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体验(精选10篇)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1
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更是一种体验活动。言语作品 (主要是文学作品) 的阅读过程, 就是学生对作品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及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关系的体验过程。体验作品是体验感性的形象、性格、情节、技巧和意蕴等, 而认知作品是把感性的形象、性格、情节、技巧和意蕴等知识化, 然后予以分析、解剖、逻辑、推理, 予以认知、理解、掌握, 所以认知过程不是“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切己体察”, 它没有整个生命情感的投入, 也不指向潜移默化的熏陶积淀, 总之, 认知作品已不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
一、语文学习中言语体验的特点
语文学习中的言语体验, 其内涵应是:体验, 既是一种言语活动, 也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言语活动, 即主体亲历言语实践并获得相应的与生命关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言语活动的结果, 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与生命关联的认识和情感。其特征是:
1. 言语体验学习的个人性
言语体验有很强的个体色彩, 无论是动作行为的体验, 还是行为结果的体验, 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的, 互不雷同的。每一个进入言语体验的学习者, 并非白纸一张, 而是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和遭遇过程中所积淀的体验, 同时言语作品具有一种“召唤结构”, 具有许多“未定点”和“空白点”, 学习者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置于言语作品, 对言语作品进行“具体化”, 把言语作品中的空白补充起来, 生成新的独特的体验, 因为每个读者、读者的每个时期, 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和遭遇过程中所积淀的体验, 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 去生成新的独特的体验。这些体验都是真实的体验, 并无对错之分。其实, 读者阅读后获得的体验, 已经烙上自己原有体验的印子, 这样的阅读丰富了诗歌意义的内涵, 完全可以与作者的体验共存共荣。
2. 言语体验学习的内在性、缄默性
言语体验与人的内在的生命活动相关联, 其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其存在状态是缄默的。学习者只有与作品传达的情意达到相契与共通, 才能感受和领悟作品的妙处、作品的意蕴情致, 生成新的体验。否则, 只能说是知道或掌握了作品的内容、写作特点和风格等等。学习者体验到的情绪是内在于学习者心中的, 与学习者内在生命情感密切相联。因此, 言语体验作为结果具有内在性、缄默性, 言语体验学习作为动作过程也具有内在性、缄默性。
二、语文学习教学观
言语体验只能在言语实践中进行, 离开言语实践, 就成了言语认知、言语训练。“实践与训练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践以生活为本位, 指向人的素质;训练以知识为本位, 指向人的技能。”言语实践生成言语体验, 积淀言语体验, 培养语感。虽然, 语感与技能都属于人的心智操作能力, 但两者有显著的区别:技能属认知学习的范畴, 是反复训练的结果, 是没有主体情感、态度的投入, 是求同;语感属体验学习的范围, 语感的培养需言语体验的不断积淀, 需主体的情感态度、人生经验融入其中, 是趋异。技能的获得, 仅强调训练的反复性、反馈性;语感的培养, 必注重体验的亲历性、实践性。
语文学习主要是体验性学习。听读, 是一种言语体验;说写, 也是一种言语体验。言语体验不是语文学习的终端, 它贯穿于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整个言语实践中,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体终身全面的发展, 都将产生逐渐显性化的长效作用。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2
摘要: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让学生诵读、品味、探究、鉴赏语言,才能感受到语文的美。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体验语文之美。
关键词:语文味;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表达之美
听了很多的公开课,每一堂课虽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但专家们仍会善意地指出:“还要多一些语文的东西,多一些语文味;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
什么是“语文味”?什么是“语文的方式”? 如何才能用“语文的方式”体现出纯正、浓郁的“语文味”?
最早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的程少堂先生给“语文味”作了这样的界定: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心仪的审美快感。语文味就是教学过程中让人感受到的一种美感。同时,“语文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其根本是要指向“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惟有深入语言,让学生诵读、品味、探究、鉴赏语言,才能体验到“语文味”,感受到语文的美。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不当之处,还希望能得到专家同仁的赐教。
一、诵读文本,体验音韵之美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媒介是语言,对语言表达技巧和规律的获得,最有效的途径是靠学习主体的自然“习得”——用心读书,再好的讲解也无法代替这种“习得”。语文学科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读”的重要性。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已开始重视“读”的教学,但时间投放不足,形式单调。教师的大量讲解分析仍然占比重较大。把“读”作为一种训练,远不像操作课文讲解分析那样“习惯”和“顺手”。所以,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返朴归真。课堂阅读教学首先应该紧扣文本,让学生有充分的自读的时间,从内容、情感、意向上深入地去读词、读句,读出词句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对词句的理解及其自己内心的感受,读出其音韵之美。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千载之后捧读,仍令人神往。同样,吴均这篇简练精彩的山水游记小品文,宛如一首韵味盎然的诗,读来让人心旷神怡。这样的文章,唯有多多诵读,方能体验其独特的神韵美。
二、品味字词,体验情感之美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现实中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不乏精辟,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因此,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这座桥梁,往往就可以由文本中看似不起眼的几个字词来构建;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字词,就可以深深体会语文的情感之美。
朱自清的文章往往情感如汪洋恣肆,以《绿》为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们哪怕只用眼睛触摸这段文字,都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绿”的倾慕、喜爱、陶醉。对于加点字词的品味与解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训练学生解读文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品味字词,让学生感受文字里的情感美,用语文情感的魅力吸引学生,就会有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三、拓展意象,体验文化之美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以传承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会使语文课更有意义,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努力把语言中文化的部分、美的部分阐释出来,以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
北大教授孔庆东回忆自己上中学时学《故乡》,少年闰土在海边沙滩上的那一段描写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他成为老师去教授《故乡》时,他就从这段入手,和学生一起探究这段让人难忘的原因。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每个人都把自己融入到那片海滩中,去体会、想象、描述。最后教师升华总结: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意思,“望”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的十五叫“望”。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写了一轮圆月。
我们都学过这篇文章,但很少有人像孔老师这样从意象的角度解读它,让教学散发出文化的魅力。
受到孔教授的启发,我在教学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时,也从总结描述泉这一意象着手,让学生体会语文的文化美:“作者笔下那在草丛上轻轻流淌的泉水,多么温柔,细腻,如小提琴那抒情的旋律;从石缝间滴落的一滴一滴珍珠似的水滴,多么晶莹,滴落在水中犹如那清脆的琵琶之声……这就是‘山泉’,这就是‘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古往今来无数的墨客骚人向往的天地境界,这就是璀璨的文化!它不仅存在于谢大光笔下的鼎湖山山泉中,也存在于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存在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存在于东山魁夷‘泉水从地泉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泉”这样的意象,为他们打开感情与人文文化宝库的大门。
四、关注形式,体验表达之美
语文课是以语文本体为基础的。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歌德曾经阐述文学与语文的关系:“文学内容所有人看得见,涵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丰美的意蕴,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语言之美,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琢磨一下其中的 “秘密”,可知第三种说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用一种具体的景象来形容不变的生活,语言要比第一二中说法生动。
除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外,拟人、移情、双关、象征等等手法都可以增加语言的形象美,这样的例子文本中比比皆是。我们只要在教学时多让学生比较、欣赏,学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表达之美,进而习得并学会美的表达。
又如,在教学《故乡》时,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认识闰土、杨二嫂的不同性格和作用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成功的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分别用的什么手法。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同样写外貌,作者刻画杨二嫂用了“漫画”手法,文字相当简练,但是却抓住了人物的某个特征,并加以夸张放大,“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给人留下很瘦又恣睢的印象。而描写闰土,则运用“素描”手法,有整体的勾勒,也有细节的描绘,并且细节是如此真实细致:“……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一顶破毡帽……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给人沧桑、穷困辛酸的印象。在教学中惟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形式方法,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发现表达的秘密,才能习得表达技巧与规律,才能在写作中运用自如。
不仅“语文的方式”丰富多样,“语文之美”也是穷之不尽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产生对文本的音韵美、情感美、文化美和表达美的认同与赞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得到提升,进而重树学生的人格,使其拥有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海天出版社,.
[2]聂剑平.语文与语文教育本质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6).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only by aloud-reading, tasting, probing and appreciating language can students feel Chinese beauty.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experience Chinese beauty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s.
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篇3
一、立足课堂。尊重体验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可以质疑问难,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感兴趣的实验等。在学习化的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在于“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接受”。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而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出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在教学《咏华山》一文的“诗”时,我启发学生:“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赶快读读诗,读读刚才学的课文,还可以看看插图,静静地想一想,相信凭着你们的智慧,能把诗读懂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在自读、自看、自想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自主体验的快乐,个个跃跃欲试。“老师,我读懂了‘举头红日近’,是说太阳离我们很近很近,一抬头就好像能摸到了!”“老师,‘只有天在上’的意思是華山只比天矮了一点点。”“老师,‘回首白云低’的意思我读懂了,是说白云很低很低,只能在山腰间飘,怎么也飘不到华山顶上!”……享受着自己发现的乐趣,感受着自主探究带来的快乐。学生内心的渴望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课堂充满着活力。
二、植根生活,拓展体验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进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乏味,学生也由此失去了体验的情景与乐趣。其实,“大语文”教育观念下,“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沃土。平时我们要做到:语文生活化(课堂中联系生活,创造情境感悟)。生活语文化(看电视、看书、看报时用语文等)。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三、携手活动,创设体验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力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比如在我们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中,剪贴报、诗配画、读书演讲、童话剧表演,亲子朗诵中,学生乐于参与,信心百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助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其感悟。学生学完课文后,往往觉得意犹未尽,我常常抓住机会,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如教学《狼和小羊》,文章结尾“狼说完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正当大家为小羊的悲惨命运感到悲伤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为文章编个满意的结局,并试着把它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写话热情进发出来,不可遏止,答案千奇百怪,你不得不为学生的想象里所折服。
四、促进成长。充实体验生活
我们的新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过好教育生活、课程生活,在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创意的生活中充实与锻炼,从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在创造中发展、完善。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儿童在这种生活、这种学习方式下获得了一定的快乐和喜悦,体现在几个方面:
1、从感性生活中得到快乐和喜悦,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儿童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中,满足了儿童好动的灵性。
2、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由他们主动完成好作业。这一切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成就感。
3、从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上得到肯定和赞许,从而获得快乐和喜悦。
新课程。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关系,珍视学生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4
一、了解体验式学习法
体验式学习法以其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 逐渐发展为语文课堂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了将这一学习法的优势发挥出来, 首先教师要对这一学习法有充分的了解,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的体验式学习法, 即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认知事物,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学习法最早在通用电气中发挥优势, 由剑桥学子提出, 后逐渐发展为各类课程教学所推崇的一种学习方法。体验式学习法也称为行为学习法, 这一学习法以内在体验为主, 是指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并学有所获, 由于其简便易实施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说, 体验式学习法具有四大特点:主动学习、虚实结合、寓教于乐和学以致用, 这四个特点也是体验式学习法在语文课中受到众多学生欢迎和不断被应用的主要原因。“学习重在体验”是体验式学习法的灵魂, 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把握这一学习法特点, 引导学生采用这一方法进行语文学习, 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二、体验式学习法的运用措施
分层分类, 因材施教。体验式学习法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法的局限,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而分层分类, 因材施教, 能使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 学有所获。目前, 语文课仍以“群体性教学”为主,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部分教师仍然采取“大乱炖”的教学方式, 往往无法兼顾到学生的群体需要和个性差异, 也导致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机会较少, 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此, 教师要采取一定措施, 如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分预习、学习、检测、巩固四个步骤进行。以预习环节中的朗读为例, 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 对于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 要求他们熟练朗读并背诵关键句子;对中等生的要求则主要放在熟练朗读文章上;对相对落后的学生, 要求主要侧重能够准确朗读文章。
营造氛围, 主动探究。体验式学习法的关键在于学生体验的过程, 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真正发挥体验式学习法在语文课中的作用,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互动, 通过实践完成学习任务, 掌握所学内容。可以说, 学生是否能够发挥主体性, 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这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当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时应合理组织语言, 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内容, 并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等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提高了学生自主体验的积极性。例如, 在课堂导入部分采取悬念导入法, 抛出一个关键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总结答案并大胆发言, 出现分歧时与同学和老师讨论, 对所学内容进行详细分解, 这一体验的过程也是加强师生互动的过程, 更有利于体验式学习法优势的发挥。
引入游戏, 激发兴趣。体验式学习法之所以能在语文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正是由于它与其他学习方法比更具趣味性, 运用这一学习法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 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语文课中引入游戏是使语文课焕发生机, 丰富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 而“角色扮演”就是一种非常适合语文课的游戏, 尤其是在学习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文章和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古诗词时, 引入这一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还原文章内容, 体验作者情感, 加强自身理解和感受, 同时提高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学习重在体验, 教师要在语文课中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的机会, 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有所获。
摘要:看、听、记都不如“体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 革新学习法是语文课改的重中之重。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加适用于新时代教育市场的“体验式学习法”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扫清语文传统教学的盲点,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 在这一视角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 本文主要就体验式学习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体验学习法,运用
参考文献
[1]卢春芳.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运用[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5 (06) .
[2]李军华.小学语文课堂体验式教学法探讨[J].好家长, 2015 (34) .
[3]周娟娟.体验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中的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5 (07) :160.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5
【内容摘要】: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习体验”的条件,平等对话,设疑激趣;导引比较,拓展延伸;摒弃“灌输”,重视个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的价值的探讨,通过课堂教与学的载体,有机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高学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体验 创造 尊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所以他们对事物、问题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有了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林黛玉”。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尤为重要了。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的价值的探讨,通过课堂教与学的载体,有机的体现出来。
一、何谓“体验”?
“体验”——《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
“学习体验”就应该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也就是说,学习体验从学习实践中来,没有学习实践就无法达到目的,从而得到相关的体验。就像登山一样,只有亲身登临山的极顶,才能感受“一览众山小”,才能真正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那么,怎样的学习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或者是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呢?有句话说,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尝。要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不仅要最近距离地、从不同角度地观察事物,还要亲自深入事物,“品尝滋味”,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许他们的体验还幼稚,不是很确切,但他们的感受是真切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对学习过程的记忆也就深刻了。
所谓“语文学习体验”,就是通过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人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和向往,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语文学习认知的对象,理解语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领悟其内在蕴涵的意义,从而逐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二、创造“学习体验”的条件
朱绍禹先生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也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也就是说,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应该相互补充,相辅相承,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并提出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而并非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
所以,创造和谐“学习体验”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倾注了热情,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获得的丰富的体验。
(一)、平等对话,设疑激趣。
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帮助师生之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得到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愉快的学习。在对话过程中,充满了学生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也伴随着教师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例如《华南虎》一文,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华南虎没有被关在笼子里,一旦从笼子里出来,它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只华南虎,面对‘戏谑’、‘呵斥’、‘劝诱’,你会怎么做?”问题始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启发他们对“虎性”、“人性”的思考,于是,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也就有学生进而提出华南虎最后有没有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华南虎的爪子为什么会是“血淋淋”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得到积极的参与,学生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对文章有了深刻的体验,从而学有所得。
(二)导引比较,拓展延伸。
“以此及彼,触类旁通”是问题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学生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他们都希望学习活动能使自己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取得成就,这就对学习活动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学习《荒岛余生》,教师让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且分别仿照《观舞记》和《安塞腰鼓》的句式来写一段赞美鲁滨逊的话。学生从自身的阅读实际出发:“假如我是太阳,我要用耀眼的光芒照亮鲁滨逊不屈的人格魅力;假如我是白云,我要用不停歇的脚步散播鲁滨逊的坚强;假如我是不幸,我一定会远远地离开,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战胜鲁滨逊乐观豁达的精神„„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能用自己稚嫩的文笔抒写对鲁滨逊的敬意,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能用整个的身心去感受鲁滨逊倔强坚忍的人格魅力„„”“看!——一做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他告诉我们:拥有不屈的信念就拥有了战胜一切的力量;他告诉我们:勤劳的双手可以捧出灿烂的阳光;他告诉我们:只要心存希望,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好一个鲁滨逊!好一个不屈的汉子!„„
通过课外延伸与相关内容的比较学习,学生较为容易进入文本,产生接近于作者情感的体验,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自身体会去注释幸运与不幸、信念与生命的关系,所以比较学习中得到的体验,是学生在不断阅读与比较积累中获得的特殊感受,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再创造,也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究,从而得到新的发现,这样的学习体验比单单记住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三)、摒弃“灌输”,重视个体。
面向全体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进步,有一个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只是一味重视知识的单向传授,忽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和情感价值观,在硬性而沉闷的书本知识的灌输下,学生机械地记忆教师认为能决定学生命运的语句、条文、规律,成为听话的“小秘书”“复读机”,学生求知的渴望、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你读我写”的过程中被抹杀,淡化,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创造和谐的“学习体验”条件,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力,激活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独特的体验,三、尊重独特的“学习体验”
所谓“独特体验”,是学生个体从自己独特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尊重”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有多个义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语境的意思应该是“重视,严肃对待”。它不等于赞同,而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关注与重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的这些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的认识程度,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掌握的学习技能、方法,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所赋予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独特的新的认识。《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儿时的经历,有没有自己的游戏不被家长所认可,努力去制止,而自己却按捺不住渴望,偷偷去玩的经历?而现在你长大了,再跟家长谈及这段经历,你和家长都有怎样的感受?“小弟全然忘却”是故意安慰哥哥,还是自己认为哥哥确实是为自己,而自己玩风筝本也是不太正当的行为,所以并不耿耿于怀?“不幸”到底是谁的不幸?教师调动学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感经历,让学生披文入情,把间接的文字符号成为真切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领悟、鉴赏就有了基础,阅读学习就有了乐趣。讲述《斑羚飞渡》,让“斑羚”和“猎人”“我”之间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学生走入故事设置的情境之中,“生命的意义”“种族的存亡”“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生命的抉择”“生存还是毁灭”“生命的震撼”等多个话题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安塞腰鼓》,有学生就将极具阳刚之美的腰鼓表演与《千手观音》、《两棵树》相比较,认为他们都是通过舞蹈宣泄情感,都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和角度来审视世界,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逐渐达到语文教学追求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6
一、创设情境, 激发体验
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 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强化其内心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出诱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情境, 那么一定能产生理想的阅读效应。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精美的挂图、巧妙的问题、多媒体动画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利资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 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如《小小的船》这篇课文, 写了夜晚天空中的美景, 我采用了乐曲与幻灯与教师解说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了夜晚的星空, 接着出示挂图, 配乐朗读, 让学生整体感知, 使学生切身体验星空的美, 引发了学生想学的欲望。再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 先出示课文情境图, 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蛙鸣、知了叫……让学生闭上眼睛, 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然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述:夏天是位热情的小姐姐, 她穿着绚丽多彩的衣裳, 来到人间, 她飞过高山, 山峰变得更苍翠;她飞过小河, 河水流得更欢快;她飞过树梢, 知了唱起欢乐的歌。让我们变成夏天的草木虫鱼, 一起去感受夏天的情怀吧!这样用画面再现情境, 用音乐渲染情境, 用语言描绘情境,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 达到景与情的统一, 情与景的交融。
二、加强朗读, 引发体验
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厚积薄发, 使课文中人物所说的话就像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一样, 把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在朗读中体现出来。朗读可以品评角色, 体验真情, 感受美好, 读中促思, 使一个个化作活生生的形象再现于学生的脑海, 让学生入境入情。
朗读包括默念、诵读、朗读、朗诵、吟诵、咏唱等读书方法, 让学生在读中, 以声传情,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声醉情痴。实际上, 这就是在多种感官配合协调下进行着的体验。如《三个儿子》的教学, 我们可根据文本提供的情境、情节, 让学生入境表演, 以此求得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探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 让他们从中体验感悟———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三、注重实践, 激活体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学生好奇、好动, 根据这个特点, 教学中, 可以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培养动手能力。如《晚上的“太阳”》一文中,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时, 皱起了眉头。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细节,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你们为什么皱起了眉头?”理解爱迪生用镜子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 把实验的过程与体验记录下来, 课上让学生用“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一说实验的过程与体验, 调动学生的体验来理解爱迪生的用意, 感悟爱迪生的聪明, 不仅突破了难点, 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耳、用眼、用脑来体验自悟, 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 看一看, 听一听, 尝一尝等来感悟课文语言描述的精妙传神之处。当然学生实践的形式还有很多种, 但是, 所有的活动也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体验, 更好地学好语文。
四、联系生活, 丰富体验
“语文学习, 只有密切联系生活, 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不可避免的, 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色色的观念影响着。这些观念左右着他们的成长, 也真实地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视而不见, 应该珍视这些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 积极组织引导, 让它们“为我所用”, 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
1. 联系生活, 唤起学生参与体验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 脑中已存储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阅读时, 我们可以激活贮存在学生脑中的相似的经验, 引导联想, 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比如, 诗歌《雨后》描绘了雨后儿童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由于年龄特点, 许多孩子喜爱玩水、踩水, 那快乐的感觉常留心中。因此教学时, 引导学生回味自己在雨后公园或在广场喷泉边玩水、踩水的快乐情景, 谈自己的快乐体验, 与文中角色换位体验, 学生就能细致入微地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 走进生活, 引领学生参与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 用心去感受, 用心去体验, 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现实生活之中, 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获得真情实感。如《找春天》这篇课文, 课前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 踏入公园, 漫步家乡, 放飞田野去寻找春天。学生走进春天, 发现春天的美丽, 探索春天的奥秘。他们有了自己真切的体验, 解读文本就更容易了。
五、拓展时空, 延伸体验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感知为起点在生活中逐渐拾得的。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体验是一种非语言实践, 却是提高观察、感受、认知、发现生活能力的科学坦途。为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拓展教育、生活时空便成了当务之急。学校教育应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与大自然,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 在平平常常中, 在轰轰烈烈中, 在日出日落中, 去体验感悟人生、文化的真谛。例如学了有关英雄人物的课文之后, 就让学生找生活中类似的人物, 永远保存着那份敬爱;学了写景的课文之后, 就让学生阅读其他写景的文章, 在语言文字中体验, 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去体验, 其他时间教师更应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去体验。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 教育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从而达到“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的目标。
六、发挥想象, 大胆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也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理解的过程, 无论是把握作者的思想, 文章的线索, 还是理解原文所描述的场景、形象, 都需要丰富的想象。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想象的空间,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大胆想象, 进而体验文本的内涵, 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学《三个儿子》一文, 第三位妈妈的回答, 不是夸奖自己的儿子, 而是很平淡地说:“有什么可说的,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位妈妈的回答, 不禁让人想起:那她的儿子到底怎么样呢?于是我趁机问:“从这位妈妈的回答中, 你猜到了什么?”学生们一听, 兴趣大增, 连平时胆小的几位学生也抢着回答:“我猜她的儿子既不聪明又不会唱歌。”“我猜她的儿子很一般。”“我猜她的儿子成绩不是很好。”……丰富的想象, 唤起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让体验引发语文学习的快乐 篇7
在传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知识”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智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摆脱。
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是知识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常常是适得其反:每向前一年,学生就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从这些道理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出: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体验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学生对语文的体验主要以朗读课文、动手写作为表现,而学生活动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语文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二
农村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平时课堂发言都不能很流利,尤其学习古文时,连背诵、默写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讲理解了。可见教学难度非常大,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但就是因为有难度,才有挑战。在古文教学中,我一般把一节课按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读课文:针对学生的汉语基础差的情况,为了让学生学好古文,我让学生运用“五读法”进行学习。一读通语句,指的是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文下面的小字注解读通语句。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二读明大意,指的是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文下面的小字注解理解文章的意思,知道文章说的什么意思;三读说疑难,指的是学生将前两个步骤中遇到的不懂的字词、不知道的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说出来让大家解答;四读明内涵,指的是学生探讨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的表达技巧、语言的赏析等;五读得启迪,指的是学生在朗读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帮助。此法主要集中在朗诵和解说上,教学的理念是读一读,再说一说,说一说,再读一读。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让学生在不断朗读过程中产生腻烦的心理,关键是在每一个读的环节都设计好问题与方向,层层铺垫,层层升华。朗读的方式也可不断变化,如男女读、小组读;个读、齐读。
译课文:对课文字字落实、翻译。
演课文:在此基础上,配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学生进行课文情景剧的表演。
如教《两小儿辩日》时,我这样安排教学:
首先,按“五读法”读懂它。等学生会翻译、会解释课文后,就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理解故事,进行动作、语言设计加工。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表演,评出最有创意的、表演最好的小组,分别加10分、8分、6分、4分。
第一组:三个人,两个男生把课文的内容复述一遍,一女生扮孔子。最后一个男生“谁说你智慧多呢?”学生听了后,哄堂大笑。
第二组:也是三个人。两个女生为太阳离我们的距离大、小争论不已。还带上道具:纸和笔。一边说,一边比划,已经有点辩论的味道。
第三组:三个男生。两个男生边走边辩论,停一下,指着太阳说明离人远、近的理由。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一步。
第四组:五个人。两人先辩论,利用手里的笔、纸,树的影子,手里的开水等参照物,来说明太阳离人们的距离。两人辩得分不出谁对谁错,最后找到孔子来评判,孔子很无奈,耸耸肩,摊开双手,表示不能决断。学生看完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第二天,早读课,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课文翻译都是满分,只有两个人有错别字,没有得满分。这说明学生把课文记得很牢了。
只有在学习活动的体验中,学生才能感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把学的内容学扎实,并深入了解。毛泽东说:“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写起来就会有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引发联想,重现直观,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感知课文,体悟现实人生,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和思考。
在活动中学生要做到仪态自然大方、口语连贯有条理、语气语调有变化,从而养成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良好的习惯,以培养判断评价、定向表达和应变能力为主。主要包括:说话扣准话题,观点清楚;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目的进行交谈。要求学生能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交换意见、发表看法,通过评说、论辩、演说训练,培养学生大胆讲话、陈述己见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传统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是被教会, 而不是自己学会, 更不用说学生自己会学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而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体验式学习则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 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教师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 组织学生以熟悉的生活案例作为探究背景, 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学中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变了以前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情况。同时, 知识体验除了感官参与活动外, 还需要猜想、类比、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 使用了“经历 (感受) 、体验 (体会) 、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 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 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之一, 突出了教师要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就是“躬行”, 也就是在亲身经历中体验, 即个体体验在激活理解、吸收、掌握知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既顺应小学生学习心理的要求, 又是实现新课标的需要, 也是改革传统教学的必然。
二、体验学习的内容选择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究竟让学生体验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通过半年来的相关学习, 结合自己的研究尝试, 认为体验式学习应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 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 由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动,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一课中, 我先请每一位学生从材料袋中取出一根细吸管, 问:“你们能将这根细吸管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此时学生信心十足, 纷纷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 有的如愿以偿围成三角形, 有的则围不起来。这时, 我笑着说:“看来不是随随便便剪成三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 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由没有围成三角形而产生“为什么围不成”的疑问, 引起探究体验的需要。再通过动态演示两根小棒“斜摆”的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围不成的原因在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 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上。接着引导学生猜测“两根小棒长度之和与第三根小棒存在什么关系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后, 通过操作测量, 用数据说明“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 能围成三角形”这一事实。这个过程, 曲曲折折, 层层推进, “引人入胜”, 学生的体验自然很不一般。
2. 体验数学知识, 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王国中, 很多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也有的是逐步发展的, 如整除与除尽, 加法与减法, 加法与乘法, 减法与除法,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等等。只有学生对这些关系有了体验, 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和概念, 才会更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概念。比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 教师就应让学生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 其它的图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来求面积, 以此加深学生的自我体验。
3. 体验数和运算的意义与方法的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传统的数学运算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 形成计算技能。我们认为数学运算的教学应跳出技能框框, 不能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如我在教学《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把你的几种不同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算法交流, 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师:你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反馈时学生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便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 在展示自己算法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方法的局限性, 同时学习到了同学们更多的方法, 从而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 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价值。
猜测与验证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捏造, 验证也不是走过场。不同的学生用各自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时就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习之中。这就说明了体验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学生的操练, 还是学生产生新的思考, 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种数学方法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通常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在小学阶段我们鼓励多样化的思考方法, 是指鼓励学生主动设计、使用和讨论所开发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价值。但在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时, 我们必须从中选择最佳算法。这一过程不只是学生对基本方法的理解, 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对不同方法的价值取向。因此,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开发、比较多种思考方法, 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 而且是学习各种标准算法的全程体验。
当然, 除了让学生体验以上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外, 还包括体验数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等,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各种体验的互补与揉合。
三、体验学习的主要途径
1. 唤醒生活体验, 创设问题情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建构主义的研究也表明, 所有的知识都是从情景和活动中产生的, 而人类的很多学习是在真实的活动和社会性的互动中发生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设计和日常生活相似的情境和活动, 就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创设生活情景呢?我认为首先应从众多的生活情景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 最好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生活情景, 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设生活情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一个游戏、一段视频、一组材料等, 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情景, 就是好情景。教师在创设生活情景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生活情景的选择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并有利于教学中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二是一定要选择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征的真实生活材料。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我准备购买一套新房, 请同学们替老师想想: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为我出谋划策。”生:“要知道房价, 考察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 了解优惠政策, 可使用面积, 小区物业管理, 等等。”我让学生将已有知识“串联”,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为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创设了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 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了学生的探讨。接下来我又顺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房子买好以后, 为了美观和舒适, 我准备进行装修 (大屏幕出示各种室内装修图片) 。你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给我?”由学生介绍高明木地板的市场调查情况。我诚恳地问学生:“我最好选择哪一种木地板?为什么?你能用数据说明吗?”然后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探讨, 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如果仅仅让学生计算面积, 就只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技能并没有帮助, 反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得不到提高。只有将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
2.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借助表象体验感悟。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 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非常容易转移。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自愿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 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 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 应站成一圆圈才公平, 更好地体会到了“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又如, 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行为跟进式研究中, 我先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 让学生感知体积。可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眼睛观察, 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体积单位。接着我又创设了游戏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积: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塑料盒, 分别用大小不等的小正方体填, 看谁先把塑料盒填满。三位同学争先恐后, 其他同学一边观战一边预测活动结果, 随后我宣布了比赛结果, 比赛的同学不满意, 其他同学也各抒己见, 发表感想, 在争论声中总结出了比赛结果的原因, 体会到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而且物体体积有大有小。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中体验和感悟。
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表演, 让学生通过使用角色语言、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而促进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例如, 教学“年、月、日”时, 让学生扮演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极限联想”中引入课题。在相遇问题中, 学生对“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相遇”、“相距”等一些词语较难理解, 让他们扮演一下问题中的角色, 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些词语,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4. 积极回归生活实践, 体验数学问题解决。
(1) 学生们利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既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学生建立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一找自己身上、教室里和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1平方米有多大, 再用手在空中画一画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还可请学生做一个实验, 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站人, 看一看到底能站多少个人, 进一步加深对1平方米大小的印象。之后, 再让学生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概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 体验数学的魅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为了让学生了解面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了解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积, 教师可用课件屏幕显示:学校的总面积、操场的面积等, 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 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2)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纠错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精确和美妙。例如:学了计量单位后, 我设计了改错题:“今天早晨9点钟, 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 用5小时很快刷牙, 3秒钟洗完脸, 然后吃了早餐, 背上2克重的书包, 飞快地向400千米的学校跑去, 速度达到每小时10米。在路上, 我碰到55克重的小胖子阿六。来到教室, 我马上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2米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学生在实际的改错中, 加深了对这些计量单位的理解。
总之,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创造, 在创造中发展, 使数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维忠.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吴卫东.对体验数学的理性思考[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2, (7) .
[4]廖志凌.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12) .
语文学习的体验 篇9
一、依托物理实验,丰富感性经验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传统的物理课堂也有实验的参与,但是大多数实验并非普及性的(是教师演示或少部分同学参与)。举例来说,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套或很少的实验仪器,学生只能观看教师的演示。学生缺少亲身实践的经验,往往只能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实验顺序,可以说,这种现象和物理的灵活性特征是相违背的。任何科学都不是背出来的,尤其是理科。
1.激趣设疑,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
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物理这门学科,他们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并沉浸在物理学习中,才能发展体验式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喜爱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完成。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多地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物理情感。例如,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向悬挂着的气球的一侧吹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物理小作品,体验物理知识带来的快乐。例如自制小孔成像、投币魔盒、魔罐、手电筒等。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一开始学习物理都挺感兴趣的。但是由于物理作业太难,要求太高,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得到的成功体验越来越少,慢慢地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一点一点地被磨灭了,有的甚至越来越讨厌这门学科了。所以教师进行物理教学时,刚开始要降低难度,要让学生多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进物理情感,使物理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2.实验器材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
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实验仪器的高度专业化,这些厂制实验仪器大多缺乏一定的生活基础,是专门为实验而生产的,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去甚远,学生缺乏一定的了解,仪器脱离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对仪器产生陌生感,加上并非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实验,以至于学生的体验效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除了非用专业仪器不可的实验外,要尽量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并且尽量让这些情境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造一些可体验的实验。比如在探讨“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随手可得的刻度尺就可以作为实验器材,利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观察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在“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中,一个饮料瓶和一些热水就可以完成这个实验。将少量的热水倒入饮料瓶中,盖上瓶盖,摇晃几下饮料瓶后,将热水倒出,立即盖上饮料瓶盖,很快就可以看到饮料瓶被压扁的现象。这样的实验可操作性强,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参与度较高,感受强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心灵共鸣,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关注理性思辨,促进深度体验
1.体验实验设计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在关注学生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更应关注物理学习中的理性思辨活动,关心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促进基于深度学习体验的深度学习。其中,物理实验设计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方法,需要在思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深度体验。如,“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涉及的“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以及其中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的方法就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方法。这时候就需要对实验进行“心理表象构建”,也就是说实验需要在想象中完成。但理想实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凭空想象,期望教师一说出来,学生便想到了,想明白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一理想实验的推理需要在基本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以递进的实验设计来推进学生的思维。实验中,绝对光滑做不到,那就要让小车分别在棉布、木板、玻璃板上运动。由粗糙到相对光滑依次做出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而后想象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逐渐增大,直至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一直向前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体验物理知识形成中的思维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这门艺术发挥到极致,要看教师这个艺术家如何去做。体验性学习并不单单就是让学生去实验、实验、再实验。单纯依靠实验学生并不能得到系统的知识。知识依然需要传授,但如何在传授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以往的教学活动证明,体验式学习效果要好于接受式学习效果。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学习,比教师单纯地讲,效果好得多。所以教师在教授时,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才是体验性学习的真谛。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时,不应全盘托出,要留一手,让学生既不能轻易得到,又不会千呼万唤不出来。在学生设身处地的感悟知识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感悟知识,获得知识。答案要留给学生去琢磨、回味,一切教师说出来的答案,学生只能去记,而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才是正真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
例如:在电学实验中,经常有学生在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时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能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上面有误,具体错在哪里不要说出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析、发现。一次“未完成式”的教学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教师只需掌舵,而划船的却是学生。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发现、总结,才能更好地体验学习的魅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形式的改变,都促使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审视我们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要想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要加强体验性教学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发展动向,群策群力,积极改进和完善体验性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物理教学应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许多教师对“初中物理体验性学习”的认识还停留于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手来,于是就有了许多探究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学生实际收获不多的课堂。物理课堂应致力于实现学生实践体验与理性思辨的和谐统一,从丰富体验走向关注思维发展的深度体验,其有效实施的教学策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体验性学习,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宝丹.物理课中的体验性学习初探[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7).
语文体验阅读的理论依据 篇10
建构主义重视学习的主动性, 情境性, 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人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 总是要选择一些信息, 忽略一些信息, 建构对输入的信息的解释, 生成对所知觉的信息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另一方面是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认为, 随机通达教学才适合高级领域学习的教学。认为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知识基础, 又要给学生预留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我们不能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简单提取来解决问题, 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境的特点, 以原有知识为基础, 建构用于解决问题的图式, 这是通过大量概念以及经验背景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和被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观察、探索、发现的方法, 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意义建构过程中, 引导学生主动去收集, 分析相关的信息, 让生命焕发出个性的光彩。
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的理论,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怎样实施教学呢?我认为其途径是:在体验中学习, 在体验中建构。体验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活动,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 也是他们选择、加工、处理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主角, 他们可以是, 辅助者、设计者和维持者。老师被要求促使学生个包容开放的心胸、圆融的沟通、高超的教学技巧来协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概念, 将自己的体验告诉学生, 与他们交流、讨论, 帮助他们成长。
“接受美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 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 诞生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 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接受美学高度重视读者的能动作用。接受美学理论的创始人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是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的1[1][4]他把读者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读者的阅读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一种能动的参与, 积极地创造的过程。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验, 这就必然带来理解艺术的主观性、参与性和能动性。“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 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 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2[2][5]他认为, 文学作品并非既定不变的客观认识对象, 而是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 它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换句话说, 作品的意义于价值并非只是作者赋予作品的, 其中也包含着读者的丰富与创造。
另外接受美学强调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另一位接受美学的奠基人伊瑟尔。他提出“召唤结构”这个概念, 他认为文本于现实存在不一致性, 使文学作品产生某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 这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将由读者在阅读和接受中得到填补与实现, 促使读者去探寻作品的意义, 并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召唤结构”理论, 使读者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 创造者, 更是文学作品的最高仲裁人。
【语文学习的体验】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05-13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06-28
大学语文体验教学07-06
阅读体验高中语文06-26
体验式教学语文05-11
语文学习体验管理论文07-22
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05-15
中学语文体验教学策略05-24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09-22
探究体验式 语文 教学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