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程性措施

2024-09-21

非工程性措施(共6篇)

非工程性措施 篇1

摘要: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或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病猪发生出血性、间歇性或顽固性下痢为主要特征。笔者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增生性肠炎,临床症状,防控

1 病原

猪增生性肠炎(PPE)的病原是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小弯曲杆菌,主要寄生于病猪肠黏膜细胞内。一旦病菌被排出体外,可在粪便中存活较长时间而导致猪场出现持续性感染。本病菌对季铵盐和含碘消毒剂较为敏感。

2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常发于6~16周龄生长育肥猪。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胞内劳森菌能够通过粪便在猪只间经消化道水平传播,且本菌可在鼠体内繁殖,为此鼠类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并群或转群、饲养拥挤、湿度大、昼夜温差过大和天气突变等各种应激因素,加之引种和接种疫苗频繁及饲喂霉变饲料等是本病诱发的主要因素。若猪场同时存在诸如沙门氏菌、猪痢疾等其他肠炎的病原,则可促发猪增生性回肠炎。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周,临床上能够分成急性型、慢性出血型和亚临床型3种类型,若无继发感染,体温一般均正常。

1)急性出血型回肠炎。临床上较少见,以1、4、12月龄成年猪多发,病猪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贫血,排水样血色粪便或柏油样黑色稀粪,终因虚脱而亡,亦有未发现粪便异常,仅皮肤苍白的病例突然死亡。

2)慢性型回肠炎。临床上较为常见,以6~12周龄的生长猪多发,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间歇性下痢,多为水样或粥样灰色稀粪,部分病例粪便呈黄色,混有坏死组织碎片或血液;病猪弯腰弓背、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止,站立不稳,直至衰竭而亡,不死病例皮肤苍白,形成僵猪。

3)亚临床型回肠炎。该型病猪体内有病原体,但无显著临床症状或仅出现轻微下痢,一般不会引起饲养人员的注意,但饲料利用率下降以及生长速度缓慢。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剖检,可见小肠和回肠黏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特征性病变。小肠内混有凝血块,结肠内积有血液的粪便。坏死性肠炎病变可表现出整个肠壁变硬、增厚,似橡胶管,个别还见溃疡,肠黏膜表面有纤维性渗出物,呈灰白色或黄色。

5 诊断

本病通常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如需确诊应结合实验室检查。采取肠黏膜等作为病料制成涂片,经吉姆萨液染色镜检,可见胞内劳森菌。另实验室诊断还包括免疫过氧化酶技术、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本病在临床上要同圆环病毒病、猪瘟、沙门氏菌和猪痢疾等病做好鉴别诊断工作。

6 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①加强日常饲喂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减少混群或转群、饲料突然更换等应激,保持猪舍温湿度适宜、饲养密度适中;保持日粮营养全价,增强猪机体抵抗力。

②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猪舍彻底冲洗消毒,消毒药剂可选用对胞内劳森菌敏感的消毒药剂,如季铵盐和含碘消毒剂。同时加强药物预防工作,可在饲料中拌入30~40mg/kg的泰妙菌素,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③加强免疫接种。可采用猪增生性肠炎无毒活苗和灭活疫苗对猪只进行免疫,能够提高对本病的防控效果。

2)治疗措施。采用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按10mg/kg给病猪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症状严重的病例可采用止泻药+恩诺沙星注射液,按推荐剂量进行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慢性病例可采用乐多丁50 mg/kg,连用2周。采用药物治疗后,若个别病猪仍表现出食欲不振、机体消瘦和贫血症状,则可一次混合肌注4~5 mL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5~3.0 mL牲血素(含硒型)。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假定染病猪群,在饲料中按剂量添加氟苯尼考粉,连用5 d停药后,再添加庆大霉素粉,连用5 d,能够有效防止继发感染,预防新病例出现。

参考文献

[1]刘二龙.猪增生性肠炎及其防治[J].猪业科学,2006(5):54-56.

[2]曹广芝,赵鸿璋.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4):169-171.

非工程性措施 篇2

2、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血管宜在上肢,立即开放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抽血作交叉配血,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3、留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如发现病人尿量减少,颜色呈浓茶色,说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肾功能损害,给予加速输液,甚者急查肾功能;如为鲜红色尿液,说明肾挫伤,应该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对症治疗。

4、医嘱严格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药物滴速,避免血压骤变,并随时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滴速;必要时加速输液或加压输血、血浆等,以补充循环血量,纠正灌注不足。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仔细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弹性等,严密监测体温,及时使用降温措施。

6、创伤处理:活动性出血应尽快止血。一般对表浅伤口出血或四肢血管出血,可先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或用止血带方法暂时止血,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的止血措施;对四肢闭合性骨折用夹板或石膏临时固定;检查有无血胸、气胸、连枷胸等,必要时作胸腔闭式引流和胸带加压包扎;检查出血的隐蔽来源,如血胸、腹内出血或骨盆骨折,当怀疑休克是由于内出血引起,就应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紧急手术。

7、保持患者舒适体位,翻身,做好生活护理,使用床栏、约束带,保持肢体功能位,并进行肢体按摩,补充充足的水分。

小议生成性课堂上有效提问的措施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62-0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课堂教学不再是机械的、僵化的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中,学生是处于积极状态的。而在所有课程中这种互动和活泼状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又体现的尤为明显,由此如何成功的把握生成性课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有效提问来引导,具体说来,是有一系列措施来助力生成性课程教学的。

一、锁定方向,提问要有针对性

众所周知课堂是多面互动的过程,课堂是开放活泼的整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更是一门是充满着生成的流动的课程。信息技术生成课程不是“罐头式”的课程,不是“木乃伊式”的课程,不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因此教师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就要求我们锁定方向,开展针对性提问。

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开始之前需要教师科学预设,把握教材,整合重难点。用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萌发。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在处理生成性课堂上拥有更强大的柔韧性,使课堂能不管学生如何生发,都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结果,教师能够达到胸有成竹,调控自如的境界,不论学生思维如何跳跃都还是尽在教师的把握之中。

二、任务驱动,提问要有操作性

作为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课程,它的的生成也在多指向于操作,因此我们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学科的特点,提问多采用任务驱动,加强操作性。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把任务交给学生,激励学生开启自己的耳朵、嘴巴、眼睛、双手、大脑。从而探究创新,生成新思想,构建新知识。任务驱动性的提问相当于给学生巧妙的搭一个舞台,然后把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表现。从而才算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才能逐步完成课堂的生成。

在三年级上册《电脑能够做什么》这一课中,并没有照本宣科的让学生去教材里看它所罗列和总结出来的门类用途,而是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回去寻找调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孩子们针对我的提问分组进行了竞赛式的罗列。尽管许多孩子自己家里没有电脑,但是孩子们通过观察回忆生活中的情景或者求助哥哥姐姐等等方式完成的非常出色,答案异彩纷呈,诸如医生开处方收银员核算账目照相馆处理图片等等,然后我们在对我们罗列出来的用途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孩子们水到渠成的发现计算机的引用居然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引申到学好计算机操作技术也就十分自然了。

三、恰当留白,提问要有灵活性

所有课程里,我们老师的目的都不是急于把学生带到某一目的地,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生发、生成,这就需要留白。就像山水画,上品都不是满纸水墨,而是恰当留白,给人空间去思考和回味;又例如旅游,聪明的导游一定是仔细观察游客的神情,揣摩他们的感受,等到游客们的思路从一个景物中离开来,他才会开始讲解另外一个地方。因为最终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你介绍了多少,关键是看游客领略到多少。教育亦是同理。

信息技术课程它是一门技术操作性的课程。而且对于山区孩子来说,区别于语数等课程,它没有那么强的生活情境和学习环境,但是它也因此受益,孩子们对此充满好奇,课程也充满了各种生成的可能。同时它不需要死记硬背枯燥运算,只需要操作,而每一步操作都能带来直观易见的效果。因此如何成功把握这门课程里有效生成?这需要我们教师恰当留白,提问有灵活性,充分保护和开发孩子的求知欲。

具体说来老师们不能一味按自己主观臆想出的教案,自顾自的进行下去。提问不可全都是直指重点答案唯一,而是要关注那些不一样的思考角度不一样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们多想一想还能怎么做。例如在计算机课程上比如文档中的复制粘贴删除保存,图画的绘制修改等等诸如此类的任务都是有着多种方法让孩子探索和交流的。不唯一不死板的提问会助涨孩子探索的火苗愈烧愈旺!

四、小心甄别,提问要有选择性

班级式授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一对多的模式。教师面对的是上十个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孩子。同一个知识孩子们生成的问题和情趣可能不一样,同一个知识孩子们吸收和运用或者化用的能力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小心甄别知识点,提问的难易要有梯度性,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同样的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上,也需要仔细甄别。既要避免思维活跃的孩子独占课堂,又要避免后进生产生畏难情绪。把延伸性的问题抛给思维活跃的学生,把回忆性的问题留给保守内敛的同学,这样能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能体验成功的感觉。使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能的场所。使课堂提问发挥更大的效应。

五、关注回应,提问要有反馈性

提问并不是有来无回的单线过程,而是师生间来回婉转的环形过程,我认为好的课程提问是呈螺旋状上升的过程,这其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和回应则决定了一节课堂是断裂的单线问答还是相辅相成的螺旋上升直至课程的完善完美。

生活中许多老师都会关注有效提问,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加精简到位更加丰富多样,但是对于回馈的关注是有所欠缺的。要么是机械的复述,要么是千篇一律的“很好”“正确”,更有人对于自己意料之外的回答直接打断或故意忽视。而疏漏了这个环节,一节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严重了说一门课程的达成也会逊色许多。

噪声性听力损失及防范措施 篇4

1 噪声的特性

1.1 噪声及噪声作业

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到。从物理学角度上讲,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地无规律地组合、波形呈无规则变化的声音;从生理和心理学角度上讲,它是一种人们不喜欢、不需要的,使人烦恼的声音。我们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多产生于生产性噪声,也称工业噪声,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等所产生的噪声。噪声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冲击噪声)。

噪声作业指的是平均每周工作40 h,每年工作50周(每周5 d,每天8 h工作)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不小于85 d B的作业岗位。划定噪声作业的依据是国际劳工组织(ISO)1971年公布的0~45年间连续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关系表(ISO-R1999),该研究标准表明声压级低于80 d B以下的噪声一般不会导致听觉损失,而高于85 d B,即超过工作场所中噪声接触限值的,则可引起噪声性疾病[7]。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统计,每年3 000万人面临着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危害,形成永久性听力损失约占1/4[8]。在欧洲,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是最大的一类可获得赔偿的职业病[9]。

1.2噪声的特性

声音的大小通常用声压级来表示,是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单位为分贝(d B),普通谈话的声压级为60~70 d B,载重汽车的声压级为80~90 d B,球磨机的声压级为120 d B。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7]提供的数据,按照每日8 h工作时间统计工作场所中噪声职业接触限值通常为85 d B,而有些生产作业地点噪声声压级比较高,可达120~130 d B,远远大于此限值,会对人体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严重的可引起噪声性疾病。一般来说,噪声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持续性噪声比间断性噪声影响大。接触时间长而且连续接触时影响大,也有研究表明,当与振动、高温或寒冷以及有毒物质共同存在时,能加强噪声的不良作用。

2 噪声对听力损失

2.1 诊断标准

在噪声作业中,当人们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时会发生一种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的耳聋,噪声性听耳聋的诊断一般参照现行的《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49-2014)[10],筛选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经纯音测听检测符合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 B者,根据较好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和高频4 000 Hz听阈加权值进行诊断和诊断分级:1)26~40 d B为轻度噪声聋;2)41~55 d B为中度噪声聋;3)≥56 d B为重度噪声聋。

2.2 噪声对听力损失的特点

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 000万工人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从事噪声工作,其中约有1/10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噪声聋,污染程度可见严峻[11]。噪声对听力的损失属于对机体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损伤,主要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的时间、噪声的频谱特性、噪声类型、个体易感性差异等因素有关[12,13,14],研究表明,噪声对作业人员高频听阈影响显著,直至一定程度激发才出现语言频段听力损失[15]。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并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噪声强度的加大听力损失的危险率也明显增加[16,17]。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一个缓慢进展过程,因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早发现尤为重要。在噪声暴露初期,由于暴露时间较多或强度较低,听觉皮质层器官的毛细胞受到暂时性的伤害,而出现听力迟钝,内耳听觉器官并未受损害;当离开噪声环境时,耳朵里仍似有响即耳鸣,休息一段时间后,听力可以恢复正常,为听觉适应期。如果有较长时间的噪声暴露或噪声强度较大时,会出现听觉疲劳,需要较长时间的听力恢复,它也是耳蜗毛细胞开始出现损伤的标志,这一阶段将导致听阈TTS即听阈暂时性提高。TTS在噪声停止刺激后,一般3天左右可恢复正常,TTS消失[18]。TTS如若不能恢复,则会出现噪声性耳聋,早期噪声性耳聋一般只限于3 000、4 000 Hz频段听力下降,语言频段(500、1 000、2 000 Hz)和高频段6 000、8 000 Hz听力接近正常,此阶段由耳蜗基底膜的某些局部毛细胞出现病变引起;随后进入一个缓慢的平台期,如果个人防护措施不规范或缺失,继续噪声暴露可造成耳蜗Corti器的损伤,引起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失去恢复正常听阈的能力,听力损失累及频段范围扩大,6 000、8 000 Hz听阈提高,并逐渐影响低频段,成为永久性的听力障碍。国内有学者调查接触噪声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明显大于语频听力的发生率,提示工人在发现高频听力损失后,要给予足够重视,防止发生永久性听觉位移[19]。同样,当噪声超过一定限度,巨大声波会使鼓膜发生机械性损伤穿孔、听骨链断裂移位、中耳腔充血等,亦可引起不可逆听力损失[20]。

韩兵[21]通过对某工厂521名工人进行噪声职业病危害调查,显示声压级低于70 d B时,无论在此噪声环境下接触噪声多长时间都不会出现TTS现象;同时,指出随着噪声强度的提高,工作时间越长,听力损失越重。ISO提供的数据表明,在不同噪声级下工作40 a后,NIHL发病率近似呈线性增长,见图1。可见,预防MIHL的发生对降低听觉损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机制

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机制,各种因素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而造成听觉系统的损伤。外周听觉系统由耳蜗组成,耳蜗具有感音功能,听觉感受器是位于其基底膜上的螺旋器(Corti器),由各种感觉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构成,感觉毛细胞能感受声波的机械刺激,并将其转换成神经冲动的形式传给大脑[22]。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强噪声刺激作用下耳蜗血管可发生一系列改变:血管痉挛收缩或扩张,血流速度变慢,局部血流灌注量减少;内皮细胞肿胀、通透性增加,血流黏稠度增高等,这些变化最终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内耳供血不足,引起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23,24,25,26]。目前倾向于将噪声对听力的损伤归纳为机械性、血管性和代谢性3个方面学说,超高强度130 d B以上的噪声对毛细胞的损伤主要以机械损伤为主,中高强度110~130 d B的噪声暴露以血管性和代谢性损伤为主。

(1)机械学说高强度的噪声可引起强烈的迷路内液体波动,在蜗管内形成涡流,冲击耳蜗螺旋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如毛细胞静纤毛的损伤、前庭膜破裂、网状层穿孔、毛细血管出血,严重时螺旋器可从基底膜上剥离。

(2)血管学说强噪声损害了耳蜗微循环导致耳蜗缺血和缺氧,造成毛细胞及螺旋器的退行性病变。耳蜗缺血或内外淋巴液氧分压(PO2)降低必定影响螺旋器的听觉功能,当外淋巴液氧分压降低约20%时,即伴有明显的声损伤。实验研究发现,长时间受强噪声刺激的动物,耳蜗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血流淤滞或减少。

(3)代谢学说强噪声暴露引起耳蜗细胞内的剧烈代谢活动,是引起耳蜗损伤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推断,强噪声可以使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使细胞脂质氧化产生异前列腺烷进一步导致血管收缩,加重耳蜗缺血、缺氧。另外,强噪声暴露后不仅引起传入神经树突钙离子浓度增加,而且引起毛细胞内钙离子聚集,即钙超载,这些强噪声引起的钙超载被认为是引起毛细胞死亡以及听力损失的原因之一。

3 噪声对机体其他损害

噪声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其所特有的短暂性、累积性的特点,往往会导致作业人员听力损害之余,同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植物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以及精神、心理、生殖等造成非特异性损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会导致人的大脑皮层以及植物神经出现一系列的反应,表现在脉搏和心率的变化,或加快或减慢,造成作业人员血压不稳,使心脏外周血流发生变化,直接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出现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表明,噪声严重影响着作业人员的胃液、胃酸以及唾液的分泌,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会使得胃的蠕动频率降低,直接影响其消化功能,出现肚胀不适、食欲不正等状况,甚至引发胃溃疡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噪声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是因为其直接导致交感神经高度活跃所引发的机体的肾上腺素与尿中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最常见的是导致女性生理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和痛经,甚至影响生殖能力,尤其是对于女性月经周期的影响通常在接触噪声早期即可产生。噪声是否影响脂质代谢尚不明确,国内研究相对较少,结论报道观点也不一[27,28],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噪声性听力损失防范措施

噪声是由噪声源产生的,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被接受者接受,才能形成危害或干扰。针对噪声源的控制是防范NIHL的基本措施,并应综合考虑传播途径、接受者等因素。其中避免噪声暴露是预防的关键,对于不可避免的噪声污染,则应尽可能降噪并应用合适的听力保护装置来防噪,同时做好对噪声传播途径上的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美国政府最早于1984年颁布了第1部关于工业噪声的法规,责令工厂做出必要的听力保护措施,至2006年关于噪声立法经历了不断的更新[29]。我国GB/T 50087-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要求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时进行,提出解决工企业噪声问题应从规划设计、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车间布置及噪声控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实施多个设计阶段同时监管,这些对于防止工业企业噪声危害,防治职工职业性噪声危害,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防噪

根据我国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进行控制,对于产生噪声的车间应采取减轻噪声的措施,如增加隔声、吸声措施等,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目前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分为内用和外用两种,外用的是将耳部全部覆盖起来的耳罩和帽盔;内用的是插入外耳道中的耳塞。根据工作环境噪声频谱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耳塞,可达到最佳防范目的。同时,努力提高耳塞的舒适度、加强耳塞使用者的使用培训,定期清洁或更换耳塞可达到事半功倍的防范效果。

4.2 降噪

降低噪声是控制噪声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噪声性听力损失,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1)在工业生产的实际操作中,用低噪声的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或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技术水平,从改变噪声源的生产方式,进而从声源处降低噪声。(2)科学安置生产设备,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对环境污染面大的强噪声源要合理地选择和布置传播方向;对车间内小口径高速排气管道应引至室外,让高速气流向上空排放。(3)提高机器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合理使用润滑油以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和摩擦,对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管道与基础、支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4)对于高压、高速管道辐射的噪声,降低压差和流速,改进气流喷嘴形式,降低噪声。

4.3 控制传播

为了降低噪声污染,可以通过改变噪声的传播途径来解决。对于在噪声传播途径上的控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对已经产生的噪声可以进行分散处理,也对噪声源进行消声处理,把其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进行吸音处理,或利用屏障使它与周围环境隔绝开来从而减少或消除噪声的传播。

5 结语

噪声诱发的听觉系统损失,是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之一,易引发听力致残,给个人及家庭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临床中,噪声性耳聋的本质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为此,今后需加强相关研究,为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开辟新径,进而有效防范噪声性耳聋的发病,降低听力损失的危害程度。

作者声明

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自我保护措施 篇5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过程是缓慢的,需要患者的耐心坚持,特别是中医治疗是从内进行调理,虽然效果显著但是见效可能慢一点,间质性肺炎患者需要有耐心,除了治疗之外,间质性肺炎患者还需要细心,在生活中要细心,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自我保护措施有哪些呢?下面由我院专家为各位详细介绍:

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自我保护措施有哪些?

①室内尽可能不放置花草,如夜来香或玫瑰花等,虽然有时并不一定由该种植物的花粉引起过敏,但亦可能因其香味而诱发间质性肺炎。

③调节合适的室温亦至关重要,大多数间质性肺炎患者不耐寒,对温度的改变尤为敏感。

⑤家里不要养宠物,以免病人吸入或接触其皮毛而引起间质性肺炎发作并且加重。

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措施 篇6

1.1 分类

胞内劳森菌属于脱硫弧菌科。

1.2 形态结构

细菌形态为弯状或直杆状, 菌的两端细尖或钝圆, 长为 (1.25~1.5) μm, 直径 (0.25~0.43) μm未发现鞭毛无运动能力, 严格细胞内寄生。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常用组织切片银染或抗酸染色电镜观察胞内菌。

1.3 培养特性

8%氧的存在为最佳生长条件, 主要生长于肠黏膜细胞中, 不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中培养, 也不适应鸡胚生长。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仓鼠、大鼠、兔、雪貂、狐、马、鹿、鸵鸟等易感染。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2~3周,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10 d, 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只有5%-10%, 但由于患猪饲料利用率比正常猪下降17%~40%, 生长迟缓, 被迫淘汰率升高。

2.2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2.3 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感染;自然感染潜伏期为2~3周, 感染后7 d可以从粪便中检出病菌: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10 d, 攻毒后21 d达到发病高峰;感染猪排菌时间不定, 但至少为10周。

2.4 流行特点

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3—6月份多发。流行呈散发式。另外一些应激因素, 如天气突变、长途运输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大、转群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促使该病发生。

3 症状与病变

3.1 急性型

多见于4~12月龄的青年猪,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 体温正常或升高, 表现有出血性下痢和不确定的死亡率, 病程稍长时, 粪便稀呈焦黑色。有的猪未见症状而突然死亡, 仅表现为苍白贫血状。发病率最高达40%。怀孕母猪感染表现临产症状, 6 d之内可能引起流产。

3.2 慢性型

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发于6~20周龄的断奶仔猪, 通常有10%~15%的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 病猪消瘦, 贫血, 精神沉郁, 生长发育不良, 体重增加减慢。出现间歇性下痢, 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状或水样, 颜色较深, 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屑片。有的轻微下痢。如果无继发感染, 死亡率不超过5%, 但有些猪则成为僵猪而被淘汰。

3.3 亚临床型

无明显临床症状, 但生长速度慢和饲料利用率低。

3.4 病理变化

慢性猪增生性肠炎病例最常见的病变位于小肠末端50 cm处和邻近结肠上1/3处。肠壁增厚, 肠管直径增加, 重症者肠黏膜出血, 有弥漫性、坏死性炎症, 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急性病猪病变常发生于回肠末端和结肠, 有的直肠有血液和粪便混合成的黑色柏油样粪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切面多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 病变肠段切片进行镀银染色法, 可在增生性肠腺瘤上皮细胞的顶部胞浆中见有大量的胞内劳森菌。

4 诊断

4.1 流行病学诊断

该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 发病率0.7%-30%, 无并发症的4~6周可能康复, 但存在隐性感染情况

4.2 临床诊断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粪便变软、变稀、有的腹泻或间歇性下痢, 排焦油样黑色粪便或血便, 有的未见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猪饲料转化率降低, 生长缓慢、消瘦、弓背弯腰, 有的站立不稳, 病程长的皮肤苍白, 妊娠母猪发生流产。

4.3 病理学诊断

一是肉眼观察病理剖检可见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 直径增加, 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 (常误诊为水肿) 。肠黏膜呈现特征分枝状皱折 (横向或纵向) , 黏膜表面湿润而无黏液, 有时附有颗粒状炎性渗出物, 黏膜肥厚。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的病变同增生性肠炎, 但很少波及大肠, 小肠内有凝血块, 结肠内有混有血液的粪便。二是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肠腺上皮细胞显著增生, 导致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成畸形排列的分枝状肠腺代替了正常的黏膜结构, 有时充满坏死的细胞碎片和嗜中性粒细胞。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严格引种

应从猪增生性肠炎阴性猪场引进种猪, 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猪回肠炎主要通过粪便接触感染, 因此, 应切实加强粪便的管理, 改善饲养环境卫生。

5.2 管理措施

实行全进全出, 有条件的猪场可考虑实行多地饲养;完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和消毒制度, 建议使用非氨类消毒剂;加强灭鼠、灭蚊, 切断传播途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加强粪便管理, 由于母猪粪便是主要传播源, 故哺乳期间应尽量减少仔猪接触母猪粪便, 有条件的猪场应做到随时清粪并用沾有消毒水的湿布檫干地板;减少应激, 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各种应激条件下, 故转栏、换料前给予适当的药物可有效的预防。

5.3 免疫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回肠炎活疫苗出售, 在哺乳或保育阶段通过口服接种, 即保护效果较好。但应注意, 因为是活菌疫苗, 所以在接种前后至少各7 d不能使用抗生素。

5.4 药物预防

对胞内劳森菌敏感的抗生素有枝原净、爱乐新、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替米考星等。如饲料中添加80%枝原净60 g+金霉素250 g, 后备母猪配种前每月加药连用7~10 d;生产母猪产前产后各连用7 d, 可有效降低仔猪回肠炎的早期感染;在断奶仔猪换料后连用10~15 d, 不仅能有效预防回肠炎、猪痢疾和结肠炎, 而且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细菌性病原体感染。

5.5 用药时机

当猪场流行回肠炎时, 应立刻用药, 这样便于通过自然感染的途径发展自体免疫。使用血液及粪便检测可精确检出猪只抗体水平或排毒时间, 从而找出最适当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机。这样, 既可以降低或限制感染猪临床症状的发生, 而且能自然发展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用药量不能过大, 若在感染开始前大剂量用药, 有可能使得细菌不能建立感染, 一旦停药, 用药的猪成为敏感猪, 重新感染后, 可能发生急性出血。

5.6 消毒

彻底清除猪栏内外的粪便后, 用消毒药对猪舍、猪体、饲槽、用具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每两天1次, 直到病猪康复为止。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猪群中的病原微生物, 减少或杜绝猪群疫情扩大和继发感染几率。

5.7 药物治疗

抗生素对本病防治有一定效果。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红霉素、硫粘菌素、威里霉素等。

5.7.1 拌料:

抗病毒I号粉+复方替米先锋, 混合后按每500 g拌500 kg料, 连用7 d。

5.7.2 饮水:

猪用维多利1瓶+口服补液盐 (配方为氯化钠7 g、小苏打5 g、氯化钾3 g、无水葡萄糖40 g, 添加到2 000 m L水中) , 以防止脱水, 补充营养, 提高抵抗力, 减轻症状或死亡。

5.7.3 重病猪肌注:

恩诺沙星注射液+止泻药 (654-2) , 按推荐剂量肌肉注射, 1次/d, 连用3 d。

5.7.4

急性出血型发病后, 对病猪肌肉注射枝原净10 mg/ (kg体重) , 2次/d, 连用2~3 d, 也可用枝原净饮水60 mg/L水, 连用5 d。慢性病例可用枝原净60 g/ (t饲料) , 连用15 d。也可轮换选择其它药物或药物组合, 如爱乐新、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等。

5.8 增强免疫力

对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猪改饮常水为口服补液盐 (配方为食盐350 g、小苏打250 g、氯化钾150 g、白糖2 kg、常用水100 kg) , 以利于增加机体的电解质, 保持酸碱平衡, 增加抗病能力, 促进生长发育。

5.9 补充维生素

经过药物治疗后, 对少数猪仍机体瘦弱、贫血、食量少的, 分别每头1次肌肉注射牲血素 (含硒型) 2.5~3 m L, 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4~5 m L。对增加食欲, 恢复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 猪群疫情一般可得以控制并平息。猪群中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的猪95%可以康复。

5.1 0 治疗失败原因

有时会治疗失败, 究其原因有诊断不准确、用药时间太晚、用药时间太短、给药方法不当、用药量太少, 或采食量低导致药物摄入量少、耐药性问题、存在混合或继发感染的问题 (猪痢疾、结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等) 。防治中要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摘要:猪增生性肠炎, 又称为猪增生性肠病, 是由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 以回肠和结肠段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综合症。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较易感, 虽然被感染猪死亡率仅有5%10%, 但患猪饲料利用率比正常猪下降17%40%, 被迫淘汰率升高, 养殖损失较大。主要有急性型、慢性型、亚临床型, 通过流行病学、病原检查、血清检查、临床症状可以将其与一般下痢区分开。提高管理措施, 严格引种, 加强免疫, 消毒, 药物预防治疗等可以有效控制此病。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猪增生性肠炎,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陈琼, 孔繁德.猪的一种新病-猪增生性肠炎.福建畜牧兽医, 2002 (06) :9-10.

[2]熊忠良, 王红琳, 李勇.浅谈猪增生性肠炎及其防治.湖北畜牧兽医, 2005 (03) :27-29.

[3]罗玲, 杨峻.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湖北畜牧兽医, 2008 (01) :22-24.

[4]李付彩.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措施.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2) :195.

[5]李健, 郭光楷, 方葵, 等.猪增生性肠炎的病例与分析.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6, 31 (03) :31-32.

[6]罗玲, 杨峻.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湖北畜牧兽医, 2008 (01) :22-24.

上一篇: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下一篇:变更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