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方案

2024-06-04

抽样检验方案(精选4篇)

抽样检验方案 篇1

这里所指的原材料检验是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生产的过程中, 对加工方所买进的化学试剂及部材, 如TMC, 聚砜, 碳酸钠, 液碱, 次氯酸钠等。根据其特性, 采用不同的国家标准对这些原材料进行量测、检查或实验, 将测量获得的数据同国家有关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该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的检测检验方法。事先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测者通过把这些检测所获得的数据整理、分析, 将结果及时送给采购等有关部门, 可以为公司的决策、加工、生产等部门提供帮助, 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加工方的信誉和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生产的质量。为了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不仅仅要对供货方进行严格的评估, 思考怎么设计好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抽样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 在文章中我企业检测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标准的抽样方案。

1 针对不同供货方对应的抽样方法概述

抽样检验是利用从批或过程中随机抽取的样本, 对批或过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的质量, 把原材料的提供者分为以下及类:合格、免检、视同合格及使用。企业在检测过程中应该根据这几类不同的提供者设定不同的抽样方案, 这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有利于保障了原材料的质量。同时, 在设计抽样检测方案的时候, 公司的质监部门也要充分考虑检验的成本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检验检测方案, 一般来说对于稳定的提供方采用常规的抽样检测方法即可, 对于新增加的就必须严格的采用抽样方法, 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把好进货的关口。

1.1 被企业认定为免检产品的抽样方法

由于企业长时间和一家原材料提供者进行合作, 而且对其质量相当放心, 企业可以把这些原材料提供者所提供的材料认定为免检产品。因此, 对于这些已经被企业认定为原材料符合企业的采购标准的免检产品,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每五批次做一次常规的抽样检测, 从而确定其提供的原材料是否能够继续符合企业的采购标准。如果企业在使用常规检测是发现该企业的原材料符合企业的采购标准时, 则可以继续认定该提供方为免检, 如果该企业该批次的原材料被检测出不合格则应该取消该提供者的免检资格, 同时从下一批次其进行正常的常规检验, 对原材料进行正常的检测过程中, 如果发现有一批原材料被检出不合格, 则从不合格的这一批开始累积, 如果连续五批或是不到五批, 又有一批被检测出不合格, 则应从下一批次开始严格的进行检验;如果连续五批以内再没有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 则应继续恢复正常检验。比如, 对某种产品实施抽样检验, 批量3900, 检验水平Ⅲ, AQL=1.5, 从主表中查阅的一次正常的检验抽样的方案为 (245/11, 12) , 加严检验抽样方案为 (245/10, 11) , 放宽检验抽样方案为 (143/5, 8) [1]。

1.2 被企业认定为合格提供者的抽样方法

这里的所谓合格提供者是指该提供方各个方面的情况都符合企业的预期, 而且其所供给的原材料都能符合企业的基本要求, 企业对这种合格的供给方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检验, 可以采用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中的第一部分为基本的依据, 反复研究, 确定抽样方案的检测水平和AQL水平。在抽样检测中应该依据企业内部的相关技术标准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成三个标准大类从而确定不同的AQL水平:A类:AQL=2.5;B类AQL=4.0;C类AQL=10.0, 之后检测部门可以再依据批量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抽样样本量、Ac、Re等指标[2]。

1.3 被企业视为合格提供者的抽样方法

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种情况, 提供者提供的原材料的合格率虽然不合符企业的检测规定, 但是企业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需要采购这批原材料, 企业在经过商议之后, 可以将提供者视为合格提供者, 但是对这批原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提升对其检测的力度, 采用一些调整过后的方案进行检测。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 但是如果出现了五批或者不足五批就出现了二批不合格的情况, 就需要及时调整相应的检测标准, 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检测, 如果五次合格则恢复正常的检测。

2 针对新增加的原材料的抽样方法

针对新增加的原材料的抽样检测, 检测部门可以依据批量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抽样样本量、Ac、Re等指标, 在抽样检测中应该有依据企业内部的相关技术标准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成三个标准大类从而确定不同的AQL水平:A类:AQL=2.5;B类AQL=4.0;C类AQL=10.0, 具体到A, B, C三类指标的合格率, 提高了进货检验的效率[2]。

3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带动我国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由单纯的国内竞争发展为国内外竞争并存。决定企业发展的因素众多, 其中产品质量是确保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原材料的质量。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检测者将在检测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 并将最终的数据及时传送给公司的采购、生产和加工等部门, 这种方式有利于协助公司进行决策, 进一步保障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的质量。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货途径和质量, 对原材料的来源厂商进行严谨的检验抽验, 这是确保产品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 文章以企业检测部门入手, 通过对我企业对原材料检验抽样方法的研究分析, 为保障原材料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摘要:这几年来, 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的加快, 人们的经济水平也不断的得到了提升,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 各种检验方法也随之而生。产品的质量是产品能够顺利占有市场的一个关键性条件。各行各业在发展的时候都越来越关注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工业生产的步伐不断的加快, 这就涉及到质量问题。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基本元件的生产的质量需要得到保障, 这就需要把好原材料的关卡。如果不认真的核查原材料的质量, 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生产的过程。因此, 在文章中主要探讨质量部门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如何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从而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在文章中我企业检测部门将采用有关的国家标准GB/T2828.1-2003有关的技术设计符合标准的检验抽样方法, 从而确保原材料的规范、可靠。

关键词:原材料,检验抽样,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立新, 谢荣辉.监督检查的抽样方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7 (10) .

[2]周伟.抽样检验的原理和实现[J].中国质量, 2006 (9) .

抽样检验方案 篇2

a.按《IQC检验规范》发行的最新版进行检验

b.允收水准(AQL)须协商,一般可订在0.1~1.0%(或依特定产品而定)本工厂设订严重缺点(CR)=0.40,主要缺点(MA)=0.65,次要缺点(MI)=2.5

c.采用MIL-STD-105D检验水准Ⅱ根据送货数量的大小查取样本大小字码,然后根据缺点等级决定抽样数。

1.6 合格品处置

在接收检验报告单并于外箱的标贴,盖上蓝色的“IQC OK”印,合格品移入物料仓。1.7 不合格品处置

1.7.1 在接收检报告单,并于外箱的标贴装盖上红色的“批退”印,不合格品移至批退区。

1.7.2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退货、特采、挑选、报废。

对特采的方式也有:

特采可用:因缺点影响不大,直接可上线使用。

特采挑选:因较难处理在上线前把不良品挑出退回供应商。

特采处理:因较易处理,不良品必须处理好方才上线。

1.8 工作流程

RCCN日成品牌 日成品牌 。

2.2.2 在生产线正在备料准备投产时,必须检验作业图纸是否正确,ECN是否执行。

2.2.3 生产出炉,首先选取5片样板,核对BOM、ECN按“首批制品确认单”的检验项目检验各项,并做好记录,如果为第一次执行ECN,还须记录ECN的发行编号。

2.2.4 巡线员在各站别实施巡回检验,填写“QC巡回检验记录表”、“QC巡回检验日报表”,抽取站别详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2.2.5 IPQC按工序送检的数量,采用MIL-STD-105D检验水准Ⅱ,查取样本大小字码,根据缺点等级决定抽样数,如果抽检合格,在“内部制程移转单”上盖上蓝色的“IPQC

OK”印,如果达到批退就在“内部制程移转单”上盖上红色的“批退”印,并把不良品交给组长确认,填写“品质异常反馈单”。当天根据各机种的送货数、检验数和抽检结果填写“IPQC每日检验状况表”。

2.2.6 一周结束后要统计一个星期以来的质量状况,填写各工序之“制程统计分析表”。

2.3 作业标准依据

2.3.1 抽样计划作业准则

2.3.2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程序

RCCN日成品牌 日成品牌 2.4 检验的重点

该制程的检验员为了有效控制制程,使不良率不会因异常的制程原因而升高,对于不稳定的因素应事先了解掌握,并做重点控制,不稳定因素包括:

2.4.1 该产品以前生产曾有异常、有不良较高之记录。

2.4.2 使用机器不稳定(含模具、夹具)。

2.4.3 IQC有材料不甚理想的讯息。

2.4.4 新导入量产品。

2.4.5 新的操作人员,员工的操作是否规范。

2.5 品质异常之处理

检验人员对于突发性的品质异常或对于经常性而且具有严重性的制程,应开具“品质异常状况表”,通知有关部门迅速处理,情况较重大者应着令停产,并追踪处理状况。

2.6 异常回馈与矫正系统

2.6.1 突发性严重缺点,如在制品连续几个发生严重缺点。

2.6.2 经常性严重缺点。

a.虽比率不高,但同一现象经常性发生。

b.生产要素产生变化,影响品质,生产主管人员未能有效地予以矫正。

3.出货检验(OQC)

出货检验也就是成品管制,有时虽有良好的进料管制及制程管制,也不见得能确保产品完全符合规格,尤其产品于生产完后经过搬运、存放,会因振荡、天气、温度、湿度造成经时变化。

3.1 出货检验之目的

确保提供顾客良好品质的产品,并对产品及制程的改进措施提供迅速的回馈。

RCCN日成品牌 日成品牌 、出货计划表

3.4 工作流程

3.4.1 首先清楚包装所包的为哪份包装通知单、数量多少。

3.4.2 根据出货检验规范和抽样计划作业准则,清楚所要抽取样品的数量。

3.4.3 随机抽取样品核对出货计划表所附之包装通知单,检验所包的机种的版本、内存、用料、包材RCCN日成品牌 日成品牌 执行,进行装机检验。

3.4.5 按测试指导书进行功能测试,如果测试指导书无WIN9X测试的,还需加测WIN9X;外观抽检按“IPQC检验规范”所要求检验的项目进行检验,把检验的条码记录在“OQC抽样记录表”上。检验说明书的内容,描术是否和所包的机种和安装DRIVER的步骤是否相符。

3.4.6 抽检时跟包装登记好交接手续,归还板时必须对照条码序号放回那箱。

3.4.7 抽检到不良品时,填写好“品质异常反馈单”交由组长确认,问题较严重时应上报主管,如达到批退还需填写“成品批退追踪表”。

3.4.8 整批包完后,填写包装送来的“制成品入库单”注意检查包装填写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果整批合格方在“制成品入库单”上盖蓝色的“QA

OK”印,如批退应盖上红色的“批退”印,把不良状况描述好,批退重工的板注意跟踪重工的方法和过程是否正确,有无其它不良隐患发生。

3.4.9 根据“制成品入库单”登记好“成品检验日报表”。

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工作要点分析 篇3

1 规定抽样方法

在进行产品抽样检验前, 首先要确定抽样方法。一般来说, 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在企业或流通区域进行抽样时, 都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于不同的产品用途不同, 类别不同, 其抽样方法也会有差异, 所以在抽样开始前, 应按照样品抽取类别编制不同的抽样方案。抽样方案编制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抽样量、抽样方式和批量的差别, 如必要时, 对于抽取样品的储存条件、运输条件都要明确规定, 以指导抽样过程。在开展抽样活动时, 要严格执行抽样方案的规定, 并严格按要求执行储存与运输, 避免样品抽取后发生变质等情况, 影响检验结果。需要注意的是, 在编制抽样方案时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抽样方案中须做具体规定的, 应严格按相关标准要求编制;二是对于没有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案, 要参照相关的标准要求研究并确定最终抽样方案, 力求抽样具有代表性。我国质量监督总局制定了产品监督抽查规范和产品审查细则, 这些规范文件中有关于抽样的规定, 在进行抽取方案设计时可做参考。另外,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 抽取样品应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数量要满足抽样要求及检验用量要求, 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总之, 在开展抽样检验工作前, 如果没有制定适宜的抽样方案, 抽样工作便很难有效的开展。

2 抽样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抽样过程中的第一个工作要点, 即是执行, 简单的说, 就是抽样方案规定的该如何抽样, 就必须按方案规定的要求执行开展抽样工作, 抽样工作者不能随意更改抽样方案, 或是不按方案要求随意抽样, 图省事儿, 不执行。在进行现场抽样工作时, 要严格按照产品品种、产品批量数量、产品抽样实施、填写产品抽样单、产品运输以及产品储存等步骤开展工作。

2.1 确定产品抽样种类的方式

作为产品抽样工作人员, 在进入生产或销售等现场进行抽样时, 须先与工作人员联系, 并说明来此意图, 与工作人员共同到现场抽样。进入抽样现场后, 首先观察现场的工作环境, 了解产品的生产与储存状况。然后, 严格按抽样方案要求及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执行抽样。在生产企业, 需在成品库房进行抽样, 且抽样前要先查看标识, 确保抽取样品为合格品, 且该产品是经过生产企业自检合格的产品, 对于实行生产许可, 或是强制性认证产品必须是获得相关许可证书的产品, 没有经过检验, 或是检验不合格的, 或是残次品, 不进行抽样。对于流动销售区域存放的产品, 在进行抽样时, 也须在仓库内或柜台上抽取合格品, 对于没有特殊标识的产品均按合格品处理, 进行抽样。

2.2 确定产品检验批量的方法

产品检验批量指的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 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聚起来的一批产品。产品批量指的是检验批量中单一产品数量。为确保产品抽样检验具备较强的可靠性, 一般检验批量应有同种类型、等级和型号, 并且产品生产时间与生产条件应基本相同。这些具体操作要求在产品质检部门有明确规定, 所以, 产品抽样工作者首先应按照监督抽样的相关规定确定产品检验的批量。然后按照抽样方案和产品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产品检验的批量必须满足限量需求, 在产品限量上, 被检验产品存在限量值。

产品检验的批量必须根据企业的年生产力确定, 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分档, 产品抽样时, 对产品批量最高限量值也有明确的分档, 当成品抽样仓库内的产品数量高于最高限量值时, 就可以将这批产品视为同一批次, 产品抽样工作者应和企业沟通, 按照生产情况将这类产品分解为若干批次。在抽取食品检验样本时, 相关文件与产品标准规定了最小批量限值, 当抽样产品的数量不满足构成一批产品要求时, 不应开展抽样工作。产品总体符合抽样要求时, 产品抽样工作者应清点并确认产品数量, 以备更好的开展样品抽取工作。

2.3 填写抽样信息单的要点内容

填写抽样信息单就是记录好工作内容, 抽样信息单是产品抽样检验工作最原始的凭证, 是溯源和检验产品抽样检验工作质量的依据。如果没有完整填写产品检验的信息单, 就可能影响产品检验工作的顺利执行, 在处罚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时, 抽样信息单所填写信息常常成为处罚单位与执法部门的争议点, 有时在抽样信息单上出现的生产日期格式与抽样样品标注格式不一致, 会成为受处罚单位争议的理由。因此, 产品抽样信息单的填写必须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详实, 只有这样的抽样信息单才有利于后续质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抽查用信息单通常需填写受检查产品的信息、受检查单位的信息、产品抽样信息、抽样单位的具体信息以及产品检验类别和来源等, 上述信息的填写都应遵循完整真实原则, 并应使用正确方法填写。

2.4 样品运输及储存要点分析

为确保抽样样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抽样样品必须做封样处理, 并在封条处由双方签字与盖章。为保证样品不变质, 保持原有属性, 以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必须加强样品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管理, 严格按要求进行运输与储存。例如, 有冷冻要求的, 做冷冻储存处理, 抽样单位必须配备适宜的冷冻设备;有防摔、防潮要求的, 必须对样品做防摔、防潮处理;对于保质期短的样品, 必须在保质期内完成检验工作等。同时, 在样品运输过程中, 还要避免人为蓄意破坏事件的发生, 对于每一环节与阶段都要做好记录, 以便于追溯。另外, 现场抽样人员需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不要在抽样工作中带入不好的情绪, 从而导致样品出现差错, 使得企业逃避监督抽样, 或是利用抽样人员的错误, 逃避行政责任。抽样信息单漏填、错填, 抽样程序出现错误, 样品没有确认封样等均可能导致抽样检验工作失效, 所以, 抽样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工作中认真, 保持头脑清醒, 尽量不要因失误出现差错, 将抽样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严格操作, 确保抽样样品的可靠性, 减少工作失误的发生。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 对于物质质量要求较过去高很多, 尤其对于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政府部门, 如何通过监管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抽样检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与方法。作为抽样检验工作人员, 要严格执行抽样方案, 对于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严格监管, 定期抽样与检验, 时刻监督产品质量情况, 尤其是食品质量情况, 对于我国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工作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行使职能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由于不同产品抽样要求不一致, 所以说抽样检验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若粗心极易造成差错。文章, 作者简单介绍了不同的抽样方法, 同时阐述了抽样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供同行业学者参考。

关键词: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工作要点,分析

参考文献

4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篇4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依法组织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一、认真实施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严格抽样检验工作程序

(一)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对本辖区范围内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

(二)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中确定的重点食品、消费者申(投)诉及举报比较多的食品、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以及查办案件、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对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不定期抽样检验。

(三)应当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流通环节食品 1

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应当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采用备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采用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作为对该企业食品抽样检验的判定依据。

(四)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制作抽样检验工作记录,现场检查所抽检食品的进货查验情况;应当要求检验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取样,并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

(五)被告知的被抽样检验人或标称食品生产者对抽样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并说明理由。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二、积极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自检体系,严格防范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

(六)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配备必要的食品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所经营的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

(七)督促食品经营企业以消费者投诉、举报多或销售量大的食品品种为重点,加大自行抽检或送检的力度,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

三、强化对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依法报告和发布

抽样检验信息

(八)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检验结果5个工作日内,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被抽样检验人,责令其停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监督其他食品经营者对同一批次的食品下架退市。同时,报告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抄告相关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被抄告的相关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并通报本级卫生行政和相关监管部门,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九)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客观的公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对食品抽样检验结果涉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应当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直接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十)县级及其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汇总和综合分析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及时发现辖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进行消费提示、警示,开展消费引导;对抽样检验中发现的由其他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协调协作制度》,通报相关部门,促进源头治理;根据工作需要,向行业协会通报抽样检验信息,促进行业自律。

四、认真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十一)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应当对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多的食品,采用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初步筛查。初步筛查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十二)实施快速检测发现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将食品样本送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食品经营者应当在检验机构未出具检验结果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

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保障抽样检验经费的落实

(十三)对实施抽样检验工作的执法人员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上一篇:协同工程管理下一篇:股骨头钻孔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