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

2024-11-14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共11篇)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 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高科技含量的医疗仪器设备在医学检验、诊断、治疗及康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保障[1]。

医院的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尤其是一些使用频率高、开机时间长、使用年限长的设备,设备故障会影响仪器效能的发挥。本研究从医疗设备维修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促进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充分挖掘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探讨[2]。

1 加强维修人员业务能力培养

加强维修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室促进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基础。随着医疗设备种类的增长,其科技含量也在逐步上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医疗设备通常具有专业性强、精密度高、硬件结构复杂、程序指令烦琐等特殊性。特别是大中型医疗设备,价值昂贵,且维修时常牵涉到安全问题。因此,维修人员在对该类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有非常高的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3]。

1.1 在职学习

作为一名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应当熟悉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的基本原理,设备维修时的安全防护等知识。在职学习的途径主要为:(1)阅读设备的原理性资料,技术资料;(2)与同行交流,在讨论中学习提高;(3)在维修实践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印证中提升。

1.2 培训学习。

对于高精密仪器,应当根据维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点和个人能力,选派人员到厂家或公司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专门的培训学习有助于提升维修人员对专门设备的了解,缩短设备维修耗时,提高设备开机率。

2 建设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制度

建设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制度是促进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目前设备维修方式主要可分为预防性维修、主动维修和事后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依据设备类型,在设备无任何故障时,定期进行的维修工作,有助于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主动维修指维修人员不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零部件磨损状况等进行检查,并据此提出改进维护措施,保持和延长设备正常运行状态或提前做好维修更换配件准备,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设备开机率,减少维修成本。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维修工作。

目前,部分医院过分强调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但高频率的预防性维修一方面加重了维修工作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对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过早更换一些还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的配件也会造成维修成本的上升。适度的预防性维修、主动维修与高水平的事后维修相结合,才能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设备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

设备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促进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过去在采购设备时,通常只有管理者和使用科室的人员参加论证,很少有维修人员发表意见。而管理者和使用人员往往更注重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多样性等,轻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修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将售后维修作为商品进行营销,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常采用封锁技术资料,限制维修配件等方式,这些措施会导致维修工作人员因缺乏资料或配件而很难开展工作,设备经常处在待修状态,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影响临床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备采购时,可以适当听取设备维修人员的意见,关注售后维修以及培训学习。

设备进入医院后,设备使用人员一般最早发现设备的一些潜在问题。此外,一些故障的发生也与使用人员的使用行为有关系。通过在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让维修人员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修,更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根据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原则做出最合理的方案。同时,可以让维修人员对由于使用人员不良操作习惯所引起的故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降低不必要的故障的发生率[4]。

4 故障实例及解决办法

在我院的实际情况中,直线加速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1)加速器工作负担重,每日工作量大,休息时间少,部分机器使用年限较长;(2)使用人员操作时不注意细节,造成不必要的问题;(3)机器更新换代较快,培训学习机会相对较少。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的维修工程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每日对加速器进行巡查,了解加速器运行状况与工作负担,对使用年限久,照射野数多的机器给予特殊关注;(2)与操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一方面确保故障发生后维修工程师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另一方面纠正操作人员的不良习惯;(3)对随机器配的维修资料进行学习,不断加深对设备的了解;工程师们互相讨论,共同提升;维修工作结束后,参与维修的工程师对维修情况进行通报,有助于大家共同进步;(4)在周末,机器休息的时候,工程师们对有故障苗头的机器进行主动维修,尽可能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提高运行效率;(5)在事后维修和主动维修的间隙,对设备进行一定的保养措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院加速器近3年的开机率分别为97.2%,97.7%和95.7%,超过一般维保所保证的95%。

总之,提高设备开机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既能为更广大的患者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也能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5]。我们应该树立科学合理的维修和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维修人员的积极性,为医院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树强.关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2X):106.

[2]窦志军,桑爱萍.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9,6(8):28-29.

[3]陈晨.医学工程师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服务模式的新探讨[A].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工程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国际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及质量管理论坛[C].2008.

[4]王芳茹.医疗设备维修工程人员现状与加强队伍建设的建议[J].中国医疗设备,2006,21(2):47-48.

[5]陈乙尤,陈冠,苟秦渝.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5,20(5):45-46.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 篇2

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

1、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科室签字确认后恢复使用。

2、对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并积极联系院外专业人员。

3、对急救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而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

4、使用科室要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执行落实情况。

5、定期深入科室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性维修保养(PM),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7、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8、应做好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的维修值班,确保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均能处理突发的维修要求。

9、保持工作区域的安全与整洁。保管好各种维修工具、仪器,防止丢失损坏。定期召开业务碰头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研究、分析维修中的疑难问题,交流维修心得。

医院设备维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现代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院文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医院的生命线,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形象与声誉。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外,医疗器械设备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最大限度体现着一个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医疗器械的作用,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中存在之问题

1、维修技术手段落后。2、管理制度滞后。3、缺乏定期维修与忽视管理。

而现实中,很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的常用医疗器械得不到有效地维修和定期保养类问题大量存在,使得器械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大打折扣,极大增加了医疗单位的医疗成本。同时繁重的医疗工作也使护理人员长期忽视医疗器械的管理。由于病员与护理人员之数量比例存在极大不平衡,护理人员往往只顾于应付繁重的护理工作,而无暇顾及其它。即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也因怕影响更重要的工作而不去及时纠正。交班时又忘记嘱咐接班护士,导致这些不足缺乏有效地管理。

二、加强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1、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检查。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定期进行细致的维护保养,如: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3)检查评比制度。这样才能使维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必须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严格管理,使其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

3、实行科学管理方法。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

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和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其它仪器设备也要有一定的文字记载,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的状态库,这对设备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对其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维修管理实践证明,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医院设备维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

1、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科室签字确认后恢复使用。

2、对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并积极联系院外专业人员。

3、对急救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而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

4、使用科室要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执行落实情况。

5、定期深入科室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性维修保养(PM),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7、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8、应做好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的维修值班,确保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均能处理突发的维修要求。

9、保持工作区域的安全与整洁。保管好各种维修工具、仪器,防止丢失损坏。定期召开业务碰头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研究、分析维修中的疑难问题,交流维修心得。

医院设备维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医院设备维修工作心得体会的写法与格式是什么?请参考以下这篇范文。

1、在院长和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及维修工作。

2、根据各科预购设备申报情况,编制医院设备需求计划并上报院长审批。

3、负责办理大型设备报批论证、调研考察、招标采购、安装验收。

4、做好设备维修工作,使其减少故障,增加使用寿命,保证医疗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5、建立健全各种仪器设备资料档案,及时收集归档各种使用维修资料。

6、建立、健全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实行设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7、了解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发现设备问题及时上报院领导。

8、负责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指导、培训等。

9、做好国家强检设备的年检工作。

10、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一、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单位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积极收集国内外有关医疗设备的情报信息和动态,做好咨询服务;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收集汇总各部门的设备需求申请,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拟定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经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程序进行预算内设备采购。急需设备按医院既定程序审批后及时采购。

五、对医疗设备项目前期论证、招标采购、安装验收、日常维护保养、报废报损、立账建档等全程设备管理。

六、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仪器安全有效运作。

七、掌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情况,组织协作共用。建立全院设备应急调配机制,并组织实施,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八、负责全院仪器设备、家电、空调制冷、净化设备等维修保养工作。设备常年处于良好状态,满足医院工作需要。

九、负责计量设备、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定期检定。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法,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及档案。

十、检查各部门对万元以上设备使用及记录情况,督促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挥仪器应有效能。

十一、组织开展贵重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工作,为合理配置医疗设备提供决策依据。

十二、负责全院医用气体供应、供气系统的维护、维修工作。

十三、负责纯水系统运行管理及维修保养,保证纯水状态良好。

十四、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及维修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

十五、经常深入临床了解科室需要,及时解决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十六、完成医院交办的其他工作。

1.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单位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2.积极收集国内外有关医疗设备的情报信息和动态,做好咨询服务;进行一起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领带决策提供依据。

3.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拟定医疗设备计划和计划,经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4.负责医疗设备购置计划的实施,做好临床医疗物品的供应工作,对进行招标采购的设备做好技术配合工作。

5.认真做好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验收、保管、调剂、报废以及统计、报表、资料档案保管和设备使用效益评估。

6.承担医疗设备的的安装、维修、预防性维护和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医疗器械使用不良事件的报告、安全监督工作。

7.协助临床部门开展医疗设备技术的应用开发、制定操作规程并指导使用,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检验、评比和奖惩。

8.负责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为人事部门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调配、定职、晋升和聘任提供依据。

医院设备维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现代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院文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医院的生命线,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形象与声誉。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外,医疗器械设备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最大限度体现着一个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医疗器械的作用,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中存在之问题

1、维修技术手段落后。2、管理制度滞后。3、缺乏定期维修与忽视管理。

而现实中,很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的常用医疗器械得不到有效地维修和定期保养类问题大量存在,使得器械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大打折扣,极大增加了医疗单位的医疗成本。同时繁重的医疗工作也使护理人员长期忽视医疗器械的管理。由于病员与护理人员之数量比例存在极大不平衡,护理人员往往只顾于应付繁重的护理工作,而无暇顾及其它。即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也因怕影响更重要的工作而不去及时纠正。交班时又忘记嘱咐接班护士,导致这些不足缺乏有效地管理。

二、加强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1、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检查。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定期进行细致的维护保养,如: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3)检查评比制度。这样才能使维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必须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严格管理,使其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

3、实行科学管理方法。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

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和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其它仪器设备也要有一定的文字记载,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浅论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 篇3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检查;维修;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认为怎样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可以设想,如果医疗设备经常坏,完好率很低,精度不可靠,结果可信度差,无法提供科学的数据,就会影响诊断、治疗。由此看来,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医疗器械的检查,属于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设备维修的主要形式。

2.1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2.3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

2.3.1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

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仪器维修也要做成本效益核算,医疗器械设备品种多、品牌多,促使医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维修工作能力,否则就影响医院诊治。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医院领导要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或到学校等脱产学习,或上岗培训、技术交流、自学等在职学习。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

2.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代理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目前生产厂商或代理商的售后服务是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主体,他们占据着掌握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只要医院肯支付钱,他们就能提供高效和较好的维修服务。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代理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如对中大型高档设备、急救类、治疗类以买厂家的保修服务为主,对中档、医院可替换的仪器,以专业维修公司承包或散修为主等。

3.制定奖惩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为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爱护、熟练操作大型医疗设备的责任心,要求使用人员持证上岗,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素质。同时健全医疗设备使用年终评优和考核激励机制并与晋升职称、职务挂钩制度。对因管理不善和人为造成大型医疗设备故障,而造成医疗事故或设备大修、报废的当事者和领导者,依据我院《医疗设备管理细则》进行处理。使每位医务人员都有一种责任感,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爱护医疗设备的责任心。

4.结语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现状 篇4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对医疗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大, 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的有效管理, 保持较高的开机率, 满足临床科室的诊疗需求, 显得特别重要。现就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1 明确医学工程师的身份

在医院, 医学工程师同医师、护师、药师同属专业技术人员, 医学工程师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包括物理、电工电子、机械控制、计算机、医学常识, 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但是在医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 没有统一的全国执业资格考试, 没有专门的职称评审委员会, 晋升职称较为困难, 总是“低人一等”, 严重挫伤医学工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据统计, 2014 年全国医疗器械的销售规模接近3000 亿元, 在医院从业的医学工程师接近50 万人, 庞大的市场、众多的从业人员在医院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 确实令人遗憾。医学工程师在医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工作,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身份却很尴尬, 我认为首先应将医学工程师写入职业目录, 推行全国统一的医学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担任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师, 从根本上保证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准入资格, 确定医学工程师在医院的身份和地位。其次, 成立针对医学工程师专门的职称评审委员会, 使医学工程师的职称评定容易一些, 更加的专业化。

2 医学工程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

当前, 医疗设备多功能化、高度集成化, 生产厂商限制技术资料和软件信息, 导致医院设备科很难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维修和管理。在我院, 大型医用设备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全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介入系统、直接X线数字化成像系统买全保, 其余的医疗设备以自修为主, 厂商维修为辅, 医院每年需要支出的维修费用占医疗设备总价值的1%~3%, 非常高昂。医疗设备维修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产业, 趋向商业化, 不少厂商以技术保密为由, 封锁技术资料, 造成维修技术垄断, 强迫医院买保修, 增加医院维修成本。因此, 培养医院的医学工程师非常有必要, 医学工程师的后续教育和培养是降低医院维修成本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 云南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和生产厂商针对医学工程师为期一两天的短期技术培训, 工程师很难学到真东西, 只是大致的有个模糊的印象;在市场上, 很难找到针对医疗设备维护方面的系统性专业培训教材, 给医学工程师的后期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此, 针对大型医用设备, 医院可以委派医学工程师去生产厂家系统性的学习半年至一年, 回来后专门负责这一类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此外, 组织专家编写针对医疗设备维护方面的系统性专业系列培训教材, 方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查阅,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3 划分片区, 明确分工, 分散与集中管理

在医院, 设备科负责的医疗设备和非医疗设备有一万多件, 医学工程师谁接到科室打来的报修电话谁就去处理, 医学工程师就像个救火队似的, 哪个科室的医疗设备有问题就往哪里去, 经常疲于应对, 有的东西大家都去负责, 有的东西又都没人管, 有时还会相互推诿, 显得非常无序和混乱。这种管理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医学工程师对医院所有的医疗设备都要熟悉, 似乎什么都会, 但是又似乎什么都不会, 显得非常不专业。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面面俱到, 也不可能什么都会。因此, 采用分工分组是很好的方法, 我认为由三位医学工程师分散常驻在临床医技科室, 其中两位医学工程师负责大型医用设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全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介入系统和直线加速器的维护和管理, 另一位医学工程师负责血液透析机的维护和保养, 其余的医学工程师集中在设备科。两人为一组分别负责内科、外科和门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这样划分以后, 每位工程师的工作内容都十分明确, 朝着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能处理常见故障和日常维护, 也便于责任的追究。两三年后, 可以进行责任区域轮换, 让每位医学工程师既是医疗设备的“专才”, 也是医疗设备的“全才”。

4 配备医疗设备管理软件

在我院, 医疗设备的种类非常繁多, 设备科管理的医疗设备和非医疗设备有一万多件, 多数还是半电子化和半手工化的管理手段。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调试、维护、保养、维修、计量检测、报废处置各个模块分割式管理, 容易遗漏重要信息, 有时还会出错, 查阅资料非常的不方便。有一些医疗设备使用多年以后出现故障, 医院的医学工程师又无法解决, 查阅资料, 却发现这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经销商、代理商、生产厂家售后的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都找不到, 使维修无法进行, 非常的被动。因此, 采用条码管理, 应用专门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建立每一件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调试、维护、保养、维修、计量检测、报废处置每一环节详细、完善的信息资料尤为重要, 这样, 无论是横向检索还是纵向检索都能非常方便快捷地查阅到相关的信息资料, 提高管理效率。

5 尽量统一医疗设备的品牌

目前, 我院医疗设备购入采用政府招标的形式进行, 采用低价中标、多个大额医疗设备打包的方式购买。低价中标, 造成的后果是医院每次招标都有新的品牌进入医院, 同一类型的医疗设备有多个品牌, 同一品牌的设备又有多个不同的型号, 杂乱无章, 不利于医疗设备的有效管理, 医学工程师要学习和熟悉的东西多如牛毛, 有些根本无暇顾及, 给医疗设备的后续维护和维修带来困难。况且, 每个品牌的医疗设备都不能在医院形成一定的规模, 生产厂家对售后服务不会太重视, 也不会有售后服务价格上的优惠, 甚至还会长时间拖延, 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检查治疗, 还增加了医学工程师的负担;低价中标, 意味着医疗设备的质量不一定很好, 医学工程师不可能什么医疗设备都会处理, 遇到无法解决的还是只能依靠生产厂家, 如果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跟不上, 或是生产厂家在本省没有办事处, 厂家工程师也不可能千里迢迢从外地赶过来, 即使赶过来也会耽误很长的时间, 而且维修费用还很贵, 临床科室很难接受, 医学工程师整天为医疗设备的维修奔波劳累, 很难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性维护。此外, 还会拖延临床科室的工作进度, 增加医院医疗设备的后续成本支出, 实在是得不偿失。

医疗设备打包购买, 每个包中有主要的医疗设备, 也有次要的医疗设备, 经销商为了增加中标的概率, 包中组合了质量好的设备和质量差的设备。另外, 任何一个经销公司不可能拿到包中所有医疗设备的代理权, 这促使多个经销商形成商业联盟共同投标, 这显然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设备进入医院后出现故障, 医学工程师打电话给经销商, 如果经销商不是这类设备的代理, 他也只能打电话给另一个经销公司, 如果经销公司有自己的工程师, 可以直接委派, 若是没有, 也只能打电话给生产厂家, 这样一来, 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医疗设备也不能及时修复, 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医疗设备打包购买, 一个包中, 总有一些医疗设备不是临床科室最想要的, 想买的买不到, 不想买的反而买进来了, 临床科室非常抵触, 找尽各种不要的理由, 甚至不验收设备, 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 在购买医疗设备时应当注意以下内容:第一, 不要一味地追求最低价格, 应当综合考虑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价格, 尽量做到质量优先, 价格其次, 追求质量和价格的双赢;第二, 选择购买大品牌, 选择售后服务较好的生产厂商, 把售后服务写入合同, 延长保修期, 对较为复杂、尖端的医疗设备, 要求厂家为医院的医学工程师提供长时间的培训机会, 能够处理设备的常见故障;第三, 逐步统一医院医疗设备的品牌, 每一种医疗设备有2~3 个品牌, 满足不同临床科室的需求;最后, 在采购医疗设备时, 避免多种医疗设备打包购买, 做到每种医疗设备单独招标, 满足临床科室的购买需求。

6 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

大部分医院设备科的医学工程师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水平都比较低, 类似于维修店的模式, 检测手段和维修工具都很陈旧, 与医院的规模和发展极不相称。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现代医疗设备高度集成化、信息化, 没有好的检测手段和维修工具是很难很好地开展工作的。如示波器、医用电器设备通用质量检测仪、信号发生器、逻辑笔、晶体管特性图示器、集成电路功能测试仪、逻辑分析仪、在线测试仪、边界功能测试仪、功能比较测试仪、针床式测试仪等这些测试仪器和维修工具的应用, 可以使维修事半功倍, 减少对厂家售后的依赖。

7 管理与技术并重

医院的设备科, 既要负责医疗设备的管理, 又要承担医疗设备的技术性工作, 有的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力量薄弱, 医疗设备维修完全依赖厂家或完全外包, 设备科只从事管理工作。这种方式, 一方面大额增加医院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 比如我院平均每天有25 件医疗设备出现故障, 医疗设备的维修完全依靠厂家不现实, 厂家不可能帮医院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医院所在的地方偏远, 厂家派出工程师, 会耽误很长时间, 医院是不能承受的。在医院内部, 设备科要明确与总务科、电工组、信息科等其他科室的责任分工, 特别是交叉部分, 既要与这些科室分工明确, 又要与他们团结协作。管理和技术就像设备科这辆车子前进的两个轮子, 设备科要坚持管理和技术并重, 加强医学工程科的技术力量, 管理由粗放型的向精细化、规范化的模式转变, 管理与技术同步发展, 相互促进, 提高设备科在医院的地位, 获得在医院的发言权, 获得合理的收入, 增强职业自信。

参考文献

浅析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篇5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00-02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医疗诊治技术、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的物质基础,随着医疗设备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医疗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高科技、无创伤、使患者在诊治过程中舒适性较高的医疗仪器设备已成为医院医疗诊治技术进步和地位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科学化管理,尤其是维修管理,已成为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1医疗设备的特点

1.1技术先进精度高

医疗设备多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仪器,使用器件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小型化,仪器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种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功能的增强,使仪器变得更加紧凑、复杂。

1.2准确性和安全性能要求高

一些医疗设备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诊断与检测,所以它的安全性能要求是相当高的,而另一些不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检测仪器,其结果是为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的,所以对它的准确度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1.3对环境要求高

由于医疗设备具有以上特点,以及其中某些关键器件的特殊性质,所以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要求也很高,如设备对接地的要求、对电源的要求、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以及防尘、防潮、防热、防震、防蚀要求等。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外部因素

随着医院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电路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高新科技应用于医疗设备,以及厂家对设备进行技术封锁,各种技术保护,使我们对设备的理解和掌握局限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维修工作往往无从开展。例如,CT,DSA等大型的诊疗设备,该类设备多为技术先进的进口设备。其结构复杂,专业性强。厂家出于技术保护的目的,多采用故障编码的方式显示机器故障,由于医院维修培训流于形式,缺乏故障编码技术资料,使得医院维修工程师遇到故障时束手无策。此外,其配件均为专用配件,具有技术垄断性,配件价格昂贵。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2.2内部因素

医院重视医疗器械维修,但对于维修人员再教育再培训认识不够,加之目前相当多的医院医学工程队伍存在人员少、学历低、技术差等维修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且长期以来,在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里工程技术人员往往被视为修理工,待遇偏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难留住人才,一些技术水平较高者多被大的医疗设备厂商挖走。加之近年来持续的精简整编,使得医学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一些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只能依赖厂商包修,自修能力差,一旦发生故障对医疗工作影响很大。此外医疗设备是医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涉及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光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术,维修人员自身学习意识不够,知识更新跟不上,导致理论知识的欠缺。

3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3.1医疗设备维修人才的管理

3.1.1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现代医疗仪器设备涉及到很多学科,包含很多技术成果,而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维修人员不但要善于吸收和掌握医疗器械方面的新信息,还要提高自身的医学文化素养,并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加强理论的学习和消化,不仅要学习电子、理化和生物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跟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便于维修工作。因此,医院要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以利于医学工程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应有计划的从院校医学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招收,补充新鲜血液。

3.1.2加强维修人员与采购部门的密切合作

(1)正确选购设备是关系到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如果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就会给维修工作增添大量不必要的麻烦。如下几种因素对采购造成不良影响:①单位的决策者不是医学工程人员,采购负责人往往是药剂师或后勤人员,这些人往往缺乏对医疗设备的细致了解;②制度不键全的单位实行“买的只管买,修的只管修。”采购部门对购入设备的日后维修不负责任;③因有回扣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采购部门购入一些质量较差的仪器。针对以上不利因素,采购部门、维修部门、使用科室共同组成设备管理机构,相互监督团结协作。这样也有利于技术资料的索取和维修培训的谈判。特别是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和精密设备应争取维护保养的培训,使本单位的维修人员能解决常见故障,减少对厂家的过分依赖。

(2)维修部门需要配件时,一般是通过采购部进行购买。经销商也往往只与采购部门打交道。采购部门买仪器时是自己主动,买配件时却是被动的,所以采购部门应帮助维修部门尽快买到所需要的好的配件。

(3)采购部门应正确对待设备的更新换代。单位的制度如果不够健全,维修人员对采购设备就没有发言权,有的设备已难以正常运转,但由于不能更新,对病人的治疗和检查情况受到影响,又使维修人员对这种设备只能疲于修理。因此,难以正常运转的设备应更新换代。

3.1.3加强维修人员与设备使用者的沟通

为了有利于了解设备的运转状况以及做好维护保养,加强维修人员与临床科室,特别是设备使用人的沟通与交流。从我院近年来CT、核磁共振故障的统计分析来看,对于同一台设备或同一型号的设备,许多故障具有重复性和同一性,通过总结经验和互相交流,使我们对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愈来愈准确。

3.1.4加强维修人员与配件供应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如仪器损坏尚在保修期内,与厂家联系,厂家会派人修理。过保修期的仪器设备往往要求维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如果加强维修人员与配件供应商、厂家工程师的联系,厂家工程师会提供一些维修参考信息,一些贵重的配件也能在最短时间内更换到位。

3.2制订合理的工作制度

医疗设备大致可分为治疗仪器、检查诊断仪器、消毒仪器等,可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制度;计量设备的检定制度;制订期保养贵重设备的制度,包括保养期限、范围、负责人、方法等;建立设备维修的申请制度,并作好维修记录,将其存档;搜集和整理医疗设备技术资料,及时建立技术资料的管理制度;实行医疗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对各级管理、使用和工程技术人员按有关制度和职责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3.3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

3.3.1保证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使用

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产生优质影像的各个环节。加强机房环境的管理,保证机房湿度、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3.3.2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例如CT机,每天使用前必须训练球管,使球管平稳升温充分预热后再扫描,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3.3.4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每月定期清理电源滑环和数据滑环,吸掉碳刷掉下的碳粉,检查碳刷的长度使之与滑环接触良好,否则因碳刷与滑环长时间摩擦产生热量,形成氧化膜,增大了接触电阻,影响导电性。信号传输不稳定,容易出现扫描中断和图像丢失故障。

3.3.5加强设备运行环境管理

灰尘过多会造成信号传输不良、散热不佳等故障,应做到每月对印刷电路板除尘并检查插头、插座及地线接触情况,检查是否有松动、生锈现象,并对扫描架运动部件进行检查擦拭上润滑油。

3.3.6加强电源质量的管理

检查电压、电阻、电源的地线接触是否正常,为了保证设备状态良好,同时还要考虑电磁辐射、震动及相互间干扰等问题。

4结束语

总之,医疗设备涉及了医学、电子、机械、光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图像处理、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和专业,维修仅仅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多方面人才合作,协同工作,相互理解支持,才能保障医院各种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Brief Analysis Medical Equipment’s Service Management

Su Binneng, Zhang Yidong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summarized medical equipment's characteristic, and unifies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present medical equipment service management exists, proposed solves the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supplies the exchange.

强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 篇6

1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侧重使用, 忽视维修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很多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存在着侧重使用、忽视维修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一些大型医院都购进了比较完善的医疗设备,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问题。例如一些急救科室在使用一些精密设备的时候往往是在紧急的情况下, 所以后期就忽视了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虽然设备的生产厂家和一些科室也定期地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但是仍然不能够使设备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 最终致使设备不仅无法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还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1.2 人员素质偏低, 维修技术落后

现如今各级医院一般都较为注重医师的学历技术高低, 很多时候为了挽留一些高职称的医师不惜花重金去挽留, 只有开出丰厚的薪资待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长期下去将会出现明显的重医轻工的情况, 这时候就会造成医院内部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着很大的心理不平衡问题。同样是为医院服务, 医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工资待遇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年龄较大的男技工, 并且普遍学历较低, 所以从整体的情况上来看, 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忽视实际上也是对医疗设备维修能力的一种忽视。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重视, 只有不断地加强维修技术才会更好地提升现阶段的医疗水平[2]。

1.3 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财力投入甚少

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财力投入并不是很多, 拒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 我国大多数医院在医疗设备的投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很多医院并没有定期地对医疗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医疗设备的一些零部件存在破损或者是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另外由于一些医疗设备是较为精密的仪器, 如果没有专业的厂家人员进行维修很难保证对其进行正确的维护, 所以这就需要该设备的供应厂家应该定期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院方的财务部门也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疗设备的引进, 这样才会使科室的治疗工作不断的发展, 为医院的工作稳定奠定坚实有效的基础。

1.4 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如今我国很多医院的管理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当中, 但是与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相比, 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很多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出现了“死角”管理和“盲区”管理的问题, 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严重的影响着医院的设备管理。有很多医院在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还有一些医院及时建立了管理制度, 也达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的目的, 这将会严重地影响医疗设备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3]。

2 如何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2.1 加强计划管理

加强计划管理是确保医疗设备维修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首先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大型的医疗器械应该加强重视, 不要忽视对医疗器械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由于医院的很多大型医疗器械都非常昂贵, 及时一般的检查也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 所以一些医院就忽视了对这些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完整的检测体系, 就要对这些设备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检查, 只有在充分了解该设备的组成配件和使用操作情况之后, 才会更好地采取相应的维修管理方案。另外医院还应该备用一些大型医疗设备常用的零件, 防止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

2.2 提高技术管理

较高的技术管理手段是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笔者建议医院应该加强对年轻人们的重视, 只有不断地引入新鲜的血液, 才会更好地提升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技术性。年轻的人们具有着更多的活力和创新性的思维, 所以只有不断地提升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才会为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奠定一定的基础。

2.3 完善经济管理

完善经济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医院有关部门应该做到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化, 不仅仅要做到专款专用, 还应该列有明细的账目, 这样在购进医疗设备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医疗设备的花费以及医院经济的情况。不仅如此, 笔者建议有关医院在购进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的时候应该交纳保险费用, 这样对于医院的效益会有着更好的保障。专款专用也能够起到不拖欠厂家设备费用和挪用医院其他费用的目的, 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还可以确保设备在定期的时间内进行零件的维护和保养, 对于一些折旧的设备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零件换新[4]。

2.4 健全制度管理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强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我国很多医院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 这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差, 更重要的是因为有关部门并没有制定明确的管理体系, 最终导致了管理者出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建议要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不仅仅要在第一时间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 还需要快速地制定操作步骤, 这样对于解决医疗设备出现的故障有着重要的保障。

综上所述, 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实际上在我国很多医院当中, 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较为十分普遍的环节, 医院的临床和对于患者的检查都离不开一些精密的仪器, 如果长期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仪器故障, 这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养护。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才能够利用最优的设备资源, 获取医院最大的治疗收益。

关键词:医疗设备,设备管理,维修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力敏, 张彪瑞.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流程和人员绩效考核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 (10) :132-133.

[2]罗晋, 周杰.工程机械维修方式的研究[J].现代机械, 2014, 41 (7) :134-135.

[3]徐晓光, 于道远, 饶云清, 等.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J].工程机械, 2014, 51 (6) :234-235.

浅谈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 篇7

1 首先了解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设备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维修工程人员要对所有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 这是工程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了解设备的原理和结构, 才能谈到对设备的维修;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的, 维修人员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 及时纠正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故障;对设备要求的环境也要严格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避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引发故障。工程人员严格掌握以上几点, 将大大降低设备故障率。

2 准确判断故障部位, 更换配件宁小勿大。

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后, 厂家为了维修的方便和快捷, 一般要求更换整块板子, 或者是整个部件总成。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 这些配件往往十分昂贵, 有时甚至接近机器价格的一半, 而事实上, 相当一部分故障只是坏了板子上的一个元件, 或者是整个部件的一个局部, 只要维修人员准确判断故障部位, 依靠扎实的电路知识和执着的敬业精神, 通过仔细观察、测量来查找故障点, 结合随机资料并借助上网查找资料, 一般大部分都能查找到有故障的板子或者损坏的元件。这样就能节约很大的维修经费。

3 故障的查找

鉴于当前的医疗设备大量采用集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再加之厂家一般不提供产品的图纸资料, 使许多维修人员感到无从下手, 同时科室为了不影响使用, 一般都要求短时间内予以修复, 这使得维修人员压力很大, 工作陷入被动, 许多维修人员就选择让厂家维修, 这使得医院将多付很多维修费用, 笔者认为一般设备出现故障后, 作为维修人员先要检查设备, 要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 再把故障压缩最小点, 为医院尽量节约维修费用, 现结合多年的维修经验将这类仪器故障的特点总结如下。

(1) 先外后内, 一台机器完全不通电, 首先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检查保险丝、电源开关, 供电电压。各部都正常后, 再打开机器检查机器内部, 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点。

(2) 先查大功率部分, 再查小信号部分。事实证明仪器的大部分故障都出在电路的功率输出部分, 机器的发热、大电流处最容易造成烧坏元器件, 象电源功率管、磁控管、电源变压器, 这类部件的损坏占到故障的80%, 有些烧坏的部件再打开机器后, 往往直观就能看出。而小信号的部分, 由于不发热, 所以除了虚焊外, 几乎不出现故障。

(3) 如条件允许, 采用替换法。有些设备医院有同型号的多台设备, 可以用一台好的设备的部件来替换故障仪器的部件,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同型号同一批的机器往往都是在同一地方出故障, 有一定的共性, 找到机器故障后, 也可以准备一些配件, 为下次及时排除故障提供方便。

4 医疗仪器配件的更换和代用品的选择

鉴于医疗仪器的发展和更新换代的加快, 许多仪器使用几年后出现故障, 厂家也许早就不生产这种产品, 根本没有配件可供。此时, 能否找到合适的配件就是修好仪器的关键。

(1) 对于设备专用配件, 往往是厂家专门设计制造的, 这类设备非专用厂家不可。如B超的探头、直线加速器的加速管以及生化仪器上的机电一体化的配件等, 这些设备的配件应尽量从厂家找, 万一厂家不生产这种产品, 可以找大的维修公司询问, 也可以上网查找或者发布求购信息, 一般不是使用时间太长仪器, 配件还是可以找到的。

(2) 对于一些普通的配件, 可以在市场上买一些代用品, 只要性能和参数一样即可。如我院一些设备的显示器坏了, 从厂家购买显示器报价十分昂贵, 笔者发现这些显示器的VGA接口与普通的电脑显示器完全相同, 就从电脑市场购得质量上乘的显示器予以更换, 效果非常好。这样不仅为医院节约维修经费还缩短了维修时间。

5小结

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 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设备和环境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疗设备的配置情况成了医院能力判断的重要指标。医院大都不惜代价进口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的维修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医院设备的维修管理是根据医院的规划目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相当的经济基础上及合理的组织措施,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功能和运动状态及运动形态的维护修理工作,是一个医院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概念。如何做好医院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对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医疗设备的分类

1.1按工作原理分类

医疗设备按照工作原理和技术种类可从电子学、放射学、核物理学、光学和机械学方面进行分类。其中,电子脉冲治疗仪、B超机、心电监护仪和核磁治疗机等是电子学类医疗设备;X线机、CT机是放射学或核物理学类医疗设备;显微镜、纤维镜、分光光度计和无影灯等是光学或电子学类医疗设备;大部分外科设备都是机械学类医疗设备;人工心肺机、血透机是机械学和电气综合类医疗设备。

1.2按用途分类

根据医疗设备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诊断器械(含监护类),确定人因为疾病或损伤造成的机体功能方面失常的原因,同时对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或变化监控的仪器,如X线机、临床检验仪、B超机等;其它一些辅助完成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器械,如制冷系统、消毒器械或供氧系统等。

1.3按临床分类

现代医学科目划分越来越细,某妇产医院为了更好的服务病人,根据临床科目的不同,医疗器械也相应的进行了分类。检验科需要对病理进行检验检查所需的各类仪器包括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妇产科主要是与妇女和儿童有关联的设备,如妇科检查床和胎儿监护仪等;外科器械相对其它科室来说要多一些,如手术床、高频电刀、牵引床或手术显微镜等。

2现代医疗设备管理历史及含义

2.1管理历史

医疗设备管理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前苏联时期,前苏联提出了计划预防维修制度。随后,1954年美国也提出了医疗设备的生产维修概念。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提出了设备管理的“后勤学”理论。1971年英国的丹尼斯·帕克斯提出了“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

2.2计划预修制管理含义

计划预修制管理的含义是,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原计划进行检查、维护或修理,医院不同科室使用的设备不同,可根据不同的周期进行保修,且不同设备的磨损程度和规律不同,计划预修的时间也相应有所改变。预修制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的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磨损或损坏,大幅减少了意外故障停机造成的损失;缺点是:有时会因管理层管理不当而出现维修过剩或维护不足的现象,有的设备因为医院科室的不同而只跟随某一科室,其它科室借用后不加保养而造成设备不能正常保养的情况,有时也会因为医疗科室与医院的维护机构不能进行细致和有效的沟通而产生部门之间不协调的现象,有时因维护宣传未到位,使全员参与的意识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忽视了全员参与的意识。

3全员生产维护

鉴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其维护维修也具有突出特点: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需要每个科室都参与计划、使用和维修,是从医院的最高管理层开始到医院的一线职工都参与的状态;需要进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推进生产维修。这种全员维修的特点是:生产维修的每个侧面都必须包含在内,如机械设备整个使用过程中需要的防维修、维修预防和事后维护及改善;从医院的上层管理人员到科室领导再到具体的操作人员都必须参与;从医疗设备的寿命周期进行评价管理,是一种全效率的综合管理维护手段。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方法

4.1对机械的维修管理

医疗仪器的维修与其它维修不同,其维修的好坏与患者的健康直接相关,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从具体的管理方法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大型精密仪器的维修。大型精密仪器配件复杂,检查精确度高,需要精心维护。购进之前,就仪器的各项功能和维护需要与供货方签定合同,供货方应有一定时间的跟踪服务,同时要求供货方根据合同内容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维修培训,提供一定数量的机械零配件,以及使用说明和维修技术说明等。在进行跟踪维修时,器械的使用人员需要尽可能多地向供货商讨要技术文件,最好有这种仪器的电路和零配件,需要设定固定的维修检查期,以便实时执行。维修时需要提前制定一个合理的维修计划,不是将仪器停下来进行完全性的检修,而是将定期检查与维修有机结合起来,在仪器工作的同时边检边修,避免引起机械故障给医疗工作带来影响。

(2)即时维修,是在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的一种无计划的临时性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在医院工作中经常出现,需要维修部门时刻处于准备状态,由于面对的机械类型比较繁杂,且大部分故障都是突发的,因此需要技术人员熟练撑握技术,有时一个维修人员可能对多种设备的维修不能完全掌握,这就需要由不同的专门维修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不同的维修工作。

不同设备的维修都需要有详实的记录,如维修档案或维修卡,要求记录故障原因、维修方法和时间。无论哪一种维修,都需要维修工人对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和修理。现代医疗设备大部分都是集高精尖,为维修带来了一定技术上的困难,这就需要维修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探索,在学习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高科技技能的维修技术队伍。

4.2人员和管理层的管理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精密医疗仪器是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形中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领导层不惜重金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在这个基础上,为了使这些设备长期有效工作,需要重视维修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从维修人员的角度来看,医院设备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维修队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维修人员在具备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精神,需要老人带新人,使新人也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保证医疗设备能够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维修工作人员不足,而医院的机械使用量越来越多,相对来讲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不但对自己的本质工作有高度的热爱,还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使自己的维修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5结语

从医院角度来讲,医疗设备的维修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只有进行有效的维修设备才能正常运行。

摘要:针对某医院维修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阐述,来说明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社会影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任亮.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8):134

[2]李钦萍.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J].工企医刊,2008,21(2):64,62

[3]陆银春.医疗设备维修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7):90-92

[4]程雨茂.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化工成套设备可性评估[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 篇9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较前几年相比在医疗设备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以前无法医治的疾病, 由于医疗设备的变化, 使得很多患者的生命被挽救回来, 但是一些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磨损现象严重, 医院在对设备的维护方面认识不到位, 往往属于管理, 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级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多, 大致如下。

1.1侧重使用, 忽视维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使其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大多数的医院对于医疗设备都是重视使用, 忽视了对其进行的管理, 一般都是通过生产厂家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 但是这种维护与高强度的工作相比, 简直是微不足道, 长时间下来, 设备受损严重, 已经难以发挥以前的作用, 这样就面临着淘汰的局面, 但是没有到设备的使用年限, 这样不但浪费了医院的经济资源, 还使得医疗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近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1.2人员素质偏低, 维修技术落后

现如今, 各级医院越来越重视医师、药师的学历和技术的高低, 有时为了留住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师人员, 医院往往开出丰厚的待遇, 无疑出现了重医轻工的局面。长此以往一些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待遇等问题产生了不平衡, 纷纷辞职或跳槽, 致使医院现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其次, 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年龄偏大的男技工, 多数为中等学历, 再或者是凭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工作, 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对有些局限和落后, 缺少适应先进医疗设备技术的思考创新能力;再者, 医院往往不愿将更大的投入放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上, 因为这方面给医院带来效益可算是“隐形的”, 这也就导致了维修工具破旧、检测设备不灵敏等后果。以上种种问题, 不仅会造成医疗设备维修能力的薄弱不堪, 还会给医院在设备维修费用方面造成严重的浪费。

1.3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财力投入甚少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医院模式还是以公立医院为主, 而公立医院在发展中的资金都是由国家支持的, 在资金投入方面难免会存在不足的现象。公立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没有专门的维修基金, 大部分自己都是用来采购设备和药品上面, 从医院的管理者角度来讲, 对设备维修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 认为要把国家投入的资金用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 所以忽视了对设备的维护工作,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很多大型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破损严重, 对设备的维修工作跟进不上, 使得设备难以正常运转, 这不仅是对设备本身的一种损坏, 也影响着医疗工作的有效进行, 耽误患者的治疗, 长此以往对医院的声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让患者对医院失去信心, 这样资源自身的效益也得不到保证。所以, 医院的管理者首先要重视起这项工作, 合理地分配资金, 为设备的维修工作留有一定比例的资金, 促进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

1.4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医院在管理制度方面已经越来越健全, 比如在医院内实行监督举报的机制、定期对医生到岗情况进行巡查等等, 这些都使得医院的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虽然医院的管理制度较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上, 却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持, 没有针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制度, 虽然使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医院的经济资源。

2如何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针对以上医院出现的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 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和监督,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

2.1加强计划管理

要想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首先在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就要做好管理,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是针对设备的使用规范制定的制度, 另一方面就是对设备的维护制定的制度, 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抢救设备, 不要只注重其使用效果, 要想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就要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 对其做好维护工作, 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对其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进行校对, 保证在手术的过程中更加精准的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对设备进行维护, 不仅可以使医疗水平更加精准, 还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

2.2提高技术管理

首先, 各级医院应避免重医轻工的不良现象, 重视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技术人员, 做到一视同仁, 提高医院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 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 还应使医疗设备人员不断趋于年轻化, 不断引进“新鲜的血液”, 在前辈们的经验带动下, 逐步提高新型医疗设备及其先进的维修技术, 建立一支年轻高技术型医疗队伍; 第三,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熟悉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 真正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 真可谓是“技术人员一上场, 设备维修有保障”。

2.3健全制度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制。1建立设备维修确认制度。维修人员应对各科室的设备保养、故障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等, 填写相应的设备维修记录, 保证器材维修部门和各科室之间的协调管理。2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时下科室下临床, 随时掌握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做好设备维修的预防性工作。3建立健全的维修资料库。维修人员每进行一次设备维修, 都应认真做好相应完整的记录, 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 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

3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针对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第一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这些都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带来的好处,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医院往往疏于对设备的管理, 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设备受损严重, 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常常跟进不上, 使得很多医疗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 为解决这一现象, 医院必须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让其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耀模, 种银宝, 陈渝.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与对策[J].医疗设备信息, 2006, 21 (11) :69.

[2]梁华.对医疗设备管理有关问题的认识[J].中国医院管理, 2006, 16 (6) :44-46.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分析 篇10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故障;電路板;维修

现今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设备中,不懂计算机技术就无法调整、设置维修选单,更无法谈及维修医疗器械故障。电路板在线测试仪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维修工具,可对电路板上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和IC进行功能测试、型号识别,利于它可准确判断损坏元器件,减少整体换电路板的高额费用。数字示波器具有抗干扰强,测试准确的优点,可测频率等多项参数,采集并储存电路板的关键点的波形和数据,一旦仪器发生故障,可调出正常值对比,最快地修复仪器故障。医疗器械的维修遵循“先外部,后内部;先电源,后主机;先附件,后主机”原则,首先要排除电源、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的故障,再考虑电路板的故障,一些大型的设备比如CT 、核磁等机器本身都自带程序能检测机器故障的大概原因,一部分电路板的故障[1]也可以通过运行检测程序检测出来。电路板维修分为整体维修和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维修。整体维修就是用一块好的电路板将其替换下来,使设备能够恢复正常工作,这种维修极少采用。我们重点谈电子元器件的维修:医疗电子设备上的每一块电路板上都由许多元器件组成,如:电阻、电容、二极管、各种集成块等,通过检测发现电路板的故障器件更换后电路板就恢复正常。

医疗电子设备的电子元器件的维修的步骤:㈠了解故障情况:详细询问操作人员故障发生前后设备具体工作情况,如电压、声响、气味、故障是突发还是渐进,为检修提供第一手资料[2];㈡分析故障:对设备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要熟悉,依据故障发生时的情况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做出分析和判断;㈢故障检查:方法一:先看后量,对待修的电路板首先进行目测,主要看⑴是否有断线;⑵分力元件如电阻、电解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是否存在断开现象;⑶电路板上的印制板连接线是否存在断裂、粘连等;⑷检查元器件有无虚焊、漏焊、插反。在确定无上述状况后再测量,首先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板电源和地之间的阻值,通常电路板的阻值在70-80欧姆以上,若阻值太小,说明电路板上有元器件被击穿或部分击穿,就必须采取措施将被击穿的元器件找出。若阻值正常,用万用表测量板上的阻、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拨断开关等分力元件,其目的就是首先确保测量过的元件是正常的,能用万用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把它复杂化。有测试点的电路板,了解了各个测试点的电压以后,万一电路板出现故障,就可以根据这些测试点进行测量,找出电压值偏离正常值的测试点,以便进一步缩窄故障在电路板上的范围。方法二:排除法,根据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的情况推断出各种可能的原因,然后由易到难逐个排除,最后剩下的无法排除的部件很有可能就是出现故障的[3]。具体到电路板来说,要直接判断一块电路板是否有故障是比较麻烦的, 可以通过排除与电路板相连接而与机器故障原因相关的其他附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排除造成机器故障的其他的可能性,来确定被怀疑的电路板是否有故障。方法三:替代变换法,此法是指用性能正常的元器件或 IC 板替换有疑问的,以帮助确定故障来源的方法 此法常用于确定板级故障。甚至可以通过替换相同的电路板的办法来判断电路板是否正常[4]。方法四:比较法,此法是将有故障的仪器与同型号正常仪器的工作特征、波形、电压等进行测量比较,从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的方法。用此法时须注意在比较测量时,仪器外部的条件:控制开关、旋视、按键、电源等设置必须相同。㈣故障电路板的维修:对电路板表面进行清洁、除锈,如果熔断丝烧坏,很多时候更换同样规格的熔断丝就可恢复正常工作。对电路板上的元件进行更换当确定了有问题的元件或芯片后,就需要对故障元件进行更换。早期的分立元件可以用电烙铁、吸锡器进行拆卸和安装。后来的表面贴装元件可以使用热风机进行拆卸和安装。但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用的封装方式越来越小型化, BGA这类封装方式应用后,以前使用的电烙铁,热风机在很多时候,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BGA是一种典型芯片封装形式,医疗设备中也已经大量使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芯片封装技术,BGA的返修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对BGA的电子元件可用采取回流焊技术的BGA返修台进行更换。如果有条件最好使用带有光学对位的BGA返修台。对电路板上的元件更换后,还应进行仔细的测试,以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正常工作[5]。㈤复检测试: 在找到了故障元件并且经过修复或更换之后,需在进行检查,看一看原有的故障现象是否已完全消失,有没有新的故障现象。如果还有故障,就必须再从头做起。如果没有故障,还应对仪器内部进行仔细的直观检查、测试检验,是仪器修复后确定是否合格的重要根据。

总之,医疗设备的维修离不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医疗设备工程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确保自己在工作中从容地处理各种医疗设备故障。

参考文献

[1] 尹今杨,影像设备电路板测试与故障诊断之系统实现[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3):186-188.

[2] 李宁,医疗设备检修常用方法与技术[J].医疗装备,2008,21(11):60-61.

[3] 郭丹,LEGACY 20000 超声乳化治疗仪原理及后级电路板等故障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2): 104-105.

[4] 张永波,浅析医疗设备维修替换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 (10):131-132.

[5] 史鑫,医疗设备电路板维修[J] .医疗装备,2011,24(5):53-55.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 篇11

1 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1 维修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所以在医院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 启用的维修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使得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且没有加强培训, 导致维修人员没有掌握基本的医疗器械维修知识, 维修技术逐渐落后。同时, 我国从事医疗器械维修的人员基本为中等学历, 且其维修经验大多是从实践中获得, 掌握技能相对单一。因为维修人员很少受过BME教育, 在进行维修时, 思维方式也相对落后, 难以发挥更大的维修潜能[3]。因此, 一旦医院的医疗器械出现故障, 就会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器械维修, 不仅对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还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1.2 维修技术落后

由于经济发展较快, 对于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医疗领域, 先进的技术设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因此, 各大医院纷纷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然而新的医疗设备与电子、机械等各个学科实现了有机结合, 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无疑给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4]。目前, 大部分医院的维修技术还停留在传统医疗器械的维修层面, 检测器械故障的仪器也相对落后。因此在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 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出现故障的地方, 效率低。

1.3 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 很多医院对于其医疗器械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国内并没有专业的维修机构对医院的医疗器械进行维修, 因此, 仅靠医院进行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的制定存在片面性。虽然一些医院采用规范化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但实际上, 大部分规章制度只注重形式, 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管理。尤其是在维修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如对维修人员的学历、构成以及其上岗能力等均没有明确规定, 导致医院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时, 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间长了, 运用医院医疗器械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医院的信誉问题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1.4 忽略日常维修和保养

如果不能对医院的医疗器械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医疗器械很容易发生故障。从目前情况看, 很多医院没有做到对医疗器械进行日常保养。虽然会有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测, 但是也很有可能造成检测设备存在遗漏问题, 使得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甚至会留下故障隐患。

2 维修管理措施

2.1 加强培训, 重视队伍建设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院的医疗器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为了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 应加大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使维修人员尽快掌握维修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维修水平。同时, 应该扩大维修人员的交流范围, 如维修人员去国外进修或与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学习和交流等, 不断更新自己的维修知识, 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医院也要重视维修人员的队伍建设, 提高维修人员的准入条件, 如事先对应聘的维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成为维修人员[5]。同时也要加强相关资料的审核, 维修人员的必须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

2.2 建立维修管理系统, 提高维修效率

由于医疗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 加之维修人员技术方面存在缺陷等, 一旦医院的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存在故障等, 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地维修。因此, 可以建立科学的维修信息数据库, 对维修记录进行有效归档, 为日后出现类似故障提供维修方法, 从而提高维修效率。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 各大医院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记录进行分类管理, 维修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维修信息, 及时了解设备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中已经录入的维修记录, 全面掌握医疗器械在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其进行重点维护, 减少医院医疗设备故障发生。建立科学的维修管理系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预测, 并为评估医疗设备故障提供参考依据。

2.3 完善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框架

加强医院对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视程度, 从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到设备的维修和报废都要进行严格分析。同时, 加大对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投入, 从购置费到维修费等都要进行成本分析, 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也要对维修人员以及维修记录进行严格管理, 要求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资格, 并熟练掌握维修技术。同时, 将医疗机械的故障原因以及维修管理等进行记录, 建立比较完善的维修档案, 以便实现医疗机械的分类管理。鼓励各大医院建立维修管理领导责任制,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其管理能力, 健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2.4 日常保养和定期故障检查

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日常保养, 如检查好电压和电源之后再运行设备。在医疗器械用完后, 对其进行清洁, 做好防尘措施等, 可减少故障的产生。同时定期为医疗器械进行故障检查, 尤其是要对医疗器械的精度、状态以及设备的性能做好检查, 以保障医疗器械的损耗有效减少, 也能减少故障的发生, 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各大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的相关维护制度, 定期安排维修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除尘, 同时检测医疗设备的性能, 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使其可以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维修管理效果

我院肾内科共引进63 台血透机。在2015 年上半年, 我院并未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管理前, 每月均有30 台出现故障, 故障率为47.6%, 且维修180次;2015年下半年实施维修管理后, 医疗器械每月出现故障数降低至20 台, 故障率为31.7%, 且仅修了130 次。管理后, 其故障率明显降低 (P<0.05) 。

4 总结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许多医院陆续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为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正确运用医疗器械, 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也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日常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忽视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和保养、维修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维修技术落后以及难以及时对先进的精密仪器进行维修等。鉴于此, 应改革维修管理措施, 加大医院对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视程度, 不断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提升对维修人员的培养等, 尽最大可能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器械故障。

参考文献

[1]周忠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 20 (1) :80-82.

[2]徐峰.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8 (21) :56.

[3]周令.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3 (26) :299.

[4]张斌.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的对策[J].医疗装备, 2013, 26 (9) :84-85.

上一篇:维修与养护论文下一篇:运行维护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