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2024-09-21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精选12篇)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加明智, 脑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 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小学生在操作时, 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 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 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时开展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进位加》时, 教学过程如下。

出示主题图, 学生列出算式143+85。

师: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 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教师请学生取出学具进行操作。

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生1:我是用计数器算出得数的。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143, 然后在十位上拨8颗算珠, 最后在个位上拨5颗算珠。结果是228。 (教师给予肯定, 没做其他的评价就请生2回答)

生2:我先摆了1板小方块 (1板表示100) 、4条小方块 (1条表示10) 和3个小方块, 然后又摆了8条小方块和5个小方块, 最后一共是1板小方块、12条小方块和8个小方块, 所以我得到结果是228。 (教师同样表扬了生2的操作, 也没做任何评价就进入笔算教学环节)

教师在黑板上写好竖式。

(这时, 有学生报告:“老师, ×××还在玩计数器。×××还在玩小方块。”没有办法, 我只好停下来, 管理好学生的纪律, 再继续上课)

师:同学们要注意, 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应该从哪一位算起?

生:个位。

师:个位上3加5得8, 十位上4加8得12, 12怎么写?

生:向百位进“1”, 十位上写2。 (师板书)

师:百位上1加进上来的1得2, 竖式计算结果得228。

教师总结进位加法则。

课结束后, 我一直在反思:我本以为有了动手操作的经验和亲身体验,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容易, 但我发现学生活动是玩得热闹, 但操作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活动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那么, 应如何体现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动手操作不等于无要求的玩

(一) 对摆放学具的要求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奇、好玩、好动, 自律性差, 他们往往会被外在的诱惑所吸引, 喜欢没有约束地轻松玩学具。案例中的小插曲就是这样。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始前讲清楚要求, 即什么时候动手操作, 操作结束后要求孩子把学具统一放到桌肚里, 眼睛看不到了, 也就少了诱惑, 学生的注意力也能集中到后面的课上。

(二) 对活动步骤的要求

有些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 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却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活动进行了一半, 教师看着不对, 再去大声补充活动要求方法, 那么这时学生们的倾听效果是很差的, 即使听到了要求, 可能也要回头重新开始操作, 降低了课堂效率。结果是“高投入, 低生产”。因此, 操作前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 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 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从而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二、动手操作不等于不动脑思考

(一) 操作活动中对教学契机的把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动手操作活动正好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问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和情绪性,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经常只注意操作活动本身而看不到数学实质, 或者只看到操作的结果而忽视了操作过程。因此, 教师要审时度势, 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 提升操作的效果。

在上一案例中, 我在教学处理上, 没有把操作中获得的经验与算理紧密结合, 表现为动手操作与算理领悟严重脱节, 操作仅起到了寻找结果、答案的作用。案例中我应仅仅抓住两个联系:即两种不同的学具操作之间的联系, 学具操作与算理揭示 (竖式计算) 之间的联系。揭示两种学具之间的联系时可以问:两个同学使用不同的学具, 但他们在操作上有一步是相同的, 你发现了吗?学生不难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换。 (即从十位上拨去10颗珠子换成百位上的1颗珠子, 把10条小方块换成1板小方块) 教师追问:为什么都要换?这一问, 问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帮助学生理解满十向前进一的原理。揭示学具操作与算理揭示 (竖式计算) 之间的联系时, 可以问:笔算时也需要我们在操作时那样换吗?怎么换?这样就把操作时积累的经验自然迁移到笔算中, 把直观的操作活动真正转化为内在的思维活动。

(二) 操作活动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曾有人这样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但在教学中,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往往想得清楚, 却不一定讲得明白。因此, 在动手操作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正所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但要让孩子的智慧之花灿烂开放, 教师就需要在活动中,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依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及时做好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真正发挥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千万不要用“操作味”干扰甚至代替“数学味”, “动”只是过程, 而不是目的。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2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教师的一堂课是否成功,主要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否逐步学会。教学中我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1、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参与意识。数学学习仅有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数学中许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通过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互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进取的境界。合作学习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动力,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营造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产生学数学的快乐。

3、重视学习的过程,教会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组织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将操作、观察、思维、表达做到有机结合,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科学组织数学活动,生成有效课堂 篇3

小学数学国标本四年级有一单元是《角的认识》,每一节课学生都要准备量角器、三角尺。于是,每节课上都会听到塑料片撞击的声音,我想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感到无聊,用量角器、三角尺代替玩具,增加课堂的乐趣;二,无意之间的摆动,拿到什么就玩什么。怎么办呢?如果一味地让他们坐端正,不做小动作,他们能做到吗?教学效果会理想吗?思考再三,与其不让他们玩,到不如让他们玩个痛快。于是,在这个單元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数学活动。

【案例1】拼角

你知道这些三角尺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吗?

想一想,如果充分利用这两块三角尺,你可以拼出哪些角?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带给学生是无尽的思考以及思维的撞击,他们从最初的30°、45°、60°、90°,想到75°、120°、150°、105°、180°、135°,然后在我的一句“难道除了这些角就再也不能拼出其它的角了吗?”反问下,学生又开始了自发的操作及讨论。“15°”,一个学生惊叫了出来,显得异常地兴奋,渐渐地,他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上完课后,我在思考,如果让学生用三角尺去画角,那画的角岂不是更多。

【案例2】折角

给每位学生发一张正方形纸。

在这张纸上有哪些角?你能用这张纸折个直角吗?

学生折的方法有很多,如:

你能用这张纸折个45°角吗?学生很快折了出来。

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30°角吗?当我一句话问完的同时,已没有一个学生闲着,他们不停地折呀,量呀。其实这时他们中已经有人知道折30°角的方法,就是把90°的角平均分成三份,但是他们又在为平分三份为难。于是有人用三角尺的30°角量,也有人大概地把它分成三份就算了。最后只能请教书本:

虽然在这次的折角活动中,没有学生能科学地折出30°角,但是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停滞不前,对他们来说,这已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满足。

【反思】

单一的数学教材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这时数学活动就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是好动的,既然这样,那我为何不顺水推舟呢?还学生一个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案例1中三角尺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学具,但是很少能这么细致地去研究过,能利用他们身边看似平常的东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道具,让他们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 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在彻底研究了一翻三角尺后,学生回过头来,突然感到:原来三角尺有这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又如,案例2中虽然学生没能折出30°的角,但是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学习的欲望是显露无疑。

二、有助于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新意识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拓展思维空间。适当的数学活动就能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拼一拼,折一折,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思维的动,以实物代替抽象,达到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案例1中,学生拼15°角的时候,虽然大废了一翻周折,但最后的发现也着实让他们兴奋了一回;又如在案例2中,学生折30°角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能积极地思考,进行各种尝试,成功不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吗?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中做,做中学,思后做,做后思,获得了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自由思维空间。思维丰富了,完善了,创新意识也就提高了,这将为每一个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调动手脑结合,培养动手能力

实践性是数学活动的鲜明特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在活动课中,教师应善于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学生的知识需要及兴趣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多组织一些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剪剪、拼拼、折折、量量、画画、算算等充满“游戏”的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学习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寓学于“做”,“做”中有学,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有趣,才能把动手与益智做到有效结合。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4

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 根据互助互补的原则, 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 把学生编排小组, 为学生多提供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的机会。这样, 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 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 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 培养他们团结合作, 互相竞争的精神。这种小组议论, 要求学生动口动脑,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促使学生思维趋向活跃状态, 学生从自身或同学那里获得, 然后组合信息, 增强思考问题意识、比较意识;促使学生由单纯地听转到主动地讲, 学生的求知欲从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还可以不断地分享同学共同获取信息的乐趣。课堂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在这“讨论场”中, 不仅真正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 更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公正、公开发表意见的独特氛围。民主、平等、公正便能活跃学生思维, 激发创新热情, 并在体验创新成功的基础上, 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课堂讨论活动, 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激励作用。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在小组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放在首位,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气氛。在课堂上, 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 我就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自行解决。

二、设置阅读提纲,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自学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光听讲, 不融化, 不会成材。现代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学知识。把学生的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手、口、眼、耳) 和思维器官 (大脑) , 让学生去参与学习和探索, 首先要把自学应有的时间还给学生, 转变教学方式就要打破课堂老师时间上的“满堂灌”。教师还应采取多种手段, 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如“粗读”和“细读”课本, 逐字逐句阅读以及边读边标注重点等。其次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最重要的还要引导阅读和思考的方向, 提高自学的效率。我采取了在课上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自学步骤, 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 设置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例5解方程时, 引导学生看书学习时提出以下问题: (1) 解题时怎样把分母去掉?根据什么? (2) 方程两边有为什么都乘以6?两边都乘以12、24、36可以吗? (3) 什么是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找? (4) 方程两边都乘以最小公倍数, 怎样理解“都”?

自学提纲是学生自学深化的拐杖,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和知识面较窄, 阅读提纲的设置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是必要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 边读边思考, 不放过一个重要语句或字眼, 抓住重点, 从而使自学更加深化。各门学科都有符合它自身规律的科学思想, 数学学科也不例外, 数学思想是渗透在数学知识中由学习者逐渐领悟出来的, 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对知识深层次领悟和高度抽象概括的过程。因此, 教学中经常通过自学提纲,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能助于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悟性, 培养思维能力。

三、设计动手实践, 让学生自主交流获取新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从听觉获得的信息, 能够记忆的约占15%;从视觉获得的信息, 能够记忆的约占25%;如果同时调动听觉和视觉, 就能接受信息的65%。《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 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课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安排学生实践。

1. 活动内容:

利用下面的方法可以近似地将一个图形放大: (1) 将2个长短相同的橡皮筋系在一起。 (2) 选取一个图形, 在图形外取一个定点。 (3) 将系在一起的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定点, 把一枚铅笔固定在橡皮筋的另一端。 (4) 拉动铅笔, 使2个橡皮筋的结点沿所选图形的边缘运动, 当结点在已知图形上运动一圈时, 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图形。这个新图形与已知图形形状相同。课件展示作图过程,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 活动目的:

这是放大图形的一种近似方法, 虽然实用性不是很大, 但它却是位似图形的一个具体应用, 为后面学习位似比打下基础。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数学操作活动的经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图形, 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和交流能力。

总之, 尊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 “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 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形式, 也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被不断创造、丰富和更加具有实效。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 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由教师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采取一系列教学手段, 组织有效学习活动, 还课堂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愉快、创造性地完成学习。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 对现行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掌握, 忽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 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 动手与实践能力差, 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进行根本性改造。尊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 要让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主线, 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5

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各种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地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虽然我们不断的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因此,如何组织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的当务之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转变本校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重要手段。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1)国外:

20世纪60年代GlasteroR等明确提出“教学策略”这一概念,近五十年国外研究者围绕教学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研究来看,大都是从大而全的角度来阐述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及轮廓;从实证研究来看,主要是对特定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中教学策略的研究,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关教学策略使用效果的研究等。(2)国内: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还有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等。朱永新提出的“理想课堂”的本质也是课堂的有效教学,从有效到高效,才能达成理想。

3、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课堂组织和实施策略,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有效课堂教学: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学生一切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如何优选确保在单位时间内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途径和教学措施。

课堂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心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通过相互感染会改变原来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教学效果发生有利或不利的变化。这也是人的心理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反映。

3、“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4、“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本校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探索总结出适应课改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策略,从而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期“师、生、校”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

(二)成果状态目标

(1)积累教学案例,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范例。

(2)撰写教学论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课题的研究成果与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分析,提炼出富有价值的经验与理论。

(3)通过研究,提升校本研究水平,数学教学效果得到社会肯定。

四、研究的内容:

如何组织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涉及了方方面面,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以教师的课前有效备课、课堂有效实施、课后有效反思为主线进行,从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有效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1)钻研教材。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预设的基本线索,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必要环节。(2)了解学情。了解学情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应了解学生个体情况,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知识面前所表现出的接受、理解、运用的能力存在千差万别。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层备课,使全体学生均能“吃饱、吃好”。

(3)组织教材。备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教学的照搬,而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

2、课堂组织、实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

(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2)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3)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4)有效的探究学习策略(5)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6)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3、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教师作为“实践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评价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从而推动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思考者、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设想的策略是:提问——诊断——改进。教学后,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进?”“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得到培养,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改进?”等等。

五、研究的方法:

1、思路

我们将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刻反思,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验证,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探求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实现高效课堂。

2、方法

⑴调查研究法:在研究的前、中、后期对课题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及数据统计,以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

⑵行动研究法: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使每位数学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去粗存精,取得预期成果。

⑶文献研究法:查找已有的与有效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并进行验证和实践。

⑷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⑸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段等进行个案研究,获得相关经验。

六、课题组成员

组长:卢少成

组员:王琼、张仕慧、罗洪艳、杨相翠、宋兴萍等40周岁以下的本校数学青年教师

七、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调研本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学习有关提高课堂教学的理论,查找有关资料、文献;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6月)根据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定期交流研讨,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撰写结题报告;收交数学教师撰写的论文,提交总课题组鉴定、验收。推广实验成果

八、主要参考文献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的提纲。(共6章)

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篇6

一、有效教学的具体设计

有效教学具体的设计工作需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完成系统的设计与规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完成教学具体的任务。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将学生与教师建立一定的连接。首先,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理论,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有效课堂活动的重要教育灵魂,建立完整的活动计划。只有通过详细的教学设计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计划。其次,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到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设计的真正作用,提升英语教学的最终效果。

二、有效课堂具体的活动设计

有效课堂具体的活动就是教学内容组成的传递系统中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组织的教学活动。其中有效活动课堂具体的设计需要遵循教学的互动性以及优化教学程序的基本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有效课堂活动具体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空间,并结合教学空间构建具体的活动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需要建立有效地互动,这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具体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主要的课堂活动,将整个教学课堂变成师生之间重要交流沟通的渠道,并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有效地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课堂具体的活动设计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程序,其中主要分为教学进程、具体步骤、相关内容以及时间和方法。设计的所有活动都要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需要按照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的基本原则,所有活动的任务都要安排适度。同时,小学英语具体教学活动存在多样性的基本特点,这就使得每一步的教学活动都需要相互独立,共同构建英语教学的有效课堂。

三、创设情境完成教学设计

结合小学生自身拥有的性格特点,小学英语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拥有一定的乐趣,并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具体的教学活动。英语属于一门比较枯燥的语言学科,如果能够将语言的教学与艺术相互融合,利用简单的英语歌曲帮助学生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最终的学习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具体的原声动画了解英语的词汇以及语法等,通过创设英语具体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热情。小学生对于动画都比较喜爱并且非常好奇,将英语的动画融入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英语的学习中,并由教师细心地讲解英语的基础知识,研究动画中的具体台词内容。例如,在"Shop-ping"的具体教学中,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的“Fruit shop”或者是参加“clothingshop”,在每一个模拟的商店中都可以安排两名学生扮演商店中的“Salesclerks”,剩下的学生都参与的“Shopping”的活动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利用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教学设计

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不能利用非常单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接触的生活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例如,当遇到“Would you like a cup 0f coffee?”,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西方的国家,即使西方人并不想要,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会说:“Yes,I'd like to,but now.”,通过这样的回答委婉的拒绝。在英语的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西方的文化和习惯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英语情境,通过各种对话,充分了解西方人拥有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西方的文化充满了好奇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

结束语: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篇7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生疑, 师生不断质疑释疑的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 创设问题情景, 此问题学生急于解决但仅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却无法解决, 形成新旧知识的“冲突”.这种情况教师要循循善诱并鼓励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下尝试学习, 对新知识发起“冲击”, 以至探讨新知识.

例:创设“等腰三角形的识别”的问题情景

师:在△ABC中, AB=AC, 倘若一不留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抹了, 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底角∠C.想一想有没有办法还原△ABC?

(学生尝试、交流、讨论)

生1:用量角器量出∠C的度数, 以BC为边、B为顶点画出∠B=∠C, 两边相交于A, 则△ABC成.

生2:取BC的中点D, 过点D作BC的垂线交∠C的一边于点A, 则△ABC成.

师:他们画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 (揭示课题)

几何源于现实生活, 选择适当时机让学生从实践体验中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配置习题, 巩固新知

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课堂练习的设计, 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设计习题, 使学生通过适当的训练尽快掌握知识, 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巩固基础习题配置.其目的是深刻理解概念, 熟悉定理、公式, 并获得解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通过讲练结合学生能直接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2.变式训练.“变式”方法根据大致如下:

第一, 明确变式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选配的变式习题要达到何种程度, 达到何种目的, 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衡量配置习题好坏的一个首要标准.不能离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从难从深、从怪从偏去选题.再者配置习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 循序渐进, 设计梯度合理编排, 精心挑选.

第二, 变式要重点突出, 以点带面.配置变式习题, 应当讲究课堂知识重点突出.重点知识一定要多选选好, 务使学生牢固掌握.再者所选习题应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整章甚至整册教材能起承前启后带动全面的作用.

第三, 尽量体现少而精原则, 进行有效训练.

(1) 题面多样, 适当重复

题面多样, 避免单调划一.这样做既能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又可使他们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以加强和提高.此外, 选择习题必须注意有一定的重复尤其重点知识部分, 达到巩固课堂新知识的目的.

(2) 学生自编变式题

解题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表现.通过变式训练和自编变式题,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熟练, 对于培养他们的举一反三能力十分有用.有时通过这种方式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3:当x=1时无意义.

此时学生讨论:

生5:x<1应讨论0

生6:当x=0时, 原式=0.

三、纳新知识入系统

课堂教学的归纳过程大致有两种:

1.在贯穿知识形式中归纳.教师应选编展示数学材料, 以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感知材料进行加工和提炼, 对本质属性进行恰当归纳, 进而形成系统.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归纳, 还应体现在知识的产生后.经过知识的归纳, 不仅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各个知识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知识间的横、纵两方面的联系, 同时, 有利于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得到广泛地迁移.

2.在贯穿知识的应用中归纳.数学是高度抽象的概括化理论,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抽象的数学理论.学习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应用于实践.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实践”之一就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知识的归纳, 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而且对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它可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明确解题思路.

如何进行大课间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8

一、提高认识, 建立领导小组

建立以校长为活动组组长, 中层干部为分管组长, 班主任负责具体活动组织, 体育教师为活动技术指导, 少先队 (各班中队长) 负责评比的管理体系, 要求教师人人参与、学生个个活动, 并把活动课写入学校课程表、时间表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 ;同时, 引导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 使他们正确理解“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含义, 切实认识到大课间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利用小喇叭、黑板报、展板、主题班会等形式, 向学生大力宣传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提高学生对此项活动的认识, 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力求通过全校上下的通力合作, 群策群力地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

二、巧妙安排, 激发活动兴趣

1. 年级小型比赛

领导小组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情况, 编排大课间活动小型比赛内容选择表 (如一、二年级:30米、滚铁环、跳绳、拍球比多、广播操、投沙包、立定跳远、迎面接力、其他内容) , 每班选择每月的活动内容, 最后由体育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受欢迎程度 (被选次数) , 编排年级大课间活动内容安排表, 下发到各个班级。学校每个月都要根据计划, 安排班级进行小型对抗比赛, 每个月的最后一周为班级比赛的时间, 计算班级的平均分数, 排定名次, 按月发奖鼓励, 并累计每个月的得分, 其余时间为班级练习时间 (每周2次~3次) 。练习和比赛时要求正、副班主任都要参加。

2. 班级校本展示

笔者学校是北京市“优秀红十字校”, 学生自救互救技能的练习既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 也是大课间活动课的主要组成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能力特点, 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一、二年级为简单的搬运方法;三、四年级为简单的夹板固定和止血;五、六年级为包扎救护 (三角巾、绷带) 和逃生技能, 每班根据不同的内容范围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 形成班级特色。由正、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自主安排活动时间 (每周2次~3次) , 健康教师定期进行指导和纠正, 每个月的第一周为展示时间。从而, 使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每个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技能,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健康意识, 以及保护自身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意识。

三、科学分工, 合理利用资源

1. 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在大课间活动时, 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其中:由领导小组成员分年级监督检查, 少先队负责评比打分;每班配备一名科任教师为副班主任 (一、二年级每班各2名) , 配合班主任和体育委员进行组织实施工作, 室外活动的技术问题由体育教师负责解答、指导, 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班级内的自救互救技能学习, 由健康教师负责指导和帮助, 纠正学生的错误技术;后勤部门负责器材的检修和配备。活动中, 要求全体学生 (特殊情况除外) 必须参加, 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保证全员、全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2. 科学使用场地资源

学校根据每月的活动内容, 制订场地规划表。在规划时, 尽量把相同项目按年级分开, 避免场地交叉使用。以3月的场地规划表为例, 其中一、二年级为立定跳远, 由于这个项目对膝、踝关节有一定的冲击, 应安排在仿真草坪内进行;三、四年级为踢毽, 由于这个项目对天气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可以安排在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进行, 以减小风力的影响;五六年级为50米跑, 可以安排在跑道内和平胶的场地上进行。班级活动前, 各班参照场地安排表进入相应的活动区域, 这样既减少了相互的干扰, 又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发生, 保证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3. 巧妙调度器材资源

体育器材的配备, 应根据活动班级数量, 由值班领导统一安排、调度, 以确保每班每2名~3名学生可以拥有一件活动器材 (如足球) 。对于小型比赛所用的小件器材, 可以鼓励学生动员家庭的力量进行自制, 根据比赛的需要, 教师提前公布, 调动学生和家长一起自制体育器材, 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 做到人手一份。这样,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练习, 从而有效提高活动质量。

四、量化评比, 择优进行表彰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9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 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的辅导问题和新的成长体验的创造性过程。

一堂丰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需要借助有效的活动材料, 才得以呈现。活动材料可以是促进师生关系, 辅导氛围的情境创设, 可以是团体转换切入话题的案例呈现, 也可以是带动学生体验的活动设计。这些活动材料刺激学生听觉、视觉、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 激发学生乐于走进课堂, 走进心里。有利于课堂发展的活动材料, 是打动学生参与的兴奋剂, 是启动工作的润滑剂。

一尧围绕辅导目标袁选择材料

辅导目标是辅导活动的归宿, 对辅导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有了明确的辅导目标, 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辅导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才有一个清晰的流程。让课堂围绕辅导目标顺利地发展, 选材是关键。我们可选择与其目标相匹配的材料, 材料的安排要根据辅导目标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深入发展。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要有择取教材的能力, 有效地挖掘深层的教材内容, 促进课堂的发展。材料的把握从学生接触的角度讲, 一般要由外而内, 从表面现象到内部原因;从震撼心灵的程度来看, 一般是由低到高, 逐渐渗透;从探索自身问题来说, 一般是由远而近, 从不认识的人到身边的人, 从别人的故事到自己的经历, 切不可直捣黄龙, 拔苗助长。只有循循善诱, 方能使学生逐渐地、自然而然地打开心扉, 自觉自愿地参与心理辅导的过程中。

比如小学心理辅导课《认识害怕》的辅导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害怕是我们情绪中的一种, 害怕是普遍存在而且无法避免的。为此, 教师设计一个现场的体验活动:教师拿出一个封闭的黑色的盒子, 然后有声有色地描述:盒子里装着一样东西, 它浑身是疙瘩, 碰一下, 软软的;闻一闻, 还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在草丛中还会跳。接着老师让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兴致很高, 猜是蟾蜍、蛇、蛤蟆……然后老师让同学们把它从盒子里抓出来, 很多同学连连摆手, 不敢上来, 一些同学哆哆嗦嗦地上来, 又下去了, 还有的伸了一半又退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伸长脖子, 双眼圆瞪, 两颊绯红, 这时老师顺势让大家分享感受:“里面不知道是什么, 肯定是很吓人的东西, 我害怕。”“我的心怦怦怦直跳, 怕极了。”“我不敢伸手, 很紧张, 头上的汗也出来了”“感觉自己的心也快跳出来了”……此时孩子们那种不安、紧张、心跳的体验是非常真实和深刻的, 对害怕的情绪有了进一步的感悟。结果一个胆大的孩子把它拎了出来, 原来是一只跳跳球, 大家这才释然了。

教师选择的活动材料紧扣辅导目标, 那么讨论与探索才会紧扣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活动材料, 使此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有了切身的害怕体验, 对害怕情绪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尧基于生活经验袁设置材料

生活就是辅导, 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系。在观摩心理课时, 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一堂心理课成功与否, 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学生是否愿意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 学生的分享内容是否来自于真实的自我感悟。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引起学生的探究, 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依附材料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 儿童发展的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的矛盾, 成为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因此,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 进而引发新思想和新观点。因此, 选择材料, 设置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二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谁的救生圈》中的角色选择, 教师考虑到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更改了原先的人物角色为动物, 并且是学生熟悉的小猫、青蛙、鱼、鸭、鸡等小动物。由于学生在活动前对这些动物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中学生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表达, 表现出喜看、敢说、愿做的学习态度。

三尧聚焦兴趣热点袁拓展材料

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认为, 兴趣是认识过程不可分割的要素, 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兴趣先于认识, 就像兴趣由于认识才得以实现一样。”因此,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时, 学生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辅导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分享效果。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胆量来分享, 这就需要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成功和乐趣的体验, 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定下来。所以, 在设计辅导课时, 尽可能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作为探讨交流的素材。生动的情节、鲜艳的画面、具体形象的角色, 矛盾的焦点都能使学生乐于理解并接受, 特别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人、事、物。例如, 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学会赞扬”中, 在小品表演:“小明考100分, 爸爸没有表扬他, 还对他说, 是偷看的吧。”之后, 老师让学生谈看法。在这里, 老师问“假如你是小明, 你会有什么情绪反应?”“假如你是小明, 你怎么想?”等等。本课此处的辅导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当一个人很想得到表扬但却得不到时的负性情绪反应。这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我们会碰到。此时如果让学生来说自己, 碍于面子, 很多学生可能会抗拒, 不乐意分享, 以他山之石来发表看法, 抒发情绪, 是学生愿意的。因此, 抓住重点, 聚焦矛盾点, 能有效地达到辅导目标。

四尧捕捉敏锐资源袁转化材料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很多情况, 辅导活动过程中很可能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它与我们预设的教案在程序表现上会有冲突, 但它却对学生就近的辅导有独到的作用, 它可能就是课堂的亮点, 它所延伸的也许就是一个生动、现实的心理广场。因此对于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学会观察, 学会倾听, 随时捕捉新信息, 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辅导, 有助于心理辅导活动目的的真正落实。

如在一堂《优点轰炸》辅导课上, 一位学生却懊悔地谈到因自己的误解而伤害了从小玩到大的最好朋友, 直到今天这位好朋友仍不愿理睬他, 而他也一直对自己所犯错误耿耿于怀。此时, 我察觉到他的眼里闪着泪花。就随即问了一句:“你的这位朋友现在还在这个班吗?”他点点头。我的脑海马上闪现出了给这个同学改过的机会, 让昔日的两位好朋友重新走到一起。于是, 我用充满希望的眼神鼓励他把压在心中的话大胆地说出来。在他的真情诉说中, 他的好朋友终于慢慢地站了起来, 走到他的身旁, 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顿时, 在场的同学都不约而同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 教师瞬时引导, 能够坦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也是一种优点。化解同学间的矛盾虽然不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但我及时捕捉了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非常真实、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并巧妙地加以引导, 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交流和升华。作为教师, 只有树立动态生成的观念, 及时捕捉各种生成出来的信息与资源, 选择运用, 灵活调控, 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真实的生命活力。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10

二轮复习的效果如何,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要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减少重复,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要看知识的讲解与检测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失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四是要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接轨,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信度良好,重在灵活运用.其中,实施题组教学是提高二轮复习效果的有效组织形式.所谓“题组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围绕某一核心知识,合理编制一组内容相近、梯度明显、前后连贯、有效整合的数学问题开展的解题教学活动.所编题组并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而是注重问题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问题解决能揭示解题规律,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以达到对问题的本质了解、规律掌握、知识巩固、技能形成和思维迁移等目的.

1题组教学的功能

1.1辨析典型错误

以布鲁纳、奥苏贝尔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原有认知中的有关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的内容时,如对原有知识一知半解,并未真正“消化”,就会因原有经验的干扰导致解题错误.二轮复习应针对学生在新课学习和一轮复习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好纠偏校正工作,而“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题组将形似质异的问题进行对比辨析,可以有效缩短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过程,是避免学生“一错再错”的有效方法

例1已知函数

(Ⅰ)若f(x)的定义域是R,则a∈;

(Ⅱ)若f(x)的值域是R,则a∈;

(Ⅲ)若f(x)存在最小值,则a∈.

分析记函数

(Ⅰ)如图1,函数f(x)的定义域是

(Ⅱ)如图2,函数f(x)的值域是Rg(x)在f(x)的定义域内可取一切非负实数.当a=0时,f(x)=log12(-2x)的值域为R;当a≠0时,需a>0且Δ≥0,即0<a≤1.所以,实数a∈[0,1].

(Ⅲ)如图3,函数f(x)有最小值g(x)有正的最大值

学生在解决以上问题时所出现的理解错误可谓根深蒂固,大多学生即便在高一学习函数知识和一轮复习时曾经处理过类似问题,但在二轮复习阶段,当这些问题单独呈现时,学生仍然会在判别式的符号抉择上产生混淆.利用题组教学将形似质异的几个问题进行对比辨析,并结合图形进行直观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弄清错误的根源,防止累出差错.

1.2明晰知识联系

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对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听懂,但总觉得知识非常零散,搞不清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稍有综合便手足无措,这在高三复习时表现得更为突出.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学科,各部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二轮复习阶段,以题组形式组织教学,是帮助学生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2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Ⅰ)u=x2+(y-1)2的取值范围是;

(Ⅱ)的取值范围是;

(Ⅲ)若目标函数w=ax+y当且仅当x=y=1时取最小值,当且仅当x=1,y=2时取最大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Ⅳ)若目标函数z=ax+by(a,b>0)的最大值为1,则的最小值为;

(Ⅴ)点P(2x-y,x+y)所在区域的面积为.

分析不等式组所示平面区域如图4中的△ABC及其内部,其中,B(1,1),C(1,2).

(Ⅰ)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x,y)与点(0,1)间的距离,可结合图形由点点、点线距离公式求得u的取值范围是

(Ⅱ)v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x,y)与(2,0)连线的斜率,其取值范围是

(Ⅲ)w的几何意义是直线ax+y-w=0的纵截距,该直线的斜率为-a.由题意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Ⅳ)动直线ax+by-z=0的斜率该直线过点C(1,2)时纵截距最大,z亦最大,即a+2b=1.进而

即最小值为

代入题给约束条件得点P(m,n)满足的约束条件为作出可行域(略),可得其面积为1.

线性规划常以代数知识———不等式的形式呈现,又以平面解析几何为背景,是沟通代数、几何知识的有效载体.本题中第1,2问涉及距离公式和直线的斜率;第3,4问需进行动态分析并逆向思考,有效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第5问则需通过代换实现整体处理,再回归基本问题.二轮复习应注重通过题组教学,促进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融会贯通.

1.3总结解题规律

在数学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数学问题,常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它们在解法上虽不尽相同,但其解决思路却有一定规律可循,应通过适当的题组训练,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共同点,发现解题规律,促进思维活跃,进而快速检索解题通道,提高解题能力.

例3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

(Ⅰ)若f(x+3)=f(x-1)恒成立,f(-1)=1,则f(3)=;

(Ⅱ)若f(x)为奇函数,f(x+2)=f(-x),且当x∈[0,1]时,f(x)=x,则f(7.5)=;

(Ⅲ)若

(Ⅳ)若f(x)为偶函数,其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且当x∈[0,1]时,f(x)=x,则当x∈[-3,-1]时,f(x)=__.

分析(Ⅰ)若令x-1=t,则x=t+1,已知恒等式即f(t+4)=f(t),即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所以f(3)=f(-1)=1.

(Ⅱ)由已知,f(x+2)=f(-x)=-f(x),则f(x+4)=f(x),即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所以f(7.5)=f(-0.5)=-f(0.5)=-0.5.

(Ⅲ)由已知,f(x+4)=f(x),所以f(5)=f(1)=-5,进而

(Ⅳ)f(x+2)=f(-x)=f(x),即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因为f(x)为偶函数,则当x∈[-1,1]时,f(x)=|x|.当x∈[-3,-1]时,x+2∈[-1,1],则f(x+2)=|x+2|.又函数f(x)的周期为2,所以当x∈[-3,-1]时,f(x)=f(x+2)=|x+2|.

通过本题组的教学,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周期函数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如等,同时又明晰了函数的周期性与图像对称性的内在联系.当学生在后继学习中遇到类似问题时,便能迅速进行知识链接,有针对性地寻求解题思路,找到解题入口,获得问题解决.

1.4提炼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形成数学素质.因此,在二轮复习时应对高中数学涉及的4种主要思想方法,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思想等,通过题组训练进行专题研究,并在解题活动中注意提炼.

要进一步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式y=f(x)既给出了变量x,y的函数关系,同时也建立了关于x,y的二元方程:1从函数观点看,方程f(x)=y有解的y的取值范围即函数f(x)的值域;2从方程观点看,函数f(x)的值域即方程f(x)=y有解的y的取值范围.认清以上两点是运用函数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应突出从“数”到“形”的转化,要善于根据数量关系的特征联想其几何意义,如;同时,又能根据题意正确作出图形,使图形充分反映相应的数量关系.

分类讨论思想运用的关键在于应明确引起分类的原因,从而进行合理讨论.如数学概念的分类定义,公式、法则、定理、性质的应用范围,线面位置关系的不确定性等等.“分类讨论”来源于对“三基”的准确掌握,要防止不分场合、不论条件的随意乱用,进一步增强分类讨论的意识.

运用等价转化思想解题时,要:增强灵活性,对各种可能的设想学会预见未来,善于观察,明确目标,提高评价能力,突出转化的有效性;关注等价性,为了解决问题,有时需要进行“非等价转化”,这时应通过相应的“补救”措施,将“多余”的剔除,将“疏漏”的找回,始终保持足够的警觉;注重整体性,善于将问题“换个说法”,化为与之等价的另一个问题,学会从整体上实现代数、几何、三角等数学分支之间的转化.

1.5促进知识建构

二轮复习要在形成知识体系上下足工夫,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这样,解题时便能快速检索、思路频来.例如,立体几何第一单元的复习,可通过一、两个题组的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根据下面的框图熟练掌握线、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路径,能说出每一处箭头所对应的定理,每一个定理能解决什么问题,每一类问题又有哪些解决途径.

应通过题组教学,使数学知识网络立体化,单一的线状连接难以适应变化;易激活,僵死的形式化的框架难以灵活运用;可延伸,应随时接纳新的信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扩容.

2题组设计的原则

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题组是实施题组教学并取得良好复习效果的前提.教师必须对每节复习课时的结构体系和教学目标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内容以本课时为主,适当兼顾跨章节相关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整理知识结构,展示知识发生过程,找出既紧扣教材知识内容又突出能力培养的典型习题,组合成序列化题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题组的设计应遵循有梯度、易变通、利于整合的原则.

2.1梯度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总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班级授课制下,不同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和理解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题组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梯度性和渐进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前置问题应尽量成为后续问题解决的基础,后一个问题又常常是对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一题多问或一问多解,努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地认识问题的本质,使思维活动步步深入.题组训练的梯度性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利于让不同的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体验解题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2变通性

数学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维发散的类别和不同方面,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在对待同样的问题上,能够用许多不同的办法和途径去解决它(一题多解);一旦问题发生变化而思维出现困难时,又能主动改变思维策略,调整解决思路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一题多变).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变式教学”是促进思维变通的有效途径,而题组教学是实施“变式教学”的重要载体,二轮复习要善于以课本原题为基础延伸触角,以高考真题为母题拓展链接.

例4(苏教版选修2-1第47页第9题)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求证:OA⊥OB.

变题1已知直线y=x+b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且OA⊥OB,求b的值.

变题2已知直线l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且,求证:直线l过定点.

变题3已知A,B为抛物线y2=2px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两点,且求证:直线AB过定点.

该题组以课本习题为母题,对原题进行了适度变式.变题1将原题条件、结论互换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变题2为解析几何中的常见定点、定值问题,在直线方程的设法上需有所选择,若以点斜式处理需要分类讨论,若设为x=my+n可回避讨论;而变题3则是将前置问题一般化.

实施变式教学,应坚持数量适度,防止步入新的“题海”;难易适中,谨防挫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内容适切,关注概念的正确理解,公式、法则的正确应用,定理应用条件的准确把握,正误辨析,思想方法的提炼,知识的迁移与框架的建构等等,努力提高变式教学的针对性.

2.3整合性

二轮复习一改前期复习的面面俱到,坚持以专题形式并通过题组教学组织复习,这对教师如何选择与设计题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某一知识点的复习,既要将其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注重内在联系,强化知识整合;又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上,要努力将零散在各学习时段的有关题型加以归类和整合,力求从不同角度和各个侧面显现知识点的应用功能,注重方法整合,促进能力提升.

例5已知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右准线l,离心率e.

(Ⅰ)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得PF1⊥PF2,则e的范围是;

(Ⅱ)若在l上存在一点P,使得线段PF1的中垂线经过F2,则e的范围是;

(Ⅲ)若P为椭圆上的一点,线段PF2与圆x2+y2=b2相切于中点Q,则e=.

分析(Ⅰ)设P(x0,y0),条件“PF1⊥PF2”至少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认识:

视角1点P在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上,又在已知椭圆上,利用交轨法可得再根据椭圆的范围性,可得c≥b,进而求得

视角2由勾股定理PF21+PF22=4c2,又据椭圆定义PF1+PF2=2a.联立可得(PF1-PF2)2=4(c2-b2)≥0,进而求出离心率的范围.或由第二定义PF1=a+ex0,PF2=a-ex0,代入勾股定理求出x0,再由范围性得到离心率的范围.

视角3如图6,连接OP,则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OP=c.因OP的最小值为b,若满足条件的点P存在,必须b≤c,可迅速获解.

(Ⅱ)如图7,由线段中垂线的概念,问题等价于:在直线l上存在一点P,使PF2=F1F2.因为PF2的最小值为点F2到准线l的距离b,只需F1F2=2c≥b,从而

(Ⅲ)如图8,连接OQ,则OQ⊥PF2.连接PF1,则PF1∥OQ,从而PF1⊥PF2.由OQ=b,得PF1=2b,所以PF2=2a-2b.在直角△PF1F2中,由勾股定理,有(2b)2+(2a-2b)2=(2c)2,求得

本题组以离心率这一重要概念为切入点,对椭圆的定义、方程及其性质进行了全面复习与考查,在思想方法上,既讲代数推理,更突出了几何直观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了“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

高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在复习中要通过题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准确地进行表述,努力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能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真正做到“准确、熟练、快捷、合理”,不断提高运算能力;能观察、分析各种几何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图形进行变换、分解与组合,强化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要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和训练,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新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进行分析与加工,独立思考,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题组教学的建议

3.1有效指导预学

课前预学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前奏.以题组教学形式组织的二轮复习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没有学生课前的充分预学,其复习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追求大容量、快节奏,教师预先需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精心编制题组导学案,并提出明确的“预学”要求,指导学生围绕导学案先行预学,展开问题初想,并将学中所疑写在学案上、带到课堂里、融入互动中,这既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指导,更是高效实现复习目标的前提与保证.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重点难点,产生学习疑问,确保他们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学习,带着目标学习,使数学复习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学会独立获取知识,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二轮复习要加强对学生课后练习的质量把关,严控作业数量,留给学生充分预学的时间,力求通过预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描述问题的题设与结论,发现可能隐蔽的条件;搜寻与问题相关的概念、定理、法则及已经解决过的问题,找出新旧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对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等价描述,对整个问题进行等价转化以求用不同背景表征问题,优化解题方略,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获取,真正让学生“有备而来”.

3.2强化主体参与

“大容量”不等于“题海战术”,不是教师讲得多,搞一言堂.语言要精炼,重在点拨;题组要精选,重在变通.要加大学生思维的活动量,变包办代替为主体参与,变就题论题为融会贯通,变面面俱到为画龙点睛.“快节奏”不等于滔滔不绝,手忙脚乱,而是要让学生始终处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并始终以主人翁的角色紧张地从事着学习活动.为此,内容的选择要精当,过程的安排要紧凑,语言的组织要明快,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当好教师角色.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着学生,教师的松松垮垮、萎靡不振,必然导致学生的漫不经心、昏昏欲睡,学习兴趣丧失殆尽,二轮复习的效果也就难以得到保证.衡量一位教师水平的高低,不是传授知识的多少,“知识是不能传授的”,而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勇挑重担”.

3.3指导解题规范

成绩是练出来的,考前强化很重要.二轮复习要重点抓好答题规范化训练,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要积极引导学生做题时“想清楚、说明白、算准确”,做到思路清晰、思维严密、叙述条理、结果正确,对所选题组中的简单题过程应尽量详尽,对所选题组中的提高题过程应详略得当,彻底根治“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通病.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难得高分.要关注解题细节,追求过程完美,注意解题规范,避免无谓失分,努力通过题组教学,真正让学生“满载而归”.

3.4促进解后反思

在题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包括解题中对问题表征、策略选择、模式识别、推理过程的反思,更要强化解题后对问题及方法的反思:本题组主要考查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考纲中应该达到怎样的能级要求?它易与哪些主干知识相交汇而形成综合?在解题过程中导致失误的原因在哪里?怎样打开解题思路?关键步骤在哪里?思考过程是否合理?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处理哪一类问题?解答是否完美?有无更好的解法?真正做到:退一步———触发灵感,进一步———认清本质,倒一倒———别有洞天,串一串———融会贯通,辩一辩———迷途知返,议一议———豁然开朗,努力提高题组教学的的实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

3.5作出科学评价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组织信息 策略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37

组织信息是指学习者将已经选择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只有将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稳定的联系时,信息才能转变成知识。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有效组织信息?笔者进行了如下策略研究。

一、数形结合策略

数形结合策略是指将抽象的数量用直观形象的图形表述出来,从而发现数学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教学“比赛场次”时,教师先提出单循环制,并解释规则。

师:如果4个人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需要比几场?

生1:3+2+1=6(场)。

师:能否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表达呢?

生2:可以用图示的方法。如用A、B、C、D四个点表示四位同学,然后用线连接表示比赛的场次。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②想一想,比赛场次与人数有什么关系?③算一算,12人一共打几场比赛?)

师:请一位同学汇报一下,并展示你的学习单。

师:请解释一下算式4+3+2+1=10的意思。

生3:4是A与B、C、D、E打的场次;3是B与C、D、E打的场次;2是C与D、E打的场次;1是D与E打的场次。

师:谁找到了单循环制的规律?请你展示出来。

生4:1+2+…+(参赛人数-1)=比赛场次。

师:还有别的规律吗?

生5:n×(n-1)÷2。

师:请你来验证,并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板书:4×(4-1)÷2=6)

生5:如果4个人比赛,每人都要打3场,一共12场。但这样每一场都算了2遍,还要除以2,所以4个人比赛要打6个场次。

在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数形结合策略有利于学生组织信息,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发现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二、列表比较策略

列表比较策略是指用表格把已知的信息整理出来,通过比较,发现信息内在的一致性。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其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抽象的分率来表示,从而建立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

1.例题: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反馈算式30÷(30÷10+30÷15),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并填表。

3.教师改变例题中的公路长为90千米,其他条件不变,让学生猜一猜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4.列式解答90÷(90÷10+90÷15),并填表。

5.如果将例题中的“长30千米”去掉,怎样解答?并填表。

通过以上的列表比较,学生已经发现了工作效率与总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把工作总量看作“1”来解答,并列出算式1÷(1 / 10+1 / 15)。

学生通过观察表格,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现效率与总量的关系不变的规律,从而引出用分率来表示工作总量与效率,找到解答工程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转化嫁接策略

转化嫁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转化成已有的知识,并从中嫁接出与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重点是建立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

1.出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并标上相应的条件,口算它们的面积。

师: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生:先将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推导出公式。

师:这节课你们打算如何研究梯形的面积?

生:也可以把梯形先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推导公式。

2.组织学生借助剪刀和若干个梯形进行研究。

生1:我用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上图)。

师:要用两个什么样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面积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

师:(a+b)×h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除以2?

生2:(a+b)×h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是因为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组成的。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经过汇报交流,学生还补充了三种方法,图略)

3.组织学生对以上四种方法进行梳理,最终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要抓住原来的梯形与转化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再进行推导方法上的迁移,让学生独立探究,把新的信息转化嫁接到已有的知识中。

四、实践操作策略

实践操作策略是指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信息的具体意义,从而发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关键是促使学生建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1平方厘米。

师:3×4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请大家估一估,再量一量,并汇报你的测量方法。

生1: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这个长方形铺满。每行4个,可以摆3行,共12个,因此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2:我是用尺量的,长4厘米,宽3厘米,4×3=12(平方厘米)。

师:算式中的4与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2:4表示每行可以摆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3表示每列可以摆3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师:想一想,每行的个数与行数跟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生3:每行的个数就是长,行数就是宽。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面积是二维的平面,长方形的长与宽是一维的线段,如何把二维的平面与一维的线段建立联系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具体意义,突破了空间思维上从一维到二维的转折。

综上所述,通过数形结合、列表比较、转化嫁接、实践操作四种策略,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组织信息,帮助学生建立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这几种策略结合起来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

数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篇12

在一日活动中,尤其是在科学领域活动中,幼儿始终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器”。处于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出生后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不同,即使在一同年龄期的幼儿,他们既具有该阶段的共同特征,还具有发展上的个别差异。为此,在活动的设计上,既要有对全体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基本要求,更应该注意在实现基本要求的同时,考虑各个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吸引每一个幼儿探索的可能性,允许不同水平的幼儿,通过自己与周围物质材料的接触、感知、相互作用,在同一个教研活动范围内,在各自的水平上吸收、延伸、扩展经验,理解现象,解释概念获得成功。

一、投放可操作的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中,投放幼儿在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充分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有效提高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所以,提供适宜的可操作材料,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科学活动对幼儿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可操作性,如何使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这些材料已获得相关的经验呢? 建立相应概念,要求教师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技能的练习。

我以大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为例,我在活动里提供的材料有一次性纸杯若干、冰糖、盐、味精、沙子、石头、冰块等,孩子们在讨论哪些可以溶解成水? 哪些不可溶解成水? 孩子们对冰溶解成水很肯定,而对冰糖溶解成水产生了争议,孩子们争着要来做实验证明,冰糖是否可以溶解? 很多孩子认为冰糖不会溶解,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奇迹—冰糖溶解了。在活动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选择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冰、黄沙和冰糖还有盐等,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所以预测实验结果时,幼儿会主动的将来自于他的经验见解惊醒交流讨论。

2. 操作的难度要有递进性。在幼儿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已有一些物体溶解于水中的即时现象,在众多材料中选择冰糖这样的材料,虽然是幼儿熟悉的但操作起来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师可以利用它引起幼儿探究新的问题和发现。

3. 操作的内容要让幼儿引起持久的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某一个问题产生好奇心,才会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它们原有的基础上若问题过于简单,幼儿以下可以解决了,尝试和探究活动就失去意义了。因此要使幼儿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增进科学知识和经验,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索。

二、运用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探究

1. 幼儿在学习时具有情绪性,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幼儿的情绪高涨的时机。如在一次大班教学活动《小青虫的梦》活动中,小青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为此展开了蚕破茧后变成蝴蝶还是蛾的谈论,有的孩子觉得变成蝴蝶,因为蚕小的时候跟青虫一样? 有的孩子却不赞同,在这种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在植物角养殖了蚕宝宝供幼儿观察实践,最后实践证明蚕破茧后变成蛾。

2. 用问题引领幼儿自主探究的方向。教师应有意识地针对幼儿观察范围以外的要点进行提问,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把他们带到情境中来活动中去,引导幼儿去观察、探索和发现。

3. 教师用概括提升幼儿自主探究的经验。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答案比较单一、凌乱以及不完整,教师应将补充完整,把幼儿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上。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风》中,老师提问幼儿展开讨论,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系? 幼儿的生活多种多样,“夏天吹着风的时候很凉快、刮风的时候风筝会飞得很高、又下雨又刮风的时候,即使打着伞也会被雨淋湿,狂风会吹到树木很危险,等等”,了解风有时给人们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三、利用多种记录促进幼儿发现信息,描述客观现象

幼儿把实验、观察、探索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方式,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记录下来是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记录可以促进幼儿更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调理化、清晰化,帮助幼儿主动建构造科学经验,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1. 绘画。这类记录方式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幼儿受识字能力的限制,绘画成了他们对外表达的最常见的和最佳的方式,如记录天气、心情等情况。

2. 数字表格。对用于测量和计数活动中,幼儿将测量或计数的结果记录用数字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中,如大班的统计物品、人数、温度,等等。

3. 以简单、单一的文字记录。这类记录在大班可以少许用到,也需要父母与幼儿共同合作,由幼儿复述自己的图画内容以及幼儿对某件事或某

个人的喜好表达。如大班幼儿毕业纪念签名的填写、未来的理想、对小伙伴的愿望,等等。

4. 多种记录方法的结合。在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满足幼儿的发展。

四、适当地对科学活动的拓展延伸,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科学集体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幼儿对这一对象( 现象或事物)的探究就此结束,以为让幼儿继续保持对该内容的探究兴趣,或进行深一步的探究,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做拓展的处理:

1. 平行内容的拓展,如中班科学活动《鸟蛋的沉浮》。

2. 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热胀冷缩》。

3. 现象的再深入,如大班的科学活动《神奇的万花筒》,等等。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谈论的倾听者,孩子们操作探索的观察者、点拨者、引导者。始终拥有一颗童心,享受着他们的发现,时而表现得惊奇,时而表现出认同,时而质疑反问,对孩子们的问题,甚至流露出钦佩: 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小科学家! 教师不同程度地指导或参与,让幼儿在有计划的学科学和自由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主动获得科学经验,建立初级的科学概念,掌握学科学的方法,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能都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才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得到尊重和保护,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探索欲望并与实现科学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才能使操作活动在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直观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使幼儿能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主动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获取科学知识经验,教师应根据《指南》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教育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只有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对科学现象感到好奇神秘的孩子,并乐意像孩子探究科学那样去探究孩子言行的老师,才能与孩子一起,走进科学,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支持幼儿的求异、探索,引导幼儿在科学领域的自主探究学习,我们就会在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职业的美好和幸福!

摘要:通过对指南的认真学习和探究,认真地把《纲要》和《指南》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实践,尤其在科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内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及选择活动材料,可供幼儿探索与操作,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幼儿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的情况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猜测、探究、讨论问题、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尝试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态度。

上一篇:企业学习型组织下一篇:非工程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