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科发展

2024-07-04

测绘学科发展(精选7篇)

测绘学科发展 篇1

近些年来,GIS专业在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数量还在不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GIS专业的需求,说明GIS专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GIS专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开设该专业的高等学校,如何来把握GIS专业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与其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

1 当前GIS专业学科建设现状

GIS专业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GIS专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GIS技术的应用领域愈发广泛,不但被应用到地理科学研究方面,在人类生产生活方面也被广泛地应用,如自然资源调查、环境评估、污染治理、国民经济调查与宏观决策分析、交通规划、市政工程服务和城市规划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由此可见,GIS专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的广阔。虽然,当前各高等学校开设GIS专业的数量较多,但是在GIS专业学科建设上真正形成一定体系的还不是很多,在GIS专业学科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GIS专业学科建设定位不准,宣传力度不够,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是GIS专业学科建设中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一些高等学校在GIS专业学科建设定位把握不准,对于学科建设的目标较为模糊,导致对GIS专业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大都认为GIS专业是和地理相关的文科专业,再有一些学生自己根本就没有报考该专业,而是被调剂到该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也就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GIS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师是GIS专业学科建设的核心,打造一支梯队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构建GIS专业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有些高等院校在GIS专业学科建设中根本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甚至有些高等学校开设GIS专业的目的是为了扩招,增加生源,其余的根本不需要考虑。试想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GIS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如何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第三,GIS专业课程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作为培养GIS人才的主渠道的高等学校,在GIS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课程设置得科学合理与否决定着学科建设是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目前,大部分开设GIS专业的高等学校对于GIS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特色的,大部分照搬一些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造成GIS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多又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深入地进行学习,只能浅尝辄止,人才培养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第四,GIS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GIS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有3类,即科研型人才、开发性人才、应用型人才,三者数量呈现金字塔结构。每一种类型的人才都不可或缺。但是,综观当前高等学校GIS专业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都集中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科研型和开发性人才培养相对较为薄弱,这对于GIS专业进一步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

2 测绘学科发展对于构建GIS专业学科建设的启示

截至今天,测绘学科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明确的学科方向、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观测绘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构建科学合理的GIS专业学科建设体系带来了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确定GIS专业学科的研究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能够进一步向前发展,都应有其明确的研究方向。GIS学科也不例外。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来确定GIS学科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既要考虑到国内外的发展动向,还要考虑本地区行业发展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GIS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并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2 构建GIS学科发展目标

学科建设都有一定的期限要求,达到期限应该有其明确的发展目标,如会有哪些科研成果问世,学科下一步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学科发展目标是学科建设的推动力,在GIS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重视。

2.3 组建合理的学科梯队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在GIS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格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合理的GIS学科建设梯队。既有学科带头人,又有学术骨干力量,形成科学合理的老、中、青师资队伍,对于GIS学科建设是有很大裨益的。

总之,学科建设对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GIS专业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发展,高等学校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GIS学科建设体系,使其发展更加趋于完善,培养出的人才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科学技术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在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测绘科学的发展带动了高校专业建设。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开设GIS专业高校的数量还在不断的上升,说明GIS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从当前高校GIS专业学科建设现状入手,来探究如何从测绘学科的发展来构建GIS专业的学科建设。

关键词:测绘学科,GIS专业,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边界意识 篇2

一、“边界意识”概念解析

贺来先生认为,“边界意识”是一种新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意识,“用中国古代哲学的表达,这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理论意识”。“‘和而不同’作为一种与‘同而不和’有着重大区别的存在结构和价值秩序,其关节点就是对“边界意识”的理论自觉。”[1]115“边界意识”具有四重基本内涵:首先,以分化为基础的差别意识。“它自觉地承认人的生活世界的各个领域的相对‘分离性’和‘断裂性’并因此所具有的相对‘自主性’和‘自律性’,对此可以概括为‘边界意识’的‘领域分化’原则”[1]116。也就是说,在边界意识的视域中,人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理性整体,“而是一个由相互独立、又相互交错的各个面向和各个领域编织而成的一幅‘拼贴画’,生活世界的各个面向和各个领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科学、道德和艺术领域,逻辑领域与价值领域,做人与做事等等,都各有其属于自己的不同的原则,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生成、实现途径,因而具有相对的‘自律性’和‘自主性’”[1]116-117。其次,“有限意识”或“相对意识”。“‘边界意识’自觉地承认每一个领域所具有的内在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并强调恰恰因为这种有限性和相对性,每一个领域才获得了其自身的规定性。”[1]117第三,“‘边界意识’自觉地意识到:人的生活世界的每一个领域的产生、运动和演进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的‘本已的’目的、功能和需要,这些目的、功能和需要是每一个领域所特有的,……对此规定,我们可以概括为领域的‘自成目的性’。”[1]118第四,“游戏规则”的非僭越性。“每个领域的‘游戏规则’不得越过各自领域的‘边界’,去干涉其他领域的活动,去规范其他领域的存在、运动和生成,去充当其他领域的‘权威’,如果企图越过边界,把本来只适用自身领域的规则用于其他领域,充当其他领域的‘话语霸权’,必然带来人的生活世界秩序的错位和混乱,从而导致诸多难以解决的悖论,……因此,‘边界意识’自觉禁止每个领域规则对其他领域的僭越。”[1]118以上四重规定构成了完整的“边界意识”的内涵,这样的理论意识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意识。

二、边界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意识

一门学科的发展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这门学科是什么,又不是什么;二是它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三是它应该发展到哪里,又不应该发展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也是如此,而边界意识正是明确这些问题的关键意识。

第一,边界意识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地位的关键意识。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的误区,使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受制于其他学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不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学的一些规律,吸取政治学的理论知识,道德教育是其一项重要内容,但它不同于也不隶属于教育学、政治学以及伦理学。在“边界意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自成目的,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能用其他领域的“游戏规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游戏规则”也不能“侵入”其他领域。也就是说,正是“边界意识”的确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问题凸显出来,成为一个必须予以澄清的问题,从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第二,“边界意识”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功能界限的关键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界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边界意识”出发,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作用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4]。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和“引导”,“帮助”就是“辅助”而不是“决定”;“引导”就是“指引”而不是“命令”。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的功能,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边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能寄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无限的期待。否则,只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进而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不同实施主体的功能也需要划界,明确不同实施主体的功能边界,使不同实施主体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杜绝出现有些实施主体功能的无限放大,有些实施主体功能无限缩小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虽然,哲学社会科学课和其他所有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从价值目标来看,后者的价值目标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后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前三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能分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课,它发挥的也只能是“理论”应该发挥和能够发挥的功能。“理论”课的作用就在于:它“把‘有理’的理论诉诸‘讲理’的教学过程,就能够‘以理服人’,达到理论课的教学目的”[5]。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就是以“理论”的逻辑魅力去说服人,提高人的理性认知水平。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划界就是“用道理说服人”。

学生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制度管理的方式推动着人的理性认知向实践的转化。学生管理依靠的是制度,管理制度规定了学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学生管理正是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把抽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会其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所以,学生管理的功能就是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和引导着学生的行为。因此,学生管理的功能划界就是“用制度规范人”。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尊师重教的规章制度,以及以广大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观念形态的校园精神,都会大大激发人的情绪,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因此,校园文化的功能就是通过营造一种环境氛围,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校园文化的功能划界就是“用环境熏陶人”。以上这三者,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总之,在“边界意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和划分,因此我们说,“边界意识”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功能界限的关键意识。

第三,“边界意识”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指向的关键意识。

发展就是进一步的完善和壮大,“边界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展到哪里和不应该发展到哪里的理论自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有这样一段话:“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4]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要求。

体现这样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就应该是内容编排的问题性和内容选择的针对性。而不是像其他学科那样内容编排的体系化和内容选择的理论化。这是因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展开顺序必须符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如果教学内容的编排不符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那么,这些教学内容就很难被大学生完全接受。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表现为:从问题入手,然后是问题的展开及解决。这样一种接受知识的习惯就要求:教学内容的编排也要先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层层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符合逻辑与历史发展的结论,即初始问题———问题的展开———结论。这样一种编排顺序才符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从而使大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最终实现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真实的影响。所以,体现“三贴近”原则的内容编排就应该是“问题式”编排。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应如此。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内在于学生的教育活动,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过程。所以,它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就是学生与教学内容能够展开对话。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能与学生展开对话,能够与学生展开积极对话的教学内容必须满足:这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人生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双方的话题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这样对话才能正常的展开。如果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那么,学生在这些知识面前则只能是一种倾听的姿态。这样,学生无论怎样努力,这些内容只能外在于学生而不能与学生头脑中的思想内容展开交流,最终导致这些知识或者被搁置或者被拒斥,而不能对学生产生真实的影响。所以,体现“三贴近”原则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不能借用其他学科的“游戏规则”,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能获得发展空间,从而进一步地壮大。因此,“边界意识”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指向的关键意识。

三、“边界意识”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正确的理论才会有正确的行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只有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获得健康发展。因此,“边界意识”的确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为:

一方面,可以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理解上升到理论高度,坚定人们的认识。虽然,现在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已经比较客观,已经从以往的“包打天下”的认识发展到“有限功能”的认识,尤其是200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功能”及“功能划分”更是得到了文件的确认。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处在感性层面。也就是说,还处在自发的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自觉的阶段。这种感性层面的认识也使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限功能”的理解还只是一种泛泛而谈,缺乏理论的深刻性,缺乏理论的说服力,进而造成了在教育实践中依然有许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寄予太多的期待。因期待的不现实,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了人们对思想教育的正确认识。边界意识的提出,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种教育实践,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不能“包打天下”,即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所能”,“有所不能”。理论的彻底性使认识获得了坚定性,坚定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限功能”的认识。因此,“边界意识”的提出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理解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坚定了人们的认识。

另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真实发挥。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可谓不受重视,从2005方案之前所开设的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但是,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里的最大误解就在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某种程度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如以往的文件中都这样描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这样的误解就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了不能承载的重任,同时也剥夺了其他课程和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进而导致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望。“边界意识”的提出,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边界,也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部分的功能划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从先前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退位到“主渠道”的地位,其他课程和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凸显出来。功能边界的明确及不同部门功能的划分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正确发挥的前提,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谈到理论的逻辑基点时所强调的那样:“对于那些想把问题弄清楚的人,明确问题是有益的。因为以后的顺利在于以前的难点的解决,……一个探索问题的人,如若不首先弄清问题之所在,就像一个行路者不知其去处一样。这样的一些人甚至于不知道所探索的东西是否找到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目的并不清楚,而对于那些事先已经探讨过的人,目的是清楚的。”[6]因此,“边界意识”的提出,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边界及功能划分,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确发挥。

参考文献

[1]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5]孙正聿.理论课要会“讲理”——我讲“哲学通论”[J].中国高等教育,2004(02).

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明天 篇3

随着我国的新医改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等各项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宏观环境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必将对我国未来十年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新的医疗宏观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公共产品。过去商业化的医改方向导致公众个体的卫生支出大幅增长,城乡和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通过改革实现向民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2)市场化路线回归公益本性。新医改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强化了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3)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持续稳定。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总体表现为:适当提高分级定价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对医用耗材进行限价,而药品采用基本药物制度下的市场调节定价机制。

医疗环境的如此改变必将对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带来以下特征:

(1)市场化路线回归公益本性会缓解由于成本导致的临床医学工程社会化、边缘化和非专业化的压力,转而提供“安全、有效、及时、有力”的医学工程保障,提供更加强劲的保障能力和更为丰富的保障内涵。

(2)持续稳定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必将促使国家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的力度加强,以提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性能、质量和竞争力,而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获得更多的机遇。

(3)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化必将极大地释放就医潜力,由此带来的大城市医院以及各级医院的就医压力增大,新建医院也将不断增多,相应的医学工程的人力资源将出现短缺,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将进一步壮大。

(4)大量新的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如基因工程、手术机器人和医用植入式微机电系统等的临床应用,以及医院和医疗设施的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导致临床医学工程的专业延伸和保障内涵丰富。

未来学科体系建设

近年来,一大批年富力强、有良好专业背景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带头人走上了科室领导岗位,学术带头人活跃着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学术氛围,医学工程人员素质较20年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所有这些,为今后10年中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智力保障。为了迎接新医改的挑战,健全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体系和医学工程保障体系,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发展跟进期。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体系将在吸收欧美等国家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以下特色:

(1)临床医学工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学会为支撑,面向全国的统一的相关法规体系,如“医疗器械应用质量管理办法”、“注册临床医学工程师法”,在法规层面上确认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和医学工程科的地位和作用;

(2)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临床医学工程师的实习、专科培训、轮转和继续教育等体系,并逐步融入临床医学学科的体系中,为临床医学工程师建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

(3)职业和资质认证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全行业的注册工程师和临床医学工程师的认证制度,同时临床医学工程师认证与国际临床医学工程师认证接轨;

(4)临床医学工程的亚学科体系:根据临床医学亚专科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临床医学工程亚专科群,形成强有力的医学工程保障能力和丰富的保障内涵,如医用气体工程、医用耗材物流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急救设备工程、手术室设备工程、数据挖掘与利用、远程医学工程等学科。

未来开创性工作

总而言之,中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我国现阶段这一特殊时期,与国外先进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与政府行为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系,在法规、管理和学科三个层面上浑然一体,其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我们在各层面上落后了近20年,但只要加强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和系统管理,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在未来的几年里还将在以下方面做开创性工作:

(1)开展面向全行业的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等编码方法和标准的研究;

(2)开展毕业后继续教育、亚专科培训、高年资工程师培训和医学工程科主任培训;

(3)完善医疗器械采购的技术和供应评估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等各项管理制度;

(4)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人员的岗前培训考核和认证;

(5)研究和开发基于风险评估的医疗器械管理信息系统;

(6)开展医学工程的技术经济学、循证医学和人机效应学及其分析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7)医院医学工程科的组织结构优化及其功能与职责定位,以及服务流程优化、满意度调查和科室人力资源管理等;

(8)基于RFID和RFIC等技术的医疗设备运营和高值耗材供应情况的实时监控、临床应用和技术评估的研究;

(9)开展急救、影像和放疗等设备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方法的研究及其应急保障方案的制定;

(10)开展医疗设备、设施及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技术及其电磁兼容和可靠性等研究;

(11)现代化手术室的保障模式与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管理;

(12)开展医疗设备的状态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策略的科学决策方法的研究;

(13)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测试方法与标准、技术规范和数据分析的研究。

(14)开展面向精确化的医用耗材物流管理的供应链优化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的研究及其信息系统的开发;

(15)开展急救设备租赁和医用耗材供应中的消毒与灭菌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流程(GMP/GLP/GCP等同的规范)及其医源性感染控制的研究。

总之,基于“战略前移、重心下移”制定的“新医改”和“新农合”政策推进了医疗宏观环境的改变,这会给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带来挑战和机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工程科发展之路,认真做好十五项创新性研究和工作,我们必将迎来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周丹.建立我国临床工程师认证体系的基本设想[J].中国医疗设备,2008(2):5-6.

[2]周丹.临床工程学科工作模式转化[J].医疗设备信息,2004(3):1-3.

[3]郑富强,张强.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工作中的定位[J].医疗卫生装备,2005,(8):78-79.

[4]黄菊,赵茜倩,潘习龙.新医改政策下医疗服务的价格模型[J].中国医院管理,2009(4):28-30.

伦理学对会计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 篇4

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本身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或是一种管理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也需要伦理学的指引。在会计学的发展过程中,伦理学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影响。

一、伦理与伦理学

(一)伦理

伦理(ethics)一词源于希腊语ethikos、拉丁语ethice,以及中世纪英语ethik。所谓伦理,按其字面理解,是指事物的次序和条理。《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注曰:“伦,犹类也;理,分也。”后来,伦理专指有关人伦的道理。所谓人伦,一指人类,见于《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二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等级关系,见于《管子·八观》:“背人伦而禽兽行,十年而灭”,即人伦是指存在于人类之间的伦常、辈份关系。《辞海》定义伦理为“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当代伦理学研究者罗国杰指出:“伦理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并较多地是指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的道理。”显然,凡是在参与者达到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活动中,伦理就不可避免。

(二)伦理学

伦理学又称为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属于哲学分支,是关于道德的科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何为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研究任务则是探讨善、正确、义务、责任、美德、自由、合理、选择等实践性问题。根据研究方式可将伦理学分为四种类型:描述伦理学(Description Ethics)、元伦理学(Metaethics)、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和应用伦理学(Applied Ethics)。其中,描述伦理学是对道德行为和道德信仰如实加以描述;元伦理学是运用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分析道德概念、判断道德性质和意义的道德哲学理论;规范伦理学的目的是找到和明确表述一种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以指导人类的生活实践;而应用伦理学则是要把规范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道德问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广泛地认识到应用伦理学的一般理论和原理研究实际问题的价值。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伦理学研究有了迅速发展,生物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职业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性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经济伦理学、人口伦理学等应运而生。目前,应用伦理学已成为中国伦理学乃至整个哲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而其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科学的发展。

二、会计学的伦理特性

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有伦理道德,会计领域亦不例外;同时,会计有多种属性和前提,其中就包含伦理属性和道德前提。因此,会计的伦理特性实质上是从伦理角度对会计本性进行分析和把握。任何社会都存在各领域共同适用的伦理要求和各领域相对独立的具体伦理要求;不同领域既应遵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共同伦理规范,又应体现本行业特色的行业伦理准则;作为特殊社会活动的会计领域也必然存在自己的伦理标准和道德前提。

会计职业实质上是诚实人的职业。会计学创始人巴其阿勒(Luca Pacioli)的名著《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是世界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近代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它体现了作者的高度道德信念,即希望给商人以应有的方式进行记账和建立簿记提供充分的指导,“以便让尊敬的国民获得所需要的有关他们商业事务全过程的清晰概念”,其中的道德原则也成为会计伦理学的基础。伦理规范要求会计师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和加工者,也是信息的第一位解释者,同时是不断探索和挖掘企业经营效益潜力的分析者。

会计行为是人的社会活动,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所有会计活动都是行为主体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达方式,会计信息包含着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其次,会计行为是群体行为,其行为方式和特性受制于人的素质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原则与效益;再次,会计成果也不同程度地渗透了人的价值观或人生观等。因而,会计学客观需要伦理支持,需要伦理规范,需要伦理约束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需要用伦理规范明确道德责任,也需要将伦理精神深入渗透到会计核算的理论和实践中。

此外,伦理还具有发展性和社会历史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国家的具体会计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并不一致,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会计的共性价值观,如诚实守信、合法、敬业等,即会计伦理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又具有永恒性,其原因是会计的某些基本规定性与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伴随。会计的伦理特性从本质上说是历史性与永恒性的辩证统一。会计伦理特性的共同性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伦理规范的具体内容一成不变,而恰恰表现为包括对立、分歧和富有个性的伦理要求的多样性,表现为伦理要求的变化与发展。变化、对立、分歧中的共同性又包含和表现为变化、对立和分歧,即会计伦理特性的辩证法。

三、伦理学对会计科学发展的影响

(一)伦理学与会计职业道德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反映了伦理道德和文化体制,而且都蕴含着某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来看,利益驱动是市场体制的必然表现。尽管利益驱动本身不一定带来道德生活的负面影响,但在缺乏约束时容易诱发不道德和反道德行为,会计假账就是这种负面效应的综合体现。为此,伦理学对会计职业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约束的要求,也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准则,主要包括客观、合法、勤俭、敬业和独立等原则。

(二)伦理学与会计监督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可被视为一种契约关系;但在经济契约外,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还存在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由于管理者目标和所有者目标的不一致,以及二者之间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所有者面临如下风险:首先,所有者只能观察到经营成果,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管理者的行为,因此存在隐性行为的道德风险;其次,管理者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故意报告虚假信息,出现逆向选择,引发道德风险。

所有者希望管理者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选择行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他并不能直接观察到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和决策过程,因此,所有者应根据所观察到的信息来监督和奖惩管理者,以激励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此时,会计监督就是一种重要的他律手段。要真正实现会计监督作为他律手段的功能,必须符合两方面的要求:即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形式合理性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监督岗位的设置及职责运行过程与管理者之间相对独立,否则会使监督起点本身缺乏公正性并导致监督异化;二是会计监督的伦理规范必须符合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价值期待;三是会计监督伦理应符合一国的道德国情的现实。

会计监督的实质合理性则主要是指监督内容的和谐完整。一是要求监督部门的监督口径统一协调:二是要求监督内容全面完整,防止忽视各数据之间提供的佐证、价值判断条件或推理依据。

(三)伦理学与会计立场

立场即观察事物或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会计立场则是指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过程中所持的主张和处理态度,即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应代表谁的利益,客观上为谁服务,这个问题随着现代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变化。

在传统的企业理论中,企业被视为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经营者只对股东负责;随着企业目标从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向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承担全面社会责任演进,委托方必然要求受托方向其提供相应的信息。在企业社会责任观下,企业是一种社会公众机构,经理层是这种社会公共机构的受托人而不是股东的代理人。因此,经营者就其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报告的对象就不仅仅是股东,还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考虑股东的利益,还应考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伦理学对会计提出了独立性的要求。会计诚信的实现,独立性原则是保障。如果会计人格不独立,会计的诚信就无法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无法避免,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将被打破。

独立性原则作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原则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在广大普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了独立性原则。而事实上,独立性原则对会计来说尤为重要;若会计丧失独立性,就无法客观公正地顾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保持会计的独立性,才能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维护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四)伦理学与环境会计

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人类陷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困境之中。面对严峻的生存困境,人们开始关注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危及全人类或某个国家、地区的生存环境的治理。环境会计这一会计分支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也被称为绿色会计,伴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而出现并日益发展成熟。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仅以人类自身的价值作为惟一尺度来衡量自然的价值,不考虑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即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后者则认为人应尊重自然的价值,并让自然按其自身的规律和存在方式成长与发展;强调应赋予自然以权利,把人际之间的伦理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提出了革命性的“生态伦理观”。

环境会计是基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而发展起来的会计新学科。它是人类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对传统会计的修正和革命。同时,它也是具体进行环境资产核算、环境消耗补偿,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在各国环保法日趋严格以及绿色消费主义理念日益盛行的情形下,会计信息系统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必然演变和变革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关注企业遵循环保法规的情况以及企业环保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信息,要求企业向其报告环境信息,而其中必然包含企业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实现经营目标,也必须在经营决策和内部管理中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这也包含着利用会计信息系统与手段提出的环境会计信息,并由此产生了环境管理会计。

(五)伦理学与社会责任会计

从本质上讲,商业伦理起源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1924年,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人类需要的各种责任联系起来;1953年,博文(Howard Bowen)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大大推动了有关社会责任的讨论,他也因此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20世纪60年代以来,管理者因时代的变化经常遇到需要考虑社会责任的各种决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有密切的联系。从内容上看,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道德责任,要求企业讲求伦理道德,实质即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反之亦然;从对象上看,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与企业伦理涉及领域基本一致,而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出为企业伦理的兴起打下了基础,企业伦理学的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为了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企业必须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进行披露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企业除了需要披露诸如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等有关社会责任的定性内容外,更多应当是相关定量性指标的披露。而其基础性定量指标的核算与提供,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系统的重要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社会学、会计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社会责任会计从社会利益角度来计量企业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计量和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与结果,必须建立并不断创新社会责任会计系统以充分发挥会计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建立并完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既是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也是近年来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关注的重要领域,我国会计界也在努力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

四、伦理学与会计学的融合

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会计学离不开伦理的人文支持,而伦理学若离开对会计现象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会计学与伦理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而,加强会计伦理与伦理会计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在会计学与伦理学相互渗透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会计伦理学与伦理会计学两大学科。

(一)会计伦理学

会计伦理学是会计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同时它还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大的综合性。会计伦理学把长期以来会计活动中的现象理论化、系统化,它既是会计人员衡量自身道德价值的尺度,又是调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科学。

会计伦理学是一门职业伦理学,并不等同于人们常说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一般是指以通俗、具体的职业守则、章程、职权条例、岗位责任制等表示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而会计伦理学不仅仅局限于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规范。它是一系列概念定义、规范体系、互动体系等对会计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表述,使之成为论述会计道德问题的理论和学说。简言之,会计伦理学是研究会计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伦理会计学

伦理会计学属于会计学的一部分,是发展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伦理会计学主要是从伦理角度对财务活动进行价值规范,它包含大量价值判断和隐含会计价值的事实判断。它主要是指伦理价值规范在财务活动中的运用,或运用伦理道德方法介入对财务现象的分析研究,其出发点是伦理学,而落脚点则是会计学。伦理学的内容将充分“溶解”到会计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比如,对会计原理中的会计一般性原则的论述将更加伦理化,包含更多的价值规范。可以认为,伦理会计学是对会计学在道德哲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探索,同时伦理会计学也是会计哲学的应用和延伸。

(三)会计伦理学与伦理会计学的共融性

从本质上看,会计伦理学与伦理会计学具有共通性。因为二者涉及到会计与伦理的关系,均是会计与伦理这两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具有统一性。

首先,就研究角度而言,无论是从伦理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还是从会计角度来研究伦理问题,尽管有着不相同的侧重点,但所论及的范围都是在会计学和伦理学交叉地带,彼此相互依存。其次,从研究的宗旨和目的来看,会计伦理旨在解决财务会计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维护财务会计的秩序;伦理会计则旨在用社会伦理准则来指导和评价财务活动,以保证财务会计的正常运行,两者有异曲同工之效。再次,就研究方法来说,无论是解决财务会计中的伦理问题,抑或是用伦理准则来指导和规范财务会计行为,都必定要关注现实的财务会计和社会道德现状,并从中引申出会计与伦理交互作用的规律性。任何脱离现实和社会道德状况的研究,必定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测绘学科发展 篇5

1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概述

新闻传播学科在世界上的发展历史比较长,但是在我国明确这一学科内容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通过建立这一学科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的教育工作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脚步。重视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分析和讨论,能够从研究学术的角度进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满足社会文明实际发展的需求。国际上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讨论关于新闻传播的相关科学内容,希望在实际的研究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相关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实现对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优化与完善。

2 新闻传播学科基本文献构建

2.1 国际传统新闻学科基本文献

国际上的传统新闻学科发展具有比较长的历史,从17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渐的兴起,并得到了很多研究学者的重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通过立法实现了对相关新闻传播内容的管理,并且具备相关的完整参考文献。后期,伴随新闻传播学科的迅猛发展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大众认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很多关于新闻传播学科的文献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是,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1]。

2.2 我国传统新闻学科基本文献

我国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相对世界水平呈现出比较晚的情况,关于新闻传播文献的基本构建也呈现出比较落后的现象。对于新闻传播工作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源于五四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这一期间先后出现了六本管理新闻基础的文献资料,并为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很多基本文献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文献的相关学术内容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事业研究水平,为后来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20世纪70年代末后我国新闻学科基本文献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新闻学科的基本文献发展逐渐走向正轨,并且取得了相对良好的反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对新闻传播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从实际的工作角度入手,涉及了很多政治工作内容,还对我国的教育工作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我国新闻历史的发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侧重新闻的理论探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相关规则和制度的调整。重视新闻业务和多媒介的新闻传播,在实际的广播过程当中充实新闻文献资料内容。

2.4 传播学科文献基础

新闻的传播学科需要有相关文献的基础研究和讨论,在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传播学科功能的论证,通过经验的学习实现对经验主义的探讨,构成独立又融合的学派体系。除此之外,新闻传播学了的工作内容还涉及到传播的激素,通过技术主义实现对理论学派的控制和调节,能够充分的满足当下新闻事业的发展需求,也能够为新闻传播工作学科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文献基础的理论指导下实现行业的发展[2]。

2.5 广告与公关基本文献

针对新闻传播学科中的涉及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学术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包含对广告和公关文献的处理工作,这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广告和公关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引导,也是当下新闻教学内容的关键。通过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文献证实,广告与公关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理论丰富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能够达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2.6 媒介经济基本文献

媒介是传播新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相关媒介的经济类型文献进行手机和整理能够发现,国家和社会的市场经济运作情况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范围,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得到经济基础和媒介途径的支持。20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展了关于媒介经济的相关理论探究,通过对相关学术专业的研究能够满足新闻传播工作的众多需求,针对这方面的理论进行细致的分析,能够呈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成功奠定了网络新闻信息推广的基础。

3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实践体系中存在的困难

新闻传播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实践体系运营的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首先是专业课程不断的推广,导致实际的范畴越来越大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由于学科的不断开展,内容不断的神话,但是对于相关细节的研究呈现出困难的现象。以上的问题都需要良好的科研体系充分的运作得以改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体系优化及完善,实现工作的高质量要求[3]。

4 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讨论,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进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科的实际工作入手,针对基本的文献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从国际传统的新闻学科内容入手,并针对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基本文献内容进行剖析,在掌握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学科的文献基础学习。通过对广告、公关,以及媒介经济的发展情况角度进行观察,希望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实践体系观察,并促进行业长足的进步需求得以实现。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路径及其发展工作建设细节,以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作为基础,从新闻传播学科的文献保障工作入手,针对国际、国内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传播学科的基本文献内容进行了解,从广告和公关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积极了解媒介经济的基本文献内容。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实践工作的困难,需要正面应对,并积极提供策略给予改进、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文献保障,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雅.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4(3):161-168.

[2]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新闻记者,2013(12):32-41.

测绘学科发展 篇6

医院等级评审是全方位地衡量医院综合实力、整体水平及文化底蕴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科学、客观、准确地评审,可以促进医院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医疗服务需求。

我院原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自1998年以来,在上海市闵行区和复旦大学的共同帮助下,我院一直以《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划、建设医院。通过10多年的努力,于2010年11月18~19日,我院迎来了上海市医院综合评审专家组对我院三级医院的评审,并最终通过了三级医院的评审。

设备科是医院重要的行政职能部门,承担了全院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的采购、论证、维护等各项工作。根据此次等级评审工作和以往医院质量控制中心等其他各上级部门的检查要求,我们提出了加强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构想。

1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应符合现代医院发展的步伐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是应用工程理论、技术、医工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医院中有关仪器设备、医疗器械、应用软件和医用耗材的技术管理与应用、工程技术支持、安全、有效和质量保证、与临床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已经与医疗、护理、临床药学并列为现代医院的四大支柱,是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的必要技术保障。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在医院设立了医学工程部门,并推出了临床工程师制度,重点围绕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控制开展工作。然而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在国内参差不齐,大多数医院依然把实施设备采购和维修的部门称作“器械科”“维修科”或“设备科”,对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定位仍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我院成功进入三级医院的行列,设备管理部门不仅仅应是称谓上改为“临床医学工程科”,而是更应注重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向临床渗透,进行预防性维护,设备的需求论证、选型评估,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检测、不良事件追溯分析、科研教学等,从而跟上现代医院发展的步伐。

2 加强与信息部门的沟通合作,开发医疗设备管理系统

2.1 医疗设备维修系统的开发

目前,我院维修的工作流程是:接到报修电话→现场查勘→维修确认→发票入账。此流程的问题是:(1)维修人员不仅要处理维修任务,还要做好繁琐的登记汇总工作;(2)维修工程师接到较多维修任务后,往往会忘记某些维修任务或者对维修任务分不清轻重缓急;(3)维修工程师接不到办公室报修电话时,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与评审专家共同探讨之后,根据三级医院建设的需要,我们提出开发医疗设备维修系统及设立医疗设备报修前台接待的想法,即临床可以通过内部网络报修或者拨打报修电话给前台,前台工程师依靠维修系统生成维修工作单,之后根据故障设备的分工及轻重缓急通过内部电话将维修任务派发给指定的临床工程师。此系统还应包括:预防性维护提醒功能,计量管理子系统,报废设备管理子系统,各种报表的统计汇总功能等。这样,不仅临床医学工程师可以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设备管理部门也可以对各上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工作应对自如。

2.2 医疗设备电子档案系统的开发

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化、电子化管理能够助推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我院的发展,客观地反映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我院档案室已达国家二级水平,然而管理水平仍然处于EXCEL表格人工索引及调阅繁琐等状况。为了适应三级医院的发展需求及无纸化办公的形势,有必要与我院信息部门合作,借鉴市面优秀的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出适合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

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设想:能够对各种档案进行索引,快速查找到设备的基本档案信息(案卷号、使用科室、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经销商、使用日期等),建立设备数据信息库。对于贵重设备(10万元以上),可适当增加图文数据库,例如设备的采购合同、安装测试报告、配置清单、三证、售后服务卡、重要图纸、发票复印件等。并且,通过我院OA系统这个平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为使用部门及设备管理部门服务。

3 维修人员应向临床医学工程师转型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工程师,应该具有电子和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控能力;具有一定的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知识;具有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能力;具有对医疗设备的经济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等。

我科现有维修工程师5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2名,大都有本科学历,有一定的维修实力。目前,主要工作仍处于采购论证和事后维修的阶段。根据此次评审专家组的指导要求,维修人员必须以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为重点,努力学习临床医学工程知识,真正过渡成为临床医学工程师。

4 学科建设有利于设备管理模式的转变

我院建设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构想是在医院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医疗安全倍受关注的形势下提出的。我科室的服务理念也由“为临床科室服务”逐渐转变为“为病人服务”,即从病人的安全、有效、舒适的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到医学工程的全过程。

4.1 临床医学工程师下临床的设想

目前,我科工程师根据知识结构的不同,进行了大致的分工,可是工程师办公地点与临床科室空间上距离较远,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故障现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也不多。因此,我们提出了临床医学工程师下临床的设想,在医疗设备较集中的科室设立专职工程师,这样工程师能够全方位投入到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参与临床的业务活动,加强与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交流沟通,真正实现向临床工程师的转变。

4.2 成立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教研室的设想

教研室在科长的带领下,由高级工程师具体负责,若干业务骨干组成。教研室可以定期地进行业务学习或邀请临床医护人员授课,加强交流学习沟通。临床医学工程师应从“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出发,根据病人和临床需要,加强科研能力。我科非常重视病人和医护人员提出的临床工程学方面的建议和问题,并积极参与到临床教学活动,使一些临床科室的课题由原先的外协课题变成医院内部的合作。例如:通过近2年的努力,我科与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室合作,承担了2项区级科研课题,一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另一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

医院的首要任务是医疗,医学工程始终是处于从属的配角地位,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必须适应这种客观状况,通过自身的努力以此次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我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胥绍禹.医院设备维修要走建设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道路[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0):62.

[2]周丹.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明天[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9):133-134,109.

[3]杨菲林.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医疗装备,2010,(2):44-45.

[4]汪庆华.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发展[J].西南军医,2008,10(5):131-132.

[5]余立君.试论维修工程师向临床工程师的转变[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7):90-92,61.

[6]李怡勇,郑小溪.医院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再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81-82.

测绘学科发展 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创阶段( 1978 - 1984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场始于军队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新学科的讨论也在全国范围展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的时代背景。如叶剑英首次提出毛泽东“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的概念,标志着对政治工作开始将理论化作思考。1980年,韦国清强调“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有其专门的知识”[1]。 1980年,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建成一门“思想政治工作学”,系统地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是一门科学,认为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其形成变化规律”[2]; 钱学森还亲自撰文,强调“思想政治的科学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德育学……我们一定要早日建立这门德育学,一门社会科学”[3]。这些讨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最终设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下发《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 试行) 》的通知,明确指示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以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和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1984年,教育部连续发出3个文件,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四年制本科班、两年制第二学士学位班、两年制大专起点本科班。4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大连工学院、中南矿冶学院、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 6月,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 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大连工学院等6所高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生。随着首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的入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宣告诞生,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正式开始。

2. 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进发展阶段( 1985 - 199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诞生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与高校“两课”( 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 的教学改革相契合,分别得到长足发展。1987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并创造条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了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7年9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决定从1988年开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9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然没有开设本科专业,但该研究生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要早。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就已开始试办马克思主义原理等方向的研究生班,主要以高校“两课”教师为生源。198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也被授权招收硕士研究生。从1991年起, 中国人民大学的许征帆先生已开始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研究生。这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博士研究方向。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许征帆、张静如等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建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共同建设博士点。

3. 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合发展阶段( 1996 - 2005)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成为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由本科、硕士、博士组成的完整学位体系基本形成。1997年,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出现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时被正式授权开始招收该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年,高校“两课”做出重大调整。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期。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方案。该新方案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996 - 2005年,已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近200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46家[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研究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全面提升阶段( 2006年至今) 。 早在2005年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决定在法学门类下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5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原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从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等三个层次上同一,成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中的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18所高校首次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教育部还在全国设立了21家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又新增了一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分别对应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建设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课程内容。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确定,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进入全面提升阶段。2014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已有本科办学点233个、 硕士点321个、博士点75个[5],学科领域涵盖了学士、第二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科意识不强,学术队伍不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大部分教师都能专心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确有部分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专业思想不太牢,学术研究经常游离于学科之外,“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借船出海”的问题有时还比较严重。部分学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时,对选题明显不符合专业要求和特点的,也不予制止纠正,反而放任自流。这种现象,在学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学位论文中时有发生。学位论文水平是评判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由于师资队伍专业思想不稳定、学科意识不强,势必导致学科缺乏凝聚力、吸引力和生命力等灾难性后果。

2. 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缺乏,学科梯队面临断层。学科建设关键是人的因素,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从总体上看,存在年龄偏大、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部分导师科研能力不强,项目经费不足,能为学术界特别是其他学科认可的大家稀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权尚未形成优势,在关键时候缺位或失语,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与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术骨干梯队,特别是年轻有为的学科接班人队伍,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改变这种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梯队出现断层、高水平学术人才匮乏的现状,各学科点要立足长远,勇于担当培养年轻骨干队伍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老一辈在队伍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乐于奉献,甘当人梯,切实做好对年轻人的“传、帮、带”工作,力使一大批学术后备人才茁壮成长。

3. 学科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总体上是很不平衡的。一是专业层次发展不平衡。如本科发展与硕士点和博士点发展不能协调衔接,硕士点反而比本科点还要多。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来看,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较多,华南地区较少。这种不平衡现象,虽有其历史原因,但要予以改变,尽量能均衡发展。

综合原因造成部分学科点的建设质量不高。一是不同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学科建设的规范标准各不相同。二是依托建设单位情况各异。有的本科点与硕士点和博士点依托单位分离,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离,有的人才培养单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分离。如现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73. 8% 设在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单位[6]; 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还分属于不同院系,依托于不同学科建设, 设置不同的招生指标和研究方向。三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同高校不但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各不相同,而且硕士和博士课程差异也很明显。“因人设课”,课程设置随意性强、专业性弱、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四是生源参差不齐, 基础知识积淀不深,亟须改革招录方式和政策。

4. 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不强,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一度未被重视, 对学科的一些元理论和元问题认识不清,缺乏问题意识, 研究成果对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跟踪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不够,缺乏高水平、高显示度的科学研究成果,特别是专业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都较薄弱,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亟待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对策

1. 增强阵地意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引领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央的高度重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等政策支持都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乎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要将学科建设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层面,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力使学科建设继续走向辉煌。

2. 加大学术队伍建设力度,打造高水平的学科梯队。 培养学科专门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才培养以中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结构优”的学术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靠三支队伍共同发力,既要有一批学贯东西、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学科建设战略家队伍,又要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理论功底深、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队伍,还要有大量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后备人才队伍。 同时,我们要注意强化这些队伍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不断提高学术团队的整体素质。2014年,教育部思政司启动实施了“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的尝试和举措。

3. 增强专业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扩大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立足研究并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学科研究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要使学术研究与党在现阶段的新任务新目标相适应,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凸显当代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迫切关心问题的研究。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具有社会服务意识,要时刻关注社会需求,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坚持正面发声,关键时候要有敢于亮剑,有所作为。总之,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满足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使学科建设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这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

4. 综合多种教育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学科边界,凸显学科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一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部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6个二级学科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核心和基础学科,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指导。 二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与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叉和渗透,又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差异,特别是要注意把握清楚学科边界,凸显学科特色。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专业规范标准和人才培养特色之间的关系。在坚守学科边界、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本单位学科基础和学者自身素质状况,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研究方向。

5. 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成为国内学科点最多的学科,呈现出一种超常规发展态势,必须实现学科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模式转变。其一,建立学科点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克服重批点申报轻过程管理的倾向。要保持学科发展的适度规模,重视发展本科教育,整顿研究生教育,强化学科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学科教育的评估、督导和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评估整治。特别是要有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目标要界限明晰,提高现有本科院校的专业水平,鼓励高层次、高水平大学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确保本、 硕、博分层次得到均衡发展。其二,统一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前沿性。目前,教育部委托武汉大学已基本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统一标准的制定,将在全国各相关高校推广施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还组织专家通过充分论证,统一编写和颁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标准。其三,协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以协同建设研讨会的方式,探讨研究生相互推免、师生校际交流等方面实现协同创新。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分进发展阶段、融合发展阶段、全面提升阶段。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学科意识不强、学术队伍不稳等方面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学科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模式转变。

关键词: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韦国清.抓好党的建设加强政治工作[N].人民日报,1980-05-09(4).

[2]严求实.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N].光明日报,1980-08-11(1).

[3]钱学森.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N].文汇报,1980-09-29(3).

[4]王树荫,卢少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J].教学与研究,2006(3):60.

【测绘学科发展】推荐阅读:

地形测绘07-15

测绘07-21

测绘行业10-13

测绘数据10-17

测绘关系05-12

山区测绘05-25

测绘法规06-21

测绘面积07-31

测绘遥感08-08

地质测绘08-08

上一篇:复合高吸水树脂下一篇:农业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