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形式

2024-08-08

表达形式(共12篇)

表达形式 篇1

有位老师在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设计了“狐狸和乌鸦是什么动物”这个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虽然对狐狸和乌鸦有所了解, 却无从答起, 教室一片安静, 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很显然, 这位教师设计的问题不适合于二年级学生回答, 并且提问的方式不够巧妙。如果改变常规问法, 灵活地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生动活泼地表述题义, 学生就一定会给出正确答案。怎样才能优化问题的表达形式呢?

一、课堂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小学生, 小学生的思维不像成人那么敏捷、宽泛, 课上, 如果教师问题设计不够明确, 所提问题指向性太大或含糊不清, 就会使学生一头雾水, 找不到探究的切入点与方向。我在讲授《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 备课时, 我预设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自由读文, 教师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本来这一环节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领悟、学习作者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如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 全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但由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范围太大, 指向性不明确, 学生的答案有些漫无边际。有的说读懂了双龙洞的所在地点, 有的说读懂了双龙洞名字的来历, 还有的说明白了课文一共分了8个自然段, 等等, 众说纷纭, 就说不到“点子上”。一时间, 我慌了手脚, 乱了方寸,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第二次讲授这一课时, 对于这一环节, 我试着将问题具体化:“同学们, 读完了课文, 请你们思考一下,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继续的? 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再寻找答案, 就容易多了, 很快, 大部分同学都得出了答案。

二、绕道迂回, 问此意彼

在阅读训练过程中, 不要直接而又正面地发问, 而要采用迂回的方式, 问在此而意在彼, 形式灵活。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含蓄生动, 富有思考余地。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习惯于直接发问而忽略曲问, 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教学《苦柚》一课时, 对于相同的知识点, 有位老师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第一种:“为什么伯父一下子就要买十个柚子, 后来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 ”这一种是直问, 问题明确, 答案肯定, 但学生反应很平淡, 只有部分学生举手准备发言。于是教师改变了问题的表述形式, 采用了第二种问法: “伯父买小姑娘的柚子 , 是因为柚子很甜 , 所以才整筐买下吗?为什么? ”这一问, 学生活跃了, 争着举手回答。两种问法, 目的都是让学生理解老华侨买柚子是因为被小姑娘的善良、诚实所感动。但第二种问法包含多种诱答因素, 所以学生反应热烈。

三、制造矛盾, 正反对比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顺序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的最后一节表达时, 不少教师就按传统方法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最后一节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有什么作用? ”结果效果不好, 最后只好由教师包办代替。我们可从相反视角切入, 改变问法, 提问:“有人认为最后一节表达的也是作者的情感, 与上一节重复, 建议删去, 你认为如何? ”让学生表达想法, 并按不同想法展开讨论, 这种问法由于提供了正反对比材料, 扩大了信息反差, 便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经过讨论, 气氛活跃, 学生从对比中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四、设身处地, 展开想象

这种问法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文章中的某一人物, 设身处地展开想象,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跳水》一课时, 有位教师发现学生把孩子走上最高横木的原因理解为拿帽子, 采用这种换位方法提问:“如果当时是你被猴子拿走了帽, 你会怎么想? ”让部分学生分别扮演文中角色。这样学生设身处地, 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孩子, 体会到了孩子拿帽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把思维引向了深处。

五、借助情境, 拓宽思维

这种方法是在教学中创设谐趣的情境, 或提供相关材料, 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 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但有明确的方向, 而且有广阔的思维背景。例如《骆驼和羊》第一幅图画了骆驼吃到了树叶而羊吃不到, 第二幅图画了羊走进园子吃草而骆驼却钻不进去。教学课文最后一段时, 可以把这两幅图重新联系起来, 创设新的情境设问:“骆驼和羊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老牛说的话。

在一堂课上, 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设计问题, 优化问题的表达形式, 那么不但可以实现教学目标, 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使课堂富有情趣, 学生乐于思考。

表达形式 篇2

“国培”学习有感

少时求学尽窗寒,学途顺水扬风帆。

可怜只想跳农门,井底之蛙眼光浅。

初中毕业进师范,端上皇粮铁饭碗。

粉笔尘中献青春,站台卖声廿五年。

笃定余生如此过,孰料“国培”曙光现。

暂离讲台搁教鞭,打点行囊到永川。

大学校园春意暖,文理学院把梦圆。

晨操催我梦中醒,节奏随着铃声转。

培训公寓暂栖身,学生食堂就三餐。

打坐练功静若水,专家教授诲不倦。

敞开心扉长见识,虚怀若谷纳智言。

书到用时方恨少,机会难觅学不闲。

知识无边学有期,数月之约太短暂。

可叹人生无彩排,否则或入清华园。

青云有志终难遂,脚踏实地践当前。

且把理想托学生,鲲鹏展翅了师愿。

难忘国培的日子

怀揣一丝激动,一丝不安,一丝渴望,我们来到永川,来到文理学院!

来到红河扬帆的地方。

原想轻轻地来,不惊动一粒尘埃,可热情的接待,殷殷的关爱,我们心中的波涛,怎能不澎湃?

国培的感觉,真好!

这里是攀爬智慧的好汉坡,这里是通向云端的上天梯,这里是书香浸润的世界。

琅琅的书声,无邪的笑脸,让我们青春的热血沸腾。

静下来,静下来吧!

感受大学的内涵,聆听大师的指点,品味贤者的精彩,细细地,细细地咀嚼这一段生命的感慨。

走进去,走进去,投身知识的熔炉,我们怎能不为之改变?

有了疑难,明亮的灯随时为我们点燃。

想要退缩,总有那么多双手把我们扶牵。

在文理的进步,离不开同学的帮助,离不开老师的关怀;

在国培的成长,无不伴随着鼓励,伴随着喝彩。

悄悄地,离别的日子向我们走来,挥挥手,我们难说再见,拂去的,只是那一分伤感。

难忘文理,难忘国培,我们的心永远相连。

难忘文理,难忘国培,你们播下的种子,将随我们洒向更广阔的森林草原、田野山川。

附:

感恩国培,感谢文理(与同学合作完成)

绿叶在文理校园轻轻吟唱,奏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文理蔚蓝的天空悠悠飘荡

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青青的文理校园

留下了我们前进的足迹

难忘的国培学习

铭刻了我们深深的记忆

还记得吗?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

我们背上行囊,走进文理

星湖放歌,红河扬帆,激扬的校歌在耳边回荡。

国培的战船在这里起航。

还记得吗?

教室里,我们卸下浮躁,褪去喧嚣

笔尖在白纸上飞舞,知识在头脑中停靠。

多少次

我们心海激荡,多少次

我们心花怒放,大伙儿放飞心灵,激情互动,交流思想。

还记得吗?

球场上,我们健步如飞,挥汗如雨。

青春在拼搏中重拾

友情在合作中凝聚。

茶山竹海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语,钓鱼城头挥洒着我们顽强的汗滴,自行车郊游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舞台上展现了我们优雅的身姿。

还记得吗?

影子学校里,我们拜师学艺,虚心求教。

听课、评课、备课、说课、上课,理论在实践中明了,信心在讲台上提高。

三个月前,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素昧平生。

三个月后,我们已成兄弟姐妹,情同手足。

沐浴在国培的阳光下,我们遨游书海,浸润墨香,与文化相伴;

激荡大学梦,朝气蓬勃,与青春为伍;

以情激情,以智启智,与大师对话。

点点滴滴,是文理带给我们喜悦,丝丝缕缕,是国培帮助我们成长。

感恩有你——文理,我们倍感亲切,感恩有你——大师,我们豁然开朗,感恩有你——国培,我们永生难忘。

感恩有你——重庆文理

感恩有你——国培学习

鲜花可以枯萎

沧海可变桑田

但国培的爱

将永驻我们心间

我们

聚是一团火,散如满天星。

我们要把国培的火种,撒向教育花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满载收获,播撒希望。

我们迎接挑战,创造辉煌。

相聚

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不同的地区,相同的使命。

伴着冬日的阳光,南下、北上,在国培的召唤下,我们相聚在共同的家园

------邢台学院。

聆听老师的教诲,探讨问题的原因,找寻快乐的源泉,分享成功的欢欣。

歌声、笑声,萦绕在耳边,理解、信任,激荡在心中。

歌声里我们忘记了孤单,笑声中我们找回了青春,理解中我们品读着友谊,信任里我们回味着温馨。

“国培”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走了我们心中的迷茫。

“国培”像一座明亮的灯塔,引领我们前进的航程。

“国培”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把希望的种子,悄悄的嵌入我们的心中。

“国培”更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耐人寻味的话语,告诉我们------

我们依然年轻!

感谢“国培”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将铭记!

感谢“国培”

关注文本形式,提升表达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 形式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58

一直以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对“说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说”却往往掉以轻心。但离开了“怎么说”不但不可能真正理解“说什么”,只能停留在大体如此的表面上无法真正深入文本的奥妙,而且更不可能从中去领悟运用语言的表达技巧,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因此,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在“说什么”和“怎么说”之间走个来回。

一、关注独特的表达

古往今来,一些好文章从来没有在语言表达上失败过,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更是这些优秀文章得以一直流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这独特的语言表达上细细品味,领会它是“怎么说”的。如果教师对这种特殊的表达予以无视,无异与拒绝作者的全部创造劳动。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水》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细流,顺著脖子缓缓地滑进了……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与膝盖……”仔细阅读这句话,就“说什么”而言,无非是描写了水从我们的头顶滑过了脖子,滑到了膝盖,并一直往下滑去。而在表达上,作者不仅用上了表示连接的词语,又通过几个“滑过”使读者感受到水流在我们身上停留的时间长,并且很舒服。事实上,一勺水真的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对于缺水地区的人们来说,水是多么的可贵。在这儿指导学生感受“怎么说”,可以使学生真正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看待生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知领悟能力。

二、关注独特的情感

有些文本教材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常常表现在作者独特的感情色彩上。如果在教学时,只关注“说什么”而不去体会作者的感情色彩,那么,虽然表面看来区别不大,但是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所谓“文不逮意”中的“意”也包括了“情”,失去了“情”,“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与意义。

如在苏教版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关于彭德怀的一段语言描写:“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在这里,从“说什么”来考虑,那就是写彭德怀非常生气,命令副官长马上开枪。可是,彭德怀的真正意思是这样吗?是希望自己的大黑骡子马上被杀掉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只关注“说什么”,而不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结合,那么学生也就很难明白作者这样表达的真正用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此时此刻,彭德怀的内心感受如何?他真的会向副官长开枪吗?彭德怀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一来,自然使学生的思维从“说什么”转向了“怎么说”,从而使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三、关注文本言外之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文本教材中独特的表达方式透露出的往往是它特有的言外之意,如果对同一对象采取别的表达方式,那么它的言外之意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如果只关注课文“说什么”,而不去思考其“怎么说”,也就辜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一片苦心,当然就更不可能让学生学会其遣词造句的本领了。

如在苏教版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有这样的描写:“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又飞到谁家去。”对于这段话,如果从“说什么”的角度来考虑,那就是说祖父园子的水果蔬菜想怎样长就怎样长,祖父从来不会干涉他们、管它们。在教学时,教师如果仅从“说什么”来考虑,而不去关注文本的言外之意,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有学生也可能误以为祖父很懒惰,对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缺乏管理,他的果园肯定会是一团糟,这无疑是对课文的误读。因此,在这里,教师就要让学生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探求到文本的言外之意——对童年自由生活的向往。如此一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会必将更加深刻。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由此可见,“怎么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真正了解,直话直说这种方式固然值得肯定,但也不是所有的环境、场合、氛围都适合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领学生从“说什么”深入到“怎么说”,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多种强调形式的表达方法 篇4

1.用强调结构“It is/was…that/who…”强调句子中除动词外的任何一个成分, 如: 主语, 宾语, 状语等。

e.g. Mr. Smith bought a new car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 (原句)

It was Mr. Smith that bought a new car from the factory lastyear. (强调主语)

It was a new car that Mr. Smith bought from the factory lastyear. (强调宾语)

It was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 that Mr. Smith bought a newcar. (强调状语)

It was not until he came back that I knew that truth. (强调从句)

被强调的成分是人时, 可以用who取代that;但是强调其他成分时, 必须用that。强调结构的特点是:把it is/ was…that…去掉, 剩余的成分仍然是完整的句子。强调结构不仅用于肯定句式, 还可以用于疑问句式。例如:

Who was it that you wrote a letter to?

你到底在给谁写信?

Where was it that you met that girl?

你到底在哪里碰见的那位姑娘?

2.通过使用助动词do及其变化形式 (如did ;does) 来表示强调, 但是do只能加强实义动词的意义, 常意为“的确一定确实”, 常用于陈述肯定句或祈使句中。例如:

Do be careful.

一定要当心啊!

He does work hard.

他工作的确很努力。

Mr. Smith did write a letter to you.

史密斯先生的确给你写过信。

3.通过使用名词或介词短语来表示意义上的强调, 如thehell, on earth, the devil, in the world, at all等, 这些短语常用作插入语。例如:

Where the hell have you been to?你究竟去哪儿了?

What on earth is it?

这到底是什么?

The teacher is not at all fit for the post.

那位老师根本不称职。

Where in the world did you go?你到底去哪儿了?

4.借用反身代词或不定代词作同位语表示强调。例如:

We ourselves made out a list of books last night.

昨晚我们亲自开的书单。

She herself told me about it.

她亲自告诉我的。

The plan itself is very important.

计划本身很重要。

Tell them both to leave the room.

叫他们俩都离开那个房间。

5.借用形容词own, very, only, right等, 或者副词never, ever, even, simply, just, extremely等表示强调。例如:

It was my own idea.

这仅仅是我的想法。

At that very moment he heard to call for help.

就在那时, 他听到有人喊救命。

They are the only persons fit for the job.

他们是唯一能做这项工作的人。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

他从未去过北京。

6.借用同源宾语进行强调, 加强语气。例如:

They are living a happy life.

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Last night I dreamed a sweet dream.

昨晚我做了一个好梦。

The soldier died a hero’s death.

那位士兵死得光荣。

7.通过倒装进行强调, 表示程度上的强化, 常用来强调状语从句。例如:

Proud as these nobles are, they are afraid to see me.

尽管这些贵族很傲慢, 但是他们很怕见到我。

Search as I would, I could find no sigh of him.

尽管我找了, 但是没有找到他。

Cold though it was, I went out for a walk.

尽管冷, 我还是要出去散步。

Boy as he is, he can tell right from wrong.

尽管他是个孩子, 但是他能分辨是非。

Child though he was, he did much work for his father.

尽管他是个孩子, 他帮父亲干了不少活。

8.用whatever, whoever, whichever, however, whenever, wherever等引导名词性从句或让步状语从句来进行强调。例如:

What we need most is your help.

我们最需要的是你的帮助。

Mr. Smith always gives his help to whoever is in need of hishelp.史密斯先生总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Whenever we could finish the work will be a success.

无论何时我们完成任务都是成功的。

Wherever you go, you will hear the same story.

表达形式 篇5

第一,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五种。

1、“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2、“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3、“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

4、“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5、“使人乐”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们大都能听到。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

第二,从表达形式上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1、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某单位搞“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主题演讲,为了让演讲员各有侧重,分别拟了《把爱送到每个顾客的心坎上》、《练好本领,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三个题目,给了三个演讲者,要求以此组织材料,准备演讲。半命题演讲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进行的演讲。1986年,中央电视台和《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命题演讲即是以“四有教育”为范围,具体题目自拟。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2、即兴演讲,即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眼前场面、情境、事物、人物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如婚礼祝辞、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它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时境感强、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3、论辩演讲,即指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语言交锋。其目的是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明辨是非。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庭论辩、外交论辩、赛场论辩,以及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论辩等。它的特点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论辩演讲较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更难些,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质、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应变性。

第三,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政治演讲。凡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种政治动机,就某个政治问题以及与政治有关的问题而发表的演讲均属此类。它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政治宣传等。

2、生活演讲。指演讲者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风俗、现象而作的演讲,它表达了演讲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这种演讲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如:亲情友谊、吊贺、迎送、答谢等均属此类。

3、学术演讲。指演讲者就某些系统、专门的知识和学问而发表的演讲。一般指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一般指 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发言、学术评论。它必须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要素。这是与其他类型演讲的一大区别。

4、法庭演讲。即指公诉人、辩护代理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演讲、律师的辩护演讲。法庭演讲有自己的突出特征:公正性和针对性。

5、宗教演讲。指的是一切与宗教仪式、宗教宣传有关的演讲。它主要包括布道演讲和一些宗教会议演讲。这种演讲在我国的影响不大,听演讲和作演讲的人都不多。

英语否定句表达形式及译法 篇6

关键词:否定句;对比研究;翻译方法;转换

前言

英汉语言在逻辑概念上有一定的相似思维模式,而在具体的语言形式中,词汇、语法、语言逻辑等却存在着差异,翻译过程中知晓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英语否定分为明否定、含蓄否定、局部否定、全部否定、双重否定和转移否定,然后对不同否定概念在英汉语中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对比并进行翻译。

一、明否定与暗否定及其译法

否定意义有多种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否定的使用与否来看,英汉语否定结构都可划分为明否定的暗否定两大类。使用否定词的为明否定,不使用否定词的为暗否定。英语否定词有no, not, never, hardly, scarcely, nobody, nothing, nowhere以及含有否定词缀的词,如im-, in-, il-, ir-, un-, dis-, non-。

例如:1.1 Vegetarians are known for the abstention from eating meat.

素食者以节制吃肉而为人所知。

这种翻译并没有弄清楚abstention的真正意义,只局限于字面意思“限制”。而实际上abstention具有否定含义,指“不准自己有或做你认为不好的事的行为”。所以正确译法是“人们都知道素食者不吃肉”。类似的暗否定名词有很多,例如absence, lack, failure, ignorance。

暗否定介词及介词短语包括but, anything but, but for, beyond, above, except, out of等等;暗否定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有free,last, short of, free from, immune from等等;暗否定动词及动词短语有keep from, prevent from, exempt from, fail, reject, undo等等。

除了暗否定词语外,有些句子结构也会引起否定,其中起作用的主要的连词。

例如1.2 Unless the police can be changed, the future for Britain is indeed dark.

除非这个政策能够被改变,英国的前途真是黑暗的

这里unless相当于if…not结构,翻译成“除非”不为错,但被动句显得单调。恰当的译法是“这个政策要不改的话,英国必将没有什么”。类似的连词有but, more than, rather than等等。

二、全部否定(Full Negation)的译法

在英语中,有些词可以表示全部否定,no, not, nor, none, never, neither, nobody, nothing等;有些短语也可表示全部否定,如:not at all, by no means, in no way, none the less, none other than等.这些词或短语汉译时并不困难,但须把表示否定的“不、无、非”之类的词与动词连用,以构成“谓语的否定”而达到全部否定.

2.1 It is not easy for anyone who has not been in such a situation to imagine how frightened and anxious we were.

不是处在那个情况下的人,不易想象当时我们的恐惧与焦虑.

三、部分否定(Partial Negation)的译法

否定词not与all,both,every,many,always等,同处于一句中时,出现部分否定,一般译作:不都是,不全是,不是都,不多,不常等.例如:

3.1 Not both of them are in the same university.

他们两个并非都是在同一所大学。

3.2 She doesnt know every pupil of the class.

这个班里,不是每个学生她都认识.

以上例中,形式上not与谓语一起构成否定式谓语,实际上是部分否定,分别否定主语、宾语。部分否定多半由表示全体、完全的词与否定词连用所形成的。

四、双重否定(Double Negation)的译法

英汉语都有双重否定结构。吕叔湘(1982:234)认为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含义,就像数学中的(-)+(-)=(+)。英汉语双重否定句形式归纳如下:

4.1. 否定词+否定词

No one has nothing to offer to the society.人人对社会都有所贡献。

4.2否定词+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

We will never neglect our duties.我们将不会忽视我们的职责。

4.3否定词 +without或带有否定词缀的词语

这种表达结构使用很频繁,通常具有强调作用。例如:

No cigarette is harmless. 吸烟有害健康。

汉译英语双重否定句时,根据原文含义和译文习惯,既可译成双重否定,也可译成肯定。多数可直译为汉语的双否定,直译要比意译更为贴切.如果译成汉语的肯定句,则要求吃透原文,用心思索,以求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五、否定转移(Transferred nega tion)译法

在英语中, 否定的转移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转移的否定使用得非常普遍,主要是指在一些否定句中,把否定词或者否定的部分从原来的位置上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去的语法现象。否定转移通常具有语用功能,在交际中迂回表达形式显得更礼貌。

5.1 I dont think she will agree. (=I think she will not agree)

a.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b.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句子a和b都是正确常用的表达方式。唯一区别在于句子a在否定语气上比句子b弱一点但要比句子b用的多。但不得不说受英语的影响句子b越来越被国人接受。

六、结语

英汉语中的否定结构都有多种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中既有两者共有的,也有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在翻译否定结构的时候,采取的翻译策略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选择既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又能充分表达原文内涵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

[2]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提纲[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6

巧问妙引,品悟表达形式 篇7

一、环环相扣, 重锤敲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效设计教学环节, 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经历“内容的理解——形式的品悟———实践的运用———总结引导”的流程,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关注形式, 习得方法。

如《检阅》一文的第六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全部疑问的形式, 表达了队员们内心的犹豫、矛盾和为难, 较为典型, 是学生学语言学表达的范例。为此,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 (出示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再仔细读读, 你从哪里体会到队员们内心的犹豫和为难?

3.交流: (1) 从这么多的问句中体会队员们拿不定主意, 左右为难。 (2) 从“要不……再不……可是……”这些关联词语中体会他们很为难。

4.引导补充问句后面队员的一些心理活动, 进一步体会他们的为难。

“劝他不去?____________”

“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__________”

“可是怎么跟他说呢?谁去跟他说呢?___________”

5.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队员们左右为难的情感。

6.创设情境, 模仿运用。

此时, 得知国庆检阅的消息后, 没参加会议的博莱克内心也一定很矛盾, 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 选用“要不……再不……可是”写句子吗?

(学生练写———交流评议)

7.小结写法, 引导习作。

在平时的习作中, 遇到人物内心为难、犹豫、矛盾的时候, 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形式来表达。

通过以上环节的重锤敲击, 学生对这种典型的表达形式有了深刻的印象, 并在模仿运用中, 把这种消极的语言形式内化为积极的语言形式, 从而有助于他们阅读、表达质量的提高。

二、矛盾碰撞, 诱发深思

以教师的巧妙引导和提问, 使学生的一般认识与文本表达之间产生矛盾, 从而诱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体会作者表达的妙处。

如《风筝》一文中, 作者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水磨坊的木轮”, 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这一描写的用意, 我这样提问:“惜字如金, 我想, 优秀的作家一定不会让没用的语言泛滥在自己的作品中, 是吗?”学生点头。在学生认可这一观点之后, 我紧接着提问:“那这一部分是写‘找风筝’, 但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字对‘水磨坊的木轮’进行具体描写, 这些不是废话吗?”这一提问, 与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冲突, 他们认为优秀作家贾平凹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那他这样写又有什么用意呢?这引发了他们的深入思考。思考后, 学生对文本表达的细腻体会和对问题的精彩回答, 让我赞叹:“作者写这么多有关‘木轮’的句子, 表达了学生们在找不到风筝、万分沮丧的时候, 对水磨坊充满了希望, 希望能在那儿找到风筝, 因此, 他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所以作者就对‘木轮’进行了具体描写。”

通过对这一表达方法的思考, 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的语言表达是为内容服务的, 否则就成了废话, 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体会, 也有助于他们的习作表达。

三、自主质疑, 咀嚼探究

有些文本的表达形式能让学生产生疑问, 这时可让学生自主质疑, 并引导他们咀嚼品悟, 以增强他们关注表达形式并加以思考的意识。

如《花钟》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的句子时, 有些语句中含有“左右”一词, 有些却没有。针对这一表达形式, 在引导学生品析了“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的“左右”一词, 让他们体会到作者用词准确之后, 我让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一下子聚焦在了有关“左右”的表达形式上。

生:为什么这一段中有些写花开的句子含有“左右”, 有些却没有呢?难道牵牛花、睡莲这些花, 一定是在整点准时开放吗? (这一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

生:不可能的, 这些花不可能在整点准时开放。 (这一回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师:是的, 这些花不可能在整点准时开放。那么, 请大家在这些句子中加上“左右”读一读, 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读, 体会。)

生:这样一加, 读起来觉得太啰嗦了。

生:是的, 在每句中都加上“左右”, 觉得太啰嗦了, 使原本很美的一段话, 变得读起来很难听。

师:没有美感的简单重复, 是习作中的大忌。我们在表达的时候, 要让语言表达更丰富多样, 更有节奏感。

自主质疑, 学生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提高了他们对表达形式关注、品悟的能力, 也在这样的过程中, 习得了一定的表达方法, 从而有助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撒网捕鱼”, 自主品悟

在学生学习了几篇精读课文后, 他们掌握了对文本中的表达形式的品悟方法, 这时,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 可以用“撒网捕鱼”法, 抛出一连串的自主阅读问题, 让学生以此为平台, 深入探究, 细细品悟。

如在学习了《燕子》《荷花》两篇精读课文后, 学生对写景文章中好词佳句的品赏已有了一定的感觉, 于是在教学《珍珠泉》的第三自然段时, 我抛出四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 (1) 这段话中哪几个句子在写水泡? (2) 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里写得好? (3) 说说写得好的理由。 (4) 这段话中还有哪里也写得好?为什么?

以下是学生交流、对话的实录。

“最有趣的, 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生1:“晶亮”用得好, 写出了水泡是那样透明。

生2:“饱满”也用得好, 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圆圆的水泡。

生3:从“一嘟噜一嘟噜”里, 我看到了很多水泡一串串地冒上来。

生4:“一嘟噜一嘟噜”还写出了水泡冒上来时发出的声音, 多有趣啊!

有感觉的品悟, 不仅品出了词句的妙处, 并能自然地运用以前所学的表达方式和充分的想象进行品悟, 真是令人赞赏。课堂也在这样的交流中, 灵动而有光彩。

五、概括辐射, 学以致用

在文本中, 有些语言的表达形式很有典型性, 是学生学习表达的范例。因此在教学中, 可以在赏析这一范例的基础上, 概括出表达特色, 并辐射到其阅读和表达中。

如习作内容“选几种动物编童话故事”, 如果不结合动物的原有特点进行习作, 那习作内容就会不切合实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我让他们回顾《陶罐和铁罐》一文中的表达特色, 使他们明白文章中仍体现了“陶罐易碎, 而铁罐坚固, 不易破碎, 但容易被氧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引导他们在本次习作中, 也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后来批阅习作, 感觉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学生编写的童话都紧紧抓住了动物的原有特点。

摄影艺术语言表达形式研究 篇8

一、摄影艺术语言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19世纪初,摄影只是用来简单地记录当时的社会事件或者自然问题,将焦点放在普通的人身上。摄影师通过相机把真实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没有过多的语言去表达。到了20世纪初,摄影师开始借助丰富的摄影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摄影师们在摄影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揭露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摄影师们不单单是记录生活,更多的是将数字技术与摄影作品结合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摄影语言表达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探索。

二、摄影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因此,我们研究一门艺术,首先要了解这门艺术的语言。摄影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就像采取合适的手段治理国家一样,我们也应该用摄影语言来研究摄影。

(一)光线。

光是摄影艺术语言的一种主要的表达形式。在摄影中,光线除了起到照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传递物体的信息,像空间、体积、形状、色彩等。刘半农先生曾经说过:“景物虽好,而不能采取适当的光,画面仍是死的”。摄影创作者往往通过侧光和逆光这两种方式将被拍摄物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给观看者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震撼。摄影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对光进行理解,并进行处理,融合自己的情感,突出摄影作品的艺术性、真实性。

(二)色调影调。

在摄影中,光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摄影创作者可以对光线进行自由地选择和处理,通过颜色的对比使被拍摄作品的艺术形象更具美感,更具有表现力和张力。当然,被拍摄物体的色彩、环境的色彩、感光器件的性能等都会影响画面的色彩。影调包括照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温等。摄影创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影调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给观看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线条。

线条对被拍摄物体的形象塑造更具表现力。每一种物体都有它自己的轮廓和表面形状。人们往往通过线条、轮廓加深对物体的印象。在摄影的时候,摄影创作者可以通过线条对被拍摄物体进行突出和强调,使之简洁明了,再现事物的形象。但是,线条作为一种摄影语言,和绘画语言不同,它的存在方式是个别的,线条只能表现一种物体的特征,而不能通用。

(四)镜头感。

在艺术摄影中,合理运用镜头感也是突出被拍摄物体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增强摄影作品的美感。摄影创作者应该根据被拍摄物体的特征灵活地运用广角、标准、鱼眼等,比如拍风景的时候,最好选用广角或者鱼眼。

(五)构图。

这是摄影语言的一种组织形式。构图把光线、色调影调、线条、镜头感等语言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达到人像、景色、物体与光、色的融合,将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在一张照片上。好的构图能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摄影创作者要认真思考如何构图才能更突出主体。

(六)摄影创作者的风格。

个人风格能够强化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直接影响摄影作品的影响力。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摄影创作者应该在拍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顺应数码摄影的发展,充实作品的内容。

三、如何提高摄影艺术语言的表达效果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摄影艺术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摄影创作者要不断完善丰富摄影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适应人们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

(一)丰富知识,提高技能

提高摄影艺术语言的表达效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厚积薄发。有很多人简单地以为摄影是一门技术,不需要有多少理论知识。其实不然。摄影创作者只有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素养,深邃的思想境界,在创作过程中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将自己的思想在照片中展现出来。

有人说,学会摄影很容易,但是拍好照片却很难。因此,摄影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拍照技能和技巧。在对摄影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的同时,摄影创作者要首先学会读照片,既要读优秀作品的构图、用光、后期调整,又要认真读拍摄者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摄影创作者要进行拍摄练习,认真地选取题材、进行策划、执行、反思。再次,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分析,分析包括很多方面,选片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出进一步的改进。最后,要向摄影大师学习,像安赛尔.亚当斯、布列松等,学习这些摄影大师的作品,他们的思想境界。

个人经验和经历也是影响摄影艺术语言表达效果的原因。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摄影创作者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经历,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二)立意明确,投入情感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摄影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先前很多技术上的障碍都可以通过数码相机、电脑来解决。人们的审美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更多注重摄影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因此,对于摄影创作者来说,如何进行准确地立意,似乎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摄影创作者应该根据摄影语言的特点以及被拍摄物体进行合理地选材,以使观看者对被拍摄物体一目了然。美国著名摄影家说过,“尽可能在看似寻常的景象中获取不一样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张摄影作品,却不明白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立意不准确,让人感到云里雾里。摄影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这一种情况,对于一幅作品来说,要做到表现得恰到好处,在表达上要有张有弛。如果一张照片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就应该用一组照片来表现。比如台湾摄影大师阮义忠在他的作品《人与土地》中就采取组照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土地浓厚的感情。

摄影不仅仅是用相机记录复制此情此境此景,而是融入摄影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气质、思想,并将表达的意思进行传达。一篇融入作者情感的文章能让人为之震撼,同样,一幅饱含摄影创作者情感的作品也能带来心灵的震撼。

摘要:摄影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它融合了光线、色调影调、色彩、镜头感等,有着鲜明的特色。新的时代对摄影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摄影创作者要不断地丰富摄影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摄影艺术,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陆峰.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4(04).

[2]刘英元.论有关摄影艺术语言的创造与提炼[J].神州,2013(02).

表达形式 篇9

关键词:教材呈现,发话意图,场景教学

引言

最近几年,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日益增加, 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不同的学习者, 采取不同的教授法、教材, 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育已经成了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学习日语的学习者, 因为缺乏接触日本人的机会, 大多数学习者是从教材入手开始学习的, 教材对于学习者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大多数教材在某个学习项目上, 仅停留在语法的讲解方面, 而学习项目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该如何使用等等却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 学习者最终不能在各种不同的会话场景下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日语的授受表达形式特别是对其基本的使用场景和使用必要性难以掌握, 经常该用的时候不用, 不该用的时候过分使用, 使得离地道日语的表达越来越远。本稿决定以大学普遍使用的教材为基准进行分析, 首先探究教材各自的特征, 并以教材中的有关授受表达形式的例句为例进行分析。调查的教材分别是《初级日本语》、《文化初中级日本语》、《新编日语》、《基础日语教程》。

1 授受表达形式部分的教材的问题点

1.1 呈现方面的问题点。

所列出的初级教材中, 只有《文化初级日本语》在教材的相对中间部分首先出现, 然后在后面的几课中比较分散地出现, 呈现由易到难的趋势。而其它三个教材都在特定的一课当中呈现全部的内容和用法。尤其是《基础日语教程2》不仅把全部的用法在一课当中呈现, 大多数所举的例句也是为了符合场景而自己造的例句, 从例句中很难读出说话者的态度和表达意图。而且几乎把难易均有的所有用法全部列出, 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也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文化中级日本语》中授受补助动词的关联用法出现的频率较高, 学习者就可以反复在具有多种场景的本文和会话中再次复习初级学习的内容, 不但加深了印象, 也可以提高语感, 提高表达的自然度。而《新编日语》和《基础日语教程》中很少再次呈现, 学习者就停留在初级学习阶段, 在表达中缺乏地道感。另外, 此次调查的中高级的全部教材中都把重点放在“~てくれる”的用法上, 呈现“~てくれる”表达的部分较多。而其它的用法很少呈现, 甚至有的教材中一点也没有呈现一些授受补助表达形式的用法。1.2文章场景提供上的问题点。初级教材中基本是以句型和例句的形式呈现, 没有前后的文章场景, 只呈现一个个孤零零的例句, 因此学习者就很难从例句中读出说话者的说话意图, 很难真正把握语法项目的用法和微妙之处。例如《新编日语》中有以下这样的会话。李:王さんは何をしてくれましたか。中山:王さんはパティの司会をしてくれました。李:佐藤さんは何をしてくれましたか。中山:佐藤さんは自分の大きな部屋を贷してくれました。尽管可以某种程度上猜测说话者说话的意图和场景, 但是一连的会话犹如寻问或采访似的, 不但接连不断地追加一些寻问的信息, 而且发话意图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来, 是典型的以使用语法项目和句型为目的的“叙述”型教材。相反看一个《文化初级日本语》中具有场景的例句。A:先生、この本を贷し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B:ああ、その本は贷してあげられないんですよ。森先生に贷していただいた物なので。虽然说话者本身是学生没有明示, 但是很容易可以想象出这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会话, 可以很容易看出这是在老师的研究室或者是什么地方学生想借老师从别的老师那里借来的书的场景。在这里的“贷していただいた”, 是“贷すことができない”的理由的说明, 发话意图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てもらう”语法项目的“利益的自主取得”的含义就相应可以理解。中高级教材中, 以读解文章为中心, 会话中更多使用的授受补助表达形式的用法和例句也就相应减少。因此学习者的相关学习就几乎停留在初级学习阶段, 中高年级只是遇到相关句子加以体会而已。

此外《新编日语》中的内容和话题比较古老, 由于不贴合现实, 学习者很难融入进去, 尽管有会话部分, 但都是为了把语法项目加进去而抽象化的一些场景, 脱离现实的实际生活。因此, 学习者不管怎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练习, 也很难深刻掌握所出现的一些授受补助表达形式的表达意图。

2 基于教材内容的教授法上的问题点

在《基础日语教程》中的第15课中几乎罗列了授受表达形式所有的用法, 也出现了很多的场景, 在此课的本文和会话中也呈现了学习者容易出现错误的“~ (さ) せ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けますか”、“~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てやってください”的用法。可是为什么使用此教材的学习者仍然会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呢?这应该与教师的教授法还有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也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把各种用法清晰明了地加以说明, 这需要教师设定多种典型的场景, 相关的人物关系, 视点的放置等都要加以说明, 然后展开恰当的教室活动, 让学生参与到角色的体会和扮演中来。但是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主要解释本文和会话意思的传统教学法, 使学生没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以上比较难以掌握的用法, 只是模仿课文的例句加以使用, 导致不同场景下的不恰当使用的出现。

3 基于教材内容的授受补助表达形式指导上的注意问题

3.1 初级阶段和中高级阶段不同的指导要点。

上面提到的教材中都是把重点放在“~てくれる”的用法上, 尽管也提到其它用法, 但相对来说比较少, 而且也有对“~てあげる”、“~てもらえる、~ていただける”、“~てもらう”和使役、被动形式的关联用法没有涉及或只提到一点的教材。因此, 学习者就不能获取充分的相关知识, 也不能得到足够的练习。有的教师也会因为教材中没有涉及, 导致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讲解。对于以上问题, 从指导方法上来讲, 在初级阶段, 应该让学习者充分理解授受本动词的根本含义和用法, 进入中级阶段之后, 首先复习前面学过的用法, 然后介绍初级阶段中没有提到而且初级阶段中很难掌握的其它关联用法, 之后在不同的课中融入场景让学习者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用法, 并理解不同用法的区别和表达意图。介绍这些用法的时候, 不能单纯介绍含义和举几个例子结束, 而应该举一些带有场景的典型的例子, 并且把应该注意的地方和类似的相关用法加以介绍, 也就是把一些近年的研究成果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灌输给学习者。3.2交际能力的重视。从日语教育的立场来看, 在指导授受补助表达形式的时候, 不能仅仅是教授语法项目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为了提到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要把重点放在语法的功能面上, 需要在很多的场景中让学习者体会语法项目的使用意图。因此, 应该首先给学习者可以自然理解使用授受表达形式的说话者的不同的发话意图的前后文, 使学习者充分体会授受补助表达形式此时所发挥的功能。比如象“~てさしあげる”作为句型加以讲解的必要性几乎没有, 如果和其它用法一样只是通过举些简单的例子加以讲解可以说是有害无意, 而是应该把“~てさしあげる”很少使用的原因首先简洁加以说明, 然后设置各种不同的场景, 同时巧妙引出敬语中自谦语的“お~する”, 使学习者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当然因为使用场景有无限多, 那就需要举出一些经常在先行研究中出现的典型场景, 并把基本的用法加以类型化说明, 有一定的说明模式, 这样就能更容易的使学生充分理解不同场景中说话者的发话意图和人际关系, 从而达到更好的交际的目的。3.3练习方法。为了让学习者养成选择与发话场景适合的语言形式的能力, 不能仅停留在刺激反应形式的单纯句型练习, 而应该通过会话的形式, 让学习者之间产生互动, 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流畅的表达出来, 要通过互动的形式展开话题, 采取最初由教师和学习者、然后学习者之间进行不同角色扮演的练习。

4 终章

总之, 在使教材多样化的目标前提下, 今后一方面是要有重点强调句型功能性的教材, 要努力按照学习者的要求安排场景, 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不能单纯强调句型, 而要从一开始就以场景、分类、模块式安排教材;以上两个方面都具备的综合型教材也是大家期待出现的。同时教师也必须从各个方面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摸索新的多样的教学法、教材和教具, 多开展有效的教室活动。

参考文献

[1]冈野喜美子1971「受给表现の极い方」早稻田大学日本语研究教育センタ讲座日本语教育第8分.册

艺术表达中的技巧与形式感 篇10

现今艺术的发展趋向于对社会更为深刻的思考, 有强烈社会性的作品属于当代的宠儿。艺术品作为社会观察家与批判者的新身份介入社会, 从而艺术领域也因社会信息的参与变得丰富。给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冲击, 就像摄影技术的诞生给架上绘画的影响一样, 我们不断的学习与适应, 并且试着去变化, 去升华。那固有的学习方式应该丢弃吗?曾经认定的审美原则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艺术表达由具象到抽象, 经历了古典艺术, 文艺复兴,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到如今浪尖上的观念艺术, 看待艺术从开始的视觉取悦到感悟世界。终究, 艺术最为原始, 最为根本的含义, 又或者说我们理解的切入点到底是什么呢?博伊斯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 是任何人、任何作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吗?我们在艺术长时间的学习中花费的心力都是白费?所有的技法表达练习都是徒然?我们的评判标准有既定的原则吗?

对于笔者来说,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应该有着一个基本的评定标准。现代艺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 在流派纷呈艺术中, 其抽象形式的运用持之最久。抽象表达中的寥寥几笔, 又或者神奇的架构应该是经过再三思考, 反复验证的。就如国画中的随意挥毫却是落笔如有神的精确干, 每次勾画都都有着“只有这样才好看”的感受。这种想法似乎有点抽象, 但在漫长的艺术学习中, 经验告诉我所有的随性都是需要练习的。我们的传统技法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准确使用脑子的方式, 所有感性的表达都是过往所有的审美情趣的提炼。众多的当代艺术品种, 滥竽充数的也不在少数, 反复的概念解释, 生僻的解读方式, 故弄玄虚。当今艺术的包容性与不确定性, 使得我们常常在思考什么是艺术?传统技法在艺术领域中所起到的审美逻辑思考对我们的影响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到底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 自我意识的解放还是社会意识的解释?

观念艺术中的表达中注重人的观念, 社会性, 内容也与传统技法不尽相同。我们已经可以脱离技法学习, 自由自在的的创作艺术作品了吗?汉宝德先生说过“其实中国的绘画与文学虽出于文人之手, 也是十分生活化的。中国的艺术从来不自外于社会, 也从来不欺骗社会。雅俗共赏成为大众与艺术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自明代以来, 艺术完全属于大众, 不论画家、和尚还是道土, 其所画所题, 概为了民众所能了解, 为人人所欣赏。”而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判断依据与我们所学习的艺术形式, 表达技巧, 共同的情感理解经验是想通的。跳脱艺术欣赏中一直所存在的美感, 形式感, 技巧, 构图方式等这些所有能定艺术含义的的东西。那我们到底需要从哪里去定义艺术, 若真的所有概念, 观念都可以成为艺术, 似乎艺术变得尴尬了。是不是艺术还是应该有着区别其他学科最为清晰明朗的界限, 守护我们前人总结出来的审美经验。方少华先生的绘画作品笔者较为欣赏, 无论是形式感还是思考模式, 技巧还是内涵, 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在《永恒的瞬间》系列中, 流露出来的个人小趣味与思考相得益彰, 而在表达技巧上更是扎实内敛, 是为笔者所钟爱。这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就是汉宝德先生说的“雅俗共赏”吧。

艺术表达中的形式感与技巧, 仍然是需要练习, 需要保持艺术中固有的审美形式。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 我们应该有着定义着自我, 标示着自我的区分, 泛泛而谈, 包容万物的艺术形式是难以发展的。

摘要:艺术的发展越来越面向社会性与概念性, 作品表达方式的形式感与技法的关系不再如以前紧密, 解读作品不再是单纯的视觉或者是感官情绪上的浅显理解。概念的反复解读, 作品背后包含的崎岖如山路般的内在思考蔓延在整个艺术氛围。社会是复杂而富有生命力的, 我们的艺术品改如何融合这个大环境, 从而也不失去艺术品该有的原则与态度。在兼顾形式感的同时表达我们精确的技巧使用尤为重要。

谈英语中“喜好”的不同表达形式 篇11

关键词:感兴趣;喜欢;爱好;酷爱

英语中表示喜欢、爱好的词语很多,它们不仅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而且用法更是大相径庭。由于这些词语是英语中的常用语。因此,弄清它们的用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文对这些词语的用法做如下归纳:

1.(1)Like动词一般用语,喜欢,其结构为like+宾语(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

Shel likes drinking tea but coffee today.她平时喜欢喝茶,但今天喜欢喝咖啡。

(2)like和should/would连用,表示“要什么”相当于want to dosth

如I would(=I’d)like to buy a piece of bread

注:这个词英汉表达差异。

(3)like后接宾语从句时,应为...1ike it that-clase

Teachers like it that students study at home in their spare time.

(4)like的复合结构

like的复合结构由作动词(或介词)的“like+宾语+宾语补足语”构成。动词like的含义是“喜欢”“想要”;(介词like的含义是“好像”。)其中,宾语补足语可以是形容词、某些副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

2.(1)love喜欢、爱,含义相当于like sth./sb.very much,后接不定式、动名词、名词、代词作宾语。They love each other.他们彼此相爱。

(2)love也可与would/should连用,表示“要什么”相当于wantto do sth.very much

l would(=I’d)love to buy a piece of bread

注:I’d love to后的动词不是be或have,在有上下文清楚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3.(1)prefer.比较喜欢,宁愿,侧重两者比较相当于“like...better”后接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或从句做宾语

例:He prefers spending the summer by himself.

他宁愿独自消夏

注:一般不接动名词复合结构,只跟动名词一般式。

(2)prefer A to B在本结构中,A与B是平等结构,通常为名词、代词或动名词,to为介词

注:本结构中to也可用instead of代替,后边接名动词形式。

(3)prefer+不定式+rather than+不定式“宁愿……而不愿……”本句型中,第一个不定式中to不能省略,而第二个不定式前,以不加to较常用。

(4)prefer接that-clause时,从句谓语动词用原形或should+动词原形表虚拟

I would prefer that you(should)go with me.我要你和我—起去。

4.enjoy侧重强调享受某种乐趣,后接名词、动名词作宾语,不接不定式,也可以接反身代词作宾语。enjoy oneself表示玩得很高兴。 enjoy oneself=have a good/great time

此外,英语中有很多短语可以表示“喜好”。例如:(1)be keenon:喜爱、喜好;热衷于、陶醉于I am keen on improving my Englishwhile she is keen on making new friends.后名词、动名词和代词。

(2)be keen about:喜爱,对……着迷/be keen on[口]喜爱,渴望be keen on(playing)table

Tennis爱好(打)乒乓

……

以上是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常见几种形式,它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弄懂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王维江.浅谈like的复合结构.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6).

[2]呼振璞.谈谈prefer的用法.英语辅导报(1-20).

浅析构成设计中的视觉表达形式 篇12

点,可以说是最简洁的视觉元素,我们设计中研究的点与几何中的点是不一样的,它具有自己的形状和自己的大小,在设计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起到注视性、稳定性、或者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造型,让设计画面充满动感,具有生机。线,具有运动感的视觉元素,线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形态变化,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在构成艺术中可以通过线条它本身的弹性、活力重塑物质的造型,来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效果。面,我们常说面的形成是通过线的移动来形成的,其实这一点是几何学定义的,我们在构成艺术中的面还是有别于几何学中的面的,我们有自然形态的面还有人为形态的面,当然几何形中的面也是同样会被运用到构成艺术中的,具有简洁安定的特点。自然形态的面具有自然生命的形态,给人一种自然明快的感觉,人为形态的面,是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的面,具有偶然性,给人一种自由自在, 多变的感觉。体,是一个空间感很强的视觉要素,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三维立体空间里,所以体在艺术构成中绝大多数都是具备体积特征的立体,给人们一种轻松豁达感。

点、线、面、体可谓是视觉表达形式中最基本的视觉要素,它们就像我们学习化学课中的分子、原子,渺小但是不可缺少,如果想让点、线、面、体组合起来,让人们能够看到它们的视觉形态,前提是具有美感的视觉形态,是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方式、方法的,这里所说的方式、方法就是视觉表达形式,凡事都是有规律可遵循的,视觉表达形式也是如此,存在着规律,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

二、构成中比例与尺度的表达形式

比例可以说是一切形式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基础,它所包含的内容为整体与部分,还有部分与部分等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最基础的知识依据为数学和几何学,通过它们可以产生很多种变化,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早,西方的设计师就重视比例的运用,我想学过美术的人,都应该知道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通过比例,我们知道了最美的比例— 黄金分割,那时,古希腊、古罗马人将黄金分割比例运用到建筑中,物品中,可以说一切设计中都能看到,至今,黄金分割也是常常被用到构成设计当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比例。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构成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的关系,让这种形式美法则更好地为设计服务。当然,也不能千篇一律的运用比例形式,美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当人们常常看一种比例关系,会厌倦,会烦,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时间、地点、 人群,只有适当合宜的比例才是好的比例、美的比例,这时便产生了尺度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师有时故意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夸张的比例关系,此时的设计让人们产生了新鲜感,产生了新的视觉盛宴,尺度在设计中是指一件设计产品保持自己适当合宜比例的数量界限或尺寸标准,它与人的体型标准、大小经验和匀称、协调等审美观念有关。

三、构成中对称与均衡的表达形式

我们在做设计时,总喜欢追求视觉上的平衡,然而对称和均衡可谓是视觉平衡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我们在设计时运用事物的重复或者镜像来表示对称,这样会给人带来一种稳重、整体的视觉效果,在运用均衡时,通过事物的位置、 比例,来达到量感上一样,也达到了均衡感,人们从心理喜欢均衡状态的事物,因为不稳定的事物会让人产生不安心理,产生忧虑感,所以也会有种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我们运用力学的原理,通过物体的形状、色彩、大小、材质达到视觉平衡,在构成设计作品中也常常利用这一原理。

四、构成中节奏与韵律的表达形式

一提到节奏,我想我们都会想到音乐,确实,节奏的术语来自于音乐,而韵律的术语来自于诗歌,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节奏与韵律,如四季的变革、黑夜到白昼、花开与花落等,所以人们对节奏与韵律有种天生的判断力,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节奏与韵律中,所以他们也喜欢在设计作品中能看到这样的表达形式,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在这种表达形式上。在构成作品中我们通过点、线、面的疏密,材料的质感,色块的面积大小等来表达节奏与韵律。

五、构成中虚实与疏密的表达形式

我们常说,一定要注意设计作品的虚实关系,其实,说的就是设计作品的清晰度和模糊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确切和模棱两可的关系。我们在拍照片时,一般是近处的景物实一些,远处的景物虚一些,在绘画中,想着重刻画的地方就实一些,其他的就模糊一些,这样的对比可以使得重点突出,便于抓住观者的目光,给人一种主次分明的感觉。

六、构成中对比与统一的表达形式

对比与统一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语,在构成中其实是相对而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比在构成中可以使构成要素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一种张力,一种视觉上的跳跃,让作品看起来不呆板,打破呆板单调的格局,其实是一种矛盾与冲突的象征,让设计作品看起来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构成设计更加具有美感。统一则是让构成中的视觉要素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一种协调感和整体感,因为对比运用过度,便会让人觉得设计作品太没章法, 太过杂乱,所以运用统一来协调对比,当然也不能太过于统一,那样会缺乏构成设计的灵动性,让作品看起来很呆板, 所以我们在构成设计中一定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这样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七、构成中重复与渐变的表达形式

构成中的重复和渐变是常用的表达形式之一,在设计中也很容易出效果,营造一种设计气氛,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重复在构成中就是将形状相同的视觉要是进行反复并置,或者是将色彩和大小相同的视觉要素进行反复并置,让构成画面有规律,有秩序,进而产生美感。渐变是将设计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秩序等逐渐变化,如我们惯用的渐变形式有视觉要素的形状渐变,视觉要素的色彩渐变、视觉要素在方向上的渐变、视觉要素在位置的排列渐变等。这样会给人们带来一种不单调的形式美感,人们看后会心情愉悦。

总之,无论哪种构成的视觉表达形式,我们当然不能在设计中面面俱到的全部用到,只要选择运用一种,并且和设计的主题很吻合,都会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最终设计出一个好的作品。

摘要:构成是所有设计的基础,构成设计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形式美感,培养视觉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构成设计的学习可以灵活运用到其他设计领域当中,构成设计就像指南针一样,总是给设计师们带来一种正确的设计方向,一种新的体验,本文主要研究构成设计中的视觉表达形式。

上一篇:原则和策略下一篇:强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