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儿童诗

2024-07-24

快乐学习儿童诗(精选12篇)

快乐学习儿童诗 篇1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著名女作家冰心以欢快流畅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儿童、竞相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下面笔者试着从感受快乐、感受美、感受爱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

一、“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快乐

作者在游园途中,到处可以碰到儿童。从作者对儿童的描写中,可以看到这些儿童是快乐的。如:在知亭湖畔,“女孩子,男孩子……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在向玉澜堂走的时候,这些儿童总是“匆匆地……又匆匆地”;在玉澜堂的庭院里,“忸怩地笑着……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笑着推着……”。从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儿童的快乐,还可以看到儿童在哪儿,作者也在哪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是对此最好的注解。因为跟着儿童,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作者,因此作者也会感到很快乐。

在作者眼里,这些儿童浑身充满了活力与快乐,作者不惜用最好的词语———“飞涌出的小天使”“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开得旺的花儿”来赞美他们。不仅如此,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些儿童在行走时、在休息时、在说话时的语言、神态、动作,既写出了不同儿童的特点,又写出了不同儿童的个性,使读者感受到了儿童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儿童的无限美好与快乐。

二、“儿童多处有春天”———感受美

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儿童的美好、春天的美好,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作者特意对春光美来了一个特写。在“眼前突然一亮……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段描写中,作者用“喷花的飞泉”来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具体、形象、生动,既体现了花之多、之密、之美,又使人感受到了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美好。

另外,作者还通过一系列数量词的运用,如“一群、一堆、一点、一面、一个、一关、一群接一群、东一堆、西一堆、一面一面”等,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春日童真图”。这些平常的词语在作者的笔下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不仅写出了童真童趣,而且还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美。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儿童的心里,春天是儿童的,儿童就是春天。所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三、“心系儿童情满溢”———感受爱

冰心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作家,从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爱。首先,在颐和园门口,作者看见了“成千盈百”的儿童,“闹嚷嚷地”“挤了出来”。这样的场面会让一般人感到很烦,但是因为内心充满了对儿童的爱,所以在作者眼里,这些儿童是“飞涌而出的小天使”。

其次,在向玉澜堂走的时候,“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这儿人这么多,作者为什么还要往这儿挤呢?还是因为爱———因为喜爱,想多看看少年儿童;因为爱,撞个满怀也很高兴。冰心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0多岁了,可是她面对和儿童的相撞能够保持这种心境,不正是因为她对儿童发自内心的爱吗?

最后,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课文的结尾部分:“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这句话是作者的肺腑之言,看似在写花,其实也是在写眼前的这些儿童。这些儿童在冰心眼里正如花一样绽放,作者爱花也就隐含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

总之,对于《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样一篇清丽典雅、意蕴深远的文章,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美的语言,感受到文本的主旨,感受到儿童的快乐,感受到春光的美好,感受到冰心奶奶 对下一代 的关爱 ,从而让快乐、美、爱与语文课堂同行!

快乐学习儿童诗 篇2

儿时的誓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今的誓言:努力赚钱,好好养家。忙碌的生活中,迎来六一儿童节,放松心情,送上美好祝愿,祝你儿童节快乐。

儿时的生活是游戏,成年人的游戏是生活,小时候玩过家家,长大后玩爱情游戏,小时候玩的天真,长大后玩的稳重,游戏人生,童趣无限,六一儿童节快乐。

儿时的记忆,总是定格在人生最珍贵的回忆里,灿烂的笑脸,清脆的笑声,在花丛中追逐游戏,那心情可是比花儿更加甜蜜?儿童节,祝你永远如花般美丽。

多一点纯真,多一点童心,多一点可爱,多一点快乐;少一点计较,少一点奢望,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忧愁。多多少少你也该做到。六一儿童节快乐!

快乐、高效的儿童情境学习 篇3

【关键词】儿童情境学习;李吉林情境教育;脑科学;学习科学

当代脑科学研究证明,理想的学习是让大脑去抽取信息,而不是试图向大脑强加信息。致力于记忆的教学不能促进学习的迁移。孩子们拼时间、拼消耗不仅习得了一堆无法投入运用的惰性知识,而且这种与脑对抗的学习模式是对儿童身心和智力的伤害。怎样的教育才是与脑兼容的教育?著名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几十年来一直为此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从1978年“为了儿童学好母语——探索情境教学”,到“为了儿童的整体发展——构建情境教育”,再到“为更多的孩子获益——开发情境课程”,李老师历经36年谱写的“三部曲”,揭示出一条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顺其天性,从美入手

半个多世纪与儿童的朝夕相处让李老师深刻感受到,儿童对美的事物有着独特的敏感。早在最初进行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实验时,李老师就认识到小学语文丰富的内涵——儿童不仅可以通过它学习祖国语言,还能启迪智慧,培养美好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为了让语文教学展现出它本有的魅力,李老师选择了以美为突破口,大胆提出让艺术走进课堂的创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成功实践,她概括出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六条创设情境的途径。这就把学科知识镶嵌在浸润了文化艺术的、美的情境中,儿童在富有美感的有形、有情、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习语文,享受着语文。

此后,随着研究的拓展与深入,李老师发现,美不仅可以让儿童的语文学习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可以使各科教学摆脱工具性的枯燥,甚至让冷峻的数学也变得让孩子们乐于亲近了。为什么美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儿童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她感悟到这是因为儿童在美的情境中,形成了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暗示诱导着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最佳的心理驱动,进而迅速推进教育教学活动,使儿童所学习的大大超出他们意识到的,理解到的。而这一点正与当代脑科学研究成果相吻合:大多数被边缘感知的信号以无意识的方式进入学习者的大脑,并且在无意识层面上相互作用。情境教育正是帮助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使儿童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美感的笼罩,使各科教学的文化内涵顺乎自然地体现以美激情、以情启智、情智相生。因此李老师在情境教育的理论建构上进一步提出以美为境界,后又提出以美育美的策略。

现在,美的作用被脑科学研究所证明,科学家发现:美的确能使人的大脑感到愉悦,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化学物质“呐啡呔”。Eric Jensen著的《适于脑的教学》中也写到:“艺术的使用不仅仅是引发思考,甚至可以教人如何思考,并可以建立情感表达。”概括地说,情境学习便是利用艺术的直观与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与教材相关的优化的情境,儿童在这样富有美感的情境中学习,不仅是快快乐乐的,更因为美的感染、暗示的作用,不知不觉地由传统被动接纳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投入,天长日久,在美的熏陶中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突出核心,情感与认知结合

在实践研究中,大量的教学现场使李老师感受到了情感对儿童学习的巨大影响力—情境中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儿童得到一种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愉悦,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的情境目标推进的“力”。促使儿童的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使不增加负担、不受强制而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理想境界得以实现。于是,李老师提出了“情感与认知结合”的核心主张。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李老师更是将这一理念具体化,并从操作层面进一步概括出情境学习中儿童情绪发展的过程:关注——激起——移人——加深——弥散。因为儿童的情感是容易被激起的,也是不稳定的,要保证学习始终处于高效的状态,就要谨慎、细致地把握儿童情感的脉络。这里以李吉林老师的经典课例《凡卡》来做剖析。

在导语部分,李老师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气氛:“《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爷爷写的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读着它,仿佛把我们带到那狠心的鞋匠的小屋里,来到九岁的凡卡身边……一个九岁的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生活?”学生表达了生活中的感受:“我觉得九岁的孩子太小了”,“九岁的孩子应该得到爸爸妈妈的疼爱”,“九岁的孩子应该去上学”……

显然,儿童生情了。那又怎么使儿童从人情到动情呢?李老师设计了一系列连续的情境,播放悲凉的轻音乐,让学生担当目睹者,并作语言导引:假如就在这圣诞节的夜晚,你来到鞋匠阿里亚希涅作坊的小窗口,朝里看,你会看到什么?又听到什么?结合插图,儿童仿佛走进了小说描写的情境,通过联想与想象,似乎亲眼看到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情景。学生进一步人情,体验到凡卡孤独的处境与哀伤的心情,引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开始急切地关注凡卡的命运。儿童的情感随着对主人公形象的认识一步步发展起来。

接着让学生运用第一人称讲述凡卡所受的折磨。由于人称的改变,凡卡就成了“我”,学生读着,讲着,进一步体验到凡卡所受折磨之深,幼小的心灵被打动了。当他们深情地朗读着,祈求着爷爷,仿佛自己就是凡卡在呼唤着爷爷。教学现场当学生读到“我没爹没娘,只有你一个亲人了”,“你带我离开这儿回家……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你跪下了……”,学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也像书中写的凡卡一样。因为学生已经唤起的情感体验与凡卡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了。此时教师再稍作引导,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想象凡卡最后的命运,描述着他的结局。

在这节课中,儿童由人情-动情-移情-抒情,一步步走进小说描写的情境,体验着情境。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始终紧紧把握儿童的情感脉络,并持续地、有意识地推动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语言的深刻感受都是与他们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相互交融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学习无疑是高效的,而其高效不仅是体现在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中,同样体现在对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全面发展的理念。

情境学习正是把儿童带人美的、丰富的情境中,帮助他们的大脑产生有利于高效学习的化学物质。更由于情境的美,教师语言的引导、推动,教师自身情感对儿童的感染等综合作用,激起热烈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其思维活动更加高效。因为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情绪记忆是最高效的记忆。现代脑科学告诉我们,积极的情绪参与是学习的关键。这也为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快乐高效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保证主体,活动贯穿课程

学习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学习、生存的天然方式就是从复杂的环境中搜寻有意义的信息,人脑也为这种生存方式提供了适宜的机能。这就从根本上表明了学习者是自身知识建构的主体。同样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儿童也毫无疑问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确保儿童的主体位置,李吉林老师提出“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的主张,突出活动在儿童获取经验中的重要地位。

为使学生活动起来,李老师提出角色转换的原理和学用结合的策略。所谓角色转换就是:结合教材特点和活动需要,让儿童扮演或担当角色,引起儿童进行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很自然地引发儿童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路历程。如李吉林老师《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她让学生担当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运用现代化仪器探测海底声音的情境。让学生双手掩耳模拟戴上水中听音器,自己则模仿深水鱼发出的“嗡嗡、啾啾、汪汪、呼噜”等各种轻响声。教师拟声的神秘感,仿佛让学生真的听到了海底居民的窃窃私语,结合这种真切的感受,体会课文中用上的一个个象声词,以及一连串比喻与简单句式相比较的不同表达效果,相机进行语感教学和能力的训练。

学用结合则是创设儿童可以进行操作的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强调在运用中理解知识。如在情境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扮演糕饼师父,亲自操刀为顾客切出1/2、1/4大小的饼,来学习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到,儿童进入情境后,在暗示、移情、角色、心理场的作用下,伴随着情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间有感知的活动、语言的活动、实践的活动以及思维的活动,等等。除了这些,在学种隋境课程中,还可以进行观察、触摸、模仿、操作等带有社会实践意义的活动,以及艺术的活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进而获得和谐发展。

情境教育不仅在课堂的学科教学这一核心领域中保证儿童的活动,而且在综合领域(即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源泉领域(即野外情境课程)、衔接领域(即过渡性情境课程)中都以儿童活动为实施途径。并且这四个领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旨一致、连动着的。比如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学生到社区、特殊群体居住的地方,开展讲故事、朗诵、演讲、采访、报道等与社会紧密相连的运用语言的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在野外进行的“大树有多高”、“不规则图形测量”等快乐而有意义的学习,都使学生走进生活,在这些非正式学习的模拟操作中,将知识与世界相连,极大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情境学习以活动贯穿诸领域课程,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儿童的主体位置,还为儿童运用知识、锻炼能力提供了机会,使学习更具实效。可以说,没有儿童的活动,就谈不上主体的发展。

四、着眼创新,早期开发潜能

李吉林老师作为儿童教育家,一直追求着发展儿童潜能,培养创造性这个教育的高境界。她很早就提出要把孩子教得聪明起来。在1982年第一轮实验成功后归纳的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五要素中,她明确提出: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科学研究也显示,儿童的大脑正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这种可能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弱,错过了黄金时期,儿童将无法达到他本可以达到的高度。

为更早、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创造力,李老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优化结构:三线同时起步”、“观察说话”等一系列措施。她认为学龄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思维的发展,而传统语文教学给初入学儿童安排的课程是要花六七周的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拼音全部学完了才开始识字,阅读、写话的起步就更迟了。如此少的信息量和单一的教学内容显然无法满足儿童思维发展的需要。李老师打破了拼音—识字一阅读一作文的直线序列,在儿童入学后不久就通过创设情境,结合拼音教学安排适当的注音识字、阅读、说话等内容。又针对低年级儿童缺乏生活经验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通过认识周围世界来积累语言和思维的材料,并学习把情境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尤其注重鼓励儿童大胆想象,早在30多年前就让学生进行想象性写话和想象性作文。这些在当时突破常规的做法,而今已被证实是符合规律的,对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课程标准也将这些理念吸纳其中。

在情境教学的课堂上,李老师总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把思维与观察、想象、语言表述结合起来,不断地启发、鼓励儿童进行思维活动。如教学《黄河象》一文,她抓住课文最后一节,借助挂图把学生带人“站在黄河象化石旁”的情境中,让学生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推想它临死的一瞬间是怎样的情况,由果推想到因。学生的发言展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状态:

生甲:“我想,可能黄河象正在散步,火山爆发了,一声巨响,它昂头一看,惊呆了,当它抬起左脚正要逃跑时,火山的岩浆已经把它盖住了。”

生乙:“这不可能,火山一爆发,黄河象的骨头便会炸得四处乱飞,那样它的骨骼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完整。”

生丙:“也可能是黄河象正在寻找食物时,走进了流沙层,流沙把它深深地盖住了。”

生丁:“也可能它来到沼泽地喝水,当它抬起左脚要喝水时,身体就陷到烂泥里,因为黄河象太重了。”

可以看到,学生把自己日常观察到的景象、课外了解的知识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此时他们的思维绝不是局限于课本的,而是自由、开放的,甚至还包含了逻辑思维的推理活动。不仅如此,由于情境空间广远的特点,使儿童更易进入思考状态,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从火山旁到流沙层再到沼泽地,有场景,有细节。如此丰富的想象力,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视,而想象也正是早期培育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情境学习通过美的情境的创设,激发儿童的情感,儿童带着这种情感去主动、积极地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久而久之,神经连接变得越来趔颐畅、高效。并且,儿童从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成功会强化其学习的内部动机,成为继续学习、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逐步形成持久的学习力。这就为他们日后不依靠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向上,奠定了基础。

为了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全面发展”是隋境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李吉林老师坚持进行36年的探索,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儿童能否快乐、高效学习,不仅是个方法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学、教学论的问题,它是与教师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的。

有对儿童真挚的爱,才会努力寻求使他们快乐高效学习的方法;有对儿童真挚的爱,才会产生萌发智慧的灵感;有对儿童真挚的爱,才有深沉的育人、树人的使命感。李老师说:“冰冷的心是不能燃起儿童的情感的,符号化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儿童潜在的智慧的。儿童的潜能是一种沉睡的力量,我们要把它唤醒,如果在幼儿园、在小学不唤醒,它就会泯灭了。我们要把孩子教得聪明起来,还要培养他的精神世界,使他成为‘人。教育说到底就是‘人的教育。”

浅析儿童二胡学习 篇4

根据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5-7岁的儿童注意力,仅仅只有15分钟左右,此时启蒙教师就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想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的方法。父母一定要与教师多沟通,初级阶段的学习内容,多半是一些单一的、直观的东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注意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儿童学习二胡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学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可以陪同孩子进行课程,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样可以起到帮助监督的作用,对于老师的课堂内容,家长可以记下来,平时练习中帮助孩子回忆,但是绝对不可由家长替孩子完成,特别不可造成儿童学习中对父母的依耐性。在我年幼的二胡课中,我的父母总会抽空轮流带我去上课,他们在一旁并不参与课堂,只是用纸笔记住老师说的重点,在我练习时,他们便可发现我的问题所在,并引导我回忆,帮助我改正问题,如此一来,父母同孩子仿佛都参与学习和互动,更加增添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二胡的学习不能仅仅只是通过课上的老师教学时间,更多的是要花大量时间在课后练习,特别是儿童学习二胡的难点,基本功。有很多儿童在老师布置练习二胡曲的作业后,只是一味的练习曲子,这也是二胡学习者常见的问题,除了练习二胡乐曲,孩子们还需练习基本功,基本功是一个长久的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音准,儿童在启蒙阶段,对二胡音准把握不好,购买一个二胡专用定音器,在练琴的过程中,边练边看定音器,看看自己所拉出来的音是否准,这也是锻炼儿童音准听力的一个方法,另外,很多儿童习惯于牺牲音准来满足速度,速度上去了可是音不准或含糊不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要将音准放在第一位,速度是第二的,要将一个个音拉准,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此外还要多练习运弓,要多练慢弓,大多数儿童都有一个通病,快弓模糊不清,毫无颗粒感,殊不知慢弓是基础,要熟练掌握运功技巧,注意手腕的动作,体会手腕、小臂、大臂和肩部之间的协调。儿童在二胡初学中还要注意五线谱识谱练习,一直以往,二胡学习以简谱为主,学好简谱识谱是基础,固然重要,近些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二胡曲由五线谱谱曲,五线谱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儿童对五线谱也要有所了解,对五线谱识谱也要有所练习,以至于将来拿到一首五线谱的二胡曲,能够信手拈来,不会觉得连识谱都有问题。

此外,无论是二胡学习还是别的乐器的学习,在初学阶段是,特别要注重乐感的培养。音乐不同于其他文化类科目,音乐是激情与灵感迸发的产物,而其中的二胡更是民乐中的瑰宝,儿童个体天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表现力有差异,有的孩子天生对音乐有较强的感知度,而有的孩子对音乐反应能力较弱,但是这并不影响后天的培养。儿童们平时喜欢的儿童歌曲,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多唱多开口,所有乐感的培养都是从口中开始,要让孩子们大胆的唱,大胆的表现,甚至有时可以鼓励孩子在音乐的律动中自由随心的摆动身体,由此锻炼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程度。

近些年,二胡小琴童的年龄逐渐趋小化,越来越多父母将孩子们送去二胡学习兴趣班,这恰恰证明了二胡近些年的超高人气,这对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民乐的博大精深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切的喜爱才能学好二胡,特别是对于稚嫩纯真的儿童们。

摘要:儿童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基础阶段,万事万物的基础都从孩童时代就养成了习惯,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总是会让孩子们报各种兴趣学习班,而二胡作为一门兴趣学习,似乎成为近几年来大多数家长们的选择。由于孩子们年龄尚小,理解接受能力较弱,这无疑是给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难度,本人自幼学习二胡,结合实际经验,与大家探讨儿童二胡学习中的难点,并找寻科学的解决办法。

快乐学习儿童诗 篇5

儿童与生俱来对世界就有独特的感受和观察的角度。他们活泼好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一切充满幻想;他们富有创造力……这些独特的本性一旦在外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将会成为他们学习外语的巨大推动力。

一、小学儿童学习外语独具的特征

儿童具有模仿能力强,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等优势存在。因此,儿童学习语言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1、他们总是先理解意思后注意语言形式,教师要努力让他们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语言;

2、他们善于利用自己想象力,学习和使用语言,教师要提供可以发挥想像的情景和空间;

3、他们经常会在玩中无意识地学到语言,教师要通过各种语言活动,让他们掌握运用语言;

4、他们会从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模仿和使用不断重复的他们感兴趣并理解的语言,教师需要提供图文并茂、节奏感强、有意义地重复的语言和语境;他们还具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潜能。教师要给他们提供更多实践和运用语言的机会。

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等目的。

二、任务型活动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活动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任务型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具有以下特点:

1、任务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畅性和正确性。

教学的任务就是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

(1)、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标安排各单元或各课的教学 。

(2)、在现实的.教学中,我给全班的学生各取了一个英文名字,并要求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使用 ,在课外也尽可能加以使用。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口语练习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对这种语言有身临其境之感。

(3)、对教材的灵活性和意图要领悟到位。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各种活动丰富的课堂。如:动手做贺卡。教师往往在还没讲完步骤,学生早就自愉自乐地通过自己对图示的理解动手又动口。课堂上成了一个典型的美术小制作。组织上的缺陷外,这样的动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宝贵的课堂时间来完成?

(4)、通过视、听、说、唱、画、游、读、写、评等饶有兴趣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的语言材料,“习得”与“学得”结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

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它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成败的标志。

2、任务活动要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并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

A、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生日聚会、肯德基用餐、参观动物园、购物、野餐、打电话等;

B、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

C、教学的语言材料真实、实用。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如在PEP BOOK1Unit 3 教五个颜色单词时,我安排了时装表演,师生对话、TPR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的语言的韵律,体会它的实用价值。获得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乐趣。

(2)、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情景,把简单刻板的教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景中,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很大的鼓励,帮助学生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

(3)、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和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相、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并真实自然地使用语言。

(4)、变换操练方法,营造英语气氛。无论何种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 一律的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运用多种感官与听、说、读、写等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

3、任务活动要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学生求知欲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可利用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布置他们感兴趣又乐于完成的任务。如在教hamburger等6种快餐的名称时,我让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贴单词卡和图片的游戏把教室装饰成肯德基,学生兴趣盎然,给学生带来掌握了新单词的成就感,让学生乐于接受。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巳有的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掌握新知识,融合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如在PEP Book 1 Unit 5 let’s eat中,学完食物名称及示范会话,我发给每小组一个菜单,让学生小组活动作个点菜任务。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创造性得以激发,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助学者和监督者,有时也加入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

(3)、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4、任务活动应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英语不再是单纯的言语操练课,更是和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结合体。如可以联系音乐教学,利用歌声引路,因为小学生对音乐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我教唱歌曲“Colour song”来学习颜色单词,教日常用语,便学唱相关的歌曲,如:Hello! How are you? Happy Birthday! Happy New Year! 等。寓教于乐,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味为有趣。教数字单词,我利用一些还没有完成的数学算式引导学生思维,最后轻松地掌握单词,改变了传统语言课堂的模仿和记忆的学习方式。

5、任务活动要能够促进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己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独立思维和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与发现新规律与信息。我国的“渔”与“鱼”之说也恰恰说明这个道理。它主要表现为第一,注重身体性参与。在听、做、说、唱、读、写、玩等各种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去经历,去探索,去感悟。第二,注重直接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知识经历、生活环境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第三,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2)、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6、任务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开展各种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展示自己的才能,还能 在活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和个性,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语言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朗读、讲故事、演讲、表演、调查、访问、报告会、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快乐儿童节 篇6

今天我们度过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这是个令人难忘的节日!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如皋公园,参加六十米长卷的现场书画大赛,其中三十个同学画画,三十个同学书法。我是来参加书法比赛的,看着高手如云的选手们,我的心一直悬在高空中“怦怦”直跳。

比赛开始了,我趴在地上认真地写着,努力运好每一笔。“这孩子写得真好看!”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想必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吧,只见他拿着照相机一个劲地给我拍照。我低下头去细细一看,我的字舒展、有力,别具隶书的风格,怪不得老爷爷夸我呢!爷爷的话语让我倍受鼓舞,悬挂的心也从高空回落到地面,内心充满了自信。我继续埋头认真地写着,不知不觉我的作品就写完了,我沉迷于自己的作品正自我欣赏着。忽然有人从后面拉了我一把,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的书法老师——沈正老师,他满面笑容地把我拉到一边,一位记者阿姨迅速把话筒递到我的嘴边,飞快地问了我几个问题,刚开始我有些紧张,说话支支吾吾的,后来就大胆流畅多了,我告诉了阿姨我对书法的热爱和这次参加比赛的目的。最后记者阿姨还让我在她的本子上写上了我的名字呢,那一刻我是多么的兴奋,我将会一辈子铭记在心。

比赛结束后沈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书画展,让我欣赏了许多书画作品,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呀!

快乐学习儿童诗 篇7

一、直观呈现,让学生触摸文字

儿童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想象出文字所描绘出的简单画面。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借鉴儿童文学的这一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策略,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课文所描写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可以更好地解读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可以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也许学生对为什么说小草是春天的眉毛,野花是春天的眼睛,嫩芽是春天的音符不容易理解。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观察课文的插图,也可以自己到校园周边拍摄一些春天的景色来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观察,并让学生思考:通过听与看,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小草是春天的眉毛,野花是春天的眼睛,树木的嫩芽是春天的音符。下面是一部分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形容非常好,因为小草在春天是先探出头来的,而且很多,从外形来看,它就像一个人的眉毛。野花一般都是圆形的,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而且刚到春天时也比较少,所以就将它比作是春天的眼睛。而树木的嫩芽,估计指的是柳树,它也是春天最早吐出芽来的,看上去就像是音乐中的五线谱上的“小蝌蚪”(看来这位同学的见识比较广,能把音符形象地称之为“小蝌蚪”)。学生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回答,大部分的功劳应该归于教师所展示的视频,让学生从直观上看到了春天的一些景色,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学生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都要走在春天里,但是春天里的景色也许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也没有去仔细观察春天里的景物的。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就课文来学课文,那么就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与儿童文学的本质也不相符

二、朦胧感知,让学生创新解读

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都还不丰富,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停留在低水平阶段,他们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时,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或者说是跳跃式的,没有一个连续性与系统性,对于文本中自己不太能够理解的文字往往是喜欢跳过去再阅读。所以,基于儿童文学特点来展开语文教学,不要机械地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复制式的教学,我们教师也不要只充当课文的形象代言人。如果我们硬是让学生解读一些对文本理解不太重要的字词,把课文解读得支离破碎时,学生就已经失去了对文本所描写意境的向往,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让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因而,要顺从学生的天性,遵从学生那未泯的童心,让学生用自己的水平来解读文本,朦胧感知文本,让学生可以创新性地解读文本。这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小草是春天的胡须,是春天的头发,野花是春天衣服上的花朵,树木上的嫩芽是春天的辫子等等,各种形象的比喻都有。这就是基于儿童文学视角的课堂,学生在粗略感受到文本内容之后,并没有对文本进行更加精准的解读,因为儿童文学提倡的就是以儿童的目光来阅读文本,它不像成年人那样,可以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如果用成年人的眼光来阅读这一篇课文,它也不可能创新出这么多的事物来。只是让学生有一种像的感觉就可以了,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自由发挥,去想象,去创造,而不是就文字来解读文本。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品读叙述,让学生丰富语言

儿童文学的叙述往往是有一定的规律,排比与拟人是儿童文学的常用写法,这样的叙述策略就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而安排的。如果课文中安排那些难以理解的词句,或者在叙述上不能朗朗上口,儿童就会对这些文本失去兴趣。所以,基于儿童文学的这一特征,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让学生根据这些叙述句式来创新出更多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可以更好地得到发展。

这一篇课文中,第四五六七自然段的句式都是一样的,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一种叙述方法展开想象,说一说春天里的景物还有哪些,如何将它们形象地以人的某一器官来嫁接到春天中。结果,学生创新出许多春天里的事物,并以拟人的手法来形容。比如有的学生说,燕子飞来飞去,那是春天在编织衣服。有的学生说,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那是为春天的琴声谱曲。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

总之,基于儿童文学的特点来展开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快乐的,是容易的,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致语文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陈振兴.语文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5).

守护留守儿童的快乐 篇8

长期从事农村幼儿教育,让我对留守儿童的幼教问题深有感触。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本来就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再加上爷爷奶奶也比较溺爱他们,这样他们就更容易缺乏来自长辈的正确指导。所以对待这些孩子,老师要加倍关怀,要把父母的那份爱给他们,让他们在老师身上能感受到温暖;同时作为老师,我们又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判断是非对错,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 让所有留守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行业,教师资源比较稀缺,农村教师资源更加稀缺。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能够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就表示他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希望新一代的年轻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教育好下一代,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能够积极地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为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向儿童的智慧学习 篇9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 其主旋律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 转变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转变为学习能力、学习品格的培养和提高, 让学生学会学习;从接受性学习, 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一方面各种以学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似乎人们已经探寻到了学习的“真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却并没有减轻, 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重了。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 我们开始冷静地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既遵循学科的特性, 又关注儿童的本性, 让儿童快乐、主动、充满智慧地去学习呢?

所谓“智慧学习”, 就是具有智慧品质的学习。它是指学习者通过他者的引领以及自身的努力, 灵活地调整学习策略, 自觉地观照思维活动, 生成并创造出自我学习智慧的过程, 其核心是发展成功智力, 培育带得走的成功学力。智慧学习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本我性等特征。儿童智慧学习除具有智慧学习的一般特征外, 还具有儿童自身的特征, 如倡导和鼓励儿童使用想象审美的方式、直觉顿悟的方式、模拟迁移的方式学习等。

诚然要形成“智慧学习”的这些基本观念固然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使理念转化为行动。

一、压缩步距, 寻找“中间地带”, 注入智慧动力

1. 案例呈现:

“水桶难题”。进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复习, 教材以及配套的《补充习题》中安排的练习似乎并没有带给学生太大的挑战。这些中等偏上水平的练习对于班上的部分“尖子生”来说, 显得较为简单, 难以激起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某次家庭作业中有一道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题目:小兰家有两个不同的圆柱形水桶, 高都是40厘米, 大水桶内直径32厘米, 小水桶内直径是大水桶的43。用大水桶提6桶水可以把水缸装满, 用小水桶提8桶水能把水缸装满吗?为什么?小学生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阶段, 他们对于陌生的事物、现象有一种天然的新鲜感、好奇心, 这类“陌生题”能唤起他们的“斗志”。

果不其然, 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遭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从第一次完成的情况来看, 结果很不理想。主要的错误类型有这样几种:一是计算错误。这部分学生虽然能理清解题思路, 但由于在求大、小水桶的容积时计算较繁琐, 导致出错;二是一部分学生想主动寻找一种较为简便的算法, 但由于没能正确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 导致错误。

2. 应对策略:

搭建“简易支架”。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让学生先采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解题思路 (先分别算出大、小水桶的容积, 再分别求出提6桶大水桶水和8桶小水桶水的体积, 最后再作比较) 进行“二次”解答。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当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解答好了这道题后, “这道题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的探究要求已呼之欲出。

其实从第一次作业中也发现了一些“亮点”, 比如某学生是这样解答的, 过程如下: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 该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非常强。他先根据“小水桶内直径是大水桶的且高相等”求出小水桶和大水桶的容积比是9∶16, 再结合“水的总体积一定, 水桶的容积和桶数成反比例”的关系, 想到“大水桶与小水桶的桶数比是9∶16”, 最后用“份数”的方法算出用小水桶提桶才能把水缸装满。可以说以上这种解法带有明显的“陈氏”特色, 讲究“新颖”、“独特”。如果把这种解法推荐给其他学生, 他们能够消化、吸收吗?如何既能摆脱繁琐的计算, 又能有效吸收“陈氏”解法中的“养分”, 找到一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解法呢?

笔者决定先对一般的算法进行改进, 这种方法尽管计算繁琐, 但思路比较清晰, 容易理解, 如果能教给学生灵活计算的方法, 不是可以“一举两得”了吗?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步骤, 然后稍作调整, 整理如下:

(1) 用大水桶提6桶水的体积→ (2) 小水桶的容积→ (3) 用小水桶提多少桶水能把水缸装满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上步骤,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为了便于学生发现简算的方法, 把原先的除法算式改写成了分数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由于形式的改变, 学生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约分”, 学生轻而易举地算出了结果。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又对“陈氏”算法作了适当的“技术处理”。先引导学生根据“小水桶内直径是大水桶的”算出小水桶与大水桶底面积的比是32∶42, 进而联想到它们的容积比也是9∶16,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小水桶的容积看作“9”份, 大水桶的容积就占“16”份, 最后再放手让学生用“份数”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处理, 既沟通了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 又降低了计算的难度, 使大多数学生在他们原有学习水平上得到了发展、提升。

3. 智慧感悟:

发现“中间地带”。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一直努力在寻找适合多数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其实要找到真正切合所有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最佳的学习方式, 只有最契合的学习方式, 即只存在最适合某一课堂、某一场景、某一个体的学习方式, 而如何选择与创生它们, 需要教师及教学科学研究者不断加以探索。以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最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为“起点”, 在距最独特的方法、最科学的学习方式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帮助学生找到处于他们“最近发展区”内的学习“中间地带”, 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飞跃、攀升, 不失为一条实现“智慧学习”的有效路径。

智慧学习, 不是对教师引领的纯粹否定, 也不是对自我发现的无限肯定, 更不是教师引领与自我发现的简单叠加, 而是力求使两者走向相互渗透与相互融通, 并以多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形态来丰富学习的内涵, 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消解套装, 刷新“经验系统”, 增强智慧动力

1. 案例呈现:

“直观图的尴尬”。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安排了一道练习题:有一个花坛, 高0.5米, 底面是边长1.3米的正方形。四周用砖砌成, 厚度是0.3米, 中间填满泥土。 (1) 花坛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2) 花坛里大约有多少立方米泥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材还插入了一幅直观图。编写者试图借助直观图让学生理解求“花坛里的泥土”相当于求底面边长是1.3-0.3×2=0.7 (米) , 高0.5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然而在实际教学时却很少有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算出底面边长是多少, 无奈之下笔者只好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并让学生上前指出从花坛的里面量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它与从外面量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它们相差几个0.3米的厚度。有了这样的精心铺垫, 大多数学生终于能正确解答了。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状况, 一方面可能跟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有关, 另一方面直观图虽然比较真实、具体, 但无关信息也比较多, 并没有示意图那么简明, 更能突出数学本质。如果能让“四周砌有一定厚度地砖的花坛”这一实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正确的表象, 那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弥补相关生活经验的缺失, 还能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2. 应对策略:

丰富“身体生活”。一次散步途中, 笔者偶然发现某小区附近的街心花园中就有五六个类似上题中的花坛 (见图1) 。

如果能让学生到花坛边动手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 那么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就会更深刻了。

一次综合实践课上, 笔者领着全班学生走向街心花园, 选定了一个最大的花坛, 把学生聚拢到一起。问他们:“看到眼前的这个花坛, 你们能提几个与长方体 (正方体) 表面积、体积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在大家的互相启发下, “花坛的体积是多少”“花坛中间填满泥土, 需要多少立方米泥土”“花坛周围贴瓷砖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等问题顺利生成。“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至少应测量哪些数据呢?”笔者继续引导。有的学生说要测量出花坛上面大、小正方形的边长以及花坛的高, 也有的说要测量出花坛的底面边长、高以及四周瓷砖的宽度。为了加深学生对前述问题的理解, 笔者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案。明确好要求, 分发好卷尺后, 各组学生开始活动起来……

回到教室后, 笔者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花坛画在作业本上, 并标注上测量好的数据, 当晚的家庭作业就是解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三个数学问题。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 这次数学实践活动的效果不错。“四周砌有一定厚度地砖的花坛”已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比较清晰、正确的印象。

接下来的数学课上, 又补充了两道数学问题: (1) 一张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 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切掉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 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 长5.2分米, 宽3.2分米, 高3.6分米。玻璃厚1厘米, 这个鱼缸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让学生寻找这些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逐步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模式。实践表明,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方法和模式, 不仅可以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 还可以达到会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 更好地发挥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统摄指导作用。

3. 智慧感悟:

行走“窗外数学”。究竟哪种活动方式最有益于儿童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不同个性特征的儿童其经验累积的途径、程度又有何不同呢?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 借助直观图、示意图理解题意与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测量后再解决问题, 后者更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 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比较、归纳, 逐步抽象出同一类数学问题的解题模式, 则能使学生已具备的具体解题经验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 从而进入庞大的默会知识的体系, 这也就达到了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高层次水平。可见, 用心观察 (看) 、动手实践 (做) 、比较归纳 (思) 的综合应用, 才是有效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最佳方式。当然, 对于不同认知特点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最佳”也有所不同。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来说, 由于这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学习时易受暗示, 需及时反馈, 解题时易接受常规方法, 空间观念较弱等。因此, 帮助这类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最佳方式就是要带领他们亲身实践, 在做中学, 不主张算法的多样化,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场独立型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学习时独立性较强, 对外界评价不敏感, 解题时常有独特想法, 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等, 引领这类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最佳方式则是给他们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 力求暴露并优化他们的思维过程, 最终形成一定的模式。

上述教学过程可以说满足了多种认知风格的学生的数学活动需求, 使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既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改变了自己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 促进了自身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适度改编, 开掘“立体功能”, 调整智慧动力

1. 案例呈现:“难与易的悖论”。“圆柱的体积”配套练习中, 有这样一道拓展题 (见图2) :

用图中的阴影部分恰好能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 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不知是编者疏忽, 还是想有意降低难度, 图中不仅标出了长方形铁皮的长度, 还标出了宽度。因此, 一般教师都是把它当作“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厘米, 求圆柱的容积”来处理的, 这样一来难度自然降低不少, 学生也乐得接受。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部分数学学习内容难度偏大, 因此, 教师不得不主动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难度的降低, 必然导致数学思维含量的减少, 一些值得深挖、深究的问题难以“浮出水面”、“落地生根”。上述拓展题的如此“简单化”的处理, 恰好暴露出这一问题。

2. 应对策略:

启动“深度改编”。事实上只要稍加观察, 我们就会发现上图中长方形铁皮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直径的4.14 (3.14+1) 倍, 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如果我们只提供“长方形铁皮的长度”这一个数据, 学生同样能求出圆柱形水桶的容积。虽然这样一变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答题的难度, 一个班上很可能有一部分学生解答起来会比较困难, 但这样的“拔高”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则是大有裨益的。为了“抓两头、促中间”, 接下来的数学课上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先出示了一幅圆柱表面的展开图 (见图3) :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 看从中能发现什么?一开始学生只能说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高是它底面直径的2倍”, 在笔者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又发现了“长方形铁皮的长是圆柱底面直径4.14 (3.14+1) 倍”。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不断聚焦问题, 不断放大隐藏在其中有价值的“成分”, 让学生逐渐养成用“放大镜”看问题的意识。

展开图中隐含的信息一一揭示出来了, 接下来就可以着手解决问题了。笔者提供给学生两个不同的条件 ( (1) 长方形铁皮的长是41.4厘米; (2) 长方形铁皮的宽是2分米) , 让他们从中选择一个条件算出圆柱形铁桶的容积。结果半数以上学生“勇敢”地选择了第一个条件, 正确算出了圆柱形铁桶的容积。

同样在“圆锥的体积”练习中, 也有一道这样的习题: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 (见图4) 。

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 (单位:cm)

编者在设计这道题时旨在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 借助直观估计、计算验证, 让学生发现“如果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那么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就相等”这一规律。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仅把目标定位于此, 那就未免太“浅显”、“短视”了。其实在学生找出与圆锥体积相等的是哪一个圆柱, 并进而发现有关规律后, 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_____的体积是_____的3倍、_____的体积是_____的9倍……这样的“挖井”训练能加深学生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融通“积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联系, 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 而是一个由许多知识综合而成的整体。从学生完成的情况看, 学生还是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的, 在思考“_____的体积是_____的3倍”这个问题时, 大多数学生都考虑到了所有的情况, 做出了五种不同的回答。

3. 智慧感悟:

增强“思维张力”。在一个单元、一册内容或者一整套教材学习结束后, 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学习目标为“种子”, 向四面八方伸长出感触敏锐、收放自如的智慧触角, 使其具有立体的、无屏障的视野, 以便把握智慧生长点的最佳选择力, 攫取游走型智慧存在方式的最优生态。

上述案例中, 除了提供长方形铁皮的长和宽这两个条件让学生自由选择外, 还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任意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 进行创造性地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既定学习目标的实现, 往往还可以触发许许多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灵悟。

再比如, 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阶段, 除了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进行系统复习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来统整、建构所学的知识。有学生以“转化”这一数学思想为线索, 将“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改写、名数的互化, 各种运算的法则, “图形与几何”中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几种解决问题策略之间的联系 (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转化) 等整合到了一起,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豁然顿悟”之感。

当学生独立面对一个数学问题、一组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及一个单元、一个系列数学问题时, 通过寻找“中间地带”、刷新“经验系统”、开掘“立体功能”等策略, 有助于学生形成极具个性、极富创意的智慧学习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儿童形成适合自己的智慧学习方式”, 正是为了还原儿童发展的自由和成长的无限可能;打破“大一统”, 创造适合的教育, 是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育人为本”的实践体现。

快乐学习儿童诗 篇10

一、从绘本中寻找生活素材, 唤醒强烈的美术兴趣

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 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以及画面和主题的连贯性。在绘本里, 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 但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 而是图书的生命。很多经典的儿童绘本甚至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却能带给儿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和艺术美感, 强烈地吸引孩子甚至成人的注意力, 从而流传至今。因为它们解放了孩子的头脑, 使他们敢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 使他们会观察;解放了孩子的嘴巴, 使他们多说;解放了孩子的双手, 使他们会画会创作。绘本的这种“解放”与“半小时课堂”理念是相通的, 都是还课堂于学生, 确保每节课上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 绘本是“半小时课堂”理念实践的最好的物质载体。

绘本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 如《我家有个坏好宝宝》;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 如《天才大笨猫》;或抒发细腻的情感活动, 如《我好害怕》;或普及科学知识, 如《神奇校车》。总之, 都是一些异于常理、新颖奇特而有趣的故事内容, 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乐趣, 解读无法言说的生离死别, 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安东尼·布朗创作的绘本《我爸爸》, 以孩子的视角、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我爸爸”的种种生活现象, 充满童趣, 很能引起共鸣;维吉尼亚·李·伯顿创作的绘本《小房子》, 讲述站在山顶看风景的小房子眼中的四季风景和世界变化, 精致的画风激发了读者对田园的向往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伯宁罕创作的绘本《外公》, 通过生活细节表达外孙女与外公的亲密感情, 用空沙发表现死亡这一沉重而隐喻的话题 (见图一) 。

(图一《外公》) 是最好的老师, 绘本中的各种形象就是培养小学生美术兴趣的根源所在。美术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绘本的教学契机, 运用绘本中的美术语言, 唤起学生的美术兴趣, 从而将美术根植于儿童幼小的心灵, 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体验、欣赏和感悟美, 并在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中跟进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从绘本中学习基础知识, 了解多样的美术技法

美术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 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 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各种类型。绘本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因借助不同的媒介, 有水彩拓印画 (如《小黑鱼》) 、剪纸画 (如《老鼠嫁女儿》) 、手印画 (如《好饿的小蛇》) 、撕贴画 (如《荡秋千》) 、等多种表现技法。小学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版本或内容的绘本, 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的美术技巧。同时, 美术老师再加以系统的介绍, 使小学生形成完整的美术欣赏创作理念。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 (见图二) , (图二《母鸡萝丝去散步》) 全书只有非常简短的八句话, 线条和色块的排列组合是该绘本最出彩的地方, 线和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 构成孩子理解绘画的基本元素;狐狸身上简单重复的黑色三角形和如刺绣般的条纹以及灵活华丽的身段非常令人着迷;柔和艳丽的黄色调如温暖的阳光, 桔黄、橄榄绿和朱红和谐地统一在其中, 美不胜收。

具体到美术创作理论中, 色调、透视、留白、构图等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美术老师可以借助绘本, 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形象化, 进一步提升儿童的美术素养。例如, 美术画面的色调既可以表现环境, 也可以表现时间和心情, 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难题, 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绘本《黎明》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 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 通过色彩的渐变, 就表现了黎明的全过程。而在绘本《十四只老鼠赏月》中, 用色调表示月亮升起后的光线变化, 如图三所示:

(图三《十四只老鼠赏月》) 不识字的幼儿也能从画中欣赏到纯净又充满幻想的美。再比如绘本中大量留白的现象, 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 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在绘本《月下看猫头鹰》的留白 (见图四) 中能读出雪晕, 在《苏赫的白马》的留白中能读到大草原苍茫悠远的意境, 在《我最讨厌你》的留白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绘本的留白去理解国画中的黑白意境, 就更容易了。美术老师可以将课堂时间一半用做讲解美术知识, 另一半留给学生去理解、消化和感悟, 这样就达到了“半小时课堂”的教学策略。

为了儿童的学习 篇11

那么,本节课上,郁老师是如何开展真实有效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课上真切地习得语言、真实地运用语言、真正地生成语言,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以真正提升的呢?

一、巧设真实情境,助力自然表达

郁老师紧紧围绕本课话题,在free talk中与学生进行了自然有效的语言交流,“Do you like summer holiday?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 This summer holiday will be the last one of your primary school life. Do you have a plan for it? 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 holiday?”这一连串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语境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且教师在此基础上自然地引出了本课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文本学习之前,教师并不是机械地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寻找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对于课文中几个孩子的暑假计划,他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提问。“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summer holiday. So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ir plans? ”郁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时板书关键词where,when,who,how,how long等,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便能带着自己想解答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巧构文本脉络,助力整体思维

在本节课中,郁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语篇教学的特点,以整体感知为切入点,架构清晰的文本脉络,从课初询问学生对暑假的初步打算到进入文本之后的看图自主发问,再到阅读中发现答案,解决问题,直至最后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学习活动和真实的语境中理解、习得、运用语言。基于这样的思考,课堂活动围绕“plan”逐层展开,层层深入,在清晰的文本脉络的引领下,学生整体把握语篇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表达更加自如。

三、巧搭语言支架,助力语言输出

语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将新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并进行有效的输出,同时,教师还要巧搭语言支架,使他们养成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完整描述的习惯。在导入环节,郁老师引导学生用“I will...”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暑假计划,这是对一般将来时的初步感知和运用,同时,郁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凸显文本要点,呈现关键信息,及时生成资源,对于学生的语言输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巧留拓展空间,助力思维发展

拓展活动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与运用,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任务、活动来内化语言。要巧妙留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步,更要创设拓展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本节课,在处理完文本的相关信息之后,对于文本中没有提及而学生想了解的问题,郁老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I think...I guess...Maybe...的句式进行大胆猜测,如此,便实现了对文本内容的二度开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在教学中,我们的眼中要有学生,要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课上想说、敢说、能说,这样的课堂才是基于儿童视角、基于儿童需要、基于儿童发展的真课堂。

走出儿童学习英语的困境 篇12

一、从心理角度来看

我们学习母语时, 无论周围的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 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素材, 因此, 我们对母语的认识没有难易之分。然而, 通常的英语教法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来的, 一开始就给英语学习者有难易之分的概念, 英语是越学越难, 而且在相当长的学习时间里都没有有效地掌握英语,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信心。

二、从生理的角度来看

生理研究表明:人的听觉细胞从0~3岁成长60%, 3~6岁成长20%, 6~13岁成长10%。儿童时期是人类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丰富的语言能够刺激听觉细胞的正常生长, 而听觉细胞的正常生长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学习母语如此, 学习英语也是如此, 错过这段时间, 要完整掌握一门语言是相当困难的。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过了13岁去国外留学, 他们的外语发音和语调总还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 开始就接触丰富的语言符合我们生理的发展。

三、从音韵的角度来看

音韵是语言的语声、语调、语韵的总和。掌握音韵, 有助于发音和对语言的记忆。只有系统完整丰富的语言才可能让我们完整而准确地掌握音韵, 婴儿就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掌握了音韵而渐渐发音说话的。所以, 英语初学者只有感受到丰富多样的语音和语调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音韵从而能说出语音、语调都地道的英语。

四、从语言系统的完整性来看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组成的系统。语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 语义有深有浅, 语法有稳定性、有不稳定性, 这构成了语言系统的科学特征:语言系统是有序和无序、稳定和不稳定、简单和复杂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也正是由于这三个要素的复杂多样性, 才构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对语言来说, 系统的整体性是第一性的。只有在整体的语言系统中学习语言、语义、语法, 才能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所以, 英语学习从单词、简单句型、语法入手, 把语言的单个要素和构成要素的部分特征割裂出来, 破坏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 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这样也导致我们一到实际运用时, 不是用词不当, 就是语不达意。

五、从人的认知行为看

人的认识或学习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吗?起码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不是这样的。我们出生下来, 周围的一切语言无论简单或是复杂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对象, 长大后自然就能流利地使用母语。因此, 把人的认知设定为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的模式, 是典型的机械自然观, 它直接影响了我们学好英语。

六、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西方不仅有科学文化传统, 同样有深厚的人文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传统同样给我们滋养, 提升我们的人格和思想境界, 我们学英语应该要了解西方文化精神, 而不能仅仅学习所谓的日常生活英语。儿童英语内容在文化内涵方面的严重缺失, 当然也影响我们以后的英语表达水平。从以上可知, 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最终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把自己放到整体语言环境中去学习的, 而且学习语言的高手都靠背诵。辜鸿铭, 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 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深厚的西方文化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等的经历。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诗时, 有学生他请教掌握外语的妙法, 他答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

十三岁以前, 儿童的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 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反复与背诵是儿童的专长。况且儿童有一副完美的耳朵, 对声音极为敏感, 只要所听者正确, 即能发正确之音;儿童对视觉图案的记性也特别灵敏, 一个字只要多看几次, 即能牢牢记住。又儿童天生直觉能力极强, 只要有千百句语句常在口头绕心头转, 久而久之, 自能融会旁通, 进而应用自如。

所以, 坚持让儿童背经典文章。就可以走出儿童学习英语的困境。背诵不仅可以使儿童从小感受西方优秀文化的精神, 同时也是儿童掌握精粹语言的有效方法。选择背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章, 比如, 《莎翁十四行诗》、《苏格拉底的自辩》、《英文名著选》、《圣经选》。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 而且是高度凝练的精粹语言, 是值得终生学习的。家长或者老师播放这些录音, 儿童坚持听、跟读、诵读, 既可熏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精神, 为未来中西文化的融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可习得优雅的语言, 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上一篇:中学英语口语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