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博弈

2024-10-12

产品创新博弈(通用7篇)

产品创新博弈 篇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下简称联盟) 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盟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和共性关键技术, 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 依托项目, 进行合作技术创新活动。从这个层面来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看作是一种目的更为明确的技术联盟。生延超 (2008) 给出了技术联盟的三要素:联盟的主体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 、联盟目的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联盟的机理 (依托联盟项目, 合作创新, 达到价值实现) 。

溢出效应通常被用来描述技术扩散的外在性。李平 (1999) 提出,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 促进当地生产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Kokko (1992) 认为, 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其二来源于竞争。Das (1987) 发现, 溢出效应对企业已构成一种潜在成本, 因为免费搭便车的企业迟早会变得足以与溢出更多的一方相抗衡。以Das为主要代表的学者, 在20世纪80年代重点研究了竞争性的溢出效应, 但他们大多数却忽视了竞争性企业自身的决策和行为。Klibanoff和Morduch (1995) 发现, 在小溢出条件下, 合作没有现实意义, 而在大溢出前提下,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提高经济效率。Ziss (1994) 则构建了一个有溢出的两阶段双边寡头博弈模型, 将不合作方式与合资、定价及合并三种方式作了比较, 得出结论:在溢出足够大时, 上述三种合作方式的福利水平都高于不合作方式, 其中合并的福利水平最高, 定价的福利水平低于合资。在此基础上, 本文考虑的是不同于合资、定价及合并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是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具有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 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本文中我们认为,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在企业方和学研方充分考虑溢出存在的事实下, 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或自愿扩散, 促进企业方和学研方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种经济外在性会影响企业方和学研方的行为或者策略。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 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商业化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新产品, 称为产品创新;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生产成本, 称为生产创新。在生产创新中, 企业价格-成本边际的提高来自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在产品创新中, 价格-成本边际上升, 是由于购买者愿意为新的产品特性付出更多而导致价格上升。很多关于创新的研究都主要关注工艺创新, 然而, 在美国四分之三的企业创新投资都是用于产品创新。本文考虑技术溢出效应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方和学研方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 企业方和学研方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行为。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市场竞争的均衡条件, 得出相应结论, 以期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一、基本模型的假定及描述

在Symeonidis (2003) 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基础上, 将其扩展成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 考虑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下的联盟成员策略或行为选择, 进而探究影响联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和影响机理。第一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决定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第二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选择合作创新的投资水平;第三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

假设某一产业中, 存在着一个企业方和一个学研方, 分别记为U和I, 在该产业内它们各自拥有某项优势资源, 且双方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补性, 企业方和学研方均能独自进行产品创新, 且产品具有同质性。在博弈过程中, 考虑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性, 第一个是水平差异, 用外生变量δ∈ (0, 1) 来刻画, δ→0时, 代表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为0, 而当δ→1时, 代表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严格互补。第二个是垂直差异, 用参数u刻画, 代表产品的质量, 它与创新努力成本有关。沿用Vives (1985) 的质量提高型平方效用函数, 产品逆需求函数为:

(1) 式中, p为价格, u为产品的质量, q代表产量。为了研究的方便, 我们认为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双方的固定成本均为0, 双方的边际成本均为c, 且0<c<1。同时, 为了将质量u与创新努力成本R联系在一起, 本文再引入Motta (1992) 给出的模型函数ui=εRi1/4+ερRj1/4, 其中ε>0, 用来衡量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 ρ表示技术溢出的程度, ρ∈[0, 1]。

二、模型分析

本文构造了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为了找到纳什均衡解, 可以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下面将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分析。

第三阶段:产出阶段, 企业方I和学研方U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I和U选择产量最大化其利润πi:

价格和产量都为正数, 通过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出, 有:

第二阶段:I和U选择质量水平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πi-Ri, 即满足一阶最大化条件。

这代表的含义是, 每家企业选择创新努力成本的最大值是当一单位的创新投入等于其创造的收益时得到, 将求得的各个对应偏导数表达式带入 (5) 式中, 令ui=εRi1/4+ερRj1/4, 求得均衡为:

这里得到企业方和学研方最终进行产品创新质量相同的均衡, 是由于模型考虑的是对称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致。

第一阶段:I和U决定是否进行合作的产品创新, 若不进行合作产品创新, 则I和U只有选择自主产品创新, 此时, 我们需对ui=εRi1/4+ερRj1/4进行修正, 因为自主创新时很难享受到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由于技术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回报, 令ρ=0, 此时,

虽然, 对于 (7) 式的可行性还有待验证, 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点, 就是当双方选择自主产品创新时, 最终产品的质量程度降低了。由于本文考虑的产品创新和以往大多数文献考虑的过程创新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创新是通过直接提升消费者效用而达到尽可能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而过程创新则是通过降低其边际成本来达到同样的目标。所以, 产品质量的降低会直接导致最终利润的降低 (在不降低成本的情况下) 。

三、模型结论

结论1: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情况下, 企业方和学研方都倾向于合作进行产品创新。ρ越大, 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越大, 同等的创新努力成本下, 所获得的产品质量越高, 所得利润也越大。相反, ρ越小, 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越小, 同等的创新努力成本下, 所获得的的产品质量越低, 所得利润也越低。

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来看, 也基本上符合结论1的描述。周青 (201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揭示了技术联盟的主要方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把技术联盟划分为协作研发联盟、专利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三种基本模式,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足够大, 那么协作研发联盟的创新绩效更好;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足够小, 那么技术标准联盟的绩效更好;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介于中间部分, 那么专利联盟的创新绩效会更好。

结论2:企业方和学研方的优势资源互补性越强, 双方合作进行产品创新所得的收益越多。根据 (4) 式, 在边际成本c不变, 创新努力成本R、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ε、技术溢出程度ρ一定的情形下, δ越大, 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越强, 其利润π的值越大。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 为什么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时, 有效地选择联盟伙伴对于联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实践上来看, 伍建民等 (2011) 调查了北京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 发现北京地区大多数联盟吸引了其所在行业的顶尖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入。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信息产业部支持下成立于2003年7月, 是孵化于中关村、立足于中关村, 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 致力于制定和推广IGRS标准。其核心成员几乎包含了国内所有的知名3C终端生产企业、运营服务商和大学科研院所:联想集团、TCL集团、长城集团、创维集团、海信集团、康佳集团、美的集团、网通宽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光大银行等。通过汇聚国内优势科研院所和强势企业的创新资源, 借助联盟这个极具特色的创新平台, 为“建设中国标准, 推动自主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结论1和结论2为前提, 我们根据Hart和Moore (2008) 在“Contracts As Reference Points”一文中提出的“契约参考点”理论, 将合作收益分为循例收益和完美收益。两者的区别是:循例收益指契约文字上的收益, 完美收益指契约精神上的收益;循例收益可被第三方证实, 也可被强制执行, 完美收益则不可被第三方证实, 也不可被强制执行。在此基础上, 我们认为当各创新行为主体从联盟项目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其循例收益时, 他愿意提供出一部分精神上的完美收益。相反, 若是从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小于其循例收益时, 他会收回一部分精神上的完美收益。

结论3:在企业方和学研方合作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 循例收益与资源互补程度呈现负相关, 而完美收益则与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ε呈现正相关。将 (6) 式代入 (4) 式可得:

当双方选择进行自主产品创新时, 我们令ρ=0, 将其代入 (8) 式中得:

当双方选择合作产品创新时, 我们令ρ=1, 将其代入 (9) 式中得:

四、不足和展望

与以往大多数文献不同的是, 本文主要考虑在溢出效应下, 企业方和学研方进行产品创新, 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时的价值实现机理。最重要的结论是, 双方之间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 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本文模型中博弈的双方仅限于企业方和学研方, 且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 (相同的边际成本c) , 这与常理上的学研方一般不进入产品市场, 如果进入, 情况是学科性公司的企业性质相冲突, 但考虑到若对本文模型中的第三阶段即古诺竞争阶段进行修正, 让其边际成本不相等或者是以非线性动态形式体现, 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实质性影响, 且太过于复杂, 故在此作一个理论上的强假设。然而, 对于引入多个产业技术联盟博弈主体, 如政府、第三方机构等, 且考虑博弈各方的信息的不完备性, 将是本文可以扩展的一个很好的方向。此外, 本文在求解模型中的均衡时, 是建立在博弈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形下的, 而实际上, 产业技术联盟中依托项目进行合作创新时, 一般会有一个核心企业, 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形下, 会涉及到势力对博弈的影响, 这点无疑也是值得探究的方向。本文之所以选取技术创新中的产品创新来建立模型, 是因为考虑到在产业技术联盟的实践过程, 大多数联盟的合作项目都是一些重大的产业性关键技术, 这无疑与技术创新中的过程创新相差甚远。

摘要:本文考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情形下的产品创新过程, 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竞争的均衡条件, 得出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 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产品创新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溢出效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品创新博弈

产品创新博弈 篇2

而新产品具有较高的失败率。2004 年产品开发管理委员会( PDMA) 的研究发现,各行业新产品的失败率为35% ~ 49%[1],尤其是市场早期阶段的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还不为消费者所了解,其市场风险较高。因此,如何减少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加其成功率,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立足于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如何成功地打开早期市场,从市场侵入模式的视角进行研究,根据早期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购买意向不同,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早期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行为,试图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成功进入早期市场提供借鉴意义。

1 市场侵入模式研究回顾

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是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它的出现为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不仅改变了产品的技术范式,同时也改变了产品的市场范式,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化模式不能照搬连续性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这就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是一种以全新技术生产的全新产品,首次出现在市场上,不为消费者所知或所熟悉; 它也不同于市场上已存在的类似产品,需要消费者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才能了解产品的特性,甚至会改变消费者现有的消费习惯或生活习惯。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在市场早期阶段的不确定性较高,风险较大,消费者对消费该产品存在着顾虑。可见,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市场的开发是其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结合多种因素选择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

1997 年Christensen[2]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理论,由于其直观地解释了领先企业被后发企业替代的现象,很快被学界和实业界所接受。破坏性创新给市场带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一般来说,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拥有一些边缘消费者( 新消费者) 所看重的其他特点[2]。严格意义上讲,破坏性创新不能完全等同于不连续技术创新,但在市场范式的变化上,破坏性创新产品与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相似,因此,研究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可以借鉴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研究。

Christensen等[3]将破坏性创新定义为是一种不会为主流市场中的消费者所使用的创新,可以通过为非消费者( Non - consumers) 提供新的性能特征来创造新的市场,也可以为现有市场的低端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或者更低的价格。Adner[4]认为破坏性技术引进了一个与主流技术不同的性能包( Per-formance Package) ,并且在主流消费者最看重的性能维度上要劣于主流技术。正因为如此,在市场的早期,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服务于重视产品非主流性能特点的利基消费群。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破坏性创新产品将提升其主流性能进而可以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学者认为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较低、价格不高,可以吸引主流市场中的低端消费者[2,4],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破坏性创新的价格、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质疑。

Govindarajan等[5]认为破坏性创新应该超越单一的 “低性能—低价格”的情形,形成高端破坏性创新,并以移动电话为例,认为移动电话在市场初期虽然通话质量差,但可以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要,所以企业可以对这部分注重其新增功能属性而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还有一些学者系统地对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低端和高端两种侵入策略的不同侵入类型( 如图1)[6 - 9]。

上述关于破坏性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的已有研究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核心功能属性和新增功能属性的创新程度不同,采取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和高端市场侵入模式,并对这两种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细分,企业可根据新产品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侵入模式。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与破坏性创新产品类似,其市场侵入模式也分为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两种。影响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但作为其消费的主体———消费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认识程度和购买意向的强弱决定着企业采用何种市场侵入模式。本文根据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强弱以及企业面临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两种侵入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向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试图对企业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行为和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2 模型构建

演化博弈理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论[10]。它从有限理性个体出发,突破了行为主体完全理性的博弈论假设前提,认为博弈主体之间策略均衡是一个学习调整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选择结果[11]。在企业和消费者博弈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的决策都会对其他参与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者需要对他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猜测来调整和选择自己的策略。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采取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 消费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会持有某种购买意向。为了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 “双赢”,企业必须从长远考虑其市场侵入模式,而不是寻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不能用传统的完全理性博弈来分析,而是一种在生物进化理论上的演化博弈。

2. 1 基本假定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在作决策时很难确定他们的决定是否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可能采取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即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非主流消费者或边缘消费者,也可能采取高端市场侵入模式,以较高的价格吸引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者( 这里的消费者是指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根据Moore对消费者的分类,结合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特点,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构成了不连续技术创新的目标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购买意向也可以分为两种:具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弱的购买意向。从而,得到企业选择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博弈策略组合如图2 所示。

为了便于分析,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对模型作如下假设:

假设1: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都是有限理性的,我们把博弈主体分为企业E和消费者C两个群体,随机抽取两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进行博弈。

假设2: 企业有高端侵入模式和低端市场侵入模式两种选择,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弱的购买意向两种购买趋向。

假设3: 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的概率为x,低端侵入模式的概率为1- x; 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强的概率为y,购买意向弱的概率为1 - y。x和y都是时间的函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1) 企业层面。在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的情况下,企业采取高端市场侵入策略时,企业成功侵入市场的概率为P1,获得的收益为R1,投入的成本为C1,此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1R1- C1; 如果消费者购买意向较弱,企业提供的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将没有市场,新产品将失败,此时的收益为- C1。在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的情况下,企业如果采取低端市场侵入策略,假设企业成功侵入市场的概率为P2,获得的收益为R2,投入的成本为C2,此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2R2- C2; 如果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较弱,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将失败,此时的收益为- C2。

( 2) 消费者层面。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了成为个性、时尚的代言人,更愿意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恰恰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假设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其拥有该产品获得的效用为B,企业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为E1,企业采用低端侵入模式,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为E2,E1>E2。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如图3 所示。

根据支付矩阵可知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在不同选择行为下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期望收益。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选择高端市场侵入模式和低端市场侵入模式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强和弱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购买意向不同时消费者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当博弈双方达到均衡时,双方的策略选择将趋向稳定,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dx/dt =0,dy/dt =0,可得到博弈的均衡点: ( 0,0) 、( 0,1) 、( 1,0) 、( 1,1) 、((B-E2)/(E2-E1),(C1+C2)/(P1R1-P2R2))。

2. 3 模型分析

( 1) 均衡点及稳定性分析。根据Friedman[12]提出的方法,对上述两个复制动态方程分别对x和y求偏导数可得到Jaconbian矩阵( 记为J) ,进而可以得到Jaconbian矩阵的行列式( det J) 和迹( tr J) 如表1 所示。根据det J和tr J值的符号可以分析演化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

当同时满足det J > 0,tr J < 0 两个条件时,系统的均衡点将是演化的稳定策略( ESS) ,根据表1 可知,在均衡点( ( E2- B ) / ( E2- E1) 、( C1+ C2) /( P1R1+ P2R2) ) 处,tr J = 0,不满足tr J < 0 的条件,因此该点肯定不是ESS。因此,结合各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将分为以下4 种情况来讨论4 个均衡点成为ESS的可能性。

2. 4 结果讨论

( 1)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2 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1,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4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30,E1=15,E2=10)

根据表2 和图4 可知,在消费者购买意向较强,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市场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此时企业高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大于低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因此,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高端市场侵入模式,通过高端市场的成功,再将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蔓延到整个主流市场。

( 2)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3 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5 所示。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30,E1=15,E2=10)

根据表3 和图5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无论采取低端侵入策略还是高端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将获得正效用;而企业采用高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小于低端侵入模式的利益,此时,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即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选择了首先满足低端市场需求的策略,再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增加高端侵入策略的收益,进而赢得市场上的高端消费者,从而占领主流市场。

( 3)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由于E1> E2,此时,B - E2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0,因此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4所示,所有的均衡点都不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不存在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6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20,E1=25,E2=15)

根据表4 和图6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采取高端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负效用; 企业采用低端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而从企业的角度看,采用高端侵入模式将获得较高的收益,即消费者的收益与企业的收益不能达成一致,此时,企业群体和消费者群体都无法趋向于一个稳定点,双方的选择处于一种波动状态。

2)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0)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7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20,E1=25,E2=22)

根据表5 和图7 可知,无论企业采取哪种市场侵入策略,在消费者购买意向强的状态下,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此时,对有限理性的消费者来讲,对该产品都不会具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付出的成本越大,损失的可能越多,因此,企业只能通过低端的市场侵入模式试探性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期能够吸引一部分注重该类产品独特功能属性的消费者,为新产品找到出路。从理论上来讲,这类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正向效用的新产品其市场前景比较堪忧,但也有特殊情况,一些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此类产品会有相关的补贴优惠政策,使得消费者获得正效应,从而将企业和消费者的选择问题转化为上述( 1) 、( 2) 两种分析情况。

(4)当B-E1<0,P1R1-P2R2-C1+C2<0时,也需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分析:

1)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6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8 所示。

根据表6 和图8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采取高端侵入策略,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 企业采用低端侵入策略,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20,E1=25,E2=15)

2)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7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0)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9 所示。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20,E1=25,E2=15)

根据表7 和图9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无论采取低端侵入策略还是高端侵入策略,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此时,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试图从购买意向较弱的一些利基消费群体得到突破,寻找新产品的生存市场,类似于上述第( 3) 中的第2 种情况。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买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是上帝,只有为消费者所需要、为消费者带来收益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因此,无论是连续性技术创新产品还是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都必须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利益,在满足这个前提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进行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如结果讨论第( 4) 中的第1 种情形,当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产品,而且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时候,企业可以根据其在不同市场侵入模式下的收益情况选择最佳的市场侵入模式。当消费者愿意购买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而且能够获得正收益,但此时所对应的市场侵入模式企业不会获利,而企业能获利的模式消费者又无法获益,这样,消费者与企业的选择就无法趋向于一个稳定点,如结果讨论第( 3) 中的第1 种情形。而当消费者愿意购买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无论企业采取何种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可以获益,这是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所面临的最理想的状态,此时,企业只需根据其实际情况来选择哪种市场侵入模式获得的收益最佳即可,如结果讨论第( 1) 、 ( 2) 两种情形,即企业选择最佳的市场早期侵入模式,然后再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由高端到低端,或由低端到高端的策略最终占领主流市场。在结果讨论第( 3) 、 ( 4) 中的第2 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产品,无论企业采用的是低端还是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因此,这两种情况的ESS为( 0,0) ,也就是说,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如果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无论企业如何对其进行营销,都不会赢得市场。

但对一些特殊新产品情形可能会有所不同。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导向的产品越来越被社会和消费者所推崇,但这类产品在早期市场阶段较主流产品可能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收益、无法被广大消费者所接纳,因为其性能可能会逊色于市场的主流产品,或在使用上存在着不便之处,从而企业的收益也将受到影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是应该被倡导和推广的产品。因此,对于这类产品,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来推进其发展,要么会减少消费者的支付,使消费者的负效用变成正效用;要么会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从而改变企业的市场策略选择,但其本质还是让消费者获得收益。

综上所述,消费者的收益情况是企业选择市场侵入模式的前提,只有消费者获得收益,企业才能根据自身的获利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而且,只有消费者和企业的收益情况能够达成一致时,双方的选择才存在演化的稳定策略,否则,双方的选择无法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产品质量博弈 篇3

关键词:一次性博弈,无限反复博弈,理性消费者,劣质商品

Shapiro (1983) 研究了在一个买者无法在购买之前观察产品质量的市场, 在该市场中, 卖者在被买者发现之前, 有激励去降低质量获取短期利益。为了预防这种质量的降低, 对于高质量产品的价格必须高于其成本。南开大学的萧条军 (2003) 建立了一个两时期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分析了在许多阶段博弈时, 由于上一阶段的声誉往往会影响下一阶段及以后阶段的效用, 现阶段良好的声誉往往意味着未来阶段更高的效用。Siddhartha Bandyopadhyay (2004) 认为, 在许多经济中, 尤其是在处于转型期的经济, 缺少一种制度安排可靠的发布产品质量信息, 因而导致市场上大量低质量产品的泛滥。由于对质量的投资是有成本的, 因此, 只有在预期现在和将来对产品的需求足够高时, 才值得为高质量产品投资。

由于产品的质量在消费者购买前是无法观察的,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 揭示了劣质商品生产背后的利益因素, 探讨厂商在生产产品时所面临的不同抉择, 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单纯的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彻底根除劣质商品的生产和流动, 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有效的法律手段才能弥补市场的不足。

一、博弈模型的基本分析

随着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打折优惠的信息炮轰而来, 街头巷尾的流动摊贩们也开始抓住节日的商机准备大捞一把.这时人们就面临着两种选择, 是选择地摊购买消费品还是选择去百货商厦。其中, 最关键的是产品质量问题。

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 消费者难以判断出产品质量的好坏, 如果卖家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即消费者事后发现, 退换货产生的交通费、误工费等是起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对卖者的产品质量产生约束的起诉行为难以实现。下面用重复博弈来进行解释。

1. 博弈模型的描述和一次性博弈的分析

假定有一个厂商是长期的固定博弈参与者, 比如一些大型商场, 他们不断重复的提供产品。但消费者是不固定的, 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消费者购买。厂商在某个阶段提供1单位的产品, 并决定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是提供低质量的产品, 而每一个阶段有唯一的一个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这1单位的产品。一次性博弈的支付模型如下:

如果这是一次性博弈, 也就形成了一个囚徒困境的博弈, 此时只有一个纳什均衡 (不购买, 低质量) , 消费者不会购买, 厂商也卖不出去。也就是说, 当消费者选择不购买时, 厂商选择提供低质量的产品也不会感到后悔, 虽然同样是得到0支付, 但厂商不会想要改变策略;反过来, 当厂商选择提供低质量的产品时, 消费者选择不购买也不会觉得后悔, 0支付总比-1支付的情况要好, 所以消费者也不会想要改变自己的策略。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双方的选择在自己的立场上是最有利的。

2. 长期重复的博弈模型分析

而如果是长期重复的博弈, 情况就不一样了。消费者的策略是, 第一阶段的消费者决定买, 只要厂商不曾生产过低质量产品, 随后阶段的消费者就会继续买。如果厂商曾经生产过低质量的产品, 之后的消费者就不会再买。也就是说, 参与人也就是消费者在开始时选择合作, 在接下来的博弈中, 如果对方也就是厂商合作则继续合作, 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 则永远选择背叛, 永不合作。在这里假设信息是完全的, 每个阶段的消费者都知道前一个阶段的消费者的消费情况。

虽然厂商提供低质量的产品时, 获得2单位短期支付, 但之后每阶段的支付肯定肯定会为0, 如果厂商总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每阶段的支付就可以为1, 贴现后的总支付为1/ (1-r) , 其中r为厂商的贴现因子。当1/ (1-r) ≥2时, 厂商就会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所以, 如果以前从没有提供过低质量的产品, 那么厂商的最优选择就是继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因为在消费者的角度, 当厂商在本阶段之前从没有提供过低质量的产品时, 消费者就会预期该阶段厂商也将继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这样的话,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就是购买。假如在这以前厂商曾经提供过低质量的产品, 消费者就会预期厂商在该阶段会提供低质量的产品, 这样的结果是使消费者作出的最优选择是不购买, 当厂商知道之后的消费者不会再买, 那就索性破罐子破摔的继续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当然, 消费者永远不购买, 厂商总是提供低质量的产品也是一个子博弈纳什均衡, 但这个均衡实际上不存在, 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个厂商不存在。总之, 假如我们给定商家的策略, 那么消费者的策略也是最优的, 这就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

3. 理性消费者的选择

通过前面博弈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每一个博弈的参与者尽管在选择合作时可能面临着被对手出卖的风险, 即使他们在本性上并不是合作型的, 在博弈开始时每一个参与者都想树立一个合作形象, 而只有在博弈快结束时, 参与人一次性地把自己过去建立的声誉用尽, 合作才会停止。

对一个流动的摊贩来说, 他们每换一个经营地点就相当于一次快要结束的博弈, 他们考虑到这是在这个地点经营的最后一天, 就索性把前两天建立的声誉消耗掉, 所以随着大量没有产品质量保证的商品的卖出, 流动摊贩和当地社区消费者的合作也就终止了, 给定小贩的这种策略, 理性的消费者是不愿意购买走街串巷的小贩们提供的产品的。他们更愿意到大商场买东西。很显然, 对于一个百货商场来说,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客流和稳定的经济效益, 这就使大商场不可能今天卖了产品明天就关门, 所以, 即便今天买回来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明天也还可以去找他们索赔。给定这一策略, 厂商如果想把生意长期做下去, 就不应该也不会提供低质量的产品。给定厂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如果厂商关注的是长期的利益, 他们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就不是一次性博弈, 而是无限重复博弈, 厂商也就总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二、政策建议

1. 对于博弈模型的改进措施

流动的小贩们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贩卖低质量的产品, 既是因为小贩们具有流动性这一特性可以使他们可以随时转移贩售地点, 还有通过销售低质量的产品而带来的2个单位的利益诱惑。即使是大商场也有可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在高质量的产品里掺杂着低质量的产品销售。同时, 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是理性的, 有时流动的小贩反而能给消费者的购买带来便利。这就需要市场加强监管, 减少低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流动。

⑴应从产品生产源头保证产品的质量。政府和市场监管机构都应该鼓励厂商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特别是要规范市场的价格机制, 为高质量的产品规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避免以次充好的低质量产品充斥市场。

表现在上图中也就是说, 如果将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 厂商提供高质量产品的支付由1提高到1.6, 相信会有更多的厂商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因为规范的市场价格的制定和为保障产品质量的价格鼓励机制使得厂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时的收益大大增加了, 接近于他们提供低质量产品时的收益, 间接的提高了他们提供低质量产品的成本, 此时厂商们不仅留住消费者, 而且还避免面临着被诉诸于法律的风险。只有这样, 厂商才愿意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商品, 消费者的最优策略也就一直在能提供高质量的厂商那里购买商品。此外, 良好的声誉机制也同样可以激励着厂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从而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定期对高质量产品的厂商审核评比, 对高质量生产厂商进行税收政策方面的鼓励, 变相降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成本, 并变相激励厂商质量提高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

⑵监管机构可以及时的完善产品的质量信息,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使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决策的效果, 促使低质量的劣质品从市场中被淘汰。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商品和服务信息的采集并及时的发布与消费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产品定价信息和劣质品的识别信息, 建立健全新的信息网络,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提高消费者识别、判断商品高低质量的能力, 以便建设高质量的市场。

⑶应该加强消费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意识, 每一个消费者都应该积极的去了解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厂商应尽的义务。一旦发现购入伪劣产品, 无论厂商是否表示过相关的承诺, 消费者应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厂商无条件退货。同时还要简化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诉讼渠道, 这样才能鼓励消费者积极的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也加大了对厂商和卖者的约束力。

如上图, 在消费者选择购买时, 厂商提供低质量产品时的支付由2变为了1.8, 原来厂商提供低质量产品和提供高质量产品时获得的丰厚的收益差额, 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和消费者协会的介入下大大的缩减了。被工商部门惩处的罚金、消费者起诉时巨大的赔偿金, 这些都使得厂商雪上加霜, 使厂商不得不放弃提供低质量产品得到的诱人的利润, 转而开始考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另外有关政府部门要及时的公布可信任产品与不可信任产品的质量统计, 日常积累的质量信息会为消费者识别伪劣商品提供参考和依据, 随着消费者对伪劣商品识别能力的提高, 厂商制假将得到有效的抑制。

⑷媒体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及时的揭露和报道相关的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为消费者全面搭建像3·15晚会这样的平台, 帮助消费者发现低质量的产品。只有低质量产品在市场上的流动得到有效的抑制, 生产和售卖低质量产品的厂商的行为得到有力的约束, 才能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2. 博弈的结论

其实, 之所以有些企业可以代代相传, 一直在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也正是因为这个企业作为一个长期博弈的参与者, 使消费者相信其产品的质量, 反过来消费者的不断购买又激励着企业不断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因此, 一个企业要想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就必须结合自身的生产技术特点, 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同时要强化内部宣传, 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白产品质量与自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长期和消费者的博弈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才能促使企业在这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Siddhartha Bandyopadhyay."Endogenous Market Thickness and Honesty:A Quality Trap Model", Economic Inquiry, 2004 (1) :156-178.

[2]Shapiro."Premium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s as Returns on Reputation Quarterly Journal Economics, 1983 (8) :659-680.

[3]吴敬业, 刘洪波.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J].2000 (1) .

[4]肖条军, 盛昭瀚.两阶段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2) :27-31.

[5]周靖.产品质量竞争与激励的博弈机制分析[D].华中科技大硕士论文, 2005-04-01.

食品制造企业产品质量博弈分析 篇4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产品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的品质量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想做大做强, 在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上,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是重要的手段。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注重产品质量, 企业将会寸步难行。

产品质量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某些食品制造企业为了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食品制造使用低劣的原料以及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 制造的劣质食品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某些食品制造企业名誉扫地, 同时许多产品质量好的企业脱颖而出。

2 食品制造企业产品质量博弈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食品制造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监督部门等多个主体。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均衡问题。它可以使企业找到自己的发展策略, 以便稳定、健康、有序发展。食品制造企业可利用博弈论进行决策博弈。

劣质产品事件的发生源于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忽视, 同时也与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力有关, 劣质产品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2.1 食品制造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

首先对食品制造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把企业作为参与人1, 将政府部门作为参与人2, 企业纯战略是决定是否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政府监管部门的纯战略是决定是否监督。如果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 其利润是4, 如果企业生产低质量的产品, 其利润是6;如果政府监管部门监督, 监督成本为1、罚款为6。图1概括了对应不同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

此博弈中, 没有纯战略纳什均衡, 只有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设y为支付, p为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概率, q为政府部门监督的概率。

则企业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对函数求p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 得:q*=1/3

政府部门的期望收益为:

对函数求q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 得:p*=5/6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本博弈存在的唯一均衡就是食品制造企业以5/6的概率选择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政府监管部门以1/3的概率选择监督。

2.2 食品制造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

消费者和食品制造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博弈。此处, 食品制造企业是固定的参与人, 不断重复提供食品, 而消费者是不固定的, 每个消费者只买一次或有限次。假定在这个博弈中食品制造企业为参与人1, 提供产品时, 每个消费者为参与人2, 只买一次, 并且每阶段只有一个消费者, 在博弈的每个阶段, 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 厂商选择提供高质量产品还是低质量产品。参与人1首先行动。消费者在购买时知道之前的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如果消费者不购买, 效用为0, 如果购买到高质量的产品, 效用为2, 如果购买到低质量的产品, 效用为-2;厂商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利润是2, 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利润是4。设贴现因子为g≥1/2。

由假设可看出, 此博弈是参与人不固定时的重复博弈。这个博弈的扩展式表述如图2所示。

此博弈的均衡结果为:食品制造厂商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开始, 继续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除非曾经生产过低质量的产品;如果上一次生产了低质量的产品, 之后永远生产低质量产品。第一个消费者选择购买;只要厂商不曾生产过低质量产品, 随后的消费者继续购买;如果厂商曾经生产过低质量产品, 之后的消费者不再购买。均衡结果是 (高质量, 购买) 或者是 (低质量, 不购买) 。

(高质量, 购买) 这个策略对食品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最优的。因为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低质量的产品, 食品制造厂商得不到任何利润, 如果消费者购买到的是高质量的产品, 食品制造厂商每阶段的贴现值为2/ (1-g) 。对于厂商来说, 如果4≤2/ (1-g) , 即g≥1/2, 厂商就不会生产有问题的产品。只有消费者知道前一个消费者购买的是高质量的产品时才会购买。

3 结论与建议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食品制造企业来说, 要想持久经营, 高质量策略是企业的合理选择。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 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提高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 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如果食品制造企业放松了产品质量管理, 则会影响企业的信誉。有些食品制造企业不仅未看到产品质量对企业的效益特别是信誉产生的作用, 而且少数食品制造企业还认为质量管理是一种负效益。所以要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 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的文化建设, 从根本上加强全体员工对食品质量的重视。

3.2 加大对食品质量保证工作的投入

检验是食品制造企业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产品检验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并且要根据企业实际尽快提高产品检验员的素质, 发挥整体功能, 要在学习和技术提高上给予大力支持。

为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食品制造企业应该为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 并采取先进的分析方法, 对产品进行全面分析检验, 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

3.3 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 食品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持。企业的质量创新应该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活动, 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为质量创新提供技术基础。通过管理创新, 企业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 调整企业经营过程、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 陈成从而打破规, 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于食品制造企业来说,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最优选择, 这样虽然每次获得的利润少于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利润, 但是企业可以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口碑, 从而持久经营。反之, 如果企业贪图眼前利润, 生产低质量产品, 虽然能够一次获得较高的利润, 但并不是企业的最优选择, 因为以后就不会再有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从而失去了企业生存和经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袁通斌.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主要对策[J].经济师, 2005 (4) :158-159.

[3]王涛, 冯小平.质量技监部门与企业在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博弈分析[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7 (10) .

旅行社产品差异化博弈分析 篇5

中国旅游产业近年来逐渐成为拉动中国GDP新兴的增长点, 并且在2008年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然而作为与旅游产业有着密切关联的旅行社市场, 近年来发展却每况愈下。1992年中国旅行社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3%, 到了1996年下降到2.7%, 而1999年跌到了仅1.9%。旅行社行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利、甚至亏损行业。此外, 从1999—2005年,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净利润基本上是呈下降趋势, 2004年、2005年更是直线下降从0.3%降至0.11%。然而, 在旅行社行业利润不断下降的同时, 旅行社总数却呈现出连年增长的态势。这无疑使旅行社行业的利润更加雪上加霜, 促使低价竞争成为争夺客源的主要手段。因此, 中国旅行社近年来已经脱离了所谓的“朝阳行业”, 提前跨入“微利”时代。

与此同时,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特殊供给地位更加加剧旅游产品的质价不符。旅行社所提供的旅游线路产品与旅游消费者的交易是一次买断的, 然而旅行社的产品供给则是随着旅游线路的延伸而分段提供的。这样, 旅行社虽然在旅游者最初选择购买时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 但是, 一旦旅游者完成了旅游线路的全程支付后, 就基本任由旅行社安排。旅游全部行程中的各项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支付, 都是旅行社与旅游产品供应商私下交易的结果, 而与每个具体的旅游者无关。在旅行途中, 旅行社领到哪里, 旅游消费者只好跟到哪里。因为消费者处于陌生环境中, 他在各方面的无助往往加强了对旅行社的过度依赖, 从而为旅行社随意安排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如被强行带入指定购买旅游产品的商店进行购物, 或临时取消某些景点的行程等。这些行为实际上都与旅行社在旅游线路中的特殊供给地位有关。而旅游产品服务的即时消费, 使得旅游者返回居住地后的消费投诉, 由于没有实体物证而举证困难, 从而使得一些旅行社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有恃无恐, 无视旅游者当时提出的正当要求。虽然中国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 但是笔者认为, 要从根本上解决旅行社行业的微利现象唯有引导旅行社认识到产品差异化对利润的作用, 使旅游产品走向非价格竞争的道路。

二、旅行社产品差异化博弈模型分析

从目前旅行社行业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旅行社行业还处于一种过度竞争的市场调整阶段, 但是由于各类旅行社规模差异较大, 尤其近几年来旅行社集团化发展的加剧, 从而可将其市场结构近似视为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尽管国内普遍存在着组团社和地接社之间的短期的阶段性合作关系, 可以看做是暂时性的垂直分工。但从总体上看, 中国的旅行社行业没有很明确的市场分工, 所以不存在上下游关系。旅行社竞争主要是组团社之间或者地接社之间平行的一种竞争行为。通过对斯坦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双寡头竞争模型的扩展和延伸, 得到旅行社产品差异化博弈模型。

1. 斯坦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双寡头竞争模型

假定在[0, 1]距离的城市中存在两个寡头竞争企业, 他们的位置同样分别位于a≥0和1-b (这里b≥0) 且1-a-b≥0 (企业1位于企业2的左边) , c为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距离的成本为t。企业1先确定价格, 企业2是追随者, 同样假定购买者的旅行成本为td2, d为购买者到商店的距离。那么企业1、2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首先考虑后行动的企业2, 在看到企业1的价格为P1的情况下, 企业2选择价格P2最大化其利润函数, 求一阶条件得:

即为企业2的反应函数。

再考虑博弈的第一阶段, 企业1选择价格时肯定能够预测到企业2的最优价格P2*。因此其价格决策是:

求一阶条件得:

因而P2*=c+t (1-a-b) (5-a+b) /4。

利润分别为:

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条件下豪泰林 (Hotelling) 价格竞争模型得出的结论作比较, 当a=b=0, 也就是产品的差异最大时, P1* (0, 1) =P2* (0, 1) =c+t (豪泰林均衡价格) , P1* (0, 1) =c+3t/2, P2* (0, 1) =c+5t/4 (斯坦克尔伯格均衡价格) 。说明在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定价中, 企业所获得的边际利润比同条件下的静态博弈高, 同时在先行动者涨价的带动下, 跟随者也提高但是幅度比前者小。此外, 我们可以看到, 此时两个寡头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Π1*=9t/16, Π2*=25t/32, 充分表明了斯坦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双寡头价格竞争模型所具有的“后动优势”。

反之当a=1-b, 即产品之间完全替代时, 同样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把价格定的高于成本, 两种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皆为:P1* (a, 1-a) =P2* (a, 1-a) =c, 利润为零。

2. 旅行社产品差异化博弈模型应用

假定在同一城市中存在两个寡头旅行社, 旅行社之间的信息完全, 因为在同一城市中市场环境基本都是相似的, 竞争双方都可以观测到对方的行动策略。所以, 斯坦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双寡头竞争模型的结果:先行动者旅行社1的旅游产品均衡价格为P1*=c+t (1-a-b) (3+a-b) /2, 利润Π1*=t (1-a-b) (3+a-b) 2/16。旅行社2对于旅行社1的同一旅游产品所定价格和利润分别为P2*=c+t (1-a-b) (5-a+b) /4, Π2*=t (1-a-b) (5-a+b) 2/32。a、b代表这两家旅行社同一产品差异程度, 可以是硬件方面 (比如交通工具或住宿条件的不同) 或者软件 (主要是服务) 方面的差异, t是产生产品差异的成本。

因此, 当产品差异化最大时a=b=0, 得P1* (0, 1) =c+3t/2, P2* (0, 1) =c+5t/4, Π*1=9t/16, Π*2=25t/3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定价比静态博弈定的价 (P1* (0, 1) =P2* (0, 1) =c+t) 高, 而且跟随者比先行者的变化幅度小, 获得利润却多。

当产品完全同质时a=1-b, 得P1* (a, 1-a) =P2* (a, 1-a) =c, 利润为零。

现实中旅行社在城市的数量很多, 规模较大的中旅、青旅、国旅等旅行社盘踞市场的领导者位置。大部分的中小型旅行社充当着追随者的角色。由于斯坦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双寡头价格竞争模型所具有的“后动优势”。所以, 作为追随者的中小旅行社虽然不具有规模优势, 但是却可以通过对旅游产品硬件和软件方面稍作变动达到定低价来获得高利润。从理论上看这种削价竞争是完全合理和经济的。

但是目前中国旅行社经营的产品主要还是观光型产品, 这些观光产品多是“点线型”的观光产品, 而且, 经营这些产品的旅行社多为单体企业, 而不是集团企业。严格地说, 目前为止, 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跨区域集团意义上的旅游企业。中国旅行社的格局是在大城市形成单体经营的地域性寡头旅行社, 在当地有比较强大的地面网络和客源控制力, 并以经营“点线观光游”为主。在经济学原理上,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 观光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标准化程度高, 面对的是大众市场, 因此观光型产品很容易形成规模经济。越是有实力的大社, 越能更好地利用这种规模经济。但现在的问题是, 随着大众旅游心理的成熟, 传统观光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观光产品的总体需求呈减弱之势。如果本身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小旅行社仍然坚守在观光旅游的阵地上, 将难以承受将观光产品转型为其他差异化产品的“转换成本”, 于是, 中小旅行社就会用价格行为代替非价格行为 (因为价格行为的总体转换成本最小) , 进行价格竞争, 通过牺牲利润来保住份额。在价格竞争中, 尽管中小旅行社的产品成本相对于大旅行社不占优势, 但在管理成本上, 中小旅行社具有成本优势, 因此, 此时的价格竞争是激烈的, 甚至是过度的, 其结果是“双输”的, 最终使旅行社的价格达到c, 利润为零。由此造成了中国旅行社业“大社不强, 小社不精”的竞争局面。

三、结论

由于旅行社产品差异化的极易模仿性, 尤其是硬件方面的差异化, 使得旅行社大量产品雷同。组团社与地接社之间债务关系的混乱, 政府监管滞后等原因, 又加剧旅行社产品价格恶性竞争, 如此不良循环的结果不仅导致旅游者的社会福利损失, 而且不利于旅行社行业的有序发展, 对旅游业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 必须放弃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 积极开展非价格竞争。在很多寡头垄断行业, 企业倾向于采用广告促销和树立产品特色来展开竞争, 因为这些企业意识到削价可能引发价格大战而导致不利的结果;而广告促销和产品差异化被看做是一种从竞争者那里争得市场份额的风险较小的途径。因此旅行社应认真研究旅游者需求, 精心编排线路, 使旅游产品独具特色;注重从大包价向小包价、组合式向点菜式转化, 给旅游者以较大的选择自由度;提高导游的政治、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企业的良好声誉。从软件服务方面树立企业形象, 逐步将开展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竞争手段, 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美]佛登博格, 梯若尔.博弈论[M].黄涛,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生鲜产品市场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篇6

关键词:次品追究,市场监管,进化博弈,演化均衡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但近年来, 媒体相继爆出食品不合格的新闻, 如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最近的“僵尸肉”事件, 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微观角度分析, 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从宏观角度分析, 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监控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零售商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了道德风险, 不顾消费者利益赚取“黑心钱”, 这种行为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以, 为了消费者的权益,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预防食品安全危机, 对生鲜产品的质量监管控制势在必行。

目前, 生鲜食品监管研究主要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等角度分析了监管现状, 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还有部分学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本文将运用演化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 构建存在“次品”追究情况下生鲜产品零售商和政府部门的收益矩阵, 分析两者的策略选择及稳定均衡状态, 为规范生鲜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二、演化博弈模型

假定参与人一方为生鲜产品零售部门, 简称零售商;另一方为政府质量监管部门, 简称政府部门。零售商是否选择合法经营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和零售商的博弈结果。零售部门在销售生鲜农产品的时候, 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正当的销售新鲜的产品;另一种是在私利的驱使下, 为追求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 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做出危害消费者权益的一系列行为 (如将不新鲜的或过保质期的产品重新包装当作新鲜的产品重新卖给顾客) , 以下文章称之为“以次充好”的欺骗行为。政府部门的策略也有两种:一种是认真监管市场上零售商是否正规运营;另一种是监管松弛, 不认真监管。

假设零售商正当运营时, 产品价值成本为c1, 得到的收入为r;但是如果零售商为了获取更多的私利违规经营时, 零售商可以以次充好, 这样只需要付出价值成本c2就可以获取同样的收入;但是, 如果零售商违规经营一旦被消费者追究, 将会付出损失成本f。政府部门监管零售商的经营行为是本职, 所以不会带来额外收益, 但是会有监管成本cg;如果监管就一定会查出违规行为, 并且会对零售商处以罚款e;如果政府部门监管松弛就不会有监管成本, 但是一旦零售商所售次品被消费者追究, 会面临上级主管部门处罚d。

进一步假设:

(1) 政府部门和生鲜零售商均为有限理性, 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进行。

(2) 如果消费者购入不合格品, 不一定都会追究, 设销售次品被追究的概率为p。

(3) 销售次品被追究时承担的平均损失风险小于政府对该不合格品的处罚值 (pf<e) , 所以零售商才会有机会主义倾向。

设所有参数均为正值, 这样我们得到零售商和政府的博弈矩阵, 如表1所示。

三、模型分析

(一) 政府部门和零售商的收益分析

根据博弈矩阵, 假设政府零售商正规经营策略的概率为x, 政府部门严格监管的概率为y。可得到零售商选择正规运营策略、政府部门采用严格监管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二) 系统演化稳定分析

由零售商和政府部门组成的博弈动态系统有5个可能的均衡点, 分别为 (0, 0) , (0, 1) , (1, 0) , (1, 1) 和 (x*, y*) , 其中, 因此, 系统的雅可比矩阵为

根据雅可比矩阵局部稳定性分析法对6种情况下均衡点成为ESS的条件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从社会意愿考虑, 希望得到的ESS为“X=1, Y=1”, 但是分析结果显示该点是不稳定点或鞍点, 所以是不可能成为ESS的;最不愿意得到的ESS为“X=0, Y=0”, 所以我们要讨论如何尽量避免形成该点的稳定。根据社会总福利角度考虑, 希望得到的ESS为“X=1, Y=0”, 这是可能的稳定点, 所以我们以下将着重讨论形成该稳定点的动态演化趋势。

零售商和政府部门组成的博弈双方 (1, 0) 策略变化的动态演化趋势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2可知, 当c1<c2+pf, 即新鲜生鲜产品和次品成本价值差小于销售次品被追究时所承担的平均损失时, 理性的零售商为了规避风险都会选择正规经营, 系统最终收敛到“X=1, Y=0”的状态, 即零售商正规经营, 政府部门也不用监督, 达到社会总福利最优。

如果确实存在投机欺骗行为, 即x=0情景, 政府部门必须要进行检查, 以试图达到“X=0, Y=1”的状态, 此时, 应该使得监管部门松弛监管时次品被追究受上级部门处罚的成本大于严格监管时监管成本与对零售商处罚金额的差, 激励他们认真检验市场产品, 减少被处罚的次数, 以此让市场生鲜产品更加安全。

从社会意愿考虑, 最不愿出现的是零售商欺骗消费者而政府部门还不检验, 即“X=0, Y=0”的状态。此时, 需要满足: (1) 新鲜生鲜产品和次品成本价值差大于销售次品被追究时所承担的平均损失; (2) 监管部门松弛监管时次品被追究受上级部门处罚的成本小于严格监管时监管成本与对零售商处罚金额的差。因此, 为了防止出现零售商欺骗消费者而政府部门不检验的情况, 要遏制这两个条件的产生。

四、对策建议

通过上节分析, 为了更好的维护生鲜农产品市场, 针对生鲜市场交易提出以下建议。

(一) 政府监管部门角度

1.提高政府对零售商“欺骗”策略的处罚金额, 激励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工作。通过加大处罚金额, 变相提高监管部门收入, 使监管部门更容易被激励, 争取通过处罚金额抵押监管成本, 创造额外收入。

2.加大对政府部门工作失误的处罚金额, 督促政府部门做好监管工作。通过对工作失误的处罚, 让政府部门不敢松懈监管工作, 必要时追究到个人, 杜绝贿赂行为的发生。

(二) 零售商角度

1.提高对出事产品的处罚金额, 提高零售商销售次品的损失风险, 杜绝机会主义行为。当销售次品承担的平均损失风险大于“以次充好”能获得的利润差时, 理性的零售商都会选择“正规经营”, 放弃欺骗行为。

2.给予合理的“正规经营”激励机制。根据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各地区可组织生鲜协会, 对长期合理合法经营的零售商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 (如给予部分奖金或者锦旗等) , 在进行激励政策时要注意公平性和强化性, 即评选要公平, 不断用先进的事例鼓舞大家选择“正规经营”。

(三) 消费者角度

1.提高消费者法律维权意识。公众媒体等应当加强维权宣传, 鼓励消费者将零售商的“以次充好”行为公之于众, 加大次品追究的概率, 使零售商怯于欺骗经营。

2.给予提供违规行为线索的消费者奖励。从目前来看, 奖金依旧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 调动消费者对零售商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李长健, 罗洁, 梁菊.关于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 2009 (05) .

[2]张满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优化与创新[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 (04) .

[3]李艳波, 刘松先.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分析[J].工业工程, 2007 (01) .

[4]杨青, 施亚能.基于演化博弈的食品安全监管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11 (04) .

产品创新博弈 篇7

主从企业博弈是指在一个行业内, 由少数几个大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由它们先来制定其在行业内的产量, 其他小企业处于从属地位, 它们将根据大企业的产量来制定自己的产量。在企业之间相互博弈中, 大企业拥有相对于小企业的生产优势, 它将可能按照低于小企业产品成本但高于自己产品成本的价格提供产品, 以达到让小企业退出市场的目的。所以大企业为拥有相对于小企业的产量、利润优势, 而小企业为能够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二者之间将采取一种主从博弈模型。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在寡头企业博弈过程中, 对于企业之间的地位假设是无差别的。但在现实中, 由于各种原因, 可能存在市场被少数几个企业垄断, 但是寡头企业之间可能由于资产、前期投入或生产能力等影响, 它们之间的地位也有可能是不平等的, 占有优势的大企业可能对于整个行业的运作都起到重要作用, 而小企业将根据大企业的策略制定自己的策略。对于这种类型企业之间的博弈将是本文研究重点。同时企业博弈将不是一次性的过程, 一些产品需求可以在本阶段得到满足,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 市场上将会产生新的产品需求, 使市场容量产生变化, 引起重复博弈。本文将地位不相等的企业产品博弈与动态多阶段博弈相结合, 使文章更符合现实的生产经营情况。

1 模型的假设

Stackelberg模型是研究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经典模型, 可以看作为泽尔腾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最早工具, 也是被应用于研究非同等地位寡头竞争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本文中假设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 大企业在前期投入较多资源情况下, 在生产过程中, 每件产品的单位成本将小于小企业的单位成本, 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由它先制定自己的生产销售计划, 小企业根据大企业的剩余需求来制定自己的生产销售计划。同时对于一个多阶段的动态市场而言, 引入了企业的市场容量可变的假设, 本阶段的市场容量等于上一个阶段的市场容量减去上一个阶段的市场生产销售总额, 而后将阶段延续到多阶段, 来观察大小企业不同阶段的产量、利润等指标和两者产量、利润相互关系。为叙述方便, 本文模型中只包含主从两个企业的情形。在以上分析基础上, 本文的假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假设市场存在大小两个企业, 大企业的边际成本为c1, 小企业的边际成本为c2。其中, c1<c2。 (2) 两个企业生产的都是无差别产品, 生产量即为市场销售量, 市场是完全信息的市场, 本文中, 大企业与主导企业属同一概念, 从属企业与小企业属同一概念。 (3) 两个企业自主决定生产量qij (i为阶段数, j表示不同企业, j=1, 2) 。 (4) 企业在生产与定价可以按照某一标准严格地分为多个阶段进行。

2 传统情形一阶段主从企业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在竞争情况下, 大企业首先行动, 决定自己的产量, 并且由于市场为完全信息市场, 小企业会在知道大企业的产量后再决定自己的, 大企业也会知道小企业根据大企业的产量决定自己的产量。

小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对 (1) 式对q12偏导并令其等于0, 可得

将 (2) 式代入大企业的利润函数

对q11求导并令其等于0, 得到定理1。

定理1在第一阶段, 主从企业的产量均衡解分别为

根据定理1, 我们可以得到推论1。

推论1即在第一阶段竞争情形下, 大小企业的利润与行业价格分别为

3 动态stackelberg模型的建立

在实际企业生产经营中, 上述的产品博弈并不是一次性的,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 重复博弈是普遍存在的情况。现实生产经营中, 随着时间的变化, 部分消费需求可能已得到满足, 同时, 在现有市场或者新增市场上, 有的消费需求可能又产生, 这就导致了市场容量的变化。主从企业在市场容量变化的每个阶段, 都存在着这种stackelberg博弈。

对其求关于的偏导并令其等于0, 可得

采用逆推法得定理2。

推论2主从两个企业在阶段i的利润和产品价格分别为。

4 模型分析

4.1 通过以上模型, 结合假设条件分析可得, 在主从企业的产量和利润的比较中, 大企业都占有绝对优势。

并且由于, 市场容量d (i) 是阶段数的减函数, 所以随着阶段数的增加,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利润和产量相对差异将越来越大,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博弈的进行, 情况越来越对大企业有利, 对小企业越来越不利。对于大企业来说, 应当让这种博弈进行下去, 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这种先动优势。而对于小企业来说, 改进生产等方法使边际成本变小对于产量和利润的提高作用是很小的, 最重要的是改变这种博弈方式, 争取与大企业相对平等的地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 小企业之间结成战略同盟、小企业自身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对相关大企业提起反垄断调查等, 都是谋求与大企业同等地位的手段。

4.2

大企业的利润始终大于两倍小企业利润, 并且随着阶段数的增加, 两者利润相对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当小企业的最低可接受利润大于大企业的最低可接受利润一半时, 即, 小企业将首先退出这个市场, 结束两企业之间博弈。

5 算例分析

令d (0) =60, c1=2, c2=3, b=0.5, u1=1, u2=0.5, e=5。分别求阶段1-5时主从企业的产量解、利润值和利润率。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见表1。

由上述算例可知, 采用本文方法时, 主从企业博弈持续了3个阶段, 后由于小企业的利润小于其最低利润率退出此行业而结束了此次博弈, 而后行业就形成了一个企业垄断的局面。在从阶段1至阶段3的过程中, 主从企业的产量、所得利润、行业价格都是一个单调递减的过程, 这也于相关结论相符合。在同一个阶段中, 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产量、利润差异与动态古诺模型相比较差异较为明显, 这也与本文中对于两企业地位不同的假设想符合。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与动态古诺模型比较中, 两个企业的博弈持续阶段数大于本文模型的阶段数, 两企业产量与利润阶段之间的减少数小于本文模型中的数值, 地位的不相同, 将使小企业提早离开行业, 而在此博弈过程中, 大企业也损失了部分利润。

6 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对于行业内企业地位相同的假设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关于行业内地位不相同主从企业的动态产量博弈模型。得到了在多阶段情形下主从企业的均衡产量解和利润, 通过求解与证明, 得到了企业的产量与利润递减和此模型对于大企业有利的结论。但是, 本文只研究了两企业、新增市场容量不变且只考虑了边际成本的情形多企业, 新增市场容量有变化和其他性态成本的加入将更为适合一般情形, 这也是以后探讨与研究的一个方向。

摘要:研究地位不同的大企业与小企业产量博弈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 引入市场容量可变的概念, 从而将模型推广到多个阶段, 得出了主从两企业的产量、利润和价格数学表达式, 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在主从企业产品动态博弈中, 大企业主导作用逐渐加强, 主从两企业随着阶段数增加, 产量、利润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新增市场容量对于多阶段博弈起重要作用等结论。

关键词:博弈,主从企业,市场容量,stackelberg模型

参考文献

[1]Agliari A, Gardini L, Puu T.The dynamics of a tripoly cournot game[J].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2000, 11 (15) :2531-2560.

[2]张明善, 唐小我.多个生产商的动态古诺模型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2, 5 (5) :85-90.

[3]易余胤, 盛昭瀚, 肖条军.具溢出效应的有限理性双寡头博弈的动态演化[J].系统工程学报, 2004, 19 (3) :244-250.

[4]李森.2008.开放系统下企业产品博弈定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开放式教室下一篇: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