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灾原因

2024-08-12

成灾原因(共4篇)

成灾原因 篇1

有害生物普遍存在于各种林分中, 但并不是所有有害生物都会导致灾害发生, 往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这主要是因为有害生物的繁殖发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气候变化、全球一体化、滥砍滥伐及人工纯林等, 导致全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频频。分析有害生物的成灾原因, 从根本上切断有害生物的成灾途径, 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

1 影响有害生物成灾的原因

1.1 气象条件

研究表明, 气象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物的生活史, 因此, 气象条件是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发育以及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气象条件因素表现值低下时, 表现值升高则植食性昆虫生长繁殖速度加快, 最适表现值即繁殖速度最快值, 但表现值不断增大时, 繁殖速度随之下降[3]。综合多年与林业有害生物密切相关的气象条件观测值, 还可以预测未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指导防治对策。随着大气环流的影响, 不同原产地的有害生物可以在同一地区暴发成灾、危害林业, 因此, 研究大气环流能够为林业生物灾害预警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及时做好防范准备、采取防治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林业有害生物, 一是造成有害生物发育时间的异常;二是改变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和暴发频率;三是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1.2 入侵生物

由于新的生境没有天敌, 外来生物直接对本土生物造成致命打击, 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濒危以至丧失, 使生态系统失衡, 最终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生物入侵造成生物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物入侵渠道繁多, 难以切断。除通过引种和贸易等可控的人为方式入侵的外来物种外, 许多生物可通过水流、风、动物携带等媒介迁移入侵, 加之人为方式的盲目性, 更加加大了生物入侵的风险。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有效控制。目前, 我国既没有关于防止生物入侵的专项法规或条例, 法律依据不清, 也没有引进外来生物的相关制度。生物输入的风险评价、预测预警、控制恢复是发达国家近年来防止生物入侵的有效措施。三是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公众的危害性意识差。多数人认为, 生物入侵距离自己很遥远, 自己没出国怎么会成为生物入侵的媒介。实际上, 只要是将生物带到一个新的生境, 除了土著生物外, 都是外来生物, 都有可能成为入侵种。此外, 生物入侵造成的灾害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短时间内可能不会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

1.3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业有害生物的爆发。一是人工纯林面积不断扩大。人工纯林造成森林抵抗灾害生物的能力显著降低, 对林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二是人类活动造成灾害传播速度加快。有害生物、疫病随着人类的迁移不断扩大范围。三是环境污染、滥砍滥伐等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近年来, 特别是转基因技术是否会对自然界造成影响, 一直存在争议。

2 防治对策

2.1 结合气象信息, 做好预测预警

针对林业集中地区, 研究气象资料与历史上该地区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关系, 总结规律, 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根据气象预报, 做好生物灾害爆发的监测预警, 找到切断生物灾害发生的关键, 实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预警预报。

2.2 严格入侵生物管理, 提高公众认识

根据入侵生物的成灾原因,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机构建设, 形成相关体系。只有体系完善, 才能对生物入侵的监测预警和早期控制有法可依。出台关于生物入侵的专门性立法, 从战略高度出发, 对生物入侵管理的对象、权利义务等进行明确规定。对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 必须严格追究责任。生物入侵的管理涉及部门较多, 环节复杂, 不利于有效管理, 应该统分结合, 形成联动机制。二是严格检验检疫。在输入渠道上把关是防止生物无意入侵的有效对策。同时, 必须完善检验检疫配套法规、标准体系及各项工作制度, 构建全球入侵生物数据库, 共享有害生物信息。三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生物入侵是社会性问题, 在社会各领域均有涉及, 只依靠从上到下的管理, 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而社会公众的认识提高后, 就会形成合力, 积极参与到控制生物入侵的大局中。因此, 宣传教育工作是使公众具备防范意识的重要环节。

2.3 规范人类活动, 加强科学研究

一是科学发展林业, 避免人工纯林不断扩大。人工纯林人们对快速发展林业的美好愿望, 但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是对立的, 因此, 在今后的林业发展中, 不应大面积发展人工纯林, 以降低灾害生物的传播。二是建立健全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方法体系, 开展入侵生物风险评估, 为管理外来生物提供依据。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价时, 既要评价其在正常生境内的生长发育情况, 又要预测其在异常环境下的变化情况。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要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同时, 将我国境内不同的生境通盘考虑, 因为一旦引入国内的生物种, 在国内范围内再次传播几乎难以阻挡。从成本学考虑, 外来种存在的隐藏风险成本应由引进人承担, 这主要包括各种管理费用、可能发生的治理费用及造成的经济赔偿等。引进物种后, 跟踪掌握外来物种在国内的传播行为, 一旦出现问题,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加强人类活动管理, 减少环境危害。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滥砍滥伐行为、转基因研究等人类活动对林业生物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 必须规范。

3 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原因纷繁复杂, 必须抓住重点, 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多个层面分析研究, 结合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加强生物输入管理、规范人类活动等几个方面的对策, 提升防治水平, 从根上切断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发展渠道, 保障我国林业生产安全。

摘要:林业生物灾害危害严重, 影响面大, 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成灾原因主要是气象气候条件、生物入侵以及滥砍滥伐、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因此, 要通过气象信息研究, 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严格入侵生物管理, 提高公众认识;规范人类活动, 加强科学研究等方式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保障我国林业产业的安全。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气象条件,生物入侵,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梅, 王敏慧, 陈玉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J].辽宁林业科技, 2010 (4) .

[2]崔永三, 赵宇翔, 胡学兵.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与防控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 2009 (3) .

[3]张建新, 钱锦霞, 任慧龙.气象因素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 .

成灾原因 篇2

1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

1.1 灰飞虱作为传毒媒介, 可持久性传毒

灰飞虱将条纹叶枯病传播至稻苗, 造成病害的不断传播。灰飞虱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一年可以繁殖四五代, 并且越冬能力较强。灰飞虱在病苗上进行约15 min的吸食就能够成为带毒者。带毒的灰飞虱具有很强的传毒能力, 能够终生传毒并代代相传, 即使经过6 a的繁殖, 其后代仍具有带毒和传毒的能力。只要带毒的灰飞虱在健康的稻苗上取食6 h, 便能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的稻苗, 致其发病。

1.2 水稻苗感染病毒的概率更高

处在秧苗与分蘖期这一阶段的稻苗极易感染病毒, 而稻苗在圆株拔节之后因对病毒的耐受力增强, 所以发病的概率较小。可见稻苗越小, 其感染病毒与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3 稻苗发病的潜育期长

当灰飞虱将病毒传播给稻苗后, 稻苗并不会立即发病, 而是经过较长的时间才会将病症表现出来。一般处在秧苗期的稻苗感染病毒后会在10~15 d发病。若在分蘖盛期染毒, 发病时间一般在15~20 d后。若处在分蘖末期与拔节初期染毒, 则在30 d后或者更长时间才会发病。

1.4 寄主较多

在条纹枯叶病暴发区发病的植物种类较多, 包括谷子、稻、麦、狗尾草和玉米等, 由此加速了病毒的传播。

1.5 整体性病害

只要秧苗受到病毒感染, 同一株秧苗上的分蘖全部都会发病, 并且会全部死亡, 毫无好转的可能性, 另外也会出现稻穗畸形的现象。

2 水稻条纹枯叶病主要症状

水稻生长初期, 水稻心叶及其下方第一叶片呈黄色斑纹线, 之后该斑纹线不断扩大为无规则黄色长条纹, 最后出现心叶枯死或扭卷的现象。发病时, 病株心叶顺着叶脉的方向出现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短条斑, 此后会慢慢合并为大片, 大半病叶变为黄白色, 其余边缘位置则出现上述条斑, 病株分蘖减少, 无明显矮化现象, 但最终会整株枯死。水稻生长的后期, 剑叶与剑叶鞘会褪绿为黄白色或者黄色, 病穗出现畸形不实、抽穗不良等现象, 并紧紧包在叶鞘内, 导致半白半实穗、直立穗、假白穗、半露穗等, 严重影响水稻结实与水稻总体产量。

3 灰飞虱传播病害的特点

水稻条纹枯叶病病毒是在灰飞虱幼虫的体内越冬的, 多数在杂草病株、小麦或大麦内越冬, 翌年的初侵染源由此而来。当翌年春天灰飞虱幼虫羽化后, 便会在禾本杂草中繁殖, 其第一代成虫会于5月下旬至次月上旬迁至秧田并传播病毒。第2代成虫则迁入稻田传毒为害, 之后几代同样以稻田为害。水稻收割时节, 即10月中旬, 灰飞虱则会迁至越冬的寄主作物上。

4 水稻条纹叶的综合防治措施

按照水稻条纹叶枯病与灰飞虱的发生规律与灾害特点, 应采取切断病毒链的手段, 实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实施以农业防治作为基础, 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4.1 选择抗性品种

选择抗性品种作为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 在对现有抗性品种进行大范围推广的同时将高感品种进行压缩, 从而选育出具备抗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品种。

4.2 延迟水稻播种期

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适当延迟水稻播种的时期, 尽量避开灰飞虱迁入的高峰期, 从而降低灰飞虱传毒的概率。同时进一步优化稻田的布局, 尽量集中育秧, 并且保证秧田与麦田的距离较远, 既保证了灌溉与排水的便捷性, 又能够实现统一防治的目的。提高对田边环境的重视程度, 尽量及时清除杂草, 防止灰飞虱在杂草中寄生繁衍。此外,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灰飞虱的迁入与传播, 肥床旱育秧苗时应选菜地。移栽稻应于3月下旬落谷, 统一田块育秧, 统一防治, 从而降低灰飞虱与稻苗接触的概率。

4.3 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降低灰飞虱的越冬总数, 应实施耕翻种植。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对其增施金稻龙药肥、有机肥与水稻专用肥, 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防止偏施氮肥;对于田边的杂草应尽早清除, 降低灰飞虱孽生的可能性。插播时间要适宜, 提倡抛秧、机插秧、旱育秧等育秧方式, 通过田园清洁、科学施肥等手段来优化生态环境, 实现生态调控目的。

4.4 对一代成虫与二三代若虫实施主要控制

对越冬代成虫实施全程监控并切断毒源。首先, 对于稻田的防治应压低灰飞虱的基数, 一代灰飞虱一般于5月上旬达到卵孵化的繁盛期, 也是2~3龄若虫产生的高峰期, 在这个阶段要实施全面用药, 喷施于稻田周边和秧池, 从而压低基数, 减少灰飞虱迁入秧田并传毒的可能性。在喷施药物时, 可选择辛氰乳油喷雾, 如蚜青灵等, 或者使用敌敌畏进行毒土熏蒸。其次, 狠抓秧田治理, 切断毒源。遏制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是在秧田期对灰飞虱进行防治, 应做到因时制宜, 狠抓防治。按照稻苗的生育期实施防治, 一般稻苗处于一叶一心时期即可用药, 至移栽水稻的前3 d。因秧田的面积较小, 用药量不大, 所以在喷施药剂时应尽量增加单位面积的剂量, 从而增强防治效果。5月上旬灰飞虱成虫会大量迁入秧田, 在此时期必须使用更高效的药剂来实施加密防治, 用药应坚持交替使用与持效并重的原则, 可选择吡虫啉、毒死蜱、噻嗪酮、噻虫嗪或者其复配剂等防治。最后, 对于大田应早治。水稻移栽并存活后, 对于晚熟品种应间隔3~5 d实施两三次的连续用药, 重视防治第3代若虫。为提高防治效果, 使用药剂时应做到混合使用与轮换使用, 进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尽量把握灰飞虱低龄幼虫迁入的高峰期[1], 尽早实施大田防治工作, 结合生长调节剂与病毒钝化剂使用, 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

5 结语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为水稻生产过程中影响较大、发病较重的病害。加强前期预防能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产生, 降低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危害。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时期, 应连续坚持多年采取农业措施, 从而更加系统全面地对灰飞虱的产生与传播进行控制, 运用科学的综合防治手段, 使灰飞虱的发生量得以遏制与降低, 进而减少条纹叶枯病和毒源, 灰飞虱带毒率也会因此逐渐下降, 最终从根本上遏制水稻条纹枯叶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警惕茶园斜纹夜蛾暴发成灾 篇3

关键词:斜纹夜蛾,茶园,暴发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多食性、暴食性的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极广,已知受其为害的植物有109科389种(含变种)[1],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尤以淮河以南温暖地区发生较多[2]。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零星发生,随后,该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暴发频率逐渐加大,90年代中期至今,几乎连年大暴发,是经济作物上重要的常发性和多发性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和经济损失[3,4,5]。以往在茶树扦插苗圃地内,斜纹夜蛾主要为害扦插茶苗[6],近年来,陆续在河南信阳[7]、福建安溪[8]、江西婺源[9]、安徽宣城[10]、浙江永嘉、温州、松阳[11,12,13]和嵊州等多地的投产茶园(场)中发现斜纹夜蛾局部暴发成灾或有零星为害。持续的高温少雨而出现的夏旱和粗放的茶事管理等均有利于其暴发为害[12,14]。鉴于该虫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有害生物的灾变规律,如果不及时注意预防,该虫有可能会在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西南茶区突然暴发而严重影响茶叶生产。

1 发生特点

在福建,斜纹夜蛾1 a发生8~9代,在浙江1 a发生4~5代,在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可终年繁殖,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或滞育现象[4,1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能越冬,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其春季虫源可能是从南方迁飞而来[4,15]。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茶树芽叶,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叶片为害成网纱状,3龄后开始扩散为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甚至吃光整叶仅留叶片主脉,吃成光杆后即转移到邻近植株为害。幼虫有假死性,遇到惊动则立即卷曲滚落地面,4龄后出现避光性,对阳光敏感,晴天躲在阴暗处或土缝里,夜晚和早晨出来取食。大发生时,局部茶丛被害光秃,导致夏秋茶大幅度减产,部分地块绝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成虫日伏夜出,日落开始活动,夜间交尾产卵,每头雌虫产卵12~15块,每块卵多达200粒,春季世代产卵量低,夏季世代产卵量高,冬季常产滞育卵[8]。

2 茶园斜纹夜蛾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

斜纹夜蛾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其暴发的基础条件,适宜的气候是暴发的必要条件,茶树等充足的食物来源是暴发的关键。

2.1 生物学特性

斜纹夜蛾突发性强,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突然暴发的可能性(1)斜纹夜蛾是一种季节性长距离迁移发生的害虫;(2)杂食性和暴食性;(3)产卵量大、繁殖力强;(4)活动隐蔽,不易被发现。

2.2 气候条件

茶树是亚热带常绿叶用植物,斜纹夜蛾恰是一种喜温性的间歇猖獗为害的食叶害虫,斜纹夜蛾种群受温、湿度影响较大,而温度与湿度之间一般存在着重要的交互作用,在高温(29.00℃~31.07℃)和高湿(80.00%~94.14%)条件下,各虫态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世代平均历期、成虫寿命缩短和内禀增长率大增[16]。所以,我国大部分茶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当气候出现高温干旱、降雨量少、温湿度适宜的时候,斜纹夜蛾极有可能会在茶园中大暴发[4,17]。

2.3 寄主植物

斜纹夜蛾的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最喜欢取食豆科、十字花科、天南星科、葫芦科、锦葵科和苋科等作物[14,18,19]。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些地区在靠近粮蔬产区的平原地带种植茶树,或者在茶园间作和套作其它经济作物,茶园中种植的品种逐渐增多[8],茶园的耕作布局将会对斜纹夜蛾的发生和扩散产生较大影响。例如,茶-粮[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等)]、茶-林[桐(Paulownia tomentosa)、桑(Morus alba)、栗(Castanea mollissima)、乌桕(Sapium sebiferum)等]、茶-果[梨(Pyrus sp.)、柿(Diospyros kaki)、苹(Malus domestica)、桔(Citrus sp.)等]、茶-草[烟草(Nicotiana tabacum)]等间作和套作发展模式,这不仅为斜纹夜蛾进入茶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斜纹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繁殖的场所。另外,茶丛下部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更有利于斜纹夜蛾发生危害。茶园生态系统中的杂草也可能成为斜纹夜蛾的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为其转移、繁殖及世代延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

2.4 天敌因素

有资料表明,斜纹夜蛾的天敌种类不少于169种,常见的天敌有叉角厉蝽(Catheconidea furcellat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斜纹夜蛾盾脸姬蜂[Metopius(Metopius)rufus browni]、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等,还有苏云金杆菌、病毒、线虫等多种天敌[21,22,23,24]对斜纹夜蛾种群的自然控制起着重要作用。不过,在茶园中斜纹夜蛾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等尚不明确。

2.5 人为因素

斜纹夜蛾大面积严重为害茶树的记载和报道尚很有限,大部分茶农对斜纹夜蛾的发生特点缺乏了解。在管理粗放的茶园中,斜纹夜蛾在茶树、杂草或间作作物等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繁殖、转移,使斜纹夜蛾发育历期不整齐、发生期延长、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发现时虫龄已大,容易导致不能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措施,或防治时机不合适,还易使斜纹夜蛾产生抗药性,或大量杀伤天敌,从而降低了天敌因子的自然调控作用,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这有可能为斜纹夜蛾的猖獗为害创造有利条件。

3 防控对策

在借鉴和利用粮果蔬等经济作物上防控斜纹夜蛾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茶树害虫综合治理的特点,应加强茶园中斜纹夜蛾种群的监测和预报,研究斜纹夜蛾在茶园中的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为科学防控斜纹夜蛾提供技术支撑。

3.1 检疫措施

从预防入手,加强从斜纹夜蛾在我国现有分布区域调运物品的检疫,检疫重点是可能携带斜纹夜蛾的植物种实、草皮、苗木、盆栽等园艺产品、栽培介质、原木和木质包装、集装箱箱体或货物包装等传播介质,一旦发现,立即进行熏蒸或热处理,以降低斜纹夜蛾在茶园中扩散蔓延的风险。

3.2 应用杀虫灯诱杀

茶园中常用的杀虫灯是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趋光特性,将害虫诱至灯下被高压电网触杀[22]。斜纹夜蛾的趋光性弱,但对黑光灯趋性强,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中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达84.07%,与化学防治效果接近[7]。在应用杀虫灯诱杀时,宜悬挂斜纹夜蛾性诱剂进行协同防治。

3.3 应用天敌昆虫

斜纹夜蛾的天敌昆虫种类虽多,但能在生物防治中应用的很少,已知有人工释放甲腹茧蜂(Chelonus heliopae)、黑卵蜂(Telenomus remus)防治花椰菜上的斜纹夜蛾,控制效果明显[2,25,26]。

3.4 应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SpltMNPV)]属于杆状病毒科多角体病毒属的核型多角体A亚群[27],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类天敌。我国已将SpltMNPV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如“虫瘟1号”病毒类杀虫剂,防治效果良好[2],但此类生物杀虫剂对1~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明显,对3龄以上幼虫防治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必须结合预测预报才能发挥更好的杀虫效果。

3.5 应用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Bt)具有专一性强、对人畜安全、防治效果好、生物降解无残毒以及易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但与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一样,Bt的主要缺点是对斜纹夜蛾高龄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差[22],而且已发现斜纹夜蛾幼虫对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产生了抗性[28,29]。

3.6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

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泰山一号线虫(Heterorhabditis sp.)是斜纹夜蛾的重要病原线虫。中华卵索线虫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侵染率为60.0%~76.7%,泰山一号线虫在室内对斜纹夜蛾3~6幼虫的侵染率也非常高[30,31]。但病原线虫一般在环境湿度相对较大的条件下,其效果才明显,因此病原线虫比较适宜在茶园中推广应用。

3.7 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源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源杀虫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2]。然而,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源杀虫剂均各自存在缺点,前者已投入商品化生产,如虫酰肼、氟定脲、氟虫脲等对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效[32],且斜纹夜蛾不易产生抗性,但其杀虫速度缓慢,一般在药后4~7 d才导致幼虫大量死亡,对于茶树、烟草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这类药剂则不能及时起到保护作用[32]。对后者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植物源农药的层面,植物源杀虫剂商品化的产品极少,且田间效果不太稳定[2]。

3.8 应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能强烈干扰成虫之间正常的化学通讯,导致雌、雄成虫无法准确地定向找到对方,从而达到扰乱其交配行为的目的,最终降低斜纹夜蛾的产卵数量[33]。在茶园中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能够大量诱集雄蛾,还可用于斜纹夜蛾种群动态监控和预测预报[34]。

3.9 应用诱集和趋避植物

成灾原因 篇4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时间的步伐已经迈进了21世纪的第13个年头, 我们回眸过去就能发现, 彩票技术服务行业的出现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 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批批大大小小的彩票技术服务机构和个人, 但又一批批地销声匿迹, 就其原因何在?记者特对该行业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经过调查采访得知其真正原因是大多数彩票技术服务者都没有真正的技术实力, 多数均是靠广告炒作以谋求一席生存之地, 所以很难长久支撑, 更难永续经营。真正拥有真实技术和研发实力的技术服务者实在是少之又少, 可谓凤毛麟角。在这个狼烟四起, 龙蛇混杂的彩票技术服务大潮中, 无独有偶, 记者注意到了“贵州省镇宁恒信彩票研究工作室”这家服务机构, 一直是“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不断发展”,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 用真正的技术实力帮助无数彩迷朋友实现了玩彩致富的梦想!

资深彩民率先研发11选5技术见奇效

恒信彩研工作室吴老师是十一年前涉足玩彩行业的, 他曾经创造过玩3D、排列三每月稳赚3000—6000元的好成绩, 但因3D、排列三每天只开奖一期, 机会太少利润太小, 所以放弃了3D、排三的研究与投注, 之后于2009年率先在国内研究机会相对比较多的体彩高频“11选5”投注技术。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 吴老师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玩彩票, 每月均能稳定赚到10000元以上。为了帮助彩民朋友提高玩彩技巧, 吴老师于2011年3月在国内率先首家对外推广体彩高频“11选5”稳赚技术, 细心的朋友可查看2011年3月份以来的《大众投资指南》、《现代营销》、《创业》、《生意经》、《致富时代》、《大众创业》、《新财路》等知名杂志即知, 在此之前绝对没有任何人推出““1111选选55““技技术术, , 大大家家可可明明鉴鉴!!

技术真实可行成功学员遍地开花

功夫不负有心人, 吴老师费时三年潜心研究的这套《博彩真经》体彩11选5稳赚技术, 经过两年多的推广, 已有上千人成功应用,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例如:云南省昆明市学员甘家国先生, 应用吴老师的“三双任五”绝赢方案, 第一天投注就取得了纯赚4100元利润的好成绩;江苏苏州市学员计加沛先生, 业余应用吴老师的技术买彩, 一个月赚了10000元左右;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学员高爱卿先生, 应用吴老师的技术, 第一天小试牛刀, 下午3个小时就赚了270元, 第二天上午就赚了880元;天津滨海新区学员张洪锋先生, 以前曾经购买过很多单位和个人的彩票资料, 但均无一实用, 后又参加了某彩票服务公司的专家荐号服务, 每天按公司专家推荐的3D直选号码投注, 连续一个多月一次也没中, 亏了6万多, 直到2011年看到吴老师的广告后,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再次学习吴老师的“11选5”技术, 从此就真正的踏上了“玩彩票稳赚钱”的成功之路!从最初的日赚300元左右到现在的日赚500元左右, 成绩可喜可贺!像这样的成功案例还很多很多, 限于篇幅, 不再一一列举。所有成功学员案例都是真人真事, 绝非虚假杜撰, 吴老师保留有报喜短信的原始信息, 可供来人查证, 若有虚假包赔车旅费、误工费2000元。吴老师说:一切不可查证的成功案例均有可能是虚假杜撰的故事。我们拒绝虚假宣传, 坚决向虚假浮夸广告说“no”!

实力创造奇迹新技术不断出炉

自《博彩真经》面市以来, 吴老师历经三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技术教材已通过6次升级换代, 现在已推出第六代《博彩真经》超强版。超强版的技术可用于体彩“11选5”的十二种玩法, 每一种玩法我们均推出2—5套非常科学实用的稳赚投注方案和技巧, 方法保证100%真实可行有效。

为了把更好更实用的技术分享给广大学员朋友, 吴老师在原来的“加强版、三双任五绝赢方案、任五双连王牌技法”等原有技术的基础上, 本期又推出一套“魔法任选七”小本稳赚投注方案, 此方案是专为小本投资人群而研发的, 一般有几百元投资资金足够, 投资小中奖快, 经过3个月的实践验证, 日利润可达200—400元左右, 是一套非常可行有效的最新投注方法。

为了不增加学员的经济负担, 让更多的彩民朋友都能分享这套最新开发的魔力技术, 我们把“魔法任选七”这套技术添加到《博彩真经》超强版中, 一同传授给本期学员, 全套购买价格不变, 依然只收380元, 如果单购“魔法任选七”方案收费200元, 老学员可优惠。

真技术深得学员心引来大批忠实粉丝

吴老师的“11选5”稳赚技术自推广以来已有2年多时间, 在此期间吴老师从未停止过研发的脚步, 教材已从最初的第一代升级到今天的第六代, 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方法不断优化完善, 效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教材每一次升级都引来众多老学员涌跃购买, 80%的学员都已成为吴老师的忠实粉丝!例如:福建福州付发军购买了4次, 厦门郝海林买了4次, 天津张洪锋买了6次, 宋健买了4次, 山东青岛张逢威买了6次, 浙江义乌叶向东买了次, 东阳富卫斌买了4次, 回头客数不胜数, 这里列举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彩票技术行业能有这么多的回头客, 可谓是一个奇迹!吴老师说:他非常感谢这么多长期以来一直信任和忠诚于他的学员们!在今后的技术研发过程中将尽力开发出更多更实用的技术作为回谢众多的忠实粉丝。

相关链接:

1.我们所提供的学员成功案例均为真人真事, 绝非虚假杜撰, 更不玩“假、大、空、嘘”的文字游戏, 我们保存有数百条学员报喜短信可供来人亲自检验, “只可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可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2.我们的技术是经得起验证的技术, 凡来人上门购买者均可先看教材内容, 让你确认真实有效后再付款购买, 绝不让你白花一分冤枉钱 (注:上门购买可先看教材内容, 满意再付款购买, 全国至今还没有哪一家能办得到, 而我们办到了, 如果没有真技术是绝对不敢让你先看后买的) 。

3.我们的正版教材是彩色封面正规印刷, 保证让你看得懂、学得会, 并长期负责咨询答疑, 直至你学会为止。

4.现在购买均为第六代《博彩真经》“超强版”, 内容包含“加强版+三双任五绝赢方案+双连王牌技法+魔法任选七小本投资方案”。另外我们将再送给你一套《时时彩》赚钱绝招和一套《快乐十分》稳赚秘法。全套380元。

5.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均可办理货到付款, 只需编辑短信“地址+姓名+电话+杂志名称”发到订购电话上, 你收到教材, 开箱验货后再把教材费380元交给快递员即可。农村乡镇快递不代收货款, 农村读者可汇款购买, 款汇邮政卡:622 188 711 100 328 2646户名:吴茶玉。如果你现在订购, 我们将再免费送给你价值一万多元的五大超值赠品!赠品目录请来电咨询或登录网站查看。网址:http://hxsw518.com (或者直搜“恒信彩研网”)

订购短信:15885733955

咨询电话:18083155525吴老师

上一篇:环境司法下一篇:督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