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服务

2024-09-09

编辑服务(通用10篇)

编辑服务 篇1

摘要:本文阐述了广播服务资讯类节目与其他新闻节目的不同之处, 从资讯归类、新闻延展、节目编辑风格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新闻的服务性和服务的新闻性, 对资讯类节目质量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务资讯类节目,服务性,新闻性,编辑技巧

新闻资讯类节目和生活服务类节目是广播常见的两种节目类型, 而服务资讯类节目则是两者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节目样态。一方面, 相较于普通的新闻节目, 服务资讯类节目更强调内容与百姓生活的贴近度;另一方面, 与集中关注健康、美食、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普通生活服务类节目不同, 服务资讯类节目要求根植于新闻, 对节目内容新鲜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 服务资讯类节目常常既可以看成是侧重于服务的新闻资讯类节目, 也可以看成是以新闻为主体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正是这样的特性, 使服务资讯类节目拥有独特的编辑规律和技巧。简单来说, 服务资讯类节目就是要把新闻的服务性和服务的新闻性辩证地结合起来。

新闻的服务性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但是要真正把握好却并不容易。严格来说, 新闻的服务性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我们很难“一刀切”地把新闻简单划分成“有服务性的”和“没有服务性的”。因为新闻资讯作为信息消费品, 对于受众来说或多或少都包含一定的服务性。服务资讯类节目在报道新闻时, 关键在于把好“度”:怎样界定哪些新闻可以用, 哪些新闻不适合用?怎样判断哪些新闻可以用长一点, 哪些新闻则需要适当精简?怎样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或强化新闻的服务性?

至于服务的新闻性, 个人认为, 就是要尽可能让服务资讯来源于新闻或根植于新闻。服务资讯类节目的内容不能只考虑“实用性”, 更要注意“鲜活度”和“时效性”。尤其不要将“新闻”和“服务”人为对立, 在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刻意排斥新闻内容。

具体来讲, 在编辑实践中, 我们应当如何结合好新闻的服务性和服务的新闻性呢?结合几年来编辑早间服务资讯类节目的经验, 笔者总结了一些基本的编辑思路和技巧, 与大家分享。

一、准确归类

依据服务性的大小, 新闻资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与百姓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新闻资讯, 如气象、交通、物价、旅游、教育、财经新闻等。这类新闻多数本身就是服务信息, 往往稍加编辑就可以直接用在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另一类是与百姓生活间接相关的新闻资讯, 如政府公布的民生类新政、质监部门发布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的各类突发事件等。这些新闻的共同特点是与百姓生活的相关度高, 但本身更侧重于新闻事件的叙述, 需要进行加工延伸, 才能突显服务性。最后一类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系或相关度很小的新闻, 如时政新闻、文体新闻、社会趣闻等。这类新闻在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地位比较特殊, 该如何取舍, 又该怎样呈现很重要。笔者认为, 这类新闻在选稿上应遵循受众“应知必知”或“新鲜有趣”的标准;在呈现上, 则应以简洁明快的简讯为主, 既满足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需要, 也要把控好度, 不至于影响节目生活服务的整体风格。

二、善于延展

延展是新闻编辑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在服务资讯类节目中, 对新闻进行延展引申的主要目的是突出新闻本身的服务性。正如前文所述, 部分新闻虽然民生关联度很高, 但是本身可能更侧重对新闻事实的报道, 而不是为百姓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这类新闻特别需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 对其服务性进行深度挖掘。例如, 有一篇稿件讲述采访记者在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车辆检测重点实验室参观时的见闻, 其中有关汽车碰撞实验中内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特别是关于儿童的部分, 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前不久有关儿童安全座椅质量的报道。于是在对原稿进行剪辑后, 笔者重写了导语, 特别突出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内容:“现在带孩子开车的家长很多人嫌麻烦都不给孩子系安全带, 更别说安全座椅了。可是您知道, 汽车发生碰撞时, 一个体重仅10公斤孩子会受到多大的撞击力吗?让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车辆检测重点实验室的专家来告诉您……”这样一来, 一则普通的新闻稿马上就拉近了与听众, 特别是与孩子家长的距离。紧接着, 在报道后, 我们还配发了一则生活提醒:“您看一个小小的细节常常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所以家里有孩子的车主千万别忘了给车子配上安全座椅。其实, 给孩子配安全座椅也有讲究……”至此, 一则普普通通的见闻式新闻报道就变身为一则生活服务类新闻了。再如, 高考第一天, 一则报道以网上流传的“高考前家长慎说10句话”为由头, 请心理学家详解家长考前如何鼓励孩子。我们就以这篇报道为基础, 进行了扩充, 从高考期间家长如何为学生们做出营养美味的早餐, 到考试期间孩子们着装的注意事项, 考试需携带物品的清单, 再到如何正确处理赶考路上遭遇的突发情况, 最后还对高考期间各科目的答题技巧进行了简要汇编。经过这样的延展, 一则高考报道变成了一个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高考生活提醒板块, 不仅很应景, 服务性也更强。

三、把握风格

关于服务资讯类节目的编辑风格, 笔者认为应当把握好三个关键字。第一个关键字是“轻”, 就是要轻松简洁, 点到即止, 不要过多纠缠。我们编辑新闻节目常常习惯就一则新闻深耕细作, 又是加背景, 又是配点评, 通常这样的新闻会给人感觉更有分量。但是, 这样的编辑风格却并不适用于服务资讯类节目, 服务资讯类节目的编辑应该追求“短、平、快”, 长稿件要尽量截取最有服务价值的新闻点报道, 或者考虑化整为零, 拆分成多篇短稿件, 一事一议。第二个关键字是“清”, 就是稿件编辑要清楚明了, 一说就懂, 尽量避免各种绕弯弯。新闻稿件出于严谨, 经常要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交代、解读和分析, 这些过程在服务资讯类节目中则要尽量避免, 有可能的话就略过过程直奔结果。有两句话、三句话说不清楚的, 宁可不要。第三个关键字是“亲”, 就是编辑语言要有亲和力, 让听众感觉亲切自然。其实, 这个要求对于纯新闻节目也同样适用, 只不过对于服务类节目, 这方面的要求更高, 语言要更软。新闻稿前多留悬念, 新闻稿后要多加提醒, 尽可能在语言上配合主播, 形成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

编辑服务 篇2

文献综述 汽车4S店售后服务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在跨入汽车社会的同时,各种售后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根据2010年腾讯汽车新车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售后服务水平低、保险服务差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最头痛的事。在针对售后服务的调查中,“维修收费的合理性”成为2010年新车消费者最不满意的项目。在汽车产业链中,汽车产品主要的获利并不是来自经销商整车销售而是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汽车流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涵盖了汽车销售以后有关汽车的质量保障、索赔、维修保养服务、汽车零部件供应、维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指导、市场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内容。作为支撑汽车销售的有力支柱,汽车售后服务将逐渐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商机。对汽车企业来讲,售后服务不仅仅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具有直接的经济利益。

本论文将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知识,针对汽车售后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提高企业实际工作绩效。售后服务概念界定 1.1 服务的内涵

有关服务的概念在理论上一直在不断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的几种:1960年,美国服务市场营销学会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1963年,著名学者雷根的定义是“直接提供满足交通、房租或者与有形产品或其他服务信用卡一起提供满足的不可感知活动。”1974年,斯坦通指出“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无形活动。它向顾客或者工业用户提供所需的满足感,它与其他产品销售和其他服务并无必然联系。”1983年,莱特南则认为“服务是某个中介人或机器设备相互作用并为用户提供满足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1990年,格鲁诺斯为服务下的定义是“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产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1993年,艾德里安?佩恩将服务定义为“服务是一种涉及某些无形性因素的活动,他包括顾客或他们拥有财产的相互活动,它不会造成所有权的更换。菲利普?科特勒指出一项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一项活动或利益,它本质上是无形的,并且不产生对任何东西的所有权问题。它的生产可能与实际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6583一IS08402将服务定义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仅要求物质上的拥有,更追求高层次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渴望受到尊重和重视,这种心理正是通过服务来得到满足。

1.2 服务营销的内涵

服务营销学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John Rathmal 1969认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John Rathmal提出视服务营销学为市场营销学的衍生还不够,必须认清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区别才使服务营销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朱险峰(2002)认为服务营销是指“依靠服务质量来获得顾客的良好评价,以口碑的方式吸引、维护和增进与顾客的关系,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这里所说的顾客是“潜在顾客”、“顾客”、“长期顾客”和“支持者”的统称。传统营销具有短期性、不特别重视服务、关心产品质量本身、侧重于营销人员、注重单次销售、对顾客的承诺有限、比较容易、部分相关单位、在服务方面比较被动的特点。与传统营销相比,服务营销具有长期性、强调服务、关注全过程的服务、全员性接触、注重于留住顾客、较多的承诺、相对困难、整个组织、注重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而且它的成功在于面对竞争能够继续保持这些附加价值。

1.3 售后服务的内涵

丁卓2007认为售后服务是指产品售出后,生产企业为保证产品能够正常使用而向用户提供的各方面的服务。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技术密集的现代化运输工具,也是一种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走机械,它是靠运动实现其功能的,各零部件在使用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磨损和老化,使用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汽车售后服务的特殊性。

2汽车售后服务的相关研究 2.1汽车售后服务的必要性

21世纪,在国际汽车工业竞争中,服务将成为独特的、超值的工程产品,成为汽车工业竞争取胜的关键之一。通用、福特、丰田等公司都在提出由制作企业向消费服务企业转变,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这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研究中国汽车企业售后服务质量的实践还没出现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从经营关系上讲,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应该是一体的,但目前,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是脱节的,这种脱节是汽车售后服务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首先,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还不是一种很紧密的关系,而仅仅是一种经济利益行为的供销关系。其次,厂家与经销商的脱节和由此造成的汽车销售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是售后服务不尽人意的一个原因,这主要表现在销售过程中及相应的服务纠纷上。再有,售后服务不尽人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售后服务与经销商及厂家的脱节。但是售后服务能为制造商带来比产品销售还多的利润,所以汽车售后的发展是必然的。

2.2 有关汽车售后服务的内容

汽车售后服务业务是指汽车零配件产品从出生到变成废品期间,为维护该产品正常使用而采取的有关活动。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的出现是市场竞争所致,也是汽车营销中的一种手段。汽车售后服务作为汽车营销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近几年也在大力发展配件、保养、维修等综合化产业。

由于汽车有消耗品的特点,顾客对其保养、维修都十分重视。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的售后服务如果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既有制造业的特点,又有服务业的特点:既有自己独立的利润,又有与销售部门共同的链式利润。汽车服务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汽车产品批发和零售、售后服务、维修、二手车经营、加油、洗车及美容、客流运输、物流、金融服务、保险、出租和租赁、信息咨询、汽车媒体、停车、汽车检测、汽车导航信息服务等。汽车服务既具有服务业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又有制造业留下的种种痕迹。2.3 有关售后服务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程艳分析了目前汽车售后服务的现状,提出应从服务标准、服务人员素质、发展连锁经营、网络服务、控制零部件的质量和成本方面着手完善汽车售后服务。伴随着汽车业竞争的加剧,产品和价格的竞争空间越来越小,产品的同质化使企业间的差异与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单靠产品本身已无法维持企业的长期优势,服务己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汽车售后服务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国外对售后服务的理论研究虽已相当丰富,但主要集中于合资、合作的谈判和合资公司经验的积累上。对中国汽车企业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则更少之又少。现有的针对多内汽车市场的研究,仍局限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关于汽车售后服务问题的讨论逐渐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也有许多关于汽车服务方面的讨论和研究,但这些讨论话题绝大多数是客户满意度调查研究及汽车服务行业应如何规范和发展等方面展开的。这对汽车企业售后服务工作的指导作用相当局限。在目前汽车企业服务战略观念普遍形成和缺少专门的可靠的战略执行方案的情况下,以服务营销的理论对汽车企业售后服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决定了汽车售后服务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虽然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相对的售后服务却没有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使其相对于落后,体现了其需要发展的迫切性,以及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本人认为该行业的发展滞后性,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问题会更加凸显,其体系的发展前景以及采取措施上有待研究和发掘。本研究将以慈溪市瑞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瑞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研究,深入了解江淮汽车在面对售后市场快速发展的现状下如何面对市场变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并且希望本研究能给汽车经销商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浅谈高校出版社编辑的服务情怀 篇3

一高校出版社的服务精神

高校出版社,其基本的定位是为大学服务,而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出版社从事学术出版,是高校出版社与生俱来的使命。

学术出版对大学的意义,其重要性就像现代大学之于现代社会一样,不必多言。重庆大学出版社提出的“一主两翼”的方针,即以出版教材、学术专著为主,以出版反映新兴科学技术和时代特征的图书为两翼,正是高校出版社服务精神的体现。现代中国大学之父蔡元培先生是从学术兴国、学术立校的高度来看待学术的。蔡元培曾说:“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地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20世纪,更要依靠学术。所以,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这体现了中国大学对学术理念的自觉追求。中国大学对学术理念的自觉追求,同样深深影响了中国大学出版社对学术理念的追求。尽管现在中国的高校出版社实行的是自谋生路的出版体制,但绝大多数大学出版人自觉地将学术出版视为大学出版的立身之本,出版了很多优秀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著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高校编辑对服务精神的诠释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出版社,而一流的高校出版社更需要母体大学的支持和滋养;高校出版社应该成为母体大学教学与科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高校出版社办得如何,对母体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美誉度有重要影响……这些观点,已逐步成为各高校领导和出版社员工的共识。高校编辑作为高校出版社服务精神的实际践行者,更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和建设方面负有的社会责任,并在出版活动中实践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来自大学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身意识和人文精神,也来自出版的文化属性,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社会出版社在文化建设上同样负有责任,但是高校出版社,作为大学介入出版的产物,在文化建设上有着高度的自觉。

随着图书市场专业化向纵向发展,高校出版社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商品的本质特征,成为一种商品了。图书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带来非价格竞争的比重越来越加大。服务,作为非价格竞争的一个单独要素被予以重点考虑了。在同等价格、同等品质的前提下,出版服务就成了出版商实施差异化战略、创建比较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砝码。作为高校编辑,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读者绝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消费者,因为出版物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特殊商品。这就要求作为生产者的编辑从策划选题开始,到组稿、制作加工,一直到后期的宣传销售和读者反馈调查,都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面对目前读者越来越多的服务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创造出新的图书品牌,而且还要有创新地超前地服务。这些新的图书品牌和创新服务的推出,必然会使出版社和客户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版企业的服务也能在创新中得以提升。

三编辑服务精神与个人素质的提高

如何服务社会,是高校出版社每个成员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一要通过不断的刻苦学习来加强自己的出版专业知识、技术,熟悉出版市场与行情,不仅要做到有形的服务,而且还要在思想上为客户做到无形的服务。二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还要养成遇事习惯,并注意与不同层次的顾客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期对自身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三要有奉献的服务精神,不以个人的利益得失为服务的准则,而要以出版社的整体利益作为我们提升服务的出发点和行事的准则。四要具备超前、参与和责任意识,在选题策划时,发掘、引导作者;在审阅稿件时,编辑要以合作者的身份从编辑角度为作者提供帮助,完善作者的稿件或为作者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难题;在加工作品时,编辑要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作品的内涵。

编辑服务 篇4

在确定科技论文具有科学价值可以发表的情况下, 编辑加工质量是决定科技论文质量的关键。

做为科技期刊的编辑, 如何才能编辑加工出优秀的科技论文, 在编辑加工方面不断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 纵向编辑与横向编辑并用是全面提高科技论文质量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

一、运用纵向编辑方法, 完善科技论文结构

所谓纵向编辑方法, 是指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 主要针对科技论文的结构, 以构建框架, 完善结构为目的的编辑方式。

(一) 纵向审阅, 纵向编辑加工, 依次确定并修改科技论文的结构

科技论文的结构是文章的主体框架, 也是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应首先把握的主线。主线条不完整、不流畅的论文一定不是好论文。从结构上看,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依次应包括题目、著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编辑拿到一篇稿件后, 首先要对其进行纵向的审阅和编辑加工, 即从论文的题名到参考文献, 粗线地修改、完善论文结构, 使其完整、流畅, 而又精炼。

(二) 纵向审阅, 纵向编辑加工, 修改确定科技论文正文分级目录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 也是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应重点把握的部分。正文通常占有论文篇幅的绝大部分, 必须层次分明, 论证有序。这就要求正文必须有一个严谨、有序、缜密的分级目录。否则, 论文就会松散而凌乱, 也一定不是好论文。从结构上看, 正文的目录依次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等。编辑拿到一篇稿件后, 在确定好文章的结构后, 还要继续对其正文进行纵向的审阅和编辑加工, 首先要对一级目录进行修改和完善, 使其层次分明, 简明扼要;其次, 同样再对二级目录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 同样地, 再对三级目录进行修改和完善, 直到最后一级目录修改、完善完毕。

二、运用横向编辑方法, 完善科技论文内容

所谓横向编辑方法, 是指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 主要针对科技论文的内容, 以突出主题, 完善内容为目的的编辑方式。

在充分运用纵向编辑法对论文的结构和正文的各级目录修改、完善后, 就可以运用横向编辑的方法, 横向审阅, 横向编辑加工, 循序渐进地依次对科技论文各要素的主要内容进行精细的修改和编辑加工。科技论文的要素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 应重点把握的部分。论文的要素决定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主要通过各要素来体现。编辑拿到一篇稿件后, 在对其结构进行纵向编辑完毕后, 只有充分运用横向编辑法, 对其题目、著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要素, 进行精细的审阅和编辑加工, 精心修改并完善相应的内容, 使之完整、突出, 阅读通畅, 才能很好地完成整篇论文的编辑加工工作。

(一) 对于“题目”的编辑和加工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点睛之处, 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高度概括和提炼论文的核心。科技论文的题目非常重要, 它是对具体科研成果精华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吸引并指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因此,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短小而且精炼。编辑在工作中应把握简洁的原则, 仔细推敲。一是要用最简洁、最精炼的词语表述科技论文的核心内容, 修改并完善作者自定的论文题目。二是确定的论文题目应求短不求长。一般地, 科技论文的中文题目的字数应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 外文题目的实词数应控制在10个以内。如果某一论文使用简短的题目不能全面表述该论文的核心和精华, 可以使用副标题来进行补充说明和表达。

(二) 对于“作者”的编辑和加工

作者是实际参与研究工作, 并在该论文构思及撰写方面起主要作用的研究人员, 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编辑在工作中应依据求实的原则, 对于两个以上的作者, 要认真核对, 逐一确定。一方面, 科学技术论文应采用作者的真实姓名, 不能使用笔名;另一方面, 对于对论文作出贡献的多个人员, 要按照其贡献大小顺序排序, 依次署名;同时, 为防止重名现象造成的诸多不便, 还应明确标注出相应作者完成研究工作所在单位的名称, 或者是其所在的工作单位名称。

(三) 对于“摘要”的编辑和加工

科技论文的摘要主要体现相应科研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是对科研核心成果的概括性的表述, 在论文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摘要”可以使读者不阅读论文, 就能快速获取该论文的核心内容, 事半功倍。编辑在工作中应依据概括和精确的原则进行编辑加工。首先, 要使用减法。一是要删掉已经成为学科常识的内容;二是要删掉图和表, 以及读者难于理解的简称、缩略语、代号等。其次, 要把握以下要点:一是摘要中不要简单地重复文章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二是按第三人称的写法编辑和修改摘要内容, 不能用“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三是要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

(四) 对于“关键词”的编辑和加工

关键词是词或词组, 是能表达科技论文主题概念的专业术语。编辑在工作中, 一是要确保关键词必须是词或词组, 同时, 必须要保证所选用的关键词为论文主题概念的专业术语;二是要确保关键词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要在充分地进行纵向、横向阅读并编辑正文的基础上, 依据论文的题目和摘要确定论文的核心内容, 再选定能突出论文内容的主题词或词组作为该论文的关键词。

(五) 对于“引言”的编辑和加工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始, 又称前言、序言、概述, 应简明扼要地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分析在相关领域, 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对于相同课题或相近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阐明论文的预期研究结果及意义等。编辑在工作中应注重把握“言简意赅, 重点突出”的原则。首先, 要以简短为先。一是与该论文有关的已有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成果一定不要再赘述;二是历史渊源和立题过程不宜大篇幅地表述;三是引言不要等同于摘要, 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四是引言不要分段论述, 不要有列表、插图和数学公式的证明等。其次, 要以突出为重, 着重突出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重点突出论文的研究程度和成果。

(六) 对于“正文”的编辑和加工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关键和重要部分, 是著者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具体体现, 是科技论文编辑加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依据已经修改完善了的各级目录, 逐级、有序地细心编辑加工。

科技论文的正文应保证既语言流畅, 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既要有理, 又要有据, 要用充分的论据说明相应的论点或观点。编辑在工作中, 要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先字后表再图。能用文字论述清楚的, 应首先用文字进行阐述, 用文字论述比较困难或比较繁琐的, 再用表进行表述, 最后采用图进行表述;二是要以法为据。正文中涉及到的长度、重量、体积及各种计量信息和相应的单位, 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选用;三是要以科学为本。要尊重科学, 在正文中出现的有关数据, 要确保是经过试验、观察、分析和处理而得出的数据, 不能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四是要“明媒正娶”。正文中借用或引用的资料, 一定要标明出处。

(七) 对于“结论”的编辑和加工

结论是作者传达自己欲向读者表述的主要意向, 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 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的问题。编辑在工作中, 要把握真实和应用性原则。一方面, 编辑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多方核实, 确保论文的结论是科学的和真实可靠的;另一方面, 在结论中还要说明成果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以使该研究成果与实际接轨, 实现其应有的应用价值。

(八) 对于“参考文献”的编辑和加工

参考文献主要是向读者表明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所查阅的有关资料, 以及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它反映该研究的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成果作者的尊重。编辑在工作中, 一要使用正确格式。按照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任选) 。二要注意字号大小和位置。一般地,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即可。

三、纵横编辑并用, 提升科技论文的品质

孔子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 篇5

孔子的编辑活动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整个社会"礼乐崩坏",孔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面对这种令人不安的社会形势,没有像有些看破红尘的知识分子如长沮、楚狂接舆、荷丈人等一样,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积极地四处奔走,为使天下重回太平穷尽毕生精力。他有一种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曾对子路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来改变它了。)他向统治者游说要对人民施仁政,主张重视人民,反对各种无德无道不仁不信不义的行为,并主张克己复礼,以至办学授徒等,无不围绕着使天下重现太平盛世的根本意向。这种坚定的、积极的、较系统的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思想,成为孔子编辑活动中始终如一的指导思想。

孔子具体的编辑工作一般认为开始于公元前484年,即孔子68岁的时候。是年,齐师伐鲁,孔子的弟子冉求带鲁军力战退敌。季康子问他是怎样学会作战的,冉求说是从老师孔子那里学来的,遂荐孔子于季氏。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归鲁。可以说是荣归故里。但鲁国仍不能接受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政治思想,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再求仕,自此,孔子结束了访问列国诸侯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专心从事教育和文献编辑整理工作。

《庄子·天运》篇载孔子的话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的编辑活动,主要是对"六经"的整理编订。下面分别记述。

《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认为《诗经》305篇是孔子从古诗3000多篇中删选出来的,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季札在鲁国观周礼,各章内容已与今天流行的《诗》相似,那时孔子尚在幼年;而《论语·为政》曾记孔子之语,说"《诗三百》",可见《诗经》在孔子之前已具现在的规模,故此说不可信。从论语上看,孔子常对《诗经》加以评论和解释,重视《诗经》在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交际上的重大作用。除了评论和解释,据考证分析,孔子对《诗经》的编辑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删掉了重复的篇章,这就是司马迁说的"去其重"。孔子搜集整理到《诗经》流传到各国的抄本(版本),又参照各个抄本,进行校勘核对,删去重复,成了现在的样子。其二,按乐曲的正确音调,进行篇章上的调整,《雅》归之于《雅》,《颂》归之于《颂》,"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使不紊乱而各得其所。

《书》。《尚书》是我国上古誓、诰、命、谟等记言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它又分为《今文尚书》(35篇)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又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其原始篇章在孔子之前已经成书。孔子编辑之前四处搜访,搜求到3000多篇,"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也有不少重复,有一些神怪故事,孔子加以编辑整理。《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也指出孔子对《尚书》通篇做过编辑工作。

《礼》。指"三礼"(《仪礼》、《礼记》、《周礼》),是记载礼节仪式和后儒汇集而成的孔子及其后学传述礼制、论说礼义的著作。孔子对《礼》也的确下过工夫,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对夏、殷、商三代的礼做过一番比较研究,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他认为周礼吸取了夏、殷二代的经验和长处,是比较完备的。所以说:"吾从周。"可见,至少有一部分礼是经孔子整理、著录的。所以司马迁说:"《礼》、《记》自孔氏。"

《乐》。《乐》是与礼相配为用的,诗、礼、乐三者关系密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爱好音乐,闻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在《论语》中评乐的地方很多,而且相当内行,他亲自编辑整理乐曲应该是可信的。可惜今已无传,有学者甚至认为"乐本无经"。但司马迁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对乐典的编辑活动是的确有过的。

《易》。《周易》是一部占卜书,今传《周易》包括本经和易传两部分,本经即六十四卦卦象及卦辞,易传指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成书时间大约在西周晚期。故非孔子所做。孔子晚年学过《易》,《史记·孔子世家》称其"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据《论语》中记载,孔子也多次给弟子讲过《周易》,在教学过程中有过一些编辑加工。

《春秋》。《孟子》说"孔子作《春秋》"。其《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体史书,后经孔子整理、修订,成为取其义以行褒贬的著作。纪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于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242年,简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等活动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历史的看法。如据《公羊传》讲,鲁《春秋》原文有"雨星,不及地尽而复"。由于事涉怪诞,孔子编《春秋》时不予记载,只将"雨星"改为"星陨如雨"以结尾。可见孔子将旧史原文加以修订,将自己的看法加了进去。

总的说,孔子的编辑活动主要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过一番搜访、修订、整理、校勘等编辑工作,编辑整理成"六经",以后儒家世代相传,奉为经典,保存了我国春秋以前的重要文化遗产。

孔子的编辑思想

从孔子的编辑活动可以看到,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对"六经"的编辑而非著述,正如他自己所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通过"六经"的编辑将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并成为后世理解、认识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点,所以司马迁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可以说其编辑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已超过著述了。孔子在编辑活动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编辑思想。

(一)有明确的编辑宗旨

孔子编书是在明确的编辑宗旨指导下进行的,他希望通过教材的编选,文字的加工,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留给后世明君效法,同时,作为教材传授给弟子,希望培养出一批合乎自己理想的从政人才,继续完成自己的未竟事业。

面对春秋末年动荡的社会局面,孔子打算通过恢复周礼、加强周天子统治的这种"施仁政"方法加以解决,而他的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编辑活动中。

如孔子评选《诗经》有一重要原则,即"取其可施于礼义者"。有些诗句,虽然字面上或事实上与孔子的这一宗旨看似无关,在孔子的理解里却也是"仁"的内容。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本是描述美人的诗句,意思是说,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微微地笑着,眼角留神地看着,像白绸上画的花卉一样美啊",孔子在和子夏的对话中,却把白绸(素)比作"仁",把花卉(绚)比作"礼",结论是"礼"在"仁"后,等等。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孔子这样牵强附会地解释,如果不是他重视诗教,也许我们今天不一定能看到两千余年前的生动活泼的社会面貌、风俗人情以至青年男女爱怨的内心感受,享受到文学的美感呢!

而在编写《春秋》时,孔子主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按自己的主观意向"笔则笔,削则削",在客观叙事的形式下隐寓褒贬,从而达到"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的效果。

孔子编书的另一个较为主要的目的是教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儒家政治理想的合格的从政人才,他不但要向学生灌输儒家的道德标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在教授《诗经》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希望学生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具体的政治本领,博物多识,善于辞令。如《论语·子路》中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些思想其实也贯穿于他的编辑活动中。

这里还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孔子作为编辑目的之一的教学是成功的,他的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文才技艺,而且遵从他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观点,他的学生边学习边从政,的确出了冉有、子路等几个较成功的参政人物。可以说是他的编辑生涯中的一项很大的成功。

(二)科学的编辑方法

孔子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较为科学的编辑方法。

其一,广泛搜集材料。科学是从详细地占有材料开始的。孔子一开始就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严肃对待,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说由于留存到今天的文献不足,如果要是足的话,孔子都会设法征集它们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到处搜集资料,搜集的成果是辉煌的,如搜集到《诗》3000余首,最后编定为305篇的《诗经》;得三皇五帝书3000余篇,对其"芟夷烦乱剪裁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最后编定为100篇的《尚书》;得"百二十国宝书",最后编成了流传至今的《春秋》。

其二,"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平时"不语怪力乱神",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如《易》,本来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孔子尽量摆脱宗教巫术的束缚,使之成为培养人、完善人、修己达人的义理之书。如孔子曾引《易·恒卦》上的两句话"不恒其德,或承其羞",接着又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恒卦》上的这两句话,不是占卜的话,而是鼓励人做什么事都应持之以恒。再如《左传·哀公六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周大史说" 这应在楚昭王身上",需要昭王祭天才可以转移灾祸,昭王不祭。孔子得知后,赞赏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借此告诉人们,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不能靠天命鬼神,要按规律("大道")办事。从上面可知,我们今天看到的"五经"等典籍中,少有神怪荒诞的内容,恐怕是孔子删削的结果。

其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表明孔子自认是一个传道者,而无自己的创作,这从他很大程度上保留原有文献的内容以及风格上来看,是对的。但是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孔子大大发展了古代帝王们的观点,提出了"仁"的核心,"礼"的形式,"中庸"的方法论,人本哲学学说。表面上看来是"述而不作",其实是寓作于述,或以述为作,借用古人的语言而体现自己的思想。

以《春秋》为例,虽然都是史实的记录,但其中充满了"微言大义",只言片语体现着孔子的政治观点。如"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天王狩于河阳",好像周天子去狩猎,其实就是晋国非常不礼貌地把周天子招去,如果照实写,就会损害周天子的尊严,孔子只好改笔,替他掩饰过去。当时周天子早已成了空架子,而变为一尊偶像,但孔子仍然在《春秋》中以周纪年,大书什么"春王正月"。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孔子维护周天子权威的政治态度。孔子的这一"春秋笔法",使《春秋》这部史书同时成为宣扬他观点的政治教科书。而就整个"六经"而言,在编、订中也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他自己的著作,因此不能说他只"述"不"作"。

结语

柳诒征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对于中国文化,起了重要的保存、传播、发展的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他的编辑活动,从而达到宣传政治文化思想、教书授徒的目的而实现的。所以学者李光宇称"孔子是我国第一位大编辑家"。

孔子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编辑思想与科学的编辑方法,对后世的编辑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尽管他通过编辑体现的政治思想观点还需要历史地评价,但他对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特别是编辑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编辑事业的开业祖师"。

主要参考资料:

1.《论语》、《尚书》、《墨子》、《史记·孔子世家》

浅析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异同 篇6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各种媒体层出不穷, 编辑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有报纸编辑、期刊编辑、图书编辑、网络编辑等。其中, 图书编辑与报纸编辑有许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工作内涵又使其扮演的角色有所区别, 本文从媒体出版周期对编辑工作的要求、媒体结构性对编辑工作的要求、读者对编辑工作的要求、编辑素养、编辑实操、材料获取途径六个方面来简略阐述两者间的异同。

一、媒体出版周期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 要想使这些知识和经验得到保留并传播下去, 需要一种特定的工具, 这就有了图书。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 但是它的出版周期较长, 传递信息的速度比较慢。从出版周期上说, 图书其实是一种不定期的出版物。这种不定期出版行为, 使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自由记载, 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但这种出版周期对编辑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合理安排选题规划、认真做好出版计划、严格督促作者结稿、及时调整工作强度等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稿件累积时, 工作紧张,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稿件的编辑质量。

报纸也是一种印刷出版物, 报纸主要刊登新闻和时事, 反映最新信息, 把当前发生的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出去。它的发行有一定的周期性, 受到时间和周期的限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出版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出版周期和时间。这就要求出版社单位严格遵守出版管理部门制定的时间和周期。报纸编辑保证稿件按时、按量刊出的同时, 还要精心策划、发掘报道方向、安排采访、积累素材等, 为重点选题、新辟栏目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媒体的出版周期决定了编辑工作的节奏, 怎样在保证所负责编辑工作按照要求完成的同时做出精品, 是图书编辑和报纸编辑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媒体结构性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图书和报纸的整体性是很强的。图书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但是也需要编辑进行加工。图书编辑就是对每一种图书在出版前进行主题创作, 报纸的整体性特点很强, 这就要求编辑在出版前对报纸的整体构思加以强化并维护报纸的精神主旨, 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风格统一, 内在的“神”一致。

报纸编辑不是一个简单的出版过程。有业界人士认为, 报纸编辑不同于图书编辑, 报纸的结构性是很强的, 报纸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是由许多不同的作者和不同内容的文章组成的, 这就要求报纸编辑要对报纸的内容合理安排。先甄别稿件是否可用, 再把无序变为有序, 读者阅读起来才不会感到杂乱无章。而在图书编辑工作中, 一般都是由作者主动完成文稿的结构性工作, 编辑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当然, 随着编辑职能的不断变化, 编辑主动策划的图书, 对结构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读者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每一种图书在出版前都没有固定的读者, 但是, 图书编辑所编辑的每一本图书, 它的读者又是有针对性的, 有适合的群体。男女老幼所追求的读物内容都是有选择性的, 所以, 图书编辑就要对适合不同人群的图书进行编辑出版。正是由于读者范围非常广泛, 图书编辑对自身的修养要有宽域的、开放式的要求, 才能通过编辑工作满足各类读者群的阅读需求。

而每种报纸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 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影响着报纸内容的确定与写作方式的选择。如果报纸风格多变, 或者同一期报纸编辑水平参差不齐, 那么这种报纸失衡发展的结果就是失去读者。所以, 报纸的编辑工作要保持在一定的稳定状态和水平, 不宜经常变化。

读者不能决定图书编辑编辑什么内容的图书,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观念发生了改变, 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对有特定要求的读者群体, 要有选择地针对图书进行编辑, 来满足特定读者群体的要求。而报纸编辑则不同, 他所编辑的内容, 针对性要更强一些, 是把读者放在第一位, 对稿件有选择地编辑加工, 来满足读者要求。

四、编辑素养

图书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信息量是相当大的, 对图书编辑工作者的要求相当严格, 不但要有良好的基本功、精通文字语法, 还要有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数学精英未必精通化学, 公路专业背景的编辑如果不学习也不会知道桥梁、隧道的一些专有名词。因此, 随着市场的竞争, 对图书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者型编辑更胜任图书编辑工作。编辑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又专又精, 才能更快更好地发现新的选题, 找到新的作者资源。

除了少数专业类报纸外, 大部分报纸都是新闻综合类媒体,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几乎涉及各门学科, 内容不深奥但很广博。这就要求报纸编辑不但具备与所负责版面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 还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适应时代潮流, 抓住读者的心, 编辑出适合绝大多数读者的报纸。作为报纸编辑, 还必须深入基层, 到群众中去寻找素材, 对所报道的事件要亲临现场跟踪调查, 深入挖掘事件真相, 报道才能真实生动。

五、编辑实操

图书的编辑工作, 除了复审、终审、校对的程序外, 其他工作都是由责任编辑独立完成的, 编辑工作相对独立。

报纸编辑有个体行为存在, 但更离不开群体协作, 报纸中每一个不同的版面都是由许多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小文章组成的, 每个版面的编辑又不同, 他们是独立的, 但是为了合理安排版面又要互相协作, 共同完成。有某文章既可以安排到A版面, 也可以安排在B版面的情况, 也有C版面的, 也就是说编辑约写的稿件可以改在另一适合版面发表, 这就要求每个版面的编辑都要互相沟通, 共同完成好报纸编辑工作。

一本图书具有多大的影响力, 能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 直接体现图书编辑的个体能力和综合素质, 他编辑的图书影响力大, 经济效益显著, 这就证明他对业务精通, 责任心强。而报纸编辑工作中, 要想编辑出高质量的报纸, 取得优异的成绩, 光靠某个编辑的力量是不够的, 要靠群体协作, 相互配合, 才能编辑出高质量的报纸。

六、材料获取途径

单从编辑加工的角度来看, 图书编辑和报刊编辑存在诸多类似之处, 如都承担内容审核、文字校对、材料整理等工作。然而, 从材料获取途径的角度来看, 图书编辑和报纸编辑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 一本图书选题的确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审核, 因此图书编辑获取材料往往是主动的、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根据图书的主题和读者群的需求进行材料的搜寻和整理。图书编辑往往通过查阅书刊和网上资源、向作者约稿、组织调研活动等途径获取材料;而报纸版面上的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和新鲜感, 因此报纸编辑获取材料往往是被动的, 具备较强的临时性和随机性, 通常是社会上出现什么热点新闻或重大事件, 就临时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报纸编辑往往通过一线记者的采访稿、现场勘查资料、网上资源整合等途径获取材料。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 篇7

1 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法,只有通过创新,社会才能得以进步。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新闻编辑负责人员只有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高水平的编辑能力,才能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从而对新闻节目传播信息的能力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样,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增进,我国的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也逐渐进入到直播模式,传播信息的高速度标志着我国现在的新闻行业更加注重传播信息的内容。我国新闻行业所编排的新闻节目内容是否能够被广大民众所接受,是否具有普及性也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新闻行业的信赖度和新闻行业的发展前景。在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新闻编辑这项活动始终贯穿于新闻节目中,新闻行业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也影响着新闻节目的精彩度和质量的高低,进一步影响新闻节目的受欢迎度。在我国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创新意识,对新闻编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新闻编辑工作中贯穿了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能使我国新闻行业具有更高品质的新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新闻传播的魅力,增强了新闻行业相对于其他信息传播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总之,我国新闻行业中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灌输了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对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加我国新闻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

2 提高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及编辑能力的有效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新闻行业在我国也演绎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也正是随着新闻行业在我国的品牌化经营越来越广泛,对新闻编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新闻行业中的新闻编辑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注重提高新闻编辑能力。通过提高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提高新闻编辑水平。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新闻编辑负责人员只有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高水平的编辑能力,才能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从而对新闻节目传播信息的能力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样,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提高我国新闻行业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创新意识的提高,首先从内容上,新闻编辑人员要注重抓住不同的视角,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搜索有价值和特殊的新闻,从而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一个创新的方式将新闻所要表现的内容演绎出来,从根本上提高新闻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突出的优势。其次,从形式上讲,要避免过去单一的新闻报道方式,增加新闻报道方式才能有效地感染人们去关注新闻。新闻报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多体裁新闻报道形式。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包括对于新闻的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一些调查性质的新闻内容,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二是多版面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新闻报道方式能够扩宽新闻内容,使观众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新闻内容进行了解。三是多风格新闻报道形式。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不仅增进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吸引力,也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凸显了出来。

对于编辑能力的提高,首先,新闻编辑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职业道德以及基础的工作水平,这也是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对于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具有广阔的新闻知识。这样才能符合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编辑人员的标准。如何使得新闻节目更具有生动性和独特性,是一个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最后,每一个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因为新闻编辑工作需要进行实践。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策划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版面编排等一系列工作。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编写能力,才能进行工作的合理安排以及节目的快速制作。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探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传媒行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新闻行业在我国也演绎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新闻行业在我国的品牌化经营越来越广泛,对新闻编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新闻行业中的新闻编辑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注重提高新闻编辑能力,通过提高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提高新闻编辑水平。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编辑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霞.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22):87-90.

[2]李海英.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分析[J].科技传播,2012,4(20):56-60.

编辑服务 篇8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编辑能力,探究分析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已经进入到了品牌化的发展阶段,微博、微信、电视以及手机等通过自身独特的优势,方便、快捷的传播着各种信息,促使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为了可以使得新闻信息形成独特的风格,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新闻编辑也应当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得新闻可以以高标准、高质量的通过不同的宣传形式进行传播,保障各种新闻传播方式都可以处在一种可控的状态,以便可以更好的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满足群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自身要具备很好的创新能力,能够用全新的思维去理解新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传播新闻,这对新闻编辑自身的编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要想在新时期适应各种不同的新闻工作,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学习各种政治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编辑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提升编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政治素养

对于新闻编辑来讲,政治素养是最为基本的能力,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所在。如果一个新闻编辑不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那其他的能力就无从谈起,政治素养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方向作用。如果一名新闻编辑,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不能够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将自身的主观立场融入到客观的新闻报道之中,这样就很难在工作中把握好正确的舆论方向,不能以正确的思维理解新闻。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养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出现的一些差错,有效的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管是哪一种媒体的新闻编辑,都应当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编辑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当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快速的发展之中,各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策正在不断涌现,极大的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人民的满意度。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要认真的学习党的方针路线,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把握住政治方向,确保新闻的作用。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提升政治鉴别能力才可以对那些片面的观点或者是和新闻政策不吻合的新闻稿件删除,正确的引导观众和读者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积极努力开展生产,促进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2 提升新闻版面的创新意识、积累生活中的各种素材

创新是开展新闻工作的灵魂,是整个新闻工作生命所在。编辑作为新闻实践的主体,是整个新闻产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所以必须要在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这种创新意识提升,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中要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在生活中不断的积累各种新闻素材,这样才能在新闻编辑中得心应手,也能激发编辑自身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新闻编辑要在平时尽可能多的学习一些知识,涉足更多领域。新闻编辑自己不仅仅是要对自己所分管的各项工作了如指掌,同时还要通过业余时间多涉猎一些自然科学和政治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各项新闻工作。

版面设计是通过艺术创新来强化文字的作用,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新闻文字所叙述的一些含义,新闻编辑如果能够恰当的利用版面设计,往往可以在工作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版面设计,能够很好的获得读者赞誉,方便读者的阅读,新闻编辑要善于利用艺术设计的这一手法。一些新闻编辑自身的版面意识不足,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报纸的办刊设计的缺少活力,不够重视创新意识,谈起创新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新闻编辑可以将有限的新闻素材进行合理的利用,通过创新新闻模式,以获得更好的版面效果,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提升。

3 新时期新闻编辑能力和创新意识应当得到更好的提升

伴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编辑工作承担着引导舆论,为群众提供新闻信息的重要职责。在新闻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创新意识是促进新闻工作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新闻传播自身的规律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编辑能力和编辑自身的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提升编辑能力,更好的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新时期,新闻编辑在对海量信息甄别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新闻信息的分类,对各种内容要多听、多读、多记,注意对于信息的积累和收集。新闻编辑在意识中还应当包含对于读者的动态的掌握和了解,多和读者之间进行互动,了解读者对于新闻阅读形式的需求和其他信息的各种意见,这是获取信息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编辑在工作中始终要认识到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始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编辑虽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充分的发挥作者的作用,通过掌握和了解读者群,才可以及时的得到作者的反馈,调整好编辑出版的计划,进而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

4 结论

在新的时期,新闻编辑担负着实践开拓和理论创新的双重任务。作的为时代精神的传播者,新闻编辑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在开展新闻工作中,新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也进行工作创新的重要保障。所以作为新闻编辑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做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强化职业道德,这样才可以为建设小康社会更好的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万晓红,明凌翔.杨健解说刘翔预案:是新闻策划还是策划新闻[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杨坤.试论如何使网络教育电视台新闻栏目发挥其效应[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3]顾芳.“我”想“发稿”——市县台如何提高在省台的发稿量[J].新闻传播,2013(3).

[4]鲍洪浩.试论媒介竞争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J].新闻传播,2013(3).

编辑服务 篇9

一、如何提高新闻编辑创新意识

创新人类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创新这条渠道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通过创新社会才能有新鲜的血液流动。社会发展中最大的媒体是新闻,在新闻编辑工作当中,主要负责新闻编辑的人员只有拥有良好的编辑能力和不断的创新意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是对新闻界的一个良好驱动力,从而使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社会影响力也逐渐加大。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传播和新闻的未来发展的道路。随着全球化产业发展和我国的信息时代的高速运行,以新闻的直播的主要方式代替了许多传统方式,然而直播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的饭前茶后的焦点。信息传播的高速运行标志着我国的新闻行业中的新闻节目的编排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满足和丰富人们的新闻生活,因此新闻编辑者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编辑者的新闻编辑能力和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更加突出。一个编辑者的好与坏、优与差再此能力上就能评选出来。

新闻的编辑的编排整项活动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新闻节目当中。在新闻这个行业当中新闻的编辑能力和编辑的创新意识影响着新闻的质量的程度以及人们对新闻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着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以及新闻报刊的购买量。

在我国的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加入独特的创新意识,是对新闻编辑的一个很大的提升,因此对新闻编辑的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在新闻编辑当中的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进步能够保障新闻行业具有更高的品质和新闻质量,更大意义上的使新闻具有自己的传播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能够使得新闻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传播竞争水平增强。我国现阶段虽处于发展中国家,但是通过网络的传播,对世界各地信息能第一时间了解并可以做出意见建议,这就需要强大的新闻编辑第一时间对新闻做出文字性或视频类的制作或剪辑,这也突出了新闻编辑的重要性,所以新闻是近年来的一个重点发展的行业。

因此在新闻行业中增强新闻的编辑能力和编辑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这两点对我国新闻界有着更加推动作用,并且在新闻行业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凸显新闻的编辑能力和编辑能力的创新意识能够增强我国在新闻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是我国在新闻行业中能够站得住脚的基础,借助新闻行业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二、如何使得编辑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增长,新闻行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新闻编辑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创新的意识,注重提高创新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编辑能力。从事编辑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新闻的编辑负责人,要有良好创新的提议和高水平的编辑能力,才能更好的引领工作人员想到更有利于新闻的内容,对新闻的节目传播起到促进的作用,也会对新闻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奠定一定基础。接下来我们就从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方面进行探讨和了解。

首先新闻编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各个行业当中,工作人员都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并且具备良好的工作水平,这也是一个行业的最基本的工作水平,同样各工作人员的道德也代表着该行业的素质水平,近年来,有好多新闻工作者与广大群众发生冲突的事情,还有一些利用自己的职位欺压群众的事件,这些都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也对该新闻工作者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其次对于新闻编辑者来说具有广阔的新闻知识并且要具备创新意识,每一次都将新闻表达的生动和独特。每一位编辑者都应具备较高的工作水平并加大对新闻的实践,每一次的规划都是实战,每一次的排版都要细致和认真,要做到细节处求认真,细节处求创新,使每次的新闻内容具有独特性和生动性。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者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才能对新闻的合理排版和制作起到好的约束作用。

三、提高新闻编辑能力和编辑的创新意识的对策及方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闻不仅仅是传播的话题更加是了解时事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新闻行业随着时代的演绎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也因为新闻逐渐品牌化的经营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并且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对新闻编辑能力和编辑创新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新闻行业当中,新闻编辑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更加注重新闻的编辑能力,才能在新闻行业中拔得头筹。针对于新闻的编辑负责人来说只要拥有良好的编辑能力和编辑创新意识,进而能够提高新闻的编辑水平,才能使得新闻的编辑工作更好地做下去,因此对新闻节目信息的传播有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然而新闻编辑的能力和编辑创新意识也影响着新闻信息传递和发展的前景。现如今如何使得我国新闻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影响力,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新闻的编辑能力和编辑创新意识为热点内容,对于如何提高编辑创新意识应该有部分的思考。首先从内容的角度来说,新闻的编辑人员应该扩大自己的视角并且抓住不同视角来分析,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来搜索特别的、有重大意义的、全面的新闻,从而在实际理论基础上,以一个创新的优势将所要表达的新闻表达出来。在实际问题上突出新闻的传递重要性和必要的优势。其次从形式上来说,避免传统的单一报道,适时改变报道内容,选材时扩大参考范围,丰富新闻内容,扩大人们的知识层面,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最后增加现有的报道方式,有效的从人们的生活当中去穿插,感染人们去关注新闻和了解新闻。

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包括新闻的评论、博客、微博以及人民使用的信息传递工具,在这些信息获取方式中可以增加人们的点击率1、调查性质的新闻内容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映。2、多版面的报道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拓宽新闻的内容,使人们对新闻的了解更加丰富和更加深入。3、多风格的报道形式,这种的报道形式能够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加大传递效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都会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使广大群众更加相信新闻的可信度,当然,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并且也将新闻编辑能力和编辑创新意识发挥的无可替代。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推进。新闻的编辑能力和创作能力是推动新闻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编辑担负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任务,并且新闻的编辑能力和创作能力是提高全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周莹.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J].学术期刊,2014(14).

[2]叶羽.浅谈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学术期刊,2015(1).

[3]孙英姿.谈谈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培养[J].学术期刊,2014(10).

编辑服务 篇10

关键词:新闻传播,创新意识,编辑能力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脚步的速度也在加快,为了使人们获得更加便捷的信息,新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仅要有自己特色的创新风格,还要提高新闻的编辑能力。同时,在宣传方式上,需严格谨慎地加以控制引导。

1 提高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编辑能力的必要性

就新闻的发展而言,新闻不能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歪曲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因为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真实的报道。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要在保持原来节目的精华上进行创新,培养自己的编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节目的编排模式,才能将非线性编辑思维贯穿于新闻节目之中,使得新闻节目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在众多新闻节目中取得较多的收视率,使其具有一定的地位。

2 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编辑模式较死板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网络上很多东西都是以同样的模式表现出来。例如:关于租房、找工作的信息等,相应的报道模式总是一成不变。与此同时,在新闻报道上,常常会看到企业有哪些业绩,煤、油的销量与哪个时间比降低或者提高了;另外,还有各领导的视察工作及出访哪个地方等。这些信息通过网络、电子媒体都能看到,其固定的模式会导致受众兴趣的下降。所以,在实事求是的条件下,新闻编辑模式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2.2 新闻节目内容枯燥泛味

目前,大多数新闻节目的内容都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还有极少数的新闻节目胡乱制造,质量存在严重的缺陷。很多的新闻节目都是以简单的形式传播,在内容上欠缺深入的报道以及了解,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现如今也是不精确地进行挖掘,抓不住中心点,导致新闻内容没有新颖的特点。

2.3 新闻播报的形式比较单一化

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也在提高,这对新闻播报的形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表现死板,且滔滔不绝地说很多新闻事件,导致很多受众对新闻节目逐渐的产生厌烦心理。现如今很多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将对新闻节目形式的陈旧性以及单一性问题进行创新,所以电视台在不断地转型,特别是现如今的综艺节目更是层出不穷。由此可见,新闻播报形式的创新是极其的重要。

3 对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3.1 要对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进行不断创新

制作新闻节目的中心就是新闻的编排,所以电视新闻创新的重要环节就是对新闻节目编排形式进行创新。在新闻的编辑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要结合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对收集的新闻信息进行重新筛选,选择新颖的信息来迎合节目的发展及创新,然后再合理巧妙的安排新闻信息播报顺序,以此来避免新闻的单一模式,所以新闻节目的编排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新闻节目播出形式要多样化。在新闻节目播出过程中,需要将现场报道、背景分析、主体新闻、动态新闻以及演播室访谈等板块融入到新闻的播报中。在新闻的热门话题中,若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要对节目采取多样化的播报措施。

第二,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要创新。如果在编排艺术上创新,就要对新闻播报的风格进行改变,作为一名新闻主持人就必须要保持与观众之间的热情度,以此来增加新闻报道的收视率,体现新闻的实事求是特点。若主持人的播报语言通俗化,那么观众更容易明白以及接受新闻播报的内容。

第三,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在新闻报道中,要对新闻内容做好合理搭配的工作,例如:在某新闻的报道现场,就可以结合主持人的看法进行报道,可以采取长新闻结合短评论的方法,使其优势得到互补,避免新闻形式的单一性,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2 新闻编辑者要树立个性化意识

在新闻节目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有创新意识,能发挥好自身的思维扩散能力。一方面在传统的新闻节目下,新闻编辑提出新奇的观点,采取新的事物融入节目之中,对新闻采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处理,使同样的发生的事情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身为一名新闻编辑者,就需要考虑新闻编辑过程中要添加独特的自身特征,让节目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还要在众多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

4 结语

目前,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者,需在保证新闻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新闻编辑还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编辑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新闻节目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课堂互动的意义下一篇:弹性支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