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快乐绘画(共6篇)
儿童快乐绘画 篇1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贯穿在一日活动中。而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美术教学将会增强幼儿学习美术的趣味性,使他们对本来就喜欢的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活动能更好地吸引幼儿,以一种愉快的状态投入活动。
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要求他们直接画出什么,只会增加紧张情绪,从而增加厌烦心理。既然如此,在这个时期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能拿出所谓的成品,而是要保护他们对涂涂画画与生俱来的喜爱天性,并帮助他们维持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可以开展有趣的绘画游戏,逐步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幼儿在具有游戏的美术活动中,通过看看、叠面、做做、玩玩等方法,可以轻松愉快地探究和使用各种适宜的工具材料,大胆表现自己,从中获得成就感。
一、在游戏中培养兴趣,激发绘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孩子的兴趣,才能使其在愉快的气氛中产生创作的欲望。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在太阳底下玩影子游戏,于是我把课堂搬到了户外,给每个孩子一支粉笔,让他们学习画人物的轮廓,本来一节很难上的课在游戏中完成了,孩子们热情高涨,兴趣浓厚,不断改变动作,画出来的轮廓千变万化。而后坐下来和孩子们想象画的轮廓像什么,孩子们想象丰富,都在用精彩的语言描述着自己的想法。这节课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法,把绘画融入游戏中,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兴趣就高涨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自然而然就会喜欢绘画。
只有经常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孩子的感官经验,才能使这些经验成为孩子美术活动中大胆表现的素材。我们以兴趣为起点,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二、在游戏中学会观察,积累绘画素材
在美术教育中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擦亮儿童的心窗,创造美的天地,放飞儿童的个性之梦。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平时注意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发现了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事物。如春天在校园里散步,在操场上游玩时幼儿发现许多风筝,他们惊奇地叫了起来﹕“好多风筝呀!”“有蝴蝶风筝,有娃娃风筝,它们是什么样?”于是我让他们带着问题观察。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叽叽喳喳﹕我看到的风筝有很长的尾巴,我看到的是大雁,我家也有风筝。于是我又让孩子带来风筝,让他们观察。最后我又在瓷砖墙上开辟了一块地方,让孩子们把自己画的贴上了墙,孩子们欢呼雀跃,甭提多高兴了。之后的几天,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拿起了画笔,画起各种各样的风筝。孩子的画虽然稚拙,画面也有些凌乱,却有它的美。更可贵的是他们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观察绘画对象的特点,以愉快的心情了解他们的特征。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以语言加以引导,为孩子今后的绘画积累素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三、在游戏中提供材料,提高绘画能力
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幼儿所喜欢的,为此,选择多种教学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孩子们一定会感到其乐无穷。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毛线让幼儿进行线拖画等。如油水分离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油画棒和颜料,让他们自己尝试,了解其中的奥秘,最后孩子们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如,让幼儿观察小鸡后,用橡皮泥捏小鸡的形状,幼儿感知了小鸡的形状,绘画时不但能很快地画出外形,而且形态各一,充满童趣。又如,用棉签画“一串红”前,先进行撕纸、粘贴活动,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容易多了。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画画游戏也迎合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利用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
四、在游戏中评价作品,增强绘画欲望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想法。每次画完画,就把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展现在全班儿童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然后让孩子们评论。为此,教师要用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善于发现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闪光点,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评价形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评价方式也可多元化,如,幼儿互评、幼儿自评等。
总之,美术教学都在活动中、游戏中进行,让儿童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通过行动去体验、去玩、去摸、去听……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有效方法,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兴趣,树立绘画信心。
摘要:绘画是一种“个人审美心理的独特体现”。因此,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鼓励和表扬能独立思考、勇敢地表达个人感受、有创造精神的儿童, 使他们觉得在绘画过程中到处都有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美术教学都在活动中、游戏中进行, 让儿童用眼睛去看, 用脑子去想、去记, 通过行动去体验、去玩、去摸、去听……用现实的刺激促使儿童运用想象, 经过头脑加工, 创造性地外化于画面上。
关键词:游戏,兴趣,观察,材料,评价
参考文献
[1]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儿童快乐绘画 篇2
而往往未经修饰、纯粹的儿童画,是人类稚嫩阶段的一种天性流露,是儿童思想情感倾诉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情感 心理 绘画
一 提出问题
1.背景与意义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研究和进行日常教学的时候,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教授或游戏活动上。
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推广及深入,发现绘画活动在儿童的成长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视觉语言,它是人的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是儿童心理、情感、个性、创造能力的.反映。
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给予孩子热情鼓励与正确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儿童的潜能得以开发,天性得以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能分析出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中绘画与发展的关系,甚至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心理以及情绪状况。
2.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20世纪中期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德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
他提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物,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阶段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模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
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二 研究内容
1.绘画包含幼儿情感倾诉的语言
想要正确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的内涵,需要了解他们绘画的动机和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过程不同,早讲话的不到一周就会牙牙学语,晚的孩子要快两岁才开始表达。
但是当儿童还不会说话时,儿童执起画笔的时段早于语言发育的时间。
当儿童能手执画笔后,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记录自己生活中影响情绪、表达情感的事件了。
让儿童在自由放松和谐的环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拿起画笔,在空白的纸上画下所想所悟。
绘画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每个幼儿绘画的表达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
儿童绘画中的儿童文化解析 篇3
关键词:绘画;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1]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现其思维、学习、游戏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方式。二者紧密相连,其绘画活动中有着与之相应的文化。
1 儿童绘画的原动力:交往和创造性的表现
儿童之所以喜欢绘画,一是交往的需要和表现。语言交流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在儿童还没有掌握足够的文字和语言之前,他们便通过绘画这一“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所需、所思、所想。二是创造性的表现方式。自儿童能拿得起笔开始便会对到处涂画乐此不疲,宋代的伟大诗人范成大在他的诗中也极力描绘过可爱的儿童生动情景,他在诗中深情地写道“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口中呢喃语,兴尽忘归家。”这个宋代诗人笔下的这位儿童一边手中乱涂乱画,一边口中还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审美世界里,以至于夕阳西斜了还没意识到应该要回家了。[2] 儿童的这种创作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种艺术行为的产生源自个人无意识,儿童有时说不清楚原因,而只是觉得心里愿意这样,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这一对象具备了符合个体的某种心理结构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被主体直觉地把握到了。他们的创造性由此滋生,并通过绘画更好的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儿童在自己的绘画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所憧憬的世界和他们所惧怕的世界。[3]
2 儿童绘画的过程:说话与绘画的内在统一
2.1 在绘画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说话的时间、内容不同
托儿班和小班的儿童处在涂鸦期,他们的思维需要依据直观动作,开始时并没有很有意识、有目的地想好要画什么,然后下笔,而是由某些动作、痕迹的刺激触发大脑中的表象,才决定自己要画什么,因此,这时期的儿童说话时间会在绘画的后半段,以此来总结自己的行动。[4] 而且自己所说的内容与呈现的画面相差很大,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以无意性行动为主,对绘画没有思考或只有简单想法。中班的儿童虽然是具体形象思维,但他们的有意性得发展,能知道自己想画些什么,但由于美术能力的制约,此时的他们还不能完全用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因而他们只能借助语言来补充画不出来的情节。到了大班及以后的儿童,说话现象先于动作的出现,这是幼儿抽象逻辑发展的表现。而且他们说话的内容具有目的性,有意性进一步加强。会规划自己想要画什么,最后的作品与先前的描述具有一致性。
2.2 在绘画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说话的对象不同
托儿班、小班儿童的说话对象主要是围绕自己描述绘画活动和行为,他们总是自言自语,沉浸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而从中班开始,儿童开始关注同伴的绘画行为,他们大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讲给老师听,把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看,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更多的是获得老师的赞许和认可,大班以后的儿童甚至还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听,这是儿童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方式,也是语言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说话与绘画都是一个内在的整体。儿童是在快乐、喜悦和专注的情绪中作画,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在绘画过程中还自言自语地讲解绘画的内容,面部表情也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儿童文化的整体性。用整体的方式来感知和反应,这正是人类最根源性的方式,也是儿童最自然和最擅长的方式。[5] 儿童在绘画过程也正是对说话与绘画这一内在统一的整体的感受,实现了自己。
3 儿童的画面结构布局特征:诗性、梦幻的逻辑
几乎任何一个儿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幅画。但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他们的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其作画天真幼稚,随心所欲,天机自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了童真和稚气,表达了他们那颗可爱的童心,因此有人称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比如,一个六岁儿童在画自己的卧室的时候,先画了一个长方型表示这是他的床,然后在床上还画了一个洋娃娃,他边画还边说“我等会要出去做事,你要乖乖睡觉,晚上回来陪你”,然后在图纸上画一些其他物品。在绘画期间,他已经进入绘画中的角色,甚至忘掉自己。
因此,一加一等于二,是成人文化的邏辑,在儿童那里,一加一并不就是抽象的“1”和“1”,而很可能就变成了一张床和一个洋娃娃,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儿童认识世界是凭着想象,在这种不完全的感觉中,他们看世上任何事情都是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拟人化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物象,神奇美妙的联想,都是他们闪光的地方。就画的特点而言,儿童的绘画作品,常常用简单的线条鲜明的色彩来组成一幅幅丰满的画面。就画面的内容而言,常常展现的是儿童伴有幻想的“现实世界”,这是因为儿童天生就是“幻想大师”。他们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之间自如地出入,轻松地转换视点。这是儿童文化中宝贵的一面,也是儿童感性丰富性的具体体现。
4 儿童绘画的动作:原创与非功利性
总的来讲,儿童的绘画动作约束少、定式少;思维开放、动作开放。给人无所不能的感觉,看起来真是“胆大妄为、异想天开”。特别是在涂鸦初期,画出的线条都没经过大脑思考,纯靠手腕的力度和手臂的长度来控制线条和图形。即便到了命名式的涂鸦期,儿童绘画也是相当自由的,在作画之前,他们也没想过自己画的主题是什么,到底要画个什么东西,通常是想到哪就画到哪,每个结构都一笔画成,这个“一”很重要,“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而不像成人绘画前想好主题,绘画中反复修改,绘画后远看近看,执着于追求“像”与“不像”,“好”与“不好”。
因此,儿童的绘画动作体现的是一种本能、一种生命冲动,更是一种原创、一种平等,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他们的原创力是先天的,没有人工痕迹,属于一种自然美和质朴美。[6] 其绘画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原创力驱动下的直觉艺术,因而是一种强烈的、任意的主观想象,充满了心灵化,没有社会功利和政治功利,更多的是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情感的直接流露。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4.
[2] 吴璐.从儿童绘画特质看儿童读物插画的设计要素[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1819.
[3]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88.
[4] 安平.探索幼儿绘画中的说话现象[J].学前教育,2011(8):81.
[5] 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0(1):14.
儿童集体绘画活动方案 篇4
儿童集体绘画活动方案1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预示着新的希望、新的起点。春意盎然、春色暖人之际,我园也迎来了又一次全新内容的大型亲子活动。让我们尽情享受、欢乐开怀。在这个时刻,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也回到了童年,和孩子一起享受画画的乐趣,所以,无论有多忙,无论有多累,都要陪孩子欢度这也许是一生中的美术创意!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亲子同乐美术创意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体验美术创意活动的快乐,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在活动中增强幼儿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意识。
2、通过活动提升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体验艺术活动的美好过程,充分享受艺术活动成果给自己及亲人带来的喜悦。活动准备:
1、每个家庭准备120厘米见方的单层瓦楞纸(幼儿园准备)号笔、24色油画棒、壁纸刀、大剪子、擦手的毛巾或湿巾各一(家长自带)。
2、彩色喷绘大幕布:“爱我你就画画我”、幼儿亲子律动操《手拉着手一起走》、优美的背景轻音乐。每班选5名家委会成员,帮助维持秩序,或进行服务。
3、活动前各班召开家长动员大会,讲活动须知:
(1)活动中不允许带食品,确保保持场地的卫生。由于场地有限,所以每个孩子只允许一个家长陪同参加,另一个可以在一旁进行拍照,活动结束后欢迎摄影高手将照片发给老师!
(2)亲子活动的参与对象为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尽量不要请爷爷
奶奶或亲戚代劳,无论工作有多忙,请在一年中的这次活动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3)注意安全,家长在协助孩子作画时,要注意保管好和正确使用壁纸刀、大剪子等工具,避免划伤。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将幼儿带回,其他家长
(4)可以准备特色的亲子装在当天亮相,摄影师会为你们留下那经典的一刻,永生难忘!
二、活动过程:
幼儿亲子律动操《手拉着手一起走》
《爱我你就画画我》亲子美术活动
三、宣布主题:
爱我你就画画我四、活动须知:
在活动中要充分注意和孩子的协作,在给孩子给予帮助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积极配合,不要自作主张将活动全程包办,那样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家长也要充分利用难得的活动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让孩子感受无与伦比的关爱和呵护。
五、讲解活动流程:
请小朋友躺在画纸上,让爸爸妈妈把身体的形状描绘出来。然后再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一起描绘另一个自己,完成自己的作品后,用剪刀把作品剪下来。这样一个动作生动、线条丰富、颜色鲜艳的“小朋友”就诞生了!
放轻音乐,各班幼儿和家长,在教师的带领下到规定的场地中领纸开始作画。教师全面指导,并进行拍照。
各班展示作品,并合影留念。
六、结束:
感谢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通过本次亲子绘画活动,不仅使家长又一次的走入了我们的活动,了解了幼儿园活动的丰富多彩,也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的到了进一步的融合与激荡,同时也使我们桥东一幼“家长学校工作”的新模式达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小班组《爱我你就画画我》亲子美术活动到次结束,请各班老师将幼儿带回,家长携带幼儿作品“另一个我”退场,各班工作人员留下开始清场。(放轻音乐)成本预算:
单层瓦楞纸3卷,共计333.3元(请领导特批)另外喷:彩色大幕布:“爱我你就画画我”一幅(此幕布今后还可多次使用)
儿童集体绘画活动方案2
为了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和亲子创作的快乐,培养孩子“从小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传递共建“延安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理念,结合我班特色课,制定我班庆六一“亲子美工”活动方案如下:
一、亲子绘画主题:
“美丽家园快乐成长”
二、活动对象:
各班幼儿和家长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活动准备:
1.油画棒、水彩笔、水粉2.剪刀、胶棒3.硬卡纸、海绵纸、皱纹纸、及时贴4.一次性纸杯、勺子、盘子、纸碗、泡面桶、瓶盖、瓶子、酸奶盒等5.各类适合活动的音乐。
五、活动细则:
1、参赛画纸规格:、a4、a3纸。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须贴上参赛卡(附表一)
2、参赛作品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蜡笔、粘贴、拓印、剪纸等
3、幼儿可以凭票进入活动场地,进入时需看活动规则。
4、进入活动后幼儿可自主选择材料,但是需以“勤俭节约,变废为宝”为主。
5、进入活动场地家长把手机调为静音,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幼儿操作。
6、由于活动室较小,家长带领幼儿时要轻走、轻拿、轻放、轻说等。
7、幼儿和家长可随时进入,但是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作品,这样可让其他小朋友继续进入活动场地。
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方案3篇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方案3篇8、家长可在颁奖时间带领幼儿到大厅进行颁奖(按年级段分别评选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
儿童集体绘画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欣赏名画并发现其色块造型,大胆猜想米罗叔叔画上的故事。
2.尝试用线条和图形创意自己的抽象画。
活动重点:
1.在感知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对米罗作品的猜想。
2.在创意活动中能使用棉签进行勾画色块。
活动难点:
1.能顺延色块的轮廓进行勾画。(预测:幼儿在圈画时可能会找不好色块的范围)
2.能有创意地对色块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米罗作品《红太阳吞噬蜘蛛》;水粉彩画《小刷子跳舞》;黑色颜料;棉签活动
活动过程:
一、“猜画家”欣赏《红太阳吞噬蜘蛛》。
(1)参与感知过的米罗作品、波罗克作品比较,引导幼儿用敏锐的目光去辨别不同画家的作品风格。
(2)寻找米罗作品中的“星星”标志,帮助幼儿巩固对米罗作品特征的辨认。
二、“猜画谜”。
(1)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猜想《红太阳吞噬蜘蛛》的故事,并启发幼儿产生不同的想法。
(2)告诉幼儿作品名称,让幼儿根据作品中的角色去猜想,这样可引导幼儿感悟画家的心灵。
三、“寻找色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用棉签将颜色宝宝找出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此环节出示幼儿初次作品《小刷子跳舞》,引导而后再进行创作)
(1)请幼儿按红、黄、蓝、绿的色彩顺序勾画色块。
(2)观察色宝宝的造型,猜想他是谁?
(3)为你的色宝宝添画其身体缺失的部位(如:为小兔宝宝添画耳朵,为汽车宝宝添画车轮等)。
(4)启发幼儿为自己新作品起名字,并引导他们讲一讲自己画上的故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针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以及幼儿缺乏经验的特点,降低了活动目标,重点放在使幼儿尝试欣赏名画,初步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风格这一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大胆的学习抽象作品的夸张和变形,在观赏名画的过程中,适当的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也尝试引导幼儿从作品的色彩、构图、图形等方面讲述自己对于抽象画的理解,最后,还让幼儿尝试进行了抽象画的创作。
儿童集体绘画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苹果的颜色。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2.学习涂色苹果。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活动反思: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儿童集体绘画活动方案5
一、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10:00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大门口(如遇下雨多功能厅)
三、参与对象
中班组部分幼儿及家长
四、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大幅画,亲子共同作画
五、绘画主题
童心·同梦
六、活动目标
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放飞童心,梦想未来。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使亲子间情感的交融更加亲密,使家园教育更加快乐、和谐。
七、活动要求
1、绘画内容要结合主题,现场作画。
2、作品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3、画面要整洁,布局要合理,颜色搭配协调。
八、活动准备
白色长布每班一条,颜料、调色盆、颜料笔、铅笔等。
九、活动流程
1、各班教师交代介绍活动。
2、幼儿、家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完成后整理画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与欣赏:“童心·同梦”亲子绘画作品,展示在幼儿园过道内,老师、家长、孩子一起欣赏。
把绘画的乐趣还给儿童 篇5
涂鸦绘画法,引导学生画想到的
“绘画创作应是儿童先天具有的潜能,而并非少数天才儿童独有的能力。”涂鸦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游戏式绘画活动,是自由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也是儿童必经的绘画阶段。因此,尊重儿童就要从尊重儿童的涂鸦绘画作品开始。
为了满足儿童随意画、轻松画的愿望,为了不让儿童放弃画画、放弃创造思维活动,我设计了“以旧换新”激励教学法——画完一本换一本的涂鸦本,旨在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涂鸦的重要意义和涂鸦本宝贵的收藏价值。白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留下创造的痕迹才会产生价值,这种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另外,涂鸦本是创造的开始,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我还将每位学生富有创意和个性特点的作品解读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认识到儿童画的美在于通过儿童具有创造性的绘画语言塑造的不拘一格的形象,评价儿童绘画的标准不是像与不像,而是是否生动、感人。
日记绘画法,引导学生画记忆的
使用绘画形式写日记,记录点滴生活感受,这从形式上看起来同涂鸦绘画区别不大,但在认知深度上是有实质性区别的。涂鸦的目的是使学生自由随意地画,适合所有年龄段和绘画能力的儿童,而绘画日记是有取舍地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表现的内容应该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更趋于理性的创造,比较适合有过一段涂鸦绘画经历的儿童。在指导学生进行日记画创作时,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记忆生活,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日记画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自觉创作的绘画习惯。
涂鸦绘画和日记绘画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小、快、多。小——篇幅小,通常使用16开或32开纸;快——可以只用简洁的线条概括形象,不必顾虑画面的完整性;多——可以随时作画,增加了大量的绘画机会。这些特点容易起到笔不离手的训练效果,也是实现造型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途径之一。
写生绘画法,引导学生画看到的
9-12岁儿童逐渐步入前青春期,也逐渐具有了追求写实的绘画技巧心理需求,如果自己的画看起来孩子气,他们会自我否定,之后,就不想再多画或索性不画了,有些孩子继续画也仅局限于临摹成人创作的卡通画。就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写生活动,目的是帮助对画画失去自信的学生从中找到写实绘画的方法和技巧,找到属于自己的富于创造性的绘画语言,找回绘画的乐趣,重塑自信。
使用写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不会产生心理预期,也就不会有任何压力和目标,容易重塑信心。第二,可以回归到儿童最初的绘画状态,画出充满童趣的作品。当作品完成时,学生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画得那么好。
通过实践研究,我认识到儿童对自己创造性思维和富有创意的绘画有着极大的兴趣与激情,巧妙的点燃这份激情是教学中最大的乐趣。因此,只有施教者巧动心思,受教者才会其乐无穷。
儿童绘画教学浅谈 篇6
【关键词】艺术创作;造型样式;因人施教;自由创作
儿童画一般泛指少年以下年龄段孩子们所画的画,是儿童为传达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反映对世间事物的认识感受,用形象符号、色彩意蕴和画面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造型样式,是儿童陈述事物和表现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艺术家,儿童画的画面往往是天真活泼的,甚至怪诞而不符逻辑,但正是这种鲜明的特征,使得儿童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所有成人画所无法比拟的。
儿童绘画的内容大多来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从简单涂鸦开始,儿童就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有意义的形状,再到颜色,再到内容,创造力可以无限发挥。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儿童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绘画是一种加强记忆力,促进观察力,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它是由微妙精细的观察能力、形象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协调运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组成的。这些能力是儿童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
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那些表现生动的儿童美术作品,大多是儿童观察和体验他们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之后表现出来的。没有了生活的积累,孩子脑海里的储备形象将少得可怜。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逐渐培养起来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不爱美的,学前的儿童亦是如此。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儿童的审美情感。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儿童发展的新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关键。在实际往往出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能融为一体。在儿童绘画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依葫芦画瓢,机械模仿的刻板教学。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完成“作品”的愿望非常迫切,会用较长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示范,而学生则坐着听老师讲,看老师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假思索地模仿。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更重要,对他们今后人格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有时教师为了突出所谓的“主体性”,干脆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只供给孩子活动材料、一幅范画,完全由学生自己去折腾,而自己则袖手旁观,在“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支持中引导,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一个好的美术老师不但要能画,还要会教,会教是一种引导。具体地说,在美术教育中,要从孩子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发展中把握“教”。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探索发现中去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让儿童经常深入生活,是儿童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和依据。儿童的绘画能力不是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媚态百生,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着自己。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挡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节假日带孩子到公园或郊外,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尤其是遇到节日或像赶庙会这样的风俗活动,更应该带着我们的孩子去见识见识,丰富他们脑海中的印象,体会民间艺术特色,放松他们的心情。面对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引导得法,孩子必将从中吸取美的养料。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大自然中尽情地玩耍,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多数孩子都做不到用心观察,蓝天、大树、小草、街道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已经激发不了孩子的兴趣了。但是如果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一片叶子可以有五六种颜色,雨后的树叶还会发光。有了这些真切的体会,孩子在做画时就不会感到单调、乏味。
【儿童快乐绘画】推荐阅读:
快乐学习儿童诗07-24
快乐的儿童节活动08-08
祝儿童节快乐寄语07-22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09-27
祝六一儿童节快乐说说06-01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征文06-03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及反思10-07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10-11
快乐的儿童节短信祝福语08-21
儿童节快乐六年级作文600字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