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2024-09-27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共7篇)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1

任务型学习最初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勃雷泊提出。 在此之后,在教育界对任务型学习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直到2001年,我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将任务性学习的概念纳入标准中。 随后,教育界将任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 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选择,因此,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迫在眉睫。《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强调:“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阅历以及认知水平,倡导体验、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全方面发展学生对语言方面的学习及运用能力。 ”其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且有助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加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任务型学习的特点

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近年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它将语言学习的传统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以意义为中心。 任务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教学活动实施的意义,而非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2) 任务的焦点是能够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共鸣;( 3) 任务的设计应当注重任务的完 成结果 ,评价方式 应当以完 成结果为 基础。

任务型学习提供了学生从知识的枯燥学习转变为实际应用的机会。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很难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没有能够实际应用的机会。 而任务型教学则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在我国,课堂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因此,学生应当主动参与课堂,学生需要从课堂参与中学会对语言的运用,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获得语言运用与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英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生对语法、单词等枯燥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这与教学英语教学的标准背道而驰。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成为障碍, 还直接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体验、参与课堂,通过合作和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运用能力的训练。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制订计划,感受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任务型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实践,并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三、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1.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 1) 在设计任务型课堂教学时要完全遵循语言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明确课堂任务,因此,要求任务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信息。

( 2) 实施任务型课堂教学要重视任务设计的形成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及学习过程。 在任务型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融入教师的推理及讲解,使学生能够容易理解语言的功能。

( 3) 坚持做中学的原则 。 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学习阶段相应的任务,任务的设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当灵活安排任务,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具趣味性。

2.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

( 1)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分为前任务阶段 ,在前任务阶段实施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期教学任务进行了解, 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进行精彩的教学情境设置, 使教师能够轻松地将教学任务进行导入,并方便学生进行了解。 任务的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掌握的技能以及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而形成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开课之前,一般而言,轻松的开场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有助于确立课堂教学的中心,提高课堂效率。

( 2) 任务型教学开展的核心是任务环阶段 。 在这个阶段中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 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转变课堂角色,教师此时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监督者。

3.实施任务型教学应不断地优化评价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的。 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分组合作法。 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成绩评价的方式,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态度。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合理的评价,体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和尊重。

总而言之,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更具吸引力。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2

【摘 要】“主题活动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欲望,在主题活动各项任务达成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于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技能的形成,完成学科教学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任务的设计、落实和评价等方面有效落实“主题活动式”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和达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主题活动式教学 任务设计 教学策略

“主题活动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主题教学策略来改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被广泛使用。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主题活动式”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过分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忽视了对学习任务的落实与巩固;任务设计统一化,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的被动局面。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学习任务的设计,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力求高效

在“主题活动式”教学中,为了能最大程度地确保任务设计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在设计和安排学习任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不光要为教学主题服务,更要围绕教学目标,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也就是说,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复制与变换》一课时,以“拼图游戏”为教学主题,以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拼图游戏贯穿整堂课。其中理解“复制”“粘贴”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

通过将一颗爱心变出四颗相同形状的爱心这一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复制”“粘贴”,并用复制、粘贴操作来完成,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趣味性原则

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不够坚强,这是小学生学习的生理特点,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所以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注意任务的趣味性,以趣味来抵消这个负面影响。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多彩的图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会画图中的“选择”“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笔者设计了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任务――邀请穿着紫色晚礼服的水母小姐参加海底动物联欢会,让学生利用“用颜色填充”工具将水母小姐填充成紫色,并利用“选择”工具将它邀请到联欢会现场。此任务的设计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做,另一方面也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通过设计具有一定可操作性、趣味性的任务,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发现原来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这么有趣!

(三)生活性原则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年龄所关注的事情不同。如果计算机的学习能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和机械的操作转变成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他们当然会更加专注。笔者在执教《精彩图片剪辑》一课时,将课本上的教学主题进行了更改,以现在比较流行和学生比较喜欢的“露营”活动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1.制作个人头像;2.选择露营场地;3.搭建帐篷并在帐篷上贴上个人头像。制作个人头像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ACDSee软件对照片进行旋转、裁剪和一些简单的美化,有效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露营这项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层次性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参与度,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为此,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分层设计。笔者在执教《复制与变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画图程序的“复制”与“粘贴”,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性的任务(如表1)。

任务设计的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各有收获。表1就是笔者在 “主题活动式”教学模式下对任务设计层次性教学的一次尝试。

二、关注方式,优化任务

在“主题活动式”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关注任务的精心设计,同时也要考虑任务的呈现方式。

(一)关注时间,突出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一般要求一节课给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时间保证在20至25分钟,因此教师必须合理掌握好每一环节的时间,尽量做到精讲,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时间。

笔者有过一次失败的教学经历:在试教《图文并茂话动画片》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尝试在动画片文章中插入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大小。先让学生自习课本自主尝试完成任务,可是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弱,不知该从何处着手,为了能完成后面的教学环节,没等学生充分探索完成,笔者就直接以自己的直观演示来代替学生的探索,结果到后面的环节学生也懒得动脑筋,出现了“反正老师会演示怎么操作”这种消极等待的心理。

一个是教学环节的完整,一个是任务的充分尝试探索,当教师面临抉择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放弃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我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还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答案不言而喻。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

(二)关注方法,突出自主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丰富幻灯片内容》一课时,要求学生插入新幻灯片,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果然学生通过尝试,发现了多种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1.在普通视图窗口右击“新幻灯片”;2.在普通视图窗口直接按“回车键”;3.在“插入”菜单选择“新幻灯片”;4.在“格式工具栏”上选择“新幻灯片”按钮。这些方法多方便呀!

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及时评价,适时反馈

评价与反馈是“主题活动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评价,适时反馈,才能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适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共性与个性问题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其中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那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呢?由于个性问题,出现的只是个例,如果全班一起讨论,会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降低评价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应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筛选,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指导、共同讨论。

(二)评价方法多样性

在评价中,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使评价收到最佳效果。常见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将作业成品上传到学习的平台,全班一同评价。

综上所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用心去设计适合学生的、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发展的任务,有效落实每一个任务,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任务完成的情况、产生的问题,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一定会更加高效、更加精彩!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任务型教学 主题 写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外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目标也随之做出相应调整,教育部高教司于2007年8月正式颁布了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考试也改革了。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写作要求相对提高,除了原有的作文题所占分值比例为15%外,翻译部分测试从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所占分值比例为15%。无论从国家发展的要求还是语言文化教育的目标来看,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都引起了各方面高度重视。

然而,大学英语考试中写作成绩和工作后写作能力表现都不容乐观。英语写作仍然是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重视不够;写作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英语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各种考试的结果成为了目的而不是检测手段。语言教学的两个目标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际上却变成了唯考试成绩或证书至上的尴尬。

大学英语教学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一般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写作教学最典型的一种方法就是结果教学法,讲授语法规则及写作技巧等内容后,根据范文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强调大量输入各种题材的范文,照葫芦画瓢。这样教学的结果可想而知:考试中出现大面积的类似文章,味同嚼蜡。围绕考试运作的写作练习成了应付差事的机械模仿套用,写作者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和创造。机械的模仿照搬造就了新式八股文。

为了解决写作教学费时低效的难题,广大教师都在努力,无论是运用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结果教学法还是基于交际理论的过程教学法,或者是综合两者的综合教学法,写作教学在缓慢地进步。任何好方法都是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能单调乏味地进行。

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当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得到了应用语言学家的广泛认可和接收。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开展还是围绕教材的讲解。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各种教材,基本上都是按主题编写。无论是哪个版本,都选取了与学生的校园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互有联系的语言材料和语汇。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选材,主题词汇和语言表达反复呈现, 便于学生联想和记忆。听说读写译的材料在同一主题的统筹下, 主题词汇和语言表达反复呈现, 循环印证, 促成长期记忆, 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写作练习设计环节,主题教材每个单元针对主题都有写作练习题,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作文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以教材主题为任务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运用英语表达对相关主题的思想看法。学生在教师的激发鼓励下参与到主题学习中,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围绕主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表达方法有了一定广度,思想也达到一定的深度。每一个单元不同的主题使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加之主题高度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情境比较接近现实生活情境,学生的兴趣能够自觉加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表达的真实性都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学双方都有较大的成就感。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用语言做事情,这样学生就不可避免地既要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更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而主题式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对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就是一个“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过程。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依托教材内容提炼出自己需要的语句,在拼写、组句、谋篇各方面都有了参照,即主题单元材料。写作是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不再是为写而写,而是有感而发、有话要讲。通过主题任务写作,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更准确表达,能减少或者避免与他人用英语沟通交流时产生的误解。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任务型教学中结合主题的写作教学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焰.主题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4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在教师授课应以任务型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因此,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对于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参差不齐, 并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等教学中的问题, 我主张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即“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

“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 是任务型教学中非常好的实施方式。它通过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 共同合作,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团体的学习目标。它在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教师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就是通过任务活动的设计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同样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完成任务的组织者、监督者的转变, 即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角“满堂灌”的形式, 而成为课堂活动的导演和助手, 由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

小组活动 (group work或pair work) 则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活动形式要求学生2—4人一组, 围绕教师所给的话题进行语言活动, 或操练语言知识, 或发表个人见解, 或通过讨论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大学生语言的实践量,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 选择更具新颖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努力, 领略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讨论,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而且可以主动学习与本小组话题有关的词汇。这样, 学生既可增长知识, 又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完成课堂任务时, 他们得到了训练, 实现了探究性学习, 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我认为, “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在对小组活动任务进行设计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话题要有趣味性,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长期以来, 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 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 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理解课文, 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所以几年来, 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 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 (1) 由复习单词导入新课; (2) 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 (3) 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 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 (4) 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 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 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 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 近一学期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 从结果后, 学生热情高, 进入角色快。

以八年级 (下) 第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park?为例, 在教授新课前, 我准备了若干个字条, 字条上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某个地方, 上课时, 展示了这些字条, 而学生很想知道上面的内容, 于是有了积极性, 学习的热情一下高涨起来, 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小组活动的方式尽可能多样化

说起课堂教学, 人们就会想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活动包括: (1) 听:听老师、听录音、听同学; (2) 说:背诵、回答、小品表演; (3) 读:读课文; (4) 写:作业巩固。无可厚非, 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有一定的合理性,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此教学方式, 但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缺乏生气, 缺乏活力。

实践证明, 每个人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方式。有些人是视觉学习者:当看到学习的内容以图像出现时, 就学得最容易, 最好;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通过交谈的声音或音乐来学习;有些人则是触觉、动觉学习者:通过触摸或者亲身运动, 会学得更好。美国马里兰州洛克维勒斯特市特殊诊断研究公司董事林恩·奥伯来恩发现, 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运动时学得最好, 而大多数成年人则有视觉偏爱。但是, 我们中大多数人把所有三种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 只有当我们把大脑的许多巨大能量连接起来时, 才能学得更快更好。

因此,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尽量让学生运用不止一个感观进行学习, 尽量通过其它感观牢记信息。以常见的Survey为例。学生在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之后,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 通过询问、记录, 最后经过思维加工形成报告一系列活动, 口语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总结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动机不明确, 而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 尽管参与人次多, 课堂活跃, 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此,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 学生就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这才是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 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以BookⅢ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clothes为例。本单元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对学生来说, 可以马上进入主题。我从学生熟悉的family rules入手, 让学生罗列出自己的family rules之后, 讨论哪些事情应该是允许做的, 哪些是不允许做的, 使学生增强遵守规定的意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现在的班规或校规, 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说明理由。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热烈讨论、代表阐述和我的适时评价、鼓励, 学生启动了已有的知识, 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思维,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小组活动任务设计的好坏与课堂效果、课中任务完成的好坏紧密相关。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 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互相鼓励和帮助, 做到教学相长, 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5

【关键词】任务导向 教学模式 因纳特实训平台 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2011年院级工商企业管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成果之一。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西安翻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也就是在强调专业理论和知识面之外,更要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却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结合最初的状况,总结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实训成为理论学习的“第二课堂”

在实训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性,使高职学生的实训课堂并没有凸显出与理论教学的不同,使“实训”变成了理论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

2.以教师引领型教学为主,学生兴趣不大

在实训这一重要环节上,教师基本上是全程参与,讲解详细,使很多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实训内容失去了好奇心和参与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参与积极性。

通过对我院工商管理2007届(83名)、2008届(51名)连续两届参与实训的134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达70.9%的学生对希望从实训中学习到的内容和实际培养的形式和内容存在较大偏差,54.5%的学生表示对实训没兴趣,仅有23.1%的学生表明有兴趣,不过仅仅是对实训平台感兴趣,而不是老师的讲解和引领。这一数据充分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所期望的提升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的诉求,这与企业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人才的需要脱节。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概述

基于以上问题,通过在实训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是在“因纳特工商管理实训平台”教学中,以实训的背景介绍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简单说明的基础上,以典型的情境任务为依据,使学生“走入”情境,以情境为载体,自主探索每一情境中所面对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不断深入的情境和对实训平台功能不断地了解中,寻求目标的一系列最优决策序列,最终顺利达到预定目标。

这一教学模式的改变,淡化教师的引领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的角色扮演为“辅助者”,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对于实训平台不断加深认识,对企业经营的艰辛、竞争的残酷、面临资金短缺时的焦虑以及面临单个企业无法消化的订购单时的合作等有了深入的体验,从中收获了理论学习中无法感触的方方面面,对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在实训中的应用

1.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内容安排

“因纳特工商管理实训平台”以模拟公司实际运营为基本思路,涵盖了组织架构的搭建、公司注册基本流程、外汇买卖、贷款融资以及设备采购、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直接销售经验等众多环节;构建了商务谈判的交易洽谈系统,自动招投标管理和评价系统,实验室内容涵盖公司注册登记、公司组建和架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企业规划和企业战略、资金管理和资本经营、企业发展规划和商业计划书等,从企业运营模拟、企业经营决策分析等多方面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根据软件模块、课时、专业课程目标及任务要求,划分为6个学习项目,22个需要解决的工作任务。如表一所示:

2.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实施案例

以项目2企业市场行销的任务1 “公司份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为例,来分析如何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学生自主逐步探索、认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技能。

任务的目标是:使学生会分析市场,进行科学定价,并科学行销。

(1)任务的提出:公司份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任务的知识说明:实训要求注意市场变化,科学开拓市场,科学选择销售渠道,科学定价。

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时,针对这次实训提出如上的任务,并给出相应的任务知识说明和提示。

如果学生要很好地解决“公司份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必须结合理论中所学的有关市场营销中对公司份额影响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训软件平台,寻找相应的需要关注的操作内容。

在该任务的完成中,需要具体关注的点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市场进入前:市场进入策略、区域选择、渠道的选择、产品定位等;②市场进入时:市场份额增长策略、市场开拓方式、产品品牌投入度、产品价格定价策略、合作方的选择、促销方式等。

(3)小组讨论:不同的学生关注到的点是不同的,接着通过软件平台每项功能的认真学习和讨论,方能将如上两方面需要关注的点一一给出,这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了解了模块的功能,并在讨论中进行交流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综合评价:这一项在该任务完成时并不能给出,只有当第2个项目的全部任务完成后,才能识别当初的决策和认识是否正确,这就体现了当前的决策对于后续决策的影响,这一具有后效性的影响,使每一阶段决策必须慎重,否则将对于整个经营的成败产生影响。

过程性的决策,直观反映在最终的经营结果中,体现了“全过程决策+结果”这一综合评价模式,关注学生多因素影响下的决策能力的训练,并能直观地告诉学生,经营成败和每一步的决策息息相关。

总 结

在以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角变为“幕后操作者”和“任务发放者”。

首先,能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出发,最大限度地弱化教师的角色和强化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带着任务充满好奇地去探索、认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在近两年实训教学活动和学生兴趣调查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渐地在实训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要求。为学生能够快速从“学生人”转变为“企业人”作用非凡,且对于学生今后的长期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孙连栋,李晓敏.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7):146-147.

[2]郝文星.示范性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4):47-48.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6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目标是具有实际职业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明确了高等教育要从“研究型”转为“应用型”的发展策略。面对此种情况,本以职业能力培养见长的高职高专院校就更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加强自己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外语,作为学生进行职业沟通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外语教育从普通的公共外语教学向职业外语教学转变就成了各高职高专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而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外语能力就成了各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观点是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语言教学任务来完成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已经成熟完善,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优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外语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也被多次应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外语沟通能力。不仅如此,各校进行职业外语教学改革所应用的许多教学方法和尝试大多数也是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的,比如情景教学法(在规定的情景中完成语言任务),模拟教学法(模拟实际工作语言环境)等。

分层式教学法追根溯源则有更悠久的历史。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国外,著名的教育学者也主张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教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教育家布卢姆(Bloom)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国内外的学者和教师也都对分层式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践。但是由于进行职业外语教育改革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此方面进行分层式教学的尝试也比较少。

总的来说,将任务型教学法和分层式教学分别应用的探索实践很多,但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却很少,将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于职业外语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在全国也比较少见,因此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3 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法在职业外语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3.1 分层的界定及内容

对学生的分层是显性的分层,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分层手段,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他/她所在的层次,这样学生就对课堂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了确切地认知,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哪个。这个分层不是教师自己的主观臆测,而是要通过测试、问卷,综合考虑学生的客观学习成绩和主观学习兴趣来确定。但是,这个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要再次进行测试和问卷,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实践中的不足,重新确定每个层次的学生名单。

分层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它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制定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对他们的教学都必须满足大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制定更高水平的职业外语教学目标,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目标只要持平于或者略高于大纲基本要求即可。其次,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布置的教学任务也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对他们布置的教学任务要能体现他们对职业外语语言的驾驭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而较低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完成基本的职业外语单词记忆,句子理解就好。最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在作业、考核、考试等方面都要制定不同的评判标准。

3.2 任务的布置及完成

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要体现对学生职业外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布置可分为课上教学任务和课下教学任务两方面。

课上教学任务包括职业外语单词的记忆、职业外语句型的掌握和职业外语对话的应用。这些课上教学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在讲解职业外语单词的时候,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要会读、会写和学习单词含义,还要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各种变体,各种搭配及同义词、反义词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单词进行职业外语内容的造句。而对较低层次学生的要求则是要求他们能够记住单词的含义、读音,拼写就可以。在讲解职业外语句型的时候,对于高层次的学生他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掌握各个句型在职业外语对话中的应用,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较低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句型任务时,只要能记住教师提供的句型理解句型含义就可以了。在进行职业外语对话练习任务的时候,高层次的学生不仅仅要熟读对话内容,还要尽量脱稿将内容演出来。而较低层次的学生则只需要熟读,能看着书进行表演朗读即可。

课下任务可以分为课前教学任务和课后教学任务。课前的主要的任务就是PPT的制作和职业外语对话内容的预习。较高层次的学生课前要根据所学对话内容进行PPT的制作。PPT的内容要由英汉两种语言展示,但是学生进行PPT讲解时要脱稿全英文进行。这样即锻炼了讲解PPT的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PPT里汉语的解释也会让较低层次的学生了解PPT的内容。较低层次的学生进行PPT演示的时候可以简化句子,照着稿子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单词解释、描述PPT内容即可。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课前预习的任务不仅仅要查询所有不认识的单词,熟读对话还要尽量将对话翻译过来。层次较低的学生在预习时候主要就是查询单词,掌握对话大意即可。课后教师布置的任务主要为课后题的完成和对话内容的巩固。较高层次的学生要完成所有的课后习题,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给以升华。较低层次的学生只要完成教师指定的课后题即可。较高层次的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的对话内容要牢记,还要能够脱稿表演,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自主加减对话内容。层次较低的学生,需要熟读对话内容,可以看着书进行表演即可。

4 总论

分层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的。分层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完成符合自己知识水平和外语能力的任务。任务的布置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将分层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应用于职业外语教学,各个层次学生的职业外语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争强。可以预见,将两者结合将为职业外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摘要:在职业化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外语教学向职业外语教学改革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经过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分层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分别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却几乎没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应用于职业外语教学改革。文章探讨了在教学的具体应用中将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职业外语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职业外语教学,分层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戴庆宁.大学外语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

[2]陆秀英.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的实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法 篇7

一、运用同桌交流相互提出阅读问题

任务型阅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理解,与他人进行相互合作和探究。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交流能使他们在了解阅读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协作学习精神。

尝试运用同桌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能使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主动探究。在运用过程中,多支持学生带着思维任务进行相互学习,引导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增强认知感悟。引导学生以各自的阅读理解难点为基础,多提出质疑,并思考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写作。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素材要求,大胆说出各自的理解思维方式,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调整理解感知。

同桌交流能使学生对阅读过程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例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环节的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针对各自的学习疑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疑难点布置适当的思考题目,如“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 in the ar-ticle?”、“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about Zhalong?”、“Why do we need places as Zhalong more and more?”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破解他们的阅读理解疑难。以同桌交流来帮助学生消除各自较为简单的学习问题,更利于学生有效增强语篇理解感知。

二、尝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疑难

将任务阅读学习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团队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更能使学生由自主阅读理解主动转化为互动交流运用。小组合作能使学生的彼此探究更具有协作性,在互动交流中开阔思维感知。

在运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学习区域内大胆表达和积极交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思考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发展问题引导下,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建议他们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认真总结概括,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认知感悟能力。建议学生主动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主题演讲、脱口秀、讲故事等,呈现合作互动过程,丰富认知思维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来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更利于学生在加强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认知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阅读环节的教学指导中,按照文章表达主题要求,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Sunshine Zoo?”和“What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这两个问题要求各个小组进行相互讨论,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答案。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围绕“If you were a guide,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Sunshine Zoo?”和“How many animals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帮助他们们强强化化整整体体理理解解感感知知,,提提高高主主动动探探究究运运用用能能力力。。

三、借助角色模拟互动深化理解感悟

现行的英语教材更注重情境化和趣味化,特别是阅读中设计的相关人物对话,更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素材。利用角色模拟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任务,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激情和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相互模拟表达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角色模拟运用也是对阅读理解思维过程的丰富和升华,更利于学生主动接受。

教学实践证明,在角色模拟运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认知喜好主动调整策略方法,多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学习情境氛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选角色,让他们享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主动表达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在主动概括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认知感悟思维。教师针对学生的模拟互动,多运用形成评价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主动运用中获得思维灵感。

上一篇:房地产调控对策下一篇:六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