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基金(精选12篇)
可持续发展基金 篇1
摘要:本文中所指的管理人独立性不足对基金发展的限制主要是指, 基金管理公司由于与其他基金当事人或市场交易主体的利益关系所致的, 基金管理公司不能代表基金委托人的利益等其他不利于基金业发展的现象出现。本文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入手, 对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基金管理人独立性不足在基金运营各环节表现出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独立性,问题,对策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 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 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基金管理人管理, 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2004年《证券基金投资法》实施以来,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表1表明了我国1998-2006年基金业发展的状况。如此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一些威胁进一步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基金网 (中金投资) 及相关数据统计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问题审视
基金的三方当事人是作为基金的出资者的基金委托人即受益人, 负责基金资产用途监督和保管的基金托管人, 以及负责募集和管理基金资产的基金管理公司即基金管理人。
虽然托管人的独立性是更常见的提法, 但笔者认为, 鉴于基金管理人在基金运作的核心地位, 其独立性对于基金业的健康运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其内涵也更加丰富。基金管理人的独立性体现在基金运作的各个方面:在基金管理过程中, 基金管理人与公司股东、关联方相对独立, 当股东关联方与基金持有人等发生利益冲突时, 坚持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在基金营销方面, 在选择营销渠道时避免与代销者利益勾连;在基金托管过程中, 与托管人没有利益勾连, 能够让托管人充分监管。
(一) 基金管理过程中, 股东与关联方利益影响基金管理人投资决策
本文所说的基金管理人的独立性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体现在, 基金管理公司中的实际负责基金资产投资交易的部门, 应该在基金管理的过程中履行“信赖义务”, 包括“关心义务”和“忠实义务”, 尽力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在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与公司、股东有关联关系的机构和个人等发生利益冲突时, 投资管理人员应当坚持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 不得在处理业务时考虑自己利益或为他人谋利。
但是在现实中, 这样的规定是难于实现的, 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分析:
1. 基金管理公司与其股东的利益联系使得基金公司可能背叛委托人的利益。
基金管理人是基金的组织者和基金资产的实际管理者, 在基金运作中起着核心作用, 鉴于这样的特殊地位, 我国对基金公司的股东成分有着严格的准入管理, 要求持有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最高比例 (不低于25%) 的股东从事证券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信托资产管理或其他金融资产管理业务。从而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一般都是证券公司、银行或信托公司, 他们经营的金融产品很可能成为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资产的投资对象, 这样的联系促使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产生, 即委托人希望资产增值最大化和代理人期望代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发生了偏离。基金管理人与股东的连带关系极易引致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2. 基金管理公司特殊的经营对象和市场定位可能产生损害持有人利益的关联交易。
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两个或多个基金之间的交易。如基金管理公司两只旗下几只基金“对倒”, “牺牲”某只基金的持有人的利益, 促成向其他持有人的利益疏导;共同交易的产生, 即基金管理人与处于交易的同一方的基金共同与第三方进行交易, 这其中也会导致基金管理人与基金之间的利益冲突;基金管理公司令其基金经理运用基金资产为其控股股东的新股承销、配股甚至自营业务服务, 或令其通过高买低卖方式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基金管理公司为追求自身利益, 可能进行上述交易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
(二) 基金营销过程中, 基金管理公司营销渠道狭窄影响营销成效
本文所说的基金管理人的独立性在基金营销方面的具体应用体现在, 基金管理公司应该能够在真实披露信息的基础上发现效率高、效果好、畅通的基金销售渠道。目前我国基金销售以银行代销、证券公司代销、基金管理公司直销为主, 销售体系呈现“以银行为主、辅之以证券公司代销和基金管理公司直销”的格局, 这一体系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1. 代销的渠道模式存在着内在的缺陷性
不论是银行还是证券公司, 都缺少对基金产品非常熟悉的专业人才, 而基金销售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人员对基金产品的熟悉程度及理财咨询能力。
不论是银行还是证券公司, 其与基金公司的业务都有内在的矛盾。对于银行来说, 基金产品是储蓄等银行业务的替代品, 银行不愿意放弃吸收存款———商业银行贷款、结算等主要盈利的基石, 积极投入基金销售———收取有限的代理费用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存款数量这一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的压力下, 也必然会消极应对基金代销。随着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 商业银行将开发各种理财产品, 直接为客户管理资产, 那时其对于代销基金的热情会进一步减退, 这都对基金营销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证券投资公司也是相同的道理, 交易佣金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转存利差两大部分构成了证券经纪业务的主要收人。而证券公司代销基金, 一方面将使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减少, 进而减少转存利差收人, 同时又使原来买卖股票的客户变成买卖基金的客户, 进而减少了券商股票买卖佣金收入。这种业务冲突, 使得证券公司尤其是证券营业部对代销基金缺乏积极性。
然而, 与有限的销售成果相比, 代销基金的成本却并不低, 代销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利润大打折扣。根据2009基金年中报数据统计, 09年上半年, 基金业获取的管理费用总额为126亿元, 扣除给银行的奖励, 只剩80多亿元;而银行获取的托管费及销售费用, 估计超过90亿元。
2. 代销影响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性
商业银行网点众多, 客户广泛, 支配着大部分金融资源;证券公司对证券市场的参与度较高, 具有无可比拟的投资视角, 代销机构在基金销售方面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 这也是基金管理公司选择这些机构代销基金的原因。但是基金管理公司也因此与这些机构产生了利益的勾连。银行作为主要的代销渠道, 在某一基金是否获得充分营销, 营销是否成功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时, 银行的重视可能直接决定某一基金募集资金的规模。这就使得基金公司产生了对银行实行利益传送的动机。而银行会因为利益原因无法对代为营销的基金产品一视同仁。证券公司在代销由自己为主要发起人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产品和其他产品时, 也会优先向投资者推介本公司控股或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产品。但这使证券公司代销基金失去了公正性、客观性, 投资者对其购买基金的咨询建议难以完全信赖, 因此必然影响其代销基金的效果。
基金交易佣金按理应当用于换取券商高质量的投资研究服务, 以提高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投资回报, 但是为了调动券商代销基金的积极性, 基金管理公司将交易量与券商基金代销业绩挂钩, 这固然提升了券商的基金代销热情, 但却是对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极大损害。
3. 我国基金由“推销”到“营销”尚需进一步努力
营销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推销或销售促进, 而是包括了基金产品、价格、促销、市场定位等等诸多活动。基金市场营销要围绕着投资人的需要开展一系列的产品设计、销售、售后服务活动。
在产品设计方面, 我国基金产品设计并没有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风险和收益偏好, 把所有潜在的投资者细分化类, 大多数产品无差异。
在销售方面, 我国基金营销多依赖人际关系和客户资源而不致力于以产品吸引投资者, 依赖费率优惠等商业促销手段而不是产品的差异性和特点作为争取客户的主要手段。在宣传方面, 侧重以广告宣传、形象宣传为主的大众宣传, 较少根据特定服务对象开展针对性营销, 总体而言缺乏销售整体性。
在售后服务活动方面, 在首发以后持续营销投入不足, 仅停留在维护的层面。很多基金公司都是在没有新基金发行或新基金发行困难的时候才进行持续营销, 持续营销意识还不够强。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存在区别对待基金的首发和持续营销是基金营销管理理念和策略方面的缺陷, 基金的营销工作与其他基金产品的营销工作倾向于将人为地割裂开来, 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这就导致基金持续营销力度不足。
(三) 基金托管过程中, 基金管理公司“俘虏”托管方影响基金托管方监管效果
本文所说的基金管理人的独立性在基金托管方面的具体应用体现在, 基金管理公司于基金托管人没有利益勾连, 能够让托管人充分监管, 防止基金资产挪用, 安全保管基金资产。这对于整个基金业的效率至关重要。但是事实上基金管理公司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将作为监管方的基金托管人“俘虏”, 基金托管人监督投资运作之职责难以完成, 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 托管人监督具有软弱性。
托管人是由作为基金发起人的基金管理公司或其关联方选任的, 可被基金管理人经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撤换, 其地位很大程度受到基金管理人的左右。与此同时, 基金运作中, 基金管理人直接通过席位到交易所进行交易, 基金买卖交易指令下达之前不经过托管人监督, 在重大交易前没有义务向基金托管人报告义务, 托管人只有在交易所闭市后进行数据分析后才能得知当日投资行为是否违规, 是事后监督。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及时有效的监督无法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托管人监管的软弱性。
2. 基金托管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新的业务收入。
一方面商业银行一般按基金资产净值0.25%的费率逐日计提托管费, 其费率固定性决定了商业银行没有动力对所托管的基金资产进行严格的监督;另一方面, 托管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一项新的利润增长点, 托管人和基金公司于是成为了提供服务者和客户的关系, 作为提供服务者的商业银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大笔的托管费用收入, 为了留住“客户”, 有极大地动机对基金管理者提供便利, 所以对各种公告和报表的审查往往流于表面形式上的审查, 不会进行实质性的监督和控制。
3. 托管银行市场准入门槛高导致了备选基金托管人的范围狭窄。
截止2006年基金托管业务参与的主体只限于12家银行, 几大银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基金网数据整理
(如图) 。随着托管市场的竞争, 准入标准为实收资本不少于8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 参与基金托管的主体只有最大的五家商业。这导致了垄断的产生进而影响托管效率, 一方面托管费用高昂, 这笔费用由基金管理公司间接的转嫁给了基金投资者;另一方面, 基金托管公司由于得不到充分竞争, 很难有动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改善自身托管业务水平。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一) 增大管理人利益对委托人利益的相关系数
基金管理公司中负责基金资产投资的部门与其公司股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鉴于基金管理公司特殊的经营对象和市场定位, 基金管理人的关联交易的发生也难于仅从法律方面控制。因此我认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思路在于尽量减弱个别大股东的作用, 同时增大管理人利益对委托人利益的相关系数, 弱化股东和同业等方面对基金管理人的影响。具体做法如下:
1. 应鼓励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
这使得基金管理人员成为基金持有人之一, 有利于基金管理人员与基金委托人利益趋同, 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基金管理者对股东的服从效应。
2. 基金管理公司的报酬制度应当改革。
切实履行《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 将基金公司业绩纳入基金管理费提取决定因素, 基金管理人的报酬按年底基金净资产值的一定比率计提管理年费, 促成基金管理公司与委托人利益一致性, 从而强化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
3. 适当分散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扩大基金管理公司股东范围。
股东的分散化可以防止个别股东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特殊控制和直接干预, 防止股东“胁迫”基金管理公司向其输送利益的发生, 并且在大股东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作用。
(二) 创立专业基金销售机构完善基金营销制度
虽然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产品的设计者和基金的投资管理者对基金运作流程的了解程度和对销售的动机都无可挑剔, 但是基金管理公司直销面对成本过高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 最好的改善基金营销渠道的方法是发展专业基金销售公司, 构建基金超市———以基金代销为主要业务的独立的金融销售机构。其优势如下:
1. 产品丰富性。
这一销售机构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不同风格的基金产品统统纳人自己的销售平台, 方便投资者选购基金产品, 的同时节省基金公司尤其是小型基金管理公司的销售成本, 提高整个基金行业的效率。
2. 地位独立性。
基金销售公司独立于各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三方, 与基金管理公司没有股权关系或其他利益勾连, 能够做到对所有基金产品一视同仁, 其评价或推荐的客观性由于现有的代销机构。
3. 经营专业性。
金融销售机构作为一个专业机构, 雇佣又资格水平的基金评论人和咨询师, 为投资者提供基金分析评价、组合投资等方面的客观公正的专业咨询服务, 指导投资者根据自身的理财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并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反馈投资者的需求等信息, 帮助基金管理公司开发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基金产品。
基金销售人才的培养和销售经验的积累为基金销售奠定了基础;基金稳中有增的需求为基金的销售提供了市场空间;基金营销监管方面法规的完善为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我国发展专业基金销售公司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应当注意, 为保证服务的可信性, 基金销售公司的人员不能在基金管理公司兼职, 而且对持有股票和基金的种类也应有所控制。
(三) 立法市场双管齐下, 提高托管人监督水平
首先在机制上, 改变我国的基金托管人选择方法, 将托管人的选择权直接交到基金持有人手中, 让托管人真正成为持有人的代理人去监督基金管理人, 增加托管人地位的独立性, 减少基金管理人与其的利益勾连。同时, 适当降低托管市场准入门槛, 使得基金托管市场的得到充分竞争, 从而控制托管费率、提高托管人监督水平。
其次在立法上, 法律应该对托管人监督职责是监督权利还是监督义务、基金托管人“应知而未知”的情形下违反监督义务的主观要件、托管人获取信息的义务和权利, 以及为获取信息进行评估和监督的主动性进行明确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基金 篇2
一、组织部门:工信部—科技司、电子信息司、软件司
二、申报时间:3—4月
三、扶持额度:200—400万 最高2000万
四、支持方式:
1.招标类:明确项目方向、产品、技术领域,对项目的要求、产品、技术较 细化(指定某些产品和技术)。申请的金额根据课题的需要一般为500 万,最高2000万(因专家评审和评估申报时需将申请额度降低)
2.非招标类:征集领域不细化,不指定产品和技术,符合支持领域即可。一般 项目200万,重点项目400万。支持领域:
(1)软件:软件与服务外包
(2)集成电路:①信息安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②集成电路用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3)计算机与数字化产品
(4)数字音视频产品
(5)电子基础产品:①关键型新材料
②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生产设备研发
(6)通信产品 3.倍增计划:指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品或技术,完成成倍增长值。支持金额不超2000万。
(1)销售不超8000万(2)承担过电子信息发展专项
六、申报要求:
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本200万以上,成立2年以上; 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1.有必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设备; 2.在申报的领域具备技术成果。
电子信息发展基金
主管部门:工业与信息化部 申报时间:每年的3、4月份 资助额度:最高200万-400万
项目介绍:要求公司成立两年以上,注册资金200万以上。用于对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及中间试验阶段的必要补助。项目承担单位需配套等额以上自有资金。用于对行业内大型企业和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影响深远的重点研发项目的必要补助。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法人资格。
2、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3、必要的研究与开发条件或生产设备、设施。
民航发展基金始末 篇3
争议不断
民航发展基金的前身是机场建设费。机场建设费从1992年开始征收,迄今已经20年,最早是在温州永强机场收取,原因是该机场并非国家投资。随后,国内机场为了各自收益,都跟随开征了机场建设费。但这一收费直到1995年才有了条文依据,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国家计委、民航总局《关于整顿民航机场代收各种机场建设基金的意见》,从此“国内航班另收50元,出境航班另收90元的机场建设费”便有了合法身份。
此后,每年的两会期间就有不少代表提出机场建设费应当废止。到了2010年,财政部网站公布了“关于机场管理建设费和旅游发展基金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继续征收机场管理建设费和旅游发展基金。”
机场建设管理费一收就是20年,质疑和争论一直不断。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机场征收机场建设费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公开透明上。这也让不少人产生怀疑,有限的财政是否有必要拿来补贴上市公司?20年的机场建设费征收总额已逾千亿,除了公开过部分的收入支出数据外,并未公开具体支出去向,也从未有权威审计机构给予披露。
某航空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杨女士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表达了她的看法,她也想借助媒体澄清一个事实。就是所谓的机场建设费,或者说是如今的民航发展基金,其实都是航空公司替机场代收的,只是留下1%的代办手续费。等到每月底,留够手续费,其余全部直接划到民航总局的账号里面。然后民航总局再把这笔钱用在机场建设方面。
至于为什么把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合并为民航发展基金,杨女士首先将合并之前的机票价格构成做了介绍。原先从支付形式上机场建设费与机票是分割的,因为旅客在买完机票后,还要再排队去交50元的机场建设费;而民航基建基金则是内化进机票价格中的政府性基金,该费用是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之一部分,反映在票价中,所以这就导致了机票成本复杂化。再者就是繁锁了旅客买票的程序。所以两种费用合并之后,不仅简化了旅客的购票手续,而且使费用的分类变得更简洁。航空旅客可以按照标准缴纳民航发展基金: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每人次50元;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出境的旅客每人次90元(含旅游发展基金20元)。
当然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在2015年12月31日后乘坐飞机购票时,还要不要缴纳民航发展基金。对于这个疑问,杨女士的回答是,这属于国家宏观政策,作为航空公司是难做判断的。随后记者又联系到财政部收费基金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记者,民航发展基金的征收是到2015年结束。但以后是否还要继续征收,要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定。
靠基金还是靠资本?
记者想进一步弄清楚,民航发展基金到底是如何在乘客和航空公司和机场三者之间循环的。杨女士告诉记者:“除了为机场代收民航发展基金外,我们航空公司同机场还有好多的经济往来,比如我们飞机停场的时候要交给机场起降费;旅客办登机牌时是由机场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因此我们要给机场代理服务费;还有如果飞机靠不了桥,游客坐摆渡车到飞机上,我们也要给机场付费。反过来机场的工作人员乘坐我们航空公司的飞机,我们在机票价格上有一定的优惠。因此,每月月底航空公司的财务和机场的财务都要去民航总局去做抵账业务,把互欠的部分抵掉。”
通过此番解释,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旅客乘坐航班是其与航空公司做合同交易行为,而非与机场进行交易;旅客与机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基于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合同交易行为,如航空公司向机场支付的飞机起降费、民航发展基金等。而机场则为航空公司提供服务。那么,民航发展基金,则意味着是旅客向服务提供商的第四方(机场)支付了费用。
“其实就是这个逻辑,但是民航发展基金属于行政事业收费,是政府征收的。在人们心里,只要是政府征收的费用,不管合不合理,我们都要去执行。” 杨女士说道,“不过,机场建设费是否该征是可以讨论和商榷的,譬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这个费用是不用交的,因为那里是市场化运作。个人可以投资机场,可以独自投资运营。中国机场是国家投资建设,国有化成分很重,那么国家的财力肯定不足,所以要征收政府基金。如果以后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政府性基金就会逐渐消退,让机场、铁路、公路,完全是资本化运作,让民间资本进入。”
好多人都认为,民航发展基金已经成为机场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如果2015年取消是否会对机场利益造成损失?杨女士和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的春运期间是民航旅客吞吐量最多的时间,大概持续40多天,在2013年春节期间旅客的吞吐量是3800万,流量比较集中而且比较大。那么按正常情况,这个数字除以一半为1900万人次。那么按两个月的时间算是1900万人次,一年有六个两个月,全年民航公司的乘客吞吐量就在1亿左右人次。那么按一个人要交50元的民航发展基金来算,就是50亿元。如果不收的话,一年就损失50亿元。但是对于机场来讲,她个人认为,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这50亿元要减去成本费用,还要减去征收手续费,又要分摊到各个机场公司,最后各地得到的民航发展基金也就不多了,以首都机场为例,投资建设要上百亿的资金,经过分摊下来的政府性基金真正能起到多大作用,也有待商榷。
另外杨女士还说:“现在航空公司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其实已经不怎么依赖政府补贴了,国家拨的钱远不如我们交的钱多,其实里外都是我们兜里掏的钱。并且一些机场和航空公司已经上市,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所以支持某项事业的发展,是靠资本市场运作的,比如通过股票市场定向增发一些股票和发一些债券。所以民航基金如果取消,对我们讲也是能够接受的。”
谁来决定去留
不过据记者了解,即便企业能够承受,但是要想取消,难度也会相当大。中央财经学院财政管理系主任肖鹏告诉记者,取消政府性基金涉及到部门利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政府性基金的取消难度不大。如果是一个垄断性的市场,其难度就会较大。像机场建设费从温州一个机场实行,最后扩大到全国。收了20年,1000多个亿,无可否认会涉及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利益,取消的抵触情绪较大。
一张小小的机票背后是一项数额庞大的基金,以及这项基金所涉及到的各个利益部门。民航发展基金以后的路该怎样走,目前谁也不能确定,那么该由谁来决定它的去留呢?
可持续发展基金 篇4
1 我国缺少人民币基金募资渠道
从国外的实践看, 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人民币母基金 (FOF) 是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的四大投资者。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不能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 全国社保理事会和保险基金已获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社保基金的投资一直比较谨慎, 投资步幅较小, 而保险基金在2010年9月刚刚获准投资私募股权基金, 截至2010年年底, 还尚未进行实际性投资。
我国现有的人民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基本情况如下:
(1) 社保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现状。据全国社保理事会公布数据, 2010年社保基金总量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1000亿元人民币资金可投向股权投资基金。截至2010年6月底, 社保基金先后投资了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弘毅投资基金、鼎晖投资基金及中信产业基金5只基金, 人民币投资总额累计70亿元人民币, 外币投资总额累计1500万欧元。相对1000亿元人民币的可投资金额相比, 社保基金已投资金额尚不到10%, 这说明社保基金的投资潜力还很大, 也可以看出社保基金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非常谨慎, 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选择比较苛刻。
(2) 保险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现状。2010年9月3日, 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 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股权投资基金, 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截至2010年年底, 据保监会公布数据, 保险公司总资产已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将有20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资金获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 国创母基金。国创母基金由国家开发银行 (以下简称“国开行”) 联手苏州工业园区成立, 总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 期限12年。首期资金150亿元人民币, 分为PE和VC两个板块, 由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苏州创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主体。基金管理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制, 注册地在苏州, 主要投资国内优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PE板块名称为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 规模为100亿元,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承诺出资50亿元;VC板块名称为国创元禾创业投资基金, 规模为50亿元,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承诺出资30亿元。
2 发展人民币母基金 (FOF) 的重要意义
与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相比, 人民币母基金 (FOF) 更具市场性和专业性, 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人民币母基金 (FOF) 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方面重要作用:
(1) 解决信息不对称。人民币母基金 (FOF) 由专业人士组成, 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有较成熟的经验, 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较好方式。人民币母基金 (FOF) 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对解决信息不对称有较好帮助, 一方面有利于全面了解基金的各方面信息, 如某只基金的同业竞争力、投资偏好、基金净值、以往投资回报率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某只基金的管理团队作出准确的判断, 对管理团队的把握和判断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收集数据就可以做到的, 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经验的积累, 某种程度上有偏重感性的因素, 普通的投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2) 增加投资实力, 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市场上基金的绝对数量很大, 但真正优秀的基金比例很小, 基金与基金之间的回报率相差很大。而绝大部分优秀基金都处于资金充裕的状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需要外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 普通的投资者很难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 而这恰恰是母基金的优势所在。
母基金集合普通投资者的资金, 使集合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大, 在与优秀基金的投资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优势。同时, 母基金也会根据自身经验, 去主动培养和筛选一些优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通过母基金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是普通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较好方式。
(3) 分散投资, 有效控制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存在的行业, 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往往要承担高风险。而对某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而言, 高收益往往代表着过去, 过去的业绩不一定能够代表将来的业绩, 而过去的安全也不能降低将来的风险, 所以只投到一个基金或者两个基金, 风险是很大的, 要做到有效的风险控制, 一定要进行分散投资。
普通投资人受到资金量的限制, 很难做到分散投资, 母基金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将风险和回报率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当然在此过程中, 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分散投资获得的投资回报会相差较大。
3 发展人民币母基金 (FOF) , 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目前, 我国各地方政府先后成立的引导基金已经具备了人民币母基金 (FOF) 的一些雏形, 但其规模和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国创母基金是一个市场化母基金的探索, 但其规模还远远满足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资金需求。我国人民币母基金 (FOF) 发展相对滞后,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人民币基金是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导力量, 而人民币母基金 (FOF) 是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发展人民币母基金 (FOF) , 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锋, 胡渊.金融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基于案例的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8 (12) .
[2]何小锋.FOF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前景[J].资本市场, 2010 (8) .
[3]董明璐.FOF在中国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J].经济视角 (下) , 2010 (11) .
科研发展基金操作流程 篇5
1.科研发展基金来源:项目结余经费及项目预留经费未开支部分。科研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填报科研项目结题经费分配审批单,项目结余经费按照2:4:4比例分别转入校区、大单位、室下设科研发展基金账户。
2.科研发展基金用途:用于支持科研课题预先研究、科研产品试制、学术交流活动、为部队服务活动及科研条件建设等。3.科研发展基金开支范围:根据基金支持内容确定开支内容,一般为设计费、材料费、设备费、外协费、差旅费、讲座费等。
4.科研发展基金开支程序: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实施经费预算开支。在各级科研发展基金管理单位(校区、系、室)确认账户具备足够可开支经费前提下,随时由各级基金管理单位下达基金支持项目(如**测试设备试制、**实验设备购置),明确项目组长及成员;由项目组填报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审批单并编制该项目经费预算,经室、大单位、科研处、财务办审核后,报校区首长审批后生效;在单位科研发展基金下设科目开支。
可持续发展基金 篇6
本文借助百度的新闻搜索功能,分别以“基金业”、“基金公司”为关键词,对2002-2011年间的新闻标题进行搜索,搜集资料文本达58万字;利用词频分析软件,提取关键词,并以人工介入方式删除无关词汇,整理出高频词(通常指排名前30位的词汇)进行新闻热点的分析,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热点进行梳理。
基金行业十年高频词解析
基于所得的词频资料,统计出基金新闻十年高频词TOP10(见图1)。其中“银行”高居榜首,足见渠道对基金业的影响程度,与“申购”、“代销”一起构成基金发行的路径;“投资”、“证券”与基金有着先天的联系,自然位居前列;“规模”、“业绩”共同构成了“机构”发展的显性指标,而“经理”又是“业绩”的基本保证;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部门,“证监会”的高频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十年新闻标题的前30个高频词进行分析,可以观察到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1)证监会——获批、监管
证监会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十年新闻标题内容上看,证监会的职责主要涉及了基金公司的获准开业、基金行业普查、整肃行业违规行为、管理办法的颁布等,对基金行业进行宏观指导,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高频词中,“获批”、“监管”与“证监会”关联紧密,且排名靠前,这与基金公司的建立与产品的推出密切相关。同时,行业丑闻如“老鼠仓”、人事变动等,都使得“证监会”、“获批”、“监管”三词密切相关,证监会十年中始终维护着行业的有序发展。
(2)投资——专户、QDII
基金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都会触动媒体和投资者的神经。词频资料中,与“投资”一词相关且排名靠前的是“专户(理财)”、“QDII”。可见,随着业务和产品的不断拓展,媒体也在关注着理财方式的转变。QDII的出现与发展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媒体的报道也高频出现。首批QDII基金上市即遭遇金融危机,投资者损失惨重,成为当年报道的热点。自2008年3月,多家公司获得了专户理财业务资格,“一对多”产品的市场推入,种类的不断丰富,业务的持续发展,都时刻牵扯着媒体的神经。
(3)投资——收益、业绩
基金业绩和收益状况的预期会影响基金投资者的选择。“业绩”、“收益”的排名都很靠前,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尤其在走势看涨的牛市时期(2006、2007),两词的出现频率居高,媒体的态度也代表了投资者的心声。而行情欠佳时期(2009、2010、2011),投资者的利益损失惨重。基金业绩衰落特别是基金行业要采取何种策略渡过难关,成为整个媒体关注的焦点。
高频词历年变化情况
2002-2011年间高频词的变化情况折射出行业发展的热点转化(见图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2002年的高频词数目不到30个,可能原因是当时互联网业与基金业均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平面媒体与互联网互动有限,财经类网络媒体的发展亦不完善,报道形式单一,许多报道内容也处在试水期;另一方面,开放式基金发展初期,公司数量少、热点事件少、基金新闻曝光量不足。因此当年基金业的关键词基本停留在“获准”、“审批”此类字眼上,以及与行业管理部门有关的“证监会”、“控制”等词上。2002年的关键词表明了基金业起步阶段的状况,为基金业规模壮大打下基础。
(1)媒体对于银行的关注颇多,银行一直是基金购买的主要渠道
从十年整体来看,“银行”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除了在2002年没有出现,其余年份都高频出现,排名靠前且相对稳定,在2004、2005年都是第一高频词汇。在十年间销售渠道不断创新,银行一直是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基金的发行售卖与银行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互为因果,银行的动作一直是媒体聚焦的重要行业事件。
2004年是“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筹备期,对于新的尝试,行业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媒体、专家对金融混业经营的评价褒贬不一,传统基金公司受冲程度猜测不断。2005年“银行系”基金公司成立,引发媒体的关注。随后两年,媒体的报道关注于证监会、银监会的积极筹备,并向公众传达业界评论信息,聚焦混业经营的发展状况,这是也“银行”一词排在首位的原因。
基金发行的渠道争夺一直激烈。基金产品的增多,导致选择多元化,势必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所以,在产品设计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基础上,基金公司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银行渠道的支持。银行是基金发行依赖的重要渠道,网上银行购买等银行渠道的创新;银行、券商联手成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增加银行渠道,都是基金业的热点。银行的丝毫动作,都牵动着基金行业的神经。
(2)基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代销机构
“代销”一直是高频词之一,尤其在2009年以后,冲势迅猛。十年中,有关“代销”的新闻集中于代销机构的增加。与基金公司关联密切的金融机构中,银行和证券公司是首选,随着基金公司的发展壮大,基金产品的数量增多,代销机构从银行到证券公司,从全国性银行到地方银行,代销网络不断充实,如南京银行成为多家基金公司代销渠道,迎合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迅猛趋势。2009年以后,面对弱势行情,基金业信任度下降,业绩的话语权微弱,基金公司寻找另外的渠道进行品牌构建:按部就班地继续进行扩张渠道、服务发售、申赎、增加代销机构的工作。分散路径与投资者进行接触,进而对基金公司形成一定认知。
(3)理财成为基金购买新理念
自2004年起“理财”一词大规模出现,每年都会出现在高频词的前列。“理财”观越发被重视,基金公司被媒体誉为“低成本理财专家”,提供专业理财服务。2006、2007年的牛市,激发了全民理财的积极性,使得“理财”的出现率略有增长,基金公司高举“理财”旗帜,体现专业、负责的特点,媒体的报道量不断增加。2008年,“理财”一词位列高频词榜首位,专户理财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一对多”业务的开展,对于基金业务的发展与盈利起到推动作用,开启了基金多元化经营的新局面。行业十年的发展,理财观念深入人心,购买基金已经不仅是投资行为,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基金规模倍受关注
除2002年,“规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009年后,排位更加靠前。受基金业发展与资本市场走势影响,基金规模发生相应变化。2004年到2007年,起步阶段的基金业迎来牛市,行业规模不断攀升,2009年之后,低迷的大势使基金业规模增长潜力萎缩,业绩与规模分化明显,小微基金日益“横行”,规模缩水已是不争事实。同时,资产规模是基金公司的实力和在行业中的排名的显性指标,也是投资者和媒体评价基金公司的重要标准。媒体对于基金业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2011年多家基金公司规模缩水引发媒体大量报道,成为当年的热点。基金业的规模从膨胀到缩水的过程,媒体一直公正的见证者。
(5)基金公司批准成立数量呈递减趋势
“获准”、“审批”词频排名逐年降低,2003年位居首位后,位置逐年下降。行业初期,基金公司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2004、2005年之后,“银行系”基金逐个建立,加速了基金业的壮大,随着行情减弱以及行业规范的严格践行,基金公司的成立门槛提高,基金公司数量增幅逐步放缓,体现了基金行业不断发展成熟的态势。
(6)QDII理财产品较受媒体青睐
“QDII”是一个专业词汇,在整体排名上却表现出色:十年总词频总数排名居前列,2007年位居首位。从2003年我国筹办QDII以来,QDII的发展历经了筹划阶段、试点扩大阶段、加速发展的阶段。2006年第一只QDII推出,媒体报道层出不穷,对于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呈现观望态度,从规模上看,2007年成立的基金规模达到百亿以上,媒体报道集中于QDII业绩方面,词频分析数据表现突出。伴随着全球股市大调整,媒体对其关注热情递减。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QDII是一个新事物,QDII基金的成长,媒体一直担当着观察者与分析者的角色。
(7)各方对于基金业绩的关注不曾衰减
“业绩”一词自2004年起,词频排名较稳定,行情不佳的年份受到媒体关注更多,2008年以后,“业绩”一词排位更加靠前,并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基金行业的特点是“看天吃饭”,业绩存在明显波动。投资者选择基金的参考指标来自业绩,其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年末是“业绩”一词集中出现时期,各家媒体总结全年行业业绩情况,为公众提供客观信息。2008年后,资本市场的走势低迷极大影响基金业绩,高业绩是投资者的首要目标,业绩的下滑,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基金的业绩影响行业动态,面对行业声誉低落,基金公司另辟营销渠道维护品牌,受到媒体的报道、投资者的聚焦骤然增多,“业绩”一词的排名更加靠前。
(8)证监会对引导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证券基金行业的管理者,证监会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凸显。十年的词频整理资料显示:“证监会”平均排名第10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证监会的监督不断,引导不止,保证了行业的有序发展: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壮大,严格监管基金公司的成立;审核基金产品的推出;制定行业发展规范;制裁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行为。证监会出台政策在宏观上引导行业的发展,成为媒体把握行业态势的参考准则。证监会职能的行使和政策的颁布实施,都是媒体十年来追踪的热点事件。
(9)“老鼠仓”事件损害行业形象
“老鼠仓”在2007年第一次以高频词身份出现,之后几年频繁被报道。“老鼠仓”事件浮出水面,业界哗然,证监会对其进行严肃处罚,并采取措施杜绝再次发生,各界媒体密切关注事件的处理情况,期待证监会采取有效措施整顿行业不良风气。“老鼠仓”事件严重损害基民的利益,挑战基金行业的公平原则,更重要的是,基民对于基金经理的道德操守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对行业的不信任感,对于基金业产生消极影响。媒体几年的持续跟进报道,揭露内幕,报道证监会的相关举措。媒体的报道对业界起到警惕作用,促使整个行业严格整顿,维护基民利益。
(10)“灾区”、“捐款”成为2008年关键词亮点,凸显行业社会责任感
2008年“灾区”、“捐款”等非行业词出现在高频词前列,成为一大亮点。,各基金公司纷纷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凸显了基金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基金公司通过做公益的方式,给投资者留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媒体也崇尚引导社会道德走向的新闻,财经记者的报道把这种形象传播到投资者的意识之中。南方、博时等多家基金踊跃公司捐款,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汶川地震期间,53家基金公司捐款4619万元,基金业赈灾众志成城。
(11)基金业人事变动震惊行业与媒体
2008年起,“变更”的词数频增加,排名趋升,资本市场的不景气逐渐蔓延到基金业人事变动。管理与投研团队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基金的业绩和品牌形象。基金公司高层领导的更换,会导致公司的管理制度体系有所调整,基金经理的更换会影响基金的操作风格,基金业绩可能要经历一个过渡期。而股东的更换更可能影响到公司名称的改变。2008年以后,基金业绩普遍不佳,行业的动荡不断,多家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更换、跳槽,甚至股东的更换也很频繁,更增加了媒体的关注度。
可持续发展基金 篇7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基金家族,业绩持续性
0 引言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 目前资产总规模2.15万亿元, 基金管理公司已达70多家, 其中开放式基金产品超过1000只, 总净值规模2.09万亿元, 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782只, 净值1.65万亿元;数据显示, 开放式基金已是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运作形式, 基金管理公司成长为我国A股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显而易见, 面对数量众多的基金, 普通投资者一定难以作出投资选择。前期研究表明, 普通投资者偏好投资历史业绩排名在前的“明星基金”, 但“明星基金”的历史业绩是否能够代表投资者的未来收益?投资明星基金或者明星基金家族基金是否理性投资决策?本文通过研究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规律, 籍以回答上述问题。
早期国外于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 包括:Treynor (1965) 、Sharpe (1966) 分别提出Sharpe指数和Treynor指数;Jensen (1968) 提出基于CAPM期望收益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 又称Jensen指数;Lehmann、Modest (1987) 提出基金业绩评价的APT模型等。目前国外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 同时实证检验基金及基金家族的业绩持续情况, 而我国学者主要是参考国外的同类研究方法, 采用各种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基金业绩进行实证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相关研究结果包括:胡畏, 聂曙光和张明 (2004) 发现基金的业绩在短期内没有持续性, 基金长期业绩反而有一定的持续性;肖奎喜和杨义群 (2005)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短期内存在显著的持续性, 长期却不具有持续性;李雪峰, 陈曦和茅勇峰 (2007) 研究发现样本基金业绩整体不具持续性;俞雪飞和刘亚 (2012) 发现基金业绩在6个月的时间具有显著性, 3个月的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国内外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结论, 国外研究较多认为基金业绩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而国内的研究较多认为基金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1 实证研究
1.1 指标选择和研究假设
在已有的基金业绩评价理论中, 能够直观简单描述基金的收益水平指标是平均收益率, 但这一指标没有考虑到风险等因素, 并不能真正衡量基金的业绩水平。现代的基金业绩评价理论考虑市场风险问题, 引入基于CAPM模型对基金投资收益进行风险调整, 形成一系列的基金绩效评估指数,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詹森指数三大指标。
詹森指标是对基金绝对绩效进行度量的一种方法, 所得的数据是比较容易计算, 相较其他指标是最准确的, 本文选择詹森指数来衡量基金业绩。
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是指基金投资收益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一致性, 收益在一个时期表现好的基金, 在下一个时期表现依然好, 或者前期表现较差的基金在下期表现依然不如人意, 则说明开放式基金表现出了业绩上的持续性。本文主要考察明星基金业绩持续性, 其詹森指数为正, 因此对明星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采用这一理解。
基金收益来源可以分为一般收益率水平、市场风险水平、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才能和赢利的偶然性四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 拥有良好历史业绩的基金表明其拥有较优秀的基金经理, 同一基金家族中也更易受到关注, 获得更多的资源, 有能力继续保持其业绩优势, 因此假设明星基金及其家族能为投资者带来持续收益, 提出关于本文检验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假设:
假设:基金或基金家族业绩具有持续性。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对借鉴前期相关问题研究方法, 采用横截面回归法对以上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选择样本及样本区间在2006年1季度到2009年4季度 (共16个季度) , 42个基金家族115只基金的样本数据, 实证采用的詹森指数值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用STATA11.0进行统计分析。
1.3 实证研究
1.3.1 统计描述
基于詹森指数代表基金的业绩进行业绩持续性分析, 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 单只基金整体样本的詹森指数均值为4.7%, 其中最小的季度值为-52.4%, 对应在2008年3季度, 最大的为61.3%, 对应在2007年1季度。比较上证股票价格综合指数, 2006年4季度和2007年1季度上证指数收益率最高, 达到54.27%, 同时, 2008年2季度3季度上证指数收益率最低, 达到-21.21%, 跟整体样本基金的最小、最大收益季度基本吻合。
对于基金家族的詹森指数, 同样有类似的特征, 说明本文选用的国泰安数据库的詹森指数数据是可靠的。
1.3.2 基金及基金家族业绩持续性分析实证结果
本文选择对各个季度采用连续性分析, 即从2006年2季度开始, 将前一季度定为排序期, 将后一季度定为评估期。评估期与排序期各基金及基金家族的詹森指数进行回归。表2显示了各个时期的回归估计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单只基金总数15期数据有7期的回归系数β在5%置信水平显著, 平均来看, 样本单只基金回归斜率系数均值为0.039>0, t检验值为-2.025, 故在5%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 检验结果表明基金在考察期内业绩具有持续性。
从表2中可以看到, 基金家族的15期数据中有5期数据的回归系数β在5%置信水平正向显著, 但整体系数的平均来看, 样本基金家族回归斜率系数均值为0.032>0, t检验值为0.280, 统计不显著, 表明基金家族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注:*号为统计量在5%置信水平显著.
2 研究结论
综合基金及基金家族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得到一些结论:
2.1 单只基金业绩存在短期持续性
研究采用基金季度詹森指标, 使用横截面回归法和列联表法分别进行基金业绩持续性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开放式基金短期 (1季度) 表现出业绩持续性, 说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热手”效应, 对于这一结果, 可能的原因是在样本期间, 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 在2006年初到2007年末, 呈单边上涨形态, 而在2007年十月开始至2009年初, 基本呈单边下跌形态,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受资本市场收益的影响, 基金业绩表现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 表现出业绩持续性。
2.2 基金家族业绩整体不存在持续性
研究基金家族业绩使用同家族样本基金的詹森指数加权平均值衡量, 结果显示我国开放式基金家族的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结合单只基金业绩整体呈短期持续性的研究结果, 推断基金家族业绩内部各基金的业绩存在差异。由于基金的业绩部分源于基金的运营能力, 家族内部各基金存在基金经理不同、投资风格及能力的各种差异, 会造成家族内各基金业绩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被进行加权平均后导致基金家族整体业绩不再存在持续性。
总而言之, 基金及基金家族业绩持续性研究的结果, 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明星基金仅存在短期业绩持续性, 基金家族的业绩并不存在持续性。本文籍此研究结果, 提示投资者不应仅仅关注基金的短期业绩, 投资决策应规避对家族和规模的偏好, 应关注具有长期业绩持续性的高价值基金, 最大程度保障资金安全和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蔡奕奕, 邓超.基金家族与基金业绩相关关系实证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
[2]陆蓉, 刘亚琴.共持重仓股“变脸”对基金家族的连锁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 2009 (04) .
浅谈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会计核算 篇8
可持续发展基金 (或准备金) 是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步伐,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持煤炭企业在提高本地资源开采水平和安全保障度的情况下, 允许煤炭企业税前按吨煤提取的专项资金。可持续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企业难以解决的区域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因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等。
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可持续发展基金, 分两种情形, 对提取上缴的情形, 提取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设置“应付可持续发展基金”二级科目, 借方反映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上缴数, 贷方反映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提取数;对提取可持续发展基金由企业专户储存的情形, 按照《新会计准则应用研究———煤炭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相关规定, 提取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在“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 设置“应付可持续发展基金”二级科目, 借方反映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使用数, 贷方反映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提取数。企业可以根据可持续发展基金项目的构成, 设置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山西省煤炭企业可以参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相关规定设置“矿山生态保证金”三级明细科目。
由企业专户储存的可持续发展基金, 企业按照基金管理的相关规定, 使用已提取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如能确定有关支出形成固定资产时, 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 设置“可持续发展基金工程”二级科目, 归集可持续发展基金列支的各项工程支出。
二、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核算分类
(一) 由企业提取向有关部门上交的核算山西省某矿业集团,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由企业提取向有关部门上交, 按照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基金实施方案中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计提标准, 对该企业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核算举例说明。
[例1]山西某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部门, 按照该月原煤产量60万吨, 按10元/t的标准计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并将提取的可持续发展基金600万元, 上交当地财税部门
同时:
(二) 由企业提取自设账户储存, 政府监管的核算
山西省属某矿业集团, 假定该企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由企业自设帐户储存, 对该企业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核算举例说明。
[例2]山西某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部门, 按照该月原煤产量80万吨, 按10元/t的标准计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将提取的可持续发展基金800万元, 存入银行可持续发展基金专户。
同时:
(1) 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部门, 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城市生态恢复规划, 支付矿区土地复垦资金300万元。
(2) 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部门, 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城市生态恢复规划, 支付117万元, 用于购置矿区绿化工程建设用移动输变电车一台。
(3) 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部门, 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城市生态恢复规划, 支付1200万元, 用于建设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项目尚未完工。
(4) 综合楼项目, 工程完工, 形成固定资产, 结算价为1200万元。
该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正常计提折旧。同时结转购建固定资产动用的可持续发展准备金。
(5) 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部门, 依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城市生态恢复规划, 按照集团公司与当地居民的相关协议, 支付城市水资源保护工程款1200万元。此时企业长期应付款———应付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生态保证金账户贷方余额只有1000万元。由于长期应付款———应付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生态保证金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水资源保护工程款, 可通过其他应收款由企业资金先行垫付, 在下次计提时冲回。
(6) 接上例, 月底按本月原煤产量120万吨, 按10元/t的标准计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1200万元。
同时冲回代垫的工程款
当然由于可持发展模式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需要根据当地可持续发展基金的相关管理办法, 对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更好地规范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核算。
参考文献
以科学发展观看我国私募基金发展 篇9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 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票据、债券、股票、基金、外汇和黄金等, 基本涵盖了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
基金是一种专家管理的集合投资制度, 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按募集方式来划分, 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 也就是说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 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 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 界定为公募和私募, 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二、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简况
我国的私募基金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异军突起, 虽然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性支持, 其运行和发展始终以地下或半地下的方式进行。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1993年至1995年, 是我国证券市场私募基金的萌芽阶段。这期间, 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从经纪业务走向承销业务, 大客户将资金交由证券公司代理委托投资, 与证券公司之间逐渐形成了不规范的信托关系, 私募基金初具雏形。大客户的委托投资基金大多发展为隐秘的一级市场基金。为了吸引资金, 一些营业部, 利用自身优势在一级市场认购新股, 实现较高的收益率和低风险效果。
2.形成阶段:
1996年至1998年是我国证券市场私募基金的形成阶段。此阶段上市公司将从股市募集来的闲置资金委托承销商进行投资, 众多的咨询公司, 投资顾问公司以委托理财的方式设立、 运作私募基金, 成为私募基金操盘手, 私募基金逐渐成形, 开始初步发展。
3.盲目发展阶段:
1999年至2000年是我国证券市场私募基金的盲目发展阶段。此期间, 综合类券商经批准可以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股票市场的较高收益使得大批上市公司更改募集资金的投向, 私募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 但更多地是以操纵股价等违规操作手法获利。
4.规范、调整阶段:
2001年至今是我国证券市场私募基金的逐步规范、调整阶段。股市持续低迷使得大批私募基金因亏损而出局, 大部分公司承诺的保底收益水平下降。在优胜劣汰之后, 私募基金正逐步走向规范。政策层面也有所松动, 开始逐步允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有限度地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私募基金操作策略有所调整, 如由保本业务向集中投资策略的转变;操作手法由跟庄做股到资金推动和价值发现相结合转变。
5.走向阳光化阶段:
2004年, 私募基金开始与信托公司合作, 推出信托投资计划, 标志着私募基金正式开始阳光化运作。
6.规范试点阶段:
2006年, 证监会下发了有关专户理财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 规定基金公司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的, 每笔业务的资产不得低于5000万元, 基金公司最多可从所管理资产净收益中分成20%。由于专户理财只向特定客户开放, 且有进入门槛、不能在媒体上具体推介, 事实上就如同基金公司的私募业务。
7.进入国际化阶段:
2007年, 《合伙法》颁布, 私募基金开始建立合伙企业, 标志着私募基金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三、我国私募基金可行性分析
经过证券市场近20年的发展, 我国发展私募基金的条件已经成熟, 无论是从市场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管理角度看, 发展私募基金都具有可行性。
1.私募基金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我国20多年的经济持续发展中, 个人资产在急剧增长。美林银行发布的《2005全球财富报告》显示, 2004年全球拥有流动性资产超过l00万美元的富豪已经达到830万人, 其中我国有30万人, 并以极快的数字在提升。同时,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运行结构的市场化, 社会上有大量闲散资金, 如教育基金、扶贫基金、互助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 都有保值增值的压力。私募基金的合法化, 将极大地满足这类客户的需求。
2.有投资经验的专业投资者队伍成长起来。
私募基金产权关系明晰, 利益约束硬化, 激励机制透明, 可以有效解决投资者和经理人的利益机制问题, 为优秀的人才最大潜能的发挥提供条件。因此, 私募基金的管理与运作实质上就是资本与智力相结合的过程。据调查, 目前地下私募基金管理层的整体素质较高, 其中博士和硕士所占比例相当高。在私募基金巨额收益预期的诱惑下, 不少证券行业的精英投身私募基金行业, 如券商的操盘手、研发专家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股评人士, 其专业知识深厚, 市场营销过硬。私募基金的投资理念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况, 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分散投资与集中持股、关注重组与关注成长性, 基金经理各有侧重。这为私募基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3.私募基金的内在规则已基本形成。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私募基金已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基金运行模式, 不少私募基金的内部运作甚至比公募基金更加公平严格, 更加接近国际水准, 部分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已开始运用美国的相关市场规则和公司管理章程。私募基金自身也在积极探索基金治理机制问题, 如一些地下基金邀请大投资者做基金的监管人, 大额投资须经投资人同意等。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的风险分摊机制上, 中国地下私募基金还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即基金管理人一般持有10%的股份, 一旦发生亏损, 将优先被用来支付, 以保证管理者与基金利益的一致。
4.我国已存在大量带有私幕性质的理财产品并得到相关法规认可。
银、证、信、保等金融机构自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 都带有“私募”性质, 并在各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制定的《金融机构从事理财业务管理办法》下统一理财产品的游戏规则, 如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息管理暂行办法》也体现了私募的特点:其第4条规定, 信托投资公司在办理资金信托业务时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其他公共媒体进行营销宣传;其第6条规定, 信托投资公司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时, 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 (含200份) , 每份合同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 (含5万元) 。显然这些规定都是针对私募基金性质的。
5.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降低。
在我国, 由于投资渠道单一, 可供资本主体进行投资品种很少, 致使金融资源过分集中于银行。同时, 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非常不健全, 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存在, 致使银行部门在信贷过程中, 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如果发展私募基金,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分流一部分银行存款, 分散银行部门部分金融基金。同时, 私募基金的灵活运作以及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 可以有效的提高社会投资效率, 改善社会经济, 促进基金业的合理有效竞争, 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 降低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
6.有利于我国证券业界提升创新管理能力。
从长远来看, 私募基金将在投资理念、投资目标、投资手法等方面对券商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券商业务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 促使券商业务格局发生变化, 形成以企业再造为核心的“大投行”业务链和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客户关系, 对券商形成资本品种创新的压力。
7.发展私募基金将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由于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私募基金的推出不仅增加了证券市场上的基金品种, 也拓展了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 随着私募基金纳入规范合法发展的轨道, 并且私募基金以其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机制, 将打破基金市场的垄断。引进竞争机制, 减少交易成本, 促进金融创新, 提高投资效率, 为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8.有助于资本市场多元化科学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建设, 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展私募基金可以提高市场流动性, 私募基金的良性发展, 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主体的多样化发展, 建立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机制, 提高市场流动性。发展私募基金, 有利于发展多样化的投资者队伍, 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四、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前景
私募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展十分快速, 并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同时也培育出了像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在我国, 目前虽然还没有公开合法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但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个人从事的集合证券投资业务却早已显山露水, 从一定程度上说, 它们已经具备私募基金应有的特点和性质。1996年我国的私募基金初具规模, 达到950亿-1100亿元, 1997-2001年私募基金每年净增加1000多亿元, 2001年达到顶峰7600-8800亿元。2002年以后, 由于证券市场不景气, 私募基金规模有所收缩, 但总规模仍在6000-7000亿元之间。中国私募基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力量。但美中不足的是, 它们只能默默无闻地生存在不见阳光的地下世界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基金市场的开放已为时不远, 国外基金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未来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由此, 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 应尽快赋予私募基金明确的法律身份, 让其早日步入阳光地带, 这不仅有利于规范私募基金的管理和运作, 而且可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减少交易成本, 推动金融创新, 并不断创造和丰富证券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 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私募基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 私募基金一般是封闭式的合伙基金, 不上市流通。在基金封闭期间, 合伙投资人不能随意抽资, 封闭期限一般为5年至10年, 故运作期稳定, 无资金赎回的压力。 (2) 和公募基金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相比, 私募基金在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 加之政府监管比较宽松, 故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隐蔽性、专业技巧性, 收益回报通常较高。 (3) 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与基金管理人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 故基金管理人的敬业心极强, 并可用其独特有效的操作理念吸引到特定投资者, 双方的合作基于一种信任和契约, 故很少出现道德风险。 (4) 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 能为客户量身定做投资服务产品, 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除投资全球股市外, 还大量投资外汇、期货等, 创造了很高的收益率。 (5) 组织结构简单, 经营机制灵活, 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自由度高。相对于组织机构复杂的官僚体制, 在机会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 私募基金竞争优势明显。
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私募资本。私募资本过去数年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收益普遍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正是吸引众多投资机构加快入华的主要原因。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作用越来越显著, 其功能的完善和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私募基金是一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后必然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领域, 发展私募基金成为了重要的任务之一。
五、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资本市场的基础是金融产品, 没有产品就没有市场。资本市场就是依靠股票、股权、债券、基金、信托产品、长期信贷等等的金融产品或者说资本市场工具才得以存在的。因此, 只有加强私募基金监管, 使私募基金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才能为资本市场有序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尚福林.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J].求是, 2006, (1) .
[3]胡平.我国发展私募基金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6, (10) .
[4]郭田勇.中国私募基金的监管与自律[J].西部论丛, 2008, (6) .
[5]符斌.关于我国私募基金发展趋势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5) .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大家谈 篇10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孙众望:建议现代种业基金在立足于给种子企业提供中长期金融支持时, 能够考虑多种融资合作方式, 除股权投资合作模式外, 中长期的债权投资合作模式也建议考虑。结合特定企业的特定需求, 提供相对丰富的金融产品组合将更有利于种子企业的经营发展, 同时有利于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统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最终实现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和种子企业的双赢。
深圳华大农业与循环经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承恕:种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型育种技术的加入, 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有望成为新品种培育的引擎。华大农业的全基因组分子育种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技术支撑平台, 希望能够与国内的种业企业强强联合, 发挥各自优势, 共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育种平台, 提升我国种业行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银琪:基金机构进入有几个好的方面:一个是优化公司的机构。原来我们国有企业一股独大, 都是政府背景, 股权改变对我们就是机构的不断优化, 原先我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机构, 现在基金进入了, 股东就有十家。
第二, 股权的优化促进资产结构优化。过去公司1亿多元注册资本、2亿多元资产, 大部分资产效率不高, 通过基金的介入, 所有资产全部进行剥离置换, 这样整个资产结构优化了, 我们信心更足了。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企业结构及时得到优化。过去更多是部门提出要求, 有些科学有些不科学, 现在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来决定。
抓住债券机遇 发展货币基金 篇11
截至今年上半年,易方达成为中国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规模最大的公司,旗下包括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在内,总规模已达到462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旗下债券类基金的加权平均收益率高达8.11%。“未来,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会使债券市场面临巨大发展机遇。”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马骏在易方达债券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促债市大发展
《经济》:请问马总,我国的债券市场现在是一个什么规模?
马骏:截至2011年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列全球第四位,目前债券托管量接近21万亿,占GDP的比重接近50%。其中信用债市场规模达5.1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0.6%,占GDP的比例也达到了12%左右。而到2011年底,全球债券市场规模约10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2%、总规模达36.4万亿美元,而包含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仅占11%。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还有大的机会,巨大发展机会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
《经济》:什么是金融脱媒?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是什么呢?
马骏:“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美国在“金融脱媒”过程中,最大的冲击是存款的流失,带来最大的好处是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迅速扩张。这跟美国当时的Q条例和通胀密切相关,大量中小投资者无法在存款市场获得在同业市场上的近10%的收益率水平,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面,众多的中小投资者选择了货币市场基金而放弃了存款。目前在美国,整个货币市场基金总量是非常大的。
“金融脱媒”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脱媒”现象非常显著,因此这些创新一定会带来整个债券市场飞速的扩张。“金融脱媒”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将推动民间资金“绕开”存贷款,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产生极大需求。
货币基金脱颖而出
《经济》: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会给中国的债券市场及业务带来哪些启迪?
马骏:首先,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扩张一定得益于金融脱媒以及市场利率化这么一个大的基础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未来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扩张有它真实而强大的基础。货币市场基金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要投资群体的投资工具,我们一定要为大量的散户投资者做好现金管理服务。
其次,对我们比较有启迪的产品是跟通胀指数挂钩的投资标的。美国二战以后通胀非常严重,投资者如何来对抗通胀、使购买力不因为通胀而侵蚀呢?一个较好的投资标的就是TIPS,它使投资者有了一种投资工具可以战胜通胀,非常适合养老金等长线投资者,而且TIPS的发行会使政府的债务融资成本下降。
还有一个是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投资标的的MBS。在金融脱媒过程中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增速的下降,使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风险增加,因而这些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资产应运而生。从国际间不同监管模式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这个产品市场规模的大小及成败与否,与政府是否起主导作用密切相关,政府需要在税收、法律监管层面以及对信用支持等方面对这一市场的扩大提供帮助。
《经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情况怎样呢?普通投资者对货币基金的认知度怎么样?
马骏:我国从2003年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诞生。随着这几年市场化进程与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存款比例在下降,债券投资比例在上升。同时,伴随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飞速的扩张,投资标的的增加,以及具有高度流动性资产的增加,使得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扩张具有坚实的基础。而且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中国证监会放开了原来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30%的比例上限规定。由于我国广大的个人投资者还是以存款为主,所以个人投资者在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比例比较低,大量的是机构投资者。另外,在同业拆借利率市场上资金成本和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间有一个非常大的套利空间,所以导致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货币市场基金中占有非常大的份额。但在美国,货币基金主要是个人投资者,65%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约30%。
完善授信体制 发展衍生品
《经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波动非常明显。为了规避风险,需不需要一些衍生产品,如国债期货来对冲它的风险?
马骏:这要对推出时机进行分析,因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波动比较大,推出国债期货会给市场带来一定风险。在美国的国债期货持有人中,套利者比重小,资产管理机构的仓位比较大。1976年,美国推出国债期货,这个时点正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之中。对比不同国家,可以看出,推出这个产品的时间点是不一样的。美国跟日本推出这个产品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推出的,而其他的国家都是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推出这个产品。我们要对这个推出时机进行分析,因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的波动会比较大,推出国债期货可能给我们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
《经济》:风险对冲后,怎么获得比较有吸引的收益呢?
马骏:银行提供完善的授信体系,保障投资杠杆持续稳定的获得非常重要。如果银行的授信体制不健全,不能通过增加杠杆只通过国债期货完全对冲掉风险,投资收益很难有吸引力。假设预期收益率为8%到10%,如果完全对冲后的无风险收益为2%,要达到预期收益率假设为10%则需要银行授信需保障提供5倍以上的杠杆。在目前的银行授信体制下,这种可行性是比较低的。
我国基金公司发展问题分析 篇12
一、法制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 我国关于基金管理和运作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这些法规尚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 给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
首先, 以信托为核心的契约型基金, 其治理安排存在最具争议的缺陷。契约型基金的治理基础是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关系, 理论上来说, 内部主要通过基金持有人大会来实施监管和治理, 外部主要通过法律、有关机构和市场等来治理。但实际上, 这种安排在未配备完善监管体制的情况下, 反而突出了一般公司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矛盾。基金投资者无论是在对于产品或是公司信息的知情权, 还是在基金运营、投资方面的决定权都处于极端的弱势。形式上存在的基金持有人大会极少召开。而诸如管理费用、基金规模、管理层激励等治理中的重大事项也是有基金公司全权掌握。这种类型的博弈往往导致基金管理人轻视投资人的利益, 而追求规模扩张后的管理费收入的最大化, 甚至不惜触犯法律法规, 来满足个人利益的膨胀。其次, 三方中的托管人理论上也肩负监督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的责任, 但是基于其收入来源一致性和投资专业能力的限制, 使得其对基金公司的监督, 不仅无力, 而且无心。第三,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内契约型基金中作用的发挥也很大为受限。
二、基金产品链条有待完备
基金运作的主要特点是集合理财、分散投资。各个投资基金在总的投资方向上都有所侧重, 或股票、或债券、或期货, 甚至指数、期权、权证等等。按照其投资对象、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国际成熟市场上, 基金品种繁多。多种类型的基金品种是活跃基金市场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资金来源、不同的投资目标与策略、不同的投资领域、不同的运作方式和操作风格, 不仅给投资者以充分的选择余地, 几乎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不同偏好, 而且在各自领域发挥特定的作用。但是, 我国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开放式基金产品, 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 都相当单薄, 投资者可选择余地相对偏少。基金投向大多集中于股票市场, 债券及货币基金。无法满足投资者各种类型的需求, 也无法区别对待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主体。当然, 这也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品种相对单一有关, 同时亦反映出政策法规的限制, 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而导致基金公司本身产品设计和创新动力不足。
三、投资者行为理性不足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两类投资人, 即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在投资的决策行为上, 均不同程度存有非理性迹象;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占比过大的情况下, 非理性行为往往会更为突出。这在行为金融学上, 体现为有限理性或市场异象。
根据中登公司统计, 2008年末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A股流通市值占比为54.62%, 比2007年末该比例提高了5.91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持有已上市A股流通市值占比从2007年底的51.29%下降到了2008年底的45.39%。情况虽有改观,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这个比例依然偏高。
四、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金公司, 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中坚力量之一, 它的良性发展, 对于保有居民财富、对于充实证券市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 乃至对于调节整个国民经济, 均有较大裨益。综合前述分析, 本文对比美国共同基金发展经验, 提管体系和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证监会为监管主体的第一层次, 受国会委托, 对基金运作行使全面、集中、统一的监管职能;行业自律组织是监管主体的第二层次, 承担基金行业自我管理的作用;基金公司董事会是监管主体的第三层次, 由基金持有人选举产生, 负责基金的全面管理并对基金公司和投资顾问进行密切监督。
总体而言, 国内监管体制的构架目前已趋于齐备, 但功能的发挥有待加强。其后的重点, 应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补充与完善方面。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 尽可能的为营造完全竞争的市场氛围做好铺垫。同时, 正式规则的完备, 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减少或规避少数潜规则事件的发生;进而对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环境。
(二) 培育并规范外在约束
外部约束通常体现为多种方式, 如当前大行其道的“基金业绩排名”, 然而, 现实的表现是, 基金之间在竞争加剧的同时, 联合行为的现象也在愈演愈烈。因此, 如何很好的规范外在约束是基金业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便是多元化的基金, 其在决策时, 更多呈现出了一致性的态势。并且, 这种态势在某些情况下会被加强。基金业绩排名之所以被认定为是加强这种态势的因素, 也是基于存在着“领导效应”;也可以说, 是“明星经理”主导了这一切。这种现象就正好说明了现阶段国内基金业可能处于垄断竞争阶段, 一些大型的基金公司在市场定价等许多方面, 具备较强的导向作用;改变这一局面的最为简捷的途径, 就是鼓励设立更多的优质基金公司。
(三) 设立优质基金公司, 丰富创新基金产品
美国基金业的大发展, 除了完善的法律法规、齐备的监管架构之外, 也与其丰富的基金产品和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分不开的。美国的基金产品资产分布大致为:股票基金占51%, 货币基金占31%, 债券基金占13%, 混合基金占5%。投资基金已成为美国居民最主要的金融资产。其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国内银行存款的数额。据美联储统计, 1997年美国家庭净买入549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 包括共同基金、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等;其中共同基金占65.3%。
相比之下, 国内无论是基金公司的组织形式上, 还是基金产品的丰富程度上均明显不足。截止2008年底, 国内基金公司数量为60家, 基金产品共计582只, 资产净值合计23, 721.48亿元人民币;同期国内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8万亿元, 基金的资产净值合计数值仅为其4.96%。故此, 设立优质基金公司, 并丰富创新基金产品是适时发展所需。
摘要:经过10多年的发展, 我国基金公司取得了快速成长的势态, 但也凸显了一些将影响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基金公司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比美国基金的发展实践, 提出优化发展我国基金公司的三个建议:一是完善法制建设, 强化监管职能;二是培育并规范外在约束;三是设立优质基金公司, 丰富创新基金产品。
【可持续发展基金】推荐阅读:
中非发展基金05-18
铁路发展基金07-24
基金会发展06-09
基金市场发展论文07-30
中国艺术基金发展现状10-16
中国私募基金发展分析05-09
医疗保险基金运用发展06-15
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管理09-05
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研究09-18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