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运行经验

2024-09-19

建设运行经验(精选7篇)

建设运行经验 篇1

配电网抢修工作作为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其涉及服务客户多,牵涉范围广,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且配电网抢修直接面对广大电力客户,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国网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供电公司结合以往的配电网抢修工作经验,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主线,以专业融合为基础,构建了一整套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形成了“服务导向、统一指挥、横向协同、纵向管控、全程考评、高效运作”的供电抢修服务新体系,有效提升了配电网抢修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 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建设的目标描述

以“服务客户”作为抢修指挥和管理的导向标,将配电网抢修管理纵向从10 k V延伸至低压220 V,横向由直供区覆盖至所辖5县,从业务延拓、协同机制创新、研判支撑、人员培训、大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实现黄岛区范围内全部95598工单及配电网故障抢修一体化管理。实现“预防为主、抢修为辅”,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抢修、主动预控,提高配电网故障抢修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确保提高“工单派发及时率”“故障报修到达现场及时率”等关键指标和配电网故障应急响应速度。加强故障抢修客户投诉和回访不满意工作追踪,促进配电网故障抢修管理工作质的提升,实现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和故障抢修及时有效。

2 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业务延拓。对380 V及以下低压电网设备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和抢修指挥,实现低压配电网与10 k V配电网同管理、同调度、同抢修。将全部低压电网地理信息录入电网资源图形管理系统(GIS),通过建立“表计—计量箱—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10 k V线路”对应关系,实现对低压故障报修准确定位和智能研判,并将低压配电网检修计划、设备异动和图纸资料纳入调度统一管理,确保低压设备信息准确性。

协同机制创新。探索涵盖配电网抢修指挥、配电网调度、配电网方式计划、配电自动化的“四配一体”协同机制。“四配一体”的出发点是基于配电网抢修指挥、配电网调度、配电网方式计划、配电自动化业务对象的一致性,其核心业务全部面向10 k V及以下配电网。从机构、职责、业务、平台、人员5个方面入手,优化配电网管理体系架构,将配电网抢修指挥、配电网调度、配电网方式计划、配电自动化技术支持系统运维“合而为一”,实现人力、物力、管理资源的重新合理布局,解决业务流程的断点和盲点,促进各专业之间信息交互和有效衔接,从而进一步强化配电网调度管理职能,提升跨专业协同能力,打造坚强智能的配电网抢修指挥中枢,更早地发现电网隐患、更快地处理设备故障、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

研判支撑。建成营配信息高度融合的配电网抢修指挥系统,实现故障抢修高效实时指挥决策。自主研发配电网抢修指挥系统,打破营销和生产专业界限,实现故障自动定位、自动分析停电区域、自动优化派工、现场抢修信息实时共享、抢修过程风险管控等功能,主动发现停电区域,彻底改变以往由客户(电话报修)发起抢修的被动服务模式,形成主动抢修服务模式,大幅减少95598报修工单量,杜绝重复到达现场情况发生,实现抢修资源的综合利用。

人员培训。加强配电网抢修指挥人员在配电网设备基础知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动作原理、营销服务规定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抢修指挥人员故障定位诊断能力和对计划、临时、故障三类停电信息审核报送能力,实现由被动接派单到主动研判故障、科学调配抢修人员的角色转变。

大服务体系。以“服务客户”为导向,以深化“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为依托,以配调贯通为支撑,强化抢修信息沟通,积极推行“一联系、两回复”(接单联系客户,到达现场、抢修完毕及时回复95598),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服务”的原则,构建客户诉求响应迅速、需求传导顺畅高效、营配调控融合贯通、业务支撑配套联动、风险管控实时高效的“大服务”体系,全面防范服务风险,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3 确保体系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要求,重新界定配电网抢修指挥业务职责,强化配电网故障研判和抢修指挥,将配电网抢修指挥业务纳入调控分中心管理,成立配电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从业务运行、值班管理、技能培训和协同工作机制等方面逐步规范配电网调控和抢修指挥管理,加强业务交叉培训和融合,实现配电网调控、抢修指挥、95598业务和配电自动化业务融合,利用多平台信息优化融合和业务交叉人员富裕优势,提高配电网故障研判质量和工单流转效率。

依托配电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构建“一站式”“一口对外”服务机制。融合各专业力量,将营销部95598远程工作站迁入配电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合署办公,实现故障信息由“串行”向“并行”转变,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专业协同工作效率,形成以配电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为核心,各部门、各专业联动的“一站式”“一口对外”应对各类突发、重大、敏感事件的服务机制,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提高供电抢修服务水平。

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加强故障抢修和服务质量过程管控,严防客户投诉。调控分中心联合监察部、人资部、营销部、运检部共同建立95598故障抢修和投诉举报业务处理日通报、周总结和月考核三级管控网络,重点加强对95598故障报修和投诉举报工单处理过程管控和监督,通过多部门联合督办和协同配合,提高对客户业务诉求的响应速度、工单流转速度和业务处理质量,降低客户投诉风险,避免舆情事件发生,提高整体对外服务能力,树立公司良好企业形象。

依托电网运维检修人员组建“彩虹应急服务队”,建立品牌化抢修管理机制。“彩虹应急服务队”设在运维检修部,坚持“正确、高效、迅速、协同”的原则,全员掌握应急照明、应急供电、应急通信、舟船车辆、紧急救护、生命保障等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按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属地为主”的原则,承担抢险救援、供电抢修、优质服务等工作。

4 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

成立由公司分管领导任组长,人资部、监察部、调控分中心、发策部、基建部、运检部、营销部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小组,采取部门自查和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进行绩效考核。依据公司考核细则,由人资部、监察部、调控分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按月为单位,对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工作进行指标越限核实和整改措施检查,对各部门的自查结果进行考评,将检查和考评结果形成考核意见,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纳入月度绩效考核。

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合理、科学的绩效考评,对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快速抢修指挥管理运行体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与员工经济效益挂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力促进了体系的建设,提升了公司配电网故障应急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质量。

建设运行经验 篇2

纵观美国保障房发展历史, 随着公共住房计划 (Public H ousing) 在上世纪70年代初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986年《美国税制改革法》颁布后, LIH TC (The Low Incom e H ousing Tax Credit, 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的税收抵免计划) 和H CV P (H ousing Choice V oucher Program, 需求端补贴的租房券计划) 相继出台, 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处于主导地位的两种保障房政策。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 (H U D) 的数据显示, 2012年全国近500万套保障性住房单元中, 在LIH TC项目框架下新建或改造的单元数为198万套, 约占总数的40%, 新建和改造量是住房与城市发展部下辖所有保障性住房项目中最多的, 因此, LIH TC是当前推动美国保障房建设最主要的力量。其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探索发展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LIH TC简介

1. LIH TC的政策背景

LIH TC计划制定于1986年, 建立在对10年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通过减免税收的措施, 吸引私人企业和投资者投资适合低收入群体居住的住宅项目, 从而推高低收入住宅的供应。自1986年政策实施以来, 全国范围内年均新建或改造10万套保障性住房, 且所建住宅平均居室数量达到1.9, 被普遍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推动美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中坚力量。尽管美国国税局以联邦一级的标准管理该项目, 但各州在满足联邦政府要求下, 制定政策和实施项目以试图达到州和地方目标的过程中, 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美国国内税务局 (IR S) 基于州人口水平发放分配税收抵免份额给每个州的住房金融局 (H FA) , 其再根据各州的具体人口规模建立相应的低收入税收抵免额资金池, 从而大体上定量的规划了各州税收地面优惠的发放上限, 最初规定以每年1.25美元/每人从州政府处获得税收抵免额补贴, 到了2003年, 可获得的税收抵免额提升为1.75美元/每人, 随着通货膨胀的影响, 到2013年, 这一值变为2.25美元/每人。另外, 对于人口规模特别小的州, 还设定了259万美元的资金池下限。

2.LIH TC有别于其他联邦住房项目的特点

(1) LIH TC的适用收入标准相对较高。在众多由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管理的项目中, LIH TC的收入限制标准是基于该部所设立的每个县和市地区的“中位线收入水平” (A M I) 。家庭收入低于“中位线收入水平”的30%被定义为“极低收入” (ELI) , 家庭收入处于31%~50%“中位线收入水平”之间的为“较低收入” (V LI) , 而家庭收入处于或低于80%“中位线收入水平”的, 统称为“低收入”。使用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中位线收入水平”标准管理, LIH TC的开发者们必须在20~50规则和40~60规则之间进行选择, 前者规定至少20%的开发单元将受到出租限制, 用于出租给家庭收入处于或低于50%“中位线收入水平”的家庭。后者则规定, 至少40%的开发单元将受到出租限制, 用于出租给家庭收入处于或低于60%“中位线收入水平”的家庭。

(2) LIH TC项目的第二个独特方面在于其租金不直接绑定于租户的收入。在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众多住房补贴项目中, 租金一般设定为租户家庭收入的30% (保障性住房租金的公认标准) 。但在LIH TC项目中, 租金的最大收费标准被设置为30%的50%或60%的“中位线收入水平”标准, 具体情况取决于项目申请时, 当地政府的政策力度和对项目将来发展收益的评估。

3.LIH TC的运营模式

尽管LIH TC所提供的税收抵免来自美国联邦税务局 (IR S) , 但是负责LIH TC运作的是州地方政府, 通常是州政府的住房金融机构 (H FA) 。LIH TC政策运作的基本模式是:美国联邦税务局每年向各州的住房金融机构统筹发放税收抵免额度, 各州相关的住房开发商向住房金融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由住房金融机构根据各州的实际情况, 审核筛选合格的开发商发放税收抵免额度。获得政策税收抵免额度的开发商, 可以根据自身税赋情况选择自行持有或是转嫁出售给包括银行在内的投资金融机构或是大型财团。一方面, 一般开发商获得的税收抵免额往往远大于其税赋, 将其出售可很好地解决项目前期融资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 购买税收抵免额的投资者可以以此降低自己的税收负债。当项目进入运营期后, 联邦政府将在10年期内每年等额兑现发放税收抵免额。相应的, 享受LIH TC政策的项目, 必须保证项目至少在15年的时间内符合政策对保证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要求。当然, 当项目运营15年后, 项目开发商有权向相关政府部门递交申请, 使项目面向完全市场化运营。若州政府机构在接受申请的1年内无法找到愿意以法定价格收购, 并继续以LIH TC政策框架运营项目的买主, 那么项目将以完全市场化运营。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当项目转为市场化运营后, 3年内原有中低收入租户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另外, 开发商在申请政策优惠时, 必须选择一种税收抵免优惠比例, 通常优惠比例分为两种:9%税收优惠比例和4%税收优惠比例。

(1) 9%的税收抵免政策。一般情况下, 开发商都希望获得9%的税收抵免优惠, 不过, 这类优惠都根据每个州依照联邦政府按各州人口分配的税收抵免资金池而定。虽然多数新建项目本身都满足9%优惠的要求, 但是鉴于申请者较多, 竞争较激烈, 获得率往往较低。9%的税收抵优惠意味着政府将在项目进入运营后的10年内返还项目所有建造成本的90%, 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 以国债平均收益率 (约5%) 折现, 也就是说政府实际上补贴了开发商至少70%的项目建造成本, 因此又被称为“70%优惠计划”。开发商在获得抵免额度后, 通常会运用一种联合经营的模式 (Syndication) , 通过与投资者达成一致协议成立一个合伙开发的有限责任公司, 以税收抵免额作为权益出售, 使尝试收益短期化获得现金流, 解决融资问题, 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使其能够承受面向中低收入租户的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租金标准。而投资者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购买税收抵免额入股公司, 从而获得长期返税收益。

(2) 4%的税收抵免政策。如果项目本身还享有多种其他政府补贴或是通过私营活动免税债券 (Tax-exem pt Private A ctivity Bonds) 融资的成本超过了总成本的50%, 那么项目只能适用4%的税收抵免优惠。与9%税收抵免优惠相比, 其申请条件较宽松, 竞争没有9%的优惠比例那么激烈。不过, 其获得的其他免税债券仍然要遵循相关政策的规定。在4%税收抵免优惠下, 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同时从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方面对开发商进行补贴。一方面, 开发商通过出售税收抵免额获得股权融资;另一方面, 开发商通过H FA发行免税债券, 债券的收益由信托机构托管, 通常是充当一个金融中介的抵押银行, 并发放抵押贷款。有时, 贷款还需要通过信用升级后才能发放到开发商手中。

LIH TC各发展阶段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初始阶段

在LIH TC政策运行的初始阶段, 中肯的评价是, LI-H TC项目的成果表现“喜忧参半”, 值得肯定的是其确实为美国中低收入家庭产生了大量的可以承受的保障性租赁房, 在美国公共住房 (Public H ousing) 政策逐步淡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 LIH TC项目吸引了私人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市场,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压力, 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然而, 也有人认为LIH TC项目不仅过于繁杂, 而且并未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另外, 缺乏相应的监管也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给予项目开发商过多的补贴, 有些项目甚至已经超出了其开发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额。因此, 美国在LIH TC计划实施的初始阶段, 政府主要在探索研究合理的项目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使项目逐渐发展成由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直辖、联邦税务局统筹发放免税额给各州的住房金融机构, 各州根据一定的自主裁量权选择开发商, 并由住房与城市发展部与美国问责局 (G A O) 联合监管的运行机制。

2. 发展阶段

随着LIH TC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项目也进入正式发展阶段, 开发商融资难, 持续经营疲软等影响项目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也逐渐突显。由于其项目属性导致其的租金收益低下, 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的商业贷款, 此外, 项目前期建设运营投资与10年期的税额抵免发放之间存在时间上断层风险, LIH TC项目在财政可行性上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为每一个贫穷家庭服务, 这些项目必须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或更广的融资渠道, 至少要能涵盖所有开发成本才能吸引开发商。政策随后主要倡导了一种联合经营模式 (Syndication) , 即开发商将长期的税额抵免出售给投资者, 投资者以股权出资的形式购买这些抵免额, 并在开发商需求的情况下, 给予协定的过渡性贷款帮助, 从而使开发商长期收益短期化, 以缓解其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困境。

政策制定上, LIH TC项目规定其服务年限初始为15年, 对满期之后的项目进行收购和改造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M c Clure (2000) 的研究显示, 大多数项目在运行15年之后, 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需要对其进行翻修升级。由于LIH TC项目租金收益低下, 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来支撑住房收购和项目翻新的全部费用, 因此如何使项目再次融资的渠道拓展, 也是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能否吸引投资者的关键之一。政府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担保的社区发展基金 (CD BG) 的无息贷款、州地方政府发放额外的税额抵免。

美国问责局201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LIH TC不能很好地提升住户的租金承担能力, 因此, 实际上往往结合其他多种保障性住房政策, 如H O M E计划、H O PE计划、H CV P计划等。这种供给端和需求端政策的双向操作, 极大的提高了各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这一阶段, 其政策的主要导向还是努力提高LI-H TC项目的可行性, 出台各种激励机制, 探索开发多种融资渠道以吸引投资者, 从而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并在LIH TC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需求端的直接补贴以提高中低收入住户的承担能力。

3. 完善阶段

近年来, LIH TC政策不断发展, 项目愈发成熟, 进入后期完善阶段。其总的政策导向也从增加供给和住户承受力, 逐渐转向不断完善提高运行机制和降低贫困集中和种族隔离。Furm an Centerand M oelis Institute (2012年) 的研究也表明, 地方住房金融管理机构在决定符合补贴条件的住房类型时有更大的自主裁量权。另外, 其税收补贴及其他补贴方式也越发灵活, 一般项目都会获得联邦政府层面, 地方政府层面, 或其他社会组织层面的多个层面的补贴。但是, 根据统计数据, 1995~2007年, 平均45%的LIH TC项目建在贫困集中度较高的市区, 而建在贫困度相对较低的郊区的项目仅有31%。相比而言, 比传统公房在解决贫困集中这一问题上有所进步, 但效果仍然较差。LIH TC项目的集中发展有可能在接下来的10年中恶化社区经济的发展。因此, LIH TC项目在选址上, 政府部门和开发商应更加审慎, 以确保社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有效的规避贫困集中和种族隔离。

我国借鉴LIH TC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举措

1.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法律就是社会的规矩。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央政府再次强调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需要完善的法律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然而,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 因为起步较晚, 至今仍处于缺乏状态, 有关居民住房的法律法规至今未出台, 这就会给我国保障房建设带来诸多的致命问题。

(1)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地方政府无法可依, 无据可循, 便无从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配合LIH TC这类政策的运行, 即无法形成有效的运营机制, 我国住房保障计划就难以落实与实施。

(2) 由于缺少法律规定的约束, 一些地方政府就会有空可钻, 一味追求形象工程, 没有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为宗旨, 忽视了民众关于住房的切身利益, 甚至还会导致腐败滋生, 即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监督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反观经济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 都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后盾, 如美国的《住房法》、《住房与城市发展法》, 德国的《住房建设法》、《住宅促进法》, 新加坡的《建屋与发展法》等。因此, 我国应根据自身的法律环境, 尽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保障性租赁房税收抵免法规, 从法律上明确税收抵免管理机构的职权、政策申请审核、项目运营规章、违规违约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支撑类似LIH TC保障性住房政策, 形成有效的运营和监管机制。

2.提高住房金融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支撑作用

几乎所有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尤其是公租房建设都面临着资金紧缺的问题。目前, 我国的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直接投入, 如政府财政拨款、土地出让净收益按比例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等。然而, 几乎所有地方政府均存在保障房支出的正缺口, 这大大影响了我国保障性租赁房的落实与实施。因此, 美国首创的可有效缓解政府公租房资金紧缺的LIH TC政策就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纵观美国LIH TC的发展历程, 其确实可使政府化整为零, 将原本应一次性投入的保障性公租房建设的巨额资金拆分为10年支出, 减轻政府的负担。然而, 获得项目的开发商在项目建设前期资金投入与10年期的政府税额抵免额发放之间存在时间上的断层风险。另外, 公租房的项目属性也限制了其后期的租金收益, 使其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若要在我国使类似LIH TC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要完善住房金融体系, 要有更市场化的住房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但是, 由于我国住房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秩序、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加之政府鼓励开发商投身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不够、信贷额度较低, 个人住房融资渠道不畅, 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 政府要尽快转变引导方式, 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为辅, 充分调用市场来拓宽项目的融资渠道, 倡导借鉴类似R EITs基金等证券化技术手段配合LIH TC计划, 使项目的税收返还和其他政府补贴一并打包证券化, 通过证券化手段撬动近10倍的开发资金投入, 从而有效解决项目前期融资问题。

(2) 政府应出台更多的补贴福利以支撑项目后期的维修维护费用, 如政府担保的无息贷款、地方政府发放的额外税收抵免等, 从而更大地降低开发商的资金负担, 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中。

3. 设计初始政策时应兼顾后续政策的纠错成本

美国LIH TC计划在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前期制度设计时, 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扩大保障性租赁房的供给和提高住户的租金承担能力, 在这种想方设法降低开发成本的大环境下, 地方政府均未很好规划项目的选址问题、项目社区与周边社区融合互动问题, 导致了后期贫困集中和种族隔离等许多社会问题。这不仅会加大项目后期的翻新维护成本, 也会引起周边社区犯罪率上升、住户平均收入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因此, 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后期导向就是完善LIH TC和H CV P等, 以实现贫困的分散化和消除种族隔离。

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若导致贫困不断集中, 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所以, 我国在项目发展初期, 应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 最大程度地降低后续政策的纠错成本。

(1) 地方政府在项目具体运营操作和项目选址时应更为谨慎,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以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眼光统筹规划项目, 减少贫困集中现象。

EWSD运行维护经验小汇 篇3

1 故障现象用户拨打117, 想听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结果听到的时间与实际正确的时间相差39min

处理步骤:

1) DISPTIME;首先显示时间, 正确说明计费没问题, 那么就是怀疑SE机架ATIS中AZG500设备有问题.

2) DISPANGRP:TGNO=ADAS01;

DISPANLN:TGNO=ADAS01;显示数据都存在, 正常无异。

3) 市局查时间用的是12117, 为了用户在处理故障的这段时间内拨打117得到正确的时间, 避免扩大不良影响, 临时紧急将117数据改到市局12117上。具体命令如下:

CRDEST:DEST=12117, NEWCODE=12117;

MODCPT:CODE=117, DEST=12117;

4) 接下来需要在SE机架ATIS中的AZG500设备上改时间。找到并打开SE机架门, 可以看到AZG500设备上有一把钥匙, 一般处在ONLINE位置, 改时间时应拨到SET OFFLINE位置。.

5) 将ATIS F14设备与AZG500设备相接, 调成正确的时间, 按ENTER键认。

6) 将钥匙拨到正常的ONLINE位置。

7) 最后键入命令MODCPT:CODE=117, DEST=TIME (改回本局原数据) ;

8) 拨打117, 时间正确, 一切OK。.

2 故障现象与中兴调度开一号信令, 双方数据做完后, 本局和对端中继状态均IDLE (空闲状态, 正常状态) , 但一拨打, 却听忙音

处理步骤:

中兴调度机上信令跟踪了一下, 发现中兴方发码, 我局方未确认收到, 判断出有可能是收号器的问题。具体命令如下:

STATCR:LTG=X-X; (显示状态是PLA)

CONFCR:LTG=X-X, CHPOS=X, OST=MBL;

CONFCR:LTG=X-X, CHPOS=X, OST=ACT;

CR叫起来后, 拨打测试一切正常, 故障消除。

3 故障现象:由于一分站断电, 导致几十块SLMA:ITM板单侧或双侧告警, 都成了DST状态, 影响很多用户打电话

处理步骤:

CONFDLUMOD:DLU=X, MOD=X-X, OST=MBL-àACT;

CONFDLU:DLU=X, OST=CBLàMBLàACT;

CONFLTG:LTG=X-X, OST=MBLàACT;

CONFMB:MB=0 (1) , OST=MBLàACT;

CONFSN:SN=0 (1) , OST=STB;

以上办法均无效, 未改变告警状态, 没办法, 只好把所有涉及到的DLU上所有电源板依次都关电 (蓝色开关拨下位置) , 再依次都开电 (蓝色开关拨上位置) , 几分钟后, 告警故障全部消除, 又快又好, 一切正常。

注意:此方法任何教材上没有写出, 任何培训老师没有这样教过。但在实际工作中, 只能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具体实践!头疼医头, 脚疼治脚的办法对此类故障并不顶用, 断电后蓄电池供电, 随着时间的推移, 蓄电池供电也维持不了, 导致故障告警, 就像计算机死机软启动不行, 只能硬启动, 那就是关电重启!

4 故障现象:用户机柜DLU=190, MOD=1-2告警, 用户申告电话故障

处理步骤:

1) TESTSLC:DN=XXXXXXX;测试结果是NAC;

2) 换SLMA:ITM板子, 告警仍不好;

3) CONFDLUMOD CONFDLU CONFLTG以上办法处理后, 告警均未好;

4) 所对应的LTG板子插拔复位, 告警还不好;

5) 最后把与1-2位置同在半个机框的其余7块SLMA:ITM板子全部拔出再插入, 等两分钟后, 故障消除, 拨打用户正常。

注意:此方法也不是常规方法, 一般故障换对应板子即可,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个别故障处理需考虑与之关联部分, 机架电路设计有点隐形关联, 隐性影响。

5 故障现象:用户权限是5 (只能呼入不能呼出) , 但结账有114的计费详单

处理步骤:

1) 查用户有无权限更改记录, 但一查没有;

2) 查此用户所在的局数据。DISPZOPT:CODE=114;没发现问题;

3) DISPTRATCPT:CODE=X;显示无114数据;

4) CRTRATCPT:CODE=114, TRAT=NAT4 (市话权限级别) , 将114设成市话级别, 原来无数据说明不限制级别权限, 任何电话都能打;

5) 将机房电话权限设成5, 试拨114, 听到提示音“您的电话无权打市话”, 证明修改局数据正确。避免了本局所有用户类似情况的发生;

6) 将机房电话权限恢复成原来状态。

6 故障现象:被叫号码不全, 结账后发现居然计费了

处理步骤:

DISPCDTDAT;显示MARKS无数据。

CANCDTDAT:MARKS=AASFAI&UCALLAMA;删除不成功的呼叫数据。

DISPANGRP:TGNO=X;显示GCOS无数据。

7 故障现象:158的数据建不上

处理步骤:

DISPSCFEA:CODE=158;

发现有158的数据, 用于以前拨号电话的特殊服务业务功能, 现早已淘汰不用, 故删除此数据, 建新数据如下:

CANSCFEA:CODE=158, INCEPT=UNOBDE0;

CRCPT:CODE=158, DEST=LXYD;

CRZOPT:CODE=158, BILLING=AMA;

维护工作比较细小繁多, 干多了自然经验就丰富了。故障处理讲究快, 准, 稳!及时消除隐患, 避免隐性影响。日常的运行维护经验要在故障处理完时及时记录, 否则, 不管当时多么清楚明白, 时间长了就记不清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总结了EWSD程控交换机日常经历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步骤。

关键词:EWSD,维护,经验

参考文献

[1]李茜.EWSD交换机两侧硬盘均UNA的故障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20) :80-81.

[2]曲丽丽.如何在EWSD和软交换NGN间创建No.7中继电路[J].信息通信, 2013 (7) :164-165.

[3]骆琼红.EWSD程控交换机的组成结构及维护特点与管理分析[J].信息通信, 2013 (5) :285-286.

[4]杨国华, 杨宇薇.V5.2接口在衢州电力EWSD交换机上的实现[J].信息通信, 2013 (1) :39-40.

某厂CFB锅炉的运行经验介绍 篇4

某热电公司2007年进行技改扩建, 根据环保要求的实际情况, 安装了1台循环流化床锅炉 (CFB锅炉) , 由于没有CFB锅炉的实际运行经验, 所以在生产运行中管理人员和运行检修人员完全是靠说明书和相关资料在逐步积累经验, 在两年的运行及检修中逐渐掌握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性。

1 锅炉基本概况

该锅炉为75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由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该炉型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 煤种适应性好, 设计煤种为烟煤, 收到基低位热值Qnet.ar=17585~23500kJ/kg, 设计效率为85%~90%, 燃用含硫较高的燃料时, 可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进行脱硫, 当硫含量为1%时, 设计脱硫率90%, 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该锅炉结构简单紧凑, 与传统的煤粉炉炉型相似, 锅炉本体由燃烧设备、给煤装置、床下点火装置、分离和返料装置、水冷系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钢架、平台扶梯、炉墙等组成。

2 运行中的参数调节

(1) 床温的控制。

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内布置的受热面或炉膛出口处的受热面, 由于受到处于流化状态下物料的冲刷, 故浇注料就有可能剥落, 金属表面就会有一定的磨损。所以运行参数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床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烟气的温度和受热面的温度, 床温升高, 烟气的温度和受热面的温度升高。从表面看, 床温的变化对飞灰的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但温度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受热面管壁的温度变化, 受热面温度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材的机械强度。当床温高时, 受热面的壁温也随之升高, 此时管材的金属热应力增加, 加之高温腐蚀的影响, 磨损加剧, 长时间高温运行, 磨损的加剧程度将大大加大。另外由于热电厂煤种不稳定的缘故, 原煤的焦渣特性及灰渣的变形温度t1及软化t2温度, 各不相同, 稍不留心极易产生结焦现象, 带来相当大的安全事故。所以, 运行中床温的控制一定要加强, 不宜过高, 更不允许长期的高温运行。该厂床温的控制范围约为880~960℃。

正常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允许超负荷和超汽温、汽压运行, 否则会对金属管子材质、结构造成不良影响而导致磨损加剧, 甚至大面积结焦被迫停炉。

(2) 一次风量及料层差压的控制。

在运行中除了严格要求床温外, 对沸下、沸中温度的左、右偏差也要加强控制, 主要是控制一次风量及料层差压。风量过大则沸中温度高于沸上温度, 左右偏差增大, 同时也造成了运行中的能耗加大;风量过小则流化不好, 易结焦。控制最好时左、右温度偏差1~2℃, 基本上偏差都在5℃以内。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颗粒较大, 为了有效防止受热面的磨损, 运行中负压不能控制得过大, 微负压即可。

(3) 返料量的调整。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及传热的特点, 循环物料量对CFB锅炉的燃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返料灰实际上也是一种热载体, 它将密相区的热量带到稀相区, 使整个炉膛内温度场分布均匀, 达到较高的传热效果, 所以通过调整返料量可以控制料层温度和炉膛差压, 并能进一步调节负荷。

如果料层太厚, 炉膛差压太小, 炉膛上部物料浓度亦随之降低, 致使密相区更密, 稀相区更稀, 不利于炉膛上部的传热。根据该厂运行经验, 物料循环正常时, 当炉膛上部压差在800~1000 Pa时调节负荷的能力最强, 当炉膛压差大大超过1200Pa, 锅炉运行时的负荷调节就比较困难了, 一般说来就是表明物料循环不大正常。当返料温度有可能超过1000℃以上, 返料器就存在结焦危险, 这时应马上调整风量, 必要时在返料器下部紧急放灰, 减少返料量 (为了保证安全, 机组运行时不主张采用) 。

综上, CFB锅炉运行时的监控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料床温度, 它直接影响CFB锅炉的安全经济性和环境效果;二是一次风量, 它是决定物料是否流化的根本因素, 也是影响床温的主要因素;三是料层阻力 (料层差压) , 它可以间接反映物料浓度, 当然料层阻力也受风压的影响, 所以在流化试验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四是保证返料风量正常, 既保证物料循环系统正常也保证设备完好, 避免风帽的非正常磨损;五是严密监视分离器温度以及返料温度。

3 冷渣机的使用

该公司的冷渣机采用的是振动冷渣机, 由于对其使用不是很重视, 在运行中吃了很大的苦头:燃煤颗粒过大, 导致冷渣机堵塞;运行时冷却水量不足, 导致管排过热变形, 出渣不畅;管排漏水, 导致堵塞, 被迫停炉等等。后来重新更换了管排, 并根据用水量在管路上增加了管道泵, 有效防止了冷却水量不足情况的发生;同时将破碎机的齿板全部更换为耐磨钢材质。经过改造后, 不但冷渣机运行良好, 而且出渣温度也在50℃以下, 不但有效保证了出渣的安全性, 也回收了大量的热能。

4 检修中的细致工作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优劣, 除操作水平外, 历次检修中的细致工作可以说是安全经济运行的保障。

在运行中发现, 锅炉运行时间久了沸中、沸下温度左右不均衡, 返料风量及一次风量左右不均衡;锅炉停运检修时, 对有问题的各部位进行了详细检查, 发现两侧返料器内有部分脱落的浇注料, 同时返料风帽有不同程度的堵塞, 显然一次风风帽也一定存在这种现象, 另外一次风风门电动装置发生零点漂移, 内部无法严密关闭, 导致风量不均衡。

此次检修要求检修班组对水冷风室、密相区、水平烟道、旋风分离器、返料箱的浇注料全面检查, 磨损严重的部位请专业厂家进行修补;床料放空后组织运行人员对风帽彻底清理, 同时铲除沉积的大颗粒状物体, 以保证流化及返料的正常;机械班配合热工班对所有风门、挡板进行校验, 防止开度显示不准确, 影响风量的配比;全面清理尾部受热面的积灰, 并检查修正防磨盖板, 不符合要求的重新固定或者更换, 确保受热面的防磨效果;严格床料的筛分, 必须在10mm以下, 而且要控制床料添加高度500mm左右;每次启动前必须做流化试验, 不合格绝不点火启动, 如果床料有水分还要进行干燥, 防止添加时沉积在下面干燥后堵塞风帽。

实践证明, 虽然检修工作繁琐了, 但启动时各部位温度上升均匀, 用油量较少, 锅炉在运行中很稳定。平时的检修工作量也很少, 各项运行参数偏差非常小, 有效控制了受热面的磨损。近2年在历次检修中抽查, 除了少部分浇注料有磨损剥落外, 未出现任何的严重磨损或爆管现象的发生。

5 节能产品的应用

运行的安全、稳定、经济也得益于节能产品的应用。在设计之初和设计院沟通设备选型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经过公司领导和项目部人员的多次考察、论证, 决定投入巨资让所有大功率设备都采用变频器。采用变频以后风机运行平稳、操作方便、可靠, 运行人员对风量、风压控制得心应手, 省去了手操器运行久了不灵敏的弊端。尤其是在夜间低负荷时, 作用尤为突出供热量决定了锅炉的负荷, 夜间供热量下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锅炉负荷降低, 如果是单纯煤粉炉运行, 势必要日开夜停, 对锅炉的“健康”不利;而且每次的启、停耗费了大量的燃油。应用变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最低负荷降到了40t/h以下, 不但满足了生产的要求, 而且风量、风压、床温等运行调节很稳定, 重要的是节电可以达到50%左右, 这是该公司另外几台煤粉炉所不能比拟的。

摘要:介绍某公司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检修中积累的经验。阐述锅炉在运行中床温应控制在880~960℃, 防止受热管壁高温腐蚀和磨损;加强一次风量及料层压差控制;防止返料温度超过1000℃。在检修中全面检查和维修, 以保证启动时各部位温度上升均匀。

法国配电网运行管理经验及启示 篇5

法国国土面积为55万km2,人口为6400万。行政区划有22个大区、102个省、3.6万个市镇。

2004 ~2007年法国电力行业实行改革,对发电及交易、供电市场实行放开政策;而对法国输电公司(RTE)、法国配电公司(ERDF)和157个地区运行商(占电网运营总量的10% 左右)实行监管。ERDF为法国电力集团(EDF)的全资子公司,兼营燃气业务。

2009年法国全社会用电量4860亿k Wh,最大用电负荷9200万k W。第一、二、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量比例为3∶30∶32∶35。地方电厂发电量204亿k Wh,输电网电量3467亿k Wh,售电量3450亿k Wh,线损电量217亿k Wh,线损率5.91%(其中技术线损约占2/3,管理线损约占1/3)。

2011年年底法国有变电站2200座,高中压主变电站4500台;中压电网架空线路35.6万km,电缆线路25.2万km,配电室74.2万座,低压电网架空线路41.9万km(其中裸导线9.9万km),地下电缆26.6万km。

1 法国电网调度体系

法国电网调度机构分为3级:国家调控中心、大区调控中心、区域配电网调控中心。其中,国家调控中心、大区调控中心属于法国输电公司(RTE),区域配电网调控中心属于法国配电公司(ERDF)。调度体系如图1所示。

1.1 国家调控中心

国家调控中心(CNES)负责全国发电量和供电量的平衡,负责调控400k V电网,以及连接法国和相邻国家电网的45条线路。

1.2 大区调控中心

大区调控中心负责调度225、90、63 k V电网,通过监控400k V电网,为CNES提供技术支持,能够远程控制高压变电站,负责保障用户的电能质量、与发电厂的联系、电网运行及故障处理,并向有关单位(包括ERDF)发送负荷调整的指令。各大区域调控中心管辖范围如图2所示。

1.3 区域配电网调控中心

区域配电网调控中心(ACR)负责调控变电站高压母线以下的20k V电网,全面负责本区变配电设备的检修、运行及抢修等生产调度业务,负责变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及操作,确保电网安全及预防,保证重要用户及高危用户的安全用电。变电站主变压器调度权归ACR,但主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ACR需获上一级RTE调度许可。各区域配电网调控中心管辖范围如图3所示。

2 调度运行

2.1 调控员职责

调控员的职责如下:遵循电能质量控制指标要求进行电压控制;运行监视配电网(含变电站)设备,确保事故情况下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事故和异常情况下的拉闸限电操控,防止设备过载运行;辅助RTE大区调控中心进行频率控制;批准运维人员的现场工作,并操作相应的开关,隔离需停电检修的设备。

2.2 配电网故障处理

ERDF的配电网自动化实现了全覆盖,主要采用馈线自动化模式,遥控操作通过GPRS短信实现。配电网遥控开关比例为8.2%,很难完成故障区域的精确隔离,所以在20k V中压配电网中,一般在两变电站的联络线路设立2~3个远程遥控开关,以及若干个就地操作分段开关,并在分段开关中选择4~6个检查点。开关设置情况见表1和图4。

故障处理步骤如下:

1)重合闸处理瞬时故障。

电缆线路故障时,故障侧变电站开关跳闸后不重合。架空或混合线路故障时,故障侧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首先采用开关重合闸处理瞬时故障,典型的RLL模式如下:1 0.4s后变电站开关快速重合;2故障如仍存在,再次跳闸;3历经15s,开关再次重合;4故障仍然存在,再次跳闸;5经15s,变电站开关重合;6故障无法消除,再次跳闸不重合。ERDF公司运行经验表明,75% 的故障可在经历了3次重合后消失。

2)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电缆线路故障或架空、混合线路非瞬时故障,通过自动化系统远程控制与检修人员现场检查结合的方式进行故障隔离。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中压配电网各故障指示器上传的实时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逻辑判断,确定馈线上的故障位置。

线路故障时,故障侧变电站出线开关跳开,线路开关断开,调控人员根据数据反馈情况,通过GPRS方式遥控开关(可自动实现),将故障隔离在两个遥控开关之间,同时安排工作人员依次到检查点检查故障信号情况(分段开关有故障信号记录功能,能够判别故障发生的方向),对于检查无故障的线路段,通知调控人员,同时由现场人员将开关合上,随后现场人员再到下一个检查点检查,最终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

故障发生后,调控人员同步通过公用网络采用短信方式通知停电线路的所有用户,计算机将故障情况记录下来,当有用户咨询停电相关问题时,自动答复客户。

2.3 比较与借鉴

法国配电自动化已实现全覆盖,但配电网遥控开关率不高,单靠配电自动化系统不能实现故障的精确隔离,因此采用调度员遥控开关与现场人员就地操作开关相结合的方式缩小故障隔离区域。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短期内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较低,在未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站区,可采用人工就地操作开关隔离故障区域的方式。

3 电网运行

3.1 设备过载

ERDF严格控制配电线路负载率,在电网规划和用户接入运行方式校核时,要求配电线路满足变电站“N-1”失电情况下的负荷转移需求。

对于变压器过载,ERDF对变压器负荷改切没有硬性规定,主要考虑油温过高因素。具体为:

1)一般在事故方式下(短期),变压器的过载能力按1.25倍考虑;正常方式下(长期)按1.1倍考虑。具体运行时,还需要结合运行人员的经验确定。

2)变压器的过载时间根据变压器油温确定。油温超过限制值(一般为90℃),变压器会自动报警,调度人员据此安排人工改切负荷。但法国高峰负荷主要出现在冬季,油温受气温影响而降低,对变压器过载运行有利。变压器油循环泵停机3min后报警,报警20min内,如果负荷超过额定功率的20%,变压器跳闸。

3.2 负荷转移

3.2.1 供电安全及负荷转移基本要求

1)3个“N-1”原则。从供电安全的角度,要求电网满足3个“N-1”原则:1输电网满足“N-1”原则,特殊过渡时期可能不满足,依靠中压配电线路转供负荷;2变压器满足“N-1”原则;3中压配电网满足“N-1”原则,部分地区满足“N-2”原则。ERDF在制定电网网络方案时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配电网的具体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方案,不是机械地追求“N-1”。

2)转供40% 原则。通过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社会影响,法国尽力做到当一个变电站故障停运时,通过遥控开关,30min内由其他变电站转供40% 负荷(敏感用户约占40%,迅速恢复其供电不至于引起经济瘫痪;若提高此转供比例,则电网成本和费用大幅度增加);通过手动操作开关,3h内恢复全部供电。巴黎电网可满足100% 转供。

3.2.2 负荷转移策略

中压双环网和三环网结构正常方式下开环运行,每座变电站有双路电源,分别T接至不同电缆,其中一路主供,另一路热备用。变电站故障失电时,可遥控联络开关,通过相邻变电站为失电线路恢复电力,或者将变电站倒至备用线路上供电。

中压单环网正常方式也是开环运行,变电站发生“N-1”故障情况时,通过遥控线路的联络开关转移负荷。

分支状结构多用于农村地区,每条馈线设置2~3台遥控开关,线路故障时,通过遥控开关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段线路供电。

中压“集群”供电方式满足输电网“N-2”校核。变压器20k V侧分裂运行,出线至少48回,分为4组,每组6回电缆构成主干线,为带状区域供电,有专用联络线连接相邻变电站(见图5)。高压输电线路发生“N-1”或者“N-2”故障造成变电站失电情况下,可通过联络线实现故障区域的负荷转移(见图6、图7)。

中压“集群”供电方式下,电网运行满足输电网“N-2”校核要求,当采用150mm2铝导线时,1条馈线的功率限额为7.7MW,1组主干线的功率限额为30MW;采用240mm2铝导线时,1条馈线的功率限额为10.5MW,1组主干线的功率限额为42MW。中压配电网最大运行效率为33%,平均运行效率不足20%。

3.3 电网稳定与安全

1)负荷梯次划分。

ERDF将所有用户分为5个梯次,各种切负荷方案都以此梯次为依据,梯次越高,安全稳定要求越高。法国政府规定,优先保证供电的对象包括医院、信号及照明设施、国际信号灯、突然停电可能会造成危险的工业和企业等,这些用户为不可中断电源用户,还有一部分重要用户为补充名单中的用户。按冬季用电峰值负荷的20%,将所有输出中压馈线用户等分为5个梯次,如不可中断电源用户数量较大时,一部分优先供电用户可在梯次4馈出供电,梯次5包含所有优先供电用户和一部分补充名单用户。各地区优先供电名单由所在地政府确定并报地区政府审定,法国配电网负责执行。

2)自动切负荷方案。

在欧洲范围内,所有可能被执行负荷切除的用户均配置统一标准的频率监控设备,在极端情况下能按照事先设定的参数自动切除负荷。按骤减频率自动切负荷共分5个轮次,当频率下降至规定轮次,即切除相应梯次用户负荷,降至49Hz切除梯次1,48.5Hz切除梯次2,48Hz切除梯次3,47.5Hz切除梯次4,47Hz切除梯次5。

RTE为电网电量供求平衡的负责人,隶属于RTE的CNES负责与相连国家电网的国调中心联系,根据需要通知下辖的7个大区调控中心,向有关单位(包括ERDF)发送压减负荷的指令。所有指令的传递均透明、标准化,通过SOS通信方式下发至SCADA系统,再由ACR具体执行。

截至2014年,上述极端情况在法国很少遇到,但要确保该控制系统功能正常且随时可用,每年均开展设备调试和调度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技术交流和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由国家、地方政府、RTE和ERDF(ACR)等单位共同开展,预演严重事故条件下的事故应对措施和减载方案。

3.4 比较与借鉴

ERDF开展电网规划和用户接入方式校核时,严格控制线路负载率,要求在变电站“N-1”失电情况下满足负荷转移需求;所有用户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等分的5个梯次,在制定切负荷方案时,梯次可以递补,法国以保障用户供电可靠性为出发点的理念值得借鉴。

法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相结合的方式值得学习,配电网模式的确定综合考虑了主网结构、配电网运行、负荷转供等因素,主网与配电网配合解决事故情况下负荷转供问题,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用户供电要求。

4 配电自动化

4.1 法国配电自动化

法国是在良好的配电网基础上开展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实现配电网的稳定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2008年,ERDF开始在区域调控中心开发部署新一代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诊断分析、故障定位、故障区域隔离、网络重构及供电恢复,2010年年底完成对所有30个ACR的部署,缓解了配电网稳定运行和配电网调控所面临的压力。

ERDF本着经济、简洁和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精确规划遥控开关的布局,合理规划遥控开关的安装位置、数量和优先程度,城市和农村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标准不同,每条馈线遥控开关数量有所区别,城市为3~4台,农村为2~3台。采用远程故障信息采集与就地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采用远程控制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缩小故障的隔离范围。通过馈线自动化功能与机械化维修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电网故障,做到故障的精细分析、准确隔离和快速恢复供电,50%以上的故障恢复供电时间不超过3min。

4.2 比较与借鉴

巴黎城区配电网自动化重点用作中压电缆线路故障隔离,快速恢复非故障段线路供电,并计划逐渐将自动化区段缩小,以发挥最大效益,其思路值得借鉴。国家电网公司在制定配电网自动化方案时,可按实现功能进行分层级配置,即对线路区段或关键点配置三遥功能,一般设备配置故障指示器,且根据需要对线路区段增加配置三遥功能的密度,以发挥最大效益。

5结语

法国电网在运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在电网规划与调度运行的衔接、网架结构的合理配置、运维检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研究法国运行管理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的国情有针对性地借鉴,对提高我国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加快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法国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居于世界领先行列,研究法国电网的运行管理现状,对提高中国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介绍法国电力基本概况、法国电网调度体系、调度运行、电网运行及配电自动化等的基础上,分析了法国电网运行管理的先进理念,并与中国电网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对比,提出了适应中国电网实际情况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调度体系,调度运行,电网运行,配电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崔凯,李敬如,赵娟.法国配电网及其规划管理浅析[J].电力建设,2013,34(8):12-15.

[2]崔凯,孔祥玉,于慧芳.法国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及相关启示[J].供用电,2014,(8):58-61.

[3]单人.法国电力体制和巴黎电网规划建设[J].湖北电力,2009,33(6):45-47.

[4]蒋斌,陈宇峰,李凯.法国配电网暨20k V电压等级概况及启示[C].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用电学术论文集,2008,124(10):1-9.

[5]EDF Group[J/OL].http://www.edf.com/html/RA2011/en/pdf/EDF2011_performance_va.pdf.

[6]Q/GDW 1865—201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S].

[7]范明天.中国配电网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发展思路[J].供用电,2013,(1):1-5.

[8]徐丙垠.国际配电自动化发展综述[J].供用电,2014,(5):16-20.

[9]Q/GDW 1738—2012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S].

建设运行经验 篇6

网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日志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安全审计的依据, 而且对日常网络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以Cisco设备为例, 分析几种常见的日志类型, 以示网络设备日志对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一) 配置变更类日志

当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变更时, 会产生配置变更类日志, 示例如下:

Mon 2009-8-10 18:28:16:10.13.226.1:<189>474:004404:*Aug 10 02:24:51.748 UTC:%SYS-5-CONFIG_I: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sh on vty0 (10.12.0.199)

分析上例可知, 在2009-8-10 16:28:16用户sh在IP为10.12.0.199的设备上通过vty (telnet) 方式对IP为10.13.226.1的设备进行了配置变更。

如果该时间段管理员没有对设备进行变更, 就要引起特别注意, 可能是用户被盗用或网络系统被非法入侵。

(二) 接口状态改变类日志

当网络设备的接口状态发生改变时 (可能是连接的线路中断, 也可能是线路对端设备故障关闭) , 会产生该类日志, 示例如下:

Sun 2009-7-26 23:15:35:10.12.225.2:<189>153:*Jul 26 15:13:10.458:%CONTROLLER-5-UPDOWN:Controller E1 0/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AIS detected)

Sun 2009-7-26 23:15:36:10.12.225.2:<187>154:*Jul 26 15:13:12.458:%LINK-3-UPDOWN:Interface Serial0/0/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分析上例可知, 在2009-7-26 23:15:35, IP为10.12.225.2的设备E1 0/0/0接口以及其对应的逻辑接口Serial0/0/0:0先后失效, 基本可以判断该接口连接的专线中断, 需要立即联系通信运营商报故障。

(三) 设备状态改变类日志

当网络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 会产生该类日志, 示例如下:

例1:Wed 2009-8-5 14:52:38:88.102.224.1:<190>1413:12w4d:%H S R P-6-S T A T E C H A N G E:Vlan50 0 Grp 50 state Active->Speak

例2:Sun 2009-7-26 23:15:37:88.102.225.2:<189>155:*Jul 2615:13:12.458:%OSPF-5-ADJCHG:P rocess 1, N br 88.65.229.2 on Serial0/0/0:0 from FULL to DOWN, Neighbor Down:Interface down or detached

分析例1可知, 2 0 0 9-8-514:52:38, IP为10.12.224.1的交换机vlant500的HSRP状态已发生改变, 可能备份设备与设备间发生了HSRP抢占现象, 需要立即查看上述设备状态。

分析例2可知, 2009-7-2623:15:37, IP为10.12.225.2的设备Serial0/0/0:0接口上运行的OSPF路由协议失效, 专线可能中断, 需要立即进行下一步分析。

(四) 安全类日志

当网络内发生安全事件时, 会产生该类日志, 示例如下:

Wed 2010-1-20 17:32:17:19 2.168.0.2 03:<186>1516 68:Jan 20 17:30:15:%PORT_SECURITY-2-PSECURE_VIOLATION:Security violation occurred, caused by MACaddress 001e.90b6.2e08 on port Fast Ethernet0/3.

分析上例可知, 该设备的接口fa0/3发生了安全违规现象, 可能该接口上有非法接入行为 (如违反了该接口配置的安全规则、与其他设备的IP地址冲突等) , 需要立即进行人为干预。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通过对日志信息的查看和分析, 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掌握网络设备及通信线路的运行情况, 迅速发现和诊断网络故障, 以便及早进行干预, 把各种故障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二、传统日志管理方法的问题

网络设备默认 (传统做法) 会将产生的日志信息保存在设备的缓存中, 以Cisco设备为例, 可通过“sh log”命令来查看, 如下所示:

SZ1-SW02-A02#sh log

Syslog logging:enabled (0 messages dropped, 0messages rate-limited, 0 flushes, 0 overruns, xml disabled, filtering disabled)

Log Buffer (4096 bytes) :

Mar 25 15:21:39:%LINEPROTO-5-UPDOWN: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 Ethernet0/4, changed state to up

Mar 25 15:21:39:%LINEPROTO-5-UPDOWN:Line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 Ethernet0/6, changed state to up

Mar 25 15:21:39:%LINEPROTO-5-UPDOWN: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 Ethernet0/8, changed state to up

Mar 25 15:24:51:%LINEPROTO-5-UPDOWN: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 Ethernet0/6, changed state to down

Mar 25 15:24:52:%LINK-3-UPDOWN:Interface Fast Ethernet0/6, changed state to down

Mar 25 15:24:55:%LINK-3-UPDOWN:Interface Fast Ethernet0/6, changed state to up

这种日志管理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一) 存储空间小

以Cisco设备为例, 默认缓存中为日志信息分配的空间仅为4 906字节。当日志超过该容量时, 会自动覆盖早期的日志, 导致日志信息不完整。

(二) 设备重启后日志信息丢失

由于日志默认保存在缓存中, 当网络设备重启后所有日志信息将被清空, 管理员无法通过日志了解以前的运行状态, 也无从进行安全审计。

(三) 查看日志信息不方便

在默认情况下, 需要登录网络设备并用命令行的方式查看日志, 这样比较麻烦, 当网络设备较多时, 这种方式的效率非常低。

三、改进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单位搭建了2台Syslog日志服务器, 并通过配置网络设备, 将日志信息同时发送到这2台服务器上 (防止某台服务器故障导致日志信息不全) , 实现日志信息的集中采集、查询和归档, 具体配置方法如下论述。

(一) 网络设备端的配置

以Cisco路由交换设备为例, 需要在网络设备上增加如下配置:

Logging on (开启日志记录功能, Cisco设备默认为开启状态)

Logging<日志服务器IP> (指定日志服务器IP地址器, 可指定多个IP)

logging source-interface<接口> (指定网络设备发送日志的接口, 以便通过该接口的IP地址来识别设备以及在ACL上放行指定流量)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localtime showtimezone (指定日志信息的时间格式, 以方便查看)

对于非核心网络设备, 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日记的发送级别, 实现只发送重要日记, 配置如下:

logging trap critical (只发送级别为紧急以上的日志)

对于部署在防火墙外部的网络设备, 需要在防火墙上放行端口为514的UPD流量才能将日志发送到内网的日志服务器上, 配置如下 (以ASA防火墙为例) :

access-list ACL_OUT_IN extended permit udp<网络设备IP>host<日志服务器IP>eq syslog

(二) 日志服务器的选择与配置

目前大多数网络管理类软件 (如IBM netcool, Solarwinds, whatup等) 均具备日志服务器的功能, 也有很多专业的日志管理软件如Kiwi Syslog, 但这些软件不仅配置复杂且有版权限制。

目前笔者单位使用了一款免费的日志服务器软件Router Syslog, 该软件大小不到1 M, 无须配置, 启动主程序后即可自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日志信息, 并以天为单位将接收的日志信息保存为文本文件, 供日后查询, 如图1和图2所示。

四、取得的效果

笔者单位自2009年实现网络设备运行日志的集中管理以来, 日志管理系统一直稳定运行,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 实现了日志信息的集中查看, 便于及时发现和排查网络故障

网络设备日志集中管理后, 网络管理员只需登录到任意一台日志服务器, 就可以查看所有网络设备的历史日志信息, 可以迅速发现或排查网络中存在的隐患和故障, 而且通过对同一时间段不同设备日志的关联性分析, 可以迅速定位故障根源。

4年来, 通过分析网络运行日志, 分行网络管理员多次及时发现外联线路中断、线路不稳定、线路间双工不匹配、路由失效、IP地址冲突等网络故障, 及时解决问题,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实现日志的集中存储, 提高了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窑尾大布袋收尘器运行经验和技改 篇7

河南省豫鹤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为5000t/d熟料生产线,2005年7月投产运行,配套的窑尾废气收尘采用国际先进的在线脉冲喷吹清灰袋式收尘器,设计风量大,收尘效果好,在稳定运行情况下优于国家水泥行业环保排放标准。由于此技术是刚刚开发的第一代行喷脉冲窑尾袋除尘器,且在国内刚刚应用,不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早期破袋,漏风率高,甚至漏雨(雨水反吸到袋室内)。由于后来生产系统工艺发生变化,我们综合考虑找到许多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窑尾大布袋收尘器正常运行的四种工艺状态

这四种运行状态分别是:(1)余热发电、生料磨正常运行状态;(2)余热发电运行、生料磨不运行状态;(3)余热发电不运行、生料磨正常运行状态;(4)余热发电、生料磨都不运行状态。公司窑尾余热发电锅炉换热和生料磨运行烘干都是依靠窑尾废气带出的热量,以上不同状态,窑尾大布袋收尘器进口的废气温度、含尘浓度及大布袋压差等运行参数会有所变化,具体见表2。

3 滤袋的选择

公司窑尾大布袋收尘器滤袋应用经历了从原装进口滤袋到进口滤料国内加工滤袋,再到全部应用国产化滤袋的过程,当然公司窑尾工艺系统也经历了从无余热发电锅炉到有余热发电锅炉的过程,大布袋收尘器的进口废气温度参数发生了较大变化(后文叙述)。

3.1 运行前四年窑尾大布袋收尘器采用的进口滤袋

公司窑尾收尘器原装滤袋采用进口玻纤覆膜滤袋,每条滤袋价值较高,厂家承诺正常工况下使用寿命达到3年以上。但公司在使用该滤袋两年后,第三年,窑尾大布袋开始出现滤袋破损增加的趋势,窑尾烟囱经常出现粉尘超标排放的情况,虽然及时对破损滤袋进行了更换,但初始安装滤袋还是有破损加剧的趋势,当然也可能与偶尔的异常情况(温度、压力等)有一定关系,但总体感觉进口滤袋正常使用寿命也就在两年半左右,难以达到三年以上。

3.2 国产滤袋替代进口滤袋的成功运用

2008年,公司考虑价格的因素开始使用进口滤料国内生产的滤袋,价格上比纯进口滤袋要低1/4左右,经过运行,基本上能达到两年的使用寿命。

公司余热发电系统于2008年开始全年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时进入窑尾大布袋收尘器的进口温度大幅度下降,滤袋承受的热负荷明显降低,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更换耐温等级稍低的(较之原来的进口滤袋)国产滤袋替代进口滤袋。因此在2010年上半年,公司在周期性更换滤袋时,完全应用国产优质滤袋替代进口滤袋,目前已经使用一年,从窑尾大布袋收尘器运行压差和粉尘排放浓度等运行参数看,使用效果良好,预期还可使用一年以上,但在价格上国产滤袋只是进口滤袋的1/2还低些。费用计算结果,余热发电投运后,采用进口滤袋和国产滤袋使用周期差不多(都按两年计算),全部更换国产袋可节省大修费用4576条×450元(节省)/条=205.92万元,分摊两年,每年节约大修费用103万元。

4 影响窑尾大布袋收尘器正常运行(异常超标)的因素

4.1 喷吹清灰机构的设计、制造及安装缺陷对收尘器的影响

从2005年7月试生产到2006年上半年,公司窑尾开始出现废气烟囱排尘能够视觉看到的情况,从经验判断窑尾大布袋肯定出现设备问题,经过认真排查,发现局部滤袋出现破损,而且从公司的废气处理系统运行参数(温度、压力、含尘浓度)看,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常情况。

经过排查,确认滤袋破损不属于滤袋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在线高压气喷吹管的安装以及滤袋与花板孔的结合部位的设计存在一定缺陷,造成高压反吹气流未对准滤袋中心,滤袋破损部位正是气流吹偏部位。针对此缺陷,公司做了两方面改进,一是重新调整喷吹管喷孔位置,确保每个喷孔喷吹出的气流处于滤袋的中心,不吹偏而伤及滤袋;二是对滤袋与花板孔结合部位进行改造(见5.1),增加新型防吹护套,确保每条滤袋不被高压气流吹破,并对吹破的滤袋全部进行了更换。

经过以上调整和技术改进后,公司滤袋未再出现过因高压反吹清灰气流吹偏而破袋的情况。

4.2 雨雪天气对收尘器的影响

因公司窑尾大布袋收尘器箱体顶部(安装有44个换袋气室顶盖,每个气室两个顶盖,共22个气室)在设计上没有考虑防雨雪设施,而设计上每个气室顶盖与箱体顶板距离只有50mm,这样下大雨时,气室顶盖之间的缝隙很容易被雨水淹没,而当气室顶盖密封不严时,因窑尾大布袋收尘器处于负压工况,雨水很容易从气室顶盖的密封不严处倒吸进收尘器内部,造成湿袋和糊袋现象,致使收尘器运行压差升高,湿袋或糊袋滤袋很快因压差过大而破损(压差从1200Pa上升到2000Pa左右),导致窑尾大布袋收尘器超标运行及灰斗进水湿壁积料等不正常运行状态。针对以上情况,公司曾考虑在收尘器顶部安装防雨棚,但因滤袋骨架为6m长,所以防雨棚高度至少应在6m以上,并且收尘器顶部面积较大,收尘器原设计上也没有考虑支撑超高度、超大面积的防雨棚支撑负荷,设计安装难度大;即便设计安装后,这种超高、超大面积的防雨棚的运行风险极大(承受大风天气下的风场荷载极大,易造成雨棚被大风掀翻等事故),因此放弃了在窑尾大布袋顶部安装防雨棚的设想。公司在换袋气室顶盖结构上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大雨天气影响收尘器稳定运行的问题(见5.2)。

4.3 相关运行参数和要素对收尘器的影响

4.3.1 异常状态下收尘器进口温度的影响

公司窑尾大布袋收尘器使用的滤袋(无论国内或进口滤袋),正常工况下承受温度220℃以下;温度超过220℃时,持续时间不超过5min;瞬间温度不能超过240℃。若大布袋收尘器进口废气温度经常出现超过220℃且持续时间较长(操作10min)或经常出现瞬间温度超过240℃的情况,则会导致大布袋进口几个气室的部分滤袋烧损而破裂,从而导致窑尾大布袋收尘器出口废气粉尘超标排放。

从表2中列出的四种状态可以看出,在生料磨不运行期间,如果增湿塔不能及时喷水降温,窑尾大布袋收尘器进口废气温度就会持续高温(超过220℃)或瞬间温度急剧上升(超过240℃),从而烧坏滤袋并出现窑尾大布袋粉尘超标排放情况。这种情况应通过增湿塔的稳定运行(及时喷水并雾化良好,降温正常)和窑尾系统的工艺稳定来控制窑尾大布袋收尘器的进口废气温度,使之稳定在220℃以下,确保不烧滤袋。

4.3.2 喷吹清灰压缩空气压力的影响

喷吹清灰压缩空气的压力调整以达到滤袋的清灰效果即可,不是越高越好。当压缩空气压力调节过低时,清灰效果差,容易糊袋,大布袋运行压差高,也影响收尘效果;当压缩空气压力过高时,清灰效果比较好,但容易将滤袋吹烂或缩短滤袋使用寿命。从公司运行经验看,反吹压缩空气压力调节为0.35~0.4MPa较为合适,既能达到清灰效果,又能保证滤袋的使用寿命。

4.3.3 喷吹压缩空气中水分的影响

压缩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当水分过大时,喷吹清灰时压缩空气中水分直接附着到滤袋内表面,会影响收尘器的收尘效率。因此应经常检查压缩空气系统的干燥器是否正常运行,并对窑尾大布袋收尘器之前的供气气包定时放水,保证进入大布袋收尘器喷吹系统的压缩空气比较干燥,确保不糊袋(压缩器站应有冷冻干燥机,应说明压缩空气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才采取的措施)。

4.3.4 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

公司处于黄河以北,冬季气候寒冷,夜间气温经常在-5℃以下,压缩空气中水分不及时排出时,即便压缩空气管路有保温层,也经常发生压缩空气管路积水冻冰堵塞情况,导致窑尾大布袋收尘器清灰系统失灵,大布袋运行压差急剧上升,直接影响收尘效果和滤袋使用寿命。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运行中都会发生几次,因处理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情况的预防措施有,对压缩空气管路在入冬前要检查保温层,出现问题及时恢复;冬季对压缩空气储罐的防水次数要加密,确保储气罐(或储气包)内不积水;对压缩空气调节阀等不适合保温部位应安装外部密闭保温或加热装置,防止该部位积水冻冰堵塞。

出现以上情况,应采取措施及时解冻,确保压缩空气短时间畅通,公司的具体办法是,找到冻冰堵塞部位,直接用汽油灯加热解冻,短时间内解冻并疏通压缩管路,确保清灰系统正常运行;若冻冰部位难发现,解冻时间长,建议生产系统暂时停产,待解冻后,再投入运行,以确保滤袋的使用寿命和窑尾大布袋收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5 技术改造措施

5.1 滤袋与花板孔的结合部位的技术改造

5.1.1 改造前结构(图1a)

5.1.2 改造后结构(图1b)

5.1.3 改造前的缺陷和改造后的效果

防护套(图2)高度500mm,口径135mm,厚度3mm,上面均布30×5通气口,通气口保留上部一边直接冲压后向内弯折,使压缩空气在喷吹时向滤袋内部折射,既能保证滤袋口部不被压缩空气直接损坏,又不影响滤袋透气性。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直接套在滤笼上即可,但在加工时应注意外部不能有突起、毛刺等缺陷,防止损坏滤袋。

应用后袋收尘阻力基本没有变化,滤袋口部及边壁被吹破现象几乎没有再出现,保证了袋收尘器的正常使用效果,提高了袋收尘器运转率。

5.2 顶部换袋盖板结构的技术改造

5.2.1 改造前结构(图3a)

5.2.2 改造后结构(图3b)

5.2.3 改造前的缺陷和改造后的效果

改造前由于相邻盖板间距不足100mm,但长度超过了2m,加之顶板部分水平度不高,个别地方甚至有凹陷,在下大雨时积水不能很快排出,在这些部位存积一定高度的积水。而盖板和顶板之间的高度不足40mm,在负压环境下,雨水会通过盖板密封不严处吸入大布袋收尘器气室内,雨水淋湿滤袋,造成“糊袋”,严重时甚至会堵塞集灰斗,必须通过人工辅助清理,严重影响窑尾大布袋收尘器的正常运行和收尘效果。并且大布袋收尘器压差的增高还会增加排风机的电能消耗,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方案结构简单,改造难度小,并且不会影响袋收尘的正常运行,在袋收尘正常运行时逐步分室改造即可。由于密封形式由原来的密封条直接套在立板上改为密封条粘结在盖板上,不会因检查或检修而必须每次都重新安装密封条,增加了密封条的使用寿命,改善了密封效果(改造后袋收尘压差较改造前降低了100Pa左右)。增加了袋收尘顶板和盖板间的有效高度,使得积水进入袋收尘器的机会大大降低,可有效避免“糊袋”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袋收尘器的正常运行和收尘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立板较高,在焊接时应满焊且不能有砂眼、漏焊等现象,密封条接口处和弯折处尤其应注意粘结效果,不能有缝隙和破损现象,否则会影响改造效果。

6 窑尾大布袋收尘器运行6年来的经验

(1)新型干法水泥窑配套余热发电系统后,正常工况下窑尾大布袋的进口温度大大降低,稳定降低了系统风量,加上采用国产滤袋,水泥行业窑尾大布袋收尘器检修成本大大降低。

(2)严格控制好大布袋收尘器进口废气温度,尤其在生料磨不运行期间,要确保增湿塔喷水降温系统及时投入运行,确保窑尾大布袋进口废气温度低于220℃;高于220℃且低于240℃的时段不得超过5min,瞬间不得超过240℃,否则会出现烧袋情况,导致超标排放粉尘。

(3)严格控制反吹清灰压缩空气压力,过大会缓慢伤及滤袋,降低滤袋寿命;过小则清灰效果差,大布袋运行压差高,降低收尘效率。按照公司几年来的运行经验,反吹清灰压缩空气压力调节为0.35~0.4MPa较为合适,既能达到清灰效果,又能保证滤袋的使用寿命。

(4)北方地区,冬季注意压缩空气管路的保温和防冻结冰、定时排水等,确保窑尾大布袋收尘器压缩空气清灰系统的正常运行。

(5)通过采取在滤袋与花板孔的结合部位安装防护套的技术改造措施,彻底消除了压缩空气反吹对滤袋的直接损伤,大大延长了滤袋的使用寿命。

上一篇:传感器网络节点下一篇:课堂教学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