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问题多

2024-06-24

办法总比问题多(精选4篇)

办法总比问题多 篇1

目前,3G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运营商都在忙于自身网路建设与优化,在3G建设过程中运营商对共建共享到底持何种态度?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状况如何?这一政策对运营商会带来多大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三家运营商及通信管理局的相关人士,深入了解了共建共享的实际状况。

落实面临一定困难

对于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一位南方某联通公司网络部李姓员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目前各运营商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正在推进过程中,但是没有想象的顺利。主要问题还是集中于主导运营商方面。

“工信部的文件对于共建共享工作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操作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位员工告诉记者。

目前,联通的3G工程建设任务很紧张,跟其他运营商推进共建共享工作,一些运营商迟迟不表态,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如果不进行这方面工作,当地管理局会采取一些监管手段,一经发现有故意重复建设、拒绝开放共享、擅自独立建设、租用第三方设施签订排他协议的现象,相关责任人将被处分,其中被撤、免职的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李姓员工介绍,联通的3G建设比另外两家运营商周期更短,但无论如何,从省公司到地市公司都积极推进共建共享工作,前期就把共建共享材料给了相关运营商,不过对方反映比较冷淡,在流程上往往会耽误一些时间。

现在大规模的共建共享基本处于一个半停滞的状态,在个别站点可能有一些协商,运营商间共建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

“即使没有这个《通知》,运营商间也会有一些合作,现在出台《通知》大家觉得工作更加有据可依。不过还是希望主导运营商能够更加积极,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共享资源数量上”。李姓员工表示。

配套工作还需加强

部分运营商共享积极性不高,也是由一定的主客观因素造成的。李姓员工表示,资源共享在操作层面难度太大,各家运营商都有各种理由拒绝共享要求。包括前期讨论的在共建共享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都遇到了。

以联通和电信共站址为例,3G时代铁塔、机房都是电信的,而联通的一些设备在机房中,如果由于停电或者线路故障等原因需要电信协助处理,电信因为维护不到位或者不能及时进行维修等原因,耽误设备抢修时间,有可能造成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引起客户不满。

由于共享在后期维护中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出现问题后的响应速度太慢,这点很难协调解决。这也造成了部分地区本来已经共享的基站,在3G建设过程中一方运营商逐步分离出来。维修不便、故障处理不够及时、企业文化背景不同,这都是共建共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共建难度更大,因为这个还涉及到产权问题。李姓员工介绍,共享都是考虑自己方面的利益,在不违背自己方面利益的条件下,可以允许一些共享,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

从另一方面,站在市场的角度,随着3G时代竞争加剧,主导运营商也不希望其他企业给自己的地位带来挑战。开放自己的资源给竞争对手,给自己造成潜在的威胁,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记者了解到,在南方某省,主导运营商的收入是其他企业的7、8倍,利润比其他企业的收入还要高1倍。这些差距随着3G时代竞争的不断深入,还有不断加大的可能。

相对于主导运营商,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运营商对共建共享则表现出了迫切的愿望。记者致电北方某电信公司了解到,电信在北方相对实力比较小,在共建共享方面是非常主动地。从洽谈到沟通都是主动推进,包括协议的起草都是电信牵头的。电信相关人士表示,共建共享对于希望能够迅速拓展业务的中国电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办法总比问题多 篇2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发生意外,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还在岛上生活了28年。

28年中,没有食物鲁滨逊就尝试打猎、驯养山羊,种植小麦,晒野葡萄干;没有房子,鲁滨逊就自己搭建并制作桌椅、陶器等生活用品。而且,他还救下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就这样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坚强的活了下来。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到了汇报,第28年,一艘飘过小岛的英国船救走鲁滨逊,从此他离开了小岛回到了现实社会。

读完这本书,我不但被鲁滨逊那神奇而坎坷的经历所吸引,更被鲁滨逊那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折服。想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点小难题就打起退堂鼓,在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就开始失去应对的信心。但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与鲁滨逊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可谓是落在脸上的小雨滴与大海里的惊涛骇浪之间的差别,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去克服和应对的呢。

方法总比问题多 篇3

【关键词】困惑与问题 方法与思考 期待

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与近年各省的高考文言文命题来分析,文言文阅读不管是教材的篇目章节还是高考的分值比重,所占比例都没下降,有些省份的教材中文言文比重反而提高了很多。但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课堂的枯燥、乏味,让很多语文教师痛苦不堪。各类教育类报刊杂志阐述的困惑与疑难大同小异。我认为,不管我们的现实教育环境如何,现实所存在的教学难点有多少,我们都不应该去回避这些问题与困惑,也不应该只是把这些问题摆出来。问题既然摆出来了,还是多从解决之道来探讨。探讨清楚了,再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一点一点地去实践,来修正,唯其如此,我们面临的诸多困惑方能逐一破解。

一、问题与困惑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具性至上,重言轻文,弱化人文内涵。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就仅限于“读懂”即领会解释词语,会翻译句子,能熟练掌握文言词汇与句式等这些表层的文章形式。但有时这些表层的文言现象也并不能轻易地弄清楚。而至于文言文本身的内在意蕴却不断地弱化,对文章本身的艺术、价值、情操基本被忽略。

其次,封闭性考查,唯古非今,割裂现实的联系。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阅读与教学,高考考查一头钻进故纸堆,紧抱死知识,很少将思想的触角伸向我们所处的时代。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只顾盘点文言文材料的字词句段篇,不作任何现实的、时代的解读,有些地方的老师干脆不分析不讲解,只是下发相关的解释材料,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这种现代观照意识的缺席,使得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僵化,显得一派死气。

第三,高考命题价值观陈旧、取材单一、漠视现代意识。高考说明中“浅易”二字,其实就轻率地把代表中国文学主流的散文化边缘化了,而高考命题又和教材所授内容大部分脱节,使学生和老师无法把课堂教学和高考考试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教材中相对选编的古文还是反映了我们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思想性和文学性较强,而现实教育的功利性促使很多老师和学生不愿去分析思考选文背后的深厚的思想和意蕴。

第四,文言文教授主体方法古板,教学重心偏移。中学语文教师绝大部分满足于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的理解与翻译,利用填鸭式的方法,直接明了地告诉学生每个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每个句子的含义与翻译,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须机械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记住就万事大吉了。因而一篇优美的古代文章就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日久天长,学生终于对我们的语文课感到厌弃了,最终也可能背弃语文课,发出“语文很美好,语文课没意义”的无奈感叹这也可以说得上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悲哀了。

最后,文言文接受主体意识淡薄。学生是文言文的接受主体,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更有理由学好文言文,了解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但是应试教育的重压,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文言意识越来越淡薄了。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文言文离他们很近,也离他们很远。近,是因为每一本书,每一套题都离不了文言文,为了高考,学生必须经常与文言文打交道;远,是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从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它,更没有把它当做自己责任的一部分。他们只是把文言文当作考试的一个内容,一个分值很高的内容。要拿高分,就必须理解这个实词的意义,掌握那个虚词的用法,至于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无暇顾及,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品读。其实,学生也懂得文言文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但是让他们真正认识和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若将传承历史文明的重任压在他们稚嫩的肩上,未免操之过急。不过,让他们早一点明白自己的历史责任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他们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以上列出的各项在我们的文言教学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或许并未穷尽,但也是我们长久以来很难消除的困惑,有些也是积重难返,或者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愿意碰的难题。但存在这么多的难题,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只能迎难而上了。

二、解决之道

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只能沉下心来,认真总结与思考,细致地分析与探究,这些存在的疑难还是可以逐步化解的。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少一些抱怨,细致认真地把各种方法与理论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归纳起来应该有以下做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阅读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分析文本 在讲授文言课文之前应尽量让学生充分预习,也可在课堂上放下时间自读课本,结合课本注释与相关文言参考资料。老师不要去干扰学生阅读,不用讲多余的话,打断学生的自主阅读,也不要不放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相信自己的學生有能力自我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如此方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脱离依赖思想,能够真正地独立自主地行走。

(二)联系史实与相关文章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一专题也可让学生自主解决,但教师须做必要的指导。如《苏武传》这篇课文,可引导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经历,匈奴和汉族的恩怨情仇,边关大漠的各种风情习俗文化,掌握这篇课文的前世今生及与苏武有关的人物如李陵、李广、卫青,抗击匈奴的各类战争故事。有学者说,任何一篇留传下来的古文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是这些故事才使我们对祖国的灿烂精神文明和文化瑰宝具有无尽的吸引力,也促使我们每一个人历经千年万年也不会失去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而这些也正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的内容,学生也愿意了解这些知识和传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来扩充学生的见闻,而文言文的内容却是最好的载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来把我们灿烂的文化介绍给学生。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灵活多变 对文言语言现象学生一般能自主解决,我们老师工作的重心侧重在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会去完成,去理解文言字词。并教给学生必要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字、词、句式弄清楚了,文言基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就只剩文言翻译了。作为教师,这时应该让学生来把自己所翻译的文言文大声地讲出来,做到逐字逐句,字字到位,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如此,每篇文言文课文都如此,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应该会有重大的提高。

(四)让学生自主赏析名篇、名段、名句,提升独立思考的空间 中学教材所选文言课文都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公认的经典文章,我们为何不让学生自主理解?再加以教师的分析,最后提供专家学者的相关评论。三者相结合,这样,我们长期以来忽视的对文本本身的鉴赏与分析就不再是盲点了。自主赏析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读后感的形式,课前五分钟的感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自由交流等方式。尽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都能够开口说自己的感悟,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领悟文言经典的魅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部分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能说出自己的感悟。也起到了让他们养成在公众场合大胆自由自信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好习惯,而这些正是我们中国学生最为缺乏的素质之一。

(五)课外的延伸阅读,相关古文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文章浩如烟海,诸子百家,唐宋散文,明清笔记,野史传奇,帝王将相,古代清官勇将们的品行、政绩、生活与命运遭际,宦海浮沉,这其中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启迪人生的智慧,可敬的英雄豪杰,可歌可赞的忠孝仁义。他们的音容笑貌、丰功伟绩、爱恨情仇,无一不是令人流连忘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会,成语分析,知识介绍,人物描绘等多种形式深入分析,理解巩固我们的学习与教学。

三、思考与期待

摆出的问题很多,但我们的方法也很多,我们也应该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笔者列出的方法说不上新颖,但是古朴简单,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我也一直坚信,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真正的把心放下来。沉静意志,别把各种经验和方法理论放在口头上而应该放在心上,也别仅仅写在文章里而应该用在课堂上。“别抱怨,这是一种尊严”;“别畏难,这是一种自信”;知行合一,方能把我们的问题和困惑解决。当然我们也期待教材编写者、高考命题专家、教育专家、语文教师彼此能够真诚地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观照彼此的研究领域。唯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不会受到如此多误解与诟病,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成为使学生喜欢、社会满意的心灵课堂。

办法总比困难多 篇4

《爷爷必须有办法》是由菲比·吉尔曼所作,曾荣获加拿大克力斯堤先生书奖。这本书的资料也十分搞笑,主要讲了当约瑟还是娃娃时,爷爷为他缝了一条毯子,随着约瑟不断长大,毯子也逐渐老旧。当约瑟的妈妈要把毯子扔掉时,约瑟拿着毯子去见爷爷,爷爷拿起毯子裁剪了一会儿,不久,旧毯子就变成了新外套。外套变旧了,又变成了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纽扣。之后,纽扣丢了。约瑟把这段奇妙的经历写成了故事,绘本到此结束。

虽然这只是一个短短的故事,但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使我想起了一件令我记忆深刻的事。

记得那一次,我和爸爸正在空调间里忙前忙后地拼装计算机移动桌。在安装底座时,碰到了一个对我来说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螺丝拧不进去。

刚开始,我怀疑是洞口被堵住了,心想:转一下就好。不料,刚刚还有一点前进空间的螺丝,经过这一作文Www.ZuoWen8.coM/转,变得寸步难行,彻彻底底地被堵严实了。我又认为是洞口不够大,拿螺丝刀捅了半天,一点儿成效也没有,螺丝照样纹丝不动。这回我真的束手无策了,想着一向站在那儿等待问题解决也不是办法,于是拿张椅子,坐在那儿悠闲地看电视剧。

我看着仍然在那儿忙碌的爸爸,便叫他也回来休息会儿。然而,爸爸还是在那儿查找原因,对我的话不理不睬。我见爸爸这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貌,也被感染了:爸爸真用功,我也要去帮帮他。于是,我关掉电视机,走上前,继续帮忙。但是爸爸似乎已经找到办法了,只见他又忙活了起来:他先调整了一下木板上的一个银色小东西,又用螺丝捅了一下,然后拿起钢梁,对准位置拧进去,我们都屏息凝视,期盼着成功。最后,螺丝拧紧了,我们都欢呼起来。

拼装完成了,我好奇地问爸爸,当时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下去呢?他回答我的是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一篇:结构弛豫下一篇:影视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