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财政

2024-10-02

公路财政(共3篇)

公路财政 篇1

在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大环境下,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政府的经济领域改革主要分为收入改革(主要体现在税收改革)、支出改革(主要体现在预算改革)和决策改革。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完善,政府的经济工作改革逐步从收入体制改革转变到支出改革的侧重点上来。例如,对预算外的收入和支出两条线改革,使预算改革趋于完整化;从预算的制度体系层面来看,现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清晰化了预算体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改变了过去财政资金的层层划拨制度,通过集中统一拨付,使政府的预算工作更为统一化;政府采购改革,由分级采购到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同样统一了政府财政支出体系。此类的改革不胜枚举,政府职能已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移。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支出更趋向于合理、统一、高效、透明化。随着不可逆转的经济预算改革风潮向前推进,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作为承接公路建设、运营及管理的企业应该如何调整财务管理体制,至关重要。

一、财务管理规范化

依法管理、按章进行,是保障单位工作顺利的重要因素,为了可以进一步的迎合新的财政预算体制,为了让公路财务管理从松散变为统一、从复杂变为简单,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从完善制度入手,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随着政府预算改革与调整,用以偿还地方政府债务的这部分支出被严格控制。根据国务院43号文的要求,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得到进一步规范。为平滑改革阻力,企业与政府的PPP合营模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等应运而生。新的政企合作模式解决了政府举债的限制又同时满足了政府的公建需求。在公路方面,企业在道路的建设、养护及收费运营方面加大了与政府的合作力度,这就更要求了企业在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上严格谨慎,搭建好与政府间的财务管理桥梁。

(一)财务核算统一

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平台公司共同持有项目公司的股权,而企业及政府均不作为控股方。这就表示项目公司的财务报表不会并入政企任何一方的报表中进行核算。但在操作过程中,企业作为项目公司财务的主要负责方(资金退出劣后方,风险承担者),应实行会计委派制,委派公司内部的会计人员进行项目公司的财务核算。另外,项目公司应具备并入企业内部进行合并核算的环节(该报表无需进入审计对外提供)。即除了项目公司独立核算的支付给公路总承包方的建安成本、所交各项税金、支付的融资成本、后期支付的道路养护费用、收入的政府各项购买服务资金及各项运营收入等,还需将项目公司报表合并至企业报表中进行审查。原因是虽然项目公司与企业属于各自独立法人,且企业对其不实行控股,但项目公司的融资工作与实际风险承担均为企业兜底。若不在报表中对资产及负债情况纳入到企业自身进行整体把控,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占用峰值无法覆盖的情况。到时作以配合的政府财政预算无法满足项目资金需要,项目很难顺利完成。

(二)严控资金流向

预算的目的除了计划之外,更主要的在于控制。首先政府的财政预算定下整体的基调,其后作为合作方的企业要根据政府的预算情况来调整项目公司乃至企业自身的预算规划。根据公路建设、养护、运营的资金流量的前期测算,得出政府在建设期及运营期需要提供给项目公司的购买服务的资金额。由于该项资金在列入项目采购方政府的年度预算后不可更改,所以项目公司内部对总承包方、设计方等可调节的资金支付方的支付计划要坚守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控制支付的时间、金额并严格禁止超付行为。而作为养护中心、路政大队、质监站、机械设备处等项目部,均应严格把控日常资金流出。对人员工资、日常管理费用的支出要做到公开透明,实时把控。提高各部门人员的自律意识,强调各部门预算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二、预算体制健全化

(一)打下利润的基础

预算是企业发展对结构进行治理的基础性要求,更是具体行为的体现,预算不是为了预测发展,而是为了控制形式。我国的公路财务管理为了能够对资金合理分配,为了让效益与质量充分结合,需要对单位实行全方位的预算体制,打下利润的基础。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经费使用进行预算,根据核算单位目前的实际人数、资产数额等数据,加上去年的实际支出数额,采用科学的增量预算法对本年度的人员费用支出进行预算编制,同时进一步公开单位的支出、收入情况,保证收支的平衡性,提高经费在使用上的合理性。另外,单位的职能岗位在参与预算编制的时候应当认识到预算的责任性,进而会增加经费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度,提高自身办事的效率性与自觉性,很大程度上防止非生产性支出的产生。

过去,时常由于工程从业人员成本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工程项目亏损,为了避免在新型的政企合作模式下出现公路项目不能善始善终的结局,采取新的方式进行预算的制定,即以预计的利润点为预算起点,以定量预算为基础,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实行标后预算。以政府购买服务收入、融资获得的名股实债收入、项目债收入及运营收入的总价款减去市场价格确定的成本作为项目公司利润,以利润为起点实行预算,并列入对总承包方、设计单位等中标单位签署的合同中。在公路建、养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条款。在项目公司存续的各个阶段内,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据,各环节均参与成本的把控,将预算的执行理念充分贯彻下去。

(二)完善监管链条

在经济效益审计以及财务发展情况审计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审计跟踪就会导致损失。为了实现成本控制,需要明确规定有关部门要对中标承揽工程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系统的管理与全过程的监督,可以委派主管会计等职能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与审查,一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当施工企业的项目部确认可以开工之后需要直接推出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制度包含材料管控、工程验收、材料出库、设备使用管理、劳动报酬方式、质量管理方式、竣工审核标准等。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成本控制、内部监督等机制配合使用。

从公路项目起建到最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审计、资金相关部门会同工程部门进行系统的资金跟踪及反馈机制。实行“三查”、“三看”制度,及查项目与总承包方、原材料供应方是否有完整、健全的合同,查材料出库数量、工程设备使用台帐,查会计账簿登记与原始凭证之间的完整对应手续;看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是否在工程单价及数量核算上出现二者不一致等错误,看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消耗与工程设备计提折旧消耗是否保持一致,看执行财政法规、规章制度、成本控制的反馈情况是否落实。

在项目结束后,认真谨慎的评价公路工程的实施成果、建设期的履约情况等,结果直接影响运营期的各项财务指标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已经竣工的部分进行债权、债务清理的,严格进行项目审计,确保工程建设成果真实可靠。除此之外,分析工程建设中的预算成本、实际成本、成本差异、成本费用利用率、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完成与工程承建各二级单位及各部门的清算工作,使项目顺利进入运营阶段,平滑承接两阶段的资金收支。

三、结束语

文章已经系统的分析了在新得财政预算体制下,公路财务管理发展的新途径,并结合实际提供了个人观点。鉴于以上情况,在新预算制度下,需要完善的体系和核算方式还有很多,随着改革的进行,财务核算趋向完整、统一、高效、透明。财务管理是项目运转乃至公司存续的命脉,把控好财务管理方向,处理改革过程中新模式与旧模式产生的矛盾,尽快顺应预算改革趋势,是促进公路建设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摘要: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这期间将是我国公路道路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管理模式的转变期间。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厅开始采用“统收统支”的政策,同时进行预算改革等。在新型经济环境下,政府的经济领域改革重点已由收入改革转变为支出改革,相继出台了统收统支、分级预算、集中采购等预算新制度。在交通公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大转型期,如何顺应新预算制度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是在新环境下完成公路项目承建、养护、运营的关键。

关键词:收支平衡,公开透明,严格监管

参考文献

[1]韩良珍.浅析新的财政预算体制下公路财务管理新途径[J].交通财会2011(01)

[2]娄冰.中国预算制度:变迁轨迹与改革路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学院,2013(05)

公路财政 篇2

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冀交征[2006]212号)

各设区市交通局、物价局、财政局、省高管局、项目办、道开中心:

《河北省收费公路载货车辆计重收费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望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稳步推进,认真开展计重收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河北省交通厅

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物价局

二00六年五月十日

河北省收费公路载货车辆计重收费实施方案

根据《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0号)、交通部等八部委《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89号)、交通部《印发关于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492号)的有关规定,为降低合法运输车辆的运输成本,在借鉴其他省市计重收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计重收费基本原则

(一)公平合理原则。综合考虑车辆对公路的使用和破坏程度,根据实际测量的车货总质量,按照“标准车型、标准装载、标准收费;标准车型、超额装载、超额收费;超限车辆、加重收费”的原则,即轻车少收、重车多收、超限合理加收的原则收取车辆通行费,使车辆的通行费支出与其对公路的磨损程度成正比关系,真正体现“多用路者多交钱,少用路者少交钱”,确保车辆公平合理地缴纳通行费。

(二)保护守法运输经营者合法权益原则。充分体现鼓励合法运输、打击超限超载运输的目的。在确定计重收费的费率标准和规范超限运输行为时,保证守法运输经营者的收费标准和运输成本适当降低,以保护其合法利益。

(三)不增加社会总体负担原则。计重收费不以增收为目的,确保实行计重收费后总体收费水平与现有收费水平基本持平,不增加社会总体负担。

(四)引导发展原则。通过实行计重收费,利用经济杠杆,对国家鼓励发展的推荐车型和多轴大型车辆给予适当优惠,鼓励发展大型车辆运输。用政策引导货运车辆发展,从而达到优化货运车辆结构的目的。

(五)渐进试行、稳步推进原则。实行计重收费涉及面广、影响大,直接涉及到货运车主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社会反映敏感。因此,应采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式,分阶段实施,逐步扩大范围,确保收费政策调整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二、计重收费对象

计重收费对象为行驶在我省收费公路上的各类货运机动车辆。

三、主要措施

(一)重新核定实行计重收费车辆通行费基本费率。

实行计重收费后,车辆通行费的计量方式和计量单位都将发生变化,需要省物价局、省交通厅和省财政厅在原按车型分类费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重新确定计重收费车辆通行费的基本费率标准。确定费率标准工作量大,需要一定时间。为加快实行计重收费的整体进度,费率标准将由省物价局、省交通厅和省财政厅抓紧测定后,另行报省政府批准。

(二)统一并明确公路承载能力认定标准

根据《公路法》以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轴载质量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标准(GB1589-2004,以下简称GB1589国标)的要求。根据GB1589国标的规定,在实行计重收费的公路上行驶的货车如超过如下认定标准,则被视为已超过公路的承载能力。

1、车辆的轴载重量(简称轴重)认定标准:

--单轴(每侧单轮胎)7吨;

--单轴(每侧双轮胎)10吨;

---并装双轴(每侧双轮胎)18吨(每少2个轮胎减4吨);

--并装三轴(每侧双轮胎)24吨(每少2个轮胎减4吨)。

2、车辆的车货总重认定标准:

--三轮货车2吨;

--低速货车(四轮且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公里)4.5吨;

--二轴货车17吨;

--三轴货车25吨(由二轴汽车和一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为27吨);

--四轴货车35吨(空气悬架、轴距≥1800mm位37吨);

--五轴货车43吨;

--六轴及六轴以上货车49吨。

3、当车辆各轴对应的轴重认定标准之和与该车对应的车货总重认定标准不一致时,以二者之间的较小值者作为该车对应的公路承载能力认定标准。

(三)规范称重设备的安装,加强其使用管理。

1、对高速公路和封闭式收费公路,称重设备应统一安装在收费站的出口车道上,在安装称重设备的前方设置必要的车辆减速装置,并在收费公路的入口设置“禁止超载超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的醒目标志。

2、计重收费的称重设备应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集中采购,所选用的称重设备的质量和精度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3、在实行计重收费过程中,要加强对称重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要会同计量部门,对称重设备定期开展检测和校正活动,以保证称重设备的精度。

四、实施步骤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政府牵头的协调机构。

实行计重收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社会反响大,事关国民经济诸多环节的物流成本、广大运输业户的直接经济利益和收费公路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需要交通、物价、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必须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分工、联合行动”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领导挂帅,交通、物价、财政、公安等部门和收费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的计重收费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计重收费工作提升为政府行为。同时,各市政府成立相应机构,进行现场协调。

(二)时间安排

1.3月份,完成实行计重收费调研及前期准备工作。

2.4、5月份,省物价、交通和财政部门进行费率标准测算;完成计重收费称重设备的招标工作;完成车道改造技术方案的制定;完成交通量调查及相关数据的采集;下发《河北省收费公路载货车辆计重收费实施方案》。

3.6月份,省物价、交通和财政部门完成费率标准的论证审核,制定费率标准方案,并上报省政府批准;完成原收费系统的改造;集中开展对外宣传活动;开始收费车道改造和称重设备的安装工作。

4.7、8月份,完成称重设备的安装、调试;完成收费系统与计重收费系统的集成、调试工作;分两期对收费人员进行培训;8月份,在京沪、石黄、衡德高速以及与其并行的普通公路收费站进行计重收费试运行(试运行路段称重设备的安装、调试在7月底前完成)。

5.9月份,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完成称重设备的检测、校订工作,全省收费公路实施计重收费。

6.10月份,对全省收费公路计重收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三)制定实行计重收费应急预案。按照“保证畅通、确保稳定、逐步过渡、顺利推进”的原则,制定实行计重收费应急预案。一是在实行计重收费的同时,在一定时期内保留收费站原有收费系统,或者制定出通行费征收的备用方案,以确保收费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在车流量较大的主线收费站,将车道分为客车专用道和货车专用道两种。通过在收费广场前设立醒目标志,提醒司机按照分道标志准确进入车道,预防堵塞车道现象发生;三是在实行计重收费的初期,在收费站部署一定的公安、交通执法人员,一旦出现人为堵塞交通或者其它群体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助公路运营企业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和收费秩序;四是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及时向交通、公安部门报告出现的有关突发性事件等有关信息,同时,定期报告过往车辆的超限超载运输情况,并配合交通、公安部门开展的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四)加强宣传工作。载货车辆实行计重收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直接涉及广大运输业户的经济利益,社会影响力大。因此,宣传工作要贯穿于整个实行计重收费的全过程。通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司机、车户深入了解计重收费,从而做到理解计重收费、接受计重收费、支持计重收费。一是制定系统的宣传计划,将宣传工作贯穿计重收费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在正式启动计重收费前,用1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集中宣传。通过开辟报纸专栏、组织专家访谈、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实行计重收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采取张贴广告、悬挂横幅、涂设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到计重收费公路的入口处、公路沿线、收费站口、服务区等收费源头进行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五)积极稳妥地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实行计重收费是一个影响面比较大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我省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的不利局面。一是合理布局治超检测点,实现计重收费与治超执法互动互补。逐步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在实行计重收费公路的省际交界间、重要入口等处,设置治超检测站点,构建治超执法监控网络,对进入路网的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长期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二是对于逃避执法检查,通过绕行、闯卡等手段擅自进入收费公路的车辆,通过实行计重收费方式,进行经济调节,形成治超经济调节监控网络,从而实现从行政、经济两个方面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双重监控。三是加强对车辆制造、销售、运输、市场准入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大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综合治理力度。

公路财政 篇3

一、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财政支出管理的现状

各管理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入直接划缴省财政厅非税收入专户, 支出按省人大批复的部门预算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其收入主要包括:车辆通行费收入、路政理赔收入、行政执法收入和清障施救收入。车辆通行费收入、路政理赔收入、行政执法收入作为预算外资金实行预算内管理;清障施救收入作为预算内资金管理。各管理处的部门预算由交通系统内部按照财政部门预算要求并结合公路行业特殊性而编制。如公路养护经费以地方公路养护里程数为主要依据, 收费站以年度站区更新改造项目及人员情况为编制依据。与公共财政预算一样, 各管理处部门预算也存在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预算下达至基层的时间不及时

财政部门预算于上一年编制, 并于本年四、五月份下达, 但它经常脱离实际工作计划。各管理处根据上年末编制的部门预算在年初结合单位大政方针及总体工作计划进行工作布置 (主要是项目支出) , 往往是实际工作已过半但预算下达才到基层, 甚至是有的预算没得到批复但是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收费站项目支出影响小, 但是公路养护项目多、任务重, 预算下达不及时经常引起资金困难, 直接影响养护工程进度, 尤其在实行事企分离的养护市场化操作后, 预算的及时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二) 日常公用支出某些项目的定额难以确定

主要是缺乏确定定额的基础数据, 统计数据经常不完整或时间滞后, 核定的经费与单位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例如水、电、车辆费用、会议等支出, 油料涨价了, 而预算却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另外, 受预算制约, 按既定公用经费标准核定的预算较紧, 供给水平较低, 致使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支出频繁。

(三) 国库集中支付未考虑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

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具有季节性强, 资金的使用相对集中。我省每年的2-8月是雨水较多的季节, 对施工有较大影响;而9-12月雨水较少, 是施工的黄金季节, 在这个时段需要大量资金, 如果资金不及时到位, 将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若财政总是按月或按季均衡下达资金, 这将会造成资金的到位与项目进度不协调。每年1-3月是资金需求量最大时期, 而财政预算尚未批复, 应付的工程款及人员工资不能及时结算, 这将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引发拖欠工资及工程款等问题。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等任务较重, 公路塌方、水毁、车损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每天均必须进行路面清扫、修补和清障施救, 定期进行路面灌缝、绿化养护等。如果实行养护资金国库集中支付, 难以保证资金的足额及时支付, 从而影响各管理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正常养护、施救工作的开展。

(四) 政府采购项目目标难以实现

推行政府采购是强化财政管理职能、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 是有效实现宏观调控和保护国内工业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购有利于强化支出预算约束, 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实际工作中存在收费站、路政队、养护所分布在公路沿线, 距离政府指定采购和服务点较远, 采购的间接成本较高;政府采购目录更新间隔一般在一年以上, 而各部门从提出购买申请到批准采购的时间也需要一段时间如, 公路部门为维护监控需要的电子设施价格更新较快, 从而没起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二、完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财政支出管理途径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转移到部门, 以部门为依托, 围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形成宏观的财政支出管理系统, 从而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部门财政支出改革的深化对提高管理处的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来完善各管理处的财政收支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 强化基础, 注重科学

围绕公路管理重点, 结合公路管理特点, 既要遵循“一要吃饭, 二要建设, 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的原则, 又要充分运用收付实现制和零基预算原则, 注重科学, 强化基础, 摸清家底, 做好管理的量化工作。

1.人员经费确定依据。及时掌握单位人员编制情况并上报预算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单位工资数据库,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实有人数、国家确定的工资标准、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津补贴标准编报。

2.公用经费基础数据的确定。必须摸清家底, 提供依据。重视源头管理, 掌握单位公共资源配备情况, 例如建立台账制度, 一台设备或一个类别一本台账, 每年末登记其真实的损坏程度, 按照损坏程度测算维修保养费用, 由专人负责并与绩效挂钩, 进行动态管理。资产的增加与减少严格按规定程序处置, 强调增减具体原因、及时上报管理部门。一方面管理处必须加强车辆保养管理, 另一方面必须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其使用情况, 使之了解基层实际需求, 制定相关措施, 灵活调整预算。同时提请上级管理部门深入管理处调查研究, 及早为管理处解决问题。

其次, 必须对单位用水、用电、交通费、会议、培训等办公活动支出进行量化, 并且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而相应增加。这意味着各管理处必须强调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注重原始凭证数据收集。特别是对一些设备配备标准没有规定的, 必须以严谨周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通过不同部门了解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从而获得完整、准确的统计数字, 提升预算编制的真实性、科学性, 也使上级预算管理部门得到切合实际的定额基础数据。针对各项支出特点制定不同的编制方法, 避免支出计划的频繁追加和部门支出预算额度的节余, 增加预算的可行性, 真正做到执行预算, 增收节支, 使管理效益和资金效益达到最大化, 完善预算定额体系。

3.专项支出的确定。专项支出的确定必须注重科学性。它是公路管理部门的重头戏, 如养护的日常养护、大中修专项、路政理赔款支出、清障支出等养路专项支出。各管理处必须做好管辖范围内养护公路的情况摸底、车流量调查, 研究养护成本的真实构成, 工程材料价格浮动情况, 数据内容详细清晰。注意经常性科学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钻研项目的认证方法与程序, 明确项目支出内容和规模除考虑定性及定量规定外, 还要对项目支出实行绩效管理。公路系统养路专项各明细项目采用绩效考核来降低养护成本, 提高养护质量, 节约养护资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二) 精心考虑, 强化预见

在保持预算管理严肃性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数据变化, 包括不可抗力及突如其来的主客观因素, 要求预算部门有充分的预见性, 早做准备, 建立预案机制, 留有机动预算部分, 弥补预算漏缺, 避免或减少追加支出。

(三)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保障政府采购有效执行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试行以来, 运行平稳, 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建议建立适合高速公路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批准设立公路特设账户, 优化拨款程序, 以便公路预算资金周转速度更快、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公路行业建设、养护任务重, 资金需求量大, 突发事件较多, 业务广泛, 如果只设立每日清零的财政零余额账户进行授权支付或者由财政直接支付, 而不在账户上保留任何资金, 这将给各管理处带来许多的问题, 因此建议财政部门批准各管理处设立特设专户, 用于意外支出、各收费站的周转备用金, 施工单位施工押金和质保金。对不同类型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政府采购和市场询价相结合, 避免无效开支, 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

改革开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只有进一步深化高速公路财政收支改革,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透明、合理的财政支出运行机制, 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使管理处财务预算管理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古尚宣 财政体制改革后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交通财会》2006年02期

上一篇:网络通信的安全和防护下一篇:伺服系统的发展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