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浅静脉

2024-07-08

表浅静脉(共3篇)

表浅静脉 篇1

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是护士最常见, 最基本的, 也是较为困难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近年来各种原因引起儿科就诊人数剧增, 需要进行采血的化验项目增加, 采血量大, 加之小儿血管细小, 采血能否成功, 将直接影响化验结果和诊断、治疗的准确性。临床上常用的采血技术, 对于婴幼儿难度大, 往往一次采集难于成功, 由于患儿不受约束, 哭闹、穿刺时针头在皮下探来探去, 造成局部血管渗血、血肿, 标本溶血, 血液吸出不畅时造成采集量不足, 标本凝血等现象, 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同时也降低了患儿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 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矛盾, 使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工作量, 明显增加。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麻醉用药, 除具有扩张血管作用之外, 还可以减轻皮肤及血管对针刺的痛感, 湿热毛巾外敷可增加利多卡因的渗透作用[1]。为提高门诊患儿血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 我们采用0.25%的利多卡因热湿敷局部穿刺, 停顿10min后进行采血的方法, 显著的改善了患儿的表浅静脉充盈度, 保证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对2010—03~2011—02, 门诊就诊3d~4岁的婴幼儿, 随机选择, 血管相对细小, 血管壁弹性差, 血管不充盈, 可视程度低, 采集量≥3mL, 评估静脉采血困难的婴幼儿220例, 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两组患儿在体重、性别、病情, 血管可视程度低等方面, 无明显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把2%的利多卡因5mL (含利多卡因100mg) 均匀洒在50~60℃的湿热小毛巾上 (含水约40mL, 利多卡因含量0.25) , 新生儿热毛巾湿度宜控制在40~50℃。

摆放患儿体位, 瞩家属配合固定好, 将要穿刺的体位, 充分暴露将要穿刺部位, 细心选好血管。将准备好的利多卡因湿热小毛巾放在选择好的穿刺部位10min, 使表浅静脉血管迅速充盈。去掉小毛巾, 采用无色的消毒剂进行常规消毒, 穿刺采集需要的血标本。采集结束后, 尽量抬高采集部位, 降低血流量, 按压局部5~10 min。同时我们选择50例患者, 进行外周表浅静脉血流图检测。

2 结果

应用0.25%注射利多卡因热敷后, 患儿的表浅静脉充盈度显著改善, 血流量明显增加, 见下表1, 使一针采集成功率从60.02%提高至96.42%, 血标本合格率从76.22%提高到98.17%,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方法对小儿表浅静脉的有效作用, 同时对50例患儿, 进行外周表浅静脉血流图检测。结果见表2。可见利多卡因热敷后, 血流量明显增加, 证实了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讨论

经临床应用观察采用本方法采集血标本的婴幼儿, 血管充盈度好, 皮肤敏感度低, 患儿采血过程中痛苦相对减轻, 采血顺畅, 一次采集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 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化验结果充分保证了患儿的最佳治疗效果, 避免了因血样凝血、溶血、多次采集等原因, 延误化验结果, 增加患儿就诊时间。此方法的应用还在于重视了现代护理学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重视婴幼儿的痛疼护理, 也满足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心理需求, 从而预防了医疗纠纷。利多卡因热湿敷, 具有起效快, 安全范围大, 渗透力好作用特久, 对组织及皮肤, 无刺激性, 且方法简单, 易掌握, 经济实惠, 临床推广使用价值高。此方法也适用于成人末梢循环不良, 血管壁硬化, 静脉穿刺困难, 而局部热敷无效患者。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27

[2]陈玉婵.两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3) :35

[3]冯燕.一种使表浅静脉迅速充盈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 1989, 4, 24

表浅静脉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本组68例, 30~95岁, 平均68岁。分为两组, 实验组30例, 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病情、静脉穿刺部位等大体相似。

1.2 静脉炎分度标准[1]

分度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标准。Ⅰ度:局部疼痛, 轻度红肿或水肿, 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 中度红肿或水肿, 静脉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 中度红肿或水肿, 静脉条索状改变, 触及硬结。两组患者在静脉炎严重程度方面差别不大。

1.3 方法

实验组取适量湿润烧伤膏外敷于病变部位, 面积以大于患处边缘1~2cm为宜, 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每日1次, 可保留24小时, 5次为1疗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于病变部位, 面积以大于患处边缘1~2cm为宜, 湿度以不滴水为宜, 再用保鲜膜覆盖, 每日湿敷1次, 保留4小时, 5次为1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2]

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 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痛、疼痛消失, 受累静脉无压痛。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 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痛消失, 疼痛减轻, 受累静脉有轻微压痛。有效: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痛、疼痛稍减轻, 受累静脉有压痛。无效:1个疗程后, 静脉炎的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经治疗, 实验组30例中, 治愈13例 (43.3%) , 显效15例 (50.0%) , 有效1例 (3.3%) , 无效1例 (3.3%) 。对照组38例中, 治愈8例 (21.1%) , 显效12例 (31.6%) , 有效16例 (42.1%) , 无效2例 (5.3%) 。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 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99, P<0.05) 。

3 讨论

3.1 中医学认为, 静脉炎系气滞血瘀, 毒结凝滞于血脉,

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宜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为主[3]。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连、黄芩、黄柏、麻油等, 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之功效[4]。湿润烧伤膏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气味芳香, 可紧贴皮肤, 患者感觉舒适, 效果良好, 深受患者欢迎。

3.2 硫酸镁湿敷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小动脉痉挛的

作用。Mg2+可改善细胞膜通透性, 稳定膜电位, 消除黏膜水肿, 扩张局部血管, 增加血液循环,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故对治疗静脉炎有效, 但作用时间短, 药物需临时配置, 操作不方便, 疗效一般[5], 而且容易弄湿衣物, 紧贴皮肤时患者有不舒适感。

综上, 湿润烧伤膏能针对静脉炎的病因促进其恢复, 具有起效快、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 能减轻患者痛苦, 适用于促进留置针所致表浅性静脉炎恢复的治疗。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付春华, 赵雁, 于莹, 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唯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1) :816-818.

[2]黎观妹, 戴金英, 黄伟平, 等.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 2003, 9 (2) :92-93.

[3]徐玉花, 宋秋佳, 孙静.六味醇外用防治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7) :543-545.

[4]王泉莉.湿润烧伤膏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1) :12.

表浅静脉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 其中男30例, 女7例, 年龄40~86岁, 平均年龄68岁。根据膀胱肿瘤活检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单发肿瘤28例, 多发肿瘤9例, 瘤体直径0.5~2cm。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为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及膀胱内灌注麻醉。均采用HLM-Z-65型激光治疗仪经尿道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激光功率为30~65W, 激光输出参数为能量1.5~2.5J, 频率20~30Hz, 汽化切除肿瘤基底部, 同时汽化肿瘤基底部周围2cm的膀胱黏膜达肌层。

2 结果

本组37例均一次切除, 手术时间10~40min, 术中无明显出血, 术后留置尿管0~3d, 定期用化疗药物行膀胱灌注;手术后无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以及延迟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患者对出现血尿非常担心、恐惧, 我们应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 关心、同情其遭受的痛苦;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最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 很多患者对这个新技术了解很少, 担心治疗效果及愈后, 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细致讲解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的原理、方法及优点, 经尿道局部切除表浅膀胱肿瘤可达到膀胱全切的长期生存效果, 与此同时患者还能保留膀胱, 这样不仅具有正常排尿功能, 而且使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介绍手术成功病例, 让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可将手术方式的优点以及缺点告诉患者。让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方式, 尊重病患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3.2 术后护理

3.2.1 尿管的护理

(1) 术后常规放置三腔尿管0~3d, 注意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并保持引流通畅。 (2)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二次。 (3) 在更换引流袋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保持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水平, 避免逆行感染。 (4) 术后尿液持续转清后可拔除尿管, 拔管时机在患者有排尿要求时, 借助患者已建立的排尿反射自行排尿。

3.2.2 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膀胱内出血、血尿, 尿呈淡红色、透明, 可嘱患难者多饮水2000mL/d以上, 无需特殊处理。如尿为深红、不透明或为鲜红色或冲洗液放置后有凝血块, 说明膀胱内有活动性出血, 这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进行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时应保持尿管通畅, 根据冲洗引出液颜色来调整滴速, 严重者或反复堵管、膀胱内大量血块形成者应及时让医师进行膀胱镜下血块清除和钬激光点凝止血。本组37例术后均无严重出血情况。

3.2.3 膀胱穿孔、尿外渗

术后注意观察尿量, 如尿量<500mL/24h而尿管通畅, 并除外入量不足、肾功能不全或腹部逐渐隆起、冲洗液出量少于入量等情况, 则有膀胱穿孔、尿外渗的可能[1]。通过观察本组无此类病例出现。

3.3 出院指导

表浅膀胱癌的病理类型绝大多数是移行细胞癌, 极易复发, 合理的出院指导对于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实施和随访配合至关重要。

3.3.1 出院后定期膀胱灌注治疗

出院后定期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根据肿瘤的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常用的药物常用药物, 如有卡介苗、比柔比星等等。灌注方案:术后第一次灌注时间为术后立即或尿液转清后, 卡介苗100mg/次或丝裂霉素40mg/次或比柔比星30mg/次或羟基喜树碱20mg/次, 每周1次共6次, 随后的是每2周1次共6次, 再后每月1次, 持续至手术后2年。药物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后需保留2h, 每30min按平卧、左侧卧、右侧卧、俯卧等依次变换体位, 使所有黏膜均可接触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灌注治疗须注意: (1) 治疗前少饮水, 这样减少尿液, 保持膀胱内较高的药物浓度和保证治疗所需时间; (2) 经尿道排出药物后, 应多饮水增加尿液, 以减少残留药物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 从而减少尿路刺激症状; (3) 清洗尿道外口及会阴部, 以免化疗药物引起损伤。所有患者术后每3个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查; (4) 定期检查血常规。

3.3.2 心理指导

因为经过膀胱癌手术以后, 需要多次的进行膀胱灌注和多次的膀胱镜检查, 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疼痛以及对尿道会形成一定的损伤等, 这就导致了手术之后的患者很难再坚持治疗和随访了。鉴于此, 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要告诉患者, 手术成功了并不代表就完全好了, 手术结束后的膀胱灌注以及随访对治愈肿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长期的且伴随痛苦的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就需要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要恐惧, 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 树立坚定的信息, 积极配合手术之后的治疗和随访等。

4 讨论

钬激光使用过程中无电流产生, 不会引发闭孔神经反射。钬激光的能量极易被表层组织吸收, 组织穿透深度小于0.5mm, 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意外损伤。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方便、切除范围精确、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2]。术后并发症减少,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自从1996年将钬激光应用到泌尿外科领域, 钬激光治疗技术就以其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钬激光,膀胱肿瘤,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Johnsod DE.Use of Holium:YAG laser for treatmenl of auperficial bladder carcinoma[J].Lasers Surg Med, 1994, 14:213-218

上一篇:神经再生的曙光下一篇:影视文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