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形式

2024-09-20

住宅形式(共6篇)

住宅形式 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我国住宅建筑不仅建设量快速增加,其形式和功能也不断变化,住宅楼板的形式和结构也多种多样。

住宅建筑楼板的主要功能是分割楼层,划分垂直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居住、活动、工作和休息的平台。住宅楼板不仅应具有基本的结构强度以满足支撑使用荷载以及足够的刚度来防止颤动,并且要满足隔声、隔热和防火等功能的要求。

楼板结构体系直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各种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梁、柱等主要承重结构构件。楼板在自身平面内要有足够的水平刚度和整体性。楼板还要与竖向构件可靠连接,保证竖向构件的稳定并传递水平力。

1 主要钢筋混凝土楼板形式和技术特点

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楼板结构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向肋板、双向肋板、井式楼板、密肋楼板和无梁楼板等。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性能特点如下:1)现浇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与相邻楼板及下部支撑结构连接可靠,抗震抗冲击性能好;通常以热轧钢筋配筋,结构延性好。2)楼板的平面形状、尺寸、跨度及荷载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更容易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3)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施工单位多。模板、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发展,使现浇楼板成本降低。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有以下几个缺点:1)现浇混凝土楼板自重大,因此相应的梁、柱截面需要增加,降低建筑整体的可利用空间比率。2)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大量的现场湿作业容易造成噪声及环境污染。3)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温差、沉降等裂缝比较难控制。

1.2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多层砌体房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较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肋形板、槽形板、Π形板、实心板、空心板、夹心板等,其中空心板应用最广。

预制装配式楼板具有以下特点:1)材料消耗少,节约钢筋。2)工厂预制,现场施工快,工期短。3)楼板质量稳定,尺寸准确,节约模板。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有以下几个缺点:1)各预制板之间以及板端与支撑结构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整体性能差,楼板平面刚度小,抗震性能不佳。2)跨度较小,一般不超过5 m,所能承受荷载较低,为5 kN/m2左右,只能适应一般住宅荷载的要求。3)结构形式要求建筑平面比较规整,不适用于建筑平面复杂的情况,且楼板开洞受到很大的局限。4)冷加工钢筋强度低(650 N/mm2),伸长率小,易脆断。冷拔钢筋表面光滑,锚固性能差,预应力传递长度大,当工艺操作不良时易发生滑丝失锚破坏。5)构件按简支单向板设计和受力,板侧拼接处容易发生“错台”和纵向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起渗漏等问题。

1.3 现浇无粘结(或有粘结)预应力楼板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比较多的应用于超高层和大开间的建筑中。按照预应力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同,分为有粘结和无粘结两种形式。目前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高强度钢丝(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筋,其抗拉强度可达到1 800 N/mm2~2 000 N/mm2。为保证延性,按规范要求还必须配置相当数量的非预应力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30。预应力楼板的跨度为6 m~12 m,所能承受荷载为10 kN/m2,板厚为200 mm~250 mm。现浇预应力楼板有以下特点:

1)结构强度大,承载能力高,建筑空间跨度大,延性较好,整体性能强,抗裂及裂缝控制性能好,在自重和准永久荷载作用下挠度很小,几乎不存在裂缝。2)在高层和大跨度的建筑中较其他楼板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层高和结构自重,便于灵活分隔,可改善室内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3)施工工艺复杂耗时,技术难度大,须有配套的现场预应力施工设备、技术和管理。4)预应力钢丝及预应力锚具费用较高,楼板本身造价高。技术难度大、配套设备要求比较高,建造成本比较大。

2 其他形式的住宅楼板及其形式特点

2.1 钢骨轻质混凝土新型楼板

该结构形式是钢结构住宅体系配套的楼板、墙板构件,综合考虑了轻质混凝土与钢材两种材料的材料特性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楼板形式。其主要材料为轻质混凝土及冷弯型钢。轻质混凝土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钢骨轻质混凝土楼板利用冷弯型钢做成骨架,用轻质混凝土填充。

钢骨轻质混凝土楼板在工厂预制,可通过合理的形式与墙板中的钢骨架或者钢结构框架连接,实现现场钢与钢的连接。在多层住宅结构中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它具有以下优点:

1)可提供较大的开间,承受较大荷载。2)该楼板全部由工厂预制,利用现场的施工构造措施,可实现对裂缝的严格控制。3)构件在构件厂中批量生产,成本低、质量高;现场湿作业量小,施工时间短。4)结构自重轻,有利于结构造价的降低;同时结构自重减小也提高了其抗震性能。5)楼板与墙板、钢结构框架实现了现场钢与钢的直接连接,结构整体性能好。

2.2 现浇空心楼板

现浇空心楼板是以“芯管”埋入楼板混凝土中,成为永久性的芯模而构成的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板。芯管材料一般是薄壁钢板、纸管、硬塑管、高强复合薄壁管等。芯管上下及肋间布置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而成。现浇空心楼板有以下特点:1)该楼板实现了大跨度不设梁,从而降低了层高,节约能耗。2)自重轻,施工速度快。3)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良好。

3楼板体系方案选择的原则

楼板方案的选择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受到的制约也比较多。方案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和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追求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易实施性。衡量楼板体系的经济性,要看整个建筑物的综合经济指标和使用功能带来的附加效益。

4楼板体系的发展方向

4.1大跨、重载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和住宅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住宅户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大开间户型能够满足户型内部的灵活分隔和业主二次设计。

4.2工业化生产

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是产业化的主要特征,建筑业的产业化趋势是经济、技术发展的产物。通过产业化可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效益。

4.3新材料、新技术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给楼板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楼板具有更优良的性能,促进了楼板方案的多样化。

总之,应该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经济、资源条件,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快捷的结构方式。同时也应该注重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并且参考新的太阳能建筑理论。住宅楼板体系的发展应当做到功能与形式、结构与形式、技术与经济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赵建国,侯兆欣.住宅楼板体系方案综述[J].施工技术,2003,32(10):12-13.

[2]徐有邻,李晓明.关于我国住宅楼盖结构形式的讨论[J].建筑结构,2001(4):24-26.

[3]阎春林.我国户型发展变化趋势[J].住宅科技,2001(3):31-32.

[4]常婷,金凌志,田爱菊.某住宅楼现浇楼板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J].山西建筑,2007,33(30):91-92.

[5]莫胜秋,姚海平.无粘接预应力楼盖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01(10):16-18.

住宅形式 篇2

室内空间的组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就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 对空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各种各样的分隔和联系, 通过不同的分隔方式,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满足不同的活动需要, 并使其达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空间的分隔和联系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是一个艺术问题, 除了从功能使用要求来考虑空间的分隔外, 对分隔和联系的处理, 如他的形式、组织、比例、方向、线条、构成以及整体布局等等, 都对整个空间设计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反映出设计的特色和风格, 良好的分隔总是以少胜多, 虚实得宜, 构成有序, 自成体系。

空间的分隔, 应该处理好不同的空间关系和分隔的层次。首先是室内外空间的分隔, 如入口、天井、庭院, 主要要表现在, 封闭和开敞的关系, 空间的静止和流动的关系, 空间过渡的关系, 空间序列的开合、扬抑的组织关系, 表现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关系以及空间性格的关系。最后是各别空间内部在进行装修、布置家具和陈设时, 对空间的再次分隔。这三个分隔层次都应该在整个设计中获得高度的统一。

建筑物的承重结构, 如承重墙、柱、剪力墙以及楼梯、电梯井和其他竖向管线井等, 都是对空间固定的不变的分隔因素, 因此, 在划分空间处理时应特别注意它们对空间的影响。

2 住宅室内空间的分隔新形势

2.1 整面可移动的墙体构成的封闭空间的分隔设计

由于国家规定, 如今的建筑都属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柱、梁、板、楼梯、屋盖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墙用砖或其他材料填充。

这种结构搞震性能好, 整体性强, 搞腐蚀, 耐火能力强, 经久耐用, 同时也更让室内墙体分隔自由化, 开放式设计提供方便。整面可移动的墙体构成的封闭空间的分隔设计很好理解, 即运用面积较大的墙体对个人认为比较私密的空间进行分割, 同时也不失变化。

美国建筑设计大师理查德·努特拉在设计洛杉矶贝尔市的克罗纳小学时打破了旧式学习刻板的分隔设计模式, 采用活跃的空间布局, 运用了可以拉动开合的墙构件, 使内外空间可以自由变化, 也可以使内部空间得到自由的调节。这种设计为开放式设计开辟了先河。同时为以后的设计师提供了另外一种设计思路。直到1981年英国建筑家诺尔曼·福斯特通过对这种设计思路的进一步研究, 设计了香港汇丰银行, 其内部空间也是可以自由组合、改变、分隔。通过以上建筑设计师的设计, 并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室内设计分隔的自由变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 这对室内设计人性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2 屏风式隔断构成的半封闭空间的分隔设计

《物原》说:“禹作屏”。由此可见, 屏风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到战国时期, 屏风的制作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坐屏, 虽属陪葬明器, 然而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之高, 令人惊叹。屏座由数条蟠螭屈曲盘绕, 做工圆滑自然, 加上彩漆的装点, 蟠螭栩栩如生。屏风, 一般多用于室内, 偶尔也在室外使用, 但不多见。有一种较大的屏风, 专为挡门起遮蔽作用, 位置相对固定。屏风式隔断即借用古人利用屏风作通透室内隔断的手法来对室内空间进行虚拟隔断。

眼下, 不少小户型住房仍不是很宽敞, 但通过我们的巧妙分隔, 可以充分利用狭小的空间, 并带来崭新的空间氛围。屏风式隔断”主要的作用是分隔空间和遮挡视线, 一般不到顶, 但安置灵活、方便。可随时变更所需分隔的区域, 只是隔音较差。屏风式样可根据整个房间气氛选用或定制, 可采用薄纱、木板、竹窗等任何式样或材, 需与房间氛围协调。屏风式隔断上可增设小“零件”, 如添加一个衣架挂衣服;设置一层搁板放书籍, 器皿等物。屏风不但能隔断空间, 且可随时变动。好的屏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可以给室内带来一种典雅古朴的气氛。帷帘隔断, 制作简便, 拉一根铁丝, 穿上吊环, 固定帷帘, 就可成为隔断。

2.3 由移动的墙体之间所构成的虚拟空间的分隔设计

由移动的墙体之间所构成的虚拟空间也可称作万变空间, 它的特点是灵活多变, 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需要, 是当今比较受欢迎的空间形式之一。可变空间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现代社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不管是人数, 还是从事的事业都极可能发生变动, 这就需要空间环境随之变化。符合经济的原则。可变空间可以随时改变空间以适应使用功能上的要求, 大大提高了空间使用的效率。其灵活多变性满足了现代人求新的心理。可变空间也有多种形式。从空间的结构分隔上把空间分为分为单一空间、复合空间、交错空间单一空间, 在实际的室内环境中, 往往不会只有一个单一的空间, 而是多个单一空间的组合, 形成一个整体, 这就是复合空间。空间的组合往往是比较复杂的, 组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首先要使用方便, 同时要强调和满足形式和精神上的需要。

复合空间的设计必须要注意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及道路系统、功能系统、管线系统、绿化系统等的相互关系。复合空间的组合方式有穿插式、邻接式、大空间中套小空间, 公共空间的连接空间等可采用线式、集中式、辐射式、组团式、网格式等组合方式。

2.4 下沉式与台地式的空间分隔设计

下沉式空间指室内地面局部下沉, 在统一的室内空间中就产生了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变化的独立空间, 由于下沉地面标高比周围的低, 因此有一种隐蔽感、保护感和宁静感, 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斯密性的小天地;台地式空间与下沉式空间相反, 如将室内地面局部升高形成一个边界明确的空间, 但其功能、作用几乎和下沉式相反, 它的用途适宜于引人注目的陈列或眺望。

一般的住宅, 在处理室内空间的尺度时, 按照功能性质合理地确定空间的高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室内空间的高度, 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绝对高度———就是实际层高, 这是可以用尺寸来表示的, 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尺寸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尺寸选择不当, 过低了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了又会使人感到不亲切。另外是相对高度———不单纯着眼于绝对尺寸, 而且要联系到空间的平面面积来考虑。人们从经验中可以体会到: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 面积愈大的空间愈显得低矮。

在复杂的空间组合中, 各部分空间的尺度感往往随着高度的改变而变化。例如有时因高爽、宏伟而使人产生兴奋、激昂的情绪;有时因低矮而使人感到亲切、宁静;有时甚至会因为过低而使人感到压抑、沉闷, 巧妙地利用这些变化而使之与各部分空间的功能特点相一致, 则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住宅形式 篇3

箱形混凝土作为建筑底板占地面积和重量都很大。浇筑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部温度要大大高于外部温度。此时外部已经固化变冷, 而内部温度不降, 还有膨胀的趋势。所以会产生断裂纹路。并且固化过程水分蒸发流失后也会有皲裂现象产生。由此推出唯有解决温差问题可以改善这一状况。能够影响温度的因素有水泥的型号规格, 水和水泥的成分比例, 土质本身温度会升高, 以及一些热变化原理, 共同促成了浇筑过程的温度上升和下降。土的温升与水泥用量、水泥品种、混凝土的热学性质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先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 (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配制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 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通过外层包裹塑料薄膜以及草甸, 麻袋片等方式用以保暖, 而在混凝土内部中间放置冷水管降低温度最终达到内外温度平衡。对于由于水分蒸发导致的干裂要定期洒水保养, 由于对混凝土内部处理较麻烦, 肉眼无法观察里面的情况。外部措施相对要求少, 措施简单。所以现在大部分措施还是针对外部, 内部不进行降水冷却。

2 箱形基础墙板裂缝墙板上常出现的裂缝有垂直缝、水平缝、斜缝

2.1 垂直裂缝

砼自身分子间颗粒会拉近, 会收缩。在砼结构总体中会有一部分密度大则硬度强, 另一些部分硬度小, 因为密度较小。这两种介质如果相差过多时, 一旦受力就会产生分离, 尤其是板与板, 板与钢筋相交接的地方因为受力不均匀更容易产生分离裂开的现象。所以在规划方案之处一定要做好类似计划措施。采用小号的筋和较窄距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同时从整体上加强混凝土总体强度和韧度, 按时按程序养护是预防开裂的有效措施。

2.2 水平裂缝

水平裂缝一般是施工流程差错引起的。一般在墙和屋顶连接处。产生原因一般是墙体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刚刚完成, 不等到混凝土固化状态稳定之后就进行顶部的操作。待两方混凝土固化完毕后已经和原来的体积和形状有了差异而向各自方向有了拉力。一有外力, 晃动或温度变化等承受不住拉力则会出现开裂。解决方案一般是控制好顶板浇筑的时间。另外也有设计本身有问题的要特别考虑。对于施工裂缝属于正常现象但也应妥善处理。否则扩大后便属于非正常施工错误。

2.3 斜裂缝

前期设计方案失误和操作工序掌握不当都会引起斜裂缝生成。它直接引起安全隐患和能用度。一些外力对混凝土造成压迫也是产生原因之一。

3 设计方案失败的表现在

3.1 绝对沉降量控制偏大, 引起同一对沉降偏差大而产生裂缝

3.2 不按规范要求设置沉降缝或浇带。

如某45层住宅将主楼箱形基础和六层裙房的箱形基础连在一起的, 由于荷载差异很大, 设计中又没有设沉降缝或后浇带, 加之主楼的绝对沉降没有控制好, 致使主楼封顶时主体出现倾斜, 基础墙板出现斜裂缝。

3.3 构造不科学。

内部密度有密有稀, 内外收缩不平均, 变形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墙体会断裂。如某28层住宅, 平面上呈扇形布置。考虑到温度应力设置了温度缝, 但基础部分还是整体。由于上部结构温度缝处多设置了一堵墙, 使局部刚度增大, 造成上部构内力分布不均匀, 导致地下室的内力也不均匀。而地下室相关部位又没有相应的加强措施, 当主体施工至19层时, 箱形基础墙板多处出现裂缝。此外对比一桩结构、状态相同的建筑, 唯一改变的是施工时候的状态即采用相适宜的方式减轻热胀冷缩效应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后, 墙板裂缝几乎为零。

4 根据墙板上述各种裂缝的原因,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4.1 材料选择

4.1.1 水泥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品种, 如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4.1.2 骨料应使用级配良好的石子。

4.1.3 沙子使用中等型号和粗型号。

使用中、粗砂拌制同等强度的混凝土, 降低水泥与水含量, 预防温度过热, 从而控制了混凝土原子靠近的程度。

4.1.4 各种比配应按照一定比例, 不能随意, 对石子的含量应控制在1%之内;沙子含量在2%以内。

4.2 设计方面

4.2.1 控制混凝土墙板长度, 应根据规范规定, 设永久性伸缩

缝, 其间距一般为30~40m或按20~30m设宽1m左右的后浇带, 可有效削弱度及收缩应力, 待施工后期再将各段墙浇筑成整体。重庆地区夏季较热, 雨水较多, 后浇带的间距可以稍小。

4.2.2 合理布置分布钢筋, 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限制裂缝的发展。

混凝土墙板水平钢筋常用带助钢筋, 若适当减少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对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有一定效果的。

4.2.3 在混凝土中掺加尼龙纤维、钢纤维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3 施工方面

4.3.1 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尽可能缩短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 减少干缩裂缝。

4.3.2 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墙板混凝土内外热量不统一, 表里热胀冷缩时间有差距因此受力不均匀就产生了裂缝。 (2) 干燥裂缝。水分蒸发太快, 皲裂。

4.3.3 对于每一道工序, 除了处理好本身工作的质量以外也要将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连续性做好。

该填土的时候就填土, 该防潮的时候就防潮。否则某一工作闲置时间过长内部外部就会逐渐变质。

4.4 裂缝的处理

裂缝的处理不是越早越好。因为裂缝从扩展到稳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下一层工作开始之前修补裂缝应该是比较成熟的时期。裂缝的处理方法如下:

4.4.1 配筋法。

配筋法即先凿开开裂部分的混凝土, 再配筋重新浇筑混凝土。如在梁腰加设2根16腰筋, 以抵抗在梁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 效果显著, 这一有效措施在新版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得以验证。

4.4.2 充填法。

当裂缝较宽时 (>0.3mm) 采用树脂或无机类材料填充裂缝。即沿裂缝将混凝土表面凿成v或u字形槽, 然后填入1:2.5树脂砂浆类的充填材料。充填沟槽外形有v形及u形两种, 如u形难于开凿, 可使用v形槽。v形槽用于填充树脂砂浆, 若充填普通砂浆。v形槽易使砂浆剥离脱落, 故此时最好凿成u形槽。开u形槽时, 首先用混凝土切割机沿裂缝开出两条沟然后再剔除中间部分的混凝土。

4.4.3 注入法。

将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内部的一种修补方法。一般常用低粘度环氧树脂作注入材料。首先沿需要修补的裂缝安设注入用管, 裂缝的其他部位可用v形槽充填法、表面薄膜法或粘胶带法等密封, 以防注入材料漏掉, 然后用电动泵、手动或脚踏泵注入树脂。注入树脂前, 先要送气以清扫裂缝并进行注入检验, 再慢慢地注入树脂。此时, 注入速度不能过快, 以免堵塞或因所加压力过大导致裂缝继续扩大。

4.4.4 钢锚栓法。

钢锚栓法是将如骑马钉的钢锚栓锚于裂缝两边, 类似于缝合裂缝的方法, 此法多兼作补强之用。锚引用电锤开孔, 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等锚固。

参考文献

[1]再谈住宅现浇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建筑施工, 2003 (4) .[1]再谈住宅现浇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建筑施工, 2003 (4) .

住宅形式 篇4

关键词:住宅小区,垂直绿化,植物选择

垂直绿化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援植物, 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居住环境。垂直绿化植物能起到立体绿化的效果, 垂直绿化面积可为占地面积的5~10倍。不仅可以弥补平地绿地的不足, 丰富绿化景观, 还能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 同时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如降低空气温度, 减少灰尘、噪音等。现将垂直绿化的植物选择与利用形式介绍如下。

1 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

1.1 观叶类

1.1.1 爬山虎。

又名爬墙虎, 落叶木质藤本, 叶大而密, 叶形优美, 秋季变为红色或橙红色, 适应性强, 耐粗放管理, 为优良的墙面立体绿化植物。

1.1.2 五叶地锦。

别名美国地锦、五叶爬山虎等, 与爬山虎同为葡萄科植物。落叶木质藤本, 老枝灰褐色, 顶端吸盘大。喜温, 耐寒, 生长势旺盛, 但攀援力较差, 作墙面立体绿化时要适当绑缚固定。

1.2 观花类

1.2.1 紫藤。

又名朱藤, 豆科紫藤属木质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 干皮深灰色, 不裂。嫩枝暗黄绿色密被柔毛。喜光, 较耐寒。生长较快, 寿命长, 缠绕能力强, 对其他植物有绞杀作用。

1.2.2 凌霄。

大型落叶藤本, 长达10m以上。茎上有攀援的气生根, 攀附于其他植物上。树皮灰褐色, 小枝紫色。可附着于墙面、棚架、假山等处, 抗寒性稍差, 需要种植在背风向阳处。

1.2.3 金银花。

又名忍冬, 半常绿缠绕藤本, 常攀附岩石树木枝条生长, 花初开白色, 后变为黄色。开花时节黄白相间, 引人入胜。

1.2.4 茑萝。

旋花科一年生藤本花卉, 花期几乎与牵牛同始终, 但因其植株纤小, 故不像牵牛多布置于高架高篱, 一般茑萝用于布置矮垣短篱或绿化阳台, 其常见品种为羽叶茑萝。

1.3 观果类

1.3.1 葡萄。

落叶藤本, 常作为果树栽培, 传统的庭院绿化植物, 既能观赏, 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葡萄抗寒性差, 北方地区冬季需埋土越冬。

1.3.2 葫芦。

葫芦科葫芦属植物, 一年生攀援草本, 。葫芦果实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果形奇特, 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 观赏价值极高, 可做成各种工艺品。

1.3.3 观赏南瓜。

葫芦科南瓜属植物, 为西葫芦的园艺变种。一年生草质藤本。具卷须, 叶大, 阔卵形具角棱或浅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 垂直绿化的利用形式

2.1 附壁式

也称墙面垂直绿化, 是利用爬山虎、常春藤、凌霄等具有吸盘或者气生根的藤本植物, 沿着墙面、石壁向上攀爬以达到绿化的目的。无需支架和牵引材料, 养护简单, 经过多年的养护, 可覆盖整个墙面, 减少强光照射, 降低建筑物墙体温度, 给居室内带来阵阵凉意。

2.2 篱垣式

在栅栏、围栏、围墙上种植多年生攀援植物金银花、蔓性蔷薇等植物, 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利用草本的牵牛花、观赏南瓜、葫芦、丝瓜、苦瓜等草本植物, 生长迅速, 当年见效, 且绿化形式多样, 可每年更换不同的绿化材料。尤其现在的观赏南瓜新品种, 种类多种多样, 非常能吸引人们的眼光, 同时对儿童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蔓蔷薇、树莓等枝条上还有小刺, 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

2.3 棚架式

棚架是城市绿化中应用最广泛的藤本植物造景方法, 具有遮荫、分隔空间等作用, 还可独立作为园林小品成景。选择生长旺盛、叶幕浓密的种类, 如紫藤、凌霄、葡萄、三叶木通、山荞麦等, 既可遮荫还可赏果。

2.4 阳台绿化

阳台属于楼房的半室外空间, 在住宅的阳台、窗台种植藤本、草本花卉, 摆放盆花、盆景。阳台虽小, 但立地条件容易改造, 可摆放盆花, 种植种类多种多样, 一般选择的花卉有君子兰、蝴蝶兰、吊兰、文竹、绿萝等, 既可美化环境, 还能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注意勤浇水, 防止干旱。

2.5 屋顶绿化

建筑物的屋顶经过特殊的防水处理, 铺设种植基质, 可种植草坪、低矮花灌木等。也有设计复杂的屋顶花园, 设置亭廊花架、假山喷泉、雕塑小品, 但设计复杂, 成本较高。在一般的屋顶绿化时选择养护简单、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即可。

3 结语

住宅形式 篇5

一、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形式

1. 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1) 环境适应: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 其地形主要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等相互交错, 河流众多, 水网密布, 植被覆盖率高。因此在其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上考虑环境因素的时候, 会根据南方温暖多雨的气候特点及地形条件进行建筑设计工作。北方地区主要以平原、山地、高原为主, 河流相对南方少很多, 其植被破坏严重, 常受到沙尘暴等恶劣环境的侵犯。所以北方地区在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上会根据北方夏冬温差大、降雨少的气候特点进行建筑设计工作。

(2) 人居理念:我国南北地区在人居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从自然环境这点上来讲, 南方地区更加注重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绿色型住宅建筑设计, 而北方地区则注重御寒防沙式的防护型住宅建筑设计;从居民住宅建筑要求上来说, 南方地区的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在生态环保方面有着较多的选择, 而北方地区则更加接受阳光采集等方面的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内容。由于我国高层商品住宅建筑的不断涌现, 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环保节能建筑设计的推进与完善, 人居理念在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上的差异性正逐步缩小, 更加趋向于住宅建筑人性化设计。

(3) 文化风俗:南北地区文化风俗, 因为我国历史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习惯的不同, 成为影响我国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出现差异性的重要因素。文化风俗导致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在建筑布局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住宅建筑特性符合南北地区当地人民群众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易于被居民接受;另外, 文化风俗决定了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在融入地区文化、体验风俗乐趣等理念打造工作中的设计倾向, 尽可能地突出商品住宅建筑的文化特性, 从而受到购房者的喜爱

2. 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的差异性, 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南方地区的商品住宅建筑其外形设计与北方商品住宅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般根据各地不同建设规划要求、建筑保暖防护功能进行合理设计, 由于高层商品住宅建筑的发展, 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在美观性、采光性等设计内容上越来越重视。二, 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在内部构造设计上有差别, 通常表现为住宅建筑的厨卫设计、阳台设计、门窗选用、外墙设计等方面如南方地区的商品住宅建筑一般设计较大的露天阳台, 而北方地区的商品住宅建筑则喜欢设计封闭式的阳台。三, 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差异性在建筑布局设计上有所体现, 一般会根据南北方地区商品住宅建筑区域内的风向、道路规划情况、水文分布状况、阳光朝向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因此, 南方地区为保证夏季通风良好, 其商品住宅建筑布局常采用行列式、周边式;而北方地区为保证日照充足, 则一般选择行列式。

二、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综合性发展策略

1. 结合我国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科学分析南北建筑设计差异性

我国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因为气候环境、居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在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内容、设计标准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者都是为了完善商品住宅建筑的实用功能而形成的。因此, 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的进步, 必须对我国南北地区各商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整理与分析,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使南北地区的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更加符合地区文化、气候等特点, 并通过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合理性来提高房地产建设方的经济效益。

2. 大力培养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专业性人才, 加强南北地区建筑设计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 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建设, 因此要依靠国家教育事业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扶持, 为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另外, 要加强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通过设计理念、设计形式的借鉴与学习, 丰富设计者自身专业知识, 从而为建立与完善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体系打下基础。

三、结语

我国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 有助于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在我国商品住宅建筑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要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综合分析我国南北地区的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加强相关设计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构建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体系, 保障我国商品住宅建筑事业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就分析了我国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与表现形式, 并对我国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综合性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南北地区,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差异性与表现形式,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新迎.南北方建筑差异及其宜居形式[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07) .

[2]张欢.南北居住建筑在设计上的差异[J].城市建设, 2011 (07) .

住宅形式 篇6

1 板式高层住宅交通核的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几种形式

板式高层住宅建筑的交通核由疏散楼梯, 电梯, 设备管井及前室等几部分组成。设计要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其中最重要当然是安全性, 高层建筑如遇火灾等危险情况最重要的是自救。目前, 我国城市消防设施的配备中最高云梯多为50多米, 也就是说一旦超过15层的高度, 云梯将很难到达。所以, 在遭遇火灾特别是高楼火灾时, 自救非常重要。高层建筑的自救措施主要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大类。主动性措施指直接限制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技术, 如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喷水灭火等灭火技术、烟气控制技术等;被动性措施指提高或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能力的技术, 如提高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技术等。交通核的安全性可以说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因此, 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 对于交通核设计的安全性一定要保证。如何保证交通核的安全性呢?首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定性。准确的定性, 直接决定着交通核的形式和布置, 也就直接影响安全性。其次, 交通核选型的合理。根据一梯两户或一梯多户的平面户型选择合理的形式, 方便疏散减少安全隐患。再次, 交通核内部布局的合理。有无消防电梯, 是否防烟楼梯间, 是否合用前室等等。最后,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问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楼梯间的墙, 楼板等构件都有严格的耐火极限要求, 设计时应选用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材料。

经济性也是体现板式高层交通核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高层住宅交通核占了公摊面积的大部分, 有效优化交通核可以减少住户公摊, 提高得房率。因此,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 设计中可以尽量采用经济的设计尺度。楼梯间: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居住建筑为1100mm。综合梯井宽等尺寸, 一般来讲设计中楼梯间的净宽为2500mm较为经济。电梯及候梯厅:作为日常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考虑到兼顾使用效率, 使用舒适度等指标及消防电梯的对于载重量及速度的要求。实际工程设计中, 一般选用的最小电梯载重量多为800kg, 速度最小为1.5m/s。参考梯井最小尺寸为1900x2000mm。而常用的1000kg电梯参考梯井的最小尺寸为2000x2100 mm。

下面就推荐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板式高层交通核较合理形式:

十一层及十一以下:此种交通核构成较为简单。《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且楼梯间应靠外墙, 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需要消防电梯。实际设计中, 通常每个单元直设一部疏散楼梯。结合规范中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高层每单元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形成开敞楼梯间与候梯厅设备管井和甲级防火门组成的交通核。典型平面形式见图1。

十二层至十八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并且应设消防电梯。结合规范中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高层每单元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形成封闭楼梯间与合用前室, 设备管井和甲级防火门组成的交通核。典型平面形式见图2。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并且应设消防电梯。此种交通核通常分两种方法处理。其一, 十八层及以下仍采用每单元一部疏散楼梯, 十八层以上部分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其二, 每单元设置一部剪刀。形成由剪刀梯, 前室, 合用前室, 设备管井和甲乙级防火门组成的交通核。典型平面形式见图3。

2 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其一, 楼梯净宽的问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居住建筑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为1100mm即可。 (梯段宽度:是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但是, 在实际设计中往往为了不影响一层的户型, 节约公共区域的面积, 常常把一层楼梯的其中一跑改为无障碍坡道, 由此进入候梯厅等部位。此处的净宽要求就应同时满足“住宅建筑规范”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0mm的规定。

其二, 电梯与起居室及卧室相邻的问题。《住宅建筑规范》中规定电梯不应与卧室, 起居室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 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卧室, 起居室在关窗状态下的白天允许噪声级为50d B, 夜间允许噪声级为40d B) 因此在设计交通核时, 尽量将电梯布置在楼梯的同侧与厨房, 卫生间等次要空间相邻。

其三, 候梯厅的深度问题。高层建筑的电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候梯厅的深度大于等于轿厢深度并不得小于1.5m。可是高层中的电梯一般都兼做无障碍电梯, 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规定无障碍电梯的候梯厅深度大于或等于1.8m。

其四, 住宅户门开向前室的问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 当确有困难时, 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为乙级防火门。设计中应注意至少有一户户门不直接开向前室。

其五, 楼梯设置扶手的问题。《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置扶手。实际设计中在梯井为实墙的情况下 (如剪刀梯) , 经常忽略设置扶手。

其六, 剪刀梯隔墙耐火极限问题。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楼梯间的墙燃烧性能应为不燃烧体, 耐火极限为2.00小时。工程设计中, 剪刀梯之间的隔墙一般厚度只有100mm。因此, 我们在选择剪刀梯之间的隔墙的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满足耐火极限。

其七, 消防电梯井, 机房隔墙耐火极限问题。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消防电梯井, 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 机房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小时的隔墙隔开。

随着板式高层住宅建筑的普及, 交通核的设计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成功的交通核设计是在充分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节约交通核建筑面积提高经济效益。总之,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要不断的探索, 研究, 安全性和经济性双赢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4]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上一篇:小班额教学下一篇:光纤通信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