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有效记忆法(精选10篇)
初中化学的有效记忆法 篇1
有效记忆, 必须是理性的、科学的, 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 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观察现象, 及时归纳
化学实验时, 常伴随着一些“奇观”, 如冒烟、发光、特殊气味和颜色等等, 但这些在课本里又都是零星的, 不及时归纳总结,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 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和混淆。所以, 每讲一道或一类题目,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及时归纳, 并帮助学生将内容提炼成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的语句, 便于记忆和理解。
例: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是____, 正极产生的是_____, 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 质量比为_______;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每个水分子由_______构成,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分析:由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 可推出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质量比根据方程式计算得1∶8,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知,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是一种氧化物, 水是一种化合物,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氢气;氧气;2∶1;1∶8;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原子和氧原子;2H2O=2H2↑+O2↑。
根据上述实验, 可编成水的电解口诀:负大正小二比一, 负极生成是氢气。
记忆的基础是联想、而快速记忆主要是运用定位联想和奇特联想。化学口诀教学就是从快速记忆入手, 运用定位联想和奇思妙想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分析图形, 掌握规律
“智者顺势而谋, 愚者逆理而动。”这些名家所谈及的都是理解掌握规律对认知的重要性。可见认识事物本质, 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性。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但规律明摆着, 就是不好记忆, 教学时, 要紧紧抓住溶解度曲线图,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使图与口诀相互映衬, 相得益彰。
例: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度时, A的饱和溶液65克中含有溶剂50克
B.将t2度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度时, C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度, 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在t2度, A, 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在t2度, 在饱和溶液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是交点, 曲线上的点代表都应该是饱和溶液。但它只说了温度是t2度, 没有说交点, 也就不一定在曲线上。所以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质量分数就不一定相同, 故答案为C。
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根据上述溶解度曲线图, 我们可推理出固体溶解度几句记忆口诀:溶解度把握四要素, 首先指明某温度, 溶质、溶剂配溶液、溶剂规定100克、质量单位都用克、溶液状态要饱和。
青少年的思维过程与成人不同, 是先整体后部分, 先记忆后理解。学生在学习化学时, 常常感到知识琐碎、难记。而化学口诀就是把化学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以知识块和知识网的形式, 让学生整体记忆, 整体贮存, 这样记忆的化学知识不易拆散和遗忘。
三、精心锤炼, 不断创新
在初中化学中, 有些常见物质性质是相对固定的属常识性内容, 如金属活泼性顺序、碱强度pH值、石蕊、酚酞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变色等等, 这些的性质, 在课本里呈现, 由于没做归纳, 或虽做归纳, 但并不合学生“口味”, 学生记忆起来不习惯, 势必会影响记忆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再次加工, 让师生凭借自己的智慧, 提炼出来的口诀, 记忆起来便会有不同的效果。
初中化学口诀教学就是让学生用科学记忆法, 用短时记忆形成长时不忘。由于化学口诀让学生巧学巧记, 学生用化学口诀将知识编织成网。即便暂时遗忘了, 在应用时也会通过定位联想, 迅速唤醒记忆, 使知识在大脑中重现, 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浅谈初中化学的记忆方法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记忆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教学更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可是化学教材知识点多而杂,需要学生大量识记,同时很多实验不能由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和经验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感到化学难学。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记住、记准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介绍几种实用的记忆方法。
一、简化记忆法
从概念中或实验操作中找出关键字、词,组成一两句高度概括的语句来记忆,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用六个字:“一点、二通、三热”来概括;再如,把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概括为:“一检二装三固定,四满五热六收集,七移导管八熄灯”。又如,把溶解度定义压缩为四句话:“一定的温度、一百克溶剂、饱和的状态,溶解最大数”。通过这样的精练概括,朗朗上口,简化了记忆量,突出了记忆效果。
二、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有助于学生将化学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做到化学与其他科目的有效结合。应用歌诀记忆法应注意:不难记的不必编成歌诀,歌诀尽量原创;表述要准确简练;他人编写的歌诀要理解后再应用于记忆。如,把“氢气还原氧化铜”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编为:“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先点后通要爆炸,先停后撤要氧化”。再如,把化合价编成: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等。
三、谐音记忆法
把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毫无意义的材料进行谐音处理,重建新奇有趣的语句,便于记忆和应用。如,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谐音为“正养父亲”;再如,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氧的沸点为-183℃,1口语中可读作“幺”,谐音为“羊要把伞,蛋要酒流”;又如,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谐音为“养闺女贴给哪家没,亲”。
四、快速记忆法
用最快的速度把要记的知识给它记下来,此方法能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如,在记忆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的时候,可以将前20号元素分为四小节并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断句为:①氢氦锂铍磞②碳氮氧氟氖③钠镁铝硅磷④硫氯氩钾钙,这样的记忆方法能帮助学生快速识记知识点并且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五、浓缩记忆法
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化学知识或规律可选取其有代表性的字、词缩略成提纲式的框架进行记忆。如,把过滤注意事项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再如,把书写化学式要领浓缩用“正左、负右、标价、交叉”来形容;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七个步骤缩略为:“检、装、夹、热、收、移、熄”。
六、联系实际记忆法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提高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巩固记忆的成果。如,生活中用铅笔芯粉末帮助开启生锈的铁锁来记忆石墨的润滑性;用铁器生锈的现象记忆氧的氧化反应;用氢气应用于探空气球以及作为气体燃料和冶金的还原性,来理解和记忆氢气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会意记忆法、编写故事法、比喻记忆法、类比联想法、自测记忆法等,在此不再赘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总结推广好的记忆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只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住,就是好的记忆方法。
参考文献:
黄凡凡.浅谈初中化学记忆方法.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05).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记忆方法介绍 篇3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 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的歌诀。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 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 以防倾倒过多。又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歌诀:“实验开始先通氢, 赶走空气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 试管冷后停通氢。先点后通要爆炸, 先停后撤要氧化。”像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记忆,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 然后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在实验开始时, 先通气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 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 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变多” (分解反应) 、“多变一” (化合反应) 、“取而代之单换单” (置换反应) 、“相互交换” (复分解反应) 等。
三、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 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 在教学电解水实验时, 要求学生记住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各端所产生的气体, 负极产生氢气, 正极产生氧气, 它们的体积比为2∶1。教学时将这一知识点归纳为“负氢正氧”, 谐音“父亲正痒”等着为他挠, 而且痒的部位占身体的一半, 即氧气的体积是氢气的体积的二分之一。这样, 学生很快就会牢记住这一知识点, 并不容易将两极上所产生的气体混淆。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 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 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 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 (不同)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 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 可记为:“纸 (织) 上染了肥油。”等等。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进行记忆。如将实验室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查”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定”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将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等等。
六、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 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 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 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 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个这样的比方就可以理解, 也易于记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 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 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 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 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七、分段记忆法
分段记忆法就是将记忆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分段, 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记忆。如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 往往是今天记住, 过几天又忘了, 需不断重复记忆, 浪费很多时间。如果把它分成三段: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则很容易记住了。又如将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种元素分成: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让学生强化记忆, 就不会忘了。
浅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记忆 篇4
一、表解记忆法
利用表格形式,首先对基本教材知识的内容,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基本教材建立一个系统有序的知识库,随时都可以准确提取。
(1)初中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计算五部分,可对这些内容分门类别、表解纲目 .
(2)每一章节中,不同种类的有关知识,分散到每节再集中为一个整体,按书上每一节讲。讲完后,将零散的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就利用表格,使学生一目了然,知识有条理。
二、联想记忆法
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概念与客观事物及知识本身之间联系,形成各种相互之间联系。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老师做镁的燃烧时,可联系生活中的铁生锈,无燃烧现象,都是氧化反应,再联系其概念。又如,学习酸的通性,联系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与紫色石蕊与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的反应,形成类似联想。学习氧化反应联系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建立共同联系联想,这种联想比较科学,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三、规律记忆法
有些化学知识,有其规律,只要掌握了,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掌握各种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只将空气的式量与其它各种式量比较,就可知两种气体密度大小。又根据性质掌握元素的存在状态、制法、收集和用途.在第八章的酸、 碱、 盐的通性都是有归可循的。
四、归纳记忆法
杂乱无章知识是难以记忆的。学完一章内容,将所学过的知识归纳、系统化,而系统化易区别其混淆的知识,例如,学习了分解、置换、氧化—还原反应后,有的同学就把氧化—还原反应也作一种反应基本类型。因此,如果是按“形成”来,则归纳为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反应四大反应类型,而按反应本质,则归纳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五、对比记忆法
对于某些概念及一些较类似的相关的知识的理解,则往往易于混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分析、 科学比较,找出共性、 区别 、联系,是形成清晰准确的记忆的好方法。许多化学概念通过比较就一目了然。例如,原子 、分子用列表形成进行对比。这样,不断分析对比,综合和概括,有利于知识间的区别联系,记忆牢固。
六、分散记忆与集中记忆相结合
该法用于化学用语上。培养学生兴趣。以免学生对于知识过多集中而知难而退。在教绪言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实验,很激动,利用猎奇,兴奋心情,教部分化学式。这样每节逐步,写出其化学式,。到了第二、 三章时,对化学用语较熟悉,分散了教学难点。
七、缩减记忆法—扩展法
用一些关键字、 词将难记的知识、 概念形成一种提示性缩减,形成记忆。如:溶液酸碱是用PH来表示,学生易混淆,有时可将PH=7作为分界点,酸小 、碱大、 中为7,记准后,再做其它的题后判断就准确了。再如,紫色石蕊,酚酞分别与酸、碱反应时颜色易混淆,记为:紫酸红,紫碱兰,酚酸无,酚碱红。
八、实践记忆
化学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做实验时,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注意力集中,记忆深。
(1)酸碱性的章节,让学生带来家里的洗涤剂(肥皂等),用甘兰汁做试剂,测量它们的酸碱性。如到工地上捡小块石灰,放于水中,观察体积膨大,放出大量热,变成熟石灰;再加水,上面的澄清石灰水倒于玻杯中,用管吹出CO2,则变浑;再吹,又澄清,倒入瓶中,加热,变浑。通过实践,将氢氧化钙 、碳酸钙、 碳酸氢钙之间的转化牢记在心。
(2)化学知识的生活上运用也会加深 学生的记忆。如:如:冰箱去味剂是什么?煮饭时饭烧焦了,怎样除去糊味?结合书上的木炭放于品红溶液慢褪色的实验来得出:因为木炭、活性炭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吸附气味和其它杂质。
这些例子,除了培养其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还让他们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印证。
九、趣味记忆
对一些无法理解乏味的知识,记起来就难,而将识记材料通过词语上的适当加工,赐予外在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声音一听觉的相似联想,使材料顺口成诵,增加了材料的趣味如:
﹙1﹚ 实验操作时药品的取用味性,又易于牢记。
A:取固体块状药品时:固体用镊子夹,不能用手抓,送往试管中,倾斜往下滑。
B:去粉末藥品时:取粉用钥匙,用纸叠成槽,轻轻往下送,药品管底着。
C:去液体药品时:去也不手抖,标签对虎口,顺比往下滑,眼睛把量瞅。
﹙2﹚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原子具有还原性,由强到弱分得清;离子也有氧化性,强弱顺序逆着行;置换反应前换后,氢前金属易腐蚀。
(3)质子结构 。原子空洞洞,核小却很重,带着正电荷,位置在当中。质子和中子,核里来相逢,电子围着转,电子云形容。若是同元素,质子数相同;若是同位素,质同中不同;判中性原子,质电总相同;离子论阴阳,质电不适中。
初中化学记忆方法刍议 篇5
如果把大量的知识压缩成少量的文字或符号来记忆,就是利用载体记忆的方法之一——压缩记忆。如“盐的溶解性”表,如果不加指导,让学生死记是很困难的。如果让学生认真寻找表中的内在规律就会发现:盐酸盐除氯化银外都溶于水;硫酸盐中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铅微溶外都溶于水;硝酸盐全部溶于水。碳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其余不溶。这时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前三种酸几乎全溶于水,碳酸盐多数不溶于水,能否找出一个记忆的载体呢?许多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前三种酸属于强酸盐,碳酸盐属于弱酸盐,这一现象可总结为“强溶弱不溶”。但碳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它们可看作是由强溶解性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形成的盐,其他碳酸盐则是由溶解性弱的碱形成的盐(钡盐除外),也符合“强溶弱不溶”的规律。这样把溶解性表的内在规律归结为这五个字,就是该表的记忆载体。将这五个字背熟了形成口诀,就会终生不忘。当然,还要理解这五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强溶”中也有不溶的,如氯化银、硫酸钡;“弱不溶”中也有溶的,弱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可溶于水。为了让学生记住盐的溶解性的同时,把氯化银、硫酸钡这两种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的特性也记住,不妨称它们为“不溶明星”,因为它们出现的机会太多了。这样,就使这两种典型的盐通过“不溶明星”这个载体得到了强化记忆。
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少资料都总结了许多记忆该实验操作步骤的口诀,这些口诀多则上十句,少则四五句,学生要花许多时间去背这些顺口溜,因此并不实用。实际上让学生记住四个字就可以了:“氢灯灯氢”。这四个字不但直观地提醒你“请等等氢”,也直观地告诉你做这个实验的步骤:先通氢,再点灯;先撤灯,后停氢。这些步骤的规定、原理就要通过这四个字为载体去联想记忆了。
在讲解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药品取用时,首先要讲到:对实验室中的药品要做到“不闻、不触、不尝”,对实验完毕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不回、不丢、不拿”,取用药品的量如无特别要求应取最少量:液体1至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这些内容可以用“提示口诀”为载体来记忆:“药三不,剩三不,最少用量要记住”。取块状固体时可用三个字概括操作要点:“横(试管先横放)、放(用镊子将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竖(将试管慢慢竖起)”;取用粉状固体也是三个字:“横(试管先横放)、送(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竖(将试管竖起)”;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可概括为:“放平、视平、再读数”;取液体药品用“倾倒法”时可概括为:“一塞二签三瓶口”,以提醒学生记住三个注意点;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滴加液体时分别概括为:“先捏、再伸、后松手”和“上悬、下直、再挤滴”;对于取用药品的工具可提示学生:“块用镊子粉用匙”。这样就把药品取用时复杂的注意点用少量的文字概括出来了。这些提示语连起来也是一个完整的顺口溜:“横放竖,横送竖,放平视平再读数;一塞二签三瓶口,先捏再伸后松手;块用镊子粉用匙,上悬下直后挤滴。”
进行课堂小结时,利用“压缩法”进行概括,更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记忆。例如,“氧气的制法”这堂课主要讲了“分解反应”和“催化剂”两个概念,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或双氧水(补充)制取氧气”的三个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七个主要操作步骤,另外还有实验装置图中的八个注意点。在课堂小结时可将这些内容用四个数字概括:二、三、七、八。或用“两概念、三原理、七步骤、八注意”12个字来记忆。其中“七步骤”可用七个字来提示:查(查气密性)、装(装药)、固(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加热)、收(收集)、撤(将导气管从水槽里撤出)、熄(熄灭酒精灯)。“八注意”可让学生用八个标号注在课本的制氧装置图上:酒精灯火焰处注①:用外焰加热;药品处注②:药品铺开不要过于集中;铁夹处注③:应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注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内导气管注⑤:不要伸入过长;试管内导气管口部注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时须加棉花;导气管出口注⑦:不要伸入集气瓶过长;酒精灯中的酒精注⑧:不要超过体积。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记忆法则探微 篇6
一、坚定信念, 锻炼记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记忆的关键, 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 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 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 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 它既可能熄灭, 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 懒懒散散, 遗传素质再优越, 环境再好, 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 我的记忆力太差, 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 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 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二、身心健康, 增进记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 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 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 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 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 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 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 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 教师应告诉学生, 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 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 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 则使人思维活跃。
三、理解融会, 增强记忆
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 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 思则疑, 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 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 就能触类旁通, 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 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 在标准状况下, 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 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四、适当复习, 强化记忆
“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 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 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 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 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 (即遗忘先快后慢) , 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 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 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 变换复习方法, 使记忆具体化。
五、利用联想, 提高记忆
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 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教学中, 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 形成多种联想, 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 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 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 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 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 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 然后再失去水分子, 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 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 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
六、浓缩知识, 择要记忆
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 删繁就简, 筛沙淘金, 提纲挚领, “浓缩”知识, 就显得很必要, 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 可概括为“动”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 、“等” (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 、“定” (反应条件一定, 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 、“变” (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 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 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 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 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 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
七、语言用韵, 利于记忆
韵律化的材料, 富于魅力、感染力, 易上口, 易记诵,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 凡用韵之处, 可增加信息冗长量, 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八、注意集中, 容易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 学习时注意力集中, 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 对事物的印象深刻, 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 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 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 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预先思考, 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 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 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九、不断运用, 巩固记忆
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 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器运用, 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 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 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 久而久之终生不忘, 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 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 而要进入周转, 加以运用, 才能巩固, 才有效能。”
初中化学记忆策略新探 篇7
一、理解记忆法
大量实践和研究证明,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机械化的记忆往往记得慢, 忘得快。因此, 我们在记忆化学知识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性记忆,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那么, 怎样才能够做到理解记忆呢?一是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化学学科是一门逻辑严密, 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我们可以发挥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 在记忆知识的过程中把握知识内在的纵横联系。例如, 我们可以把沸点、熔点、气体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也可以把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连接在一起进行记忆等等, 总之, 就是要把握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 记住其中一个, 自然连带记住另外一个, 并且是在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相关联系的基础上的记忆, 因而对于知识的记忆会更加牢固可靠。二是要善于抓住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抓住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解相关知识, 并轻松地记住他们。例如, 我们掌握了元素周期规律以后, 就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直接推导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而无需死记硬背, 而我们在弄清楚了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的变化规律以后, 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之, 只要能够对知识做到充分的理解, 就能够记得快、记得牢。
二、分解记忆法
在化学学科中, 一些概念、规律的文字内容往往较多、层次较为复杂, 面对这些知识, 很多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总是错漏百出、丢三落四。为此, 我们可以采取分解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规律。例如, 在记忆燃烧的概念时, 我们就可以把概念分解成四部分, 一是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 二是燃烧的现象是发光、放热, 三是燃烧的程度是剧烈, 四是燃烧的实质是氧化反应。这样, 把一个概念分成四个部分, 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对燃烧概念形成了四个部分的印象, 这样在记忆的过程中既不容易少记内容, 也不容易错记内容, 从而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除了便于记忆以外, 这种分解记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分解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比喻记忆法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一些形象的比喻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印象, 因此, 我们在记忆知识的时候, 也可以配合着采取一些比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较为直观的印象, 进而加深记忆。例如,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较多, 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较多”, 很多学生在记忆这一规律的时候总是会把其中的内容记颠倒。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笔者在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地球比喻成原子核, 把能量高的电子比喻成飞行能力较强的老鹰, 把能量低的电子比喻成飞行能力较弱的小鸟, 这样, 按照常规思维, 在正常情况下, 老鹰在高空飞行的机会往往比较多, 而小鸟更多的是在较低的天空飞行。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 使得学生很快就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记住了, 并且再也不容易发生颠倒混淆。
四、顺口溜记忆法
在化学学科中, 对一些容量较大、经常用到且零散的知识, 我们往往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的特征把他们编成一些顺口溜来进行记忆。例如, 在记忆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 我们就可以按照“一排顺序二标价, 绝对价数来交叉, 偶然角码要约简, 写好式子要检查”的顺口溜来进行记忆。在编撰口诀的过程中, 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常规常识, 只要编出来的口诀容易记就可以了。
五、不间断地重复记忆
事实上, 我们记忆化学知识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而遗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忽略的自然规律, 虽然我们不能消除它,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式延缓遗忘的速度。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 遗忘往往是按照先快后慢的规律进行的, 因此, 我们要想尽量避免遗忘, 就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经常性的复习。例如, 我们可以每天抽五分钟的时间在课前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 也就是说要进行不间断地重复记忆, 并且, 在复习的过程中, 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巩固记忆的成果, 这样, 之前利用各种方式记住的知识才能够持续地留在我们的头脑中。
初中化学的有效记忆法 篇8
一、利用谐音记忆法识记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中, 涉及大量的数字、人名、地名, 记忆的难度很大, 可以采取谐音记忆的方法进行识记。这种方法采用发音相似的词语帮助记忆, 不但效果比较好, 而且可以长时间储存在大脑里。
(一) 组词的办法。
意思就是在要记忆的词语当中选取一个字, 组成另外一个常用的词语, 进行记忆。比如说, 在二次革命前, 袁世凯撤消了三个省的都督, 他们分别是安徽省的柏文蔚、广东的胡汉民、江西的李列钧。要记忆这三个人名, 就可以采取谐音记忆的办法。比如柏文蔚可以记忆为安慰, 胡汉民可以记忆为东汉, 李烈钧可以记忆为将军。这样就比原来单纯的记忆容易多了。
(二) 造句子的方法。
在要记忆的人物或地名中, 取第一个字, 组成一句话进行识记。比如, 上海七君子的七个人分别是: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在记忆中这些人名时可以选每个人的第一个字进行记忆, 将这七个名字变成“沈邹李沙史章王”, 通过一句话就可以把这些人名全部记下来。
二、利用顺序法识记历史知识
即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忆。比如, 美国独立战争可以利用下面的提纲进行记忆。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 独立战争开始爆发
1776年——大陆会议, 发表《独立宣言》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战争出现了转折
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的独立
1781年——北美大陆结束大规模的战斗
1783年——签订巴黎合约,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利用归纳记忆法识记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中, 同一历史事件可以放到一起进行记忆, 叫做归纳法。这种方法便于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便于记忆。比如, 在我国近代史上,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为:鸦片战争, 签订耻辱条约, 农民起义, 袁世凯的复辟, 洋务运动, 康梁发动的百日维新等。在具体每一个事件中, 可以利用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因素进行详细归纳。
四、利用比较记忆法识记历史知识
这种记忆的方法是列出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加深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近代史中, 把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进行比较, 从条约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在每一次战争中逐步加深的。再比方, 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就会看出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五、利用活动记忆法识记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利用报告会、播放历史题材的电影、举办知识竞赛、展览等, 能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加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感受和理解。这些活动具有直观的视觉冲击, 能把枯燥的、单调的、复杂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降低了本身的难度。比如, 在学习鸦片战争时, 可以播放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以还原历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林则徐的满腔热血, 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播放电影时, 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一些问题, 从而把知识进行内化, 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
六、利用具体记忆法识记历史知识
大部分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位置, 所以对于一些直观的概念就容易理解、掌握。比如在学习奴隶与奴隶主的课程当中, 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从二者的概念里得出这样的结论, 奴隶就是被奴隶主强制进行劳动、剥削利益的人, 奴隶主是生产资料 (土地) 的拥有者, 对奴隶进行压迫、剥削。他们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 代表了各自阶层的地位。这个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理解。但是对奴隶制度, 作为抽象层面的知识, 很多同学难以从具体的方向进行把握。那么就要求教师要以直观的形象作为切入点, 比如奴隶制度建立在奴隶被压迫、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基础上, 通过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七、利用遗忘规律识记历史知识
浅议初中化学记忆“十法” 篇9
1.记忆要点:将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技能知识概括成要点,使记忆内容简洁化,如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写、配、等、注”;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概括为六个字:“设、方、关、比、算、答”;将过滤操作要领概括为:“一紧、二低、三靠”;将粉末药品取用概括为:“一斜、二送、三直立”等等。例如在记忆“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时,学生往往记不全,用不好,关键是不理解这个概念,可把它剖析、分解、记忆。这一重要概念是由“任何气体”——说明只适用气体,对固体和液体不适用,“标准状况”——指的温度为0℃,压强为1.01×105Pa,决不是其它温度和压强,“1摩”—物质的量必须是1摩气体,“约为22.4升”——是专指1摩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四部分构成。只要把这四部分弄清楚了,对气体的摩尔体积概念也就掌握了。通过6个小题的练习帮助记忆这一概念:(1)1摩硫酸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升。(2)1摩二氧化碳占有体积约为22.4升。(3)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占有体积约为22.4升。(4)在2.02×105Pa下N2所占的体积一定比22.4升大。(5)25℃时氯气所占的体积一定比22.4升大。(6)1摩一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为22.4升。由于反复理解,这样较难的概念便记忆清楚,运用自如了。
2.记忆中心:已某一概念或一个规律为中心,将其它相关知识归纳整理以便记忆,如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中心,将相关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归纳总结为:“得氧氧化,失氧还原,若是论剂,恰好相反”进行记忆。(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
3.记忆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记忆化学知识,是不失一时的一种好方法。化学实验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情景的联想记忆元素知识,而且也有助于记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归结为“先通氢,后点灯,避免不纯气爆鸣。先熄灯,后停氢,防止铜和氧反应。”(还原出来的铜被空气中的氧再次氧化)
4.记忆归纳:将看似零乱的知识,按一定规律进行整理,找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重新组合,形成系统,然后根据知识的系统结构进行记忆,如除杂的思路:①杂转纯②杂变沉③化为气④溶剂提。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失去电子的元素被氧化,含有该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元素被还原,含该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这一段内容经常记反,而上述内容记反一处,其规则跟着全部记反。可将上述很长一段话归纳“失氧得还剂反”六个字来帮助学生记忆。简单说这六字的含义是“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剂反),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剂反)”。这样归纳后学生记忆很轻松,而且再不会记反。因为当学生将上述六个字误记为“失去电子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是还原剂”时,则“剂反”两字就无法解释了,于是学生就立即能判断是否记反了。
5.记忆网络:为了对疏散知识进行系统总结,按照一定的图示结构设计成网络图更便于记忆。如: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图,即“八圈图”都设计成网络图进行总结记忆;又如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都可以网络法复习,以便提高记忆效果。
6.记忆列表:列表记忆通常是对一些相似的知识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其差异点和共同点,然后再进行记忆的方法。如对元素和原子,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和原子等概念进行列表对比;又如,化合物知识中:氢气和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列表对比,这样会对识记材料更深刻,记忆更牢。
7.记忆编组:将已学过的元素知识按章节或以某一代表元素的性质为中心,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制取、收集、性质、鉴定)排队、编组,然后进行系统记忆,有时还可以将这些编组的化学方程式记在卡片上,利用零碎时间,随时拿出来再现加以记忆,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8.记忆习题:将知识、规律、解题技巧编入典型习题中,将各类有代表性的习题编成序列,集中重点,强化理解和记忆。由于系统、归纳性强,便于学生掌握,加强记忆。
9.记忆歌诀:记忆歌诀就是将一些枯燥、无规律的一些知识编成一些顺口、便于记忆的方法。如:化合价口诀,酸、碱、盐溶解性口诀,药品取用、过滤操作、化学计算都可以写成口诀加强记忆。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程序:方程式,要配平,应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关系量,计算依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上下相比列比例,求出未知是目的。解题过程要完整,头设尾答别忘记。例如,课本上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可记为: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再如,酸与活泼金属起反应的规律性,可记为:氢前少用钾钙钠,镁铝锌铁常用它;氢后统共一百斤,稀硫盐酸不反应。“氢前少用K、Ca、Na”,因为K、Ca、Na都与水反应。“Mg、Al、Zn、Fe常用它”,意即经常用Mg、Al、Zn、Fe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氢后统共一百斤,稀硫盐酸不反应”,氢后金属Cu、Hg、Ag、Pt、Au与稀硫酸,稀盐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运用歌诀记忆法应注意:(1)不难记的不需编歌诀。(2)歌诀一定要准确简炼。(3)歌诀最好自己编写,对现成歌诀要认真领会。
10.记忆规律:从典型的例题中找出规律,然后举一反三扩大到一般记忆。
加热
如:氢气作还原剂:CuO+H2===Cu+H2O,推广得:金属氧化物+H2
加热
===金属单质+H20,这样更便于学生记忆。
初中化学的有效记忆法 篇10
一、根据读音记单词
要记住一个单词首先要知道它的读音, 语音教学在词汇教学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根据读音记单词是扩大词汇量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音标, 多读单词。
教师越早教授学生音标越好, 应在学生刚升入初中就教授音标。初一是打基础的阶段, 学好音标, 根据音标能读准音标, 学生将终身受益。授于学生音标后, 学生就可以根据书后单词或字典里单词的音标自己读准单词, 并有效地记住单词。
会读单词将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记住这个单词, 多年学习英语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当我们听到一个单词甚至是没接触过的单词的读音时, 我们往往十之八九能正确地拼出这个单词, 可见读音的重要性, 多读单词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2.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总结发音规律, 根据音节记单词。
多读英语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单词发音都是有规律的。
(1) 开音节往往是原音前有个辅音, 后面再加一个辅音和一个不发音的e结尾, 元音发它本身的音, 比如cake, bike, cute, close, realize, describe, reduce等。知道了开音节, 学生就不会在拼写时忘记最后面的e。
(2) 有些字母的发音是固定的。音标分元音和辅音, 辅音基本上都与之相对应的字母, (1) 一般辅音。如/p/通常是字母P的发音, 如pen, package, April, development等。/b/通常为字母b的发音, 如book, break, describe, adverb等。/t/与字母t, /d/与字母d, /k/与字母k, /g/与字母g, /f/与字母f, /v/与字母v, /m/与字母m, /n/与字母n, /h/与字母h, /r/与字母r, /j/与字母y相对应。 (2) 特殊辅音。字母c通常发/s/或/k/的音, 字母s通常发/s/或/z/的音, 字母z通常发/z/的音。 (3) 元音比较复杂, 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如/i:/通常是字母e, i;/a:/通常是a的发音, /u/通常是字母o, u的发音。
(3) 某些字母的组合的发音也是固定的。如, tr通常发/tr/的音, dr通常发/dr/的音, ph通常发/f/的音, io, oy通常发/蘅i/的音, ou通常发/u:/的音, er, ir, or, ur通常发/藜:/的音。
二、根据构词法记单词
学生可以根据构词法分辨单词的词性并进行有效的记单词。很多词根单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词缀就可以构成新的单词。学生可以根据词根的意思很快掌握好新的单词, 花少量的时间掌握大量的词汇。
1. 前缀。
可以添加前缀来改变一个词的性质或意义, 比如说表示否定意义的常用前缀有dis-, 如dislike, disagree, dishonest;im-, 如impossible, impolite;in-, il-, ir-, un-, anti-, mis等, 还有其他的如:re-重新renew, restart;over-超过overdo。
2. 后缀。
后缀一般体现了词的性质, (1) 表示名词的后缀有:-ment, 如development, excitment;-tion, 如exhibition, education;-sion, 如decision, television;-ce, ness等。 (2) 表示形容词或副词的有-ful, -ly, -tive, -nal, 如delightful, successfully, native, educational等。 (3) 表示否定的有-less, 如helpless, useless等。 (4) 表示人的名词有:-er, 如worker;-or, 如doctor等。 (5) 表示动词的有-ity, ability等。
学生了解常用的前后缀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快地记忆单词, 并且掌握好它们的词性, 从而更好地运用词汇。
三、直观教具记单词
用直观教具教单词对于学生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当学生初学单词时, 看着具体的事物将有效地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如, 在教水果的时候, 教师可以准备好各种水果, 或各种水果的图片, 如mango, watermelon, lemon等。学生看着实物, 会更容易记住单词, 并且不容易忘记。在教一些运动的单词时, 教师可以把运动器材如羽毛球等带到教室, 和学生一起打球, 然后再教单词badminton, play badminton, 再推广到tennis, table tennis, basketball, hiking, swimming等。
四、根据具体场景记单词
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 在很大原因上是因为缺少英语的语言环境, 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创造具体的学习场景。在具体的场景中教学生学单词, 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记住单词, 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实际中正确使用所学单词。在教7A Unit 3“Let's Celebrate”中的Reading部分时, 为了更加清晰地解释和增加万圣节的气氛, 教师可以带一套夸张的鬼服和一个吓人的面具, 带一些巧克力和糖果来制造气氛, 让学生处于过万圣节的场景中, 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南瓜灯等来教学生, 如pumpkin, lantern, ghost, mask。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些单词。
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场景中, 在学生喜欢的场景中反复练习所学的单词, 并且不断巩固, 并深入教学更加有意义的词汇, 不断推进学生记单词。
五、根据记忆规律记单词
记忆是指对输入的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储存, 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就是遗忘先快后面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容易记住单词, 并且不忘记, 教师可以利用记忆的规律来帮助学生记单词。
(1) 有意义的单词更容易被记住。教师首先要使学过的单词变得有意义, 让单词与具体的事物, 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 让学生记忆深刻, 从而更容易记住且不忘单词。
(2) 注意学习单词的时间。干扰理论中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对遗忘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 根据前摄抑制, 教师应该在早读课上教单词, 并且鼓励学生起床后马上背背单词, 这样有利于学生记住单词。根据后摄抑制, 教师应鼓励学生晚上睡觉前背单词, 这样容易记住, 不容易遗忘。
(3) 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单词。多次复习单词, 反复听写、默写将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新教的单词要及时复习, 遗忘规律指出, 遗忘先快后慢。针对这一规律, 教师应及早帮助学生复习单词。复习单词的形式要多样, 可以是简单的默写, 可以是根据英语释义填单词, 可以根据首字母写单词, 可以是根据具体的句子填写单词, 也可以是短文缺词填空等。
根据记忆的规律记单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单词, 可以帮助学生节省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化学的有效记忆法】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记忆方法09-03
初中化学用语有效教学06-29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刍议10-04
再议初中化学有效教学05-08
抓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几个环节,建构有效课堂06-17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07-02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论文05-21
提高初中化学练习设计有效性浅谈论文07-26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