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物质

2024-05-22

环境标准物质(精选12篇)

环境标准物质 篇1

摘要:文章介绍了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问题,同时分析了标准物质的研制方向。

关键词:环境标准物质,应用,问题,方向

世界上对标准物质的研究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到现在已研制出大量的环境标准物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环境标准物质,到现在已有20多年时间所研制出的环境标准物质在品种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环境标准物质在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标准物质是环境监测中传递准确度的基准物质,也是控制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物质基础。随着环境监测工作标准化的发展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环境标准物质的制备和使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规范化。

1 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1 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1.1.1 绘制标准曲线

分析人员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溶液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可能因为使用试剂的纯度、计量仪器、操作技术等原因,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可比性。采用环境标准物质的数据直接用于绘制标准曲线,与未知样品同时进行分析,以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可以减少配置标准曲线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这种方法用于环境应急监测时,优点就更为突出,能使应急监测数据更具准确性和及时性。

1.1.2 监测仪器的检定校准及新仪器的验收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多种多样,有大型的精密仪器,有中小型仪器及各种现场采样仪器。在计量监督部门对强制性检定的监测仪器进行检定时会用到环境标准物质把仪器设备溯源到国家基准。实际工作中使用监测仪器时也常需要使用环境标准物质,例如,在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时,为控制其测量的准确度,就需要经常采用二氧化硫标准气体对采样仪进行标定。另外,对于新购置或维修后的仪器,也可使用相应的标准物质来检验其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等性能。如果采用自配的标准溶液不但会引入系统误差,监测结果很难具有可比性。

1.1.3 环境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样品分析时,要用相近浓度的标准物质同时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已知浓度进行对照。如果分析结果在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加不确定度范围内,说明分析样品所用的仪器、试剂、量器,以及分析人员操作技术不存在问题。尤其在多个实验室共同合作的监测项目中,更需要向各实验室发放标准物质进行分析比对和质量控制,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1.4 分析人员的分析水平考核

在实验室计量认证验收时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时,以标准物质作为未知样进行考核来评价整个实验室及分析人员的分析水平,可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提供可靠的数据。

1.1.5 实验室间的比对

环境标准物质不仅具有最接近真值的保证值,且具有追溯性,即通过标准物质准确度的传递系统及追溯系统能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为了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计量认证要求每个实验室定期开展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工作,而利用环境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能够检查每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1.2 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研究验证方面的作用

环境标准物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验证和比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研究和改进分析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用标准物质来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也就是根据所要验证的方法各种特性(包括化学成分、浓度范围、物理性能等)选择满足要求的标准物质,在正常实验条件和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和被测样品同时进行测定。把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的均值在标准物质证书上所给定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范围内,说明分析方法无明显的系统误差存在。特别在建立一种新的监测分析方法时,更需要利用标准物质来评价其灵敏度、检出限、共存离子的干扰,以及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指标。

1.3 仲裁监测数据的作用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遇到企业或业主对监测数据提出异议或者双方对监测数据有争议时,应使用具有权威性的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分析,以作出正确的仲裁。

2 使用环境标准物质应注意的问题

2.1 环境标准物质的选择

随着环境标准物质研制不断深入,我国的环境标准物质已有几百种之多,而选择环境标准物质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选择适合自己工作需要的标准物质;②要选择与待测样品的基体组成相类似的环境标准物质;③最好选择与监测组分浓度范围相似的标准物质;④不要使用已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

2.2 环境标准物质的使用

只有正确使用环境标准物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标准物质时,要仔细阅读标准物质证书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严格按规定的测定条件进行操作,同时保证测定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下,用环境标准物质来进行校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2.3 环境标准物质的保存

环境标准物质是有严格的保存条件的,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保存条件(如保存时的温度、湿度、避光等)要求进行环境标准物质保存。对一些标准气体的保存也应严格按证书上的要求执行。

3 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方向

环境标准物质用途非常广泛,我国无机污染物成分标准物质的研制已逐步完善,而有机污染物成分的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尚处起步阶段,目前,我国有机物液体标准样品和标准溶液加起来不到200种,有机物标准气体不到10种,但是我国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种类多、数量大,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污染物达几百种,而由于有机标准物质少,对许多有机污染物无法建立科学准确的分析方法,使环境监测工作无法展开。因此,今后我国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方向是在不断完善无机成分标准物质研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加速我国有机污染物标准溶液和纯品的研制工作。

总之,随着环境标准物质研制工作的不断发展,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作用越来越大,将使环境监测数据更具准确性和权威性,从而达到环境监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环境标准物质 篇2

(1)申请办法

1、向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

2、按要求填写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申请书(申请书格式见附录I),申请书可从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得。

3、将填好的申请书及有关技术资料交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申报标准物质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申报标准物质应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书;

2、制备设施、技术人员状况和分析测量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条件的情况;

3、研制计划任务书;

4、研制报告,包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稳定性考察、均匀性检验,定值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等;

5、国内外同种标准物质主要特性的对照比较情况;

6、用户试用情况报告(至少三份);

7、标准物质证书的式样;

8、保障统一量值需要的供应能力和措施。

(三)标准物质证书的编写

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或生产)者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证书”给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扼要叙述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均匀性、稳定性、特性量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储存方法等。使用户对标准物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1)标准物质证书编写要求文字简洁,通俗易懂,篇幅一般以1-2页为宜。

(2)证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要前后一致,援引的公式及技术数据应准确无误,文中采用的物理至单位、符号及专有名词、术语均应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3)证书应印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记。(4)证书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项目:

1、封面;

2、内容与说明;

3、参考文献。

(5)样品编号 为便于对标准物质进行监督与检验,用于发售的标准物质最小包装单元均应编号。编号方法由研制(或生产)单位自定。(6)标准值 标明该标准物质被确定的特性量值。(7)有效期限 标明该标准物质作为标准使用的最终日期。(8)制备方法简述 简要介绍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材料来源、制备方法和制备程序以及制备注意事项。

(9)特性量值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

(10)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给出被确定的标准物质特性值(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并注明不确定度的来源。

(四)评审 气体标准物质的申报

1.一级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

(1)凡申报一级标准物质的,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聘请专家对申报的技术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2)根据需要,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授权国内具有检验条件的实验室对样品的标准值进行检验,检验后,提交检验证书或原始数据。检验费由申请单位支付。

(3)经过初审和检验后,对数据和材料需进行补充和改进的,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进行改进。(4)初审和检验通过后,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委员会按《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部分规定的条件进行评审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示认可与否,票数超过与会委员的三分之二者,评审即为通过。通过评审的,评审结果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批后,颁发一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统一编号,并列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目录作为全国通用形式正式发布。

2.二级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

(1)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根据需要,聘请国内具有检验条件的实验室对申请二级标准物质的样品进行检验。检验后,由负责检验的实验室提交检验证书或原始数据。检验费由申请单位支付。(2)经检验合格的,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按专业分类委托部级归口管理部门聘请专家组成部级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委员会按(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部分规定的条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将评审结果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环境激素物质的毒性和监测分析 篇3

关键词:环境激素 监测 危害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30-01

1 环境激素物质的致毒性

环境激素物质中多数是人工合成的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法等发达国家男性精子在减少,女性乳腺癌、子宫癌等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人数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亦有此报道。因此,环境保护事关国计民生的大计,是人类能否继续在我们的地球家园长久生存的重大问题。

环境激素物质主要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病变、精巢肿瘤、前列腺癌等。使生殖器官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下垂体甲亢腺亢进、免疫系统障碍、神经行为异常等。

暴露低剂量时主要引起内分泌紊乱,表现在:(1)和雌激素受体(简称ER)相结合,显示出雌激素亢进;(2)与ER结合,产生雌激素的拮抗作用;(3)与ER以外的AhR、AR等结合产生不良影响;(4)与受体结合后使传输过程异常;(5)导致激素合成 异常;(6)导致激素贮存、释放、传输及空留量异常;(7)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毒害,造成生殖、发育系统致毒。

2 生活和环境中的激素物质

(1)生活中的激素物质

环境激素物质无处不在,如金属罐头内部的金属防腐膜、盛食品或饮料的塑料容器、合成洗涤剂、化妆品等都含有这类物质。在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制品也含有环境激素物质,如用PC为原料的婴儿用奶瓶及餐具,会分解出双酚A;氯化塑料制作的儿童玩具;聚苯乙烯方便饭盒中含苯乙烯。研究证明,把95℃的开水注入新奶瓶后,会有3.15~5.5μg/L的双酚A溶于水中。

(2)环境中的激素物质

有机氯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中曾被广泛使用的DDT等,塑料中常使用的增塑粒及原料、洗涤剂及表明活性剂等都被列入环境技术类物质。

日本在1998年对于自来水中的环境激素物质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其中有以下八类物质;(1)二甲酸(钛酸)类;(2)己二酸-2-乙基己烷;(3)酚类;(4)苯乙烯二聚体、苯乙烯三聚体类;(5)17β-雌二醇;(6)氯化乙烯单体;(7)苯乙烯单体;(8)环氧氯丙烷。

调查结果表明:壬酚的检出率为76%、双酚A为68%、4-叔-辛酚为62%、苯二甲酸二乙基己烷为55%。家禽家畜排泄物中17β-雌二醇亦有61%的检出率。

(3)其他环境激素物质

日常接触到的环境激素物质还存在于以下物质中:

(1)医药、医疗品;(2)食品、食品添加剂;(3)农药及其降解产物;(4)化学工业品;(5)其他化学工业品(6)重金属(7)二次污染物,这些物质在环境中本来并不存在,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于环境中,如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苯并芘等。

3 监测分析

全球环境问题和化学物质这两大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化学物质产生的环境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二噁英类和环境激素物质的研究和监测分析方法的开发研究。

尽管从科学角度来看环境激素物质还有大量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但从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生态系统的保护来看,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这一环境问题的提出,从人类自身保护的角度出發,必须从ppm级的监测向ppb级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仪器与技术的发展动向也是如此。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再度发生,以急性毒性的环境污染物质作为监测分析对象,这是解决ppm级浓度的仪器设备和技术问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实施。为了防患于未然,对于慢性毒性物质,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三致”物质的监测,则需要解决ppb级甚至ppt级浓度的监测仪器和技术问题。在发达国家和我国少部分地区已能做到。

最近国际上环境科学的热门课题二噁英类和环境激素物质则是以ppt级浓度甚至ppq级浓度存在,给环境监测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美国已经实施,我国正在起步阶段,超微量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是摆在我国环境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

环境污染物的超微量监测分析仪器GC-MS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投入使用,但GC-MS能够测定的有机污染物只占全部有机污染物的约5%~10%。今后必须在农药类、除草剂、灭菌剂、急性有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等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面扩展。这样HPLC-MS必须有较大的发展,才能把握各种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时态。在超微量有机物定性分析方面MS(质谱检测器)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痕量无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ICP-MS是目前最好的手段。因此常把GC-MS、HPLC-MS和ICP-MS称为“MS三兄弟”

4 发展趋势

(1)解决监测信息的代表性

在环境监测中最为重要的是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问题。其中以试样采集和前处理最为关键,监测分析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70-80%决定于采样。

因此自动采样技术的研究与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地表水和废水中污染成分的实时测量、在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浓度变化、对于自动采样系统的精度要求、采样频次、时间、点位和采水深度的合理性等等,都需要深入探讨。

此外,空气和废气中有毒物质的实时监测主要使用高速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红外和开放式紫外等手段,而不同手段对于在线采样和样品处理都具有不同的特殊要求,都需要深入探讨。

(2)多重污染成分同时监测技术

GC-MS是常规有机污染物检测手段。二噁英和环境激素物质的监测分析HRGC-HRMS(HR为高分辨)更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HOLC-MS和ICP-MS外,GC-LC-MS甚至GC-MS-MS都是已经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得到了应用的同时监测多重污染成分的手段和技术,也是分析二噁英类和激素物质必不可少的手段。

(3)污染物综合指标监测

从发展观点来看,环境污染物的综合指标,即能够预测环境污染的监测系统,也就是生理活性物质的监测体系,这种利用新原理的监测系统必将得到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匡少平、张书圣.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及污染防治[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06).

[2]许立.扰乱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环境荷尔蒙[J].-化学教育,2001.

[3]齐文启等.环境监测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赵美萍、李元宗、常文保.酚类环境雌激素的分析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3(01).

八氟萘溶液标准物质研制 篇4

1.1 标准物质制备

目标溶液标准物质以经两种标准方法准确定值的八氟萘纯品为原料, 采用重量-容量法配置, 先配制浓度为1×10-4g/m L的标准溶液作为配制母液, 再将母液稀释为100pg/μL的溶液标准物质。配制温度20±4℃, 于-20℃下冷却分装到1m L的安瓿瓶中。冷藏避光保存。

1.2 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

依据标准物质研制相关技术规范[2,3]抽取15个包装, 每个包装样品测3次, 做瓶间和瓶内均匀性检验。按先密后疏的原则, 一般每次取6个包装, 每个包装测量3次, 取平均值, 得到稳定性检验时间点检测浓度数据。均匀性、稳定性检验方法为气相色谱法 (GC-ECD) 。

2 结果与讨论

2.1 八氟萘纯品原料的定值

根据标准物质技术规范[2,3]的要求, 八氟萘的定值选择在同一实验室需采用两种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方法为GC-FID法以及LC-DAD, 定值方法为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结果见表1。

2.2 八氟萘溶液标准物质均匀性结果分析

八氟萘溶液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方法为气相色谱法 (GC-ECD) 。测量数据经F检验, 证明标准物质瓶内和瓶间样品均匀一致。均匀性检验结果如下表2。

溶液的均匀性检验结果可知, 溶液中各组分的瓶内与瓶间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 溶液是均匀的。

2.3 八氟萘溶液标准物质稳定性结果分析

经过趋势分析分析, 表明在12个月时间内, 时间与特性量值的回归趋势线的斜率b1为0.00215, t0.95, n-2·s (b1) 为0.0600, 即b1﹤t0.95, n-2·s (b1) , 因此斜率估计值不显著, 表示异辛烷中八氟萘溶液的量值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表明在一年时间内, 10ng/μL异辛烷中八氟萘溶液的浓度值非常稳定。

3 结论

本文研制的体积浓度为10ng/μL异辛烷中八氟萘溶液, 该标准物质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和互认提供保障, 在统一量值、评价分析方法、确保测量工作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摘要:异辛烷中八氟萘溶液标准物质是《JJF1164-2006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1]中指定的校准用标准物质。对异辛烷中八氟萘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可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和互认提供保障, 在统一量值、评价分析方法、确保测量工作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异辛烷,八氟萘溶液,研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164-2006.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S].2006[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164-2006.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S].2006

[2]ISO Guide34, 2000.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Guide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2]ISO Guide34, 2000.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Guide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环境标准物质 篇5

第18题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__概念学习____和命题学习

第19题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__操作模仿 ____、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第20题 研究表明,熟练程度达到__150%____时的过度学习,记忆效果最好

第21题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______三种

第22题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_认知结构_____。

第23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理解问题 _____、提出假设和检验阶段四个阶段。

第24题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_独创性_____。

第25题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学习需要 _____和学习期待

第26题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_内部动机 _____和外部动机。

第27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______三种成分

第28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__教师的领导风格 ____、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第29题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相似性、_原有认知结构 _____、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第30题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__动作技能目标____。

第31题 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__言语直观____。

第32题 通过对一些行为进行奖励使之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这种促使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称为行为塑造法___

第33题 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__关注学生____三个阶段

第34题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认同____与内化三个阶段

第35题 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是效度、信度和_区分度_____。

第36题 简述童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1)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2)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主义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3)个性发展占有重要地位。(4)道德概念的认知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5)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每个要点1分)

第37题 简述直观教学必须运用的感知规律.(1)直观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1分)。(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1分)。(3)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1分)。(4)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2分)。

第38题 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一般阶段.(1)原型定向(1.5分);(2)原型操作(1.5分);(3)原型内化(2分)。第39题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1分);(2)内化性原则(1分);(3)特定性原则(1分);(4)生成性原则(1分);(5)有效的监控原则(1分

第40题 简述迁移的意义。(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5分);(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2分);(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5分)。

第41题 简述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1.5分);(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1.5分);(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分)。

第42题 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5分);(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2.5分);(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2.5分);(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5分)。(各要点必须联系教学实际,如不联系教学实际只有要点,每一个要点最多只能给1.5分。)

第43题 国内一项关于儿童对成人惩罚的公正判断的发展性研究表明,5岁和7岁儿童对成人不公正的惩罚,多数持肯定态度,而9岁儿童则对成人的不公正惩罚提出了疑义。请用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有关理论对此特点进行分析.---1)反映了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受成人的影响;“(2)中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受自己的主观标准的支配;(3)表明小学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

1.教学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决策职能 B.组织实施职能C.指挥运筹职能 D.监督控制职能 2.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A.表达 B.外化C.内化 D.反馈

3.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抑郁症. B.恐惧症C.强迫症 D.焦虑症 4.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5.某同学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需要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一般内驱力

6.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

7.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A.强迫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C.回避型人格 D.冲动型人格

8.以下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A.创造力测验 B.兴趣测验C.成就动机测验 D.态度量表

9.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A。遗传 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10.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A.积极的课堂气氛 B.消极的课堂气氛C.松散的课堂气氛 D.对抗的课堂气氛

11.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30 B.140C.150 D.160

12.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A.罗森塔尔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3.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4.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

A.教师权威 B.师生关系C.教师能力 D.教师感召力 15.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的学习迁移均属于()。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1.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2.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3.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4.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1.简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2.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3.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是什么?

1.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向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还占有优势,抽象记忆在逐渐发展。

(4)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2。(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3当学生考试失败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获得成功。

4.(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环境标准物质 篇6

【关键词】有准备的物质环境 幼儿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87-01

一、物质环境与创造性的关系

科学的创造性想象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现实是现有的物质环境。如早在两个世纪以前,我们就对那些坐在马车上和使用油灯的人说:有朝一日,我们生活城市的夜间会灯火辉煌;人在地球两边可以对话;人可以飞翔在空中……我们的先辈们一定会耻笑我们痴人说梦。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环境条件和人们的认知能力下,他们是无法想象出这些事情来的。现代人与古代人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我们现代人的想象是建立在实际科学基础上的,而我们的先人们却只能凭他们的幻想来预知世界。

众所周知,有了丰富的想象就有可能产生丰富的创造性行为。但当一个痴人说梦时,如果我们以此断言疯人的“想象”丰富,那我们就真的疯了,他根本就无法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感知,因为他没有将客观事物与智力相结合的能力。

由此可见,想象的真正基础是现实、现有的物质环境。基础如果能牢固地树立,则想象力可以逐渐由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惊奇与神秘,向新的发展观展开,新的创造力即可由此诞生。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儿童与环境交融时、发展和谐时产生。而且一个人的感知能力与其观察的精确程度关联极大。

那么,培养儿童想象力使他们准确地感知周围事物所必须的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提出了对“有准备的物质环境”创设的严格要求。

二、有准备的物质环境的创设要求

《幼儿园规程》明确地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1.有规律、有秩序、简洁、干净的整体环境

(1)“美”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反应能力,而真正的美则是以简洁为基础,每一件物品必须具有吸引幼儿的特质,如颜色要明朗、有朝气、令人愉快,还要有整体的协调感和实用性,以吸引幼儿乐于参与其中,有了参与才有可能创造。因此,我们应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

(2)创设有规律、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如教具要顺时针摆放、由简单到复杂的摆放,儿童日日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也会适应并习得这样一种有规律、有秩序的感觉。

(3)创设适合儿童独立活动、自然表现的空间。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机会去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环境和材料要有适宜孩子操作与探索的空间与条件。教师是否对孩子的活动作出了积极的应答,能否使幼儿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材料能否适宜于孩子操作、探索,孩子是否有自主选择的条件。

(4)准备丰富的、有知识内涵的生活物品。环境并不是自然的无缘无故地表现为教育功能,但是在幼儿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观察或创设环境后,孩子们会从中得到很多感性的、真实的、细微的体验。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儿童在具有“生活气息”的环境中才会放松、才能自我思考。通过操作“有知识内涵”的教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创造力。

2.教学用具制作的原则

让幼儿在严格界定的范围内进行推论,对他们进行将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智力训练,这为他们想象力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这一基础打得越牢,他们的想象力与某种形式的联系就越紧密,它也便越能与独立的意象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因此,教具的制作原则就显得格外重要。

(1)性质的孤立化。教具包含许多“性质”。例如开关、重量、大小、颜色、粗细等,制作教具时,首先应确立一个特定的目标,然后根据此目标,改变教具的某个单一性质,至于教具的其他性质则保持不变,借以突显这一单一性质的变化,这样的设计,完全是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的,因为这能够使他们在认知上更为容易。

例如,蒙台梭利教具——粉红塔的10块积木全部是粉红色,不仅可以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更可借以突显积木大小变化的单一性。

(2)教具的重量与大小应以幼儿能自由移动、易于抓取为原则,这也是坚固心理层面,使孩子在安全状态下操作。例如:幼儿能够搬得动粉红塔上最大的一块。

(3)具有吸引幼儿的特质。以颜色来说,尽量采用能够吸引幼儿目光的柔美色彩或亮的色彩。以声音而言,在制作教具时,亦可安排清新悦耳的声音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豆子倒入瓷碗中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被吸引的幼儿会一再重复此工作,重复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操作方法。

(4)由简至繁。在教具的设计与使用方法上应由简至繁,例如老师应先以长棒引导幼儿用感官来认识长短的序列,等幼儿熟悉长度概念后,再以红蓝相间的数棒向幼儿介绍数量与长度的关系,然后才是简单的加减法;最后,则为小型数棒与图表的练习,这样的原则非常合乎幼儿的认知规律。

(5)“步骤”不宜过于繁复。学龄前幼儿虽具有专注的能力,但我们绝不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而应配合幼儿的能力,简化操作教具步骤。如此,才能使幼儿对该教具产生兴趣与信心,进而不断重复操作而达到专心与乐此不疲的境地。

以上诸项制作教具的原则都是为了使教具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正确操作,这样我们就准备好了幼儿创作必需的物质材料,只有每个幼儿都亲自参与操作、实验、观察,使他们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们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从更高的基点起飞,他们的智能也很自然地被引向创造之路。

有位教育家曾说:“任何夸张或粗糙的幻想不能使儿童走上正轨。”所以只有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开掘出一条奔腾的江河。供创造的智慧之泉在里面流淌,让参天大树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中发芽、生根、日益茁壮!

食品营养标签分析的标准物质研究 篇7

那么基于这些层面的分析,除了以上的结果,接下来人们关心的就是哪些食品有哪些营养?营养的含量是多少?人们对于这些食品营养的标签的认知,获得该食品营养的基本信息,保证人们摄入营养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但是食品的种类繁多,本文就主要研究跟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的食品中一些标准物质的研究,来帮助人们正确合理的摄入营养。

一、食品营养标准物质种类以及基本状况研究

(一)食品中有害标准物质标签的分析研究

在食品营养标准物质研究之前,我们得首先了解食品标准物质。食品营养标准为止通常指的是人们人体必需的对人力有利的物质,但是食品标准物质还包含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防腐剂、有害色素等等这些。当我们研究食品营养的标准物质一定得首先了解这些对人体有害的标准物质,这是因为提高人体的营养水平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做,第一就是提高对人体有益营养物质的摄取,另一方面就是降低人体对于有害的食品物质的摄取。

那么也就意味只,在食品物质的标签中必须的对一些有害物质进行注明,这是因为有些食品的有害物质并非是绝对的有害物质,很多时候人体少量的汲取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例如在四川等地人们非常喜欢的酸菜中就必然含有一些亚硝酸盐,这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人体少量的摄取亚硝酸盐是没有危害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对人力造成损害,因此在一些泡菜的营养物质标签中就必须注明亚硝酸盐的含量,让人们对亚硝酸盐摄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确保有些人们不会过量的食取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食品营养标准物质种类以及基本状况研究

食品营养的标准物质目前中国的分类有大约40个左右,但是标准物质的研究少之又少。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国内食品的出口,贸易协定中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基于中国在过去对于食品营养标准物质研究的空白,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中国的一些食品标签上的物质种类以及含量标注模糊而且错误繁出,给中国的食品消费者带来麻烦,也给中国食品的出口带来障碍,很多食品营养标注不准确以及标注不符合国际规范的外国是拒绝进口的,很多欧美国家也是基于食品营养标签来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如今中国已经认识到了食品营养标签研究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做此事。目前,中国主要在居民常见口粮、常用油、乳制品类以及肉类等上边有了新的突破,每年,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都会向全社会公布一些最新的标准物质标签研究的成果,旨在指导企业进行更加规范和合理的食品营养标签处理,确保民众的的确确知道自己每天都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

二、食品营养标签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研究

现在人们注意到无论是哪些在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其食品营养的标签都有一个严格的模式,即必须包含总热量、脂肪热量、总脂肪含量;然后总脂肪酸,以甘油三酸酯表示有的话也需要专门标注;另外,饱和脂肪、胆固醇、钠、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类、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等,如果涉及到都必须做一些必要的说明,虽然有些食品营养的标签比较简单,没有包含上述所罗列的物质,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食品以上物质都包含,也就是说上述物质只要出售的食品中包含,都必须严格的标明含量,当然政府鼓励那些食品营养标签更为详细的食品企业。我们也发现一些食品上标注有维生素B1、B6等等没有严格要求标注的食品营养成分。

不过现在,一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标注更加的科学合理,采用是美国化学家协会沿用的“食品营养标准物质成分三角形模式图”,该模式图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整个三角形分为了九个部分,而这就各部分每个部分都会用一到两个标准物质加以说明,并且这些标准物质更为简单,只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三种,所有的其它的营养物质都被用这三个标准物质代替,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所有的化学物质都可以被分解我基本的化学元素以及其对应的含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所拥有的化学元素以及其不同的配比足以代表大部分的化学物质,所以这样的方法能够让人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人们摄取的营养物质含量。

摘要:食品营养是人们获取人体基本的能量、营养要素的基本来源,食品营养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人们的工作、学习、运动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的使用营养安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前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把整个食品营养安全推到风口浪尖,人们对于食品营养的标签有了新的认识以及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一些食品营养标准物质的研究,寻找食品营养标签分析的常规办法,特别是对一些蛋白质、脂肪等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标准营养物质的研究,帮助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分析的标准物质研究有新的进展。

关键词:食品营养标签,安全,标准物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晶,高运华,吴方迪,方向,曹文祺,马联弟.食品营养标签分析的标准物质研究[J].计量学报,2004,02:174-176.

[2]何梅.食品标签能量及核心营养成分标示风险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

[3]宋仲博.营养标签对我国消费者食品购买倾向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卢慧兰,张格祥,马剑华,刘清,王玉.儿童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的市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12:2265-2267.

[5]步营,朱文慧,李钰金.国内外食品营养标签管理状况及我国应对措施[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03:48-52+60.

环境标准物质 篇8

涂饰玩具所用涂料的质量是确保玩具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标准制定之前,我国的玩具涂料无统一的判定标准与适用的测定方法,因而导致玩具因表面涂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玩具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的标准已成当务之急。2007年9月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时上报了该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计划,很快得到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随后该技术委员会联合玩具涂料的生产和使用企业组成标准制定工作组,完成了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4613-2009《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标准的适用范围

用于涂饰玩具的涂料品种若按形态分主要有液态涂料和粉末涂料,其中液态涂料又分为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考虑到本标准主要是对玩具涂料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限量,因此,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玩具用涂料,但会根据各类涂料的特点,对其中的有害物质分别规定限量值。

2 测试项目及限量值的确定

从控制玩具涂料质量的角度考虑,同时根据国内目前玩具涂料产品的发展水平、应用需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本标准设置的控制项目共6项,其中涂层质量控制3项,包括:铅含量,8种有害元素的可溶出物含量,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涂料质量控制3项,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苯含量,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总和。

2.1 有害元素

对玩具涂层中有害元素的限量在国内外所有涉及玩具安全的标准和法规中均有规定,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测试项目不同,主要分为有害元素总量和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两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只控制8种可溶性元素的含量;欧盟原玩具安全指令控制8种可溶性元素的含量,新指令则要控制17种,但该要求的过渡期为4年,即于2013年7月20日正式实施;而美国标准和法规不仅控制8种可溶性元素的含量,还控制总铅含量。考虑到铅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各国正逐步扩大禁用含铅涂料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标准不仅规定了8种可溶性元素的限量值,还控制总铅含量。

2.2 邻苯二甲酸酯类

该类增塑剂在欧美等国家的玩具材料中是禁用物质,因此,本标准对其规定了限量要求。

2.3 有机化合物

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均对涂料中的VOC制定新规定,限制并逐步淘汰高VOC含量的涂料产品。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中列入涂料品种的就有VOC含量超过75%的硝基纤维素涂料。考虑到我国玩具涂料的品种中硝基类涂料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VOC含量较高,本标准对玩具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苯含量及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总和规定了限量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并根据验证试验数据汇总以及对结果的分析,确定了标准的测试项目和限量要求(见表1)。

3 试验方法的确定

尽量采用目前国内外玩具行业和涂料行业通用的试验方法,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并确定了标准中各项测试方法。

3.1 铅含量的测试方法

测试涂料中铅含量的技术要点是样品的处理方法,本标准提供了三种消解样品的方法,即干灰化法、湿酸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实验室可根据条件选用其中一种。并按照玩具行业及其他行业计算涂料中铅含量的方法,以干涂层计算铅含量,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3.2 可溶性有害元素的测试方法

可溶性元素的测试方法在国际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国家标准中都有规定,且测试方法的原理和程序完全相同,因此本标准直接采用这些方法对涂层中可溶性元素进行测定。考虑到本标准的测定对象是涂料,针对涂料的特点,规定了涂料的涂层制备程序,使标准的可操作性更强。

3.3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试方法

对玩具涂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试方法还没有通用的标准方法。根据涂料的特点,通过试验完善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确定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并按照玩具行业的计算方式,以干涂层计算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3.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苯及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的测试方法

溶剂型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苯系物含量的测试方法在其他标准中已有规定,其测试原理、测试步骤与国际标准的规定一致,因此本标准直接采用这些方法测试玩具涂料中的VOC含量、苯及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的含量。

4 国内外玩具安全标准的异同

各国玩具安全标准的适用范围及对玩具涂层中有害物质规定的技术要求与本标准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的对照见表2。

本标准的制定不仅参考了国内外多个玩具安全标准和法规,吸取了各个标准中的精华部分,对玩具涂层中有害物质规定了限量要求,还根据玩具涂料的特点,从有利于促进我国玩具涂料的技术进步,使其向着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从减少出口贸易摩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对玩具涂料中对环境污染最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苯含量,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总和规定了限量要求。

5 玩具涂料生产企业的对策

从玩具涂料的整个生产过程分析,对玩具涂料安全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制造玩具涂料时原辅料的质量。从本标准对有害物质的限量值看,不仅不能使用含有这些元素或成分的化合物,还需严格控制所用原辅料中可能以杂质形式存在的这类物质。因此本标准实施后,玩具涂料生产商应加强自身内部质量管理,配备必要的分析测试设备,对生产用原辅料和产品中的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控,避免不合格原辅料用于玩具涂料制造,同时还应提高健康、安全和环保意识,重视产品内在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如开发并拓展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低污染类涂料品种在玩具上的应用。

6 玩具生产企业选择涂料的对策

本标准的实施,将使玩具涂料安全性的检验有法可依,并能为相关部门监管玩具涂料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因此,玩具制造商在选择玩具涂料供应商时,应优先选择具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质量监控设备,并能与权威第三方证实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玩具涂料供应商。在选择涂料品种时,应优先选用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高固体分涂料等能减少环境污染,且安全性较好的涂料品种。

7 结语

新标准的出台是适应国内外玩具涂料技术发展,市场经济和消费观念变化的结果,对进一步提高标准化对玩具涂料生产、质量和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物质流成本会计国际标准详解 篇9

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 MFCA的理论架构日趋成熟, 其核算与管理理念也渐入人心, 出台相关国际标准以规范MFCA在实务界的应用自然提上日程。从2010年开始,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 (ISO/TC207) 开始着手标准的制订, 并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发布ISO14051号文件, 即《环境管理———物质流成本会计———一般框架》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General framework) 。

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学者肖序、冯巧根、邓明君等也对MFCA的原理、模型、应用进行了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对ISO14051号文件进行详解, 以期为国内MFCA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一、ISO14051概述

ISO14051的主要目的是提出MFCA的一般性框架。MFCA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能帮助经济组织更好地理解物质与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与财务所产生的潜在的后果, 以帮助这些经济组织寻找生产实践过程中提升环境效能与增进财务收益的机会。

MFCA推进了企业生产实践中物质与能源消耗的透明化, 也为企业内部各单位工序中物质流动模型的建立带来进步。在MFCA当中, 能源既可以作为一种物料, 也可以与物料分离开来。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任何成本都可以与物质流动联系起来, 包括能源消耗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归入其中。MFCA突出了正制品成本与负制品 (废水、废气等) 成本之间的比较。

MFCA适用于所有消耗物质与能源的工业企业, 包括大规模的、服务性及其他类型的工业, 在发达或欠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中, 无论其是否具备环境管理体系, 都可以被有效执行。MFCA是环境管理会计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其主要是为单一的组织机构使用。但如果有特殊需要或是条件具备的话, MFCA也可以被多组织单位协同使用, 以帮助他们获得有效使用物料与能源的计量手段。ISO14051全文框架包括前言、导论、附件A (MFCA与传统成本会计的区别) 、附件B (MFCA成本计算与分配) 、附件C (MFCA应用案例) 等几部分。

二、范围与标准参考

ISO14051为物质流成本会计 (MFCA) 提供了一般框架。在MFCA下, 组织中物质的流动与贮存被追踪与计量, 与物质流动相关的成本也被计算。由MFCA生成的信息, 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企业组织的激励, 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管理工具, 由此来寻找增进财务收益、降低环境危害的机会。MFCA适用于任何使用物料及能源的企业, 无论这些企业的产品是什么、服务是什么、规模有多大、企业组织是何种结构、会计系统是什么。此外, MF-CA还可以延伸应用于供应链当中的其他组织, 不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 因此, MFCA为提升物料与能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这种延伸是非常有益的。

管理会计及环境管理会计 (EMA) 主要是为企业组织提供一些国际标准的决议信息, 而MFCA作为EMA一种主要的工具, 也需要为企业组织提供一些国际标准的决议信息, 但是MFCA也提供出环境管理及管理会计实务方面的一些补充内容。企业在MFCA分析体系中可以将一些外部成本放进去, 但是外部成本的计量与处理在本标准的范围之外。

MFCA一般框架包括术语、目标和原则、基础要素、实施步骤等4部分内容, 但是用于改进企业物质与能源使用效率的详细的技术层面的计算程序在本准则之外。

该标准并不用于第三方鉴定之目的。在该标准制订过程中, 相关的参考不可或缺, 该标准也适度借鉴了国际上已发布的其他标准作为参考。

三、专业术语及定义

在ISO14051, 共确定了包括“成本”在内的22个术语, 并为这些术语做出了定义, 以便在实务中规范使用。

1.成本。成本指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消耗的货币价值。2.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指间接成本应以一种恰当的标准在不同的对象 (如品种、步骤) 间进行分配。3.成本归集。成本归集指直接成本应以合理的方式在特定的对象 (如品种、步骤) 中归集。4.能源成本。能源成本指生产过程中耗费如电力、原油、蒸汽、热力或其他相似介质的成本。5.能源流失。能源流失指生产过程中除归集在目标产品之上的能源的损耗。6.能源使用。能源使用指恰当合理的能源利用。例如应用于生产所需通风设备、照明、供热、制冷、交通、生产线的能源使用等。7.环境管理会计。即EMA。EMA通过以下两类不同信息的鉴定、归集、分析与使用, 进行内部决策。 (1) 实物流信息, 包括能源、水或其他物质 (包括废弃物) 等的使用与流动。 (2) 货币流信息。包括与环境相关联的成本、收益、节约额等。8.输入。输入指流入物量中心的物料与能源。9.存货。存货指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10.物料。物料指流入或流出某个物量中心的实物资料。物料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将来会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的物质。如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另一种指不会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 如某些具备催化剂功能的物质。某些物料根据他们不同的用途, 在不同生产情况下, 可能会被归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水资料的使用, 在一些生产操作中, 水可以作为一种材料, 但在另外一些生产操作中, 水可能是一种催化剂。11.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指在给定的期间内, 物料中心的投入、产出、存货的实物形态虽会发生改变, 但“输入=输出”维持不变。12.物料成本。物料成本指进入或流出物量中心实物资料的成本。物料成本可以有多种计量方式, 比如标准成本、数学成本、购买成本等。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计量成本主要依据管理层的需要而定。13.物料分配比例。物料分配比例指物料计入到正制品与负制品的比重。14.物质流。物质流指在一个经济组织中, 或在一条供应链中, 物料在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的流动。15.物质流成本会计。即MFCA。它是通过实物计量与货币计量两种方式, 确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动与贮存数量的一种工具。16.负制品。负制品指在物量中心当中产生的除预期产品之外的物质产出。负制品包括废水、废气或固态废物, 即使这些废弃物仍有循环使用的价值或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副产品可以看作是一产品废弃物质, 也可看作是一种产品, 具体可依据管理层的需要而定。17.输出。输出指经过生产加工后离开物量中心的产品、废弃物质、能源流失等。MFCA中的在产品、半成品都视作正制品。18.工序。工序指物料在从输入到输出中相互作用的过程。19.产品。产品指企业最终产出的货物或服务。20.物量中心。物量中心指整合起来的一道或多道工序。在这其中, 输入与输出将按照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计量。21.系统成本。系统成本指物质流动过程中引发的内部的成本, 除物料成本、能源成本及废弃物处置成本之外。例如:人工费、折旧费、维修费、运输费等。22.废弃物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指处置物量中心产生的废弃物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包括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包括如下内容: (1) 现场工作内容, 例如:再加工成本、废物储存成本、丢弃成本等; (2) 为处置废弃物所支付的外包成本。

四、MFCA的目标及原则

(一) 目标

MFCA的目标是引导经济组织通过提升物质与能源的使用效率, 来增强环境与财务目标实现的情况。为实现这一目标, MFCA所采取的途径主要有:1.将环境与成本相联系, 持续提升物质流与能源使用的透明度。2.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支持, 诸如生产工艺、产品生产、产量控制、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3.改进组织内物质与能源使用的协调与交流。

(二) 原则

1.理解物质流动与能源使用。为构建物质流模型, 物质流动的轨迹应当被追踪记录。物质流模型需要反映每一个物量中心中的物质流动与能源消耗的情况。在物量中心中, 物质被贮存、加工、使用、转化。2.将实物数据与货币数据联系起来。一个经济组织对于环境与财务的决策, 应该建立在对实物使用数量、能源消耗量以及相应成本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这两类数据应被清楚地计算出来并对应在物质流模型之上。3.确保实物流数据的准确、彻底、可比。实物流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应保持着一贯的标准, 除非有足够成立的变化因素出现, 以便于在未来进行分析与对比。如果出现重大的数据缺口, 那么这些数据按照输入等于输出这一原则进行倒减处理。4.将部分成本分配计入到负制品上。应尽可能准确地将部分成本归集于负制品上, 而不应是将所有成本计入产品。

五、MFCA的基础要素

ISO14051中指出, MFCA包括物量中心、物质平衡、成本计算、物质流模型等4个基础要素。

(一) 物量中心

物量中心是由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组成。在物量中心中, 输入与输出将以实物与货币两种形式记录。比如, 以储存中心、生产中心、发运中心作为物量中心就比较典型。物量中心是MFCA数据收集的基本单位。首先, 实物流动及能源消耗在物量中心中计量;其次, 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成本也需要在物量中心中计量。

(二) 物质平衡

某种物料在物量中心中经过加工后, 会以产品或者废弃物的形式离开物量中心。在整个加工过程中, 物质与能源既不会被产生, 也不会被破坏, 它们只是在不断的转化过程中。在特定系统内, 物理性输入必然等于物理性输出。因此, 为了确保所有与MFCA分析有关的物质主体都被充分计量, 所有的物料流失以及数据缺失都是我们应重视的地方, 以最终确保输入与输出比较的结果。在MFCA中, 物料的数量以及“输入必等于输出”这一理念是必要的运行条件。在实务中, 物质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也有可能存在, 这是因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空气、湿度的摄入, 或者由于某些化学反应的影响。任何重要的不平衡现象都应做出调查。

(三) 成本计算

企业的决策通常会考虑到财务方面的因素。因此, 物质流动的数据应转换为货币形式的单位, 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制订。为实现这一目的, 进出物量中心的物质流所引发的成本就应该被正确的计量、归集与分配。MFCA中, 成本可分为三个类型:物料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能源成本可根据企业管理层的需要, 或包含于物料成本, 或单独列示。就本标准目的而言, 倾向将能源成本单独列示。1.成本分配。为尽可能分析准确, 所有发生在单一物量中心及单一物质流过程在的成本都应计算在内, 而不是在成本分配程序中的估算数。但是, 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经常发生在生产过程全过程, 所以, 我们通常需要将这些成本分配在各个物量中心, 然后再分配在正负制品当中。两步分配过程如下: (1) 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分配在物量中心。 (2) 将物量中心归集的成本分配给正负制品。在分配过程中, 每种成本的分配应尽可能与成本发生动因紧密联系。第一次分配时, 可选用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产量、生产工时、生产工人数量、生产场地大小等。第二次分配时, 正确的分配标准同时需要选择, 比如物料分配给正负制品的比重, 主要材料分配给正负制品的比重等。实务中正确的分配标准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需注意的是:一是不同的成本项目可能会需要不同的分配标准。二是同一成本项目中各个组成部分, 如系统成本中的人工费、折旧费等也应选择不同的分配标准。 (3) 全部废弃物处置成本都应计入负制品当中。2.物量中心间的成本结转。通常一个物量中心的输出会成为下一个物量中心的输入。上一物量中心结转下来的成本是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的合计数, 该笔成本将作为下一物量中心的输入值。成本结转时, 可以分成本项目 (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 进行。3.物料内部再循环成本结转。输出转为输入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物料内部再循环。按照MFCA的观点, 如果物料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 那么财务与环境均可获得好处。然而, 出现循环使用的原因却要归咎于前一步骤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再循环使用的物料可能要数次流经物量中心, 而每次都会引发额外的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例如物量中心中能源成本的发生大多数会与所加工物料数量多少相关。资源使用的低效率会造成加工同样产品的成本上升, 带来能源成本额外提高。如果一个物量中心中出现了需要内部循环的物料, 那么它的处置方式应与其他负制品是一致的。物量中心中的成本仍然分配在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 如前所述。为正确计算再循环成本,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计算内部循环形成的成本节约, 即替代材料的买入价值。 (2) 计算再循环过程中额外成本的发生。 (3) 计算在整个系统中由于再循环所造成的其他物量中心支付的额外成本。

(四) 物质流模型

在MFCA中, 产品生产、再循环及其他作业系统可以用模型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这个模型中, 包括多个物量中心, 物料在其中储存、使用、转化、流动, 本文不细述。

六、MFCA的实施步骤

(一) MFCA的实施概述

MFCA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步骤, 分析的详细与复杂程度, 取决于以下因素, 诸如组织的规模、组织行为与产品生产的属性, 工序与物量中心的数量等。不管企业是否应用环境管理会计, MFCA都可以实施。但如果企业正在应用环境管理会计的话, MFCA实施会更加简便与快捷。MFCA的实施是按照PDCA循环执行。PDCA描述出了实施MFCA分析的逻辑路径。PDCA即指PLAN (计划准备) 、DO (工作实施) 、CHECK (复核公布) 、ACT (评价改进) 。

(二) 管理层参与

全体管理层应该理解MFCA对于实现企业环境与财务目标的价值及实用性。为确保MFCA有效实施, 离不开管理层的有力支持。管理层参与应当包括如下几方面:1.明确领导过程;2.角色及责任分配, 即成立MFCA工作组;3.提供必备资源;4.进程监控。5.重新审视结果;6.按照MFCA要求确立企业进步的标准。

(三) 必备专业知识

为迎合不同分析所需要的信息, MFCA要求大量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这些类型的专业知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贯穿企业整个物质流过程的设计、采购、生产等方面的知识。2.每道工序中与物质平衡有关的工艺知识, 比如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3.质量控制的专业知识。比如废品产出频率、原因及返工行为。4.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环境影响、废弃物类型、废弃物处理行为等。5.会计方面的知识, 比如成本数据的应用, 即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四) 时间与空间范围的界定

在MFCA分析执行之前, 有关MFCA的界限应该明确。这个界限可以围绕着一个单一工序、多个工序、一个完整生产过程甚至是整个供应链来制定, 界限的大小将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就整个供应链而言, MFCA的实施步骤也是相似的。空间范围界定后, 时间范围也需要具体化。数据收集的期间应该足够长, 以使得有意义的数据出现, 或者等到有重要的程序变化发生, 例如季节性因素, 生产工序固有的变化等因素会影响数据值得依赖与否。正常情况下, 可选定一个月、半年或一年作为一个期间。有些工业企业, 将一个生产批次作为一个数据收集期间。

(五) 物量中心设定

不同的工序, 诸如收货、清理、切割、混合、分散、加热、包装、检查、发运等, 都可以视为一个物量中心。物量中心的界定可以按照工序信息、成本中心记录或其他存在的信息来进行确定。如果两个物量中心之间还会产生相关负制品或系统成本, 则也需要确定出一个额外的物量中心。

(六) 物量中心投入与产出的界定

在MFCA视角下, 每个物量中心的投入与产出均应准确界定。一般来讲, 投入的是物料与能源, 所产出的是正制品、负制品及浪费的能源。能源的使用或浪费部分可根据管理者的要求, 放在物料当中进行核算, 或单独核算。一旦每个物量中心的输入与输出被确定以后, 整个过程中的物量中心就联系起来了, 与之相应的数据也得以联系, 基于整个体系的评价也可得以开展。

(七) 实物数量表示

每一个物量中心中, 输入与输出的物质都应该以某个实物单位来表示, 比如数量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单位等, 依物料特性而定。物量中心中实物单位的选择应该便于物质平衡的计算。即使在物量中心中, 存货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但是物质平衡原理规定整体的输出必然应等于输入。在理想状态下, 体系内所有物料都可以被跟踪及计量, 但是对于财务及环境影响太少的部分也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

(八) 货币表示

1.物料成本。就每个物量中心而言, 输入与输出物料的成本都应被计量。物料成本可以有多种计量方式, 比如历史成本、标准成本、重置成本等。如何选择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 而这种选择也会受当前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理念的影响。不同的选择, 会导致不同的MFCA分析结果。在指定的分析期内, 物料输出与输入应同时按实物数量与货币数量进行计量。当计算输出物 (即正制品及负制品) 成本时, 往往伴随着使存货形态发生变化的成本。每个物量中心的物料成本均应分配给正制品与负制品。2.能源成本。就每个物量中心而言, 能源成本都应被计量。如果单一物量中心的能源成本很难计算或估计, 则可以先将整个生产过程中能源成本在多个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再在物量中心中的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进行分配。3.系统成本。系统成本是加工物料所引发的除物料成本、能源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以外的所有的耗费, 例如人工费、折旧费、仓储费、运输费等。与物量中心相关的系统成本应予以计量。如果单一物量中心的系统成本很难计算或估计, 则可以先将整个生产过程中系统成本在多个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再在物量中心中的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进行分配。4.废弃物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是指在物量中心内由于处置负制品而引发的成本。与物量中心相关的废弃物处置成本应予以计量。如果单一物量中心的废弃物处置成本很难计算或估计, 则可以先将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置成本在多个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再在物量中心中的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进行分配。

(九) MFCA数据归集与分配

在MFCA系统中获得的数据应当以某种格式反映出来, 以便于今后开展分析, 可采用的格式可以是物质流成本矩阵、物质流成本表等。数据应当首先按照独立的物量中心来反映。对这些数据进行审视与分析, 可以让管理层得知生产过程中的负制品对于财务与环境的重要性。企业还可以对物量中心的数据进行更仔细的研究, 以找到负制品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找到引发成本发生的诱因。单个物量中心的数据也可以为整个生产过程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十) MFCA结果公报

MFCA分析完成后, 该结果应提供给各利益相关方。大多数MFCA利益相关方是组织的内部人员。管理层可以利用MFCA的信息做出不同类型的决策以进一步提升财务与环境成果。将MFCA分析结果告知企业雇员, 也可以解释生产流程及组织变化的原因。依据MFCA数据所生成的图、表等信息载体可以成为各利益相关者交流协商的重要参考。

(十一) 查找改进机会并做出评价

环境标准物质 篇10

一、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的意义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是一种或多种均匀的特性值物质, 是实验室校验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所必须使用物质。按照实验室管理工作要求,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必须对标准物质进行控制与管理, 以此保障标准物质所具有的特性的保持。根据室内环境检测实验要求及被测物质的特性, 实验室标准物质主要由两类物质构成。一类是单成分溶液标准物质, 甲醛标准溶液、标准样品等。一类是多成分标准物质, 如TVOC标准溶液。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特性受保存环境及使用等因素影响, 其特性的保持有着一定的规律。如果实验室标准物质控制与管理不当, 将导致标准物质特性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检验检测精度。因此,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应建立标准物质控制管理规程, 根据检测物质特性确定控制与管理内容, 为保障室内环境检测质量奠定基础。

二、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控制与管理

1、建立完善的标准物质控制与管理体系

根据现代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常用标准物质特性,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应建立标准物质控制与管理体系。根据检测工作需求及检测单位全年预计工作量, 制定采购计划。避免标准物质采购过多带来管理工作量增加问题, 同时根据标准物质特性确定存放地点及存放条件。根据实验室标准物质控制与管理目标, 建立完善的控制与管理体系, 规范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工作。按照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存放要求确定控制与管理内容, 并设置专职岗位进行管理, 以此保障实验室检测用标准物质满足实验要求。

2、强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物质的验收与保管

在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入库前, 应进行检查核对, 确保采购标准物质符合实验用需求。同时, 按照标准物质的名称、组成、生产企业、批号、购买日期等建立总账。并根据标准物质各自特性及存贮需求, 进行存贮保管。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对出库材料进行登记、表明领取人及使用目的。对于领取后分装的标准物质不可再次倒入原标准物质容器中, 防止标准物质受到污染。根据标准物质存放需求中对温度、光照、容器密封等要求, 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人员还应按照要求进行存放与管理, 避免标准物质失效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3、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配制与上机测试

在实验室的管理中, 标准物质需要根据试验方法进行配制, 这一环节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还应对标准物质的配制进行控制与管理。按照试验方法中对标准物质的需求, 精确称量、量取标准物质, 并按照要求进行配制, 为保障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奠定基础。在配制完成后还应进行上级测试, 根据检测仪器的要求检验标准物质是否满足检测需求。

三、注重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保障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准确性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是规范标准物质及配制储备液质量的重要工作, 是保障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量值准确、可靠及溯源性的关键。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中应建立期间核查管理制度, 同时明确目的、范围、职责及具体操作规程管理内容, 规范、指导标准物质的管理工作, 保障实验室用标准物质符合实验要求。对于小型实验室或无期间核查能力的企业, 应通过采购管理及使用控制保障标准物质质量, 弥补不能进行期间核查带来的问题。

四、结论

作为影响室内环境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现代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及实验室应建立标准物质的控制与管理体系。根据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需求, 确定目的与内容。并通过岗位职责、权限的分解落实, 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标准物质控制与管理, 保障实验室检测质量, 为指导室内环境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强.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室管理, 2012, 5

环境标准物质 篇11

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了幼儿园的空间布置与材料运用等方面。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环境被认为是不说话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幼儿园的墙壁是幼儿园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幼儿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幼儿园教师要通过创设合理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认为在创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环境中材料的作用

为幼儿提供合适功能和种类的活动材料,材料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就可以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便于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更为起作用的是室内外环境材料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幼儿在运用游戏材料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开展交流、合作、谦让、模仿、协商、指导、互学等社会交往技能。

此外,史密斯和格林认为,“在托幼机构中所发生的大部分冲突都与材料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可操作材料,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动手动脑自由选择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自己组织材料,设计环境,并且在和同伴交流中开始学会共同商定规则,相互合作、交往。可见,充足、丰富的游戏材料不仅促进了同伴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合作,也能减少争抢、吵闹等行为。

第二,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参与环境的创设

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小主人”作用,这样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合作、交流、协商、指导、互学等社会技能,也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此外,幼儿亲身参与创设的环境,也能更加珍惜和爱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创设不仅是教师的事,也应该让幼儿参与进来,共同合作布置环境。陈鹤琴指出,“幼稚园的环境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布置,这才格外有意思,才更具有教育意义,也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所以,教师们一定要相信幼儿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可以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幼儿完全有能力自己收集材料、布置区域、取放材料、商量分配角色等,教师不需要帮幼儿代办,不能让孩子做观众。教师要积极邀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合作、友好、交流、互助等积极的社会技能。

第三,幼儿园活动空间布局、空间密度安排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幼儿园活动的空间密度高于一定的界限,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在自由选择的游戏活动中较多地产生消极的社会性行为;色彩过于刺激和造型过于复杂、夸张的布置,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或使幼儿感到烦躁。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已经表明:美观、和谐、设计合理的环境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性情,培养儿童的品格。所以在物质环境的空间布置上,一定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去合理安排布局。因此,幼儿园室内室外的布置和摆设应以美观、简单、和谐为原则,避免把幼儿周围的环境弄得过于五彩斑澜、花花绿绿。

我们会发现幼儿园的空间布局和中小学完全不一样,幼儿园的空间布局风格活泼、协调、色彩清新,很容易让幼儿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也更容易培养、激发幼儿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此外,我们会发现,幼儿园在具体的空间布置和安排上都会有特别的设计,班级内会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有益智区、建构区、图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上下楼梯的地面上会贴有小脚丫等,这一系列井井有条的区域设计和物品安排更容易培养儿童的秩序感。

幼儿园适当的空间密度,能够避免因过分拥挤而造成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或者空间过大而造成的消极社会性行为。如果能够在幼儿园中为幼儿安排一定的私密空间,如“悄悄话屋”等,则会对儿童情绪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主持的关于“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研究”中,他在对比了每人平均2.4平方米和每人平均1.2平方米两种不同空间密度的活动室内幼儿的各种行为以后,发现幼儿活动室的空间密度虽然只是一种物理环境,但是它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行为,特别是幼儿的社会交往行为。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一定要保证幼儿园有适当的空间密度避免过分拥挤状况;另一方面,当幼儿处在空间密度大的活动室内,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与其他幼儿的社会交往减少,活动的水平也较为低下。因此,幼儿园应根据活动室资源,根据科学要求安排班级人数,使每个活动室的空间密度不致于过大,从而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进而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四,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

陈鹤琴指出,在幼稚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儿童化”的原则,他反对那种将儿童视为“小大人”的谬论。要遵循这个原则,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环境是为幼儿创设的,他们才是环境的主人,是环境的使用者。因此,在设置环境时,应遵循幼儿教育的特点,始终以幼儿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包括环境布置的高度应以儿童的视线为标准,各种墙饰都要与儿童的视线齐平;各种背景、墙面设计中的形象和造型要卡通、生动、有趣。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不能为追求美观而盲目布置。幼儿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环境设计的内容都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社会认知特点,从而让幼儿产生积极社会情感,引发相应的积极社会行为。许多社会规则和意识的教育,可能教师说了很多遍,幼儿还是不能很好遵守,如果在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出现类似的环境布置,幼儿可能就会潜移默化地去模仿和遵守。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幼儿园室内接水的地方会贴上小脚丫的图案,那么幼儿会逐渐养成排队的习惯,这些环境创设和布置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

幼儿的活动始终伴随着和材料的互动,所以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努力实现材料的多重教育价值,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环境。幼儿教师在以往的活动中,经常对环境材料的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因而在很多时候,材料只是单纯地成为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工具,忽略了它作为培养孩子合作、交流、协商、指导、互学等社会性能力的价值功能。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物质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和社会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优劣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活动空间布局、空间密度安排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等。

环境标准物质 篇12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修订) 国家标准已起草完成。根据新标准规定, 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进行检测, 检测后家具不会被破坏。且新标还提高了环保指标要求, 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量作出了规定。

木家具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甲醛释放量不合格, 新标准规定木家具中的甲醛释放量≤0.1 mg/m3;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散发量的规定为:苯≤0.11 mg/m3、甲苯≤0.20 mg/m3、二甲苯≤0.20 mg/m3、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0.60 mg/m3。

家具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将不仅影响到家具行业, 对油漆行业的影响更大。新标准提高了家具漆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直接加大了对家具漆产品的监测力度。

上一篇:非线性模拟下一篇:地质体可视化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