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评价

2024-11-07

抽样评价(精选9篇)

抽样评价 篇1

民以食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隐患风险依然存在。政府和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食品安全抽样监测作为当前应对我国食品安全隐患点多面广严峻形势的重要监管手段,已被摆到影响食品安全全局的重要位置上。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在新的监管体制下,政府对食品安全抽样监测资金的投入逐年加大,如何管好、用好这笔钱意义重大,有必要对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一、食品安全抽样监测绩效评价内容

食品安全抽样监测包括监督性抽检和评价性抽检。食品抽样监测是从整体上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也是监管工作关口前移,由事后监管向事先预防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食品抽样监测工作应以问题导向为统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食品安全抽样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该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食品抽样监测绩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概况、项目管理以及组织实施情况、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预算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为事先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抽样检验后处理工作、对于抽检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及罚款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等。

二、食品抽样检测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管理原则

(一)绩效评价指标

对食品抽检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科学合理、具体细化、合理可行、量化可考”的原则设立,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采用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反映该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评价指标的设立可以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综合进行,按照“平衡计分卡”的思路,从财务类指标、客户类指标、内部流程类指标、学习成长类指标四个维度来进行。对于财务类指标,侧重点在于抽样监测预算资金的投入到位情况、实际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资金管理状况等方面。对于客户类指标,可以设计抽检产品合格率指标、抽检问题发现率及处置率指标、食物中毒发生率、抽检不合格产品召回、下架数量以及对抽检不合格企业的行政处罚及入库金额、客户满意度非财务指标等多个指标来评价,避免仅采用抽检合格率指标单一考核评价指标而可能导致的人为操纵或者弄虚作假问题。对于内部流程类指标,可以设计抽检的计划的制定情况、组织抽检情况以及抽检不合格后处理情况等来考评。对于学习成长类指标,可以设计食品抽检人员培训情况、抽检人员遵循抽检规范情况以及监督性抽样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等。

(二)绩效评价方法

对食品抽样监测的绩效评价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综合进行。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可以采用比较法,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与历史同期、与不同区、市同类支出进行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比如可以采用公众评判法,通过组织专家评估、设计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食品抽检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还可以通过查阅会计资料及执法案卷、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绩效评价。

(三)绩效评价管理原则

对食品抽样监测资金的绩效评价管理,应当坚持目标管理的原则,将关口前移,形成事先、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模式。抽样监测之前要事先设定绩效目标,抽样监测工作要以问题导向为统领,抽样时要有抽样计划,抽检分工要合理,避免重复抽检。抽检的样品数量要合适,符合抽检和复检的要求,避免因抽样数量过多导致财政资金浪费问题。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要有抽检后处理工作,要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或问题产品深入开展问题分析调查,加强风险研判,对发现的抽样监测共性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要坚持绩效导向原则。绩效导向要贯穿于该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的全过程,当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三、食品抽样监测绩效评价作用

预算单位开展食品抽检监测绩效自我评价,将实际的绩效与绩效目标对比,有助于发现该资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抽检行为,确保抽样监测严格遵循国家相关食品抽检监测工作规范和规定,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支出效果。

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食品抽样监测绩效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并将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预算执行单位,有助于预算单位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规范资金使用,节约财政资金,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果,提高预算支出绩效,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单位以后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资金在部门间的合理分配,避免大量存量资金在个别部门沉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食品抽样监测资金绩效评价中有关支出问题的探讨

食品安全抽样监测费用包括买样费和检测费。检测费付给检测公司,买样费付给被抽样单位或个人。买样费可以由检测公司垫支或者预算单位直接支付买样费。买样费由检测公司垫支,结算时检测公司给预算单位开具发票。但对于预算单位不通过检测公司直接支付买样费时,从大型商超以及正规餐饮单位购买样品取得发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农村大集和农贸市场的抽检,农村大集和农贸市场的业户由于流动性较大;销售商品无法开具发票或不具备开具发票的条件,样本购买无法取得正规发票,导致只能以收据或白条入账等不规范单据的发生。对于买样能够取得发票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买样价格如何确定的问题,是以成本价购买样品还是以市场销售价格购买样品,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税收办法或者文件等对此予以规范,导致有的以成本价入账,有的以销售价格入账。预算单位应加强同税务部门的沟通,最好是协调税务部门出台有关明确的解释说明等。对于不能取得发票的情况,应制定与抽检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由被抽检的个人、参与抽检的预算单位及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均签字确认,并保留好相关单据存档。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这类问题的探讨。

五、结语

面对着严峻复杂的食品安全形势和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期盼,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最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进一步规范抽检行为,加强食品抽样监测资金管理,加快推进抽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抽样监测的工作效能,依托抽样监测指导监管工作,为科学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财政、审计等部门应担当起监督责任,完善抽样监测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摘要: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抽样监测资金绩效评价管理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食品安全抽样监测绩效评价内容,接着分析了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评价管理原则,指出了抽样监测资金中买样费的列支问题供探讨,最后分析了绩效评价的作用,可以为食品安全抽样监测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资金,绩效评价,抽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2]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

[3]《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

抽样评价 篇2

一、教材背景与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A版)必修③第二章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同时在小学与初中已接触过简单初步的统计知识后在高中再次安排的一章内容,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呈螺旋性上升一个台阶。教材通过实例引出抽样的必要性,抽样时所应考虑到问题,样本的质量(代表性)和所推断的结论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最常用、最基础的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具体介绍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是学普高教材的内容,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不参加普高会考。学生选择中职的财会专业,所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的财会专业课也才接触不久,还没能够深入专业,但对专业与实际问题的简单应用比较感兴趣,参与实际操作有热情,同时对操作后在思维水平上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学习统计的意义,能够通过生活和专业中的具体实例从实际问题中提出统计问题。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对著名案例的分析,理解样本的代表性与统计推断结论的可靠性之间的关系。(3)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一般步骤。2.过程与方法

以探究财会问题为导向,在对从财会专业中选取的实例解决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自己操作实践,引入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中的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与专业中的几个典型实例,不仅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与形势的关注,还让学生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通过对财会专业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领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与实际问题的方法.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样本的随机性,合理选择抽签法与随机数法。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对职高的学生,虽然用的是普高的教材,但若直接照本宣科,学生在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还有学习兴趣方面都会不如人意,所以通过对教材的重新处理,重新设计问题情景,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实验的可操作性及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的讨论与探索,可通过设计以下教学条件,支持教学。

1.通过笑话不仅调节气氛还可让学生笑过后能进一步思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2.通过抓阄等游戏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再利用多媒体中随机数生成器等进行随机抽样,让学生感受样本得到的随机性。

3.利用PPT给出的问题及问题素材可以提供更好的效果及充足的时间。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逐步揭示课题: 1.1 笑话《买火柴 》引入

妈妈叫小明去买火柴,嘱咐小明说:“你要挑一挑,千万别买受潮的。”小明答应:“知道了。”火柴买回来后,小明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买的火柴根根都能着,真是好极了。”妈妈问:“你敢担保没有一

根划不着吗?”小明挺有把握地回答:“不会的。因为我每一根都试过了。”

(设计意图:通过笑话引入,不仅可以活跃课题气氛,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中,还有助于学生对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问题:在这则笑话中,儿子采用的是什么调查方式?这种调查方式好不好?你觉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调查?

操作:课前准备箱子,让学生把自己的学号写下并折好放在箱子里,不摇就准备抽签。经过同学抗议后摇均匀再抽签,抽出一个同学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纸箱抽签的细节安排,让学生初步领悟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之一——抽签法)1.2 专业需要(市场营销基础中的一个例子)

法国达能集团的“甜趣”、“闲趣”饼干,在上海市场上,众人皆知。但其最初进入上海市场时,曾专门委托一家公司对该地市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市场调查。首先,他们对当时饼干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掌握了上海饼干市场的基本情况。其次,从法国运来达能畅销欧陆的100中口味的饼干,在上海进行10000种样本口味测试,从中选出消费者喜欢的5种口味。再次,通过消费者座谈会方式,对即将推出的达能饼干中价格、包装等方面评头论足。另外,通过调查发现,饼干的主要消费是儿童和中青年女性,主要消费场合是家庭休闲和旅游,一次的消费量只有200克左右,为此,达能公司特意采用一大包中四小包的包装及25克装的休闲小包装。这样,不但满足了消费者每一次的食用量,同时又十分有效地保证了饼干的新鲜松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达能公司据此预测了近期的销量,并合理地安排了产量。

由此可见,法国达能集团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和预测。没有调查和预测,企业就不能获得大量的、及时的、准确的、完整的市场信息,也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问题背景,通过这个背景,揭示统计的无处不在,引出课题,又通过专业中的例子,让学生领悟在所学的专业中也离不开数学,使数学与专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领悟到就是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问题:什么是调查、预测?为何进行调查、预测?又怎样进行调查、预测?

这就涉及与数学相关的一门新学科——统计学(板书第二章统计)1.3统计学的有关概念教学

统计学: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活动:举例实际与专业中遇到的调查的例子。

补充实例:2008北京奥运会为何延迟?公民用水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当前社会热点及社会公益功德、专业需要等例子的展示,不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统计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有关问题,从而引出本章的重点——随机抽样等)

回顾:营销例子说明,调查还常需要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如刚才达能案例中出现了四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再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所以统计的开始是数据收集。讨论1:怎样进行数据收集?普查还是抽样? 讨论2:普查和抽样各有什么优缺点?

(普查的弱点;抽样省时、省力→抽样必要性)归纳:统计的基本思想

用样本估计总体,即通常不直接去研究总体,而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比较普查和抽样调查,切实体会到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揭示统计学的基本思想。)1.4一个著名的案例

通过阅读著名的统计调查失败的案例,思考:1.美国总统选举的民意测验与实际选举结果为何相反?2.怎样使抽取的样本充分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即如何科学地抽取样本?(关键在于将总体“搅拌均匀”才能得到一个合理公平的样本)

(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抽样应该是随机的,样本的代表性直接影响结论。使学生能够理解样本的代表性与统计推断结论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2.游戏操作——逐步构建与形成新知

操作实验:现在达能公司在要在我们班级选5位属于财会专业岗位的仓库管理员,你们觉得应该怎样选对人人公平?(假设我们班级每个同学都能胜任这个岗位)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深刻体会随机抽样在处理现实(专业)问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样使学生树立“数学寓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数学观)

2.1 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① 讨论操作:大家都能想到什么方法?抓阄、骰子、随机数表法、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法。——引出简单随机抽样(板书)

② 简单随机数法的概念: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个个体, 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有抽签法与随机数法两种方法。

关键词:不放回的抽取;样本个数n小于等于总数N;抽到的机会相等.样本不唯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操作中提炼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概括能力,让学生在概念中找关键词,使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2教学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2.2.1抽签法也叫抓阄法: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游戏活动1:给班上的每位同学编上号码,然后让同学用小纸条把号码写下来放在粉笔盒里,把小纸条搅拌均匀,随机的抽出3个号码,被抽到的同学会有奖品。

在这个游戏结束以后,由抽到的同学回答:

(1)此例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2)抽签法的步骤:

给个体编号 → 在不透明的容器里搅拌均匀 → 要不放回随机的抽取.(3)抽签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使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

2.2.2随机数法: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叫随机数表法。游戏活动2:仓库管理员收到从法国运来的一批80袋达能甜趣饼干,入库前要抽取出6袋看一看质量是否达标,该怎么做?

给每一袋牛奶编号

→ 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表略),在这个向右读(也可向左),连取三位,包含它本身,比如78,因为对应的编号78<80,说明这个号码在总体内所以将它取出.然后继续向右读91,因为91>80,所以舍去.然后到末行的时候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读,直到取够6个为止。(▲带领同学反复练习,使同学学会如何使用随机数表。)

归纳与讨论:1.随机数表法的步骤:编号、选数、取号、抽取。

2.随机数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当个体数量较多时,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缺点:个体数量很多时,对个体编号的工作量太大;“搅拌均匀”也比较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和理解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步骤,同时深刻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3.实战演练——逐步形成和巩固技能

① 欲从本班42名同学中随机抽取8名学生参加学校小卖部食品卫生监督队,试用抽签法确定这8名同学。② 现这8名同学进驻小卖部开始监督,先检查小卖部库存的达能甜趣饼干共200小袋,请你制定检查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操作以达到熟练的地步,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同时再进一步理解两种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异同及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4.调查深入——留下尾巴请听下回分解

第二个月,达能公司同时运来甜趣800袋、闲趣1200袋饼干,现仓库管理员要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查,又该怎样选取?(简单随机抽样会导致样本的代表性差,为了操作方便,也不降低样本的代表性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进行抽样,下节课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使问题的稍微复杂化,带来所学知识运用的局限性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使课堂的研究兴趣自然延伸到课后,为下节课继续研究做好引子与铺垫。)5.反思总结——使概念技能逐步升华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简单随机抽样两种方法操作步骤及优、缺点.(优点:对个体数量较少时,抽取样本简便易行.缺点:当个体数量较多时,对个体编号的工作量太大,使操作不快捷.)

2.对这节课你有什么看法、感想或是其他要说的? 6.布置作业——书面问题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6.1书面作业

教科书P57 练习第2题 6.2实习作业

你可能想了解许多问题,比如财会专业社会需求量怎样?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如何?就业者的工资一般是多少?与所学专业深入程度有怎样的关联?也或者很关心我们目前在校学生的基本生活学习情况等等,选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归纳分析,做成一份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使学生既能够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够应用新知识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7.课后反思——自我检验与提高

本课时教学设计是以财会专业的实际例子情景作为问题的依托,使学生在情景中能饶有兴趣地不断地积极参与探索、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学会如何从实际专业问题中提出数学统计问题,如何由普查的缺点“悟”出应采用抽样调查等,从而自然地引入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等本章相关的统计问题,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应用新知,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特别针财会专业班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使数学与专业结合起来,更增进学生在专业、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信心。

抽样评价 篇3

在抽样调查理论中, 最简单也是最核心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 (SRS, 即Simple Random Sample) , 它的基本思想是从总体单位中抽取一小部分单位, 在抽取过程中保证每个不同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都相等, 然后对样本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推断总体。但有时在某些调查当中总体规模和样本容量都较大, 且总体的部分单元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 使用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推断分析时会偏离总体的真实情况, 此时分层随机抽样 (STRS, 即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是一种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情况的抽样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则是将总体单位根据其异质性划分为若干的层, 这些层满足“层差异较小, 层间差异较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在各层内独立地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 以较高的精度估计出各个层的参数, 然后对各层参数的估计值进行加权, 最终得到总体参数的估计。由于充分考虑了总体的结构分布特点, 因此分层随机抽样相比简单随机抽样在估计时能够更加精确有效。

分层随机抽样具有很多的优良性, 然而在分层抽样技术的实践当中, 对于某些调查来说事先进行分层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 面对一个现有的抽样框名录, 在调查开始前并不知道每个单位就分层标志而言它应该属于哪一层, 甚至有些情况下各层的单位数也是未知的。而往往某个单位属于哪一层要到数据收集以后才能知道, 例如人口调查中人的标志年龄、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和教育水平等。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先从一个总体中用SRS形式抽取一个样本, 对调查标志进行观察, 然后再对各单元按照某些特征的观察结果进行分层, 用分层抽样的估计方法对总体做出推断。这种抽样由于分层的过程是在随机抽取样本后进行的, 因此叫做事后分层抽样 (PST, 即Post Stratification Sample) 或抽样后分层。

本文主要研究事后分层抽样在某学院2012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CET-4) 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用PST和SRS分别进行总体均值 (学院CET-4平均分数) 的估计, 并对估计精度进行评价。

一、估计量及性质

本文主要研究各种抽样方法对总体均值估计的性质。本文对抽样方法的优越性评价主要是比较估计量的方差。

当抽取的样本量较大时, 简单随机抽样 (SRS) 、分层抽样 (STRS) 、事后分层抽样 (PST) 对总体均值估计的性质见表1-1所示。

二、抽样方法的应用与实现

1. 已知总体的描述统计信息

某学院报名参加2012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共2193人。其中104人由于缺考没有成绩。为了研究的方便, 对该104项缺失项予以剔除重新建立抽样框。新的抽样框共2089个单位。其描述统计信息见下表2-1所示。

因为峰度值接近于0, 可以认为这次考试成绩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均值为377.26, 处于四级正态常模约4%的位置。最高分547分处于正态常模约64%的位置。总体来看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在英语教学调研中, 有时会在无法获得整体成绩名单时需对英语成绩平均水平做出估计, 因此抽样方法将提供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2. 两种抽样方法的实现

(1) SRS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是直接从抽样框中按照事先编好的序号等概率的抽取约10%的样本, 该抽样过程通过SPSS的“选择个案-随机样本个案-样本尺寸-大约总体10%”功能实现。下表2-2为抽取样本后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2) PST抽样

在事后分层抽样中, 第一步是先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这一步直接使用先前所用SPSS模拟抽得的样本, 在第二步中, 用性别进行单指标事后分层。表2-3是由学生名单得到的性别指标和人数的分布情况。

由此可计算出事后层权分别为:W1=28.3%, W2=71.7% (下标1、2的分别表示男、女) 。

使用SPSS对各层的估计量的计算结果见表2-4所示。

事后分层抽样的估计量计算结果见表2-5所示。

(3) 两种抽样方法的比较

将两种抽样方法的估计结果和误差结果列在同一张表中, 详见表3-1。

由表3-1中可以看出, 事后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 说明事后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高。同时, 事后分层抽样的绝对偏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绝对误差, 事后分层估计量的均值估计量更接近真值, 再次说明事后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高。还可以计算出事后分层抽样方法的设计效应deff (design Effect) , 即

由此可见事后分层抽样可提高样本的精度, 使设计效应deff小于1, 减小了抽样方差。因此事后分层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有更好的估计精度。

从本文的简单随机抽样与事后分层抽样的对比可以看出, 事后分层抽样方法可以对调查样本按已知的总体进行修正, 使样本分布能同已知总体的分布一致。从技术操作流程上说, 事后分层抽样是在简单随机抽样的基础上使用了关于总体的信息, 因此抽样中所估计的总体相较于简单随机抽样来说更接近实际的总体。但值得强调的是, 对于样本的事后分层完全取决于能否得到有关总体的资料。

在本文的抽样案例中, 如果事先无法获取参加2012年CET-4考试的学生的性别指标的分布特征, 就不可能对调查样本进行性别指标事后分2层。因22此, 事后分层抽样能够进行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2有从其2它来源得到有关总体分布的资料, 如从相关的统计资料、年鉴或者档案获取的总体资料。

总之, 事后分层抽样相较简单随机抽样来说具备更优的抽样精度, 因此在具备能够获取关于相关估计指标的分布信息条件的情况下, 使用事后分层抽样能估计出更接近总体真实值的估计量。

摘要:本文利用某学院2012年12月CET-4的考试成绩数据, 分别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和事后分层抽样, 对该院本次CET-4平均成绩进行了抽样估计, 并分别计算抽样误差和绝对误差, 得出事后分层抽样具有更好的抽样精度的结论。

关键词:简单随机抽样,事后分层抽样,CET-4

参考文献

[1]金勇进.抽样技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冯士雍, 邹国华.在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案下的事后分层[J].应用数学学报, 1997, (2) :228-236.

[3]张咪咪, 徐丽, 林筱文.我国抽样调查方法的最新进展[J].统计与决策, 2010, (8) :3.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会不同的抽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调查结果; 2.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在随机抽样中,结果的随机性和只有样本容量足够便可推断总体;

2.通过探究进一步了解、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进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简单随机抽样的意义;

教学难点

获取数据时,会判断调查方式是否合适;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三角板,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暑假期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准备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

按下面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结果能反映全校学生的一般情况吗?如果不能反映,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二、新课学习

方法1:调查学校田径队的30名同学

选取的样本是田径队的同学,他们暑假中体育活动多

方法2:调查每个班的男同学

只调查男同学,没调查女同学

方法3:从每班抽取1名学生进行调查

选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能客观的反映全校学生

方法4:选取每个班级中的一半学生进行调查

选取的容量太大,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对于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只要得到一部分样本数据就可以对于总体情况进行估计。如果得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那么对总体的估计就会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为此,我们总是希望寻找一个抽取样本的好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 为了获取能够客观反映问题的结果,通常按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被抽取机会的原则抽取样本,这种抽取样本的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注:随机抽样并不是随意或随便抽取,因为随意或随便抽取都会带有主观或客观的影响因素。在学校门口随机询问,或者利用学号,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如果学校人数较多,为了保证一定的样本容量,被调查的学生数一般不少于20人,取40至50人比较合适。

(1)班主任老师要求统计班里今天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到校上课同学的百分比。怎样得到班里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呢? 用普查的方法,请骑车子的同学举手,数一数就行了。

(2)如果用普查的话,统计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的人数,不计算出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人数所占全班到校上课同学人数的百分比。

(3)哪个是总体,哪个是个体?

(4)如果采取抽样调查方式,为了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同,可采用随机抽取学号的方法:将全班到校上课的学生的学号分别写在大小相同的纸条上,做成纸签,放入一个大袋子里,并把纸签摇匀。然后从袋中随机抽取5名同学的学号,统计这5人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并算出这些人数占5名上学人数的百分比,并把它作为全班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你感觉这种估计的精确度如何?

(5)将4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容量改为20,重复实验。

(6)将4、5中所得到的百分比与普查所得到的百分比加以比较,你发现哪此调查结果更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

7、你还能想出其他抽样调查的方法吗?

不同的抽样方法,所得到的样本可能不同,即使对于同样的抽样方法,每次抽样得到的数据也可能是不同的,这说明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随机性,即不确定性。一般地,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但只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就可以根据结果对总体做出估计。

想一想,用上面(5)中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估计今天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占全校同学人数的百分比合适吗?

由于不同年级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人数可能差别较大,因此,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比较合适。也就是先按年级进行分层,每个年级作为一层,然后按照各年级在校学生人数占全校同学人数的比值大小分配样本数。而在各个层内则采用随机抽样。

1、李大伯为了估计一袋种子中打动的粒数,先从袋中取出50粒,做上记号,然后放回袋中。将豆粒搅匀,再从袋中取出100粒,从这100粒中,找出带记号的打动。如果带记号的打动有2粒,便可估计出袋中所有打动的粒数。你知道他是怎么估计的吗?

解:第二次取出的大豆中,带记号的大豆占100粒的2%。由于经过搅匀,带记号的大豆在袋中是均匀分布的。所以,估计袋中约有大豆

50(粒)

三、结论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1)生活中要对某一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可根据简单的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 抽样,等距随机调查等抽样方法进行设计调查方案。(2)抽样调查的样本要有代表性,没有偏向。

四、课堂练习

1、你认为下列的调查和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1)某校的黑板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我校大部分学生不吃早餐》的报道。文章说:“本报小记者通过对课间到学校商品部买小食品的20名同学的调查,发现有16人是因为没有吃早餐而去买零食。由此推断,我校80%的学生在家不吃早餐。”

(2)在一场篮球比赛的实况转播中,解说员介绍了参加美国职业篮球比赛(NBA)的3名中国籍选手的身高。有位观众把这三个人的平均身高与美国球员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比美国人高。”

2、某商场8月份随机抽查七天的营业额,数据分别如下(单位:万元): 3.6,3.2,3.4,3.9,3.0,3.1,3.6 试估计该商店8月份的营业而大约是多少万元。

五、作业布置 课本P.90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4.2简单随机抽样

食品抽样及抽样装备的标准化 篇5

在食品质检机构的日常工作中, 都制定有较为详细的抽样方案, 一般会对抽样方法、抽样数量、样品签封和抽样单的填写等程序做出明确规定, 但往往忽视食品样品从抽取到返回实验室办理样品交接手续期间对样品的妥善存放运送和管理, 即忽视了对样品包装形式和存放运送的要求, 但这一点却会直接影响到抽样产品的检测结果, 从而影响对被抽样单位的评价。

笔者研究提出食品抽样中应考虑的食品包装形式及其存放、运送要求, 并就抽样装备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探讨。

不同食品样品的存放运送要求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 将食品划分为28大类、49个小分类, 共有94个单元的申证审查细则, 基本覆盖了食品种类的70%以上, 可以说食品种类繁多, 状态各异, 包装形式多种多样, 同时每种食品对存放环境、运送过程也有不同的要求。

食品包装及形式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一般有:塑料制品、纸和纸制品、布料、玻璃、金属、陶瓷、搪瓷等, 这些包装材料一方面对食品起到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也对食品存放和运送过程提出了不同要求。

包装材料的种类决定了食品包装的形式, 主要有:袋装、瓶装、听装、罐装、桶装等, 另外还有散装食品。包装根据其硬度可分为软包装、硬包装以及介于其中间的半硬包装。

根据食品自身的质保需要和相关要求, 食品包装一般又可分为:无菌包装、真空包装、保鲜包装、防潮包装、冷藏冷冻包装、气体充填包装、除氧剂包装和避光包装、蓄热剂及蓄冷剂包装等。

食品样品的存放和运送要求

食品自身的状态各异, 包装材质和包装形式多种多样, 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也各有不同, 这些因素对所抽取食品的样品存放和运送提出了不同要求。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见表1。

另外, 在抽样过程中, 应该注意食品外包装上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一般抽样过程中应注意的标志见表2。

国内质检机构抽样装备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抽样装备现状

一般质检机构都能配备专人、专车进行抽样, 但往往只配备了简单的食品包装袋和塑料胶带, 一些专业的抽样工具和样品存放设备都没有配备。

食品样品抽取后一般都杂乱堆放在车辆的后备箱内, 不合规范。

急需解决的问题

各级食品质检机构管理部门应指导并积极推动抽样装备的规范化建设和抽样工作的规范化整治, 同时食品质检机构要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抽样程序要求配齐所有的抽样设备。

现阶段, 可先对抽样车辆的后备箱进行分层、隔断等简单改造设计, 防止样品的挤压、翻滚和溢流等影响样品“原貌”及交叉污染的问题。

抽样装备的标准化建设探讨

车辆选型

选型原则:车辆应保证在多种气候条件下 (雨、雪、雾、冰) 、在不同道路条件下 (城市道路、乡村沙石道路和山区一般道路) , 运输及承载样品时具有较强的通行能力和机动性;同时, 车辆具有足够、合理的空间, 满足抽样人员的乘坐和临时性工作;另外, 车体应具有较大的空间, 满足车体改造后抽样工具的放置以及所抽样品的分类存放。

备注:1.食品样品有低温冷藏要求的, 要及时将样品放入车载冰箱内冷藏;2.对于抽取非定量包装食品 (散装食品) 样品时, 有无菌要求的, 需要预先准备好无菌容器和用具;3.对于怕晒和怕辐射的产品也要做出相关处理;4.防止流体浸染一般包含两种情况:防止雨淋、防止挤压或划破的流质体食品流出。

建议车型:上海大众途安、郑州日产等。

车体改造:后备箱分区、分层隔断, 一般可分为三个区, 即流质食品区、酥脆食品区和常规食品区;每区分为2-3层, 流质食品区应设有固定装置, 用来稳固食品;每层之间的隔层为抽拉辊道式设计, 便于食品样品的装卸;后备箱分区、分层隔断时留有冰箱/冰柜专区;后备箱的玻璃需要加贴隔热、遮光效果好的贴膜, 以保护食品样品;车体加强减震系统。

抽样设备

中小粒粮及粉状粮扦样器、取样铲、液体取样器、灭菌袋等常用设备应配备完善。

抽样保障设备

抽样评价 篇6

许多审计人员不倾向于或不善于使用概率抽样方法, 而习惯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 因为后者更容易掌握和实施。Hitzig (1995) 对其所在地的审计公司进行了调查, 发现94%的审计公司在开展审计工作中使用非概率抽样方法, 只有2%的审计公司使用概率抽样方法。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9年制定了新审计工作指南以取代1983年的旧指南。相比旧指南, 新指南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了非概率抽样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 突出了审计人员在样本量和样本选择方式上的直觉判断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依据交易时间主观选样的非概率抽样方法。

一、样本的选择

假设审计总体由4年共48个月的交易构成, 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每个月的交易用发票来表示。

时间抽样法就是以月份为非概率抽样单位, 而对抽取月份的所有交易不再进行抽样, 这也就是说, 对其中所有交易的发票进行全面调查。这里要注意的是, 每一年中的每个月份的选择概率是不一样的, 通常以被审计单位销售总账和明细账中记录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金额属于中等水平的那个月份作为样本选取月份。淡季和旺季月份不能作为样本选取月份。

假设样本选取月份包括2005年10月、2006年7月、2007年2月、2008年4月。这里的月份也可以换成星期和天等。

审计人员对这四个样本选取月份的所有发票进行了审查, 发现有些发票的账面金额存在误差。审查结果见表1。

下面我们分别使用比率估计法和平均估计法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与推断。

1. 比率估计法。

该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 计算样本误差率 (=样本误差总额/样本销售总额, 即:5000÷4600000=0.001087) 。第二步, 推算各年审计总体误差总额 (=样本误差率×每年销售总额) , 计算结果见表2 (表中部分数据存在微调) :

2. 平均估计法。

这个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 计算样本每个月份的平均误差额 (5 000/4=1 250美元) 。第二步, 估计审计总体误差总额 (等于审计总体总月份数乘以1 250美元, 即:48×1 250=60 000美元) 。第三步, 将得到的审计总体估计误差总额按每年销售额比例分配到每一审计年份。具体结果见表3:

在使用比率估计法和平均估计法对审计总体特征进行估计时, 有以下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 非同寻常的大额交易误差。如果抽取的样本中包括非同寻常的大额交易及其误差, 为了保证样本的平稳性和审计总体特征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的做法是将其从样本中剔除。如果样本中的大部分误差处于500~2 500美元之间, 那么15 000美元的误差就是大额交易误差。为了剔除所有大额交易误差, 检查所有在某一个金额以上的交易是必要的。一般来说, 大额交易误差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来确定。

第二, 记录缺失。有时候, 审计总体的部分或大部分销售记录文件缺失。如果记录文件缺失, 按原计划抽取的样本中也可能缺失交易记录, 用这样的样本估计审计总体特征, 其结果很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然而, 由于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恢复缺失记录比较困难, 因而只能依据这个有偏差的样本来估计审计总体特征。

第三, 错误分类和错误编制。一般不会为审计总体特征估计修正错误分类和错误交易记录。审计人员通常是按账面上实际记载的交易记录处理, 而不是按应该记载的交易记录处理。但如果样本中发生的这两类错误的金额很大, 在估计审计总体特征之前要进行必要的修正。

第四, 税法条文更改。有些交易按现行税法规定是不纳税的, 但如果税法条文做了相应修改后则需要纳税。如果预计在审计期间税法条文将进行修改, 那么审查审计总体的纳税情况就应该将其所有交易分成需要纳税和不需要纳税两大类, 并在每一类分别抽取样本进行估计, 合并两类估计结果即可得到审计总体特征的估计结果。

二、样本量的确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9年制定的新审计工作指南给出了非概率抽样方法下审计总体样本量n的计算公式:

其中:V为审计总体已知的账面总值, TM为可允许错报水平, AF为保证因子。

由于V已知, 所以只要确定可允许错报水平和保证因子就可以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样本量。

1. 可允许错报水平的确定。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被称为“可允许错报水平”。可允许错报水平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它是在不会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程度的错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确定可允许错报水平为重要性水平的2/3。

在确定可允许错报水平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两个因素: (1)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2)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2. 保证因子的确定。

保证因子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是对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的评估;二是对其他查明重大错报的分析程序的评估。

(1) 对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评估的分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 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处于最大值。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根本无法控制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 (2) 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稍微低于最大值。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查明重大错报。 (3) 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处于中等值。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一般能够有效地避免或查明重大错报。 (4) 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处于最小值。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能够很有效地避免或查明重大错报。

(2) 对其他查明重大错报的分析程序评估的分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 完全不能依赖的其他分析程序; (2) 稍微可以依赖的其他分析程序; (3)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赖的其他分析程序; (4)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依赖的其他分析程序。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9年公布的非概率抽样保证因子见表4:

假设审计总体的账面价值为3 758 000美元, 计划重要性水平为295 500美元, 可允许错报水平为197 000美元, 审计总体的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组合处于最小值, 对其他查明重大错报的分析程序属于完全不能依赖的其他分析程序。根据表4, 保证因子为2.0。依据样本量计算公式得到样本量为38[ (3 758 000/197 000) ×2]。

参考文献

[1].William F., Messier.A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rec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in nonstatistical audit sampling guidance.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2001;1

如何降低非抽样误差 篇7

统计误差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抽样误差, 一种是非抽样误差。其中, 抽样误差是由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 可采用概率抽样的方式进行计算, 并可通过调整样本容量、改变抽样方式等加以控制;非抽样误差是由抽样误差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 不能对其进行准确计算。在统计实践中, 非抽样误差在总误差中占很大比重, 所以通过减少非抽样误差来降低总误差, 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非抽样误差的主要类型

非抽样误差可归为三类:抽样框误差, 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以下就这三类误差分别进行讨论:

1.抽样框误差:理想的抽样框是使目标总体和被抽样总体一致, 但在实践中, 难免存在目标单位和样本单位不完全对应的情况, 从而使得目标总体与被抽样总体不一致, 产生误差。这种误差不是来自于抽样的随机性, 而是产生于不完善的抽样框, 称之为抽样框误差。抽样框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丢失目标总体单位、包含非目标总体单位、复合联接、不正确的辅助信息以及抽样框老化等。

当某些目标单位没有在抽样框中出现时, 这些目标单位就构成丢失单位, 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可通过其他途径将其纳入到抽样框中, 或对抽样框的数据进行调整;若抽样框包含某些非目标总体单位, 应利用其他相关信息对抽样框进行调整, 以此修正抽样框误差;对于复合联接问题, 可通过先验信息进行调整;对于老化的抽样框, 则需要对抽样框进行及时更新。

2.无回答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对被选出的样本单位进行计量, 因而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无回答可分为有意不回答和无意不回答, 主要表现为:遗漏、无法查找、社会参与意识薄弱、拒绝回答, 前两种都属于无意不回答, 后两种则属于有意不回答。根据无回答的表现原因, 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比如:对无意不回答, 就要求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认真仔细, 对工作抱有负责的态度;对有意不回答, 则要求调查单位事先做好宣传, 尽量取得被调查者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也要尊重被调查者的隐私和自由。

3.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误差, 这就需要调查单位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考虑全面; (2) 调查人员个人导致的误差, 每个调查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相差很大, 对调查项目中某些细节的理解也可能与问题的设计初衷有所出入; (3) 被调查者引起的误差, 被调查者可能因为某些顾虑而给出不符合自身实际的答案。

最后, 某些利益相关群体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 使其向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就使得数据结果完全背离事实, 对实际毫无意义。

三、降低非抽样误差的措施

由于非抽样误差在统计调查中具有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出发, 降低非抽样误差:

1.在主观上充分认识到非抽样误差的重要性, 重视非抽样误差, 树立减少甚至避免非抽样误差的信念。在很多统计调查中, 很多调查员和调查问卷的设计者都忽视了非抽样误差, 甚至数据分析者都只考虑抽样误差, 而不考虑非抽样误差, 这种对待非抽样误差的态度显然不利于降低总误差。

2.提高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统计调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而且基层调查员的报酬也不高, 这就使得调查员工作责任感不足, 没有认真对待调查工作, 进而导致一手资料的误差。对于这种情况, 基层领导一方面要进行督促, 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各种方式调动调查员的工作热情。另外, 虽然一些调查员对待工作很负责, 但由于能力欠缺, 可能他们自己对问卷内容都没能完全吃透, 就无法回答好被调查者提出的某些问题, 这样不仅不利于调查工作的开展, 而且会导致调查误差的增大。因此, 在开展一项调查项目前, 一定要先对调查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提高调查员相应的业务素质。

3.加强统计调查在社会上的宣传, 使人们认识到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性, 消除他们对统计调查的偏见, 以此降低由被调查者引起的非抽样误差。我们也可以看到, 每次国家统计局公布宏观经济统计数据, 大众一方面怀疑统计数据作假, 另一方面却是抽样调查时不合作, 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而这些虚假信息直接导致了统计数据可能不符合他们的预期。这种矛盾的产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众对统计调查的认识不足, 而这又使得他们不支持、不配合调查工作。因此, 纠正大众对统计调查的错误认识, 不仅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 更有利于得到真实的统计结论。

4.树立客观的第三方精神。这就要求统计调查项目要有独立的经费来源, 独立的、相对封闭的人员组织以及透明的统计调查实施过程。另外, 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统计监督部门, 对统计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查。

此外, 我们可以考虑从制度层面控制非抽样误差。制度层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度:

1.政府的角度。目前由政府出台的统计方面的正式激励和约束制度主要有统计法、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管理条例等, 但这些制度在市场研究中的约束力及其对推动市场研究行业的力度尚不明确。因此, 在这方面, 政府可以明确市场研究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规则, 以此达到激励和约束的真正效果。

2.市场研究机构的角度。一方面, 市场研究机构应对被调查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市场研究机构应加强对市场调查员的培训, 使其明确调查目标, 调查内容, 并且在薪酬方面可采取收益与工作量直接挂钩的策略。

3.社会非正式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角度。首先, 要消除大众对统计工作的偏见, 使其配合提供信息;同时统计工作者也要努力拿出高质量的数据, 从而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使其成为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统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真实的统计数据可以指导企业生产布置、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等。但如果统计数据本身就有很大的误差, 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 还有可能误导领导层作出不利于实际的决定。试想某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 若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大于真实需求, 就会使得企业多生产, 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积压, 利润下降;反之则导致供不应求, 使生产者不能获得全部利润, 还使消费者不能得到足够的效用。因此, 降低非调查误差, 从而降低总体误差, 是统计调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摘要:在统计实践中, 非抽样误差在总误差中占很大比重, 其对整个抽样调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对非抽样误差的三种主要类型分别进行介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降低非抽样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抽样调查,非抽样误差,降低

参考文献

[1].金勇进, 蒋妍, 李序颍.抽样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方匡南, 王斌会.抽样框误差测量及其控制[J].统计与决策, 2007 (3)

[3].郑霞, 刘光珍, 陈建阁.市场调查中非抽样误差的成因及对策[J].市场研究, 2004 (11)

流量抽样关键技术研究 篇8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带宽越来越大,网络上的流量急剧膨胀。在高速网络环境下,监控和捕获网络上的每个数据包已经不再可能。同时捕获每个数据包会导致流量管理和流量监控程序占用更多的CPU资源,内存资源。这些原因使得以往的流量管理和流量监控技术不能部署到大规模的高速网络环境中。

链路带宽的快速增长和网络流量的急剧膨胀使得流测量在高速网络中仍然面临着可扩展性挑战。为此,人们提出基于抽样的流测量:首先对分组进行抽样,然后对分组样本进行基于流的统计,从而保持流测量的可扩展性。Cisco在NetFlow中引入抽样机制形成随机抽样NetFlow(random sampled NetFlow,简称RSNF)[1],以适应网络的高速化。但RSNF的抽样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点[2]:抽样率(sampling rate)需人工配置,且在测量时不可变,造成使用不便。高抽样率会因过多消耗资源而引起路由器性能的降低;低抽样率因获取样本数量过少、总体信息缺失过多而造成分析结果误差加大。如何选择合适的抽样率往往使用户处于两难境地。同时当网路流量徒增时,抽样程序会过度占用系统资源。

文章首先介绍抽样技术研究现状,包括流量测试方法、流特征以及现有抽样技术。最后文章具体介绍了三种抽样技术的实现方法。

1 抽样技术的研究现状

本节首先介绍流量测量方法,之后介绍网络中的流特征,然后对现有抽样技术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

1.1 流量测量方法

流量测量(traffic measurement)是网络监测、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目前有3种方法用于流量测量:主机内嵌软件的手段、基于SNMP的手段[3]、基于NetFlow[1][2][4]的手段。

主机内嵌软件的手段是指在主机内安装流量监控软件来完成流量监测任务。主机操作系统中,主机与网络的通信一般是通过调用软件套接字(Socket)来实现的。因此在这个位置上嵌入一个软件就可以监控并截获往返通信的全部数据内容。主机内的流量监控软件能够截获全部通信报文,因此可以进行各种协议层面的分析工作。这一类软件的主要问题是处理能力往往不足。因此导致了丰富的功能不能同时使用或者实时使用。因此有插入硬件板卡来加强处理能力的做法。但是因为这种做法会导致费用大为增加,就又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当然,主机上的流量监控软件不能看到全网范围内的流量情况。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3]统计数据来获取流量信息。SNMP目前已经是几乎所有网络设备必备的能力。SNMP在提供对于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基本能力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组网络流量参数。因此,有人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流量监控软件。基于SNMP的流量监控手段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对于PC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要求不高,可以安装在一般的PC服务器上。同时,流量信息直接来自网络设备,不需要对于网络进行改造或者增加部件。配置简单、费用低是它的主要优点。但是,SNMP提供的流量信息只包括字节数、报文数等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对于略微复杂的流量监控要求,这种手段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它只能提供粗粒度的流量信息,不能满足深入分析的要求;

流(flow[5])级别的测量,它既能提供详细的流量信息,又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得到大量应用。为此,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组织在流测量(flow measurement)方面建议使用抽样的方法[6][7]。主流商用路由器大都支持流测量功能,如Cisco的NetFlow[1][2][4]就是广泛使用的流测量工具。目前,NetFlow已经成为流测量的主要工具,诸如主要业务、主要用户、流量矩阵等信息都可由此获得。

1.2 流特征

在讨论抽样技术前,我们先讨论下网络中流的特征和流对抽样技术的影响。

一方面流的大小是不同的[8]。而且网路中存在极其小的流(它的包个数小于10),导致使用抽样方法的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无法检测到。因此对任意大小的流进行抽样再估计这样的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但是,网络中80%是小流(包个数小于等于10个),20%是大流(包个数大于105或者106个)[8]。而这20%的大流占据了绝大部分流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象流和老鼠流现象。“通过监控和采集大象流,可以研究和分析网络的运行情况。对于现在大多数的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提供了准确估计大象流的方法。所以开发一种抽样方法准确评估大象流是现在研究的热点。这种抽样方法减少了处理数据包的个数,同时通过采用这样抽样方法,老鼠流将不会被采集,这样也减轻对系统缓冲区的占用。

另一方面在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方面抽样技术面临很大的挑战。第一,流的速率是不同的。这样导致对大象流的定义比较困难。第二,流出现的时间是动态的,持续的长短也不同。即流随机的出现,随机的消失。因此为了使抽样既准确又高效,根据流的变化选择一种合适的抽样率是很重要的。

1.3 抽样技术

本节介绍现有抽样技术及现有抽样技术的研究方法。

在宽带网络流量测量中采用的传统抽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系统抽样,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抽样技术进行介绍。

(1)系统抽样[8][9][10]:

系统抽样通过一个事先确定的函数来决定抽样的起点和抽样间隔等关键参数。最简单的系统抽样就是1/N系统抽样,它是抽取每N个数据包的第一个数据包。尽管系统抽样被广泛应用于高速网络中,但由于网络中流的多样性以及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的特性,利用系统抽样得到统计结果不准确。

(2)随机抽样[11][14]:随机抽样根据预先定义的随机过程来确定抽样的起点和抽样间隔。随机型抽样是从N个报文总体中随机选取n个报文作为样本。然而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存在同样的问题:用随机抽样技术估计的网络流量对小流的统计结果不准确。

(3)分层抽样[12][13][15]:分层抽样的基本想法是使用总体中的一些逻辑信息(这里的逻辑信息可以是按时间分层,按包大小分层,按包类型分层)来增加测量精度。根据这些逻辑信息在抽样前对总体报文进行分组。分层抽样过程分为2个处理步骤。第一步:将总体元素根据一些逻辑信息进行智能分组。第二步:每个分组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可以根据流的大小,流的持续时间进行智能分组。分层抽样的优点就是捕获和存储的流量数据少。

下图为三种抽样技术的比较图例:

传统的抽样技术面临如下两个挑战:一个是网络上流的多样性。即在同一时间段内,网络上会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再一个是同一个流在网络上出现的时间是随机的,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的,流的速率不同。所以采用传统的固定抽样技术虽然可以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但抽样误差精度不可控制[18][19][20][22][24][25][26][27][28][29][30][3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18]通过选取前K大个流减低流包大小的估计误差,同时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流量监控系统对带宽的需要。论文[19]采用的抽样方法是如果一个流的某个数据包被抽样,那么属于这个流的所有数据包都被抽样。如何评估流的分布问题,论文[19]采用论文[20]和论文[21]提出的方法。论文[20]采用统计推断方法估计流的分布特征。论文[21]对包抽样和流抽样进行了比较,实验数据说明流抽样比包抽样执行更准确。论文[8]提出了在抽样误差约束条件下的自适应随机抽样率的方法,根据抽样误差约束{η,ξ}以及大象流评测阀值这三个参数设计模型。该方法能够根据网络流量的变化自适应更改抽样概率,并且该方法可以控制抽样误差精度。但该方法没有考虑系统资源占用的情况。在论文[8]基础上,论文[2]针对现有NetFlow技术中存在的抽样率需人工配置且不变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抽样率的Adaptive NetFlow (ANF)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网络流量的变化自适应更改抽样率,并用新的抽样概率对缓冲区的流进行重正化(renormalization)同时抛弃分组数为0的流记录。但该方法在测量时间段内抽样率只能递减,不能递增。论文[10]在参考ANF方法后提出了改进方案,但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抽样率不是在测量时间段内的最适合抽样率,对每个流的抽样不是等概率抽样,同时没有考虑抽样误差(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当由总体中随机地抽取样本时,哪个样本被抽到是随机的,由所抽到的样本得到的样本指标x与总体指标μ之间偏差,称为抽样误差。)约束问题。论文[16]参见论文[8]的方法,在考虑系统资源情况下,提出了自适应尽力采样大象流的方法。但该方法没有考虑抽样误差问题。

2 三种抽样技术介绍

上面章节概括和总结了现有抽样技术的研究现状,本章具体介绍三种抽样技术。下面章节分别介绍准确及可扩展的自适应包抽样流量检测技术[8],一种业务流自适应尽力采样方法[16],以及流测量中基于测量缓冲区的时间分层分组抽样[20]。

2.1 准确及可扩展的自适应包抽样流量检测技术

本节介绍论文”准确及可扩展的自适应包抽样流量检测技术”[8]。该论文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首先,现有抽样技术的抽样误差不可控且估计结果不准确。其次如何在保证估计结果准确的前提下,避免过度抽样。最后如何估计网络流量。基于以上问题,该论文在分层抽样技术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抽样技术处理网络中的大象流。实验结果表明该抽样技术能在可承受的抽样误差范围内准确估计网络中出现的大象流。但该抽样技术没有考虑流量监控和采集系统在抽样时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问题。

为了准确和高效的进行抽样,流量监控和采集系统应该选择合适的抽样时间,同时抽样率应该根据流量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然而当针对大象流进行抽样时,由于流的到达时间的随机性,流持续的长度不同[8],这些原因导致抽样时间的选取是一个难点。为了处理上述问题该论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方法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系统将时间分成若干个block时间块(例如每个block时间块大小为60秒)。在每一个block时间块内系统用相同的抽样概率对每个数据包进行抽样。在每一个block时间块结束的时候,系统对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工作,之后流的大小可以被估计出来。注意一个block时间块是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最小的监控时间范围,同时在这个block时间块内按照大象流的评判标准抽样大象流,最后在这个block时间块结束时调整抽样概率。

流量负载是在确定时间段内所有到达数据包大小的总和。该系统在固定的检测周期内通过抽样的数据来估计大象流的流量负载。在该论文中选择确定block时间块为检测周期,同时这个block时间块是可配置的,例如论文[8]中将block时间块设置为60秒。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介绍该论文在估计流量负载时如何限制抽样误差的问题[8]。

假设在一个固定block时间块内有m个数据包到达,为了估计在这个固定block时间块内的流量负载,该论文假设从m个数据包中随机抽取n (1<=n<=m)个数据包,换句话说,以相同概率p=n/m的概率抽取每一个数据包。用mf表示属于流f的包个数,并用估计mf的值。nf表示属于流f的被抽样的包个数。

该论文的目标是在给定{η,ξ}(0<η<1)这两个参数下(η是概率论中的置信区间,ξ是在置信区间η时的单侧置信下限。例如可以将{η,ξ}分别设置为0.1。),在可承受的误差范围内,限制包个数估计和包字节数估计的相对误差。即要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表示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越小,说明估计值越准确。所以通过公式2可以看出,当{η,ξ}的值越小,估计值越趋近于实际值mf。在论文[8]中{η=0.1,ξ=0.1}。

因为n→∞时趋近于pf,并且的期望为pf,方差为pf (1-pf)/n。将公式2变形为如下公式:

其中Φ(.)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因此,为了达到预先设定的误差精度要求,需要抽取的包个数n满足如下公式:

通过上面的公式,该论文使用的自适应抽样技术能得到最优的抽样概率(5)

所以为了使估计结果的误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精度{η,ξ}范围内,在一个固定block时间块内每个包必须以随机概率P*进行抽样。

但该抽样技术没有考虑流量监控和采集系统在抽样时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问题。所以下面章节介绍在考虑资源占用情况下的抽样概率计算方法。

2.2 一种业务流自适应尽力采集方法

本章节介绍论文“一种业务流自适应尽力采集方法”[16]的一种业务流自适应尽力采样方法。该论文解决的问题是在抽样的同时考虑系统处理能力情况。该论文基于分段采样思想提出了一种尽力最优的自适应随机采样方法,实现特大业务流的精确估计,其中将监控系统本身的处理能力作为选择采样概率的参数。但论文没有考虑抽样误差约束问题。

为了考虑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对资源的占用情况,论文[16]提出了如下的自适应尽力采样概率:

其中Um表示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最大包个数,Ri表示单位时间内实际的包个数。从公式5可以看出当估计的抽样概率大于1时,说明实际的网络负载小于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的能力,所以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对数据包执行全抽样。

但为了避免频繁的抽样概率更替引起振荡现象的出现,当满足公式7时,系统不进行抽样率调整。如果不满足公式7,则进行公式6的抽样概率调整。

其中δ为允许的抽样包偏差程度值。从公式7可以看出δ值表示实际流量负载与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最大流量负载的偏差程度,当偏差程序小于δ值时,系统不需要重新计算抽样概率。系统通过这样方式避免震荡现象的出现。

虽然该论文在计算抽样概率时考虑了流量监控和流量采集系统的处理能力问题,但在根据抽样概率估计得到的实际流大小该论文没有考虑误差精度的问题。

2.3 流测量中基于测量缓冲区的时间分层分组抽样

本节介绍论文“流测量中基于测量缓冲区的时间分层分组抽样”[10]中提到的流测量中基于测量缓冲区的时间分层分组抽样发放。论文[10]针对NetFlow中存在的其抽样概率需人工设定且固定不变,以及当网络流量发生变化时NetFlow对资源的占用不可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测量缓冲区的时间分层分组抽样方法。它通过引入测量缓冲区对定长时间内到达的分组进行固定数量的抽样,既达到了抽样率自适应于流量变化的目的,又可以控制对测量设备资源的消耗,而且该方法易于实现。

该论文是通过下面得到抽样概率的:

首先系统采用分时抽样的方法,将时间分成若干block时间块,系统在每个block时间块内进行自适应随机抽样。

其次系统设置两个缓冲区,其大小分别为n。设置两个缓冲区的作用是一个缓冲区用于存储当前block时间块的抽样数据包,另一个缓冲区用于对上一block时间块的数据包进行统计。

然后在每个block时间块对前n个数据包采用p=1的概率进行抽样,之后对第n+i (i=1,2,…,∞)使用n/n+i的概率进行的抽样。

最后在block时间块结束时,利用抽样概率对数据流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但该论文计算的抽样概率没有考虑抽样误差约束问题。同时该技术设计的子测量时间段内的简单随机抽样不是等概率抽样,即每个包被抽中的概率和这个包在时间段中的位置是有关系的,越靠前概率越大。

3 结论

浅析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 篇9

一、抽样审计实施的基本程序

采用抽样方法实施审计一般经过以下程序:

1. 按照审计目标确定抽样总体的范围。

也就是确定在哪些项目中进行抽样。总体的确定十分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能否实现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此时应注意对象总体范围与具体审计目标的相关性, 总体中项目的同质性、可辨性和充分性。

2. 依据抽样参数确定样本规模。

依据总体数量、总体偏差水平、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来确定样本数量, 即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过小就不能反映出总体特征。

3. 选样。

确定了总体范围和样本规模, 就应从总体中按照随机原理选取相当于样本规模数量的样本, 总体项目选中与否完全由概率因素决定, 每一个总体项目都有同等被选中的机会。样本项目的选取越遵循随机原理, 其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高。在选取样本时, 可采用以下方法:利用随机数表选样、系统选样、分层选样、整群选样、金额单位选样等。

4. 审核样本。

抽取了样本之后, 就要对每一个样本进行审查, 从而获得样本的差错率, 并将这一差错率与预期的总体差错率进行比较, 以确定所使用的样本规模是否合适。一般来讲, 样本差错率与预计总体差错率大致相同, 则说明对总体中的错误估计恰当, 预计总体差错率较为正确, 样本的规模是合适的。如果样本差错率小, 则说明对总体中的错误估计过高, 样本规模也过大;如果样本差错率大, 则说明对总体中的错误估计不足, 样本规模也过小, 此时必须以样本差错率代替预计总体差错率, 重新确定样本规模, 抽取和审查新增的样本项目并重新获得样本差错率, 再与预计总体差错率比较, 直至小于或等于它为止。经过审查和比较, 记录下审查结果, 作为推断总体特征的依据。

5. 推断总体特征。

推断出总体特征是抽样审计的最终目的。依据样本的审查结果, 了解样本的差错率, 以此推断样本总体的差错率, 计算在预先确定的可靠性程度上样本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 并将这一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从而获得符合实际的审计结论。

二、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

1. 对现金付款业务的抽样审计。

审计目标———测试现金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抽样总体———被审计年度中的现金付款凭证经计算机辅助分类生成现金付款凭证数据库, 凭证总数621张。

抽样单位———现金付款凭证, 以凭证号为标志。

抽样参数———可信赖程度90%, 精确限度2%, 预期总体误差0.5%。

样本规模———将上述数据输入审计统计抽样软件, 自动得出样本规模160, 并生成样本库。

审核样本———发现2例误差, 将误差个数2代入审计统计抽样软件, 自动得出误差率为1.25%, 大于预期总体误差率0.5%, 需要追加40个样本, 并生成第二次抽样的样本库 (因样本误差率为1.25%, 大于预期总体误差率0.5%, 第二次追加样本时, 由第一次样本的误差率取代估计的预期总体误差率, 审计统计抽样软件将0.5%设计为一档, 因此第二次抽样时的预期总体误差率已提高到了1.5%) 。第二次审核样本时, 未发现新的误差。

推断总体———审计统计抽样软件自动得出审计结论:以90%的把握确信现金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错误率不超过3%, 健全有效。

2. 对固定资产的抽样审计。

审计目标——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披露中反映是否真实、合法与完整。

抽样总体——被审计年度的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固定资产4 098台, 总体金额4.25亿元。

抽样单位——货币单位元。

抽样参数——可信赖程度90%, 精确限度2%。

样本规模——将上述数据输入审计统计抽样软件, 自动生成样本规模110个, 占总体的2.68%, 样本金额1.91亿元, 占总体金额的45%;样本净值8 589.62元, 占总体净值55.78%。

定义误差——样本误差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转资、调拨、报废手续是否合规, 原值是否记录正确;账实是否相符;折旧计算是否正确等。

审核样本——通过审核, 发现固定资产计算机管理系统存在重大缺陷:使用权与授权使用未能有效分开, 数据遗失与处理错误责任不明、原因不清;内控系统未严格设置定期检查, 未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计算机病毒;折旧计算不正确等。审核样本发现误差金额为976.6万元, 误差率为11.37%。

推断总体——将样本误差输入审计统计抽样软件, 推导出总体的估计值为17 150万元, 有90%的把握确认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应在16 807万~17 493万元区间内, 而报表反映净值为1.54亿元, 不在此范围内。因此, 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净值很可能不真实。为此, 审计人员进行了详查, 调增固定资产净值后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应为17 193万元。

对固定资产的审计, 运用专业经验来判断差错与舞弊更为直接有效。

3. 利用定向性抽样对销售收入的审计。

审计目标——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

抽样总体——被审计年度销售发票、产品出库单或总收入金额。

抽样单位——销售发票、产品出库单 (张或元) 。

样本规模——定向所指:已开出尚未作收入的发票, 产品已发出尚未开票的出库单。

审核样本——定义样本误差:是否少计或转移、隐瞒、截留收入, 记录汇总误差。

推断总体——将汇总的误差数量或金额除以总体数量或金额, 计算所占比率, 判断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会计报表是否充分反映所有收入, 是否存在重大遗漏。确定差错的程度, 对舞弊予以纠正处理。

另外, 审计人员在对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利用抽样审计的方法, 快速查出违规拆借资金等问题。该公司收支业务频繁, 资金流量大, 货币资金发生额在10亿元以上。为了对该公司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解, 审计人员采用货币单位抽样法, 对100万元以上银行存款进行实质性测试。经对样本进行审查, 发现存在违规拆借资金问题, 审计人员增加了审计程序, 对该问题进行记录汇总, 发现拆借资金金额达1.7亿元。

三、抽样审计应用中需关注的方面

1. 掌握抽样审计的适用范围。抽样审计并不适用于所有

项目的审计。例如:当被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项目都很重要、被审计的项目具有较大的审计风险或从成本效益考虑并不有利时, 一般不应采用审计抽样方法;当被审计对象总体较小时, 也不宜采用抽样方法。审计人员在确定被审计对象总体时, 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同质性、可辨性、充分性、完整性。

2. 遵循抽样审计的应用基础。

抽样方法的运用必须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 这是抽样审计的应用基础。企业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则经济活动中发生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即使发生了错误和舞弊也能迅速发现) 。离开了这个基础, 审计项目的质量、效率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3. 做好抽样样本的设计。

样本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审计目的、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可容忍误差、预期总体误差、分层等技术因素。

4. 关注并降低抽样审计的风险。

审计风险 (AR) 就是通过审计抽样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不能完整反映总体情况的不确定性。风险分为固有风险 (IR) 、控制风险 (CR) 和检查风险 (DR) , AR=IR×CR×DR, 审计抽样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在符合性测试中运用抽样方法, 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抽样方法, 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检查风险。在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 只要适当地运用审计抽样, 并做好样本设计, 就能发挥抽样审计的作用, 降低审计风险, 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任务。

四、抽样审计应用建议

1. 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抽样审计运用的抽样技术特别是统计抽样技术, 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 才能做好样本设计、降低审计风险。因此, 要对审计人员进行这方面知识培训, 使其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有较强的理论基础。

2. 加强业务交流, 不断累积专业经验, 提高专业判断能力。

专业经验和判断能力是审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业务交流是总结、积累经验的最有效办法, 能够增强审计人员的接触面, 丰富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判断能力和整体素质。

3. 建立系统的抽样审计工作规范, 做到有章可循。

工作规范是审计人员的工作指南。系统的抽样审计准则、规范, 能够确保工作不偏离轨道, 促使抽样审计顺利进行,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 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准确度。抽样审计可以利用通用审计软件进行辅助计算, 从而使审计工作简便快捷,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摘要: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介绍了抽样审计实施的基本程序及实务应用, 并对抽样审计应用中需关注的方面和如何进行抽样审计作了分析。

关键词:抽样审计,审计目标,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晏金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与新编审计技术实用手册.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2003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化学客观题解题策略下一篇:案例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