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问题

2024-07-24

产业组织问题(精选12篇)

产业组织问题 篇1

自1958年第一台黑白电视在中国天津诞生开始, 我国的彩电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50多个年头。作为家电行业的典型代表, 我国彩电业的发展史可谓一波三折, 期间既有国外家电巨头的疯狂涌入, 也有民族彩电企业的异军突起, 更有一波波狂轰滥炸的价格大战穿插其中。彩电作为现代社会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 其市场份额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因此,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彩电行业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各界, 尤其是经济界的高度关注。伴随着高清晰度转播技术及平板电视的推广普及, 彩电质量、技术含量以及彩电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已愈来愈成为人们对家电制造技术水平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总体评判。

1 我国彩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2009年, 是我国宏观经济探底回升的初始之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遭遇寒冬, 包括彩电业在内的家电行业也如履薄冰。然而, 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下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 我国经济在2009年第二季度就开始稳步回升, 家电行业也明显度过了最危急的时刻。据相关机构测算, 2009年全国彩电零售市场的总体规模为3450万台, 销售额达1312亿元。这一数字较2008年相比, 彩电销售量下降了3.2个百分点, 但销售额却上升了6.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 彩电业逆市放量销售现象与2009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这些政策对彩电销售的市场推动作用非常显著, 凸显了行政力量和财政支持的重要作用, 并使总体市场走势没有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家电下乡”, “购机补贴”等措施带动了更下一级市场销量的大幅上涨, 此外互联网电视、LED电视以及数字一体机等新产品为彩电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液晶电视在销量上取得大幅突破, 市场零售量达在2359万台, 占彩电零售总体市场的68%, 比2008年上升了100.8个百分点。CRT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电视销量急速下降, 市场零售量仅为920万台, 比2008年下降了58.6%。因此, 从市场整体来看, 我国彩电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比较平稳的, 但在高端技术彩电消费领域却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彩电业全球竞争力方面, 2007年我国就已成为世界彩电第一产销大国, 彩电产业基本成型, 国内市场大多为国产彩电所占有。由于我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 因而国际竞争力较强。与此同时, 科技投人、新产品开发以及结构调整使我国彩电行业在部分高端产品上也有所发展。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计算, 我国彩电业贸易竞争力指数1997 年为0.585996, 2003 年上升为0.950043, 整体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彩电的整体竞争力优势成为近几年行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

2 对我国彩电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中国的彩电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在1996年以前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其经济效率不断提高, 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熟性行业。然而截至1996年, 国外品牌彩电仍占据了很大的国内市场, 此外本土彩电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失衡的问题。因此, 对我国彩电行业从产业组织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

产业组织理论, 是指通过分析产业与市场、企业与市场以及企业间关系, 权衡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和效率之间的矛盾, 研究如何实现产业资源和制度的优化配置并保证产业演化的顺利进行的理论。在结构主义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观点来看, 产业组织理论一般具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三部分构成。而本文主要着重从我国彩电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方面对我国彩电业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2.1 对我国彩电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产业的市场结构, 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企业与企业间在数量、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主要用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五个指标来说明产业的市场结构关系。

就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性来说, 市场集中度反映了某一具体产业中企业数量、规模与整个产业规模之间的联系, 集中度越高则竞争度越小。而规模经济是指工厂或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其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 收益递增的一种趋势, 它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规模经济水平反映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程度, 是衡量一个产业组织合理化与否的准则之一。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愈高, 其市场地位愈强。市场集中度越高, 规模经济也就越容易实现。在80年代初期, 我国彩电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进入壁垒期, 大量的彩电企业涌入, 各企业间竞争压力大。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彩电企业的数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约120多家下降到了2001年的90多家, 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此外, 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居民彩电消费倾向明显向康佳、TCL及长虹等知名品牌倾斜。1995年, 中国彩电前四位的市场占有率为35.91%, 到2001年前四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5.90%。在市场销售方面, 前四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由1990年的19.1%提高到2002年的61.9%, 前8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由1990年的31.8%提高到2002年的80.7%。由此可见, 我国彩电产业规模经济特征显著。

(资料来源:根据当时报纸数据收集整理)

在产品差异化方面, 总体来看我国彩电产品的差别化程度不高。从技术层面上而言, 中国绝大部分彩电企业是靠从国外引进生产线进入的, 产品高端技术等深层技术几乎全部源于模仿;而工艺技术、生产及质量管理技术也由国内企业部分模仿或少量自己开发, 而且多以装配机型占主流, 生产必须的中频解码芯片、立体声丽音芯片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29 英寸以上的彩管都是舶来品, 因此造成产品的同质性严重。彩电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中, 也主要限于产品性能的增量调整, 如增加一些附加功能, 局部改进一些电路设计, 改变机壳外形和颜色等, 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产品创新。

国内目前所谓的数字电视, 也仅仅是在传统的模拟电视的基础上对视频信号或音频信号进行局部处理, 采用一些数字化技术, 来实现一些画中画、音质优化等功能, 因而称不上真正的数字电视产品。在新型显示器彩电方面, 尽管国内厂商已经开发出液晶显示彩电、等离子体彩电等新产品, 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这些都是中国彩电产品差别程度不高的表现。究其原因, 这也与我国彩电企业仍未抓住核心技术, 尚未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有关。

2.2 对我国彩电行业的市场进出壁垒分析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 影响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性壁垒、必要的资本量壁垒以及资产专用性壁垒、产品差别壁垒等。我国彩电业在发展初期进入壁垒较低, 导致大量企业疯狂涌入彩电业, 然而随着我国彩电业的日益成熟, 进入壁垒也逐步提高。目前彩电业的进入壁垒已相当高, 一方面行业内企业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 潜在进入者要想进入必须达到彩电生产的最小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主流产品的差异化日益增大, 品牌战略效果明显, 消费者偏好名牌产品。其次, 退出壁垒比较高。企业退出时必须解雇雇佣劳动者, 但解雇员工需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 有时依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还需支付劳工转行的训练费用和转移费用。此外, 固定设备的转卖、转用困难也比较大, 使彩电业内企业难以退出。

2.3 对我国彩电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接下来将要分析的是我国彩电行业的市场行为, 我国彩电业的市场行为一直都是我国国内某些经济学家、企业史研究学者和绝大部分业内人士所诟病的因素。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赢得更大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为, 主要包括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等。

由于我国彩电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库存增加、产品差别化相对比较低等问题, 彩电企业必然将价格竞争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首选策略。1988年, 长虹发起第一次价格大战, 每台彩电降价350元让利销售, 在长虹降价50天后, 国家也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1996年, 长虹发起第二次价格大战, 其彩电在全国范围内降价30%, 引起彩电行业空前震荡。康佳、TCL等也被迫降低了自己的价格。不过这次的赢家却是整个彩电行业, 由此国产彩电开始占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我国彩电行业数量减少了, 但集约化程度却大幅度提高。1997年, 高路华发起第三次价格大战, 推出超低价位彩电冲击一些地区市场。此后各彩电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一系列低价位机型。1998年, 康佳、TCL发起第四次价格大战, 两公司首先推出了几种特价机型, 其后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2002年4月7日开始, 长虹再一次发起价格战, 整个彩电市场又一次陷入微利泥潭。价格战一时间似乎成为我国彩电业企业间竞争的主流旋律。然而价格战一方面惠及了无数中国百姓, 使得中国民间彩电普及率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价格战也使中国彩电企业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微利时代, 成本的刚性和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 被压缩。这也使得中国的彩电企业开始逐步考虑从另一种途径来支撑自身脆弱的价格防线, 这就是采取非价格行为抢占市场。

非价格行为包括广告行为, 技术研发、开发、创新行为和多元化经营等企业行为。面对着愈演愈烈, 愈发惨烈的价格大战, 各大彩电企业纷纷意识到单靠在在价格水平上相互搏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只有将蛋糕做大, 占据技术制高点才能缓解价格战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实施差别化竞争也必将成为未来彩电业竞争的主流战场。因此, 国内各大彩电企业纷纷加强技术研发、大量进行广告宣传、提高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特别是在彩电数字化、大屏幕化的趋势下, 彩电各大企业加大高端产品研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彩电核心技术。

因此, 通过对我国彩电行业的产业组织学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事实, 我国彩电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为合理, 能够有效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然而, 我国彩电产品差别化竞争较为滞后, 进出机制亟待调整。此外, 我国彩电技术含量不高, 科技优势不强, 同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彩电行业特有的竞争性。目前彩电企业的市场行为大多采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价格比拼方式, 这样既削弱了自身利润, 也拖累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因此, 当前加快我国彩电行业的技术升级, 提高整个彩电行业的市场绩效和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即整体优化彩电业产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3 对我国彩电行业产业组织优化的应对策略建议

一轮又一轮的彩电价格大战已使得中国彩电企业实质上演变成跨国彩电企业关键部件的分销商。并且随着彩电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 这种蜕化的迹象更为明显。对此, 为促进我国彩电行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我认为今后我国彩电行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3.1 我国彩电企业应努力实现由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品牌日益为企业所高度重视的重大无形资源。品牌也成为我国彩电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重要而有效的工具。由于彩电业过去一直给人们留下价格战的负面印象, 因而使得企业品牌建设遭遇困境, 消费者逐渐厌倦了无休止的广告大战, 对价格下跌也产生了惯性预期, 最终使得价格战导致商家两败俱伤。尽管如此, 随着品牌的日益突出, 个性的品牌依赖性使得价格对消费者的吸引已大大低于品牌的吸引。因此, 我国彩电企业应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通过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依靠技术战, 通过差异化产品提升竞争优势。

3.2 我国彩电企业应加快实现技术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

我国彩电企业应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置于一个更高的战略地位, 以实现技术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我国彩电企业目前普遍缺乏核心技术, 特别是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方面主要依靠进口, 这也是我国彩电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因此, 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彩电企业应加强创新力度, 联合各主要彩电企业和有关研究机构共同进行技术开发, 并合理制定开发成果的分配和共享机制。如长虹先后与松下、东芝、三洋、飞利浦、等国外著名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或实验室, 以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

3.3 我国彩电行业应加快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我国彩电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 通过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 加大新技术改革力度,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进而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 引导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数字化、信息化重新构建产业链。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国家研究所的作用, 选择数字技术、及重大科研课题进行攻关, 并使之尽快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发挥大学及其所属研究机构的作用, 走院企联合之路。另一方面应发挥大型企业的科研机构的作用, 要改变企业的科研机构仅仅是外来技术的复制机构这种模式, 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 使其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 形成中国数字电视核心技术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在数字彩电技术上获得根本性突破, 增强企业竞争力, 并逐步形成以数字电视整机为主, 有若干关键配套件生产企业组成的规整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田杏蕊.浅析中国彩电产业的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 2007, (5) .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段琳.中国彩电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产业经济, 2005, (9) .

[4]朱晓燕, 王利.中国彩电业的产业组织实证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6) .

[5]李莉, 马振虹.中国彩电业的产业组织探析[J].经济研究, 2007, (1) .

[6]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上) [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7]贾涛.中国彩电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4, (9) .

产业组织问题 篇2

(美)沃德曼(Waldman,D.E.);(美)詹森(Jensen,E,J.)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章 厂商和生产成本

一、关键词(我是在课本上找的)

1、拇指定律定价: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来进行产品定价,忽略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被忽略的是非主要因素,依据拇指法则做出的决策仍然是近似理性的,也就是说,拇指法则仅导致了对于完全理性的微小偏离。

(拇指定律定价:第一个拇指定律定价方程是基于资本投资赚取固定的回报率的假定;另一个拇指定律定价方程是厂商把价格设定为货物成本的固定补偿。两个拇指定律定价已被经济学家看成是相等的.)

2、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规模即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

(规模经济存在于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中,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S=AC/MC,S>1,规模经济,S<1,规模不经济。)

3、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生产一系列相关产品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叫范围经济)

4、X-非效率:某一产业内企业数量越少,市场垄断力量就越大。而垄断企业在不存在市场竞争机制约束的状况下,就会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了生产和经营低效率。这些企业不会自觉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制定价格,而往往会制定垄断价格,导致社会资源分配的低效率。

(一个给定的系列投入集合的扩展并不必然达到最大化产出。)

二、讨论题

1、请解释科斯的企业理论?

科斯指出,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引人经济分析,提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制度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的变更也是有成本的,一切制度安排的产生及其变更都离不开交易费用的影响。

(1)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科斯早在1937年认识到厂商和市场都是组织生产的一种方式,利用市场来从事商业行为的成本叫交易费用。如果交易费用很高,厂商可能依靠内部产品,而不是市场。交易越频繁,不确定性越大,资产专业性越高,厂商就越可能采取内部行为。

内部生产带来的好处有:(1)降低了交易费用:(2)降低了市场风险:(3)一体化状态逐渐形成。企业会会扩大直到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相等。)

第3章 竞争和垄断

一、关键词

1、勒纳指数:L=(P-MC)/ P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在0到1

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2、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大额和他们实际支付额之间的差值)

3、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讨论题

2、为什么短期内获得负经济利润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停业?请解释与这个选择相关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

当P=MR>AVC,厂商宜继续生产

(1)厂商继续生产则会有蓝色面积的亏损CPEF发生。(2)停业负担的总固定成本为面积CBGF。

(3)由于停业负担的总固定成本>继续生产的亏损(蓝色面积),所以理性的厂商仍会选择继续生产。

4、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会产生效率的意思?

(一)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微观经济运行保持高教率。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任何垄断性质和任何限制,完全依据市场的调节进行运行,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者市场竞争中取胜,因而,完全竞争市场可促使生产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高教率的生产。

(二)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生产者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类型条件下,每个生产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他们要想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生产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高产量的产品,这是一种最佳规模的生产。

(三)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增进社会利益。市场竞争引导每个生产者都不断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由于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四)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能不断地自由流向最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生产部门,在资源的不断流动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在不同用途间、不同效益间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组合间的有效选择,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而也就会太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效益。

(五)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消费者及消费需求满足的最大化。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趋向等于生产成本。所以在纯粹竞争的情况下,获利最大的是消费者。同时,完全竞争市场还可以使消费需求的满足趋向最大化。(是勾的5题)

5。因为P停在MPC以上,弹性决定了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勒纳指数的大小)

7、在美国自由贸易反对者经常声称,在完全竞争市场(例如布的生产)自由贸易“出口了美国的工作岗位”,这种立场合理吗?它是否认为自由贸易应该被禁止?

不合理,自由贸易为美国家庭带来了巨大好处。贸易能带给消费者,尤其是穷人,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商品种类。同时,它也为中产阶级创造了更高收入的工作。只有贸易才能让低收入家庭买得起食品和衣服。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是普通美国人。

自由贸易的静态利益包括两方面:

1、通过国际交换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 2.通过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使本国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对生产者而言是合理的,但从社会福利角度看是不合理的,消费者得了利益,因此,自由贸易不该被禁止,应该权衡两方利弊。)

第4章 市场结构

一、关键词

1、绝对成本优势:指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的低成本生产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使得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在试图进入市场过程中或进入市场之后,与原有企业相比处于一种竞争劣势。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HHI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3、最小有效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下降的最低点。

(平均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水平)

二、讨论题

7、考虑作为进入壁垒的规模经济,贝恩假设已进入企业在其他企业进入后还会持有和进入前一样的产量水平。你认为这样的假设合理吗?为什么合理或不合理?

(有不合理的一面:条件变了,结构也变了,产量会改变;合理的一面是,有新企业进入行业中,行业中原有的企业会认为,既然进来了,对抗无利,合作可保持产量)

11、为什么企业会看中最近几年的利润趋势来决定是否进入一个行业?(可以看出社会需求量大小,可以决策是否进入一个行业,行业是否有前途。)

12、解释为什么沉没成本可能会影响退出呢?你想到除铁路行业之外的行业,其中尽管企业会损失钱财但大量的沉没成本依然会减慢退出?

(沉没成本增加了与不成功进入相联系的损失,进入的风险提高了行业进入的壁垒,同样也导致退出壁垒。负利润,持续的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企业退出,具有很高沉没成本的企业因为有无法收回的资产,行业内企业与他所在的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那些可以通过投资获得足够收益,从而能很快收回固定成本的企业相比,将待更长的时间,即使损失钱也会缓慢离开。如航空)

第5章 垄断行为

一、关键词

1、可竞争市场:指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对现有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约束的那些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不存在严重的进入障碍。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开发出一个有关进入和退出的新理论:可竞争市场,这个假说认为潜在的竞争力比现有的竞争力更加重要,甚至一个纯粹垄断市场表现得会和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一样。

第7章 博弈论:理解寡头垄断行为的框架

一、关键词

1、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2、占优策略: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不管你怎么做,我所做的都是我能做得最好的。”(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都优于其他策略选择的策略)

3、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两个参与者在给定对手选择时都能作出最优策略的方案)

二、讨论题

1、所有的占优策略都是纳什均衡吗?所有的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吗?

不管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我的最优选择都是某一个固定的策略,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那么这个固定的策略就是我的占优策略。

如果每个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那么这些占优策略的组合就是占优均衡。比如囚徒困境中“招供”就是每个参与人的占优策略。

纳什均衡也是各参与人策略的组合。只要求在这个组合中,给定其他人的选择,我的这个选择是最优的,而不要求“不管其他人怎么选择,我的这个选择都是最优的”。

占优均衡是一种特殊的纳什均衡。

(所有的占优策略都是纳什均衡,所有的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战略均衡。

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都优于其他策略选择的策略,只选对自己最有利的; 纳什均衡是两个参与者在给定对手选择时都能作出最优对策,如:A选B,B再选B。)(1)是纳什均衡;(2)避免要看威胁是否有效。(倒推,自己阐述)

第8章 寡头垄断理论的发展

一、关键词

1、伯川德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2个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P2,边际成本都等于C。(没勾)

2、古诺-纳什均衡:寡头之间更重要的是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寡头把对方的价格作为既定的,与对方产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动,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寡头无勾结的情况

下,达到利润最大化时,两个寡头的价格相等,这就是古诺均衡。当然,这种价格相等只是最终的结果,在竞争中则不同。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趋势,现实中的价格竞争是一个不会中止的过程。所以正常情况仍是价格不相等。如果两个寡头勾结,价格也相等,但高于无勾结时,产量就减少了。(没勾)

3、反应方程:

根据古诺假定,一家厂商具有另一家厂商任何给定产量相对应的最优反应量,反之推理,结果也一样。Qb=f(Qa)

二、讨论题

3、伯川德模型中的结论经常是指“伯川德悖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一个悖论吗?

根据伯川德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即均衡解为:

根据伯川德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这个结论表明只要市场中企业数目不小于2个,无论实际数目多大都会出现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经验不符。(是,因为结构是寡头,结果是完全竞争。再答以上原因)

第9章 共谋:一个显著的囚徒困境

一、关键词

1、闸门价格策略:是指在重复博弈中,只要所有的人都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了合作,比如提高产量,那么合作就永远终止,所有的人对此行为加以惩罚,大家都提高产量。

(闸门价格策略:即使一次的背叛都将会使合作永远结束,由于在这个博弈中,迅速和挑衅的惩罚和背叛行为相关联,这个策略也经常被称为严酷策略。)

2.针锋相对策略:参与者采取如下策略—第一个回合以合作开始,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回合,采取对手上一回合的策略。

第10章 运转中的卡特尔联盟

一、讨论题

1、成功的共谋对一个行业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量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请解释理由

共谋,把价格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产量增加对价格没什么影响,但这只限于短期行为;长期来看,高价吸引了新的进入者,让非共谋企业分享了共谋市场份额,最终会导致价格下降,共谋领头企业损失最惨,为维持价格,必会带头减产,最终有过剩能力的小厂商倒闭。

9、为什么在卡特尔联盟中总是有很多背叛的行为?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给定其他企业的生产数量和价格都不变,那么一个成员企业偷偷地增加产量将会获得额外的巨大好处,这会激励成员企业偷偷增加产量,如果每个成员企业都偷偷增加产量,显然市场总供给大量增加,市场价格必然下降,卡特尔限产提价的努力将瓦解,最终将导致卡特尔的解体。

第11章 寡头垄断行为:进入和阻止进入的定价

一、关键词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2、限价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

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现在索取低价格并试图阻止新厂商的进入)

二、讨论题

6、解释价格限制理论与掠夺性的定价理论的不同。

掠夺性定价与限制定价之间的差异在于限制定价是针对那些尚未进入市场的企业,是想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价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而掠夺性定价则将矛头指向已经进入的企业或即将来临之际,如果产能过剩,在新企业进入时可以进行产能扩张,将商品大幅降价防堵其进入。

(限价要求垄断者在新企业进入前维持一个低价。相反,掠夺性定价则假设垄断者最大化他的收益直到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发生,并且在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发生后这垄断者将大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以使进入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即使这也将使得垄断者本身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12章 市场控制:行业外来进入及阻止进入的非定价策略

一、关键词

1、过剩生产能力:

(垄断者先行并选择一个产量水平。然后其他潜在进入者选择是否进入该行业,然后垄断者再选择一个生产水平和产量。这些潜在进入者如果选择不进入行业,那么他们的产量为零。)

2、从做中学:就是在实践中学,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概念,是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技术之所以被视为内生变量,是因为技术变动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是从观察实践中学会的,而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通过“干中学”与“学中干”,加速创新与积累的过程,这是新经济增长现象的一个主要特点。

(边工作边学习,把成本降低;随着产量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少)

第14章 技术变革和产品研究与开发

一、关键词

1、创造性破坏: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加(熊彼特认为......)

二、讨论题

12、“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说明达到帕累托效率的市场可能仍然是高度效率不足的。”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社会的收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完全竞争达到帕累托最优。

(不一定;创造性理论认为经济内部是持续不断的变革,打破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系。

旧体制也许是非帕累拖最优状态,资源没得到有效利用,还有可能是市场出现了新技术,新产品打破了均衡,并非高度效率不足。)

第15章 价格歧视

一、关键词

1、捆绑销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包括:优惠购买,消费者购买甲产品时,可以用比市场上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乙产品;统一价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不单独标价,按照捆绑后的统一价出售;同一包装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放在同一包装里出售。(捆绑销售是一种以固定比例出售产品的搭买)

2、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垄断企业获取更多垄断利润,而且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

产业组织问题 篇3

关键字:体育运动用品;纵向关系;搭便车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体育运动品牌的严冬似乎来临了,李宁等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屡屡爆出身陷高库存压力危机的消息,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匹克、安踏、李宁、特步、中国动向和361度这6家国内运动品牌的总库存达37.21亿元,与去年底总库存相比增长了0.22亿元。在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下,体育运动品牌纷纷出现打折甩卖潮,甚至是关店潮,其销售业绩也大幅下滑。国内体育运动用品产业进行变革和调整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李宁公司为例从产业组织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及探索未来变革的方向。

二、产业组织角度分析我国体育运动用品产业低迷的原因

1、体育运动品牌的经营方式

我国体育运动用品产业集中度较高,厂商一贯的营销战略是"多发展加盟商、多开店"的传统经销/分销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从产业组织角度来看是企业间纵向关系的反映。纵向关系包括纵向一体化和纵向约束。纵向一体化是指上下游企业的控制权合二为一,而纵向约束则是指上下游企业在交易时对对方进行种种限制,其目的是希望能够达到一体化的效果, 同时又能避免一体化的成本。

具体来说,目前国内体育运动品牌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以胜道、百丽为代表的专业多品牌渠道,此类渠道同时运营多个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中国动向在国内均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则为特许经销渠道模式,这种模式为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这四个晋江品牌所采用。

安踏等晋江品牌采用的特许经营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纵向关系。特许经营是指授权人向代理人出售商业模式或品牌经营权。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以授权人的品牌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得到授权人的营销等支持。特许经营具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表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擴大,它在员工管理上的支出也会随之膨胀,并且同时还会伴随着低效率的产生。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和专业多品牌渠道模式究竟孰优孰劣,这点可以从港股股价涨跌幅中窥见一角,晋江品牌的跌幅明显要小于李宁和中国动向。但是无论哪种方式更优,纵向关系在体育运动品牌中的运用呈现出巨大的颓势。

2、体育运动品牌颓势的原因

体育运动品牌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价格竞争而服务不足的问题和应对零售商及制造商搭便车问题而在经营中加入纵向关系。

交易成本是指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有限理性和投机行为,经济的运行并不是理想中的"无摩擦"的,交易双方在买和卖的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各个公司都有自己较低交易成本的方法和心得。以李宁公司为例,2000年6月,李宁公司正式采用SAP公司的R/3系统,它保证了公司的生产、营销、财务管理系统都开始正常平稳运行,各个模块之间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互沟通起来。耐克、阿迪达斯都是SAP公司的客户。

价格竞争而服务不足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零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会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而忽略服务的提供。再以李宁公司为例,为了了解产品的终端价格和销售方式,李宁公司采用了和ERP系统对接的E-POS系统,这是一种以售点POS为基础的快速响应的电子化零售管理系统,李宁通过这一系统对自己的分销渠道进行了完全的掌控,确保了所有的销售数据及时、准确、一目了然。

最后,聚焦于零售商及制造商搭便车问题上。搭便车行为的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1],简单的例子如康师傅方便面就被康师博方便面"搭了便车"。制造商搭便车的问题可以通过独家经营来解决,这一点每个体育运动厂商都能做到。但是零售商搭便车的行为这一点似乎难以解决。

此外,转卖价格持平是指规定零售商销售价格的下限,使零售商不能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实际上李宁公司采用的E-POS系统也避免了零售商的价格竞争。可是,如果我们将零售商的范围扩大,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实体经营的门店,那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了。破坏了转卖价格持平的是近几年越来越火爆的网店。以淘宝购物网站为搜索平台,对比李宁官方商城的同类物品的价格和销量,发现淘宝上价格与官网价格差异较大的店铺且评价中说防伪查验为正品的店铺销量是官方商城的几十上百倍。可以看出来网店用巨大的价差轻易的摧毁了李宁公司转卖价格持平的努力。

当前国际体育运动品牌牢牢的把控着高端消费群体,国内体育运动品牌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而运动品牌的中低端消费群体对产品价格敏感性较高,如果说网店真的在降低买卖双方交易成本的中有巨大的优势,那么固守着传统的实体店铺经营的国内体育运动品牌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危机。

三、启示

在找出了造成体育运动用品产业颓势的产业组织视角上的原因之后,本文结合营销学理论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正视网店这一竞争对手。无论是从近期的电商大战,还是从较远点的卓越亚马逊、当当等网上图书商城的崛起来看,很多产品领域的网店已经到了足以与实体经营店一战的程度。随着快递业的蓬勃发展,网店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另外,时间的积累,交易量的逐渐提高,网店的声誉也渐渐上升到能够较大地提升顾客感知价值的水平[2],其影响力紧紧的向门店靠拢。而且网店也能够轻松的实现对零售商的搭便车行为,这一点无法避免。

第二,注意消费者地位的变化。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接入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主动搜索信息,并在社交网络中与朋友分享购物经验和使用心得,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成了对最满足自己需求的那件物品的主动"搜索者"。这样,过往的那种以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3]为核心的营销框架,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的模式在很多领域已经过时了,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4C理论(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4]正在兴起。消费者这种从价格和服务的接受者变为搜索者的转变,如果体育运动品牌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被消费者遗弃将是肯定的。

第三,找出网上低价产品源头。前面淘宝网中的对比的揭示了网店中存在着大量低价的可能是山寨品冲击着正品销量的事实。这些产品是否是正品?其流出的源头在哪?有没有办法能将它们的出现管控住,笔者认为对体育运动品牌的管理者也是一种考验。

第四,逐步走向整合营销之路。整合营销传播就是"用一个声音说话",即是将所有企业进行的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直销等等,进行一元化,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传达给消费者。营销者和消费者的市场角色既然已经发转,消费者能够决定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来购买何种产品,那么品牌将是有消费者来拉动。[5]体育运动用品厂商需要建立一个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具有交互性的新营销体系,去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及对产品的需求来精确区分消费者,确认目前消费者如何在心中进行品牌定位。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1.

[2]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3] Myron Heidingsfield,Market and Marketing Analysis [M],McGraw-Hill,1998.

[4]牛晴, 消费者选择网上店铺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产业组织问题 篇4

1 山东蔬菜生产的组织结构分析

1.1 山东蔬菜生产的整体规模分析

山东地理位置优越, 环境条件适宜, 是我国的蔬菜生产大省和重要的蔬菜产区, 一直在我国的蔬菜生产供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省份相比, 山东蔬菜的整体生产规模相对较大,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都远远高于其他的省份。

从蔬菜种植的面积和总产量来看, 多年来山东省蔬菜 (含瓜类蔬菜)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全国首位, 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84%, 远远高于其他的蔬菜主产区, 山东蔬菜生产在国内整体上具有较大的规模。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蔬菜生产规模相比, 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美国有37个州从事蔬菜生产, 但是蔬菜主产区主要是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三个州, 他们的蔬菜产量可以占到全国的70%以上, 其中最大的加利福尼亚蔬菜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山东省蔬菜产业的生产规模与之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

1.2 山东蔬菜生产的区域集中度分析

由于山东的地理位置优越, 环境条件适合, 而且农户多数具有传统的蔬菜生产经验, 因此山东省内普遍种植蔬菜, 进行蔬菜的生产活动。但是由于各地的技术水平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 导致省内各地蔬菜栽培生产的规模大小不一, 差异明显。

据统计, 山东省辖区内各地市普遍都栽培种植蔬菜, 进行蔬菜的生产经营, 但各地区之间的种植规模从二万公顷到二十几万公顷不等, 差异十分显著。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济宁市, 2008年蔬菜栽培面积为242136公顷, 占山东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4.41%;其次是菏泽市;第3位是潍坊市, 此外聊城、泰安的蔬菜生产规模也较大, 威海市的蔬菜栽培面积最少, 为20530公顷, 占总种植面积的1.22%。表明山东各地区之间蔬菜种植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异。

1.3 山东蔬菜生产者数量和个体规模分析

虽然山东的蔬菜生产在整体上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区域集中度, 但是山东蔬菜生产者众多, 蔬菜主产地区的农村, 像潍坊寿光地区三元洙等蔬菜专业生产村, 每家每户都进行大棚蔬菜的生产。

山东蔬菜生产绝大多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 只使用自家的承包土地进行蔬菜生产, 很少租用其他农户的土地, 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蔬菜生产规模超小型化, 生产经营的蔬菜面积非常小, 而且每家每户的蔬菜生产规模基本一样, 再加上蔬菜生产者数量众多, 因此在单个农户的蔬菜生产中不存在任何的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山东蔬菜的生产在山东省内基本上处于一种完全竞争状态。

2 山东蔬菜生产者的市场行为及绩效分析

山东省蔬菜生产整体规模大, 个体规模小, 生产者数量众多等产业组织结构特点决定山东省蔬菜生产这在生产上的行为特定, 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市场绩效。

2.1 蔬菜品种的选择及其市场绩效

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由于其数量众多, 分散程度高, 组织化程度低, 因此在蔬菜品种的选择行为上具有以下特点。

2.1.1 蔬菜品种选择行为上的一致性和模仿性

蔬菜的生产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结构, 单个农户的选择行为对整个蔬菜生产市场均衡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因此, 当农户进行蔬菜种类品种选择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到整个蔬菜生产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 极易导致农户选择行为的一致性, 即农户选择相同的蔬菜种类品种。而且, 由于农户的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 极易形成种植什么蔬菜都是一起种植栽培, 不种什么种类品种的蔬菜一起停止, 农户的模仿行为非常明显。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某种蔬菜产品的供给大起大落, 价格不稳, 蔬菜的积压, 效益下降, 同时另外的某种蔬菜的价格又会上升, 又会被菜农大量种植, 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2.1.2 蔬菜品种选择行为上的经验性

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在选择蔬菜种类以及购买蔬菜种子时, 往往是依据自己以往种植此种类或品种蔬菜的经验进行选择, 又或者根据听取、观察邻居的种植实践情况决定选择蔬菜种类、购买蔬菜种子。菜农的这种行为特点, 在一定程度提高农户进行蔬菜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增强了菜农的收益保证, 但是同时也制约了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不利于技术的提高和蔬菜生产的发展。

2.1.3 农户蔬菜品种选择行为的保守性和求新性并存

一方面, 菜农由于实力的薄弱, 力求蔬菜生产的稳定性, 从而对于一些经过多年种植的蔬菜老品种信任程度较高, 对于一些优秀的新引进或者新培育的蔬菜种类或品种则持观望态度, 一般不会轻易的采用;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带来的压力, 农户渴望获得栽培种植新的蔬菜品种适合市场的需求, 求新的欲望较强。因此, 农户处于一种既想保持蔬菜生产稳定又想增加蔬菜经营收益但又不希望承担种植新蔬菜品种带来的市场风险的状态之中, 这样来, 当大多数菜农采用新品种时, 新品种也已经成为大众普通品种, 失去了其作为新品种的经济效益, 从而使得菜农对蔬菜新品种的效益产生怀疑,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2.2 蔬菜种苗培育行为及绩效分析

由于山东地区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规模小, 需要的种苗数量由自己完全可以担负, 并且农户生产经营分散, 组织程度低, 力量薄弱, 谈判能力不足, 在与种苗公司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 难以从购买种苗中获取应有的利益。因此山东地区的农户大多数仍然采用自己育苗的方式, 在农户进行蔬菜生产的大棚内以及大棚周边随处可见, 农户进行育苗的阳畦、小拱棚等设施。目前而言, 农户自己进行育苗虽然比较符合菜农资金不足的情况, 但是同时也造成了种苗质量不高、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这直接影响了蔬菜产品的质量, 难以满市场的要求, 尤其是国外市场的要求, 无法在与国外蔬菜产品的竞争中取得显著优势, 降低了蔬菜产品的效益, 也就意味着菜农的收益水平无法增加。并且, 菜农分散育苗也不利于农业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 不利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3 蔬菜生产者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绩效分析

2.3.1 农户偏好使用生化类技术阻碍了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户进行蔬菜生产, 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 比较注重化肥、农药、地膜等能够快速提高蔬菜产量的生化类技术的使用, 忽视见效慢的有机技术的使用。近些年来, 农户进行蔬菜生产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等, 以至于蔬菜生产用地板结、土壤退化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户大量使用地膜、不能降解的塑料薄膜进行蔬菜生产, 出现了“白色污染”等, 严重影响了和阻碍了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3.2 农户注重偏好资源使用技术, 忽视资源保护技术, 进一步阻碍了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村资源产权的不明晰, 农户在进行蔬菜生产资源的利用时, 农户多只顾眼前短期利益, 过度地使用资源。如某一种蔬菜的效益好时, 农户一般会不顾土地轮作的需求, 而继续种植同种类的蔬菜造成土地地力下降, 并且病虫害严重, 然后就大量使用农药, 形成破坏资源的恶性循环。而对于一些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设施则缺乏使用的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制约了蔬菜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

2.4 菜农绿色生产行为及绩效分析

近年来, 农户进行普通蔬菜的生产效益明显下降,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们收入的增加, 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势必会增加, 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但是,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实中菜农的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并不乐观。首先, 山东地区蔬菜种植业户规模小、资金薄弱、素质不高, 而且生产分散, 缺乏统一的组织, 一般难以承担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初始投资, 并且农户的生产管理技能也难以适应, 再加上农村基层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知识老化、技术推广力度不大, 农户的操作技能难以提高, 这些都限制了农户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行为的发展;其次, 山东多数蔬菜产区属于老菜区, 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善, 但若某一农户改善了自家蔬菜的生产环境, 不仅仅他自家收益, 与之相邻的周边蔬菜生产者也会受益, 即产生“效益外溢” (spillover benefits) 。农户改造环境的成本和得到的效益不平衡, 农户改造蔬菜生产环境的积极性势必下降, 导致改造蔬菜生产环境的行为供应不足;再者, 由于蔬菜产品差异性很低, 无公害蔬菜市场实际上是一种符合“柠檬市场” (Lemon Market) 模型的市场。即无公害蔬菜市场上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现象, 最终结果将导致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供应不足, 甚至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最终消失。

3 促进山东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对策

针对山东蔬菜生产的组织结构、蔬菜生产者行为以及绩效水平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对策措施来着力加强对蔬菜生产的引导, 使之符合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需要。

3.1 促进农户进行蔬菜生产经营的规模扩大, 为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规模基础

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山东的农村土地制度, 明晰土地产权, 建立农村土地的产权市场, 克服农户的短期行为, 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同时, 依据山东省各地区的蔬菜生产环境条件, 因地制宜, 从整体上选择具有蔬菜生产比较优势的地区实行规模化发展, 从而为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 引导和促进农户进行蔬菜的绿色无公害生产, 促进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要求, 依靠农户进行普通蔬菜的生产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有进行蔬菜绿色无公害生产才有希望达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的特点决定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这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依靠市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只能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来解决。这一外部力量的主要提供者是政府。

3.3 引导激励蔬菜生产者进行技术创新, 促进蔬菜生产技术进步

要努力引导激励农户的蔬菜技术创新行为和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 以期提高菜农的技能水平,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保护, 实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4 提高蔬菜生产者的组织程度,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只有蔬菜生产者的组织程度比较高, 蔬菜生产才可以具有较高的利益, 才能达到蔬菜生产的现代化, 实现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努力提高山东蔬菜生产者的组织程度, 即引导蔬菜生产者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组织, 如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技术合作社、蔬菜行业协会等蔬菜生产者的联合体。建立蔬菜生产者的合作组织, 可以有效地协调组织蔬菜生产者, 降低蔬菜生产者蔬菜生产的分散程度, 提高蔬菜生产者行为的规范性和理性, 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有利于实现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3.5 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水平, 促进蔬菜生产经营整体水平的进步

蔬菜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对于蔬菜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要, 可以说, 没有蔬菜生产者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户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农户的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加快农户蔬菜生产实践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步伐, 增强农户蔬菜生产经营的水平, 而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的文化素质水平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必须加强农民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山东蔬菜生产的个体规模小, 生产者数量众多, 分散程度高, 组织程度低的产业组织结构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 导致了山东蔬菜生产者的行为如品种选择行为、种苗培育行为、技术创新行为、绿色生产行为等都存在着许多不利于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面, 制约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高。因此, 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组织对策进行校正和完善。

关键词:蔬菜生产,组织结构,市场行为,组织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志扬著.美国农业新经济[M].青岛出版社, 2003.1

[2]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8:66-67

传统市场与产业组织论文 篇5

一、问题的提出:发达的中国传统市场与滞后的产业组织?

中国传统市场的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欧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几乎得到了公认。按照一般的逻辑而言,产业组织应该较早地发展起来。市场的功能不仅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还能寻求有效率的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发现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市场的发展促进产业组织的产生,大体经过如下进程:

市场扩大促进效益提高――促进分工与专业化――交易费用上升――经济组织出现

交易费用的上升,是由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结果,而新的经济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的产生则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中国的产业组织在传统时代成长滞缓,一直困挠学界的“资本主义萌芽”,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始终停留于萌芽阶段,迟迟不能破土而出。同时,中国的行会组织也一直是弱化的,尤其是手工业行会。这其中必然存在一种制度性的障碍。因为,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看法,“如果企业不存在,那么就会有一种更强大的趋势使市场在组织上膨胀,并且使更多的交换活动归于其中。”(霍奇逊,1993:216)

是哪些什么环节存在障碍?为什么发达的中国传统市场不能催生出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当然原因是复杂错综的,涉及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市场与产业组织的高度关联性,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其他因素则不拟展开。

二、市场与产业组织的产生: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企业组织只能在市场中产生,但是否市场发展必然产生企业,市场越发展企业越能从中产生?

科斯(1994)认为,分工经济并非企业经济存在的充分条件;只有当企业制度能节省交易费用时,它才能替代市场。这一观点由张五常等人进一步发展。企业就是用劳动市场替代产品市场。诺思(1994:230-231)说,既然科层组织的纵向一体化意味着要以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那么,一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将是组织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费用。

钱德勒(1977:7;11)认为,过去通过市场配置的资源与产品可由企业来实现。“通过将生产单位与采购、分配单位几方面的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可以减少获取市场和货源信息所需的费用。更重要的是,众多单位的一体化,允许货物从一个单位向另一个单位的流动,能够通过行政管理进行协调而达成。”此外,行政协调所导致的节约,比起较低的信息与交易费用所引起的节约,更为巨大。“当管理体系能够比市场机制更加有效地操纵和协调许多业务单位的活动时,这种机构(即近代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杨小凯(:222)的数理推论表明,如果存在分工经济而又没有交易费用,则分工可以通过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市场来组织,并不需要企业制度。但是,如果存在分工经济,又有交易费用,则自由市场便能在其间寻求最有效率的交易组织结构。最终产品生产与中间产品生产间的分工经济是企业经济存在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如果分工经济超过交易费用,而且中间产品交易中的交易效率,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中的交易效率低,则存在企业经济。杨小凯(1999:411-412)还认为,“企业产生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是:最终产品生产和中间产品生产的分工,以及交换某种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低于受雇生产该中间产品的劳动交易。当企业因分工而产生时,能避免对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直接定价的剩余权结构将在市场上占有优势。”这里,劳动与相关生产品在交易效率上的判别对企业的产生是必要的。

三、中国传统市场中的产业组织:制度性障碍?

无论企业组织,还是行会组织,都是与市场紧密相关的。它们都不能得到发展,是否意味着市场制度本身对它们的制约?按照制度主义者的观点,企业组织、行会组织,都属于非市场交换,它能降低相关领域的交易成本,并超过市场制度所带来的收益。而企业、行会的弱化,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它们不能由超过市场本身完成交易所带来的效益,交易成本更高,因而长期受到抑制。企业组织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因为组织本身具有较高的成本,那么其产品的成本也就会高。

企业组织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资本组织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成本,可能高于通过市场体系获得商品的成本。也就是说,市场的发育阻碍了企业组织的萌生。这种观点看似是矛盾的,实则是可以合乎逻辑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制度中,是可能成立的。已有一些实证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分析的基础。

伊懋可(Elvin,1973)分析明清中国棉纺织业缺乏技术进步的三大原因,其中之一是,中国商业发达,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棉布商人无需直接卷入生产就可以顺利得到大量棉布,因此,把资本作为流动资本来使用,比起投放生产更为有利,因而商业资本很少转化为工业资本。

罗友枝(E.S.Rawski,1990)考察了19世纪晚期中国糖、茶、丝的出口,认为它们“未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国际竞争,根源于中国市场结构,确切地说,根源于市场的过度竞争。”“竞争市场,本应是传统经济渡过危机、对市场变化做出敏捷反应的有效机制,在中国却成为影响工业化、生产管理与大规模企业等发展进程的因素。”

弗兰克()分析中国衰落的原因时说,恰恰是中国过于繁荣,人口持续增长,导致了“高水平平衡陷阱”,人口增加,资源减少,人力资本便宜,工商业不再有技术创新的冲动,最终使中国失去了转化的契机。

关于市场与产业组织的关系,迄今为止以吴承明先生(1985:27)的一段论述是最为深入而具体,同时也是最引人思索的。在谈到明清工场手工业时,他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劳动分工,明清时期不能和欧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情形相比。这其中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场外分工发达,场内分工反而简化。如景德镇和广东石湾的陶瓷业,即因过份专业化,窑、作、行、店林立,互为分工协作关系,其工场手工业的规模反而十分可怜。清代苏州的丝织业,也因一些工种独立成行,由织户临时雇请,原来工场手工业的迹象反而消失。吴老揭示的这一有趣现象耐人寻思。

四、传统市场的结构特征与交易效率:中国与西欧的差异

中国传统市场形成了等级体系,这是基于个体小生产者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的市场结构,也与行政等级体系相辅相成。细密的网络,将分散的细小的个体小生产者卷入市场体系之中,并通过有效的价格传递,组织各地的商品集中与分销。在这种市场体系中的商品,由于小农与小生产者的低生产成本,以及市场体系本身有效地传递价格信号、运输成本的低廉,商品总的成本较低。

中国传统市场的效率,从纸币的行用可以得到反映。贱金属货币在中国的长期流通,是因为大量的城乡小生产者活跃于市场,分散的、细碎的交易主导着市场。(龙登高,1996)但市场的扩展,又受到贱金属货币的制约,因此创造出纸币来适应之。北宋四川的富户、南宋徽州商人都曾联合发行交子。令人不解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却仍然没有在货币体系中成长起来,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币,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仍很有限。人们不使用贵金属货币,而别出心裁地发明纸币,可以说是通过制度创新来适应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使之富有效率。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内,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依赖于农奴主,农奴的谷物得堆放在领主的磨坊里;在法国,庄园的烘炉和榨汁机都是领主的专利品。农奴可以被推举为采邑的管事或担任管理庄园乡村经济的庄头。4-6头牛的一组犁在当时任何一户家庭都是大得供不起的一项实物资本投资。即使在市场交易上也是如此,周市就是由领主组织的庄园内部的交易。每年一个月的大型市集有利于远距离贸易,但与一般农户的联系有限。

在新兴工商业阶层中,则有严密的行会行使相似的职能,组织工商业者进行生产与交换,通过非市场化手段降低了交易成本。专业化逐渐硬化为职业行会。 行会会员所能做的工作越是有限和专门,它出售其商品的市场区域范围便越大。高度专业化的行会,如佛莱芒的纺织,各道工序加以细分,并成为各自独立的行业。这一广泛的分工如此有效,以致佛莱芒的织物充斥各地,将整个欧洲的价格压下。庄园、行会,为后来的企业组织提供了制度惯例。

庄园的作用、行会的作用,在中国都由市场来执行了。例如,它们集中众多商品的职能,由市场等级体系逐级集散商品来完成,它们规定价格与传递信号的职能,在中国也由市场等级网络来完成了。中国的行会,没有渗透到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只是协调行业成员与政府的关系,也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

杨小凯(1999)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命题如下:若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数目并非微不足道,则层系更有效率。最优层系的相对效率随基本元素的增加而提高。如果层次数很大,则人们可以通过附近的小城镇与邻人交易,通过大城市和其他中等城市与较远的生产――消费者交易。这就是说,层次数大能减小贸易伙伴的平均距离。如果生产中的分工足够发达和/或城市规模经济及交易效率足够低,则一个城市系统是多中心层系。否则,它就是单中心层系。具体的分析有待实证,但大致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是多中心层系,而中国传统市场是单中心层系,那么,二者在分工的水平、城市规模经济及交易效率方面是各有特色的。

西欧的市场结构,与传统中国有较大差异。(龙登高:1992)这种差异似乎可验证上引杨小凯(1999)的命题。西欧没有形成传统中国的市场等级体系,可以说是“多中心层系”。与中国相比,其市场网络没有那么细密,个体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城市经济规模似乎也要略逊一筹,交易效率整体而言也要低一些。但与市场相关联的生产中的分工却要发达一些。通过各地每年一个月的市集,各庄园之间,以行会来组织的工商业城市之间,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引人注目。

五、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或谓中国缺乏强劲的技术革新来带动制度创新,尤其是没有出现工业革命,这里的关键问题其实应该是,技术创新是怎样产生的。诺思(1994)在谈到工业革命时认为,一系列制度方面的变化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市场规模的扩大引起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而引起了交易费用的增加;交易费用的增加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说明原有的经济组织出现了不适应性,迫使经济组织发生变更。保尔芒图(1983:387)也指出,产业革命的特点就是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形成。资本集中在某种程度上是先于技术发明的,近代大工业只不过加速并完成了一个早已开始了的演变布局。诺思(1999)的中心论点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可见,制度变迁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各国的工业革命,几乎都是发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此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存在于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之上,并长达200多年。

单纯的技术发明不一定能带来技术革命,它需要特定的外部条件与之配合;它更不一定能推动制度创新,而往往是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铺路。甚至技术发明并不一定会受到欢迎。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肇始于飞梭,但其发明者约翰凯的命运很悲惨,织工们控诉他想剥夺织工们的生计,制造商们拒绝他所要求的使用费用而起诉他,他只得四处逃难,到法国去了。飞梭及其发明者的命运,相对于中国一些发明来说要幸运得多。清初戴梓发明的火器“连珠铳”,一次可填发28发子弹,又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但以“骑射乃满洲根本”的清王朝,忌惮削弱八旗军的传统与优势,不予采用,还将他发配充军。这是技术发明受到制度制约而窒息的典型事例。

一个行业及相关行业中的各个工序,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互动的整体节奏,某一技术的改进会打破共同的节奏;或者相反,某一技术改进不能为这一共同节奏所容纳,最终只能自动退出。18世纪英国阿克莱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成功地加快了纺与织的产业节奏。但14世纪出现的类似发明水转大纺车在元代中国却昙花一现(李伯重,1987),未能打破当时麻纺织业及后来棉纺织业的生产节奏,相反自身消失了。元代出现的三锭纺车,至明清也未能取代单锭纺车。“纺”这一环节的技术革新,在中国不止一次夭折了,它不仅未能带动“织”环节的相应改进,反而不能不回复原有的纺与织的节奏。可见,技术的使用、推广,是由市场与社会的需求来决定的,如果缺乏这种需求,或者说需求微弱,它将难以推广和普及,并在普及过程中不断完善。英国棉纺织业则从“纺”的技术创新开始,成功地带动了整个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英国棉纺业直到17世纪才自印度传入,毛织业这一传统工业则历史悠久得多。但工业革命发生在棉纺织业。保尔芒图(1983)分析道,一个没有传统的新工业,未被墨守陈规的传统所束缚,它处在那些阻止或延缓技术进步的法规之外,它好象是一种对发明和各种创举开放的试验场地。毛纺织业则太保守了,受到特权的保护,所以不能通过技术革新来自行完成自己的变革。英国毛纺织业技术创新的迟滞,正是形成了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路径依赖,导致创新受阻。

正如英国的毛纺织业,明清中国的棉纺织业从生产到市场都已形成成熟的体系。在这个传统产业中,某一环节的技术发明,因为它的使用会引起整个产业体系其他环节的`相应变化,也就是说必须改变整个产业系统才能使技术发明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已经形成路径依赖的传统产业来说,这种发明是力所不及的。因此某种技术革新不仅未能带整个产业体系的变化,相反自身要受到这个产业体系的制约。

六、交易费用与产业组织

假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要创办一个企业,他将必须支付如下费用:1)土地成本,2)劳动力成本,3)组织管理费用等等。

西欧一些企业,或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体,是由庄园演进而来。在西欧的庄园中,土地是不进入市场的,而劳动力依附于庄园主,因此1)、2)两方面的交易费用不会提高。至于3),西欧的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集来组织商品流通,它适合于大额商品的流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在这种市场体系中具有优势。因此,领主组织园内的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商品生产,此时在内生交易费用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而中国的地主,要把分散的个体的农民组织起来生产,要在高地租的土地上建立大型工场,内生交易成本要大得多。

产业组织的产生,还是商人资本渗入生产领域的结果。商人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并转化为产业资本,大体经历如下过程:

商人资本――包买商品――提供原料――提供工具――开设生产场所――完全雇佣

商人资本所关心的是买卖的差价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利润。正是为了增加买卖差价,为了占有市场卖出高价,他们才包买小生产者的产品,为了在买进价格上实现节省,他们才掌握原料,继而掌握设备,乃至工业厂房。通过资本对产业的组织与管理,他们试图降低市场与分工的扩大所引起的交易费用的上升,也就是说,通过对市场的替代,来减少交易费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土地市场活跃,地价高昂,建造厂房所耗1)土地成本高。劳动力在家庭中使用是不计成本的,但当他为人雇佣时,就不同了,起码得支付能够维持生活的工资。劳动力市场广泛存在,但这种劳动力,往往是季节性劳动力或者是具有一定生产工具的劳动力,转化为自由雇佣劳动力难度大一些。中国的个体小农家庭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个体家庭经济很容易复原,劳动力一旦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租佃土地恢复个体农耕生产。而西欧的农奴,因为在生产上依赖于庄园主,一旦从庄园中分溢出来,很难进行个体生产,常常被迫进入工商业。因此2)企业来组织劳动

力成本不低。至于3)组织管理费用,也就是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单位产品成本减少,由于市场体系适合于个体小生产者,在原料购买与产品销售等方面,产业组织较之小生产者,将难以形成比较优势。

产业组织,因为购买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交易费用,自身管理的交易费用,不能抵偿市场的交易费用,产业组织难以替代市场。另一方面,交易费用的增加,分摊到众多的个体小生产者身上而得到减小。随着市场的扩大,信息在日益众多的人中间传播,平均每个商人的交易成本也下降了,信息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在手工时代,中国的个体家庭工业,在细密的市场体系下,如鱼得水,能比较便利地得到原料供应与市场销售。其比较优势又得以发挥,以其低成本而优于企业。而企业组织因其内生的交易费用而使成本上升。――当商人能够便捷地从市场中获得低廉的商品供给时,他的资本何必投入高成本的企业自己来组织生产呢?因此,商人地主所获得的资本往往不是流向生产领域,除了流向流通领域外,还竞相流向土地市场,以稳定的地租来替代高风险的商业利润。

在西欧,无论是领主组织庄园内的资源,包括土地与劳动力等,来建立产业组织,还是商人资本通过控制生产过程而转化为产业资本,都以替代市场来降低交易费用。在传统中国,资本控制生产形成的产业组织,由于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而举步维艰,适合于市场体系的个体小生产者则具有比较优势;替代市场的产业组织,并不能降低交易费用,甚至还不如直接取之于市场来得便利。

参考文献

保尔芒图,1983,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罗友枝(E.S.Rawski), 1990, Competitive Markets as an Obstacl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Market Economy in Transition, Edited by Yung-san Lee and Ts’ui-jung Liu, Academic Sinica.

弗兰克,2000,白银资本――重新审视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中译本。

霍奇逊,1993,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科斯,1994,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中译本。

李伯重,水转大纺车及其历史命运,载《平准学刊》第三辑上册,中国商业出版社。

龙登高a,1992,封建市场比较研究:宋代中国与西欧中古盛期,载《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史学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b,1996,个体小与传统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诺思a,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中译本。

b,1999,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中译本。

钱德勒,1987,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吴承明,1985,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

杨小凯 黄有光,1999,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中译本。

伊懋可(Mark Elvin),1973,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信:学做产业组织者 篇6

如今,中信集团作为直属于国务院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在全球资源能源获取、保证国家资源供应上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信集团试图通过做产业组织者让其在金融、资源、能源和制造业的资源得到有机整合,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全球出击

根据中信集团的战略,将“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有选择地深入国家急需的、市场前景良好的资源开发业务”。

2002年9月,香港上市公司东南亚木业正式更名“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中信通过注资和转股,对其实现了控股,并逐渐把中信资源培养成为资源能源旗舰。中信资源也因此成为中信投资开发资源性项目的排头兵。

2006年11月23日,中信资源完成了对印尼东部Oseil油田51%权益的收购,代价为9740万美元。Oseil油田是一块重油油田,已探明的重油储量为705万桶。2007年元旦前夕,哈萨克斯坦Karazhanbas油田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中信最终如愿以偿,以19.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Nations Energy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产。Karazhanbas油田日产原油达34400桶。对中国来说,不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讲,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资产都是炙手可热的资源。

2007年的“五一”长假,正当人们都在打点行装准备外出过一个惬意的假期时,中信资源并没有歇着,反而从香港“走进内地”,来到了渤海湾,目的是为了收购位于该地区的月东石油区块。月东区块是中国石油目前为止向海外投资者开放的最大的一块石油资源,其总面积达349.8平方公里,原油量约在6500万吨至7500万吨之间,预计年产量150万吨,平均日产3万桶,有效开采期为60年。

中信资源一马平川式的收购,要归功于中信资源副董事长寿铉成。2005年9月,56岁的寿铉成加盟中信资源,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负责中信资源石油投资、投资组合规划和发展。他的到来给中信带来了开展石油业务的经验。

中信资源除了在石油资源上的大手笔外,在澳大利亚,中信资源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和效率最高的电解铝厂之一PAS股权的22.5%,即每年约7.8万吨原生铝块份额产量。同时,中信资源还持有亚洲、欧洲和巴西炼钢厂重要供应商Macarthur煤矿公司20.39%的股权,并拥有CMJV合营项目7%的股权,后者主要包括Coppabella和Moorvale煤矿。此外,中信资源还间接持有新兴铁矿公司Aztec 5%的权益。在加蓬投资的锰矿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投产。

中信集团下面的另一资源巨舰是中信成立之初就成立的对外合资合作的“窗口型”公司中信泰富,这家中资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最早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之一,拥有丰富的经验。

从中信资源和中信泰富的业务范围来看,都重点关注资源类项目,而中信泰富更关注中下游生产加工环节。2009年荣智健和范鸿龄被迫离任,中信集团对中信泰富的持股增加至57.56%。被母公司绝对控股的中信泰富将继续整合中信系内的矿业及钢铁业务,成为中信集团内以特钢及矿业为主的上市旗舰。事实上,中信集团早已在系统内部进行垂直整合,试图打造一条纵向产业体系,并依此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构建产业链

1993年开始涉足的特种钢铁业务逐渐成为中信泰富的新主业。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家电、汽车等行业对特种钢的需求不断增加。特种钢冶炼的资金、技术门槛极高,行业增长空间及边际利润与普通钢不可同日而语。中信泰富以惯用的大手笔并购,迅速掌控了数家优质企业,树立了行业龙头地位。

2004年1月,中信泰富间接取得大冶特钢9.4%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经过一系列增资和重组,最终持有大冶特钢58.13%的股份。2005年6月,石家庄钢厂80%的股权在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中信泰富又以12.82亿元得手。至此,中信泰富特钢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一。

2006年3月,中信泰富竞得澳大利亚60亿吨磁铁矿开采权,保证了旗下特钢企业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今后将为中国带来每年2400万吨的稳定铁矿石供应。

2007年8月,中信泰富将其在西澳大利亚的全资磁铁矿项目Sino-Iron 20%的股权售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作价4.48亿美元。此外,中信泰富还将按大致相同的条件,在另一铁矿Balmoral收购事项完成后,将把Balmoral20%的股权也转让给中冶。

值得注意的是,中冶还是中信泰富该铁矿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商,负责采购开采设备、设计、施工、安装破碎站、选矿厂、物料输送系统、营地及其他配套基建设施。这是中国首次积极支持国企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走出去”,也是这家“紫筹”(红筹加蓝筹)公司第一次带着兄弟姊妹“走出去”。

中信泰富的Sino-Iron的磁铁矿项目中,还活跃着中信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优质企业中信重工。中信重工将为Sino-Iron的磁铁矿项目自主研发制造工程所需的6组12台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自磨机和球磨机。该项目完成后,将使我国大型磨机行业一步跨越全球矿业百年发展史,跃上世界磨机技术的发展巅峰。2009年7月,世界第一大铁矿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30台大型矿用球磨机的“重磅”订单,再次花落中信重工。

“大而全”,曾经被视为国企的劣势,但中信重工将“大而全”变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大型铸锻件领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打破了中国大型铸锻件的生产瓶颈。目前,中信重工一年可完成铸钢件12万吨,铆焊件12万吨,铸件能力和铆焊件能力可以支撑30万吨的机器产品产量,除了满足自身产业的需求外还供给中国其他装备制造企业。

中信重工还是国内外少有的几家能按照欧美标准设计、制造水泥生产线和冶金装备的企业之一。这种产业布局完全依据中信集团在资源、能源、基础建设领域的业务展开,对中信集团的工程总承包业务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产业链整合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6年4月,“中国中信—中国铁建联合体”取得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东、中、西三个标段中的中、西两个标段的设计和建造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额高达62.5亿美元。为了保障资源供给,中信具体规划了在阿投资建设碎石厂、沥青拌合站、混凝土搅拌站、钢结构加工厂、公路防护栏工厂、预制件厂、中心实验室。

中信将为此项目先行投资建设工程专用码头、年产120万吨的水泥粉磨工厂、砖厂、沙石厂、实验中心等11个投资项目。这样一个制造体系和生产制造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这使得中信集团能够掌控整个生产工期,在大型总承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中国财团的未来之路

从2004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重组为中信集团后,就确立了以金融为主业、涉及诸多领域的国有大型跨国集团的目标。在中信集团中金融业务占到了47.93%(2008年)。中信集团依靠强大的金融实力,积极进行产业整合,力图打造中国的财团。

金融力量虽然有利于较快整合产业链,但是基础是不太稳固的。例如,中信资源在哈萨克斯坦项目和月东油田项目上,与中石油辽河油田签署了协议,让后者提供技术支持;印尼项目中,公司只派遣了六个管理人员,与当地的外方中高层一起,管理这个大约有几百人的区块。中信目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还不足以真正统合旗下众多生产制造业企业。

无论是中信泰富的特钢业务,还是中信重工本身,都是通过金融资本买来的,而不是中信集团自己培养起来的。集团旗下众多公司也都是持股和控股整合在一起的,无论是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都千差万别。

和其他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一样,中信也交足了学费。中信泰富的巨亏起源于它对澳大利亚铁矿与日俱增的兴趣。国际投行不仅能够利用信息不对称找到有利于自己稳赚不赔的交易规则和方法,其背后能够影响甚至左右市场走势的力量更不是光有满腔热情的国内企业能够抗衡的。

比较之下,同样由国家支持的日本财团无论企业资源整合还是在海外投资中都比中国企业做得好,原因是日本在海外投资和产业培养上都有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综合商社。综合商社的业务主要是贸易和投资,两者相辅相成,在金融、物流、调研咨询、市场营销等功能的支持下,通过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网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综合商社被称做“产业组织者”。其本质是商业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强大结合,在日本的资源能源保障和产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合商社特别强调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并不断推进对物流领域的渗透。综合商社在海外获取资源,在整合产业链的过程中更多的资本投入放在对生产企业的上游原料物流和下游产品的销售代理权中,日本大企业通过综合商社(综合商社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企业采用小额入股)“小资本+大物流”的方式被组织在一起。这种“只服务不控股”(控股主要由日本的生产型企业来做)的方式更易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又把经营风险降到了最低。

相比之下,中信集团更像美国企业通过金融手段控制海外资源和制造业企业,这种方式是不稳定的,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中信虽然也有国际贸易公司,但是还不具备综合商社的产业组织能力,也没有可能通过贸易带动投资,而是单纯地做贸易。

综合商社是围绕着“全套完整产业链”而构造的,它们的目的是使整个产业协调统一发展。中信集团总部虽然可以控制各个子公司并通过派遣高管直接参与子公司的经营,但产业协调能力和产业培育能力还不足。集权与分权始终是集团管控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中国的金融政策并不允许银行投资制造业企业,因此中信银行及中信集团的其他金融企业只能对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及相关的服务支持,并不能更深入地进入产业。中信重工等制造业企业虽然在各个领域已经拥有很强的实力,但是垂直整合模式才刚刚建立,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形成。

产业组织问题 篇7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西方经济学家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起源于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描述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即追求规模经济和保持竞争活力两者之间的冲突。此后,产业组织理论以解决“马歇尔冲突”为核心扩展到对企业内部组织制度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其后以谢勒为代表哈佛学派提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即SCP分析框架)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使得该理论得以沿着一条大体规范的途径发展。迄今,对于初步了解某一地区的同一产业企业的竞争状况和资源配置情况,SCP范式仍是产业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

1 新疆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与内蒙古、青海、西藏并称为中国四大牧区,拥有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南疆绿洲三大畜牧区,同时土地面积辽阔,区域内工业较少,污染小,具有发展乳业的优势,是绿色乳业的天然牧场。

“十五”期间,自治区政府大力扶植和发展乳业,实施了欧盟第二期奶类合作项目,这是一段使新疆乳业重新复苏的时期。这时期形成了天山北坡奶牛养殖带,加上一批民营企业相继兴起,使本区的乳业跨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2年,新疆地区已养殖奶牛27万头左右,占全国比例的16.4%,位居全国第四;养殖场户数量有67.7万,占全国比例的29.3%,位居全国第一;牛奶产量为133.9万吨,位居全国第七,新疆地区的奶业养殖数量和产量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新疆地区的乳制品虽然是全国唯一没有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检测出三聚氰胺的地区,但2008年12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和“问题奶粉”事件的双重影响,新疆乳产品销售受阻致使主产区奶价持续下跌22%,局部地区出现了奶农倒奶和卖牛现象。针对于整体行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自治区政府采取核发政策补助帮助乳品加工企业恢复生产。2009年至2011年3月因新《食品安全法》出台,行政部门须对乳制品企业许可证做重审工作。从此,新疆原来的78 家乳企中只有35家通过生产许可重新审核。201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新疆地区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有40家。在经历的乳业危机和新政策实施后,新疆乳制品企业迎来了新的局面。

2 新疆乳制品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它反映了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本文选择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这几个最重要的因素来分析新疆乳制品产业的市场结构。

2.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数有:行业集中度(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熵指数(EI)等。本文采用行业集中度(CRn)及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对新疆乳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

行业集中度(CRn)又称为行业绝对集中度,通常简称为集中度。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营业收入、增加值、资产、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CRn=i=1nXi/i=1ΝXi

式中:CRn是指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其中n的取值取决于计算的需要,在实际分析过程通常取n=4或n=8;Xi是指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营业收入、增加值、资产、职工人数等数值;N表示产业的企业总数。本文用Xi来表示新疆乳制品企业的产量。

根据《2012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提供的新疆乳制品企业年产量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可得CR4为58.71%。同理,带入2009年的数据计算出CR4数值为21.14%。如表1所示,按贝恩划分标准,2009年的产业组织的状况属于原子型市场,表明当年新疆乳制品企业的集中度比较低,属于市场份额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同样按贝恩的标准(如表1所示),2011年之后的产业组织状况属于寡占ш型市场。相比2009年,新疆乳制品企业的集中度较为提升,原因在于政府遏制企业恶性竞争的政策出台,致使新疆乳制品企业在减少整体数量的同时短时间有了一定的规模经济。

由于行业集中度指标计算操作简单且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笔者又引入了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

ΗΗΙ=i=1n(Xi/X)2=i=1nSi2

式中:X表示产业市场的总规模;Xi 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S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是产业内的企业数。HHI值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当市场处于完全垄断的时候,HHI=1;当市场上有许多企业,且规模都相同时,HHI=1/n,n趋向无穷大,HHI就趋向0。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分别为0.011 336和0.099 957 8,将数值乘以1 000后所得为113.36和999.578。按照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分类法(如表2所示),2009年和2011年新疆乳制品企业市场结构属于竞争II市场和竞争I型市场。虽然都属于竞争型市场,但2011年的数值有了明显的提高,且接近低寡占II型市场。

从两个指标的市场集中度分析来看,新疆的乳制品市场集中度在两年的时间内有了一定的提升,由此可以得出新疆乳制品市场在逐渐的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

2.2 产品差异化

所谓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消费者偏好的特殊性,使消费者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本文将从对乳制品的种类、口味、包装和品牌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来分析新疆乳制品产品差异化。

从种类来说,新疆乳制品以液态奶为主要产品,也有少量的干奶酪块和干奶片。超市里销售的液态奶从制作工艺的角度基本上划分为以下三大种类:发酵制成的酸奶类、一般巴氏灭菌常温奶类和加入更多食用添加剂的乳饮料类。

从口味来说,新疆乳制品口味有很多的雷同性。例如,酸奶类的产品企业都选择生产原味、草莓和全脂的;常温奶类的品种生产集中于纯牛奶、红枣、花生核桃和麦香这几种口味。

从包装来中,新疆乳制品类的包装差异也不大,企业在包装的外形设计相似性也很高。新疆乳制品都采用塑料和纸制包装。酸奶类一般采用罐装、杯装和盒装,常温奶类采用袋装生产的比较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品牌来说,新疆市场上销售的常见本土品牌有“花园”、“西域春”和“佳丽”等,也有“蒙牛”和“伊利”这样的全国知名品牌,但“蒙牛”和“伊利”在新疆乳制品市场上推出的产品种类、包装和口味数量要更多。

综上,新疆本土的乳制品产品差异化较小,有较强的可代替性,基本呈现“你有我也有”的竞争情况。由此可见新疆本土的乳制品并没有通过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在消费者群体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且在其他全国知名品牌打入新疆地区消费者市场的情况下,在产品开发方面投入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

2.3 进入和退出壁垒

所谓“进入壁垒”,指的是相对于行业内的在位企业而言,新企业或潜在进入的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因素。新疆的乳制品企业大多生产制作工艺和过程简单的灭菌和发酵类乳制品,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所以行业进入壁垒低。自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国务院出台了新的乳品加工企业的新标准,加上2009年末的政府为遏制新疆乳企业恶性竞争危机而提高了行政审批的标准,在此条件下使原本规模小和生产力水平不达标的乳品加工企业被拒之门外。此项政府决策实施的两年来,新疆的乳制品产业的进入壁垒有了一定的提高。

行业的退出壁垒是与进入壁垒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企业退出所在行业时遇到的所有障碍。新疆地区奶户相对分散,由于企业在收购源奶时花费的成本较高,不少企业就开始大规模养殖良种奶牛。大规模养殖奶牛除了要良好的雄性种牛以外还须先进的大型机械挤奶设备,而这些设备的大多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使用的,企业如要引进还须专门的人才配备。所以大规模养殖奶牛虽然减少了企业寻找奶源的成本,但大大增加企业的投资的资产专用性,这使得企业的退出壁垒增高。

综上所述,新疆乳制品行业出现了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的情况。新疆乳制品因为在2008年之前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加上普遍生产工艺简单,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使得进入行业的企业数量增多;又由于高的退出壁垒使得亏损企业难以走出退出市场,导致资源不能顺利流动,加剧了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局面。2009年后政府重新进行市场调整后,乳制品行业的进入壁垒有所提高,短期内减少了企业的数量,使得新疆乳制品企业形成了小型的规模经济。

3 新疆乳制品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了赢得更大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性决策行为。一般来说,企业的市场行为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的价格行为,另一类是非价格行为。

3.1 价格行为

新疆大多数乳制品企业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多以其基本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在获得成本数据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目标利润。很少有企业把价格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来打击其现实或威胁潜在的竞争对手。对于消费者来说,新疆市场上销售的四种不同质量、口味、包装和品牌的乳制品产品,企业在推出相同产品的定价都有差异,但差异没有超过1元。如此小的价格差异使得消费者在产品选择方面区分不大,也使得企业很难点在品牌、资本、生产效率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的情况下很难在定价上占据主动地位。

3.2 非价格行为

非价格行为是指在不涉及产品价格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广告、研发、售后服务、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具体而言,非价格行为包括:广告行为、品牌建设行为、促销行为、研发行为、售后服务行为、兼并重组行为等等,本文主要讨论科技创新行为和兼并重组行为。

新疆乳制品行业整体起步较晚,许多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非常淡薄。近年来,在市场竞争压力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企业逐渐开始重视科技活动。例如,天润乳业利用新疆牛初乳资源研制牛初乳制品,开发出乳粉胶囊等保健食品,此外天润乳业和新疆医科大学联合研制的抗肠道病原菌免疫乳,已完成了免疫乳生产程序等研究;新疆达瓦昆畜牧生物科技公司建厂开发驴奶制品;伊品酪蛋白公司于2004年建成第l条酪蛋白生产线用于加工成千酪素等产品。归结于资金、技术和专业人员的相对贫乏,现阶段企业大多数科研活动是由自治区奶业协会来承办的。

兼并重组是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自2005年以来,新疆乳制品企业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比如2007年9月新疆天润乳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重组是新疆乳制品行业目前最大规模的一次整合重组,再有2012 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新疆第一股的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石河子花园乳业有限公司60% 的股权,宣布全面进军乳制品市场。除此之外2012年1月新疆乳制品老牌龙头企业麦趣尔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同年6 月6日首发申请获通过;而新疆本土最大的乳企——新疆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正在进行当中。

如果说天润生物公司的创立和西部牧业公司的收购行为是一次行业整合,折射出上市企业的发展优势的话,那么麦趣尔和西域春的上市行为就是企业融资,表明企业在转型升级后跃升资本市场的历程。长远看来,在新疆乳制品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结构分散的环境下,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有利于行业形成一定

的规模经济并提高产业的整体的利润和竞争力。

4 新疆乳制品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企业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利润、费用、产品质量与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在传统的SCP分析框架中,它通常表现为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的结果,测度特定产业的市场绩效可以利用勒纳指数、利润率指标、生产率指标和贝恩指数等指标。本文将从新疆乳制品企业的利润额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与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做比较来说明。

4.1 企业的利润额分析

通过新疆乳企业与其他两个乳业大省内蒙古、黑龙江的企业利润额数据比较来分析。

数据来源:《2012中国奶业统计资料》,荷斯坦杂志,戴瑞咨询。

参见表3总体来看,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的企业利润额近六年来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新疆的企业利润额几乎没有变化,波动很小,有微弱上升的趋势。2008年受“三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内蒙古的企业利润下跌很严重,处于亏损状态,而黑龙江省的乳制品基本没有查出三聚氰胺,因此其企业的利润有一定的下跌但幅度不大。同年新疆企业利润也有微弱下降的趋势。近十年来看,内蒙古省和黑龙江省乳制品企业每年的利润额都比新疆要多出10亿元,相差十分悬殊。

同时,新疆作为全国四大天然牧场之一,奶牛专业养殖数量排名全国前列,同时养殖散户数量为全国第一。但乳制品企业的利润所占比例近十年来都在全国1%左右,与内蒙古的25%左右和黑龙江的15%左右相比都差距较大,可见新疆奶业的资源并没有得到优良有效的配置。

4.2 劳动生产率

对于一个行业或企业来讲,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其经济运行效果的好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或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因而,在实际应用当中,劳动生产率被作为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数据来源:《2012中国奶业统计资料》,荷斯坦杂志,戴瑞咨询。

如表4所示,全国乳制品企业的从业人员近十年来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具体数值从1998年8万左右至2011年增长到了23万多人,近乎增长了3倍。数据所显示的三省人员都有上升的趋势,其中,黑龙江省的从业人员2003年的增幅最大,之后增幅呈现平稳。而新疆企业从业人员从2010年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其原因为自治区政府采取的政策使得人员少的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所导致的。总体来说,新疆乳制品企业与其他两省的人员数量和比例来说都有不小的差距,原因有两点:一是新疆乳制品企业的规模与其他两个乳业大省相比都很较小,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由于整体的人员数量的匮乏致使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企业的运行效率不高。以上所述分析表明了新疆乳业在发展方面的诸多困境,使得本土市场效率不足。

4.3 科技技术进步状况

科学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衡量产业市场绩效的重要指标。目前新疆乳制品加工技术进步水平还比较低,与内蒙古、黑龙江及东部地区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科研费用投入不足。由于新疆地区经济状况落后,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不足造成了技术进步水平长期低下。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有限的科研金额和企业规模条件下,新疆奶业协会近年来组织过一些科研活动,但成果运用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是受地区发展水平及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新疆各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在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科技成果方面渠道不畅,科学技术研究同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严重脱节。

5 对新疆乳制品产业组织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关联分析

新疆乳制品企业现有40家,比起其他乳业为主的省区整体规模偏小,加上进入壁垒低和退出壁垒高的产业环境,使得企业整体规模经济程度不高,产值不易提升。自2009年自治区拯救奶业危机的政策实施后规模经济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在短时间不能改变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科研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分散型市场结构造成了新疆乳制品企业的资源过于分散,企业间的竞争比较激烈,难以形成行业的整体竞争合力。

同时,由于企业整体资金和技术的匮乏,无法在产品开发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广告费用,导致产品的品牌效应远不如伊利这样的全国大型企业。所以,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在本地的市场也不具有很强的市场优势。2008年末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新疆市场上掀起了乳制品价格战,导致疆内乳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低于全国水平,整体行业亏损严重。再由于过高的乳制品资产专用性的问题,使得行业的退出壁垒过高,加剧过度竞争的局面。

综上所述,新疆乳制品行业呈现的过度竞争状态,不但伤害大量新疆奶农户的利益,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性障碍。同时,2009年后越来越多的当地企业和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企业恶性竞争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的伤害,但针对于2009年政府采取的政策只能短期缓解危机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度竞争局面,只有优化新疆乳制品产业组织才是治本。

6 促进新疆乳制品产业组织优化的对策建议

6.1 发挥政府引导职能,缓解企业发展障碍

2008年和2009年两年度年末自治区奶业协会联合各地区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政策虽短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整体行业的过度竞争,但从长远目标看来难免重现过度竞争的状况。笔者认为要改变新疆乳业现阶段各种问题和困境,缩小和其他省乳业的差,需要政府正确的领导和指挥来发展行业经济。一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研制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新型乳制品,既可满足区内和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可使农牧民增收致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是缓解乳制品企业的发展障碍,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区域性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6.2 提高规模经济,优化市场结构

当前新疆乳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随着本土企业天润、麦趣尔等公司的上市,非常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还要创建优质新疆本土品牌,通过品牌个性塑造,实现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由此取得较长远的竞争优势。

6.3 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在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新疆地区的乳制品是唯一没有检测出有害物质的地区。这意味着新疆的乳业产品企业竞争的优势,也是拓展市场的机会。在今后全区大力发展乳业的同时更要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所以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鲜奶及乳品安全,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制成品要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加强鲜奶标识制度的管理。新疆鲜奶标识在全国尚属领先,但真正的监督和实施工作要扎扎实实的做好,还任重道远。要建设一批质检中心,强化对饲料、鲜奶和乳制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管。要加强对牛舍、挤奶站的环境控制,防止生产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特别要大力普及机械化挤奶、智能化管理,使鲜奶质量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摘要:由哈佛学派创立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范式,是西方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自2009年新疆奶业危机后,对新疆乳制品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新疆乳制品产业组织优化的对策建议,从新疆乳业整体发展研究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

关键词: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新疆乳制品企业

参考文献

[1]程广斌,龚新蜀,王永静.中国西部工业产业组织实证分析——基于SCP范式[J].科技和产业,2007(9):104-106.

[2]程广斌.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8.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20.

[4]于见亮,李开雄.新疆与内蒙古乳业发展优劣势比较分析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7(8):60-66.

产业组织问题 篇8

产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包括观念转型、产业政策转型、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组织结构转型、企业管理转型等方面。但国内外学者普遍的研究共识是, 产业转型最核心的内涵就是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组织转型及产业内企业转型, 这三方面的转型是产业转型成功的基础也是标志。广告业转型是这三大方面根本性的变革过程, 最终将改变广告业边界, 形成新的广告业产业形态。

一、广告业转型的压力与动力

(一) 压力:业务基础动摇, 专业性受质疑, 低技术含量受挑战。

首先, 广告主需求改变, 广告公司的业务基础逐渐发生动摇。目前伴随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数字化、全球化的发展, 很多企业都产生了新的需求, 例如他们都在积极摸索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如何进行战略转型, 然而这些需求是传统广告公司难以满足的。其次, 广告主的营销业务日益专业化, 对传统广告公司的专业性提出质疑。广告主的人才结构近些年发生重要变化, 即营销、品牌、广告等部门的很多员工都拥有咨询公司或广告公司背景, 整体而言广告主的营销水平提升很快, 而广告公司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所以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专业性提出了质疑。例如资深品牌顾问李文刚曾经在广告行业从业近20年, 如今成为洛克施为空气净化技术公司的首席战略官和营销副总裁, 而因为自己谙熟营销和广告业务, 如今, 企业的传播策略和广告创意制作业务基本是由公司市场部完成, 基本不会委托代理公司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比代理公司更懂市场, 更熟悉消费者, 而且我们的专业能力也不差。”李文刚表示。[1]最后, 数字化时代, 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广告界步入效果营销时代, 广告主日益强调广告投资回报率。传统的策略、创意的效果难以快速、精确衡量, 并且很难获得及时反馈以调整方案。客户不仅需要沟通策略, 同时也需要与消费者持续、及时沟通的平台。

(二) 动力:政策利好, 媒介技术催生新广告形态。

首先, 国家层面的政策已开始扶持广告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壮大广告等传统文化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 已把“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列为鼓励类;2012年6月, 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印发《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该《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首个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广告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总之, 可以说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 我国广告业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其次, 网络化环境催生了新的媒体业务, 同时也创新了多样化的广告形态。总之, 广告产品形态的丰富将增加这个行业的活力和社会价值。

二、广告业技术结构转型迅猛, 产出结构转型缓慢

产业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技术结构和产业产出结构的转型, 即从依靠传统技术向融合高新技术的技术结构转型, 以及从低附加值、粗加工度的产出结构向高附加值、精加工度的产出结构转型, 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标。

广告业技术结构转型迅猛, 技术含量增加, 日益成为技术驱动的行业, 对资本的吸引力增强。广告业曾经被定义为“技术密集”行业, 但直到近几年, 广告业才逐渐成为技术密集、技术驱动的行业,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互联网营销广告公司的壮大, 如聚胜万合 (Media V) 、浪淘金、传漾科技等;还在于新材料、新技术在广告业的加速应用, 如3D投影技术、影像捕捉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包括最新的大数据技术等。技术结构的高度化一方面创造了新的广告形式, 提升了广告效果;另一方面提升了广告业的专业性和进入门槛;而且还提升了广告业对资本的吸引力。但与技术结构转型迅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出结构的转型缓慢, 还停留在低附加值、粗加工度阶段。

笼统地说, 广告业目前主要的产品类型有两种, 即广义的广告策略方案 (包括品牌规划、营销推广方案、媒介方案、咨询方案等) 和广义的广告创意作品 (包括各种媒体类型的广告作品, 如平面、影视、广播、网络广告作品等) 。目前广告业的产品类型少, 产业链条短, 最重要的是产品缺乏知识产权, 都是为广告主“作嫁衣裳”, 因此很难进行产品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虽然有些广告公司也给客户搭建网站、开发手机App等, 但整体而言, 缺乏产出结构创新。目前国内广告业涌现出以下四种产出结构创新的模式。

一是广告公司入股广告主, 成为客户股东, 分享股权等收益。

例如叶茂中对曾经服务过的餐饮、美容等客户尝试进行参股投资, 成为客户的股东, 分享股权收益。未来随着很多广告公司经济实力的增强, 成为甲方客户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会日益增多。从微观来看是广告公司的内部转型, 从宏观来看是广告业产出结构的转型。这种产出结构的转型有两个局限, 一是对广告公司实力要求比较高;二是得有合适的广告主可以入股。因此, 这种模式的复制性不强。

二是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共享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与销售收入。

举个例子, 2012年底澳大利亚麦肯公司为墨尔本地铁公司 (Metro Trains) 创作的《蠢蠢的死法》 (Dumb Ways To Die) , 此广告凭借萌味十足、朗朗上口的曲调, 受到全球网友的青睐。后来2013年5月20日, 麦肯公司与当地游戏开发商Barrel Of Donkeys一起开发了i Phone、i Pad及安卓版的同名手机游戏, 并且这个游戏成为免费手机游戏榜单之首, 虽然没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这是一个产出模式的改变。[2]如果这个游戏的知识产权属于广告公司, 则是更理想的转型范式, 因为广告业产出结构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知识产权的缺失。还有一个例子是天津市某广告公司曾试图与天津天后宫合作开发天后宫的文创产品, 一起分享知识产权与销售收入, 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 但这种合作模式可视为未来广告业产出结构转型的理想模式之一。

三是广告公司通过为广告主开发数据库、软件或类似数字技术产品来进行拓展盈利。

例如蓝门互动广告公司2008年为东风日产骊威汽车做的“骊威连连看”网络游戏, 这个网络游戏的创新之处在于网络游戏只是中间产品, 最终的产出是这个游戏用户所提供的详细个人资料, 即客户关系管理。目前很多广告公司的产出都是为客户提供客户关系管理, 这也是大数据时代广告公司产出结构转型的一个趋向。

四是广告公司自己生产销售实物产品, 向实业转型。

例如2013年9月天津帝十三广告公司自己开发了一个食品品牌———“台北吃堡没”。他们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招商、销售完全依托自己的广告公司来做, 是典型的乙方变成了甲方, 广告公司由服务型、依附型公司转变为甲方。类似的乙方转型为甲方的案例还有不少,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确实在更广层面上发挥了广告公司的专业优势, 但同时也违背了现代经济专业化分工的规律, 很难成为广告业转型的普遍模式。而且一旦广告公司自己创办了实业, 也意味着他就不能再为相同品类的广告主提供服务了, 因为他们已经成为竞争对手。

三、策略联盟及并购:广告业产业组织转型的两大方向

产业组织转型是改变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一般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等手段得以实现, 以获取规模优势、一体化优势和“l+1>2”的聚合效应。我国广告业这几年最典型的产业组织转型是广告公司的策略联盟及并购。

(一) 灵活的策略联盟提升参与者的业务能力和利润回报。

由于中国市场的多样性与广阔性, 在各地并购公司的做法成本太高, 投资风险大, 因此一些大型广告公司开始思考通过建立策略联盟的方式来进行市场拓展和业绩提升。例如2008年12月, 原实力媒体CEO李志恒成为昌荣广告的首席执行官, 他启动“策略联盟计划”, 即在全国京沪穗以外的10个城市寻找优秀的广告代理公司, 以策略联盟 (strategic partnership) 的方式一起开拓更大市场。策略联盟期望通过合资、共同研发、交互授权、物流协议等方式, 结合联盟方各自稀缺的有限资源, 共同分担研发成本及风险, 来开拓市场。“在今天, 客户在不同市场的差异化越来越大, 同一个策略联盟在不同的地区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而且这种效果的差别越来越大, 这种差异的产生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的市场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去研究, 而不是拿一个通用的方案去执行。”李志恒理想的方式是在每个地区都建立一个服务团队, 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当地的消费者和媒介, 更贴近地去配合客户的营销活动。[3]

另外, 国内很多广告人开始独立创业的趋势引发了策略联盟的增加。目前国内很多40岁左右的资深广告人都希望自己创业, 但是因为无暇管理公司财务、法律等事务, 因此他们希望与一些熟悉的广告公司合作。即这些个人以广告公司旗下工作室的名义开展工作, 广告公司提供品牌、财务和法律管理服务, 最后利润分成。这种合作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广告人的创业成本和风险, 另一方面又将广告公司的价值最大化, 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二) 并购新趋向:本土公司并购增多, 并购后协同发展。

并购一直是产业组织变化的主要方式。我国广告业的并购最初是以跨国广告公司对国内本土广告公司的收购为主流, 但目前以本土广告公司并购本土广告公司的情况日益增多。最典型的是蓝色光标, 这家中国本土最大的公关服务公司, 于创业板上市之后不断进行收购, 业务规模成倍扩大。“业务并不整合, 只是进行协同。品牌端是独立的, 后端有一部分则是打通的。”例如目前蓝色光标旗下各品牌之间的审计、人力资源、财务以及法律等是打通的, 而具体到业务层面, 每个子公司则在自己的平台上自由发挥。[4]

四、广告公司业务转型:搭建全媒体营销平台与提升电商营销的权重

企业转型是企业对其内部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等进行重组和改造, 以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增强集约效应。[5]

(一) 搭建全媒体营销平台成为业务转型的关键。

碎片化的媒介环境导致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和抓住受众的吸引力越来越难, 广告与营销的有效性正在被消解。然而, 与此同时, 碎片化的媒体和受众正在网络中重聚, 受众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更加透明化, 他们的反馈也更加及时和主动。构建合适的网络平台来收集受众的海量信息, 并利用这种平台加速受众的重聚, 有针对性地引导和选择这种重聚, 是全媒体营销成功的关键。[6]同样, 能否搭建全媒体营销平台, 也成为广告公司内部业务转型的关键。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平成混媒集团, 该集团从2005年开始进行公司发展战略转型, 目前他们建立了四大平台与八大技术。

(二) 电商服务比重日益增多, 技术上升到战略层面。

目前广告公司业务结构转型的另一个主要趋势是增加了电商营销的服务内容。这主要源于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消费者逐渐习惯网络购物;同时客户也日益强调实际的营销效果。目前很多广告公司都在应对形势谋求转型, 例如中国奥美互动 (Ogilvy One) 组建了专门的电商营销团队, 电商平台背后有大量数据支持, 有专门的数据分析专家, 可以帮助进行分析, 并提出策略。为了更好地应对媒介技术的变化, 奥美在北京、上海有两个数码实验室, 不断地展示技术在传播业的运用, 做出案例来, 甚至有时候不挣钱也要做出案例来, 让员工和客户看到技术可以这么用。目前在国内, 拥有电商营销的专业知识对于广告公司争取业务和服务客户都具有重要的竞争优势。

另外, 一些广告公司利用现有的专业电商营销团队自己经营电商品牌, 成为甲方, 这种转型的利弊有待观察。笔者认为除非是成立一个独立的分公司来做电商品牌, 否则现有团队既做电商又做甲方的业务, 有可能对甲方利益造成伤害。

总之, 广告业面临转型的压力与动力, 转型升级时不我待。目前广告业技术结构转型迅猛, 但还未完全推动产出结构转型, 产出结构转型的方向就是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从而形成产业链延展, 提升附加值和对资本的吸引力;产业组织转型遵循两个方向, 一是传统的兼并重组形成超大型广告媒体集团, 二是灵活的策略联盟提升参与者的业务能力和利润回报;广告公司业务转型主要有两点, 即打造全媒体营销服务平台与提升电商营销权重。总之, 广告业转型就是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企业组织三大方面根本性的变革过程, 最终将改变广告业边界, 形成新的广告业产业形态。

参考文献

[1]赵正.传统广告公司萎缩客户都去哪儿了?[N/OL].中国经营报, [2014-03-29].http://www.cb.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2&id=1051361&all.

[2]麦肯公司中国网站[EB/OL].http://www.damndigital.com/archives/74830.

[3]赵正.“零权威时代”引爆广告业转型?[N].中国经营报, 2009-04-24.

[4]杨志超.蓝色光标并购狂奔[J].新商务周刊, 2013 (9) .

[5]曾荣平.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以纤维、钢铁和造船业为例[D].辽宁大学, 2008.

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创新关系研究 篇9

关键词:产业融合,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一、产业融合与市场结构

所谓市场结构, 指的是对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换言之, 一个特定市场中的各个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作用、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的特点, 即形成了具体产业的市场结构。从根本上说, 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 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问题, 其实质就是该产业的竞争性 (或者说是垄断性) 程度问题。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 通常用市场集中度来描述和衡量市场结构的状况。现行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 把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 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而在产业融合以后, 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 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来自其他产业的企业也会加入进来, 竞争会进一步激化。在产业融合之前, 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群在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处于竞争关系, 从产业的严格定义上看, 超出产业之外就不能称为竞争关系。但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原先有固定化业务边界与市场边界的产业部门相互交叉与渗透, 使产业之间由原先非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而且在此过程中还有大量来自其他产业的新参与者, 使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竞争激化的过程中, 必然有企业倒闭和企业吸收合并等悲剧发生。在产业融合中, 由于网络外部性等原因, 也可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垄断。但与传统垄断相比, 也已发生了变化。

总之, 产业融合使得新参与者进入和开辟新市场, 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的发展。在产业融合中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 新市场活动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 从简单的信息传输变成内容的生产和包装, 或提供在线服务和交易。自由化和竞争使得信息服务的传输和发送已成为日常用品, 并且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容量的商业活动, 从而改变了当前的市场结构。产业融合使市场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 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这种情况在信息产品行业和产品差异性小的市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事实上, 只有在产业融合后, 允许跨越时空的连续交易的信息技术到来之后, 某种类型的市场才接近经济学家对效率的界定。地域更广、时间更受限制的市场将更少受到垄断的困扰。市场的高效率是建立在信息的效率之上的。各产业间市场边界的消失以及政府管制的放松会导致市场结构产生两种互逆效应:一方面, 某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该产业内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并不断有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 从而大大降低了融合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与综合化趋势促使企业生产由大规模、标准化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过渡, 规模经济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被范围经济所取代,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基础上, 推动企业间的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 导致竞争性企业数量减少, 从而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二、产业融合与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SCP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在不放弃SCP框架的前提下开始强调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作用和市场效果状况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如包莫尔通过“可竞争市场”这一概念的引入, 摆脱了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那种单一的、既定的逻辑关系。因为在可竞争市场中, 由于潜在进入厂商的威胁, 迫使现有厂商去降低成本、刻意创新、扩大规模, 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 又影响了经济运行结果。德姆塞茨认为较高的利润是组织规模经济的报酬。因此, 任何成本最低的企业规模自然会迅速扩大, 从而在运行结果与市场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1、产业融合与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经营目标是企业市场行为的目的和动力。市场行为主要包括:一是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的价格行为;二是以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要内容的促销行为;三是以产权关系变动为主要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市场会出现不断的变化和运动, 这对传统厂商的市场行为, 如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提出了挑战, 因为市场持续不断变化的情况动摇了其依赖的既定市场结构的基础。产业融合对企业市场行为中企业组织的调整影响更为深刻。企业购并开始从纵向购并向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演变, 其中技术融合的加快是企业从简单购并向复杂购并转变的主要动因之一。在交易成本的共同作用下, 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讲, 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是组织通过权衡, 认为公司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而横向一体化注重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与共存, 与外界的交易是非纯粹的市场交易。但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 要求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一个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 进行横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企业为了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往往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 来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时机。而且技术融合使得企业不同的业务可以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开展, 它们相互之间可以互补, 通过协作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所以此时的横向一体化是企业自身资源多种利用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通过抓住核心的东西, 进行更大范围的业务整合, 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融合下, 横向一体化成为企业外部组织结构重组的主要形式。

2、产业融合与市场绩效

由于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改变, 其影响必然会传导到市场绩效方面。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对市场绩效进行描述和评价, 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等几个方面, 直接和间接地描述市场绩效的基本情况, 评价市场绩效的优劣。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资源配置效率是同时从消费者的效用满足程度和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大小的角度来考察资源的利用状态, 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有限的消费品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使得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二是有限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 使得生产者所获得的产出大小程度;三是同时考虑生产者和消费者二个方面, 即生产者利用有限的生产资源所得到的产出大小程度和消费者使用这些产出所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由于技术是产业融合的基石, 所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生产工艺更加先进、生产过程更加合理、生产管理技术更加科学。生产者能以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来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 同时适应消费者所需要的个性化、多品种、高质量的产品。当消费者从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中得到更高的效用时, 生产者也会从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利润, 资源也就得到了更加优越的配置。因此, 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提高市场绩效的程度。

三、产业融合对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

1、企业在产业融合中成长的理论基础

企业是产业发展中的微观主体, 是产业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元素, 企业在产业融合中成长主要建立在如下理论基础之上。

(1) 追求范围经济效益和效益最大化的理论。范围经济是指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或多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 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 企业一般追求规模经济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但其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在产业融合出现的情况下, 市场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生产过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状况, 同时消费者已经转向个性化、多品种、高质量的产品需求。技术的融合使得同一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应用, 这为企业进行多产品经营创造了基础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进行多产品经营能取得更好的效益和更大的利润, 因此这种多产品经营的优势获得了企业的青睐。并且, 企业以同一个销售渠道来销售更多的产品, 也能节约企业的销售成本, 达到提高效益、降低总成本的企业目标。

(2) 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消费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自己消费经验的积累在逐步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如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互联网正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和魅力, 不仅传统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得到满足, 同时也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而且电脑的普及也为通过互联网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硬件设施。由此, 越来越多的业务活动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方便、快捷、高效成为了现代市场需求的特点。企业把传统的经营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形成的新的经营技术能满足现代市场的这种需求, 同时企业通过这种新的融合经营技术也能有效地降低经营的成本, 提高效益。

(3)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1990年,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他们认为, 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 竞争加剧, 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以及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 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拥有市场优势的关键。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使得企业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能获得最能显示竞争优势的力量, 但同时也要进行技术融合的创新和业务融合的创新, 提高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并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 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 创造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在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形势下, 最终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理论

企业组织形态的演进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技术和劳动力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作用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也日益完善, 并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继续其演进的步伐。从小农经济到工业经济, 企业组织形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家庭形态、工厂形态、公司形态和当代公司形态。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到工厂形态是组织形态演进的一次跨越, 是由简单的小农经济到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的、根本性的转变。随着组织规模、层次的扩大, 公司形态的组织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出现。到20世纪末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组织形态又将开始向更高级的公司形态演进。

对于企业经济组织存在的原因, 一般有四种解释:一是按照巴纳德的“技术必要性说”。他认为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而技术需要物质力量, 需要速度、忍耐、机械的适应性和连续性, 当生产的技术条件一旦超过了个人能力时, 组织就会产生。二是根据鲍尔、西蒙及诺斯的“共同目标说”。鲍尔认为, 组织是为了共同的、明晰的目标进行一致努力的个人目的性的总和。西蒙认为, 只要组织拥有能够提供超过成员所欲求的那些剩余的吸引力, 即组织给予的大于其个人所贡献的, 组织就会存在。诺斯在其制度变迁理论中强调制度与组织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 制度是人为设定的构建和约束人类相互行为的规范, 而组织则是一个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受共同意志约束的个人的集合。制度与组织的关系为, 制度框架决定了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反之组织演化又会影响制度变迁的路径和过程。三是“控制权说”。在存在着复杂交易和不完全合同的世界里, 对经济运行过程前后剩余索取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种控制又是通过对资产的使用来实现的, 对资产的使用将影响谈判力量的对比和对剩余索取的界定。组织产生的原因就在于, 在组织内部可以直接地通过使用资产来控制全过程的剩余索取。在企业内部生产而不去市场上购买是因为这一组织形式可以直接控制再生产。四是科斯和威廉姆森的“市场替代说”。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出发, 他们认为, 效率是确定组织本质的基本要素, 企业组织的存在是因为调节其成员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机制, 组织源于交易费用的节约。组织作为个体或个体集合之间的一种稳定的交易模式, 是交易关系的产物。各种类型的交易都需要被安排在某种组织框架中, 企业组织的存在是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可提供更低的交易费用。科斯说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 由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要付出成本的, 建立企业组织来配置资源, 其组织成本就要小于市场交易成本, 用企业组织替代市场意味着交易费用的节约, 这就是企业的起因。

3、产业融合对企业组织形态演变的影响

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对企业的组织形态演进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个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主的经济时代, 同时随着规制政策的改变, 企业的组织形态更趋于向创新型、灵活型、网络型的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一方面, 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使企业的基础设施向信息化、集成化的建设步伐迈进;另一方面, 市场需求的消费者也出现了由生产链之外的元素向生产链之内的元素移动发展的趋势, 再加上规制政策的变化, 企业的组织形态也将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例如由于技术的发展, 在企业界出现了电信企业之间, 电信和电视企业之间的合并、联合、合作的局面, 并且发生企业并购的总额越来越大。一种虚拟公司正在悄然升起, 这是基于信息通信网络的一种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柔性、敏捷性和精益性的生产制造系统, 准时制的管理经验, 创新性的组织结构和独特的管理环境。虚拟公司的实质是根据自组织原理建立起来的众多小企业之间的新的竞争、合作、协调机制, 使原来分散、无序的生产企业自发地变为网络组织形态的有序的动态公司。从战略上看, 虚拟公司是计算机集成制造形态的扩展, 它已不单是生产技术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自组织的哲学思想、网络化的协同观念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虚拟企业是基于产业融合发展中催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形态, 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得以拓展的重要微观组织基础。虚拟企业是运用互联网技术, 联合多个企业的知识和能力, 实现资源动态整合, 共同创造某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是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 实行了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在信息网络平台上, 加快了企业资源整合速度,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新技术和产品被不断地推陈出新, 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综合性的需求, 达到速度经济效应。因此, 产业融合在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潜在成功可能和通过企业内部网、外部网和国际互联网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员工工作方式的同时, 以数字化经济为标志的产业融合将改变企业的传统组织形态。总之, 产业融合所导致的产业组织创新, 要求产业组织理论做出变革, 以适应产业组织调整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 2003 (1) .

[2]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02 (5) .

[3]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2) .

[4]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 2005 (3) .

物流产业组织理论述评 篇10

虽然经济理论一直是管理理论的支撑基础, 但是物流理论的发展却呈现出由实践到管理理论再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物流管理理论是物流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 物流经济理论反过来成为物流管理理论发展的支撑依据。

为了更好地展开对物流产业组织发展的研究, 笔者对已有的物流产业组织理论进行梳理, 提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1 物流产业组织理论

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主要针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分别进行了研究。在中国, 对于整体物流产业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区域物流产业、产业集群与空间布局、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产业发展策略、特定产业的物流发展、交通运输业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通过中国知网, 以“物流”为篇名的搜索结果数量为135 884个, 但是从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对物流产业宏观及中观层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其中以“物流产业”和“物流产业组织”为篇名的搜索结果分别为13 112和196个。另外关于物流产业的著作类研究成果主要有4部, 分别为帅斌 (2006) 的《物流产业经济》、田青等 (2007) 《物流产业经济学》、徐杰 (2008) 的《物流组织网络:结构与运作》以及刘军 (2010) 《现代物流产业的组织模式研究》。物流经济理论的缺失成为阻碍物流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原因。

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产业从整体来说, 属于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的产业, 且呈现纷繁复杂态势。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物流产业组织的结构及演进规律进行分析。但目前国内学者对物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业、供应链方面, 对物流业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尤其对物流产业组织的研究更少。在仅有的15篇对物流产业组织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中, 也只有张圣忠 (2006) 的《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童燕 (2008) 的《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与变迁研究———基于动态SCP的分析》以及楚岩枫 (2010) 的《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3篇文章真正属于基于产业组织演变视角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物流产业的研究也较少, 且主要是针对供应链一体化、物流外包效率方面的研究, 仍然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对物流产业组织的研究。供应链理论不完全是管理学方面的理论, 从规划与设计层面来说也属于经济学范畴, 主要涉及上下游企业间的一体化、合作契约等内容。货运行业的一体化与准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哈巴德 (Hubbard, 1998) 、尼尔森与希尔沃曼 (Nickerson&Silverman, 1998) 、Alberto Fernandez&Manuel Gonzalez&Benito Arrunada (1998) 等。哈巴德 (1998) 分析了在美国货运车队中专用性高的拖车存在敲竹杠现象, 同时内部采购、长期契约模式可以降低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尼尔森与希尔沃曼 (1998) 基于美国洲际货运商产业的调查, 研究了契约风险的3种来源以及通过对企业内部运作和市场外包两种模式的选择降低交易成本的可能性。Alberto F.&Manuel G.&Benito A. (1998) 通过对欧美零担货运产业一体化和准一体化组织的比较分析, 发现绝大多数自我雇佣的货运司机都被准一体化到较大的代理货运商组织中, 这一事实被分散程度较高的表面现象所掩盖。Alberto F.&Manuel G.&Benito A.认为准一体化的经济组织很好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也获得了规模经济和密度经济, 而引导货运商采取纵向一体化行为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与专用性资产有关的敲竹杠风险而非为达到规模经济和密度经济的目的。另外Alberto F.&Manuel G.&Benito A.通过对欧美市场的对比分析, 发现劳动关系限制法律和税收引导政策均会对纵向一体化程度造成影响。

但是目前中国还缺少对物流产业网络组织发展规律及相应变革机制的研究。物流产业内子产业的市场形态并不完全和整体的形态相同。因此在物流网络组织中, 对于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物流业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于物流网络组织理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中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主要集中于对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特征比较以及协作模式研究两方面, 且分析大都不够深入。目前对第四方物流的理论研究比较少, 大都不成体系。目前, 现有的理论主要集中于第四方物流的形成机制、特征与类别、平台运营模式、系统设计以及协调机制的研究, 而对第四方物流产业组织的研究寥寥无几。

2 物流产业组织效率的实证研究基础

现有研究文献对物流产业效率的研究不少, 主要是针对区域物流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实证研究, 大约有30篇, 但针对导致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则缺少系统的规范分析。Oum T.&M.Tretheway&W.Waters II (1992) 提出了交通运输生产率测度的概念、方法和目的。Oum T.&Zhang Y. (1997) 分析了交通运输的规模经济。Gordon R. (1993) 探讨了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率。荣朝和、高宏伟 (1999) 对运输业规模经济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密度经济概念。王岳平 (2004) 主要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Hokey Min&Seong Fong Foo (2006) 主要分析了DEA模型对于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帅斌、杜文 (2006) 构建了简单的物流产业研究的DEA和PCA模型。周伟 (2006) 通过研究证明了物流网络扩张时, 运量增加引致密度经济, 进而导致利润上升、价格下降, 进而确定了密度经济、范围经济和幅员经济3种途径的合理搭配可以实现物流组织的规模经济。郭小平、张岐山 (2007) 采用改进DEA方法根据2005年中国省际截面数据对中国物流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得出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优势相关且2005年中国物流产业总体竞争力水平不高3个结论。王亚华等 (2008) 采用Bootstrap-Malmquist指数与DEA结合的方法, 对1980-2005年间中国交通行业的生产率变动作了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 提倡理念、科技、体制和政策四方面的创新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陈治亚等 (2008) 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济进行研究并证明了物流企业组织表现出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刘玉海等 (2008) 采用Malmquist-DEA方法对2000-2004年的中国道路运输业营运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魏明侠等 (2009) 构建了现代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产业关联以及波及效果研究框架。田刚、李南 (2009a) 采用Malmquist-DEA方法基于1999-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认为对于中国物流产业来说, 存在技术效率起决定作用、规模效率由于产业组织结构过于分散普遍存在无效率的状况。田刚、李南 (2009b) 根据1991-2007年中国各省物流产业的面板数据, 采用Malmquist-SFA方法进行分析, 认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下降导致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 提倡理念、管理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技术创新。余永泽、武鹏 (2010) 基于2003-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 采用SFA方法中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对中国物流产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 并认为在当前中国物流产业规模递增阶段, 资本投入依然是有效的发展途径, 同时物流资源的浪费、市场化程度低、区位因素是导致区域物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钟祖昌 (2010) 采用三阶段DEA方法, 根据2007年中国各省物流产业发展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 认为中国物流产业规模效率低并提出物流产业改革应注重规模扩张的建议。刘秉镰、余永泽 (2010) 采用DEA方法对2003-2007年中国各省的物流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采用Tobin回归方法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王维国等 (2012)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DEA模型结合的方法, 根据1998-2010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 重点对物流业能源投入的效率进行分析, 为绿色物流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刘秉镰等 (2012) 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与DEA结合的方法, 考察了产业经济结构、铁路运输内部结构、资本深化程度、引致需求因素、铁路网密度、国有铁路所占比例、公路设施等替代方式对铁路运输业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樊元、马丽梅 (2012) 采用SFA方法对2003-2006年间中国各省的物流产业效率进行了测算。陈怡 (2012) 采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物流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刘俊华 (2014) 采用Malmquist-DEA方法对2007-2012年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建议注重可以提高纯技术水平的政策。孟魁 (2014) 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对2005-2011年中国中部六省的的物流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不能简单追求规模经济。

除了上述对物流产业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之外, 邓雪平 (2009) 、王舒鸿 (2010) 、李兰冰等 (2011) 、余沛 (2013) 等人均采用DEA方法对上市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

3 总结

目前物流管理理论研究成果较多, 但相应的起基础支撑作用的物流经济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更少, 且主要为对物流产业组织规模经济效率、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系统、深入分析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则基本处于匮乏状态。

对中国物流产业运作效率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DEA、SFA等方法, 集中于对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区域基础设施导致的效率差异等方面的分析, 也有少数对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的分析。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文献是基于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宏观分析, 但未结合产业效率方面的研究。上述大部分物流产业实证研究文献由于缺乏经济理论的支撑, 分析结果较为泛泛, 现实指导意义也不明显。比如上面的实证研究中, 大部分都对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 但是大都没有对物流产业组织独有的规模经济内涵以及产业演变的动力进行系统的研究, 对物流产业组织规模的认识较为模糊, 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更是缺乏。这使得作为物流产业微观决策主体的物流企业的决策过程缺少严密的理论作为基础支撑。因此笔者未来将会对物流产业组织的演变趋势、物流产业组织内部的关联性、物流产业组织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科斯, 诺斯, 威廉姆森, 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刘刚, 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Oum T H, Zhang Y.A Note on Scale Economies in Transport[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 1997, 31 (1) :309-315.

[3]T Oum, M Tretheway, and W Waters II.Concepts, Methods and Purposes of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n Transport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 1992, 26 (6) :493-505.

[4]R Gordon, .Productivity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R].NBER Working Paper No.3815, 1993.

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篇11

【关键词】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会越来越大,人们需要从专业的机构了解基础的医疗保健知识,健康的生活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康复理疗正成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全国每年有近亿人进行体检,市场规模在100亿左右,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医疗机构工作主要是疾病治疗,而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后期康复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工作做的较少,越来越多的机构也意识到健康体检、康复理疗等健康管理极大需求。

2.健康管理组织的发展

健康管理组织最早出现在美国,1929年美国洛杉矶水利局成立了最早的健康维护组织。近30年,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完善,如今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近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着医疗服务,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德国将保险保障、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下,通过收购医疗服务、疾病管理、居家护理服务和老年公寓等服务机构,搭建、整合统一的服务平台,形成多元盈利渠道。英国采用的是NHS系统,该系统分为三层管理等级,第一层为社区基础医疗系统,第二层为地区医院,第三层为教学医院。在我国,健康管理发展较晚,专门的健康管理机构始于2001年,此后,健康管理行业在学术交流、服务提供、风险管理和经营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性实践。

3.健康管理的概念、主体和客体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简单的来说,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包括采集信息,评估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咨询与指导,制定健康促进计划,进行健康维护等。健康管理的主体除了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外,还包括专业的体检中心、高端养老机构等健康管理机构。健康管理的客体包括急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同时也包括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可适用于所有人群。

4.健康管理需求分析

(1)居民收入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根据目前25个省(区、市)公布的数据,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广东、天津、山东这7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14153元;北京排第二为13503元;江苏位列第三为11516元。居民收入的增长为居民健康投资提供了经济保障。

(2)健康理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合理健康投资,主动追求健康,定期健康体检, 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3)人口老龄化。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1 亿。老龄化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病率连年上升,且越来越呈年轻化,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从而控制患病风险,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5.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通过对国内健康产业组织的运营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以体检中心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公司直接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独立的体检中心,向居民提供以体检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①以个人健康调查为前提,健康评估报告和体检数据为基础,针对个体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个人健康管理计划,并且用专家回访、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户依照计划进行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②在客户生病时,根据客户提供的初步病情,告知注意事项,提前预约专家就诊,开辟绿色就医通道;客户就医回家后,代送报告和医药,及时了解恢复状况,并安排医师与客户沟通;③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多种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2)保险公司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社区居民购买了健康保险产品后,健康保险公司作为其代理人向社区卫生服務机构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购买者信息,并提供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公司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为客户指定医生和公司服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保险公司服务专业联合为客户进行健康体检,收集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评估,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营养膳食、运动健身等健康管理计划,根据系统中防控路径单的要求和提示,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健康教育、短信提醒、电话提醒客户按时到医院进行随检和配药。

(3)医疗器械IT公司提供的健康云管理服务模式

医疗器械IT公司通过网络技术和专业的远程监护设备,依托合作医院的知名医疗专家与专业健康顾问团队,建立开放式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为个人与家庭提供科学、系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具体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慢性病健康促进、健康维护方案、家庭健康远程监护、健康顾问、医疗专家、门诊预约、住院预约、手术预约、特需医疗等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把专业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带进家庭,改变过去传统的有病才就医的服务模式。一些IT公司都开发了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有的把家庭用的终端监测仪,比如血糖仪、血压仪等与网络进行连接,系统自动传输检测数据到中央数据库,公司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数据值的变化和异常,更关注一组数据的状态和变化,从而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反馈给管理对象,帮助管理对象改善健康行为,维持健康状态。

6.结束语

随着我国全民健康管理工程的推进、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期望寿命的延长,健康管理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创新健康管理机制,才能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基金项目:

产业组织问题 篇12

2011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能源、电力生产与消费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如图1所示, 发电装机已与美国基本持平, 发电量和用电量均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力大国, 但人均装机、发电、用电及电气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 未来增长空间大。在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的情况下, 中国 “经济要发展, 电力要先行”的发展战略仍然是有效的,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内生性关系, 提高电力产业效率的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节省能源, 反过来采取能源保护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有利于促进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 林伯强, 2003) 。能源与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电力产业发展现状而言, 我国需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而探索中国电力产业效率提升的实现路径成为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目前中国电力产业的效率而言, 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似乎表明, 电力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实现电力产业的效率的明显改进, 换句话说, 改革的机制设计、结构调整和管制措施并没有发挥效果, 中国电力产业在效率问题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X - 非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电力产业已有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而且是技术进步消除了效率损失后的结果。因此, 电力市场效率的改进是目前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大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 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的供给, 由于煤炭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电力一旦由于发电能源投入不足而出现短缺, 将直接制约着我国国民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提升产业效率, 高效利用能源, 实现持续发展是关乎电力产业未来发展出路的重大问题。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年报

2文献综述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2002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即多元化融投资改革阶段 ( 1985—1997年) 、政企分开的改革阶段 ( 1998—2002年) 、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电力市场化改革阶段 ( 2002年至今) ( 吴昌南, 2011) 。 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电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 “厂网分离”实现了垂直一体化结构中发电环节的分离, 电网企业仍然在输、配、售电环节具有垄断地位, 我国电力产业的市场模式仍处于单一买方市场阶段 ( 林伯强, 2004; 谢洪军, 任玉珑, 2006) 。

国内外学者在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和电力市场机制设计方面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 既有发达国家, 也有发展中国家, 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旨在为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 周定山, 2005; 朱治中, 谢开, 于尔铿, 2005; 郭丽岩, 2010) 。在发电环节和零售环节引入竞争, 而输配电以及系统协调环节则仍应保持垄断经营的状态是现今许多发达国家电力改革的基本思路。

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 电力市场建设不可能靠自己形成并自我维持, 几乎所有的电力经济学家 ( Joskow, 2001; Stoft, 2002; Hogan, 2003; Harvey&Hogan, 2001) 都认为, 电力行业的可竞争市场结构 ( Hogan, 2001) 是不可能由市场和市场参与者自身来形成的, 电力市场需要严格的市场设计。电力市场的机制设计一旦出现问题, 很有可能导致市场交易的问题, 扩大发电厂商的市场势力, 影响短期调度效率, 扭曲市场价格并降低长期投资效率 ( 李虹, 2004) 。因而, 在电力行业重组期间, 特别是初期, 电力市场设计和严格的行业监管对于保证电力市场的竞争性非常关键。

作为转轨经济条件下的国家,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 是一个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同步进行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就是在非自然垄断环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让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 同时在自然垄断环节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规制体系 ( 于良春, 2004) 。针对目前市场主体、要素市场、电力需求的特殊性以及政府监管的不完善造成的中国电力均衡的体制性障碍, 应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在电力均衡中的作用 ( 于良春、杜琼, 2005) 。

目前有关电力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与机制设计两个方面, 中国学者在研究本国电力产业问题的同时, 密切关注他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制度创新和运作方式, 旨在为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机制设计寻求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认为无论是市场化改革还是机制设计, 无论是调整电力市场结构还是规范电力企业行为, 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应该是实现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与效率提升。 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较为分散, 即使涉及电力产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方面相关内容, 大多只是用来佐证市场化改革和市场机制设计的中心论题。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 探讨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中国电力企业市场势力与政府管制在电力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之间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探讨如何实现中国电力产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本文是对以往研究的归纳总结与深化,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3电力企业的市场势力

在自然垄断行业发展的最初阶段, 规模经济会使垄断成为一种可选择的市场组织形式, 行业内的企业依托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和高效率优势, 具备不受任何干预的市场势力。所谓市场势力就是企业将其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的能力。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通过市场势力影响其自身的经济绩效。经济绩效是用来衡量产业完成其符合社会利益的任务的概念, 它包括两个方面, 即效率和技术进步, 也被称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 ( 维斯库斯、哈林顿、弗农, 2010)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可以有效控制市场, 获取市场势力, 但是市场势力本身会造成企业效率的损失, 表现在X - 非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

在电力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加上市场势力的作用, 会允许经营者用他们自己的目标去替代所有者的经营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 X - 非效率就会出现。电力企业依托不受干预的垄断势力通过产量控制的手段达到抬高价格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产量控制和抬高价格不仅使消费者剩余减少, 还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虽然传统观点认为市场势力会对经济绩效产生负面效应, 但在稀缺资源的利用问题上, 哈佛学派学者给出的最佳方式是实行所有权垄断或归口管理 ( 谢泼德, 2002) , 市场势力也就由此产生。其实在资源行业或者对资源存在严重依赖的产业, 政府管制下, 适度的市场势力则发挥着对保护资源、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正面效用。

目前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发电能源, 极具稀缺性, 通过所有权的垄断或归口管理, 一方面, 电力产业内的市场势力的存在明确了资源所有权, 强化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 电力产业的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大, 需要大型电力企业的较大市场份额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这与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电力产业目前的市场组织形式为单一买方市场模式。就发电市场而言, 2002年年底, 经过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拆分重组后, 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基础上, 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公司。除国家电力之外, 还有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国投电力、长江电力以及深能源、 申能源、粤电力等发电公司。我国发电市场的竞争主体虽然增加, 但并不意味着发电市场从一个垄断市场变成了竞争性的市场。市场的选择以及各种优势往往有利于具有规模优势的原国有电力公司, 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国电公司分拆出来的五大集团仍然具有比较强的市场势力, 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的发电市场, 电力行业的分拆重组以后, 发电市场基本上形成的是一种寡头垄断市场, 而不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 于良春, 马甜, 2006) 。

与此同时, 由于电力本身的同质性, 在电力产业的输配电环节, 电网企业为获得一个地区的输配电代理权而进行竞争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新的垄断者。因而不同电力产业市场势力之间的竞争应当在政府管制之下, 从输配电环节转移到用户服务差异化与电力普遍服务的质量上, 确保中国国民与企业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能以可承受的价格享受供电服务。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寡头垄断市场分为松散寡头垄断市场和严格寡头垄断市场, 其中前者是可以存在有效率的竞争的, 因而通过一定的政府管制措施, 限制电力产业中的寡头企业通过合谋、默许合作、合并、固定价格等方式形成市场势力, 对发挥电力产业规模效应、提升竞争效率和推动技术创新和完善电力普遍服务, 具有重要的作用。

4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

从管制理论和实践来看, 政府管制是应对市场失灵的必要手段。现实中的许多行业是由少数大厂商主宰的, 市场垄断、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 以及公共产品都会导致市场的失灵, 政府有必要通过价格激励, 管制法规或是直接控制的经济行为来对这些领域进行管制, 其中经济管制是与竞争政策互补的产业监控手段,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经济管制的作用更多地集中于一些特殊的产业领域, 包括公用事业、电信、电力、交通等在内的网络型产业。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不仅包括经济管制, 还包括健康、安全与环境管制 ( 维斯库斯, 哈林顿, 弗农, 2010) 。

Baumol ( 1982) 和Sharkey ( 1997) 修正了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 指出规模经济将不再成为自然垄断的充分必要条件。电力产业作为自然垄断产业, 一直都是政府管制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兴起了电力行业重组和市场化改革的浪潮, 其核心就是在电力行业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 李虹, 2004) 。谢泼德 ( 2002) 认为多数自然垄断行业 ( 包括电力产业) 都包含了自然垄断和自然竞争的部分。李虹 ( 2011) 认为随着企业产品或服务类型的多样化, 具有网络特征的产业中普遍存在着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业务, 就电力产业而言, 非竞争性业务包括高压输电网、低压配电网, 竞争性业务包括发电和售电环节。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正在由高度计划、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向市场化过渡。国家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打破垄断后, 电力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格局。寡头之间通过博弈选择竞争或是合谋。如果寡头选择竞争, 则由于电力产品的同质性, 其竞争方式和竞争行为都会趋同, 价格竞争会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但是如果采取合谋的方式, 那么由于电力产业自身的技术经济特征, 价格垄断同样也会带来社会福利的丧失。因此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对市场行为的管制显得十分必要。以电网公司为例, 当同时有两条或者更多的网络线路需要扩展时, 网络公司之间的合谋将使得监管机构更难对它们进行甄别, 低效率网络公司的向下扭曲变大, 高效率网络公司的信息租金增加 ( 何广涛, 阙光辉, 蒋靖浩, 2004) 。

就目前而言, 中国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已经进行了多项的改革, 包括融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新的管制机构、管制目标与职能的重新定位等, 未来还需要在电价设置、电力产业市场结构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中国政府应针对电力产业中的不同业务环节, 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案与管制举措。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技术创新、在提升电力产业运营效率的同时, 提升中国电力普遍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是实现中国电力产业效率提升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结论

我国的电力改革不仅需要建立竞争性市场结构, 完善市场机制, 也需要建立新的政府监管体系, 转变政府行业管理方式, 完善监管手段。中国电力产业持续发展与效率提升的实现机制如图2所示。实现中国电力产业效率提升与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电力市场结构的改革方向与途径, 通过市场化改革调整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 在市场化改革中通过严格的市场设计约束电力产业企业行为, 共同影响电力产业市场势力的形成与效力的发挥。在规制企业市场势力的同时, 不断完善电力市场政府管制, 形成市场势力与政府管制在规范引导企业市场生产经营活动与研发创新活动的合力。在自然垄断行业, 通过发挥市场势力和政府管制的共同作用, 鼓励引导技术进步, 有利于实现该行业效率的提升与持续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运用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 探讨电力产业效率提升的实现路径, 得出结论, 通过形成电力企业市场势力与政府管制的合力, 借鉴国际经验, 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完善电力市场协调发展机制, 引导技术创新, 有步骤、分阶段的完成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实现中国电力产业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动态过程管理下一篇:电解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