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基石

2024-10-27

道德基石(共5篇)

道德基石 篇1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立业的基础”。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认知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促使社会遵循一定的道德模式有序的运行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诚信,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而且他还把“诚信友爱”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三种, 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和谐社会的基础。首先,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诚信为基础。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 诚信是交往良性循环的润滑油, 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亲人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都必须要讲诚信。如果一方不讲诚信甚至欺骗另外一方, 就很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不信任甚至互相猜疑警惕, 最后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或者破裂, 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其次, 诚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 在这个经济条件下, 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市场主体交易双方是平等的。而企业又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所以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基本交易原则和基本精神, 一方不容许损害另外一方的利益。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 交易过程中出现短斤缺两、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黑市交易等现象时, 容易造成交易的中断, 使得交易双方的利益受损。最后, 政府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因素。因为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 政府的诚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政府诚信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人民只有相信政府才会遵守并执行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 才会在政府的管理下朝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如果政府不能取信于民, 那么人民就不会遵从政府的引导与管理。所以政府诚信、取信于民是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当前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这些都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包括官员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风行, 走私、偷税漏税、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讲诚信造成的。诚信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导致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举步维艰。

(1) 个人不讲诚信影响人际关系。从家庭关系来看, 夫妻之间的关系本来应该是亲密无间、相亲相爱和互相扶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一方不忠于另外一方的现象, 出现了婚外恋婚外情, 最终不但造成家庭的破裂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也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许多孩子因为家庭关系的变化而产生厌学逃学, 仇恨社会的心理, 这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从朋友之间的关系来看, 我们交朋友是为了互补有益、志同道合, 个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在很多人交朋友都是为了一个实用的目的, 能利用的则交往不能利用的则不交往, 导致友情染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这也使得人们对友情的不信任和对他人的防范心理特别严重, 甚至通过欺骗朋友获取利益。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来看,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是为人应尽的义务, 可是当今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啃老族”, 很多年轻人怕吃苦而不愿意承担责任不肯自立, 通过各种方式欺骗父母的钱财来花天酒地的挥霍, 甚至不肯赡养父母。这些不诚信的行为激化社会矛盾, 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

(2) 企业不诚信搅乱市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用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但是市场本身是有其缺陷和弱点的, 这使得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进行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比如虚开发票, 偷税漏税,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利益, 服务质量差, 利用欺骗性广告误导消费者, 高价暴利等, 这些违反诚信原则的不道德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公害。我国目前正处于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而2008年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十分伟大的成就, 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表现出来越来越严重的诚信危机, 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也严重损害到了国家的声誉, 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的部分产品的质量产生疑虑并抵制, 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 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3) 个别地方政府不诚信影响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政府的诚信影响着其他诚信的建立。政府不诚信行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 甚至在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 往往出现执法行为走偏的现象, 即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现违规执法行为。如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等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这些现象在农村个别地区尤其明显, 国家出台的不得收取农业税、特产税、教育附加费等政策, 个别县乡政府不但不向下传达, 反而照常征收,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怨声载道, 同时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第二, 在指定执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政府自身的利益随意更改, 导致政策措施变动频繁, 使得老百姓对政府行为产生疑虑最后不愿意执行。而有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 没有经过科学具体的研究就盲目搞大项目大工程或者上一些假大空而不实用的工程, 并且这些项目工程在没有收到效益时却因为领导人的变更而终止或者废除, 使得投入的资本没有得到回收, 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浪费。第三, 政府的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常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 中央三令五申的禁止收费的项目照收不误, 还对一些为了合法利益而向上级领导部门申诉控告检举揭发的老百姓进行打击报复等。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甚至还出现了凡是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老百姓都一律抵触的情况。政府的不诚信给我们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是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执行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其次是政府不诚信使得行政过程中更加依赖强制性, 而不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最后是政府不诚信就无法完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目标。

三、诚信危机的根源及其对策

1. 产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

(1) 教育的失误———诚信教育应是双向的

父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把诚信作为一种单方的责任与义务强加给学生, 要求学生要诚实信用, 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讲诚信。我们片面的要求学生和孩子诚信, 却没有用同样的准则来要求自己。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一方面呼吁诚信教育要长抓不懈, 要从娃娃抓起;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不诚信的风气在蔓延。这些事实没有办法让学生信服并且来遵守大人都没有遵守的诚信原则。因此我们要把诚信教育看做是一种双向的责任, 学生要遵守, 老师父母甚至整个社会更要遵守, 造就一个人人讲诚信, 把诚信当做一个至高无上的真理来信守的社会。

(2)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导致诚信危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政治运动的影响。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的重大失误以及后来的政治运动是造成诚信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大跃进”“超英赶美”等口号而出现“浮夸风”“瞎指挥”的现象, 人们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能用欺骗虚报数字等手段来应付, 由此形成风气。后来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提出的“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 打倒一切”的口号更是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 人们不敢说实话, 诚信成为一句空话。第二, 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与以前提倡的“大公无私”相比, 市场经济更注重的是个人的利益, 这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混乱。并且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和弱点在我国经济制度不完善的时候尤为明显, 很多人钻法律的漏洞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从而导致诚信的破坏。

(3) 惩罚监督机制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监督惩罚执行不力是导致不诚信泛滥的最主要原因。执法者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导致很多人依靠诈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发家致富, 而诚实经营的人却得不到好处。有些执法者以感情执法, 对亲朋好友熟人网开一面;看利益执法, 只要有好处就乱执法;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为了地方的利益而对违法者“睁一眼闭一只眼”。这使得失信者失信的成本非常的低, 常常一夜暴富, 加剧了社会不公平。从而也给人“老实人吃亏”的印象, 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守信, 甚至出现仇富的心理, 激化了社会矛盾。

2. 诚信缺失的解决对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诚信机制

诚信关乎一个民族的兴旺, 关系一个国家的发展, 没有诚信就不能获得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进步。所以我们要把构建诚信机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长抓不懈,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风气良好, 诚实守信和谐富裕的国家。

(1) 加强诚信教育, 大力营造社会诚信氛围

诚信教育应普及全社会。诚信教育不仅仅是和学生对孩子进行的教育, 更是对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上每一位成员的教育。所以学校教育不是唯一的, 真正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开始的。因为学生是一个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群体, 他们依靠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及社会熏陶来塑造自己。所以父母老师长辈的言行举止和社会氛围对学生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父母老师甚至整个社会都在尔虞我诈、互相欺骗、不讲诚信, 那么在他们心里就会产生诚信无用论的思想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只有父母长辈甚至整个社会把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到关乎自己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来看待, 才能让学生信服, 让学校教育能够顺利并卓有成效的进行下去。同时还可以加强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教育。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非常重视诚信, 要求用诚信来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 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能力。用儒家思想的对人自身的内省来遵守道德约束, 这个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个人信用联合诚信系统

完善监督机制, 加大惩罚力度是建立诚信机制的重要步骤。不诚信行为泛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反而因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诱惑着很多人加入到不诚信的队伍中来。因此加大诚信监督和惩罚力度, 使得个人企业甚至团体明白, 诚信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 而且关乎到前途命运和利益, 一旦不诚信就可能失去所有的一切。在加大监督惩罚机制的同时, 要形成一种“守信获益, 失信受罚”的原则信念氛围。在加强诚信监督和惩罚力度的同时, 借助信息化和网络技术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来记录个人和企业的诚信状况。个人或者企业的不诚信行为都被记录到这个系统中, 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查询了解他人的诚信情况, 以确定是否与此人或企业交往或者交易等活动。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库, 一个人一次的失信行为或许可以给他带来利益, 但是这次失信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估计的。因为人们可以根据这次的失信行为来判断这个人是个不讲诚信的人, 那么人们就不愿意与他交往, 使得这个人在交朋友找工作贷款等行为中受挫, 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前途。所以建立个人信用诚信系统可以有效的加强诚信监督和惩罚的力度。

(3) 强化政府责任, 建立服务型政府

通过制度的确立来明确政府的责任, 保障诚信体系的实施, 提高政府公信度, 建立服务型政府。一是要明确政府职责, 区分好政府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二是提高政府的行政信用度, 通过政府行政行为的效率性、规范性和透明性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三是真正做到政府行为的公开性, 真正允许群众和媒体对其监督, 一旦发现政府的失信行为可以通过媒体的曝光, 让社会对其谴责, 督促其改正。

摘要:诚信是立业之基, 立国之本。本文在分析诚信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关系过程中, 主要从诚信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当前诚信危机激化社会矛盾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诚信危机产生的根源, 以及解决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和谐社会,诚信缺失,根源,对策

参考文献

[1]康志杰, 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廖进, 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刘莘.《诚信政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4]张春贤.《诚实守信是和谐的底线》.2007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道德基石 篇2

道德伦理:市场经济社会的无形基石

一个时代特有社会群体和个体的道德伦理水平,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无形基础.它对于建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 者:张东安 Zhang Dong-an 作者单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刊 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年,卷(期):16(4)分类号:B82-053关键词:市场经济 社会伦理 道德水平

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篇3

一、道德失范引发市场经济的危机

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状态下,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 能够较快地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良性运行是以人们的道德良知为基础的,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同时也应认识到人性中阴暗的“性恶”的一面, 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体制的暂时不完善等原因所暴露出来的种种丑陋问题,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形态, 它以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为基础, 所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善良、公平和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而是利己之心, 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在市场上, “每个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1]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功能的缺陷。企业的市场活动不可能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此产生的矛盾靠市场的作用无法自行解决。二是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 但竞争会产生垄断, 垄断会排斥竞争, 阻碍技术进步, 其后果是束缚市场功能的发挥, 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市场在公共的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市场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 不利于社会公平, 引发社会矛盾。四是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因而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 不利于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稳定增长。

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自主参与的交易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受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在这只手的舞动下,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从而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波动性、动荡性、延缓性, 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在法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社会背景下, 还会使社会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更加泛滥和难以治理。同时, 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会引起诚信缺失和道德风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绝大多数交易是双方素昧平生甚至是跨国界的交易, 这为假冒伪劣、欺瞒哄骗提供了漏洞和可乘之机。

(二) 人性中的“恶”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合谋触发市场经济的危机

从人性的考察来看, 人有真、善、美的一面, 也有假、恶、丑的一面, 人性是多样性的。人有喜怒哀乐、思忧恨、求知欲、私欲名利、爱欲、美欲等。人性也有盲从性、求生性、虚伪性等。在当前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 孟子的“性善论”具有理想性, 荀子的“性恶论”却更具现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 是从人的肯定性一面来鼓励人、安慰人;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 是从人的否定性一面来鞭策人、警醒人。从现实来看, 正是人性中的“恶”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合谋, 绑架了部分人人性的善良, 泯灭了部分人的良知, 从而触发了市场经济的危机。

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来看,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 对利益的追求是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中, 正是千千万万个体对利益的追求, 才使社会发展进步。市场经济要求个体追求自身利益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利己不损人, 平等互利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在市场经济中, 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是“看不见的手”的背后的道德良知。一旦剥离开道德良知, 纯粹以获得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逐利行为则容易引发人性的“恶”与市场经济局限性的合谋, 并由此引发生产的悖论。在这一生产悖论中, 没有道德良知为支撑的“看不见的手”终将成为扼杀社会进步的“黑手”, 泯灭道德良知的生产链条必然导致生产的悖论, 从“双汇”“三鹿”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到, 原本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生产的社会产品毁于一旦, 不但没有增加社会财富, 反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在这种生产的悖论中, 劳动生产率愈高则浪费就愈多, 生产技术愈先进、管理愈完善则社会危害越大, 而社会财富流失就愈甚, 社会安全系数则愈低。同时, 对生产方而言, 其获利愈丰厚, 就愈能改善生产, 提高生产率, 从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引发社会的危机, 异化出人人自危, 暗无天日的社会病之中。

没有道德规约的“看不见的黑手”将把市场经济推向反社会、反人性的一面, 从而把社会发展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沼。当人类物质生产目的抽掉了社会良知的呵护, 不再是为人的消费而是为“利润”为“钱生钱”而生产时, 也就意味人类的物质生产不再“以人为本”, 而是“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了, 人反而变成“钱”的奴隶了, 引发了目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种种丑陋的和恶性的现实, 毒酒、毒粉条、毒腐竹、毒大米、毒豆芽、毒面粉、毒羊肉层出不穷,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现实表现。尤其当假冒伪劣成为一种职业, 成为一种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 当这个生产链条上的人以此为司空见惯, 则其不只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更是人们道德衰落至深渊的肇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道德运行机制的博弈之中, 劣币驱逐良币, 对于良知的倾压, 对于道德的啃噬, 不仅违背了马克思生产理论, 也践踏了社会良知、社会财富、社会安全、社会和谐。

二、市场经济呼唤道德的浸润

道德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的准则, 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精神依托, 引导着经济活动在道德光环的普照下向着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方向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正是以人们的道德自省、道德诚信、道德关爱等道德良知为支撑。

(一) 道德自省——市场经济的“防腐剂”

道德自省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反省、反思, 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论语·里仁》有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 人们难免受到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刺激而产生见利忘义的思想, 腐蚀人们的良知, 使市场经济走向污秽、腐浊的泥沼。道德自省通过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等内在心理活动过程, 不断地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言行, 判断是非、善恶、美丑, 对好的自我肯定, 错的自我否定, 并进一步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 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 增进道德情感, 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在对自己行为的时时反省中, 明辨善恶、明察真假、明晰美丑, 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时时自责, 防微杜渐, 从而使人坚持原则, 明确方向。

善于自省者, 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方式。总是不断地提示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不断地端正和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保持自省如同给心灵除尘, 给心灵去污, 引导着市场经济在求利的价值取向中注射一针道德“防腐剂”, 使市场经济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二) 道德诚信——市场经济的“润滑剂”

道德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道德范畴来讲,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 言必行、行必果。《说文解字》有曰:“诚, 信也”, “信, 诚也”。可见, 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 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 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 如孔子的“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的“至诚而不动者, 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等。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生动显示了诚信在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 人们之所以重视诚信原则, 在于诚实和信用是人与人之间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没有诚信, 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社会的道德支点。

道德诚信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准则, 其不仅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道,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之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道德诚信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从市场经济的表象看, 市场的交换活动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商品交换, 而在商品交换的背后实际是一系列契约、承诺的兑现, 实质是一种信用交易。在这种交易中, 各主体之间只有坚持等价交换, 以诚相待, 诚信交易, 交换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有一方不讲信用, 双方的交易便无法进行, 如果参与市场的主体, 有多个不讲信用则社会经济秩序的方寸必乱。所以说, 市场经济是一种互利经济, 只有大家都遵守市场法则, 坚守诚信, 才能达到人人得利的目的。道德诚信的基本作用就在于要求当事人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保证当事人都能通过合作实现自己应得的利益。道德诚信正是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为其注入的“润滑剂”, 通过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可信度、稳定度和流畅度, 提高社会的和谐指数, 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三) 道德关爱——市场经济的“粘合剂”

道德关爱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儒家重视人的价值, 提倡“仁者爱人”。“仁”就是想着自己, 也要想到他人, 也就是孔子所说:“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从市场经济来说, 只要能用心感受大众的需要, 就能发现商机;只要考虑到用户的便利, 产品就会符合客户的需要。只有爱护顾客才能起到“粘合”的作用而赢得顾客, 发现和拥有市场。

道德关爱首先要负起道德责任。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 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 这正是道德关爱之“粘合”作用之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道德关爱为取向建立人与人友好合作的关系, 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加美好, 更加温馨是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人人奉献关爱, 人人享受关爱”, 关爱个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 使以追逐利益为要旨的求利的冷冰冰的“经济人”升华为富有人性情感温情的道德“社会人”, 从而构筑起更加温馨、充满关爱的合作关系, 使人的主体地位与物的基础地位有机结合起来, 既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又保障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这不仅是全球化大趋势, 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

(四) 道德激励——市场经济的“催化剂”

道德激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激活个体的道德需要和动机, 使个体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促使个体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2]在市场经济中, 道德激励是促进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催化剂”。道德激励强调个体在追求组织目标时抑制个人自身的利益, 道德的自我激励通过激发人们为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热情, 激发人们超越自利性追求, 从而自愿地在个人利益和公共目标冲突时把公共目标的实现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当人们有道德的自我激励时, 就会有进取心、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就会摆脱惰性。

从需要理论特别是层次理论来讲, 人是有道德需要的, 人也是需要道德激励的。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 人的需要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而精神需要应该是人的需要的本质。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也都体现出激励对动机的影响因素。

毋庸质疑, 市场经济是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 但经济行为本身又是一种伦理行为, 它可以实现经济主体的利益, 为其谋求最大的幸福, 但却不能把这种求利目的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 市场经济内含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道德激励正是通过“知善—行善”行为的达成提升人们的内在素养, 激发人们的内在的精神需要, 促使人们超越对物质的片面追求, 超越利己主义的羁绊, 超越人们的短期自利行为, 以达到道德控制行为、引领行为、提升行为方式和准则的境界, 从而对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起着导引与提升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市场机制、法律制度以及相应手段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道德激励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道德激励一旦达成, 完成“外在规定—内在接受—自觉行动”的转化过程, 就会变成人们的心领神会、心驰神往的意志, 使人们的行为由消极转化为积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盲目转化为自觉, 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成为发自内心而见之于外的行动。人们的行为就会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三、夯实道德基石,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道德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知识, 一种规范, 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判断、选择、评价、行动和创新能力, 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道德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控制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状况, 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只注重外在功能的层次上, 而应从青少年的精神维度考量道德教育, 对接人的精神需要, 夯实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石, 以道德精神熔铸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这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主体精神

主体精神是人作为万物之灵, 作为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主人的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就道德而言, 其不仅是对自我的规约, 更是一种出于自己内心的自律。道德作为人的一种内心生活, 只有立足于自我能动之上的自主的、可以自我求取的精神空间才能实现对自己私心的超越, 战胜自己的私心、战胜自身动物的本能, 从而自我规约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 使道德教育进入“内化”这一层次, 从外力的强制和威慑、被动服从的道德状态走出来, 进入一种主动认同并自觉追求的道德境界。而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主动选择, 才真正反映了人的道德精神气质和内在品质, 也才能充分表达市场经济主体精神中道德教育的真正意蕴。

由此,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主体精神, 将道德教育建基于道德主体精神之上,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关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世界的完满, 把道德作为青少年的内在需要, 发挥道德教育以精神造就品德的能力, 真正负起开发人类精神潜质的责任,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 培育青少年道德信仰精神

人的精神性总有一定的归属, 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团体价值标准将自身的信念与一个相应的社会集团联结起来, 从而构筑成维护团体利益的精神信念。这种精神信念一旦形成与巩固, 又制约和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或思想, 使团体内的个体或多或少地有总体性特征, 体现总体的意志。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中道德作用的实现来说, 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道德信仰是社会道德得以内化成个体道德观念和外化成个体道德行为的恒久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提升, 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 人们通过教育和其他实践活动追求个人的、社会的道德就不只是为了丰衣足食、物质生活的满足, 更主要的是为了追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追寻一种信仰。这种追求道德的精神需要在教育培养下, 在青少年的自我修养和锻炼中, 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超越物质需要的、更为主要的、更为强烈的、更为执着的追求, 而这种内在于人内心的执着才最终通向道德教育的真谛, 从而规约、引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 整合传统道德与自由理性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博大的道德文化的集中表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主要有重德精神和入世忘我精神、自德精神和自我磨练精神、群德精神与自然陶冶精神。[3]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无不反映着重利而轻义的价值取向, 并常常与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责任相比衬。因此, 发掘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 超越功利以追求道德和道义人生, 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下, 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就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西方的自由和理性精神, 以弥补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的这两大精神的缺陷。在时代发展的征程中, 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认识、理解与吸收西方文明中的自由与理性精神, 以造就新时代的精神完满、蓬勃向上的国人风貌, 开创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风貌。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点确立青少年人生价值坐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引发了社会物质层面的深刻巨变, 又带来了人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层碰撞。在各种外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的时代背景下,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万花筒中, 青少年很容易陷入价值混乱和价值迷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中国性、社会主义性、和谐性、全面性的结合与统一, 不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要求, 体现着时代精神的向度, 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 从而有助于处于价值判断混沌中的青少年构建人生价值坐标, 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唯有新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最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上册) [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59.

[2]薛桂琴.多元价值时代道德激励的构建[J].教育探索, 2009, (10) :151.

道德基石 篇4

一、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生活德育论”告诉我们,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在小学担任品德课的老师大多是班主任,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 共同的学习生活完全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延伸的资源来开发。

1.让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载体。整个学校好的德育宣传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 作为班主任, 我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调整《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 让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成为学生实践道德认识的载体, 在大环境中开展课外延伸活动, 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夯实他们的道德基石。

2.让班队活动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阵地。道德是在个体生命的经历、经验、感悟和体验中不断生成的, 不是先验预设的, 也不是任何外界灌输的。因此, 我们把“品生”、“品社”的课外延伸与班队活动拧成一股绳;在设计活动时, 我们把学生的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产生“心灵感应”, 从而生成道德认识。

二、让家长参与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行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把“情感与态度”放在了第一位, 因此, 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达到家长孩子心理相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为此, 我们学校一直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每年一次的“百名老师访千家”活动正是我们详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的好契机。但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情况非常严重:第一, 家长出现两级分化, 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要求“过严”或“过松”;第二,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处于薄弱地位。

根据以上两种突出现象, 我觉得要想把“品生”、“品社”的课外延伸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把家长带入到我们的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通过宣传, 让家长理解品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儿童热爱生活, 学习做人”是品德课程的核心。因此, 我利用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 真诚地与家长沟通, 向他们明确品德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让家长明白:“立业”先得“立人”。

2.通过各种活动引领家长亲身体验延伸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变化。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 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外延伸活动, 并且让家长在参与中一起感受孩子的品德成长, 体验好的行为习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如二年级教学“成长乐园”这个单元时, 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需要家长参与的延伸活动:一是“让平凡的日子闪光”。学生根据自己自理能力还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 并且设计父母监督表格。二是“说说心里话”。根据孩子惧怕父母或者对父母有逆反心理而不愿与父母说心里话的现象, 我鼓励孩子和父母互相写纸条、磁带录音等方式, 把面对面无法实现的情感沟通通过间接的方式向对方倾诉。让父母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

3.利用多向评价使我们的延伸活动进入良性循环。评价是保障活动效果的有效手段。评价具有反馈、诊断、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在活动中, 家长、教师、学生都成了活动的评价者。相互的评价都源于日常生活, 每个人都觉得实在可感, 学生的变化、家长的作用都能显现出来。我们甚至还设立了“好爸爸”、“好妈妈”奖, 进一步激发家长参与延伸活动的热情。

三、社会活动来充实

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我们的“品生”、“品社”课该放眼于孩子的社会表现, 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认识, 巩固行为习惯。如学习了“尊敬长辈”的话题, 我就联系了敬老院, 组织学生定期去为那里的孤寡老人服务, 并开展“我村 (小区) 孝敬老人光荣榜”的调查;学习了“诚信”的主题, 我又让学生积极搜集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格言等办成手抄报, 并且在校门外展出, 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诚信”的话题。

“品生”、“品社”的课外延伸活动是夯实学生品德基石的必要途径。在这条路上, 我们必须关注“童心”、“童趣”, 让孩子们在拓展到生活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课外延伸活动中夯实道德的基石。

摘要:小学的“品生”、“品社”不能只注重课堂上“明理、激情、导行”这样的教学环节的实施, 更要让学生作为一个生动的主体参与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在解决课外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夯实自己的道德基石, 更加健康地生活。

道德基石 篇5

一、当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感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师范类和职教类并存的五年制高职学校, 有23个专业, 近7000名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校大幅度地调整办学结构, 构建了“稳步发展师范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4年, 一直在高等职业学校担任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 对高职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极为关注。纵观我们高职学生在责任感方面的表现, 不尽如人意, 不容乐观。

高职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 面临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选择, 绝大多数学生是有理想、有追求的, 并试图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 高职学生责任感弱化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没有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 存在着对生活、学业无所适从, 缺少归属感, 无人生追求的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待自身方面, 过分崇尚自我, 以自我为中心, 脱离社会需要而片面宣扬“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另一方面, 又表现得缺乏自信、自强、自主、自尊, 生活自理能力差, 学习上缺少追求。

2.在对待他人上, 表现为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和宽容他人, 缺乏爱心与合作的精神。2008年汶川地震时辽宁张雅的言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生离家出走、轻生、沉溺于网吧等现象, 充分说明他们很少会想到自己的出走、沉沦、自杀会给父母亲人造成多大的痛苦, 很难理解对他人负有责任。

3.在对待集体上, 以个人为中心, 缺乏集体荣誉感, 不喜欢参与集体事务和活动, 不主动履行集体交给的任务, 不合群, 不会主动关心和帮助集体的其他成员。班集体活动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迟到、早退, 上课随意讲话、无故旷课等现象屡有发生, 公然违抗校纪校规, 无视纪律的存在。

4.在对待家庭上, 重索取、轻付出。唯我独尊, 只知索取, 不知感恩, 把父母的无私爱心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很少分担家务, 主动孝敬父母。

5.在对待社会和国家上, 从内心对教育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厌恶教育, 拒绝教育, 一心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 急功近利, 思想浮躁, 除了希望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外, 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二、高职学校学生责任感缺失客观原因探析

1. 家庭教育的欠缺影响着学生责任感的养成

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基础。当代的高职学生, 大多系“独苗”, 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在孩子身上寄予着厚望。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增进和身体发育, 对孩子放任溺爱, 百依百顺;有些家长即使认识到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但不知从何做起, 缺乏正确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 学生们必然淡化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还有些家长自身素质较低, 对工作不负责任, 马马虎虎, 对家庭成员不负责任, 不尽义务, 对父母不忠不孝。这些不称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只能使孩子成为胸无大志、光想索取、不想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平庸之辈。所以, 在每年新生报到时, 我们随处可见家长们为子女跑东跑西, 忙上忙下, 有的家长甚至要帮孩子铺好被子、打扫好宿舍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样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精神, 只会接受爱, 不会爱别人;只求别人照顾, 而不懂关心、体谅别人, 养尊处优, 依赖性强, 更谈不上责任心了。

2. 学校教育的失衡影响着学生责任感的修炼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目前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存在着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技能, 轻视或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提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要扭转心灵的弱化这一人格弊病。思想工作方面, 灌输式教育至今仍占主导地位, 学生被动接受的多, 主动参与的少。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加强。教学实践方面, 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需要之间脱节, 不能学以致用。考试成了目的, 甚至个别学生为达此目的不惜铤而走险, 考试舞弊。学生管理方面, 管理工作者忽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使学生常常处于对立面, 容易滋长逆反情绪和破坏欲, 妨碍了他们对自己的学校主体地位的确认。从几年前清华高材生仅仅为了好奇就用硫酸伤害无辜的狗熊, 到马加爵因一语不和就拔刀相向, 连杀四位同班同学, 都说明了学校教育中存在薄弱环节。

3. 社会风气的功利性影响着学生责任感的践行

社会风气就是人们所说的精神环境, 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巨大的熏陶作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党内的腐败现象、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给学校德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发展, 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正发生着冲突和变革。如果从变革的社会实际生活中, 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 考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就会得出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是有利于人们观念和道德进步的新结论。但是,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 发育还不完善, 加上社会思潮中还残留着一些封建的、资本主义落后的思想观念,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实利经济, 可能会使人惟利是图, 以所获得利润的高低作为评价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可能会使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死灰复燃, 从而滋生腐败, 导致钱权交易。而在学校里对学生所进行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却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以是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是否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是否为国家为人类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现实社会环境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形成鲜明反差, 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学生在感受学校教育带来的积极效应的同时, 限于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 不能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理解认识和全面的分析判断, 从而造成在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上的混乱。一部分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取向自我价值, 追求个人功利, 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当然, 高职学生责任感的缺失, 也存在着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比如, 学生思想的不成熟, 观念的片面性, 自我意识的模糊, 以及行为目标的不明确等等, 这些因素导致他们虽然有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但又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内心信念, 升华为义务感, 也就无法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教育者, 不但要分析客观原因, 更要明白学生的自身因素, 因材施教,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将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提升到首要地位, 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的社会意义, 为了每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积极投身到学生情感教育的实践中去。

摘要:责任感教育, 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家庭教育的欠缺, 学校教育的失衡, 社会风气的功利性影响, 当今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弱化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关键词:责任感,缺失,客观原因

参考文献

[1].任玉华.《责任感教育刻不容缓》.《林区教学》.2008年第2期

[2].樊宏伟, 付梅莉, 李玉荣.《在实习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石油教育》.2005年第5期

[3].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4].魏贤超著.《德育课程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上一篇:学生团体现状下一篇:审计财务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