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客观题解题策略

2024-11-07

化学客观题解题策略(共7篇)

化学客观题解题策略 篇1

摘要:相较于以记忆为主的初中政治, 高中政治侧重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不仅牢记书本知识, 还要学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文章旨在通过对高中政治客观题解题策略研究, 提高学生的政治分析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客观题,解题策略,命题

在高中阶段, 政治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客观题的正确解答,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客观题在高中政治考试试卷中分值占整张试卷的一半左右, 客观题的答题水平直接影响政治科目的成绩。命题人为了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辨别能力, 使高中政治客观题具有考查角度多、知识点跨度大、选项迷惑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客观题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给出答题策略。

一、高中政治客观题的组成结构

高中政治客观题, 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1) 题干。分材料和要求, 审好题干是做好客观题的基础。很多同学经常粗略看一下题干就着急看选项, 此时对题干的材料一知半解、对其要求模糊不清, 看了选项拿不准再去看题干, 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先入为主, 受选项对错的影响把握不准题干要求, 导致题目做错。审题干, 要达到以下要求。第一, 看清楚题干的选择方向, 确认选正确还是选错误。想读懂题干给的材料, 需要同学们平时注重知识积累, 看清楚题干要求则是答题技巧的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做题时读到题干的最后, 把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用笔标注出来。第二, 了解题干的命题类型, 看是知识点的理解、判断型, 还是事实的分析型、综合型。政治客观题中, 经常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与哲学中的某一领域出发分析问题, 或者从某一领域的某标题、某角度出发分析问题, 或是从不同主体角度解决问题, 或者通过对主要还是重要、直接还是间接、根本还是一般、决定还是影响等一些限制性词语的分析得出答案。第三, 看准题干规定的选择范围、角度、层次。要注意根本、主要、基础、决定性等词眼, 可以用特殊符号进行适当的标注, 以便在选项中筛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 选项。最常见的是四个, 也就是与题干相对应的题肢。可以分为四种情况:本身错误且不符合题干要求、本身错误但符合题干要求、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本身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以上四种情况告诉我们, 审选项时应结合题干, 建议政治客观题审题应遵循“先审题干, 后审题肢, 肢干相连, 以干求肢”的原则。审选项可以看选项本身的错对, 而选择选项要结合题干, 选出符合要求、反映材料寓意的选项。

二、高中政治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想要提高政治客观题的解题能力, 就要充分掌握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同时, 掌握一些政治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1) 选择时, 参照以下要点。第一, 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选项入选, 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选项一般情况下均不入选。第二, 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选项入选, 只能说明题干部分意思的选项不选。 (这适用于单项选择题, 不适用于多项选择。) 第三, 能从根本上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提出的问题的选项入选, 只对题干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对肤浅的回答的选项不选。第四, 对于复杂的选择题, 按照逻辑性原则, 综合运用以上要点, 选择最优选项。

(2) 解题方法。第一, 高效排除法。在综合考虑文章 (段落) 内容、所设题干和所给选项的各种信息基础上, 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 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或与文章内容不符的干扰项, 选出正确答案。高中政治选择题一般有“八不选”:1) 选项本身说法错误不选 (题干要求选错的除外, 反之, 亦然) 。2) 选项本身存在正误, 前正后误或前误后正。3) 选项和题干外延不符, 过大或过小。4) 选项和题干之间只有间接关系, 没有直接关系, 选项不能恰当充分地体现材料。5) 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倒置的, 与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恰好相反。6) 选项与题干内容变相重复, 没有意义。7) 选项逻辑混乱。8) 选项本身观点正确, 但与题干材料毫无关系。排除法能在短时间内帮同学们排除至少两个选项, 再结合其他方法, 可以大幅度提高选择的正确率。第二, 考查点判断法。该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题目, 因为每一道题都有自己的考查点, 能准确判断出命题人出题意图和要考查什么, 就很容易做对题目。第三, 比较分析法。比如, 用排除法去掉两个选项后, 剩下的两个选项该选哪个更合适呢?这时, 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 根据上述列举的规律选择更符合题干材料与要求的、与题干材料最密切的、在材料中体现最明显最全面最准确的。第四, 常识判断法。同学们除了牢固掌握课本知识, 对课本以外的时事政治也要多加了解, 丰富自己的常识。第五, 发散思维法。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

三、结束语

高中政治客观题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也与其他题目类型一样, 最根本的是要考查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学们只有夯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丰富自己的时事政治阅读量, 以上解题策略才更有价值。在运用解题策略时要融会贯通, 某一道客观题可能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总之, 要教导学生加强对政治课程的重视, 培养政治客观题的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怡.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实践的反思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叶思奕.提高政治复习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2 (11) .

化学客观题解题策略 篇2

一、组合拳——各类题类解题方法汇总:

(一)解所有的题(客观与主观题)都应遵循的方法。

1、 规范的审题思路:

(1)原则:细心、耐心、认真、审慎。

(2)过程:五部曲

一看。看哪里?设问,怎么样看?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二抓。抓什么?怎样抓?有哪四个常用方法是什么?抓关键词;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号法。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也看到,我国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具体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上讲,就是要坚持 首尾法排除B和D,在尾抓“突破体制性障碍”得出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平等发展

C.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都可以利用

D.股份合作制作为公有制主要的实现形式

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正式执行。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救助管理站所在地财政部门必须把救助管理站机构经费和专项救助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于一些地方救助任务重、同级财政部门安排经费有困难的,由省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材料说明词语频率法A。

A.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使国家的职能得以实现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D.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204月8日,长虹公司宣告:长虹“精显王”背投彩电全线降价,平均降幅25%,最高降幅40%。霎时间,中国高端彩电市场硝烟四起。前,索尼、东芝等合资名牌垄断了中国背投市场,由于图像模糊、屏幕闪烁,总销量仅几万台。,长虹推出图像清晰、稳定的“精显王”,使背投市场迅速启动,年销量50万台。这一变化说明A(引号法)。

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生产为消费提供⑽汛丛?SPAN>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④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领。领什么?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

四想。想什么?(哪二个术语?想到后能自觉运用解题吗?)想政治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

(1)怎么样想?准确、完整地想--五扣。扣什么?扣题目的材料想。

怎样扣?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你平时有严格遵循这些规范的审题思路解题吗?你最欠缺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改进?

2、科学的解题步骤——五子登科法(本人最欣赏的解法总结,由厦门松柏中学孙鲁越老师归纳)。有哪五子?

戴帽子——点题啊;观点明确啊;

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啊;

采点子——术语到位啊;(热点术语也别忘掉!语言可以简明,但不能只是骨头)

扣料子——扣住题眼啊;引用材料啊(分数就在材料中)

挖坑子——多角度思考啊!(空间有限,应详略得当)

你平时有严格遵循这些科学的步骤解题吗?你最欠缺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改进?

3、 塑造完美的答卷——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塑造答卷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怎样塑造答卷的“外在美”?表述清晰整洁,段落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

怎样塑造答卷的“内在美”?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二)解具体题型应注意的问题:

1、 单项选择题

(1)组合式选择题:选齐对的,排除错的和无关的(这是一般单项选择题也运用的方法;注意要认真圈划材料才能找准是否有关)。

(2)在做选择题中的“表明”题时应选择本质的普遍性的选项,不能选现象化的特殊的选项。

(3)做因果型选择题时,记住套用“因为…………….(选项内容),所以……………(题目材料内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如:

我国农村改革20多年来,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这种经营体制 C,D是结果非原因。

A、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B.使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使集体经济改变为家庭经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4)凡是考核二者或三者关系的选择题,千万要注意:只能选二者或三者关系表述正确且齐全的选项。如:回顾改革的历程,每一次的开放都为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从争取加入WTO到加入之后遵守其规则;从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到打破垄断、鼓励民间投资,其中的每一个理念,每一项措施都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迈进的步伐。这说明了:B(首尾法+只能选二者关系的内容)

A、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B、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

C、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D、改革必须采取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办法

(5)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6)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它们各自观点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主张用矛盾、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如:

教育部决定从年起起时间提前一个月,定在每年的6月7——9日,这一决定体现的唯物论的原理是A。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 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7)哲学原理不等于方法论,原理探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探讨的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

(8)哲学道理、寓意包括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哲学启示则主要指方法论(对以后的行动有什么指导作用。

(9)在碰到“只要……就……”和“只有……才……”这类题时,其主体如果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时就要小心了,其表述一般是错的。如:只要加入WTO,就能解决我国国企的深层次矛盾。

(10)注意共同与分别的区别。

(11)在做“作用”与“反作用”;“决定”时,认真看清题肢有没有“于”这个词,有与没有意义可是完全相反的哦。

2、 不定项选择题:

(1)看选项——排错

(2)圈划题眼——排异,排重,排倒,对口(主体或外延相一致)。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意味着C。

A.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要充分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政府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市场秩序 D.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华尔街似乎就一直没有太平过,6月25日,世通公司又爆出38亿财务欺诈案,世通公司向纽约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了美国破产案的历史新纪录。曾几何时,美国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但一个接一个的财务丑闻,让“诚信”二字在华尔街蒙受耻辱。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D。

A.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交易的重要内容

B.如果缺乏诚实信用,市场交易秩序就得不到维护

C.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3、 辨析题。高考中一般辨析题有哪二种类型?分别应该怎么样处理?

第一类型是正误混杂型,处理方法是分点分段分别说明后在总结时立正确观点。

第二类型是条件欠缺型,处理方法是补充各种条件分点分段分析,最后指出其错误的根源。

4、 图表题。审题做到“七个相结合”,解题做到“三从三到”。

(1)“六个相结合”是指:①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他设问相结合;②是将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内容相结合;③是将图表和图表外的注释相结合;④是把纵读和横读相结合;⑤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他材料相结合;⑥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他教材相结合。

(2)“三从三到”是指:①从数字到术语;②从现象到本质;③从理论到实践;

“本质”和“术语”是同学们最容易忽略,又是我们通过努力最容易拿到的分数。不同事物比什么?比出异、同,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同一事物比什么?比出变化与趋势。通过以上比较所得的结论都是“现象”答案不能到此为止,必须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得出书本术语或者是时政术语!!!

在解图表题时不需要对年份进行再现,但对一些特殊的年份要指出其特别的内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唱着《东方红》”,在政治上站起来了。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唱着《春天的故事》”,在经济上逐步富起来了。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形成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国人民在江泽民同志的领导下“唱着《走进新时代》”,在国际地位上强起来了。

1992年——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召开,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思想。

19——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脱困。

——十六大召开,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思想。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修改宪法。

——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进入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为核心(胡锦涛同志开始集党、国、军大权于一身)的执政时代。

:我国进入总体小康。

:我国进入全面小康。

5、 解意义题时坚持做到哪“三从三到”:① 从直接到间接;② 从经济到政治。即一般答什么?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③从国内到国际。即一般答什么?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6、 在做“A就是B”类题时,先将A和B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本质特征表述出来,然后将A和B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和“同”,从中作出判断。如:

瑙鲁的泥土能成为商品,根本上讲是因为C。

A.瑙鲁缺少泥土,进口的泥土满足了该国农业生产的需要

B.存在着矿产品与泥土的物质交换过程

C.这种特定用途的泥土经过了人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

D.没有泥土,就没有瑙鲁的农业生产

7、 在做没有说明用哪个年级或哪一部分知识解题的题时,必须坚持:“各人自扫门前雪”原则。

8、 做现实题时注意得出对国家的或自己的启示。

9、 做漫画题时要特别理解好点题的文字及画面的反差。

10、做二位人士的题时注意:一般是二人各有二个观点,对错各半,将二人的观点扬长避短就可以了;做三位人士的题时注意:最有可能是前二人的观点对错各半,第三人做正确的总结;做四位人士的题时注意: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1、注意基本业务与基本职能的区分,凡是此外之前的是基本,此外之后的是非基本。如,政策、人民币、国库是人行的基本职能,但外汇和黄金不是央行的基本职能。

12、在解选择题时注意选项中的如果表述有“和”注意其前后内容是否都表述正确且的题目有关。如:目前,国家出台了《2003-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有利于C。

①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②保障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③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 ④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④

在做到一些没有学过的知识,但又和书本知识相类似的题时,可以使用迁移法——将书本中已知的知识推断出题目中类似的知识,如:

对国际价值理解正确的是:本题可以参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知识来解题BC。

A、在世界市场上,不同国家的商品具有不同的国际价值

B、在国内市场上,人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在世界市场上,价值由世界劳动平均时间决定

C、在世界市场上相对国际价值来说,各国互不相同的国别价值是以“个别价值”的身分出现的,因而不能作为计量国际价值的尺度

D、世界平均劳动的单位是各个国别价值的平均值

相类似的题还有,世界各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时都会出现腐败,因而我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腐败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我国也如此;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也不能置身其外。

在做题时注意“手段”、“途径”和“目的”的区别

散手拳——应联想的相关知识和易混知识的零散精髓心得:

经济常识部分

供求与商品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²

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别,只有优劣之别。

见到价格只能从价值和供求方面寻求答案,不能从使用价值处想。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由纸币的发行量决定)。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地说,²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④政策性调整,国家的保护价、指导价等理顺价格关系的措施会引起价格上涨;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货币的二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们的区别方法有二:是否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关键词不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买或卖等相关字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与价格相关的关键词如价格、定价、贵、贱、便宜。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但其本质不是商品。

纸币只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因为必须要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执行这两个职能。

对待货币态度要辩证,即既要反对拜金主义;又要反对鄙视金钱,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既反对拜金主义,又反对鄙视金钱²。

见到经济活动(如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怎么样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怎么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想:国家、企业与个人。

见到市场经济应想到面向市场、价值规律、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

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① 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② 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科技;③ 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④ 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⑤ 效益:努力降低成本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⑥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⑦ 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主体、主导与被支配的关系;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平等地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入的行业与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将有利于:B

①非公有制经济能更多的参与到国有经济的改革中 ②强化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 ④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A.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股份制(不是股分合作制)要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但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实现股份制注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²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地位区别。

按劳分配属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适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不属于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D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B。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成功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应该在此基础上再来谈经济效益的地位,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通过科技、管理与素质等手段减少投入,增大产出。在选择题中判断经济效益是否提高既要看利润是否提高,又要考虑投入有否降低——定义和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公式是判断标准。

适当的公民储蓄利国利民,但公民储蓄太多和太少于国于民都不好。

走城镇化之路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业的根本之策,科教兴农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

商业保险是建立在商业原则,不是自愿原则基础之上。

公平等自愿的原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遵守法律和法规。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要注意减去免征额并分段计算。或用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正确的消费观是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做到适度消费。

在市场交易的四原则中,注意四原则的地位勿张冠李戴。公平原则着重强调的是“斤两足”,诚实信用原则强调是“真实”。

WTO的最重要原则是非岐视原则(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不是非关税壁垒原则。

在涉及经济全球化时,不要用经济一体化这一词。

引进外国的资金不是越多越好,引进外国的技术不是越先进越好,应该怎么办?注意“适用性” 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的实际出发,以能够消化、吸收、提高、创新为好。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及“平等互利”原则。

在经济常识中见到动力要想到科技,在哲学常识中见到动力要想到矛盾。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各国都在探讨这中,都尚未建立、形成。

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员与保障的对象是全社会成员,不是社会保障线以下的人或是残疾人,但它只是保障被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指:

A.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B.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

C.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D.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并没有改变其集体经济的性质。市场机制就是指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即商品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如:

在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同时,还运用了价格杠杆,国家调整黄河下游引黄渠道水价,农业用水价格提高了一倍,工业用水价格提高了11倍多。这一手段促进了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这充分显示出A。

A.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的价格机制

C.中央定价是我国价格形成的主要方式 D.我国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

国家的统一定价体现了计划手段。如:从年3月,我国开始对黄河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流域各个省区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分配水量,再由各省区负责分配用水。这一措施属于A。

A、计划手段调节 B.市场手段调节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D.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提供短期贷款,后者提供长期贷款。

市场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合理,但并非都是优化合理,也可以使社会各部门的生产忽大忽小,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

哲学常识部分

运用哲学常识解题时应注意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统一。在做选择题不能确定某一世界观原理或方法论要不要选时,可以反过来考虑其对应的方法论或世界观原理可不可以选,可以的话,选,反之则否。

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的材料也符合实事求是(一般二者是同时表述的),也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与方法论。如:考虑到欧元国的现状,各国规定欧元现钞流通后,欧元国旧币仍要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在回收旧纸币的期限是十年,上述做法符合的哲理有A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足点。

意识的产生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二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且二者在意识产生时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前者是根源、关键,后者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绝对不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人脑,只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凡是三者或者以上的都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解题。

凡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体现了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但并不是改变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起作用又是需要条件的,所以人们不能改变联系本身,但可以改变联系起作用的条件,让联系起作用或不起作用。

任何事物必定与他事物有联系,但并非任何二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

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虽然人类不能改造规律,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

有因必有果,即使是毫无结果,这里结果就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毫无结果”

所有的转化都需要条件。如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根本动力是内因

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一定是内因:如:为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中央确立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有优势、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是A。

①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②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③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要求 ④因为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⑤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再如:对外开放是振兴中华的基本立足点;实施“走出去”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中依赖外国的资金与技术;我国、外国货币的升贬值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广告比商品的质量、服务更重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解题方法:

(1)前提法;(有什么区别?主次矛盾前提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前提是只有一个矛盾)。

(2)方法论法(有什么区别?主次矛盾是讲做,解决问题,矛盾主次方面是讲想,分析问题)。

(3)关键词法(主次矛盾有哪些关键词?弹钢琴,以……为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画龙点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关键。抓中心。抓根本。抓重点。抓症结。抓要害。抓中心。抓核心。抓大放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家有千件事,先办紧要的。打蛇打七寸。矛盾主次方面有哪些关键词?本质。性质。主流。主体。抓支流。抓根据。大多数。极少数。瑕不掩瑜。赵人留猫。

凡是结构调整都符合事物在构成方式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质变(发展)。

发展是质变,但质变未必都是发展。

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扬弃”不是抛弃。

在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题时,应两者同时具有。如:考虑到欧元国的现状,各国规定欧元现钞流通后,欧元国旧币仍要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在回收旧纸币的期限是十年,上述做法符合的哲理有A。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事物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上升的,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循环往复的。

在用实践与认识解题时应注意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地思考二者的关系。如: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区分好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是因为认识才能回到实践得到检验;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世界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理性认识未必比感性认识正确。

哲学都是有哲理的但未必都是正确的。

哲学、理论未必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指导作用是指正确的促进作用。

任何人的活动都有意识的指导,那怕是盲目的活动也是有错误认识的指导。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是实践),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二个:(直接经验)参加实践和(间接经验)读书,这二个途径各有什么优缺点?前者记得牢记得久,但费时费力费费;后者省时省力省费,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学习中要将两者相结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实践。

政治常识部分

在运用外交政策知识解题时应和国家性质、国家的对外职能、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结合起来。如: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不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坚持对外开放这一长期的基本国策,也体现我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对外职能;我国坚持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应和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相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职能具有维和职能,所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资本主义国家则有扩张侵略职能,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构成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不适用我国的外交政策。但对外国干涉台湾问题则要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相关知识(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来谴责驳斥他们。

我国有五级政权,最基层的国家机构是乡镇,村委会(村民自治委员会)、社区都是公民的自治组织,都不是国家机构,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公民依法对其行使的监督,都不是行使政治学所讲的监督权,但属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而是一个国家机构。

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构履行,其他机构、团体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如党派(中共、各民主党派)、政协、社会团体。

我国国家主席不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而是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单独行使权力,必须和全国人大共同行使。

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这也是依法治国应有之义(国务院是广义的立法机关)。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但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只是政治上的领导,不是组织上、业务上的领导。

国家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有特定的含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不包含其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领导人的权利;监督权是指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所以对公、检、法、政府的监督是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但对村委会和社区的监督,对非国家机关的检举、举报(如某个好公民检举、举报其他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不属于这里所言的监督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答出各自的地位)。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而是通过人大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利。

人大代表只能而且必须代表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不能代表他个人和他所在的民主党派(假如他是民主党派人士)的意愿和要求。

制度建设是党建的治本之策,加大打击力度是治标之举。

原则不等于事实。原则是指国家制定政策必须符合的要求。所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平等原则,是指国家制定所有的民族政策都必须符合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要求,但并非指各民族已在各方面实现了平等(如经济文化方面尚未实现平等),但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已实现了平等,表现在哪三方面?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我国加入条约不等于与他国结盟。结盟是指加入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军事性的对抗性的排他性的组织;我国目前加入的条约都是符合联合国的宪章与原则,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非军事性的)合作的(非对抗性的)组织。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守法、执法上一律平等,但在立法是不平等的,国家的立法(还有路线方针政策)只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

阶级斗争在我国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凡是违法犯罪活动都属于阶级斗争的敌我矛盾。

除非暴发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我国的中心工作都是经济建设,主要矛盾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千万不要被一些突发事件所迷惑,如认为防“非典”、防禽流感、抗击当时的天灾人祸(洪涝、旱灾、风灾、地震……)是当时的中心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主要矛盾的观点都是错误。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C。

①表明我国一切工作必须围绕扩大就业来展开 ②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凡是见到有“政府”、“部”、“委”的机构判断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公安部)属于国家机关中的行政机关。五级政权的简称+“委”判断为中共组织。

凡是国家的知识应联想到: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执政为民等知识。执政为民。

凡是涉及中共的材料,应联想到: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为什么、怎么样加强与改善党的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代表”。

国家、省、市、区领导是指其中的党领导和国家机关(主要是政府领导)人。

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是唯一方式,因为我国决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使用武力条件有三:台湾当局宣布独立或“公投”时;台湾当局对统一久拖不决时;外国反华势力介入时。

民族、宗教与国家政权是紧密联系的,因而国家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执行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稳定。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各个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而绝无优劣之分。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国家修缮宗教庙宇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文物,并非鼓励宗教发展与鼓励公民信教。

宗教组织的状况发生了变化——由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转变为爱国守法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但其本质仍是是对人民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没有发生变化。

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三自一爱”方针是“自传、自治、自养,爱国”。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要求宗教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活动准则上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行为准则上要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不是要求他们思想上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国家之间有共同的利益,不等于所有的利益都相同,也不等于根本利益(统治阶级长远的利益)相同。

“本质”一词内涵:“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本”事物重要的特征。因而“本质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最重要的特征。在有关见到“本质特征”的高三知识时,一般要将该知识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最重要的特征。

只有中共时,使用中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在有中共与民主党派是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不等于共同制定、共同决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人大代表的产生是选举,政协委员产生的办法是推选。

民主党派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中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

恐怖活动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但不是主要障碍。

高三中运用得最多,最有高三特色的解题方法是“阶级分析法”;凡是见到高三知识中的“性质”、“阶级性”、“阶级性质”等字眼时都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解题。这样运用“阶级分析法”:指出其为哪一阶级服务,除了政党以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论证过程:除政党外,都是从经济基础性质决定国家性质,再从国家性质决定所到高三所学过的其它政治制度、法律政策等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政党阶级性的论证过程:指出任何政党都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进而说明判断政党阶级性的依据是看它在实践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再从其在实践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判断其阶级性质即可。

请同学们将高三内容填写在右边的图中,形成知识树。

注意:有哪一知识是例外,为什么?(政党,因为政党可能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也可能是代表被统治阶级利益的)本知识树对我们做我国的国家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制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高效阅读政治课本最有效的8种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随着我国信用卡使用的快速增加,信用卡领域的违法犯罪也随之增多。我国信用卡使用快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江苏学业水平考试考题)

A.使用信用卡能够节省交易费用 B、信用卡的功能全面,收款手续简便

C、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强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时的统计,仍然有3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书上还有诸如: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他们都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化学工业流程题的解题策略探讨 篇3

一、化学工业流程题的特点

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命题,工业流程题逐步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主流题型。化学工业流程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背景新颖,试题陌生度大,需要考生在陌生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2. 知识覆盖面广,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涵盖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反应原理以及实验基本操作。3.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观,能有效体现新课程的特点。4. 能力考查要求较高,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

二、化学工业流程题的主要考查内容

化工流程题虽然来源于工业和生活,命题背景广泛、新颖,但其考查的内容仍旧紧扣教学大纲,并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整合能力和在新情境下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和解决的能力。知识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

1. 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转化的条件及反应。

2. 基本理论和原理:

①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②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③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原理:影响速率与平衡的因素。

3. 实验基本操作:

①原料的预处理:研磨、灼烧、浸出等;

②物质分离提纯:过滤、萃取、蒸馏、调节pH沉淀、结晶、洗涤、干燥等。

③物质的检验:产品纯度检验、杂质离子检验等。

解读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 篇4

当问题涉及多个化学反应, 如果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出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式及某物质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式求解, 则会化繁为简.

例1 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a g与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蒸发水分后得到固体 ( 不含结晶水) b g, 求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

解析: Ⅰ. 此题若用一般方法求解, 化学方程式多, 数据多, 运算量大, 易出现错误, 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寻找关系式, 即可化繁为简.

因为完全反应得b g固体 ( 无水硫酸盐) 均由金属元素和硫酸根两部分组成, 其质量为金属元素和硫酸根质量之和,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盐重金属的质量和四种金属粉末的质量相等, 则盐中硫酸根的质量为 ( b - a) g, 设反应生成H2x g

由H2SO4~ SO42-~ 2H+~ H2, 得

Ⅱ.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

因此金属和硫酸反应时, 需要硫酸的质量为生成氢气质量的49 倍.

设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为x g, 则需要氢气的质量为49x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得: a + 49x = b + x, x = ( b- a) /48 g

二、侧面突击, 化难为易

有些化学计算题, 正面求解有难度, 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各物质的组成, 侧面突破, 可化难为易.

例2 有一包Fe SO4和Fe ( SO4) 3的固体混合物, 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 , 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 仔细分析, 可以看出Fe SO4和Fe ( SO4) 3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 硫、氧原子个数比总是1∶4, 质量比为32∶16 × 4 = 1∶2. 设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 则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x% , 所以有31% + x% + 2x%= 100% , 解得x% = 23% .

三、巧妙估算, 迅速求解

有些计算题可根据其特征进行估算, 不必详求精确数值, 从而可以简化解题步骤, 提高解题效率.

例3 a和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和y, x分子的组成为ab2, 其中a元素占50% , b元素占40% , 则y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 ab2 (B) ab (C) a2b (D) a3b

解析: 这道试题可采用估算的方法, 因为a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化合物x中比在化合物y中大, 在x分子中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a∶b = 1∶2, 则y中a∶b < 1∶2, 故应选答案 ( A) .

四、利用差量法, 提高题速度

例4 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 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 而液体和固体不能通过. 容器质量为1 g, 体积为0. 04 L. 容器内盛有32. 5 质量分数为40% 的稀硫酸. 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 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 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 依题意得出浮力F浮= ( 1 × 0. 04 × 1000 ) /1000 = 40 /1000 = 0. 04 N. 所以容器及容器内物质的重量不超过0.04 N, 即它们的质量不超过0.04 kg ( 40 g) , 则容器物质的质量不超过40 - 1 = 39 g.

设锌粒质量最大不超过x g.

因此, 重视引导学生从题设条件出发, 运用概念和原理对题中的数据进行剖析, 找准相关项之间的关系, 再进行计算, 这样可培养学生简捷、正确的解题思路, 提高解题技能, 促进解题技巧的逐步形成. 并且在教学中加强跨学科试题的训练, 经常联系实际, 分析其内在联系与蕴含的学科理论,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在解答计算题时, 有时因反应类型不好把握, 给解题带来诸多不便, 如果仔细分析, 往往可以找到一些特殊解法, 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下面介绍几种化学计算题的巧解法.

关键词:巧解计算题,关系式,估算法,差量法

参考文献

初三化学“除杂题”解题方法 篇5

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化学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化学“除杂题”解题方法

原理 1、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2、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3、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4、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5、有时题目中有特殊要求(不外加指示剂。为了控制除杂液体加入的量,必须有明显现象) 1、沉淀法 原理: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2、化气法 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3、置换法 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4、吸收法 原理: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5、其它法 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中考化学试题难易程度不变:无论在指导思想、立意原则和考查要求方面,还是在试题的内容广度和难易程度方面,20中考英语试题都将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要注重内容的形式和创新,力求体现“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试题按其难易程度分容易题、中档题和较难题:难度系数在0.7以上的为容易题,难度系数在0.4—0.69的题为中档题、难度系数在0.39以下的题为较难题。 试题结构与相同,分值为:Ⅰ卷包括单项选择(总分值共20分)、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20分),Ⅰ卷满分50分。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Ⅱ卷包括交际运用(15分)、任务性阅读(15分)、书面表达(20分),Ⅱ卷共50分。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的建议 1、激发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初三化学学习内容是先易后难,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部分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可能渐渐下滑,对学习意志不强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逐渐丧失对化学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2、专心听讲  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当然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听,而是主观上积极努力地听。一般来说,老师在讲新课前,一般都用五分钟来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概叙要阐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五分钟里所讲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将是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整堂课的听课效率。而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总结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与老师一起复习,对笔记进行补缺补漏。  3、重视实验 (注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用准确精准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中还要积极地思考,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灵活记忆(多用口诀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理解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但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只有20多个,前20号元素是必须记住的(可5个一组进行记忆,降低记忆的难度)。还有一些经常用到的元素符号也是需要记住的,虽然考试的时候会直接给出试卷中需要用到的元素符号,但是记住了,就可以省去翻阅的时间。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必须掌握。开始学习化合价时老师都会给出常见元素化合价的口诀,所以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必要时记笔记,以便复习。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5、联系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要有一双发现化学的眼睛)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二氧化碳时,我们可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我们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学会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用硫磺漂白银耳,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新型化学电源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篇6

在考查时该类电池一般会告诉相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方程式, 只要根据元素的常规价态去判断即可. 我们在解题时要记住, 在新型电池中,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负极材料; 而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材料.

例1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 与普通电池相比, 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子为:请根据以上提示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 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

( 2) 在放电时, 正极发生了______ ( 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 已知, 负极的反应式为: Zn - 2e-+2OH-= Zn ( OH) 2, 那么可知正极的反应式是什么______.

( 3) 在放电时, ______ ( 填“正”或“负”) 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解析: 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由高铁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知, 负极材料应为作还原剂的Zn. 由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负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可知, 正极反应式为Fe O2- 4 +3e-+ 4H2O = Fe ( OH) 3+ 5OH-, 正极生成了OH-, 碱性增强.

做这类题目时,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 在阅读题干时必须认真理解化学方程式, 因为这个方程式关系到解题的思路呵呵答案. 其次, 要大胆推测. 这类题目比较开放, 所以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猜想、推测, 如果答案不对再重新思考.

二、考查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 有以下几步要完成: 首先, 分析物质得失电子情况, 据这一内容确定正极、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 其次, 还要分析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再次, 写出比较容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 最后, 若有总反应式, 可用总反应式减去第三步中的电极反应式, 即得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例2 Li - Al/Fe 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 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 Fe S + 2e-=Li2S + 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 A) Li - 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 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 1 价

( B)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2Li + Fe S = Li2S+ Fe

( 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 - 3e-= Al3 +

( D) 充电时,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 S

分析: 由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知, 在负极上Li失去电子被氧化, 所以Li - 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 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0 价, A错误;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 - 2e-= 2Li+, ( C) 错误;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正、负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之和: 2Li + Fe S = Li2S +Fe, ( B) 正确; 由于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 2e-= 2Li, ( D) 错误.

三、考查新型电池充放电时的判断

电池充电的实质是把放电时发生的变化再复原的过程, 即放电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的过程, 如铅蓄电池放电、充电的变化为:

解决该类题目时, 先分清原电池放电时的正、负极, 再根据电池充电时阳极接正极、阴极接负极的原理进行分析.

例3 Li Fe 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深圳大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 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Fe PO4+ Li++ e-= Li Fe PO4, 负极: Li - e-= 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 PO4+ Li = Li Fe PO4

( B) 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 ”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 C) 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 D) 放电时, 在正极上是Li+得到电子被还原

分析: 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Fe PO4+ Li = Li Fe PO4, 充电时总反应式为放电时的逆反应, ( A) 错误; 放电时, Li+向正极移动, ( C) 错误; 由放电时正极反应式可知Li+价态不变, ( D) 错误. 想解这类题目, 要了解充电电池的实质, 明白其工作的原理, 如果还是没思路, 还是要从选项入手,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

摘要:在高中化学中有一类新型的题目——新型化学电源题, 这类题目常常出现在一些考试中, 尤其是高考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类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来谈谈这一考试题型.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型化学电源,题型,策略

参考文献

政治主客观题的解题技巧 篇7

一、选择题

1. 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说将错误的答案排除出局, 然后, 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换个角度来说, 就是直选法, 即直接将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来。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 因为在各类选择题中, 要么是排除, 要么是选择, 二者必居其一。

2. 因果法

在选择题中, 有一种通常用“其原因是”或者“其结果是”设问形式设问的, 便是属于这种形式, 这时, 可以运用“因果法”。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因果关系的顺序性有两种情况:由结果找原因和由原因找结果, 因此, 解题的方法也就存在两种, 前者, 我们叫做“执果索因”, 相反, 后者, 我们便叫做“执因索果”。

3. 归类法

在政治选择题中, 有一类是以“……是”“……是指”设问方式将题干与题枝连结起来的, 这种类型, 可以运用归类法去选择, 也就是说, 从“属性”上将它们归入相应的类别中去。

4. 意义法

这类选择题在政治选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常是用“有利于”“其意义是”等设问将题干与题枝连结起来。由于事物的意义往往是多方面的, 因此, 解答时, 关键在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符的意义。

5. 发散法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弹性思维, 对于一个事物, 它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维, 而这对于政治选择题而言,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然而, 必须注意的是, 发散的同时, 要注意聚合。

下面例举政治选择题常见的五种典型设计模式和对应的解题技巧:

第一, 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 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在做选择题、特别是复合选择题过程中可以先看选项, 先排除错误的选项, 再看题目和材料, 这样能够达到节约时间、降低难度的目的。

【例】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④想问题, 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中 (1) 明显错误, A、C、D中都含有 (1) , 所以直选B项。

第二, 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的题枝不能入选。解题时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 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例】漫画:穿上“马甲”, 你还认识我吗?漫画的内容主要违背了辩证法的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D.要有创新精神, 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这是一道漫画题, 漫画一般都是讽刺现实问题的, 要读懂、读全漫画的内容, 包括标题、文字内容、图画形象细节等, 这是解漫画题的关键。题目设问的关键词有两个, 即“辩证法”“原理”, A项是唯物论, B项是认识论, D项是辩证法发展原理的方法论, C项即是答案。

第三, 题干是唯一要求的, 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等字样, 有些选枝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 也不能选。

【例】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主要是为了

A.调节公民的个人收入。B.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只有A项符合“主要”的要求。

第四, 选枝正误相混者, 即题枝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 不能入选。

【例】“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很好地说明了审美心境有一种抗干扰性, 以使既有情绪能够外化在客观事物中。从哲学角度看, 说明

A.立场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D.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其中D项最具欺骗性, 因其后半句是错的, A、B无关, C为正确答案。

第五, 属于因果关系的选择题, 干枝因果相悖者不能入选。

二、主观题答题技巧

1. 审题思路

一看, 即看设问。这就要求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即从范围 (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经济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等部分) 、角度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方面看。

二抓, 即抓关键词, 设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抓中心意思。通常可用首尾法, 词语频率法, 同一中心法, 引导法来抓。

三领, 即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要从题目的材料出发, 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 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四想, 即想政治术语, 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要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 准确完整的联想。

五扣, 即扣题目的材料, 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六列, 即列出答题纲要。要按照前面的五个思路, 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七思, 即反思答案的完整性, 科学性。要倒推重审题, 注意题分值, 看分作答。

2. 解题步骤

我一直认为比较科学的解题步骤还应该是五子登科法。

戴帽子──点题;观点明确;

标号子──分段, 分点;

采点子──术语到位;热点术语也别忘掉, 语言可以简明, 但不能只是骨头;

扣料子──扣住题眼;引用材料;

挖坑子──多角度思考, 空间有限, 应详略得当。

3. 组织答案

(1) 以序号分段、分点作答;

(2) 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3) 每个要点自成一点, 自成一理;

(4) 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宏观等逻辑关系;

(5) 各要点应是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 (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 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 ;

(6) 要考虑到阅卷老师的心理, 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

4. 完美答卷

(1) 表述清晰整洁, 段落分明, 格式规范, 美观大方;

(2) 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上一篇:初中物理情感教学研究下一篇:抽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