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形式

2024-10-12

多种形式(共12篇)

多种形式 篇1

我们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尤其是语文学科, 开展了“不留家庭书面作业, 大量阅读”的试验, 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的理念是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要想把这一课题深入开展下去, 需要借助科学可行的方法。这里, 我对学生的背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熟读成诵, 在重复中背诵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早读、语文课的时间, 全班进行朗读, 次数多了, 水到渠成,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由读成诵。隔三差五这样重复, 到学期结束时, 学生就能一口气背会好多篇课文, 熟练程度可以从背诵速度上体现出来。教师可以用秒表给学生测速度, 看学生是否每次有进步。有了目标, 学生背诵起来就饶有趣味了。教师应采用集体背诵的形式, 让学生在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爱上背诵。反复吟诵的结果是, 到了考试前学生基本不用背诵课文。

二、化整为零, 变课文默写为词语默写

变课文默写为词语默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首先教师对课文的重点应做到心中有数, 那种优美的、说理透彻的、表达清晰的段落, 应该让学生掌握。教师和学生对这些段落中容易出错的字词一起进行讨论分析, 就把对整篇课文的默写变成了对词语的默写。

三、大声诵读, 调动多种感官背诵

大声背诵时, 耳朵能听清楚声音, 让耳朵参与背诵,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都看着教师的眼睛大声背诵, 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从小背书都是默背, 长大后一离开稿子就紧张得语无伦次了。

四、增强情趣, 多种方式熟读

学生每天的读书不应只是高声朗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 快速朗读, 小队比赛读, 教师可尽量创设各种形式,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背诵课文。

五、经典诵读, 练就“童子功”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背诵时, 我采用让学生诵读经典这种方法, 学生不仅能将整本语文书轻松背下来, 还能背诵大量的经典。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是让学生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 记住一些永恒的东西。我们发现一个特点, 大人和学生一起背诵, 也许大人先会背, 但过几天大人就忘记了, 而学生还记得, 这就是“童子功”。经典确实难懂, 可是如果要等到能理解的时候再去背诵, 也许就不容易背会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还不如从小记忆, 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 去思索。

三年级上学期, 我运用了上面的背诵方法, 指导学生背诵了《论语》, 部分学生背完了《老子》, 并且背诵了《三字经》《将进酒》《木兰诗》等。

经典诵读应该主要放在学校进行,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学生大多是没有自觉性的, 如果让他们回家自己背诵, 是达不到目的的。如果教师让家长督促学生的话, 会遭到某些家长的不理解, 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教师让学生把背诵经典的主要时间放在学校里, 还能营造背诵氛围, 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才能兴趣盎然地背诵。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握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

当我们的学生开始诵读经典时, 教师不要忘记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在阅读指导课上, 教师可以开展“诗文表演”“诗文接龙赛”的活动, 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之情, 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古文一定要记忆, 在学生还不懂枯燥的时候, 让他们背诵, 在记忆的黄金时段, 让经典融入学生的生命。

总之, 教师应采用多种背诵方法, 让学生对背诵产生兴趣, 从而识记大量的文章和优美的语句,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多种形式 篇2

发布时间:2011-10-18作者 : 宣教室信息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10月16日第2版

(《中国纪检监察报》10月16日,在“地方反腐倡廉新闻头条竞赛”中报道我市《多种形式转化查办案件成果》。)

总结经验教训 开展专项治理 推动廉政文化建设

合肥纪委多种形式转化查办案件成果

“我对不起家人、朋友和领导” 站在台上的董黎明声泪俱下。日前,该市纪委在市案件警示教育基地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由董黎明现身说法,警示教育大家,使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水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该市纪委、监察局在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同时,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等形式转化查办案件成果,成效明显。

查办案件后,该市纪委、监察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查办董国成、汪强、李先璋三起特大受贿案后,他们撰写了20多万字的办案日志《重剑》,为分析案情和涉案人员的心里变化轨迹以及掌握谈话方法和技巧等提供了鲜活教材;查办7名评标专家受贿一案后,他们及时将查办情况和案发原因分析向省纪委作了专门报告,省纪委领导多次到合肥进行专题调研,为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期间案件的查办工作提供了许多借鉴;联系全市办案工作实际,确定14个课题,对办案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和解剖,由办案人员执笔,编写了《实践 探索 感悟——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思考》和《界线》两本册子。

该市纪委、监察局还运用查办案件成果开展专项治理方。根据查办案件发现的风险点和合肥市大建设的现实需要,按照上级纪委的部署,在工程建设领域及时开展了专项治理。学习借鉴国际惯例,在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拆迁安置、工程款结算和支付等方面,实行规划、设计、招标、投资、建设、审计六个环节分开制度,设置“隔离桩”,构建“防火墙”,在源头反腐上进行大胆探索;针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行业税收流失较严重的问题,及时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历时4个月,通过对全市63家混凝土企业进行自查、约谈、重点抽查,催收1.16亿元欠税款;根据查办案件中发现的村居资产、资金、资源监管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年的“三资”专项清理,全市村(居)集体共核减债权0.8亿元,核减债务2.9亿元,增加集体资产3.1亿元。

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 篇3

近年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签约企业650家;签约区域4个(含企业1000多家);18家企业进驻学校;成立合作培训机构10所;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 5个;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 12个;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3个;对外合作项目5个;引进企业设备、软件、资金共计已超亿元人民币。我们的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是构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

一、合作机构

1.学校设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就如何办好学校、搞好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2.在地方、企业设置校企合作办事处。学校派出人员,长期进驻企业或地方政府,取得真实的合作项目,并将此信息带回学校,学校落实项目到专业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产生真实的、为企业所接受的成果。

3.学校顾问委员会。聘请企业有关人员为顾问委员会成员,不定期召开会议,取得相关信息。

4.校友会。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取得合作机会。通过教师与校友建立联系的制度,取得多方信息。

5.产学研合作大会。每年一次的大会,邀请合作企业来校,可集中部分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学校作产、学、研报告。借此机会广泛联系企业,为非签约企业树立样板。

6.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全校校企合作的统筹、协调、计划和实施。

7.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重要项目的审定,提出合作的方向。

8.职教集团。职教集团可使各成员的资源得到共享,企业的信息也可通过该机构送达到学校。

9.校企合作成立董事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发展与运作。企业与学校都是董事会的成员,凡涉及校企合作事宜的均由董事会决定。

二、企业命名与捐赠活动

1.企业命名的二级学院。企业出资或出设备(软件),我校具体操作,主要是培养企业急需的对口人才,或使用企业的软件包、教学与生产资源进行教学。企业在某种情况下也需要在大学中找到一个能反映出自身价值的位置。

2.企业命名的学校场地、建筑。通过这一形式,学校引进企业的资金;企业获得校园中的显性或隐性资源。

3.企业命名的奖学金、助学金。有针对性的对某一专业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为专业建设带来正面影响。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企业的形象广告。

4.企业命名的校园活动。企业提供活动资金,解决了学校的资金问题,对自身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机会。

5.企业捐赠资金与设备(软件)。有时是慈善行为,有时是公益活动,有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三、合作教育与实训

1.合作编写教材。企业提供富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编写,将企业运行的经验、新设备、新引进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写进教材,可保证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与先进性。

2.对学生共同实施素质教育。校企共同实施素质教育,可做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企业还可参与新生入学教育与毕业生毕业教育。

3.合作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课程的定位,制定课程的目标与要求,确定内容与形式,决定实践环节的内容,为课程改革带来极大的活力,使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贴近生产实际,更具有职业性与实操性。

4.合作建立培训机构。企业带来部分培训设备与生源,学校提供场地与师资,用学校的考证资源使培训对象都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此类合作培训机构还能为学生带来免费的实习场地。

5.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已是高职教育的大势所趋。企业在此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技能和素质的观察,为最终是否录用提供一个具体的依据。

6.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培养合用的人才,可分为大面积的订单培养与小范围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是其中的一种具体模式。

7.校企合作远程培训。企业培训员工的困难在于,不可能停产组织员工大规模到学校接受培训。在此情况下,学校想方设法提供便利,可让企业接受有利于他们的远程合作培训的方式。

8.双导师制度。校企双方各出一名导师,指导学生的实习。

9.双班主任制度。由企业人员担任班主任,可对学生实施接近企业要求的管理与教育,企业文化能得到较直接的灌输。学生容易产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思想转变。这种双班主任制度可使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

10.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聘请企业方的管理、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他们的教学是生产实际的一种直接反映,更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11.企业员工学历教育。目前不少企业都趋向于从生产一线培养人才,这些员工的经验固然很丰富,但学历都比较低,这会影响他们的后续发展。因此,提升这批员工的学历就变得十分重要,企业需要借助学校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学校也可借这种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1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所有高职院的重要任务,只有建立足够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顶岗实习才有保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才能被落实。更进一步说,学生的就业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13.合作开设讲座。主动邀请企业到校开办不同类型的讲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取来自企业的声音。

14.为企业送教上门。企业停产让员工到学校接受培训是不实际的。不管是学历的继续教育,还是企业的短期培训,都要在不影响企业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企业欢迎送教上门这种做法,它能让更多的员工接受培训。

15.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在学校具备合适场地的情况下,校方可“筑巢引凤”。以免费的场地作为条件,吸引企业带设备、真实生产任务进驻学校,使学生能享受到免费实习的环境。该项合作的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

16.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与追踪。毕业生到企业后,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质量如何?需要企业的反馈。而学校也要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追踪,并将结果反馈到有关院系,作为改进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目标、强化能力培养的依据。

17.实施“三证书”制度。毕业生除了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外,还要有工作经历证书。工作经历证书是由企业颁发的。目前企业招人时都强调工作经历,这种合作方式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合作研发活动

1.合作研制、生产实训设备。学校教学需要实训设备,但不一定购买。虽然可以自行研发,但会有很多障碍。若是与企业联手合作,可生产出质优、性佳、价低的实用设备,这个过程也培养了一批教师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

2.合作申报专利。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只关注生产不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学校有义务为企业做这方面的工作。学校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技术进展,在符合申报专利要求的情况下与之联手申报,可为企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会,并密切校企关系。

3.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一般情况下,企业出资、出课题,学校出人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学校可利用不同专业的技术优势,与企业联手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新产品,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也能培养和锻炼教师,并取得经济效益。这种形式也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4.教师担任企业顾问。这能为企业带来技术、管理、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期待。教师为企业服务,不但提升了自身的水平,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重要的是还能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5.合作申报科研项目。中小企业单打独斗搞科研是困难的,而学校离开企业搞科研也容易脱离实际。两者的结合,促成了一种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申报的好形式。这种形式还可解决科研成果难转化的问题。

6.展览与成果转让。学校鼓励学生创新,教师通过科研也有不少成果。学校通过展览特别是校外的展览,充分展示科研成果,给企业更多的启发,促成更多的合作,关键是促使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

7.实验实训场地改造。企业出资出设备,学校对原有的实训场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实训场地变成可以供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培训,学生实训的场所。

8.市场调查与企业策划。应企业的要求,学校组织师生为企业做市场调查。学校拥有庞大的学生资源,若做市场调查可做到相对公正,也有一定的规模;同时也可做企业的策划。市场调查与策划还能锻炼教师与学生的能力,也可获得相应的资料和信息。

9.企业设立有奖设计。一般的中小企业设计力量相对不足,而学校的学生设计力量较强,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由企业出资奖励的设计。企业等于获得了一个强大的设计机构。这一举措是校企双赢的重要举措,也可以将其引入课堂,做到真题真做。

10.为企业、行业建设网站。企业、行业在建设网站方面,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学校可主动出击,将有些企业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交由师生尤其是学生来做。学生藉此机会可了解更多企业资讯。这一形式也能将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11.企业参与学校为学生组织的科技活动。一是企业出资、出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二是在学生组织的科技活动中,企业提供部分材料、设备,或是提供实验的环境,与学校共同完成科技活动。

五、合作培训师资

1.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练。学校将教师派驻到企业任职,并按企业要求履行职责。如完成企业的课题,为企业研发产品与设备,攻克企业难题等,从中获得在企业工作的经验。

2.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挂职锻练。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相关的学校职务,包括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在学校工作的经验。

上述师资的双向培养方式,使高职院校中师资的“双师”结构得到落实。

六、合作举行企业活动

1.参与、承办行业会议。创造一个与企业紧密接触的机会,同时也是宣传学校、推介学生与教师、争取合作的一个平台,教学改革的互动场合,毕业生追踪的良好时机。

2.校园招聘会。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了解企业用人之道的平台,了解专业需求的窗口。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企业用人的选择场所,订单教育的联系环境,宣传企业的的好时机。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企业文体活动)。学校要创设一个与企业一致的环境给学生,让学生在校阶段就充分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理念、文化、用人之道;校园文化的参与也让企业充满活力。让学生经常到企业去,让企业经常到学校来,促进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

4.合作举办论坛。大多数情况下,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听众,共同提供专家学者,就行业内、企业圈内或国内外有关的技术和管理动态等专题举办论坛。

5.为企业招商引资服务。应企业的要求,在校园内外为企业举行相应的招商引资服务。如组织投资者到校园参观,承诺人才的提供、员工培训、学校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也可动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包括师生资源、场地资源、校际及校属企业资源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校企合作,是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而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则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培养的人才方能受到企业、社会的广泛欢迎。

(作者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多种强调形式的表达方法 篇4

1.用强调结构“It is/was…that/who…”强调句子中除动词外的任何一个成分, 如: 主语, 宾语, 状语等。

e.g. Mr. Smith bought a new car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 (原句)

It was Mr. Smith that bought a new car from the factory lastyear. (强调主语)

It was a new car that Mr. Smith bought from the factory lastyear. (强调宾语)

It was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 that Mr. Smith bought a newcar. (强调状语)

It was not until he came back that I knew that truth. (强调从句)

被强调的成分是人时, 可以用who取代that;但是强调其他成分时, 必须用that。强调结构的特点是:把it is/ was…that…去掉, 剩余的成分仍然是完整的句子。强调结构不仅用于肯定句式, 还可以用于疑问句式。例如:

Who was it that you wrote a letter to?

你到底在给谁写信?

Where was it that you met that girl?

你到底在哪里碰见的那位姑娘?

2.通过使用助动词do及其变化形式 (如did ;does) 来表示强调, 但是do只能加强实义动词的意义, 常意为“的确一定确实”, 常用于陈述肯定句或祈使句中。例如:

Do be careful.

一定要当心啊!

He does work hard.

他工作的确很努力。

Mr. Smith did write a letter to you.

史密斯先生的确给你写过信。

3.通过使用名词或介词短语来表示意义上的强调, 如thehell, on earth, the devil, in the world, at all等, 这些短语常用作插入语。例如:

Where the hell have you been to?你究竟去哪儿了?

What on earth is it?

这到底是什么?

The teacher is not at all fit for the post.

那位老师根本不称职。

Where in the world did you go?你到底去哪儿了?

4.借用反身代词或不定代词作同位语表示强调。例如:

We ourselves made out a list of books last night.

昨晚我们亲自开的书单。

She herself told me about it.

她亲自告诉我的。

The plan itself is very important.

计划本身很重要。

Tell them both to leave the room.

叫他们俩都离开那个房间。

5.借用形容词own, very, only, right等, 或者副词never, ever, even, simply, just, extremely等表示强调。例如:

It was my own idea.

这仅仅是我的想法。

At that very moment he heard to call for help.

就在那时, 他听到有人喊救命。

They are the only persons fit for the job.

他们是唯一能做这项工作的人。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

他从未去过北京。

6.借用同源宾语进行强调, 加强语气。例如:

They are living a happy life.

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Last night I dreamed a sweet dream.

昨晚我做了一个好梦。

The soldier died a hero’s death.

那位士兵死得光荣。

7.通过倒装进行强调, 表示程度上的强化, 常用来强调状语从句。例如:

Proud as these nobles are, they are afraid to see me.

尽管这些贵族很傲慢, 但是他们很怕见到我。

Search as I would, I could find no sigh of him.

尽管我找了, 但是没有找到他。

Cold though it was, I went out for a walk.

尽管冷, 我还是要出去散步。

Boy as he is, he can tell right from wrong.

尽管他是个孩子, 但是他能分辨是非。

Child though he was, he did much work for his father.

尽管他是个孩子, 他帮父亲干了不少活。

8.用whatever, whoever, whichever, however, whenever, wherever等引导名词性从句或让步状语从句来进行强调。例如:

What we need most is your help.

我们最需要的是你的帮助。

Mr. Smith always gives his help to whoever is in need of hishelp.史密斯先生总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Whenever we could finish the work will be a success.

无论何时我们完成任务都是成功的。

Wherever you go, you will hear the same story.

用多种艺术形式浇灌语文课堂 篇5

用多种艺术形式浇灌语文课堂

【摘要】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语言表达的不同载体与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顺利完成语文教书育人任务。

【关键词】艺术   语文   课题   教学

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必须抓住人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淡出课堂,自主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多种艺术形式的点缀,使语文课堂更具吸引力。

一、用话剧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在文艺快餐式阅读的冲击下,如果让一部分人去啃读《三国演义》,可能半途而废,易中天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讲述《三国演义》,以独特的语言征服广大观众,捧红自己的同时,《易中天评三国》也着实让大多数国人过了一把三国瘾,这足以说明解读文艺作品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才是最适合民众的形式。语文课程中的部分课文,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读法,有的学生可能根本就提不起兴致,教师不妨可以试着让学生用话剧的形式表演,让学生融入其中、乐在其中。话剧不受舞台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做精心的布置,容易发挥表演者的特长。

曹禺的《雷雨》,本身就是一部剧本,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真正把握人物的性格、心理,必须要大量阅读、深刻理解与剧本相关的文学评论,有了这种充分的准备,人物的表演才会惟妙惟肖。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三十年后的会面时,那复杂情感该以什么样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表达出来,特别是鲁侍萍、周朴园互望的眼神,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朴园人性与阶级性斗争时爆发出的`矛盾、凶狠、自私。鲁侍萍面对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周朴园,那种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坚强,她凄苦的命运同时又伴有宿命的观点又该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正的情感是很难把握的。学生在一起探讨、研究,话剧表演后,最后鉴别、定论,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另一方面挖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培养了自觉思考的能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可以以话剧的形式表演,罗密欧、朱丽叶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冲破家族的桎梏,如诗如画的表白在中学生心中很容易引起共鸣,兴趣盎然。课后学生自己试着改编适合做剧本的课文,像《鸿门宴》突出刘邦的机智、多谋、狡猾,项羽的“为人不忍”、恃才傲物、沽名钓誉,这样人物的精神精髓就深入人心了。

二、让音乐传扬诗歌教学的魅力

现代音乐变化多端,尤其饶舌说唱,这种根据音乐节奏即兴表演而来的说唱艺术,让更多的人能够展示个性与自由,我们可以尝试把适合说唱的文章让学生即兴改编、评价,提高学习兴趣、激情。音乐尤其适应于诗词教学中,像李煜的《虞美人》,只要让学生听一下邓君的演唱,在那甜美而又哀伤的旋律中,你的心也随着邓丽君的歌声一起低徊,那种国破家亡的忧愁,那种物是人非的无奈,那种来日无向的迷茫,真真地化作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时,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反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去营造一种慵懒、孤寂、思念、无奈的臆想画面,让少男少女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任他们的思绪在纯情的天空中飘飞,去揣摩、去拿捏、去咀嚼、去收获,此举还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特别欢迎。

当然,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教学,除播放该诗词的主题演唱音乐外,让学生配乐朗读的话,可能更容易达到营造到各种预设基调氛围的效果,有助于深层次理解时代风云的瞬息万变与作者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

诗词教学,可以通过演唱、配乐朗诵等不同表现形式,在音乐无可替代的穿透力的滋补中,绽放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艺术之美。  三、让戏曲丰满语文教学的身姿

中国戏曲艺术绚丽多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传统戏曲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审美修养。更重要的是,让青年学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讲到相关课文时给学生看一些戏曲片断,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具体可感,直观地感受生、旦、净、末、丑的区别,体味“唱,念,做,打,舞”的精彩。

在上《长亭送别》(《西厢记》中的一折)时,恰巧我事先了解到班上有一位女生越剧唱得很好,于是开始上课后就请她唱“西风紧,北雁南飞”那一段,她优美的唱腔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在后来的课堂中我还巧妙地穿插着播放了黄梅戏《天仙配》和大家熟悉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以及京剧的几个相关片段,不仅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让枯燥的古典戏曲教学变得高潮迭起。在接下来上《窦娥冤》、《闺塾》、《哀江南》时,学生的兴趣也空前地高涨起来,不仅要求我给他们放相应的戏曲视频,有些学生还自己试着学唱那些优美的唱段。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著名黄梅戏演员周莉的一曲《声声慢》,哀婉凄凉,道尽了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后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无尽酸痛,很快就将学生带入了词所营造的凄凉氛围中,戏曲的魅力照亮了青年学子的胸膛。

四、用舞蹈激起语文课堂的浪花

舞蹈这种身体语言对于青春活泼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很有吸引力,中国达人秀冠军卓君凭着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舞姿舞出了不同凡响的人生第一步。有的文章可以改编成舞蹈剧,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项链》一文有位同学用舞蹈表现出了马蒂尔德借到项链时的兴奋、舞场上的疯狂、丢失项链时的懊丧、痛苦,面对偿还债务时的勇敢,舞出了他心目中的马蒂尔德形象,全班同学对这种耳目一新的改编惊呼不已。

其他的艺术形式如捏面人、折纸、剪纸,结合《景泰蓝的制作》进入课堂也会掀起不小的风浪,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篇6

关键词 写作能力 兴趣培养 教师素质 教学探索

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在这段话中,诗人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有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么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我结合作文教学,谈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在每次作文的时候,我总是有计划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游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中产生发掘美、表现美的欲望;或者通过游戏、图画再现或用语言描述等方法,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再加以适度的引导,写起来自然就容易有模有样。或者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去感受情境,激发学生说与写的欲望。

二、写身边小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愁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尝试:⑴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事情。⑵写自己的朋友、亲人。先布置观察题,设计观察要求,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其次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遇景则景。

用以上方法让学生平时多积累,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做好准备。一旦解决材料来源,就使学生由“恨之”到“乐之”,逐步培养作文兴趣。

三、自主练笔,增强兴趣

作文教学一定要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日记、摘抄、读书笔记、口语交际等多种学习环节,都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兴趣。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从书中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看到的情景,接触到平时学习中未学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又能使学生获取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

“作文的功力在文外。”课外练笔,是课内作文的补充、扩展、延伸,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课外练笔要不受限制,学生可自主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喜、怒、哀、乐。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必要时可正面引导,弘扬真、善、美,去除假、恶、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积极观察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思来写观察笔记、读书笔记、生活札记、随笔随感,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童话、散文的练习,这样就能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音乐渲染,激发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唱《烛光里的妈妈》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展现于眼前,流淌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五、交流展示,品尝乐趣

多种形式让孩子享受快乐写字 篇7

一、榜样示范, 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激发写字兴趣

星期一, 学生推开教室门, 都被悬挂于墙壁上的正楷条幅惊呆了, 闻着散发出的淡雅墨香, 孩子们不由得驻足观赏, 发出阵阵赞叹。我告诉学生, 这里的写字作品, 既有老师的, 也有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他们都是老师的徒弟。“你们想写出这么好的字么?你们想成为老师的徒弟么?”我趁热打铁。“想!”学生们异口同声。“那么, 你们相信自己能写出这么好的字么?”“能, 一定能!”“那好, 等你们能写出这样好的字了, 我拿你们的作品来布置教室。”学生们一阵欢呼, 群情激昂。

每节语文课, 我都会安排5~10分钟认真指导孩子写字。每天中午习字课, 我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 认认真真地写着《习字册》。每到写毛笔字时, 我就在展示台上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毛笔字, 让孩子们欣赏、临摹。看着老师写的字, 从孩子们钦佩的眼神和啧啧的赞叹声中, 我知道, 自己的“榜样示范法”起作用了。

二、故事、儿歌, 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激发写字情趣

1. 故事, 磨炼意志, 感受成功之不易

也许受到熏陶和感染, 孩子写字确实比以前进步、工整了。可是没过多长时间, 有些孩子就有所松懈了。写字课上, 我说:“同学们, 把手中的笔停下来, 老师讲一个故事。”“写字课, 讲故事?”学生来了兴趣。“从前, 有个和尚叫怀素, 家里很穷。因为没钱买纸练字, 所以……”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 你们今天有纸有笔, 还有老师, 应该怎样习字呢?”于是, 学生们重新端正态度, 认真地写起字来。隔三差五, 王羲之“力透纸背”, 王献之“子换父字”等几十个写字故事, 汩汩地流进了学生们的心田。看人看字, 在光与影的变换中, 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 也充分地感受到写字成功之难。

2. 儿歌, 化难为简, 纠正写字中的常见毛病

三年级的学生, 刚刚从低年级上来, 写字的坐姿很不到位。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我从网上找来一首儿歌:

你拍一, 我拍一, 读书写字有规矩。

胸桌一拳身坐正, 眼与纸本一尺距。

左按书本右提笔, 手指笔尖一寸许。

“三正、三一”是规范, 工整美观, 我第一!

对于一些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一些难字等, 都可以编成一首首儿歌或者顺口溜, 深入浅出, 化难为简, 强化写字教学。例如:“朋, 朋朋朋, 双胞胎;苗条弟在前, 肥胖哥在后”“句, 口呀, 是个淘气的娃娃, 他爱自由, 一冲, 冲到了撇尖下”, 等等。

三、竞赛, 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激发被人欣赏的渴望

1.“我有‘火眼金睛’”

对于一些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细微变化, 学生们往往不太注意。我经常出示一组或几组例字, 看谁的眼睛最亮, 谁能看出笔画或形体上的“精妙变化”, 谁就有一双“火眼金睛”, 谁就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

2.“课题我来写”

我的语文课第一课时的课文题目, 都让学生来书写。谁最近写的字最漂亮, 进步最大 (有时可以通融) , 谁就有机会来书写。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时, 其他的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 眼睛随着书写者运笔的轻重缓急不停地变化, 所以此时学生有的“手舞足蹈”, 有的“摇头晃脑”。看着他人认真书写, 其他同学能不跃跃欲试, 迎头赶上么?

3.“写字, 我能行”

在我班的墙报上, 有个专栏“写字, 我能行”。笔者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里面。作品的星星越多, 圈儿越浓, 老师赞赏的话儿越棒, 说明你的字进步就越大。这几年来,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了“写字月月赛”“一帮一对对赛”“读帖说字赛”等多种写字比赛, 学生充分享受了被人欣赏的乐趣。

四、评价, 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找到差距

常见一些老师把学生的写字本, 扔到学生的头上, 再加一顿严厉的斥责, 或者干脆把作业本撕碎了。效果可能立竿见影, 但是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老毛病又重犯。因此, 我发现, 对学生字写好后的评价十分重要。

首先, 得放宽学生的书写任务。我从不规定写字课上写字的任务。但是, 书写的时候, 就一定要态度端正, 工工整整地写字。其次, 学生的字写好后,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快乐, 也找到差距, 燃起写得更好的欲望。最后, 教师总评。教师不能仅仅打个等级, 而要像批改作文一样, 适当地写上一些批语:“真好看”“有小书法家的影子了”等。

椭圆几何特征的多种表现形式 篇8

椭圆的概念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

例1 点M (x, y) 与定点F (4, 0)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254的距离比是常数45, 求点M的轨迹.

拓展 平面内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F不在l上)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0<e<1) 的点的轨迹为椭圆.如图1.

分析 这就是椭圆的第二定义, 但在新课程里不作要求, 只要使学生感受椭圆具有另外一种定义方式.

例2 设点A, B的坐标分别为 (-5, 0) , (5, 0) .直线AM, BM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49, 求点M的轨迹方程.

拓展 若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与两个定点的斜率之积为定值λ (λ<0, λ≠-1) , 则该动点的轨迹是椭圆.

分析 以两定点A, B所在的直线为x轴, 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设A, B的坐标分别为 (-a, 0) , (a, 0) , 动点M (x, y) , 则

kAΜkBΜ=yx-ayx+a=λ (x±a)

x2a2+y2-a2λ=1.

当λ<-1时, 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扣除左右顶点) , 如图2;

当-1<λ<0时, 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扣除上下顶点) , 如图3.

例3 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 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

拓展 在圆x2+y2=r2上任取一点P, 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当|MD|=λ|PD| (λ>0, λ≠1) 时, 点M的轨迹是什么?

分析 设P (x0, y0) , M (x, y) , 则

{x0=x, y0=yλ

代入圆的方程, 即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x2r2+y2λ2r2=1.

当λ>1时, 圆按y轴方向伸长为原来的λ倍得到椭圆;

当0<λ<1时, 圆按y轴方向缩短为原来的λ倍得到椭圆.如图4.

类似地, 过P作y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 当|MD|=λ|PD| (λ>0, λ≠1) 时, 可得点M的轨迹方程x2λ2r2+y2r2=1.同样可知, 点M的轨迹是圆按x轴方向作伸长或缩短变换得到椭圆, 如图5.

一般地, 圆按x轴方向伸长 (或缩短) 为原来的u倍, 且按y轴方向伸长 (或缩短) 为原来的v倍, 可得到椭圆x2u2r2+y2v2r2=1 (u>0v>0uv) .

给我们启示:圆按某一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例4 圆O的半径为定长r, A是圆内一个定点, P是圆上任意一点, 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相交于点Q, 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 点Q的轨迹是什么?

分析 连接AQ, 则|OQ|+|AQ|=|OQ|+|QP|=|OP|=r>|OA|.

根据椭圆的定义知, 点Q的轨迹是以O, Q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6.

例5 一动圆P与圆G:x2+y2+6x+5=0外切, 同时与圆H:x2+y2-6x-91=0内切,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分析 设动圆的半径为r, 则

{|GΡ|=r+2|ΡΗ|=10-r

故|PG|+|PH|=12>6=|GH|.根据椭圆的定义知, 点P的轨迹是以G, H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7.

椭圆的参数方程又蕴藏着椭圆的另外一种生成方法.

例6 已知圆M:x2+y2=a2和圆N:x2+y2=b2, a>b>0.点A是圆M上任意一点, OA与圆N交于点B, 过A作x轴的垂线段, 垂足为D, 过B作BP⊥AD于P, 如图8, 求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 设P (x, y) , A (x, y1) , B (x2, y) , 则

{x2+y12=a2, x22+y2=b2, xy=x2y1

消去x2, y1, 得x2a2+y2b2=1.

例3到例6多角度、多方面地揭示了圆与椭圆的关系.在学了双曲线后, 我们又可以从双曲线中生成椭圆.

例7 双曲线x2a2-y2b2=1 (a>0, b>0)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M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N, M关于x轴对称, 直线MA与NB的交点为P, 如图9, 求点P的轨迹.

分析 设M (x0, y0) , N (x0, -y0) .

又 A (-a, 0) , B (a, 0) ,

x02a2-y02b2=1, 即y02x02-a2=-b2a2.

直线MA的方程y=y0x0+a (x+a)

直线NB的方程y=y0x0-a (x-a)

由①②, 得y2=y02x02-a2 (x2-a2) =-b2a2 (x2-a2) .

x2a2+y2b2=1 (x±a) .

∴点P的轨迹是以A, B为顶点的椭圆 (扣除A, B点) .

例8 如图10, 矩形ABCD中, |AB|=8, |BC|=6.E, F, G, H分别是矩形四条边的中点, R, S, T是线段OF的四等分点, R′, S′, T′是线段CF的四等分点.请证明:直线ER与GR′, ES与GS′, ET与GT′的交点L, M, N都在椭圆x216+y29=1上.

分析 根据已知, 可得R (1, 0) , S (2, 0) , T (3, 0) ,

R (4, 94) S (4, 32) Τ (4, 34) E (0-3) G (03) .

{y=3x-3y=-316x+3,

L (3317, 4517) .

满足方程x216+y29=1.

∴点L在椭圆上, 同理可得点M, N均在椭圆上.

其实是介绍了椭圆的尺规作图的方法, 通过画图过程揭示了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

例9 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 (或圆柱) , 当平面不与底面或轴平行时, 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 如图11, 图12.

小学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之探究 篇9

1. 换近义词比较

如《鸟的天堂》中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理解“颤动”一词时,我让学生把“颤动”换成“抖动”、“蠕动”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颤动”的意思,并且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2. 不同句子比较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也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其意思用适当的感情进行朗读。如《第一场雪》中两个“咯吱”,①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②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第一个“咯吱”表示树枝断的那种清脆,所以要读得轻快。而第二个“咯吱”为了表示出积雪的厚,要得读得稍长、缓慢。就这样,通过读时的语速语调来区分两“咯吱”的不同含义。

教《林海》一文时,学生对“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横着的,顺着的……”这个句子是说岭多,岭的式样多。此时,如果直接点破,那就索然无味了。可让学生比较朗读另一个句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横的,顺的……”学生马上就会发现没有了“点儿”,句子的意思大不一样。有的说,有了“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高矮、长短的区别并不大。有的说,有了“点儿”写出了大兴安岭的温柔。有的说,有了“点儿”还能表达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比较,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惊喜。

3. 不同重点比较

我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揭示课题后,我颇具匠心地指导学生朗读课题。选择不同的重点词语进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独到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分角色比较

在分角色读《田忌赛马》中三人对话时,我要求学生要把齐威王的得意洋洋、孙膑的胸有成竹、田忌的垂头丧气三种不同情绪读出来。同时,一个学生可以体验扮演不同角色,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加深理解了作者如何刻画角色的用心。

5. 学生与教师比较

师生朗读对比的方法,可以区分师生朗读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感悟朗读技巧,从而进入角色,把课文读好。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先让学生试读,当学生读得不得要领,把几个重音词读重了时,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听老师和同学读的不同,然后引发讨论。学生发现老师读“冷极、雪、黑”等几个重点词是低沉的,整句话要读得绵长些,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社会的黑暗。这样的朗读比较,不但能提高学生感情朗读的水平,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锐感觉。

6. 课文前后比较

指导学生读《草地夜行》中老班长的一句话“要记住革命”时,应前后比较,读出三种不同的语气。第一处,老班长陷进泥潭后说的:“……要……要记住革命!……”语气应该断断续续,越来越轻,而且要有拖音。第二处是“我”回想起老班长牺牲时说的:“要记住革命!”这句话,读时应该深沉而稳重。第三处是“我”从心底里发出的话“对,要记住革命!”这是“我”被老班长舍已救人的品质所震撼后的决心,读时语调要顿挫有力,读出发自内心的深沉和坚定。

多种形式 篇10

传统高中生物课堂主要存在两种概念教学模式:一是“注入式”的生物概念教学模式,还有一个是“说文解字式”的生物概念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有其共同特征: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只重定义,不重现象;只重记忆,不重运用;只限于概念本身,不注意结构联系;只重概念知识,不重科学人文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判断、推理及结论的错误,使学生、教师都不胜其烦。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没有掌握概念学习的要领,而出现“概念不清楚”、“概念掌握不完整”或“概念理解错误”等问题。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我们不能像蚂蚁,单是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肚子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培根强调的“既收集又整理”,就是提示我们要善于应用归纳、演绎、比较、类比等多种思维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深刻理解概念,同时改善概念学习的方法和品质。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尝试应用归纳、演绎、比较、类比等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概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演绎

从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生物学原理或生命活动规律出发,推理解释某些个别的或特殊的生物现象,这种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叫做演绎法。运用演绎法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质上是为学生提供新的问题情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演绎思维应用于概念教学中的常见模式为:呈现概念→举例说明。

如在学习“酶”的概念后,学生基本能掌握该概念的外延———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在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直至高温破坏酶的分子结构而使之完全失活。如何指导学生演绎和应用酶的这一特点呢?可以列出一些生物学现象让学生解释。 (1) 为什么高烧病人往往胃口不好? (2) 为什么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去污效果更好? (3) 人们常在冷泉中找到嗜热细菌而很少在热泉中找到嗜冷细菌,这是为什么? (4) 高温灭菌消毒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什么?

二、归纳

归纳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出发,推理得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思维应用于概念教学中的常见模式为:呈现实例→总结概念。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应当实现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统一。所谓学科逻辑,指组织教学内容时先概念后应用。但我们知道,如果先举例讨论,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在活动中建构知识,一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也才更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规律。

例如,学习必修2中“单倍体”的概念时,学生常误解单倍体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具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一定是多倍体,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单倍体”的概念在课本中是这样描述的: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若照本宣科地讲解单倍体概念,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会机械记背这一概念,不能灵活地运用。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师:同学们知道蜂群中有几种蜂?生:蜂王、雌蜂、雄蜂(蜂王、工蜂、雄蜂)。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三类蜂在蜂群中各有何责任?(学生七嘴八舌,非常兴奋)师:其中雄蜂的职责就是与蜂王交配,交配完成后,它们将被工蜂推出巢外,离开家的雄蜂不久便死亡,因为它们发育不良,不能自食其力,为什么呢?原来雄蜂与蜂王和工蜂出身不一样,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它的体细胞中只含有该物种的一半染色体。接着笔者又呈现其他单倍体的材料,如“用二倍体黄瓜的花粉进行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普通小麦的单倍体”,通过分析事例最终使学生归纳出单倍体的本质特征是“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而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并非其本质特征。然后在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上,再设置问题情境加以应用。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习得的概念,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应用更灵活。

三、比较

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进行求同和求异两个方面的对照分析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在生物学知识体系中存在大量或字面相似或本质接近的概念,如染色体与染色单体、基因与DNA、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线粒体与叶绿体、细胞质与细胞质基质、种群与物种、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等,还有一类是生理过程相关的概念,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转录与翻译、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正因为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学习效果下降。要解决这些问题,比较法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比较法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常用形式有表格比较、图解比较。例如,DNA与RNA的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跨膜运输3种方式的比较等。

四、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或关系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思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而进行的猜测性思维,它的突出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如学习必修2“基因突变”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探讨”中抄写错误的3个英文句子与基因突变的3种类型,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类比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又如在学习细胞器时,可将“溶酶体”比作酶仓库、将“线粒体”比作动力工厂、“叶绿体”比作能量转换站或养料制造厂等,这些比喻对学生理解这些细胞器的功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比喻一定要贴切,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要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只有这样,抽象、生僻的概念才会变得通俗易懂。

总之,要实现高效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式,综合应用演绎、归纳和类比交替或齐头并进的多元模式,使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感悟多种逻辑思维方法的魅力,让学生从多视角、多方位立体地透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1]赵光武.思维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李维.学习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3]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多种形式的作业评价尝试 篇11

一、坚持打√打×,以判是非

数学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步骤对了,得数是错;或者得数是对,步骤错了;有时甚至得数是对,只是单位写错,整体上判断,也是错的,来不得半点模棱两可。否则,将有损数学思维的嚴密性、整体性,将学生引入歧途。鉴于此,笔者在作业评价时,坚持打√打×。当然,对于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了分步判别对错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对错在哪儿。

二、引入“表情”,以示态度

如今,即使是小学生,普遍都有QQ,上网聊天、写张便条什么的,都喜欢用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情感。笔者把这些表情符号引入作业的评价中:如果答案完全正确,书写又工整,画上两个笑脸,表示我赞赏、喜悦之情;倘若只有一方面做得好,则只给一个笑脸;对于平时成绩不错,突然出现失误,则画上一张疑惑的脸,表示不解;对于平时基础较差,有进步的,尽管未能全对,也笑脸相迎;对于持续进步或保持优秀成绩的,会竖起大拇指;如果持续进步且幅度较大或保持优异成绩满两周的,为他们送上鲜花。这样一来,学生每次做完作业都迫切想见到教师的评价,一拿到作业本,都迫不及待翻看起来,并根据相应符号展开反思,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当眉批,适度点拨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且性格内向,即使不懂也羞于向人请教的同学,笔者尽量站到他们的角度,用简洁明了而不失幽默的语句点拨、眉批,或指出错误根源,或予以鼓励、开导,让他们一看到教师的作业评价,不但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能知道为什么错,怎样努力。

四、引导自评互评,养成反思习惯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12

1. 学生参与,制订行为细则。

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先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为此,通过沟通,和家长们在教育标准上取得统一,并建议家长针对我校对二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与孩子协商制订家庭行为习惯考核表。

有这样一份考核表,表中要素有:独立睡觉、按时作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表现,讲究个人卫生,家务劳动等。并且每一周的要求都不同。比如:在学校表现方面,第一周要求做到做作业要专心,记录每天作业内容。而且他们周日会为孩子打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周要求。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达到要求就可在该项上得一朵小红花。每周超过六朵小红花,就给孩子一个奖励。采取此方法后,这个孩子变得活泼、懂事了,并时常对老师、同学得意地说:“我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我现在是一个人睡觉。”“我会帮妈妈打扫房间了。”使得其他孩子也鼓着一把劲,准备和他比一比谁的习惯好。

在学校,根据二年级行为习惯课题要求制订了《班级行为习惯要求》,并将要求编成顺口溜:上学不迟到,放学按时回;预备铃声响,用具要摆好;功课已做完,书桌要整洁;每日作业要记准,整理书包自己做;学习用具要带全,良好习惯我养成。以此方法,让学生将要求铭记在心,检查发现改进自己的不足。

2. 以身作则,家长、教师导行。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有了好的家庭教育,而得不到好的学校教育也同样不会有好的效果。在学校,孩子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在家里,孩子接触的主要人物是父母。由于儿童的特性,他们会不知不觉得、不加选择的模仿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在孩子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所谓“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因此,特召开了以《与孩子同成长》为主题的家长会。与家长达成共识,即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和老师必须首先做到,时时处处给孩子起示范作用。

3. 及时督促,形成自我约束。

培养习惯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首先完全有老师和父母来管理和约束。

有位叫小笛的同学,无论做什么事都显得无条理,因而影响到做事效率。家长也迫切希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商量后,我们着手先从整理书桌一项抓起,要求他每次做完作业、读书后都能及时物归原处。在家由父母监督,再校由老师、组长监督。并采取了奖励红星的方法,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傅笛的这一习惯已基本养成,大多数时候都能自我约束。可见他的物归原处的习惯通过督促已由“他律”的水平阶段变为“自律”。

二、运用心理暗示法,培养学生建立自信心

1. 抓住闪光点,及时鼓励。

陈鹤琴主张在儿童习惯的养成中应多鼓励。他说: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励的方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的求学。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的,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有位男同学,入学一段时间,他给人的印象是调皮,而且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可在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他不但在短跑、投掷、立定跳远这几项体育项目中表现突出,而且班集体荣誉感很强。在班会中,我没有直接表扬他,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咱们班有一位同学在运动会中不但成绩突出,而且一心要为班集体争光,大家猜猜他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答出了他的名字。看得出,他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这时再看看他,坐得多么端正,目光中充满了自信。下课了他走到我的面前,充满稚气地对我说:“老师,最近我一直坚持跑步,所以体育成绩才会这么好!”我说:“那你可真是一个有毅力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以后不但体育好,纪律、学习样样都会有好成绩,你说是吗?”只见他努力的点点头,蹦蹦跳跳地玩去了。此后,又一个懂事、守纪律的孩子诞生在班中。但习惯在养成过程中总有反复。当他如同以前,又一次未完成作业便将本子交上来时,我在全班展示了他以前写得又准确又工整的一次作业,大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从此,他的作业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2. 以个体优点暗示全班学生。

作为个体的学生在发展中各方面都会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以一处闪光点暗示全班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主体参与闪耀光芒。

由于天气渐冷,上课时便将教室窗门关起来,可风一吹,门就开了,于是,用一块抹布夹在门缝中。下课了,同学们拉开门出去活动,抹布掉在地上,一个个同学从上面踩过去、跨过去。看着那块无人理睬的抹布,我的心理不是滋味。忽然,我的眼前一亮,嘉豪同学上前主动捡起抹布并挂在了挂钩上。上课了,我向同学们描述了刚才的一幕,并说:“我相信,其他同学要是看见了,也一定会像陈嘉豪那样做,人人都是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同学。”从这以后,班上的扫帚倒了有人扶起来,奖状掉下来了有人重新粘好,地面有纸屑有人主动捡起。

三、落实具体责任,发挥学生主动性

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自己学习。所有的经验、习惯、知识都应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讨,只有这样,他所得来的经验、知识,所养成的习惯才是最牢固的,才是真正属于他的。”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各个娇生惯养。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些原本可以自己做的事,也被长辈们替代了,孩子们根本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要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忽视参与、实践的作用,要让每个孩子清楚哪些事情是必须自己做的,这些事情,老师、家长决不包办代替,只作引导。我们学校对二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主要是:每日记准作业要求;带全每天所需的学习用具;做完作业后整理桌面;按时作息,整理被褥。据此,又向家长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中提出的任务完全由孩子独立完成;如孩子做的不好,可在刚开始的一周内予以指导;不能因为时间来不及或是孩子做的不尽人意而代替完成。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们以能将每天的作业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自理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晓曦的家长这样说:“过去,李曦做完作业后,从不收拾自己的东西,总是我们替她整理书包,甚至背书包也是我们的任务。后来,要求她自己整理书包了,我们有时却嫌她整理的太慢,想替她做,可她的积极性还蛮高,说什么也要自己完成。现在,她不但速度快,而且整理的也很整齐,我们全家人都替她高兴。”

2. 相互检查共求进步。

现在的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乐意当一名管理别人的小“干部”,再当小“干部”的过程中,自身的某些缺点也被有意克服了。于是,让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有管理任务,为使大家养成书桌整洁的好习惯,课间,同桌互相检查桌面,每日抽查组员的桌面。这一举措使孩子们不但主动参与了,而且在检查别人之前总能先检查自己是否按要求做到了。

上一篇:产品创新博弈下一篇:地铁车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