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指导行为

2024-09-02

无效指导行为(通用7篇)

无效指导行为 篇1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小学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 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观点, 他在1970年发表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中, 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这是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所在。

虽然建构主义观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它并不是完全否定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在建构主义观点中, 教师的作用如下: (1) 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 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 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进行“问题解决”。 (2) 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 并抱有正确的态度。 (3) 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 又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然而, 很多语文教师过多地把注意力停留在由建构主义理论引申出来的主体论上, 单一地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该全部交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开展, 忽视了教师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此外,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新生的课程形态出现在语文学科的课本上, 因此很多教师不能正确地学习、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征。正是由于以上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一些教师在帮助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出现一些无效指导行为, 使得学生的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姓名探趣》活动课课堂实录节选

师:下面, 请各组成员把本次探究的学习成果展示于桌面, 有请老师们走近学生, 分享他们的快乐, 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优美的乐曲中, 在场听课的老师与学生开始互动)

镜头1:某师问张姓同学:“张姓历史人物你知道多少?”生如数家珍。“你最佩服的是谁?”“张骞。”“为什么?”“因为他两次出使西域, 打通了丝绸之路。”对答如流。

镜头2:某师问:“王慢慢同学, 你为什么起了这样的名字, 有什么寓意吗?”“因为我父母认为,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 在坎坷的人生路上, 他们希望我慢慢走, 慢慢地努力, 一定能成功。”

镜头3:某师问:“你们陈姓的姓氏图腾是什么?”生指着该图腾。“这有什么寓意呢?”生介绍得头头是道。

镜头4:某师问:“咦, 这幅对联是谁写的?”“我爷爷写的。”“你爷爷支持你参加这样的活动吗?”“他很高兴, 还问是哪位老师的创意, 他不仅写对联, 而且帮我找资料, 提了不少建议。”

师:老师们, 同学们, 在浮躁喧嚣的时代, 生命的可贵与人生的价值更加值得关注。寻根溯源, 我们会发现, 每个人的血统都是高贵的, 每个名字都寄寓着父辈温馨的祝福和殷切的期盼, 让我们的孩子理解父辈的期望, 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前;让我们的孩子去寻找远古的血缘, 会使他们更加自信。扬起生命的风帆, 尊严与荣耀将伴随孩子一生。

下面, 请各组长代表本组简要汇报本次活动的感受体验, 要求:真实, 即不隐瞒对活动的认识过程, 正视活动过程所存在的困难。 (案例节选到此)

一、教师忽视自身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作用

“姓名探趣”, 从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 我们就知道中心词是“姓名”, 老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去“探”, 从而让认识、了解到其中的“趣”。但是上面所展示的课堂实录显示, 老师组织学生展示“趣”的方式明显不足, 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这次课程中的组织作用。在教学实录中, 任课老师安排“在场听课的老师与学生开始互动, 分享学生的快乐”, 从镜头1—4, 我们会发现, 学生“探”的“乐趣”, 仅局限于与某个老师的对话中, 而未能向其他的组员及本班级的任课老师汇报, 未能与他们共同分享“谈”的成果。而且课程接下来的步骤是老师安排组长汇报“活动感受”, 组长毕竟只是几个代表, 虽然他们的发言具有代表性, 但是老师却未能更深入、广泛地听到基础组员的感受。从这个课堂实录节选看, 老师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更多地停留在“点”上, 未能触及“面”, 从而削弱了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效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情意性目标包括体验性、效力感。所谓体验性, 指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的活动, 来获得对身边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参与, 因此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自然的体验、社会的体验和对人的体验成为体验性目标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寻觅春天的踪迹》, 就是力图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然界“春”的特性。在我国, 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都有对“春”的描写与歌颂, 教师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 以视、听、表演等多种形式, 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好地认识、了解“春”, 从而体验到“春”的美好。效力感是指学生对自我能力的确认。教师培养学生的效力感, 需要为他们营造一定的环境, 提供探索自我的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效力感, 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姓名探趣”案例中, 由于老师的组织不足, 学生在整个活动课程中的“体验性”和“效力感”也明显不足;由于老师的组织不足, 大部分学生无法全面参与活动成果的展示, 导致学生对活动成果的体验不足, 进而自身的成就感、效力感也被削弱了。这样, 经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后, 学生们的收获感是有缺陷的。

二、教师忽视自身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参与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根据该理论, 教师虽然扮演的是“配角”, 但是在课堂这个“舞台”上, 少了“配角”是难以成“戏”的。所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如果缺乏教师的积极参与, 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参与, 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参与和成果展示阶段参与两部分。所谓的准备阶段参与, 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 参与到资料的搜集、整理, 以及活动成果的展示设计等准备阶段的活动。这一阶段的教师参与, 其实是夹杂在教师指导中的。然而我们不能把这部分的教师指导参与等同于教师指导, 因为是先有教师指导, 再有教师参与的;教师指导后, 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就会交替出现在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而教师在成果展示阶段的参与, 同样与教师指导融合在一起, 教师并不是置身其外, 只做成果收获的观看者, 而是积极地、共同地参与其中, 共同分享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同样以上文的“姓名探趣”课堂实录节选为例, 我们发现, 在这次学习活动任课老师在活动成果展示的课堂上未能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节选的内容看, 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主要在于与众多听课老师的交流对话上, 而不是与指导老师的交流, 指导老师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置身其外充当一个观众的角色。其实不是说在成果的展示中必须要求老师参与, 而是从老师在成果展示中的参与不足, 我们能够看到老师对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期参与是不充分、有所欠缺的。前面提到“姓名探趣”课堂实录节选案例缺乏老师的组织, 老师没有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去引导学生以丰富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 与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前期的参与不足有密切的联系。总的来说, “姓名探趣”课堂实录节选案例, 由于老师前期的参与不足, 因此在成果展示中参与不足, 从而使得学生展示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有限, 削弱了对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效力感的培养。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 正是由于老师未能够有机会或者正确地学习、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本质和特征, 未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指导、组织、参与作用, 因而影响了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因此, 我们有必要找出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正确方法,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语文素养。

摘要:一些教师在帮助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时, 出现一些无效指导行为, 使得学生的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节选《姓名探趣》活动课课堂实录, 分析教师出现无效指导行为的原因。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效指导行为,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学习指导纲要 (试行)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S].

[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 2002.

[3]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郭元祥.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7]熊梅等.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周小山, 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9]田慧生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4, 第一版:65.

[1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浅谈无效教学行为 篇2

一、课前预习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不少学生认为,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预习部分实属多余, 预习后听课就没有了新鲜感和吸引力, 上课时就不能集中注意力, 久而久之, 造成了不好的听课习惯。事实上, 问题不在于是否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而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只是按照书上的内容与逻辑进行粗线条的预览, 那自然是浪费时间, 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效教学行为。

二、新课引入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大部分学生喜欢教师采用讲故事、创设情境、实验等方式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然而事实上不少课堂教学往往是由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教师让学生背诵有关概念、定理, 课堂气氛一开始就死气沉沉, 缺乏生气。还有一类情形则出现以罚代教的无效引入, 不少教师因为学生上节课的作业、测验完成不理想等原因, 冲学生发火, 责骂学生, 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产生恐惧感, 这样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自然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从教学内容来看, 安排不当可能引发无效教学行为, 教学内容如果无法抓住核心、突出重点, 而是平均着力, 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势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对非重点内容的过多投入就属于无效教学行为。

从教学方式来看, “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是在诸多教学方式中学生最反感的, 因此有些教师放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 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效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从教学手段来看, 看似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 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 教学辅助手段如果能够合理运用, 就可以烘托气氛、调动情绪,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但如果应用得过多, 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反而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这些辅助手段上来, 只能是喧宾夺主。很多时候, 那种看似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却是一种无效教学。不管问题是难还是易, 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还是需要协同合作完成的, 教师手一挥, 同桌一组、四人小组、几人一大组……你转身, 我搬凳, 你说我说他说, 教室里嘈嘈杂杂、热闹非凡。一堂课下来, 只见活动的热闹, 不见课堂知识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学生的共鸣。如果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能力欠缺, 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这样的课堂只能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四、课堂提问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课堂提问是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可是这种手段把握不当同样可能引发无效的教学行为。最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听不明白教师提出的问题, 当然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 但教师语言表达不准确、问题设计得太难也不失为原因之一,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教师备课不充分, 没有精心设计问题。间接的表现就是出现太多“好不好”、“对不对”、“懂了吗”这类幼稚的问题, 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太多, 每讲一两句便问“对不对”、“好不好”, 于是学生便跟着教师的话异口同声答道“对”、“好”。其实教师问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都没有时间经过大脑思考, 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是无效的。

五、课后作业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学生看懂了、学会了, 但一做题还错,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我们首先想到的对象是学生, 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会活学活用等。但是我们进行换位思考之后, 你会觉得导致“一做就错”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自身, 教师可能在布置作业环节上出现漏洞。比如缺乏针对性的机械重复作业;要求过低、缺乏思维含量的作业;超出学生水平、忽视认知规律的作业;偏离学科本质、容易产生歧义的作业。

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远不止以上所述的几种情况, 所以我们更要努力探究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现象, 把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积累起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去反思、去探究, 逐步把“无”转化为“有”, 那么无效教学将不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绊脚石了。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崔允漷, 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2) .

对外汉语教师无效提问行为的研究 篇3

1 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的判定标准

J.Brophy&T.Good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认为判定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量和进度、提供信息、提问、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反应等。其中特别之处提问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问题的难度、认知水平、清晰明了度, 提问后教师等候的时间, 对回答者的选择等。

本文所研究的无效教学行为指的是低效和负效的教学行为, 即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但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符合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方面标准的教学行为。但因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本文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 对提问行为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为是否简单明了, 难度是否适中, 是否具有针对性等。

2 无效的提问行为

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常见的方式, 往往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无效的提问行为主要包括问题表述不清晰、问题中包含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教师过多使用是否问句、候答时间过长或过短、提问对象选择不当等行为。

(1) 问题表述不清晰。教师在提问时, 没有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出发, 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明白教师的意思, 结果最后教师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 这也是对外汉语课堂上最忌讳的。教师在设计提问时, 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考察问题是否顺应学生的思维, 是否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

(2) 问题中包含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问题中包含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会对学生回答造成很大的障碍, 如本节课刚学的生词和语法、很久以前学过但不常用的生词和语法、学生将来才会学习的生词和语法等。

提问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或是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问时教师所使用的词汇和问题本身的语法结构不应该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如果提问中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词或语法, 教师首先应先讲解或复习。且复习不能只是单单领读, 一定要反复操练以确认学生已经掌握该词汇或语法的意义和用法, 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只会停留在理解教师的问题上, 而达不到通过提问使学生操练语言点的目的。

(3) 教师过多使用是否问句。是否问句指的是回答为肯定或否定两种形式的问句。因为绝大多数语言都存在是否问句, 一般零基础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是否问句, 是否问句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如果教师在提问时大量使用是否问句, 学生的回答可能只是简单的“是/不是”“喜欢/不喜欢”, 句子所使用的生词、语法教师在问题中就全部给出来了, 学生只是重复教师的句子, 并没有自主使用所学的语言点,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问句提问常常是无意义的, 既不能激发学生思维, 又浪费了教学时间。教师应该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问句。

(4) 候答时间过短或过长。有学者指出, 提问后等待的时间“取决于问题难度, 对于记忆性、认知性的问题, 教师等待的时间应在一秒钟或以下, 对于推理性、创造性的问题等待时间长度为3-5秒”。提问后等待的时间长短也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如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教师就说出答案或让其他学生回答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等待时间过长, 课堂节奏就会被拖慢。

(5) 提问对象选择不当。1) 先指定学生再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如果形成习惯是不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为如果先提问再指定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会开始思考问题;反之如果先指定回答的学生, 其他学生可能觉得问题和自己没关系, 于是不会认真听问题并积极思考。与此相似的情况是教师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顺序让学生依次回答问题, 这样学生可能只会关注并准备自己要回答的问题, 而没有练习到其他同学所回答的问题。2) 随意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在备课设计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由哪个学生来回答。这样容易造成的状况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 回答了大部分问题, 而有些比较安静的学生却得不到发言机会。随意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会造成水平好的学生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 起不到拔高的作用;或是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很难的问题, 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3) 集体提问多个人提问少。由于对外汉语课堂班容量较小, 教师可能常常会进行集体提问。但集体提问时, 可能水平较好的学生会占主导, 水平较差的学生往往只是随声附和, 做不到主动思考。虽然是集体提问但是回答问题的常常只是固定的几个水平好的学生, 这就导致水平稍差的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越来越不好, 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3 提高提问行为有效性的教学建议

(1) 增强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上课前, 要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特别要着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中文水平, 包括学生以前是否学习过中文, 学过多久, 在哪里学习过, 是否参加过中文水平测试等等。此外, 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上课下与学生多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这样在课堂提问时, 才能更加有针对性, 提出的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贴近学生生活。

(2) 强化教学设计。课堂提问要简洁清晰, 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符合学生水平, 指令清楚明确, 要让学生快速领会老师的意图。教师在准备教案、设计问题时就应该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一个预设。虽然不用死板地完全遵循教案, 但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较简单的问题留给水平较低或是不爱参与互动的学生, 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在讲解新的生词或语法点时第一个问题留给水平较好的学生, 如果他能正确使用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例句和参照。

(3) 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除了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实践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果发现问题, 要及时找出原因所在, 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根据课堂观察, 将对外汉语课堂中出现的无效的提问行为进行总结、整理, 以期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借鉴, 进而指导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行为,无效教学行为,无效的提问行为,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评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08) .

[2]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1998 (05) .

避免小学语文课中无效行为的对策 篇4

策略一:从“墨守教材”向“开发教材”转变, 处理好教材资源。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树立起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从“以本为本, 墨守教材”向“弹性处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转变。

1.摒弃或整合教材中学生已知的或熟知的内容。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学生学前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迁, 他们接触社会, 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加或拓宽了不少, 学前储备已达到了一定程度。因此, 教师可大胆地摒弃教材中学生已掌握的内容的教学, 整合学生熟知的或容易掌握的内容, 删减或缩短教学时间, 将节省的时间用于补充或进行其他内容的训练。

2.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 中也指出要统筹课程实施, “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组织跨学科统整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

3.注重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与学生身边的各种语文资源紧密结合, 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 突破教材的局限, 弥补教材的缺陷, 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多元性、立体性, 更富于时代气息和现代气息。

策略二:从“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处理好教学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的运用,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现在很多地区推行的“学本课堂”, 就是为了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其中“预习导学单”就是帮助教师在上课前充分了解学情的。但有些导学单内容复杂繁多, 查看费事, 反而成为了师生的负担。其实, 导学单一般只需基础知识自测和自读质疑两个部分, 让学生在预习时使用, 教师在上课前, 通过快速浏览和小组汇报等形式能及时了解学情, 随即调整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的方法。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习的实效。如我给四年级学生设计的“预习导学单”, 一般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字词检测。 (1) 这些字词我能正确写 (让学生把课文中新出现的, 但自己已经会写的生字新词抄写在横线上) ; (2) 这些字词我会出错 (让学生把自己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摘抄出来) 。第二部分:自读质疑。 (1) 我能回答课后的哪几个问题 (让学生将答案在课文内标出或批注在旁边) ; (2) 我还有疑问 (课后问题不能解答的标上序号, 另外有疑问的写在横线上) 。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就根据这份导学单边读边测, 边读边思, 既不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又能助其明确预习的内容和要求。

策略三:从 “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 “重学习过程的体验”, 设计好教学流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改变“以文章分析为重点, 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方式,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文教学模式, 提倡教学结构的多样化、个性化。如有的文章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流程;有的文章可以学生的自读为主, 辅之以合作学习, 教师从旁指点;有的文章可以合作学习为主, 先分组, 后交流, 再提取各组之长,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有的文章可以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 以点带面, 从部分返回整体。

2.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时要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学生多样、具体的生活来感悟语文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重视诵读和探究, 通过感受、体会、体验, 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实践应用与演练, 创设语文活动情境, 促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游览顺序写景的最大特点就是“步移景换”, 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改写导游词上, 让学生转换角色, 当小导游带大家游览颐和园;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结合PPT进行实景表演。学生热情高涨, 不但声情并茂, 而且人人参与, 互相指点, 有的小组幽默风趣, 有的小组引经据典, 大家不但熟知了游览顺序的特点, 还将书本的语言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 同时了解了文明的礼仪和端庄的仪态。

无效指导行为 篇5

一、课堂教学无效行为的类型

1.语言表达欠简洁准确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无效语言, 有些是词不达意, 让学生无从猜想老师的真实想法;有些是语病、废话或口误.其次有些教师的设问引导也是浅层次的, 问题及问题之间缺少统筹考虑, 不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欲望.

2.缺少有效的课堂控制手段

首先, 在教学内容转换时缺少必要的措施, 因而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地吸引到新的主题上来.在教学设计中, 对学生自由活动的质量、进度缺少统一的调控, 一旦布置学生活动, 课堂就很容易陷入散乱状态.

3.传统教学方式的延续

尽管许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为了体现新的理念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但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式, 仍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授课时还会不自觉地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潭, 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将学生的活动形式化.当学生探究的结论与自己预设的不一致时, 不给学生自我辨析的机会, 而是按自己的意愿把原来的设想进行下去.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产生了“疑问”时, 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 而是利用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 把学生产生的疑问否决掉.

4.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做不到位

可能在一节课的众多活动中, 有很多环节教师已经创设出良好的情境, 为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了条件, 但教师并未能充分利用这种条件乘胜追击, 引导学生追根求源, 反而是草草收兵, 让人感到“虎头蛇尾”.一个真正的探究过程应有“疑问—欲求—猜测—尝试—发现”几个过程.常见的是一节课的探究过程, 学生的参与行为表面上是积极的, 实质上所有的过程都是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 按教师的意志进行.即学生的参与是浅层次的依赖型的, 缺少独立的探究意识.

二、改进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措施

1.率先垂范, 循循善诱, 引领学生走近探究, 品味其间趣味

教学中, 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 教师可故意装作不明白或展示一些错误思路, 而后, 沿着这条思路往前探究, “撞得头破血流”, 最终发现此路不通.这时教师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 应冷静地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 在学生面前尽情流露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慢慢地, 课堂气氛活跃了, 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一再“模范带头”下, 学生在体味成功中喜欢上了探究.他们会不再似以前那般沉寂, 数学课中有了更多的争论, 更多的问题, 更多的答案, 更多的欢笑.学生从中探究出问题, 探究出了门道, 探究出了学数学的乐趣.

2.变幻习题, 多层练习, 指导学生走进探究, 体味其中妙处

课本中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 它是一种集综合、探究、创新于一体的新题型, 它注重考查学生归纳类比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此类习题加以提炼并与同类题型进行归纳、综合, 从而把课本习题引申、拓展、变化, 展示给学生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这样就变死板的知识传授过程为猜想、探究的过程, 从而增添了数学课的情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勤于动手, 勇于实验, 让学生沉浸于探究, 流连忘返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毫无疑问, 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 但想让学生爱上探究, 以探究为乐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假若说前两个环节中, 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走上了探究之路, 那么动手操作便给了学生更广阔自主的探究空间.采用铺垫方法逐步设计问题, 有预见地引领学生进行思维, 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探究能力更能渐进地、持久地、均衡地发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 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便迎刃而解, 另外,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探究空间,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4.精心呵护, 及时鼓励, 让“弱势群体”探究的热情得以复燃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属于不成熟的个体, 作为教师, 对发展中的个体, 要以辨证的观点, 发展的眼光, 实行多元化的评价, 从客观上促进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使班级中“弱势群体”探究的热情也能得以复燃, 从而让探究之风吹遍数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除此之外, 在探究学习中还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只有如此, 才可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才可让班级的探究之风日盛,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兴趣日浓, 让数学教学很好地服务于每个学生的一生.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一位数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无效指导行为 篇6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无效行为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教学误区, 这些教学误区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还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 僵化的教育方式

历史这门学科有着独特的学科特性, 需要学生对较多的教学知识点进行记忆。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采取的是填充式教育, 要求学生将历史内容反复强化记忆, 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 只知道死记硬背, 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此外, 历史知识复杂冗长, 容易使学生混淆记忆, 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 从而导致学生的整体历史成绩低下, 逐渐降低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甚至对学习历史产生厌恶情绪。

(二) 枯燥的教学过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一些历史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教学, 将课件内容机械地教给学生, 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整节历史课都是教师在按照课件的计划进行讲授, 学生却在下面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教师完全不能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这种枯燥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 单一的评价方式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 多数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 教师将学生的成绩高低也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水平的标准, 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展现出来, 也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 这种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进行教学, 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质。与此同时,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只注重复习考试知识点, 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点的了解, 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历史学习架构。

二、减少高中历史教学无效行为的途径

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减少教学无效行为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 科学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应当注意对教育方式的改进, 使教育方式趋于科学化、多样化, 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 实现角色的转换, 将传统的教师主宰性课堂转换成教师主导性课堂,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 并与教师一同探讨,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以高效的方法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 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压力, 经常进行一遍又一遍地复习, 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活跃的、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可以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从而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不能一味地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教学, 要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 发散思维, 通过讲解历史人物事迹、历史故事等方法多方面地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讲解, 使学生进行现实与历史的比较, 深刻地记住历史史实, 从而增加学习历史的信心, 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 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

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是解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无效行为的有效途径。评价可以针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应当牢牢抓住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以及学习历史的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做到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时, 不应当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唯一尺度, 而应当结合对教学观念、教育方法、教学责任、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 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建议, 来对自己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减少历史教学的无效行为, 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是一个缓慢改善的长期过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应当注意使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并利用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和自己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教学质量, 建立完整、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国家基础教育注重的是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 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希望能对减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无效行为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无效行为,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马静波.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3 (1)

[2]李育新.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浅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7)

[3]吴洪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研究[J].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无效指导行为 篇7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的一般表现形式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是对数学的简单数理概念的把握和基本运用, 比如对加减乘除和简单方程式的了解和运用, 对一些常见数学符号的掌握等都是该阶段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 教师一般按照简单概念到复杂数学形式这样的逻辑去教授数学知识, 但是由于该时期的数学知识相对特殊, 教学的持续性和关联性可能会随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长度和内容的相对枯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成为必须重视的教学问题。

目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根据教材去制订教学计划, 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教学目标产生偏差的情况。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课堂所讲的一些数学知识并不是完全可以接受理解, 而且教学的内容并不与学生期待的相一致。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也正好印证了该阶段的数学教学其实是需要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做一个全面的把握, 并且尽可能产生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总结和授课方式, 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影响, 同时需要对其有比较准确的预判。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判断一堂数学课是否有效主要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去分析:首先, 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即时检测, 这也是许多教师所认可的检验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一般数学知识的常用方式;其次, 教师去检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从课堂上得到答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的专注度去初步判断学生对于该堂课程的喜爱程度, 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也会得到教师的青睐, 这种即时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快速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在短短的一节课或者几天时间基本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所讲解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度, 还可以让教师即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过程中无效行为的体现和避免方法

1.课堂教学无效性的体现形式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取得成效。而且, 特定群体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决定教学过程是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去甄别对待, 比如某一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对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算能力, 但是学生本身对于方程式的基础内容不是很了解, 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无效的, 因此判定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就是从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生对其接受能力是否契合, 如果说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学的范围并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就很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无效性, 进而影响教学的效率。

2.避免课堂教学无效性的具体手段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形式必须新颖并且符合特定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因为对于教学目标而言, 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数学教学内容必须是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吻合, 对于教师而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主要是从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对方式中得到体现的;因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本身对于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接受新的知识时有一定的接受和分析基础,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 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 以此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总的来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对于无效性教学行为的分析也是为了保证正常有效的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然后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确定课堂教学的无效性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分析总结能力, 而对于学生而言, 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是为了避免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可以和教师的教学保持高度一致, 并且能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而对于教师而言对一些无效的教学行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前进行预判, 这也是为了保证在遭遇这些情形时能够快速调整教学模式, 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重新定位, 因此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对于一些无效的教学课堂需要有辩证思维, 因为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其实都是难以轻松避免的。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并不是说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对于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而言, 数学教学应该是富有趣味并且能够简易高效进行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现形式,有效性,具体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小学数学教材灵活处理策略例谈[J].教育科学论坛, 2011 (04) .

[2]李光树.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11) .

上一篇:瓶颈破解下一篇:信息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