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编辑

2024-08-22

图像编辑(精选11篇)

图像编辑 篇1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视图像编辑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被逐渐应用其中, 使用的频率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媒介, 集图像、文字和声音于一体, 往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图像编辑技术是播出节目的主要载体, 在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

1 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重要性

1.1 极大满足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

图像编辑技术作为当今数字电视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视频的采集和制作当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为整个电视产业充分参与整个社会变革当中提供了重要条件, 如全新的视角以及维度等。电视图像编辑技术依靠自身的先进性, 能够同时满足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在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中不仅视角独特、维度全新, 并且各方面都获得了及时更新, 针对电视产业各方面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

1.2 显著提高了电视视频效果

现如今, 随着现代化的数字电视技术日渐成熟, 电视视频方面的效果要求相应增加。不管是制作三维动画还是编辑图片, 要求其都应用一种与之前不一样的、全新的视角来正确审视整个电视行业技术的复新发展。同时,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技术和相关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 电视图像的编辑水平相应获得显著提高, 这不仅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并且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技术层面也获得一定的突破。

1.3 实现了技术、创意、编辑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相关编辑人员的创意和构思、编辑、应用以及主题有机结合到一起, 进而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电视作品, 并取得良好的电视效果成品。为此, 必须要在准确把握图像编辑技术本身特点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加强编辑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和合作, 以此来将图像编辑技术本身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使其能够更好为电视节目和视频的制作服务。

2 电视图像编辑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所谓的电视图像编辑是在特定的电视编辑系统中, 综合细致处理各种拍摄回来的影像资料的过程中, 制作出符合大众需求、画质清晰、内容积极向上、电视镜头组接合理的电视节目是其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所在。因此, 在编辑图像的过程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图像突然跳闪的问题,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工作。

2.1 强化技术层面的有效控制

对磁迹信号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而所谓的磁迹信号主要在分离画面同步信号之后, 再利用分频器进行科学的处理, 由此形成的一种矩形波不规则的信号, 并且脉冲宽度的时间与电视画面的奇数场相对应, 若信号出现间歇时, 则其与偶数场相对应。画面编辑人员在重放或者记录画面时, 这种信号可以通过主导轴有效控制同服电路的相位, 以此来确保磁带和磁头相对位置的正确性, 从而有助于确保录像机能够正常工作。如果编辑人员在画面充放或者记录过程中丢失磁迹信号或者图像, 则录像机便不能再将原始的画面重放, 视频信号的记录也不再清晰, 从而导致电视画面中跳闪的现象时常出现。

2.2 严格根据编辑的意图科学合理地选择编辑的方式

选择恰当的编辑方式, 一定要严格按照编辑的意图和相关内容, 插入和组合是最主要的编辑方式。在插入编辑时, 主导轴伺服系统自始至终都在“REPLY”模式中, 不管是在编辑前还是在编辑后, 原始记录的磁迹信号都是系统自带的比价信号, 而组合编辑的记录信号则都是一些需要记录的视图等。

2.3 噪声连接断线、擦出一集分隔连线的消除

在实际编辑电视图像的过程中, 处理画面噪音和音频、恢复影像等同样是有用的方法。通过很好利用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消除电视画面上呈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把各种不利因素对画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而有助于呈现出更加清晰的电视画面, 蒙太奇的画面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3 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

3.1 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中的应用

电视本身作为一种重要资源, 可以为人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 而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变化,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2 压缩图像数据中的应用

编辑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比较广泛, 在采集电视视频和投放电视画面中都有所应用。基于电视图像的数据库本身很大, 传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 通过压缩数据图像、促进传送空间的有效缩小便变得十分有必要,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图像传送的速度。然而, 图像编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 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压缩功能来合理压缩各种图像数据, 在传送图像的过程中能够加快传输速度、促进传送效率的显著提升。

除此以外, 在应用电视图像编辑技术时, 应确保图像编辑质量的渐进性, 在此基础上, 科学评估图像本身的效果。

4 结语

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一种现代化媒介, 集图像、文字和声音于一体, 往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为更好满足人们对于电视的需求, 图像编辑技术作为播出节目的主要载体应运而生。综上所述, 本文从极大满足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电视视频效果的显著提高以及实现了技术、创意、编辑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科学分析了电视图像编辑的重要性, 又从强化技术层面的有效控制、严格根据编辑的意图科学合理地选择编辑的方式以及噪声连接断线、擦出一集分隔连线的消除等方面论述了电视图像编辑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思考, 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中的应用和压缩图像数据中的应用两方面论述了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具体运用。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电视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相应提高了对电视的要求, 图像编辑作为制作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电视节目图像的清晰和稳定与否、表现力如何都有很大的关系, 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收听效果。为此, 加强对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重视, 用一种发展的观念和全新的视角去编辑电视图像的和制作三维动画, 与时俱进, 以此促进电视节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张晓兰.电子时代下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 .

[2]李佳.浅谈电子时代下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学中国人, 2014 (20) .

[3]王谨辉.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8) .

[4]章伟.论电视节目立体图像和视频编辑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 (3) .

孔子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 篇2

孔子的编辑活动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整个社会"礼乐崩坏",孔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面对这种令人不安的社会形势,没有像有些看破红尘的知识分子如长沮、楚狂接舆、荷丈人等一样,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积极地四处奔走,为使天下重回太平穷尽毕生精力。他有一种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曾对子路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来改变它了。)他向统治者游说要对人民施仁政,主张重视人民,反对各种无德无道不仁不信不义的行为,并主张克己复礼,以至办学授徒等,无不围绕着使天下重现太平盛世的根本意向。这种坚定的、积极的、较系统的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思想,成为孔子编辑活动中始终如一的指导思想。

孔子具体的编辑工作一般认为开始于公元前484年,即孔子68岁的时候。是年,齐师伐鲁,孔子的弟子冉求带鲁军力战退敌。季康子问他是怎样学会作战的,冉求说是从老师孔子那里学来的,遂荐孔子于季氏。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归鲁。可以说是荣归故里。但鲁国仍不能接受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政治思想,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再求仕,自此,孔子结束了访问列国诸侯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专心从事教育和文献编辑整理工作。

《庄子·天运》篇载孔子的话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的编辑活动,主要是对"六经"的整理编订。下面分别记述。

《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认为《诗经》305篇是孔子从古诗3000多篇中删选出来的,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季札在鲁国观周礼,各章内容已与今天流行的《诗》相似,那时孔子尚在幼年;而《论语·为政》曾记孔子之语,说"《诗三百》",可见《诗经》在孔子之前已具现在的规模,故此说不可信。从论语上看,孔子常对《诗经》加以评论和解释,重视《诗经》在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交际上的重大作用。除了评论和解释,据考证分析,孔子对《诗经》的编辑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删掉了重复的篇章,这就是司马迁说的"去其重"。孔子搜集整理到《诗经》流传到各国的抄本(版本),又参照各个抄本,进行校勘核对,删去重复,成了现在的样子。其二,按乐曲的正确音调,进行篇章上的调整,《雅》归之于《雅》,《颂》归之于《颂》,"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使不紊乱而各得其所。

《书》。《尚书》是我国上古誓、诰、命、谟等记言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它又分为《今文尚书》(35篇)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又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其原始篇章在孔子之前已经成书。孔子编辑之前四处搜访,搜求到3000多篇,"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也有不少重复,有一些神怪故事,孔子加以编辑整理。《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也指出孔子对《尚书》通篇做过编辑工作。

《礼》。指"三礼"(《仪礼》、《礼记》、《周礼》),是记载礼节仪式和后儒汇集而成的孔子及其后学传述礼制、论说礼义的著作。孔子对《礼》也的确下过工夫,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对夏、殷、商三代的礼做过一番比较研究,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他认为周礼吸取了夏、殷二代的经验和长处,是比较完备的。所以说:"吾从周。"可见,至少有一部分礼是经孔子整理、著录的。所以司马迁说:"《礼》、《记》自孔氏。"

《乐》。《乐》是与礼相配为用的,诗、礼、乐三者关系密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爱好音乐,闻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在《论语》中评乐的地方很多,而且相当内行,他亲自编辑整理乐曲应该是可信的。可惜今已无传,有学者甚至认为"乐本无经"。但司马迁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对乐典的编辑活动是的确有过的。

《易》。《周易》是一部占卜书,今传《周易》包括本经和易传两部分,本经即六十四卦卦象及卦辞,易传指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成书时间大约在西周晚期。故非孔子所做。孔子晚年学过《易》,《史记·孔子世家》称其"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据《论语》中记载,孔子也多次给弟子讲过《周易》,在教学过程中有过一些编辑加工。

《春秋》。《孟子》说"孔子作《春秋》"。其《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体史书,后经孔子整理、修订,成为取其义以行褒贬的著作。纪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于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242年,简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等活动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历史的看法。如据《公羊传》讲,鲁《春秋》原文有"雨星,不及地尽而复"。由于事涉怪诞,孔子编《春秋》时不予记载,只将"雨星"改为"星陨如雨"以结尾。可见孔子将旧史原文加以修订,将自己的看法加了进去。

总的说,孔子的编辑活动主要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过一番搜访、修订、整理、校勘等编辑工作,编辑整理成"六经",以后儒家世代相传,奉为经典,保存了我国春秋以前的重要文化遗产。

孔子的编辑思想

从孔子的编辑活动可以看到,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对"六经"的编辑而非著述,正如他自己所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通过"六经"的编辑将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并成为后世理解、认识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点,所以司马迁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可以说其编辑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已超过著述了。孔子在编辑活动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编辑思想。

(一)有明确的编辑宗旨

孔子编书是在明确的编辑宗旨指导下进行的,他希望通过教材的编选,文字的加工,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留给后世明君效法,同时,作为教材传授给弟子,希望培养出一批合乎自己理想的从政人才,继续完成自己的未竟事业。

面对春秋末年动荡的社会局面,孔子打算通过恢复周礼、加强周天子统治的这种"施仁政"方法加以解决,而他的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编辑活动中。

如孔子评选《诗经》有一重要原则,即"取其可施于礼义者"。有些诗句,虽然字面上或事实上与孔子的这一宗旨看似无关,在孔子的理解里却也是"仁"的内容。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本是描述美人的诗句,意思是说,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微微地笑着,眼角留神地看着,像白绸上画的花卉一样美啊",孔子在和子夏的对话中,却把白绸(素)比作"仁",把花卉(绚)比作"礼",结论是"礼"在"仁"后,等等。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孔子这样牵强附会地解释,如果不是他重视诗教,也许我们今天不一定能看到两千余年前的生动活泼的社会面貌、风俗人情以至青年男女爱怨的内心感受,享受到文学的美感呢!

而在编写《春秋》时,孔子主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按自己的主观意向"笔则笔,削则削",在客观叙事的形式下隐寓褒贬,从而达到"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的效果。

孔子编书的另一个较为主要的目的是教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儒家政治理想的合格的从政人才,他不但要向学生灌输儒家的道德标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在教授《诗经》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希望学生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具体的政治本领,博物多识,善于辞令。如《论语·子路》中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些思想其实也贯穿于他的编辑活动中。

这里还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孔子作为编辑目的之一的教学是成功的,他的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文才技艺,而且遵从他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观点,他的学生边学习边从政,的确出了冉有、子路等几个较成功的参政人物。可以说是他的编辑生涯中的一项很大的成功。

(二)科学的编辑方法

孔子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较为科学的编辑方法。

其一,广泛搜集材料。科学是从详细地占有材料开始的。孔子一开始就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严肃对待,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说由于留存到今天的文献不足,如果要是足的话,孔子都会设法征集它们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到处搜集资料,搜集的成果是辉煌的,如搜集到《诗》3000余首,最后编定为305篇的《诗经》;得三皇五帝书3000余篇,对其"芟夷烦乱剪裁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最后编定为100篇的《尚书》;得"百二十国宝书",最后编成了流传至今的《春秋》。

其二,"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平时"不语怪力乱神",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如《易》,本来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孔子尽量摆脱宗教巫术的束缚,使之成为培养人、完善人、修己达人的义理之书。如孔子曾引《易·恒卦》上的两句话"不恒其德,或承其羞",接着又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恒卦》上的这两句话,不是占卜的话,而是鼓励人做什么事都应持之以恒。再如《左传·哀公六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周大史说" 这应在楚昭王身上",需要昭王祭天才可以转移灾祸,昭王不祭。孔子得知后,赞赏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借此告诉人们,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不能靠天命鬼神,要按规律("大道")办事。从上面可知,我们今天看到的"五经"等典籍中,少有神怪荒诞的内容,恐怕是孔子删削的结果。

其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表明孔子自认是一个传道者,而无自己的创作,这从他很大程度上保留原有文献的内容以及风格上来看,是对的。但是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孔子大大发展了古代帝王们的观点,提出了"仁"的核心,"礼"的形式,"中庸"的方法论,人本哲学学说。表面上看来是"述而不作",其实是寓作于述,或以述为作,借用古人的语言而体现自己的思想。

以《春秋》为例,虽然都是史实的记录,但其中充满了"微言大义",只言片语体现着孔子的政治观点。如"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天王狩于河阳",好像周天子去狩猎,其实就是晋国非常不礼貌地把周天子招去,如果照实写,就会损害周天子的尊严,孔子只好改笔,替他掩饰过去。当时周天子早已成了空架子,而变为一尊偶像,但孔子仍然在《春秋》中以周纪年,大书什么"春王正月"。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孔子维护周天子权威的政治态度。孔子的这一"春秋笔法",使《春秋》这部史书同时成为宣扬他观点的政治教科书。而就整个"六经"而言,在编、订中也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他自己的著作,因此不能说他只"述"不"作"。

结语

柳诒征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对于中国文化,起了重要的保存、传播、发展的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他的编辑活动,从而达到宣传政治文化思想、教书授徒的目的而实现的。所以学者李光宇称"孔子是我国第一位大编辑家"。

孔子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编辑思想与科学的编辑方法,对后世的编辑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尽管他通过编辑体现的政治思想观点还需要历史地评价,但他对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特别是编辑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编辑事业的开业祖师"。

主要参考资料:

1.《论语》、《尚书》、《墨子》、《史记·孔子世家》

图像编辑 篇3

1 电视图像编辑的概况

电视图像的组成部分相对比较简单,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一些设备用来捕捉画面的时候产生的数字图像。图像由不同的强度和颜色通过图像分辨率进行具体的色彩和强度用数字方式呈现出来,在电视屏幕上以一种很快的速度显示出来,如画面明暗变化、色彩的亮度等。电视图像编辑是对GIS系统中矢量数字的扫描,可以制作出清晰的电视图像。电视在对电视画面呈现时,要对电视图像进行编辑。编辑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两大过程:噪声去除、分割连线。在编辑过程中噪声去除指的是,在图像进行播放的过程中去除图像中影响电视图像正常播放的一些点。例如,播放图像时的噪声、图像中出现的雪花等,使播出的图像更加清晰。

2 电视图像编辑基础技术

在对电视图像编辑时,过程很繁琐,最主要的是解决电视图像播放中的不稳定性,如图像晃动和不停闪烁等不良情况。想要提高图像的质量效果,一要控制和稳定图像的跳动和不规律的闪烁。稳定电视图像编辑点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影响图像编辑稳定的因素就是CTL信号,这种信号是把一种信号通过信号分离器转变成规则形状的波纹。在转变的过程中,脉冲时间和间歇时间分别对应奇数场和偶数场的一种排列方式。在CTL信号中,作为编辑重放和记录的信号通过电路来控制磁头和磁带之间的位置,使图像磁头接受到信号之后重新播放和记录奇数场的准确信号。有一种不良情况是:在对图像进行编辑的时候,需要对图像进行重放和记录,CTL信号在跳动的时候很有可能处于失真状态,所以在记录图像中无法用扫描来记录图像中的信号,这就导致了图像无法出现清晰的图像,图像画面出现跳动和闪烁情况。二是因为相同位置编辑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同的,所以在编辑的时候有两种编辑方式:插入编辑和组合编辑,二者的编辑路径不相同。在对图像进行插入编辑时,主轴系统一直处于重放状态,然后需要去掉不用的数据。这种去除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把二维像素转换成为数据集合。这种编辑方法的目的是让电视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噪声更小。在对图像画面进行剪辑时,其任务就是把不清楚和不完善的地方通过一定的技巧使之合理完善。处理好与现实不同的影视时间空间、声音、图像、字幕特技等很多影视语言元素在剪辑方面创造出非常完美的视听效果,这是在剪辑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剪辑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确定镜头组合的长度、剪辑点、镜头连接的关系、镜头安排的顺序、段落的形成等很多重要的剪辑问题。

3 电子时代,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

电视作为一种资源,给人们传达了不同的信息。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在电视播放中有非常大的作用,使人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很多传统的领域,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电视产业中,不管是电视画面的投放,还是电视视频的采集,都要用到编辑技术。图像进行编辑中有一种压缩功能,是用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合理的压缩,所以图像数据有被压缩的空间。电视图像数据库很大,在传送的过程中非常困难,所以要把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缩小空间传送的时候就不那么困难,这对图像快速传送是非常重要的。它最大的好处和作用是以更加快速和高效率的方式进行图像传送。在对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方面应保持图像编辑质量的渐进和图像效果的评估。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对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和图像编辑技术的应用的阐述,电视产业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电视图像编辑工作人员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实现了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在电视中的广泛实践应用。好的图像编辑技术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给观众带去了审美上的乐趣。电视图像编辑技术从传统的线性编辑发展成为今天的图像和视频编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高,设备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更新。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在电视产业领域的不断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物资生活的需求。我国把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领悟和一些电视要素的创作之间完美的融合,然后应用在了电视效果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所以,更新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对以后电视技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电视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势头,向更好的生活迈进。

参考文献

[1]何继军.浅谈非编系统中视频编码的优化[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1).

[2]王谨辉.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4,(8).

[3]郑素贞,方向忠,王慈.数字视频智能编辑算法研究[J].2010,34(6).

[4]饶勇.图像编辑的作用[J].声屏世界,2009,(6).

[5]肖艳.论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4)

[6]亓孝飞.图像编辑桥梁作用之展现[J].声屏世界,2010,(7).

[7]刘文波.电视图像编辑点的稳定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7).

最新编辑部编辑的辞职报告 篇4

李xx 总经理:

我已接受一家出版社的聘用,担任执行编辑一职,因此我将辞去在xxx公司担任的项目经理职位。我喜欢我的新工作,希望它可以给我新的挑战。我在本公司工作任职的最后一天是2001年8月10日,离职前我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一些未完的项目并做好工作交接。如果您发现以往的工作有什么问题,请在方便的时候与我联系,我希望调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xxx公司服务的这段经历让我受益非浅,我很庆幸能够有机会为贵公司工作。

并祝贵公司前程似锦!

张xx

杂志社编辑辞职报告范文

××××××志社领导:您好!

因本人的追求和新闻理念,与××××秉承的目标发生较激烈冲突、分歧,导致本人和《中国周刊》的内容趋向,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再三权衡,现决定,向单位领导提出辞职申请。

根据合同约定,员工辞职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在此本人特按照合同约定提出辞职申请。如果单位可以容忍我的“失约”行为,并且认为我的离去确实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也希望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批准我的申请。此外,以下几点想法,权作“人之将走”的肺腑。

第一,我认为××××目前的管理团队,缺乏统一的新闻理念,没有成熟的新闻判断程序,甚至缺少明确的新闻理念植入方式。

第二,作为曾被外界一致看好,能够继承南方报系新闻理念衣钵的传媒,中国周刊目前却在目前强大的政治环境压力下,没有找到应该有的智慧。目前管理团队有太多的焦虑和妥协,唯独缺少南方报系在大难临头时的隐忍和躲闪技巧。

第三,所谓“泛财经”的内容要求,除了管理团队外,大多记者根本无法全面理解其内容。傍徨、不安和无所适从,现在是记者们最明显的感觉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个口号太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第四,编辑手段过于简单、缺少专业编辑精神和专业水平。我曾做过两个实验,我把咱们编辑编好的稿子和我写的底稿发给南风窗、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的几位编辑。之后,他们编辑好后回传给我,对比之后我发现,这些编辑有专业的编辑功底、对记者稿子做了非常完美的包装和处理。而相比之下,我们的编辑的手段似乎只限于删减内容、组合段落……

第五,编辑们因其天然的领导身份,人为的在编辑稿子过程中,形成了优越心理-----似乎记者的稿子必须按照其思路进行,其思路就是正确的;缺乏对记者写作思想的尊重和写作思路的理解。否则,就重写,重写。尽管很多不错的杂志都是“大编辑、小记者”的思想。但是“大”应该体现在对选题的判断上,而不是如是。

第六,…… 以上,个人看法,许为牢骚是荷。

辞职申请,请批准。

此致

敬礼

杂志社编辑辞职报告范文

尊敬的杂志社领导:

您好!我是编辑部的小林,下面是我的辞职报告;

因本人的追求和新闻理念,与××××秉承的目标发生较激烈冲突、分歧,导致本人和杂志社的内容趋向,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再三权衡,现决定,向单位领导提出辞职申请。

根据合同约定,员工辞职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在此本人特按照合同约定提出辞职申请。如果单位可以容忍我的“失约”行为,并且认为我的离去确实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也希望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批准我的申请。此外,以下几点想法,权作“人之将走”的肺腑。

第一,我认为××××目前的管理团队,缺乏统一的新闻理念,没有成熟的新闻判断程序,甚至缺少明确的新闻理念植入方式。

第二,作为曾被外界一致看好,能够继承南方报系新闻理念衣钵的传媒,杂志社目前却在目前强大的政治环境压力下,没有找到应该有的智慧。目前管理团队有太多的焦虑和妥协,唯独缺少南方报系在大难临头时的隐忍和躲闪技巧。

第三,所谓“泛财经”的内容要求,除了管理团队外,大多记者根本无法全面理解其内容。傍徨、不安和无所适从,现在是记者们最明显的感觉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个口号太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编辑治学与编辑治学之道 篇5

对编辑人员的学识水平要求,概括地说,是要渊博——既渊且博。也就是说,既要渊深,有深度,又要渊博,有广度,二者兼而有之。既是专家而又不仅是专家,还是杂家而又不仅是杂家。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却又是即使一时不能达到,也必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继之”(《史记·孔子世家》)的,要孜孜以求作为追求目标的。这是因为,编辑如果没有一定深度的专业学识,就难以适应专业著作乃至普及读物的编辑需要;没有渊博的学识,就难以适应众彩纷呈内容多不相同的诸多书稿的编辑需要。任何一个编辑所要编辑的著作、文章,都会涉及广泛而又专业不同的学识,即使是一个终身只做某一专业书旆、文稿的编辑,其所编辑的专业书稿、文稿中,往往所涉及的也不仅是本专业学科。各种专业学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非截然孤立均。只专不博难以做好编辑,只博不专且难以做好编辑。真正要做个好编辑,优要努力不懈地追求学识之渊博方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追求渊博的学识,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思考、研究,也就是说,要治学。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认为“编辑无学”,也就不知道编辑还应该洽学,甚至编辑自己也只以杂家自居——虽然杂家其实也不是必须治学而是要“兼儒量、合名法(《汉书·艺文志》)的,要兼合儒、墨名、法诸家的,不治儒墨、名、法之学又如何能兼之、合之?但是,仅视编辑为“杂家”时,却往往忘了这点,而以为治学不是编辑之职,甚至认为治学会与编辑工作争占时间精力,产生矛盾,影响做好编辑工作。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虽然没有了或者有也不多了,但真正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治学的编辑人员,即使不是还不够多,至少也还不是已很普遍。其原因,有认识方面的,也有方法方面的。

认识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对编辑必须学识渊博、必须治学的认识不足。也就是说,对编辑治学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所谓编辑工作,是“指新闻出版机构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环节”(《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版),这是就其工作的外在形态而言;就其内在本质而言,“书刊编辑工作可以界定其内容为对拟出版的书稿、文稿进行创意、选择、结构、优化的工作”。…总而言之,也就是说,编辑工作是通过编辑构思、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环节的具体工作,对书稿、文稿的创意、选择、结构、优化工作。无论从具体工作环节还是从其工作的本质看,都是围绕着书稿、文稿来进行的。而书稿、文稿本身,从其灵魂而言,是在于其思想、文化、知识等内容;从其形态而言,是运用文字、艺术等手段以传播这些思想、文化、知识等的信息载体。从事这种工作的编辑,如不具备相当高的学识,是难以做好的。文化、学识修养不足的人,是做不好这种思想性、学术性很强的文化工作的。我们说编辑应该具备高度学识、应该治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做好编辑工作不可或缺的需要。

何况,要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而要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就要不断提高编辑工作质量;要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又必须从提高编辑素质,包括编辑的学识修养方面着手。出版物质量提高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因而编辑工作质量提高的要求、编辑素质提高的要求也是无止境的,编辑要通过治学提高学识修养的追求也就是无止境的永恒追求。

历史地考察,过去曾经在长时间里,编辑者与著作者往往是不分的,“一身而二任焉”(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既著书立说,又为著的书、立的说做编辑工作,他们治学,既体现于著书立说中,也体现在编辑工作中,因而既是作者在治学,也是编辑在治学。著作或编辑,都是在治学中著作、在治学中编辑。因此,编辑治学,本来就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并不因编辑职业化与著作家分开而分离。何况,在编辑成为专门职业的今天,编辑即使不是全部也大多仍然同时也是作者。

对于编辑治学,除要对其重要性提高认识外,还要谙熟治学之道,也就是方法问题。

编辑工作虽然与编辑治学有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联,却不能简单地把编辑工作等同于学术研究、治学。编辑工作中还包括大量事务性的工作。除少数情况外,编辑工作与治学可互相促进,但如处理不当、方法不对,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现争占精力、时间等的矛盾。过去有的文艺编辑潜心于长篇小说的创作,因而影响编辑工作,粗枝大叶,造成失误,就不乏先例,不可不引以为戒。

治学有共同的治学之道,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治学也有不同的治学之道。编辑人治学,除了要遵循共同的治学之道外,还要遵循编辑人员治学之道。编辑应遵循的编辑治学之道,窃以为其根本在于要立足于编辑工作,结合编辑工作来治学,服从编辑工作的需要,而不是另搞一套。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工作与治学协利相成而不至两败俱伤。

例如,结合编辑工作,选择与编辑工作关系密切的邻近学科来治学、来作为研究对象,也是编辑的一条治学之道。

编辑书刊与评论书刊的关系密切,有其相通之处,所以书评学或书评研究,就是与编辑工作关系密切的邻近学科:文学家之于文学编辑,文艺评论之于文艺编辑等同样也是如此。如此等等的学科,也都可作为编辑治学的选择对象。

作家萧轮,本是记者、编辑。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在天津《大公报》做副刊编辑时,已写过一本《书评研究》,后又“充分利用《大公报》那块园地,声嘶力竭地为书评而呐喊过”,“并组织起一支书评队伍”;后来“到了上海,除了刊物上经常保持书评专栏外,我还编了几个讨论书评的专辑”,…继续进行书评研究和提倡工作,不仅推动了书评工作,也受到读者关注,以至几十年后他的《书评研究》和有关文章,还得以再次出版。这也使他成为我国早期研究书评卓有成就的一位编辑。

上海有本出版已有多年的刊物《咬文嚼字》,诚如刊名,这份《咬文嚼字》刊物也正是由编辑们办起来的。它对正确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刊物虽不大,影响却不小,受到多方关注。《咬文嚼字》的成功,也是编辑结合日常工作,选择与编辑工作关系密切的邻近学科治学取得的成果。

例如,结合专业编辑工作或编辑主攻门类治学,也是一条可行之道。

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韬奋为例,他最初编《生活》周刊,继而或署名或不署名参与了《新生》《大众生活》《永生》及《生活日报》等报刊的编辑工作,这些报刊都是时事政治报刊,他一

面编辑报刊,一面研究当时的时事、社会、政治,成为这方面以及编辑出版方面的专家。当下的著作后人编成《韬奋全集》共14卷,几近千万字。韬奋就是编辑与治学结合而有成就的一个好榜样。

这类例子在文学编辑中更有许多。像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都既是编辑,又是著名作家,是在编辑与文字上俱成大家的前辈。对那些终生只从事或主要从事某一专业书稿、文稿编辑工作的编辑而言,最适宜于秉用这种编辑与治学相结合之道的。

这种编辑与治学相结合之道,本是古代就已行之的一种传统。例如清代的黄丕烈,他编的《士礼居丛书》收书19种,多精选宋元刻本影刻,以校勘精审见称于世,为士林所重。多书所出的校记,纠正了不少错误,既编好了书,也作出了出色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是清代的鲍廷博所编《知不足需丛书》也有类似成就。如此看来,古人早已把编辑工作与治学融合为一体了。

再如,结合某一时期的重点编辑工作治学,也是编辑治学的又一可行之道。这对今天的非终生从事某一专业编辑工作的编辑来说尤为可取。

湖南岳麓出版做编辑工作的唐浩明结合编辑《曾国藩全集》而研究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取得成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唐浩明在岳麓书社工作了多年,如他自己所说,“编了不少图书”。当他承接编辑《曾国藩全集》时,对曾国藩其人只有一般的认识,更不是研究曾国藩其人或专治近代史的人。但他在编辑《曾国藩全集》过程中,从阅读、整理曾氏家书原始资料开始,先后对那1400多封家书读过4遍,让他“越读越觉得曾国藩这个人与我过去脑中那个反面人物形象的距离越来越远”,因而下定了研究曾国藩的决心,旁拽远绍地阅读相关的史料、书籍,包括他要编辑的《曾国藩全集》所依据的曾国藩本人留下的1000多万字原始资料,先是写出了十多万字研究曾国藩的文章,如《曾国藩的学术思想及其成因》等,提出了他自己与前人不同的对曾氏的认识,继而在此基础上又写出了长篇小说三部曲,广受好评,并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此后,他继续研究曾国藩,又写出了评点曾氏家书、奏折及其嘉言钞等三部书。唐浩明结合一定时期的重点编辑工作治学的成果俱在,不能不说是成功的。

除此之外,编辑还可利用其工作环境的有利条件治学,进行学术研究工作。

这方面,既可结合身处出版界而治出版史,对出版物进行学术研究,也可利用出版部门资料来进行有关学术研究。这不仅适用于学术性出版社、期刊的编辑治学,更适用于图书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以及一般出版社编辑。

在这方面,也有类似于唐浩明的当代编辑活生生的例子。

章宏伟是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做编辑工作的,近日读了他的《故宫向学》一书,觉得这就是一本编辑利用其工作环境有利条件治学成果的著作。

紫禁城出版社隶属于故宫博物院并设在故宫内,其编辑出版任务自然与故宫密切相关;其编辑人员也大都会有必要和可能接触到故宫文物典藏、皇家档案等。章宏伟正是借编辑工作之便,得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嘉兴藏》全貌,四五年前就曾发表过3篇有关《嘉兴藏》研究的论文,这本《故宫向学》中,又收有论《故宫博物院藏(嘉兴藏>的价值》的长文。他在研究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将对《嘉兴藏》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例如,他经过一而再地四度检阅《嘉兴藏》原书,考证出在五台山时期刻藏地有妙德庵与妙喜庵两处的原有见解是错误的,有根有据地指出原件“妙喜庵”之“喜”实作“真”,而这个“真”是“德”的异体字,所以,妙喜阉实际应是“妙德庵”,刻藏地上有“妙德庵”这一处而非两处。《故宫向学》中其他文章也大都是如此。在对《扬州诗向刊刻(全唐诗)研究》中,考证出在刊刻《全唐读》之前不存在扬州诗局,否定了一些目录学著作中的误录,这也是查阅了故宫所藏《清圣祖御制诗初集十卷二集十卷》等原书著录才作出的判断。作者和《故宫向学》的治学成果,固然主要是作者辛勤治学的收获,但也不能不同时归功于其善于结合编辑工作,利用其所处环境有利条件来进行学术研究的治学方法。

唐浩明和章宏伟两个例子,都是我们同时代编辑治学有成的例子。这说明,不仅古代的编辑,就是以编辑为专职的现代编辑,只要能将治学与编辑工作相结合,就可以想方设法消弭编辑工作与学术研究争占时间精力的矛盾,使编辑与治学相互促进,不仅编辑工作促进治学,治学也促进编辑——对后面这点,前面未着重谈到,这里补充一句,例如,唐浩明在编《曾国藩全集》之余,写出长篇小说《曾国藩》受到欢迎后,也促进了所编《曾国蒲全集》的发行量,扩大了《曾国藩全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原来每本只能印3000册的,其后共30册的《曾国藩全集》却连印两次达1.3万部,这就是以治学成果促进了编辑成果的例子。

编辑结合编辑工作治学之道,上面只是举了几个方面为例,并非仅此而已。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编辑治学对做好编辑工作、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提高编辑出版物质量以至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性,就能举一反三,发现结合编辑工作治学之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做到编辑与治学两有成。

愿编辑同志齐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柏容,《书刊编辑》学系列·编辑创意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11

[2]萧轮,未完成的梦[G]//书评面面观,北京:人民日报社。1989:01-02

图像编辑 篇6

为了研发该技术, 富士施乐针对图像亮度频率及暗部区域进行了深入的独立分析, 以实现基于人们对图像物体的视觉感知的自然再现 (图1) 。

利用全新的图像编辑技术, 用户只需在平板电脑或触摸屏上用手指选定图像的任意区域, 该全新的图像编辑技术即可自动判断指定图像区域的边界。然后, 用户可随意改变所选区域的颜色或纹理, 或者将剪切后的图像与其他图像拼接 (图2) 。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还可复制模板图像的特征。通过将模板图像整体复制到其他图像或部分复制到某个特定区域上, 这样原始图像或所选区域将会由此呈现出与原图像相同的效果 (图3和图4) 。

未来, 富士施乐将在位于日本横滨研发中心的客户共创实验室, 与客户一同探索如何应用该项新技术以及如何将其商业化。

例如, 利用这项新技术能改变图像中多个区域的特点, 汽车代理商可以在平板电脑上为客户展示不同的汽车车身颜色和内饰设计的多种组合。

富士施乐认为人类大脑对视觉成像包括图像的清晰度、亮度频率和颜色等特征的认知 , 是图像纹理复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富士施乐将在这一领域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图像编辑 篇7

在确定科技论文具有科学价值可以发表的情况下, 编辑加工质量是决定科技论文质量的关键。

做为科技期刊的编辑, 如何才能编辑加工出优秀的科技论文, 在编辑加工方面不断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 纵向编辑与横向编辑并用是全面提高科技论文质量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

一、运用纵向编辑方法, 完善科技论文结构

所谓纵向编辑方法, 是指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 主要针对科技论文的结构, 以构建框架, 完善结构为目的的编辑方式。

(一) 纵向审阅, 纵向编辑加工, 依次确定并修改科技论文的结构

科技论文的结构是文章的主体框架, 也是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应首先把握的主线。主线条不完整、不流畅的论文一定不是好论文。从结构上看,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依次应包括题目、著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编辑拿到一篇稿件后, 首先要对其进行纵向的审阅和编辑加工, 即从论文的题名到参考文献, 粗线地修改、完善论文结构, 使其完整、流畅, 而又精炼。

(二) 纵向审阅, 纵向编辑加工, 修改确定科技论文正文分级目录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 也是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应重点把握的部分。正文通常占有论文篇幅的绝大部分, 必须层次分明, 论证有序。这就要求正文必须有一个严谨、有序、缜密的分级目录。否则, 论文就会松散而凌乱, 也一定不是好论文。从结构上看, 正文的目录依次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等。编辑拿到一篇稿件后, 在确定好文章的结构后, 还要继续对其正文进行纵向的审阅和编辑加工, 首先要对一级目录进行修改和完善, 使其层次分明, 简明扼要;其次, 同样再对二级目录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 同样地, 再对三级目录进行修改和完善, 直到最后一级目录修改、完善完毕。

二、运用横向编辑方法, 完善科技论文内容

所谓横向编辑方法, 是指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 主要针对科技论文的内容, 以突出主题, 完善内容为目的的编辑方式。

在充分运用纵向编辑法对论文的结构和正文的各级目录修改、完善后, 就可以运用横向编辑的方法, 横向审阅, 横向编辑加工, 循序渐进地依次对科技论文各要素的主要内容进行精细的修改和编辑加工。科技论文的要素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 应重点把握的部分。论文的要素决定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主要通过各要素来体现。编辑拿到一篇稿件后, 在对其结构进行纵向编辑完毕后, 只有充分运用横向编辑法, 对其题目、著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要素, 进行精细的审阅和编辑加工, 精心修改并完善相应的内容, 使之完整、突出, 阅读通畅, 才能很好地完成整篇论文的编辑加工工作。

(一) 对于“题目”的编辑和加工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点睛之处, 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高度概括和提炼论文的核心。科技论文的题目非常重要, 它是对具体科研成果精华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吸引并指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因此,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短小而且精炼。编辑在工作中应把握简洁的原则, 仔细推敲。一是要用最简洁、最精炼的词语表述科技论文的核心内容, 修改并完善作者自定的论文题目。二是确定的论文题目应求短不求长。一般地, 科技论文的中文题目的字数应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 外文题目的实词数应控制在10个以内。如果某一论文使用简短的题目不能全面表述该论文的核心和精华, 可以使用副标题来进行补充说明和表达。

(二) 对于“作者”的编辑和加工

作者是实际参与研究工作, 并在该论文构思及撰写方面起主要作用的研究人员, 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编辑在工作中应依据求实的原则, 对于两个以上的作者, 要认真核对, 逐一确定。一方面, 科学技术论文应采用作者的真实姓名, 不能使用笔名;另一方面, 对于对论文作出贡献的多个人员, 要按照其贡献大小顺序排序, 依次署名;同时, 为防止重名现象造成的诸多不便, 还应明确标注出相应作者完成研究工作所在单位的名称, 或者是其所在的工作单位名称。

(三) 对于“摘要”的编辑和加工

科技论文的摘要主要体现相应科研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是对科研核心成果的概括性的表述, 在论文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摘要”可以使读者不阅读论文, 就能快速获取该论文的核心内容, 事半功倍。编辑在工作中应依据概括和精确的原则进行编辑加工。首先, 要使用减法。一是要删掉已经成为学科常识的内容;二是要删掉图和表, 以及读者难于理解的简称、缩略语、代号等。其次, 要把握以下要点:一是摘要中不要简单地重复文章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二是按第三人称的写法编辑和修改摘要内容, 不能用“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三是要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

(四) 对于“关键词”的编辑和加工

关键词是词或词组, 是能表达科技论文主题概念的专业术语。编辑在工作中, 一是要确保关键词必须是词或词组, 同时, 必须要保证所选用的关键词为论文主题概念的专业术语;二是要确保关键词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要在充分地进行纵向、横向阅读并编辑正文的基础上, 依据论文的题目和摘要确定论文的核心内容, 再选定能突出论文内容的主题词或词组作为该论文的关键词。

(五) 对于“引言”的编辑和加工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始, 又称前言、序言、概述, 应简明扼要地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分析在相关领域, 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对于相同课题或相近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阐明论文的预期研究结果及意义等。编辑在工作中应注重把握“言简意赅, 重点突出”的原则。首先, 要以简短为先。一是与该论文有关的已有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成果一定不要再赘述;二是历史渊源和立题过程不宜大篇幅地表述;三是引言不要等同于摘要, 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四是引言不要分段论述, 不要有列表、插图和数学公式的证明等。其次, 要以突出为重, 着重突出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重点突出论文的研究程度和成果。

(六) 对于“正文”的编辑和加工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关键和重要部分, 是著者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具体体现, 是科技论文编辑加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依据已经修改完善了的各级目录, 逐级、有序地细心编辑加工。

科技论文的正文应保证既语言流畅, 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既要有理, 又要有据, 要用充分的论据说明相应的论点或观点。编辑在工作中, 要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先字后表再图。能用文字论述清楚的, 应首先用文字进行阐述, 用文字论述比较困难或比较繁琐的, 再用表进行表述, 最后采用图进行表述;二是要以法为据。正文中涉及到的长度、重量、体积及各种计量信息和相应的单位, 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选用;三是要以科学为本。要尊重科学, 在正文中出现的有关数据, 要确保是经过试验、观察、分析和处理而得出的数据, 不能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四是要“明媒正娶”。正文中借用或引用的资料, 一定要标明出处。

(七) 对于“结论”的编辑和加工

结论是作者传达自己欲向读者表述的主要意向, 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 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的问题。编辑在工作中, 要把握真实和应用性原则。一方面, 编辑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多方核实, 确保论文的结论是科学的和真实可靠的;另一方面, 在结论中还要说明成果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以使该研究成果与实际接轨, 实现其应有的应用价值。

(八) 对于“参考文献”的编辑和加工

参考文献主要是向读者表明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所查阅的有关资料, 以及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它反映该研究的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成果作者的尊重。编辑在工作中, 一要使用正确格式。按照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任选) 。二要注意字号大小和位置。一般地,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即可。

三、纵横编辑并用, 提升科技论文的品质

图像编辑 篇8

一、电视图像编辑

电视图像编辑的目的就是要制作出视觉效果清晰、观看舒适的电视图像效果。电视图形的构成部分相对简易, 主要是用扫描仪、摄像机等设备来获取画面所形成的数字图像。图像通过不同强度、颜色, 以数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电视屏幕上以超快速的方式显示, 如画面明暗变化、色彩亮度调整等。[1]而电视图像编辑则在GIS系统中, 对矢量数字进行扫描, 以获得清晰舒适的电视图像。电视图像编辑工作主要包括除噪声、连接断线、分割连线等。其中, 除噪声即为除去图像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的多余的点, 如噪声、雪花等, 以便使电视图像更加清晰、声音更加洪亮;连接断线与分割连线主要是指在等高线图中将等高线分割或将其连在一起, 从而使得等高线更加清晰。

二、审美意识在电视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一) 审美意识在电视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电视图像编辑工作的审美水平与电视图像编辑的结果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电视图像编辑过程中, 审美意识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形象美。形象美即为电视图像画面的美感。形象美的关键在于镜头的剪辑技巧与选择上, 画面的形象将会直接影响电视画面的传播效果。第二, 结构美。结构美即为电视图像编辑人员在内容、形式、思想、形象等方面均达到了统一, 优化电视图像画面的整体结构, 避免出现画面分割的情况。第三, 节奏美。节奏美即为在进行图像编辑的过程中要兼顾图像的节奏。[2]例如, 节目内容为人民代表大会、国家重要领导人出席等, 在图像编辑的过程中则需要保持庄重感, 图像的处理不宜太快、太琐碎。第四, 细节美。在图像编辑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美, 使得每一个镜头都能够充分体现其所包含的信息, 突出所要传递的中心思想。

(二) 审美意识在电视图像编辑中的实现

1. 图像编辑的自主审美意识。

作为电视图像编辑人员需要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使图像编辑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其中, 综摄法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第一, 电视图像编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 依照节目的风格特色以及现有技术手段对播出节目进行图像编辑;第二, 电视图像编辑人员要有创新意识, 在扎实的图像编辑功底支持下根据节目的需求, 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画面的剪辑、优化、润色等, 让电视节目的画面更美, 以便让观众看得更加清晰、舒适。而电视图像编辑人员要获得审美意识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好的作品, 以跳跃的灵感来更加出色地完成电视图像编辑工作。

2. 图像编辑的基础编辑技术。

第一, 压缩图像。电视图像编辑技术是一种十分关键的技术型资源,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不论是互联网上的视频, 还是电视节目的视频都需要通过电视图像编辑来对画面进行艺术美化与加工, 还要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图像压缩, 即为图像编码。对于电视节目画面来说, 之所以能够压缩处理, 是因为电视图像数据中包含着冗余量。图像数据的冗余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的项目像素之间都存在冗余空间, 每一帧图像之间与不同图像之间的联系会产生时间冗余。二是不同制式的图像以及不用频率的谱代之间不存在频谱冗余。[3]对电视图像进行压缩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压缩处理来提升画面的清晰度与播放的质量。一般来说, 所采集回来的原始图像信息内存都较大, 如果要实现信息与数据共享则难度较大, 传输过程困难。因此, 为了降低传输与存储难度则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与格式转换, 以使得图像可以正常使用。第二, 防止画面跳动。电视图像编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防止电视图像在播放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假如电视图像画面持续出现晃动、闪烁等情况则需要对电视图像编辑点进行稳定。其中, CTL信号是影响图像编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信号是将信号通过信号分离器转变为规则形状的波纹。在图像编辑过程中常见的异常情况是在进行图像编辑时需要对图像进行记录与重放, CTL信号在跳跃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处于失真状态。因此, 在记录图像中难以使用扫描技术来记录图像中的信号, 从而导致电视图像中无法呈现清晰的图像。另外, 由于相同位置编辑的内容与要求均是不一致的, 所以在编辑过程中会选择使用插入编辑与组合编辑两种方式来进行。两种编辑方式不同, 在执行插入编辑的过程中主轴系统将会持续处于重放状态, 进而摒除不需要的数据。这一去除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即为将二维像素转变为数据集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编辑处理将会使电视图像更加清晰、观看更加舒适、噪声更小。

三、结语

高质量的电视图像编辑会给观众带来更加美好的视觉体验, 让他们更好地享受审美乐趣。电视图像编辑技术中的审美意识可以使得电视节目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李佳.浅谈电子时代下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学中国人, 2014 (20) :16.

[2]方弦.试论电视图像编辑的自主审美意识[J].视听, 2008 (02) :11-12+17.

培养夜班编辑的“编辑意识” 篇9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作为党报的一名夜班编辑, 加强以下意识的培养很重要:

导向意识。导向是报纸的灵魂, 导向问题是办报的根本问题。河南日报是省委机关报, 服务省委中心工作、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要求我们编辑紧跟中央和省委的战略思路, 围绕河南的工作大局做好报道。要抓住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主动设置议题, 精心策划主题, 给予及时、准确、科学、详实的分析、解读和阐释。这就要求我们编辑在政治导向上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在工作时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增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1.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 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3.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读者意识。出版报纸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读者, 提供各类信息供读者参考。所以, 以读者为本位是编辑应有的意识。将读者的关心形成报道重心, 报纸关心读者, 读者才会关注报纸。不同种类报纸读者的需求点不一样, 但有其共性。在党报工作, 我们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 对于自己的读者群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编辑的读者意识:1.学会换位思考, 设想一下, 如果自己是党报的读者, 自己想从这张报纸上了解哪些信息。2.多和自己的读者接触, 在采访中和生活中多交朋友, 有意识地询问他们喜欢看党报的哪些版面、哪些信息, 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某些版面和信息等。自己做一个统计笔记, 了解读者的需要, 注重读者反馈,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内容和形式。3.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问题, 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

创新意识。“喜新厌旧追求新奇”是读者的普遍心理。市场和读者都是动态的, 报纸必须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要在报纸定位的创新调整、结构安排的灵活优化、版面内容策划新颖、版面语言特色鲜明上多动脑筋。如果领导机关没有限制性的要求, 我们版面编辑要敢于打破常规, 在内容、形式和版面的包装等方面大胆创新, 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精益求精, 使版面赏心悦目, 具有视觉美感, 使读者易读、乐读我们的报纸。

舆论监督意识。报纸的舆论监督深受群众欢迎, 因为报纸的影响力, 更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可使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党报要弘扬主旋律, 不是说只能表扬, 不许批评,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优势, 不能丢掉, 但舆论监督要站在维护党和群众利益的高度, 本着建设性的态度, 考虑报道的后果和影响, 选择好角度, 把握好尺度。

具体到我们夜班编辑, 在选稿和编稿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影响河南形象的稿件要慎重选择;2.敏感问题不要盲目炒作, 要把握好一个度, 帮忙而不添乱;3.有重大时政新闻或进行重要主题报道时, 负面报道要从严控制, 少发或不发, 否则会与主题不协调。

法律意识。随着我国普法工作的深入, 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 作为法律宣传阵地的报纸, 首先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样板。编辑自身要树立法律意识, 一是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报纸正当的舆论监督权利;二是有法律敏感意识, 加强对批评性报道的核实、调查, 审慎处理涉及类似名誉权、隐私权的报道, 使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到位、更有实效、更有理有节。我们的编辑队伍中有许多人不是学法律专业的, 法律知识相对偏少,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不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加强对批评性报道的核实;2.工作之余看一些法律书籍;3.多关注一些因新闻报道不当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例, 从中汲取教训, 探索在关键时刻维护我们自身权利的方法和手段。

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人类社会的知识和信息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态势, 树立终身学习观是客观需要。我们编辑要善于学习, 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 充实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新闻业务素养。

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分工与合作 篇10

一、编辑工作分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策划与加工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对编辑素质的要求也不相同。策划编辑需要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信息灵通、社交面广、公关能力强;文字编辑则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较高的文化素养、广博的知识面。根据编辑的特长和优势分设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既可使策划编辑摆脱繁琐的案头工作,集中精力跑市场,抓选题,又能让文字编辑专心致志于案头工作,心无旁骛。

二、编辑工作分工后存在的问题

实行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分工,提高了编辑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到位,影响文字编辑工作积极性

出版社对策划编辑考核的指标是其创造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对文字编辑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其书稿加工数量的多少。图书创利、获奖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与精神荣誉一般属于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的精耕细作未能得到合理的回报。这种考核制度虽然充分调动了策划编辑的积极性,却导致文字编辑过于注重加工数量而忽视加工质量。

(二)职责不明,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互相依赖

部分出版社对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的职责在某些方面没有明确的界定,或是虽有明确的界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按章执行。策划编辑忙于市场调研、策划组稿、营销宣传,而忽视审稿。文字编辑不能充分领会策划意图,便标标字号、改改错别字与病句,草草发稿。职责不明、互相依赖的后果必然体现在不尽如人意的图书质量上。

(三)文字编辑加工的书稿往往与自己专业无关

策划编辑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确立了明确的选题主攻方向,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发展前景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策划工作的主动性决定了他会选择自己的优势策划选题。

而文字编辑工作则有其被动性,他所加工的书稿往往与自己所学专业没什么关系。因为出版社虽然是根据自己的主攻方向与出书范围配备相关专业的文字编辑,然而学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字编辑与策划编辑很难做到相互对应。在强调规模出效益的今天,选题策划往往呈现系列化、规模化的特征。这种需求使得不同专业的文字编辑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加工同一类书稿,顾不上考虑专业分工的问题。另外,由于图书市场变幻莫测,出版社的选题战略规划需根据市场做出及时调整,而编辑人员的调整绝非易事。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

文字编辑的加工工作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在考核中,文字编辑的工作与图书的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挂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图书质量。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将市场经济引入到出版社内部工作中来,让策划编辑有权选择文字编辑,并根据文字编辑所编图书质量确定其报酬,使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强文字编辑的责任心,更为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动力。

(二)明确职责,加强沟通与合作

出版社在管理中要对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并按章执行。策划编辑除了负责一切与策划有关的工作之外,在书稿加工前应先行审稿,对书稿进行宏观把握。策划编辑只有亲自审稿,才能发现书稿是否达到策划要求,书稿结构是否合理。同时,策划编辑要事先设计好图书版式,并与文字编辑就加工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充分沟通。

文字编辑在加工书稿时应养成勤查、勤问的好习惯。文字编辑在书稿加工过程中对任何疑点都不能轻易放过,要勤查工具书,勤与策划编辑联系,必要时直接与作者沟通。职责分明、积极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图书质量,还能够提升编辑的自身水平。

(三)文字编辑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有经验的老编辑大多成为策划编辑,文字编辑一般由刚参加工作的新编辑、转岗而来的校对人员和社外兼职人员担任。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学历,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编辑,仅会标字号、改错别字、纠正病句是远远不够的。

色差图像的数字图像拼接算法 篇11

图像拼接或者全景图像技术是指把同一场景的相邻之间有重合区域的一系列图片拼接成一幅宽视角的、与原始图像接近且失真小、没有明显缝合线的图片,以满足人们浏览全景图片的需求。该技术正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视频压缩、视频索引、目标跟踪[1]或者虚拟环境的创建。

目前,已经有许多算法都可以将同一场景图片中的重叠部分提取出来并且快速的拼接成为一幅全景图片,其中有许多算法可以得出令人满意的融合结果。MingShing Su等使用小波进行多尺度的融合[2],但是这种方法只是在重叠区域进行局部的融合处理,无法保证图像的全局自然。Anat Levin等采取梯度域的融合方法进行图像拼接[3],可以减少源图像间色差对融合结果的影响。但是以上这两种方法对于存在有明显色彩和亮度差异的图片,融合后的全景图像就会失真。因此,在进行图像拼接之前需要曝光校正。Pedro M.Q.Aguiar等直接计算和线性化的曝光校正之间进行迭代[4],从而进行图像的配准。Matthew Uyttendaele等把图像分为若干块[5],将每一块进行曝光校正,然后再把这些校正过的块进行融合。Aseem Agarwala和Anat Levin等在梯度域中进行拼接[6,7],从而避免了曝光的差异。M.Brown等将每幅图片的像素平均值乘以一个可令最小化误差函数最小的常量进行增益补偿[8]。

本文提出的方法主要针对存在明显颜色和亮度差异的一系列待拼接图片的拼接,得到一幅无明显拼接缝的全景图像。通常图像拼接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图像配准、图像对齐和图像融合。但是,对于存在明显色差的图像,若直接进行拼接计算,得到的融合图像存在明显的拼接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原图像进行色彩校正。计算相邻图片间的色彩校正参数和每个彩色通道的全局色彩调整参数,选择适合的颜色和亮度,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色彩校正。然后,对图像进行配准计算。图像拼接中一个关键技术是图像融合,即将一系列图像融合为一幅全景图像并且肉眼看不到图片间的拼接缝。本文采用基于余弦关系变换的加权融合算法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最终的全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于存在色差的图片序列可以实现无缝快速的拼接,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图像的色彩和亮度。

1 色差图像的图像拼接算法

本文算法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计算色彩校正参数和全局调整参数,对待拼接的图片进行色彩校正;然后使用SIFT和RANSAC算法进行图像配准;最后,根据对融合速度的要求,选择0-1加权融合算法或平均值法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拼接图像。

1.1 色彩和亮度校正

在实际获取图片的过程中,由于拍摄时间的不同和曝光强度不同,所得到的相邻的待拼接图像之间的亮度和色彩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若不进行色彩校正,将会导致拼接后的的图像存在肉眼可见的拼接缝,直接影响拼接图像的效果,可以清晰地看到待拼接图像中存在的色差导致拼接后的图片也有很明显的拼接缝,这时就需要对原图像进行色彩的校正,从而提高拼接效果。

本文的例子中原图均是两幅图像的拼接,但是此算法同样适合于n幅图像的拼接。假设有n幅待拼接的图像P1,P2,…,Pi,…,Pn,假设Pi-1和Pi是相邻的两幅图片,Pˉi-1和Pˉi是这两幅图片中重叠的区域,c∈{R,G,B},i=1,2,⋯,n,则图片Pi的色彩校正参数αc,i可由以下公式得到:

式中:M是指相邻图像的重叠区域;Sc,i-1(s)是指图像Pˉi-1中的像素点S的像素值;Sc,i(s)是指图像Pˉi中的像素点S的像素值;γ是指参数,通常设定为2.2。对于待拼接的第一幅图片P1,设定αc,i=1。为了避免图像色彩过饱和,又设定一个全局调节参数gc,用来调整整个待拼接序列的色彩值。需要计算彩色图像R,G,B三个通道的调节参数gc,则要使图像i的c通道的调节参数αc,igc尽量的接近1,那么有最小二次方程:

结合方程(1),将方程(2)求导等于0,可转换成以下方程:

得到色彩校正参数αc,i和全局调节参数gc,那么可以对图像Pi进行色彩校正:

式中:Sc,i(s)是指图像Pi在通道c∈{R,G,B}上在像素点p的像素值。

可根据图片使用场合的不同和个人的喜好,在色彩校正时调整参数,选择适合的拼接效果。

1.2 图像配准

每幅图片都有其确定的SIFT特征点,这个特征点包括尺度空间极值、特征点位置、特征点方向和特征点描述符。

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9]是David G.Lowe在1999年首先提出的用于目标识别的一个方法,首先对两幅图像进行尺度和灰度空间检测,确定关键点位置和所处尺度,然后,用关键点邻域梯度的主方向作为方向特征生成关键的SIFT特征向量进行匹配,但是这种算法仍然存在误匹配。2004年,Lowe提出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使其对尺度、旋转、亮度、仿射、噪音等都具有不变性。

用最近邻算法(NN)对图像间的特征点进行匹配。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特征点的最近邻距离与次近邻距离的比值来判断特征点间是否匹配,取一个阈值,如果低于该阈值则认为特征点间匹配。NN方法的关键是搜索特征点的最近邻和次近邻。如图2所示。

由于特征点提取时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提取出的特征点会比求解方程式所需的多很多,另外,自动提取和匹配得到的匹配特征点集合中也难免存在误匹配点或伪匹配点,由于引起误匹配点存在的原因是特征检测算子把图像的某一部分错误地认定为特征,一般的参数估计等方法都不能将其排除,因此需要一种容错能力很强的算法来优化特征点集合,所以本文中使用估计算法RANSAC[10]。

RANSAC的基本思想是,在进行参数估计时,不是不加区分地对待所有可用的输入数据,而是首先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出一个搜索引擎,利用此搜索引擎迭代地剔除掉那些与所估计的参数不一致的输入数据,即所谓的误配点,然后利用正确的输入数据来估计参数。

图3是经过RANSAC算法提纯之后的配准点。

1.3 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技术是将配准后的图像序列进行拼接、增加图像信息量并消除接缝的过程。由于之前已经进行图像的校正,减少了待拼接图像的色差,这使得图像的融合更加简单。

本文采用加权平均的融合算法[11],使光强或颜色逐渐过渡,以避免图像的模糊和明显的接缝。本文选取0-1加权融合算法,在重叠区域中,权重函数d1由1渐变到0,d2处由0渐变到1,由此实现了在重叠区域平滑过渡。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重叠部分由前一幅图像慢慢过渡到第二幅图像,即将图像重叠区域的像素值按一定权值相加合成新的图像。假如f1,f2分别表示两幅待融合的图像,d1(x),d2(x)为加权函数,f表示融合后的图像,那么有:

这里,权重函数满足d1+d2=1,0

0-1加权融合算法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融合效果,但是对于较大图片的融合,采用0-1加权融合的算法消耗的时间过长。例如,本文试验在频率为1.73 Hz的处理器、内存为2 GB的电脑上运行,对于1 000×700的图片拼接,需要时间为72.281 s。此时,本文采取更加简单快速的平均融合方法,即d1和d2均取值为0.5。此时1 000×700的图片在同一台电脑上运行的时间为36.8 s,明显提高了运行速度。但是平均融合算法可能会使融合图像出现明显的带状瑕疵。

比较0-1加权融合算法和平均融合方法,平均融合方法更加快速,但是融合效果可能存在瑕疵;0-1加权融合算法得到的融合效果更好,但是融合速度相对较慢。可以根据对融合质量和速度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融合算法。

2 拼接结果

本文针对有明显色彩和亮度差异的图片,提出了一种图像拼接算法。图4(a)是存在色差的原图像的拼接,由于原图像存在色差,导致融合后的图像有明显的拼接缝,严重影响了拼接效果。图4(b)是进行色彩校正后的图像的拼接,色彩校正之后,两幅图像间的色差有了明显的改善,融合后的全景图像效果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自动拼接算法,该方法对于存在严重色差图像的拼接有良好的鲁棒性。对于获取的待拼接图像进行色彩和亮度补偿,得到适合色彩亮度一致的待拼接图像,并调整参数选择需要的亮度值。提取待拼接图像的SIFT特征点,采用最近邻算法进行特征点配准,进一步地采用RANSAC算法对配准点去伪运算,实现图像的准确配准。由于之前已经进行图像的校正,减少了待拼接图像的色差,这使得图像的融合更加简单。本文采用0-1加权融合算法和平均融合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图像融合。平均融合方法更加快速,但是融合效果可能存在瑕疵;0-1加权融合算法得到的融合效果更好,但是融合速度相对较慢。可以根据对融合质量和速度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融合算法。由于SIFT算法计算量大,因此本文提出的拼接算法需要更多的内存和运行时间。未来的图像拼接可以改善图像配准算法以节省内存和运行时间。

注:本文通讯作者为易子川。

摘要:针对有明显色彩和亮度差异的图片,在进行传统的图像拼接后,会产生肉眼可见的拼接缝,严重影响拼接效果。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存在色差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计算相邻图片间的色彩校正参数和每个彩色通道的全局色彩调整参数,选择适合的颜色和亮度,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色彩校正。其次,引入SIFT和RANSAC算法,实现了图像的准确配准。最后,采取0-1加权融合算法和平均融合算法结合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最终的全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已经进行图像间的校正,减少了待拼接图像的色差,使得图像的融合更加简单。该算法对于存在色差的图片序列可以实现无缝快速的拼接,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图像的色彩和亮度。

关键词:图像拼接,色彩校正,SIFT,图像融合

参考文献

[1]Jin J S,Zhu Z,Xu G.A stable vision system for moving vehic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 Transport Syst,2000,1(1):32-39.

[2]SU M,WANG W H,CHENG K.Analysis on multiresolution mosaic imag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4,13(7):952-959.

[3]LEVIN A,ZOMET A,PELEG S,et al.Seamless image stitching in the gradient domain[C]//Proceedings of 2004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Prague,Czech Republic:ECCV,2004:377-389.

[4]AGUIAR P M Q.Unsupervised simultaneous registration and exposure correction[C]//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S.l.]:IEEE,2006:361-364.

[5]UYTTENDAELE M,EDEN A,SZELISKI R.Eliminating ghosting and exposure artifacts in image mosaic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S.l.]:IEEE,2001:509-516.

[6]AGARWALA A.Efficient gradient-domain compositing using quadtrees[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Proc.SIGGRAPH),2007,26(3):941-945.

[7]LEVIN A,ZOMET A,PELEG S,et al.Seamless image stitching in the gradient domain[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4,3024:377-389.

[8]BROWN M,LOWE D G.Automatic panoramic image stitching using invariant fea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07,74(1):59-73.

[9]LOWE D G.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04,60(2):91-110.

[10]Fischler M A,Bolles R C.Random sample consensus:a paradigm for model fitting with applications to image analysis and automated cartography[J].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Machine,1981,24(6):381-395.

上一篇:化学镀Ni-Cu-P下一篇:给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