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数字化

2024-06-04

广电数字化(共11篇)

广电数字化 篇1

2013年12月25日, 位于查干敖包微波站新设备调试开通,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骨干微波数字化改造第一阶段工程宣告胜利完成。华为公司与内蒙广电各部门齐心协力, 克服了天气差、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 提前6个月完成了22座广播电视微波站的数字化改造任务。2014年, 第二阶段56个微波站新设备安装开通, 全区将完成全部78座微波站的数字化改造, 全网从西部阿拉善沙漠到东部呼伦贝尔大草原绵延3481公里, 成为全国最长的数字化骨干微波网络, 中国北方将腾起一条数字化巨龙。

1 数字化改造的内外部压力

内蒙古广电微波网络始建于1987年, 旧网采用模拟微波设备, 曾经在公共广播电视事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近年来, 数字化改造的内部和外部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也逐渐走向数字化。老旧的模拟微波单通道容量只有4×E1, 只能传送一套电视节目和三路单声道广播节目, 新业务带来的新挑战迫使对模拟微波设备加以数字化改造。

近年来模拟微波电路所有备品、备件, 国内外各厂家已陆续停止生产, 与模拟微波设备相配套的天馈线系统、供电系统和仪表等也都相应老化。备件无法购买, 维护和检修困难。

广电微波是必不可少的战略、战备资源和重要节目的传输保障。近年来对战略保障的各种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老化的微波网络可靠性较差, 日渐成为瓶颈。

2 新一代微波技术充分满足广电业务需求

随着IP化的发展, IP数字化微波已经是当前微波建设的主流。

新一代IP数字化微波支持TDM与以太业务混合传输, 容量大, 效率高, 并以支持平滑演进获得业界的认可和大规模应用。内蒙广电选用的华为公司新一代IP数字化骨干微波解决方案具备大带宽、高可靠、快交付、好运维的诸多优点。

2.1 大带宽:传输容量扩大58倍

本次改造完成后, 传输容量由原先的4×E1扩容为 (2+1) ×STM-1, 两个主业务通道, 一个保护通道可传输临时业务, 传输带宽扩大58倍。

主业务信道I:2个下行45M信道传送“村村通”、蒙汉语卫视等21个节目, 2个上行45M信道回传各地方电视台18套节目。21×2Mb/s信道传送广播、内部通讯、监控信号以及电视电话会议信号。

主业务信道II:传输高清晰度电视 (HDTV) 、CMMB、地面数字电视以及带宽租赁。

2.2 高可靠:链路性能设计值达99.999%

新一代IP骨干微波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设备稳定性, 其射频模块具备8k A防雷能力, 高于业界平均水平2倍, 在不加避雷器的情况下也完全满足严重雷击区域设备的正常运行。

新一代IP骨干微波解决方案支持中频合成技术, 抗多径衰落效果突出, 且系统整体增益业界领先, 在跨越草原、沙漠、湖泊等复杂地貌的大带宽超长距传输中具备很大优势。

新一代IP骨干微波解决方案支持多层级的可靠性保护设计, 核心产品支持电源板1+1、主控板1+1、业务接口1+1等多种设备级保护, 空间分集、频率分集, N+1等链路级保护, ERPS、SNCP等环网业务级保护, 链路性能设计值KPI达到电信级水平99.999%, 为内蒙广电打造一张高可靠性微波网络。

2.3 快交付:37天交付21跳

内蒙古广电微波网络途经草原、沙漠、大山等地形, 低温、大风、雷电、昼夜温差大等气候。北部满洲里地区冬季温度可达-40°, 西部多沙漠、草原地形, 多径反射严重。其跨度之长, 交付之艰难, 在全球微波应用领域里也是非常少有的。

赤峰市翁滚山-赛汉敖包链路为整个干线最长链路, 跨度90.26km, 业界一般需要3~7天时间完成天线对调。交付项目组使用华为微波天线专业对调工具, 仅用1天半时间完成天线对调。

依托华为微波全球交付的丰富经验, 借助华为微波专业交付工具, 内蒙广电微波交付项目组将交付时间平均缩短到1.5天/跳, 最终实现了37天开通呼市至赤峰21跳微波链路一期工程, 成功创造了微波交付的奇迹。

2.4 好运维:端到端统一网管, 真正的平滑演进

新一代骨干微波解决方案支持华为微波设备与编解码复用接入SDH设备统一网管, 可实现整网端到端管理和业务配置, 提升运维效率。

网管系统进行异地双机热备, 在呼市传媒中心站设置主网管中心, 在二道沟设置备网管中心, 两个网管中心形成异地热备份系统, 对所有微波网元进行统一管理, 从而打造高可靠性网络。

新一代骨干微波核心产品RTN980为TDM/Hybrid/Packet统一平台, 支持从SDH微波平滑演进至IP微波, 无需更换硬件设备, 保护客户初始投资。

3 数字化改造产生巨大价值

数字化改造后的微波网络满足广播电视大容量、多样化、高质量传输的要求, 可以保障重要电视广播节目的传播。此外, 还可以优化广电资源配置, 光缆、卫星、微波传输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建立完善的安全播出体系, 保障如两会、抗震救灾等重要活动。

微波+高山发射台组成广播电视地面覆盖网, 发展偏远地区农牧民电视用户, 指导生产实践。还可以利用富裕的带宽资源传输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节目以及农牧民喜爱的有地方特色的节目, 提供增值服务。

可以进一步开展带宽租赁、CMMB和视频电话会议等增值业务。富足剩余带宽可以租赁给运营商、企业或政府进行业务传输或者安全保障。此外, 还可以建立覆盖自治区的智真电话会议系统作为增值业务出租, 随时随地进行高质量电话会议, 减少出差时间和成本。

实现高山台站资源的增值, 各地方台站可以以微波数字化改造为契机, 进行带宽租用或者发展电视用户或者发展其他业务, 带动落后台站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对内蒙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的内外压力及需求进行了分析, 并详细介绍了华为公司新一代IP数字化骨干微波解决方案的优点以及产生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华为

广电数字化 篇2

摘要:对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明确问题根源,构建针对性应对策略,实现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与广电领域的深入融合。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广电;应用;实践

对于社会生活而言,电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科技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卫星技术在广电领域得以应用与发展,数字电视技术成为当前电视行业重要的技术形式。依托这一技术,可以强化对电视制作与传播质量的提升。但是,基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技术的不完善性,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应用中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积极改善,以便其能更好地发挥优势,提升传播质量,满足新时期社会对电视信息的需求。

1地面数字电视在广电领域中应用

数字电视技术是当前电视行业比较先进的技术模式,能够在广播电视塔以及电视信号接收设备的支持下,实现传播电视节目的目的,提高传播质量及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电视节目的整体需求。发射电线是数字电视传播的核心设备,可以强化信号的传递与转播。对于数字电视传播工作而言,发射天线是核心设备。发射天线通过编码以及相关处理,实现数字电视信号长距离传播的目的,最终抵达电视用户。基于此,在推广和应用数字电视传播的过程中,要重视发射天线建设,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有效传播。发射地点以制高点为标准,力求传播质量的增强及传播范围的扩大。对于数字电视及传播工作,发射地点十分关键,尤其对信号传播质量影响较大,事关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目前发射地点通常选择制高点,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周围环境与相关设施产生的干扰与不良影响,切实提升传播质量、扩大传播范围,对数字电视整体服务水平影响较大。

2地面数字电视在广电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2.1技术设备管理与运用水平不高

在当前的数字电视传播与应用中,技术设备自身存在不完善性,很难满足数字电视在工程模式与传播方式方面的要求。另外,在技术应用中,芯片技术及终端接收技术都亟待改进,以期更好地满足电视传播的实际需求。一旦忽视技术设备管理的加强,就很难适应新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环境,就会对数字电视跨越式发展产生阻碍,无法在根本上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2.2数字电视设备与仪器的应用缺

乏权威标准与规范立足当前数字电视传播应用,涉及大量设备与仪器,涵盖接收传播芯、发射天线以及接收色板等。但是,鉴于数字电视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仪器与设备缺乏权威的国家标准,使得很多设备在使用中很难找到有利的依据,继而诱发使用问题,给传播质量埋下隐患,不利于数字电视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数字电视设备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十分关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合理标准,强化对设备与仪器产品的有效规范。

2.3系统检测与维护设备匮乏

为了维护数字电视传播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科学与完善的传播管理系统不可或缺。因此,要强化对数字电视技术系统、传播系统以及操作系统的全方位检测。但是当前具备这一功能的检测设备与检测系统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对系统问题的检测与处理,无法实现系统高效运行,阻碍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3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水平的提升策略

3.1合理选择发射天线

为了最大化发挥数字电视的应用效果,需要重视发射天线的选择,重点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分析发射天线的水平极化,另外是其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强化的是数字信号传播的范围,垂直极化能够在保证信号传播强度的同时,提升适应性。

3.2合理确定发射地点

数字电视信号传播质量与发射天线场地的位置息息相关,因此,要做好场地设置与选择工作,将制高点作为目标,同时,综合考虑地形与地域因素。具体讲,反射地的选择要避免出现电视信号死角,同时,又要保证数字电视建设的经济原则。

3.3准确设置发射频率

发射频率的选择需要以数字电视信号传播实际情况为依据,一般情况下,频率设置在550~700Hz之间,这一范围的频率能够有效保障传播范围与传播质量。在设置过程中,要将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考虑其中,以便进行有效调整。

4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广电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成为整个行业的关键性技术,为整个电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提高了传播质量。因此,要重视探讨地面数字电视在广电领域应用情况的分析,明确发展中的不足,积极探求针对性策略,实现地面数字电视与广电行业的高效融合,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建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24.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电数字建设展望 篇3

从2008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在一些地区以IPTV为增值业务,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把广电这个优势媒体的蛋糕啃去一大块,电视业内人士和观众所期盼的三网融合,将视频、数据和互动点播节目全方位呈现给用户的理想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纸上谈兵,使得目前推行数字电视整转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广电数字建设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发展缓慢,机遇一失再失,面对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甚至是跨媒体产业的迎面扑来,广电媒体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眼前的机遇就是加快地方广电的数字化建设,利用现有广电网络的物理基础,将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只身冲进新媒体阵营的领军行列。

地方广电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以苏北东台地区为例)

东台广电数字化的建设情况

东台广电数字化的基础物理线路建设早于1998年开始, 应用光纤类型为1310nm①。2007年,在东台市区开始逐步更新光纤类型为1550nm,光节点增加至140个,城区用户覆盖面积达到100%。基础物理线路的保证使得东台广电数字化前端在2008年春节前正式运行,东台地区的有线电视可以平滑稳定地逐步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代。

东台广电数字化运营状况

目前东台广电数字电视共有城乡用户近4万户,其中城区整转用户达到40%以上。服务项目包括60个频道节目的基本包、29种付费节目包、数据广播、股票系统以及NVOD视频点播服务。根据市场调查,用户普遍反映东台广电数字电视节目频道丰富,节目清晰度高,画面质量好。收費采用基本包:城市月租19元/月、乡镇18元/月标准,以及5到20元的付费节目包。

东台电信IPTV运营情况

东台电信IPTV从2008年5月开始正式推广,城乡用户已有5000多户。 东台电信IPTV服务项目有60个电视频道(4小时节目时移)、20个专题精选、30个特色剧场、3500小时的电影电视剧点播以及3到7天的回看功能。根据市场调查,用户普遍反映电信IPTV可以免费点播电影电视剧以及IPTV可以做到节目应用时移②比较吸引人。目前东台电信IPTV收费方式为无宽带的40元/月,有宽带的30元/月,我的E家20元/月, 团购为25元/月。

东台广电数字化

与东台电信IPTV竞争的态势比较

数字电视转换不仅面临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广电系统自身来看,免费的转换模式大幅度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由于种种原因,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拓展缓慢,还无法对企业业绩形成大的推动。从竞争对手来看,有线网络的垄断优势将被打破,尽管短期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但是长远期来看,电信的IPTV等将对有线网络的定价权和新增用户的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由于两家单位同时推广服务, 一些用户家庭既安装了数字电视, 也安装了IPTV。难免在这些用户之中产生两家单位服务的比较,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之所以在用户之中会有比较,是因为目前东台广电数字电视和东台电信IPTV业务采用的传播技术不同,在服务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东台广电数字电视采用有线广播传输方式③,用户属于被动接收。而东台电信IPTV业务通过以太网传输技术④做到了部分节目可以互动。所以,用户使用IPTV可以参与部分电影电视剧节目的点播,也可以选择全部现有电视的节目应用时移。对比东台广电数字电视发展,目前东台电信IPTV的节目应用时移功能和点播功能是最大的障碍。

但我们从东台电信收费(无宽带用户每月40元以及有套餐的用户每月20元)的市场推广分析来看,其业务服务也有另一面。电信之所以要推广IPTV,一方面因为他们技术已经成熟,另一方面,随着电信固话ARPU值,也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值的不断降低,来自移动等其他运营商的冲击不断加剧,电信必须想办法开展新业务来留住用户。对电信来说,IPTV首先是保证他们的宽带接入服务能够粘住用户,也就是“锁住客户”。因为现在宽带接入的ARPU值在下降,用户增长也开始放得缓慢,有了IPTV这个手段以后,ARPU值可以提升,他们的用户也就不会轻意离网了。其次才是增加收入。所以,东台电信目前考虑的客户范围并不等同于我们考虑的客户范围,而是有针对性的,这等于说不管电信的IPTV如何营销,目前还很难挤占广电数字的发展空间。

关于地方广电数字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建设目标的问题

从多年来广电网络发展的历程来看,地方广电数字建设,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些地方之所以失去发展机遇,导致整转遇到困难和用户流失,其重要原因就是在建设目标的决策上犹豫不决,还有地方和部门官员的人事变动对工程的影响等等。广电数字化建设在我国部分城市,如淄博、深圳、齐齐哈尔、江门等地,商业模式已基本成熟。但在许多县一级城市,因为城市整体用户的数量不多、基础建设的不完善引起的故障率较高等困难,使得广电数字化如何建设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就目前的状况,实行差异化的数字化建设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普通大众进行大众化数字电视建设,比如说加强基础物理线路建设,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减少普通用户端因为线路问题引起黑屏、马赛克;而对于高端用户群,进行有需求就改造的方法,在提高数字电视节目质量同时,增加互动业务,引导高端用户群消费;在普通大众和高端用户群之间,我们还要保证并具备平滑过渡的建设能力。

平台建设的看法

从技术上来讲,IPTV的节目应用时移以及电视剧电影点播并不是电信IPTV的专利,广电更有能力和条件解决这个问题。IPQAM⑤技术成熟,FTTB+EPON+LAN,FTTC+EPON+EOC,FTTC+EPON+CMTS的双向改造技术日趋规范,解决了大用户量的并发交互点播问题,由此可以开展电信IPTV电视所有的交互业务。其中IPQAM成本高,投资大,适合经济较发达的县城;而纯数字电视+纯IPTV的方式,投资少,相对经济,则适合于一般县城或经济欠发达地区。

网络建设的状况

从网络服务上来看,广电数字电视更能向高端用户提供质量好于IPTV的互动点播服务。首先,电信的IPTV需要城域网设备大规模更新换代才能支持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⑥。而目前电信带宽不足,利用EPON技术⑦全面升级到光纤到户所需的投资巨大。其次如果电信不升级网络,大用户量在线时极易造成阻塞,视频品质难以保证,从而导致用户流失。而广电的网络的建设就是建立在视频传输质量高保证基础之上的。难以支持高清将是未来几年制约IPTV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这个却是地方广电数字电视发展先天就有的机会。

第四节节目内容的建设与推介

从节目内容来看,大多数广电数字电视目前采用的是基本包和付费节目包两种形式。就东台地区而言,目前按3.6万个使用用户计算,基本包月租费平均是18.5元/月,年收益为799万元。而目前东台广电数字电视付费节目销售只有30多万元,其比例不过3.75%,付费节目包的盈利相对基本包所占比例甚小,如何更好地推销付费节目看上去是个难题。如果换个角度,开展互动业务,增加高端用户群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推动广电数字电视业务,主要是让用户要享受到实惠,以优质的信号和丰富的节目把用户留住才是根本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节目该如何推介,该投放什么内容进行明确的定位和思考。拿目前成功的互动业务商业模式之一深圳来说,目前互动业务大约有近4万的用户,收入的增长很快。在其互动业务数据显示上, 电影、电视、动漫三个点播业务占到80%以上。所以在广电数字电视业务上,互动业务是很好的选择。而在互动业务方面视频服务又是首选。

开展视频服务,地方广电比电信更为强势,一是地方广电对视频方面比电信有更多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二是地方广电网络有很大优势,本身特别是针对视频传输的网络带宽非常大,高清业务很快会成为广电网络的特色,而不像目前电信宽带网上传播的视频图像不流畅,色彩不真实。这也是电信现阶段与广电不能比拟的。还有在内容上,除自身强大的制作力量外,广电还可以从其他节目运营商那里获取比电信更多更好的节目内容。

除了点播视频服务外,互动业务还可以开展时移回看、分类广告、电视购物,电视游戏等服务。如果再利用广电制作节目的传统优势,还可以增加专题推荐、教育时空等多项特色服务。

关于地方广电数字化建设的运营

建立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服务

在广电数字电视和电信IPTV的竞争中,广电不能跟着电信后边走,广电数字电视要有引领市场消费的观念。广电数字电视由于其推广的特点,在做市场的同时,要先调整自身的客户服务观念。

客服服务因为产品划分的属性和面对的用户群定位不同而产生服务差异化。而服务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客服人员和用户的接触过程中,用怎样的方式传达给用户。差异化服务具体就是指面对已经细分的客户群,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客户群作为目标,分别对每个客户群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根据客户群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但是,单纯的产品服务以及独立的单位和部门是没有办法造成差异化的,唯一可以差异化的就是客服人员。客服人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制造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当中提供个性化服务,制造差异化。有了差异化,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等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实际上这是一个跟客户谈判的过程,也是制造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过程,让客户意识到我们能够满足他个性化需求的过程。

建立广电特色运营

实现多业务种类的发展

许多县级城市的广电系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建设了地方党政数据网。举苏北城市东台为例,其网络光纤工程在1998年就对本市30个乡镇全部开通。中心机房使用的是北电PASSPORT8610主交换机,三个重要乡镇使用的是PASSPORT8606分交换机,其他乡镇使用的是baystack450-247交换机作为边缘站。主干线是千兆干线,分干线为百兆带宽。但由于广电自身网络技术力量有限以及设备更新升级缓慢等原因,使得集团用户的数据宽带业务在发展上不如电信行业。另外还因为互联网出口等问题,使得实际中的用户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期,电信方面却发展迅速。07年,东台电信对地方用户进行了带宽升级,原来的1M用户带宽升级为2M,原来的2M用户带宽升级到4M,另外还开始了部分小区光纤到户的建设。目前,东台电信主干线带宽达到2G以上,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G左右。08年下半年,作为电信增值业务的IPTV开始在东台推广,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09年,东台电信还将加强乡镇推广IPTV业务的工作力度,并计划和内容商合作,通过IPTV提供在线付费点播电视电影服务以及在线购物的IPTV增值业务。

在运营上,电信通过对联通CDMA网的收购使得电信的业务多元化,使得用户享受的套餐业务包括作为套餐增值业务的IPTV业务优惠越来越多,从而增加了用户粘合度,用户离网率降低。相比,广电的有线电视业务、数字电视业务及宽带业务各自为政,独立发展,没有办法实现多元化业务优惠套餐,因此用户粘合度较低,进展缓慢。

通过网络以及业务服务比较,目前在宽带业务这方面,地方广电部门如果纯粹走市场化竞争这条路,市场竞争力较弱,目前没有办法和电信抗衡。

广电部门是党政宣传窗口,又是行政管理机关,是党和人民重要的“喉舌”,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的服务平台。作为行政管理机关,担负着对所属二级机构的领导、管理;担负着事业发展,行业管理和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等任务。这些特点是传统电信行业所不具备的,是广电的优势所在。广电应围绕广电部门的特点,开展具有广电特色的宽带业务是地方广电宽带网络业务发展的首选方向。

此外,广电部门相对于电信单位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新闻制作。广电在视频制作方面有着很多经验和素材的积累,与各类型的内容提供商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伙伴关系,对于节目购买、节目播放版权等问题较电信方面更易解决。这些条件为广电部门开展基于广电宽带业务基础的IPTV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广电既可以作为独立节目制作及运营商的角色出现,也可以作为节目提供者来实现和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一箭双雕

面对广电宽带网络现状,可以采用分步骤发展的方式来发展IPTV业务,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互动电视的发展是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IPTV的发展客户群主要针对的是政府部门机关、直属单位职员以及直接用户中的高端用户群。

地方广电职能是管理地方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和广播电视宣传,制定地方广播电视建设的方针、政策,编制地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规划,依据中央、省、地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把握地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使其充分发挥对党委、政府、人民的喉舌功能和作用。

传统情况下,地方广电通过电视、电台等形式,以广播方式的传达信息和发布资源。

在IPTV方式下,利用广电的特点,还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实现中央新闻频道、省新闻频道、地方新闻频道以及其他娱乐频道一周内节目的回看功能;

2.实现中央重大会议重要政策宣传、地方政策宣传、三农教育以及远程党员教育实时点播功能,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式学习,创新信息资源的搜索与利用方式;

3.与更多节目内容商合作,提供上万小时的节目内容以供播出,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拥有版权的影视剧作品;

4.拥有电信IPTV具有的一切应用功能,包括在线购物、电视游戏等等。

这样,在充分发挥宽带视频业务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宽带数据增值业务、网络电话业务、虚拟专网业务等等,实现业务多样化,表现多元化,服务个性化,合理配搭相关业务套餐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粘合度,从而减少用户离网率。

IPTV不是电信独有的,广电发展IPTV也与自己的基本数字电视推广没有矛盾。当然,广电也可以选择对HFC网络进行双向改造,以便发展互动业務。总之,广电的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应是围绕广电自己核心优势,发展视频业务,加强增值服务,这是根本,也是出发点所在。

与其他网络运营商合作

实现业务上的三网合一

09年,各地电信和移动的运营商都开始推广3G服务。本地电信业的运营商也没有闲着,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增值服务,服务资费也有大幅度调整。

拿东台电信、移动、联通举例比较:

广电数字化 篇4

1 监测平台的现状

一直以来, 监评办担负着对局 (中心) 所属广播电台、电视台、郴州新报等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和播出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能。但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我们在监测方式和手段上还相当落后。首先在监测方式上, 依然采用模拟信号对本地三套自办节目进行监测。在目前郴州市数字电视整转基本完成情况下, 全市十一万多用户还在收看模拟信号的寥寥无几。显然, 这种监测方式并不能真实反应播出质量的好坏。另外在监测手段上, 这么多年, 一直还在用最原始的录像机和录像带对本地节目进行着收录和监测。60多本录像带对三套本地节目循环录制, 最多也只能保留半个月的节目内容, 而且录像带即不便于保存也不便于查询。有时要调看录制的节目, 经常是由于录像机或录像带的原因导致播出来的内容不是图像看不清就是声音听不清, 严重影响监测效果。因此, 在我局节目制、编、播等环节上全面数字化的形势下, 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综合监测平台势在必行。

2 建设数字化监管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 广电数字化监测平台的技术和设备已比较成熟, 价格相比前几年也大幅下降。时下, 国内几个主流厂商 (如蓝拓扑、博汇、博威康等) 的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各有特点, 但在功能的实现上大致相同。省内很多地市如长沙、株洲、衡阳等都建起了这样的平台, 且运行效果良好。

由于现在的设备都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 不同地市的数字化监测平台完全可以根据所需监测的节目数量和范围来确定购买设备的数量。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把数字化监测平台的监测功能有所区分, 对本地的三套电视节目和两套音频广播节目采用实时监测, 对另外60套基本电视节目采用轮询的监测方式, 收录系统也主要对本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转码收录, 对其他节目可根据需要收录。今后根据事业的发展如需扩大监测的节目范围, 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监测模块即可。这样既满足了我们的实际需求, 也节省了投资。因此, 建立一个功能较完善, 性能稳定可靠, 扩展性良好的数字化综合监测平台切实可行。

3 数字化综合监测平台的建设思路

郴州广电数字化监测平台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分别是:信号采集和监测子系统;画面显示和故障报警子系统;节目存储和查询子系统。其中, 信号采集和监测子系统主要是对本地4套电视节目和2套音频广播节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对本地网络中传输的其他60套基本电视节目进行实时轮巡监测。目前郴州市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因此还新增了2个频点DTMB信号监测。画面显示和故障报警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监测的电视节目和音频广播进行多画面显示和故障的声光报警。所有的监测内容分4块大屏显示, 其中1块专门用于本地节目和广播的监视, 2块用于60套基本节目的轮巡监视, 1块用于郴州1台或2台的主监视。节目存储和查询子系统要求对本地3套电视和2套广播节目的播出内容进行转码录像存储, 时间三个月以上同时能够对存储内容进行快捷的调用和查询。

郴州数字化监测平台结构图:

4 结束语

广电数字化 篇5

,广电网络整合加速推进,全国各地广电网络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一省一网”整合工作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已超过2/3。江西广电网络于将省干线光缆网连通全省所有县级以上有线电视前端机房,于实现全省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并于完成了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平台建设。由于整转初期江西广电网络省干线传输系统资源有限,前端建设时采用了以传统技术为主的方式设计节目平台。随着近年省干线传输系统的扩容,以及数字电视技术和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有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江西广电网络于对全省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进行了IP化改造。该文将对此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总体规划

1.1原有系统情况介绍

为了发挥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的优势,江西广电网络在数字电视平台设计时采用了统一建设的方案,在省中心机房建设了一个全省数字电视总前端,大部分电视节目和增值业务总前端统一接收、编码、复用加扰后,通过干线传输网送到全省各级分公司有线电视网。在各市县分公司建立分前端,将通过网络远程加扰本地电视节目、增值业务和接收下来的总前端信号一同送入本地有线电视网络。在我省节目平台技术选型中,核心复用加扰设备选择了具备IP交换能力的大容量平台化产品:汤姆逊NetProcessor9040。但由于我省干线传输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全IP化方案,节目平台总前端仍按8-10套标清一个节目流输出ASI信号,并通过适配器将ASI适配成DS3后通过省干线SDH网络向全省传输的方案。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1.2数字电视IP化的优势

数字电视平台IP化减少了运行成本:IP化后系统结构简单节省了设备,干线传输中使用了大颗粒传输类型传输业务节约了板卡,在接收调制方面IPQAM成本也只有普通QAM的1/10。数字电视平台IP化后另外一个显著的好处就是节目的调度方便:IP化后电视节目都将汇聚到核心交换机,需要任何电视节目只需在核心交换机进行调度即可,方便简捷。数字电视平台IP化后扩容方便:只要传送的业务的GE通道数据没达到通道速率就可以直接添加业务,不需要增加其他设备。数字电视平台IP化在广电行业中已经逐步推广普及,全IP架构代替传统ASI架构已经成为了趋势。

1.3总体方案

经过对现有数字电视技术、IP技术的钻研,本着节约成本,保证原有数字电视系统不动的情况下,我省数字电视IP化方案决定只对系统最终输出的ASI流进行IP化,这样规划既可以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又可以将原系统传输的ASI流电视节目与改造后的IP流电视节目互为备份提高安全播出系数,结构示意图如图2。该方案属于传统与IP化混合播出,不是完全的IP化,它接收、编码、复用都是传统构架,传输、调制部分才进行了IP化。该方案保留了传统系统的稳定性,又兼顾了IP化的优势,但是在电视节目调度的灵活性上做了牺牲。我省标清平台和高清平台搭建时间不同,所以具体IP化的方案也有差异。标清平台由于搭建时间较早,复用加扰器没有集成IP模块无法直接输出IP流,需要通过设备将ASI节目流IP化;而高清平台搭建时间较晚,复用加扰器集成了IP模块,设备能直接输出IP流到交换机进行汇聚。我省数字电视平台前端设备为了保证安全播出全部为1+1热备份,此次方案采购的设备也全部1+1备份。省中心机房前端转IP使用思科平台设备DCM,核心交换机是思科4948千兆交换机。标清IP流在DCM生成,原数字电视平台中经过主、备切换选择过的标清ASI流分两路输入主、备思科DCM,DCM将ASI流IP化后输出最终标清IP流(239.x.x.a)。高清IP流先在复用加扰器生成,高清平台主、备复用加扰器组产生高清IP流后分别送到主、备思科4948,汇聚后的高清流再通过思科4948送到DCM,由于主备思科4948进行了数据备份,任何一台DCM将接收到的主、备两路原始高清IP节目流(232.0.y.b),DCM进行分析并选择无故障的一路IP节目流重新生产组播地址并输出,产生最终的高清IP流(239.x.x.b)。无论是标清还是高清电视节目的最终IP流(239.x.x.c)都是由DCM产成的,为了方便调度,IP流又由DCM返回了思科4948交换机,再由4948的光口送到波分系统,经省干线传输网送到各市、县分公司前端,各市、县分公司前端经数码IPQAM接收后送到本地有线电视网。方案具体设备结构如图3。该方案主备设备完全分开,必要时还能通过主、备思科4948之间的连接线将主、备复用加扰器的输出IP流同时调度到两台思科DCM,极大的保障了安全播出。

2总前端节目平台组网方案

2.1前端设备

前端最重要的设备是核心交换机4948,所有的设备都是经过这里进行转发和汇聚的。我省前端每台思科4948输出了2个GE信号到波分系统,分别是标清和高清IP流,由于我省IP化使用是组播方式进行IP流的传播,所以思科4948只是做为一个节目传输的通道在使用,为了保证2个GE通道信号的正常就必须对2个GE端口进行设置,如图4设置。“ippimsparse-mode”显示该交换机启用了组播协议,组播协议是密集模式,这是组播传播的先决条件;“ipaccess-groupacl_denyin”显示该端口拒绝接收数据,由于我省本期建设的为广播式IP系统,所以避免下游数据上来启用了该命令行;“ipigmpstatic-group”这是静态IP组播表,只有在该组播表里的组播地址才能被传播出去。Igmp协议version3才能使用该功能。这样配置保证了只有列表中的IP流才会被传播出去,不会因为下游某台IPQAM标清和高清GE端口接反了或者IPQAM配置有误,造成数据流溢出,使得全省IPQAM都无法正常接收IP流,从而造成安全播出事故。

2.2前端规划

前端最重要的是组播地址的规划,在IP化建设前必须详细规划好每一处的组播地址和设备地址。我省IP化系统搭建之初高清复用加扰器输出的原始IP流组播地址与DCM产生的最终IP流组播地址规划的一样(均为239,x.x.b),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下游各分公司前端IPQAM接收到的高清IP流通道的数据是正常流数据的2倍,但是节目正常,检查发现思科4948端口的流量也是正常流量的2倍。经过大量排查后发现,由于高清复用加扰器生成的原始IP流和DCM的生成的最终IP流组播地址相同,而整条链路相对于组播流来说只是一个通道,下游分公司前端IPQAM抓取组播流时,只根据组播地址来取节目,所以两个组播地址相同的组播流都通过了思科4948的光口输出到了下游的IPQAM中,所以IP流中的数据量是正常的2备,IPQAM在调制电视节目时又随机收取了一个组播流,由于2个组播流节目一样,所以电视节目的接收是正常的,但是如果2个组播流节目不同,就会造成接收的节目混乱。由于该事件的发生,我省将高清复用加扰器输出的IP流组播地址进行了更改,并且在同一个系统中即使IP流不互联也不再使用相同的组播地址,避免该类事件的再度发生。思科4948也能通过协议控制端口选择某个源来的组播流,避免该类事件的.产生,如图5。该端口访问列表表示该端口只能输出从网络地址172.30.z.13和172.30.z.17的复用加扰器来的组播流,避免了其他端口过来的相同组播地址的IP流从该端口出去,虽然该方法也能避免相同组播地址同时传播的问题,但是本着设备配置越简单越好的原则,我省此次建设没有使用该方法,而是选择使用了不同的组播地址。

3干线网传输方案

我省干线网为华为80G波分系统,拓扑采用环状结构,省一干传输拓扑图(如图6)。我省部分市分公司建设了省二干传输网,其传输拓扑图与省一干基本相似;还有部分市级分前端采用有线电视光机直接将数字电视信号送到所辖县级分前端,其传输方式就更简单。我省IP流传输使用的是广播式GE,由省中心机房通过省一干波分系统广播到各个市级分公司,部分市级分公司又通过省二干波分系统广播到所辖县级分公司。

3.1业务保护机制

首先,我省干线传输中光纤采用的双发选收机制,每2个站点间都有主、备两对纤,极大的避免了光路中断的可能性。其次,在业务配置上采用双发选收的保护机制,保证传输的安全。例如:上饶要接收数字电视IP流,首先,省中心机房通过九江和抚州两个方向分别将两路GE信号送到了上饶两个方向来的线路板上了,上饶的业务板通过预先设置好的选收机制将其中一路作为主用信号,另外一路作为备用信号,在一个光路中断或板卡故障的情况下,保证能从另外一个方向接收到GE信号。

3.2发送和接收方面

省前端的主、备思科4948发出的4个光信号,在省中心机房分别送到的机房波分系统的4块业务板,由于省一干波分系统建设比较早市级分公司只当时只配备了2块业务板,省中心机房下来的4个GE业务分别两两通过这2块业务板接收下来;省二干波分系统数字电视系统GE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都是分摊在4块业务板上的,这样规划避免了由于板卡故障造成GE信号中断的情况。

4市县级分前端节目平台组网方案

在接收入网的方面,我省当时有2种方案,数码视讯IPQAM的集成度较高,一块射频卡就能输出48个不邻频的频点,而且光接收口具有主、备切换的功能,方案一,各分公司只采购一台IPQAM将主、备信号同时输入该IPQAM,通过IPQAM来进行主、备切换选择GE信号;方案二:使用主、备IPQAM分别接收主、备GE信号,主、备IPQAM输出主、备射频信号后,再由射频切换器切换选择射频信号送入本地HFC网。方案一在播出的安全性上有缺陷:由于没有备分设备,如果IPQAM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整个电视节目信号都会中断;同时IPQAM主、备切换机制简单,只检测主、备光输入口没有IP信号输入,如果没有才进行切换,不检测具体的流数据,如果只是某一个组播流没有了信号不会发生切换。当然该方案优点也明显,建设成本较低。方案二在安全性上比方案一更有保障,但是由于我省分公司数量较多建设成本比方案一增加了不少。经过综合考虑和比较,本着“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方针,我省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使用该方案也利于后期电视节目扩容。

5结语

广电数字化 篇6

答:好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即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影数字基地,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是“2008年北京市人文奥运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北京市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中影数字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一期工程项目已于2008年6月30日竣工并于7月31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二期工程预计2010年6月竣工。目前,整个基地共占地8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分为12个区域,拥有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大型摄影棚区,并建有不同规模的符合电影同期录音标准的、具備冷暖风功能的摄影棚16个,其中包括1个面积居世界第一的5000平方米的超大摄影棚。整个基地所有摄影棚均依照国际电影拍摄标准设计搭建,具备最先进的摄影照明器材、同期录音设备,具备年生产80部电影故事片、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的制作能力。

问:从《梅兰芳》和《赤壁》的上座率和票房收入来看,足以说明了这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当然这其中也充分体现了中影数字基地一流的拍摄制作和置景加工能力和水平。另外,据说现在有许多在国外进行后期加工制作的国内摄制组也都纷纷慕名回到中影数字基地进行拍摄制作,那么这是否说明中影数字基地的业务内容和服务质量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答: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与国内其它老基地、老影城相比,中影数字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影视生产制作基地,为剧组提供包括影视前期制作、置景美术、器材租赁、后期数字加工、胶片洗印以及动漫、游戏、光盘生产等服务,拥有世界最新的技术装备,先进的工艺技术,配套完善的设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保证剧组足不出户在基地就可以完成整个影片的所有制作过程。我相信在全世界的电影生产基地中,中影数字基地也应该是一流的。同时,中影数字基地还建设了宾馆和餐饮等配套设施,将很快形成集创作生产、后电影开发及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影视基地。除此之外,中影数字基地在后期制作、器材租赁、美术置景等方面还具备显著优势。

问:您刚才说中影数字基地在后期制作、器材租赁、美术置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在后期制作方面,中影数字基地致力于建设一个全功能、能实现电影数字化制作一站式的服务体系,完整覆盖数字化后期制作流程各个环节,具备与国际制作单位进行影片交互制作的功能,体现国际电影制作技术发展水平,具各国际竞争力。其服务特点有五个:1、全业务本地制作,客户将享受一站式服务体验;2、流水线方式制作,可同时容纳10-15部影片的后期制作及30部/集电视剧后期制作;3、技术水平起点高,全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配置水平世界先进、亚洲领先;4、能够适应技术多元化发展制作要求,实现不同制式、不同国家之间的节目制作过程协作完成;5、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能够承接国际化大型投资影片后期制作需要,适应多方面的需求。

在器材租赁方面,中影数字基地配备了世界顶尖摄影、照明器材及各类附属器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具有完善的后续租赁服务和优质的租赁保障,为客户提供多样选择。可面向国内外电影市场,配备了技术精湛、高学历、高素养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具备外语能力的教术人才。同时,器材租赁分公司现拥有于国内唯一一家专业摄影、照明器材、零配件等附属产品超市,经营各类电影器材常用消耗品、专用工具以及专业工作防护用品,彻底改变了国内专业摄影、照明器材选购其零配件及附属产品困难的局面。同时,器材租赁分公司还设立器材维修研制中心,能提供摄影、照明、升降设备的专业维修,同时可根据摄影师、照明师的要求,研制、配备各种非标设备、设施,以适应拍摄现场的需要。

在美术置景方面,中影数字基地旗下拥有一支享受世界的专业置景团队,曾与世界级导演有过多次合作,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杀死比尔》、《武士》、《赤壁》和《梅兰芳》等,是该团队置景专业的隆重展现。

问:据了解,目前中影数字基地共设有素家经营分公司。请问这六家分公司的具体业务内容和业务特点是什么?

答:中影数字基地共设有前期制作分公司、后期制作分公司、美术制作分公司、器材租赁分公司,车辆租赁分公司和技术人员培训分公司六家分公司。它们的具体业务内容和特点是;

前期制作分公司拥有一座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的服装、道具、特效仓库,经营道具、服装、化妆、特效等姐赁业务,同时还从事影视道具、服装加工制作,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及劳务输出。,其业务特点是:能提供具备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层次的服装、道具,同时可按照摄制组拍摄要求,提供定制服务。

后期制作分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电影、高清数字电视(HDTV)、电视等全方位影像媒体的数字特效制作、数字中间片制作、(二维/三维)动漫制作、数字影院节目母版制作以及声音编辑、混录等。其业务特点是:公司业务遵循“_技术先进性、功能完整性、系统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综合服务性”的设计原则,实现影像及声音数字化制作一站式服务,具备与国际制作单位进行影片交互制作的功能。

美术制作分公司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前期置景,即拍摄场景的搭建施工,同时提供摄影棚、’外景地的租赁拍摄服务。置景工作区分为设计区、制作区、存储区、办公室等,各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互不干扰,联系方便。其中制作区与存储区为大空间设计,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其业务特点是:拥有享誉世界的专业置景团队,曾与世界级导演有过多次合作,具备提供拍摄大制作影片的置景功能,拥有世界一流,多规格的摄影棚,并具有制冷供暖系统。

器材租赁分公司为电影的拍摄提供业内最先进的摄影器材、照明器材、移动、升降等高精端设备的租赁服务,并配备了十余辆专业摄影、照明器材的大型运输车,该批运输车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改造,以满足客户对器材运输的特殊要求。其业务特点是:配备世界顶尖摄影照明器材及各类附属器材,并经营各类电影器材常用消耗品、专用工具以及专业工作防护用品;具备完善的后续租赁服务;具备维修、研制摄影照明特殊要求的设备、设施。

车辆分公司提供各类专用车辆租赁服务(包括厢车,发电车,大、中型客车),主要用于影视拍摄及其他服务。车辆分公司的人员都是有多年驾龄、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能根据影片拍摄的需求为摄制组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其业务特点是:各种影视专业车辆,一应俱全。

技术人员培训分公司有别于其他类的技术培训机构,旨在培

养表演、制片、服化道等专业影视技术人才。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原则,配备国际标准的影视制作设备,师资采用学院派教师与明星教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具有全面性、多样性,为影视剧组输送在剧组中担当重任的高技术人才。其业务特点是:偏重影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问:请问基地目前的运营情况如何?

答:目前,该基地已与近三十个摄制组进行合作,与近二十个摄制组达成近期合作意向,如电视剧《红楼梦》、电影《疯狂的赛车》、《寻找成龙》、《苏乞儿》、《未来警察》、《孔子》以及爱国主义题材片《建国大业》、《南京、南京》、《共和国1949》、《天安门》和抗震救灾题材片《惊天动地》等。其中,《红楼梦》、《苏乞儿》、《孔子》、《建国大业》等摄制组正在拍摄当中。基地后期分公司还参与了近二十个影视项目的后期制作,今年还将有《功夫小子》等国外摄制组来基地拍摄。

问:请问中影数字基地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基地将通过何种管理方式保证其目标的实现?

答:中影数字基地将本着“新体制、新思路、新机制”的要求和科学的管理意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抓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努力寻求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以一流的设施和设备创造一流的管理和服务,拍摄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影视作品,将基地建设成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电影制造生产企业。

广电数字化 篇7

一、宁夏广电发展概述

2001年被人们称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年。上星电视台的跨地区合作紧锣密鼓, 但几个改革先锋却先后受挫, “其中包括2002年底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与宁夏卫视协商的时段购买模式也遭非议, 协议墨迹未干便成了废纸。”[2]在这一轮的竞争中, 尽管具有创新的观念和独到的眼光, 宁夏电视台并没有为本地传媒业赢得发展的先机。那么2005年重组的宁夏广电总台能在这股激流中勇往直前吗?

(一) 体制的局限

自2000年末开始, 全国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的组建如火如荼, 宁夏广电仍维持着广电局领导下的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宁夏有线电视台、宁夏电视台的传统传媒格局, 全部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作用上, 没有真正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经济的环境, 不具备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础条件。“徐赛事件” (徐赛原宁夏电视台台长, 因主张并积极实施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合作未果离职) 成为宁夏媒介融合、资本运行的“典型案例”。在随后的几年里, 跨地区合作的省级卫视还有好几家, 总体进展较为顺利。宁夏广电传媒业虽然一再错失发展良机, 2005年总算赶上了组建广电集团的末班车。

(二) 人才的制约

宁夏地处内陆, 经济文化落后, 没有良好的招才引才机制, 想及时招募到传媒行业的专业人才不易。在媒介融合、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 传统媒体环境中培养的人才即将面临新技术、新观念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中人才的培养又没有及时跟进, 宁夏本地高校设置的新闻传播专业及开设的课程还是流于传统的理论, 教学实践课程严重不足, 使当地高校输出的传媒人才不能很快适应媒体事业发展的需求。外来受聘的人才因“水土不服”, 待遇不高, 不能久留。那些有梦想、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的“外行人”, 由于用人机制的阻隔, 无法顺利进入传媒行业。广电内部由于资金的压力和重视不足, 人才培训的内部造血与外部的输血功能严重受损。因此, 优秀传媒人才的缺失就成为宁夏广电在新一轮竞争态势下的发展屏障。

二、宁夏广电运营状况

2010年2月8日, 一条重要新闻在宁夏卫视和东方卫视同时播出:“为贯彻落实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本着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展开全面战略合作……”[3]这一消息的到来, 与原台长徐赛离开宁夏已有8年。这一次合作是两省市政府间达成的合作意向。如果历史的指针后退8年, 能领先踏上传媒集团构建的最早航班, 宁夏广电的前景恐怕不会仅此局限于这唯一的盈利模式中。但历史不会重写, 踏上集团化末班车的宁夏广电毕竟还是收获了中国传媒业整体发展的硕果, 每年1亿2千万元并逐年递增10%的净利润还是不能小视的可观经济利益。

对宁夏人而言, 那个质朴的“卫视”不见了, 摇身一变, 一个陌生、时尚的“卫视”扑面而来, 它代表着大众传媒时代所需要的财富和收视率, 并裹挟着一股勇往直前战而不胜的气息。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到上海广播电视台,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更, 它蕴含了广电集团化后上海广电业所赢得的所有发展机遇和挑战, 其它省级广电集团望尘莫及。

(一) 身份不明的窘境

宁夏广电2005年在组建集团 (总台) 时与宁夏广电局分离, “两块牌子、两套人马和两套领导班子”。将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宁夏电视台、宁夏电视广播网络有限公司等22家事业单位和3家产业公司整建制剥离, 组建为自治区党委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 实现了局、台分设和政、事分开。[4]2009年, 在国家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总台又一次将台属所有的经营性业务剥离, 组建了广电传媒集团和电影传媒集团, 隶属总台领导下的副厅级单位。集团公司的员工自上而下一律放弃事业身份改为企业, 广电传媒集团含广告公司、网络公司及其它后勤服务业务。重建的传媒集团事企分离, 业务范围仅只是几个部门的集合拼接, 虽有企业独立的法人, 仍然不能完全独立的行使企业法人的责权利。企业身份是明确了, 但面对市场, 头顶尚方宝剑, 仍旧跳不出计划经济的手掌。总台与集团之间出现了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二) 统与分的矛盾

一个人口六百多万的小省区, 具有相同业务性质的广电行业就有四家厅级单位:宁夏广电总局、宁夏广电总台、宁夏广电传媒集团, 宁夏电影传媒集团。广电内部整合将面临种种困难。

第一层, 台与集团的关系, 统与分的关系, 是多统一些好还是少一点好?

第二层, 台与频道频率的关系, 目前所实施的统一领导、资源统一调配、资金统一使用、人才统一管理的原则, 弊端如下:

广告经营上:台、集团、频道频率谁来经营广告业务。目前的状况是集团下设的广告分公司经营四个地面频道的广告业务, 而四个频率的广告业务全部外包给社会公司。如何在广告经营上能找到一个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统分适度的路子?增量是最好的考量指标, 基于市场的竞争, 能将现有的广告份额蛋糕做大就是好方法。

经费分配上:目前的方式是基于对频道频率的估值实行预算制, 这一方式既不能投足节目制作经费, 又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否根据频道频率、节目栏目的精准定位, 不要一刀切, 该是公益的、做大品牌的就加大经费投入, 该放归市场的就制定个案的生存法则, 以频道频率自主经营广告的模式制定上交总台的任务指标, 承包经营, 以解决客户投放广告时段时, 广告公司与频道频率沟通不畅造成的损失。

节目购买上:目前的方式是总编室下设的节目中心统一购买, 有利的一面是保护了总台整体的利益, 不利之处是频道因缺乏自主权而不会去考虑外来节目与自创节目及广告的匹配。能否由频道自主购买, 台里统一签约合同。

技术设备的使用上:目前的状况是台里全统, 所有的设备由技术中心统一管理。能否统大放小, 那些小型的采编设备由频道频率自主使用。

(三) 角色含糊导致信任危机

以上所述困难问题, 根源在哪里?中国广电集团化蹒跚十年, 在媒介融合的今天, 广播电视产业集团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身份的认定已刻不容缓。如果宁夏广电能将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放在首位来思考, 就会放下行政单位的身段, 事业编制的头衔, 少设几个行政领导, 多设几个执行经理人, 早策早立, 群策群立, 才会防患于未然。全面实行企业化的人事制度, 市场化的运营模式, 为下一个十年的竞争打好应对挑战的制度、机制、体制基础。宁夏广电总台千名员工对自己企业身份的认定是或迟或早的选择, 谁早日跳入市场经济的海水里, 谁就更有可能早日学到重生的本领。将作为为公众服务的新闻中心与其它频率频道的娱乐商业功能区分开来, 对公益服务的部分加大经费投入, 对商业运作的部分加大放归市场的力度。目标定位准确, 才能确保新闻立台的条件, 解放传媒娱乐功能被束缚的状况, 建立公共频道的公信力, 媒体才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市场定位, 争取稳定的受众群和广告源及其客户, 从而形成独自的效益中心。

三、在媒介融合中重生

与宁夏广电传媒集团同时成立的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是以宁夏电影制片厂、宁夏影视剧制作中心、宁夏电影公司三家单位为基础组建的。在组建集团之前的十多年里, 以宁夏电影制片厂厂长杨洪涛为首的宁影人为了生存, 在中国日益开放的电影市场上摸爬滚打, 连创佳绩, 2008年以《画皮》单片制胜的方式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神话。2009年宁影集团成立, “作为一个由国家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国有企业单位, 宁影厂的积极作为已经是‘带着镣铐的最灵活的舞蹈’了, 面向市场的经营思路也使得宁影厂在企事业改制的过程走得最为顺利。”[5]相同制度背景下, 宁影集团的成功运行带来如下启示:

(一) 积极接受市场化的挑战

从体量和影响力上来讲, 宁影目标明确把自己定位成一

2012年第1期 (总第89期) 东南传播30家和第一梯队进行项目合作、利益分享的“独立制片”公司, 借用区域合作的力量,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降低了项目风险。

宁夏广电总台的宁夏卫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的合作, 已经运营一年多, 在这个简单的租赁模式中, 主要的传播影响力来自于第一财经, 宁夏卫视是经济利益的收获者。除了宁夏的观众, 有多少收视人群在这个频道中去关注与宁夏有关联的节目内容, 即合作协议中每日播出两小时的《宁夏新闻联播》、专题节目《印象宁夏》、话题节目《倾听》…这些节目从形态到技术包装与第一财经的格调很难协调。从大众传媒时代进入分众、小众传播时代, 宁夏卫视自身的原创节目被来自时尚之都的财富节目、娱乐节目淹没, 尽管频道的整体收视率在攀升, 但合作的目标不仅只体现在经济利益的层面, 更重要的是双赢的社会效果。卫视模式的合作, 既不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 又不能削弱省级卫视的宣传功能, “带着镣铐的舞蹈”, 究竟该如何跳才更美好?

与宁夏电影集团在宣传功能上的差异, 使宁夏卫视合作模式与宁夏电影集团模式在“舞蹈的尺度、难度”上各有不同。但在操作层面上前者还是可以借鉴后者的一些具体经验。其一, 定位——合作的前提, 在合约允许的每日两小时的播出时长上探索与第一财经匹配的节目样态、节目形式、节目内容, 以差异化的地域特色区别并联接双方各节目时段。其二, 项目———合作的基础, 以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原创内容, 赢得某一时段的收视率, 建立以项目经理人制度即独立制片人运作范式的节目制作体系, 解决原创能力不足带来的宁夏本土节目收视率低的问题。其三, 营销———借助于上海世界都市的区域优势, 加大宣传力度。每日两小时的自制节目时段非常宝贵, 尤其是新闻节目, 更需思考以怎样的内容、形态建立品牌, 赢得观众, 通过制作精良的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影像节目宣传宁夏。

宁影集团通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精准定位、具有竞争力的原创项目、强有力的宣传营销战略以及跨区域人才储备, 赢得了机遇, 走向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作为宁夏广电最重要的文化名片———宁夏卫视, 在目前的合作框架下, 应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节目时段, 不仅在栏目、节目上要做足文章, 更应该把握好来之不易的合作机会, 加强人才的培育, 团队的建设及国际视野人才的储备, 主动迎接不断变革的传媒环境。

(二) 在媒介融合中探寻商机

媒介的业务融合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媒体间合作、互动的加强, 二是融合性产品的出现, 三是融合性新闻的发展。[6]媒介融合状态下整个传媒集团是一个报道体系, 各种产品汇入一个大的市场, 再根据受众需求进行组合与分装。这种组合可以取决于传媒机构这样的传播者, 但未来更可能取决于受众。可以说, 市场融合的结果并不是产品的单一化而是更加的多元化、个性化。

“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是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控股企业, 集团以9000万元顺利收购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49%的股权。自此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掌握了全部股权, 总资产由2001年注册时的1.1亿元增加到近9亿元, 年收入也由1100万元增至2.2亿元。”从这条2010年12月18日中广网发布的消息中不难看出, 集团已经窥见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对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所带来的冲击, 为积极应对, 收购股权是第一步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传播内容的控制与平台及渠道的控制这两者的分离。内容为王的传统广播电视在不同的传播载体中都会找到产品的售卖渠道, 这恰恰是它目前尚且无法被替代的优势, 对还处于孕育阶段的宁夏传媒市场而言, 广电行业形成内容生产商的垄断性地位并不困难, 如何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借新媒体崛起之势, 开拓区域内外的媒介市场及新媒体渠道应是探索的目标。

以贵州卫视在全国拓展的家有购物频道为例, 利用网络电视打破原有广告单一盈利模式, 抢占传媒市场商机, 创造性的为经济落后地区的省级广电传媒集团在新媒体上的拓展做出了榜样。那么宁夏在还没有寻找到自己的新媒体商业盈利模式时, 能否先整合原有的节目、栏目、广告资源, 组成商业套餐向广告主及新媒介载体做二次甚至三次销售, 能否将未来的发展战略锁定在网络新媒体盈利模式的探究上呢?这样做一来提升了现有内容产品的价值, 二来留住了优质广告客户, 三来锻造专业团队, 为后电视时代生产出更加切合不同媒介需求的精品内容。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及准备将会为宁夏广电传媒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 以主动的姿态迎接机遇与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宁夏传媒业的发展状况也和西部众多省级媒体一样, 在跟进东部发达地区传媒业发展的同时, 缓慢稳步的前行。伴随数字化的进程, 传媒环境急速变化, 西部广电传媒尤其凸显出自生的优势, 以其内容资源及播出渠道的富矿, 勇夺传媒产业的商机, 发展势头值得关注。尤其是宁夏广电传媒的发展路径极具代表性。“数字化”为落后地区传媒业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研究数字化进程中宁夏广电传媒业发展的路径, 将给西部地区广电传媒业的整体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数字化进程,宁夏广电,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孙旭培.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74-196.

[2]陆地.中国电视启示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6.

[3]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办宁夏卫视频道发布会暨宁夏卫视频道2010年全新版开播仪式在银川举行[EB/OL].http://www.nxtv.com.

[4]杨春光.2010年宁夏文化蓝皮书--宁夏广电总台探索制播分离之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1:223.

[5]余莉, 季涓.宁夏电影集团现状与发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0 (12) .

广电数字化 篇8

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资源的有效分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到如今依然是许多同业者研究的主要课题。网络资源的分配是指一个过程,即网络设备尽量满足各种应用对网络资源的竞争需求,使它们都能公平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当然它常常不能满足所有网络资源需求,由于网络拥塞或者对网络资源的无序竞争,一些用户和应用不能立即或者完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例如:作为电视网络媒体资源的原始视音频信号码率很大,而一些图文资源或者声音资源码率并不是特别高,这些高码率和低码率资源同时运行在网络中,或者其它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运行在同一个网络中(如配音网络资源、图形图像网络资源、视频网络资源),很多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运行在同一个网络中,这些网络资源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特性的差异导致了网络资源的拥塞现象以及网络资源的无序竞争,使网络带宽处于一种低效率的运行状态。因此这就牵涉到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的公平合理使用,以满足网络资源的有效分配。特别是在广电部门经常使用的硬盘播出网络系统中,上述情况尤为普遍,通常我们用拥塞控制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公平使用,也就是说我们试图让所有用户分担拥塞的风险,使之都能公平地使用网络资源。但是对于一些优先级别较高的用户,则可以为它们分配优先运行的网络设备和网络资源,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解决。

ATM是目前国际上统一的一种用于宽带网内传输、复用和交换信元的技术,是为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图像、高速数据等综合服务而设计的,ATM采取“分类治之”的办法,即根据信元速率是否可变、信元与信宿间是否要同步以及面向连接与否,将业务分类,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不同的适配,不论业务源的性质有多么不同,网络都按同样的模式来处理,真正做到安全的业务,真正高效安全地使网络资源的拥塞控制得以完美实现。

网络资源分配机制可以归为两大类,即基于预定方式和基于反馈方式,在基于预定的系统中,端主机在建立流时向网络申请一定的容量。然后每个路由器分配足够的资源以满足这一请求。如果某些路由器由于自身资源不足而不能满足该请求,那么路由器会拒绝这个流,就像打电话遇到忙音一样。在基于反馈的系统中,端主机在未预定任何容量的情况下开始发送数据,然后根据收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发送速率。反馈信息可以是显式的(即发生拥塞的路由器向主机发送“请减慢速度”的消息),也可以是隐式的(即端主机根据外部可观察到的网络行为,如分组丢失,来调整发送速率)。基于预定的系统总是意味着采用路由器为中心的资源分配机制。这是因为每个路由器都必须负责了解它当前的容量被预定了多少,同时确定每台主机处在它预定的范围内。如果主机发送数据速率超过它所预定的容量,那么当路由器发生拥塞时,该主机的分组就是丢弃的候选对象。类似的ATM中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措施可分为预防式和反应式两大类。预防式流量控制法有基于速率控制、网络资源管理、接入控制、优先级控制以及业务量整形等。预防式流量控制是在网络拥塞发生前对进入网络的业务量进行限制。预防式控制是一种保守控制,影响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反应式流控如同分组交换网中“窗口”法那样,当网络信元数超过一定量时对进入的信元进行控制,如信源速率适配法,就是选择性地丢弃信元。反应式流时控制是将拥塞发生点的信息返回到源节点,以便降低速率。

台内数字化网络通常采用透明桥接技术来进行连接,透明桥接是一种将位于本地或远地的LAN网段加以连接,形成一个逻辑子网的技术。在多个LAN网段的环境中,透明桥这一网络设备可以对LAN帧进行过滤,只将帧传递到目的网段而不是扩散到其他网段。它通过对每个LAN帧的源MAC地址进行检查,从而确定发出该帧的设备位于哪个网段并记忆下来。以后,桥就根据每个LAN帧的目的MAC地址将该帧传送到相应的网段上。

图1是两个带ATM端口的网络设备通过基于PVC的透明桥接(PVC bridging)实现两个异地LAN网段的互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LAN帧要经过特别封装(encapsulation)后才在ATM链路上传递。该封装所遵循的协议是RFC1483,它定义了以太网、令牌环、FDDI的数据包如何封装到ATM信元中,从而实现传统局域网帧在ATM上的传送。采用PVC bridging技术在ATM上建立TCP/IP骨干网络非常简单,在异地的网络设备间建立ATM PVC连接,通过透明桥接便实现第二层的互连。这种组网方法简单高效,互连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上进行,可以达到很高的吞吐量,不足之处是PVC的数目随骨干节点数增加而呈指数增长,组网不够灵活。

ATM网络资源分配方案的有效性通常从考虑网络的两个主要度量标准吞吐量和延迟开始。显然我们希望有尽可能大的吞吐量和尽可能小的延迟。尽管从表面上看,增加吞吐量意味着降低延迟,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资源分配算法而言,增加吞吐量就是要允许尽可能多的分组进入网络,使所有链路的利用率趋近100%。这样做是要尽量避免链路空闲的可能,因为空闲的链路会降低吞吐量。这种策略的问题在于,增加网络中的分组数就会增加每个路由器队列的长度,从而导致分组在网络中的延迟加大。通常我们使用吞吐量和延迟的比值作为衡量资源分配方案有效性的度量标准,这个比值称为网络能力,能力=吞吐量/延迟。我们的目标是使这个比率达到最大,这个比率是施加于网络多大负载的函数,而负载是由资源分配机制来设置的。

图2给出了典型能力曲线,在理想情况下,资源分配机制可以使其达到曲线的最高点。如果在最高点的左侧,表明这一机制过于保守,即它允许发送的分组太少,未能充分利用链路。在最高点的右侧表明这一机制允许进入网络的分组过多,以致由于排队而导致的延迟增加开始超出吞吐量的微小。

电视台利用ATM进行栏目制作的模式,电视台现有的主要用于文稿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ATM网相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处理能力。记者所拍新闻可在现场通过ATM终端经公共高速互联网传回电视台,不过如果现场不具有信元接口功能的终端,要想入网还必须经信元装拆设备进行信元化,即规格化后才能进入网中。

ATM网作为干线网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目前,ATM作为核心交换技术已在数据通信干线中得到发展与应用,用户终端已有25Mbps ATM集线器提供ATM到桌面的接口技术,并有不俗的表现。ATM到桌面技术则还需发展。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ATM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介绍了ATM技术在台内网络数字化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前景。

关键词:ATM,资源分配,拥塞控制,信元,PVC的透明桥接

参考文献

[1]LarryL.Peterson.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广电数字化 篇9

1 微波传输与传统的光缆传输性能有哪些优势

1.1 微波传输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比光缆传输要小

在视距条件下, 通过微波传输可跳过江、河、城市干道、高速公路等的干扰, 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施工难度, 这一点比光缆传输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1.2 微波传输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光缆强

当遇到地震、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时, 大部分通信手段都会失效, 但是微波在这种特殊条件下仍然能够保证通信和广播电视信号的正常运行。

1.3 微波与光缆相比, 它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都低一些

尤其是在山区和跨江、河、城市干道和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 微波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明显要比光缆要少。

2 为何要对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近年来数字传输技术在光纤通讯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光纤如今已经具备传输海量数据的能力。因为有线电视的接入网络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越来越来以及承载业务的花样繁多, 当前的模拟微波传输无论是从传输容量还是传输质量上已经明显落伍了。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数字技术便可能够有效解决由于长距离多级中继造成的节目质量受损、空间干扰等问题, 这个时候地面微波不失为可供选择的传输方式。目前我国本土绝大多数省市以及县都已经建有模拟微波干线网, 并且各区域广电部门还投建了大批的1-8跳链路传输系统、近距离微波传输线路系统以及微波覆盖系统。但是由于这些微波链路和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小以及传输质量一般, 导致发挥的作用并不大。虽然我国现在正投巨资大力建设各种各样的光纤传输网, 但也会经常受限于备份的需要和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阻挠, 为了保护大量的频率资源, 使国家的投资得到应有的效果, 相关人士应当极力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 微波能够与光纤网和卫星网紧密联系, 可串联成业务合理分配、互为备份的安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 从而确保重要战略资源的安全播出。

3 广电微波数字化的具体改造方案以及在三网融合中的应用

由于微波传输具有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小、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成本低的优势等, 微波的数字化改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鉴于此, 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在微波数字化改造指导意见文件中将数字微波的技术体制设置为同步数字系列, 并允许特殊情况下采用DVB的直接复用调制方式, 从而更加方便的解决数字化的过渡问题。

3.1 DVB over Microwave技术的实际应用

指的是将DVB直接叠加于微波 (DVB over Microwave) 中。这一方案在卫星和CATV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于单一技术协议以及标准支持从头到尾的全过程, 并且能够大大节省成本和减少信道资源, 所以在没有传统电信业务非常大和数据传输需求特别频繁的条件下, 该方案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广电微波改造的工作内容有:将原模拟AM或FM调制器替换掉, 把MPEG-2压缩编码器添加进去, 并且对复用器、去复用器、调制器以及接收机、发信机等等进行改造。值得注意的是, 微波收和发信机可以采用整机替换, 也可以采用部件置换或者调试的方式。改造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成本的前提下又能满足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数字信号的相关特点, 对地面微波的链路科学合理的进行分析, 在充分考虑衰落的前提下重新设计链路, 并且以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为参考依据确定数字收、发信机的重要指标, 以及各级本振相噪、幅频特点和功放非线性、相频特性等确定对微波收、发信机如何进行有效改造。

3.2 同步数字体系技术 (SDH) 在微波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

SDH设备本身其实并不属于微波的设备范畴, 它是一种将各种各样速率的数据流进行汇集、交换和分配的复接设备。因为这种复接方式将数据流管理、维护和荷载区分离,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方便各种不同速率的数据流可以方便地下载与上载, 去掉了准同步数字系列 (简称PDH) 所需要的大量复接设备, 不仅节省了费用, 而且使用起来也特别方便。现在的数字光缆传输和数字微波传输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技术。

3.3 MSTP技术在微波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

随着业务越来越多, 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双向网络传输的需求, MSTP IP网络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多。在MSTP平台中可以同时传输传统SDH或者PDH电路业务、广播电视业务等在统一的MSTP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多变的各种SDH/PDH业务接口以及以太网接口Gb E和100Base-T。慢慢的, IP网络和设备因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和通用性在电信领域有绝对的优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单向广播的传输方式日益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必须要借助于IP网络平台才能够实现基于IP网络的各种业务, 比方说, 互联网网络视听业务、互联网游戏、IPTV、网上购物等等。

4 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在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建议

(1) 广电的微波数字化改造要从过去的单一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平台向综合业务运营平台方向发展, 为广电提供行之有效的承载传输渠道。

(2)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 广电部门要以产业运营为重要目标, 坚持走IP道路,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 微波传输技术比传统的光缆传输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也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特点并进行充分运用, 以便这项技术将来为人们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微波的数字化发展也越来越快。而广电的微波数字化在三网融合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经过多年以来的实践结果得出, 微波比传统的光缆传输在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本文将会对广电微波的数字化改造以及这项技术在三网融合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希望对我国的数字化事业提供一点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微波,数字化,三网融合,应用

参考文献

[1]树影.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及在三网融合中应用思考[J].视听界 (广播电视技术) , 2011 (03) .

[2]蔡浩杰.辽宁盘锦广电网络三网融合项目改造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3]明立波.三网融合和云计算背景下的电视台全台网建设[D].天津大学, 2012.

广电数字微波与三网融合 篇10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数字微波,信号传输

今年, 国家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是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 2013年至2015年,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普及应用融合业务, 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1 三网融合的战略意义

三网融合在技术上要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特别是要在广电网和电信网的融合上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实现三网融合。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说, 三网融合是打破目前我国广电网、通信网和互联网条块分割的壁垒, 从真正意义上建立空天一体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从而降低信息传递的通信成本, 并在网络基础设施广泛统一的基础上促进各类应用和新业务的创新和开展, 从而促使我国信息化进程向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不是说三网都要仅承担彼此现有的功能, 也不是说各自的建设目标是要承担彼此的功能, 而应该的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 对不同的业务进行组织, 打通行业间的壁垒, 共同创新新的发展模式并从中获得收益。对于用户体验来说, 应该是统一的终端和用户接入网络可以应用三网提供全部的业务。而这些业务的提供和主干网传递要发挥三网不同的优势, 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

2 广电数字微波优势

近十几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世界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 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宽带综合业务传输技术的发展, 正在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广播电视的手段和功能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持下, 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完备和拓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 广播电视具有的入户率高、传播手段先进、传送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 挤身于国家信息化工程的前列, 显示了广播电视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了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目标, 广电系统现有的传输系统要统一规划业务并合理组织实施。微波传输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中最安全的技术手段, 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防范恶意破坏的能力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小、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在保证广播电视安全传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确保中央和各级政府政令畅通的战略资源, 是构建有线无线相结合、天上地面相结合、安全可靠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广电微波1.4GH、-8GHz频段和6GHz、7GHz、10GHz部分频率资源, 带宽较宽, 可以传输广播电视信号容量大。

3 广电数字微波在三网融合中的应用前景

数字微波电路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我国广电信号传输体系中承担重要任务。首先, 为中央和省两级广播电视提供节目传输通道, 完成保证政令畅通的任务。同时还可以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声音广播、数据广播等提供传输平台, 扩展传输业务;并为无线发射台、转播台、有线电视前端等提供信号源, 并为地方台提供新闻回传通路;条件合适的地区还可以利用SDH微波电路的2Mbps通道建立全省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监控和遥控系统。

4 安徽省广电数字微波电路情况

安徽省广播电视数字微波电路全网设置28个微波站, 29个中继段, 由南环、北环及7条支线组成。本电路全长1611.3公里, 最长站距121.3公里, 最短站距9.9公里, 平均站距55.6公里。合肥至大蜀山为南环、北环的汇总电路, 传输容量为3个STM-1通道, 微波波道采用3+1备用方式。南、北两环的微波传输容量均为1×STM-1, 由2个45Mb/s和1个21×2Mb/s信道组成, 上、下行分别可以传输2个45Mb/s和1个21×2Mb/s信道。其中2个下行45Mb/s接收合肥对各地广播传输的2套电视及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数字信号, 1个2Mb/s下行通道接收来自合肥的4套广播信号, 20个2Mb/s上、下行信道为对合肥传输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双向信道;2个45Mb/s及1个2Mb/s上行信道暂为预留信道。

就安徽省三网融合发展趋势来说, 安徽广电数字微波电路覆盖全省所有重要骨干发射台, 特别是高山发射台, 双向环路备份确保信号传输的安全可靠性。因此, 可以基于数字微波电路开展移动数字地面电视覆盖等增值业务。最终的用户终端可能是手机, 笔记本电脑IPAD, 户外屏幕或者楼宇电视, 但是信号的省内覆盖选用数字微波网络是最经济和可靠的手段。

5 三网融合应全国统筹, 按省规划, 分市实施

广电数字化 篇11

衢州广播电视总台2006年底建成新大楼, 2007年2月正式搬迁。在这之前, 我台技术模式如同建台初期, 效率低下。考虑到新大楼2007年初的搬迁, 我们早在2年前就开始规划专业设备的发展方向和配置方案, 争取建成一个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维护简单的综合数字节目制播系统。

2 全台电视制播系统的思路

经过反复论证, 我们的思路是:数字化网络化电视制播系统以电视硬盘播出系统为核心, 以电视总控系统为通道, 把各制作系统、演播室等联结为一个整体, 以数字格式信号作为全台的标准平台, 采、编系统须以无带化为方向, 暂保留老的传统设备, 逐步完善整个制播系统。

广电中心的制播系统设计突出以下5个特点:

(1) 突出可靠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局部采用纯IT网络。

(2) 突出无磁带无机械理念。

(3) 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设备互为备份。

(4) 功能齐全, 从实际出发, 新老设备要物尽其用。

(5) 科技为先, 以人为本。

3 电视制播系统实施及完善

整个电视制播系统主要分为硬盘播出、电视总控、制作网络、演播室系统, 分述如下。

图1是全台制播系统整体框图。

3.1 硬盘播出系统

播出系统重点是充分保证播出和素材存储安全、网络顺畅、便于扩展。整个方案设计重点如下。

3.1.1 播出视频服务器主备镜像结构

视频服务器采用了北京格非公司的Magi Stream3000, 为完全模块化设计。服务器系统各部件均有冗余备份, 主要硬件均可以热插拔。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支持标准的MPEG-2压缩格式, 支持MPEG-2 4∶2∶2P@ML, 比特率从10~50Mb/s。图像实际清晰度极高, 能够实现零帧精确播出。本系统中的每台播出视频服务器实际存储空间为10×300G÷4G≈750小时/台 (8Mb/s码流、不包括20%冗余空间) 。

3.1.2 数据库服务器互为主备

数据库服务器在系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涉及总编室节目单的编辑、素材信息的存储、权限管理等海量信息内容, 在本系统中配置了互为主备的双数据库服务器, 可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互为备份和镜像。

3.1.3 网络结构采用多交换机、多网段工作的机制

根据网络数据的种类不同, 将系统的网络结构构架为多交换机、多网段工作的机制, 素材交换和传输拥有独立的、冗余的千兆交换机和独立的网段, 整个系统在线播出设备的控制和设备的远程监测监控分别拥有独立的网段, 从而保证了网络带宽和播出安全。

3.1.4 增加二级存储中心和素材迁移服务器

二级存储中心和素材迁移工作站作为上载与播出服务器之间的存储缓冲池, 将上载与播出相对隔离, 素材打点编辑在二级存储中进行, 因此播出服务器任务单一, 提高了可靠性, 此外给带库提供存储节目源。

我台目前是利用DVD数据光盘来存储已播的节目文件, 重播时以文件形式倒入, 大大节约了重新上载的时间和存储成本。本系统中的二级存储为一个12盘位的存储阵列, 采用美国希捷SATA 300G硬盘, 实际存储时间为11×300G÷4G≈750小时 (8Mb/s码流) 。

3.1.5 应急播出功能丰富, 配备完备监测

考虑到特殊情况, 三个频道分别配备两台应急播出放像机, 作为应急播出源, 实现可以和硬盘系统组合进行“盘带”混合自动播出或纯手工全磁带播出。

系统中配备了完善实用的设备 (信号) 检测报警设备, 故障点判断部分可以具体到服务器、键混等设备中的某一个单元。视频信号检测每个频道从服务器、播出末级、有线返回分别取样, 发现故障特征时及时报警。

3.1.6 分布式异地上载模式

硬盘播出系统中上载素材的高质量确保了播出的流畅和安全。系统配置了8台上载工作站, 接口齐全。我们采用了分布式异地上载模式:8楼总编室6台, 4楼广告制作室1台, 3楼播出机房1台为本地应急上载。

上载方式可选择直接上载至播出服务器和先上载至二级存储阵列后自动迁移至播出服务器。

广告日常编排只要重新编排每则广告标题就能快速完成, 不以传统广告段位方式上载, 使得广告串编人员从耗时、重复劳动中得到了彻底解脱。

3.1.7 播出控制三主一备

三个频道配置四个播出控制站, 其中一个做冷备份。播出控制软件能实现顺序、插播、定时、视频服务器、直播节目混合播出以及定时上键等功能。

3.1.8 周边设备

每个频道具备主备切换功能, 采用GVG-Acappella 16×2切换器做主备切。配置了两路键控器用于叠加台标和字幕, 配置了数字音频处理器。数字信号通道中关键周边部分采用了GVG和S&W的产品, 以确保播出的安全。

3.2 电视总控系统

总控系统设在电视播出机房, 对参与播出和交换的各种视音频信号如台外上下传、各演播室、播控PGM及CLEAN等信号进行监测、调校和调度, 同时承担着系统中信号的同步GPS时钟系统、信号的技监和收录等等。

3.2.1 总控系统中信号调度

我们采用了一个以32×32 (可扩展为64×64) 数字矩阵和一个32×32的模拟矩阵为核心的总控调度系统。两个矩阵分别配置了一个XY信号远程调度面板和一个供技监设备使用的面板。

总控系统信号源部分, 我们以SDI数字信号为主, 部分模拟信号作为备份或监测的辅助信号。总控系统既参与播出信号源的调度, 也包括各县、省台上下传信号的调度, 信号的传送在各频道制作室里可以直接进行。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我台严格实施工艺接地, 台内数字和模拟信号传输至今未发生过任何干扰现象。

3.2.2 系统中信号的同步

对于播出系统, 各播出信号到达播控切换台时所有信号的同步时基、相位均须保持一致。我们采用了2台同步信号发生器经切换输出的BB同步信号, 向所有需要同步锁相的设备提供BB信号, 包括各演播室的主同步信号。

另外系统中使用了较多的帧同步机对外来信号进行处理。对于现场直播、卫星接收、演播室直播信号都必须经过帧同步机处理, 消除时基误差后才能送到播出切换台。

3.2.3 GPS同步时钟系统

我台在总控系统中配置了GPS卫星时钟接收机, 通过网络和场逆程钟向所有需要校时的设备提供校时信号, 使播出服务器和分散于台内的子钟与主钟走时精确一致, 实现电视节目播出、挂角字幕播出时间的准确, 另外作为各演播室的时间基准。

3.2.4 技术监测系统

为随时监测系统内信号的技术指标, 确保播出节目信号的质量, 在系统中配备了TEK WVR6100多功能视频测试仪等技监设备, 可对任意1路信号进行技术指标的测量, 包括SDI眼图、抖动率、色域等技术指标的测量。

3.2.5 节目监录系统

在总控系统中, 配置了Magi Rec MPEG-4自动监录系统。采用硬件MPEG-4压缩卡, 可以完成四路播出信号的实时采集, 并可在图像上叠加频道信息和时间码, 监录存储时间为30天×24小时, 方便播后查询。

3.3 基于文件的非编制作系统

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 电视前后期技术应该是以IT技术结合半导体存储技术为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确定了摄像机以松下P2技术为主, 并在建设非编制作网络时, 在新闻和广告两个新非编网络上实现了全程基于文件 (DV50或DV25格式) 制作的无磁带运行网络。

P2设备不仅拍摄方便, 更在记者后期制作的时候大显身手:上下载的速度以DV25格式计经实测是3∶1, 即3分钟的素材1分钟便导入导出完毕。我们事先给新闻栏目的字幕格式都做了统一, 记者可在这个网络里实现文稿的起草和审查, 实现网上前后配音、审查, 因此在新闻串编人员调取工程文件并合成的时候, 工作量大大降低, 效率极高。以三频道30分钟时长的日播新闻为例, 每天节目基本能提早一个小时完成。

我们特别配置了两台移动编辑系统, 为记者跨市跨省等外出采访提供条件。笔记本带PCMCIA接口, 实现利用P2卡进行移动编辑。记者外出采访时把做好的节目打包成小码流文件, 利用互联网传回台内, 新闻当天便可以播出, 真正实现了新闻的时效性。我台已经在市委书记跨省考察、四川灾后重建采访时获得成功实践, 得到各方好评。

新闻非编网络配置10个上下载工作站, 广告非编网络配置4个上下载工作站。新闻非编网络网络拓扑图见图2。

非编网络方案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上, 为各频道提供一个集节目制作、包装合成、节目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技术平台, 实现节目制作流程无带化、无纸化, 并充分考虑系统今后的扩展。主要技术如下:

(1) 存储管理平台:非编网络系统针对视音频数据及数据库文件分别存储。各个子系统的视音频数据采用共享存储的方式。数据库文件使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来完成, 与视音频数据共用存储体, 但位于不同的分区, 以保障性能。

(2) 服务器和存储系统:P C服务器为X 8 6架构+Windows操作系统, 具有较高性价比和低维护成本。存储阵列系统采用RAID3/5 Hot Spare技术, 具备冗余通道, 冗余控制器, 无单一崩溃点。新闻网存储容量为5.12TB, 广告网为2.56TB, 满足日常需求。

(3) 网络平台:本系统中的网络平台采用纯以千兆以太网络架构。通过i SCSI类型的存储设备, 在千兆以太网络建立SAN网络结构, 即IP-SAN网络。该网络实际带宽为160MB/s, 在25Mb/s码流、四层实时条件下能同时带12个工作站, 考虑到实际制作时不可能同时读写的情况, 实际可带站点20个以上, 经过两年实践证明, 其并发带宽与存储设备的访问带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3.4 演播室及其他制作系统

我台三个电视频道拥有3个演播室, 演播室和播出机房、演播室之间通过总控系统实现互通。播出系统如果直接接收制作系统上传的文件, 不论是工程文件还是打包的文件, 总是难以避免病毒的感染, 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我们充分利用SDI数字信号可进行远距离传输的能力, 实现了台内信号的传输, 台内最大传输距离不超过150m, 我们采用百通和佳耐美专用数字线, 经实际测试和应用完全没有问题。

新闻演播室均为直播化设计:包括大型控制桌、设备布置、全台通话系统、演播室Tally指示系统、全台GPS时钟等。2008年经济信息频道演播室承担了每周五档的竞技直播节目, 通过演播室直播系统获得了成功。此外直播信号可在播出系统作任意延时处理, 降低直播风险。

演播室做好的节目如录播新闻, 虽未采用文件方式直传播出系统 (功能完全可实现) , 但是可以经过总控系统直接调度并上载, 避免先下载到磁带再重复采集所造成的弊端。

总控系统和县台、省台都可以互相传送节目, 做到了全台内外的互联互通。

我台2000年启用的模拟电视转播车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加入了数字设备和无线微波摄像机, 使之达到6迅道 (摄像) 规模, 同时也为模拟400m2大演播室直接服务。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系统的实施, 我台全台电视专业设备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 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电视制播整体系统。

上一篇:三级垂直管理模式下一篇:DC/DC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