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影

2024-05-30

数字化电影(共12篇)

数字化电影 篇1

近年来,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对于特效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娴熟,但是特效技术为电影领域带来的也不只是正面影响,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这些负面影响,也是推动着电影领域进步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对正面及负面因素同时加以重视,改善编剧的质量,促进电影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影特效的概念

电影特效,主要是指在电影拍摄过程当中所用的独特技巧。在当前电影情景营造过程中,特效的应用范围很广,它几乎渗透到了除真实人景以外的所有元素中。一般来说,电影中的特效,主要包括现场的特效与视觉的特效,这两个部分,对于电影的编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视觉特效与现场特效最主要的区别包含以下几点:其一,现场的特效主要是指现场负责特效的工作人员在前期实景拍摄时便参与其营造视觉效果的形式。而视觉特效则是指特效工作人员利用图像编辑软件,依照导演编剧最初设计的场景所制作出的特殊视觉效果。特效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的是后期场景制作与加工,例如爆炸场景等在现实环境当中无法营造出的场景与环境。最终达到促进电影前期后期环境融合的目的。其二,现场特效制作过程中,特效制作环节所涉及到的对象,例如物件、演员、设备以及道具等,通常都与常见的电影拍摄用具是基本一致的。而视觉特效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则主要是利用专业视频处理设备或软件,对已完成制作的数字画面或胶片进行进一步的剪辑加工,以达到编剧设计的电影场景效果。总体来说,电影特效与现场特效的应用,在电影拍摄完成前与完成后,都并不会对编剧的前期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却有着至关重要的间接影响。

二、数字电影特效对于编剧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其一,数字电影的特效,以题材的角度看来,对电影编剧有着很大的影响。借助近年来对奥斯卡盛典中最佳视觉效果奖的研究与分析,依照题材分类,主要包含动作类、科技类、惊悚类、冒险类等。特别是科幻题材的电影,对于特效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其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群众对于观影质量的需要,此外,也是为了能让最终的电影作品能够得到更好的收益。科幻电影当中的特效应用,无疑使得科幻电影的数量与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包含《变形金刚》、《指环王》以及惊悚电影《金刚》等等,这些都是在全美甚至全世界电影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电影作品[2]。

其二,注重技术的编剧或导演,在电影拍摄与制作过程中对于特效的设计与利用,决定着电影行业整体的先进性,在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在努力跟随社会发展的步调,满足文化领域发展的需求,电影领域亦不例外。但是如果电影领域不应用特效,只是单纯限制在现实领域当中,那么以上所说的科幻与非现实舞台电影则完全无法制作,许多惊悚类、喜剧类的电影,缺乏特效的辅助也都无法达到预期的视觉冲击效果,这些限制无疑会使电影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只有积极利用特效元素,让电影作品质量更高,具有层次感、科技感,才能够促进电影行业的后续发展,让国内的电影市场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3]。

(二)负面影响

从当前我国电影领域对电影特效的重视程度来看,电影特效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无疑是越来越广泛的,但是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规则,如果对于特效的应用能力不强,出现了应用过当的问题,则会使电影的效果越来越浮夸,不切实际。当前我国多数特效电影都存在过度注重宏大场面的问题,所以普遍都会在剧情中不断加入特效,但并不重视特效的真实性,以及特效的应用是否符合剧情的需求。这便会使得剧情十分生硬,也缺乏应有的剧情与内涵,变成了大量特效堆砌起来的劣质电影。没有了编剧的感悟与对剧情的精心编排,电影即使有再多的特效,也并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与认可,票房也自然无从谈起[4]。

摘要:数字电影的特效,无论对于电影的艺术表现方面还是编剧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体现出的正面与负面影响,都成为了推动电影编剧技术不断进步的因素,使得电影领域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只有充分重视电影特效,更好地利用电影特效,才能够真正推动电影领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影特效,电影编剧,影响

数字化电影 篇2

数字城管受理中心

4月28日晚局里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这是积极响应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一个重要载体。电影《焦裕禄》讲述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受上级委派,到风沙、水涝、盐碱等“三害”困扰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为了根治“三害”,尽快帮助群众脱贫,焦裕禄到兰考后马上深入调查,制订治理方案。他深入群众、扎实工作,吃苦在前、不计个人得失,带领全县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同 “三害”进行坚决斗争,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崇高形象。终因长期操劳过度,肝病持续恶化,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影片向我们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顾自身病痛时刻冲在工作第一线的人民公仆形象。生动而真实地表现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观后,数字城管中心工作人员一致认为: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结合数字城管工作实际,深入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从根本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服务。

一是深刻学习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数字城管中心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热心接好“96310”每一个电话,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做群众的贴心人,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到实处。

二是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创业、实事求是、不怕困难的务实作风。数字城管工作人员要深刻剖析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边学边查边改,端正工作态度,以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改变工作作风,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数字化技术与电影电视后期制作 篇3

影视作品后期制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影视节目本身的多样化。从耗资巨大的电影制作到个人制作的家庭录像,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但其制作过程却有相当的共同之处。

传统的影视作品通过前期的筹备和拍摄后,后期制作是最重要的阶段。由于在拍摄的素材和实际影视作品有一定的片比,剪辑师从大量的样片中挑选需要的镜头,用剪刀将胶片剪开,再用胶条或胶水把它们粘在一起。在剪辑台上观看剪辑的效果。然后进行声音的制作与合成。只有到这个阶段,当多余的素材己经去掉,镜头已经组接在一起,画面和声音才能同步,看到影片的全貌。虽然看起来很原始。但这种剪接却是真正非线性的。剪辑师可以随时将样片从中间剪开,插入一个镜头,或者剪掉一些画面,都不会影响整个片子。特技只能在洗印过程中完成。同时剪刀加浆糊式的手工操作效率也很低。

传统的电视编辑则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剪辑师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然后再寻找下一个镜头。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无法在己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录制一遍。所以这种编辑叫做线性编辑,它给编辑人员带来了很多限制。

基于电脑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成熟,使影视作品后期剪辑手段得到很大的发展。这种技术将素材记录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剪辑。它采用了电影剪辑的非线性模式,但操作却用鼠标和键盘的操作代替了剪刀加浆糊式的手工操作,剪辑结果可以马上回放,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不用担心胶片和磁信号的损失。同时它不但可以提供各种编辑机所有的特技功能,还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扩展,提供编辑机也无能为力的复杂特技效果。

随着影视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后期制作不仅快捷完成了影片的基本剪接,同时还肩负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技镜头的制作责职。特技镜头是指拍摄无法直接得到的镜头。早期的影视特技大多是通过模型制作、特技摄影、光学合成等传统手段完成的,主要在拍摄阶段和洗印过程中完成。风险和投资往往巨大,运用电脑数字技术为特技制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大大提高了特技效果的后期制作的工作。

数字合成技术,在数字影视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作为其中一门独立技术应用影视制作中的。它的作用丝毫不比电脑三维动画技术逊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合成技术是现代影视制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数字技术。几乎所有的美国现代大制作影片都使用了数字合成技术,同时这种技术在影视广告、片头、MTV、专题片直到电视剧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侏罗纪公园》、《星战前传》、《骇客帝国》、《精灵鼠小弟》等数字电影大片和《阿甘正传》等。只有通过数字合成技术的运用,我们才能看到这些不可思议的精彩画面。目前在我国,真正按照这样的流程来制作影片才刚刚开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和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圆明园》等都是运用电脑数字技术合成的作品。

数字合成技术。相对于传统合成技术而言。则主要是运用先进计算机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多种源素材(源素材数字化)采集到电脑里面。并用电脑将其混合成单一复合图像。然后输出到磁带或胶片上这一系统完整的处理过程。

在电脑进入图像领域之前很长时间,传统合成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合成效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一点从《星球大战》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置信的特技镜头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而随着电脑处理速度的提高以及电脑图像理论的发展。数字合成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影视艺术工作者们在使用电脑进行合成操作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数字合成技术极大的便利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合成作品的效果比传统合成技术更为精美,更加不可思议,这成为推动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

数字合成的强大功效,就是通过各种操作把两个以上的源图像合并为一个单独的图像。这个过程既包含着许多技术手段,又有许多艺术方面的选择,因此一个称职的合成师对于合成的过程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因为合成画面的最终目的是让观众观看的。而人对于画面的真实感有着本能的鉴别能力。对于合成师来说,这种鉴别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比观众更敏感,不仅要能感觉到画面是不是有问题,还必须能够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很难成为称职的合成师。

影视数字合成技术,靠的是各种功能强大的数字合成工具,它们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如今较为流行的数字合成软件有:Paint、After Effect、Maya Fusion、Flint/Flame/Inferno/等,这些软件的功能都非常强大,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各自独特而擅长的功能,以处理各种不同的合成特技镜头。

而在硬件方面,Autodesk公司的子公司Discreet Logic是一家著名的专门开发和生产影视后期数字非线性编辑、特技效果制作系统的专业公司,它提供了一整套全范围的影视后期数字制作工具,囊括了从后期数字制作开始到制作完成的整个过程。它的产品Inferno/Flame/Flint/fire/smoke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目前在美国好莱坞已经成为特技电影的制作标准。在近两年获得了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奥斯卡视觉效果奖”的影片《独立日》和《泰坦尼克号》以及获得奥斯卡视觉效果奖提名的过的《Armageddon》、《Babe:Pig in the City》、《Godzilla(哥斯拉)》、《Mighty Joe Young》、《Small Soldier》、《楚门的世界》、《WhatDreams May Come》等七部影片和高票房收入的特技影片:《Mummy(木乃伊)》、《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Matrix(黑客帝国)》中全部都使用了Discreet的技术。

如最终获得奥斯卡视觉效果奖的影片《黑客帝国》,在影片的打斗场面中,由BruceLee(基努·李维司)饰演的主角Neo不受自身的重力限制。在与另一主角Morpheus练习

中国功夫的镜头中,打斗的速度很快,两人可以随意跳跃,像正在捕食的飞禽那样飞起来又落下,完全超越传统力学定律的约束,这组镜头在制作上是具有巨大挑战性的工作,而大部分的制作都是通过Inferno系统制作完成的经典。

有些镜头需要使用变形的效果,影片中由电脑制作的穿着制服并戴着太阳镜的政府官员试图阻止Morpheus和他的同伙。他们可以存在于他们所选的任何物体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政府官员扮成一个直升机飞行员,要使这个飞行员转换成一个政府官员,需要进行一个复杂的变形效果。最终影片给了我们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又如: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电脑动画片《精灵鼠小弟》一出世就受到了众多好评,并获得2000年奥斯卡视觉效果奖的提名。这部影片同样使用了Discreet著名的高级电影特技效果制作系统Inferno进行了许多场景的特技效果制作。特别是在对家猫和其他野猫的制作上以及小老鼠Stuart驾驶赛船进行比赛的镜头上。使用Inferno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具有挑战性的特技效果、合成和绘画的工作。以及使用了Inferno高效率的联网功能。

影片还使用了实拍的家猫画面和5DSlomo sparks特技工具创建了电影中猫的镜头。首先得创建这些猫投在墙上的阴影和动画的镜头。由于实拍的猫总是不太合作,它们不可能按导演的意图进行表演。实拍镜头中,有些镜头猫的动作很快,有些很慢。于是在Inferno中将这些镜头片段缝合起来,然后将这些镜头合成在一起,以得到预期的效果。

Inferno系统还对猫说话的样子进行了动画设计,当猫说话时它的毛看起来好像掠过它的嘴。这里使用了动画和二维合成来生成猫的毛发,并使用了Paint模块对猫嘴进行了伪装。Inferno的一个特别有用的功能就是它的音频同步功能,能随着猫说话时嘴的动作将声音匹配上去。

Inferno的变形功能能够增大猫眼和胸毛的运动。当猫说话时,它们的嘴移动的同时。它胸前的毛也应该自然地移动,Inferno的变形模块就可以在猫的胸前创建真实的毛发运动效果。

台湾电影发展中的数字化生存思考 篇4

面对这场变革, 以传统电影制作方式打基础、用数字化技术开拓电影新表达的台湾年轻导演林书宇、郑有杰有自己的体会, 也有自己的结论。数字化开启了台湾电影人关于电影未来的狂想, 也引发了他们关于电影最初的思考:原点在哪里, 在每个电影人心里。

数字时代电影的前进与永恒

“科技是诱使观众相信电影为真的工具。过去曾有‘侏罗记障碍’, 意思是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出现之后, 那些大型机关道具终于能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把内容当真, 不再因为不相信而失笑从电影营造的氛围中跳出来。”闻天祥认为, 如果要造成幻觉才能让观众进入电影故事的核心, 那么科技对电影就意义重大。然而, 如果只注重运用科技仿真带来的震撼, 就会错失电影的本质, 要根据故事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呈现, “单纯为了技术而做的电影不会长久”, 科技只是辅助电影叙事的工具。

科技带来的快速变化, 让长年担任影展策展人的闻天祥深有感触。过去影展播放的多是35mm的胶卷拷贝, 2011年他在加拿大多伦多看影展时, 发现近一半的电影会打上“Christie”的字样。“我当时想, 这家公司好厉害, 怎么拍这么多片!”后来才发现Christie其实是做数字DCP的公司科视。

工业技术的变化还带来了商业经营方向的变化。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发函给台湾各电影公司, 表示不再制作胶卷拷贝, 如今大部分的影院已经没有35mm胶卷放映机, 只有影展才能看到少数没有转成数字版本的胶卷电影。相比胶卷电影, 数字化的电影体积更小、放映更简单, 而且不受放映员技术的影响。闻天祥回忆, 刚开始做影展时, 电影公司寄录像带来挑片;到2004年影展时, 寄来的影片多是DVD, 里面没有电影正片, 辅助材料也一起放在DVD上, 有的甚至只发来影片的链接, 为防盗采用帐户密码限制观赏时间, 错过就无法看到。现在, 大多数影展设有录像放映间 (Video Room) , 里面的电脑放有所有可供策展人挑选的影片, 策展人看了哪几部影片、看了多长时间, 都会留下记录供片商参考。

电影《刺客聂隐娘》剧照

影评人的世界, 同样随着网络发生了量变和质变。过去因为报纸杂志篇幅有限, 能发表的作家不多, 现在无论是Facebook还是Twitter上, 都有大量的影评, 全面进入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在影展的试映会上, 有的影评人会即时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更新电影心得, 在很短的时间内带动讨论的风向。“以前是看完电影慢慢琢磨写出一篇影评, 这次写《刺客聂隐娘》, 是看完就写、写完立刻上传网络媒体就刊登了”, 闻天祥也采用最新的方式写影评。

虽然数字电影的前景一片看好, 但底片仍是许多导演难以割舍的理想。“底片胶卷能表现更多暗部的层次”, 闻天祥说。但他也相信“人会因为工具而改变创作方式, 但作品内容的价值还很重要, 数字化的出现不是对立, 而是带来更多可能性, 作品的好是永远不变的。”

数字科技为电影内容服务

数字技术让人眼花缭乱, 电影观众对此充满期待, 电影导演也以此创新不断。和闻天祥一样, 大部分人都认同一点:数字技术是为电影内容服务的工具, 其中包括台湾两位倍受瞩目的新生代导演林书宇、郑有杰。20多岁时, 他们用传统胶片创作电影, 在传统拍摄电影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在一次次面对底片的“剪”与“接”中, 产生了对电影作为“手工业”的深深敬意。而后, 他们坦然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全新改变, 将传统与现代在自己的理解中融合, 坚守科技为电影内容服务的宗旨。

“故事还是故事, 人还是人, 我没有想要拿过去的东西去模拟旧的, 但过去的养分是我的优势。以前用底片拍摄很贵, 你会非常小心你在拍什么。现在没有了物以稀为贵的东西, 什么都变得方便、廉价, 你还够不够尊重?你随便拍、随便用的东西, 它里面就有一种随便。我有传统 (胶片摄影) 的训练, 所以我会非常尊重每个画面、影像, 不会去随便浪费, 一直乱拍, 还会消耗演员。我拍《星空》时, 每一个奇幻画面的背后都是角色的情感, 像火车开进星空, 它不只是炫技的画面, 它是角色的心情, 它背后有很浓的情感, 这些所谓的特效是让观众更加认识这个角色, 也更认同这个角色。《阿凡达》没有故事, 也不会这么受欢迎。今年的《蚁人》技术很厉害, 但没有背后的人物故事, 同样不会受到欢迎, 那些炫技的东西, 只是观影上面的刺激, 3~5分钟就会麻痹, 我们最后想看的还是故事, 还是人物, 他们在经历什么, 我们是否感同身受”, 这是林书宇对数字化时代电影创作的思考。

台北市西门町早期以电影院为最主要的商业活动

“拍《一年之初》时, 我也用了一些3D动画, 因为我想表达这样的东西, 所以使用。10年前这是一个蛮花钱的事情, 但感动人的永远都是故事, 是那个无以名状的东西在感动人, 而不是看到的声光效果。我不是在否定这些技术, 而是它只是辅助你想表达的内容, 有些声光效果很强的电影看了很刺激, 会流泪会跟着紧张, 但看了还是没感觉, 最重要的还是抓住观众情绪的部分。不管是什么时代, 这个世界会有星球大战, 也会有清清淡淡的人的故事, 没有谁好谁坏, 就像你要吃牛肉面还是阳春面, 你总不可能永远吃牛肉面。”同为台湾年轻一代导演的代表, 郑有杰的观点和林书宇一样、也和大多数人一样。

数字化开启台湾电影人的狂想、思考

从开始拍电影, 就一直期待一种科技, 能把传输线接上12对神经, 直接解读脑波、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甚至脑中想到的画面与声音, 通过这种方式把它们如实地记录下来。到那时候, 无需通过摄影机, 也不再受天气、资金、市场喜好、明星档期、场景条件、人员技术等数不清的因素牵制, 将如同下载一部影片一样, 轻松地把电影从大脑中输出。

“我这样想实在是贪得无厌, 因为我踏入电影这一行时, 正好是DV (Divital Video, 数字影像) 开始普及的年代。我借来一台Sony刚出的Mini DV摄影机, 大小仅一个手掌, 装在背包里可以拍人于无形。我用这台DV拍了第一个短片, 短片里没有任何演员, 主题是我每日上班路线旁的各种空屋。我用486电脑里的软件剪辑, 再用AV线接到VHS录像机录成录像带, 寄到影展参加比赛, 于是很多人看到了这部短片, 我因此有了更多的拍片机会。6年后, 我拍了我的第一部电影长片。”

林书宇执导的电影《星空》

DV拍电影, 将以往大家认知的电影重新定义, 银幕上出现的视角变得贴近生活, 看世界的眼光变得新鲜, 那是新科技带来的新电影、新世界。观众们总在寻求让他们着迷的“眼光”。这十几年来, 科技持续的发展, 让电影世界变化得更快,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接触世界的方式, 也让电影的生产更极端化。一方面, 电影院里的好莱坞大片为了与网络时代的各种娱乐形式竞争, 耗费更多资本创造视觉奇迹, 大众喜爱的电影类型向更直接的感官刺激方向发展;在商业逻辑下, 没有知识限制的综艺节目、演唱会现场都可以进入电影院变成电影。另一方面, DV被淘汰, 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完成从拍摄、剪辑到上传网络面对观众的全过程, 各类视频网站每天都在推出一夕成名的新人。拍电影变得更容易, 看电影变得更简单, 电影不一定要在电影院里放, 在电影院里放的却不一定是电影。那么电影又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吗?

郑有杰执导电影《一年之初》

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用传统35mm胶片拍摄, 耗资9千万元人民币, 动用了两岸及日本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影片在法国影展放映时, 银幕上自然真实的唐朝世界, 让那些最爱电影、对电影最挑剔的人目眩神迷。在这个电影边界模糊、电影存在的价值备受挑战的时代, 这部电影重新提醒了人们电影能够带来的独特感受:创造一个充满细节、极度逼近真实的时空, 让人沉浸其中并获得启发。不论是胶片、存储卡、35mm摄影机、手机, 还是纪录片、剧情片, 创造世界观的原点永远是创作者的“眼光”。侯孝贤的“眼光”便是《刺客聂隐娘》最核心的价值。这份价值来自于最古典的培养方式:阅读、思考、写作, 是用生命累积出来的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感觉与表达。

露天数字电影广告招商方案 篇5

1、项目简介:

放映队以跨区域式服务,建立了数字电影覆盖整个蚌埠市区及农村乡、镇、村和社区、学校、企业、社团、休闲场所的放映网络资源平台,以最新数字电影、经典电影回顾的电影放映方式,为广大商家、客户提供形象宣传、品牌推广、产品策划、市场营销,形式多样的新型广告放映服务,增进企业、客户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选择了我们,你就选择了成功!

2、覆盖范围:

(1)市区150场电影。

(2)农村(包括淮上区75个行政村、经开区21个行政村、龙子湖区19个行政村、禹会区39个行政村、蚌山区22个行政村、高新区24个行政村)2400场电影;

3、数字电影放映广告的特色:

数字电影广告制作方便、价格优惠、移动性强、覆盖面广、锁定率高、不可调换,它更优于电影院的贴片广告制作、广告价格、广告放映,广告受众面,同时,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收视率,因而深受广大广告客户的认可,为企业推广产品的宣传,提供了新型强势的传播平台。

4、广告类型:

(1)电影放映前的贴片广告,30秒~60秒,如

:

(2)电影放映中的广告字幕显示,如图

:

5、广告的执行:

(1)广告提供:需要企业于放映开展前提供广告材料。贴片广告需提供DVD或AVI、RM等主流视频格式广告,字幕广告需提供文字广告的内容;

(2)随片广告:电影放映前插播60秒广告,一般60秒为一个广告位;一般情况下有2~3个客户同时投放,我们保证同一场电影同一种行业的广告只播放一个;

(3)电影屏幕:露天数字电影的屏幕大小为3*5=15平米

(4)投影及音响设备:采用的是国家统一标准高流明度的投影仪和高品质的功放音响,保证广告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6、放映活动监播:

(1)由安徽广电总局监播,市电影公司具体操作,并形成文字监播报告;

(2)放映工作人员,在广告及电影播放期间用文字记录播放时间用文字记录播放时间、地点、片名和对现场进行拍照,并将这些详细数据供投放广告的公司审查;

(3)允许投放广告的企业或公司派遣人员监督与抽查。

7、费用报价:

(1)对于农村

(2)对于市区

8、已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江淮晨刊、口子酒业、国美电器、长安汽车、黑人牙膏、中国联通、统一集团、绿箭口香糖、开瑞汽车、荣盛地产、海亮地产、绿地集团、和顺地产、腾讯地产

电影票房数字真实吗? 篇6

—ysy87114382

三八节这天,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328亿元人民币,观影人次达到了365万,这里的电影票房既不是按照你通过手机淘宝花出去的3.8元来统计的,也不是按照你在影院门口看到的80元一张的价格来计算,而是综合院线通过各个渠道卖出去的电影票的实际交易金额来进行的统计,这其中当然包括手机淘宝的交易金额。

实际上淘宝采用的是以包场的形式提前买下全国300多家影院的票房,平均票价大概在35元左右。然后淘宝再以每张3.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中间的差价由淘宝自己承担。据估计,淘宝在三八节当天为影院带去了大约7000万元的票房,而淘宝包场影片的实际上座率也在90%以上(毕竟谁都喜欢便宜)。

但是就你所提到的,当你看到某些烂片的电影票房数据总会产生疑惑,怀疑数据真实性的感觉,很多时候你是正确的,票房数据确实有问题。但问题不是票房过于虚高,而是由于票房往往被统计得过低了。

一般来说,片方能够分到一部影片统计票房的43%左右,剩下的大部分归院线所有。但是这里所谓的“统计票房”很大程度上是由院线来决定的。如果一部实际票房达到5亿元的电影最后统计票房只有4亿元的话,这意味着院线可以将“漏报”的那1亿元揣进自己的腰包。这种利益的驱使让很多院线有将票房统计做低的冲动。

因为这种偷漏、瞒报票房行为在国内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干扰着正常的电影市场秩序,今年1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并查处了数家偷漏、瞒报票房的影院,以规范市场。

当然,因为第一天的电影票房会直接影响影院后续的排片量,如果第一天票房高的话影院可能在之后会多排一些场次。因此也可能会出现片方的人在上映的前几天通过各种手段买一些票房,但是现在这么做的人并不是特别多,毕竟这是赔钱赚吆喝的行为,并且意义不大,不符合商业逻辑。

电影烂票房高的现象大可不必疑惑,观众毕竟也是用钱在投票,要这个准备都没做好,还谈什么迎接民主社会呢?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袁帅

微博互动专区

唠叨的杂货铺:看看iPad上的《第一财经周刊》,了解另一个世界。电视机上放完了去年的亚洲音乐颁奖礼,韩国的颁奖礼在HK办改名亚洲,好吧,舞台效果还不错的样子。转台看“乐活好正点”,开始说韩剧的男人们。我是那么爱看韩剧,所以电视机里的信息都围绕韩国也能接受。入夜了,今天周六,就好好休息一 天。

RE:宅得很有深度。

师小札札札:终于找到一本睡前读物,是看了就犯困的,《第一财经周刊》,本来只是为了追富大人的专栏看的,看着看着就强迫症了,只要有文字,包括中间的广告都看,看到GDP啥的……来了一个哈欠。晚安,各位……(也许还会爬起来再吃点啥)

RE:这里究竟有几个意思呢。从看了就犯困,到广告都不落下……值得深思啊。

我是不会告诉你我的微博昵称的:@第一财经周刊 想想还有20+天我的新年一财就要来到,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小激动,翻出当年大学时买来的一财,铺满一床的感觉真的是极好的。

RE:谢谢忠粉。

读者来信

无病呻吟

说实话第293期的几篇文章选题都很不错,但是我想问,P6的那篇文是哪位天才写的?

2008年6月8日,日本人加藤智大只身在东京秋叶原闹市使用卡车和刀具无差别伤害路人造成7死10伤;2011年7月21日,金发碧眼的纯种挪威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一人在于特岛使用自动武器射击同胞,69死66伤;早在1995年4月19日,当过兵的美国白人蒂莫西·麦克维主谋的俄克拉荷马爆炸案更是导致168死超800人伤,是9·11事件以前美国国内最大恐怖袭击案件。

有没有日本人、挪威人、美国人会去反思自己“无知”,以至于去讨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是我们?”这样的问题?碰见这样的事情,人家的认识很简单,“他们有病!”不知道看了我提供的数据,有关的作者会不会再去写篇奇文去论证中国人素质低下,缺乏教育,无力创新,以至于工作效率低于日本人、明显低于欧洲人,远低于美国人之类的……以后写文少自贱好不好?

—张思远

RE:谢谢你持续的来信,但这封有失水准。(受害)想象过多。举例日本、美国发生过的恐怖事件,无助于你的论点。“他们没有反思……”先说你从何得出这样自信的结论?再来回答一下,他们从不反思,就意味着我们说的那句话是毫无必要的?放着整篇文章的主旨不顾,摘着一句“反思”断定我们扮演冷静、自轻自贱、认不清恐怖分子的面目,这逻辑能力怎么练就的?至于你最后的衍生思路,就没有回答的必要了。

潜水党上浮

一财酱:

我看你们的杂志已经有三年了……现在决定不潜水了,上浮!

对你们的单行本我实在是不能再喜欢了,我也很希望能跟我的朋友分享……你们为什么不把出过的单行本集结出版一下呢?一定会大受欢迎的!我真的太太太太太喜欢了!

—吴楠

寻找失落的两期杂志

您好~我是百般无奈才寻找你们帮忙。2013年11月11日在淘宝杂志铺订了2014年的《第一财经周刊》,到目前为止第5、第6期都发到手了,可是总不见第3和第4期。打电话到杂志铺,客服说我找人代收了,要真找不到,你就找快递。我该怎么找那个快递呀?交了钱购买的杂志怎么可以不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请帮忙寻找失落的3、4期周刊。谢谢!!怀着求学的心态看一财君~

nlc202309041911

—951250605@qq.com

RE:客服说你找人代收了,应该是根据淘宝物流显示的结果。如果你没找人签收,那这属问题件,快递员会凭底单来回应相关事宜。不过我们官方淘宝店出售的杂志,是平邮方式的。你的邮件已转发给我们发行同事,她会联系你。

免费App的盈利模式

编辑大神,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些完全免费的App它是怎么盈利的?单纯只靠广告吗?下载量大对开发者来说有什么利好吗?您能帮助我列举一些知名免费App的盈利方式吗?多谢啦,盼回复。

—wqd

RE:用户不大喜欢收费,因此开发者多采用广告模式来盈利。广告主也愿意向开发者付费,因为广告主需要将其产品迅速推向市场。从目前和未来来看,App盈利仍得靠广告模式。当然,开发者也会选择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开发不同版App。有的人就愿意花点钱少看点广告。

咨询众筹模式

一财先生,您好!

《第一财经周刊》的很多报道与互联网金融相关,不知是否能有一期介绍众筹模式的内容,比如海外众筹模式怎么运作的,国内有没有成熟的众筹网站,国内这些公司是怎么运营的,对传统金融业有什么冲击,会像现在“各类宝”对银行理财的冲击一样吗?

—Elias Chen

很冒昧地想请问……

一财您好!

看贵杂志也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实在是非常喜爱贵杂志的整体风格!

不管是国外的新闻资讯、国内的财经大事,还是杂志近末页的“Life Style专题”都写得相当有趣!

我甚至相当佩服每个月可以想出Life Style专题的标题的人及撰文者,哦!我刚看了一眼,是一名叫“娄晓晶”的记者吧!

Anyway, 我重点是想说,你们整本杂志有没有想过(或者早在我还未开始看你们杂志时就有想过),是不是似乎缺了什么?!

我发现读者中不乏拥有丰富的财经知识且文采斐然的人! 是否可能给读者们投稿的机会?!

其实我本人每每看了贵刊之后都有满腹的写作虫想要冲出体内投稿贵刊 呀!!!

所以就想请问各位一财大大,读者们是否有这个投稿机会呢?谢谢。

—住在上海的非上海人

RE:目前读者们可以踊跃参与的是本版块。其他版块,暂时还没有对外开放噢。你如果喜欢写作,不必拘泥于杂志征文这种渠道,自媒体不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吗?万事不求人,自己爱说啥就说啥,也挺好。

养乐多的商业模式和渠道把控是如何做的呢?

Hi,一财!

你好!第一次见到贵刊,是在北大上课的时候,然后就每期都买了。杂志里有很多新鲜有意思的东西,丰富了我这闭塞的脑 子。

这两天,在喝养乐多的时候,突然想到养乐多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养乐多是怎么控制自己的产品渠道的呢?好像所有店的养乐多都是11元。

感到好奇,还请一财兄点解点解。

谢谢!

—yurui_2004

RE:你搜养乐多+第一财经周刊,会有一点报道。今后我们还会关注它的。

本周我推荐

全景漫游云冈石窟

本周最揪心的事情莫过于失踪的马航MH370。在真相还没有到来之际,我们来调整一下,看看百度百科推出的大同云冈石窟的全景漫游图。人不在现场,但已如临其境。清晰大图,通过搜索即可看到。这些精致的先人艺术,或许可以安抚人心。世界有残酷的一面,但也有诸多美好之处。

上榜理由:看一看花花世界

推荐人:崩豆

数字化电影 篇7

一、后奇观化视觉形式

电脑图形图像技术和数字影像合成技术的日渐成熟催生的, 是电影创作中影像的革命性虚拟化变革。不但纪实美学无法涵盖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以假乱真, 更非以联想思维运作出的镜头组接建构出的蒙太奇美学内容。在影像达成了超越语言表征符号功能, 成为渗透现代人类整体文化经验的主导元素目的之后, 数字技术创造异化虚拟世界和奇观化视觉形式的能力使普通意义上的影像视觉形式戏剧性地被自身最新的发展所扬弃, 并进一步主导了现代媒介中视像艺术作品依赖感性思维把握的新型审美价值发掘方向。

相较于传统电影艺术尊奉的经典理论和美学规范, 当下数字时代电影艺术的视觉呈现形式充分张扬着复制的优势与仿像的威力, 它们“不再拘泥于叙事逻辑链条, 不再成为叙事的附庸, 传统的情节化蒙太奇组接可以让位给尊奉快乐原则的视觉快感消费。”[1]这不仅是对惊爆观众眼球奇幻效果的趋之若鹜和为票房马首是瞻的结果, 也应看到它无意中促成了电影艺术创作团体内部分工的嬗变与演进, 催生了负责谋划和创意新型视觉呈现的新行当, 同时其进一步影响更体现为电影在视像叙事方面大幅拓展与创新了的独特情节推动能力。

二、动态设计的转向

好莱坞电影中的打斗动作, 曾几何时也只通过摄影角度配合演员轮出的空拳来实现, 自从早期的工业光魔公司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将绝地武士以意念力驾驭的光剑死斗逼真地呈现出来后, 数字影像合成技术就不断将电脑合成的形象与真人表演更加完美地结合。在这条道路上, 负责构思角色动作的人们无疑大量吸取了动画制作前辈留下的艺术营养, 一方面为了利于新表现形式避免套用露骨喜剧元素四溢的动画动作模式, 另一方面执数字技术神来之笔承袭着其中对夸张动觉表现和动作轨迹随意变形与拼贴的内容处理和驾驭能力。电影中数字化动作设计和呈现的源头还可追溯到李小龙踹向观众的一记记高位侧踢, 虽然那一代动作电影毫无电脑图像技术应用可言, 但它们使西方电影界对打斗动作设计与呈现艺术的重视和带来的启发无可估量。在那一代观众的眼中, 铺面而来的亚洲人那裁剪怪异的鞋底, 蕴含了超乎想象的东方生命能量, 力贯千钧地迸发出难以言传的倔强与尊严。时至今日东方影星中在好莱坞最易闯出星途者仍是武术功底出众, 同时他们身怀的绝技也被粘贴在身上的用于电脑记录移动的轨迹球“传染”到另一些对武术一窍不通的演员身上。

香港武侠电影的动作指导一职曾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而从轨迹球的偷学武功到技术的成熟将动作指导在业界所占份额越来越多地划拨给动作设计, 所谓真功夫在电影艺术中似乎日益唾手可得, 并且逐步使电影的动作呈现变为塑造挑战物理定律形象的代名词, 即使在很多以现实故事线索通篇铺陈的角色动作上, 超乎人类能力的迅速、精确、力大绝伦的动作也时常跃然银幕之上。虽然商业片导演往往疏于考虑观众在真实性上的接受和认同倾向, 却意外地发现人们天生具有对奇观视像的习惯力, 欣然接受了这一“全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2]。善于逼真化夸张变形的数字动作影像呈现很快就不仅着力于营造奇观体验, 更主要的功能转向了带动电影叙事能力的发展。其具体表现往往是在夸张意象中折射意境, 由超凡意境丰满角色内心, 再从灵心宣泄奔涌的情感及推动情节发展, 让矛盾的展开行云流水, 进而教角色益发有血有肉, 使故事更加深刻感人。

形象作用在人类视觉的同时就伴随着抽象活动, 视知觉是感知功能中具备思维之一切功能的独特部分。“一般普遍性或抽象性并不取决于意象本身的固有性质, 而是存在于该意象同它代表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中, 一旦它们被我们看作是从一个比之更加复杂的实体或某一类实体中提取或蒸馏出来的东西, 就即刻成为抽象的了。[3]”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不管以怎样的视觉形式来呈现, 创作主体经过复杂的心理活动诉诸影像是决定电影视觉表达与审美价值的关键因素。思维往往是依据形式验证事物的, 形式的多样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概念, 所谓特殊的形式可以直接被视为由形式引起的抽象活动[4]。那些超然世外的力量与速度, 匪夷所思的武功和千变万化的异形, 都可以看作以意象为先暂时抛开真假枷锁, 从视觉层面搭建一座由眼到心底桥梁, 以这些奇观化呈现的具象信息转译出抽象的思维活动, 服务创作者和接受主体之间审美价值认同建构的过程。

三、重铸时空的功能及意义

数字呈现的动作影像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技术支持其与传统电影影像的契合与交融, 以比特结构为像素的精确拟像手段和逼真塑造形象的三维造型艺术手法是成功的要素。三维造型艺术形式在美学层面一直关注形体、结构、比例、空间以及动态, 而当下动态呈现的不同正是数字技术给电影影像带来的最关键和显著的改变。由于本身比特化处理像素的媒介特质, 数字影像编排较蒙太奇的时间顺序驾驭能力又有了长足飞跃, 现在动作设计者们可以使角色在任意假想时空内穿梭, 每一个像素和影片的每一帧镜头都可以毫无痕迹地按主观时间意图被拼接重组, 在数字时代, 人类首次真正掌握了在艺术创作领域驾驭时间元素的能力。“子弹时间”类的技术处理手法频繁被应用在叙事中, 尼奥在《骇客帝国》中成长后获躲避子弹异能的场面, 较过去更为清楚地交代了故事转折关键也更富感染力地将观众带入了人物冲突间的张力迸发瞬间, 产生与为角色设置的虚拟情境中类似的情感体验。电影《工夫》中周星驰演出云端俯冲而下的如来神掌, 虽然从武侠电影的动作视像看来其夸张几乎无以复加, 但相较于它成功营造出的雷霆万钧之势和修佛降魔之宿命氛围以及慈悲渡苦厄众生的东方意蕴, 又是传统影像叙事能做到几分的呢?因此, 随着视知觉同时作用在抽象思维的此种视觉形式, 既在与传统影像叙事方式取长补短中发展完善, 也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于影视艺术与大众文化间交流互补及融合的见证。

即使受众对这种视觉形式的品评不够敏锐, 研究者往往较容易觉察到潜藏在视觉奇观时代追求“惊诧性体验”现象背后的, 由数字媒体技术及艺术形式经营的新型审美经验建构模式, 这是一种“非线性的艺术逻辑已渗透到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之中”[5]的审美联觉模式。区别于过往艺术形式中往往是寓经典于永恒的崇敬及雅致隽永和荡气回肠对观众心灵的滋滋沁润, 当下电影故事中角色的立体化显得更依仗动作、氛围折射的情感, 人格魅力乍现的瞬间惊爆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这种能力不得不承认正是数字技术大规模精确地调动视觉形式元素所产生的震撼力, 这也正是它们所擅长并应该一直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扬的。

参考文献

[1]、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 2005, (3)

[2]、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M].2005

[3]、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 滕守尧译.1998

[4]、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2006

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电影院 篇8

国外的高新科技对电影的数字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电影院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数字影院的核心技术起源于国外,但我国对数字影院技术的引进、吸收、推广和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1]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多项文件鼓励支持电影的数字化,在政策的激励下,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于2003年12月4日共同出资组建了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经营运作数字电影,发行和放映国内外数字版电影,发展和建设数字影院。该公司前身是中影集团数字节目经营管理中心,曾在2002年6月发行了我国第一部数字版国产影片《天上草原》, 2008年9月成功引进发行了美国影片《地心历险记》,成为我国发行的第一部数字3D立体影片。其他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公司更是积极推进电影的数字化,2007年以来, 我国成为全球数字银幕增长最快的国家。2009年新建的一百四十多家电影院,其数字影厅达到了百分之八十。2010年,我国生产的数字影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2012年, 我国新建的电影院基本已经全部数字化。

随着整个电影产业链中的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电影正在逐渐取代胶片电影成为电影的主流。所谓数字电影,根据原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的解释,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数字电影促使中国大陆的电影票房收入在2012年达到了一百七十多亿元,使中国成为世界电影大国。数字电影不仅使大城市的电影院成为电影票仓,更给众多的中小城市电影院带来了诸多益处。

第一、第一时间同步上映最新影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无意中从电视、手机或者计算机互联网、报纸等众多媒介中得到影片上映的相关信息。人们看电影图的就是新鲜、时尚,数字电影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要求。

低廉的制作费用使数字电影拷贝能够以充足的数量在第一时间送达众多的中小城市。技术人员通过图像压缩编码、数据加密、封装打包等技术手段把数字电影发行母版 (DCDM)处理成数字电影数据包(DCP),然后复制到移动硬盘里。一个移动硬盘的价格也就是几百元,复制几乎不需任何费用,而同样一部影片的胶片拷贝的成本大约七八千元, 数字版电影的拷贝和胶片版电影的拷贝价格相差接近二十倍。另外就是一部35毫米的胶片电影重达四五十斤,运输费用也比移动硬盘贵很多。十年前,在胶片电影占主流的年代,因为无法准确推算电影拷贝的实际需求数量,考虑到电影拷贝的制作费用较高,一些发行商就采取保守的做法,普遍实行首轮、二轮、三轮的放映方式。胶片电影拷贝数量有限,放映条件好和票房收入高的大城市影院首先放映,然后再轮到中等城市电影院放映,最后是小城市电影院放映。这种以时间先后为序的分轮放映,严重影响了中小城市电影观众的观影热情,使观众觉得这种电影好像别人的残羹剩饭。

移动硬盘传输数字版影片解决了电影拷贝制作费用偏高的难题,发行商能够制作足够多的数字版影片拷贝供三千多个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同时放映。

利用物流形式快递移动硬盘传输数字电影,和利用物流形式快递胶片电影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没有真正发挥数字电影的优势。数字电影的优势在于通过信息流来传输影片而不是通过物流快递的形式来传递影片。2008年,中国电影科研所成功地将一部影片从北京传到了南京和武汉两座大城市,这次不是通过快递,而是通过中国广播电视网络, 传输时间只用了半小时左右。遗憾的是,全国大多数影院的网络带宽不足,不能进行高速传输。如果对网络带宽进行升级改造,其费用高得难以承担。所以,通过网络传输数字电影虽然能够实行,但很难大面积推广,众多的中小城市很难受到益处。

2011年7月25日以来,喀什、伊犁、牡丹江、大庆等许多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安装了中国电影科研所研发的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卫星传输接收机,能够接收Mpeg2和Jpeg2000等格式的数字电影,传输速度可达每秒90M左右,400G左右的3D电影用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也能下载完。这样一来,偏远的中小城市电影院就能通过中国电影科研所的电影卫星传输系统接收到授权的数字电影,在时间上一点也不晚于大城市里的电影院。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院使用卫星传输系统接收数字电影,单部数字电影的发行费用越来越低,很快就能低于当前单部移动硬盘快递数字电影的费用。可以说,卫星传输数字电影从时间上消除了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接收影片方面的差别,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电影院站在了同一平台上, 这对中小城市的观众来说是福音,对中小城市的电影院来说是机遇。

第二、重复放映清晰如初

人们走进影院观赏电影,就是参加视听盛宴,享受电影清晰的画面和逼真的声音。然而,在胶片放映时代,中小城市的观众却看不到最清晰的画面,听不到最逼真的声音。由于胶片版电影拷贝价格较为昂贵,其发行数量有限,中小城市电影观众相对于大城市较少,再加上胶片电影拷贝包底费高达几万元,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很难和大城市的电影院在同一时间上映最新的电影,往往是大城市的大影院第一轮放映,中小城市第二轮或第三轮放映。光源照射、片路运行等因素很容易使电影胶片老化、磨损、褪色、划伤,中小城市电影观众所看到的电影往往不如大城市电影观众所看到的电影清晰逼真,仿佛是别人吃剩的饭菜,不新鲜。放映条件的限制还容易使画面有时出现斑点,或者抖动、闪烁,声音有时还刺耳。不理想的清晰度和逼真感严重挫伤了观众的观影热情,随着其他娱乐方式的兴起,电影逐渐被中小城市的人们遗忘了,导致许多电影院濒临倒闭。

数字技术点燃了中小城市观众观影的欲望,数字版影片可以使观众充分享受视听快感。同一部影片,第一次放映和第一百次放映与第一千次放映,其质量没有任何区别,观众会得到相同的视听感受。尤其现在的3D和4K技术,强调的就是使观众“身临其境”,无论是坐在影院的第一排还是最后一排,无论是观看第一次放映的还是第一百次放映的,都会有震撼的感觉,都会觉得非常清晰,非常逼真,会完全进入电影设置的艺术世界。

第三、TMS影院管理系统降低影院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卫星和网络传输数字版影片,数字证书及密钥生成服务系统不断完善,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快递形式的数字母版拷贝发行方式逐渐改变。影院管理系统(TMS)的应用使中小城市电影院的运营成本发生了变化。

Theater Management System即影院管理系统,简称为TMS,这一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控制数字影院的许多设备,实现科学的管理。通过TMS可控制电影院的空调、服务器、数字放映机、音频处理器、幕布、场灯等设备 ;可收集放映机温度、放映机及氙灯功率、亮度值、运行时间、实际电流、功率、耗电量等设备数据 ;可与影院存储系统、票务系统、广告系统连接建立网络运营监控中心(NOC); 通过TMS控制自动化装置可节省许多人力资源和成本。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增幅低于银幕的增幅,随着放映市场竞争的加剧,单块银幕的盈利能力下降。正如北京华星影院总经理陆遥所说“票房增幅之所以赶不上银幕增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影院建设投资过热,盲目投资偏多,银幕数量增加不仅没把票房这块蛋糕做大,反而稀释了蛋糕,单块银幕的产值下降明显。”[2]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厅数普遍不多,大一点的地级城市的电影院一般有3——6个放映厅,县级城市的电影院一般有1——3个放映厅。中小城市的电影院的影厅数量较少,员工数量却不少,盈利能力很难增长。而一些影院还要交房租,影院的租金是按照票房收入提成的,2002年是百分之五,2009年已经涨到了百分之二十,电影院对商业地产的依赖程度很高,电影院的压力逐渐增大。受物价因素的影响,员工工资不断上涨,在上座率很难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员工的数量过多,如果不想办法提高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影院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

TMS影院管理系统通过数字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可以在不降低工作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员工数量,或者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效率。例如,每个数字影厅没有必要必须派一位员工进行影片导入、放映计划安排、影片播放等人工操作,一位员工可以通过TMS影院管理系统进行多个数字影厅的自动化管理。设备管理者可以及时收到TMS设备监控和故障预警系统的数据信息,没有必要到各个影厅实地查看设备工作情况。中央存储设备可以根据影院的需要存储许多影片,可以和TMS连接,这样就可以把影片传到各个影厅的播放服务器,有多部影片时,会进行排队处理,影片传输实现了自动化。自动化的管理使员工不必要为每台数字播放服务器下载相同的影片,节省了存储空间, 更节省了大量的相同的重复劳动。[3]

第四、节目资源非常丰富

电影院使用卫星传输系统接收数字电影,就像电视机接收电视节目一样,可以根据需要下载不同的影片。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几年前电视机夺走了电影观众,原因之一即是电视节目比电影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电影完全数字化之后,也可以像电视节目一样丰富多彩, 并且可以把一部分电视观众吸引到电影院。现在,家家都有电视机,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但不一定能够看到最新的电影。只有到电影院才能看到最新的电影,这是电视机所不能提供给观众的视听享受。观众所需要的,电视机不能给的,电影院可以给。体育比赛、联欢会、节日庆典、各种开幕式等大型活动,电视机可以直播,但满足不了观众的视听震撼。中小城市距离这些大型活动的举行地点比较远,一般不能亲自前往观看,电视机的画面较小,只能当新闻看,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在这里,观众可以摆脱日常生活的干扰,进入一个理想的世界,亲身体验到体育比赛的紧张激烈、节日庆典的喜悦欢快、联欢会的五彩斑斓,开幕式的壮观整齐。只有在封闭的环境中,观众才能进入体育世界和艺术世界,充分享受各种美。

当然,中小城市的电影院直接转播各种大型活动还是不久的将来的事,有这种可能,更要看影院经理如何开发这种潜在的市场。当前,能够立即实现的是,用丰富多彩的影片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和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需要的影片数量更多。程阳曾经解释过这种现象,“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也反映到电影市场上,在二三线城市,流动人口少,消费总量有限,影片的上映周期比一线城市短很多, 很多影片在大城市可以连映三四周,但在二三线城市只能放映三四天,影院对影片的需求量非常大。这种情况下,数字放映的成本优势表现尤其明显。”[4]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影片数量的不断上升,2012年,全年生产的故事影片745部 , 各类电影总量达到893部。数字电影的卫星传输使影片发行更加迅速便捷,这些有利因素可以满足中小城市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过去十年,中国电影由低谷到复苏再到繁荣,大城市的电影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小城市的电影院注入了活力,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城市的电影市场必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潜在空间。中国电影市场要想保住高速的增长,中小城市不能忽略。

注释

1[1]方捷新、刘达、薛瑜、常一孜.中国数字影院发展十年综述[J].现代电影技术,2011,(10):12.

2[2]2012中国电影产业报告发布业界专家为国片把脉[EB/OL].http://www.dmcc.gov.cn/publish/main/175/2012/20120517103651470727933/20120517103651470727933_.html

3[3]韩晓黎.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影院的科学管理[J].现代电影技术,2012,(4):3—5.

浅谈数字电影发展趋势 篇9

(一) 数字电影的概述

数字电影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影像的获取、后期制作、发行、放映/显示。

数字电影影像的获取有三个途径:一是数字拍摄, 例如使用高清摄像机直接获得高清质量的数字影像;二是胶片拍摄, 获得高质量的胶片影像, 然后通过胶片扫描转换为数字影像 (胶转数) ;三是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制作的影像。限于目前高清摄像机的技术水平 (分辨率为1960×1080) , 数字拍摄的方式一般只能获得接近2K (2048×1080) 的分辨率, 基本能满足美国DCI (数字电影倡导组织) 对分辨率的低档要求。目前数字拍摄的分辨率正在向更高的4K水平发展。胶片拍摄方式获得的虽不是数字影像, 但胶片的分辨率高, 记录的信息多, 通过扫描后可获得4K (4096×2160) 的分辨率, 完全能满足DCI对分辨率的高档要求。

后期制作阶段包括特技效果的加入、编辑、校色、音响合成等, 制作出数字电影源母版, 再由源母版制作出数字电影发行母版, 便可以提供发行了。通过数转胶、制作DVD光盘, 可以获得胶片电影拷贝或DVD拷贝。

发行可通过网络实现, 也可借助硬盘等物理媒介。当然, 还可以以胶片或DVD的形式发行, 或通过电视台以高清电视或标清电视的形式播出。

借助数字放映机和播放器, 可以实现数字电影的放映。目前数字电影放映大致可分为数字影院级和电子影院级两个层次。前者的放映质量可满足DCI要求, 后者的放映质量一般则低于DCI的要求。

(二) 数字拍摄技术的进展

以数字形式拍摄数字电影, 目前使用的是高清摄像机, 其中有日本索尼Cine Alta HDWF900和Cine Alta HDCF950、松下的Varicam AJ2HDC27F、法国汤姆逊的Viper Film Stream、加拿大Dalsa的Origin、德国阿莱的D20和美国潘纳维申的Genesis等, 业内已用这些设备拍摄了百余部电影, 其中包括一些电影大片。

用于数字电影摄影的镜头要求光学设计优良, 制造精密, 各段焦距范围和各种光孔下的成像质量优秀, 对焦时“缩涨效应”小, 镜头参数标度准确, 调变焦细腻。

德国的蔡司公司、美国的潘纳维申公司、法国的安琴公司、英国的柯克公司、日本的富士公司和佳能公司等, 先后推出了专门用于数字电影摄影的镜头。

为了能在高清摄像机上使用普通的电影摄影镜头拍摄数字电影, 德国P+S技术公司设计制造了镜头转换器。使用镜头转换器后, 可以获得类似35mm电影的景深。

(三) 数字中间片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 数字中间片 (DI) 技术成为世界电影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所谓数字中间片技术, 一般是指整个后期制作都在数字平台上进行。

数字中间片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开发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的功能, 从而取得更灵活、更丰富的创作手段;二是为了提高影片质量, 降低制作成本。

数字中间片工艺主要有胶片扫描 (胶转数) 、套底、调色、特效和修饰、制作字幕、数字母版制作和胶片记录 (数转胶) 等。出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 目前的数字中间片技术大多还是基于2K分辨率的, 属于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 仅能满足DCI中的低档要求。

目前, 数字中间片的实施与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美、欧的一些发达国家, 并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英国Quantel的i Q在世界各地的数字中间片制作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能完成调色、特效和修饰、制作字幕、数字母版制作等工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 数字中间片市场正在向4K发展。另外, 虽然胶片仍是数字中间片工艺的影像获取方式, 但数字捕获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 好的数字中间片系统应能够适应现有的各种数字电影摄影机的色彩空间和文件格式。

(四) 数字立体电影的进展

2003年4月, 北美IMAX3D影院上映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长达1小时的立体电影《深渊幽灵》。该片是用两台索尼高清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摄影系统拍摄而成的, 后期制作时转成IMAX3D格式。

2005年8月,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在BIRTV上介绍了其基于DLP技术的单机立体数字放映技术, 并演示了《深渊幽灵》等立体电影的片段。成立于2001年的Real D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数字立体电影技术提供商。每套放映系统的售价为25万美元。与过去的3D系统不同, Real D系统只需使用一台放映机, 而且观众反映, 佩戴很轻的塑料立体镜观看电影不会造成头痛。第一部以Real D形式发行的立体电影《四眼小鸡》, 在开幕式上每个影厅的毛收入达到215万美元, 是标准影厅毛收入的两倍多。

Rave电影院线于2006年3月宣布将在全美国再装备20个Real D数字立体影院, 这样, Real D数字影院的数量将达到124个。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美国, 其余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6个国家。

有关数字立体电影技术的另一项重大进展是2D转3D技术的开发成功。2005年3月, 美国IMAX公司宣布了自己全新开发的2D电影转换成3D立体电影的新技术。IMAX公司利用《超人归来》的电影胶片成功制作并演示了IMAX3D。《超人归来》由2D转换为IMAX3D电影标志着立体电影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IMAX预计, 转换一部传统2D的35毫米电影到IMAX3D的费用是500万到800万美元, 大约需要6周到10周的时间。

(五) 数字放映技术的进展

电影放映技术已经明显发展到数字电影投影影像能够取代传统的35mm胶片电影放映影像的地步了。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数字电影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 其中数字放映机的高成本肯定是一个障碍。

数字电影系统选择的放映机是基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TI) 生产的m25DLPCinema TM光引擎的。这种“2K”的放映机能够产生2048×1024像素阵列的影像, 其色域和反差足以达到胶片电影放映机的水平。

在各种数字放映技术中,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DLP技术独占鳌头。该公司在美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年会2006Sho West上宣布:巴可 (Barco) 、科视 (Christie) 和NEC制造的DLPCinema○R数字电影放映机在全世界的配置数量已经达到了1195台, 分布在全世界30个国家。另外, 发行的数字电影已有300部。

在欧洲, 作为最主要的数字影院集成和服务公司的比利时XDC公司, 能够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已为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瑞士、奥地利、西班牙、法国和瑞典等9个国家推广200余个数字影厅筹措了资金。德语国家 (德国、奥地利、瑞士) 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业绩, 也能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已装备了50个影厅, 而且还在与日俱增。很多德国放映商说, 尽管国内的总票房在下滑, 但自从安装了XDC资助的设备以来, 他们的票房却增长显著。

为了更好地推广数字影院技术和设备, 美国数字电影倡导组织 (DCI) 与德国弗劳恩霍夫集成仪表系统研究所签订了一份协议, 合作开发一种认证测试方法, 包括认证符合DCI于2005年7月发布的《数字电影技术规范》的测试程序和数据。DCI希望促成一个符合规范的测试程序, 以对数字影院设备进行认证。该认证测试方案也将为实现播放系统和节目内容安全处理的互换性做出贡献。

除了院线外, 欧洲的独立影院也在积极推广数字影院技术。为此, 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和英国等8个欧洲国家联合组建了欧洲电影网 (Cinema Net Europe, 简称CNE) , 以便将这些国家的独立影院转换为数字影院, 用数字的形式放映新闻片。

大银幕新闻片和其他的特殊电影正在逐渐得到普及。《911真相》等影片的巨大成功, 使得电影行业和电影观众都被大银幕上新闻片的力量征服了, 但传统的胶片电影发行成本仍然是个制约因素。有了数字技术, 欧洲电影网更容易扩大欧洲电影的观众群。

据称欧洲电影网是首先使用数字电影技术的世界最大的数字电影网络。高清晰度质量的有字幕的电影被发送到各影院的服务器, 再用数字放映机放映。电影的发送从使用硬盘到用播放服务器通过卫星进行发行。

(六) 我国数字电影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行的第一部数字电影是美国影片《星球前传》, 硬件采用的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DLP技术, 放映机是美国科视公司的, 编码压缩技术是MPEG-2, 清晰度是1.3K。当时引起了轰动, 我国在2000年便引进了这一技术,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了演示观摩, 广受好评。于是广电总局电影局斥资2亿元, 购买200套设备, 在全国设100个数字影院。但由于数字电影节目不多, 其影响有限。

直到2008年, 随着技术的成熟, 设备价格的下降, 尤其是认识上的转变, 数字电影节目的丰富, 大大促进了数字电影的发展。2009年, 随着广电总局及电影局扶持政策的出台及电影市场的红火, 各地数字电影院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9年末, 全国拥有数字银幕1300多块, 居全球第二。

纵观我国数字电影的发展, 数字电影经历了引进、消化、模仿、创新的过程。根据我国的国情, 分为三个层次普及推进:一是低端配置的数字流动放映, 这主要适合在社区和农村发展, 主要以分辨率为0.8K的国产配套放映设备为主;二是中档配置分辨率为1.3K的数字放映设备, 用于市区二级影院和郊区的城镇影院, 其放映设备目前主要以原放映设备厂家自主生产及有关单位研发的播放服务器配套提供;三是高端配置, 即分辨率为2K数字放映设备, 用于市区的专业影院, 这种系统符合国际上数字影院的技术规范, 设备大都为进口。这三个层次的放映系统包括公益和商业两个放映格局, 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

从模拟 (胶片) 电影向数字电影过渡, 已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这是电影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电影是国际性的。作为中心城市的一级影院, 是标志着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文化没施, 其必然受国际标准制约和国际文化交流影响。搞好我国中心城市专业影院的数字电影放映, 对发展我国数字电影技术,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国一线大城市影院已基本上采用分辨率为2K的放映设备, 其主观感受已超过胶片电影, 受到观众的支持。根据DCI (国际数字影院倡导组织) 的规划, 2K级别的数字电影是其入门标准, 其目标是4K级别的。

目前国际上, SONY公司已生产出了基于SXRD技术的数字放映机, 基于DLP技术放映机有望今年推出商业。我国今后还要发展为4K的放映设备, 将能使数字影院的放映质量更上一个档次。电影的大画面, 高清晰度始终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七) 中国数字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 中国数字电影院线主要有中影、星美的高端数字影院和时代今典的中低端数字院线组成。

高端院线主要建立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城市, 由于高端数字电影放映机的价格昂贵, 发展一个高端数字电影厅造价至少要100多万元, 因此推广普及较为困难, 票价也比较高, 主要面向中、高阶层的观众。而中低端院线由于低廉的造价, 可以以便宜的票价来吸引中低阶层的观众, 因此面向城市社区、县城及农村的中低端数字 (下转第38页) (上接第44页) 院线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可以预计未来中低端院线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高端院线。

因此可以预计, 未来中国影院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过渡。数字电影将分为高端和中低端两个市场, 因为两个市场分别满足了不同类别观众的需求, 因此会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发展。

电影数字化是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改变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的方式。在电影技术向数字化转变后过渡的过程中, 将导致整个电影产业发生变革。

摘要:文章概述了数字电影的基本概念, 以及国内外数据电影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电影,数字,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美) 托马斯·A·奥汉年, 迈克尔·E·菲利浦斯.数字化电影制片[M].施正宁, 译.

[2]黄式宪.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M].中国电影出版社.

4D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 篇10

1、4D技术的形式和特点

近几年流行起来的4D数字电影, 是依靠三维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模拟组成四维空间带给观众更加逼真的观感。它是在三维立体电影和特技影院相结合共同来完成的。随着三维软件技术在国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D数字电影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运用三维软件制作立体电影有着比其它软件独特的优势, 由于三维场景本身就具有立体特性, 与成像相关的各种参数及其脚本也很容易在软件环境中加以调节及运用等。近年来4D在3D技术的发展上非常迅猛, 4D影院的表现形式也根据人们不断提高的娱乐需求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平面银幕方式的4D影院正受到银幕是环球方式的冲击, 而新型特技座椅配合动感控制平台, 又使4D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进入21世纪后, 大直径、多画面的柱面4D影院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柱面银幕4D影院的出现, 各种动感平台, 旋转平台, 轨道车也根据剧情进入影院, 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4D影院类型。

4D数字电影除了具备立体的视觉画面外, 放映现场还能模拟自然界中的闪电、烟雾、雪花、气味等现象, 安在观众的座椅下的控制机关还能产生下坠、震动、喷风、喷水、扫腿等动作。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立体画面与剧情紧密结合, 在视觉和身体体验上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娱乐效果, 犹如身临其境, 给人以无限的的遐想和心灵上的享受。

在世博会石油馆和辽宁馆播放的4D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新兴的一种特种电影院形式-----动感影院, 它是在传统的立体影院、4D影院基础上发展而来, 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影院, 具有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等特点和优势, 其中辽宁馆的4D电影, 它可以同时容纳约50名观众观看电影, 欣赏时参观者还可以感受到色、香、形、味、动的全方位体验, 火山喷发, 地动山摇, 观众的坐椅也跟着震颤起来。随着飘雪镜头出现, 我们惊奇地发现, “雪花”真的落在了手背上。4D技术不仅应用到了机电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同步控制技术、仿真技术、气动装置技术、气动控制4D动感座椅、偏振立体显示技术, 而且还运用了数码影视技术、图像拼接技术等, 这些技术为支撑4D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4D技术制作的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通过眼睛观察的周围环境之所以是立体的, 是因为人的两只眼睛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同时获得两幅不同的场景图像, 人的大脑对这两幅图像进行处理后, 不仅能分辨出所观察物体的颜色、质感等光学信息, 还能根据两幅图像的差异判断出物体与双眼的距离等空间信息。这样一幅立体的画面就呈现在脑海中。由于人的双眼所处空间位置的差异 (这个距离一般用国际平均值6.35厘米) , 致使现实环境分别在两眼中形成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像, 这两幅图像经过大脑的识别处理, 人就能感知环境物与人眼的距离和环境物的状态 (包括大小, 颜色, 材质等信息) 。如下图所示:

红色三角形与绿球相交的区域为左眼看到图像, 而绿色三角形与绿球相交的区域则为右眼看到图像。左右眼的图像同时被大脑接收, 融合, 并加以识别, 人就知道绿球与人的距离, 绿球的大小, 颜色, 材质等信息, 立体图像就在大脑中形成。当然, 如果绿球处于运动状态, 那么两眼将不断的刷新各自看到的图像, 并交给大脑进行处理, 人也就可以不断更新对绿球的感知信息。

由双视角成像过程, 我们可以知道, 是同一环境分别在左右眼形成有细微差别的图像, 经过大脑的识别处理, 使我们感知立体环境的存在。也就是说, 为了模拟双视角成像, 必须首先有左右两个相机去捕获环境影像, 然后将左影像交给左眼观看, 右影像交给右眼观看, 最后大脑才能进行识别处理形成立体图像。这就是立体图像的呈现方式。

3、4D影院技术的构成形式

完整的4D影院技术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产生的效果把视觉, 听觉, 触觉合为一体, 令人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

3.1 4D动感影院的银幕

从视觉角度讲, 采用180度的柱面环幕立体影像——它是指银幕保持在有相同圆心的一段弧度上, 而不是一个平面 (平幕) 上。银幕的高宽比例为16:9, 柱面环幕3D物体运动影视范围大为扩展、开阔视野, 摆脱了平面视觉束缚, 使影视空间和现实空间更为接近, 并且可以产生横越、环绕等多种运动方式, 从而产生时空变换的感觉。银幕对电影欣赏经历产生几个方面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在电影画面质量方面:亮度, 彩色还原和对比度, 并通过潜在银幕中的瑕疵分散注意力。银幕还能对银幕后扬声器系统的声学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影院的银幕是很重要的。

3.2 立体眼镜

由于目前影院级别都采用的是需要戴眼镜的立体呈现方式, 所以要想有比较好立体效果都需要佩戴立体眼镜, 适合于观看柱面电影的柱面偏振光眼镜 (即“立体眼镜”) 。使观众看到的影片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不同, 这样反映到人脑中的影像就是3D立体影像, 从而创造置身其中的立体视觉空间。常规的太阳镜能减少可见光, 但抵御眩光的能力极弱。偏光镜片只允许一个方向的光线通过 (垂直面) 而吸引所有其它方向色散的光线, 通过这种方式, 它可以减弱眩光。偏光与紫外线保护毫无关系, 但大多数偏光镜片都含有阻挡紫外线的化学物质。

通过一种特殊的层压工艺, 为眼镜增加偏光过滤器。硬树脂和高折射率塑料镜片在铸造过程中都进行了偏光处理。在聚碳酸酯镜片还处于液体状态时, 就将偏光薄膜加入其中。单光、双焦和渐进镜片都有偏光过滤。部分常见的过滤颜色包括:淡灰, 35-43%的可见光穿透;中度灰, 有时与变色镜片和镜面镜片一起使用;深灰, 14-25%的可见光穿透等。

由于偏光镜能减少眩光, 所以许多高尔夫球、钓鱼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对它十分钟情。另外司机和在计算机屏幕前工作的人使用, 可以减少眩光对眼睛的伤害。

3.3 4D动感座椅

动感座椅根据影片的故事情节包含由计算机控制做出五种特技效果:分别是坠落、震动、喷风、喷水、拍腿。另再配以精心设计出烟雾、雨、光电、气泡、气味、布景、人物表演等等引入4D影视, 从而调动了人的所有感知系统, 使人真正走进影片情节。由于在四维影视中的电影情节结合了以上的特技效果, 将观众与现场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观众在观看4D动感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受, 体验身临其境、如梦如幻的感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 这就是当今世界十分流行的4D动感影视。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和革新, 四维影视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中电影是光影艺术的概念, 是全新的、真正的高科技产品, 深受人们的喜爱。

3.4 数字音响系统

4D动感影视采用高品质声音效果素材——多声道环绕声系统作为影院的音响系统。提供6.1甚至7.1声道系统从而增强环境声音效果。4D影院的多声道环绕声系统在设计和制作时充分考虑到柱面4D影院能够使3D物体产生环绕运动的特点, 可以精确的对运动物体进行定位, 使4D影视的声音也立体起来, 形成真实的立体空间感。

4D影院的均衡点声源扬声器技术利用五个分立的音频通道播放声音, 使观众能够听出每个声音的声源所在。 (传统的5.1分散音响系统通过多个扬声器播放声音, 会使听众无法辨别声源所在。) 每座4D影院都经过声学处理, 能够以最大的动态范围, 准确、真实地呈现声音形象。因此, 每座4D放映厅播放的声音都极其清晰, 听众们不仅能听到一根针掉落到地面的声音, 而且能听出这根针掉落的位置。每部4D影片的音轨都经过特别制作, 以适应4D独特的音响系统。

4、4D电影的制作技术

最常见的电影4D效果, 是用“光影分离技术”来实现的。它依赖于偏振光和滤光片, 它和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识别完全不同, 它是让每只眼睛只接收到一部分光, 而滤掉另一部分。在以前拍摄的3D电影时, 人们会在一个镜头前加一块水平方向的偏振片, 只让水平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另一个镜头前加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再将这两个镜头并列, 之间的距离和人眼之间距离差不多, 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在播放时, 让观众戴上带有偏振片的眼镜, 偏振方向和摄像机偏振片的方向相同。这样, 左眼的眼镜就会完全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 而右眼的眼镜则滤掉左侧摄像机的画面。这种4D电影要求观众必须坐得笔直, 才能最大程度的凸显三维效果。

光影分离技术是被动式的3D电影技术。也就是说, 它不需要控制眼镜。色分技术也是这样。可能有些人还会对上世纪80年代的立体电影记忆犹新——它的两片眼镜片颜色不同。如果不戴眼镜的话, 这种电影投影出来像是印刷有偏差的彩色画册。戴上滤光眼镜之后, 眼前就能出现色彩鲜艳的立体场景。它最大的弱点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已经淡出电影制作领域了。直到2007年, Dolby公司开发出Dolby 3D系统, 色分技术才重新热起来。借助放在放映机前的滤光片将投影机射出的光线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 并分别投影到屏幕上。通过滤光眼镜来分别接收这些光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 同样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该技术比传统色分技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 放映机装上滤光片就可以放映3D电影, 而取下滤光片, 还可以放映传统电影。《阿凡达》首映礼上, 采用的就是Dolby 3D+IMAX技术。

立体影片制作与平面影片制作不同, 它在前期制作的时候必须有立体图形师 (stereographer) 创建的深度脚本 (depth script) , 它与故事板配合以确定后续的Layout制作并预览立体效果。这一步对与整个影片的立体效果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 它帮助决定了每一个镜头的景深度;另一方面, 有利于前后镜头间的深度衔接, 确保观众能观看到舒适的画面。

5、结语

电影圈里的数字信徒 篇11

如何做到85%的准确率?刘晗是学物理出身,他首先确定出影响票房的几个变量,如演员、档期、上映时间、首映地,接着就要推算出公式中的定量,他的做法是从1990年以来上映的电影中抽样出四五百部,从统计年鉴中查到数据,然后让计算机逆向推导出定量,从而确定公式。预测时再把社交网络中反映出的变量填入公式,进行测算。

虽然业务和电影相关,但刘晗原本是个电影的门外汉。1999年,刘晗去英国读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从事过酒店预订工作,当时便参与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2006年刘晗回国,在IBM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进入新浪,直到2010年离开。在新浪期间,他从事底层技术架构方面的工作,“从微博平台获取数据时,别人不知道怎么合理存储数据,我就知道它背后的规律。”离开新浪后,刘晗在中国移动的卓望公司写过微博开放平台的接口,还做过微博营销。但半年后,他认为微博营销已渐渐沦为4A范畴,想用技术做些新东西,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新影数讯。

刘晗并不认为自己做着的事多么新鲜,因为挖掘用户行为一直伴随着商业活动,其中有些原理是相通的。今年暑期档,中国诞生了首部票房过7亿元的华语电影《画皮2》。新影数讯在上映前三个月便参与到造势活动中,主要负责以官微为核心的微博推广,同时通过对SNS数据的动态监控不断对宣传策略给出建议。

新影数讯的另一个业务更前卫——为挑选演员甚至导演给出“数字上的建议”。他们根据历史参数和社交网络上的数据分析来给出判断。“很多导演挑选演员是根据经验,而你只要告诉我要找什么类型的角色,系统就会根据演员的外形和之前对类似角色的演绎效果给出匹配”。此外,数据挖掘还能得出许多有趣的结论,比如“冯小刚的赚錢能力是张艺谋的1.5倍”、“某知名女星的人气已经在走下坡路”等。刘晗相信用数字说话,他的团队里也没有电影圈的人,但一味用定量的办法来阐述问题不会出现偏差吗?

今年3月成立以来,刘晗已接过5部影片的单。他预计新影数讯今年会有200万元的营收,他现在只采取简单的收费模式,将来会考虑分成。2010年国内电影票房超过百亿,同比增长63.9%;2011年则超过130亿元。刘晗认为自己的营收也会水涨船高。在2C方面,他想到的还是做推荐,也没有深入考虑对普通用户收费的事,“起码要等到知名度大过豆瓣、时光网再说”。

投资人点评

酷盘投资人兼董事长黄明明:电影产业受上下游的钳制,新模式的B2B企业要想进入需要努力,特别是在还很传统的电影制作发行产业。

某美元基金投资总监:新浪微博现在活跃用户只有7%,他们能代表线下看电影的人吗?核心团队中应引入熟识电影圈的人;继续增强在微博上的营销能力。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12

数字电影在1980 年后出现, 因为计算机的发展, 胶片电影无法完成的工作数字电影就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力量来完成。我国的数字电影技术真正开始是在1996 年长沙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以后。发展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就是为了让观影人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从精神上获得满足。那么良好的观影条件取决于哪些因素呢?有三点:银幕影像、听音条件、影厅环境。数字电影技术中发生变化的就是放映机器和影片载体, 影院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只需要更换放映机器, 其他的硬件设备可以继续沿用。

数字电影相比于胶片电影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1. 避免电影的画质损坏程度。传统的胶片电影播放几遍后画质与第一次播放差别很大, 胶片电影因为光照等因素会老化;2. 数字电影中发行传输的载体不再是胶片, 确保了传输过程中质量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而且节约了资源。数字电影在传播速度上也比胶卷电影更加迅速和便捷, 不再需要把胶卷到处运输。从柯达胶卷的没落就可以反映出胶卷电影的前景已经随着这个胶片厂的衰败而渐渐失去光彩, 这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 事物更迭, 推陈出新。

然而虽然现在数字电影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数字电影的画质没有胶片电影的画质更有层次感, 他的饱和度柔和度都不如胶片电影有质感, 换句话说就是数字电影没有胶片电影的真实感。但是因为第一种优势更加诱人所以数字电影逐步取代胶片电影。

二、数字电影应用方便

因为数字电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合成获取某些电影场景, 那么像一些比较宏大的场景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几个演员合成为一个比较场面壮观的场景, 而且一般看不出任何后期拼接的痕迹。通过数字电影这门技术, 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还是电影的各个参与部门都可以从中受益。别的不说就单单就说拍摄场地的选择, 先前的胶片电影时代, 如果想拍霍比特或者三国等类似的大制作电影那么场景的选取一定是要非常宏大的场景的然后还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才可以进行拍摄而且整体效果控制起来也恐怕不会太理想, 但是使用数字电影技术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他全部是后期合成技术。演员方面, 可以解决演员档期的问题, 如果一个演员在其他地方而且由于档期的问题还不能回来这个地方, 那么可以通过演员所在地随便一个设一个摄影棚完成你这边的问题。以前胶片电影时代, 处在边远交通不发达的地区想看你这个新上映的电影那恐怕要等到遥遥无期。一般这个电影上映都是在一线城市上映然后把胶片转交运输到二线城市, 然后层层下推直到最后一个地方那么每个地方都要放映一段时间等着到最后那个地方后恐怕就要过去半年还要多了。现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要你可以接受信号就可以放映电影。方便快捷, 迅速传播。

数字电影应用起来方便还体现在后期的管理监督上面, 以前的胶片电影管理起来就要亲临现场, 而现在的胶片电影, 不需要你还要到影院中去看他到底播放没有你可以查监控, 而且盗版的问题也会得到大大的解决。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 出现了很多新兴事物, 这些新兴事物大部分都会跟计算机有些关联, 那么我们数字电影也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 那么我们也就不能预测数字电影将来会跟这些新兴事物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产生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创造出怎样的技术进步, 科学奇迹。

三、数字电影根本就是更好的服务人民

以前我们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就是书籍, 后来是电报收音机, 再后来是无声电影, 然后就是黑白电影, 后来又发展为彩色电影现在继续前进为数字电影。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与情趣, 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还让我们从中进步许多。数字电影进步的再神奇再便捷, 他的根本目的也是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观影体验, 在精神层面上获得更多的满足, 带给人民业余生活更多的乐趣。

数字电影会取代胶片电影, 但是也不会止步在这个阶段, 他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就是要取之用之, 用更新的技术来服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品味, 在新技术面前我们不应闭门造车多交流多应用才会发展的更加的迅速, 成长的更加茁壮。

摘要: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传统的胶片电影放映发展到现在已逐渐被新兴的数字放映技术所取代, 已经出现了一百多年的胶片电影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 数字电影技术与胶片电影技术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实现电影放映技术的手段不同、放映机器的不同和影片承载的载体发生了改变, 其他的影院设备都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满足人民更高的精神需求, 服务更多的人。

关键词:技术进步,应用,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晓飞.论电影放映技术更新与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 (上半月) , 2014 (03) .

[2]朱玮.中国数字电影的产业现状和发展[D].杭州:浙江大学, 2011.

上一篇:应用效率下一篇:研究生招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