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读书生活

2024-05-11

精彩读书生活(通用12篇)

精彩读书生活 篇1

“今日之老人,就是明日之我们。”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占据民生重要“热点”的养老话题始终引发着每一个成年人的思考。当那些曾在“战场”上“喊打拼杀”的“健儿们”垂然老矣,他们的生活又该如何继续?他们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有着怎样的需求?对于晚年的幸福,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打算与安排?……如今,当我们走进这些法定意义上的老者,“触摸”他们为我们呈现出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退休之后,他们的生活仍旧继续,他们的“夕阳”仍可精彩万分!

立足家庭,为孩子“把脉”

如果有人问:老人退休后最主要的生活状态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带孩子”。因为老人在退休之后“围着孩子转”,一来可以为子女减轻负担,二来也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2015年12月,老赵夫妇终于盼来了孙子。从得知儿媳妇怀孕的那一刻起,退休后的他们又重新上岗:专心照顾孕妇。而这也是老赵夫妇给自己规划的晚年生活。“买了不少书,换着花样给媳妇做吃的,优生优育从小抓起。”老赵笑道。当然,对他们老两口来说,更重要的是,生活又有了新目标,浑身又充满了力量。“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好玩,什么都值了。”

73岁的周大爷退休后也是围着孙子转。每天早上老伴去早市买菜,周大爷送孩子;上午附近转转就等着中午接孩子,老伴则准备午饭;下午送完孩子后又等着接,然后送孩子上各种课外班。周大爷说,自从有了孙子,他和老伴就被拴得紧紧的,时间都是零碎的,哪儿都去不了。不过,让周大爷“歇一下”,他又“不领情”。“没有了孙子,我这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而且别人接送,我还真不放心。”

……

中国人自古便重视家庭,因此回归家庭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不过,专家也指出:从社会主流、公司骨干退位,成为一家的“后勤保障人员”,角色转化得有些大,老人容易产生失落感。加上有些不能适应角色的变化,老人与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冲突时有发生。还有的人工作时一心扑在事业上,忽视了另一半,待退休后,要天天面对老伴、儿孙的时候,变得很难相处。所以,老人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庭,要重新适应家庭角色。这就需要多和家人沟通,建立新的、和谐的家庭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地享受天伦之乐。

发挥余热,谁都“老来俏”

“活到老,干到老”是不少刚退休老人的选择。他们有的因为经验、资历深厚,被挽留在原领域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接着找个事干。

比如,每逢寒暑假,退休的高阿姨都会来社区儿童活动中心,担当志愿者义务给孩子辅导功课。高阿姨表示:“我有退休金,来这里就图个乐和,孩子们和我建立了感情,生活充实了,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快乐。”

如今,像高阿姨这样担当志愿者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发挥了余热。

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退休后仍做零工或兼职的年长者,身体和精神健康状态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其中,患重病的几率会低17%;精神健康测试中,前者比后者的分数也高出31%。不仅如此,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力行,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又能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不过,相较中国老人的“保守”,一些国家的老人就“俏”了很多,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会为我们中国的老人带来些许“灵感”。

比如日本,它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政府鼓励老人“再就业”或“发挥余热”,“高龄雇佣保险法”特别加强了对大量雇佣高龄者的企业进行奖励的制度,对工资低于60岁退休时工资的高龄受雇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另外,日本政府还采取鼓励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等措施,引导老年人由“老有所养”转变为“老有所为”。

还有英国老人,不少人富有创新精神。他们除了参加志愿性的慈善机构外,不少人退休后还开创新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开咖啡馆、小饭店或是做企业顾问、办咨询公司等。他们还有一种流行的嗜好:写作,以积极的方式丰富晚年生活。

美国老人退休之后,既不甘端坐在家中,又不想再做“与世相争”的事,最乐于做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区义工。另外,他们不改冒险性格,出门旅游成风,满世界地跑,在旅途中感受大自然和生命。

多学善养,“乐乐”又何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张大爷退休后选择到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按他的话说,学电脑是为了跟上社会,不至于早早“落伍”,能让视野更开阔,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其实,老人退休后,并未离开社会。为了跟上时代,继续学习是很多求知型老人的选择。老人退休后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会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

正如专家所言: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一方面,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新东西能帮老人加强人际交往、满足爱好、挖掘潜力,也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学东西,先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而要从简单、实际的开始。最好是能找到志趣相投的“学友”,共同参加老年大学,或者类似的社团,学起来更快乐,也更有效率。

而除了“常规”的学习外,不少老人也开始培养起“独属于自己的情趣”。正如很多老人所言,年纪大了,不等于一切趋于停止,而是可能成为实现兴趣的新起点。即便退休前没有特殊爱好,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比如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跳舞、气功、太极、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增进身心健康。正如很多老人所言:“我们的娱乐方式,可不是只有打牌、打麻将哦。”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芬兰的研究也发现,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中,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对退休老人更有益。参加音乐类活动的人比其他人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更乐观的人生观,能获得更多快乐。

另外,退休生活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果只有一种情趣,时间长了也无聊。因此,退休后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文化情趣,并争取创造更多爱好,情趣越丰富对身心越有益。

回归田园,多来点“自在”

翻土、播种、浇水、锄草、施肥……这些农活成了老陈夫妇退休后每天的新工作。为了满足回归田园的愿望,67岁的老陈夫妇在郊区租了一片田地自己打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于整天在钢筋水泥中穿梭的都市人来说,能够更多地亲近自然是一种愿望。一辈子待在城市里的老年人,不妨在退休后,选好“据点”,走进田园,种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饲养些家禽,这不仅能让自己体味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还能回馈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果平日里比较喜欢田园生活,也有条件住在乡下,或者有能力在郊区租套院子的老人,可以将退休后的生活重点放在田园里,拾掇些花草,料理些蔬菜,都能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住在乡村田园,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到新鲜的蔬菜,远离城市的喧哗,很容易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另外,对老年人来说,适当干点体力活,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种菜、浇水、做园艺,都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动筋骨的效果。

不过,老人从事劳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负重太多,也不要常用蹲姿,避免发生意外。

相伴同玩,走出“真快乐”

退休后,时间宽松了,生活好了,有闲钱了,正是实现旅游梦想的好时候。和老伴儿一起出游,畅游世界名胜、品尝各式佳肴,这样的生活是大部分人退休后的美好设想。

如果老人爱好游山玩水,且拥有比较健康的身体,家里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旅游生活不失为一种选择。老两口儿坐下来,每人写出自己想去的地方,之后把两人的愿望放在一起,看看有哪些地方是都想去的,拟定先后顺序和时间,一步步实现旅游梦想。旅途中相互支持、鼓励,既增进感情,也让人生阅历进一步丰富。就像很多老人所说的那样:“大自然漂亮、美丽,在外面不仅玩得开心,而且还可以‘治病’。所以,与其‘宅’在家里,倒不如多看看这个世界不一样的风景,多好啊!”

不过,以旅游为主的退休生活一定要安全第一。每次出行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旅行社,选择专为老人设计的“夕阳红团”。报名前,还需要跟旅行社确认旅行团的人数是不是太多、团里是否有随行保健医生和基本医疗设备,以及全程饮食是否符合老人的习惯等。

而对于那些“单身”的老人,又该如何“玩”呢?我们不妨参考参考外国人的“巧思”吧。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近几年来,德国的老年朋友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单身的老人们结伴而居。这样既可以相互照顾,结伴游玩,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可以节省费用。

报道说,在德国名城德累斯顿,有一栋翻修一新的8层小楼“室友之家”。6位老年朋友共同住在这里已经有一年多了,他们中有5位女士和1位男士。其中一位是安妮塔·施密特女士,她的老伴三年前突然去世后,为了避免过度伤心,她搬离了原来的家。她与相识了60年的朋友赖斯曼一起看了“室友之家”的房子和环境,然后便一起搬了进来。搬到这里后,大家互相关心,她也不再觉得孤单。

他们中最年轻的室友贝伦斯今年57岁,是个面包师。而住在这里时间最长的罗斯塔斯基则喜爱烹调和旅游。内格尔是这个团体的非正式发言人。当需要组合安装家具或挂画时,他们中唯一的男子罗特才会出现。

这些老人至少一个星期在公共厨房和起居室共进一次正餐,他们还一起出去游玩,一块儿上剧院。如果有人生病或是受伤,其他人很快就会提供帮助。有帕金森病的贝伦斯说:“我向室友们通报了我的问题,但他们都说没有关系。在养老院,我老得很快,但在这里,我觉得又年轻了。”

晚上,老人们便回到各自的房间。内格尔说:“晚上,每个人都有宁静的空间。如果我想和人谈话,我总能找到谈话的人。”

……

注释

1本刊综合《人民日报》《燕赵都市报》《生命时报》等报道整理。

精彩读书生活 篇2

题记:没有书本的滋润,我们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读书,是我心目中一个神圣的词,我爱读书,他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给予我们知识,给予我们寄托,更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书本像一股清泉,在阳光的照耀下滋润着莘莘学子,让我们得以茁壮成长。

翻阅古今,纵览青史,名书好书更是数不胜数。穿越时空,我来到了古代,那我将拜孔子为师,接受孜孜不倦的教诲;邻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仙气派;感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民情感;接受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邻教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豁达胸襟。雄心壮志罗贯中,描绘智勇三国真英雄;大方豪放施耐庵,书写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惩恶扬善吴承恩,打出惊天动地美猴王;多愁善感曹雪芹,演绎凄异缠绵《红楼梦》。

李白的俊逸,杜甫的忧民,李清照的婉约,王昌龄的边塞情怀,谱写了一串古代诗歌动人的音符。

遨游海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体味洗礼过后坚强故事;阅《居里夫人传》,述成功女性背后的艰辛史;品《鲁滨逊漂流记》,历漂泊动荡的勇敢事迹,看《飘》,亲感南国战争背后的爱情故事。

有时,我浏览时尚杂志,感受时代的脉搏。有时,我细品诗集,在灯下咀嚼诗人的苦乐。有时,我阅读一些小说,在墨香中体会人生百态。我在海时威的《老人与海》中学会了什么是坚强;在冰心的《小橘灯》中知道什么是温暖;在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深深地感动;在霍达是《穆斯林的葬礼》中体会到爱的辛酸;在黎家明的《最后的宣战》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宝贵

感性的书是蓝色的,让你愤怒的心情镇静下来;欢快的书是脸色的,让你倍感清新舒快;激情的书是黑色是,激起你活动的细胞。书是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充满颜色。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篇3

在书的世界里,我早已行了万里路。一个个方块字通过整齐巧妙的排列,就足以让我领略到大千世界的奇妙景象。有中国万里长城如巨龙般的雄伟气势,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有巴黎埃菲尔铁塔梦幻的画面和神奇的结构;有极地绚丽的极光,让我仿佛置身于神秘广阔的宇宙中,接受它的洗礼;有海边的落日余晖;有薰衣草田边淡紫色的香甜空气……

我总是沉醉在那变幻莫测的美丽中,如饮了香甜的美酒,醒亦醉,醉亦醒,无法自拔。这就是我行的万里路,漫步于书中的万里路。

在书的世界里,我也早已阅人无数。小时候,我总爱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于是,我开始为白雪公主的善良单纯而着急,见识了白雪公主后妈的冷血恶毒;为小美人鱼凄美的爱情和化作泡沫的结局而无奈;但我更惊讶于小公主莎拉的坚强乐观和美丽大方,甚至曾经把她当作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简单的童话早已不能满足我的“野心”,于是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曲折的小说。从此,我又为祥子从憨厚老实到被逼得灵魂空洞而打抱不平;讨厌贾宝玉的秀气与懦弱,怜惜林黛玉的柔弱;折服于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活泼淘气,也曾怨恨唐僧的过分善良,当然也爱猪八戒的憨厚贪吃,沙和尚的老实与任劳任怨;更痴迷于水浒一百零八将的鲜明个性……

这就是我的阅人无数,总是与书中用文字描繪的人儿一样爱,一样恨,一起哭,一起笑。这不但让我看清了人世的险恶,也明白了人间的温暖。

闲暇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捧着书,放几曲古典钢琴曲,坐在窗边,迎接风儿,嗅着花的馨香,闻着书页特有的墨香,欣赏着排列整齐的方块字,让书带着我领略我从未看到过的风景,在书中自由翱翔!

我的生活,因读书而更加精彩。

(指导老师:顾兴惠)

精彩生活快乐习作 篇4

新课程倡导学生写“生活作文”。叶圣陶认为, 学生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所写的必须是他们积蓄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作文不是为了考试, 不是生活的点缀, 而是生活的必须。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那么, 在教学中, 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一、留心观察生活, 以生活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 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 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 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教育。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 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 尤其对指导学生的写作,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作文训练的前提, 基础和重要条件, 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的“原动力”。因此, 作文一定要以学生所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 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 有话可叙, 有情可抒。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过程还原生活过程, 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如教师节来临, 学生纷纷自己制作贺卡准备送给老师。这时, 可抓住这一写作素材, 在习作课上, 我写下了《我给老师送贺卡》这样一个题目, 要求:一可写制作贺卡过程和当时的感想;二写下你想对老师说的话。不出所料, 学生欢呼雀跃, 写作前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地兴奋地制作属于自己的贺卡, 写作时一改以前无话可写的被动局面。一位学生在习作中写道:“老师你辛苦了, 有时候我作业做的很差, 你批评我, 我就觉的你这个老师不好, 其实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我很感谢你。”另一位学生写道:“我想, 老师一定喜欢这张《蜡烛》, 因为您就像这蜡烛燃烧自己, 照亮我们。”学生们都具体地写出来制卡的经过并把自己的感想也写了下来。

二、允许模仿, 指导学生仿中有创

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 只不过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 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可是在作文时, 大脑却一片空白, 无从说起, 可见是在选材方面遇到了难题。此时, 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 教材中安排的范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让学生从范文中受到启发和点化,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例文中学到写文章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 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 认识自己, 学会选材, 从而有效地完成了作文的从仿写到创造的过程。小学生初学写作应提倡仿写。

那么怎样进行作文仿写呢?指导学生仿写练笔, 要向学生明确提出:

1. 按例文的写作方法总结出来的此类作文的基本规律进行借鉴迁移练笔, 绝不能抄袭例文;

2. 按习作要求进行练笔, 仿中要有创。小学生作文的薄弱点是不会提取材料。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把困扰学生写作思路的地方提前点拨疏通, 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与作文有关的素材快速的提取出来, 用比较法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材料。必要时可以提前有意地安排学生做某项活动或当堂表演创设写作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 促成学生在仿写中有创造的色彩。

三、减少束缚, 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 应提倡学生自由写话, 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让学生学会自由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新课标提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 要加强自主拟题。”在拟题上, 要少写命题作文, 提倡自主拟题, 让学生的作文命题具有个性色彩。即使是命题作文, 也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每次命题可以多命几道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如果老师的命题学生不感兴趣, 应该允许学生自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自己命题自己写。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问问学生听的、看的、想的是什么;听听他们每天谈的、唱的、说的是什么;看看他们每天玩的是什么, 作文的题材就会取之不竭。例如:孩子们都爱吃麦当劳, 就让他们写写《我爱麦当劳》;星期天, 孩子们爱到小河边去钓鱼、到草丛中去捉蚂蚱, 就让他们把这有趣的经过描绘一番;孩子们爱看《西游记》, 喜欢孙悟空, 就让他们写写《假如我会七十二变》;现在, 家乡正在进行各种建设, 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就让他们写写《变了》;学校正在评选环保小卫士, 就让他们写《我当环保小卫士》……这些作文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又是他们最感兴趣、最为熟悉的, 学生一见就想一吐为快, 何愁作文无话可说呢?

读书生活,让生命更精彩 篇5

凡是认识毕英春的人都说:“毕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是她最大的乐趣。”她爱买书、爱读书、爱学习,节假日她最爱去的地方往往就是书店。有人对她嗜书如命不解,她淡然一笑:“读书学习,让我的生命更精彩,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毕英春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的一句话对她震撼很大:“一个人没有见过高山,就不晓得此地是平原;一个人没有见过大海,就不晓得此地是小河;一生当中如果没有见过几个真正有学问的大名人,你就不知道自己该有多么的平凡和渺小。”她以此自勉,发奋读书,含英咀华,不断丰富自我,努力精彩课堂。无论工作多忙,她都要挤出时间读书学习。当你走进她的家里,你会发现,各种教育名著、文学名著挤满了家中的书柜,书籍成了她家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人民教育》、《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等报刊更是她案头最爱的读物。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她心境恬淡,手不释卷,孜孜以求,陶醉其中。毕英春潜心研读教育教学专著,从裤子、孟子到陶行知、魏书生、李吉林、窦桂梅,从卢梭、伏尔泰到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这些教育家,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和熠熠生辉的思想,开阔了她的视野,启迪了她的思想,为他的教学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为她的成长培植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多少个夜晚,在灯光摇曳之中,她伏案读书;多少个节假日,她把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跋涉者,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了事业的绿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挤时间写了大量教学随笔和教育心得,撰写的20多篇教学论文在《山东教育》、《山斗教育科研》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参加了人民教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小学生习作同步训练》等10部教学专著的编写工作。

毕英春不仅注重向书本学习,平时还特别注重向周围的教师学习,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她曾多次到新加坡参观学习,新加坡的名胜古迹、旖旎风光她来不及欣赏,与当地的师生交谈、深入课堂听课、参加理论研讨会排满了她的日程,她像蜜蜂一样不断汲取新加坡教育的精华和营养。

应新加坡行知文教研究中心的邀请,与2007年2月3日上午,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大礼堂内举行了“让语文焕发生命的精彩”报告分享会。会场上坐满了来自教育部、各学校的校长、老师等350余人。她以新加坡教材为例,结合多

生活可以更精彩 篇6

唤起英雄情结

铁血英雄主题园

Tips:

自驾车:北京市国家体育场(鸟巢)东门向北200米;

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东北方向出口向东200米;

公交:洼里南口站(328、379、419、484、628、751、836、913路等),慧忠北路西口站(538路),北辰东路站(82、207、417路等)。

小时候,女孩子都有一个公主梦,所以爱扎可爱的蝴蝶结,穿美美的粉红裙;而男孩子则大都希望自己是动漫中的圣斗士星矢,或者是灌篮高手中的樱木花道,又或是拯救地球的奥特曼,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如果你是男孩子,又刚好在北京,那么无疑你是幸运的,因为在铁血英雄主题园里你或许可以重温这份激情与热血。如果你是女孩子,也刚好在北京,那也不妨来铁血英雄主题园体验一下这盛夏的狂野与动感。

迎着志愿者们亲切热情的微笑,漫步在“军事科普区”里,与室外炎热的天气不同的是这里相当的凉爽。在离入口不远处的背投电视上,正在播放着共和国历史上的十四次阅兵大典,整齐的队形、响亮的口号、帅气的军装,一列列受阅的军队仿佛从电视中走到了面前,从记忆中走进了现实,因为那恢弘的气势与振奋的心情是如此的真实,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机会亲近武器,但近百件逼真的武器装备模型集体亮相,让人眼前一亮,也让老少军事迷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绕过弯弯曲曲的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布尔什维克”号防空装甲列车,在“军事体验区”我们开始了这次的热血之旅。搭载最强悍的歼20隐性战斗机翱翔天空,或是驾驶我军先进的095核动力攻击潜艇,在辽阔的领海海域,驱逐进犯者,捍卫领海主权,扬我军威国威,体验做船长的威武与神炮手的荣耀……

在“军事挑战区”里感受真实的CS巷战,这可是要发挥想象力与智慧的地方。与游戏中不同,真人CS更加的紧张刺激,当然也更加有趣味。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要数“猎魔勇士”,黑漆漆的房间里,只有依靠红外感应包和手中的模型武器对抗外太空入侵,不仅要具备镇静的心理,还要有敏锐的双眼,步步为营,才能消灭恶魔怪兽,成为最后“勇士”。

园子不是很大,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来到了乐园里的“主题娱乐区”,这边刚在超级相机上拍照,远处的大屏幕上已经显示出了那瞪着大眼的笑脸;还有更加好玩的--如果你有什么心愿,可以通过“铁血英雄心愿信箱”传递给铁血家族,说不定哪天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总之,在这里开心的过一把“英雄瘾”吧!就像铁血家族的口号一样,每个人都是大英雄,相信自己是个英雄,就像相信我们也是平凡人一样。

还记得美国大片《珍珠港》中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吗?巨型的舰体,搭载着攻击力强劲的战斗机,所到之处令人心生凛然,望而生畏。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在这样的“庞然大物”上可以建造出一个水上的乐园呢?这个积聚着科技智慧的海防设备不仅可以驰骋战场,也可以在退役后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与愉悦,不过这个“庞然大物”不是“大黄蜂”而是叫做“基辅”号的前苏联航母。

走进鱼雷发射舱里,我们亲睹了那些可以击沉潜艇的鱼雷以及其发射过程,近距离的体验,真可谓是惊心动魄;再转悠到作战指挥中心里,感受军官海上作战时的紧张刺激;然后到舰船发展史展馆中了解舰船的发展历程,到甲板看航母上的舰炮,去108通道了解军官、士兵的生活场所。每一处都充满着新奇,每一处都洋溢着趣味。

你看过在航空母舰上的海战表演吗?虽然之前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真实表演时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滨海航母公园的《航母风暴》,这部由国际知名导演和好莱坞特技演员奉上的大戏赚足了喝彩,一环接一环的特技特效,真实航母舰炮发射,滑稽的精彩互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这是一个在电影中才见到过的世界,如今却如此真实的出现在我的眼前,除了欢呼,我还得欢呼。

你相信用耳朵拉动近4吨重的飞机吗?没来这里之前,我也不会相信,但当表演人员不借助任何外力,用耳朵直接拉动基辅航母舰载飞机雅克-38,你肯定和我一样质疑自己的眼睛,可这是真的,虽然那是总重4吨的飞机。

在看完这些精彩刺激的表演后,必须得来放松一下心情。俄罗斯的姑娘大都美丽动人,歌声嘹亮、舞姿曼妙,她们表演的别具风情的民俗歌舞也为滨海公园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所以又怎能错过她们的舞蹈呢。姑娘们大方热情,如果你也觉得只看不过瘾,不如一起加入她们吧。

Tips:

公交:在天津火车站乘坐462路 、塘沽火车站乘坐459路、外滩乘坐133路直达;

旅游专线:专线1路由航母主题公园至极地海洋世界,中途设航母主题公园、中新生态城、北塘海鲜街、洋货市场、外滩公园、极地海洋世界6站;专线2路由航母主题公园至东海路轻轨站,中途设航母主题公园、中新生态城、北塘海鲜街、东海路轻轨站4站。

重拾旧日时光

上海锦江乐园

“当生命似流连,在摩天轮幸福处,随时吻到星空;惊栗之处,仍能与你互拥,仿佛游戏之中忘掉轻重。”每当听到陈奕迅悠悠的唱起这首《幸福摩天轮》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孩牵着一袭棉布裙的女孩仰望着斑斓绚丽的摩天轮,虽然看不到他们欢笑或流泪的脸庞,但是那轮廓与背影已经足以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幸福了。

作为上海最早拥有摩天轮的锦江乐园,它一定曾经是无数少男少女的梦想之地。有人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所以总有许多人喜欢仰望摩天轮,仿佛这样就可以得到幸福。其实,幸福确实像极了摩天轮,来回往复,要转一大圈才能找得到。坐上摩天轮,随着它一起转动,升起,脚下的人们渐渐地变小,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了身边的人。也许,我们就是在那一刻看清了幸福的模样。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梦想?梦中的自己坐在灯光绚烂的旋转木马上,高高,低低,起伏着;脸上的表情,一会儿开心,一会儿紧张。旋转木马总是与女孩子的浪漫梦想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是一个绚丽又快乐的游戏。所以,不管你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都不妨骑上这旋转的木马再次感受这份单纯的浪漫。

还记得名侦探柯南第一次展现其天才的侦探才能时是在哪里吗?没错,是云霄飞车!相比浪漫的摩天轮,云霄飞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刺激与冒险。坐在车中,望着这巨龙般蜿蜒的轨道,头尾上翘,中盘接环,连绵横过,还未启动,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上了。就在心里的小兔子要敲打退堂鼓时,车子缓缓启动,然后越来越快,人与车在轨道中上下翻腾,乾坤颠倒,好不惊险!在惊叫声中,烦恼也随着这云霄飞车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小小竹排江中流,童年时侯一个小竹筏也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如果你也怀念那样简单的快乐,在体验过云霄飞车之后,不妨再来一场“漂流”吧!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炎炎夏日若能乘上漂流筏,顺着这青山绿水蜿蜒而下,何等惬意!树葱郁,水清凉,欣赏着这峡谷美景,心里也顿时爽快不少,不过不要掉以轻心,前方拐弯处的大瀑布可是有六米之高哦。

似乎无论什么时候,在游乐园中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那里有我们的记忆,有我们的精彩。在这个夏日,让我们重新回到那里,回到小时候,回到那样纯真的年纪……

TIPS:

营业时间:8:45---22:00(夏季夜场)8:45---17:00(平时)。

资讯补给:2012年7月14日至8月31日,将举办锦江乐园第九届“锦江之夜”游园晚会,园内30余项游乐设施将悉数开放,游客在畅游各类游艺项目、品尝露天烧烤美食的同时,还可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

感受巅峰游乐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

有没有想到过山车也可以获得吉尼斯纪录?当科技与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后,我们不得不为它们的奇妙所折服。

一走进广州长隆欢乐世界,我们就见识了不少这样的高科技游乐设备。从“环数最多的过山车”到“全球顶尖的过山车之王”,再到“全球最大的摆锤”,每一个响亮的名号背后都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非凡体验。所以,如果你是个喜欢刺激的朋友,那你就不要犹豫了,这里是过山车发烧友的天堂,快来加入这场狂欢吧。

在这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惊声尖叫,如果说十环过山车是乐园里的“大明星”,那么垂直过山车可就是明星中的“大腕”了。小心翼翼的坐在车中,一场冒险之旅即将开始。你一定无法想象在与地面几近垂直的轨道上俯冲而下,或者逆势而上,如同乘上了一架高速战斗机一样的蹿上蹿下是多么的疯狂刺激与畅快淋漓。

记得小时候我们坐在秋千上,仿佛长上翅膀一样,飞到了天空中,秋千下洒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如今,我们似乎难得再见到小时候的秋千了,不过在“超级大摆锤”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回那种飞翔的感觉,找回那份遗失的美好。

爱看好莱坞动作片的人们,一定忘不掉影片中奇幻的特技,也一定对其中精彩的场景神往不已。这一次,在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的国际特技剧场里,我们就亲眼见证了这些神奇。嘘!屏住呼吸,水、陆、空剧场已经陆续的全面开动,轰鸣的爆破、激烈的枪战、浓浓的烟火、娴熟的滑水与高空特技……目不暇接的同时还真的以为自己已经进入了好莱坞大片的拍摄现场,正在参与拯救某个海岛的重大使命呢。

Tips:

地址:广东广州番禺迎宾路,距广州南站5分钟车程;

地铁:三号线长隆站直达(二号线直达广州鳄鱼公园);

公交:129、303、304、310等多公交可到达;

自驾:新光快速、华南快速、105国道、京珠高速、东沙快速、南沙快速等直达。

链接“生活”,点击精彩 篇7

一、链接“生活情景”, 引发探究激情

综观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 生活化情景的内容增多, 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同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较强, 同时软件的学习也是比较枯燥的过程, 如果教师能有效将教学主题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学生的探究激情就会被激发。

如浙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网上谈旅游》一课, 看题目就容易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回忆, 但信息技术要突出自身特点, 本节课的目标是:掌握在网络上传资源, 学会查看网站上的资源, 会对作品进行评价, 能积极并健康地在网上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那么, 如何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借助生活情景, 让学生有效深入本课的探究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要在课前进行铺垫, 让学生结合教材的“暑假旅游”主题进行电子图片、文字材料的搜集, 当然, 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进行搜集。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创设生活情景, 设计“旅游”情景, 然后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相片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展示。当然, 这个分享环节, 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将这些材料有效地共享和交流。学生的兴趣被生活情景激发后, 教师可以进入上传资源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课本详细给出了操作的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互相探讨与交流, 熟悉操作方法。随着学生作品的上传, 本主题的资源就丰富起来, 作品记录了学生的生活点滴, 容易引发学生去评价作品, 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后面继续探究的兴趣。可以说, 借助“生活情景”为本课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链接“生活经验”, 化解学习难度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 但信息技术又不同于普通的操作实践, 软件和硬件是学习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部分。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 个人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 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充分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相关概念?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操作经验”“、生活经验”相结合,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

如浙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走进计算机》, 六年级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了解, 但真正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的学生并不多, 他们可能知道计算机可以做什么, 但对这些相关概念、术语就不理解。如第一环节“认识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 学生用过计算机, 但知道计算机各部分名称的学生肯定不多, 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来理解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硬盘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平时存储文件的经验来知道硬盘的目的, 必要时还可以打比方, 将硬盘比较成一个大房子, 学生就容易理解硬件及名称了。在学习“计算机软件”概念时, 软件的理解就比较难了, 教师可以结合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安装的软件来理解这个概念, 如两台不同的电脑, 如果有一台计算机安装“搜狗输入法”, 一台安装“极品五笔输入法”, 那么, 打字时用的方法就不一样。有效地借助“生活经验”就能让学生产生联想, 从而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概念, 掌握操作技巧。

三、链接“生活实践”, 拓宽学习时空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科, 要让学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就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 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 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积累。如何抓住教材特点, 为学生拓宽“生活实践”平台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将教材上所学的内容进行展示, 从而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获得能力提升。

目前, 网络非常发达, 网络应用也非常多,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引导得好能帮助学生的学习, 引导得不好会让学生误入歧途。如QQ里面有QQ游戏、空间等众多应用, 它作为即时聊天工具聚合了很多功能。QQ号每个学生都有, 而且使用率也比较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个互动性强的工具用于学习中。如五年级上册《精彩照片剪辑》《展示真我风采》等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搜集到的图片、经过处理的图片或文档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 其他学生就能通过空间进行访问。为了吸引更多学生的访问, 有些学生就会进一步研究如何处理图片, 甚至自学其他画图软件。如果学生能将兴趣转移到对学习有用的实践中, 沉迷于游戏等不良行为就会大大减少。有效借助“生活实践”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拓宽了时空, 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活力。

总之, 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有效链接“生活”, 需要教师深挖教材, 在“生活情景”中引发学生的探究激情, 借“生活经验”化解学习难度, 在“生活实践”中拓宽学习时空, 从而让信息技术学习绽放异彩。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学科,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借助“生活”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生活有多精彩,作文就有多精彩 篇8

一、以文为范, 明确方向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头, 这是不争的事实。生活是精彩的, 因为每天都不一样, 每个人都不一样。不一样的人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该组成怎样丰富的生活啊!有些人认为生活中的细碎之事难登大雅之堂, 不值得作为自己的作文素材。作文应该端起架子, 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所以就拼命编造离奇的假故事, 制造深厚的假感情。其实, 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编造出的故事, 制造出的感情, 明显脱离了生活, 脱离了自己的切身体验, 怎么能打动读者, 让读者感同身受呢?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不也是由生活中的“琐屑”组成的故事吗?作者细密的针脚、伏笔的技巧、微言大义、意近旨远的功力, 又有多少人能出其右呢?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树立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这样的理念, 明确选材的方向。

做学生的, 其实很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夸夸其谈作文如何选材、如何结构、如何组织语言, 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能“走两步”, 看老师如何演绎精彩的生活。老师的文章最能打动学生了。我在初一阶段的第一节作文课上, 首先给同学看了我自己博客上的一些文章, 有写自己的儿子的, 有写自己学生的, 有写自己的大学生活的, 每篇文章都是自己真实的体验, 都是自己真情的自然流淌, 有些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以下是我自己的文章《儿子的爱好》中的一个片段:

话说儿子进入小学二年级以后, 对钱的迷恋连他那粗心的爹都看出来了。那天, 我从老家回来, 他爹去火车站接我。路上, 他几乎迫不及待地用他那一贯如念悼词的声调对我说:“儿子犯错误了, 而且, 是大错。”我心里立即毛骨悚然, 怕他说下去, 又催他快说。他慢条斯理起来, 似乎在斟酌词句。只听他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说道:“星期五那天早晨, 我送他上学, 他在车上告诉我, 说是要交15元试卷费, 我身上没零钱, 就给了他20元。晚上放学, 是他外婆接他回家的, 我也去妈妈那边吃饭。吃饭时, 我顺口问他:‘钱交了吗?’他说交了。他外婆说, ‘昨天就交了啊!’我说:‘今天早晨才跟我要的, 怎么昨天就交了呢?’他外婆大吃一惊说:‘昨天我给了他20元钱啊!’我这才警觉起来, 问他为什么要了两次20元钱, 他一会儿说, 买了陀螺, 一会儿说, 被他班里的王治超借走1元, 一会儿又说被顾震球借走8元, 我说:‘那好, 等你妈回来, 让她到学校问一下, 看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他一听吓坏了, 说:‘爸爸, 你不要告诉妈妈, 妈妈知道了, 一定会把我扔掉的, 求求你爸爸, 你打我也可以, 你骂我也可以, 求你不要告诉妈妈。’”我哭笑不得。问他:“你怎么处理的?”他说:“我告诉他, 等你回来再处理。”我火冒三丈:“为什么要等我回来处理?你是爹你知道吗?教育孩子是你的职责, 子不教, 父之过!”他说:“那好, 我回去就打他, 你在旁边看着好了。”我声嘶力竭:“你还需要杀鸡儆猴啊?为什么要我在旁边看着?真不知道你什么思路!再说已经过去几天了再去惩罚, 还有用吗?犯罪还讲究诉讼时效, 这个你也不知道啊?我告诉你, 将来你儿子犯了罪, 都怪你, 你别指望我一个人能把儿子教育好!”

这样的片段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为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故事, 或者这故事索性就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样的范例能唤醒他们的记忆, 让他们产生“写点什么”的冲动。

二、快乐练笔, 积累素材

学生受所学课文、所读文学作品或者生活事件的触发, 产生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这是非常宝贵的创作欲望, 应该保护和鼓励。自由练笔就是鼓励学生达成创作欲望的平台。我主张学生以练笔的形式, 自由记录课堂内外发生的有趣、有味或者有理的故事。学生自由的触角延伸到老师的“破裤子”事件, 有几位学生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 现选出其中一位同学的练笔片段:

今天, 科学老师一如既往地走到我们中间进行个别指导。我一抬头, 发现老师的牛仔裤破了一个大口子, 那口子真大, 从胯间一直延伸到大腿内侧, 横贯整个屁股。糟糕的是, 老师对此一无所知, 全神贯注地凑到我前桌的李明面前讲解并联电路。突然, 他站了起来, 疾步向讲台走去, 我还以为他发现走漏了“风声”, 谁知, 他一扭屁股上了讲台。同学们早已笑得人仰马翻, 全然不知他慷慨激昂在讲些什么——他们都跟我一样, 在老师跃上讲台的那一刻, 亲眼看见了亲爱的老师牛仔裤里的白色四角内裤。这是我们的科学老师继上次裤子拉链不拉晃悠一节课之后的又一“囧囧”事件。

学生的笔墨中有对我们这些自诩为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人温暖的嘲讽。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些不够阳光的画面是选材的禁区, 我不觉得作文选材应有禁忌, 如果老师限制太多, 可能会束缚学生写作的手脚, 使其畏首畏尾、不敢下笔, 或者索性制造假的阳光故事, 贩卖虚假的深厚感情, 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文章还有什么价值!

自由练笔因可长可短的灵活形式, 雅俗共赏的选材区间, 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等优越性而成为学生快乐创作的平台。我们班的自由练笔本有AB两种, 单周上交A本, 双周上交B本, 每个星期上交一次, 有一节课专门展示佳作。展示的形式有时是墙面粘贴, 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交流;有时是老师选择同题材的佳作, 作者朗读, 然后大家交流。相对来说, 学生更喜欢后者, 听读练笔成了他们绵延的期待。再选录一篇学生写老师的练笔片段:

数学老师高大威猛, 表情单调, 但他的背影特别有魅力。初冬季节,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一手抄在裤袋里, 一手拿着粉笔, 从黑板的最顶端开始耕耘。我们看着他高大的背影, 深深地迷恋。只听李泽森在座位上叫道:“啊哈, 真帅!帅哥!”这时, 老师停下书写, 回过头来, 似乎在说: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

这么精彩的瞬间, 就是学生共同经历的, 课堂上朗读, 很能激起他们的共鸣, 也能激活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三、精彩点评, 提升素养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或者练笔的方式, 一般分为两大类:口头点评和书面点评。前者一般是在朗读交流学生的练笔时使用, 我现在主要说的是书面点评。

教师给学生的批语很令学生期待。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在自己的作文本或者练笔本上写点什么, 而不只是一个毫无表情的数字或者ABC式的等级评价。遥想当年, 我们做学生时, 拿到作文本, 哪一个不是最先看老师的批语?有时还要跟同桌或者前后桌“共享”一番呢。我至今还记得我高中时写的一篇文章《夜来香》, 是借物抒情的。先描写夜晚的香气非常令人沉醉, 再写我找到香源后摘下花朵认真品嗅, 发现花瓣一点香气都没有。抒发的情感是:最诱惑的人常常是海市蜃楼, 镜花水月, 但是等真相大白, 人们就会顿生厌恶。老师给我的批语历历在目:“其花瓣不香, 花蕊难道不香?诚如是, 本文应另起炉灶。”老师言近旨远, 告诉我为文的真谛:没有真实, 一切华丽都无所附着。我那一心想着另辟蹊径的狂热心灵才稍稍安定下来, 开始关注生活、留意细节。

一个同行说, 他读高中时遇到一个非常好的语文老师, 学生的每篇作文后, 他都用非常漂亮的正楷字, 从右向左, 竖行“排版”, 写上满满一页有时甚至几页才气逼人的批语。以至于每个学生都感动于他的厚爱, 佩服他的才气, 写作文再不敢也不忍心偷懒了。同行说, 他就是那时爱上作文, 爱上语文的。他还说, 他至今都保留着老师当年写给自己的批语, 借以警醒在浮躁的社会里做高中语文老师的自己。

是啊, 如果老师的批语永远是那种格式化的“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主旨明确、感情真挚”之类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 对学生敷衍塞责, 只会诱使学生在“假大空”的作文范式里越走越远——老师的见地不过如此, 又有什么理由指望学生写出卓越的文章呢?老师的语言不过如此, 又有什么理由让学生字字珠玑呢?

我力争做到评语也精彩, 借此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在评语方面, 我一般会做到以下几点:以激励鼓舞为原则,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以活泼风趣的语言为载体, 影响学生的表达, 融洽师生关系;以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引领为宗旨,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审美品位。同时, 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重视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总体评价;重视对学生写作误区的拨乱反正。

生命, 因读书更精彩 篇9

大家见过在岩隙中生长的松树吗?长期的营养缺乏让它们渐渐扭曲了枝干, 还没有长大就仿佛已经苍老, 那旁逸斜出的姿态固然是一种力量的昭示, 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辛酸?缺乏必要的营养, 再强的生命力也只能达到一个有限的高度。一棵树的成长要植根于肥沃的土壤, 一个人也必须根植于知识的土壤, 才能吸收营养, 不断成长。

而读书便是最佳的智慧和力量的取得方式。读书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我们为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 不断地进行“充电”, 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能原谅老师的严厉苛刻, 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

如果我们教师放弃了阅读, 仅仅是备课, 看教科书、教参, 教学墨守成规, 一成不变, 三十年都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方法面对学生, 那只是备了一遍课, 重复了二十九次。如此“徘徊复徘徊”下去, 未来肯定会被淘汰。这就好比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每天辛苦地把石头推上山, 推得筋疲力尽, 第二天又重新开始, 周而复始, 永无停息。

教师每天的时间的确被大量的工作任务挤占, 或被许多琐碎的事务分割得支离破碎。每周要上十余节课, 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 再加上学校的一些工作, 成天奔波忙碌, 没有时间读书。课余时间身心疲惫的我们还需要休息, 忙家里的众多琐事, 以及适当地娱乐一下, 留下能读书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 很容易找到没有时间读书的理由。我一直这样心安理得,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加拿大奥斯罗教授的读书故事, 我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终身与书为伴, 每天睡前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15分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但算一算这样读书的账目, 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吓一跳: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 读一本一般性的书, 每分钟能读300字, 那么15分钟就能读4500字, 一周能读3万多字, 一个月13万多字, 一年的阅读量可达160万字。试想, 如果我, 如果你, 如果我们一生中能好好经营这15分钟, 何愁没有充电的数量和质量?

都说“教学相长”, 我说是“读教相长”, 因为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 不管有多高水平的名师, 我们不可能真正地克隆, 那不是我们自己的, 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都是教无定法。教师个性不同, 学生个性不同, 教材个性不同, 环境又不同, 哪能有什么固定的法子可学。”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 如果腹中空空, 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教师更多的是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 岂不知功夫在书外。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 我们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

看到在《给教师的建议》中, 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的话:“对这节课, 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 总的来说, 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 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 或者说现场准备, 只用了大约15分钟。”突然之间, 我明白了为什么名师大家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 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 旁征博引的课堂讲解因读书而来:妙趣横生的师生互动, 和谐轻松的教学风格因读书而来!那一刻, 我告诫自己:读书吧, 不要再找出任何理由为自己辩解, 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琐碎的事情上, 又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呢?

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我想必须取法乎上, 读高层次的书。现在不仅有报刊, 有图书, 而且有电影、电视、网络, 还有了更多的传媒等方面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信息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如果我们一味地好奇, 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 或者一般的小报的话, 即便是读上终生, 也就是在下下层次徘徊, 因为它本身就在下层次上。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 就能够以一当十, 用一天的所得, 抵得上十天甚至更多天的阅读。这种高效率的阅读, 其作用就是拉长了我们的生命。

就语文教师来说, 我们天天批改的是学生的作文, 读的文章也是出自10岁左右学生之手, 仅仅是读学生作文, 久而久之, 我们将会被慢慢地同化, 水平也就和学生差不多了, 永远别想提高。写文章如此, 说话也会如此。怎么办?阅读高层次的书。

不知大家有没有考虑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古今成才的一个反差。如果从孔子诞生公元前551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算起, 这两千五百年间, 中国有多少学生?很少。但是从1949年到现在五十年间有多少学生?总人数是两千五百年间总人数的数倍关系, 但是两千五百年间, 那么少的学生, 可每一个时代都出现横亘世界的大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这都是世界一级的大思想家, 魏晋南北朝有《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 田园诗人陶渊明, 宋朝苏东坡多伟大, 儒释道三家兼济者, 一部《红楼梦》, 世界有多少能赶上, 可以说在历史每一个时代, 我们都有一个、几个, 甚至一大批世界无法比拟的大家。可是现在我们有群星灿烂式的学生, 却没有大家了, 即使有也是寥若晨星。为什么?我们先人是“取法乎上”, 我们的今人是取法乎下;我们的先人一开始就是学《四书五经》, 我们的今人一开始就学“上中下, 左中右”, 到研究生不懂《论语》, 不懂《老子》的大有人在。要成为大家, 先从阅读高层次的书籍开始吧!

古今中外, 皆浓缩于尺牍;千山万水, 尽了然于卷帙。博览群书, 才能信手拈来、应用自如;引经据典, 才能妙趣横生、兴味盎然;读书万卷, 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动人婉转的曲赋, 意境优美的诗词, 惊心动魄的小说, 形神兼备的散文, 都使人如醉如痴;发人深省的教育理论, 精彩绝伦的教学案例, 顿然醒悟的教育叙事, 充满智慧的教学随笔, 都筑成了我们专业成长的一步步阶梯。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诗仙李白, 天资聪慧, 而他的成功也来自那“三万六千日, 夜夜当秉烛”的勤奋;诗圣杜甫, 生性睿智, 他的神来之笔也来自“读书破万卷”的积累。一步一步走下去, 不断增加生命的厚度, 也就是在延伸生命的长度, 使我们的专业得以成长, 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精彩读书生活 篇10

一、点击——拉近生活的距离

鲁洁教授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还指出“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马克思也指出:“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它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它离不开活动和交往。只有将儿童置身于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感知生活,在感知中感悟,在感悟中强化,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善于指导学生回归生活、点击生活,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

比如在教学《我与小动物》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我组织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空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探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且给小动物制作一张动物名片。通过课前大量的观察、搜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异常兴奋。同学们相继介绍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有的同学说自己喜欢小花猫,因为小花猫不但可爱,而且能捕捉讨厌的老鼠;有的同学说喜欢小狗,因为小狗能帮自己看家;有的同学说自己喜欢小猪,因为小猪很憨厚……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点击生活,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了生活的教育价值。

二、再现——丰富生活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小学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材的编排中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熏陶学生的情感,锤炼学生的品质。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图片内容距离我们学生的生活较远。根据品德学科开放性的特点,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图画和文字等形式,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素材在课堂予以再现,补充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将图画、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让他们在贴近自身的生活中分析、判断、思考,获得主观感受,从而锤炼学生良好的品质。

比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公用设施就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在懂得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护公用设施的好习惯的基础上,我借助于现代教育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损坏的宣传栏”“践踏的石凳”“遗弃的邮筒”等视频资料。在观看过程中,有的同学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有的同学咬牙切齿,有的同学甚至拍案而起……这些现象在同学们身边经常发生,但同学们对此也许是熟视无睹。生活场景的再现,克服了品德教学依靠简单说教、读教材说教材的不良倾向,让学生的心灵与生活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中跳跃,让学生在再现的生活中所思、所感、所悟,帮助学生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再现的生活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三、模拟——体验生活的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也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人生本身是一种体验历程,品德课教学也需要各种生活体验。品德课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把做人做事的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合作探究、模拟表演等,使品德课堂成为同学和老师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场所,使师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升华道德认识和道德理念,体验生活的真实情感。

比如在教学《怎样和他联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选择合适的联系方法,认识与他人联系必须做到“文明用语、表达清楚”,我在课堂上创设了“小红的妈妈突然患了疾病”“我忘记了语文家庭作业时怎样向语文老师咨询”“邻居家突然失火”等生活场景。通过分组合作排练、角色模拟,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学会了选择最适当的联系方式,掌握了与他人联系的注意点。课堂模拟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模拟的方式来源于生活。模拟表演架设了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模拟中熏陶情感、陶冶情操、体验真情,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师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四、拓展——精彩生活的价值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格在“明理悟行”之上,还应逐步放大品德课程的教育功能,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生活。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我们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以教材内涵为指向,牢固树立“延伸教材、延伸课堂”的意识,依托教材,延伸教材,不断拓展教育时空,将教学范畴延伸至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空间由课堂延伸至学校、家庭、社会之中,将品德教育融入“雏鹰争章达标”“雏鹰假日小队”“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走访采风”“调查探究”“共订公约”等实践活动中完善人格、磨炼意志、创造生活,使生活更精彩。

比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分别开展了“拾废为宝”“我是小卫士”“我是地球修理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逐步内化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睿智工作 精彩生活 篇11

同行人中,多是联想各个渠道的领导与核心顾委,希望从团队的领导层体现团队更有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富有激情的精神。虽是渠道的领导,但大家都摆脱了工作,充满激情,放弃对安全的顾虑,为了共同的目标进发——北极点。大家都是第一次去北极,第一次体验白昼,第一次乘坐破冰船,第一次在北极乘坐飞机,第一次在北极上空乘坐热气球,第一次在北极点游冰泳…这么多的第一次,展示了联想团队的激情洋溢和十足的勇气。

我们乘坐的是一艘俄罗斯的核动力破冰船,经过2天的海上航行之后,就到达了几乎全是冰面的冰层。在冰的海洋中破冰船以10多节每小时的速度向前行进。船是在冰面上滑行的,利用船身的重量将冰面破开,伴随着冰面的破开船身会有些许的震动,耳边也是有节奏的轰隆轰隆的声音,闭上眼就融通做火车一样。

这这11天的航行中,与外界联络的信号全无,即便我们带了3台卫星电话,但大家都很少去接打,因为大家都为这次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保持集体的步调一致。路途遥远,在破冰船上大家体会到白昼的不适应的同时,船上也为我们有非常有意思的关于北极的故事、和环保等主题讲座等。同时我们也会常常被叫到加班、舰桥上观看北极的动物们,有北极熊、海豹、海狮、鲸和各种鸟类。而我们也为这次旅行拍摄了很多照片。

回归生活,还口语交际精彩 篇12

一、走出去, 发现口语交际的话题

曾有一段时间, 班里学生的浪费现象很严重, 尤其表现在进餐过程中, 剩饭剩菜, 水果啃几口就扔掉。我想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如果坐在教室里, 那么, 学生的语言无非是“我们要爱惜粮食”, “浪费是可耻的”,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等等, 空洞乏力。教育于无痕, 教育于心灵的震撼。于是, 我提出市场调查这一话题, 调查农贸市场各种粮食、水果的价格和来源。我对活动的指导很简单:没有礼貌的人向别人打听事情, 别人一定不会告诉你;向别人问很多问题, 怎样才能让他乐意回答你而不厌烦, 目的是要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谦虚、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让别人喜欢你。于是, 在“阿姨”、“爷爷”、“叔叔”声中, 店主们被叫得乐开了花 , 在“请问”、“谢谢”、“打搅了”、“不好意思”声中, 店主们在这群礼貌的孩子面前有问必答。再走进课堂时, 就“浪费”这一话题, 学生讨论得非常透彻。一棵棵蔬菜是如何经过漫长的寒冬在农民辛苦经营的温棚中长大, 一粒粒粮食是如何经过一道道繁琐的工序才出现在我们的碗里, 一个个水果是如何从千里之外来到我们的城市, 等等。

语言因为生活而丰富, 因为生活而具生命力。言语的话题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适合学生的认知, 才能迸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在生活中发掘口语交际的话题, 学生就会变得有话可说。在真实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 口语交际不仅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也确实让学生懂得了交际过程中礼貌、文明的重要。当“走出去”后“再走进来”时, 交际将变得更丰富与精彩。

二、走出去, 感受口语交际的乐趣

那天, 大自然还没有被春敲醒, 虽然是晴天, 可气温仍旧很低。我带着学生去一片荒地“探险”, 在那儿我们遇到了四个年近古稀的老者放风筝。其中, 有一位老者的风筝怎么也飞不上天, 学生在风筝和老者间来回跑着, 为风筝一次又一次的起落欢呼鼓劲。“老爷爷, 风筝在哪儿买的? ”“这是我自己做的。”“哇! 老爷爷, 你真厉害! ”“老爷爷, 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 ”“我要一次一次地调试, 它的身子太重尾巴太轻, 不平衡。”……反复问答中, 老老小小一群已经相处得非常融洽, 非常开心。“加油! ”“加油! ”……在激动人心的“加油”声中风筝也被调试好, 飞上了天, 学生笑着、蹦着、叫着, 围着老者团团转。在回去的路上, 学生仍旧难以平息激动的心情, 他们时常抬头望着那只风筝。“我觉得老爷爷的风筝飞得最高! ”我也不禁抬头看, 四只风筝中, 那一只实在不是最高的。“老爷爷的风筝最漂亮。”我又不禁抬头看看, 那只风筝实在是最丑的一只。“老爷爷的风筝是他自己做的, 他真能干。”“老爷爷的风筝像电冰箱。”“不, 我觉得像一座大楼房。”“我看更像是一台电脑, 桌面图画好像是海底世界。”……用彩色挂历纸蒙的最普通的瓦片风筝真的有这么漂亮吗? “风筝是听到我们的加油声才飞上天的。”……学生津津乐道地争论着, 不亦乐乎, 便宜了我, 偷着乐。再走进课堂时, 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老爷爷的那只风筝最漂亮、飞得最高? 学生坐在一块儿用心交流着:“风筝是老爷爷亲手做的, 当然比买的漂亮。”“风筝经过老爷爷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飞上天, 所以我觉得它飞得最高。”“我们看着风筝飞上天, 所以我就更加喜欢它。”……学生各抒己见, 虽原因与结论不一定具体因果关系, 但其中的人生真谛是深刻的。

教师再精彩的讲课也难以取代生活的乐趣, 难以教会生活的体验, 难以讲透生活的感悟, 教授的一切都难以避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存在的那道沟。走出去, 自然和社会中有交际的乐趣。

三、走出去, 把握口语交际的情与魂

有一次, 我带着学生散步到学校东面围墙边的一排破旧的平房前, 那里偏僻冷清, 来往的人很少, 一排水杉树边架着一个大铁筒, 树枝上用铁钩挂着许多肥大的鸭子。才四月, 就有许多指甲大小的大头苍蝇围着肥鸭美美地饱餐, 旁边还有一个年壮男子悠然地从树上取下鸭子放入铁筒里烤, 从铁筒里取出金黄溢油、飘香诱人的烤鸭挂到树上。“叔叔, 鸭子好香呀, 可是苍蝇太多了。”“这么多苍蝇, 鸭子怎么能吃呢? ”“叔叔, 你应该赶走这些苍蝇。”“叔叔, 你应该在房子里烤鸭子, 不能让苍蝇进去。”烤鸭人似没听到, 继续烤自己的鸭。学生也似乎更生气:“这么多苍蝇叮过了, 怎么能吃呢? ”“怎么能这样做呢? 太过分了。”“应该有人来管管他, 以后我可不敢再吃烤鸭了, 谁知道是怎样烤出来的。”……从来没看到自己的学生如此义愤填膺, 希望烤鸭人能在这群孩子的感化下, 在赚钱的同时顾及良知。

口语交际的课堂更应该属于学生, 教师即使参与其中也应该注意分寸, 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 避免将自己的观点、感情强加于学生, 否则整个交际过程将形同说教, 失去学生的情感态度流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 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 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 阿谀奉承的人, 甚至卑鄙的人。只有这种丰满的思想、充裕的感情、闪光的个性, 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血有肉、有情有魂, 才能表现交际过程中的自信、勇气、主见、诚恳, 才能用语言打动别人。这种情感的迸发更需要身临其境、亲身经历。我认为, 不管是哪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 都应该将真情实感的流露作为脉搏。

上一篇:《生儿育女》下一篇:等级考试报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