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2024-07-24

全程速度变化特征(通用3篇)

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篇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对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竞走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第30届伦敦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是:第1名和第2名选手均按提速、调整、冲刺的节奏进行变速走;第3名选手的速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一共有2次峰值;第47名选手的速度变化特征表现为加速、调整、降速的节奏, 但是他们每个人的速度下降幅度却截然不同, 这是由于选手们在各自提速的程度和距离上是存在差别的;第8名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特征与第47名运动员的相同, 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在最后2 km有一个冲刺, 但是由于第8名选手在比赛前程的速度比较慢, 所以, 导致其后程的冲刺对其比赛成绩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提高作用。以上这些速度节奏变化特征说明前8名运动员与其他运动员的成绩差异主要表现在后程的速度差异上, 前8名运动员后程的速度保持能力均高于其他运动员。因此, 应当加强我国竞走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 以解决后程降速的问题, 从而提高在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队在世界竞走大赛中的整体竞技水平。

关键词:第30届伦敦奥运会,20km竞走,全程速度变化特征,比赛特点,供能特点

竞走作为中国奥运军团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 曾在历届国际顶级赛事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并曾在奥运会上取得过2块金牌。由于竞走项目是以体能为主导的周期性耐力性运动, 所以, 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对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体能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 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项目的战术的研究大都指向体能分配, 实质就是探究如何安排速度分配的问题。就此, 从速度变化特征角度对20 km竞走运动员比赛战术进行系统分析, 对提高我国男子20 km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20 km竞走项目的比赛特点

2011年, 国际田联修改了规则, 修改之后的竞走定义如下:竞走是运动员和地面始终接触在一起、不间断地向前迈进的过程, 肉眼不能看见腾空。前腿从接触地面的那一瞬间开始到垂直部位都需要保持伸直状态。所以, 在所有的比赛项目中, 竞走是有特定要求的一项, 在这个比赛过程中, 运动不但要快速的完成全部过程, 而且还要确保动作规范, 以免出现技术犯规, 从而对比赛的结果造成影响[1]。

从历届的奥运会来看, 都存在技术犯规的情况, 不管是不是世界上优秀的竞走运动员, 都存在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被罚下场的情况。当运动员身处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 因为存在求胜的心理, 并且这种心理作用还非常的强, 极易出现技术犯规, 最终导致被迫离开赛场。比如:在该次奥运会比赛过程之中, 俄罗斯选手卡纳金获得金牌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在比赛后程 (18 km) 由于出现了技术犯规而被罚下场, 非常遗憾的结束了其该次奥运之旅。因此,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一是必须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实力;二是要有非常强的心理素质, 做到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免受来自其他对手的干扰, 坚持完成比赛。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 重视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竞走速度节奏的使用指的是在比赛的过程中, 运动员通过调整自己的速度节奏, 让自己合理的分配自己的体力, 顺利的完成比赛。

2 20 km竞走项目的供能特点

竞走项目属于典型的周期性与耐力性项目, 其特殊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它的供能特点, 即有氧代谢、糖酵解和磷酸原三种供能系统兼有的混合代谢。由于竞走运动比赛时间长, 要求运动员有极高的耐力, 其主要能量来源是有氧供能, 除此之外, 不可或缺的是糖酵解和磷酸原对身体能量的供应[2]。在竞走过程当中能量供给对速度的变化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主要变化情况如下:开始竞走时, 由于运动强度不大, 随着身体的运动, 机体内的慢收缩单位先活动起来, 运动的骨骼肌是由慢收缩单位支配的, 而骨骼肌是有氧代谢进行供能, 所以, 在接下来相当长的运动时间内, 机体都是进行有氧代谢从而达到供能。然而, 机体内部对刚进行运动的骨骼肌内的血液供应量很小, 运动机体对氧供能的需求量远远超过结合在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上的储存氧所提供的肌糖原氧化产能的产量, 因此, 这个时候ATP-CP及糖酵解供应的能量显得至关重要[3]。当竞走运动进行到一半时, 由于机体内的血液进行了重新分配, 流经骨骼肌的血液为骨骼肌有氧代谢提供足够的氧气, 保证了机体的氧化供能, 这时以有氧供能为主的竞争机体在接下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速度也保持上升的状态。20 km竞走全程需要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时间比较长。虽然在竞争过程中有氧供能功不可没, 占主导地位, 但无氧供能途径也很重要, 不可忽视[4]。无氧供能主要的方式有磷酸供能及糖酵解供能。这样的无氧供能途径具有疲劳快、恢复也快的特点, 而有氧供能, 疲劳速度慢、恢复也慢。所以当机体进行竞争运动时, 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可以交替工作, 各取所长, 为机体进行供能, 维持运动能力, 同时使得一方工作时, 另一方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 获得恢复的时间, 更好地发挥彼此的供能作用。

3 竞走项目中的能量与速度

在竞走项目的比赛中, 选手们的体能和技术水平对整个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又以体能为主导[5]。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 竞走项目是以有氧代谢为主, 同时伴随有氧、无氧混合代谢。此外, 竞走又包括在体能竞速类项目的范畴之内, 速度节奏的变化对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速度节奏是指运动员通过改变其运动速率以及能量输出的比率来控制速度变化的过程, 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体能竞速类项目, 要求选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所规定的路程距离。尽管速度节奏宏观上反映的只是速度大小的波动, 然而从微观上看, 速度节奏实际上反映的却是能量代谢的变化[7]。这种能量与速度的关系在实际的比赛中更能体现[8]。因此, 研究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特征, 对未来我国竞走项目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竞走冠军陈定 (中国) 和第7名选手贾里德·塔伦特 (澳大利亚) 的全程分段成绩对比如表1所示。

从图1中的速度曲线可以看出陈定与贾里德·塔伦特在比赛前半程 (0~10 km) 都处在加速过程, 即2~4km时由于身体机能处于有氧供能阶段使得速度缓慢上升, 4~8 km时将速度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在到达10 km时又开始提速, 并达到了其前半程速度的一个峰值。但是在10~12 km区间, 2名选手的速度特征都表现为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机体已经开始疲劳, 产生大量的乳酸并堆积, 致使肌肉内的酸性升高, 抑制了体内糖原的分解, 阻断了能量供应的途径。然而, 由于内脏器官所固有的生理惰性, 使得此时血液循环和呼吸这两大系统的功能大幅提升, 使得供氧量增多, 脂肪、蛋白质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CO2和H2O, 并释放出能量, 从而为身体运动继续供能, 所以,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4~16 km阶段两者的速度又回升到了原来的水平。综上, 2位选手在前16 km的速度波动主要是受选手自身机体供能系统的影响。在16 km以后, 两者的速度变化特征开始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陈定在16~20 km区间持续提速直至终点, 而贾里德·塔伦特在最后一个2 km尽管速度稍微有所提升, 但由于其之前 (16~18 km) 的大幅降速, 该阶段的提速也无补于事。从2位选手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当比赛进行至16 km处时, 由于此时选手们体内的高能磷酸物被大量的消耗, 致使血糖含量下降, 从而导致糖原含量下降, 这使得能量供给的速度减缓, 再加之体内大量代谢产物的堆积, 直接引起了选手体能和速度的下降。鉴于陈定的个人能力和水平较高, 并且具有较强的夺冠意志力, 从而其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仍能将体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不降速, 甚至可以持续加速至比赛结束, 所以, 陈定一举夺冠, 而贾里德·塔伦特由于自身的能量利用率、体能水平远低于陈定, 所以, 此次比赛只获得了第7名。

4 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的分段速度

通过竞走比赛中每个分段平均速度的标准差可以反映比赛中运动员采用的是变速走还是匀速走[9]。标准差作为反应大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变量, 如果所得标准差越大, 则说明速度变化越大, 选手此时采用的是变速走;如果标准差越小, 则说明速度变化越小, 选手此时接近于匀速走[10]。

表2为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竞走前20名运动员的分段平均速度 (m/s) 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一共有14名选手的分段平均速度标准差大于0.09, 标准差在0.050以下的为0人, 这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趋于在比赛中采取变速走的方式。

此外,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 前11名选手的速度变化特征表现为:前半程慢, 后半程快, 平均速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后半程。第12~20名选手中, 除1名选手的平均速度表现为后半程大于前半程 (仅相差0.03 m/s) 外, 其余8名选手都表现为前半程大于后半程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最大为4.23 m/s, 最小为4.07 m/s。综上所述, 男子20 km竞走项目中, 成绩较好的选手的速度变化特征都表现为:前半程速度慢, 后半程速度快, 后半程速度的大小与最终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而对于其他选手, 之所以出现后程降速, 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后半程体能水平的下降, 这说明选手的后半程耐力水平成为了影响竞走项目比赛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

5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优秀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速度节奏表现形式

在总数56人参加的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竞走比赛中, 顺利完成比赛的参加人员共有48人, 其中因犯规或体力不支等原因没有完成比赛的运动员有8名, 占总参加人数的1/7。没有完成比赛的原因, 各不相同, 除去个人能力不足之外,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因为, 运动员没有根据自己的运动习惯, 而是受外界干扰, 脱离自己的速度节奏反而跟随其他选手的速度节奏进行比赛, 最终因为身体不适, 无法完成比赛。2008北京奥运会竞走冠军博尔钦 (俄罗斯) , 在这届奥运会距离竞走比赛终点2 km时, 因为由于体力跟不上, 未能完成比赛很遗憾的中途退出。博尔钦在比赛过程中忽视自己身体供能特点, 追求中国军团也就是为陈定、王镇、蔡泽林组成的速度节奏, 导致体能消耗过快, 未能完成比赛。比赛结果是陈定夺得了奥运冠军。比赛开始初期, 排在前8名的运动员开始时运动速度不大, 但是是保持加速的状态的, 进行到一半里程时, 4~8名运动员已经以个人最大平均速度进行运动, 运动到中后期时, 在12~14 km阶段, 8名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到达14 km之后, 又纷纷开始加速, 最终一直保持加速状态直到比赛结束的运动员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在距离终点2 km处速度出现小幅下降的运动员最终排名第3, 从14 km之后4~8名的运动员的速度就没有升过, 一直下降, 在距离终点2 km时, 冠军和亚军以个人最大平均速度完成比赛, 抵达终点, 赢得比赛。

6 结语与建议

(1) 第30届伦敦奥运会前8名选手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是:第1名和第2名选手均按提速、调整、冲刺的节奏进行变速走;第3名选手的速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一共有2次峰值;第4~7名选手的速度变化特征表现为加速、调整、降速的节奏, 但是他们每个人的速度下降幅度却截然不同, 这是由于选手们在各自提速的程度和距离上是存在差别的;第8名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特征与第4~7名运动员的相同, 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在最后2 km有一个冲刺, 但是由于第8名选手在比赛前程的速度比较慢, 所以, 导致其后程的冲刺对其比赛成绩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提高作用。以上这些速度节奏变化特征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差异主要表现在后程的速度差异上。

(2) 鉴于优秀的竞走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后半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后程降速已然成为成绩落后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运动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后程速度耐力方面的训练, 以此增强最大速度的利用能力。

(3) 在赛前, 教练员应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点, 帮助其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特点, 为其合理安排比赛战术, 以及在比赛过程中如何做到免受其他选手干扰, 控制好自己的速度节奏, 发挥出自己真实的竞技水平。

(4) 应当提高执教教练员的理论专业知识水平, 增加与国外优秀教练员之间关于竞走项目的训练技术、技巧等方面内容的交流和探讨, 通过交流学习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田径协会.田径竞赛规则 (2012-2013)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2.

[2]王林.现代竞走技术与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147-151.

[3]黄达武, 刘占锋, 郭旭宙.全国竞走锦标赛成年女子20km竞走全程速度节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12, 34 (1) :23-26.

[4]邢富国, 张庆文.我国男女20km竞走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4) :26-27.

[5]邬孟君, 刘进.第29届奥运会竞走比赛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特征[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8 (3) :42-45.

[6]佟胜志, 王林.竞走项目专项特点与制胜规律的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1.

[7]王平.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优秀女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技术现状和训练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 2012.

[8]宫婷.世界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4.

[9]丛湖平.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31.

[10]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篇2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得110m栏奥运金牌的近十年时间内, 跨栏项目上刘翔始终一枝独秀, 未能有效地激励与提振我国直道栏的整体水平, 虽然近两届全运会110m栏整体成绩呈回升趋势,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 无论是成绩的提升幅度还是高水平运动员人数规模都还有差距。如何借鉴国内外优秀选手的技术以及训练手段与成果, 提升直道跨栏跑成绩形成以刘翔为塔尖整体呈塔基的训练梯队, 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运动技术、身体机能上来挖掘, 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 制定符合项目需要的技战术, 提高心理训练水平和竞赛能力。争取形成一个项目的集体优势, 这样才能在跨栏项目长盛不衰, 创造更好的成绩。本课题通过对比国内外优秀选手跨栏比赛各技术环节、技术细节数据, 将解析出的技术参数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寻找并描述出男子跨栏跑运动员技术特征与规律, 从中发现薄弱环节与技术上的不足,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直道栏整体运动技术水平, 进行科学化的训练, 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家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2届全运会男子110m跨栏决赛前8名运动员和2011年第十三届世界锦标赛男子跨栏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对第12届全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时的成绩及其各项数据进行处理, 用SPSS12.5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影响跨栏运动项目成绩的因素除了起跑外, 起跑到第一栏的时间、过栏时间、栏间跑时间以及终点冲刺时间的好坏都是影响与制约全程栏成绩的因素, 其中起跑到第一栏的时间与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与能力相关联, 终点冲刺跑与体能的储备和全程合理使用体力相关, 过栏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过栏技术的好坏, 栏间跑时间则是跑跨协调能力和平跑能力高度结合的体现。本研究课题采用汲取分析全程时间与分栏速度、平跑时间与栏间速度、支撑时间与过栏时间、途中跑第5栏的步长作为对比分析以探讨国内外选手直到栏的技术差异。

2.1 国内外优秀选手全程分栏时间和速度变化特征

从表1过栏速度各项数据中可以看出, 国内外选手110m栏运动员最快速度均出现在第5栏。中国选手从第3栏开始进入高速区, 并保持到第8栏, 时间变化范围为1.048~1.07s, 速度变化范围为8.54~8.7m/s。从第9栏开始, 速度呈下降趋势, 用时最多的为加速和冲刺阶段, 分别为2.56s和1.472s。世界优秀选手也是从第3栏开始进入高速区, 仅仅保持到第5栏。但是这3栏的平均时间却为1.005s, 速度为9.1m/s, 时间差值为0.046s, 速度差值为0.48m/s (P<0.01) , 数值均值远远低于国内选手的高速区用时时间, 而与刘翔相比, 差距则更为明显, 刘翔第四栏时间则是惊人的0.98s, 三栏平均时间短于1s。从第6栏开始, 速度有所下降, 但并非呈直线下降, 在第7栏和冲刺阶段速度有所提高, 呈波浪形变化, 可能与选手体力和技战术有关。其次, 从表中可发现国内外优秀选手在6~10栏的次速度却比国内选手的高速度还快。再者, 国外优秀选手的冲刺速度达到了10.34m/s, 为全程最高速度, 而国内选手冲刺速度只达到了9.54m/s, 二者差时间值为0.113s, 速度差值为0.8m/s, 存在显著性相关 (P<0.01) , 即使是刘翔冲刺速度达到了10.20m/s, 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由表2可知, 国内选手的100m平跑成绩明显差于国外优秀选手, 差值为0.43s, 而110m栏的成绩差值也仅仅为0.44s, 平均栏间速度差值为0.37m/s。由此可说明国内选手最大的弱点在于平跑成绩差, 最大速度不及国外选手。在整个跨栏跑过程中, 国内选手保持最高速度的稳定性强, (表现在3~8栏的高速跑上) , 但是其最大速度明显低于国外选手, 且表现出最大速度能力较差的特点。加速阶段 (第1栏) 优于国外优秀选手, 从体能分配的角度来讲, 加速阶段保持一定的体力是一种技战术的要求, 过分强调起跑后的加速度不仅致使神经系统过早疲劳, 能量消耗过快, 而且还会影响全程跨栏跑的节奏, 容易造成下栏后的制动现象, 影响跑速发挥。而从冲刺阶段的数据对比差值来看, 国内选手存在着冲刺冲不上来的现象, 明显与全程体力分配不均和加速阶段消耗体能过快存在相关。

另外, 本文单独列出刘翔13.07的速度及时间参数作为对比分析, 以突出刘翔在跨栏项目上具有的优势与国外选手间的差异。从表1可知, 刘翔从第3栏开始进入高速区, 并保持到第6栏为止。最高速度出现在第3、4、5栏。从数据分析来看, 刘翔的高速区已经接近或超过国外优秀选手, 但在次最大速度的保持区内稍微要落后于国外选手。另外, 起跑阶段加速能力不强,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前3栏的成绩, 可能与肌肉爆发大小有关, 也可能是8步过栏不及7步过栏的加速度能力上。训练上应多考虑起跑加速能力的训练和专项速度耐力能力的培养, 忌伤病后大强度大负荷训练。

2.2 跨栏腾空时间的比较分析

跨栏步时间 (起跨腿支撑时间+腾空时间+摆动腿支撑时间) 是反映运运动员过栏技术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2可知, 国内选手起跨腿支撑时间, 差值为0.035s, 呈显著性差异。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 起跨腿支撑时间受身体重心、躯干倒和着地脚的影响。据李建臣研究表明[1], 在起跨腿更加积极地放松情况下, 适当地增加着地脚, 使得地点更加接近身体重心投影点, 则更能快速的转入后蹬动作, 缩短支撑时间。摆动腿支撑时间的长短也受到着地脚、着地膝角等的影响, 良好的摆动腿支撑不仅可以缩短支撑时间, 更重要的是不至于在下栏时产生制动现象, 从而引起速度的下降, 对顺利过渡到栏间跑产生不利影响。

从表3可发现, 国内选手1~10栏过栏腾空时间平均值为0.37s, 国外优秀选手过栏腾空时间平均值为0.32s (P<0.01) 。从全程各栏来分析, 国内选手最短的腾空时间为0.36s, 出现在第4、6、7、8栏, 国外优秀选手从第1栏开始一直到第8栏, 始终保持着0.32s的腾空时间, 刘翔则保持了最短的过栏时间, 基本在0.32s之内, 说明了刘翔的过栏技术比国外选手还要好。而国内外选手全程各栏之间的腾空时间平均值均呈显著性差异。

本文作者认为, 影响其腾空时间主要有两个因素: (1) 起跳腿过栏瞬间, 后蹬力量不足, 起跨加速度太小。起跨腿后蹬产生的加速度可分为上栏腾空向前的水平加速度和重心向上腾空的竖直加速度。后蹬加速度越大, 水平加速度也就越大, 其势必缩短腾空时间, 当然, 其后蹬产生的合加速度的角度必须是有一定范围的。目前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后蹬角为66°+1.3°, 身体重心角度为12.11°+0.1°, 重心腾起高度为0.14+0.02m, 真正理想的重心移动是刚好掠过栏, 尽量地使跨栏接近平跑。从国内选手中间栏每栏用时1s就可以看出国外优秀选手正从以前的3步栏间跑+起跨跑慢慢转变为每栏4步平跑趋势。 (2) 腾空的时间还受上栏前跨步距离的影响。起跨点太近, 容易造成攻栏时向前不足, 向上有余, 给人以“跳栏”的感觉, 且落点较远, 使身体重心移动慢, 产生制动现象, 影响全程跑跨节奏。

2.3 栏间跑3步参数比较分析

比较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第5栏间3不跑的步长可发现, 第1步和第2步均呈显著性差异。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较, 国内选手第1步偏大 (1.54m) , 第2步偏小 (2.07m) , 第3步无多大差别。从栏前步长和下栏步长分析, 国内选手下栏步长比国外优秀选手长 (P<0.05) 。栏间跑3步步长是反映运动员平跑速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栏间距离相同, 并都是3步跑过, 因此它主要是运动员步频能力的体现。另外, 栏间3步跑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构成栏间跑的节奏, 它是由栏间3步步长的比例和步长决定的。因此, 栏间3步步长的合理分配对于调节运动员跨栏跑的节奏感有重要作用。从力学角度分析, 在下栏后会产生一定的制动现象, 因此就造成了加速度的下降, 引起步频的减少, 相应地只有加大步长来弥补。数据表明, 国内选手的步长比国外选手要长, 也说明了国内选手在下栏时产生的制动现象要比国外选手严重, 跑起来没有国外选手顺畅, 受到第1步的影响, 在第2步无法产生高加速状态下的高步长, 更进一步地影响了第2步的步长。

3 结论与建议

1.国内选手 (刘翔除外) 110m栏运动员与国外选手相比具有平跑速度差、整体平均速度差、最大速度能力差的特点, 今后训练的重点应结合专项体能训练特点, 加强平跑训练, 提高平跑速度能力。

2.国内选手 (刘翔除外) 起跨腿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均比国外选手要长, 在跨步上栏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技术上存在着“跳栏”现象。建议训练中根据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全面分析其起跨各技术角度, 力求“远跨近下栏”, 摆动腿积极攻栏的同时要加强摆动腿的快速伸膝和小腿向栏架方向的快速前伸, 形成着地角度大、着地距离近的快速绞剪完美技术风格, 以有利于栏间水平速度的发挥。

3. 国内选手在下栏后产生制动现象比较严重 (这是国内选手目前除刘翔外普遍存在的明显弱点) , 从而进一步对栏间第2步产生干扰, 影响栏间跑的节奏。建议训练中加强起跨腿蹬地力量, 加大栏前步长, 上体前压加大及其腿腰髋的柔韧性, 下栏着地摆动腿直腿下栏, 着地时增大踝关节角度、减小缓冲幅度、抬高支撑重心位置, 都可以起到减小下栏步长、减少下栏制动现象的作用。

4. 跨栏项目的训练, 应结合项目的特点与技术要求, 多进行大强度、高兴奋、高频率的快速过栏练习, 不宜大负荷与疲劳状态下进行技术与身体训练, 强度与量的安排既要适中, 又要适合跨栏项目体能发展及储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臣, 付大鹏.对我国男子110m栏的跨跑与跨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0, 36 (5) :11-13.

[2]许以诚, 迟泰棱.我国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2 (10) :10-12.

[3]宋跃先.对我国顶尖110 m栏运动员跨栏技术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5 (1) :62-63.

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篇3

竞走是中国田径中极具竞争力的优势项目, 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世界大赛中, 中国竞走都取得过优异成绩, 尤其在20公里这个项目上先后涌现出了陈跃玲、王丽萍、陈定、王镇等优秀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 陈定、王镇更是取得男子20公里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佳绩;切阳什姐、刘虹分别取得女子20公里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本文通过分析今年最重要的竞走比赛—2014太仓竞走世界杯男子20公里前八名运动员和参赛中国运动员的单圈用时、单圈平均速度, 来反应不同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特征。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变化特征以及竞技能力特点, 对比找出我国运动员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竞走运动水平和保持在20公里竞走这个优势项目上的强大竞争力提供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4太仓竞走世界杯男子20公里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和中国运动员的单圈用时、单圈平均速度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及文献查询有关竞走方面的文 章, 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专家访谈法:利用国家队跟队机会, 访谈国家竞走队多名教练员, 了解竞走比赛中速度变化特征和技战术安排的相关理论, 进而对本文的理论探析提供有力支持。

2.2.3、数理统计法: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运动员单圈用时 和单圈平均速度进行数据统计、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男子20公里中外运动员速度变化特征

3.1.1、男子20公里中外运动员前、后半程速度变化特征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变化特征可以通过单圈用时和单圈平均速度直观的反应出来。从表1来看, 2014太仓竞走世界杯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前8名运动员后半程 (11—20公里) 比赛用时均少于前半程 (1-10公里) , 表现出“前慢后快”的前、后半程速度变化特征, 排名第15位的中国运动员陈定同样如此。

排名第21位的中国运动员于伟前半程 (1-10公里) 总共用时40分24秒, 后半程 (11-20公里) 总共用时40分26秒, 后半程比前半程多用时2秒;排名第45位的中国运动员边通达前半程 (1-10公里) 总共用时40分32秒, 后半程 (11-20公里) 总共用时42分07秒, 后半程比前半程多用时1分35秒。这两名中国运动员表现出“前快后慢”的前、后半程速度变化特征, 这与前8名的优秀运动员有着显著的差异, 也是本次比赛未能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

3.1.2、男子20公里中外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由表1和表2得出, 冠军鲁斯兰·迪川科的全程速度变化呈现以下特征:第1圈用时8分10秒, 平均速度4.08米/秒, 是全程单圈用时最多和单圈平均速度最慢的一圈;第2圈和第3圈他开始加速, 单圈用时在8分05秒左右, 单圈平均速度提高到4.11米/秒;第4和第5圈他继续提速, 单圈用时7分57秒, 单圈平均速度提高到4.19米/ 秒, 平稳的完成前半程10公里的比赛;第6圈他突然提速, 以7分44秒完成单圈, 单圈平均速度达到4.31米/秒;第7圈和第8圈他稍稍降速, 单圈用时7分50秒左右, 单圈平均速度降到4.23米/秒;最后两圈他全力加速, 分别用时7分37秒和7分29秒, 最后一圈平均速度达到4.45米/秒, 是全程最高速度。对比分析前8名中的其他运动员, 不难发现大家的速度变化特征和比赛技战术的安排和冠军鲁斯兰·迪川科基本保持一致:基本呈现第1圈速度最慢, 第2、3圈开始加速, 第4、5圈继续平稳加速, 第6圈较大幅度加速, 第7、8圈稍稍降速的特征。但差异在于大部分运动员的最高速度出现在第6或9圈, 最后一圈难以保持或冲击最大速度反而出现速度下降的特点。

中国运动员陈定前8圈基本遵循上述速度变化特征, 但是最后两圈分别用时8分13秒和8分14秒, 平均速度由第八圈时的4.21米/ 秒降到4.05米/秒。这种“虎头蛇尾”的状态也体现出陈定本场比赛后程体力不足, 速度下降过快, 加速能力不强的特点;中国运动员于伟、边通达仅在前4圈基本保持上述速度变化特征, 从第5圈开始就出现速度下降的趋势, 第6圈在本应较快提速阶段速度继续下降, 分别降到4.00米/秒和4.01米/秒, 这与前8名运动员有着较大差距, 第7、8圈及最后两圈于伟虽然稍稍提速, 但单圈用时和单圈平均速度均与前8名运动员有明显差距;边通达从第7圈到第10圈持续降速, 最后一圈用时8分33秒, 平均速度3.90米/秒, 速度降到全程最低点。这反映出于伟和边通达两名运动员在整体能力上与中外优秀运动员还有较大差距。

3.1.3、中外优秀运动员速度变化特征的差异性

本次太仓竞走世界杯中国队总共派出5名运动员参赛, 其中蔡泽林和王镇分别获得第2名和第6名, 证明了我国男子20公里运动员依然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对比分析这两名运动员的和冠军鲁斯兰·迪川科速度变化特征的差异性, 对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由表1、表2分析亚军中国选手蔡泽林和冠军乌克兰选手鲁斯兰·迪川科速度变化特征的差异性。计算得出, 鲁斯兰·迪川科前18公里总共用时71分21秒, 平均速度4.207米/秒;蔡泽林前18公里总共用时71分25秒, 平均速度4.202米/秒。前18公里鲁斯兰·迪川科比蔡泽林仅仅快了4秒, 两人平均速度几乎相同。最后2公里, 鲁斯兰·迪川科单圈用时7分29秒, 单圈平均速度4.45米/秒;蔡泽林单圈用时7分40秒, 单圈平均速度4.35米/秒。不难发现, 最后2公里鲁斯兰·迪川科的加速能力比蔡泽林更强, 最终以单圈11秒的优势锁定了冠军, 蔡泽林以全程15秒的劣势屈居第二。这体现出乌克兰运动员鲁斯兰·迪川在比赛最后阶段良好的体能基础, 强大的保持速度能力和加速能力。比赛的最后2公里往往是竞走比赛中犯规判罚高发的阶段, 疲劳的积累加之最后时刻的冲刺加速很容易造成技术动作的变形和犯规。然而鲁斯兰·迪川科依然有能力在高速状态下完成比赛而不犯规, 这也反映出他这样的世界优秀竞走用动员过硬的技术基础;蔡泽林显然已具备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的较高水平和能力, 然而在未来的训练中要格外重视耐力训练基础之上的短距离速度训练以提高无氧耐力和冲刺阶段的加速能力, 同时加强技术的规范化。

注:竞走比赛每圈2KM

注:竞走比赛每圈2KM

由表1、表2分析第六名中国选手王镇和冠军乌克兰选手鲁斯兰·迪川科速度变化特征的差异性。计算得出, 鲁斯兰·迪川科前18公里总共用时71分21秒, 平均速度4.207米/秒;王镇前18公里总共用时71分29秒, 平均速度4.198米/秒。前18公里鲁斯兰·迪川科比王镇仅快了8秒, 两人平均速度相差不大。最后2公里, 鲁斯兰·迪川科单圈用时7分29秒, 单圈平均速度4.45米/秒;王镇单圈用时8分01秒, 单圈平均速度由第9圈时的4.28米/秒降到4.16米 /秒, 速度大幅下降, 最后一圈32秒的差距是巨大的。数据如实反映出王镇和鲁斯兰·迪川科速度变化的差异性就体现在最后一圈, 如何提高冲刺阶段的加速能力也成为王镇未来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中外优秀男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后半程 (11-20公里) 比 赛用时均少于前半程 (1-10公里) , 表现出“前慢后快”的前、后半程速度变化特征。我国优秀运动员蔡泽林、王镇、陈定的前、后半程速度变化特征与之一致;于伟和边通达的前、后半程速度变化特征则相反, 说明在整体能力上跟优秀运动员还有较大的差距。

4.2、中外优秀男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第1圈 (1-2公里) 以全程最慢的速度开始比赛;在第2到第6圈 (3-12公里) 逐渐加速并在第6圈 (10-12公里) 达到途中阶段最高速度;在第7到第8圈 (13-16公里) 小幅度降速以便为最后冲刺阶段的加速做好体能基础;在第9到第10圈 (17-20公里) 全力加速, 达到全程最高速度并有极强的保持速度的能力。我国优秀运动员蔡泽林、王镇、陈定全程速度变化特征无明显差异, 但是在最后2圈 (17-20公里) 的加速能力上还略有差距。建议未来训练中在长距离体能训练的基础上, 加强短距离速度训练以提高无氧耐力和冲刺阶段加速能力。

4.3、竞走运动对体能和技术的要求都很高, 疲劳的积累加之最后时刻的冲刺加速很容易造成技术动作的变形和犯规, 竞走比赛中也曾多次发生在最后2公里因犯规被罚下的案例。我国运动员在最后阶段的冲刺能力又是短板, 所以要重视竞走技术的训练, 先进合理的技术是完成最后阶段冲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统朋.中国竞走科学化训练的理论探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3:90-92.

[2]董思建, 李建军.第29届奥运会优秀竞走运动员速度变化的生理学分析[J].运动, 2011, 14:30-32.

[3]张军波.北京奥运会世界优秀竞走选手的速度变化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5:66-69+74.

[4]王林, 任占兵.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中外优秀选手速度变化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5 (3) :95-98.

上一篇:母猪子宫炎的治疗下一篇:直流融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