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人员(共12篇)
机构人员 篇1
第一类:骗评比费
编造假机构, 设立假评比, 骗企业上钩, 敛不义之财。
不少企业都收到过“中国驰名品牌”评比的通知, 组织机构为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和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参加评选的收费金额分为A、B、C三档, 分别是0.8万元、1.6万元和2.8万元。一年时间, 参评企业数十家, 评比收费上百万元。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网站www.saic.gov.cn) 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 我国并未设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和中国工商管理协会这两个机构, 他们推出的“中国驰名品牌”评比活动为虚假评比, 目的是骗取企业的评比费。实际上, “中国驰名商标”才是国家正规部门开展的评比活动。
这是一起典型的虚假权威机构的评比骗局, 虚假组织机构名称极易与正规机构名称混淆, 评比的名称也与正式评比的名称酷似, 所以容易骗一些企业上钩。类似的看似权威的虚假评比机构还有:
第二类:骗认证费
机构有虚假, 无权做认证, 企业花冤钱, 认证属无用。
现在很多产品或者企业都需要认证, 比如3C认证、QS认证、环保认证等等。由于获得认证后能提高市场认可度, 而一些小企业对品种繁多的认证并不太熟悉。于是一些虚假权威机构便打着看似权威的虚假认证旗号, 通过收取认证费借机敛财。比如如今在小型商业网站和企业网站上常见到一种“网络品牌认证书”, 说是用来证明产品或企业的实力好、信誉佳。而实际上, 这种“网络品牌认证书”是一种网络虚拟认证, 并未得到国家认可。提供认证服务的认证中心是一家私营公司, 根本不具备认证职能。品牌认证的正规机构是原国家信息产业部 (现已划归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www.miit.gov.cn) 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www.315.gov.cn) 。如今虚假认证还有以下几种:
第三类:骗技术、产品
说是做检测, 实则骗技术, 企业来送检, 样品拿不回。
随着市场的规范度越来越高, 各种技术、产品检测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检测项目一多, 一些经验不足的企业或者技术人员又不熟, 便让一些人看到了漏洞。他们通过编造看似权威的虚假机构, 要求企业或个人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或者样品来进行检测。之后这些新技术和产品便被虚假机构改头换面倒卖出去。比如中国工程建设与管理联合会这个虚假机构就骗取了很多建材企业的技术资料和送检样品。正规的检测机构是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www.ceca.org.cn) 。除此以外, 目前问题比较多的还有检验检疫方面的虚假机构。
第四类:骗会员费
机构是假冒, 会员到处招, 交了会员费, 啥也得不着。
目前的市场上,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会员类的商业组织机构。企业、个人也都想通过加入这些组织获取信息、交流经验、获得指导等。然而却存在一些虚假机构, 骗取会员费。对一些收费性的入会邀请, 一定要仔细甄别。
机构人员 篇2
项目经理:
1、根据《公司职能管理部门工作职责》规定的工作职责,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全面负责,并保证分工明确,使各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管理岗位。
2、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法规、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及主管上级扔指令。
3、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行政、生产、经营管理、工程价款回收工作。
4、代表企业法人全面履行合同权利与义务,科学、协调、有序规范地组织员工完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5、负责组织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现场文明施工。
6、负责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在项目上的全面实施,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全责。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执行规范、规程、标准到位,教育职工创精品、树名牌,全面实现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7、贯彻执行国家和公司颁发的保证质量的规定、规程、制度、措施,并检查落实。认真开
展施工现场无质量事故活动,工程竣工后服务和回访活动,消除质量通病活动,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开展样板工程引路活动。
8、认真组织开展“一学、五严、一追查”活动。
9、负责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评审进行确认,并在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保证合同的实
施;负责组织对业主代表指令进行评审并记录;负责与业主方(监理工程师)进行配合。
10、严格工序管理,组织好各级技术交底。开展好“三检制”和“三工序”活动。加强工程
项目的隐蔽验收制度。
11、主持质量分析会。在施工现场建立例会制通过质量控制,质量改造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12、正确处理施工质量和进度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对不合格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
13、掌握工程质量的质量情况,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
14、每月组织一次项目质量检查,针对主要问题,亲自组织攻关,对一般质量问题组织有关
人员解决。对重大质量问题负责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妥善解决。
15、组织单位工程的结构验收、竣工预验、竣工验收。
技术负责人:
1、组织贯彻公司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执行施工验收规范、工艺标准、安全技术规程。
2、协助项目经理贯彻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3、组织编制一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向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参加工程图纸会审及处理技术核定文件。
5、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工程质量全面责任,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参加公司组织的质量检
查,负责处理一般性质的质量问题。参加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6、组织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参加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
7、主持编制项目部的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并组织检查、实施。
8、领导项目部有关人员技术学习,指导各工种的技术练兵和技术考核。
9、审查单位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项目副经理: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持项目日常施工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方针,组织实施项目目标及管理方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安
全负直接领导责任。
2、负责制订施工网络,月进度计划,落实月形象进度。主持每月的工程调度会议,拟定实
施工程进度奖惩办法。项目经理外出时,代理项目部日常工作。
3、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过程控制,组织有关人员向工区和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主持质
量事故和不合格工程的分析处理,坚持 “三不放过”原则。
4、负责协调各工区、施工队交叉施工中工序的衔接与工作配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程项
目检查,及时统计与总结,提出建议和决策意见,对不合格和不经济的施工方案,行使否决权。
5、严格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生产,将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要求落
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6、负责与业主、监理进行工程施工计划、计量、质量、材料等方面的请示联系工作,负责
协调和处理业主、监理的意见,负责工程项目变更、工程索赔的内部初审工作。
7、定期考核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队伍的监管,参与劳务合同和分包合同的审核,向项目经理推荐施工队伍和技术骨干人员。
8、负责材料与设备管理,做好内部和外租设备的管理和调配以及工程材料采购、运输、储
存、使用、防护与交付的监管工作。
9、负责本项目竣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参与本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工程竣工决算。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落实员工思想交流,接受公司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服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合同经理:
1、负责工程项目的劳务分包、专业承包及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审核和有关合同的签订,并对工程的全过程行使合同管理职能并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
2、负责工程项目的总预算编制,并转交公司计划部门报批。
3、负责各单项工程的标底编制及预算审查,核定工程的合同造价。
4、负责提交由业主供材的工程材料计划。
5、负责编制施工投标文件和施工预算文件。
6、负责审核计划科的月进度表,控制工程施工中投资完成情况。
7、参与图纸会审和工程竣工验收。负责审核合同或协议,确认与工程结算有关的设计变更、签证等资料以及所有合同或协议的归档工作。
8、负责竣工决算的初审与终审的报审工作。
9、负责收集汇总工程项目所有涉及造价增减的变更签证,及时把造价增减数额和投资完成情况向公司反馈,为公司掌握项目投资动态和决策提供依据。
质量管理:
1、负责产品可追溯性、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工程项目上实施及曰常检查。
2、负责分项工程曰常临督检查。
3、负责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核定。
4、负责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核定。
5、负责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记录的整理、归档。
6、参加隐蔽工程验收检查。
材料管理:
1、负责做好项目部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管理并做好记录。负责做好顾客财产的验
证、状态标识和保护工作。
2、了解工程施工进度,掌握所需材料、设备动态。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
并确保在公司产品合格供方名录内采购。
3、负责做好合格供方名录外物资供方资料的收集和初评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4、负责材料物资进货检验的外观检查。确保进货材料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保单、许可证
和准用证等附件。确保进场材料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
5、负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状态标识。
6、搞好与建设单位、合同供货单位的协作关系,协调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安全管理:
1、协助项目部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参加项目部安全措施的制度工作。
2、认真做好日常检查,做到预防为主,监督实施各面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交底,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遇有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组织人员撤离,及时报告领导处理,对不听从劝阻的,有权越级反映。
3、协助项目部领导和做好周六检查与周一教育工作,督促、指导、检查各施工班组开展班前安全教育活动,负责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安全活动,总结、交流、推广安全生产经验、配合有关人员搞好工人入场安全教育,安排培训及变换工种教育。
4、参加各种安全检查和验收工作。
5、参加本项目部已遂、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
6、按照部颁标准等有关内容的要求,记录、收集、整理、保管各种安全资料。
结构: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法规、技术规范和上级下达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2、负责本专业(本项目)的全面工作,抓好班组建设,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3、严格按施工管理工作程序组织好本专业(本项目)的施工,安排好特殊过程施工并做好临控记录。认真实施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组织工程项目的分顶工程质量评定。参加制定工程项目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具休组织实施。
4、负责本专业(本项目)的文明施工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文明施工规定和安全法规,并具体负责实施。
5、严格施工任务单管理,安排好本专业(本项目)的劳力、机具、材料使用计划,做好均衡施工。
6、负责组织工程项目隐蔽工程检查工作及分项工程交接检、严把质量关,未经检验评定或经检验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不准进行下道分项工程施工。对工程项目质量负直接责任。
7、参加工程项目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零配件的检查验收工作,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零配件。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电气:
1、服从工程管理部经理领导,现场服从主管工程师调遣。
2、熟悉本专业的施工图和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一般以水施、消施图为准,当遇有与土建矛盾或不一致时,应上报主管工程师,并与设计单位协调解决。
3、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批,对组织设计中不合理及错误之处,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及时组织修改,并重新报审。
4、审查监理人员上岗资质,检查监理人员到岗情况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会同监理人员核查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合同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退场。
5、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进行各部位的隐蔽验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资料签证。兼任工程项目的本专业安全管理工作。
6、管理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各部位管线,接地装置等是否同图纸和其他施工文件要求相符合,特别注意地下室预埋管道,预留孔洞,预留接地极等是否符合电梯,人防,弱电机房配电房等重要设备的特殊要求,桥架、封闭式母线等与风管、水管标高,部位是否冲突,隐蔽后的管道是否有严格的防堵塞保护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7、检查施工单位的各种试验的试验过程是否真实、标准,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8、做好分管项目的施工管理日记,详细纪录天气、形象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整改结果等情况,积累第一手资料并以备检查。
9、参加各种工程会议,参与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配合有关专业协调解决。
10、参加工程竣工验收,认真审核给强、弱电竣工图,确保各隐蔽管道埋设与竣工图描述一至,为以后物业管理提供准确维修依据。
设备:
1、参与设备的调研、考察;参与和监督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2、学习并掌握所管理的设备设施使用和维护技术。
3、制定所管理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所管理设备设施维修技术方案,提出所管理
设备设施预修理计划,备品备件计划。
4、对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纠正措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建立设备维修
质量、维修成本控制
5、负责所管理设备设施日常维修、点检、巡查管理工作。
6、负责对所管理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维修人员技术培训、安全教育。
造价:
1、编制各工程的材料总计划,包括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在材料总计划中,主材应按
部位编制,耗材按工程编制。
2、负责编制工程的施工图预、结算及工料分析,编审工程分包、劳务层的结算。
3、编制每月工程进度预算及材料调差(根据材料员提供市场价格或财务提供实际价格)并
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4、审核分包、劳务层的工程进度预算(技术员认可工程量)。
5、协助财务进行成本核算。
6、根据现场设计变更和签证及时调整预算。
7、在工程投标阶段,及时、准确做出预算,提供报价依据。
8、掌握准确的市场价格和预算价格,及时调整预、结算。
9、对各劳务层的工作内容及时提供价格,作为决策的依据。
10、参与投标文件、标书编制和合同评审,收集各工程项目的造价资料,为投标提供依据。
11、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提出问题,对遗留未发现问题负责。
12、参与劳务及分承包合同的评审,并提出意见。
13、建好单位工程预、结算及进度报表台帐,填报有关报表。
劳动力管理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及项目所在地区县建委的各项规定;在本项目“劳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不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行业和社会稳定。
2、领导施工现场各分包企业劳动力管理员开展日常工作。
3、将本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各《劳务(专业)分包合同》留存项目部备查。
4、督促、配合劳务分包企业劳动力管理员在《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后7日内,办理劳务分包合同和外地建筑业企业在京施工人员情况备案,并要求其提供备案手续复印件备查。
5、要求劳务分包企业劳动力管理员在《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后3日内,提交施工队长《授权委托书》。
6、劳务作业人员进场3日内,检查劳务分包企业是否依法与全部劳务作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要求劳务分包企业劳动力管理员提交《劳动合同》原件一份,留存项目部备查。
7、经项目经理授权,具体组织对进场劳务作业人员的安全、普法和维权培训,培训考卷留存备查。
8、每月定期要求劳务及专业分包企业劳动力管理员提交真实、有效的《人员变更情况月报表》、《工资发放表》、《考勤表》及新进场劳务作业人员的《劳动合同》,并在项目部备案。
9、定期参与项目劳务费结算、支付工作;实时掌握劳务分包合同履约情况;定期监督劳务分包企业发放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情况。
10、与各劳务分包企业劳动力管理员密切配合,开展项目劳务管理及纠纷排查各项工作;每月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提交“劳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劳务管理工作例会”上讨论。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研究 篇3
摘 要:本研究从培训对象来源、培训机制、培训效果和期望建议等四个方面,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着学员培训供需地域分布匹配性不对称、培训对象的覆盖面较窄且连续性不足、培训内容与基层实际需要的衔接不够、课程关联度和课时安排的适宜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培训项目、网络培训、培训需求、课程体系、培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政干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到2.12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15.5%。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3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将在2020年突破4600万。202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1.9%。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党和政府提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民政的重要工作之一。2014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8927个,互助型的养老设施40357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1783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比上年增长17.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187.5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318.4万人,比上年增长4.2%。 机构老人高龄化和失能化加剧,他们对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成为急需破解的时代课题。这些对策和建议将对推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对民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有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经验评述
(一)国内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经验
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并全面实施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各地各部门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批适应工作要求、富有生机活力的有益做法和创新经验,逐步在实践中趟出了一条在培训理念、体制、机制、内容方式和干部参训机制改革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道路。
(二)国外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经验
在西方,领导人才培训包括“领导教育”(leadership education),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领导学和公共管理课程,目的是培养未来的政府领导人才以及素质高、责任感强的公民;“领导培训”(leadership training),目的是帮助职业的、新当选的和可能晋升的领导者进行领导力的开发和提升。主要以美国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简称“KSG”)采用的“教育、培训、研究一体化模式”和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简称“ENA”)采取的“招录、培训、分配一体化模式”为代表。
总之,国内外对干部教育培训既有不同的定位,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掌握这些动态趋势,将有利于加深对各级各类培训的认识,也有利于开展民政干部培训研究,对开展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对参加过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调查方法为主。通过调查学员的基本情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员对课程设置与培训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员在养老机构中的实际工作经验,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展开系统性研究,分析和探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状况。
(二)问卷分析
共发放调查问卷501份,回收489份,其中有效问卷303份(部分受访人员对个别问题没有回答),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见表1。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来看,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约为3:5;处于25-55岁的人占88.4%;被调查者所在的地区既有发达地区、也有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62.4%的人来自东部地区,约占所有人数的五分之三,27.7%的人来自中部地区,仅有10.0%的人来自西部地区;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从文化程度看,38.2%的人是高中(中专)学历,大专(高职)和本科学历分别占27.2%和31.2%,研究生及以上仅占3.3%。整体而言,学历处于大专及以上者占61.7%,但其专业是否对口、技能是否过关仍有待考察。
本研究样本在养老机构的工作年数、职务级别、参加培训等情况见表2。被调查者中,56.4%的人在养老机构工作年数在5年及以下,占所有人数的近五分之三,20.3%的人在养老机构工作达6至10年,10.7%的人在养老机构工作11至15年,16至20年和21年及以上的人分别占5.7%和6.9%。可见,参训人多为年轻人,也说明养老机构管理层对青年人才的需求量大,近几年进入的新人也较多。其中,有47.1%的被调查者处于管理层(中层),一线工作人员占22.2%,决策层和执行层也占到一定比例。少数工作人员在机构中扮演双重角色,如他们既是管理层也是执行层。也反映出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具有多重性。同时,有55.2%的人参加过1次培训,参加2次培训的人占22.9%,3次及以上占12.1%,9.8%的人此前未参加培训。
同时,本研究还对35名参训干部结合养老机构管理概况进行了深入访谈,收集了丰富的一线材料。
三、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评价与期望
(一)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评价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52.4%的人认为培训对自己的启发帮助大,43.9%的人认为启发帮助较大,仅有3.7%的人认为启发帮助不大。
1.对培训课程的评价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分为6类,包括管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业务类课程、政策解读类课程、研讨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被调查者从专业性、内容丰富性、目标清晰性、主题明确性、课程关联度、课时安排合理性等6个方面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价。拓展类课程专业性最强、目标最清晰;管理类课程主题最明确、内容最丰富;政策解读类课程的目标较清晰、主题较明确。所有课程的评价指标中,对课程关联度和课时安排的评价都较低。
2.对教师结构的评价
被调查者对教师结构的评价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对民政业务专家的执教希望最强烈,其次是机构管理专家、相关专业技术专家、民政系统领导。对民政理论专家的需求度较低。
3.对培训方法的评价
适宜的培训方法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主要有讲授、视听、研讨、案例分析、参观考察和参与式学习6类方法。为了便于统计,分别赋予每类方法分值,依次为6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统计得出,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排序是:讲授法(1055分)、案例分析法(913分)、视听法(734分)、研讨法(700分)、参观考察法(579分)、参与式学习法(539分)。
(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期望
被调查者对培训的期望主要体现在授课内容、师资结构、培训方法3个方面:
1.授课内容方面
期望授课内容应以问题为切入点,以针对的问题种类进行课程分类,讲授理论知识时也应多联系实际。此外,要增加重点的法规政策的讲解,调高学员依法管理的能力。
2.师资结构方面
期望培训班应以实务型专家为主,以系统内的领导为辅。实务型专家可以将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相结合,讲授过程中瞄准问题特点,讲授内容更具针对性。
3.培训方法方面
期望培训方法更加多样性,以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减少纯粹理论“填鸭式”教学,在此过程中穿插研讨、小组讨论交流,组织被调查者互动交流,增加被调查者与老师面对面座谈交流的机会。
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培训供需地域分布匹配性不对称
从现实情况看,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学习的需求体现更为迫切,但从数据统计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占62.4%,中部地区的人占27.7%,西部地区的人仅占10%;同时,76.9%的人来自城市养老机构,23.1%的人来自农村养老机构。可以看出,参加培训者与需要培训者匹配度较低。
(二)培训对象的覆盖面较窄且连续性不足
调查中55.2%的人仅参加过一次培训,参加两次培训的人占22.9%,可见,培训的覆盖面较窄,学员到培训中心参加培训机会的很少,对同一批人进行二次或多次培训较少,培训缺乏连续性。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承担“支撑”作用, 扩大培训覆盖面,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刻不容缓。
(三)培训内容与基层实际需要的衔接不够
在授课内容上,尽管内容量大、涉及面广,但与基层实际衔接不够,尤其是理论性内容较多,很多被调查者感到枯燥,也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培训收效甚微,违背了培训的初衷。如在“养老院中,老人陈某与刘某在洗衣时发生口角,在场的护理人员不知如何是好而未劝阻,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致使陈某被推倒在地,头部受伤,用去医疗费用32000余元,并留下后遗症,面对陈某的赔偿请求,养老院以其应找加害人刘某为由拒绝。”此类纠纷在养老机构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完善机构管理机制,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是管理人员迫切需要的。
(四)课程关联度和课时安排的适宜性不足
在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中,“专业性强”和“内容丰富”居前两位,“课程关联度高”和“课时安排合理”居后两位。解决机构中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知识,解决一个问题会牵涉到法律类、管理类、业务类等多方面知识,设计课程要考虑课程间的关联度,每个培训课程要为培训目标服务。此外,课时安排也缺乏合理性。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因此课时安排相对密集,部分被调查者反映精力难以跟上,同时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和知识背景参差不齐,信息量过大,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也跟不上,导致培训过程中多次出现出勤率不高的现象。
五、完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培训机制,照顾特殊地区需求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来自东部地区的较多,来自西部地区较少;来自城市的较多,来自农村少。针对学员分布不均的问题,培训中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完善培训项目。在申请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时,要考虑到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安排举办西部地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二是建立培训基地。由于西部和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经济落后,到北京参加培训交通成本过大,培训中心可以考虑“走出去”培训,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建立培训基地,把培训班举办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二)拓展网络培训,满足基层培训需求
我国各类机构管理人员规模宏大,目前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每年只能培训2000多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面授培训非常有限,利用网络培训的广覆盖的优势,满足更广大学员需求,是培训中心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民政部培训中心的远程教育中心已录制好了养老护理员的课程,已在各地开展远程培训,也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建议下一步开发更加适合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的课程,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接受优质的培训。
(三)坚持多头并举,实现学以致用目标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指出,干部培训工作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想在短短的一到两星期的时间内贯彻落实好理论联系实际的这一原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聘请实务专家
业务专家和机构管理专家往往具有实务经验,授课过程中运用案例方式开展培训,效果显著。相反,理论专家多停留在研究层面,从宏观角度讲解理论知识,学员由于的文化水平限制,学术理论素养很难跟上,短期内潜移默化式的影响效果甚微。民政系统领导多以解读会议精神、政策宣讲为主,仅有的基层考察经验也是走马观花式的,很难切入实际,使培训质量大打折扣,培训目标难以实现,更谈不上培训工作的创新。
2.丰富授课形式
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法的运用较为关键。目前的培训方法主要以集中讲授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的讲解方式更能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该过程中要注重多方互动,一方面重视教学相长;另一方面重视学学相长。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互动,教授有理论知识,学员有实践上的困惑,两者进行碰撞,有利提高培训效果。学员和学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能够取长补短, 实现学学相长。
3.尝试建立选课制
培训课程安排过于集中,多数被调查者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同时出勤率也不能保证,影响培训整体效果。学员个人文化背景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不同,建立学员选课制是培训个性化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学员的个人发展。培训的公共课要求所有学员参加,选修课由学员自主选择,使学员“有的放矢”,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培训中心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一揽子的培训科目和专题,让学员从培训“菜单”中自由“点菜”。
(四)把握培训原则,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使培训课程体系更科学合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把养老机构对管理人员所在岗位的要求和管理人员的学习需求结合起来。培训课程既要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也要符合个人发展的需要。二是把满足需求和引领需求结合起来,培训课程既要适应当下培训需求,同时,也要引领出具有前瞻性的需求,有些需求不去引领就不会产生。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开设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课程,就是引领需求一种。三是把培训老师的学科专长和服务培训工作大局结合起来,老师不是能讲什么就讲什么,也不是喜欢讲什么就讲什么,要服从和服务培训工作大局,正真实现“缺什么,补什么”, 让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四是把理论武装和人文养护心灵结合起来,在培训班开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课程。养老工作是一项充满博爱的工作,应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贯彻培训的全过程。
注重培训结束后的跟进工作和质量评估工作。把学员反映出的典型实例搜集起来,制作成培训案例集,作为下一次培训课程的一部分,让学员讨论学习。通过培训,逐步形成“提出问题——参加培训——交流讨论——反复实践——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通过广泛交流和反复实践,总结问题在养老机构存在的普遍性,形成相关案例库。要注重对学员的再培训,使学员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对比和探索中得到解决。
(五)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培训服务质量的关键。培训服务工作覆盖广泛,事无巨细,既是培训中心的“门面”和“窗口”,又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建立健全具有全局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用制度管人,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培养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提高对待公益性培训的认识。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是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培训项目,学员所有的费用都是免费。培训服务人员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不要因为公益培训没有带来经济效益而降低服务标准。事实上,这样的培训项目是民政部用公益金购买培训中心对学员的培训服务,也即是政府替学员出了钱,培训中心应该做到为政府负责,为学员负责,让学员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8/17/content-1681885.htm,2010.
[2]民政部.老年机构管理办法[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
[3]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EB/ OL].http://www.chinapeace.gov.cn/2011-12/27/content_4509621.htm.
[4]王兴盛.终身教育背景下干部培训工作探析[J].教育科学.2009.5.
[5]张显碧等.某地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
[6]史策.干部培训改革创新着力点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2).
[7]陈燕楠.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11).
[8]姚志红.干部短期培训中的“理论联系实际”[N].学习时报,2014,(9).
[9]Irwin L.Goldstein& J.Kevin Ford.组织中的培训(第4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WilbertJ.Mckeachie.Mckeachies TeachingTips(Elev-enth Edition) [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2.
[11]习近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N].人民日报,2008-7-17(01版).
[12]彭赋桂.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E B/O 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5-22.h t t p://c p c.p e o p l e.c o m.c n/ GB/117092/117104/7282999.
[13]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5/c_12697191.
机构人员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的提高, 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3亿, 80岁以上老人每年以5%速度递增递[1],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有专家预测[2], 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由2000年的0.87亿发展到3.23亿, 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将由2000年的7.00%上升到2050年的23.07%。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托老机构养老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国内照护人员的素养现状与老人的需求相矛盾, 提高照护人员的素养及技能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养老体系水平的迫切需求。本文综合探讨了托老机构中照护人员的素养及技能现状以及老人的需求, 为完善中国养老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0年7月至9月从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中的100多所托老机构中按地区随机抽取14所, 14所托老机构共有老人1887位、照护人员275位, 共有67位照护人员自愿接受调查和访谈, 其中男性照护人员7位, 女性照护人员60位。
2.2 研究方法
2.2·1调查问卷。
首先设计问卷--《托老机构照护人员情况调查》, 42个问题经专家讨论后确定为39个问题, 分为人口学资料、文化素质、照护技能、照护培训四个角度。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多所养老机构进行抽样, 样本包含14所不同的托老机构, 这些托老机构括大型公立托老机构2所, 小型私立托老机构4所, 小型公立托老机构3所, 大型私立托老机构5所。调查员均为经过培训的护理本科生。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2.2·2质性研究。
根据质性研究的方法, 采用访谈的方式询问照护人员的工作原因和对照护工作的看法, 在征得同意后记录, 8名调查员分别分析记录资料, 然后汇总分析结果。
2.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进行统计。
3. 结果
3.1 问卷调查。
人口学资料显示:托老机构内从事照护职业的主体是女性, 几乎占调查总体的90%, 且年龄偏大, 平均年龄为45±7岁。照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大约占调查总体的85%, 其中有近45%的照护人员的文化水平是小学以下。大部分的照护人员都是由其他行业改行过来的, 其中超过40%的照护人员以前的职业背景是农民, 超过80%的照护人员的工资在每月1500元以下, 其中近44%的照护人员的工资每月低于1000元。
照护技能自评分:我们从照护人员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照护、心理照护、饮食照护三个方面共设计了9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10分计算, 共计90分, 0~54为差, 55~63中等, 64~72为良73~81良好, 82~90为优秀) ;结果显示: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自评得分中, 自评为优秀者低于2%, 自评为良好者约为9%, 自评为良者约为6%, 自评为中等者约为14%, 自评为差者近70%。大部分照护人员感觉缺乏老人照护的专业技能及知识。
照护培训:虽然大部分的照护人员表示曾经接受过老人照护方面的培训, 但是时间都很短, 只有一到两周, 有的只有几天, 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培训, 仅仅由老员工带着工作两天就直接上岗。单次培训率比例:17%, 多次培训率比例:56%, 但每次的培训时间少于3天。工作后, 约40%的照护人员没有接受进一步的培训, 但有超过60%的照护人员表示自己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培训。照护培训效果:非常有效为44%, 一定效果为42%。照护培训方式照护人员更倾向于讲授和情景模拟, 希望频率为一年一次。
3.2 质性研究
照护人员的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普遍很高。李女士表述:"照顾老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 能够培养对老人的爱心和耐心。"在与老人相处的同时, 不仅掌握了照护老人的技能, 而且懂得怎样与老人相处, 使家庭更加和睦。照护人员从事该职业的原因差别较大, 很大一部分照护人员的回答是"为了养家糊口"。"我没有办法, 小孩在城里要读书啊。";"我没有文化, 只能做这个。"。照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外地农村, 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自身又没有学历, 其他工作不容易获得, 选择在养老院照护老人也是无奈的选择。有少部分照护人员表示是为了来献爱心的, "老人在家里没有人照顾, 很可怜的, 我们都会老的。"。
照护内容简单化, 工作负担重, 不被社会和家庭所认可。"主要就是照顾老人吃饭, 洗澡和上厕所。"。"我不敢告诉家里是做这个的。"。
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托老机构内的照护人员只是照顾老人基本的日常起居, 对老人心理方面的照护比较薄弱, 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识, 尤其是老人健身锻炼指导及饮食营养方面。"从早忙到晚, 没有空的时间。"。"我要看几个人, 又不是看一个。"。"我又不懂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工作量比较大, 平均每位照护人员要负责大约6位行动不便甚至瘫痪的老人, 对于能够自己行走及进食的老人, 照护人员基本没有时间顾及其心理感受。
照护人员在敬业方面, 以爱心和耐心为核心素质。"照护老人耐心是最重要的, 是第一位的。"。"爱心是首要的, 没有爱心, 有本事也是没有用的。"。"我们的老板对我们讲的也是爱心和耐心。"。
4. 讨论
4.1 中国养老体系现状。
由于今后的家庭发展趋势多数为独身子女家庭, 一般情况下2个孩子赡养4个老年人, 这给正处在事业发展期的子女们来说带来了不小的家庭和社会压力[3], 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托老机构内进行养老。但是调查发现, 照护人员的素养及技能普遍偏低。在日常工作中, 照护人员的分工不明确, 繁琐且无统一的规章要求。照护人员平均年龄偏高, 社会地位及文化水平很低, 工资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照护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照护人员中的专业梯度没有体现。
综合看来, 该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的养老体系基本还停留在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的层面上, 因此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技能及水平需要根本且全面的提高, 养老机构中需要初级、中级、高级照护人员的合理配备。根据照护的工作性质, 照护人员的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以满足照护的需求
摘要:目的:通过对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素养调查, 了解养老机构照护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为城市养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100多个托老机构中的275位照护人员进行调查, 以获取照护人员素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采用访谈的方式探求照护人员的工作原因和对照护工作的态度。结果:调查发现, 从事老人照护职业的主体为女性, 大部分是未经培训的非专业老年照护人员, 总体素养偏低。选择该职业的原因个体差别很大, 照护内容比较简单, 但普遍认为该职业有现实实用价值。结论:托老机构中照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素养亟需提高, 需要对他们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以及使照护人员的专业梯度显现出来。
关键词:托老机构,照护人员,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志红, 鲁林.老年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2]王慧.长期护理保险的必然选择--保险与护理的双重专业化经营[J].经济师, 2007年02期.
5常驻代表机构人员变更须知 篇5
1、申请书
填写《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变更登记申请书》(总部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字,盖办事处公章,首席代表签字)。
2、首席代表/代表的任免文件原件
境外企业盖公章、董事长签字。需经所在国家(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并提交我国驻当地使(领)馆认证。
3、首席代表/代表个人资料
外方人员:简历原件;护照复印件(需经所在国家(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并提交我国驻当地使(领)馆认证);照片六张。
中方人员:简历原件;原单位政审证明、辞职证明原件(如无工作单位,则由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出具无工作证明及政治表现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六张。
4、原首席代表/代表的《工作证》、《就业证》
5、如变更首席代表,交回《登记证》原件,其他提交《登记证》复印件
机构人员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1550名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被调查的护理人员年龄18~53岁,副主任护师2%、主管护师22.4%、护师30.1%、护士45.5%。问卷设计是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结合美国CDC 2002年《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中的洗手指征并参考相关文献[3],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洗手指征,手卫生行为方式、相关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掌握情况。先进行预调查,根据结果对问卷稍作修改后,正式开始现场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550份,回收1491份,有效问卷1491份,回收率96.2%,有效率100%。
结果
在所调查1491名护理人员中,有91.7%的人参加过手卫生知识培训,在手部卫生知识测试中,护理人员对洗手指征知晓率较高,但各指征下洗手执行率则较低。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洗手执行率51.40%,直接接触患者前洗手执行率仅21.76%。见表1。
对手卫生知识和手消毒基本知识了解情况有99.79%的护理人员能正确回答“正确洗手既保护患者又保护自己”。见表2。
不同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及接触患者直接范围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均以血液科最高,分别为68.4%、72.7%及94.2%(P均=0.000);接触患者后以内科监护室及血液科的手卫生执行率最高86.5%及82.9%(P=0.000)。接触血液或体液后的洗手执行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虽然手卫生指征掌握较好,但执行上情况不容乐观。在接触患者黏膜、破損皮肤或伤口后,直接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等洗手指征条件下洗手执行率均比较低,说明护理人员对保护患者的意识不强。在观察中发现,护士在进行同类型的无菌操作时,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往往忽略两个患者之间洗手,可能为导致直接接触患者前和无菌操作前洗手率很低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也有类似情况[4]。
近年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硬件设施相对较为完善,被问及对医院的洗手设备是否满意的问题上,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问卷总和达100%,故不存在设备限制手卫生实施的可能性。但是在被问及洗手持续时间、洗手方式、关水龙头等问题时,61.1%的被访者表示洗手时间10~30秒,有14.8%甚至<5秒;洗手方式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的仅3.4%,101份表示看心情(49.8%),95份则表示从不按照六步洗手法(46.8%)。但被调查者中没有未听说过“七步洗手法”的情况。洗手后有27.6%的被访者表示直接用洗干净的手关水龙头。
手卫生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与现场实际观察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50%~60%,稍高于国内外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显示的30%~50%。这和各家医院近2年来反复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分不开。
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医疗资源紧缺,患者流量大,护理人员少,很难做到护理人员每接触一个患者洗1次手。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还需多方面努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熊薇,赖晓泉,徐敏.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3):276.
2 刘文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1.
3 谭琳玲,李亚洁,孙树梅.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6,13(6):11.
4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455.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管理探析 篇7
科学设置岗位,实现事事有人管
科学设置食品检验岗位,使各个检验环节能够无缝衔接,确保检验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需要设置14种岗位人员,分别为: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仪器设备管理员、安全监督员、样品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检验人员、校对人员、复核人员和审核人员等。
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责任可追溯
最高管理者由检验机构主要领导担任,是检验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对检验机构的行政管理、技术业务和安全保卫负全面领导责任。确定检验机构质量方针、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审批内部审核、组织开展管理评审。任命关键岗位人员和部门负责人,配置各部门所需资源。处理检验工作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质量负责人主持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运行。组织编制、修订《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制订内部审核计划、委派内审员、批准年度内审报告。对不合格的检验工作进行控制并组织跟踪验证,处理检验工作中的抱怨以及质量事故。技术负责人主持检验机构的技术委员会工作,负责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管理工作,了解掌握国内食品检验检测的发展动向,解决技术疑难问题。组织食品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立项,负责检验人才引进和人员培训。负责审批食品检验操作规程、仪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及记录格式,审批检验方法、校准方法等技术文件。授权签字人负责对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和适用性进行全面审核并签发检验报告书。内审员负责按照质量负责人的安排,实施内部审核工作,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对纠正措施进行审核和跟踪验证,编制内审报告。
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授权范围内检验工作全过程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现场监督。制止任何违反公正性、诚实性和违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规定的行为,依据检验标准或操作规程检查检验人员的操作和记录,检查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的计量情况是否符合检验要求,填写质量监督记录。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检定、校准、唯一性标识、养护、维修和报废等工作。建立仪器设备台账,负责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
安全监督员负责开展“四防”(防火、防盗、防爆和防破坏)教育,定期不定期对“易燃、易爆、剧毒及放射性”物质的管理、领用、使用和库存记录进行检查。负责实验室内的清洁工作,实验结束后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的安全,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标识、建帐、流转、贮存、留样及处理工作。
检验人员要严格依照《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认真执行检验任务。正确使用检验标准,准确书写检验原始记录,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保持仪器设备技术性能良好和现时有效受控,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委托客户机密。
校对人员负责对检验工作操作过程、运算公式、检验结果、原始记录和仪器使用记录进行校对。
复核人员负责核对原始记录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及报告所含信息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
审核人员负责对检验报告书和检验原始记录进行审核,检验报告书经审核合格后,提交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
建立以岗位和绩效相结合的薪酬管理制度,调动人员积极性
食品检验工作是一项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劳动,也是一项有严格操作规程的熟练技术工种,要求检验人员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一丝不苟。在现有体制内实现留住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调动检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探索符合食品检验工作实际的编制管理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赋予检验机构灵活的引进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高效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快速形成检验能力。此外,还要打破现有的编制管理体制和单纯以职称为基础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以岗位和绩效相结合的薪酬管理制度,实现能者有其岗,岗位有其责,尽责有报酬的现代管理体制。
加强检验实用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食品检验技术能力
从国家或省级层面建立“食品检验实用操作技能培训基地”,针对现在食品中可能出现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添加剂超标以及非法添加等具体项目进行培训,尤其是这些项目所涉及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质谱仪等。基层食品检验机构主要是为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基层食品检验机构当前最缺的技术也是具体参数的检验能力,通过食品检验实用操作技能培训既可以缩短培训时间,又可以降低培训费用,更能够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将检验技术转化成检验能力。
结语
机构人员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黑龙江省省、地市、县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
1.2 方法
依据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划分及社会经济综合水平,按照分层整群的抽样原则,抽取了省、市、县(区)4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样本单位,对每个样本单位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的全部工作人员于2008年4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行政类人员进行访谈。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4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1家省级,5家市级,22家区级,18家县级。所调查的1 008名工作人员中,男性404人,占总样本人群的40.1%,女性604人,占总样本人群的59.9%。平均年龄39.2岁,平均工龄19.4年,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80%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占54.5%。
2.2 员工对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的人群中,69.5%的人认为有必要开展员工应急能力测评。正态性检验中,平均得分为4.06,呈偏态分布(P<0.05),偏向高分侧,即必要性较强的一侧(图1)。可认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总体认为有必要对员工开展应急能力测评。
2.3 员工应急能力测评开展现状
疾控机构开展应急能力测评情况见图2。
调查人群中,本单位开展过应急能力测评的占58.8%。各级疾控机构中,区县级疾控机构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情况较好,市级疾控机构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情况一般,省级疾控机构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情况较差(χ2=33.685,P<0.01)。
2.4 应急能力测评适宜方式的选择
对开展应急能力测评方式进行选择,员工认为,演练、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和工作中的现场检查这3种测评方式最适宜,工作汇报和填写自评表这两种测评方式的能力检出程度得分的平均分最低(表1)。比较各种方法在检出程度上的差异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种测评方式的能力检出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别(F=225.037,P<0.01)。LSD多重比较结果可认为演练、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和工作中的现场检查这3种测评方式的能力检出程度强,而工作汇报和填写自评表这两种测评方式的能力检出程度较弱。
2.5 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缺乏经费支持(79.20%)”是影响应急能力测评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没有制度或法律保障(30.40%)”。
2.6 应急能力测评工作评价
2.6.1 作用。
认为以开展的应急能力测评能够检测出个人的应急能力占到62.8%,有近1/3的人认为开展的测评对检测员工的应急能力没有起到作用。
2.6.2 满意度。
员工对应急能力测评的总体满意度调查显示,有58.4%的人对开展的应急能力测评工作不满意。进一步对满意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0个因素中有5个因素被引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这5个因素对开展的应急能力测评工作满意度有影响。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开展的必要性、个人应急能力自评水平、是否开展过应急能力测评工作、单位级别以及测评对应急能力的检测作用。随着必要性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应急能力得分的升高以及认为测评检测应急能力作用的增强,满意度呈上升趋势;随着应急能力测评的开展、单位级别越低,则满意度越低(表2)。
3 讨论与结论
3.1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员工开展应急能力测评非常必要
应急能力测评是指对某一地区、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的测评,是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员工开展应急能力测评得到了被调查者的一致认同(P<0.05),认为有必要对员工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工作。进一步的访谈及调查结果显示,“能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检验个人应急能力水平,发现不足”是认为有必要开展测评的主因。
3.2 现有的应急能力测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开展应急能力测评是提高员工应急能力、检验个人应急能力水平、发现不足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而黑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员工应急能力测评工作开展的程度(58.4%)、满意度(41.6%)均不高,而且超过1/3的员工认为测评工作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测评工作的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满意度较低的人群,其对测评工作的认知水平较差、应急能力自评水平较低、且认为测评工作对检测应急能力水平没有起到作用。
3.3 应急能力测评工作受综合性因素影响,经费保障是重要因素
本研究显示员工应急能力测评工作的开展程度、满意度、作用发挥程度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应急能力的测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往往会受到基础性因素(如经费投入)、过程性因素(如测评方式)、结果性因素(如测评结果的运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一个好的能力测评工作,关键是选取最恰当的测评工具与方式,而测评方式往往会受到基础性因素的影响,如成本投入等[3]。适宜的应急能力测评方式既要符合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征,又要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演练、实践技能操作与现场检查是应急能力测评的最适宜方式,而这些测评方式在实践中,往往需要有较高的成本投入,特别是经济成本,而“经费的缺乏”又是影响本单位开展应急能力测评的主因,使得适宜的测评方式往往在实践中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结果就会导致测评开展程度不高、员工对现有的测评不满意以及未发挥应有的测评作用。
摘要: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应急能力测评开展现状,对影响开展人员能力测评的因素进行诊断,探索适宜的人力资源测评方式,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现场调查,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员工应急能力测评开展率为58.8%,各级机构间开展程度有差异(P<0.01)。适宜的员工应急能力检测方式为演练、实践技能操作和现场检查。已开展的测评满意度为41.6%。结论: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员工开展应急能力测评非常有必要,现已开展的应急能力测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测评工作的开展受到综合性因素影响。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测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军华,吴群红,郝艳华,等.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253-1254.
[2]张议丹,郝艳华,吴群红,等.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测评方法及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20-228.
机构人员 篇9
关键词: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支付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因此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的含义
银行机构的支付服务是指由银行部门承担的现金服务、票据交换服务、转账服务和银行卡收单等。
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是指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二、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主要差异及分析
(一) 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规模与商业银行相差巨大, 银行机构仍处于支付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支付机构则凭借自身优势占据一席之地, 发挥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根据人民银行统计资料, 2012年商业银行非现金支付业务 (含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 合计411.41亿笔、1286.31万亿元, 分别是纳入人民银行统计的263家第三方支付业务笔数、金额的1.5倍、115倍;同期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91.74万亿元, 是同期支付机构备付金余额的1101倍。
(二) 支付业务范围、业务特点不同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2011年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 把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银行卡收单等业务都纳入了支付机构的经营范围。因此, 支付机构支付突破了传统支付结算的局限, 业务范围集中在电子商务B2C和C2C方面、预付卡以及银行卡收单等小额零售业务领域, 其支付业务具有交易频繁, 单笔金额小等特点。
相对于支付机构来说, 银行机构的社会认可程度更高, 对各行业渗透程度也更高。出于安全性、快捷性等因素考虑, 很多个人进行大额支付时、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银行机构的支付服务。因此, 银行机构支付业务范围相对更大, 以传统的线下业务为主, 同时也拓展了网上的B2B、B2C等业务, 基本覆盖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例如, 可以进行票据的签发和付款, 银行可以自行进行现金汇款, 而支付机构必须通过银行进行现金汇款等。根据人民银行统计的2012年资料, 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单笔平均金额仅为403元, 而商业银行非现金支付业务 (含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 单笔平均金额为31266元, 其支付业务具有单笔金额相对较大特点。
(三) 法律关系定性不同
在诉讼关系中, 司法机关一般按照储蓄合同关系处理银行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支付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 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进行规范, 《非金融支付机构服务管理办法》虽然对支付机构的主体资格做了规定, 但该管理办法仅仅是金融管理层面的规定, 不仅未对支付机构与使用其服务的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予以定性, 也未对相关的民事权利义务做出任何的规定。从表面上看, 在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中, 支付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似乎与担保合同、委托合同、居间合同、信托以及代理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关系, 定性问题上的含糊不清将会导致当事人难以预见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法律结果, 以及在纠纷发生时适用法律的不准确, 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四) 盈利压力不同
由于银行机构的盈利主要是依赖利率管制, 盈利模式为利息差和传统中间业务, 支付业务只是银行机构的基础性业务, 而且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最终也必须通过银行进行清算。因此, 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盈利压力较小。
与银行机构不同的是, 支付业务是支付机构的主营业务, 支付业务手续费是其主要盈利来源, 目前大多数支付机构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支付机构普遍成立时间短, 前期投入成本大;二是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朗化, 违规收入逐渐减少;三是支付服务供给主体增多, 同质化经营严重, 支付机构为争夺市场争相下调手续费或使用非常规的手段恶意竞争, 行业利润率逐步下降。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的盈利压力是比较大的。
(五) 近年支付业务发展速度和市场集中程度不同
由于银行支付业务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变化不大, 再加上支付业务一直就是银行的基础性业务, 因此其支付业务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平稳, 市场结构和各家银行网点分布数量有很大关系。据统计, 2012年银行机构非现金支付业务 (含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 合计411.41亿笔、1286.31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16.48%。从市场份额看, 201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商业银行的票据和银行卡业务中占比为61.52%。
2010年6月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赋予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合法地位, 使得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发展愈加迅速。2012年, 纳入人民银行统计的263家1第三方支付企业共计发生支付业务276.44亿笔, 交易额11.14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2.47%和56.20%, 从金额的增长速度看比银行机构的支付业务要快得多, 其市场份额的集中化程度非常高。例如, 从支付机构支付业务中的互联网支付市场来看, 2012年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3.8万亿元, 支付宝以46.6%的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财付通、银联在线支付分别以20.9%和11.9%跟随其后, 三家企业占据整个互联网支付市场接近80%的份额。
(六) 面临的监管力度不同
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的开展面临着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针对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和业务标准均已建立, 商业银行开展的支付业务相对比较规范和安全。
对于支付机构来说, 虽然《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发布, 但是金融管理制度和监管环境仍然落后于行业发展, 与之对应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监管部门的日常动态监管能力还有待完善。例如, 虽然《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但如何管理、监控以及所备付金产生的利息处理方式都没有明确。因此, 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面临的监管环境与银行相比要宽松一些, 很多支付机构内控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随意开展所谓创新业务, 突破业务类型和范围, 逃避监管。
三、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的相同点
(一) 拓展业务范围, 向对方业务领域发起冲击
银行机构一是大力投入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的建设。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日益成熟、规模经济的显现, 银行可以凭借较低的成本来提供各种零售金融服务, 绕开支付机构直接开展网络支付业务。二是开辟网上商城, 直接与支付机构争夺零售客户。如建设银行在2012年6月就推出了电商平台“善融商务”, 运营半年实现交易金额30多亿元。交通银行的“交博汇”、中国银行的“云购物”等银行系电商也陆续上线。
支付机构则纷纷进入银行传统领域, 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构成威胁和挑战, 直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 对银行的结算、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电子银行产生的中间业务、银行卡收单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
(二) 发力移动支付, 开拓新兴市场
与互联网支付相比, 目前移动支付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巨大的手机用户规模和市场发展空间, 移动支付在未来将成为手机继通信、娱乐等功能之外的一个重要功能, 移动支付将成为行业热点。因此, 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逐渐加大投入力度, 全面挺进移动支付市场。
银行机构纷纷升级手机客户端, 推出移动支付产品, 如建行和银联推出的银联手机支付, 农行与银联、中国电信合作的“掌尚钱包”, 以及招行与HTC联合推出的搭载有招行“手机钱包”应用的NFC手机。
支付机构也都开展在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如支付宝推出手机客户端, 并已和多家商家合作移动支付业务, 包括美团、拉手、凡客、多家航空公司等;推出声波支付等近场支付手段。财付通也和微信合作推出二维码支付工具等。
四、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市场定位
基于以上关于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异同点的分析, 有必要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进行正确的定位, 以便各自找准发力点, 更好地推动我国支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 支付机构主要以新型信息科技类民营企业为主, 拥有信息技术背景, 通过电子化和信息化手段解决用户的资金支付需求。所以从整体情况看, 支付机构的信息化能力较强, 创新能力突出, 市场反应快。因此, 支付机构应定位于重点满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个人的支付需求, 形成规模效益。
(二) 银行机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信誉好、用户认可度高、资金和技术实力强、物理网点多, 可以为客户提供理财、现金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因此, 银行机构应定位于为大型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 要促使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形成合理竞争, 有效提升资金流动的效率并降低资金流动的成本。
1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共有19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支付牌照, 但纳入人民银行统计范围的有263家第三方支付企业, 其中部分企业属于虽未获得牌照, 但正处于申请阶段。
参考文献
[1]刘丹, 房宪鹏.移动支付国内外研究述评.商业时代, 2009 (25) .
[2]朱绩新, 章力, 章亮亮.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国金融, 2010 (12) .
机构人员 篇10
关键词: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支付业务
近年来,我国支付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支付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银行机构为基础、支付机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服务市场格局。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一些相近的发展趋势,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 “互联网+ ”时代,无论如何创新与跨界,要实现货币转移都离不开支付服务,研究并对比不同支付服务主体的支付业务,展望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支付服务市场参与主体及发展状况
1. 1 银行机构
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银行机构是提供支付服务的传统主体。支付结算作为一项中间业务,一直都是银行机构的基础性业务,提供支付服务获取的手续费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银行机构的支付服务涵盖业务范围较广,传统的支付业务包括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汇兑业务等,新兴的电子支付业务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机构开始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调整利润增长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支付业务。2014 年,银行机构共发生票据业务5. 78 亿笔,金额269. 99 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 56% 和6. 16% ; 共发生银行卡交易595. 73 亿笔,金额449. 90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 16% 和6. 27% ; 共发生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业务26. 00 亿笔,金额1097. 50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 12% 和22. 42% ; 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333. 33 亿笔,金额1404. 6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 28% 和30. 65% 1。
1. 2 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是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是指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间作为中介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自2011 年5 月人民银行开始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截至2014 年年末,累计269家企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从获得支付业务许可的类型看,互联网支付101 家、移动电话支付45 家、固定电话支付14 家、数字电视支付6 家、预付卡发行与受理169 家、银行卡收单60 家2。从事预付卡发行预受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最多,占整个市场的42. 78% 和25. 57% ( 见下图) 。2014 年,支付机构共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215. 30 亿笔,金额17. 0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 52% 和90. 29% ; 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153. 31 亿笔,金额8. 2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 90% 和592. 44% ; 共发生银行卡收单业务167. 75 亿笔,金额15. 60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 54% 和34. 72% ; 共发行预付卡2. 39 亿张,金额740. 8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2. 71% 和- 14. 82% 3。
2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比较分析
2. 1 差异性分析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都是支付服务的提供者,但在支付定位、监管环境、交易特点、支付信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 见表1) 。
2. 2 共性发展趋势
随着 “互联网+ ” 时代的来临,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呈现出一些具有共性的发展趋势。第一,业务创新加速,大力推动移动支付和线上线下结合业务。银行机构方面,各商业银行纷纷升级手机银行客户端,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加快发展移动金融。2014 年,建行、光大银行等银行机构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TSM) 与中国人民银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 MTPS) 成功对接。中信银行与联通开展行业合作,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推出手机支付地铁应用。支付机构方面,支付宝基于 “支付宝钱包”推出的声波支付、扫码支付已应用于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打车等线下领域。“微信支付”则借助微信客户端的庞大用户平台迅速推广,应用于购物、打车、医院等行业。得益于创新驱动及支付机构的大力推广,中国已迅速站在了全球移动支付的最前沿。第二,拓展业务范围,将支付服务延伸向更多行业和领域。银行机构积极发展自有电商平台以承接传统客户的互联网迁移,巩固传统的交易撮合、信贷融资、金融咨询等业务,并带动信息贷、流水贷、金融理财产品互联网直销和代销等新业务模式。支付机构利用积累的支付信息流,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资金流与商务资源,为客户提供支付增值服务。此外,一些支付机构还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或是直接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或是为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等提供支付服务。
3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SWOT分析
3. 1 银行机构的SWOT分析
银行机构的SWOT分析见表2。
3. 2 支付机构的SWOT分析
支付机构的SWOT分析见表3。
4 发展趋势展望
4. 1 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继续深化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成熟度的提升,支付服务市场格局及市场参与者的关系也经历着显著的变化和调整,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持续演变,在不断加强合作的大趋势下,局部调整与博弈并存。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在向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双方通过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支付机构借用银行机构的客户群体优势,深入挖掘客户支付服务需求,在商业银行服务上不能覆盖的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细分服务,同时依托对支付数据的深度发掘,满足客户融资、理财等派生需求。银行机构通过与支付机构的合作,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支付渠道和丰富的消费理财等个性化服务,有效提高客户黏性和满意度。随着支付机构业务规模的扩展以及向支付领域的逐步渗透延伸,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在提供服务方面出现了部分交叉重叠,竞争与博弈难免。未来,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仍会在市场格局的变化调整中不断演变,双方可以给予现有资源和潜在能力,全方位探索在 “互联网+ ”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共同提升支付服务能力。
4. 2 监管政策的持续酝酿出台,将有助于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支付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前瞻性统筹规划,同时需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指导和约束,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发展环境。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已着手深入研究网络银行和虚拟电子商户的监管问题,以厘清银行账户与虚拟账户的性质和用途,有效规范和引导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在应对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以支付业务为切入口,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方面,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通过协调监管机制的建立,强化与其他业务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联动、政策协同,提升对混业经营实施监管的效率和能力。
4. 3 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提供主体身份与转接清算职能有望逐渐厘清
支付机构通过与银行机构系统直连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一方面可以为其他支付服务机构提供交易转接机清算服务;另一方面又为终端客户和商户提供支付和收单服务,同时承担收单机构和转接清算机构两重角色。相对于银行机构而言,支付机构由于收单业务与清算业务职能合一,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较为明显。未来,随着零售支付清算服务市场供给方的进一步丰富,通过搭建统一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开展价格和服务差异化竞争,支持支付机构业务创新,吸引支付机构统一接入,畅通支付机构跨行清算渠道,该类型支付机构的清算职能与收单等结算职能有望逐步厘清,确保各类型支付服务市场主体站在业务处理、业务价格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2]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机构人员 篇11
关键词:评价机制 评级质量 合规经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被市场所认知,但随之而来也面临着甄别优劣、加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探讨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证券评级机构现状问题
目前国内评级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评级市场整体也处于混沌状态,既面临国外评级巨头的市场进入压力,又存在政策导向不明确、市场环境欠完善、参与主体良莠不齐、收费标准偏低且不统一、部分评级公司忽视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证券评级机构总体评级质量不高,影响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认同
各证券评级机构发展阶段不同,市场地位不同,经营理念偏差较大,对评级模型、评级体系的研究投入不足,加之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进而导致评级机构总体评级质量不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级结果虚高,评级结果客观性、稳定性偏弱,没有充分发挥债券利率定价的引导作用;二是评级报告本身的信息量、风险揭示和分析深度不足,导致沦为发行和交易环节的要件,未起到信用评级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作用。
(二)证券评级市场竞争失序易导致行业地位走低,弱化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与一般行业存在较大不同,评级行业参与主体过多,易导致过度竞争、不合理竞争的逆向结果,即市场普遍存在级别走高、收费下降的现象。只要有评级机构因为短期行为而放宽评级标准,其他机构迫于竞争压力也会跟进,整个评级结果的权威性下降,评级行业的市场地位走低,将弱化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三)针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处罚力度偏弱
面对快速扩张的证券评级市场,证券评级机构的准备并不足,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素质和数量不足引发的人员压力,发行人和承销商抢报项目带来的进度压力,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导致的报告流转审核压力,都会使得评级机构做出牺牲合规而满足业务发展的选择。尽管监管机构每年都进行合规严查,要求评级机构编制合规报告,加强信息披露,但对于违规现象监管处罚力度仍偏弱。对于严重违规和一般违规现象界定不清,没有采取合适到位的处罚措施,使得宽进严管监管思路效果打折扣。总体而言,监管处罚需面临平衡问题,监管机构需要更有力的工具来对证券评级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和评价,这就需要建立评级机构的评价机制。
(四)投资者及发行人对于评级机构的选择缺乏客观有效评价依据
检验评级机构最好的方法是违约率。标普、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就是通过上百年评级市场经验积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违约率,才使其拥有评级市场的话语权,证明其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而我国由于债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且发行的大都是大型企业高等级或有担保债券,风险厌恶型市场的典型特征使得违约现象较少发生,从而开展违约率检验缺乏足够数据支撑。
近年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债券市场风险有所暴露,导致违约现象增加,但仍不足以用散发的违约事件证明某家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或者说出现违约就视为评级机构的责任。
现在替代违约率采用的利差检验方法利差影响因子多,各评级机构检验方法不同,导致很难形成权威的评级质量检验结果。各评级机构都倾向于采纳有利于自身的检验方法,导致评级结果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验证性,投资者及发行人对于评级机构的选择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依据。
证券评级机构监管未来发展演进方向
从国际市场看,信用评级服务最早从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入,带动各国纷纷建立评级机构和评级体系。但早期各国对评级机构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监管仍相对宽松,对外国评级机构市场准入限制较少。但国际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推波助澜作用使得危机向全球蔓延,引发了各国对评级市场监管政策的反思。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搭建多层次的监管框架,强化对外资评级机构准入、评级机构评级流程规范、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监管。欧盟在深陷因美国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推动而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无法自拔后更加意识到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掌握评级市场话语权对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发展本土评级机构成为其改革的重要目的。
从各国对评级市场监管的实践来看,各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政策逐渐趋同,强化信息披露成为各国监管国内外评级机构的普遍共识。金融危机后,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均强化了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及评级结果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监管,意在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胜任能力和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也对评级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因此,我国对评级行业的监管也应将强化信息披露作为监管的主要方面,让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流程、结果处于阳光下,接受市场监督,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上,监管部门根据宽进严出、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可着重从以下几点要求证券评级机构进行披露。
(一)评级结果和评级表现的披露
监管部门应要求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在统一的平台向公众披露,同时对发布时间做出具体规定,让市场及时掌握评级结果,并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二)评级流程与评级方法的披露
评级机构在公布评级结果时,应同时告知投资者关于级别所依据的评级流程和方法。此外,评级机构还应及时公布评级流程和评级方法的变化,并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做出说明。监管部门应特别要求评级机构说明评级方法的局限性,对评级中未涉及的风险进行披露。
(三)内部管理制度的披露
nlc202309090201
为更好地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评级机构应向公众披露其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包括:回避制度、合规制度、业务隔离制度、离职人员回顾审查制度等方面。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可由监管机构或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帮助市场更好地对评级机构进行评价和判断,对于监管机构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用量化指标纳入评级机构评价机制中。
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机构已纷纷启动推出各自的评级机构评价办法,建议证监会或证券业协会也推出符合证券评级监管需求的评级机构评价机制,通过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专家评价与投资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证券评级机构打分,为投资者及发行人提供选择评级机构的客观有效依据。建立该机制的意义在于:
(一)对于投资者的意义:帮助投资者甄别评级机构,充分发挥评级在风险揭示和债券定价方面的作用,改善投资者服务质量
我国规定所有评级机构采用统一的级别标识,且发债级别门槛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级别差异并不大,投资者主要是希望通过债券评级报告了解到发行人的信息和真实风险。因为投资人无法进行现场调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取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要依靠评级报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对于证券评级机构打分,尤其是对于报告质量打分,可以赋予投资者投票权,从而促进评级机构改善投资者服务质量。
(二)对于发行人的意义:通过提高评级机构透明度,降低发行人级别寻租空间,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对于发行人而言,希望获得更高的级别以降低融资成本是其根本动机,但这需要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可以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如果市场形成了对评级机构优劣的区分认识,发行人就不会选择市场普遍不认可的评级机构,即便该机构给出较高的信用等级也不会在信用利差上获得降低,从而降低发行人级别寻租的空间,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三)对于监管机构的意义:建立统一、透明、有效的监管和扶持规则,培育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证券评级机构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可以弥补监管处罚手段的不足,通过评价指标的细化和调整,事先给予市场统一、透明、有效的监管和扶持规则,而不是在事后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这样更加有利于培育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证券评级机构,让合规、高效、公平、公正的评级机构脱颖而出。
(四)对于证券评级行业的意义: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合规经营,切实提高评级质量,增强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对于证券评级行业的作用更加直接,可以让评级机构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管理,重视合规经营,学习同业优点,加大对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提升上的投入,切实提高评级质量,增强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满足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三方的需求。
信用评级机构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级监管机构的相关评价体系介绍
1.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办法》
201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及机构治理、执行合规性监管要求情况和市场表现及评价3大类、10个项目、29个指标。总体原则是“规范引导、科学量化、属地评价、分类管理”。
按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得分高低划分为四等,其中100~85(含)分为A等,85~70(含)分为B等,70~60(含)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考核评价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如发生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的,考核评价等级直接定为D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可将评价等级为D等的机构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对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要求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而对正式评价等级为A等和D等的,信用评级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
该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分类监管,所以其为执行合规性监管要求情况赋予最高的权重,但对市场表现及评价的指标欠完善。
2.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试行)》
2015年10月,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3]61号),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试行)》的通知。
评级机构评价指标由机构素质评价、评级质量评价、监管机构评价3大类以及减分项组成,合计11个评价指标、24项评分内容。
对于评价结果的公布和使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每年将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对评级机构的年度评价结果,可作为保险机构选择外部评级机构的参考,不可作为其决策依据,也不得用于评级机构的同业竞争。
该评级规则的特色在于强调评级质量评价也即投资者评价,为此设计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调查问卷》,细化了评级质量、报告质量、服务质量的考察重点,打分结果较为实用,但其对监管机构评价设置的权重较低。
(二)信用评级机构评价指标设计
结合上述两套评价指标体系思路,根据证券评级机构的监管目标和特色,建议设计以下信用评级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评级质量评价、合规性评价和重大事项扣分四部分。
1.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
具体可从公司评级业务的管控流程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团队素质、研究能力、评级独立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管控流程与内部管理:包括公司部门设置、内控体系、管理水平等。
(2)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包括按照相关规章文件要求,管理业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公司对于具体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评价。
nlc202309090202
(3)团队素质:包括证券评级从业人员数量、学历结构中硕士以上人员占比、3年以上经验分析师占比。
(4)研究能力:包括评级方法与模型的完备性、行业评级方法、行业定期研究报告、创新产品的研究情况。
(5)评级独立性:包括评级机构独立性、部门设置独立性、评级人员独立性、评级结果独立性。
2.评级质量评价
具体从报告质量、评级质量和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
(1)报告质量:包括评级报告的风险揭示作用、逻辑性、可读性、内容深度、评级依据和基础信息的时效性。
(2)评级质量:包括评级的客观性、前瞻性和稳定性,定期跟踪评级的及时性,对信用事件或其他特定事件作出反应即不定期跟踪评级的及时性。
(3)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及时性与主动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合规性评价
具体包括评级程序合规性、信息报送及时性、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及时性、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情况四个方面。为体现评级机构竞争市场化、监管要求严格化,对于评级机构运行合规性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
(1)评级程序合规性:具体包括评级项目组构成及资格合规性、尽职调查有效性、三级审核执行情况、信评委评审规范性、评级报告内容及格式规范性、作业时间充足性等6个方面。
(2)信息报送及时性:包括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合规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及其他监管要求上报事项的及时报送。
(3)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及时性:包括公司基本信息、内控制度、评级方法、评级报告及评级业务信息披露等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4)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情况:包括对于监管部门询问与检查的配合情况,以及与监管部门沟通的主动性等。
4.重大事项扣分项
包含评级报告内容严重不实、评级机构违法、评级机构出现重大违规事件及监管部门通报批评四个细项,一旦出现上述问题,经核实责任在评级机构的,由行业内评审专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扣分。
对于评价体系的执行,可采取行业内专家评价、投资者评价和监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然而,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仅是对各评级机构表现的阶段性评价,可供市场参考,建议不用于评级机构的同业竞争。
(三)评价权重建议
评价权重可根据监管的需要和实际打分测试的结果进行调整,建议对合规性评价赋予更高的权重,如40%~50%,目的是让评级机构重视合规管理,不因业务发展忽视合规管理。对于评级质量评价原本应该赋予较高的权重,但是考虑到该部分评价需要投入人力组织投资者评分,在前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可以赋予30%左右的权重。待操作程序成熟后,再适当提高权重。而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是基础,权重不宜太高,在20%~30%比较恰当,在细项上建议提高研究能力及团队素质的权重至10%~15%。
(四)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建设
建议每年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一次证券评级机构的年度评价,采取行业内专家评价、投资者评价和监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评价可采取查阅报送资料、抽查报告、匿名互评的形式,投资者评价可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监管部门评价可依据日常监督和现场检查的结果开展。在评价结果公布前,为了体现与监管检查的区别,可设置答疑程序,对于得分非常低的指标要求评级机构解释,以帮助评级机构认识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于分数最低的一两家评级机构提醒其改进内部管理和评级服务质量。最后,评价结果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官方网站上披露,但评级机构不得转载,或用此评价结果进行公司宣传。
作者单位: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鹿宁宁 罗邦敏
机构人员 篇12
关键词: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支付服务,比较研究,发展策略
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是支付体系中重要的支付服务提供者,两者都拥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业务相互渗透,既有交叉,又互为补充,既有重合,亦难免冲突,因此需要从现在就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在将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竞合之路及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支付机构与银行机构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两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随着支付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银行机构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从最初的网上支付到后来的POS收单,支付机构的客户群、业务类型,与银行的重叠范围日益增加,在许多方面对银行业务产生影响,二者在竞争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一)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竞争中,银行机构面临的新挑战
1. 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的支付结算市场份额进行抢占,替代了大量中间业务。
一是支付机构对银行的结算、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以及电子银行产生的中间业务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支付机构虽然没有拥有实体账户,但已形成相对独立、与银行功能类似的结算账户体系,部分支付机构能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多层级交易自动分账和一对多批量付款等各种资金结算产品;用户注册支付机构账户后,即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完成账户资金的转移支付,许多功能与银行网银的功能并无明显差异。
2. 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的金融脱媒趋势,减少了银行机构的业务收入。
从腾讯财付通联手微信与招行“手机钱包”同一天发布在支付领域上“撞车”,到平安、阿里巴巴、腾讯三个“马总”尝试卖虚拟保险,银行、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机构在网络支付上的圈地运动日酣。绕开银行系统独立解决支付问题成为支付机构间敏感又心照不宣的“尝试”。支付中介脱媒的挑战已经越来越大:其一是第三方支付跑马圈地,例如支付宝、财付通,通过二维码收款、摇一摇转账、音频接口刷卡器等实现了脱离银行体系的商户端收款和用户端付款功能;其二是目前给与券商的一些新政策,券商账户消费支付来势汹汹;此外国外流行的个人之间P2P的支付模式以及新兴的支付技术正在崭露头角,比如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等模式渐向国内渗透,这些都会带来支付账户未来主导权之争。
3. 支付机构分流了银行机构的部分客户资源,冲击了银行业市场现有的格局。
支付机构拥有庞大的客户数量,且一旦建立关系,便会产生较强的客户黏性。随着支付机构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对银行机构形成一定的挤压空间和威胁。比如,巨大的沉淀资金和庞大的客户群不仅为支付机构提供了巨大的业务潜力和盈利空间,还使支付机构在今后与银行机构的竞争中占据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和博弈筹码,致使银行机构有可能退变成支付机构的基础服务商,难以占领支付产品的高附加值领域。
(二)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竞争中,支付机构面临的新挑战。
支付机构的独特优势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蓬勃发展,然而,其在产品竞争、盈利模式、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
1. 无序竞争问题。
部分支付机构存在管理混乱、违规经营、恶性拼抢市场、冲击正常支付秩序等诸多问题。例如:有些机构从谋求自身利益出发,未经严格审查,就把银行提供的代扣接口开放给二级商户;个别支付机构未经客户授权,把客户信息挪作他用,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客户信息泄露隐患;还有些支付机构对二级商户出租通道的管理疏于监控,被动为非法目的资金转移提供便利等等。
2. 资金沉淀问题。
支付机构作为资金划出方和资金收到方之间的纽带,由于客户之间资金划出和资金收到的时间不一致,从而使得总有一部分资金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中暂时停留。大量沉淀资金,一方面可能由于支付机构对于沉淀资金的不规范处理引致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
3. 数据安全风险。
支付业务是依托网络和机器进行的,支付平台上保留大量的数据资料,数据传递通过相关人员的操作指令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一旦操作者不当操作,使用者的错误操作、错误的数据和指令将会迅速传递。
二、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趋同性、异质性比较及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分析
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主要是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货币资金转移服务,与银行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和产品有区别,有联系;有业务趋同性,也有业务异质性。
(一)趋同性比较
从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功能分析,可以发现,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功能,都从事货币资金转移中介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支付指令的交换和处理;都会产生资金集聚效应。
(二)异质性比较
(三)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合作分析
在整体上,第三方支付体系与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在主营业务、利润来源、主要服务对象和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两个体系在发展意识、业务重点和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并不存在冲突,尽管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但也必须承认,二者之间的合作意义更大。
一方面,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在成本和交易费率方面,支付机构的统一接入服务减少了零售商户的成本,较好的充当了中间交易担保人的作用;二是在市场拓展方面,目前C2C模式下,市场还不成熟,银行采取和支付机构合作培育市场的方式更为经济;三是在增值业务和整合营销方面,支付机构提供的平台可以拓展银行现有销售渠道,能够促进交易和激发银行账户的活跃度,带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四是在产业链支付及客户化需求定制方面,支付机构的信息流有利于形成银行的供应链客户群和中小企业客户群,优化了银行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其针对性的创新服务,大大增强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黏度;五是从提供担保角度而言,支付机构的账户充值或者预付方式更适用于今天的电子商务模式;六是支付机构大额度的备付金,可成为银行吸收稳定存款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对于支付机构的快速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银行在资金安全和商业信用上都为其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服务。一是银行业以其完善的资金清算体系,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支付体系的有效运行。目前,银行已经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网关支付服务,在一些如代扣业务、授权业务等创新型产品领域,双方也有深入的合作。二是银行能够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备付金账户、归集客户沉淀资金,从而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誉体系。
三、探求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竞争合作之策
支付服务的市场巨大,市场潜力有待深度挖掘,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与第三方支付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只有相互弥补和配合才能充分开拓市场。未来的市场发展格局方面,银行依旧会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占据主导,而第三方支付将在网上支付等创新服务领域占据稳固市场,二者的核心市场和利益并不存在严重重叠和排斥。
(一)银行机构业务发展策略
1. 完善电子渠道建设,拓展备付金存管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加大电子渠道建设,推出更多面对客户的新电子银行产品,充分利用现有的门户网站优势,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拓展各类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给客户提供全方位打包的金融服务同时,银行机构应着眼长远利益,加大对支付机构的营销力度,扩大合作领域,积极争取支付企业的资金监管行身份,利用支付企业吸附资金的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拓宽低成本负债来源。
2.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与支付机构的合作,积极应对金融脱媒。
面对支付机构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银行不应一味强调监管套利而任由支付机构实现金融脱媒。建议采取的积极态度是:一方面,在电子支付领域共同遵循同一标准的对称监管和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融资、数据挖掘、交叉营销和移动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以开放共赢和拥抱变化的胸襟,研究彼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学习第三方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构筑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移动金融生态圈。
3. 介入电子支付链,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拓展新客户群体。
银行机构应对客户行业、规模、资金流进行细分,面向这些特定客户群进行产品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特定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提高银行综合收益和持续竞争力。在电子商务流程中,与支付企业积极合作,开展多种融资业务的优势,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为银行机构营销吸纳新客户,为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应链融资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支付机构业务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更加专业,银行会做一些基础性的金融工作,而支付公司提供更多的是增值服务。支付公司和银行的关系是合作远大于竞争。可以说,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银行并不矛盾,二者可以“和平共处,共同竞放”。支付机构要想谋求更大的成长空间,还需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做精做细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1.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别化经营。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创新和效率依旧是其未来发展的根本,支付机构应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形成细分的市场,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和价格战,扩大与产业链其他机构合作的范围,强化自身的生存之本,可以与银行在个人理财、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双方的合作。
2.加强技术安全合作,完善内控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方面,支付机构可与高科技信息公司达成安全联盟,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支付机构应加强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明确规定发生不可抗力时,采取消费者资金保全措施等。
【机构人员】推荐阅读:
人员组织机构06-27
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标准07-16
培训机构人员聘用合同08-27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作业11-28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职责分工09-13
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08-25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05-20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06-03
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岗位职责08-27
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资历构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