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

2024-09-29

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精选5篇)

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 篇1

1 版权保护的由来和含义

1.1 我国情况简述

通行全国的版权保护制度,在我国只能追溯到清王朝灭亡的前一年。但之前存在版权制度的萌芽,但古人更多将手稿的出让看做“物”的买卖关系,而不是无形专有权的转让。只是在印刷术发展起来、翻印文字作品有利可图之后,保护翻印权才成为必要,作者把翻印权转让给印刷出版者时,才获得最基本的版权转让费(稿酬)[1]。

1.1.1 欧洲情况

由于字母的特性,雕版印刷术价值没有特别凸显,直至中国的活字印刷书和造纸术传入欧洲,保护印刷商的翻印专有权(翻印权CopyRight)的必要性开始突显。15世纪末,威尼斯,西方第一个由统治者颁发的、保护翻印之权的特许令,给印刷商冯,施贝叶(J.vonSpeyer),之后罗马教皇1501、法国国国王1507、应该国王1534年都颁布过类似的特许令。随着行业发展,保护作者权的呼声也与日俱增[1]。

1.1.2 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原名《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其中的“购买者”指从作者手中购买一定无形产权的人,即印刷商与书商。颁布该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印刷者不经作者同意就擅自印刷、翻印或出版作者的作品,以鼓励有知识、有学问的人编辑或写作有益的作品。这是版权保护的根本和基础。据此可以确定,版权保护的是带有独创性的作品,而不是表达形式或载体。即保护的是某种表达出来的、可分清形式和内容的创作思想。[1]

1.1.3 新的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打破传统的版权利益平衡

随着新技术的产生,从纸质图书到数字图书,模拟格式到数字格式(娱乐产品的存储于在线方式),和伴随互联网而来的“通信革命”,催生出许多新的数字作品展现方式和传播模式。其中,数字技术低廉的复制成本,导致了严重的盗版现象,作者的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技术上保护数字版权的方式如DRM也难以阻止盗版现象。并且新技术已经打破了原来作品作者因创作而获益的传统模式,打破了作品版权人、传播者、公众之间较为稳固的传统的利益平衡方式。

传统版权利益平衡的着重点在版权人和公众的利益平衡。一方面,对版权人权利的保护可以激发其创作的积极性,此时公众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作品,这是版权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对版权人的保护不应挤压公共利益空间,权利人创作的作品建立在社会公共智慧财富的基础之上,公众有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知识信息的权利。因此通过对权利人的限制(如权能、时间、地域等)来弥补公众利益的损失。传统版权制度即为调整双方利益的均衡而存在。

传统的利益平衡主体还包括第三方,即传播者,只不过在权利博弈的过程中,传播者的位置并不突出。但在数字环境下,作品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打破了原有双方的利益平衡,导致传播者在利益平衡链上的位置逐渐凸显出来,这是数字环境下版权利益平衡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1.1.4. 数字版权保护的当前形式和突出矛盾

在中国当前形势下,盗版严重,传播者更为强势,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主导权,最为弱势的群体是普通的数字作品创作个人。面对已形成潜规则的巨大行业压力面前,面对较为强势的、经营多年而形成既定优势的传播者,大多数独立的数字作品创作者,在推出自创的数字作品的时候,只能被动接受既定条款,被迫牺牲自己的一些权益。

1.1.5. 本文聚焦的矛盾点和创新点

为解决个人数字作品版权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这一问题,笔者提议的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给每一个用户个体提供了直接的合法发表、展示、分享数字作品的机会,不需要经过的中间代理商和传播商,数字作品的第一作者有机会,通过这个平台直接根据市场行情、为自己的作品定价,直接与自己的数字作品的用户进行交流和交易。所以,该平台既能提供多一种保证数字作品版权所有者权益的可能,同时也将激励数字作品创作者创作的动力。

2. 促进数字版权利益平衡的模式--数字作品分享平台

这一章将描述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运营框架和相关具体操作细节。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目标是让数字作品消费者(用户)和数字作品提供商(作者/版权人)分享数字内容,同时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共享。数字作品分享平台借鉴C2C与B2B的融合的电子商务运作方式。

2.1. 总述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主要实现两大主要功能:一是数字作品唯一的登记认证,二是作为陈列数字作品的电子商店,提供平台供各数字作品陈列、展示、分享,用户可以自由浏览、选择、购买感兴趣的数字作品。

2.1.1. 登记认证功能

唯一的登记认证资格由国家版权局授权,登记认证过程有严格的规程,登记认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数字作品登记认证后将产生能唯一确认和辨认某个数字作品的标识、内容说明描述、特征、登记认证时间、版权所有者。标识可以是数字产品登记认证后产生的唯一的编号,也可以包括植入数字作品中的水印或二维码等。

通过登记认证的数字作品将在平台网站上汇总形成一个列表,被分享出来,公开、透明,可供所有用户查询。这是数字作品最基础的登记认证证明,方便想要使用相关数字作品的个人或者单位联系相关版权人,经过版权人同意,通过透明、合法的途径使用数字作品。这样公开透明的数字作品登记认证列表,能确保在发生数字作品版权纠纷时,能找到最原始和权威的登记认证证明。

2.1.2. 数字作品内容的分享功能

该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另一大功能是,让供版权所有者自由的发布分享其数字作品,供广大用户通过合法途径分享使用数字作品。该平台借鉴电子商务B2B和C2C的模式,相当于陈列数字作品的电子商店,供作者展示、分享数字作品,用户间可以自由交流、选购感兴趣的数字作品。该数字平台可以和现存的商业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竞争,包括电影下载和观看的平台(例如迅雷等),音乐分享平台(例如酷我音乐等),在线读书平台等。该平台最大的不同是,数字作品的作者/版权所有者能直接在平台上参与交易,提供多一种类型的平台供数字作品的版权所有者选择,让数字作品的发表拥有更为透明、自由、公平的环境。

2.2. 平台运营和使用的各角色

2.2.1. 用户

用户可以是普通的个人用户,也可以是团体用户。团体用户可以是以分享、出卖数字作品为主的代理商,即数字作品版权所有者的代表团体;团体用户也可以是以使用数字作品为主的单位机构,例如学校、企业等。

2.2.2. 认证机构

认证数字作品和认证用户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简称认证机构)有两大大主要任务。第一大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数字作品的登记认证服务,即确认数字作品唯一的标识、内容说明、特征记录、版权所有者,这些内容作为数字作品唯一的可用于辨认的标识和特征,由国家版权局授权,具有法律效力。形成数字作品认证列表,可供所有人查询。

第二大任务是认证该平台的用户信息和资质,即保存用户的数据信息,包括类和用户身份有关的名字、密码等,以及和用户行为有关的交易记录等。

2.2.3. 支付管理机构

管理货币交易的第三方支付管理机构(简称支付管理机构)主要管理数字作品分享平台上产生的所有货币交易行为。第三方支付管理机构M发挥中介的作用,在交易完全结束前,替用户暂时保管交易资金,降低交易双方欺诈的可能性,鼓励不信任直接网络交易或不信任交易对方的用户进行网络交易。第三方支付管理机构M与交易参与方发生关系,同时要与各个银行合作,整个业务行为应该是在国家银监会的监督之下的。

2.2.4. 数字作品资源管理者

考虑到数字作品个人作者可能没有对数字作品和资源的技术管理能力,引入数字作品资源管理者(简称为资源管理者)协助用户管理数字作品资源。例如,资源管理者可以帮助用户将数字作品转化为某些标准的格式;或是当个人用户所拥有的数字产品或资源过多,资源管理者可以代为管理。但此角色在交易中非必须。

2.3. 角色和变量的符号解释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相关参与者需要遵循相关协议,数字作品分享平台运营和使用的过程,是各个角色按规程执行协议的过程。

为了清晰地突出重点,我们忽略技术实现的具体细节,例如私人密匙、公共密匙、Hash、SSL等信息安全的技术保护细节。

表1列出了协议中涉及到的变量的含义。交易中,用户A和B并不完全信任对方的行为,但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服务商会忠实地遵循规定的协议,但不一定信任第三方服务商对数字内容的保护。请注意,第三方服务商并不需要看到数字内容本身。

2.4. 具体的交易流程

2.4.1. 数字作品登记流程

步骤1.A→E:c,t

A向E申请登记数字内容物c,版权保护时长为t。

步骤2.E→A:d(c),t

E对A的登记内容C进行初步确认。

步骤3.E→M:A,d(c),$x

E向M确认支付交易单,该支付交易单是因A向E登记数字作品c而产生的,支付金额为x。

步骤4.A→M:E,d(c),$x

A向M支付c的登记费用金额x。

步骤5.M→A:r[E,d(c),$x)]

M向A确认支付结果。若失败,告知原因,交易终止。若成功,交易继续进行。

步骤6.M→E:A,d(c),$x

M向E确认支付结果。若失败,告知原因,交易终止。若成功,交易继续进行。

步骤7.E→A:d(c),t

E向A确认数字作品c的版权登记成功。

2.4.2. 将数字作品置于平台分享的申请流程

(1)若数字作品版权人决定自己保管数字作品的资源,自己提供给使用者

步骤1.A→E:d(c)

A向E申请将数字作品c置于数字作品分享平台。注意,在此情景下,认证机构E并不需要知道数字作品c完整的内容,只需要通过c的标识和说明描述

d(c)确认c的内容和合法的资质即可。

步骤2.E→A:d(c)

E接收到A将数字作品c放置在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申请,检验A的资质、检查c的标识和说明描述。根据A的初步申请,针对c的情况,给予A几种适用的,将c置于平台上分享的分享方式,例如免费与否、价钱条款等。

步骤3.A→E:d(c)

A表示接受或选择E给出的在平台上分享方式的提议。

注意:A和E对数字作品c在平台上分享方式,包括售卖方式及价钱等内容,可能需要A和E的反复沟通和交流。最理想的方式,3个电子步骤即可达成协议:即(1) A向E申请,(2)E给A分享协议和分享方案,(3) A同意该分享协议和分享方案。但真实情况肯定需要更多步的沟通,才能达成让双方都能满意的协议。数字作品的定价方式的探讨,请参照章节3.3。

(2)若数字作品版权人决定将数字作品的资源交由资源管理者S负责

引入S与A、E沟通确认的过程即可,在此不赘述。

步骤1.A→E:d(c)

步骤2.E→A:d(c)

步骤3.A→E:d(c)

步骤4.E→S:d(c),A

步骤5.A→S:c

步骤6.S→A:r(c)

步骤7.S→E:r(c),A

步骤8.E→A:r[d(c),r(c)]

2.4.3. 申请下载(购买)数字作品的流程

(1)若数字作品c免费

注:左图的情况为作者自己管理数字作品的资源,右图的情况为数字作品管理者S代替作者管理作品资源。

步骤1.B→E:c(d)

用户B申请使用数字作品c,E对B的资格进行审查。

步骤2.E→A:d(c) or E→S:d(c),A

若数字作品c是可以免费分享的,认证机构E直接将用户B对数字作品c的需求信息,发送给c的资源所有者A (或者S)。

步骤3.A→B:c or S→B:c

数字作品资源所有者将A (或者S)将该数字作品的资源发送给用户B,即B可以下载并使用数字作品c。

(2)若如果数字作品c需购买才能使用

如果数字作品c需要付费购买才能使用,步骤如下:

注:左图的情况为作者自己管理数字作品的资源,右图的情况为数字作品管理者S代替作者管理作品资源。

步骤1.B→E:d(c)

用户B申请使用数字作品c,E审查资质。

步骤2.E→B:d(c)

认证机构E向用户B确认订单(包括购买方式和价格)

步骤3.E→M:d(c),B,$x

E向M确认B购买c的交易订单,交易金额为x。

步骤4.B→M:d(c),$x

用户B向M支付购买数字作品c的货币x。

步骤5.M→B:r[d(c),$x]

M告知B支付结果。若失败,交易终止。若成功,交易继续进行。

步骤6.M-E:r[d(c),B,$x]

M告知E支付结果。若失败,交易终止。若成功,交易继续进行。

步骤7.E→A:d(c),B or E→S:d(c),B

E将B对c的需求信息发送给资源所有者A (或S)。

步骤8.A→B:c or S-→B:c

数字作品资源所有者将A (或者S)将该数字作品的资源发送给用户B,即B可以下载并使用数字作品c。

3.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运营

若将该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投入使用,除了上述角色需要按协议履行自己的职责之外,还需包含以下模块,以确保该平台的正常运营和商业价值。

3.1. 平台体系和配套服务的健全

借鉴C2C电子商务网站,该本台最基础的服务之一是提供数字作品的展示和交易平台。该平台允许数字作品所有者(卖家)在上面开设店铺、发布可购买的数字作品的信息,也允许用户(买家)浏览和查找数字作品的信息,并购买使用。除此之外,该平台应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以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营,这些配套服务主要可以分为网上支付、即时通讯和诚信安全三大方面。

3.1.1. 即时通讯工具

在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易的情况下,平台应提供即时通讯工具供用户们进行在线交流。并且,即时通讯工具中记录的沟通内容,也可以为日后处理买卖纠纷提供记录证据。

3.1.2. 安全体系

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需要严密合规的安全体系。因此,在平台运营上,需要成立特别安全负责安全交易规范和技术实现,包括用户用户账户的安全保护与评估、网络环境的安全性等。

3.1.3. 数字作品质量评价体系

数字作品质量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让用户对每一个数字作品的质量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监督数字作品的作者注意把控作品质量。

用户经过合规的操作步骤对数字和其资源提供者进行打分和评价。平台可以对用户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供用户参考,已决定是否购买和下载某个数字作品。例如对所有用户的打分取平均值,或提取评价中的关键词,例如“精彩”、“画面血腥”、“音乐杂音多”等。数字作品资源提供者和下载用户双方互评的机制,有助于相互监督,提高分享和评价的质量,净化平台环境。

3.1.4. 用户讨论区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可以提供用户们一个自由讨论的版块,供用户分享对数字作品的感悟新的和平台使用经验,或提出意见或建议。

3.1.5. 平台信用模式和用户信用评价体系

建设数字作品分享平台良好的信用模式和信用体系,要重点抓住以下环节:

(1)注册认证

注册认证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跟踪用户行为。用户注册即产生唯一的账号和密码,可以与用户的真实身份相联系。之后就可以跟踪记录用户在平台上的所有操作行为,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2)交易实名认证

用户注册产生的只是用于登陆到数字作品分享平台的账号和密码,相当于用户在该平台上的身份代码。但若涉及到进一步交易前,应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对用户在现实中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个人用户在注册时就应该提供真实的身份证号、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企业团体用户还要提供企业的机构代码等营业执照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真正的有效监督用户的交易行为,约束用户的商业行为,抑制潜在的非法行为。交易时,还应适时采取措施来确认是否是用户本人操作的。这样,即使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被盗,盗号者不知道该用户其它的真实资料,就无法利用假身份进行进一步交易。

(3)数字作品登记认证备案和交易备案

用户进行登记认证的每一款数字产品的标识、内容、特征、时间等都有详细可查的数据记录。用户进行的每一次数字作品交易行为,也都有详细备案,可以追踪用户在何时,取得了哪些数字作品的使用权限。

(4)设立诚信指数

把用户在平台上的操作行为、交易行为,根据一定的考量指标和标准,转化为可以衡量的诚信指数,诚信评级,建立诚信档案。一方面可以对用户有可能进行的非诚信行为有震慑作用,抑制和约束用户的行为,同时在交易前,交易双方可以查看对方的诚信指数,以此作为对方可信度的判断依据,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交易。也能减少欺诈交易、或诚信度差的用户滥用数字作品等负面行为的机率。

(5)建立奖惩制度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应该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来适度鼓励优秀数字作品的分享,严格惩罚非法交易行为。一旦有用户进行了不正当的交易行为,可以扣减该用户的其诚信指数,降低诚信评级,甚至禁用该用户的账号,若非法交易情节严重,甚至可以利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6)在线支付纠纷管理制度

因为数字作品分享平台主要采用在线支付的方式,虽然电子支付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还是需要注意支付纠纷处理和风险管理的规程和制度。例如用户不满意购买的数字作品时,进行调节、退款的流程。在交易因外在原因,例如网络技术原因、非用户自身原因,造成交易中断或中止时,如何提升问题处理的效率。

3.2. 平台运营收入来源

数字作品分享平台必须有合理的收入来源支持其独立运营,主要可以有以下四种收入来源(1)数字作品登记认证手续费;(2)基本服务费(例如交易提成等);(3)广告收入;(4)增值服务费(例如数据挖掘服务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平台建立的初衷并不是盈利,而是提供公开、透明、公平的数字分享平台,所以所有收费的定价应以支持人员、设备等基本的工作成本为标准,不可定价过高。定价的标准和整个登记认证过程应由国家版权局相关部门监管,以确保合规性,避免过度商业化而违背初衷。

3.3. 引入作者和读者因素的定价方式

当前,数字作品的定价主要由中间传播商主导,本应是主体的作品创作者和消费者却被边缘化,没有机制供其表达意见,交流断层,不利于作者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利于数字出版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该平台有先天的优势引入作者和读者的定价因素。

3.3.1. 作者参与定价

当数字作品版权人向平台申请将数字作品置于平台进行销售时,会有认证机构和版权人的沟通环节,确认数字作品销售的方式,其中包括定价的内容。

作品定价应该考虑作品制作成本和销售预测,并应涉及到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级别的消费者。这些在作者心中,都有一定的规划和预期,本平台可以让作者充分发挥主观意愿为自己的作品定价。

考虑到有一部分数字作品的作者并不一定将写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只是想通过作品的传播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作者想要更多的人读到他们的作品,所以希望自己的作品时免费的,数字作品分享平台供他们展示自己作品,吸引而来的用户对平台发展和数字作品的传播都有好处。

作者还可以参与营销策略的制定,在作品推广的不同时期为作品制定不同的定价方案。例如以下三种情况:

1.在数字作品初始推广期,数字作品是免费的,随着该数字作品的知名度的提升和用户的增加,给用户带来价值之后,该数字作品可以逐渐实行收费的制度,最终实现作者的收益。

这种推广方式其中一类合适的使用实例是,分章节连载的小说,一开始让用户免费阅读,通过前面几章的免费阅读,已经培养了一部分读者群体,读者已经被慢慢吸引,急待知道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时候开始实行收费制度,觉得该小说有价值的读者就会很愿意支付费用,以肯定作者的才华和付出的努力,支持作者继续创作。

2.采用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即每个数字作品、或电子书的每个章节的收费并不高,但是只要用户群、读者达到足够多的数量,作者的收益还是会很可观的。

3.数字作品的售卖获得一定数额的收益后,开始免费。即作者自己对数字作品的价值有一个衡量标准和希望,依然希望从数字作品的售卖中获取一定数额的收益,来覆盖数字作品创作时期的成本付出,或是支撑一段时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数字作品的收益达到自己的预期之后,便令其免费,使得更多的用户从中受益。

甚至作者可以为同一内容的数字作品,区分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定价。例如文字类数字作品,同一个内容,采用不同编辑、排版、美术设计和不同电子书载体的作品,分为高、低两种价格售卖,并告知用户两种价格作品的差异,价格较低的作品采用的作品载体是普通的记事本文档、全是文字没有图片,价格较高的作品采用的作品载体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图片完整唯美。这样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供用户判断购买,让作者、用户都能充分的进行选择、实现自己权益。

3.3.2. 定价引入消费者因素

本平台的“数字作品质量评价体系”、“在线交流社区”、“平台信用模式和信用评价体系”的机制不但可以培养用户评价的良好行为,帮助平台搜集用户的消费需求和使用体验。每个数字作品得到的打分、评级、评价即形成了用户(消费者)对作品的反馈。平台经过作者同意,可以适当提高反馈积极的数字作品的价格,降低反馈负面的数字作品的价格。

还有一种最开放的方式是让读者自己为数字作品定价。例如可以在电子书每章的最后一节,附上一个填写框和按钮,让用户自己填写愿意支付的金额,并进行支付。或是附上按钮,提示用户“如果您很满意作者的努力、觉得本书有价值,请点击以下支付按钮支付10元,以鼓励和支持作者的创作”。

4. 结语与展望

终上所述,本数字作品分享平台能提供透明、公平的环境,共数字作品作者和用户进行自由的交流、交易,更好地平衡和保护数字作品作者/版权人和用户/消费者的利益,鼓励创作和分享。在实施过程中,国家版权局授权的数字做作品登记认证资格和公布的登记在案的数字作品列表是关键。在技术上和平台上,和电子商务B2B及C2C的模式相仿,具有可实行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思成.版权法[M].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1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03.

[2]GOLLE philippe,LEYTON-BROWN kevin,MIRONOV ilya.Incentives for sharin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Stanford University.

[4]HOME bill,PINKAS benny],SANDER Tomas.Escrow services and Incentives in peer-to-peer networks.STAR Lab,Intertrust Tech.

[5]于疆.我国C2C电子商务行业商业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6]穗雷兵.C2C网站商业模式研究.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 篇2

[关键词]数字版权管理措施隐私权破坏性措施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 04-0019-05

数字版权管理措施(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是“一个具有广泛范围的术语,它包括从技术保护措施到综合的安全传播的一系列技术与系统”[1],它可以识别作者的身份,通过加密保护作品,还可以像电子契约那样与使用者进行交易,收取使用对价。常见的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包括电子水印、启封许可证、反复制措施、追踪程序等。

1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1.1性质——民法上自力救济措施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体现

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是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数字形态的作品与传统形态的作品相比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由于存储形态的标准化与传播的快捷化,对其进行复制和传播变得非常容易,成本也极其低廉。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数字作品的侵权呈现出快速化和普遍化的特点,这对传统著作权法是一大挑战,以往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措施都显得不够迅速有效。由此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应运而生,从本质上看,其性质是对行政、司法等公力救济的不足进行补充的自力救济手段,也是能有效避免损失的事前预防机制。

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人通过自己的力量保护自身权益的方式。自力救济本来是在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的古代社会普遍使用的,部落群体及后来的氏族成员个体的利益受到侵害,只能是凭借部落或个人的力量,用“以牙还牙”“同态复仇”的方式进行自力救济。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健全,自力救济的适用空间越来越小,仅能适用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严格限定条件下的自助行为等特定情形。不过,由于前文所述数字作品的特殊性,数字版权领域内的自力救济反而比公力救济更有效,乃至学者认为“DRM的大量使用使得版权法出现了‘私有化’的趋势”[2],甚至认为“这一新的保护方式具有代替版权法而成为在数字环境中的主要保护方式的潜力”[3]。

1.2法律地位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自力救济并非为现代法制所不容,尤其在著作权法领域,各国立法基本都认可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合法地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条约也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保护权利人对“版权管理信息”和“技术保护措施”的设定[4]。可见,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版权管理信息,起权利公示的作用;二是技术保护措施,起积极的权利保护作用。

1.2.1权利公示方式

笔者认为法律应当明确通过数字版权管理措施进行的权利信息标识可以起到一个类似物权法上的权利公示的作用[5],因为在网络空间中,免费和共享资源是大量存在的,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如果没有明确标示出权利人信息的数字作品,应当可以推定是允许他人进行自由复制和传播的,同时基于对数字标识的权利信息的信任而进行的版权交易也应当认为是有效的,即使信息标识是被他人恶意破坏的,也不应当允许权利人对善意使用者主张侵权,而只能向破坏者要求赔偿损失,否则会给公众带来过大的潜在风险。

1.2.2权利保护措施

基本上所有的数字作品著作权人都不会只采取标识权利信息这一种手段(提供免费作品和软件的除外),而是会配合使用各类保护性技术措施,包括前文提到的启封许可证、反复制措施、追踪程序等,随着技术发展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种类,但它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免受他人侵害。根据保护程度的不同,一般将它们分为“接触控制”(access control)和“使用控制”(usage control)两大类,前者是在他人接触数字作品前就发挥作用,典型的如启封许可证,后者是对作品使用过程中的特定行为进行控制,典型的如反复制措施。

2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潜在危害

民法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从自力救济向公力救济演变的过程,这是因为原始的自力救济不仅手段野蛮,而且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与报复性,极易侵害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数字版权管理措施虽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在缺乏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其潜在的侵权可能性不容忽视。

2.1破坏性保护措施可能造成的不合理损害

所谓破坏性保护措施,即数字作品著作权人为防止他人侵害著作权,在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嵌入的一段特殊程序,在用户进行特定操作时或特定条件下即对文档、程序甚至硬件进行破坏。这种措施在计算机软件中应用较多,如在用户进行非法复制或试图破解密码时引发破坏性程序,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1997年轰动北京的江民公司在其反病毒软件KV300的L++版中设置逻辑炸弹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6],可以看作是对著作权人不当行使权利敲响的一次警钟。该程序在特定条件下对硬盘数据进行锁死,在此次事件中受损失的多是无辜的最终用户,有的甚至就是正版软件的合法用户因为误操作就不得不面对硬盘被锁、无法读取数据的后果,即使事后可以由厂商解开,但对其中时效性较强的资料以及用户时间、财产等损失如何补救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对“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给予行政处罚。本案中的逻辑炸弹无疑属于前述的“有害数据”,且在事先没有给用户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就采取这样极端的措施,不得不说是对权利的自力救济超过了合理限度。本案是全国第一例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行使权利不当而受行政处罚的案例,此后“微软黑屏事件”[7]也引起了关于反盗版与最终用户合法权益的争论,亟需立法作出明确的回应。

nlc202309040113

2.2用户隐私权的隐患

在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中最易引发隐私权争议的就是追踪程序,这是指数字作品著作权人对自己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控制的方法,包括作品使用过程中用户数据的跟踪收集。如在2005年6月前后,索尼-BMG销售的一些CD上使用了数字版权管理软件,它能够连续地监视版权使用情况,但是,在不损害系统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从计算机上删除这一软件。而索尼-BMG没有向消费者提醒或披露该软件的存在或说明其可能带来的损害,数千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上安装了这一软件。消费者在诉讼中声称他们的计算机因此受到了损害。后来索尼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召回问题CD[8]。

事实上,网络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带来了公众对隐私权的担忧,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个人隐私被侵犯的可能性的确在不断增大。笔者认为:为追查著作权侵权而收集非法使用人的信息无可厚非,但收集的信息应当严格限制在为证明侵权行为所必须的范围内,且不得随意公开或为了其他目的进行利用。而且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为著作权人提供这样的服务的时候,用户应当有知情权。

2.3与软件合理使用的矛盾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在数字和网络空间也应当得到保障,这是各国立法均认可的,如美国《数字时代版权法案》第1201条就明确规定了七种合理使用的情形。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7条也明确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有学者批评《条例》中对合理使用的规定有所不足,“坚持最终用户未经授权使用软件系侵权行为的观点并没有错,而且符合国际软件保护的潮流,也符合中国通用软件业发展的现实国情,问题的关键在于最终出台的《条例》对合理使用条款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没有对最终用户作出准确划分以区别对待”[9]。

3危害的防止——法律明确自力救济的限度

“从印刷技术到广播电视技术,再到数字技术,版权法与新技术的每一次遭遇,都会打破当时的利益平衡状态,经过版权法的修改使矛盾得到缓和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10]。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合法地位需要法律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其潜在的危害性也需要法律构建相应的预防机制。由于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本身就是由互相交叉的不同系统和方式所形成的一个系统,相应的法律规范机制也必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

3.1明确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合法地位,完善非法规避者的法律责任

“在软件的加密和破解技术的对抗中,从来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理论上讲,没有一种技术方案是绝对没有漏洞的”[11]。因此,单纯依靠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并不足以保护数字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公权力的配合与支持,甚至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本身也需要立法的承认和保护。

我国早在1998年3月原电子工业部《软件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第18条就规定:“禁止生产盗版软件和解密软件以及其他的主要功能是解除技术保护措施的软件。”2002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更进一步规定“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以及“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都属于侵害软件著作权的规定。但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立法仅规定“计算机软件”显然是范围太过狭窄了。如美国《数字化时代版权法》(《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 1998》)第1201条第2项规定:“任何人不能制作、进口、向公众提供或运输任何技术、产品、服务、装置、零部件,如果其主要设计或制作来规避有效控制接触受保护作品的技术措施;或者向被知道用来规避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的人或与其有联系的其他人销售。”对“规避技术措施”的含义,该法也作了规定,即从访问作品的角度看,指非经版权人授权,将集合作品拆散,将加密作品解密,或以其他方式回避、越过、清除、净化和损坏技术措施。

不过由于著作权法上合理使用制度的存在,对规避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即俗称的“解密”行为)也有例外情形的考虑。虽然有观点认为“因为大多数解密者的目的是将数字媒介提供给复制者进行非法盈利,所以即使这类解密者未直接从事复制行为,但是其解密本身应构成了侵权”[12]。但也有学者认为出于合理使用目的规避技术措施的消费者以及协助消费者达到此目的的公司应当受到法院的特别照顾[13]。

为了达到著作权人与合理使用人的利益平衡,笔者建议在立法上首先应当将所有合法作品的数字版权管理措施都纳入法律保护中来,规定故意删除、改变、回避、越过、清除、破坏等行为都是违法的,但符合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可以作为免责事由。

3.2明确规定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可以采取的形式、范围和限度

3.2.1限定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形式与范围

为了防止著作权人滥用权利,对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形式有必要加以限定。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立法时难以穷尽列举,笔者的设想是可以授权由国家版权管理机构对数字产品的版权管理措施进行定期审核和不定期抽查,并有权依据法律决定是否准许采用。另外,为了保护合法用户的利益和消费者的知情权,数字作品著作权人应当在产品说明书中以足以引起用户注意的方式警示作品已经采用的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以及进行违规操作可能引发的后果,避免用户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损失。

在适用范围上,著作权人只能保护自己有合法权利的部分,如超过保护年限的、属于公共知识的作品不能被加以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成为私人财产。美国著名学者保罗·戈尔茨坦曾就此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WCT)第11条以及有关的实施该条的相关法条所存在的不公正性提出了批评,他指出:“该条将对版权客体的解密行为规定为非法行为,但却没有将对不受版权保护的客体的加密行为规定为非法行为。”[14]在欧盟,1997年修改的电视法指令中,要求一些“对社会特别重要的事件”(如奥运会)必须在受到技术保护措施的付费电视频道之外也能收看。我国立法在这方面也有缺陷,应当规定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仅限于在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范围内有效,至于公益目的使用可以由合理使用制度来解决。

nlc202309040113

3.2.2作品合理使用的例外规定

在如何处理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与合理使用的矛盾上,各国做法有所不同。美国国内也有不少评论者指出前述DMCA关于规避技术措施的规定与对受保护作品的合理、非侵权性使用之间的不平衡[15]。因此,DMCA1201中又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如果作品使用者属于这些例外情况之一,则赋予其“黑客权”,即对前述规避技术措施法律责任的免责权。欧盟版权法指令则禁止合理使用作品的用户自行规避技术措施,但要求特定情形下,作品内容提供者为有合理使用权的用户提供规避工具或免除技术保护的服务。不过这种情况严格限制在第三方途径下。此外欧盟版权法指令还包含一些禁止通过作品授权使用协议限制用户合理使用权的条款[16]。

国内有学者也提出为了防止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不区分具体情况地限制用户合理使用的空间,发展第三方授权使用模式来实现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兼容的思路[17]。从我国目前立法来看,没有专门针对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特别规定,仅在前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7条规定了软件的合理使用,该条文似乎更倾向于合理使用人自行解决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问题,类似于美国“黑客权”的做法。笔者认为第三方途径虽然在理论设计上可能更公正,但毕竟成本较大,容易造成著作权人和使用人的负担,而且存在着时间滞后、程序繁琐等不可回避的弊端。事实上,在信息时代合理使用人联系著作权人并不是难事,可以由需要合理使用作品的人直接与著作权人联系取得授权,如果是专业人员为开发软件就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本身进行研究也应是合理使用的范围。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对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情形规定过于狭窄,建议在今后立法中明确规定,为了学习、研究、执行公务活动、监护人监督未成年人使用计算机情况、公益目的(特殊情况下为公众利益而必须进行的使用)需要使用作品时属于合理使用,著作权人经合理使用人申请后应当给予授权,如著作权人不予授权,申请人可以向版权管理机构或法院申请协助。如使用人自行解密也可,前述使用均不必经著作权人同意,也不用支付报酬。

3.2.3用户隐私权的保护

笔者认为: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对软件用户信息的收集应当以证明侵权行为所必需为限,且应当保证用户的知情权,即著作权人收集用户数据信息的时候,应当向用户声明所收集的信息范围,并承诺不得公开或用于其他用途,经用户同意方可进行。问题是一般用户在打开数字作品或安装软件前很难仔细阅读冗长的用户协议就点击“我同意”,所以法律应规定涉及用户隐私权和其他重要权益的条款以特别突出的方式进行提示,同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则,如果是要求用户放弃主要权利或明显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条款即使提示了用户也可以撤销。如果用户不同意著作权人的信息收集行为,有权拒绝继续使用该作品并要求退还价款。在实践中如果发生用户与著作权人关于隐私权的纠纷,笔者建议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当时的技术背景审查用户信息的收集是否必要[18],如果著作权人超出保护自己权利的必要进行了用户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或在有其他替代性措施的情况下选择收集用户信息,则应当判定著作权人的行为不当。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应当规定用户有权查阅自己被收集的个人信息,著作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同理,ISP在与作品著作权人合作进行用户信息收集时,应当先对其服务接受方告知其未经授权使用数字作品的后果、可能会被记录的信息、可能获取信息的机构或个人等情况,用户同样有权查询自己已被收集的相关信息。

我国《侵权行为法》第三十六条已经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相关责任,笔者建议还可以借鉴美国的ISP避风港规则,规定ISP在传送用户数据过程中进行的必要的临时性复制不属于侵权。

3.3破坏性措施应当明令禁止

首先,设计数字版权管理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救济著作权人的权利,但著作权人毕竟不是执法者,无权对侵权人直接进行处罚,更何况数字作品的最终用户也许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软件的,让最终用户为实际的侵权人的行为承受损失是极不公平的。其次,任何权利的自力救济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为代价来实现,否则合法权利受损的他人是不是又可以反过来对侵害其权利的人再次进行同样的“救济”呢?显然,这样只会引发一系列恶性循环。最后,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如果允许著作权人以盗版作品的最终用户作为攻击对象,可能引发的后果是值得深思的。如在“微软黑屏事件”中,虽然用户的电脑数据并未受到严重损失,但已经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不得不以微软的危机公关进行善后,可见最终用户的合法权益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领域,需要立法者谨慎加以保护。

因此,笔者建议:立法应当明确规定任何数字版权管理措施不得损害作品最终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不得以该措施是为了保护合法著作权作为抗辩理由。

3.4完善数字版权管理措施运用不当的法律责任

虽然我国在实践中已有对行使权利不当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进行行政处罚的先例,但相关民事责任的规定仍然欠缺。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应当明确数字作品著作权人的民事责任。

第一,著作权人未事先告知并取得同意就进行用户信息收集的,用户有权要求其承担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在著作权人取得用户同意收集信息后又违背承诺,公开或为其他目的利用已取得的用户信息时,用户同样有权要求其承担上述民事责任,或主张双方事先约定的违约责任。

第二,在数字版权管理措施造成合法用户利益损失的情况下(如造成用户文档丢失、硬件损坏以及因此造成计算机不能使用带来的损失等),设定该措施的著作权人应当对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赔偿责任其实是产品责任的体现,不应以过错为要件,因为著作权人即使主观上没有侵权的故意,但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是为著作权人利益而设计的,其自身的风险也只能由其设定者和受益者承担,而不能让没有过错的最终用户承受。如果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是由作品著作权人委托他人设计的,著作权人仍应先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可以要求有过错的实际设计者予以补偿。

nlc202309040113

至于还有公众担心的著作权人借数字版权管理措施达到破坏市场竞争或垄断地位的情形[19],则还应当追究其在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上的责任,篇幅所限,本文不再展开论述。

注释

[1]王东君. 数字版权管理对版权法的挑战[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

[2]GIMBEL M. Some though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rusted system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J]. Stanford Law Review, 1998, 50(5): 1683-1684

[3]GOLDSTEIN P. Copyright and its substitutes[J]. Wiscon-sin Law Review, 1997(1): 151

[4]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11条、第12条,《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第18条、第19条及相关条款议定声明。

[5]这一点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9条实际上已经认可,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软件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开发者”,笔者建议扩张到所有的数字作品。

[6]寿步.软件热点案例透析[C]//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二卷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

[7]2008年10月20日起微软在中国推出两个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简称WGA)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简称OGA)。届时,盗版XP专业版用户的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将被变成纯黑色,盗版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此举引发大量争议,法学界也有不同观点,但从破坏性效果看比KV300事件明显更小,微软也未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8]STANLEY J. Managing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8 (3 ):157-202

[9]徐俊. 从微软案透视软件最终用户的责任界定:兼评修订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关于最终用户的规定[J]. 人民司法,2002(8): 71

[10]袁泳.数字版权[C]//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二卷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9)

[11]付剑晶, 卢小林. 基于反软解密分析的共享软件保护[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6): 169

[12]薛辉, 邓军. 浅析数字版权管理现状与发展[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6): 77

[13]Joseph P. Liu. Enabling Copyright Consumers[J].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Summer, 2007. 22 Berkeley Tech. L.J. 1099

[14]保罗·戈尔茨坦.版权及其替代物[J].电子知识产权, 1999(6)

[15]See, Timothy K. Armstrong.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nd the Process of Fair Use[J]. 20 Harv. J. L. & Tech. 49 (2006); Yochai Benkler, Free as the Air to Common Use: First Amendment Constraints on Enclosure of the Public Domain[J]·74 N.Y.U. L. Rev. 354 (1999)

[16]STEFAN BECHTOL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Spring,2004. 52 Am. J. Comp. L. 323

[17]参见王宇红.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的冲突与协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78-79

[18]如现在利用电子现金盲签名技术已可以同时达到合法用户隐私的保护和非法用户身份的揭露的目的,参见:蔡伟鸿, 邓宇乔. 一个具有公平匿名性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J]. 计算机应用, 2006(12): 2924

[19]如2010年引发广泛关注腾讯与360之争,即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争夺市场地位中忽视用户权益的一个典型案例。

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 篇3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制定数字版权管理相关标准的计划任务及工信部标准化的工作要求, 于2010年9月1日在河南召开《信息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术语》国家标准项目工作组会议, 主要讨论了数字版权管理术语标准草案和标准化工作思路。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范科峰博士总结了前期数字版权管理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主要包括完成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的初步建设、颁布并实施面向消费电子设备版权保护应用的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规范两项行业标准、形成《信息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术语》草案、组织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和产业示范点。

会议形成了《信息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术语》征求意见稿, 确定了多条术语并给出了明确定义, 这些定义对人们认识数字版权管理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信息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术语》是制定数字版权管理其他各类标准的基础。

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 篇4

关键词:版权;碎片化;去碎片化方案

一、碎片化:暴露的问题

1 版权权利的碎片化

版权法的历史基本是围绕着作品与权利这两个轴心不断发展的:以“作品”为轴心给版权种类平添了新的创作形式(计算机程序等);以“权利”为轴心通过对已有版权资源的再利用催生了新型版权权利(有线与卫星传输及互联网等)。最初每种利用都能归类于某种版权权利,如复制权包括图书、录音带和光盘的制作。但是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将受保护的作品放到互联网的服务器上供他人使用这就是复制。版权权利不但可以被以不同方式利用,分类组合不同权利部分,而且根据使用的语言与投放的市场,也可以将这些权利作进一步划分。

显而易见,版权相关立法中涵盖的权利类型已经不能与现实世界完全匹配。版权权利对于利用人和权利人来说均失去了意义。数字时代,被以多种形式开发利用的作品通常是多媒体作品。多媒体作品可以细分为不同组成部分,如声音、影像、图片或者计算机程序。每种权利的使用都需要厘清权利、获得许可。而且这些作品依据法律的定义往往被划分为具体的权利种类。如多媒体作品在许多国家相关法律中被归类为“汇编作品”,而计算机程序属于“文字作品”。

2 版权清算过程的碎片化

前文提到的变化为权利清算造成了很大困难,因为集体管理组织的功能仍然是围绕着越来越过时的权利类型分类而组织运作的。因此,即使存在高效率的集体管理运行机制,权利清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每件作品的利用方式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类型作品往往适用于不同的法律制度、隶属于不同的管理组织。多数情况下,权利的清算需要与相关的集体管理协会沟通,确认管理该权利的集体管理组织,代表权利人商谈版权事宜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一个集体管理协会可能只代表管理部分创作者权利,其余部分则由其他协会管理。同样地,不同类型的作品都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集体管理协会、多位权利人以及多种权利类型。而且由于法律制度、运作机制与实际状况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上述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在这样的体系中,碎片化情况相当复杂:作品利用的形式千差万别,而且每一种作品会涉及多项权利、多位权利人以及不同的权利清算机制及市场。可以说,碎片化是全方位的。

面对版权碎片化问题我们需要找出去碎片化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数字环境下版权交易的顺利进行。

二、数字版权集体管理:去碎片化方案

数字时代,海量的信息不断地累积,也迅速地流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使人们可以自由传递和加工各种信息,相互沟通也变得极其便捷。但是,现阶段的社会似乎沟通技术越发达反倒越频繁地出现“沟通失灵”(discommunication)。这样的状态导致围绕著作物的商谈和权利处理日益棘手,作者与使用者很难继续采取传统方式从容地谈判从而达成交易。也就是说,由于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太大、流速太快,正在瓦解作品价值的物权性构成,把著作权分割成许多诉因碎片,让它们在信息网络中浮游扩散。可见,既存的版权许可、版税收取与支付等保障机制在数字环境下已经捉襟见肘,有待创立新的版权管理方式。

目前权利清算机制多是基于早期的版权权利类型而构建,且各具特色。这就意味着即使每个“分支机构”工作效率都很高,整体过程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权利管理机制应该是在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时必须要顾及的因素。考虑到互联网上传播版权内容的商业模式的脆弱性,尤其是现有的法律制度从来就没有是为了某种网络技术,如互联网技术,而单独设立的,我们完全可以质疑它的影响是否都是积极的。从经济角度,高效率的权利清算“应该确保版权管理对于内容传播的方式一视同仁”。

在组建新市场过程和完善现有制度方面,集体管理组织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及对版权法律的掌握在数字时代是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础。无论是否涉及数字技术,集体管理组织运作机制的标准化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部分地缓解目前制度下的碎片化问题。但是,这些组织必须取得所需要的受保护作品以数字形式被使用的许可权利,并且建立或改善处理更复杂的权利管理工作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其职能。另外,为了在权利清算过程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集体管理协会必须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建立联系、加强合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措施

数字权利管理系统在版权清算中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能有效地促进权利清算的进程,帮助利用人快速确认相关权利人。尽管它不能保证交易一定能够达成,但却能极大地提高成功的可能性。版权管理系统是一个包含内容、作者及权利人信息的数据库。这些信息是用来协助授权使用这些作品程序的。它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处理内容与权利人的确认,另外一部分管理权利许可或转让。支付版税和收取使用费等辅助部分也是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内容与权利的确认和许可手段一并构成了管理系统的核心。

权利人可以通过版权管理系统查询作品或体现作品的产品信息;代表权利人的集体管理组织跟踪每位权利人的权利及作品的使用情况。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该系统既是信息海量的数据库,也可以充当自动许可引擎。计算机系统使得权利人可以自动授权许可,无须人工介入,成本低,效率高。该权利管理系统还可以用来向利用人传送无法得到的某种格式的内容或者被用作发放许可的平台。最后,数字技术还可以用来跟踪作品的使用情况、监督未经授权的在线使用或者加密,以此限制作品被进一步使用。

为了保护在线内容,许多管理系统都带有限制内容被重复使用的技术。在提供受保护的内容或者允许被使用之前,该技术用来核实利用人身份的合法性。为了有效管理数字作品的使用信息、线上会员与作品登记注册、利用人的申请及许可交易,集体管理组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后端和用户友好的网络在线界面系统。它既是一个协助权利利用与交易的工具,又能够帮助利用人明确权利与权利人。为了有效地实施版权管理系统,集体管理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兼容体系以确保各协会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换。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是保证在线许可迅捷高效的根本,但是就目前常见的集体管理架构而言,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不可能解决碎片化问题,只能保证各自管理系统覆盖的部分得以有效管理。

nlc202309032103

2 延伸性集体许可

延伸性集体许可是指在法律特别规定的范围内,集体管理组织也能管理非会员的权利。延伸性集体管理的目的在于方便利用人取得授权许可,因为集体管理组织的会员数额是有限的,利用人需要的海量作品,不可能都在其管理的会员作品之内,而利用人逐一去取得许可,又几无可能。因此,法律为促进作品的广泛传播,允许集体管理组织在特定条件下有权代表非会员向使用人发放使用许可。

延伸性集体管理的优势在于方便对海量的作品进行统一管理,集中发放许可并收取和分配许可费用。对使用者而言也很便捷,他们只需到集体管理组织去申请获得许可,就可以使用全部相关作品。另外,获取国外作品的使用许可通常既费时又费力,延伸性集体管理解决了跨境授权的难题,因为利用人和权利人之间签订的协议将包括国内外所有非专有利用人和权利人。而且延伸性集体管理通过缩短权利申请的时间提高了许可费收取的效率,返还权利人的版税数额有所增长。但是,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应用范围毕竟有限。它可以缓解非组织会员合法获取作品使用权时存在的权利分散的个别矛盾,但是却不能解决更深层次的碎片化相关问题,况且这种特殊集体许可管理方式受限于“通用的管理机制”。因此,延伸性集体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权利清算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是仅能作为针对个别问题采取的个别手段。

3 集中许可代理

在当下的版权产业环境下,大量的版权许可都涉及多个权利人与多个使用者之间的交易关系,而依赖传统的许可方式,权利人与使用者都无法承受个别许可所带来的高额交易成本。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将分散的权利予以集中,降低了使用者的搜寻与协商成本,并通过设置独立的机构,分担权利人的监管与执行成本。申言之,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本质是一种集中许可机制,旨在应对日趋繁复的版权交易。这里所讲的集中许可代理机构有别于版权集体管理协会,为了实现集中提供信息这一唯一目的,集中许可将集体管理协会进一步整合,汇集成为一个综合团体组织从而建立授权联盟,也即“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其含义从广义上是指联合提供进一步相关信息的档案库,狭义上是指针对不同版权种类及权利类型而构建的权利清算机制。总之,这种机制是指个别版权集体管理协会通过某种联合的方式提供集中服务以利授权迅捷地进行。它包含一个核心理念:只要通过该窗口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集中许可代理机构起着相当于信息站或者服务柜台的作用。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获取全部需要的许可。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帮助用户摆脱权利确认以及涉及多个代理的权利厘清等繁琐的程序。

在欧洲,各个国家及欧盟都开始在不同层面探讨碎片化问题与许可多媒体作品带来的挑战。尽管服务于全体欧盟国家的统一中心还未出现,新的国家级权利清算中心纷纷成立。这些权利中心的共同特点是多媒体制作者可以在一个中心取得全部所需作品的使用权。欧盟组建了10个多媒体权利清算中心试点系统,其中VERDI系统引来最多关注。该系统的目的在于为利用人和权利人建立一个许可使用多媒体内容基础平台。法国针对多媒体作品授权的需要成立了授权联盟(SESAM),采取单一版权管理组织联合所有权利人的方式,实现了辨识权利人的同时由唯一组织授权、收取与分配版税的功能。SESAM整合了包括复制权、音乐作品、戏剧作品、多媒体及文字作品、摄影等法国各个领域的版权集体管理协会。同样的,德国组建了几乎包括所有版权集体管理协会的多媒体清算中心(CMMV),所涉及的著作种类包括音乐作品、表演者及录音制品制作者、文字作品、电影表演权、电影及广播权、电影及电视制作等。

日本也成立了一站式多媒体清算中心,如日本版权信息服务中心(J-CIS)拥有一个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相关多媒体著作权利的信息,但是该系统还不具备处理权利清算功能。同时,为了实现彻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网络中权利处理问题的理论设想,日本还是世界上首次发明使用“复制集市”(copymart)电子商务系统的国家。该系统极具灵活性,能够使权利人和利用人在系统中直接交易,利用人可以根据需要获得许可。

在美国,学界提出了两种方案应付版权碎片问题:一是组建新的集体授权机构,能够一次授权网络环境下所需的各种权利;一是扩大现有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范围,如原本只管理表演权授权的美国作曲家、作者及出版者协会(ASCAP)在授权网络串流音乐的同时,不仅能授权网络传输的表演权,对于伴随发生的服务器复制及各种临时性复制也能一并授权。此外,在法律层面也显现整合趋势。2006年的音乐授权改革草案修订后规定任何数字音乐提供者可向指定代理人申请授权,数字音乐提供者不再需要逐一向个别权利人取得授权,即可获得授权使用所有音乐作品,此种授权被称为“地毯式授权(blanket licensing)”。这表明,即便是同时并存多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美国在解决数字时代版权授权难题时也在尝试推行单一窗口的一站式服务版权管理模式。

4 跨境集体管理

现行于各国的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范围基本上限于本国境内,对于其他国家利用人的授权,则通过签署双边协议来完成。但是,该运作机制因新技术导致的作品利用形态的变化而受到挑战。问题是任何以国家为基础的集体管理机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一些专家主张建立国际集体管理协会以满足新发展的需要。支持者认为版权权利可能由某个国家拥有,但未必只能由所在国管理。

目前,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跨境管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欧洲自2005年开始就针对在线音乐越境授权和直接进行跨境集体管理提出建议,认为传统的版权集体管理不符合数字时代取得跨国授权的需求。而跨境集体管理更能满足在线音乐经营者的授权需求、权利人可以自由选择版权集体管理协会,而且集体运作的透明度与责权利得以提高或加强。

三、结语

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存在是基于其服务质量与水平得到普遍的认可,因此,它的最初产生与发展完全是出于社会需要,因为作者与出版商同利用人建立和保持直接的关系不切实际。然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三者之间直接建立和保持关系成为可能。但这不意味着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地位与作用的丧失,新技术迫使现存集体管理组织为了存续而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革,并且能够应对碎片化带来的新问题。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并没有消失,只是他们担当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研究表明数字时代版权管理的集中化与标准化是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

数字版权管理服务平台 篇5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 鉴权 DRM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物理媒介,数字内容开始崭露头角。由于数字内容具有无损复制、易于分发等重要特性,使得数字内容在用户群中迅速普及,成为主流使用方式,同时数字内容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隐私泄露,限制过多,用户抵制等。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应运而生。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对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所有版权使用形式进行描述、标识、交易、保护、监视和追踪。

二、移动互联网下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如图1所示,移动互联网下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2002年到2004年间申请量较小,之后几年内,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平台的多样性,移动互联网下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研究受到更多重视,专利申请数量也稳步增加,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三、基于神经网路的通信系统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移动互联网下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专利申请的研究,可主要分为四个技术分支:密码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以及访问控制技术。

3.1密码技术

信息安全的核心是密码技术,通过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可以提高数字内容的安全性。如申请号为200410104049中,通过采用非对称加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用以解决媒体内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截获时,不能保证数据安全的问题;申请号为200610034794中,通过对传输数据的通道进行加密,减少解密数据需要的额外开销,降低对终端的性能要求。

3.2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是数字版权管理DRM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水印技术作为密码的补充,在数字版权管理DRM中主要用于版权保护、篡改提示、完整性保护、盗版跟踪和取证以及拷贝控制。如申请号为200610087348中,提供一种既有数字版权保护能力,又有版权追踪和所有权界定能力的数字版权处理系统。申请号为200910108282中,通过将水印数字转化成以数据结构形式存储的水印代码,隐藏在移动终端软件中,增加了软件水印的安全性。

3.3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会话双方实现身份互认的过程,是通过将一个证据与实体身份绑定来实现的,该实体可能是用户、主机、应用程序甚至是进程。如申请号200710152045中,通过设置一种USB智能移动闪存盘UFD,完成本地身份验证并运行UFD自带的第三方软件,通过互联网经第三方服务器身份验证后使用其服务。申请号201310657139中,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用户的指纹,通过指纹匹配实现终端的解锁,并在操作数据文件时验证指纹,将指纹信息添加到数据文件中,通过生物特征方法实现了用户的身份认证。

3.4访问控制技术

DRM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用户获得数字产品和许可证后,利用授予的使用权利,合理控制数字产品的使用。申请号200410078272中,使用绝对时间来进行DRM验证,能够保证用户使用时不修改绝对时间,减少因用户自行修改时间给DRM软件的版权所有者带来的损失。申请号201210120989中,在确定与数字电子书绑定的设备为当前的阅读装置时,根据阅读许可配置信息确定数字电子书未超过阅读许可期限时,向用户显示所述数字电子书的图书文件中的信息。

四、结束语

上一篇:供水集团下一篇:路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