快, 随后2007年价格再次较快上涨, 再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带来的2008年价格开始明显下降, 都显示出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日益紧密。

因此, 进一步研究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主要由哪些因素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中的社会总消费与总投资有什么影响, 应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阶段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 随之经历了三次时间集中、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 这三轮宏观调控都比较主动地采用了间接的经济手段。

1.1993年~1996年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针对1992年的经济过热, 从1993年起实施的紧缩性的宏观调控, 在初期采取较多直接行政操作方式, 以治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

2.1998年~2002年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扩张性宏观调控

针对1997年经济偏冷, 从1998年开始实施扩张性的宏观调控, 更多地采取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同时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 解决了扩大社会总需求的问题。

3.2003年以来的中性宏观调控

针对2003年经济运行中又出现的一些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中性宏观调控, 政府果断做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 在手段的运用上讲究综合性, 动手早, 见效快, 未雨绸缪。

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自2002年以来, 中国一直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并且经历了持续六年的经济繁荣期。2002年至2007年, 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1%、10%、10.1%、10.4%、11.1%和11.4%, 年度间的平均波幅很小。2007年, 中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 比2002年增长65.5%, 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但这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1. 物价总水平逐步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和上升

2002年至2006年,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 分别为-0.8%、1.2%、3.9%、1.8%、1.5%, 而到2007年, CPI上升幅度达到4.8%。进入2008年, CPI进一步创新高, 由农产品和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 逐渐向其他商品和生产资料领域扩散, 以致许多学者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存在着由结构性价格上涨走向全面通货膨胀的巨大风险。

2. 投资增长持续偏快, 推动中国经济过热增长

2002年至2006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6.9%、27.7%、26.6%、23.9%、24.8%。对宏观经济而言, 投资需求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有助于拉动经济走出萧条实现持续增长;另一方面, 过度的投资冲动也很容易推动经济走向过热。

3. 信贷规模扩张, 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与经济高速增长, 与投资扩张相伴生的, 则是不断扩张的信贷规模及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从中国的信用扩张周期来看, 2000年以后, 银行信用系统逐步摆脱了1997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紧缩局面, 而处于一个持续扩张的时期。2000年, 代表社会信用总量的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0%, 此后M2的增速不断加快, 到2005年上升至21.1%。尽管近年来, M2增速有所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4. 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上涨孕育了巨大的经济泡沫与经济风险

房地产与股票价格膨胀产生的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资产泡沫, 导致居民存款从银行搬家, 流入房市和股市, 不仅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吹大了资产泡沫, 加重了通货膨胀, 而且孕育了资产泡沫崩溃后经济剧烈收缩重组的巨大风险。

5. 来自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与困境

近年来, 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以每年约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 到2007年底, 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如中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实施的对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大量国际投机性资本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这些都对经济过热和结构失衡,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 国际经济风险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

除了国际原油、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国内生产成本和物价上涨外, 2007年3月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逐步拉开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序幕。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特别是美国为刺激经济所采取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有可能部分抵消或削弱中国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效应。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事实证明, 由于宏观经济发展波动性以及房地产业内在的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 房地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从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 到第二次经济危机爆发之间, 定义为一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都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1. 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这个增长过程不是平稳的而是波动性的, 发展至今, 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1981~1983年的第一轮周期;1984~1990年的第二轮周期;1991~1996年的第三轮周期;1997年开始至今的第四轮周期。

比较这四轮周期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周期的长度在增加, 波动幅度在减小, 衰退与扩张的时间比在减少。可以判断, 未来中国房地产周期除了延续这一趋势外, 还将表现为周期每一阶段的变动将呈波浪式, 且变化越来越无规律性。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尤其是住房制度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周期, 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 出于对房地产发展过热的担心, 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过热现象, 实际是其发展周期波动规律的表现。研究导致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原因及政府应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对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

分为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内生因素在本质上决定着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 外生因素则是波动的初始原因或初始推动力。

(1) 内生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供求和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需求与供给。价格、收入、政策以及预期的变动都会使房地产需求总量受到影响继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 房地产供给总量也会在技术、劳动、资金管理等条件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扩张或收缩的变化。只有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同时平衡的情况下, 房地产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供求总量和结构任何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 房地产经济就需要进行调整, 继而引发房地产经济的波动。

房地产投资。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时, 房地产投资利润率是需要被考虑的重要指标。利润率通过引导房地产的投资走向扩张或收缩, 对房地产周期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房地产投资波动常被看作是房地产周期的引擎。

(2) 外生因素包括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指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敏感程度较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这些具有明显周期性质的宏观政策因素, 在短期内对房地产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 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 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越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有所区别。此外, 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变化、体制变迁等都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

(3) 随机因素, 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战争、政治风波等社会突发因素, 以及不可预测的因素如科学技术的根本变革等。这些因素对房地产波动有突然、直接、猛烈的影响, 这些影响一般是短期的, 但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3. 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建议

目前关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的看法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未到波峰或者没有过热、已到波峰或者已经过热。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房地产业发展长周期还包含一些短周期,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周期性波动是很自然的经济现象, 这些周期性波动都在可控的范围。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防止房地产业出现大幅度波动。

(1) 在加强周期性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正确判断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一般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量的增减、产业增长率的高低、房价的涨跌和市场交易的旺盛等主要指标来分析和衡量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 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为此, 应加强房地产周期的研究, 积累经验, 建立房地产周期运行的监控指标体系, 为正确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提供科学的依据。判断正确与否, 是实施反周期策略的前提。

(2) 采取反周期策略, 预先采取措施, 避免大起大落引起的强烈震荡。当前,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几年, 扩大内需仍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活跃, 扩大内需就会缺少活力, 经济发展也将缺少动力。因此, 宏观调控政策首先要立足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力求与之相适应, 防止房地产业过热或过冷;另一方面, 也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作用, 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延缓周期波动, 缩小波幅,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要处理好我国各地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统一性的矛盾。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 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因此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不一, 且房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周期既有全国性的周期, 也有各地的发展周期。因此, 房地产宏观调控既要避免“一刀切”, 又要保证地方政府有效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更应是指导性政策, 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实行, 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牛凤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业的发展[J].经济纵横, 2008 (3)

[2]陈秀梅韩和林赵元兵: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兼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1)

[3]田成诗.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景气关系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7)

[4]何国钊: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12)

政策周期论文 篇9

目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有二十多种, 相关理论形成了多个分支,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两种政策相互依存、共同作用, 形成激进、中庸和稳健型三种类型的融资策略。刘运国认为营运资金综合策略可概括为三种:一种是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低而流动负债在总资产中占比例高的激进型策略;第二种是两个高比例配合或两个低比例相配合的中庸型策略;第三种策略是高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稳健型策略。钟璐则认为, 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和营运资金筹集策略各分为三种分别是适中、紧缩、宽松型和配合、激进、稳健型。

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应采取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作为短期财务决策行为, 是要使资产风险、偿债能力和企业绩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下面我们将就就简化的企业生命周期四阶段在上述三方面的特点来分析企业应采取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企业初创期, 生产规模小, 盈利水平低, 企业形象尚未树立, 企业价值低, 投资者并不青睐, 缺乏畅通的权益融资渠道, 负债融资的话债权人可能需要以较高的风险收益为代价, 同时由于盈利少, 负债的资金成本不能为企业节约税务成本;同时作为新企业, 商业信用不足, 较难得到商业赊购。这一期间,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生存, 并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企业的关键绩效财务指标是订单和销售额最大化。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 企业可能没有系统的信用管理政策或宽松的信用管理政策以争取客户群, 保持较充裕的存货满足客户交货期需求。同时由于现金流出量远高于现金流入量, 企业要保持较高的流动资产水平来应付创业期的投入。总体来说在营运资本管理上表现为高流动资产和低流动负债, 即稳健型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企业成长期, 技术、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产品基本定型, 资源较为充足, 企业自我判断能力差, 市场地位不太稳定, 经营风险开始降低, 财务风险开始加大, 企业会关注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 由于获得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能够获得稳定增长的现金流, 企业不必在流动资产上投入太多, 企业会保持较低的流动资产水平。同时扩张生产能力需要加大固定资产投入, 由于企业存在高增长的预期, 供应商和银行都愿意给予较高的商业赊购和银行贷款, 企业会保持较高的流动负债水平。在营运资本管理上表现为低流动资产和高流动负债, 即激进型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企业成熟期,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达到规模效应, 企业有了知名度和产品美誉, 在某些方面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经营管理能力趋于成熟, 建立了自己的信用评价系统, 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控制, 有战略规划意识的企业会在这一时期着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准备进入再生的成长, 偏向保持较低的流动资产水平;此时的企业融资渠道畅通, 但企业不愿意过多的负债, 再者由于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 权益资金成本低于债务资金成本, 企业多偏向吸收更多的权益资本, 流动负债水平较低。在营运资本管理上表现为低流动资产和低流动负债, 即中庸低型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企业原有的行业绝对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市场份额慢慢降低, 成熟期阶段如果没能及时找到新的增长点, 企业就进入了衰退期, 沉淀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上的资金越来越多, 流动资产的水平逐渐增高。由于机体老化, 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价值降低, 资本融资渠道受阻, 为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 企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债务融资和商业信用赊购, 流动负债水平也上升。在营运资本管理上表现为高流动资产和高流动负债, 即中庸高型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三.应用的局限性和深入研究方向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阶段选择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前提是能判断企业处于哪个阶段, 这一直是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应用研究的一个难点, 大部分国内外学者从定性的角度, 采用企业的规模、运营战略、管理组织结构、灵活性与可控性等作为划分依据, 这样的划分可能更符合实际, 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国内部分学者提出采用定量指标构建模型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 但都过于复杂且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这就给本文的应用带来局限性。

影响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因素很多,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 但企业所有者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同样对经营者选择管理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如企业绩效关键考核指标的制定, 企业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 不可避免会选择使得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政策, 所以还可以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影响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根据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分析企业在各阶段应采取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并指出应用的局限性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1]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以及企业蜕变的探讨, 中国工业经济, 1995 (11)

[2]李业.企业生命周期修正模型及思考[J], 南方经济, 2000 (2)

[3]刘运国, 黄瑞庆, 周长青.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分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 (3)

[4]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会计研究, 1995 (1)

[5]钟璐.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3)

政策周期论文 篇10

1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美国汽车产业的保护政策

美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对汽车产业由充分竞争到实施保护的过程, 在其初始发展期 (19九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期) 以及成长期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 几乎见不到保护政策的影子, 整个市场上以自由竞争为主线充分发展。

美国汽车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成熟期, 在此期间日系车在世界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 为了确保美国当年的汽车产业在世界上的有利位置, 美国政府实施了保护政策, 要求日本实行“自愿出口限制”政策, 当时美国和日本的汽车贸易摩擦日益严重, 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这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最终在1981年美日双方商议达成由日本主动出面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协议, 也就是日本开始向美国每年出口最多168万辆日本汽车, 3年后日本向美国年出口的日本汽车却提高到185万辆, 虽然表面上看, 美国汽车产业的产业保护政策以日本打破“自愿出口限制”而失败, 但是, 如果从市场的供求角度分析, 鉴于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大幅减少了供应量, 市场上的日本汽车供求关系转变为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供求原理, 供不应求将导致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售价提高, 这从一方面导致日本汽车产业拥有高额的出口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为日后日本汽车产业在美国直接投资设厂和日本汽车在美国大范围推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衰退期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后, 美国政府的汽车产业保护政策也开始不断增多。1982年, 美国国会通过制定《当地成分法案》开始对外资汽车公司进行限制, 法案规定外资汽车生产公司的整车必须使用美国本土75%以上的零部件才能够列在美国本土国产车的范围内, 要求该法案最迟不晚于1985年实施生效。美国政府不断总结过去不断扶持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 结果却导致日本汽车产业成为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竞争对手的教训, 美国政府开始通过“不公平贸易”保护政策促进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中提出了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的汽车企业不能扭曲双边贸易以实行国内股份的规定。发展到1992年, 美、加、墨三国共同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在该协定中, 由于美国单方面强制要求, 墨西哥必须在针对美国汽车贸易的相关协议中给出对贸易区内的成员国适当放宽其汽车产业股权投资的限制的承诺, 最终甚至被要求应该取消该限制, 并对各类当地相关的限制进行废止。美国政府一度对本土汽车产业给以直接补助。在世界上两大石油危机爆发后, 美国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为了脱离这种困境, 政府开始放弃由市场主导的自由竞争发展模式, 通过制定集群政策对美国最大的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予以直接补助, 主要是对底特律汽车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援助以保护其不断向前发展, 但由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公司在资金的使用方向上并没有按照政府直接补助的使用方向——汽车新型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 却把直接补助的资金用于非汽车制造的非使用范围内, 最终政府施行的集群政策以失败而告终。

通过分析美国汽车产业的政府保护政策发展历史, 可以看出, 由于美国的汽车产业实行的是市场自由竞争为主导的发展思想, 虽然政府在特殊时期内通过保护性集群政策对汽车产业集群进行扶持, 但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仍然缺少强制力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以正确的指导, 导致美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渐走向了衰败。

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日本汽车产业的保护政策

在日本汽车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程中, 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日本政府均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政策, 其保护政策分两方面, 一方面集中在对外贸易政策上, 即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政策的使用;另一方面集中在国内汽车产业政策上, 即对日本本土汽车产业制定的具体优惠政策。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汽车产业进入初始发展期, 直至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成长期阶段, 日本政府始终限制国外汽车特别是国外的小型轿车, 主要用的保护性政策是对国外汽车征收, 曾达到40%以上的高关税, 直到1971年, 进口汽车关税率才开始有所下降, 降为10%, 对外国汽车征收关税的保护政策直到1978年才停止使用。即使如此, 汽车产业的相关其他非关税壁垒却没有停止使用, 日本政府通过外汇限制手段、进口配额办法以及环境和卫生标准等规定对外国汽车的进入加以限制和规定, 1954年日本政府限制了进口车的使用方向, 规定进口汽车只能做新闻业务用车或者出租车使用, 而且3年内不允许其进行交易。1964年日本政府对进口汽车配额的管制范围从进口金额的限制演变到了进口汽车数量的限制上。

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虽然表面上日本政府已经取消了对进口汽车的关税征收政策, 但开始针对欧美等大型车以反公害为主要缘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在1976年政府对该法案进行了二次修订, 致使日本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最为严厉的国家, 由于这种新的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 严格限制了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先进汽车生产国的大型车的进口, 有效保护了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所以说直至今日, 日本政府仍然通过隐蔽性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 (如规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在技术层面和环保角度不断加强对本国汽车产业的保护。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一直对本国汽车产业给以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本国汽车产业直接性发展补助的保护政策, 一方面对进口汽车的挤占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则鼓励本国国民消费本土汽车, 日本政府曾经为保护国产小型车的发展在制定不同类型汽车的相关税率时, 规定高级豪华轿车的税率多达50%, 规定普通型轿车的税率为40%, 而规定小型轿车的税率为20%, 仅仅是普通型轿车的一半。日本政府也曾规定过不允许外商在日本进行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 直接保护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即使后期日本开始开放了国外汽车内胎制造行业, 仍然限制外商投资在内胎制造行业的比例必须少于50%。

综上, 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产业发展的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导致日本国内生产和消费国产车出现垄断, 伴随着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日益增大, 政府保护性集群政策的规定范围内长期促进了日本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可以说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保护政策而取得成功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日本对汽车产业保护政策的有效合理使用为日本汽车产业与欧美汽车不断竞争并最终赶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分析、比较及启示

通过对比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保护政策, 我们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对汽车产业规定的相关保护政策与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规定的相关保护政策相比针对性不强, 大多是暂时性保护性政策,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美国的自由竞争式发展导向使得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是以市场为主导, 政府适当干预为辅助, 政府的汽车保护政策只是以辅助方式对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侧面进行扶持, 缺少强制力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正确指导, 最终美国以底特律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不断走向了衰败;二是日本的政府主导式发展导向使得日本政府把保护政策贯穿在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始末, 日本的汽车保护政策主要体现在多项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政策的规定, 以及日本政府对本土汽车给予的直接性以及间接性补助方面, 在日本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虽然汽车产业的关税政策已经被取消了, 可是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始终有不同方面的严格保护政策, 在发展形式上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日本汽车产业集群尤其是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就是在日本政府不断制定相关保护性政策的指导下逐渐完善和完成的, 由于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的保护政策比美国的保护政策更为严格, 导致日本汽车产业不断快速向前发展, 成为世界上第一汽车生产大国。

我国作为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环境下, 与美日的经济基础差距巨大, 相比之下, 日本的保护多于竞争的发展模式更适合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等汽车产业集聚区, 但是由于保护政策跟不上, 出现了短期内的百花争鸣局面, 甚至在汽车发展的品牌上分区域重复度较高, 为避免这种情况带来的弊端, 我国政府在制定汽车产业保护政策过程中应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产业保护政策, 尤其是日本汽车产业的保护政策, 在发展中注重抵御国外力量, 保护本国的自主创新, 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如果保护政策跟不上去, 则只能做世界大牌汽车公司的加工厂。

综上, 根据对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美国和日本政府制定的不同汽车产业保护政策进行比较, 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得出我国汽车产业保护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多地学习日本, 对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关税、关税壁垒及本土汽车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方面多加重视, 争取早日从汽车制造大国跻身汽车制造强国。

摘要: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先进汽车工业的代表, 两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都是以集群为主要形式, 政府在其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论从保护政策的制定, 还是具体的监督实施上均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手段。因此, 对比美日两国汽车产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保护政策, 可以从中总结经验, 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所用。

关键词:生命周期,汽车产业,保护政策

参考文献

[1]俞培果.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06 (5) .

[2]程永明.日本汽车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八大举措[J].产业经济报道, 2009 (6) .

[3]王其和, 夏晶, 王婉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政府行为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 2010 (10) .

上一篇:文化反思与批判下一篇:无产阶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