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能力分析

2024-10-20

作业能力分析(共12篇)

作业能力分析 篇1

摘要:教学中发现,学生不愿意、不会检查自己的作业、试卷直接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功能弱化。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作业自查能力的一些调查,深入剖析了其“不愿意”“不会”自查的原因及危害,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估算”“验算”“验证”“求证”等一些操作性强的“自查”策略,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自我觉悟以及理性思维的生长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作业,自查能力,数学思维

时下,经常见到小学数学老师布置作业时会编辑这样的短信发送:今晚XX作业,请家长帮助检查并签字。孩子每次做完作业后,家长再忙也得放下手中的活帮助孩子查作业, 然后就抛下这样的话:孩子,这题错了,来订正一下……

最让人懊恼的是每次帮孩子检查并订正完的题目,老师和家长们还记忆犹新,而孩子却照错不误,帮孩子查作业、查试卷已经成为让老师和家长抓狂的一个烦恼。

一、数学作业自查能力的调查分析

(一)现状调查

小学生究竟有没有自查能力?有多少错题是可以通过自查纠正的?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自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2014年12月进行了调查。采用分层多级抽样,在二至六年级中每级段选取4个班,共计20个班,随机发放测试卷1000份,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测试时间为20分钟。在被抽样班级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了测试问卷,应用了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 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同样的学生面对作业和试卷时, 因为重视程度的不同,明显在试卷上自查的比例要高得多, 说明学生完全是有自查能力的,只是“自查”的态度不同。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都错在“会做的题目”上,其中高达90.7%的同学认为“通过自查就能做对”。事实上,并不是真的“仔细”一查就都能查出来,那么“如何检查”就成为重要问题。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自查的方式单一,“再做一遍”因为不需要动用太多思维参与而受到很多同学的青睐, 但是因为这种自查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定势思维)和重复性, 往往查不出更多的问题。

(二)缘由追问

既然自认为“仔细检查就能做对”,那么学生为什么不自己检查作业和试卷呢?其主要原因有:

1.盲目自信、懒惰侥幸,导致不愿自查

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认为,6~12岁是学龄儿童左脑快速发展时期,左脑的逻辑思考和理解能力,逐渐填补右脑思维所欠缺的部分,在认知和知觉机制上产生新的能力。 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处理一些简单的抽象概念,以比较逻辑性和合理的方式来思考,但缺乏的是,还未能适应较抽象思考力,自我反思、周密思考还有待发展。另外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他们在完成作业时经常会看错数字、答非所问、丢三落四,甚至错得一塌糊涂自己却浑然不觉,盲目的自信、偶尔的侥幸成了学生自我错觉和懒惰的借口。调查问卷中,发现有85.7%的学生会做但出错,且其中有90.7%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自查”自我纠错,足见学生对待“自查”缺乏积极的态度。

2.思维狭窄、方法单一,导致不会自查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刚刚萌芽,思维缺乏逻辑性、深刻性、批判性。他们有完善思维的需求,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有自查的愿望, 但是往往不知道怎么检查,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有84.7%的学生采用再做一遍的方法进行自查。这种自查在直线思维的作用下,短时间内用同样的方法重做原题,定势思维严重,往往不容易检查成功。

3.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导致学生不用检查

调查中通过访谈,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经常由家长帮助检查作业,自己基本不自查。本该由学生自己检查的作业由老师代替了,本该由学生体验的困惑与快乐由家长代替了。长期的包办代替,致使学生已经习惯把自己交给别人去评判,习惯于在别人的思维下“被订正”。在“师长帮查”的背景下,“自查”成为不屑与不愿之事。

二、数学作业自查能力的内涵诠释和价值取向

弗里德曼说过:发展学生对思维过程和智力活动的自我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维,就不能精密地全面地检查自己或别人提出的观点和结论。

本文所提的“自查能力”指的就是对智力活动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自我反思和完善能力,具体说就是能够通过估计、 验算、验证等方法审查出智力活动结果中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并进行改错;通过对思维的换角度比对、盘查实现思维的深度挖掘和逼近完善,使学生的思维高度反思、觉悟和验证。“自查”方式的多样与灵活可以有效突破思维定势,有效整合思维,确是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捷径和追求。

(一)内涵诠释:自查能力是思维的自我反思和自我验证。

“自查”是对原思维活动的过程进行重新掂量和审视,重新对答案的合理性进行推敲。这是发现错误、订正错误的过程,更是思维的深度挖掘和拷问的过程。“反思”是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批判地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是辨证思维的一种体现,“自查”就是思维反思的一种形式。同时, 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对一个结果或结论无法确定其正确与否,往往会借助逻辑的手段进行严密可靠的推理,从而对结论进行判断和修正,这就是学生求证思维的体现,“自查” 也是学生思维自我验证的一种形式。

(二)价值取向:“自查”是提升儿童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自查”有助于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儿童通过“自查”可以精准地把题目分为“不该错的”和“不会”的,并且对 “不该错的”重新审视,分析错误原因,再次寻求解题方法;对 “不会的”寻找他助进行解决,这既是一次反思学习过程,也是一次深化思维过程;其次,“自查”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由自己检查并改正的错误更容易刺激人的大脑皮层,让人有极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进一步学习的巨大动力。成功的刺激越多越能够增加人对局面的控制能力,自信心自然增强;第三,“自查”有助于发展思维理性。学生“自查”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多种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验证和求证,而不是满足于“大概”“差不多”的感觉,“自查”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促进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数学作业自查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想自查———品尝喜悦,吸取教训,激发“自查”

小学生毕竟处于懵懂的人生阶段,他们不完全了解学习的意义,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缺少“自查”的主动性。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改变学生的心理预期,运用一定的手段激励学生主动“自查”。

1.丰富成功体验,享受成功乐趣,增强“自查”内驱力。

成功是每个学习者所追求的学习目标。体验成功能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很多学生不愿意“自查”的原因是没有体验到“自查”的甜头,教师可以主动设计创造契机放大“自查”成功的愉悦, 以激发学生自查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四年级进行四则运算练习时,我们采用同一份试卷进行两次训练。第一次要求学生做完立刻上交,不需要检查。第二次练习延长作业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自查。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的批阅,并公布两次训练的结果,将其制作成表格进行展示,以供学生比较分析。

学生从表格中明确看出检查后的作业成绩明显高于不检查的作业,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教育启发,认识到作业检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获得强烈的成功感,有利于增强“自查” 的主动性。

2.经历“不自查”失败挫折,吸取教训主动“自查”

一千次成功不如一次失败的教训来得深刻。引导学生主动“自查”既需要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也需要经历失败的挫折。教学中不仿让学生亲尝“不自查”的切肤之痛,激发学生自查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走60千米,4小时到达。回来时每小时走40千米, 这辆摩托车往返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不少学生简单的认为(60+40)÷2=50千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代入法验证一下,如果平均每小时50千米,那么全程是50×(4+60×4÷ 40)÷2=250千米,而实际全程60×4=240千米,所以正确的做法是60×4×2÷(4+60×4÷40)=48千米。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一是不能简单地处理问题,二是要检查反思。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会凭借这些教训主动“自查”,提高正确率。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像这样结合实例强调检查的重要性,还可以专门设置错题解析课,让学生来做小医生进行检查,让学生多多经历失败的教训,认识检查的价值,增强 “自查”主动性。

3.建立奖励制度,强化自主检查意识

实践表明,适度的表扬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检查的主动性。例如对那些数学作业既能做得全对、书写又端正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设备进行展示,并在批改中加小星星表示肯定,累计十颗星换取一面小红旗,累计十面小红旗换发表扬信给家长等等。

(二)会自查———对症下药,灵活把握,培养“自查”

“自查”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需要学生根据不同的题型灵活加以选择、融会贯通地运用。“自查”的主要方式有“估算”“验算”“验证”“求证”等,这些方法需要教师有目的加以训练培养。

一是估算。主要通过口算、心算、数感等方式快速地对结果进行判断,对于明显的错误(数字抄错、符号抄错等导致的) 具有省时高效的排查效果,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自查方式。估算的主要方法有结果估算、范围估算、生活经验估算等。 二是验算。题目解答后,再通过不同的方法把结果代入原题, 看看是否跟原题的条件相吻合来判断正误并调整。验算的主要方法有逆向法、代入法。如“2χ-4+16=38”,很多学生在解这个方程时,不假思索地将它变成了“2χ-20=38”,继而求出 χ 的值为29。如果用代入法检验,左边等于2×29-4+16=70,右边等于38,所以答案是错误的。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用代入法自查是行之有效的。三是验证。对于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题目,为了保证其正确性,必须有理有据的验证。主要的方法有多解法、假设法。四是求证。当学生面对一个命题需要进行判断时,往往会跟着感觉走“,自查”要用更理性的方式去证明。如“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面积也扩大2倍”。学生可以用举例的方法进行求证,任意举三角形的底和高,按要求进行变化,再看看面积的变化即可证明是否正确。上述“自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要综合使用、灵活处理,才能形成习惯和能力。

(三)能自查———严格要求,榜样示范,养成习惯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相应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养成阶段。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可塑性非常强,好的学习方式与坏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仅在一念之差,关键要看教师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首先要示范。教师在做题过程中把“自查”作为重要的一个步骤进行示范,并且在练习中提出一些自查要求,逐步养成习惯;其次要精炼。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做到少而精,注重层次性。同一类型的题目不宜过多地重复,尽量选取典型,少重复雷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查,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三要互查。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点,让学生多互查作业, 并有理有据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既给对方加星也给自己加星, 提高自查的主动性;四要多样化。自查最好的方式就是换角度换方法进行验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如:“某小学植树90棵,其中六年级植了,五年级植了,五六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方法一:13,方法二:,方法三:90÷5×2+90÷3×1,几种方法一比较,结果立刻得到验证。

四、培养学生数学自查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自查重在培养推理能力

自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判断结果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它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它最典型、最重要的应用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规律和结论都是通过不完全归纳完成的,老师如果能有效地依托这些规律或结论引导学生在作业完成后选择恰当方法进行自查,就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演绎思维。

(二)自查要循序渐进、逐步养成

自查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一年级抓起,参考课标和教参中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明确不同级段自查的标准,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量化指标,按照学期或者学年进行过程监控和考核,循序渐进,逐步落实,确保不同级段学生自查能力达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自查习惯,使其能受益终生。

“自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思维的反思、验证和求证的过程。如果老师能坚持不懈培养,学生逐步习得,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儿童的反省意识被唤醒,儿童的理性精神在生长,儿童的数学思维在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穆传慧.求证意识:儿童理性精神的萌芽与生长[M].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科研2014.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王林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4][美]Margaret E.Gredler著,张奇等译.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作业能力分析 篇2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1、趋势分析法

跟据选定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归纳整理做出分析,相关指标制表如下: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主营业务收入 3,104,051,523.44 2,794,037,618.80 3,266,320,371.37 3,354,209,316.93 主营业务成本 2,816,989,539.51 2,488,015,764.61 3,018,910,916.11 3,090,275,677.40 销售毛利额287061983.93306021854.19247409455.26263933639.53

毛利率(%)9.2510.957.577.87

分析: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销售毛利率是企业获利的基础,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抵偿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能力越高。从上表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虽然07年后呈增长的趋势,但同期的主营业务成本也在增长因此,销售毛利的增长并不明显,也不很稳定。特别是经历过2007年的较大幅度下降后,企业的盈利能

力还没有恢复到历史的最高水平,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企业的获利能力还在不断的增长。但是至于企业的获利能力究竟是高是底,还必须

要和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后才能判断。

2、行业比较法

以选定企业2007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对比基础,根据所找到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对比企业毛利率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

并同目标公司进行对比,以判断目标公司的获利水平。如下表:

毛利率对比表:, a!M

项目 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先进水平目标公司实际值 与先进水平差异值

主营业务收入 7,592,573,340.24 7706733975.863,266,320,371.37 4440413604.49 主营业务成本 6,148,425,411.85 6222696306.383,018,910,916.11 3203785390.27 销售毛利额1444147928.391484037669.48247409455.261236628214.22

毛利率(%)19.0219.267.5711.59

分析:从上表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目标企业的赢利水平虽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平均水平相比较以后我们

可看到,目标企业的毛利率没有达到同行业的平均水平19.02%,距同行业的先进水平19.26%,也相差11.69%,这就说明目标公司的获利能力并不是很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获利能力。我们知道,影响企业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开拓市场的意识

和能力、成本管理水平、产品构成决策和企业战略要求等因素。从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到,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的比重

还很大。这样很大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需要从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加大力度,转换企业的产

品结构和类型,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

二、营业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通常用因素分析、结构比较分析

和同行业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

1、因素分析法

跟据目标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营业利润率指标制表如下:

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一、营业收入 3,104,051,523.44 2,794,037,618.80 3,266,320,371.37 3,354,209,316.93

减:营业成本 2,816,989,539.51 2,488,015,764.61 3,018,910,916.11 3,090,275,677.40

营业税金及附加 5,911,859.04 11,243,592.09 10,394,624.99 2,140,103.72

销售费用 119,495,991.03 58,152,645.02 55,781,807.91 59,311,610.06

管理费用 237,623,099.90 169,365,472.24 101,804,475.76 183,806,821.13

堪探费用--------

财务费用 60,533,701.80 46,820,462.68 23,359,460.55 12,822,291.47

资产减值损失--10,422,079.58 17,063,895.06 64,312,655.76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投资收益 2,550,710.41-1,576,219.49 2,091,687.65 185,958,283.01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43,429.28

影响营业利润的其他科目--------

二、营业利润-133,951,957.43 8,441,383.09 41,096,878.64 127,498,440.40

营业利润率(%)-4.32 0.3 1.26 3.8

分析: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一般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获利能力差。

从上表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除05年有大幅度的降低以外,其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仔细比较可以看出造成05年营业利润率偏低的原因

主要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占用太大,特别是营业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85%,从06年以后企业减少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占用

额,使得营业利润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要分析企业获利能力是高是底,还需要进行其他的分析比较。

2、结构比较法

根据已知的相关财务数据,用目标公司06、07两年营业利润率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比重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如下表:

项目 2006年 2007年

一、营业收入 2,794,037,618.80 3,266,320,371.37

减:营业成本 2,488,015,764.61 3,018,910,916.11

营业税金及附加 11,243,592.09 10,394,624.99

营业费用 58,152,645.02 55,781,807.91

管理费用 169,365,472.24 101,804,475.76

堪探费用----

财务费用 46,820,462.68 23,359,460.55

资产减值损失 10,422,079.58 17,063,895.06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投资收益-1,576,219.49 2,091,687.65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影响营业利润的其他科目----

二、营业利润 8,441,383.09 41,096,878.64

营业利润率(%)0.30 1.26

分析:从表中的相关数据中可见,07年营业利润与06年有很大的不同,提高了32655495.55,主要表现在项目构成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从主观上,07年的主营业务成本率比07年有所降低,07年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都有所降低,从客观上,虽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和资产减值准备使营业利润有所下降,而其他业务利润在增加。因此,目标公司保证了07年利润的提高。可见,从降低费用水平入手,提高营业利润,改善获利能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果目标公司能进一步重视其主营业务成本的改善,则其获利能力将更加理想。

3、行业比较法

通过营业利润的同行业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获利能力的相对地位往,从而更好的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的状况。以目标企业07年的相关数据做基础,根据对比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做同行业比较分析。如下表:项目 目标公司实际值 行业平均水平

一、营业收入 3,266,320,371.37 7,592,573,340.24

减:营业成本 3,018,910,916.11 6,148,425,411.85

营业税金及附加 10,394,624.99 23,803,346.08

营业费用 55,781,807.91 454,912,916.80

管理费用 101,804,475.76 276,303,216.32

堪探费用----

财务费用 23,359,460.55 23,008,004.85

资产减值损失 17,063,895.06 11,859,150.23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投资收益 2,091,687.65 8,926,076.11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8,902,929.21

影响营业利润的其他科目----

二、营业利润 41,096,878.64 663,187,370.22

营业利润率(%)1.26 8.73

分析: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较,目标公司营业利润率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仍然是目标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率过高所致,其他因素

虽有差异,但整体上还是表现为支出上的增加。经过各方面的比较,可见目标公司07年营业利润率状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

成本较高。因此,改善目标公司获利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主营业务成本率。

三、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也称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期限内实现的收益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总资产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对总资产收益率分析时,选用趋势分析和同业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目标公司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趋势分析法

跟据目标公司05—08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总资产收益率相关分析:

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收益总额-127,546,582.54 11,186,039.82 39,581,749.85 135,301,976.59

平均资产总额 33,007,886,619.04 3,255,904,904.83 3,185,931,694.98 3,331,154,461.37

总资产收益率(%)-0.39 0.34 1.24 4.06

分析: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一般来说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

企业资产运动效率越高,但是因为利润总额

中通常可能包含着非正常的因素,所以单单一个会计的总资产收益率不足以说明企业资产管理的状况,需要进行连续几年的趋势比

较,才能准确地判断。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目标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增长的势态,这说明该公司的总资产获利

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问题,如在2005,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出现了负值,这是非常严重的,因为2005年该企业的利润总额

为负数,这直接导致了其总资产收益率也成了负值。至于进一步的分析,要结合同行业比较分析做出进一步的了解。

2、行业比较法

以目标企业07年的相关数据做基础,根据对比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做同行业比较分析。如下表:

项目 行业平均水平目标公司实际值 与先进水平差异值

收益总额 664910430.1839581749.85625328680.33

平均资产总额 3723832636.523185931694.98537900941.54

总资产收益率(%)17.861.2416.62

分析:目标公司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盈利的稳定性较差,盈利水平处于同行业下游水平。又由于稳定性和盈

利水平的不佳,也使得盈利的持久性受到限制,无法持续增长。因此也折射出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企业应加强企业的收

支稳定性、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企业收支习性等入手,增强其盈利性和流动性,以达到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目标,从而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

四、长期资本收益率分析:

长期资本收益率是收益总额与长期资本平均占用额之比。长期资本收益率从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源角度,进一步分析企业长期资本的获利能力。在对长期资本收益率分析时,选用趋势分析和同业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目标公司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趋势分析法

以目标公司05—08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长期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并做出相关分析:

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收益总额-127,546,582.54 11,186,039.82 39,581,749.85 135,301,976.59

长期资本额 1129046694.841295658400.441319417424.931317674909.18

长期资本收益率(%)-11.300.862.3010.27

分析: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额×100%,从上表看,2005的收益总额为负数,而直接导致了该长期资本收益率

也急剧下滑为负值。其他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获利能力没有较大的增长,这说明该公司的长期资本占用的上升幅度超过了收益额的上升幅度。可以判断该公司资金来源中长期资本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公司的融资风险相对降低,长期获利能力因此受到不良影

响。至于进一步的分析,要结合同行业比较分析做出进一步的了解。

2、行业比较法

以目标企业07年的相关数据做基础,根据对比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做同行业比较分析。

如下表:

项目 行业平均水平目标公司实际值 与先进水平差异值

收益总额 664,910,430.18 39,581,749.85 625328680.3

长期资本额 2352033781.981319417424.931032616357

长期资本收益率(%)28.272.3025.97

分析:从上表看目标公司的长期资本收益率与同行业长期资本收益率相差很大,处于低下水平。虽然目标公司的长期资本收益率在趋势

比较中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仍然差距很大,可能是同期的资产结构设置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动,降低了企业的获利

能力。但是从08年开始出现相对大幅度的上升变化,说明企业已经引起重视,但是力度显然不够,企业应继续提高企业的收益总额,加

强对长期资本占用额的控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风险与收益能在融资环节中相互权衡,以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

五、其他指标:

获利能力指标: 徐工科技

(所属行业:制造业)

销售净利率(%)0.75%

净资产收益率(%)2.1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2%

1、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其含义:

表示投入的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销售利率=(净利/销售收入)×100%;

2、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其含义: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净资产收益率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优化作业设计 培养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作业设计 培养 创新能力

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巩固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不断地吸引学生。作业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数学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愿意学、喜欢学,并渐渐地迷上学。如学完了“方向与位置”,可让学生画一画中国地图,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和主要城市;这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作业。作业设计中可融音乐、诗歌、阅读等为一体,不但激发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发散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作业设计要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学了“月球旅行”后,可让学生写一篇月球旅行的想象作文,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发挥;学了“旅游中的数学”,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一段导游词。这样的作业,融语言、思维训练于一体,熔知识、能力培养于一炉,既是语言文字训练、科学思维训练,更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们的探究指明方向,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另外,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知识毕竟有限。因此,数学作业设计要渗透到课外,延伸到其他学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学了“对称、平移和旋转”,可让学生设计一个美丽图案;学了“激情奥运”,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奥运歌曲、诵奥运诗词。使数学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实用性

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可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同时,新课标要求“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联系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如学了“元、角、分”和“千克、克、吨”,可在家长的指导下买卖东西;学了“面积”,可实际测量并计算家里客厅和卧室的面积大小。还可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应用题,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等。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作业能力分析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8月—2015年6月,随机选取我国海军某舰队舰艇员840名(其中潜艇艇员193名,各型水面舰艇舰艇员647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5.06±4.97)岁。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作业能力需求问卷,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入伍时间、身高、体重等);(2)针对个人工作岗位,列出各项作业能力(包括各种力量、注意力、记忆力、操作能力、辨别能力等);(3)平时工作中主要的锻炼方式;(4)个人认为缺乏作业能力的主要原因。

2 结果

2.1 舰艇员作业能力需求情况

根据个人的岗位需要和实际作业情况,840名舰艇员认为需要的作业能力类型及所占比例前20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操作的稳定性(72.6%)、操作的速度(72.5%)、注意力(72.5%)、耐力(72.1%)、记忆力(70.7%)、操作灵活性(70.2%)、操作协调性(65.0%)、手握力(58.0%)、腰部力量(57.6%)、平衡力(56.9%)、辨别声音的能力(54.4%)、手抓力(54.2%)、手拉力(53.6%)、手拧力(52.4%)、辨别形状的能力(52.1%)、背部力量(51.9%)、手推力(50.6%)、手按压力(50.5%)、手举力(49.8%)、爆发力(48.3%)。

2.2 舰艇员缺乏的作业能力情况

根据个人的岗位需要和实际作业情况,840名舰艇员认为目前缺乏的作业能力类型及所占比例前20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爆发力(19.6%)、腰部力量(18.5%)、记忆力(16.9%)、手举力(16.5%)、耐力(16.2%)、背部力量(16.2%)、手握力(16.1%)、手拧力(15.8%)、手抓力(15.7%)、注意力(15.6%)、手推力(15.4%)、手按压力(15%)、手拉力(14.6%)、平衡力(13.5%)、辨别声音的能力(13.2%)、辨别形状的能力(13.0%)、操作灵活性(12.6%)、操作反应速度(12.4%)、操作协调性(11.8%)、辨别颜色的能力(11.7%)、操作稳定性(10.6%)等。

2.3 舰艇员主要的锻炼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840名舰艇员调查显示,目前舰艇上主要的锻炼方式类型及所占比例依次为慢跑(86.8%)、俯卧撑(68.7%)、仰卧起坐(53.9%)、引体向上(42.3%)、器械锻炼(31.4%)、深蹲起立(29.3%)等。

2.4 缺乏锻炼的主要原因

根据个人调查认为作业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840名舰艇员认为缺乏的主要原因及所占比例依次为场地原因(33.2%)、单位没组织(29.3%)、个人没兴趣(22.6%)、没时间(21.7%)、没锻炼器材(21.7%)。

3 讨论

随着海军战略转型,海军舰艇长期出访和远航任务逐年增多,舰艇员作业能力的维护和提升是军事作业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军事作业医学是军事医学从伤病防治向能力医学拓展的代表性学科,注重维护军人的体能、智能、情景感知能力,注重巩固提高军人的整体军事作业能力,其最终目的不仅是维护军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要维护军人的军事作业能力。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作业也呈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如高新技术和高科技材料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使军事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军事作业的模式已从力量型向力量智力型转化,作业的效率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军事作业的激烈性、突然性、紧张性空前提高,作业环境的多维化,作业区域界线淡化,威慑力增强;在上述环境下作业,军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军事作业和作业环境对军人生存、适应和驾驭武器装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4,5,6,7]。

舰艇员作业能力不仅包括体能,还包括智能和操作能力,如记忆力、警惕性、决策能力、反应时间等,而且舰艇员作业能力与其身体状态、职业经验、心理状态、工作动机、舰艇管理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影响舰艇员作业能力的因素也很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及心理因素等。由于舰艇员工作岗位及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舰艇员的作业能力评价应针对其职业特点,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平衡的能力;在无辅助设施情况下上高及下低的能力;跨越栏板的习惯性及能力;抓、举、提、拉、推和运送等运动能力及手腕、手臂的灵敏和无损伤性持久动作的能力;狭窄环境进行蹲伏、跪、弯腰、爬行、触摸的感觉能力及紧急情况下从充满烟雾的舱室逃生的能力;一定距离下对物标形状、颜色及声响的辩识能力及对视觉警报、警示、指示标志及声响信号辨别的能力;特定环境的描述、口头报告,特殊物标的方位报告及紧急情况下口述报告的表达能力等[8,9]。

本次调查表的设计也是根据舰艇员作业能力的特点和需求,从调查结果看,应该着重加强对舰艇员操作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和监测;此外,从舰艇员主要的锻炼方式看,锻炼方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这与舰艇环境的特殊性(如场地受限、任务重、航行中不方便锻炼等)有关。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态势,即从众多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和作业能力的影响入手,研究相应的对抗措施,包括体能锻炼、营养支持、药物干预、装备防护、训练器材等,为舰艇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以增强作业能力,尤其是持续作业或作战能力。

作者声明

作业能力分析 篇5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方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

01学情分析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掌握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惑点和难点,以便更准确、有效地组织课堂,使课堂更加高效。

02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主题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主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结合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成安县向阳小学五年级六班学生

(1)学生已知: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了测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学生未知:怎样测量和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学生能知:通过已有生活经验探索并实验得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并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教学重点分析:尝试、掌握运用多种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教学难点分析:通过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运用转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03学情分析工具与方法

(一)学情分析工具:

WPS文档、微信、问卷星软件

(二)学情分析方法

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测量、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卷调查,认真研究学习重点、难点、易错点,筛选合适的题目,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调查问卷。

2.利用问卷星软件发布问卷,在微信群里发布二维码,让学生在线完成问卷内容。

04结果呈现与分析

(一)结果呈现(通过问卷星的结果反馈)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4道题:

第1题,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物体完全没入水中),水面会(),()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2题,量杯中盛有60毫升的水,将一块土豆放入量杯(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量杯内液面高度是68毫升,土豆体积是()立方厘米。

第3题,不能使用水槽和水测量体积的物体是()?A:土豆B:海绵c:碎玻璃

第4题,甲、乙两个水槽中装有同样高度的水,把体积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槽中,甲水槽的水面比乙水面高,说明()?A:甲装的水多B:甲的底面积小C:乙装的水少

从统计数据总体来看,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能够明白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可以借助于水槽、量杯等器具,部分学生还可以想出多种测量方法,明白不规则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也无溢出时,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放入的不规则物体体积,进而通过测量或计算可知不规则物体体积。但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部分学生容易忽略,而使测量数据误差较大,比如:不规则物体应是不吸水的物体、不规则物体可以是多个等;另外个别学生还想出如果放入物体体积较大、一部分水可能会溢出,课堂上可以对这类学生提出肯定和表扬,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此外,反向思维题目,原来水面高度相同,浸没物体体积相同,液面上升高度不同,原因是什么?部分学生不善于思考或审题不清而出现选择错误,在课堂或练习题里可以增加此类反向思考训练题目,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05对教学的启示如下:

其一,直接面对学生认知现实,在课堂操作实践中,探究多种测量方法,开拓学生思维;

其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增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的严密性,加深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巩固应用;

优化作业布置,提高学习能力 篇6

做作业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服务,为了学生的能力提升、全面发展做铺垫,那么,教师在布置每一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需要和个体的承受能力,注重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的量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符合新政要求;在作业的内容上,集中体现针对性,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作业的形式上,体现创新性、多样性和合作性。教师一如既往地尝试多种作业练习形式,使学生在作业的练习中,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得到提高。

一、作业布置体现层次性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教师把布置的作业分为基础型和提高型,这样的设计遵循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班级中的部分学困生,教师应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和减少作业量,解决他们“吃不了”的问题,使这些学生每次都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调动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班级中的优秀生,教师应着重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问题,设计一些有难度的习题,调动学生思维。对于习题的设计,教师要把握好度,精心设计。一方面,学生在练习时,需要花上一些时间和精力,开动自己的脑筋,在思考后独立完成。另一方面,设计的习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乐于完成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入手,给他们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使他们真正尝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二、作业布置体现合作性

传统的作业是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的练习。新课改实施之后,不难看出,学生的作业没有了以前的难、繁等特点,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是探究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间密切合作。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作业的布置上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习题,借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1.与家长合作

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应该让家长参与作业中。在这种配合中,家长的人生经验、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在活动中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家教的科学性与效益性。例如学完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七单元《统计》后,教师可让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家去年下半年水费、电费支出状况,并绘制出我家去年上半年水费、电费支出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同时观察图,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习题,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在配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用自己统计的结果,告诉家长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与同学合作

传统的作业,一般是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缺少互动。教师应将新课改中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作业设计中。如学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后,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10组,每组4人,针对本课学习的内容,以学校为观测点,每组学生制定一幅家庭位置地图,并标出角度,选好比例尺。小组间的合作,既让学生巩固了新知,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了家庭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作业设计,为学生营造学习的小集体、小环境,发挥学习的自主功能,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三、作业布置体现动手能力

苏教版教材每册都安排几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同时新教材中像《确定位置》等单元,都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与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也巩固了自己所学的新知,增强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习题。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前,要求学生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用硬纸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学生在制作前要认真预习课本,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才能做对、做好。这就促使学生借助预习环节,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表象认知。

四、作业布置体现探究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业时应通过小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应设计一些探究型习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新课程标准下的苏教版教材设计了很多实践活动课,很多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调查学校周围及所在地区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老师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并引导学生掌握实践、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活动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掌握预期、推论、分类、试验等过程技能,获得新的经验,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浅谈作业能力评估的管理 篇7

1 什么是生产承载力

生产承载力是指一个生产单位能够同时独立承担生产任务的能力或按照正常劳动强度所能完成的最大工作量。比如说一个操作队可以同时派出3个独立操作组, 则操作队生产承载力为3。最小的生产单位是作业班组, 对一个供电所、一个供电公司而言, 其生产承载力就是其所包含的所有作业班组的生产承载力之和。因此, 科学合理地量化生产承载力是作业能力评估的核心。

2 安全风险红、黄、绿分区的含义

生产单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其承载的工作负荷有关, 在有限时间内承担的工作负荷越大, 其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对也愈大。在有限时间内, 当一个生产单位承担的任务数量超过其最大承载力, 工作已经饱和, 甚至基本没有后备抢修、操作力量时, 则设定这个生产单位面临的安全风险进入了红色危险区。当其承担的任务数量略低于其最大承载力, 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 应急抢修、操作的力量不能满足快速处理大面积停电的需要时, 则设定这个生产单位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处于黄色预警区。当生产单位承担的任务数量低于其最大承载力, 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应急抢修、操作的力量充足时, 则设定这个生产单位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处于绿色安全区。

3 加强作业能力评估管理的措施

做好作业能力评估工作, 需量化承载力, 界定安全风险区域, 并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以达到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的目的。这些工作需要分3个阶段来完成。

(1) 基础工作阶段。第一是制定相应制度, 规范量化分析标准。规定风险预控执行程序及标准, 制定出针对红、黄区的各种应对措施, 形成制度基础。第二是各生产单位建立数据库, 并采用“自下而上、逐级核定”的方法, 完成对生产单位承载力的量化核定工作, 形成实用的承载力基础数据表, 在这个表中能清晰地反映出一个生产单位的绿色安全区、黄色预警区和红色危险区范围, 为日后使用奠定基础, 这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平衡的工作。例如在确定工作负责人数量与人选时, 既要考虑班组人员的综合权重, 又要考虑各专业工作负责人和普通员工数量间的纵向配比。

(2) 计划调整阶段。公司各级生产管理人员要共同参加, 以年计划为基础, 各生产单位先提出月计划, 若出现红、黄区时要尽力平衡生产任务, 避免出现生产任务扎堆现象。原则上先安排工程及大修技改项目, 其次安排一般性工作, 最后安排不停电工作, 尽可能将生产单位面临的月安全风险控制在绿区范围内, 留出后备应急空间。安全风险预控原则是:月度计划控制在绿区, 不达到黄区;周计划控制在黄区, 不达到红区。如平衡调整后达到黄区时, 应不同时安排系统中有直接电气连接变电站的工作, 以降低系统风险, 同时对主动安排的周期性计划工作做适当调整, 将月停电计划控制在绿区。

作业能力分析 篇8

一、作业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传统的重复性、单一性的作业,会让学生疲倦,且不能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形式多样的题型能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尝试布置了朗读作业、画画作业、想象作业、表演作业等。这些作业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设计能力和绘画能力。例如:学习《詹天佑》一文,在学习开凿隧道这部分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感到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再如:表演作业,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亲自演一演。如:上《甘罗十二为使臣》这一课时,按小组排演课本剧。通过分角色表演,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

减轻负担,决不是不要负担,不是不布置一点课外作业,而只是减掉过重的课业负担。而现在有些教师错误的理解“减负”精神,减负就是纯粹不留课外作业。从教育的规律来看,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我认为,适量的布置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训练。但我们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层次性。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即对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同学,就可以不作统一要求,可以不做一致性作业,可以提供一些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作业;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安排一些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作业。例如:设计作业超市,给学生提供了享受成功喜悦的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性,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数量、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如学完课文《田忌赛马》后,设计布置以下几项作业:A、抄写课文练习中 的三句话 。B、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C、提供情 节 , 续写故事。D、对文中优美词句进行摘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业设计要注意开放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我们在观念上要开放,树立大语文观,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让课堂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要体现实践探究,让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学完《为人民服务》一文,教师提出贴近生活的问题,你觉得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你打算怎样为人民服务?再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让学生想象,你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你怎样度过这个除夕夜,如果你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做?让学生各抒己见,或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完成诸如此类的开放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作业设计要具有实践性

语文课程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堂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或搜集春联并对比分析。再如三八妇女节,让学生为妈妈过节,可以献歌,可以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做一张贺卡,写上自己喜欢的话,献给妈妈。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的教育。再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让学生调查本地环境污染的情况,让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学生在看、问、听、写得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

作业能力分析 篇9

一、设计“典型”作业,有利于深化学生认知

“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性的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因此,数学作业要“精”,“精”即“典型”。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学习要求与重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得到所期望的发展,且训练恰到好处。“典型”作业要做到有“质”有“量”,有“质”要求通过学生作业训练,形成必要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特定数学思想;有“量”要求学生认真多做,确保提高数学能力,但切记“题海”战术、负担过重、事倍功半。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针对这一点,为了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新知、形成技能,教师设计了只列竖式,不要求计算的典型习题0.36÷0.9、3.6÷0.09、36÷0.18、0.306÷1.08。“典型”作业是巩固新知、提高能力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典型”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研读所教内容,深入了解学情,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作业,使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强化技能。

二、设计“趣味”作业,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必须爱护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积极思考的兴趣。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让所思考问题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吸引他们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趣味”作业能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悦,能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趣味”作业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涵丰富,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数学日记、数学画报等,并且经常变换,让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让学生乐于练习,乐于思考,体验做作业的乐趣。如“数字编码”的教学,可以设计作业:某校为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200903321表示“2009年入学的三班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让学生回答:201004302表示什么?请学生给本校学生设计一个编号方案;调查学校学生证的编号来估计学生数。让学生思考:学号要分几个部分?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每部分用几个数字表示?这样的作业,学生练得开心,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三、设计“分层”作业,有利于拓展学习空间

“分层”作业要求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基础,遵循“面向全体、兼顾特长、照顾学困”的原则,将作业分为水平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全员参与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次是多数参与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次是学有余力参与的发展型作业。对于学困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层次”作业,对优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学困生克服不积极完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后,设计作业: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8米,宽6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一层次,全体学生练习: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6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二层次,多数学生练习:学校要在操场上用20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第三层次,学有余力学生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作业的弹性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

四、设计“实践”作业,有利于培养应用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实践”作业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找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后,可设计作业: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这样,让学生既感受了立体图形的几何美,又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实践”作业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数学精神并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五、设计“开放”作业,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

教师应想尽办法去满足学生的创新欲望,既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机会,还要让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不断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开放”作业就是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应用的创新者。小学数学“开放”作业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自主 类作业,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让学生自主在家观察蝴蝶、剪纸等平面图形的形状,看看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有什么感觉?二是合作类作业,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合作小组,开展“彭阳二小路口通过车辆情况”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分类记录车辆,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统计图,提出合理化建议,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彭阳县道路、空气污染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三是操作类作业,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之后,可设计作业:做一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涂一涂,在长方体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说、涂形成了面、棱、顶点以及表面的深刻认识。四是探究类作业,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给自己家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客厅的设计和摆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

六、设计“综合”作业,有利于建构知识体系

作业能力分析 篇10

那么历史作业到底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这是笔者希望解决的问题。

孙立田和任世江教授在《论历史思维能力分类体系》一文中提出一个历史思维能力分类的框架设计, 将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目标细化为四种思维能力, 即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这种对思维能力的分类很具象, 少了“空中楼阁”的虚高, 笔者深受启发。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历史作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四种思维能力谈谈认识, 以求教于同仁。

一、历史作业中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形成关注时间结构的思维意识, 其次要理解历史学划分的时代和分期, 以及这种划分背后的依据, 是哪种理论、哪种史观。还要关注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时间结构, 将中国史融入世界史的大背景,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如汤因比所说, 要“试图将人类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

笔者在高三的复习课中, 往往布置一些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的形式, 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中外历史发展的知识导图, 既能突破一轮复习的专题式结构, 看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还可将割裂的中国史和世界史关联起来, 构建“大通史观”。

如某组学生依据文明史观, 以时间轴的形式绘制出“工业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知识导图, 将该时期世界和东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中西比照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历史作业中历史理解能力的培养

历史理解能力包括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证据价值;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理解历史环境中的人和事;认识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 理解历史理论问题, 等等。

陈寅恪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 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 以窥测其全部结构, 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 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 始可以真了解。”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 难以还原, 理解历史需要借助合理的想象进入历史情境, 当然, 这里所说的想象是必须是基于历史证据的想象。

一位美国历史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历史情境探究题:“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的中国母亲, 你有一个女儿。利用研究资料或你自己的观点, 说服女儿裹脚是必要而且有益的。”“设想你是一位货币经济刚刚兴起时的商人。请写封信, 劝说其他商人放弃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 改以货币进行贸易。”学生在解释这些问题时, 需要进入当时的历史年代, 考虑人们的观念, 这样自然就理解了当时的历史环境。

如果理解历史在于理解历史环境, 那么思维的深刻则在于理解历史理论。理解历史理论不能靠“死记硬背”, 需要从演绎到归纳再到运用这样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过程。以人教版选修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例, 笔者先抹去课本对孙中山的定性评价, 引入孙中山在政治、经济、思想、个人经历和情感、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对其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史料, 引导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总结评价人物的方法和原则, 然后再布置《再评孙中山》的小论文, 让学生将所习历史理论学以致用, 加深理解。

三、历史作业中历史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历史逻辑推理能力是在历史理解能力基础上, 对所阅读的历史陈述和历史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 得出与历史研究相近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逻辑推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笔者采用如下三步骤设计历史作业, 第一步是做现成的材料解析题, 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第二步由教师选择材料, 可以适当引入学术新观点、不同角度材料、易形成悖论的材料等, 笔者学生自行设计问题, 再进行逻辑推理。以《抗日战争》为例,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如下材料:【资料一】1937———1945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22次大会战;【资料二】《河北省志·大事记》收录的部分八路军烈士 (1939—1945) 名单;【资料三】《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部分资料;【资料四】《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中国兵的对话》。很多学生在设计问题和推理时, 都提到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不仅表现在国共两党的合作, 还体现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海外侨胞的一致团结对外。抗战不仅体现在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 还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密切相关。战争与人性的关系……”

第三步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 由学生课后自主收集、整理资料进行推理, 由于学生掌握的史料有限, 还需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学习《古代的经济政策》一课时, 学生发现了一个悖论:“既然自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以后封建统治者大都继承, 但为何我国商业整体上却是不断发展的?”据此, 笔者给学生推荐了《史记·商君列传》、《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明史·食货志一》、《清文献通考·市籴二》的相关片段, 考虑到学生阅读古文献的困难, 又推荐了今文资料, 如齐涛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等。学生在此基础上, 自主收集分析材料, 进行逻辑推理, 得出“‘重农’是封建社会的一贯政策, 抑商并非贯彻始终。且‘抑商’的内涵是‘抑商人存商业, 抑私商存官商’”。

四、历史作业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历史解释需要运用史实作为证据, 需要在时间概念中解释历史问题, 需要解释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 需要从历史环境解释历史观点, 可见历史解释能力是上述能力的综合和升华[1]。据此, 笔者认为布置体验实践型作业, 如阅读史料写书评、观看纪录片写影评、进行历史专题研究等都是有效的。此类作业由于耗时较多, 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布置较为适宜。

以史籍阅读为例, 笔者每年都会开设“史籍阅读和历史论文写作”的拓展课程, 并列出一份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书目, 包括书目信息、推荐理由、问题导读等, 学生可自主选择一至两本精读并写出读后感, 为增强积极性, 可以在QQ群或微博上交流作品, 推荐发表等。

另外可以依托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鼓励学生选取与历史有关的研究专题。如家在无锡玉祁的学生, 就可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通过实地考察、查找文献、采访老人等多种形式, 完成一篇长达数万字的《礼舍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最近几年, 乘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东风, 笔者在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完成一项口述历史作业———“我的家族史”。做口述历史的过程和研究性学习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需要采用“口述历史访谈”这一研究方法。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需要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 使其熟悉操作流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这是部分学生口述历史作品的名称:《岁月霓裳》、《从合肥到无锡的跨越》、《爷爷奶奶的知青事》《大饥荒·大洪水·大迁徙》、《土地、土地》、《七六记忆———姥爷唐山抗震记忆》……

学生作品出乎意料的好, 每届都能斩获大奖, 获得亲人和社会的认同。该项作业最大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亲手触摸自己的家庭成员所经历的活生生的、包含人间悲喜剧的个人经验, 让他们去探索这些经验和历程、矛盾和彷徨、苦难与成长, 最后所收获的东西就是对历史真相最好的尊重, 而历史解释能力的获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 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历史作业设计具备以下要素:趣味性, 作业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放性, 作业的视野要开阔, 答案要开放;科学性, 作业的设计要严谨, 遵循历史学的基本原理, 避免随意而为;多样性, 作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包括书面、口头、实践性作业等;发展性, 作业的目标和评价要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分层需求和适度原则。

参考文献

作业能力分析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0015-02

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寒假作业大多以题海战术为主,偏重习题练习和知识复习,缺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13年寒假,我校为了丰富和创新寒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了《我的红豆故事——快乐寒假(第二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寒假作业。实践证明,融社会体验、生活实践和益智游戏于一体的寒假作业,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使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

一、“我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家往往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创新思维,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找生活中的“不一样”,我们设计了“我的奇思妙想”板块(见图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让奇特的想法、新颖的创意跃然纸上。

良好的想象力依赖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面。在“想法多多”“创意独特”“表达清楚”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表现在《快乐寒假》中,由于寒假作业涉及领域广,因而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个性得到凸显,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想法多样

创新既可以是一种新发现、新想法、新观点,也可以是一种新方法、新设计、新发明。“我的奇思妙想”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学生也能做到。在我校设计的寒假实践作业中,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因此,学生的作业从程序、机器、衣服、口袋到食物……无所不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见图2)。

(二)创意独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的奇思妙想”实践作业中,学生应用科学原理,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对于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的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用品和工具,加以想象、改进和创新。作业显示出了学生独特新颖的创意(见图3)。在完成寒假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得到了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小魔方 大智慧”——挑战学生的想象空间

益智游戏——魔方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魔方通常只能拼出一两面,我们在设计“小魔方 大智慧”板块时,考虑到学生还原面和时间的问题,分别从两方面进行评价,并将其延伸到开学后的“魔方达人秀”的评选活动中。

魔方与数学之间有着微妙关系,玩魔方游戏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空间感和记忆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开始掌握魔方的构造、公式和游戏方法,并从中找到技巧,甚至创新公式和手法,既挑战了想象空间,又体验了动脑动手的乐趣。

三、“生活中的科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所下的定义是:“探究是一种多层次的活动,包括学生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收集其他信息资源发现已知结论并制定详细的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事求是的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用工具收集数据、用图表分析数据、用事实解释数据,提出自己的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它既是科学学习的过程,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在我校设计的快乐寒假作业中,我们首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让学生“快乐当家巧过年”。作业设计从数学角度切入,让学生参加“年货快乐购”活动并学会合理消费,在此基础上设计“生活中的科学——我的食品我来选”板块(见图4),让学生探究食品配料,关注食品安全。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该探究活动让学生从选择食品入手,寻找食品上的配料信息,记录自己不认识的配料并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方式探究这些配料的作用。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并提出食品配料中的问题(见下图),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记录,表达与交流等,可以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进一步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学会合理科学的膳食方法,最终提高探究能力。

四、“巧手剪窗花”——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剪纸是一种造型艺术,窗花是我国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剪窗花、贴窗花是我国的传统年俗。“巧手剪窗花”板块融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创新性于一体,不拘泥于传统的窗花图形,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给窗花取名,可以使学生自由发挥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力,使学生手的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头脑的创新性等都得到了发展(见图6)。

这项手脑并用的寒假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想象力,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做作业时,学生运用剪圆、剪月牙、剪云纹等基础剪法剪出精美的窗花,并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琢磨出四角折、五角折等不同的折纸方法,剪出各式各样美妙的图案,并用这些漂亮的窗花,装饰、美化自己的家园(见图7)。

我校设计的《我的红豆故事——快乐寒假(第二版)》从四大板块来划分活动类、实践类、探究类作业,趣味纷呈,打破了传统的假期作业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积极探究,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业能力分析 篇12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遵循此要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进行独到的、大胆的创新, 让他们在作业的舞台上完成个性的发展, 让学生体验成功, 感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尽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作业设计也应该因人而异, 让作业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再是“教师的作业”, 而是学生自己的作业。在设计作业时, 教师要结合学生能力的不同, 为他们设计分层次的作业, 既要让优等生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又要让中等生能掌握重点知识, 还要让学困生能跟上教学进度, 每节课都有所收获,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成功, 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初二年级学习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 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分层作业: (1) 回家为爸妈自制一份milk shake; (2) 写下制作milk shake的过程, 并让父母检查后签字; (3) 将制作过程向父母叙述一遍, 教会他们制作milk shake; (4) 向父母或其他人学习一些制作简单食物的方法; (5) 将新学到的制作食物的方法和过程记录下来。

这是一种开放式的作业, 是对以往那种单一的作业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让作业有了弹性。这种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来巩固所学知识, 还能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两项来完成, 学有余力的就可以选择多项或是全部。这种新型的作业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并且, 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 为了能多做几项, 他们虚心请教教师和家长, 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三四项来完成,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选择一项。由此可见, 教师在设置作业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 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作业设计要有合作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还能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发挥学生的潜能。做作业就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英语学习是对语言进行习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情境, 让他们通过某些特定的任务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让学生进行交流, 这是非常必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可以指定几人一组或是让学生自由分组, 也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力量一起合作。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独立完成, 二是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合作性的作业,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让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学习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后, 我是这样为学生设计作业的: (1)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有过哪些在商场或超市不愉快的经历, 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商场或超市的负责人提出合理的建议。本项作业需独立完成。 (2) 询问身边的朋友或同学、亲戚是否也有在此商场或超市的不愉快经历, 记下采访的人员和意见。 (3) 整理所搜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将其交到商场或超市负责人手里, 让该负责人对此作出评价。

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锻炼了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还发展和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三、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很有效果的。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设计探究性的作业,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 倡导探究式的英语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获得结论, 给他们一个充满反思、领悟、思考的学习环境, 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让他们的认知策略得到有效发展。

在进行“Halloween”的学习时, 我提前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或是去图书馆查资料, 看看外国人是怎样过万圣节的, 他们都会举办哪些活动。当课程结束后, 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西方文化,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就为学生布置了一些如下的课外作业: (1) 用英语向家长或小伙伴介绍一下西方人都是怎样过圣诞节的; (2) 求助父母或和同学一起制作一些万圣节的常见物品, 如pumpkin lantern, sugar, mask等。 (3) 三五个人一组去体验万圣节的各种活动, 去其他同学家或亲戚家玩“Trick or treat”的游戏。

四、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在布置作业时, 教师先要考虑的是应该让学生感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作业布置的出发点。因此, 我们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英语学科的特点, 为学生设计带有具体情境的整体语境, 让他们在真实语言环境下使用语言, 忘记那些语言使用的条文和规则, 轻松地驾驭语言。

如学完“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之后, 我们可以为学生这样设计作业:首先, 让学生在课后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 包括自己的父母和亲友, 让他们说说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区别。其次, 让学生将所采访到的信息记在本子上, 并整理成一篇小作文。最后, 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看看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使学生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

这种作业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非常接近, 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同时, 在采访的过程中, 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对学生自信的培养是有很大的辅助作用的。

上一篇:院前紧急气管插管下一篇:批处理实现文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