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对策

2024-11-07

定位对策(精选12篇)

定位对策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业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工业旅游凭借资源的独特性,以其新创意、新内涵、新视野逐步在旅游市场上崭露头角[1],引起了各方关注。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人们以工业遗存、工业厂区环境、工业生产工具、工业生产场景、工业生产成果、工业企业文化和工业博物馆等相关因素作为旅游吸引物,满足自己审美心理需求的体验过程。

笔者曾经专门撰文讨论过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六大问题:(一)部分工业企业缺乏推广意识;(二)“工”、“游”脱节,活动项目和内容不丰富;(三)缺乏延伸产品的开发,追加利益较低,游客消费水平较低;(四)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较低;(五)游离在旅游业的整体之外,与旅游业内其它部门关联性不强;(六)对工业历史遗产的旅游价值挖掘不够[2]。

上海的工业旅游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已经阻碍了上海工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一、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1、宣传促销的联合化。

工业旅游作为上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热点,公众对其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要求企业和政府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在宣传推广的途径上,要顺应行业和区域合作的潮流,开展联合促销,即对外宣传时既要横向联合,又要纵向联合。所谓横向联合,就是上海工业旅游要主动融入到长三角区域工业旅游的整体之中,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营销,打造长三角工业旅游群;所谓纵向联合,就是上海工业旅游要主动融入上海旅游产业之中,与旅游行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合作,纳入上海旅游业的整体营销体系,实现形象共塑、客源共享。此外,要注意工业旅游与传统旅游在促销途径上的区别,要将工业旅游产品纳入到相关企业整体营销的体系中,形成企业形象推广+工业产品促销+工业旅游宣传的格局。

2、工业旅游娱乐化。

目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形式呈现多元化,不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观光。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娱乐是当前旅游者最突出的需求。就目前而言,上海绝大部分工业旅游项目多以简单的观光为主,设计的参与性活动很少,·“工”、“游”脱节,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应有的娱乐性。为此,工业旅游企业要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精心设计,制定方案,选择既不影响工业生产,又能满足旅游者参与和体验需求的项目,增强娱乐性。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比如,青岛工业旅游就是一个娱乐性极强的成功例子。通过参与性的活动,将旅游活动真正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使旅游者体验到工业生产的乐趣,是工业旅游项目能够成功的关键。

3、工业旅游产品的衍生化。

从工业角度来看,工业旅游本来就属于一种工业企业衍生产品。从旅游业来看,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工业旅游的衍生产品可以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产品,它们作为旅游核心产品的追加,形成旅游的衍生产品。从整个旅游业来看,门票的收入仅仅是旅游收入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收入来自于提供的相关衍生产品,即追加利益的实现。从目前上海工业旅游总体情况来看,衍生产品非常缺乏。对于工业旅游,购物是最具有实际意义和开发潜力的衍生产品。购物可以分为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和工业产品。工业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纪念品时要注意纪念品的特色性、观赏性、艺术性和纪念性。在直销工业产品时,工业旅游企业要注意产品的物美价廉、贴近生活、便于携带,必要时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或邮寄的服务。这方面,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经验可以值得上海企业的借鉴。国内如浙江温州大虎打火机厂工业旅游项目在直接出售产品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国外如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因此,在上海企业中,也可以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总之,工业旅游要加强衍生产品的开发,尤其是购物品的开发,提高企业的追加利益。

4、工业旅游的知识化。

工业旅游资源作为工业旅游的客体具有知识密集性特点,因此,相对应的工业旅游是一种包含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特种旅游项目,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异”的需求,能起到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其它类型旅游如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中表现较弱。如何将资源的知识性转化为旅游活动的知识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工业旅游知识化的对策。首先,要形成知识化的观念。在开展工业旅游的过程中,要提高知识含量,要处处注重体现产品蕴涵知识,将知识性贯串于整个旅游的各个环节。其次,要注意传播知识手段。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兴趣和人类掌握知识的能力及规律,在开展工业旅游时要充分利用实物展示、现场演示、导游讲解、亲身体验等手段,设计项目调动旅游者的眼、耳、手、鼻、嘴等多个器官的作用,使旅游者获得感性认识,加快学习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知识。最后,要注意突出重点知识和各类知识的合理搭配。工业旅游所传播的知识具体可以包括工业产品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工业历史文化知识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工业旅游根据资源的特点,一方面突出蕴涵的重点知识,另一方面要注意各类知识的合理搭配。比如,针对工业历史遗产类项目,就要充分注意工业历史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重点突出它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工业历史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注意尽量做到“修旧如旧”和“就地保旧”,维持历史的原貌;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上,要同时发挥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种形式的作用;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还原历史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历史年代的生产与生活。

5、建设工业旅游服务的规范化。

依据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结合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特点,上海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了专门的上海市工业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要求。该要求针对上海市工业旅游景区(点)规定了基本条件、旅游设施、服务项目、人员、环境、安全、卫生及管理等8个方面的要求,涉及面较广也比较细致,有助于工业旅游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工业旅游这个新兴行业朝着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国家的标准和上海市的要求等规定为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提供了依据,要起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落实。但是,上海在要求的落实过程中却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上海市工业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要求的附则第一条中规定: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委托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执行本标准。这条规定让人心存疑虑,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专业服务的民间组织,其作为标准执行主体的资格值得研究。

6、工业旅游的热点化。

本文所指的工业是广义的工业,因此工业旅游活动也是广义的。工业旅游活动如何才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主动与当前相关的社会热点对接,成为热点的一部分或延伸是有效方法之一。在上海,工业旅游可以主动与工业有关的展览活动、节事活动对接,尤其是要参与到上海著名的工博会以及2010年举办的世博会,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回报。首先要认识到世博会和工博会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旅游资源,与会展旅游结合,可以开发成工业旅游产品。其次,要巧妙利用世博会和工博会的品牌效应,开展“借船出海”行动计划,提高上海工业旅游的知名度。第三,工业旅游要成为世博会和工博会参观者的后续消费产品。

二、上海工业旅游产品的重新定位

目前,针对上海工业旅游产品定位,有关部门及学者还没有明确的提法,但在工业旅游开发实践及产品的分类体系中有类似的想法,大致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上海工业旅游年票中,按照工业企业、工(产)业园区、工业展示馆、创意产业集聚区、综合类和特别推荐六大类进行了分类[3];二是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总体布局(2006~2010)》中,将工业旅游产品分为展现上海在中国工业旅游中最富内涵、最具代表的核心产品、体现上海工业旅游具有特色的产品、与都市旅游相关的组合旅游产品,并提出了16个产品主题[4]。本文认为,第一种方法缺乏个性,过于简单和粗略,体现不了上海工业旅游的特色,对游客产生不了视听觉的冲击,不能吸引游客。第二种方法较前者有了重大改进,主要体现在产品主题中,突出了上海工业旅游产品的特色之处,提法也比较吸引人,但是过于细化,造成有遗漏的现象,同时有些类型定位中产品数量过少,内容不充实,同时也不利于宣传。因此,本文试图明确提出上海工业旅游产品的定位及方法,分为艺术文化型、历史型、民生产业型、创意园区型、高新技术型、工业园区型六种定位,并分析各种产品定位的买点,指出代表企业,形成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定位。

1、艺术文化型。

工业旅游产品的艺术文化型定位主要针对生产的工业产品具有较高艺术性和观赏性或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企业。在上海,这种类型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手工制造业,有雕刻、绣品、织毯、首饰、传统民乐器、琉璃制品、陶艺等行业,代表企业也较多。这类企业具有巨大的工业旅游开发价值,应全面认识该类项目的卖点:一是该工业产品具有较大的艺术观赏性;二是其生产过程为民族传统工艺,具有艺术表演的性质。

2、历史型。

工业旅游产品的历史型定位主要针对那些年久、破损、简陋的工业设备和厂房等已经不再存活或没有生产价值却代表着中国近现代工业历史的遗迹,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这类工业旅游产品最大的卖点在于代表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见证了上海工业甚至上海城市的近现代发展史。

3、民生产业型。

工业旅游产品的民生产业型定位主要针对生产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行等产品的企业。作为工业旅游项目开发,这类企业往往是行业内著名的老字号,产品的品牌在上海和全国家喻户晓。如功德林素斋、张小泉剪刀、雷允上中药、大白兔奶糖等著名产品。这类工业旅游产品最大的卖点在于:一是利用老字号的品牌激发游客怀旧的情结和美好;二是可以设计游客参与性的项目,让游客体验食品、衣服等产品的制作,增强趣味性。

4、创意园区型。

工业旅游产品的创意园区型定位是上海最具现代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它与产业发展结合,与工业布局调整和保护历史建筑结合,与区域功能特色结合,在破旧不堪的老厂房注入新的产业元素,形成独特的魅力风尚。上海凭借着中国近代产业的发源地和雄厚的文化基础,拥有大量的老厂房、老仓库等优秀历史建筑资源和独特的上海文化,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上海已经建成了8号桥、时尚产业园、创意仓库、田之坊、M50、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多个创意产业园区,其中8号桥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首个以创意产业为特色的示范点。将创意园区开发成工业旅游项目,最大的卖点在于其所具有的知识性、时尚性、创新性和艺术性,游客在此能领略到各领域的最新潮流,并能彰显自己的个性。

5、高新技术型。

工业旅游产品的高新技术型定位主要针对的是代表着现代先进生产技术的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当代最为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和生产工艺,代表着人类在该领域掌握的最新技术,其生产的产品也是高科技产品。平时,普通人很难近距离接触,有一种神秘性。这种距离感和神秘感对一般游客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提高了游客的向往度。将高科技企业开发成工业旅游项目,通过参观,游客可以面对面地接触到工业生产技术的最前沿,开拓视野,领略现代化大生产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上海作为中国目前的经济中心,聚集了许多国内外一流的高科技企业。典型的代表有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金山石化等著名企业。

6、工业园区型。

工业旅游产品的工业园区型定位针对工业企业密集的园区。这类园区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园区内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企业,企业之间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游客可以在一个地方就感受到不同的企业文化,看到不同的生产流水线和生产工艺。同时,现代工业园区都进行过统一的规划,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本身就可以成为旅游项目。上海有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等多个工业园区。

参考文献

[1]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79-185.

[2]邱艳庭,王桂霞.浅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及开发模式[J].商业时代,2007,(32):104-105.

[3]鲍炳新.上海工业旅游年票[EB/OL].上海工业旅游网旅游产品网,2006-11-28.

[4]上海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总体布局(2006- 2010).

定位对策 篇2

● 集团公司刘波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等要求,而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定位清晰,是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制订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以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反复、停顿与夭折,都与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定位不清有关。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国有企业经营目标,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定位的不明确性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股在企业中占控股地位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三种类型。国有经济源于国家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是弥补市场缺陷和实现公共目标的一种手段,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的分布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限制,其规模无法与私有经济相提并论,国有企业基本上是特殊制度下的特殊企业,具有特殊的性质与目标。而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通过国有化或直接投资建立的国有经济实际上是战时政策的延伸和国家赶超战略的产物。

首先,它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也是我们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其次,从事生产经营的国有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经济载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着与西方发达国有经济迥然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我国国有经济不但要在质上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来保证国家战略意图的顺利实现,而且还要在量上超过仅作为调节工具所要求的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来保证国家发展方向不偏离。

对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定位有多种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盈利性。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除股东差异外,没有本质差别,都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一般企业设立的目标就是为了盈利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国有企业理所当然也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

福利性。企业追求盈利,最终是为了回报股东,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国有企业盈利说到底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问题。国有企业主要为实现政府赋予的特殊职能和各项调控目标服务,最终目的应该为增进全民社会福利,不应该追求盈利性,更不应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

盈利性优先,兼顾福利性。国有企业除盈利性的目标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不能唯利是图,在盈利的同时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员工利益。

福利性优先,兼顾盈利性。国有企业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特征,当福利性与盈利性发生冲突时,福利性应优先于盈利性。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经营目标中始终混杂着经济、政治、社会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又很少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在优先次序上也没有保持一贯性,甚至目标本身也经常变动。

二、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定位不明确产生的问题

(一)预算软约束的问题

由于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经营目标具有多重性,导致难以对国有企业实施精准考核。一方面企业预算编制短期化,一般以年度预算为主,且赋予企业预算编制的调整权,实际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指标相差不大,往往与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脱节,企业发展缺乏硬性增长指标;另一方面,预算考核与薪酬管理未严格挂钩,难以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国有企业预算上的软约束。

(二)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除了利润目标,还有多重的非利润目标。由于非利润目标与利润目标并存,使得出资人无法准确考核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导致了一个中庸的报酬制度。据报道中央企业国企负责人2006年最高年薪仅118万元,与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高管的薪酬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天然地存在激励不相容和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市场所提供的是非充分信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各类企业的竞争条件的不同,国有企业经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资源禀赋优势,国有企业经营成果不能完全反映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激励不足和吃大锅饭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三)经营陷入“囚徒困境”

由于经营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实践中陷于一种“囚徒困境”。

如果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亏损,有人就认为国有企业因为体制机制原因导致效益和效率太差,国有企业应从竞争性领域中全部退出,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也应引入竞争机制,强烈要求国有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呼吁消灭亏损企业;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和经营取得成效,国有企业效益大幅上升,有人又认为国有企业依靠垄断、特殊地位获取超额利润,是以牺牲全国人民利益为代价为国有企业作了贡献,质疑国有企业的利润“来路不正”,致使国民的福利受损,认为国有企业赚的钱又太多了。总之,国有企业亏损了,是绝对不行的,但还“情有可原”;盈利了,也是质疑不断,“全民受损”,“少数利益集团牟利了”。实践中出现的悖论导致经营和评价国有企业进入误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营无所适从。

三、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定位不明确的原因

(一)产权安排及制度缺失致使国有企业难以单纯实现利润目标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最大的差别是股东的差别,也就是产权制度方面的差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缺乏人格化的股东,存在无自然人真正负责的情况。国有企业属于国家所有,虽然有各级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力,但各级国资委均是政府派出机构,国有企业股东的职能由国资委的众多公务员来行使,国有企业事实上缺乏人格化的股东,国有资产的保护在体制上就存在弱势环节。“公家的东西不心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对应。国资委公务人员和国企经营者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但他们不分享或较少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国企只要不亏损,盈利多少对企业领导人的薪酬影响不是太大,导致国资委公务人员及国企负责人很多是凭良心和职业道德干事,制度上对国资委公务人员及国企领导人的激励机制显然不够。

其次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方面难以与市场接轨,表现在:企业领导人大多由上级采取行政配置方式产生,均有任期。他们在任时是企业的“老板”,但不是长久的“老板”,出于监督需要,往往定期或不定期就会交流,“谁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能干多久”,国企负责人在位时普遍心态都不愿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三项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员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高不能低,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情况仍很普遍,“砸三铁”已经喊了近20年了,“砸三铁”的权限早就赋予给企业了,事实上到现在还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基于上述体制和机制原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发挥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在国有企业中体现,国有企业无法参与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以引导市场竞争为目的的主要经营目标就难以在国有企业确立,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缺乏市场竞争性。

(二)国有资产监管复杂性导致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低

由于国有资产监管的需要,审批环节多,决策程序相对复杂,甚至程序要求多过对实体要求,例如股权转让工作,国有企业要经过立项、审计评估、挂牌交易等程序,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而非国有企业没有上述严格程序,最短仅需要几天时间就可完成。国有资产监管过程的复杂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营目标的实现出现偏离。

(三)竞争环境不公平性和竞争手段有限性制约了国有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竞争环境极不公平,国有企业往住守法经营,在市场经济不规范的情况下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国有企业经营成本相对上升。仅就对税法和劳动法两部法律的执行情况看,国有企业执行情况较好,而非国有企业偷税漏税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较严重,对职工也比较苛刻。对非国有企业来说,员工安置补偿不是一个问题,但对国有企业来说,员工安置补偿是一个很艰巨任务,其处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四)国企理论建设滞后以及传统文化制约了国企的发展目标

国企理论建设严重滞后,《国有资产法》仍未出台,对国资委的职能与定位还有很大争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缺少强大的理论指导。尽管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与政府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有企业经常得到政府的“父爱”,国企领导人习惯于找政府领导解决经营难题,建立政府系统的关系网络,也习惯于得到政府领导的肯定,“找市长不找市场”,与民营企业习惯于寻找市场机会,“找市场不找市长”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国企发展缺乏良好的氛围。这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依靠内部管理和科技进步,国有企业效益和质量明显大幅提高。即使国企经营取得很好业绩,国民也普遍不接受国企领导人拿高薪,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是分不开的。

四、对策及建议

1、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和经营目标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这也是我们党执政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国有企业改革是逐步回归企业本质特征这样一个过程,如果不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无法与市场接轨,更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必须回到以盈利为目的的轨道上来。不以盈利为目的福利性、社会性事业可以通过设立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等方式来解决。对于国有企业为全体国民服务和国民分享国有企业经营成果的问题,可以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来解决。作为国有企业来说,理应按照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模范履行应尽社会责任,但不能因此将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等同为福利性目标。国有企业必须以盈利性为核心目标。即使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领域的垄断国有企业,政府也应该采取对其政策性亏损予以弥补、限制利润率、限定产品或服务价格、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确保国有企业能有盈利。

2、推进产权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境内外上市、整体上市、股权激励等多种措施,建立规范有序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把国有全资企业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把国有企业变为真正的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焕发企业经营活力,使企业能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提高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

3、国资委由行政机关向国有投资(集团)公司模式转变

目前,各级国资委均属行政机关,从平等保护各民事主体的要求来看,行政机关不宜直接成为股东。国资委的职能包括管理职能与股东职能,国资委只是一个国有股东,应定位于国有出资人角色,而不应赋予其他特权。国资委按公司化来运作后,国资委公务员转换为企业工作人员身份,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国资委工作,有利于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

4、改革国企领导人选拔方式,通过市场选聘的方式公开选拔国企领导人员

国企能否经营得好,关键在于选拔好国企领导人员。国企领导人员选拔也要与市场接轨,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行政任命等非市场选拔的方式。国资委公司化后也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公开海选工作人员。对国有企业中层干部也应建立竞争上岗或其他公开选拔机制。5、完善国有资本收益预算,让大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国有资本收益包括股权转让收益与国企税后分红收益。国有劣势企业应果断退出,国有优势企业在不影响控股权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减持部分股权。国有资本收益应体现出大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绝大部分应用于弥补社保基金的不足和社会公益性支出,而不是主要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和再投资支出。

6、加强内部管理,向优秀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学习。

定位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老年大学;高校老年教育;发展定位;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上海是我国高等院校自主创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成果较为显著的地区之一。自复旦大学于1993年开办上海退休职工大学复旦分校起,上海高校老年教育已经走过了20余个春秋。目前,上海共有东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9所高校老年大学,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高层次老年教育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历程及定位

(一)上海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萌芽阶段(1985-1993)

1982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发[1982]13号),我国老干部离休退休和退居二线制度正式建立。这一制度落实过程中,催生了我国各地兴建老年大学(学校)作为老年教育主要载体的发端。1983年9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和省红十字会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其后,中央有关部门做出指示,要求各地普遍建立老年大学,掀起了兴办老年大学的第一次浪潮。1984年10月,我国第一所普通高校老年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筹办的“北京老年大学”正式创立,标志着高校加入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队伍之中。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1986年,上海市老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老年教育的意见》(沪老发[86]字第2号文),提出要加强对本市老年教育的领导;同年的《上海市成人教育“七五”规划纲要》及次年市成教委、市老龄委发布的《本市老年教育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中,均明确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市成教委、市老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本市老年教育的意见》(沪成教[92]第8号文),提出本市地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任务。

从1985年4月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街道成立上海第一所老年大学,至1993年复旦大学成立上海退休职工大学复旦分校,是上海老年教育的初创探索时期,也是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虽然上海的高校没有直接参与老年教育办学,但是老年教育初创阶段所制定的政策、建立的制度和取得的成果,加上其他地方建设高校老年大学的做法和经验,为上海高校筹建老年大学、开办老年教育铺平了道路。

在这一阶段,一是确立了老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日后高校老年大学确定了办学方向;二是确立老年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制度,成为日后高校老年大学的外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接受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统筹安排;三是上海老年大学被确立为全市老年教育的中心,为后来高校建立上海老年大学分校,接受其业务指导等奠定了基础;四是明确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发展老年教育”,成为高校举办老年教育的政策依据。

(二)上海高校老年大学的起步阶段(1993-2000)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1994年,国家十个部委联合印发《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明确提出:“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形式,……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到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条件的地(市)、县(市)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应有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乡(镇)、街道有老年学校。”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明确“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出台,催生了高校老年大学设立的第二次浪潮。

在上海,1994年市成教委、市老龄委印发《适应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发展本市老年教育事业的意见》(沪老发[94]字第7号)提出“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1997年,市教委及市老龄委等12个局委联合印发《上海市老年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沪老联发[97]第9号文),提出市——区县——居(村)委三级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1998年,市教委发布《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设置的暂行规定》(沪教委成[1998]55号文)发布,为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标准和依据。

上海高校系统开办老年教育也在此浪潮中初创和发展。1993年,上海退休职工大学复旦分校设立;1997年,上海师范大学成立老年大学;1999-2000年,经市教委高校退管会发动,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铁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也设立了上海老年大学分校(上海老年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分校后更名为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至此,上海共有9所大学设立老年大学并开办至今。

在起步阶段,除前述的办学方向、领导制度等外,上海高校老年大学在发展定位方面,一是遵循“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办学目标,开办的课程以休闲类为主;二是内部管理体制上受校党委、校行政领导,归属于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业务上作为上海老年大学的分校,受其指导;三是主要面向本校离退休人员招生,办学规模和覆盖面小;四是高校老年大学属于高校自办、经费自筹,办学条件按《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设置暂行规定》(沪教委成[1998]55号)的要求执行。

(三)上海高校老年大学的稳步阶段(2000至今)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新世纪老年教育和老年教育机构的发展需求更加迫切。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中组部等5个部委《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200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2001年)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先后颁布,老年大学办学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上海,《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沪府发[2001]35号)、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办发[2003]3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实施老年教育实事项目的意见》(沪教委职成[2004]16号)、《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市教委、市老龄委、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终[2007]8号)、《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沪教委终[2011]15号)、《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2016年)等政策法规陆续出台,老年教育被纳入上海市教育发展规划和终身教育体系,除延续对老年教育办学的鼓励扶持外,政策的主要落脚点是加强规范管理,细化目标要求,健全办学网络,不断采取各项措施以适应发展需要。

这一阶段,上海9所高校老年大学在全市统一的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和管理体制下规范稳步发展,在发展定位方面,一是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后,办学向此目标转移;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上,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师资队伍、校舍设施、业务功能等方面有提升;三是办学对象上,从本校离退休人员为主,转变为面向本地区社区居民开放;四是保持办学规模稳中有增,持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丰富办学形式和内容,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媒体手段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五是开展老年教育师资培育、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六是加强老年大学社团等学习共同体组织建设,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各类活动;七是开展老年教育理论与研究;八是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此外,高校老年大学通过参与“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学”“上海市特色老年大学”“上海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老年教育系统“我心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办学水平。

二、突出问题及对策

上海城市老龄化进程居全国之首,且一直呈现加速态势。上海市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5.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0.2%。根据上海老龄科研中心预测,到2020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540万人。

与此相对,2015年全年上海全市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点)的老年学员人数总量约132.69万人(详见表1),约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30.4%。这一方面说明上海老年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力度还不够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老年教育市场的发展潜力。

2016年,上海共有普通高校64所,其中举办老年大学的仍为9所,十几年来未有增长。从高校的覆盖面来看,设立老年大学的高校绝大部分为部属高校,市属高校参与率很低。从办学布局来看,9所高校老年大学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个高校片区,浦东地区至今没有一所高校老年大学。可以说,相对于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老年教育市场供给不足的情况,上海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办学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有四点:一是办学定位不明确;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配套;三是资源共享整合程度低;四是利益机制不到位。

(一)办学定位:要从“不明确”变为“明确”

目前高校老年大学虽然具有师资及教学资源雄厚、软硬件设施齐备、课程门类丰富、社会声誉好等优势,但在实际办学中仍然存在与市级、区县老年大学办学“千校一面”的情况。在办学宗旨方面,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与区县举办的老年大学没有显著差别,体现不出高校特色。在课程体系方面,除有少量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外,例如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丝网花艺术创作、时装表演等,大部分课程与其他老年大学并无太大差异。再以老年教育师资培育为例,虽然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开办了丝网花艺术创作、时装表演等特色课程的师资班,但由于办班成本、对外宣传等原因,只能不定期开办。可见,在老年教育师资培育方面,高校也尚未起到引领作用。

根据《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高校“要继续办好现有高校老年大学。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高校开发老年教育的新课程,培养从事老年教育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积极推进高校老年大学与所在区(县)老年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规划对现有高校老年大学的重点任务做了要求,但对其在全市老年教育机构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明确。政策的模糊,配套措施的缺位,加上对自身办学定位缺乏重视,使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陷入方向不明、原地踏步的尴尬局面。

因此,一方面应当尽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从法律政策层面加强对高校老年教育办学定位的指导,通过设定清晰、合理的定位和作用,推进高校老年大学迈向下一个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高校老年大学自身要立足本校优势,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尤其是引领老年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共享共建优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培育老年教育师资等应当列为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重点。

(二)管理体制机制:要从“不配套”变为“配套”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3〕34号)中要求由市教委牵头,多个单位领导参加的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市老年教育,区县、街道和乡镇也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但对于高校主办的老年大学,文件也明确了“不改变现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改变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当前,高校老年大学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归属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退管会、老干部处等),虽有办学之实,但非高校下设的办学机构。

现有的高校老年大学管理体制机制,是在主要面向本校离退休人员办学时建立的,已不适应在终身教育大环境下发展的需要,一是隶属于行政部门,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办学不配套、不健全;二是无法摆脱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束缚,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三是与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无交集,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这就对高校老年大学提出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一方面,老年教育办学应当实现行政剥离,形成老年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建议将高校举办的老年教育纳入本校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统筹管理,不仅有利于推动老年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符合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

(三)资源共享整合程度:要从“低”变为“高”

目前,高校老年大学的资源整合度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本校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资源共享整合度低;二是与其他老年大学的资源共享整合度低;三是与本市其他终身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度低。

高校老年教育资源与本校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主要是由于现有的高校老年大学管理体制机制局限,造成本校终身教育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与其他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及其他终身教育资源共享整合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高校老年大学是上海老年大学的分校,业务上受其指导,但主要以经验交流和合作开展活动为主,在合作办学、专业共建、课程互选互认等方面尚缺统筹;另一方面高校老年大学与其他老年大学、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尚未形成。

因此,要提高高校老年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还需要顶层的设计与指导,亟需建立起一整套适用于全市各类终身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的机制,并将高校老年教育纳入其中。2013年,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参与组建上海市民终身学习实践基地“服饰文化体验基地”,形成高校与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整合联动;2014年,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与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材改革、师资培训等提升工作,首期即启动丝网花艺术创作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成功运行的资源共享共建实践,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上述经验与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此外,老年教育“网上课堂”的发展形势十分看好,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网络、移动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对于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是利好形势。

(四)利益机制:要从“不到位”变为“到位”

上海对高校举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一直秉承鼓励、支持的政策。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办发[2003]34号)要求“鼓励高校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面向地区的老年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开展老年高等学历教育,培养从事老龄工作的专门人才。”《市教委、市老龄委、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终[2007]8号)提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举办老年大学。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其在教学示范、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科研指导的作用,并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培养老年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或者有关专业增设老年教育的课程。”市教委《2011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提出要“鼓励普通高校设立老年教育机构,借助高校教学资源,构筑一批优秀的老年教育机构群,使老年教育适应未来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但是,与政策的支持鼓励相对,高校举办老年教育的热情并不高,除上海师范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外,其他高校并未将老年教育或老年大学列入发展规划;现有高校老年大学办学也以非学历教育为主,未开设学历教育。从有形利益来说,高校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由举办方高校自行筹措,但一方面高校老年大学以学费收入为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由于公益性的办学性质,学费十分低廉。从无形利益来说,老年大学办得好不好,不会列入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若出现事故,则又对高校造成负面影响。无论从有形还是无形利益来说,高校老年大学的利益机制都是缺失的。因此,高校老年大学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良性的利益机制,包括效益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这就需要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地推动。

三、结语

上海高校举办老年大学虽起步晚、增数缓,但起点高,依托高校扎实丰富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及办学经验,使其老年教育办学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经过20多年的稳固发展,上海9所老年大学取得了一系列办学成就,为上海老年教育、终身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为上海百万老龄市民谋取福祉。但是,面对多年来上海未有新的高校申办老年大学,现有的老年大学也裹足不前的现状,政府和高校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高校老年大学发展需求及特点的转型之路,科学定位、深化改革,推动上海高校的老年教育向新的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地区老年教育大事记》编撰工作小组.上海老龄史料(第二册):第二部分上海市地区老年教育大事记[E B/O L].上海市老年学学会.http://www.shanghaigss.org.cn/news_view. asp?newsid=5990,2009-4-17.

[2]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EB/OL].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http://www.shrca.org.cn/5764.html,2016-7-20.

[3]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会[EB/OL].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http://www.shrca.org.cn/5763.html,2016-3-30.

定位对策 篇4

一、会计目标定位的主要观点

(一) 受托责任观

根据“受托责任观”的相关理论, 会计目标注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对所委托资产保管和经营的情况进行考察, 对这些情况如实记录, 向委托者反馈真实信息, 保障委托者获得相对应的权益。为如实反映受托责任履行状况, 使用历史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

(二) 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要比受托责任观出现的晚, 其思路也要比决策有用观更加开拓。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更加广泛, 不仅包括当前的所有者, 同时也包括那些潜在投资人等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这些单位和个人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 有的想看到企业实际经营业绩和状况, 看企业当前的实际运行状况, 判断企业在未来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以及收益多少, 有的仅仅关注企业的现金流, 看企业有没有偿债危机等等, 无论这些这些单位和个人想要获得这些信息有何动机, 企业要尽量为其提供需要的会计信息, 这样让他们更加科学的做出判断和决策。

(三) 两种观点的比较

1. 二者适用于不同的经济环境。

受托责任观出现于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的阶段, 交易的双方直接交流, 因此交易双方非常注重资源保值和增值。而决策有用观完全是在经济市场非常成熟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阶段资本市场已经非常发达, 交易双方不再是直接进行交流, 而是凭借市场的信任和契约关系来进行交易。

2. 两者的会计信息服务对象不同。

受托责任观针对的主要是企业所有者, 针对所有者对下属管理者开展的监督;而决策有用观则面向的是投资人和银行等利益相关者, 其关系变得更加市场化。

通过对两种观点进行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都具有各自的特征, 而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是这个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 在其产生的时期都有着适应历史条件的优点。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已经很难满足我国当前市场条件实际状况, 在这种条件下需要更多的来使用决策有用学派观点, 然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并不是对立关系, 它们具有很大的连接性与继承性。

二、我国会计目标定位———受托责任观

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的逐步阶段, 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同西方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所以, 我国的会计制度和西方也必然不太一样, 但是, 参照西方的发展情况,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我国的会计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我国的会计信息供给问题、我国的市场状况问题、有社会环境问题。我国市场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由于是从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 到目前市场经济依然还带有不少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 这就导致市场竞争还未得到有效挖掘, 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还过多, 市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理顺, 而且制度透明度还不够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制度, 对公有经济来说, 和政府依然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把资产委托给企业管理者, 各级企业管理者对政府进行负责, 然而国有企业都是非常庞大的企业, 其资产庞大, 经营规模大, 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 国企的这些特征导致对其进行监督与监控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容易使得很多国有企业构成独立自主才地位, 没有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来经营与发展。这就导致形式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实际中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国有企业存在太大的独立与自由, 那么国有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然而企业会计思路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 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往往一般仅仅是考虑投资者和证监会对企业信息的要求, 因此只会根据他们的要求来提供信息, 然而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市场主体变得更加活跃,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需要获得企业信息, 但是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 使得银行等主体没有获得需要的信息。而且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不仅对企业当前的信息有要求, 同时也对企业在未来发展状况有要求, 这些信息应从当前的会计准则获得。在我国现有的会计目标定位上, 我国的会计政策遵循国家宏观环境的规律, 还在实行委托责任指导下的会计制度, 这种会计制度和国企对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加价值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关系, 并将这种政策作为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各行业经营发展的目标, 这影响着国企的经营准则和人才考核标准, 也对整个市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引, 但是, 这种会计准则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证券市场日益壮大, 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然而企业会计思路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情况而言, 企业往往只会考虑投资者和证监会对企业信息的要求, 从而按照这些主体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信息, 但是,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更多的市场主体对企业信息都存在需要, 比如银行、个体投资者和国家政府等。但是, 企业还不存在这种意识, 导致很多新的主体无法得到其需要的信息。同时, 现在的投资者不仅对企业现阶段的企业信息感兴趣, 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感兴趣, 比如未来的成长型、企业的风险性等, 但是, 这些信息在现有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无法得到体现。企业往往一般仅仅是考虑投资者和证监会对企业信息的要求, 因此只会根据他们的要求来提供信息, 然而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市场主体变得更加活跃,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需要获得企业信息, 但是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 使得银行等主体没有获得需要的信息。同时, 一些会计信息的编制过于原始, 这些信息与专业投资的需求无法匹配, 因此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需要更加注重信息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企业市场的披露性, 属于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反应, 会计准则需要跟着市场变化而进行调整, 要在客观的基础上来满足投资主体各自不同的要求, 要注重各种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二)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我国目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 这和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截然不同。我国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 市场经济依然存在比较浓重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 导致市场竞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且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厘清, 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还过多, 制度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把资产委托给企业管理者, 各级企业管理者对政府进行负责, 然而国有企业都是非常庞大的企业, 其资产庞大, 经营规模大, 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 这些特征使得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监控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导致国有企业有着非常大的自由, 其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采取经营措施, 而没有过多地考虑政府的政策和准则。

(三) 企业所处的环境兼有两大学派特点, 会计目标定位难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市场依然不是很完善, 而且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制发展还存在不小的问题, 受托和委托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 依然处于调整和发展状态,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各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跟着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来进行, 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的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则, 在一定的规则之下展开市场化的竞争。市场主体之间展开的竞争是信息充分化的竞争, 这必须要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来对其进行支持, 对市场主体进行清晰和负责的信息披露。只有如此, 一个企业才会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更好地进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在这个转型期内, 会计准则不仅要考虑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 同时也要考虑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定位, 只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会计信息才能更加真实和可靠。

四、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与对策———决策有用观

会计目标不会一直不变, 更不是唯一的, 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会计目标共同组成, 而且还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会计目标选择应定位于“决策有用”。

(一) 决策有用观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经济环境

我国当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企业在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最近几十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使得国有企业因为内部无效率以及经营的失败而进行必要的改革。一部分的企业因为经营状况不好, 只能被作为国有资产转卖, 这时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变得比较明确。在这种形势下, 企业可以按照现代规范的企业管理来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相关制度,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被解除, 这样企业可以根据股东的意志来进行委托。在最近几年, 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国企经济加入市场化竞争, 并且竞争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国企必须要紧紧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 当前成为公众的公司是很好的选择, 国有股大规模步入市场, 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进来, 资本市场流动性会得到有效增强。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 会有效突破当前非常注重的间接融资方式, 以股市融资为特征的直接融资方式会逐步取代间接融资方式, 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大大降低, 融资的市场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强。会计目标的设定需要认识到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要和市场化融资进行直接挂钩, 这对经济环境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从发展趋势这个角度来看, 会计决策有用观在未来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 这也是会计发展在目前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方式。会计政策的出台需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同时也要和企业目标责任有效协调起来, 会计政策要保证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要具有真实性,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向来看, 决策有用观是最有效的手段。

(二) 决策有用并不排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

我国经济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各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制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公司的受托与委托关系在很多时候不够清晰, 与市场配套的相关政策等都处于发展状态。然而, 我们必须要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市场趋势, 各个主体都必须要遵循市场的各项规章, 在这个框架之内进行竞争。决策有用观与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也就是说坚持决策有用观并不是一定意味着就要放弃经营者的受托责任, 国有企业对国家就其整个经营区间内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汇报依然还是有必要的。

(三) 坚持决策有用观的优越性

市场竞争离不开信息的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市场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 因此市场的竞争需要一个相对比较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收集各类市场主体的相关信息, 对各类市场主体都需要进行清晰和负责的信息披露。只有如此, 企业才会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更好的进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在这个转型期内会计准则不仅要考虑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 同时也要考虑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定位。坚持决策有用观的会计政策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首先, 这种政策对以前所有者强势地位的改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更加突出经营者在经济发展具有的地位, 这也属于市场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其次, 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信息充分化的竞争,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各类市场主体都要进行信息的采集和负责, 对市场主体进行清晰和负责的信息披露。只有如此, 一个企业才会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更好的进行发展。最后, 在决策有用观的指导下, 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健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使得企业会计政策与其实际经营状况更加适应, 其具有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我国市场经济在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目标的设定也需要随之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过去那些传统的会计目标定位观念要及时进行修正, 要充分的考虑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实际状况, 要坚持以决策有用观为最终指导的会计目标定位方向, 让企业主体在市场环境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使得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更加良性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史丹霞.关于会计目标定位的探索[J].中国农业会计, 2012 (7) .

[2]郭长美.中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J].企业研究, 2013 (10) .

[3]孙娇娜.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7) .

市场定位及品牌定位 篇5

定位过低:有些公司发现购买者对产品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购买者并没有真正地感觉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定位过高:买主可能对该产品了解得十分有限

定位混乱:顾客可能对产品的印象模糊不清。这种混乱可能是由于主题太多所致

定位怀疑:顾客可能发现很难相信该品牌在产品特色、价格或制造商方面的一些有关宣传。

营销商可遵循的几个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对产品进行定位。

根据产品所满足的需要以及产品所提供的利益对产品进行定位。根据使用场合对产品进行定位。

直接针对竞争者或避开竞争者进行定位。

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还须从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配称确立管理内容,以便在企业内部建立环环相扣、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在战术上,配称内容不 但要拓展到各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延伸到各岗位。管理问题是什么?管理问题就是在协同战略目标、路径和规划的基础上,对战术层面的配称内容,须制定并持续 完善执行标准并规范地推动执行。

这两大问题,我们正在着力改进,并已有成效。我们感到最艰难的还是第一个问题——观念问题。就是内外营销团队对定位理论的认知与认同问题。内部营销团队主 要是销售一线的营销人员及外部营销团队主要是与我们签约的客服团队。若是新品牌,我们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就行了。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品项很多,且在各区 域市场的表现很不统一。像我们的一只单品在广东市场卖了几个亿,但在其它市场我却不行,因此我们要精简品项。

对企业而言,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定位,方向明确了,而且在内部管理上我们下了一番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关键的文化普及上我们却感觉非常艰难,我们的战略战术就无法取得最佳成效,这就是我们所忧虑的问题。

品牌定位主要有三点:

一、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好的品牌定位,来引领前进的方向,并通过有效打造在企业 外部确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不要忽视那些显而易见的信息。

二、有效的执行,需要协同定位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配称确立管理内容,并针对 战术层面的配称内容,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以便规范和有效推动,从而确保在企业内部形成环环相扣、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定位对策 篇6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对策方法

班主任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因此班主任在领导和管理班级时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往往由于班主任一个轻微细小的动作,又或者是忽略了某个学生的感受,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中的班主任还要管理全班所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任务非常的繁重。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对于高中班主任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是每个班主任都会头疼的事情。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生活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显得非常关键,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现状

1、高中班主任角色不清。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存在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于自己的定位角色不够明确,从根本上还不知道自己这个角色究竟应该做什么,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传统的观念下,老师是学生的监督者,对学生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在这个层面上,老师充当的是管理者这样的角色,学生与老师之间就像上级和下级一样,学生的心底对老师产生的排斥,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隔阂,这就失去了班主任这个角色原本的意义。对于班主任这个角色而言,重要的应当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不仅仅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在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更好的长大成人,这才是班主任这个角色应当肩负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为了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胡乱定位自己的角色,造成学生的发展失去了平衡,与学生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硬,无法真正对学生成长工作进行顺利的引导。

2、高中班主任角色冲突。所谓的角色冲突就是在角色内部之间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是的角色之间的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对于高中班主任而言,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包括学习的指导者,思想的教育者,学生的心理的沟通者,教育管理者等等,在这些角色之间,班主任应当灵活的进行转换,同时扮演这么多的角色难免会应接不暇,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

3、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正如上述我们所说,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教师表示在担任教师期间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面对这样的压力,班主任的工作也就很容易出现倦怠,且这种倦怠和压力成正比,班主任这个角色任务繁重,没有激情,逐渐变得对工作倦怠,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的对策探析

1、减轻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由于当前的高中教育对于班主任的要求非常的高,因此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班主任创新性的开展工作,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要想做到真正的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应当从制度上加以变革,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制度应当加以调整,从根本上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首先针对学校的部分事务而言,我们可以将班主任做的工作转移一部分给专门负责的公司,这样班主任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放松自己。有些高中学校要求班主任必须晚自习坐班,监督学生进行正常的玩自习,这样无形之中又给班主任增加了工作量,学校可以适度的安排时间减少班主任坐班时间,或者采取正负班主任轮流坐班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还有班主任的考核角度来说,最好采用全面合理的量化考核进行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估,以多元化的角度来评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能简单的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的唯一标准,这样做才能够更好的调动班主任的激情,更好的进行班主任角色的发挥,充分的发挥这个角色本身的作用,更好的引导教育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发展。

2、加强政策建设,实行制度保障。高中班主任这个角色如何准确的定位还需要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无论开展什么样的角色定位工作都应当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制度进行,班主任工作有了自己工作的专业标准,以及相关措施的保障,更能深深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从心底愿意承担班主任这个角色。其次,还应当提升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当前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班主任这个角色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待遇并不是很好,造成对这个角色无法完全的投入其中,不能更好的开展班主任的工作,因此这一举措可以很好的增强作为班主任老师的社会荣誉感和事业成就感,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班主任这个角色的演绎中去,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班主任团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3、选拔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就目前而言,高中班主任的选拔通常是单方面的任命,这样做有的时候并不能选出优秀的班主任,往往违背了班主任自身的意愿,或者由于任命的人能力达不到高中班主任的要求造成以后班主任工作的水平低下。因此,地方教育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引导,通过公平的选举竞争来选择优秀的班主任,在竞争中,提升他们当班主任的热情,而且有利于选取高水平的班主任老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目前高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分析之后,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是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模糊,角色之间容易发生矛盾,易产生工作倦怠等,我们应当从班主任的角度,认识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文中的合理举措来应对这些问题,最终达到加快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超.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山东德州市中学班级管理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吴国连.高中阶段班自主管理的理论探究与个案[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 娄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及缓解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定位对策 篇7

1 主要设计情况

合宁客专正线接触网按目标值350 km/h标准设计,正线牵引供电系统采用AT供电方式。路基及桥梁地段接触网悬挂正线按照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设计,站线及其他线路采用全补偿简单直链型悬挂设计。合宁客运专线隧道内采用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线线材采用CTSH-150铜锡合金接触线(张力25 kN),承力索采用JTMH-120铜合金绞线(张力20 kN)。隧道内采用倒立柱结构,采用化学锚栓植入隧道衬砌固定,支持装置与腕臂柱相同。隧道内导高按照6 450 mm进行设计,结构高度按照1 400 mm进行设计,最短吊弦长度一般不小于500 mm。隧道内直线区段正定位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计拉出值为300 mm,上下底座安装间距为1 200 mm,限界按照2 600 mm进行控制,套管双耳与承力索座的距离为300 mm,安装完成后,需保证平腕臂及定位管外露200 mm~400 mm;一般情况下定位管要求水平,正定位定位管允许略微抬头,但坡度不得大于150 mm/m,反定位定位管允许略微低头,但坡度不得大于150 mm/m。所有安装完成后,为保证在导线最低高度不小于6 330 mm时,列车运行速度在隧道内不受影响,其悬挂带电部分和接地侧裙边分别应保持300 mm和50 mm的绝缘间隙。对于高速客货共线线路隧道内的接触线高度,应尽量和区间接触线高度相一致。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场施工安装时,拉出值调整不到设计要求。若要将承力索拉出值调整到设计拉出值,接触线则保证不了300 mm的拉出值,悬挂变成半斜链型悬挂,满足不了直链型悬挂的设计要求。2)在正定位处,保证设计拉出值达到300 mm时,1.5寸定位环在定位管上没有安装位置,或者是安装位置到连接铆钉外侧,满足不了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设计要求。当受电弓抬升运行时,可能和斜腕臂及定位支座碰撞,出现事故。3)定位管抬头上翘。在现场正定位点安装时,保证拉出值,需要将正定位处定位支座向支柱侧移动,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造成定位管在1.5寸定位环处受力不平衡,而斜拉线不会对此产生支撑力,故定位管抬头上翘。4)隧道内正馈线与金属体绝缘距离不够;平腕臂或反定位管与隧道壁距离不能满足绝缘要求。

3 问题分析

1)对于在隧道内悬挂拉出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拉出值,由于悬挂采用的是1 m的矩形定位器,要保证定位支座在定位管铆钉以内,不影响受电弓的动态包络线,则正定位点处拉出值就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要使得在正定位点处定位器处于受拉状态,则两侧的反定位点处拉出值不宜过大,所以反定位点处的拉出值也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拉出值。

2)在尽量保证拉出值的前提下,而定位器采用的是1 m的矩形定位器,使得在正定位点处定位支座需向吊柱侧移动,用来满足设计拉出值。这就使得定位支座安装位置到定位管铆钉侧末端,即使定位管受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是这样的安装方式满足不了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设计要求。

3)在尽量保证拉出值的前提下,采用将定位支座后移,使得定位管在1.5寸定位环这点的受力不平衡,而斜拉线不会对此产生向下的支撑力,这样势必造成定位管的抬头,斜拉线不受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具体分析如下:

定位器安装位于定位管下,荷载加于定位器的一点上,而定位管、斜拉线上均产生应力,首先,取出定位管来分析,以求取B点的反力。在悬挂正常情况下,以B点作为分析基点,绕该点的力矩之和为0,但是在C点后移,使得C点受力变化,破坏了整个以F点为基点的力,使得在该点的力矩发生变化,斜拉线在受力上只对定位管产生抬升力而不具有向下的支撑力,使得定位管旋转抬头,在着力点及拉出值大小不一样的情况下,还会使得定位管及定位器不在同一平面内,以致使得上述问题的出现(见图2)。

4)在隧道内进行化学锚栓植入误差,使得吊柱安装位置存在误差,正馈线与其他金属带电体的距离不能满足绝缘要求;在支持结构计算安装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留,而现场数据与设计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安装后平腕臂或定位管对隧道壁的绝缘距离达不到设计要求,接触网带电体与正馈线或保护线的绝缘距离达不到设计要求。

4 解决措施

1)对于设计达不到设计拉出值及定位器支座后移到铆钉外侧这种情况,采取如下方法:a.可适当减小设计拉出值。但现场安装必须使得正定位处处于受拉状态,反定位处处于受压状态,并保证在一般情况下定位管要求水平,正定位定位管允许略微抬头,但坡度不得大于150 mm/m,反定位定位管允许略微低头,但坡度不得大于150 mm/m。定位支座安装位置不影响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必要时进行模拟抬升冷滑。b.更换定位器长度。由于要达到设计拉出值,采用1 m的矩形定位器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800 mm的定位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2)对于定位器上翘这类问题,采用以上两点处理方法也能满足要求,还可以采取安装定位管支撑,用来抵消在定位支座处向上的力,使得定位管平衡,相应的取消安装斜拉线。3)对于绝缘距离达不到设计要求这类问题,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a.适当缩小拉出值(≥100 mm),缩短平腕臂及定位管长度;b.反定位管适当低头,用来满足与隧道壁的绝缘距离;c.适当缩小结构高度,用来满足接触网带电体与其他金属体的绝缘距离;d.采用特殊安装,使正馈线安装位置满足与其他金属带电体的绝缘要求。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客运专线双线隧道在设计、施工方面还存在一些经验不足,在全面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条件下,针对出现的不同问题,适当的对设计进行优化,全面掌握施工标准,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工艺流程,就能达到高速客运专线的质量要求,保证接触网相关设备的安装精度及机车良好的受流质量。笔者在参与施工的合宁客运专线双线隧道接触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以上所述施工控制要点和解决措施,优化了施工流程,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满足了高速客运专线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

摘要:针对高速客运专线双线隧道接触网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施工中应控制的要点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以满足客运专线铁路高速运行的要求。

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定位与对策 篇8

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紧迫性与意义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2009年12月19日达成一份令人失望与希望交织的《哥本哈根协议》, 远未达到预期设立的全球减排时间表和明确各方的减排责任这一目的, 但由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以及低碳金融支撑的低碳经济体系并不会因此而裹足不前, 相反, 说明各国气候合作进程任重而道远, 更加紧迫的要求各国加快低碳经济建设。这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仅要求中国提出了“减排目标”, 而且要求对中国减排进行“监控”,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提出“资金让步”, 并拒绝国际或者第三方机构介入碳排放的测量和核查。即使中国接受减排监控, 美国还会提出其他要求, 因此, 中国未来的二氧化碳减排还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1]。

从国内方面来看, 广东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了成就, 但“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制约着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已经对外公布了我国到2020年的减排指标, 并将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这一指标使得广东以后的减排压力更大;广东已率先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以及广东省低碳经济路线图预计于2011年3月完成。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省内以及周边地区的因碳排放而带来的碳资产, 必须加速建设适合广东省情的碳交易市场[2]。因此, 建立适合广东的碳交易市场将具有重大意义:

(1) 有利于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 提高交易的透明度, 以此减轻来自国际上的压力, 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2) 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 促使企业改进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成为促进省内企业节能减排的“催化剂”。

(3) 有利于吸引跨国组织参与省内CDM项目合作, 从而可以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吸收和利用,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4) 有利于省内企业获取交易信息、拓宽交易渠道, 并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 争取碳交易的定价权, 从而改变在碳交易微笑曲线的位置。

(5) 有利于省内金融业通过碳交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可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与环境问题的有机结合在碳金融衍生品等方面进行创新。

广东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功能定位及框架

2009年11月17日,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及RESET (香港) 公司在深圳联合签署了成立“亚洲排放权交易所”的合作备忘录, 标志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区初级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这也是广东在碳交易市场上的一次探索。

(一) 功能定位

亚洲排放权交易所将辐射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东南亚, 为构建中国碳减排的计量核定体系和定价机制, 争取碳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进行探索, 并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亚洲排放权交易所基础上, 广东碳交易市场机制必须是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高效率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必须是统一的排放权交易场所, 并实行交易操作的规范化、透明的市场, 从而保障市场效率, 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价格发现与保值的平台。其次, 广东碳交易市场必须探索和构建碳交易标准, 通过深交所以及港交所这两个平台在碳金融层次探索并建立相关标准, 并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碳交易市场经验, 加快构建和完善与碳交易密切相关各种标准建设, 最终实现碳交易市场专业化运作。再次, 赋予国际交易功能。可以依托深圳与香港这两个高度开放型市场, 构建辐射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东南亚, 并与欧美二级市场建立国际性业务网络。

(二) 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框架

从参与者角度来讲, 碳交易市场的可以分为供给者、最终使用者和中介这三大类。同样的, 在未来的亚洲排放权交易所中的供给者将是能够提供碳排放额的各种企业和机构, 这些碳排放额将来自于碳源的减排和碳汇的清除;最终使用者则为那些面临排放约束的企业或国家, 包括受《京都议定书》约束的发达国家, 欧盟排放体制约束下的企业以及自愿交易机制的参与者等。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依托中介机构完成, 涉及到一系列交易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者以及保险公司等, 以及咨询机构。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的定义, “碳源”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比如工业生产以及运输等, 广东“三高一低”的产业结构提供了大量的碳排放额;“碳汇”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比如森林、草原以及湿地等都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高碳汇区, 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生态较好的中西部地区, 如云南、四川、西藏等;因此在深圳构建面向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亚洲排放权交易所将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并且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开发相关项目的风险性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 因此最终使用者往往并不是直接与供给者交易, 而是通过中介来促成交易的运作, 也就产生了所谓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中介到发展中国家先行购买 (一级市场, 也叫期货市场) , 然后拿到欧洲、北美、日本等地 (二级市场, 也叫现货市场) 寻找合适的最终买家加价出售, 赚取差价, 正在构建的亚洲排放权交易所属于一级市场, 这一市场的运作还需要有效的管理系统和成熟的法律体系[3]。具体的市场框架和运作机制如下图所示:

具体的市场运作可以借鉴欧盟的欧盟排放交易制度 (ETS) , 欧盟已经成为区域限额与交易制度的先驱, 在设立和实施碳交易市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交易对象的种类尽量宽泛;非点源排放的部门 (如交通运输部门) 应在上游覆盖, 并且对于难以计量和监测的部门 (如农业部门) 不应被覆盖;排放许可额的发放以及排放的监测和核查对于保证交易的透明度、可信度非常重要。

国内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的市场建设概况

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 中国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碳排放权国际交易的权利, 也不能建立碳排放权国际交易市场平台。换言之, VER (自愿减排) 成了中国进入国际碳交易主体市场唯一的机会, 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建立自愿减排市场成了中国重要的选择。自2008年7月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中心成立以来,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长沙以及昆明等城市先后建立起了环境交易所,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家起引领作用, 香港在碳期货方面已经有所突破。

(一) 北京环境交易所

北京环境交易所 (下称北交所) 通过自愿减排项目市场来拓展其业务, 其关于VER有两大目标:建渠道、做标准。在渠道方面:2009年6月18日, 北交所与全球最大的环境交易机构——欧洲Blue Next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环交所挂牌的碳交易项目将同时在Blue Next交易所的渠道上发布,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4]。在标准方面:2009年9月23日, 北交所推出了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的标准即“熊猫标准”, 这一标准旨在建立一个与中国国情相符合, 且兼容国际规则的自愿减排项目市场的核证、注册的标准体系, 并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 正式推出我国第一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的公共测试版。

(二)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下称“天交所”) 是全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 承担财政部、环保部批复的国家级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工作。天交所携手国际巨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主要致力于已相对成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 并将根据国家政策允许探索主要污染物跨省交易、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 以及节能量等产品的交易。天交所在探索自愿减排配额市场的创新, 2009年9月在国内率先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 以试点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测量、报告、核实体系, 减排和交易体系等。

(三)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2008年8月5日,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下称“上交所”) 与北交所同日正式挂牌成立, 是集环境能源领域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权益交易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权益性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上交所紧紧抓住绿色“世博”这一契机, 并于2009年8月4日启动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平台的构建。通过这一平台, 参加世博会的各国参观者可以购买自己行程中的碳排放, 实现自愿减排。2009年9月联合国南南合作特设局已正式委托上交所启动碳密度技术标准的研究, 而碳密度标准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方案。

(四) 香港证劵交易所

香港虽然没有建立环境能源交易所, 但香港证劵交易所 (下称港交所) 在碳金融层次上已经走在了内地的前面。港交所从2009年6月份开始已经进行了两次核证减排期货咨询, 然后进行总结和规划, 预计2010年第二季可以推出核证减排期货。在发展核证减排期货市场方面, 由于其拥有稳健的国际性业务网络;祖国内地是全球核证减排供应量的最大地区, 因此可受惠于内地庞大市场潜力;又由于本土市场的开放程度较印度高, 容易与国际价格机制接轨, 因此香港发展碳排放期权市场较印度具优势, 可以快速赶上。

总起来看, 与国际碳交易的蓬勃发展不同,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刚刚起步, 不论是CDM项目, 还是自愿减排交易, 环境交易所从事的碳交易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国内的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介入甚浅, 目前仅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有所涉足;并且由于专业人才稀缺, 导致我国的碳交易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最终表现为我国碳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过慢, 至今缺乏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和机制, 导致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上没有定价权[5], 在国际碳市场和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

构建广东碳交易机制的对策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可以在碳交易机制方面进行探索, 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区位优势, 加快粤港合作步伐, 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 借鉴京、津、沪、港四地在碳交易方面的成功经验, 建立适合广东省情的碳交易市场, 主要可以通过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运作:

(一) 抓住发展机遇, 完善亚洲排放权交易所

按照CEPA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精神要求, 积极推进粤港合作以及深港一体化建设, 建立健全亚洲排放权交易所。借鉴绿色奥运与绿色世博, 积极利用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这两个重大机遇, 并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重大机遇, 加快亚洲碳排放权交易所建设步伐, 探索中国碳交易的减排量核定体系和定价体系。

(二) 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在建构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的过程中, 政府必须提供构建交易所平台相关项目的“绿色”交易通道, 并积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 并且广泛宣传教育, 提升社会各界的参与度, 为碳交易机构的构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 必须完善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建设, 建立相关的监管体系和核定体系;并积极组织编订碳交易的相关标准, 比如配额、排放抵扣以及碳检查、碳汇计量和检测方法等。

(三) 推进节能减排, 增加碳排放额的供应量

中国国有企业产值能耗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因此我们还需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升级减少能耗, 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从而增加碳排放额的供应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广东作为外贸大省, 为了减少在国际贸易中的因“碳标签”、“碳关税”等带来的贸易摩擦, 还需要在加工贸易方面进行转型, 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并着力发展服务外包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四)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交易市场的流动性

碳交易市场只有充足的资金注入和流动才能发挥碳交易市场的功能。其次, 相关标准、低碳技术等的研发以及交易成本使得碳交易这一领域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因此, 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及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一整套相关金融产品的配套支持。广东必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 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介入碳交易, 促进金融业与碳交易的协同发展;并且还要充分利用深交所以及港交所这两个平台, 在碳期货、碳证劵、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等方面进行创新[6]。

(五) 培育人力资源, 提高人才智库的竞争力

国内碳交易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人才短缺已成制约中国碳市场建设的一块短板。由于碳交易涉及环境、金融、法律、管理等多个方面, 相应地其专业人才必须是通晓多个专业的复合型、开放型人才。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 开放性思路比较活跃, 因此应利用自身在开放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加大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 并鼓励人才引进, 通过引进人才的带动作用, 培养、造就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

(六) 加快技术引进,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经济

在电力、交通、建筑、钢铁、水泥和石化等六大部门中的减排需要有60多种关键的专门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支撑, 其中的42种关键技术, 中国并未掌握。因此, 需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 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自身还需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学习和运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 有计划地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各种低碳或无碳的绿色能源, 大力开发洁净煤、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碳捕捉等技术, 加快建筑节能步伐, 以此带来以及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总结

碳交易是利用市场经济获得低成本减排的有效手段, 是促进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有力途径。而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则为碳交易提供了交易平台并且可以有效帮助中国卖家实现“发现买家、发现价格”, 这对增加我国碳交易的议价能力、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创造碳交易市场更大的流动性, 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加快构建适合广东省情的碳交易市场并将其发展为亚洲区域的碳交易市场。

去年珠三角GDP突破3万亿元7市增幅达两位数

广东省统计局昨天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 0 0 9年, 珠三角经济回升向好,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效益得到改善。但外需仍较疲弱, 内需有待进一步扩大。

数据表明:2 0 0 9年, 珠三角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一季度经济增长显著下滑, 增幅仅为6.0%。其后逐渐企稳回升, 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7.0%和8.5%, 随着外需好转, 四季度经济增幅进一步回升。全年珠三角实现生产总值32105.88亿元, 突破3万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9.4%,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 但仍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 表明尚未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珠三角9市中, 有7个市GDP增幅在两位数以上。其中肇庆增长13.6%, 佛山增长13.5%, 增幅居珠三角前两位;广州、深圳G D P总量分别为9112.76亿元和8201.24亿元, 增长11.5%和1 0.7%。珠海和东莞G D P增速由一季度的负增长扭转为增长6.6%和5.3%, 但比上年低2.4个和8.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第一产业稳中加快, 第二产业增幅明显回落, 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 珠三角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7.5%和11.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4∶50.3∶47.3调整为2.3∶47.8∶49.9, 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和2.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珠三角9市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 东莞因工业受外需减少冲击较大,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达5 2.5%, 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广州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六成, 达60.9%;深圳、珠海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3.2%和45.4%。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1月28日)

参考文献

[1]冯之浚.中国要迎接低碳经济革命[N].中国经济周刊, 2009.49

[2]刘奕均.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国际碳交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10

[3]冯巍.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投资, 2009.7

[4]高天皎.碳交易及其相关市场的发展现状简述[J].中国矿业, 2007.8

[5]蒋润祥郭长明.中国碳交易的机遇与挑战[J].甘肃金融.2008.10

定位对策 篇9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出于人们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 城市逐渐成为旅游吸引物, 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城市形象, 一般而言, 是城市带给人们的印象和感受。从此角度出发, 城市形象可分为历史印象、外在形象、内在形象几方面。也有学者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的基本思维来理解和识别城市形象。不管怎样理解和识别, 城市形象的构成离不开城市的地缘与历史, 以及城市外在的物质文明和城市内在的精神文明。正是这些方面的不同, 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城市, 也正是这些差别, 构成了城市形象的基础。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记忆, 是一个城市吸引力之所在。

二、锦州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如何定位?既然城市形象的构成离不开城市的地缘与历史, 以及城市外在的物质文明和城市内在的精神文明, 那么城市形象的定位就要从这些方面出发, 并结合城市发展的现实条件与未来规划, 给城市以科学合理又特色突出的形象定位。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 下辖9个县 (市) 区, 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 人口310万人。

(一) 关外古城, 锦绣之州

笔者认为, 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 首先应该是关外古城, 锦绣之州。锦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据历史记载, 此地战国时属燕。秦、西汉属辽西郡。东汉属辽东国。魏、晋、北朝属昌黎郡。隋属柳城郡。唐初属营州, 后属安东都护府。辽置锦州。公元911~926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 锦州之名始于此时。关于锦州之名, 一说锦川“在锦州城西, 一曰锦水, 州以此名” (《明一统志》卷25) 。笔者则认为锦州得名另有原因, 乃因为当年辽太祖以汉俘建州, 所掳汉俘多为中原一带养蚕织锦业者, 这些人为辽国在此地种桑养蚕, 织锦刺绣, 此地成为锦绣之州, 故名锦州。关外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地域概念, 自明朝洪武年间修了长城山海关关城之后, 一道关城分出了关里、关外。悠悠几个世纪, 连着一个古老的长城及其天下第一关城, 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历史沧桑感是可想而知的。锦州是关外第一座规模较大的历史古城, 所以关外古城、锦绣之州名符其实。

(二) 区域中心, 港口城市

从交通与经济的角度来看, 锦州则定位为:区域中心, 港口城市。锦州是辽宁西部城市群的中心。锦州港是中国沿海纬度最高的一类开放商港, 腹地覆盖中国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乃至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已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通航关系。2012年, 锦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354.8万吨, 其中外贸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完成880.3万吨, 同比增长27%;集装箱运输完成86.9万标箱, 同比增长3.6%。本着“亿吨大港, 能源先行, 合作联动, 港城共荣”的发展思路, 港口吞吐量将保持持续增长, 港口码头大型化、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1]因此锦州发展的战略定位为:辽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城市。

(三) 海上世园, 旅游名城

从目前与未来的发展来看, 锦州则还应该定位为:海上世园, 旅游名城。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于锦州龙栖湾举办。主题是城市与海, 和谐未来。这次盛会是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IFLA)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AIPH) 是两大国际园林园艺权威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史上首次合作, 级别高, 规模大, 盛况空前。与前三次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与特色, 首先它是园林博览会而不仅仅是园艺博览会;其次它是国内外首创的海上世园会。世园会结束后, 园区旅游景观、服务设施不仅得以保留, 还将不断改进与提升, “世博园”的品牌魅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后世园”经济值得期待。所以, 锦州的城市形象会受到积极影响, 必能有一个更大的整体提升的空间。

三、锦州世园会对城市形象影响分析

(一) 提升锦州城市知名度

知名度是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 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也就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知名度与旅游吸引产生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海上世博园, 五洲看锦州”, 这次世园会对于锦州知名度的提升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例如2011年西安世园会, 给西安带来新的旅游元素和时尚风范, 向世界展示了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的新形象, 提升了西安乃至陕西的知名度、美誉度。据社科院《中国公民旅游关注度报告》显示, 2011年西安名列20大最受关注国内旅游城市第4位, 成为夏季风尚旅游5大热点城市之一。在长达178天的展览中, 有来自32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的48个国际展园, 24个省市区的58个内地展园和3个港澳台展园, 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陕旅游。[2]

(二) 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自2010年10月锦州世园会申办成功以来, 为了办好这次盛会, 以最好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锦州市在市容整治方面动员了方方面面的力量, 在卫生、绿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此锦州市政府还在2013年3月发出了《致锦州市民的一封信》, 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积极行动起来, 做文明待客的形象代言人, 做管护市容的城市志愿者, 做清洁锦州的义务监督员。[3]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锦州不仅外在市容发生巨大改观, 市民素质也得到良好提升, 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三) 旅游业得到全面加强

从我国举办过的历次世园会来看, 例如2006年沈阳世园会, 其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553万人次, 增长28.9%。而世博园一项即接待国内外游客1268万人次, 占全市27.8%。2006年, 沈阳不仅国内旅游迅猛升温, 入境旅游也有前所未有的增长,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0万人次, 增长22.5%。旅游外汇收入2.3亿美元, 增长33.5%。而在举办世园会之前的2005年, 沈阳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2.65万人次, 增长19.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73亿美元, 增长20.8%。这个前后对比, 可以明显看出世园会对当地旅游业的强劲推动作用。

为高质量完成好2013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旅游接待任务, 锦州市旅游局分三个层面对全市旅游行业进行了培训, 一是全市星级宾馆经理与工作人员;二是全市旅行社经理及工作人员;三是全市旅游景区工作人员。锦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杨慧波表示, 搞这样的培训活动, 目的就是通过短期的“充电补气”, 来进一步提升全体旅游行业人员的素质, 达到全市旅游一盘棋, 共同来完成市委市政府给旅游行业下达的任务。[4]

四、锦州城市形象整体提升对策

(一) 老城新区兼顾, 整合资源

做为关外古城, 锦绣之州, 锦州的发展, 应该既立足于现代, 又不失却古韵。滨海地带已建设成为一个新城, 但新城区缺少了历史的厚重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而老城区, 虽然较拥挤破旧, 但经过世园会申办以来的整治, 面貌上大大改观。它有千年的古寺佛塔, 有百年的古宅民居, 有闻名遐迩的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等。锦州城市形象的构建, 文化底蕴是不可偏废的。锦州城市的提升, 应该把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新城区的现代海滨城市风貌良好结合, 整合为一体, 资源互补, 相映相随。

(二) 强化中心地位, 辐射影响

作为辽西区域中心城市, 必须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起到区域中心的作用, 而这种作用依托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便捷的交通能力。锦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今锦州也是商家企业家必争之地。锦州近年来大力招商引资, 成果丰硕, 经济发展速度居全省前列。在交通方面, 便捷的京哈铁路、102国道、小岭子机场曾经是锦州对外的主要通道, 而今高铁、高速公路已成为更快捷的出行方式。不仅如此, 锦州还正在修建更大规模的龙栖湾国际机场, 并建设龙栖湾海港客运码头。共同构建锦州海陆空立体交通模式。

(三) 续写海上世园, 彰显特色

后世园时代, 如何能把世园会的影响传递下去, 使其持续发挥影响力, 这是每一个申办世园会城市都面临的大问题。在世园会结束后, 锦州的海上世博园要很好地全面保留, 并不断加以创新、改造、再利用, 续写海上世园会的新篇章。海上世园会可以说是世界空前的, 要抓住这一特色加以宣传利用, 不仅强化锦州城市形象, 也彰显锦州的滨海古城形象, 使锦州城市形象得以提升。

五、结语

“海上世博园, 五洲看锦州”。热热闹闹的锦州世园会, 不仅给锦州带来了知名度与经济活力, 使锦州城市形象得到改变与提升, 后世园经济尤其值得期待。解读好世博园对举办城市可能带来的影响, 因势利导, 抓住机遇,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是十分迫切与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陕西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后世园时代”发展旅游业的思考[EB/OL].http://www.sxzys.gov.cn/news-4359.

[3]刘凤海.致锦州市民的一封信.[2013-3-21]http://www.jz.gov.cn/lnjz/2013/03/21/169488.html.

定位对策 篇10

我国内部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人误认为内部审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只是“奉命行事”, 内部审计报告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内部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 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1、内部审计与组织治理之间存在潜在的结构性冲突

如图1所示, 内部审计通常服务于参与治理过程的各相关方, 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和高级管理层, 但是, 内部审计也为治理对象提供服务, 如一般管理层以及财务、信息技术管理和业务等各组织部门。因此, 内部审计经常被要求服务于两个对象:负责治理的人和被治理者。内部审计既要监督和评价管理层的经济活动, 同时又为管理层提供咨询, 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报告, 内部审计在组织中这种特殊的地位, 使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存在潜在的结构性冲突。

2、现行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导致内部审计地位不高, 独立性不强

根据2006的调查, 审计部门有21.6%受董事会领导, 21.6%受监事会领导, 10.8%的企业隶属于总经理。而在1999年的调查中, 有4.1%受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6.1%受监事会领导, 49%的企业隶属于总经理或总裁。由此说明, 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总体上有所提升, 但大多数内部审计地位仍不高, 这样会直接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失。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 离开独立性, 审计结果将毫无意义。

3、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制约了我国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组织环境日益复杂化、风险日益增加。内部审计的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经济监督职能发展到现代公司治理层次的确认与咨询职能,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发展, 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挑战也越来越大。面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变化, 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扩大知识领域, 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但是, 我国内审人员还存在人员素质偏低、学历不高、专业结构不适合内部审计发展的现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财会与审计人员, 对计算机、金融、统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也就阻碍了我国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改进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现状的对策

1、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协调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关系

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潜在的结构性冲突大多是由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职能定位不明确造成的。因此, 应明确我国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职能定位。虽然我国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与IIA对内部审计定义时所基于的环境存在差异, 但是, 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服务密切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 这样更接近企业的目标, 更加有利于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增值作用的发挥。

2、设置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公司治理的要求。IIA在其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隶属关系提出了下列要点: (1)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对组织中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负责人负责; (2) 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董事会之间能直接交流信息; (3)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 应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 (4) 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 应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 (5) 内部审计机构应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 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 (6) 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评价《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宗旨、权力和职责是否继续适用和有助于完成任务, 并通报给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引入为满足上述要点提供了条件, 内部审计有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模式可供选择, 即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 内部审计要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 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职能部门的公司治理的参与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因此,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会计岗位, 因此在经营管理等业务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知识结构也很不合理, 应该逐步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增加非会计专业背景人员, 以组成具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内部审计项目组展开多种类型内部审计。另外, 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可行的做法是让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轮岗实习, 熟悉各项具体业务流程。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 市场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化, 现有的内部审计体系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 内部审计职能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这不仅使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所以, 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己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喜琴.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经济论坛, 2007, (20) :20

[2]、张荣荣.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财会月刊, 2006, (3) :55

定位对策 篇11

关键词:张家界市永定区;市场定位;开发对策

张家界生态旅游区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等观光资源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是新兴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是湖南省旅游龙头。永定区是张家界市辖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旅游、文化、交通中心。全区总人口42.5万人,总面积2172平方公里。目前,永定区主要景区景点有4A级风景区(土家风情园、茅岩河旅游区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3个、3A级旅游区(张家界秀华山馆)1个、2A级旅游区(张家界军声画院)1个。

一、国内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明确

据对永定区近七年的政府文件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未发现该区对本区国内客源市场开发的系统研究资料和促进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配套政策。

(二)旅游基础项目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据今年6~7月期间的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数据反映,从游客对永定区餐饮、住宿、交通、浏览、购物、娱乐基础项目评价打分来看,上述各项达5分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9.87%、18.40%、25.79%、35.10%、16.70%、16.49%,而3分及以下的各项比例分别为42.71%、41.85%、40.17%、23.47%、53.07%、51.18%。这说明永定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游客的充分肯定,除了游览一项稍稍好一些,其他各项都还必须大力加强,特别是购物和娱乐项目。

(三)旅游产品消费单一,复合型旅游产品推销力度急需加强

据今年6~7月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前来永定观光、休闲、度假的占绝大多数,比例为83.61%。这说明永定区其他旅游产品市场份额极低,必须大力加强促销力度。

(四)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健全

目的地的旅游信息系统是客观、全面、详尽地介绍本地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组织、服务设施等,便于游客、旅游经营商获取他们所关心信息的一种系统。该区虽然利用电子网络版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其中很多网络旅游信息还存在误导的现象),但针对已经前来旅游的游客的整体旅游信息宣传(如公众信息版、宣传册等)几乎为零。而旅游网络信息平台更新慢,信息覆盖面小,互动性弱。

二、国内客源市场定位

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丰富度,而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因此,永定区必须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实现旅游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市场定位是旅游区发展的关键环节,通常包括旅游区市场空间定位、市场类型定位和市场形象定位。这里主要从市场空间定位、市场类型定位两个方面对永定区旅游市场进行分析。

(一)旅游市场空间定位

旅游市场空间定位即是确定市场的合理空间,从“市场是一个场”看,即为确定旅游区引力的有效区域。据今年6~7月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从全国各省市来永定区的游客规模和所占比重情况看,我们可将永定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为一、二、三级客源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核心客源市场,游客数占目的地接待总人数比例最大,一般达40%-60%的客源市场):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五省一市)、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这个区域范围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58.98%,其中尤以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湖北、湖南五省一市客流量最为可观,永定区应把这五省一市列为当前重点开拓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基本客源市场,即游客人数在目的地接待总人数中占相当比例的客源市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二省两市一自治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两省一自治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三省一市一自治区)。这个区域范围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35.52%,其中以北京、山西、广东、四川四省一市为核心层,是永定区需进一步开拓的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由于此区域包含着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游客的收入高、出游动机强、出游范围大,如果开发效果好,可以转为一级客源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即游客数目比较少的客源市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这个区域范围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5.49%,游客比重小、流量少,短期内不宜开发,通过调查可以有选择地适度开发。

(二)旅游市场类型定位

崔凤军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产品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旅游产品细分为观光、度假、康体休闲、商务、文化类、专项、特色七大类。

永定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类型定位可以考虑以下几类:

1、根据客源市场需求(休闲、观光、度假游客人次占总人次的83.61%),在发展一山一水(天门山、茅岩河)等旅游观光产品的同时,大力加强一城一园(永定新城、农业观光园)、温泉、民族风俗等人文、休闲、度假、文化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丰富、充实区域内的旅游产品。

2、针对中青年市场特征(中青年游客占总数的63.84%)。可考虑大力开发参与性强,具有探险性、挑战性、运动性的康体休闲、专项、特色等旅游产品项目。

3、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通过举办各类商务活动(如大型会议、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及庆祝活动、大型节庆活动等等),提升旅游产品档次,扩大永定区的对外影响,加强与区外各类旅游组织、宣传媒介的合作,树立旅游核心服务区“多层次、多档次、多品种旅游产品”对外感知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吸引力。

三、国内客源市场开发对策

(一)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加大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力度

永定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缺少一个主题形象贯穿,景点营销各行其是,对外宣传没有形成永定区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因此,永定区应在加强自然景观建设,深度挖掘民族文化,重点打造康体休闲、度假、商务、文化、专项、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定位旅游主体形象。

结合永定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区情,其旅游主体形象可考虑以下方案:

1、风景武陵源,魅力永定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全国第一批5A景区,因其集“野、秀、奇、险”于一体的绝色风光,早已名播海内外,知名度很高。借这一龙头景区具体物质景观鲜明的目的地形象,再配以意蕴含蓄的“魅力永定区”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达到引导旅游行为的目的。

2、神奇景观张家界,无限风情永定区。这是借张家界的旅游品牌,竖永定区旅游形象,明确了旅游目的地,并将永定旅游产品形象与毗邻的武陵源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形象明确划分开来,增强不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造精品旅游环境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前提条件。为此,永定区必须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虽说永定区处在市辖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享受市级创造出的交通、通讯的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超出本区的管辖范围,因而无法针对本区的旅游交通需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所以,永定区一要积极主动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联系,争取最大的交通、通讯资源支持 (如市城区内旅游交通标识设置等)。

其次要做好区域内的旅游交通基础建设(如通往茅岩河景区旅游公路)。

再次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卫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公厕还是景区、宾馆酒店的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要加强建设和管理。

最后要进一步改善宾馆酒店、文化娱乐休闲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

(三)强化旅游服务软件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个旅游目的地不仅要拥有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因此,永定要通过举办行业业务培训、单位内部教育机制等措施,全面提高旅游服务主体——人的素质(包括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旅行社行管人员和导游、宾馆酒店行管人员和服务员、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如公交车的司机和售票员、超市和商场的售货员等等),从而产生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达到不断提升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强化旅游服务软件建设的目的。

(四)实施旅游信息化战略,完善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产业。完善永定区的旅游信息系统可从三方面着手。

1、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交车站台、旅游景点、宾馆、银行、通讯等公共场所,通过设置公众信息版、发放宣传册等措施,加大旅游信息宣传力度,为旅游者决策提供参考。

2、加大电子网络版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各类旅游信息纳入量,尽可能地为广大游客提供最全面、最准确、最及时的旅游服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旅游途中的最优旅游产品组合。

3、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电子平台。在旅游企业、游客、管理和决策者、政府和民间组织、其它行业和部门间建立一个信息含量大、更新及时的旅游电子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M].地质出版社,1998.

2、董丽萍.南海市旅游市场定位[J].热带地理,2000(4).

3、李坚.试论旅游区市场定位[J].经济地理,1998(2).

4、冯若梅,黄文波.旅游业营销[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5、巫宁.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评析与展望[A],2004~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张家界旅游产业轻型与结构升级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7BJY138。

定位对策 篇12

一、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新定位

( 一) 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中开设了为数众多的课程, 在这众多的课程之中, 高等数学是最具基础性的一门课程, 它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是不可撼动的, 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在于强化学生们的基础素养, 只有数学基础足够牢靠, 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课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同时也会使教师顺利的开展教学, 师生之间开展密切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众所周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是不能离开数学的, 数学这门学科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 不仅应用的领域非常宽阔, 其实践性也是非常强的, 那么为什么数学会被应用到这么多的领域呢?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 数学是对逻辑思维的锻炼与表达, 这一点在科学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 其二, 学习数学可以创新思维方式, 可以让人们从更多的层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 其三, 学习任何学科必须要有理论基础, 而数学就满足了这一点要求; 其四, 数学中最基本的就是计算, 而生活中处处少不了计算, 其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通过以上详细的叙述我们会发现, 数学的作用不是用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重视高等数学的教学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这不仅是强化学习基础素质的需要, 更是社会的大势所趋。

( 二) 高等数学是一门工具课

1.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数学能力的工具

我们可以用“工具课”这三个字来形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数学这门课程, 那么什么是工具课? 指的就是以这门课程为基础学习必备的理论知识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下, 学生们能够探索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进而为学好其他课程做好基础、打好铺垫。不难发现, 工具课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与素质, 最终学以致用,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2.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工具

在高等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之下, 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领悟能力, 创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无法实现的, 别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只适用于一部分领域, 而且在长时间之后, 学生很容易忘掉, 但是高等数学不一样, 它所教的知识和方法会让学生牢牢地记在心底里, 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地作用。

和接受过高等数学知识的人相比, 缺少数学素养的人在很多的方面都远远不及, 无论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思路, 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的应用能力是非常强的, 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巧妙、恰当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从而使一个固定的数学模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之中, 每当遇到任何类型的困难, 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运用头脑中的模式进行解决, 能够拨开现象看本质, 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彻底有效的解决与处理。

3.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工具

科学的进步是依赖于社会的需求的, 或者说社会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当今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明显, 因此单一型人才不再受到重视, 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的人才。而作为培养人才的特殊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对人才的走向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 教师必须朝着创新这个大方向培养学生。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源于生活而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 数学也不例外, 甚至表现得更为明显, 它强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4.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严谨工作作风的工具

数学和语文可谓是大相径庭, 前者要求学习人员具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哪怕是一个小数点出现错误都会使整个计算过程毁于一旦, 所以, 学习高等数学无疑会强化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会让他们由慵懒变得严谨; 此外, 数学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成就自己沉着冷静的风范, 并更好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二、高等数学在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一) 数学师资力量短缺, 教师学历偏低

地方高等职业学校通常有以下办学途径: 一是通过改革, 将原有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成规范化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是将具备条件的成人高校扩大招生, 强强联合办学, 突出高职特色; 由于以上原因,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 存在一部分学历不高的数学教师, 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1) 依托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现有的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制, 加强对数学课教师的培训, 通过有计划地培训, 促进教师学历达标。 ( 2)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录用标准, 引进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数学专业人才。

( 二) 学生对数学课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习热情不高

当下, 不仅仅是高职院校, 就连本科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 其中的学生都存在“专业至上”的错误认识, 在他们的观念和意识中, 自己所学的专业课是最重要的、是唯一重要的, 而对其他专业课则抱有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每次一到高等数学课, 课堂上的学生屈指可数, 平时成绩少的可怜, 期末考试时挂科的人数不胜数。对于这一问题, 教务处应该协调好高等数学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二者缺一不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实际的数学学习与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一提及数学就会用索然无味、枯燥无聊等词语来形容。对此, 数学老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 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导语、举一些生动的例子等方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让学生自觉的配合老师的数学教学, 并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 三)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方式, 所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当强调以实际应用为主要目标, 这既适应了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课程改革既要侧重基础性、应用性, 又要增强科学性和理论性; 既要加强数学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又不应忽视数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特色; 既要把握“适度够用”原则, 又要把握好它在高职教育中的重新地位, 以做好数学课的学科建设工作。

摘要:迄今为止, 许多地区的高职院校仍然没有予以高等数学的教学以应有的重视, 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鉴于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 笔者在文中有针对性地对如何使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被重新定位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数学,地方高职院校,重新定位,对策

参考文献

[1]靳永山.高职数学如何为专业课程服务[J].科技信息, 2009, (20) .

[2]刘平, 张俊峰.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 (23) .

上一篇:引文信息下一篇:防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