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信任危机(精选7篇)
人际信任危机 篇1
在当今社会, 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人们的交往大多维持在物质上, 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相互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这种现象折射到大学校园, 导致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微妙, 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也在降低, 甚至出现了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 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研究结果陈述
学者们一致认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水平呈现一种递减趋势, 人际信任水平不高。从年级方面来看,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呈现明显的规律性, 依次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的高层次学习环境, 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 加之生活经验不足, 思想也相对单纯, 集体活动又频繁开展, 人际信任度相对就高。随着年级的增长, 由新生变老生, 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有了一些世故和圆滑, 人际信任度相对就低。到了大四, 同窗即将各奔东西, 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相互之间不计前嫌, 因此人际信任水平在大二大三的呈现低谷后到了大四达到最高值。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原因的“四个”不到位
1. 社会“境教”不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树立有待时日, 诚信问题的不时出现, 降低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成熟的市场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完全无视道德法则和人际信任的底线;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历来被人们所推崇, 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 “信”的文化逐渐被淡化, 传统文化影响减弱;网络立法的不完善, 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诚信, 却可能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失信。
2. 学校“言教”不到位
学校是为培养人而设置的专门机构, 方方面面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但有的高校奖惩不够公开透明、奖学金的评选存在人为操作因素、入党不公正、学生干部拉关系谋取职位等等, 言行不一致, 说一套做一套, 使大学生对高校、甚至对政府的信任水平都大打折扣。
3. 家庭“身教”不到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亲密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和睦气氛等都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有重要影响。父母若能给予子女更多的人际信任示范, 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然而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加剧, 有的父母可能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会减少, 亲密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难以建立;有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缺乏民主, 简单粗暴, 从而导致子女对父母的不信任, 这种心态会辐射到孩子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家庭结构不完整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信任感, 在缺乏父爱或者母爱的氛围下, 也会对孩子的人际信任造成不良影响。
4. 个人“能力”不到位
有些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较多, 受社会的人际关系影响较大, 人际沟通能力较强, 但也可能过犹不及, 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有些大学生则更多地待在学校中, 受学校的单纯人际交往关系影响更大, 人际交往经验少, 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大学这个开放和封闭并存的环境中, 以上两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存在着明显的沟通能力、处事方式的差异。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对策的“四个”到位
1. 社会“境教”到位
(1) 营建诚信社会氛围。经过“境教”, 大学生都在不同水平上学会了在社会中求生存, 成为社会化的人。营建诚信社会氛围, 必须有制度建设, 机制跟进, 监管到位, 处罚分明。只有把诚信作为一项重要要求和标准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规章制度中, 通过制度管人, 而不是人管人, 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营建诚信社会氛围, 使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激励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增强大学生自信, 从而提高人际信任水平, 并且最终也将提升社会的总体人际信任度。
(2) 健全诚信法律体系。道德为法律的施行鸣锣开道, 法律则成为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 即所谓“礼者禁于将然之前, 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通过健全诚信法律体系, 激发大学生主动构建一种诚信秩序, 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中, 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人际交往方式, 进而重塑大学生和谐人际信任关系。
2. 学校“言教”到位
(1) 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通过制度去规范人们的基本行为, 使人们树立起基本的信任准则。同时, 高度重视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 不断完善工作法规, 创建公平、公开、透明的制度规则。
(2) 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建立起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教师要践行“终身学习,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 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时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大学生。
3. 家庭“身教”到位
(1) 身教重于言教。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指出教导儿童“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历史上, 大凡那些教子有方的人, 都能够言传身教, 典型示范, 身教重于言教, 曾参杀猪教子是其经典案例。
(2) 家教方式民主。家长在工作之余, 应多陪陪孩子, 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 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进行正确引导, 提倡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一方面, 尊重子女, 与其平等交流和沟通, 使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得到积极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 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子女, 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的至善, 这样有利于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信任度。
4. 个人“能力”到位
(1) 遵循交往信用原则, 学会使用交往技巧。在人际交往中, 信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往原则, 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其实质就是未遵循交往信用原则。信用一方面是指交往双方要说真话而非假话, 即所谓“言必信”;另一方面是指交往双方要遵守并履行诺言, 即所谓“言必果”。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要努力实现或达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尤其是努力做到取信于人。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方面, 一是掌握语言艺术。二是把控非语言艺术,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升。
(2)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追求道德理想人格。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也是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其重塑是最终解决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关键环节。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人性和价值的标志。道德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纯善的人性, 是一种珍贵的价值。
总之, 扭转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现状, 需加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长效机制的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关系。
人际信任危机 篇2
信任使群体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罗特尔对人际信任的研究表明,个体人际信任的形成取决于父母、教师、同伴等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诺言是信守还是违背的现实行为和态度。父母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采取的信任态度和信任措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人际信任观念和人际信任水平。而处于5~7岁阶段的幼儿是人际信任开始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父母的信任教育对幼儿的人际信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分为父亲信任问卷和母亲信任问卷)。对家长发放问卷53份,回收50份。
儿童信任实验法是笔者对幼儿进行了分巧克力和送巧克力的实验。实验采用故事访谈的形式进行,为儿童创设一个和陌生小朋友分巧克力和送出巧克力的情景。在分巧克力实验中,要求被试从两种分法中进行选择(由教师分或由陌生小朋友分),选择由小朋友分表明被试的人际信任水平较高。分巧克力实验中请被试选择送给陌生小朋友巧克力的数量,并预期小朋友返还巧克力的数量。送出及返还巧克力数量越多表明被试的信任水平越高。每个实验情景中,除了“陌生小朋友”外,还让被试评价信任对象为“同年级同学”“同班同学”“好朋友”时的选择。
2.研究对象。在50名幼儿中,男孩28人,女孩22人,分别占56%和44%。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下有15人,占30%,本科及以上有35人,占70%。母亲学历在本科以下有16人,占32%,本科以上34人,占68%。
三、结果
(一)幼儿的人际信任水平的基本情况
1. 幼儿人际信任基本情况。
在对幼儿选择分巧克力的方式进行统计后,发现在老师和陌生小朋友中,37个选择让老师分,13个让陌生小朋友分,它们分别占总数的74%和26%。在老师和同年级小朋友中,62%的小朋友选择老师,38%选择同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和同班小朋友及老师和好朋友中选择老师的百分比分别为38%和14%。
笔者得出:在陌生小朋友和同年级的小朋友和老师中,幼儿更多地选择让老师分。在同班小朋友和好朋友中,幼儿会更多地选择同班小朋友和好朋友。
为了检验被试对陌生小朋友等四种不同对象采用方法的差别,又采用Friedman非参数检验得到P<0.05,差异显著,表明大班幼儿在面对四种不同的对象时,选择分巧克力的方法会有不同。所以说,他们对人的信任水平是受信任对象和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影响的。这也充分说明幼儿对人的熟悉程度越高,相对来说信任水平也就越高。
在对送巧克力实验进行统计后发现在对陌生小朋友和同年级小朋友中,幼儿送出1块巧克力的人数最多,分别为28人和26人,都占总人数的52%,认为他们会返还给自己最多的也是1块,人数分别为20人和21人,占40%和42%;幼儿选择送给同小朋友的最多数量为2块,总人数为23人,占46%,认为会返还的最多数量为2块,总人数为20人,占40%;送给好朋友3块的人最多,有26人,占24%,认为会返还的最多数量也是3块,有14人,占28%。
由上述的分析看出,幼儿送给好朋友巧克力最多,人数也最多,按送和返还数量的多少依次为同班小朋友、同年级小朋友、陌生小朋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幼儿对四类对象的信任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好朋友、同班小朋友、同年级小朋友、陌生小朋友。
从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人的信任水平是受信任对象和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影响的。
2. 幼儿人际信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1)幼儿性别与幼儿人际信任水平的差异。
分巧克力方法选择和送巧克力实验的性别差异。在分巧克力中,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针对陌生的小朋友,82.1%的男孩会选择方法1,只有63.6%的女孩会选择方法1。在针对同年级小朋友时64.3%的男孩选择方法1,59.1%的女孩选择方法1;在针对同年级的小朋友,42.9%的男孩选择方法1,31.8%女孩选择方法1。所以看来,男孩比女孩更多地选择方法1。也就是说,相比较女孩来说,男孩对外界不够信任。
在对送巧克力给陌生小朋友实验进行组统计后得出,男孩送巧克力的平均数是0.89,要比女孩的平均数0.82高,在期望返还巧克力数量的平均数女孩(1.00)又比男孩(0.86)高。这说明相对于女孩子,男孩子对外界不够信任。
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送巧克力p=0.321和返还巧克力p=-0.640,所以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在分析另外三个对象送巧克力和返还巧克力的数量的平均值后得出,送巧克力的平均数和期望返还巧克力数量中女孩的总是比女孩的平均数高,笔者认为,女孩子又对外人抱有比男孩子更多的信任。为了检验他们的显著性,笔者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也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性。
(2)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在分析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幼儿的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发现,在分巧克力实验中,面对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时,选择方法1的孩子人数最多,共有37人,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有28人,占80%;在面对同年级小朋友时,选择方法1的也最多,有31人,其中父亲是本科以上的有21人,占60%;是同班小朋友和好朋友时,选择方法2的孩子比较多,总共有31人和43人,其中本科以上的有20人和29人占60%和82.9%。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父亲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小朋友在针对陌生小朋友和同年级小朋友会更多地选择方法1,在针对同班小朋友时会更多选择方法2。这个结果和幼儿不受父亲学历影响的统计结果一致。母亲的分析和父亲的分析结果一致。从上面数据可以分析出幼儿方法的选择没有受到父母学历的影响。
在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p>0.05,结果不显著。
在对同年级、同班同学和好朋友结果用同样统计方法检验,但结果都不显著。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也不显著。
在对送巧克力实验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也进行同样方法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也是和分巧克力的结果一致,说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并未影响大班幼儿的人际信任水平。
(二)父母的信任教育水平和影响因素
父亲和母亲信任教育得分最高是3.67。父亲信任教育得分最低为1.61,而母亲则为2.00。相比较父亲而言,母亲的得分相对较高;在信任教育得分的众数上,父亲为2.67,母亲为3.00;得分大于3.00的,母亲的人数也比父亲人数多,就是说母亲比父亲更多教育孩子周边环境是可信的。
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母亲信任教育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父亲和母亲的信任教育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这说明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较少提及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感觉到环境相对值得信任。
2. 父母信任教育水平的影响因素。
在对父母年龄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我们看到在这些因素中,除了母亲年龄之外其他都没有相关性。也就是说年龄越大的母亲,给孩子提供的信任教育越多。
(三)儿童信任水平和父母信任教育的关系
1. 分巧克力实验。
在对父母信任教育和分巧克力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后,发现选择让陌生人分巧克力的幼儿其父母的信任教育得分均高于选择让老师分的。这说明父母的信任教育可能影响儿童对陌生小朋友的信任水平。
对分巧克力方法对信任教育的T检验后,发现p>0.05,即父母的信任教育对大班幼儿的人际信任的影响不显著。见表3:
2. 送巧克力对信任教育的相关。
在对幼儿送巧克力和父母的信任教育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对象为同年级小朋友时,期望返还巧克力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
四、分析与讨论
1.幼儿的人际信任水平的基本情况。
(1)幼儿人际信任实验结果。分巧克力和送巧克力实验中,四种不同对象采用方法的差异显著。即大班幼儿的信任水平是受信任对象和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影响。这个研究结果和李伟民等的研究结果相似,李伟民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对他人的信任,既受双方之间所存在的血缘家族关系的影响制约,同时也为双方之间所形成的亲近密切的交往和情感所影响,即“远亲不如近邻”,因而亲密朋友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而且是比一般亲属更多的信任。
(2)幼儿人际信任水平的差异性。在分巧克力中,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多地选择方法1。也就是说,相比较女孩来说,男孩对外界不够信任。
这个结果与郑信军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没有性别差异一致。在中国,父母对男孩子的要求相对比女孩子要高,在人际信任方面也是。
在分析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幼儿的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时发现,在分巧克力和送巧克力实验中,父母的学历没有影响幼儿方法的选择,进行卡方检验后也发现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幼儿方法的选择没有受到父母学历的影响。
2.父母信任教育水平和影响因素。
母亲信任教育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母亲比父亲更多教育孩子周边环境是可信的。说明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较少提及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感觉到环境相对值得信任。这可能是因为母亲在家庭以及社会中都比父亲承担了更少的压力和社会责任,他们所接触的也比较少,所以相对来说对外界会更加信任一些。
在影响因素上除了母亲年龄之外其他都没有显著地影响到父母的信任教育水平。
3.幼儿信任水平和父母信任教育的关系。
在分析儿童信任水平和父母信任教育的关系后发现,选择让陌生人分巧克力的儿童其父母的信任教育得分均高于选择让老师分的。这说明父母的信任教育可能影响儿童对陌生小朋友的信任水平。
综合以上方面的分析讨论,笔者认为父母信任教育与大班幼儿的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是有限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完全忽略父母信任教育对幼儿的一定影响。因此不能忽视家庭、幼儿园等因素对幼儿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作用。
五、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论,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亲子间的信任水平高,自然就会影响到孩子对除父母之外的其他人的信任。但是这个研究中幼儿人际信任与父母信任教育没有相关性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样本容量不足,不能保证分组分析时每组样本数多于30个。所以扩大样本容量,可能会得到更有意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牛江河,辛自强.不同主题和风险下的人际信任:“信任圈”的中、加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
[2]井维华,张庆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
[3]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人学出版社,1998.
[4]张静.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述评[J].毕节学院学报.2009,(5).
[5]杨中芳,彭泅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
[6]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
[7]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组织中人际信任研究的新进展 篇3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企业活动越来越需要员工的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而其前提则是彼此信任。信任可以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组织成员对权威的接受,促进组织成员间的积极互动,激发组织公民行为等[1]。有关人际信任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人际信任,可以促进人际沟通,加强协作互动,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合理配置资源,从而降低组织运行和管理的成本[2]。近年来,关于组织中人际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1.1 人际信任概念阐析
相互信任是一种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早期有关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首次将囚徒困境引入实验研究,率先在探讨冲突的解决时系统考察了“信任”问题。Deutsch的研究开创了心理学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被视为人际信任的经典研究之一。Rotter早在1967年指出,“人际信任是个体认同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待”[4]。近期另有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面临一个预期损失大于预期收益的不可预料事件时,在主观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人性的相信态度和期望。它是在双方互动基础上形成的[5]。人际信任体现了个体对人际交往风险的一种态度与期待,可以概括地将人际信任理解为个体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关系)在不同的交往事件上的放心程度。近年来,人际信任问题正日益成为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1.2 组织中的人际信任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信任的,且对信任进行了见仁见智的分类[7,8,9]。祁顺生等(2006)[8]对组织内信任的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有关组织信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涉及到系统信任和公司间信任的相对较少,而大多将组织信任界定为人际信任,所以本文着重对人际信任进行探讨,且在本研究中关于人际信任的分类借鉴的是祁顺生等的标准。此外,因直接主管与高管和普通员工的人际交往程度和交往模式存在差异,故有关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可进行更为细致地划分,即分为员工对直接主管的信任和员工对高管的信任。其中横向人际信任是指员工对员工的信任,综合上述分析得到的组织中人际信任的划分见图2。
2 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
2.1 契约与LMX对人际信任的作用
契约作为企业管理信任风险的一种常用手段,是组织内部解决风险和不确定问题的常用方案之一[10]。达成完备的契约可以在员工和领导者还没有确定合作框架时,为合作行为提供相关信息,降低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员工对管理者信任的形成。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简称LMX理论)是指管理者在工作情境中会与下属发展出不同的关系,即高品质的圈内人和低质量的圈外人。这种上下交换关系品质的高低会影响到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信任。研究发现,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信息共享,消除不确定性,降低决策者的信任风险,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1]。如果员工被吸纳到领导组织关系的圈内人中,便更容易做出令组织和他人信任的行为,从而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促进组织良性运转,获得更大的收益。
2.2 组织政治行为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Mintzberg(1983)认为组织政治行为是员工或组织内的团体所实施的非正式的,狭隘的,导致组织内员工不和的,尤其是从组织制度方面来说是组织所不允许的,既没有得到组织的批准,也没有被组织中员工从思想上接受的行为[11]。组织政治行为遍布企业的各个角落,不仅影响着组织的结构和资源的分配,而且影响着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程度。一方面,管理者的组织政治行为会导致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度下降;另一方面,员工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如小帮派、拉关系等组织政治行为也会降低组织的信任度。
若能有效降低组织政治行为的发生,这对组织中团结协作关系的建立,提高组织中的人际信任将起到积极作用。郑美群等(2008)[11]提出了五种减少组织政治行为对组织中人际信任度产生影响的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二是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三是建设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四是增强对管理者的培训;五是加强员工和管理者的双向沟通,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信任。
2.3 组织公民行为对人际信任的作用机制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简称OCB)是员工的自愿行为,这些行为虽不能得到正式奖励,却体现了下属对组织、领导的善意且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组织公民行为是关系绩效的一种形式,具有自发性,不被组织正式奖励系统直接或明确识别,但在总体上却有利于提高组织功能和效率的提高,越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可以促进员工对组织的积极正向的心理评价和安全感,这无疑可以提升组织中的人际信任水平。丁夏齐等(2007)[12]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下属OCB和下属可信任性对领导信任下属的影响,结果发现:下属组织公民行为表现越多,领导越信任下属,同时下属的可信任性在OCB和领导信任下属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2.4 其他影响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前因变量外,还有一些变量不同程度地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如前所言,人际信任包括员工对直接领导的信任,员工对高管的信任,员工之间的信任以及主管对员工的信任等。在员工对主管(包括直接主管和高管)的信任方面,上下级关系,员工所感知的主管的能力、仁慈、正直等特征,员工对组织内人际间公平的认知等都可以构成员工信任主管的前因变量;在员工与员工的信任方面,个体是否值得信任,即被信任感以及性别等因素都成为影响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在主管对员工的信任方面,因已有的实证研究更多地关注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即由下而上的信任,而鲜有研究者从主管(直接主管和高管)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普通员工的信任,故该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管理者来说,管理者的信誉和言行一致在建立信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领导若能尊重下属、处事公正将赢得下属的信任,同时勇于承担责任和危机处理有利于维持信任或重建信任。
3 人际信任的后果变量
3.1 人际信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有很多,组织的绩效考核体系、员工与岗位的适应性、个人兴趣以及组织文化氛围等都会影响到组织成员工作绩效的高低。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组织成员间的信任程度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辅助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人际信任是组织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透明、信赖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项目的达成。
李宁等(2006)[13]曾系统考察过直接领导、同事和高层主管三方面的信任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以探讨组织内信任对组织效能的作用。其结果表明,个体对同事、直接领导和高管的信任都会对个体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并且彼此间的效应相互独立、彼此互补。同时发现,员工对直接主管的信任在其对高管的信任与工作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不可否认,在工作绩效的衡量指标中,财务绩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于海波等(2007)[14]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组织财务绩效有间接作用。Sabrina D S.等(2008)[15]的研究发现,当员工知觉到自己被组织信任时,员工对组织负责的表现会增加,同时员工在组织中的销售绩效和客服绩效也会提高。该研究还发现个体对组织是否负责在员工知觉到被信任和销售绩效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3.2 人际信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James W.D.[6]就探讨了信任和决策参与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对信任的渴望和被觉察,能更好地正向预测决策参与的满意度。很多学者认为,人际间的信任是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于海波等(2007)[14]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与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显著的调节(加强)作用。
3.3 其他后果变量
其他一些人际信任的后果变量有:团队凝聚力,员工组织承诺,员工忠诚度,员工离职倾向和情感承诺等。人际信任的提高会增加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加大员工的组织承诺,培养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4 人际信任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在许多研究中,人际信任都被认为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对于需要员工团队协作的企业,组织中人际信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组织信任的作用方面,研究者通常将组织中人际信任作为一种组织文化特征,其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影响组织的成功;二是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三是会影响团队的绩效;四是影响组织成员是否可信任的程度。
4.1 人际信任危机阻碍组织发展
对于建立组织中人际信任来说,其关键环节在于营造组织中员工间的信任,员工与直接领导以及高管的信任。熊宁(2008)[7]认为信任危机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在人际信任方面,主要探讨了组织领导人与普通员工之间的信任,即员工与高管的信任。作为管理人员,高级管理者在组织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对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员工与领导者间发生信任危机,领导者对员工的承诺不能满足,信任危机的产生涉及到经营者的理念与思路,理念的问题不经过惨痛的经历和付出沉重的代价是不会改变的,故尝试建立积极的企业中人际信任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2 人际信任有利于组织管理
众所周知,企业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让组织成员接受一种互利合作的行为规范,相互协调,进而发挥出组织的整体功能。人际信任与社会规范、关系网等其它社会组织特征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组织的运行资本,在其作用下,组织成员会增强合作,以便实现共同的目标[2]。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增强组织管理中的人际信任,不仅涉及到企业的自身发展规模,还与其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人际信任对组织管理的建设性影响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降低组织内事务的成本;增加组织成员自发的社会行为;形成服从组织权威的正确方式[3]。
4.3 人际信任促进团队合作
在现代企业中,更多的任务是由项目团队完成的。就新成立的团队而言,良好的人际信任的建立有助于团队克服困难、起步成长;在成熟的团队运作中,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有益于团队项目的推进和团队信息的共享。组织中较高的人际信任对促进团队合作是十分有益的,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和避免部分成员“滥竽充数”或“搭便车”等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组织监督所带来的附加成本,还有利于提高个体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产生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从而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及和谐向上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完备的契约与高品质的LMX会降低不确定性,促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信任的达成;组织政治行为则会降低组织中的人际信任;而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则会促进人际信任的发展。已形成的人际信任会影响组织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等。
在社会日趋发展的今天,社会组织的运行成本日渐增加,加强组织成员间的人际信任无疑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途径之一。然而目前,信任危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壁垒与无法回避的问题,厚黑学的盛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和组织中人们对“他人”的不确定感和不信任感。若产生信任危机,不仅信誉和商品的质量会损伤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而且企业内部员工与直接领导、高管以及员工之间的信任也会间接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
当然,组织中人际信任的良好与否在组织发展中并不起着决定性或关键性的作用,它是一种促进组织前进的辅助手段。如何推动组织中人际信任的良性循环是值得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另外,在组织人际信任的研究中,较少有研究关注主管对员工的信任,而且这里所说的主管也没有进行详细的区分,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主管对员工的信任的相关研究。
在国际经济经过经济危机冲击后的大背景下,金融体系虽开始趋于稳定但亦不排除出现反复的可能,金融体系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长治久安。在此背景下研究组织中的人际信任,并能提出合理化的促进企业人际信任的策略,为推进和加快企业团结协作,提高工作绩效,优化企业文化以积极有效应对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日益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关系,要求组织具有较高的人际信任。组织中人际信任主要包括员工与同事、直接主管和高管的信任以及主管对员工的信任。在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中,完备的契约与高品质的LMX会降低其不确定性,促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而组织政治行为会降低组织中的人际信任。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促进组织中人际信任的发展。在后果变量中,已形成的人际信任会影响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等。
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模式探析 篇4
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对人性的态度,是从交往信用和交往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感、可靠感,它不但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而且建立在人们彼此之间互动状况之上,表现在一方能否大致预测另一方的特定行为及对方是否可依靠、可信赖。人际信任在维系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的建立和维持均以一定的信任为基础。Wrightsman认为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Rotter认为高信任感的人比低信任感的人更有生活意义感,这种生活意义感是人寻求发展的动力。一个人如果缺乏起码的信任感,对一切事物都有所怀疑,做事难免就会谨慎过度,这样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不安中,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由此可见,人际信任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良好心理的前提。
人际信任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儒家经典中对“信”的大量论述可谓典范。中国文化虽经数千年的洗礼与涤荡,但信任和诚信一直是中国人的为人准则。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西方文化一拥而入,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局限在地缘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人际信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们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实与期待的差距常使他们感到人际信任危机的来临。与此同时,大学阶段正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地影响,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既可以帮助他们自己获得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又可以让信任的传统在中华文化中发扬光大。
以往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信任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而言形式呆板、方法单调、模式单一,虽然也能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信任问题进行解答与反馈,但由于缺少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内心体验,学生仍然觉得提高信任能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所以参与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电影课和团体训练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授课形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
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电影课模式
电影课是基于人类文明中共同的价值理念(真、善、美、爱、正义、公平等),试图改善当代学生文化精神生活质量而创设的一门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课程。电影课的教学过程寓教于乐,融认知与交往为一体,教育与自我教育为一体,教学和个性发展为一体,以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表现多种事物。
电影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如同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去体味影片中人物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以此使学生在主观的情感体验和影片所呈现的客观世界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中,体味到深刻的情感。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缓解了自身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激发了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电影课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的一些优势和特长能深深吸引学生投入到电影课的学习中。电影融声、光、电等技术于一体,通过真实的语言描述、生动的画面展示、精彩的情节发展、逼真的音响效果为学生提供多感官通道的刺激,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一个神经细胞,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此外,电影课以直观形象的声像与故事情节来反映深刻的理性内涵,能把各种抽象的东西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推理有生动的表现依托,使抽象的信任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人际道理形象化,枯燥的心理知识趣味化,变传统说教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情境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将人际交往、相互信任、友谊诚信、合作成长等融入学生的内心,渗入学生的意念,并经过学生的主动思索,将其融入学生的人格中,从而达到了改善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目的。
电影课的教学方式适合于大学生群体,也适合于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培养与改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大学生思维发展已经成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独立的见解,而电影课恰恰给学生提供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信任问题比较抽象、晦涩,学生们通常只是模糊地知道其含义,但怎样做才是对他人的信任以及如何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却不甚了解,通过影片中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可以直观的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或者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探讨与分析,逐步解决自己的认知矛盾,改变自己对信任的理解或找到不信任的原因,进而对自己与他人的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进行内省与反思。其次,大学生朝气蓬勃,情绪情感易受感染,电影课以故事情节为依托,充满感情色彩,容易激发学生对影片人物的移情,使其在情绪上高度卷入,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触及内心感觉和体验的同时,由内而外的接受影片所倡导的相互信任的主题和内容,并把对他人的信任内化为自己实际经验的一部分。最后,电影课中教师的巧妙组织、精心点拨,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而且更让学生们在共同观摩,相互讨论,你评我论,发表见解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互相借鉴彼此的观点和主张,完全打破了教师自导自演,学生盲目听课的传统模式,把学习和体验的自主权毫无保留的还给学生。电影课的独特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感悟和思考的热情,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增加了对他人的信任感,增长了相信他人的能力。
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团体训练模式
团体训练(又称团体咨询或小组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训练的特色在于培养个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团体训练的独特之处和肯定的效果,在国外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已经得到发展,并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等各个领域。
近十年来团体训练在高校迅速兴起,逐渐成为各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量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团体训练重视成员的参与和体验,强调成员间分享彼此的感受,也能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水平。成员在真诚、信任、理解和关怀的气氛中逐渐减少自我防卫心理,开放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被其他人如实地看待,并得到其他成员对自己内心和行为方式的反馈。在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中,成员的旧观念和旧行为受到怀疑和冲击,开始自我探求,寻找答案。通过不断的自我观察和实践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启发和鼓励,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信任行为和问题所在,并尝试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可以说,团体给每个成员提供了一个有助于改变的支持环境。
此外,在团体中指导老师不会简单说教,而是通过游戏、讨论等环节启发和引导成员,“在游戏中品尝心理的愉悦,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感觉”,进而培养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如团体游戏“信任背摔”的一切基点都源于对队友的充分信任,如果没有和队友之间的充分沟通,充分信任,任何人都不敢倒下去,不会把生命完全托付于陌生人。体会信任,懂得在信任他人的时候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是成员在这一游戏中最大的收获。在团体训练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成员间通过身体接触和自我暴露,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情感沟通,确信了同伴能对自己负责,从而提高了对同伴的信任程度。
参考文献
[1]李芬, 风笑天.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3 (5) :20-22.
[2]张翔, 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36 (4) :87-92.
[3]张建新, 张妙清, 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 2000, 32 (3) :311-316.
[4]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1998, 20 (2) :16-19.
[5]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8 (3) :21-26.
[6]http://www.filmcourse.org/cgi-bin/ui/text.pl?id=96
[7]欧阳文珍.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 (3) :186-187.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初探 篇5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对人与社会的认识正处在转变与适应的阶段。近年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信任危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①②③④
有采用“信任博弈”范式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较低的人际信任水平并非源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出于自我保护,对于首先发起信任瞻前顾后。一旦他人发出积极信息,他们会以感恩的心态回应。⑤这一结果令人思考,或许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是多维的。
有研究者提出,当人际信任作为一种感情成分存在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时,是比较内隐的,并不是人们日常挂在嘴边的。⑥关于人际信任的定义有两类,一类认为人际信任是对他人言语承诺的可靠性的一种主观预期或判断;⑦另一类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人性态度,⑧是个体预期一般人是否有诚意、是否相信别人,以及交往双方是否会利用对方的信念,即一种仅与个人特征有关、构成个人特质的信念。本文将第一类定义为外显人际信任;第二类则为内隐人际信任,以联结为理论基础的内隐联想测验能够应用于内隐人际信任的测量。
1 方法
1.1 人际信任的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格林沃尔德(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⑨
1.1.1 选词
平衡性别与年级,随机选取50名福建某大学的学生填写选词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47份数据。选词问卷共3个子问卷,为抵消顺序效应,第一个子问卷与第二个子问卷的顺序随机出现。
第一个子问卷是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由莱茨曼(Wrights-man)根据人际信任的定义而编制。量表分为2个倾向,分别是值得信任(T值)和愤世嫉俗(C值),各10道题,采用6点计分,从-3分到+3分分别为完全不同意、部分不同意、略微不同意、略微同意、部分同意和完全同意,不设0分的选项。
第二个子问卷是为了选取内隐联想测验中的10个属性词而设计的,词语的来源是莱茨曼编制的人性的哲学量表(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PHN)。量表由6个有关人际信任分量表组成,分为正性项目和负性项目。从“值得信任”、“利他主义”、“人性的复杂性”、“人性变异性”分量表中概括出7个积极词和7个消极词,被试根据对“除了自己之外的大多数人”的评价进行5点评分,从-2分至2分表示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⑩
将7个积极词的分数与人性量表T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将7个消极词的分数与C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再分别将相关性最高的5个词分数相加,与C值和T值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所选的5个积极词(独当一面、坦荡、真诚、乐于助人、表里如一)与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的T值显著相关,5个消极词(狡猾、自私自利、盲目、善变、道貌岸然)与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的C值显著相关,这10个词能够代表该量表的概念,可以作为属性词,编写进内隐人际信任的测验程序。
1.1.2 编写程序
程序1的步骤如表1所示(程序2与程序1大致相同,只是相容任务在前,即步骤“234”与“567”互换)。
1.2 外显人际信任量表
1.3 被试
随机选取68名广东与福建高校的学生(均熟练操作电脑、未参与过内隐联想测验,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进行人际信任的内隐联想测验的个别施测,控制环境噪音、光线,调整显示屏,使得被试的双眼与显示屏的距离保持在50cm。进行内隐人际信任测验后,被试填写人际信任量表,量表当场收回。剔除4份存在缺失的数据后,得到64份被试数据。
1.4 数据统计
IAT数据采用格林沃尔德等人的处理方法:(1)反应时低于300ms的按300ms计,高于3000ms的按3000ms计;(2)反应不正确的数据不纳入分析,删去联合测试1和2中的前两次试验数据;(3)剔除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数据;(4)将第4步和第7步两个联合测试(不相容组与相容组)的自然对数之差作为内隐人际信任的指标,差越大表示内隐人际信任越低。使用spssl9.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配对样本t检验
由表2可知,相容任务的反应时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的差异显著(t=-15.719,P=.000<.001),IAT效应显著,内隐人际信任存在。
2.2 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的配对样本t检验
由表3可知,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的差异显著(t=-60.276,P=.000<.001),表明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评价系统。
2.3 内隐、外显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
由表4可知,内隐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显著(t=2.636,P=.011<.05)。内隐人际信任指标越低,表示内隐人际信任程度越高。因此,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水平较高。另外,大学生的外显人际信任不存在城乡差异。
3 讨论
3.1 大学生存在内隐人际信任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内隐人际信任,内隐、外显人际信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一结果从实证上说明,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是多维的,人际信任作为一种比较内隐的感情成分时与外在的表达有所不同,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适合于研究人际信任这个隐含了心理、文化、社会、制度等多个层面含义的复杂心理现象。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其他群体的内隐人际信任特点。
3.2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存在城乡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而外显人际信任不存在城乡差异,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水平较高。国内有针对孤儿内隐人际信任的研究没有发现人口学差异,由于生源地一致,人口学差异方面的结果与本研究一致。15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圈研究 篇6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圈
为了更直观、更有操作性地研究人际信任, 研究者提出信任圈的概念 (辛自强, 2009) 。信任圈, 指的是个体所信任的他人的集合, 如果个体信任更多的他人, 其信任圈就大, 反之就小。另有研究发现 (王飞雪, 1999) , “家”是儒家强调的主要伦理之一, 中国社会是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 中国人在亲属间关系密切, 而在非亲属间关系清淡。福山 (1995) 认为, 家族文化导致对外人较强的不信任和对亲属圈较高的信任。这对个体适应社会可能会有消极影响。另外, 对于他人的信任受交流的内容或主题的影响, 同时, 不同风险程度也会影响对他人的信任, 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情境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基于以上理论, 我们尝试探索民族院校大学生是否存在同样的现象, 进行了此项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 被试
选取中南民族大学大一到大三学生, 大二学生中包括心理学专业班、心理学辅修班以及一般专业。共计113人。
(二) 工具
首先, 我们以关系远近来界定了血缘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 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了两个题目来测试:1.如果你和下面这些人一起共事, 你认为他们是可信的, 还是再提防也不算过分?请在对应的数字上打“√”。选项包括父母, 兄弟姐妹;亲戚;同乡;朋友;工作伙伴;陌生人。该题目采用6点计分法, 1为非常可信, 6为严加提防, 2~5依次为一般可信, 有些可信, 有些怀疑, 需要提防。2.如果这些人捡到你的钱包 (内含200元钱) , 其归还的可能性有多大?该题目采用4点计分, 1~4依次为非常大, 有可能, 可能性很小, 不可能。
二、结果
(一) 第一题的结果
对于父母、兄弟姐妹的评价中, 选择非常可信的占据了92%, 加上一般可信总计96.4%, 而在需要提防和严加提防上选择人数为0, 这说明人际信任程度最高的还是具有最亲近血缘关系的个体。在评价亲戚的可信度时, 最多的选项集中在一般可信上, 共计58.9%;加上非常可信的百分比总计83.9%。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需要提防的比例也占到了3.6%。
对于同乡的评价, 占比例最高的选项是一般可信, 共计39.8%, 加上非常可信共计47.8, 没有超过50%。另外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需要提防”和“严加提防”上选择的百分比共计8.9%。
对于朋友的可信度评价, 比例最高的是一般可信, 共计53.1%, 加上非常可信共计85%。同时在需要提防和严加提防上选择数为0。
对于工作伙伴的可信度评价, 比例最高的是一般可信, 共计43.4%, 加上非常可信共计50.5%。同时在需要提防和严加提防上的选择百分比达到了8% (注:这里的工作伙伴可以看作是同学) 。
对于陌生人的评价, 比例最高的是需要提防, 占到了37.2%, 加上严加提防共计52%。而非常可信为0, 一般可信为6.2%。
因此, 根据他们的信任度百分比, 信任关系从高到低依次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亲戚;工作伙伴;同乡;陌生人。
(二) 第二题的结果
结果显示, 对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评价, 比例最高的是非常大, 占到了93.8%, 不可能的选择数为0。
对于亲戚的评价, 比例最高的是非常大, 占到63.7%, 不可能选择的人数为0。
对于同乡的评价, 比例最高的是有可能, 占到47.8%, 非常大的比例只有34.5%;不可能选项有1人选择。
对于朋友的评价, 选择最高的是非常大, 占到72.3%;不可能选择为0。
对于工作伙伴的评价, 选择最多的是有可能, 占到55.4%;非常大的比例为34.8%;不可能有2人选择。
对于陌生人的评价, 选择最多的是可能性很小, 占到49.6%, 不可能有23人选择, 占到20.4%。非常大的选择只有5.3%。
根据第二题的结果, 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亲戚;工作伙伴;同乡;陌生人。和第一题的结果完全吻合。
最终的结果显示, 对于他人的信任从高到低依次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亲戚;工作伙伴;同乡;陌生人。这与王飞雪等人的研究结果有些不同, 王飞雪等人研究发现, 中国人的信任圈是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工作伙伴;同乡;陌生人。亲戚与朋友的顺序出现了不同。
父母、兄弟姐妹出现在第一位, 这很容易理解, 因为中国人强调亲情, 强调血浓于水。陌生人出现在最后一位, 也证明了中国学生的信任和传统相吻合, “防人之心不可无”, 以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结果也出现了和我们预期不一致的地方:亲戚的信任程度要低于朋友。一般认为, 中国人在亲属间关系密切, 而在非亲属间关系清淡。这表明大学生已经出现了不同变化, 这与时代发展有关, 而且具有积极的适应意义。因为亲戚是血缘关系决定的, 而朋友是个体选择的, 个体本人具有主动性。朋友较之亲戚的另外一个不同点, 在于个体与之交往的频繁程度以及乐意程度, 外在的行为频率和内在的心情舒适导致对朋友的信任程度较高。
工作伙伴的排名比较靠后, 这说明仅仅发生交往对于信任的改善效果不大, 特别是仅仅是工作情境中的交往, 太为正式;另外, 工作之外的情感交流也是必需的, 从朋友的排名靠前可以发现这一点。
综合分析以后得出结论, 信任度最高的是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一个是血缘关系, 这是先天的;一个是朋友关系, 这是后天形成的。二者的相似性在于互相的交往频率以及彼此的情感交往。因此, 增强人际信任度, 需要增加接触频率, 加强彼此的了解;也要注意增加一些情感分享和交流。
三、结论
1.大学生的信任圈从里到外依次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亲戚;工作伙伴;同乡;陌生人。
2.大学生对朋友的信任程度高于亲戚。
参考文献
[1]牛江河, 辛自强.不同主题和风险下的人际信任:“信任圈”的中、加比较.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61-67.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调研与分析 篇7
一、抽样与研究方法
(一) 被试与抽样方法
在师范大学进行调查,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法, 将师大学生分成文科、理科、体育类、艺术类四个层面, 然后分别从这四个子样本中随机抽取被试, 大致以2:5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 (见表1) , 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 测试时间为15分钟。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27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6%。文科31人, 理科48人, 体育类28人, 艺术类20人。
(二) 测量工具
本次调查的测量工具选取修订的人际信任量表。此量表由三个分量表组成, 它们分别是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三个维度:对社会现象的信任 (项目3、8、9、21等) 、对熟人的信任 (项目5、10、17、22等) 以及对陌生人的信任 (1、2、7、11等) 。经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发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总量表为0.8331, 对社会现象信任为0.5017, 对熟人信任为0.6994, 对一般人的信任为0.8331。问卷总共25题, 采用5级记分, 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记为1-5分, 其中14个为反题目。
二、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不同专业以及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
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 探讨重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主要从以下维度考虑:所学的专业学科 (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 ;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还要考察他们对熟人、对社会现象以及对陌生人的人际信任程度。
第二, 各变量对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专业与家庭等变量在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
三、结果分析
(一) 不同专业、家庭背景、家庭情况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
1.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分量表在专业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2、表3显示, 以社会现象的得分为因变量时, 文科、理科、体育都与艺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熟人的得分为因变量, 只有体育与艺术上存在着差异;以陌生人的得分为因变量时, 文科与理科、文科与体育、体育与艺术3种情况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总分作为因变量时, 文科与体育, 理科与艺术, 体育与艺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总体上看,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得分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尤其是艺术专业在社会现象、熟人和总分上得分较高。
文=文科理=理科体=体育艺=艺术
2.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在家庭条件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 人际信任水平在家庭条件 (T=0.026, P>0.05) 上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变化。在表4中显示, 来自城镇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对陌生人的得分最为接近, 对待陌生人的信任度最不受家庭条件的影响。
(二) 各变量对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
1. 专业与家庭背景变量交互作用的事后比较
由表5可知, 专业与家庭背景变量在人际信任变量上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 (F=2.951, P<0.05) 。家住城镇的文科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要显著高于艺术类的大学生。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 相对来说就比其他专业的同学更多地接触社会。不良社会现象使得他们对人际信任持较为现实、否定的态度。
2. 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变量是否在人际信任变量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方差检验表明, 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变量在人际信任变量上不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 (F=1.003, P>0.05) 。进行交互作用的事后比较发现变量各水平间并没有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可能与我们的样本情况有关。在样本分布中, 家庭情况变量中被试分布:完整家庭120人, 他人照顾组家庭1人, 单亲家庭7人, 并不是呈正态分布, 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分析和结论。
四、讨论
师范大学学生的总体人际信任水平比量表的理论值高一些。在本研究中设定了多个自变量, 探究其对人际信任变量的影响, 然而结果表明除专业变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产生一定的作用外, 其他变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太大的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和本次研究取样的代表性有关, 被试人均取自师范类大学生, 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师范类大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师职业, 职业性质要求他们对他人要有良好的人际信任, 因此他们平时比较注重人际信任的培养。所以出现对诸多单个自变量的差异检验并没有太大变化的现象。
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变量在人际信任变量上不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本次抽取的学生城镇与农村的生活水平差异并不大, 并且大学生多数是成年人, 在校居住与同学相处比较多, 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高于实际常规,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也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以及心理工作者提了一个挑战。首先, 人际信任度高, 说明学生在学校是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中, 对学校的人际关系建立,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工作来说, 都是一个很好的前提。其次, 学生对社会的信任会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以便今后更好地投入社会, 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 对于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人员来说, 让大学生对真实的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观, 世界观是相当艰巨的一个任务。同时让大学生能够正确了解自我, 适当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成功与失败, 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 克服缺点, 一旦当现实和期望有所差别, 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要善于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环境。积极参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参考文献
[1]卢光莉, 陈超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117-119.
[2]郑信军.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4) , 63-66.
[3]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79-180, 310-314.
[4]张翔, 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36卷, 第4期.2003.
[5]刘金平.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33卷, 第1期.2003.3.
[6]Harvey A.Katz, Julian B.Rotter.Interpersonal trust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 and their parents[J].Child Development, 1969, 40, 657-661.
[7]Rotter.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outnal of Personality, 1967, 35:65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