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2024-12-30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共12篇)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1

索洛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Y=AF (L,K),这说明经济增长不但取决于劳动力(L)、资本(K),还有人力资源、创新、固定资产投资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技术进步(A)。当然除了这几个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自然资源的天然禀赋。但是我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现象。

一、机会成本下经济投入要素中的非理性

经济增长应该更好地依托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协调配合良好发展,但是现在我们却发现了许多非理性现象,比如说全民所有的国有资源大量过度开发,所获得的收益并没有让全体人民受益,而是促成了少数暴发户;教育培养的固化、标准化,供需失衡等导致的教育行业贬值;进出口外汇顺差,财政盈余等资本积累颇多,但是这些资本积累并未形成大量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很严重;国有企业获得大量补贴与保护导致的“国进民退”。出现上诉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从某方面说大概在于我们对机会成本的认识存在短视与偏颇。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把物资精力投入一个方面后,在其他方面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这样看来似乎以上现象都是合理的,其实不然。

1、资源行业的非理性

首先在资源方面,我国历来有地大物博的说法,借助丰富的资源,相应行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一国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长期无限制开采利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同样是地大物博,资源相当丰富,但是这些国家每年严格限制相关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很多重要资源更是大量从外国进口。而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额出现大量顺差,大量初级加工制造业产品都是我国在供给,我们知道很多初级制造业产品都需要依托大量的资源生产,所以相应的资源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资源总会消耗完,还是大量在使用呢?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我国需要其维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机会成本的误读,机会成本告诉我们无论进行什么活动,总是面临其他选择带来的损失,企业的资金人力往实体经济投资会面临供需失衡、产能过剩、政策危机、资金周转不灵等等风险,且回报既慢又少,而资源性行业却是暴利行业,只要获得承包开采权,获利是非常丰厚的。我国地大物博,似乎资源性行业也是比较优势所在,但是其实这并不是理性的发展方式,理性的发展方式是可持续性发展:即采用既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方式,而短期内依托资源性行业的发展来带动GDP,并不是可持续性的。资源行业由于其丰厚的利润回报吸引着许多企业的进入,他们为了获得承包开采权,将大量资金用在了“寻租”上,而对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投入以及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方面并不关注,这导致矿难的发生以及我国稀有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对于资源行业,除了在源头开采权、承包权上严格限制进入企业数量质量,还要在运作过程中时时监督,对于不合理的现象应坚决查处,并且积极开发新能源行业,通过利用少量的资源获得较多的产品,使资源真正的可持续使用。

2、技术创新的非理性

技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手工时代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到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都是促使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关键。只有技术不断创新,新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部门才会源源不断的出现,企业在高额利润回报的驱动下,才会自发地投资于这些新兴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部门,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

技术创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品创新,新的先进产品出现,取代旧的落后产品。另一种是流程创新,即产品不发生变化,但以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方式组合生产。技术变迁或创新主要有自主研发和从国外引进两种机制。目前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沿,要想取得技术创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多数产业中都可以通过向行业内比自己领先的国家进行技术引进,模仿和购买专利来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

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一个不可小觑的因素就在于技术引进,正因为技术模仿相对于研发创造来说,更能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减少风险,现在我们也很乐意这样做,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模仿与引进的技术会越来越少,而且很多关键技术外国并不乐于我们掌握,我们用大量劳动力、资源、环境换来的只会越来越少,所以只有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技术开发,才能持续地维持经济发展。哈罗德多马模型指出经济增长率 =S/V,S为储蓄率,V为资本系数,这说明要想经济真正获得长期增长,一定要进行储蓄与资本积累,只有这两方面都充足后,才有能力让我们不断地进行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虽然技术创新面临着前期投资大、风险高等客观因素,但是一旦技术创新成功,其专利性就会带来高附加值、市场垄断、产业辐射、招商引资等,而且一旦形成创新氛围,对于企业的成长与市场的开拓都是很有帮助的,这些对于一国的经济都是长期有益的。

3、企业发展中的非理性

以上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出现了很多非理性,下面我们来看看企业的情况。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国进民退”、国企效率低、民企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等现象。

“国有企业也有自身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战略性与社会性负担。无论是战略性负担还是社会性负担,都是政府加在企业身上的政策性负担,造成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政策性亏损,政府需要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负责,所以就会给予企业以政策性补贴”。如果在有这两种负担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机会成本就会非常大,因为即便不去进行生产经营或者生产经营亏损后,也可以把亏损归咎于政策性亏损,以此向国家要求更多的保护性补贴,而且这样做对企业是绝对有利的,费时费力经营获利后,利润也是国家的,也得上缴,而拖拉马虎情况下即便亏损,国家也会进行补贴,那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却在各种困难中度日。如今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紧张、人才缺乏、融资难等现象,发展环境不利,导致国家企业“赢利高,发展快”,而民营企业“死亡率高,利润率又低”,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具有垄断性、政策优先性、资金获取容易性、大量补贴性等优势才出现了现在的情况。同时,国有企业也有自身难处,那就是政策性与社会性负担,私人企业不愿意投资的公共产品他们得投资,民营企业不愿意进行的高技术、周期长、回报低的研发创新他们也得进行,再加上一些民生性国家企业还得维持低价、惠及民生,国有企业也存在着很多难处。

所以,首先必须将国有企业产权明确化,如果没有产权保护,国有企业经理人就不能预期未来,就不会有长期的投资计划,也不会投入资源进行研发与创新,因为他们不知道风险巨大的创新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次,必须剥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让国家战略性企业与民生性企业独立出来,这些需要国家行政大量干预,进行补贴,而其他一些行业则将其推向市场,在竞争机制中优胜劣汰,这样国有企业才有提高效率的可能。最后,对于民营企业,一定要放宽政策,让其有与国企拥有一样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市场参与性与竞争性。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理论对策建议分析

作为一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对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经济学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它的基本理论能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导方向,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不合理的难题。而供需层面的分析历来是经济学最基本、最标准的分析方法,基于这种方法的分析一般可以得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经济学理论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供给与需求正是均衡理论的两个关键变量,正是由于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才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稳定的产品。

资源行业在面对国外的巨大需求时,要知道资源储存的意义,不能依托资源的大量出口来维持经济的高增长,因为一旦资源枯竭,我们也会面临危机。所以均衡一定是基于国内存量与计划目标的平衡,即便面对外国大额的需求,我们也不能无限供给,应该适度,维持可持续性。

至于技术创新方面,国外为了占据国内市场,越来越倾向于把一些非核心性技术转让给我们,同样在巨大供给的同时,我们要提供相应的需求吗?这些技术转让费不但成本高昂,而且过于依赖外来技术,会遏止我国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引进外来技术创新虽然可以短时间内提升我们的技术势力,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进行相关的自主研发,这样才能长期稳定。

关于国有企业补贴问题,对于补贴任何企业都是求之不得的,相比自己苦心经营来说,补贴确实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丰厚回报,但是补贴的本质是为了保护优质高新产业的发展与公共事业性质企业的特色,而不是国有企业的温床,大量的补贴进入不但不利于企业发展,反而让其形成依赖性,还会在市场上造成不公平,加剧民营企业的困境。所以在无限需求的时候,一定要适当控制补贴的供给,对于起步阶段的高新优质产业和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业给予帮助,而其余的国有企业应该放入市场,让其优胜劣汰。

摘要:理性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但是纵观经济发展中的微观因素,劳动力、资本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企业等,这些因素与载体的发展都存在着非理性,比如资源的过度开发、教育的固化、国有企业的大量补贴等等。本文通过相关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指出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非理性现象,提出只有通过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才能使经济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理性,经济发展,资源,人才,技术,企业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2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旅游者旅游决策

旅游决策是指一个旅游者或一群旅游者(如家庭等)通过仔细评估一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的各种属性,理性地选择最能清楚解决可察觉需求的其中一种,同时使花费的成本最小。传统微观经济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确定各类旅游选择与进行各类旅游决策的理性因素。然而,旅游者的这些决策行为既具有理性成分,也具有非理性成分,因此,非理性因素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是对传统微观经济学的重要补充。本文就是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下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消费与决策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以期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

一、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决策

对于行为经济学来说,大脑的四个方面很重要:第一,有限理性,即大脑及其各模块的有限信息处理能力;大脑富于感情和感觉,是一个可估价的程序;有几个行为规律将影响制度的绩效;大脑是一个开放系统,人类在不断地学习。大脑的两个特点决定了人们行为与决策的范围。一个特点是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人类行为富于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具有一定的限度。通常人们的行为过程具有理性,并利用了各种推理能力,但需要了解的是,从考虑俱全的角度来说,它们实质上是不可能理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大脑的各个模块,即大脑的不同组成部分具有某种独立地影响人类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大脑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且内部不一定是一致的。

在心理学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分析,对人类的实际行为(特别是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于1979年在大量社会学、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展示人类决策行为复杂性的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为行为经济学奠定了新的决策理论框架,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了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都系统地偏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了期望效用理论。他们另一项杰出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假定的那种理性发生系统偏差的机理,形象地说就是人们在做判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这些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

二、从行为经济学分析旅游者非理性决策

大部分旅游者在出行前对选择目的地、选择旅行社过程中并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他们难以正确衡量目的地能带给他们的满足期望值,难以准确把握某一旅行社对自身旅游期望的理解,难以确切得知某一包团是否真的如其所愿提供可靠的旅游服务,而只能依靠广告、口传等媒介,通过非专业的判断来进行主观分析,这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学中所涉及的一些认知的偏差。这种认知的偏差使得旅游者在出行之前无法对旅游目的地、旅行社以及包团做出完全正确的选择决策,而只能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基础上做出尽可能理性的决策,这种认知的偏差使旅游者的效用很难达到最大化。

(一)可得性造成的偏差

可得性启发原则表明人们在判断中容易受到记忆效应的影响。人们对概率分布的判断取决于得到信息(尤其是一些范例性信息)的难易程度。人们在判断过程中,通常给予一些容易得到的、容易记忆的信息以很高的权重却不管这个信息是否正确,由于人们比较容易获得它,大多数人会逐渐接受它。

在旅游者选取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的时候,由于可得性造成偏差也是经常出现的。对旅游者来说,如果周围的大多数人对某旅游目的地或旅行社进行正面评价,周围的人普遍选择该目的地与该旅行社,他们可能就会萌发同样的选择念头;反之,同样出于从众心理,社会大众即使认可了某旅游目的地或旅行社的产品与服务,也可能因为消费的人较少,因而拒绝消费选择。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的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具有合理性,因为“从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旅游者自身在信息和判断力方面的不足,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从众行为未必符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他们有可能因此丧失了独立判断自身需要的能力,从而不能挖掘出自身潜在的旅游需求特点,也就不容易做出“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造成可得性偏差的另一个信息来源就是广告,由于旅行社或旅游景区(点)对自己的旅游线路与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这些宣传又经常见诸于报刊、电台等大众媒体,这就使这些信息拥有了很高的可得性,无形中让游客在做旅游决策时产生选择偏好。由于旅游决策者难以判别这些信息的可靠性,一旦这种偏好压倒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时,游客的旅游决策就具备了非理性的特征。

虽然在有的情况下,有些认识不足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这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原理来分析这些问题。但不管用“可得性偏差”还是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来分析这一问题,结论都是类似的,那就是,旅游者并没有能力充分地认识所选旅游目的地、旅行社以及包团的真实情况,因此,处于认识上和信息上的劣势。

(二)锚定现象造成的偏差

1973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指出,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例如,医生在估计病人因极度失望而导致自杀可能性时,常常容易想起病人自杀的偶然性事件。这时,如果进行代表性的经济判断,则可能夸大极度失望病人将自杀的概率,这就是人们在判断中存在的锚定效应。

旅游者在选取旅游目的地的时候经常会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如果某旅游者选定了一个旅游目的地,但在出行前听说自己的一个朋友或同事在目的地曾经遭遇抢劫,那么他就会认为目的地的治安有问题,而不管这一事件的个别性和这一目的地的其它指标,进而很有可能放弃了选择该地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尽管该目的地的实际治安状况良好,而且该目的地确实能为旅游者提供超值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虽然旅游者选择放弃该目的地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但至少可以看出,旅游者在旅游决策时确实存在锚定现象。

旅游者的锚定效应表明,旅游者在进行判断时常常根据一些典型特征或过去的经验对这些事件的发生产生某个锚定值,虽然会根据情况做一些调整,但是调整的范围仍然在该锚定值的临近领域,这就导致在判断中过分夸大或缩小事件的发生概率,出现旅游决策的非理性倾向。

(三)“小数定律”造成的偏差

通俗地说,小数定律是指人们认为一个小样本将具有与大样本近似相同的概率分布,即人们认为一个小样本的均值也是以平均值为中心分布的,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事件的过度估计。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旅游者在做旅游决策时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小数定律。

一般来说,旅游者都倾向于对游客造访量大的的旅游点进行旅游活动,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这样做有利于降低风险。所以当一个旅游者观察某旅游景区的业绩表现时,如果发现该景区或该目的地连续两年的旅游业绩表现超过平均水平,旅游者就会推断该景区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从而做出旅游决策,但事实上的情形也许并非如旅游者所想象的那样,因为景区或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制造声势吸引旅游者,并以此增加游客量,而实际上景区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质量本身却很低劣,景区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期望。因此由于“小数定律”造成偏差也是旅游者作出非理性旅游决策的重要原因。

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由于可得性造成的偏差、由于锚定现象造成的偏差、由于“小数定律”造成的偏差,都会让旅游者在旅游决策过程中出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

参考文献:

1.Pert,C.B..MoleculesofEmotion[M].NewYork,Scribner,

2阿兰斯密德[美].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决策中的迷信: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篇3

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生意惨淡,入住率不到5%,投资者已经准备撤出。管理层请来了宋韶光先生——香港最有名的风水先生之一。宋先生让这家酒店更换了天花板的颜色,在大门顶上悬挂一面反光镜,并把酒店外的旗杆重新排列,他还要求在酒店前面建一座喷泉,喷泉里面造9条龙。

酒店高管不是像西方企业那样,在经营困难的时候聘请一位管理顾问,而是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出谋划策,这似乎与扭转失败的生意毫无关联。但这个例子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诸如看风水这类迷信的做法,仍然是中国企业界商业活动的重要部分。

据报道,香港许多企业界大亨在破土动工或投资之前,都要听取风水先生的建议。新加坡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99名受访者中,2/3的人承认他们的企业咨询过风水先生。一些迷信的做法甚至蔓延到了西方商业世界。西方企业的高管,比如德累斯顿投资银行(Dresdner Kleinwort Benson)、史密斯·邦尼(Smith Barney)以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被曝曾经聘请风水先生。为了探寻“迷信与决策”这一话题,我们在香港和新加坡访谈了15位风水先生和57名在管理决策中从事过“迷信活动”的中国管理者,有了许多有趣的发现。

迷信与决策

在现代社会,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通常会被视为“非理性”。比如风水先生认为,安然公司的LOGO看起来很不稳定,这是安然公司倒闭的原因。从理性的角度看,很难将LOGO与企业倒闭联系起来。一位受访者坦承,他的迷信做法与其在MBA所学的课程是相悖的。

迷信与决策看似矛盾,但似乎又存在着一种重要的互补关系。弗洛伊德认为,迷信是人们将思想、恐惧和潜意识投射到外在世界中。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迷信起到填补知识空白和减少焦虑的作用,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同,迷信行为被视为对不确定性的反应。

而企业的决策正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因此,迷信成为弥补决策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手段。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人们高度重视规避风险。当面临高不确定性时,很多人都难以做出重要决定。采访中,80%的受访者在描述自己的迷信行为时都提及了不确定性问题。一位受访者说:“所有人都知道明天甚至下一个钟头将发生什么都是不确定的,不在控制范围内。但在情绪上,我仍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这种焦虑严重影响了我的决策能力……寻求神灵的建议可以帮助我更多地了解未来,带给我安慰。”

这个观点符合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迷信帮助人们减少不确定感和焦虑感。

提供额外的信息来源

大约3/4的受访者表示,在缺乏足够的信息做出决策时,迷信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参考信息。“当你雇佣一个人时,可能没有足够信息去判定应聘者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更糟的是,你根本不知道应聘者的品性。”一位相信“相面术”的受访者说,因此他试图通过应聘者的面部特征去判断其品性和能力。

另外一位受访者是企业主,她说,在提拔员工担任重要职位之前,她都会到寺庙问神。“虽然共事多年,对员工的性格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但判断也许还是不正确,毕竟,有些人很会掩饰。但不管他们的演技多么精湛,上天都会知道他们的真面目。”她说。

与信息不完备相比,认识不足也会导致决策的不确定性。一位受访者是某银行的外汇部门主管,他说:“来自不同渠道的、有关某种货币未来走势的经济数据经常互相矛盾——有的数据表明会升值,有的则表明会贬值。因此,当我研究了各种数据之后,反而很难预测某种主要货币的走势。这时我会去请教风水先生,虽然我并不会完全依赖他的建议做出决策。”

此外,冲突也会导致决策的不确定性。一家制造企业的CEO的经历,说明迷信可以解决冲突——“7年前,我的公司决定开设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生产基地。我们瞄准了两个城市:上海和成都。两个城市各有千秋。我的下属对此争论不休,难以决断;家族成员和我的意见也不一致……那真是一段痛苦的日子。我变得越来越焦虑,不能再推迟投资,因为香港的许多竞争者都已经在内地建立了生产基地……我于是询问一位密友的意见。他向我介绍了一位香港相当有名的风水先生……这位风水先生建议我去上海投资,我立即听取了他的意见。”

冲突通常让人犹豫不决,因为难以取舍。在这种情况下,迷信打破了僵局。

迷信真的有效吗

迷信能提供信息,帮助决策,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迷信提供的信息真的有效吗?

关于迷信,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迷信的做法毫无意义。例如,从科学的角度看,修建一个9条龙的喷泉与酒店入住率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如何提高酒店的入住率呢?在这种情况下,迷信显然提供了无用的信息。基于这类信息做出决策,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一种可能则是,迷信是有效的超自然力量。例如,9条龙的喷泉确实能够提高这家酒店的入住率,而这种因果关系超出了科学解释的范畴。正如一位受访者所强调的:“科学毕竟不是万能的。”有很多受访者都引用了自己的一些“神奇经历”来支持对迷信活动的信仰。

但也有很多受访者在“迷信”方面吃了亏。一名受访者表示,他听从了风水先生的建议,投资自己知之甚少的行业,损失了一大笔钱。回首往事,他非常后悔当初没有进行客观分析就盲目投资。大约80%的受访者都有依赖迷信而做出过错误决策的经历。

其实,无论迷信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效,它都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那就是使管理者从正常的决策过程中分心。如果上海那家酒店的管理者很重视风水先生的建议,他们就会忽略检讨自身管理的原因,比如研究自身的服务质量、竞争者的服务水平以及上海酒店行业的发展情况等等。约1/3的受访者由于过度依赖迷信活动而忽略了自己的分析。

迷信成为压力管理战略

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通常会延长决策过程,导致适得其反的行为。有研究显示,在新加坡的中国企业家认为,企业的成败是命运决定的。换句话说,迷信可以是一种压力管理战略。约40%的受访者得益于迷信活动带来的心理安慰。其中一位,每当遇到棘手的商业问题时就去请教神灵。虽然有时候这种“建议”无法运用到决策中,但每次对神灵诉说难题之后,她就能平静下来并以更理性的方式来评

估这些难题,不再那么情绪化,能认真倾听下属的意见,与他们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采访中,两位风水先生告诉我们,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安慰客户:“我必须确保我的客户走出我的办公室时,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

但这种“心理抚慰”并非没有代价。迷信的非理性化和决策的理性化会造成认知失调,这正是心理焦虑的另一个来源。大约1/3的受访者承认,曾经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认知失调。“当我告诉我的财务教授,在分析评估投资项目时,我更多地依赖上天的旨意而不是现金流贴现分析时,我感到很羞愧。”一位受访者说。这种半信半疑者最容易受到认知失调的折磨——他们不愿意说自己不相信迷信,但不也愿意承认自己相信。

除了认知失调,迷信活动还会在群体决策时带来焦虑。一名来自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样告诉我们:“根据风水先生的推算,去年是我们行业的不景气之年,应该采取防御性的战略,最好维持现状。这时我的一位同事发现了一个收购机会,需要大量的投资。按照通常标准,收购目标企业是一桩好买卖,因此大多数同事认为我们应该这么做。虽然我并不完全相信风水先生的意见,但要做出与之相悖的行动,仍然使我感到不舒服。我不敢在会议上清楚表明风水先生的这项建议,因为这样会显得我不够理性甚至像异类;我竭尽全力用其他理由来反对这个项目。不幸的是,这些理由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最终我还受到了嘲弄。”

而那些坚定的迷信信仰者则并不介意告诉同事这些建议来自迷信的渠道。一名企业主在会议上宣布一个决议,他会直接说:“这是我的风水先生给出的建议,你们觉得怎么样?”更为复杂的情形是,团队中几位同样坚定的迷信信仰者凑在一起时,他们的决策信息会彼此矛盾。这样产生的争论往往不了了之。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管理者本人并不迷信,但他们会利用迷信方法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比如,企业有时候参与迷信活动是为了满足迷信者的需要。西方企业,比如花旗银行,聘请风水先生的一个原因是:如果你想与中国人打交道,让他们成为合作伙伴、顾客或员工,那么忽视了风水先生则后果堪忧。

一位企业主描述了他是如何屈服于他的迷信同事,以减轻他们的恐惧感:“我们一年前将办公地点搬到了现在这里,只因为这一个原因:风水。我们的旧办公室非常好。直到两年前,它的旁边竖起了一幢新楼。那幢楼是一座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它的一个尖角正好指向我们旧办公室的中心。坦率地讲,虽然我也不喜欢它,但并不觉得这非常糟糕。然而,大约过了一个月,我们的一位经理人员死于一场交通意外。人们把他的死因归结于那幢新楼,因为它破坏了我们的风水。虽然我认为这仅仅是巧合,但仍然聘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来察看情况。为了让人们安心,我听从了他的建议,改变了办公室的平面布局。说实话,这种变动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不幸的是,随后另一位经理人员遭遇了严重的疾病。于是公司所有人——除了我——都一致认为,是那幢新楼彻底破坏了我们的风水。我别无选择,只好将公司迁址。迁址的成本大约是200万港元……我仍然想强调,迄今为止,我依然不相信风水这一说。”

虽然做出搬迁的决定是由于同事的迷信思想,但对于企业主来说,这一决定是恰当的。虽然无法证明是否因为风水不好而导致了两位经理人员的灾难,但同样也不能证明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正是由于迷信的这种特性,它通常不能通过科学的过程加以证实或证伪。同样的,要改变一个人的迷信信仰是非常困难的a如果这家企业的员工持续保持这种恐惧状态,随之而来的生理变化将给员工的身体带来影响,引起溃疡或其他健康问题,从而降低工作绩效。从这个意义上看,搬迁办公地址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迷信活动对于决策的利与弊,如表1所示。

关于迷信的忠告

显然,迷信并不能保证成功。如果你热衷于探索迷信对决策的价值,我们有以下忠告。

占卜界没有任何认证体系,因此难以判断风水先生的合格程度。咨询一位不合格的风水先生将是一场噩梦。不要犹豫,问问你的周围,声誉好的风水先生是通过口碑相传的。如果有可能,尽量阅读他们的著作,判断他们的观点是否有意义和有否实质性的内容。

选择一家寺庙请教神灵则更为简单直接。首先,去找香火最旺的寺庙,一条黄金法则就是:预测能力越强的神灵,所在的寺庙香火就会越旺。最佳的例子就是香港黄大仙祠。

由于迷信建议可能是无效的,并且也没有方法预先知道其有效程度,因此仅仅依赖这种建议来做出决策是相当危险的,因此三角交叉检视法(Triangulation)非常关键。通常需要先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客观分析,仅仅把迷信建议当做额外的补充信息。另外,即使是在迷信范围内,也应该多寻找一种意见。一个受访者说,当他做出重大决策时,通常会求助两个迷信来源:风水先生以及神灵。只有这两者的意见一致,据此决策时才会觉得宽心。

谈谈经济行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篇4

稳定的股市才是最好的股市。美、日也好,中国也罢,在他们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都有、或曾经有过理性和非理性的行为,本文先举美、日两个典型的案例,再着重从理论上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以美国为例谈经济行为中的理性和非理性

美国在经济大萧条(1929—1933年)发生之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繁荣,这构成了美国股票价格膨胀的经济背景。首先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国家作为主战场,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削弱,而美国由于远离战场、却借助这场战争使自己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1924年美国拥有的黄金储备占到世界的1/2。其次,由于拥有巨额的贸易顺差及大量的黄金储备,美元也处于持续的升值过程。

经济的繁荣首先提高了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人们开始更多地持有股票等金融资产,而随着资金不断地流入股市,股票的价格也节节上升,人们最初的投入获利丰厚,这又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股市的发展已经脱离了经济基本面,成为简单的“钱生钱”的纯粹的投机活动。到1929年最高峰时,美国1.2亿人口中有3000万人涉足股票投资。股市的持续上涨导致了人们对于资金的大量需求,而投资者本身的资金有限,这使得信用交易和股票质押贷款迅速发展起来。如人们进行股票信用交易所需支付的保证金比例只有20%,一些特殊客户甚至只要求10%的交易保证金,同时股票质押贷款也导致银行的信贷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入股市。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此外,股市的“繁荣”又催生了大量从事股票投机活动的信托投资公司,它们也聚集了大量的投机资金,如美国一家资产仅为600万美元的信托投资公司,其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了10亿美元,这是其利用信用交易和银行信贷资金从事高杠杆股票投机的结果。这种投机的结果使美国股市的道琼斯指数由1922年的40点,暴涨到最高的1929年的384点。

股市的不断上涨,市值的极度膨胀使得社会资金难以持续满足投机活动对资金的巨大需求,资金约束不断加强。这种状况下,一些投资者的预期开始改变,股市也出现滞涨。一些偶然因素最终促成恐慌性的抛售,股市的崩溃不可避免,最低时的1932年,道琼斯指数仅为41点,最高下跌幅度接近90%。

由于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股市的崩溃造成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的损失又促使人们对银行挤兑,许多银行随之倒闭。在危机的四年间,美国倒闭的银行占到全部的45%,使美国的银行系统几乎陷入瘫痪。

银行系统的危机最终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由于股市崩溃,银行在遭受损失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信贷紧缩趋向,增加自身的流动性以应对可能的冲击,这种行为却加重了实体经济部门的流动性困难,企业支付也开始发生障碍,这反过来又导致更多的对银行信贷的违约,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造成整个经济的崩溃,虽然美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货币及财政政策,但效果非常有限,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

二、以日本为例谈经济行为中的理性和非理性

日本金融危机的形成与美国的大萧条有相似的经济背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经历了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到1985年由于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日本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同时日元也出现了持续的货币升值。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国内货币存量快速增加,并超出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大量资金开始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以追逐超额收益,这推动了股市和房价的不断上涨。历史有时总是惊人地相似,这种最初的盈利效应又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最初的投资活动也逐渐演变为纯粹的投机。至1989年末,东京日经指数在六年间上涨了近五倍,达到近39000点。

与当时的美国相比,日本这时的投机环境更为宽松,美国当时是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直接介入股市的,信贷资金的流入主要是借助于某些金融创新,如通过设立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等附属于银行的股票投资机构参与股票投资,而日本是允许银行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并且实体经济部门也将巨额资金投入股市,如丰田、松下、索尼等日本著名公司当时均从中获得了大量收益,有些公司的投资收益甚至大大超过经营利润所得。这造成大量的信贷金流入股市,既包括银行资金的直接流入,也包括从企业投资渠道的间接流入。

虽然直接崩溃的诱因不同,但同历次泡沫一样,其总是不可持续的,尽管时间有长有短。1989年底,日本股市开始经历长时间的下跌,最高跌幅也超过了80%,这造成社会资金的大量损失,1992年由于股市下跌而形成的减值准备占到当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90%。银行也因此形成大量的呆坏账。1992年银行由于股市下跌造成的坏账损失达到1万亿美元,这带来银行流动性不足及相应的信贷收缩,至1997年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下降了89%,对个人贷款下降了54%,企业的融资规模也下降了50%。

三、理性和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理论述评

行为学在20世纪20年代有过“飞跃”,后来衰落了近半个世纪。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George Akerlof,在其诺贝尔演讲中以《宏观行为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为题,希望把行为学的假设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行为学又开始成为经济学家注视的热点。行为学的基本原则有三条:回报原则、激励原则、强化原则。

行为学的这些基本原则是与传统经济学不相容的,因为它涉及“非理性”行为:低于预期水平的回报或高于预期水平的惩罚可以激怒行为主体,导致“过火”行为,“过火”行为的价值随行为主体被激怒的程度而上升。这是把人降低到动物的层面进行分析,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行为是不理性的,因为它“不经济”。这一原理还认为:高于预期的回报或低于预期的惩罚可以让行为主体“高兴”,并上调行为后果的价值,这是情绪波动。凡是感性的,都不是理性的,都不包括在理性选择的范围内。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

行为经济学认为,每一个现实的决策行为人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理性人,他们的决策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由于理性的有限性,在决策判断过程中,决策者的启发式思维、心里框定和锚定效应往往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在决策选择过程中,对问题的编辑性选择、参考点、风险厌恶和小概率效应也会产生关键性影响。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研究集中在决策领域,并主要分为两类研究对象:判断和选择。

虽然传统经典金融理论有时在现实研究中,放宽了单一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划分为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但认为市场的主体是由理性投资者组成的,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更多是在同理性投资者进行交易,理性投资者会利用非理性交易者的错误定价进行套利交易,使股票很快回归其内在价值,即股票未来预期股利现值,从而非理性投资者缺乏足够的生存空间。并且在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中,非理性投资者更多是高买低卖,不断遭受损失,最终被理性投资者驱逐出市场。因此,从长期结果看,理性投资者的有效套利活动使非理性投资者的扰动交易所带来的短暂有限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资本市场总体上是理性有效的。但在现实中,资本市场中的股票价格往往表现为过度波动性,而且这种现象会重复出现。

根据实验得出结论,许多人存在认知偏差,这样在风险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同理性预测理论相比有许多不同特性,这些特性并不能在问题分析中忽略,相反会对市场中的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交易行为当中,交易行为的产生有复杂的心理学原因,是多种心理感受和认知偏差共同作用形成的。

后悔是人们由于没有做出正确决策时的心理体验,是认为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获得更好的结果却没有这样做而感到后悔。后悔有时比受到损失更使人痛苦,因为人们认为要为此承担责任。后悔厌恶是指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往往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资本市场中则表现为仅根据极为有限的信息做出的决策。与后悔厌恶相关的一类心里情绪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当人们持有一定的信念后,常常会拒绝接受新的信息或提出歪曲的理念以继续维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这种认知失调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因后悔厌恶而实施的非理性行为。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经常表现出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交易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其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周围人的评论、分析而不依据自身独立思考的行为。羊群行为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许多次金融危机中都能够观察到羊群行为的产生。羊群行为并非仅在缺乏信息渠道时产生,即不仅个体投资者因缺乏信息会表现出羊群行为,机构投资者,如基金也会产生羊群行为。之所以这样往往在于不同基金横向比较而实事形成了他们之间的竞赛,因为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很少,为避免自身的业绩落后于其他基金,他们往往模仿和追随其他基金的投资行为,形成羊群效应。

资本市场中的财富效应是指随着股票价格的不断上涨,人们的财富也在不断地增加,这时人们会将财富增值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消费。财富效应所导致消费增长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润随之增加,则又会引起企业股票价格的进一步提高和投资者财富的进一步增长,形成一定时期的循环,提高投资者的未来预期,强化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我国股市当前的股权分置改革,正逐步实现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也使许多上市公司持有的股份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值。通过资本市场中的抛售行为,它们的利润也相应的爆发性增长,这是现今我国许多公司股票非理性上涨的重要原因。

理性经济行为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是经济学的出发点。但是实际中很多却有很多非理性经济行为的产生,非理性行为造成了许多非理性繁荣,产生了许多美丽而幻灭的市场泡沫。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建议国家可以加强制度完善以及宏观监管,避免他国的教训,借鉴他国的经验,减少非理性行为,使市场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金融危机的过程描述,分析了产生危机泡沫的原因,阐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结合典型,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经济行为的产生原因。

网络经济凸显务实和理性发展趋势 篇5

日前,笔者从多家域名注册服务商探知,今年以来我国的网址资源应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CN域名预计到年底有望突破45万,将比去年同期新增10万多个。同时,根据有关机构对域名应用现状的调查,今年新增的CN域名,超过一半以上是用于新建网站,新注册的通用网址则继续反映了广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和网上品牌保护的需要。有关专家认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网络地址资源的繁荣,而透过新增网址的应用可以发现,我国的网络经济也呈现出了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发展趋势。

上网,我们都需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进入互联网、参与网络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他们在信息化社会拓展新的业务渠道、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要选择,同时也日益成为他们的自觉选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吴养怡表示,网络的应用为企业在新时期实现加速度成长提供了可能,而要实现企业上网,互联网地址资源的应用则是第一步.企业上网需求的扩大,也使得对网络地址资源的应用产生出巨大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份,今年新增长的CN域名就已经超到10万个,相对于过去几年中的增长总量。而这些新增域名中,占总数58.7%的域名指向的是今年新建立的网站,其余部分则是为已经建网的企业所注册,这表明了先期上网的广大企业对CN域名应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吴养怡表示,域名资源应用的增长,从_个层面可以反映出互联网的应用水平,而域名注册数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韪龉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两年前企业建网进行形象展示的应用目的相比,近年来企业发展网络经济的意识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数据同时还显示,我国1000多万家企业,如今有近50%在业务发展中不同程度的应用互联网,其中有10%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商务电子化交易。江苏无锡有一家生产销售软门帘的十几人小企业,自从今年建立了企业的产品销售网站,并选用了通用网址等网络推广方式以后,公司销售额开始大幅度上升,从之前的每月不足1万元快速增长到每月40多万,其中完全从网上实现的直接销售就已经超过总营业额的.1/4。

中国万网透露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在万网托管的网站,30%以上的企业在网站上开展客户服务以及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工作,接近45%的企业在网站上进行企业宣传和产品展示、与客户交流,另外也有10%的网站应用层次偏低,甚至没有定期的更新。专家们表示,如果说三年前企业上网,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国家有关机构推动下进行的,那么今年以来的众多企业触网,更多的则是企业的自觉经营行为,企业自身已经发现,如果仍然游离在网络经济之外,这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丧失未来发展的机遇。

网络营销,智者见智

企业在要求上网的同时,对上网的第一需求从资源域名和网址的应用,也普遍地上升到了网络营销的层面,对于这些互联网地址的应用,企业在提高了网络营销意识的同时,在网络营销的需求上也反映出了各种企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京乐杰士餐饮有限集团公司从自身的服务行业出发,将“餐饮”一词注册为通用网址,当网民们想在网上获取相关的服务信息,在IE地址栏中输入“餐饮”就将直接进入北京乐杰士连锁餐厅网站,不仅可以浏览乐杰士公司的相关简介,更可便捷查询其连锁店址、定座电话、新品上市及促销活动等各项信息,从而让“乐杰士”成为了网上“餐饮”的第一站。另外一家旅游服务公司云南神州旅游,则将云南境内几十个著名旅游景点的名称,通过注册为通用网址而全部收到麾下,半年内该公司的网站,IP日访问量达到了76万人次,页面日访问量突破了500万,6个月公司实现盈利150多万,创造了通用网址成功营销案例的典范。

随着企业在参与网络经济发展上的不断深入,广大企业对如何进行网络营销及其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成熟,日前我国的两大电信巨头中国铁通和中国移动,尽管他们在具体业务方面差异很大,但是在进行网络营销中,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通用网址。中国铁通除了注册“铁通集团”、“铁通通信”、“铁通网络”外,其余30多个则都是带有了地域名称的通用网址,如“北京铁通”、“上海铁通”等。而中国移动则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种类丰富的电信产品,所以将这些产品的品牌无一例外地搬到了网上,例如“全球通”、“神州行”、“移动梦网”等。另外与其正在开展的体育营销相结合,中国移动将与体育相关的热门词汇也尽入囊中,包括“中国移动亚运会”、“中国移动奥运会”、“移动2008奥运会”等。同一个行业,不同的企业,中国铁通和中国移动的网络营销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通用网址服务,真可谓是殊途同归。

品牌保护,不可或缺

企业发展网络经济,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对相关网络资产的保护,这在对新增域名的应用调查中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CN域名注册机构向媒体透露,目前只注册和应用一个CN域名的企业相当鲜见,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注册了一个主域名后,同时还将与该域名相近或相似的名称也都进行了保护性注册,许多企业都是同时注册了CN的二级域名和三级域名(如.com.cn、.net.cn或者行政区划.cn等)。

.cn是我国的国家顶级域名,也是由我国管理的国际顶级域名,注册以后全球通用,是世界网络的中国标识,在互联网上将突出地表明企业的中国身份。如日前正式上网的一家江苏企业的经理王先生告诉笔者,今年以来公司就开始了企业上网的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互联网服务公司进行网站设计,在参加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江苏举办的互联网地址资源研讨会以后,他们自己决定选用属于我国自己管理的.cn国家域名,并将域名的名称进行了重新设计。

这位企业经理表示,注册.cn域名过程中全部是中文服务,各项条款都看得非常明白,而最主要的是,.cn域名下可选择的名称资源十分丰富,从而使他们注册到了与公司业务有联系、而且简短易记的企业域名,这恰恰是他们在起初准备选择注册国外域名时非常苦恼的事,却在了解和认知了cn域名的价值以后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他们还在实际注册时一并注册了.com.cn和.cn,将网络品牌保护做到尽可能的全面和完善。

这种完善的网络品牌延伸,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从跨国企业身上看到,而如今在国内企业中,这种做法也已经相当普遍,表明国内企业在发展网络经济过程中,网络品牌保护的意识

也已经逐渐成熟。例如在新网的客户中,今年新建网站的企业中,同时注册二级域名(.cn)和一个以上类别域名的企业超过50%,而已经建立了企业网站,在今年又增加注册.cn域名的也高达40%以上。这部分企业的注册选择,一方面显示出了他们对.cn商业价值的日益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对网络品牌标识的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

企业对自身网上品牌的保护,不仅体现在CN域名上,而且也全面反映在对通用网址的注册应用上。例如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出于完善品牌保护之目的,将“国美”、“GOME”等与其品牌及企业名称相近的15个中文及拼音词汇注册为通用网址。通用网址实现的是自然语言注册,可以很方便地把企业的品牌搬到网上,将企业在网下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很轻易地扩展到了网上,树立起企业的网络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品牌是每个企业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差异性标识,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它都应该是惟一性的,通用网址作为国家互联网地址资源,它与企业的网站相对应,在国美完成注册以后,这每一个通用网址也自然成为了国美在网络世界的门牌号码,将顾客准确带到国美的网站。在确保品牌顺延到网上的同时,也使企业的品牌在互联网上得到最有力的保护。

品牌的成长需要企业的细心呵护,对自身网上品牌的保护,世界著名咨询服务机构德勤的做法和经验也很值得广大企业借鉴。德勤为防止其品牌的中文名称被其他机构和个人注册和使用,保护多年来所形成的品牌声誉,对其在中国的每一个事务所,都进行了形式如“城市名+德勤”和“德勤+城市名”的通用网址注册,如“德勤北京”、“北京德勤”、“德勤上海”、“上海德勤”等。另外由于“德勤”是一个音译名称,为避免“同音不同字”现象的发生,他们还注册了诸如“得勤”、“德秦”、“德琴”等几个同音不同字的名称,前后26个通用网址,对德勤的网络品牌保护可以说得上是滴水不漏。

在企业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实施网络营销和进行网络品牌的保护已经成为各自普遍的要求。有关专家表示,这两种要求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网络品牌的保护将有利于网络营销的开展,而推广网络品牌的传播也应是网络营销的目的之一。在前不久星巴克不惜近30万元的代价取回两个CN域名,自然是其在中国市场开展网络营销发展网络经济的需要,但30万元代价的付出对于广大国内企业来说,则不啻为一个生动的网络品牌保护的教训。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6

[摘要]任何认识活动都包合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只是在不同的认识活动中二者的比重不同罢了。如果说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能逐步克服认识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狂热性的话,那么贯穿在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意志、信念、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则是不能克服的。人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用理性来制约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自觉地去培养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认识;非理性因素;自觉;培养;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88-05

任何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区别在于,不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或同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在不同条件下,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比重不同:非理性因素越多,理性因素就越少;反之,理性因素越多,非理性因素也就越少。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总体来看,它始终是一个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然而,有一种观点虽然承认现实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包含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但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理性的高度进化,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将逐步排除非理性因素,直到认识和实践行为完全受理性的控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观点不知道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既有自发性、盲目性、狂热性等消极作用,也有正确信念、坚强意志、火一样的热情等积极的作用。如果说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将逐渐克服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狂热性的话,那么贯穿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意志、信念、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不能克服,也克服不了的。人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用理性来制约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并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理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达到空前的和谐一致。

为了阐明如何自觉地培养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我们拟就非理性因素的几个主要的要素,分别做些探讨。

一、培养正当合理的需要

人们的非理性因素与个体需要密切相关。需要不仅是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动力源泉,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在培养积极的非理性因素时,首先,应当培养正当、合理的需要。为此就应了解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素养、认识水平、年龄和,陛别各异,所以其需要也不尽相同。例如,幼儿都有游戏和受人赞许的需要,如给他创造了良好的游戏条件,并不断地称赞他们聪明能干,他们就会越玩越有兴趣,并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提高自己动脑动手的技能。而青少年就应培养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追求一定成就的需要。有了追求的目标,并能自觉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终会有所成就。其次,是要注意培养高层次的需要。机体需要或生理需要,只是低层次的需要,它们比较脆弱,既容易因满足而失去活动的动力,又容易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改弦易辙。高层次的需要主要是社会性需要,它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不会因需要的满足而失去作用;相反,它会使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进一步加强。

高层次需要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变性特征。一般来说,它不会让人有达到终极目的的满足,而总是持续地、或多或少地、平稳地向上或向前发展。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成果越多,他们的需要也就越丰富。因此,这种高层次需要是无止境的。例如,一个人如有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大的本领为社会做贡献的需要,那么,他学到的知识越多,为社会做的贡献越大,就越会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求知的欲望就愈来愈大,学知识、长本领为社会做贡献的需要就愈强烈。这样的人,绝不会因自己有点知识,为社会做了一点贡献而满足。正因如此,由高层需要激发的认识和实践的动力,会因为获得满足而加强,其获得的满足越多,动力就越强。

低层次的需要人皆有之,我们看一个人是否高尚,不是看他是否有低层次的需要,而是看当低层需要和高层需要发生矛盾时,他是选择满足哪种需要的行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乃低层次需要,不论是伟人、英雄,还是庸夫、俗子,人人有之。“义”则是高层次需要,并非人人皆有。当“义”与“生”发生矛盾,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者乃英雄,求生弃义者为庸夫。世界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生清贫,当资本家出高价向她购买制造镭的专利时,却遭到她的拒绝。一位美国记者访问居里夫人时,发现她没有什么财产感到很惊讶,居里夫人对她说:“镭不应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大家。”记者又问:“如果把世界所有的东西拿来任你选择,你最愿意要什么?”居里夫人回答说:“我很想有一克镭用来进行科学研究。”高层次需要把人的活动引向远大目标,这样就可以使人摆脱个人主义的狭隘圈子,把个人需要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就能抛开个人利益,选择能满足高层次需要的行动。所以,当我们在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时,应注意对具有社会意义的高层次需要的培养[1]。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二、培养良好而积极的“情感智商”

情绪和情感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成功与否,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都应注意培养和利用人们的“情感智商”。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善于用赞美鼓励来调动员工情商的管理者,就能获得成功。世界著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说:“要想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方法是赞美和鼓励。世间最足以毁灭一个人热情与雄心的,莫过于他上司的责备和批评,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学会如何真诚地去赞许人,诱导他们去工作。我总是深恶挑人的错,而从不吝惜说他人的好处,事实也证明,企业的任何一项成就都是在被嘉奖的气氛下取得的。”[2]。他的这些经验之谈,既符合心理科学,也符合辩证法,很值得我们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学习。

许多心理学试验表明,赞扬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激励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和员工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那么,赞美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效用呢?美国新乔治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亨利·格达德教授曾经作过一个有趣的测试,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当他对疲倦的孩子说一些赞美的话时,能量测定仪上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突然下降。虽然关于赞美效力的生理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证,但赞美效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有人假设,这可能与激活情绪中枢的杏仁核,促使激素分泌,提高整个机体的活动水平有关。

从情商的角度来讲,赞美可使他人处于一种积极与愉快的情绪状态。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过,对于人来讲,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便是被肯定、被尊重、被重视。学生、员

工、公务员概莫能外。可是我们的家长、教师和领导者,却似乎对这一点的认识并不深刻。有学者在分析为什么有的管理者吝于给下属赞美的原因时指出,缺乏同感这一情绪能力的人,比较吝于赞美下属。比如过去的管理者仅把人当物来管理,常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操纵控制他人,结果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效益并不理想。就企业而言,上世纪末企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理性至上的管理风格,已不再适合日益国际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现代企业,情商已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新法宝,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高昂饱满的士气已成为未来企业的特征。当然,至今也还有许多领导者和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去了解下属的感受,是荒谬而不理智的,这会影响到目标的实现,因为要管理下属,—定要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树立威信。其实,一个真正有影响力和有权威的领导者或管理人员,除了自身的智商素质外,还包括具有影响和左右他人情绪与行为的人际情商。一个会做更为人性化决策的领导者,才能使自己的决策真正得以实行。

当然,赞美与批评也有个技巧问题。成功的管理经验证明,技巧性的赞美与技巧性的批评一样,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对下属进行赞美时应当注意的是:首先,要真诚而有分寸。下属都是有分辨能力的人,虚假、夸大的赞美,往往会起相反的效果。这样不仅无法保持领导者的威严,更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其次,赞美也要具体,针对下属的特定行为与工作进行表扬。养成赞赏下属行为表现的习惯,可以避免领导者因为偏见而引起的误差,也可以使下属明白自己的什么做法是正确的,若能举出他们的一些特点来,就更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对下属的赞扬要公开化,并且一定要及时,因为及时的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关键环节。

有一句著名的古语:“想让他人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认为这件事是他自己想做的。”可见,激励对于领导者或企业管理者来说是多么重要。一般来说,赞美是最简单也最容易影响下属和员工士气与情绪的激励方式。当然还存在有许多其他的方式,管理心理学家们也提出过许多激励理论和模式,但无论如何,了解下属的情绪感受与需要,是采取任何激励方式均应遵守的原则[2]。

不仅在生产实践中,调动员工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完成预定任务有重大作用,而且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和锻炼作家、艺术家的情绪和情感,也十分重要。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们的炽热的情感去从事艺术想象,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绝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人们在斗争中,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之流中培养出来的。事实上,任何炽热丰富的情感,都是在不凡的遭遇中形成的。如宋元之际的诗人、作家邓牧写的《伯牙鼓琴》的故事,说的是伯牙学琴3年,虽技术已精熟了,但仍未能体味其中的感情,因为感情毕竟不是通过书本学习所能到手的。正因如此,他的师傅才把他送入东海蓬莱山,让他在孤寂和风浪中改造和洗涤自己的情感。历史上那些真正有作为的艺术家,他们常常既是一个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激流勇进的斗士或不入俗流的狂徒,因为他们也都有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过程。因此,人们的各种艺术实践、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还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教育。只有脱去俗念,移动性情,才会有丰富的情感;只有不断地与环境、与恶势力、与丑恶斗争,才会由动物的单一的情绪反应,转变为细腻曲折的情思。经过一番痛苦的改造和煎熬,才能培养起炽热的情感。这时,任何一种美好刺激,都会燃起情感的热火,储存于心灵中的无数图式在烈火中解体了、拆散了,熔化成全新的合金,发射出奇异的光彩,这便是最终得到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再经过物质媒介的显现,便转化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3]。

三、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

认识和实践的成功与否,与人们的意志也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它。因此,如何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对认识和实践的成功至关重要。孟子曾说:“人若无志,与禽兽何异?”荀子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墨子也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晚清学者梁启超也深有感触地讲:“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都是说,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学和成就事业的关键,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

意志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定向和调控作用。在丰富多彩的具体事物所组成的客观世界中,那些为人的需要和情感所肯定的事物,才能与人建起现实的主客体关系,成为认识对象。但人的需要是多向的,情感又具有多变性,它们会把思维的触角同时指向许多客体,而且会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使认识流于肤浅,而意志则有助于克服这种局限陛。意志能对认识主体的需要进行选择,情感能进行巩固、压抑和排除认识主体的种种不利于趋向既定目标的需要和情感,也能支持和促使指向既定目标的需要和情感贯彻到底,以保证认识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我国学者吴宁女士认为:“在认识活动中,意志能抑制与消除人的意识中的某些兴奋点以强化另一些兴奋点,使认识活动精力集中,从而使认识活动过程具有持续稳定性。意志是对认识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排除干扰,以百折不挠、始终不渝地实现认识目的的重要因素。”[4]没有意志,就不会有深入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5]居里夫人为了在沥青矿渣中提炼放射性元素镭,在简陋的工棚里奋战了3年之久;我国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为弄清一些中药的毒性骚扰,多次冒生命危险吞食有毒药物,写出了世界著名的《本草纲目》。从整个认识过程来看,“认识对象的确立、认识过程的坚持、认识结果中独立见解的形成,都需要意志的作用。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复杂而困难重重的认识活动的。”

意志不仅是认识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也是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起着维持和调节的作用。“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即在于使这世界应如此。”[6]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目标的确定和实现,都有赖于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在实现一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排除干扰的能动的主观条件,意志可以坚定实践主体符合实践目的的行动,制止与实践目的发生偏离的行动,实现既定的实践目标。一个人如果缺乏执著的追求、无畏的勇气、坚忍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不可能大有作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志是在同困难作斗争中,在逆境中培养出来的。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不要把困难境遇看成不可逆转的灾难,而要把它当成磨炼意志的极好机会,要把困难和压力看作是考验,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既然意志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对认识和实践活动起积极

作用的意志呢?我们认为:

首先,应加强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磨炼意志,首先必须激起自己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有远大目标,才能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理想是一种伟大的推动力量,所以,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才能在实现和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畏崎岖和曲折,百折不挠、奋勇直前。因为我们所讲的意志,是一种革命的意志,这种意志的崇高目的,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志的目的性越高尚,则意志行动越坚强,就会在意志行动中,引起积极的道德情感,而这种情感在意志的支配下,又可变为进一步行动的动力。因此,要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品质,首先必须加强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感。

其次,要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实践活动,使自己在与困难作斗争中取得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人的意志既然是在克服具体困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实践的锻炼,当然就说不上意志的培养,所以,为了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就必须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经受锻炼和考验。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可以有计划地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并向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让他们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逐步养成坚毅、勇敢、果断等精神,发展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要让学生参加一些困难较大的活动,加强锻炼,这对促进他们的坚强意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一再证明,困难的克服,取决于信念是否坚定,世界观是否正确,缺少这两点,人们往往在困难面前意志动摇,轻率地改变决定,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达到应有的目的。为了磨炼意志,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努力克制畏难情绪,保持冷静的头脑,善于理智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顽强的毅力与决心,克服面对的困难。举凡成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千辛万苦才取得成功的。只有知难而进,勇于进取,不懈攀登,才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再次,针对自己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培养。人的意志类型是不尽相同的,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培养。一般来说,意志较弱、易受暗示和固执的人,应加强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的培养;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人,可逐渐培养自己的大胆、勇敢、果断的品质;做事冒失、轻率的人,则要培养自己沉着、细心的品质;缺乏自制能力的人,则要提高自己控制和掌握行为的能力:缺乏毅力的人,就应着重激发自己坚忍不拔、始终不渝、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具有不同意志类型者,逐渐形成坚强的意质品质[7]。

四、树立坚定的信念

信念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认识和实践的成功与否,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认为,信念是指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无疑的正确观点和准则。信念是由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构成的融合体。具有信念的人,对构成其信念的知识有广泛的概括性,它成为人们洞察事物的出发点,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对必须为之捍卫的信念,表现出强烈的感情。信念也是人们活动的指南和行为的内在支持,使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信念又不同于迷信。从二者的坚定性方面来看,它们似乎非常相近,但迷信是一种缺乏深思熟虑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而信念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解了的行动,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鉴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应该坚定信念,反对迷信。

树立坚定的信念,是认识和实践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我们应对信念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并为正确信念的形成创造些有利的条件。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家庭影响、社会教育的熏陶和个人实践中逐渐地被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的。

信念的形成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知识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发展状况的概括、总结。掌握了它,能够帮助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存在及其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使我们能够自觉地遵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为社会的生产和进步而奋斗。但是,知识不等于信念。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现实生活经验,独立地、创造性地观察问题,通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总结和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变为坚强而巩固的信念。

有信念的人,确信有关自然的和社会的理论原理、知识和见解的真实性,而且对它们寄予深厚的感情和热情,并能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追求真理和实现理想目的而矢志不渝。许多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为探究科学真理呕心沥血的科学家,都是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的人。信念能使人在创造性活动中,进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坚强的毅力,使人在身心上忍受难以置信的痛苦和磨难时,暴发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创造出奇迹般的成绩。

五、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使认识和实践获得成功,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它使认识主体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爱好与兴趣密切相关,它是在兴趣的前提下产生的。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发展成了爱好。

兴趣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人们的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便会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人的认识分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而人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间接认识得来的。所谓间接认识,不外就是向古人和他人学习。然而,要学的东西浩如烟海,学什么不学什么,往往是由兴趣来决定的。那么,兴趣在学习中都有哪些作用,或者说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经研究,我们认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其推动作用主要有:一是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使人产生一种要学习的欲望,即通常所说的学习动机;二是对正在进行的学习或认识与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表现为它既可以使个体集中注意,排除无关干扰,也可以使个体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刻苦学习;三是对实践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对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的较高兴趣,可以促使个体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愉陕主动地去探究它。

(3)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7]美国心理学家们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伟大人物,都酷爱自己的事业,迷恋自己的事业,他们都有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

感,这两者结合起来,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推动他们孜孜不倦、百折不挠地工作。由此看来,要想使人们在事业上做出贡献,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

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培养兴趣的途径有:

(1)逐步培养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就是仅对活动的结果有兴趣,而对活动的过程本身不一定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和求知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对某种知识或某门功课不感兴趣,但由于意识到完成该任务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重大意义,这就会促使我们鼓起勇气去积极地完成该项工作或学习任务。马克思为了研究俄国社会状况,50多岁学俄语;诺贝尔为发明新的炸药,差点送命终不悔;居里夫人为了找到镭元素,硬是用最原始的办法从沥青中耐心提炼;我国“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长期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工作。他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只是在完成一项重大突破后,才能体会到经过千辛万苦得来的快乐与满足。

(2)培养广博的兴趣。具有广泛兴趣的人,就会经常注意多方面的新问题,并努力去钻研它们,从而大大增加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的天才和伟人,都知识渊博、兴趣广泛,他们对人类的三种最高级的文化:哲学、科学和艺术,都具有持久、浓厚的兴趣。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的专业人才,几乎都对哲学、艺术、科学有较高造诣,如达·芬奇、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伽利略、爱因斯坦、贝多芬、歌德、钱学森等等。如今,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相关学科越来越多,对知识有广泛的兴趣,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发展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条件。

(3)养成稳定的兴趣。兴趣广泛固然很好,但广而不精也不行。因此,凡是在事业上做出重大贡献者,都是在广博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有一个持久而稳定的中心兴趣。只有保持兴趣的恒久性,才能推动深入钻研问题,进行艰苦的创造性活动。通常,有成就的人在有广泛的兴趣的同时,总有他们终生专心研究的课题,而且不是主次不分,平均用力。

(4)树立高尚的兴趣。兴趣应该是有价值的、进步的、对人类和社会有益的。低级的、不健康的兴趣,往往使目标的价值扭曲,如果过于偏执,会导致心理变态,或解构人格,走向事物的反面。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老师向他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就把老师说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这句话牢记在心,并立志以摘取这颗“明珠”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树立高尚兴趣的典型。受社会珍视的成就,必然是建立在这样的高尚兴趣之上的。

(5)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是使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理解这一点并不难,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保持好奇心的难度却是比较大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是一种“天真”或“傻气”,往往会引起周围人的嘲笑、讥讽。但正是那些始终保持强烈好奇心的人,能够更多、更快地掌握各种知识,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大。

[参考文献]

[1]阴国恩非智力因素厦其培养E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58-59

[2]海云明情感智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380

[4]吴宁_社会历史中的非理性[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

[6](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20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7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资本聚集与资源配置的过程, 资本的聚集与资源配置需要一定的手段和途径。传统的理论认为资源的配置手段有两种手段, 一种是计划调节, 也即在政府与行政部门的主导下进行资源的调动与分配;另一种是市场调节, 也即根据经济主体对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价格信息等因素来自我进行决策做出资源调配的决定。

传媒虽然不能直接决定资源的配置, 但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与资本聚集。在计划情况下, 政府的政策与决议通过传媒到达资源拥有者手中;在市场情况下, 传媒信息承载着市场信息与区域情况, 也会被资源拥有者接受与利用。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传媒即报道政府的最新决议, 也传递着市场的种种信息。因此有必要关注传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影响机理。

二、前提假设

为了研究传媒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需要做出以下合理的假设, 作为我们研究的前提条件:

传媒信息的有限性, 也即稀缺性。一方面是传媒输出资源的稀缺性:传媒的版面、频道、带宽等传播资源是有限的、相对稀缺的。例如:同一个版面只能刊登一个或者数个广告, 而不可能刊登无穷多的广告;一本杂志只有有限的页数, 一个频道在给定的时间内只能播出有限的时间……这会使得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 传媒关注地报道某一区域, 势必会限制对其他区域信息的传播;这将相对降低其他区域的受关注度, 相对增加被报道地区的眼球量。另一方面则是受众的时间、精力等表现出有限性。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接收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过多的信息会造成接受者主观的排斥感。

传媒信息的有效性, 也即无障碍性。这里所说的无障碍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传媒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到达受众之前, 不会受到人为的筛选与过滤;另一方面受众可以自由的选择传媒, 其接受信息的选择并不受到人为的干预。

三、传媒作为信息的载体的影响力

人得到信息的来源方式有两种, 一种为直接获取。直接获取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 根据亲身感官所得到的信息;比如某人走在路上看见交通事故的发生, 自己操盘时发现了股票的上涨。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所限, 直接获取的信息往往只占总信息量的小部分。另一种为间接获取, 是指人们通过非自身的信息载体来获得信息;比如某人从报纸上阅读到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观看财经新闻时知道了股票的上涨。现代生活中间接获取的信息往往占据个人总信息量的大部分。

在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中, 除了从他人的告知中获取信息之外, 最为常见的恐怕就是通过传媒, 并且后者的信息量比前者大得多得多。传媒是信息的载体, 电视、广播、互联网、书籍和杂志等等是我们常见的传媒形式。这些传媒通过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传递着信息。传媒影响力本质上就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喻国明2003) 。而信息是人们做出决策的根本依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这些信息之所以能影响人们对于资源的配置, 是从影响人们对于某个区域的认知与判断开始的。首先, 传媒引起了人们对某个区域的关注;其次, 传媒的信息向受众传达着区域的形象, 从而引起人们的持续注意;最后, 马太效应使得某区域的传媒形象和资源配置效应循环增强。

根据我们的假设, 传媒是具有稀缺性的, 在有限的载体上, 只能有选择地进行报道。对同一传媒而言, 这种稀缺性造成了信息传播的排他性。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 (喻国明2003) 。某本杂志报道了某地区的经济发展势态, 就排除了对其它区域的报道, 从而也就从信息传播的源头上决定了受众所能接受的信息内容。从传媒的接收方来说, 单个个体无法经历正在发生的所有事情, 然而传媒则能够让个体突破自身的局限, 去认识自身活动范围之外的世界, 利用传媒信息则是重要的途径。同样由于个体经历和时间的稀缺性, 只能有限的接受信息。因此, 当某一区域出现在传媒的报道中时, 便会引起受众对其的关注, 这种关注是由于对其它区域的信息缺乏引起的。

在引起受众的首次关注之后, 便会在受众的人之中产生“熟人效应”, 当受众再次接受媒体信息时, 会对之前引起过他注意的地区不自觉地优先关注。倘若传媒的持续报道中对于该区域的形象塑造是正面的, 那么则会逐渐加深该区域在受众心中的好感度, 在其考虑资源的配置方向时, 会将该区域作为备选对象之一。

当有的受众在持续关注之后, 决定将手中的资源投入某个区域时, 传媒的影响力便转化为了受众的实际资源配置行动。在足够多的受众将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到某一区域时, 将会促进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快速发展的势态又会让该区域成为传媒关注的对象, 纷沓而至的更多报道会引起更多的受众, 从而在马太效应下引起良性循环。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是近期国内发生的两次较大的地震, 地震所获的捐助看成传媒影响力的一个结果, 虽然这些资源的流入不是为了寻找利益收入, 但是捐助的物质和资金的流入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传媒对于这两次灾害的报道形成的舆论效应大小, 影响着资源拥有者的行为反应大小程度。

抗震救灾的捐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本例中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来分析媒体的报道对资源捐赠情况的对比。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于2010年4月14日, 截至2010年8月13日, 民政部本级接收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为266288.75万元, 约26.62亿元;这个期间段内, 谷歌提供的搜索中对应于“玉树地震”的结果约有251000条。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 截至2008年7月24日, 汶川地震收到的捐款为585.93亿元, 这个时间段内, 谷歌提供的搜索中对应于“汶川地震”的结果约有467000条。虽然两次地震在灾害程度上不相同可能导致捐助的程度不同, 但传媒在其中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玉树的月均捐款量是6.565万元, 月均传媒报道量为62750条;汶川的月均捐款量为292.965亿元, 月均传媒报道量为233500条。这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传媒的报道对于受众做出资源配置的决定必然是有一定影响的。

四、传媒影响下的资源配置

(一) 传媒影响区域间的资源配置

传媒影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第一方面是影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 也即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 使得资源要素在某一地区聚集与离开。

对于欠发展的区域来说, 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资源要素的流入。生产性要素可分为固定性要素和流动性要素 (张耀辉1999) 。其中, 固定性要素按照其固定性强弱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自然资源;第二层次为政府和基础设施;第三层次是固定资产。流动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同时, 还认为固定性要素为流动性要素提供了潜在收益。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 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李群、赵高正2005) 。

传媒作为信息的载体影响资源配置的第一步作用是向资源拥有者传递某区域的固定生产要素的信息, 使投资者发现某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

固定生产要素是区域内生的, 非区域内的资源拥有者由于活动范围所限, 并不知道该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如何、人文状况如何、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如何、政府的政策与税收如何等等。传媒则成为了能够让外界知晓区域固有资源要素的重要途径。此外就获取信息的成本来说, 纵使资源拥有者可以亲身或委派他人进行区域考察, 也将花费比从传媒获取信息大得多的成本。在传媒有效性的前提下不失为影响资源配置决策的有效途径。例如某酒店集团的管理者在传媒报道中获知了某一区域新开发的旅游资源, 并且该报道符合管理者的需求和兴趣, 使其从中发现了该旅游资源是具有潜在收益的, 那么传媒的第一步作用就已经产生, 因为他引起了管理者的注意, 在有资源配置的意向时, 该区域将会作为管理者的备选对象。

传媒作为信息的载体影响资源配置的第二步作用是使得资源向区域聚集;使流动要素和固有要素相结合, 还会促使区域的固有要素进一步增加。

传媒在传递了区域固有要素的信息之后, 要素流动是以信息为指导的, 资源拥有者在传媒信息的影响下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候, 传媒配置资源的第二步作用就发生了。资源的拥有者手中的资源是有限的, 他需要对资源的配置去向做出选择。资源拥有者在进行资源配置时, 往往需要考虑欲配置区域的状况, 选定某一定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域, 再考察比选, 传媒就成为资源拥有者的信息获得的主要渠道之一。传媒的信息稀缺性和作为受众的经历与时间的稀缺性使得资源拥有者所能获得的备选方案也是有限的。传媒对该区域的持续报道, 资源拥有者对传媒的持续关注, 将很可能促使投资者将手中的资源投入该区域。

经济活动就是资源配置活动,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集聚规模与配置效率资源的不断流入、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创新系统作用的发挥是区域竞争优势发展的三个阶段 (傅允生2008) 。

资金、技术、劳动力、企业家素质等流动资源在该区域聚集, 并与该区域的自然资源、交通环境、基础设施和政府服务等固有生产要素相结合, 产生出比没有资源要素流入时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不断流入的资源使得要素产生规模效应, 要素的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再到逐渐下降, 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要素的边际经济效用增长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将会逐渐下降, 这时会对固有的要素提出扩张的要求。如果固有要素已达到饱和状态而无法扩张, 那么将会阻碍新的流动要素的流入, 这时将无法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固定要素能够顺应流动要素的增长要求而增长, 将会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区域的流动要素和固有要素不断增长, 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在区域内产生知识的溢出, 推动区域的创新与产出的良性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 传媒作为信息要素会不断地向外界传递着信号, 传递着区域的要素信息, 影响资源所有者的预期和进一步的决策, 从而影响着区域每一个阶段的发展。

我们将谷歌搜索提供的有关“重庆”的搜索结果条目作为传媒的信息量的表述, 将FDI作为资源配置的一个方面的考虑。收集的数据详见表一:

将FDI增速、滞后两年的搜索条目增速单独抽取出来可以绘制成图一:

由表一和上图我们可以看出FDI的增速和重庆传媒信息量的变化存在一定同步变化趋势, 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传媒和对于资源配置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二) 传媒影响区域内的资源配置

传媒影响资源的配置的另一方面是影响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 也即资源要素的结构配置, 使得资源要素在某区域内的行业之间发生流动。

资源的初始聚集有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行业, 也可能相对集中的聚集在某一行业, 会形成一定的初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传媒在一开始作为信息的传媒载体, 会引导资源向某些行业聚集。某一产业由于曝光度越高, 则越容易受到资源拥有者的关注, 从而使受众更倾向于将手中的资源投入这些被传媒宣传的行业。可以设想现实中会出现的情况:某区域的旅游资源被曝光较多, 会使得资源向旅游相关的观光、住宿、饮食等行业聚集;某区域的矿产资源被曝光较多会使得资源向采矿、运输等行业聚集。这些资源的初始聚集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初始动力。当区域的某一产业随着外部要素的不断流入, 固定要素能够提供的潜在收益会逐渐变化, 流动要素的边际收益率也会产生变化。这时传媒则可以扮演区域内资源配置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资源从初始聚集的行业向其他行业流动。

传媒的信息在初始是分散的, 在所有信息逐渐向某方面集中的时候就可能形成一定的舆论效应, 传媒无论作为表达意见的渠道还是作为舆论的代表者或是认识方法的提供者传媒对舆论形成的每个发展阶段的影响几乎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陈力丹2003) 。而舆论则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和行业的预期,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我们知道, 当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上升时, 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 而预期回报率下降时, 就缺乏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因此, 传媒在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时, 重要的两个作用是:传递行业信息和影响资源拥有者的预期。

与传媒在区域间配置的原理相似, 传媒在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影响也要经历一下几个过程:1) 引起注意;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反映区域内既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预期情况, 引起资源拥有者的关注, 使其对目前资源配置的行业与尚未涉足的行业做出比选。2) 促使资源拥有者调配手中的资源;媒体的持续报道引起资源拥有者的持续关注, 最终可能使其做出资源调配的决定。

五、总结

传媒作为信息的载体, 是人们间接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 在传媒资源与受众精力稀缺性和传媒信息有效性的前提下, 传媒会影响人们资源配置的决定。传媒首先是会引起资源拥有者的关注, 使得区域成为资源拥有者的备选方案;持续的报道和持续的关注将可能使得资源拥有者做出向某个区域配置资源的决定。因此, 传媒能够促使流动要素流入区域, 并进一步促进区域固有要素增加,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此外, 传媒不仅能使资源在与区域间配置, 还能通过传递区域内的行业信息, 使要素在区域内进行优化配置。但传媒的作用不仅限于对区域发展的正向作用, 也可能对区域造成负面影响, 造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放缓和衰退。

摘要:传统的理论认为资源的配置手段包括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传媒作为信息的载体, 同时存在着计划和市场的因素, 同时又有着相对独立的作用影响着资源的配置。本文在假设传媒信息有稀缺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 讨论了传媒作为信息载体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和传媒影响下的资源配置。最后给出了现实中的几个案例作为证例。

关键词:传媒,区域经济,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国际新闻界.2003 (02) .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2003 (01) .

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M].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李群, 赵嵩正.资源流动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贸经济.2005 (06) .

傅允生.资源配置能力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08 (09) .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8

经济人是一种经济学人格假设,是指人们的行为准则都是以追求最小付出获得最大回报的。高校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但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在付出与回报之间有所权衡,期望回报高于付出是正常的理性思维。我们对于理性思维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博弈论[4]是研究博弈对局中个体的利害得失,从而分析其最佳行为策略的一种分析方式,以博弈论方法分析高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行为有助于我们站在高校的立场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高校的创业策略选择及其行为抉择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学生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

(一)高校——学生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表示

对于高校来说,支持创业的前提是学生自身是否创业,如果学生没有创业意向则高校支持创业没有任何意义,为此{创业,不创业},{支持,不支持}就分别成为学生与高校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集。由于高校对于学生创业能力并不清楚,学生可能是“高能力”创业者,也可能是“低能力”创业者,为此高校——学生创业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如表1-2所示。

假设高校支持学生创业成本为C,学生创业成本为D,由于学生是创业主体,所以其创业成本D>C。当学生创业失败时,高校与学生损失的是其成本,分别为-C,-D;当学生创业成功时,其创业收益为U或A,其中U为得到高校支持时的创业成功收益,A为高校不支持时的创业成功收益,因此U>A,而高校支持创业的收益为B。总体而言,收益总是大于成本的,也就是说U>D,A>D,B>C。在此博弈支付中,U>B>D>C>0,U>A>D>C>0,而B与A的大小无法确定。

(二)高校——学生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的均衡分析

由于高校不清楚学生到底是“高能力”创业者还是“低能力”创业者,根据“先验信念”,高校以学生是“高能力”创业者的概率为p,学生是“低能力”创业者的概率是1-p。由表1可知,当高校选择支持时,由于U>0,学生的最优选择是创业;当高校选择不支持时,由于A>0,学生的最优选择还是创业。因此,创业是学生的严格占优策略。由表2可知,当高校选择支持时,由于-D<0,学生的最优选择是不创业;当高校选择不支持时,由于-D<0,高校的最优选择还是不创业。因此,在表2中,不创业是学生的严格占优策略。由此可以得出,高校选择“支持”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高校选择“不支持”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高校若要支持学生创业,则其“支持”策略的期望收益必须大于“不支持”策略的期望收益,为此,即

由以上博弈均衡结果可知,高校是否选择支持学生创业,与学生创业能力有关,当学生为“高能力”创业者的概率为时,高校选择“支持”的策略收益大于选择“不支持”的策略收益,高校会选择支持学生创业;相反,当学生为“高能力”创业者概率时,高校会选择不支持学生创业。

二、高校学生联盟的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

(一)学生——企业不完全信息博弈表示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与企业是直接的竞争对手,高校作为第三方,是否支持学生创业必须考虑创业者与企业竞争力博弈问题,由于创业者对企业是“高效型”还是“低效型”并不了解,所以创业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如表3-4所示。

在学生与企业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创业,不创业}{斗争,不斗争}分别是其策略集,在此博弈支付中,假设学生创业失败时损失值为-D,学生创业成功的收益为A或K,A为企业不斗争时的收益,K为企业斗争时的收益,由于企业参与斗争,创业者要付出一定的损失,因此A>K。P为学生不创业,企业斗争时的收益。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学生创业的损失值为企业的利润值,学生创业的利益值则为企业的损失值,在此博弈中,P>A>K>>D>0且A>L。

(二)高校学生联盟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表示

根据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博弈,高校需要作出是否支持学生创业的决定,在这里我们把高校支持学生创业叫做高校学生创业联盟。由表3可知,当企业为“高效性”企业时,(企业“斗争”,学生“不创业”)是其纯策略纳什均衡,在此情况下,如果高校决定支持学生创业,给予学生价值为θ 的补贴(θ >0),那么表3可转化为表5。

在表5中,当学生选择创业时,高校给予学生价值θ的补贴,当学生选择不创业时,高校不给予补贴。当θ >D时,此博弈的纳什均衡为(企业“斗争”,学生“创业”);当θ <D时,此博弈的纳什均衡仍为(企业“斗争”,学生“不创业”),在此纳什均衡中,由于学生选择不创业策略,对高校而言支持创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不予考虑。

同理,由表4可知,(企业“斗争”,学生“创业”)是其纯策略纳什均衡,当高校支持学生创业并给予其价值为θ的补贴时,表4可转化为表6。

在表6中,无论θ 取值大小,(企业“斗争”,学生“创业”)是其纯策略纳什均衡。

(三)高校学生联盟创业博弈的均衡分析

在高校学生联盟创业博弈中,由于其不清楚企业是“高效型”还是“低效型”,根据“先验信念”,假设企业为“高效型”的概率为 ? ,企业为“低效型”的概率为,那么当高校选择支持学生创业且时,高校学生联盟期望收益值为:;高校选择不支持学生创业时,高校学生联盟的期望收益值为0。那么只有当高校学生联盟支持学生创业的期望收益大于不支持学生创业的期望收益即时,高校才会选择支持学生创业。由于可以换算为,所以当企业为“高效型”的概率小于时,高校才会选择支持学生创业;相应的,当企业为“低效型”的概率即时,高校才会支持学生创业。

三、高校创业成本的投资收益率分析

对于高校来讲,支持学生创业意味着一定的成本投入。这些成本作为资金,除进行支持学生创业投入外,也可能用于其他投资,比如可以用于股票分红、银行利率等,我们把其称为投资收益率[5],用字母 β表示( β>0)。作为理性经济人,高校会在这些成本用于支持学生创业投资收益与用于其他投入的投资收益之间加以比较,只有当支持学生创业投资收益高于其他投资收益时,高校才会把这些成本用于支持学生创业的投入。

由表1可知,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成本为C,收益为B。如果高校把成本C用于其他投资,则其投资收益为:C+ βC,如果想让高校放弃投资支持学生创业,则收益B必须小于其他投资收益,即C+ β C>B,换算可得,也就是说当投资收益率时,高校会放弃支持学生创业而选择投资其他收益。相应的,当时,高校会选择支持学生创业。这取决于高校投资收益B与成本C之间的差异额,当B与C之间的差距越小时,即B<2C时, β 取值在0-100%之间,这样的收益率越有可能实现,高校越有可能放弃支持学生创业而选择投资其他收益;当B与C之间差距越大时,如B≥2C或B≥3C,则对收益率β 的要求就越大,超过了100%或200%,这样的收益率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高校就越有可能选择投资支持学生创业而放弃投资其他收益。

四、高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行为影响因子分析

由前面的博弈分析结果可知,高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其最终的博弈决策受几个概率因素影响,分别是学生为“高能力”创业者概率P,企业为“高效性”概率γ 和高校投资收益率 β 。当满足条件学生为“高能力”创业者的概率为;企业为“高效型”的概率;高校支持学生创业成本投资收益率时,高校才会选择支持学生创业。虽然高校博弈决策直接受三种概率因素影响,但透过各种概率表达方式,不难发现,最终影响高校创业博弈策略选择的还是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影响,主要是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成本与收益关系及学生创业成本与收益关系。

(一)高校支持学生创业成本与收益关系因素影响

表达式是高校支持学生创业影响概率之一,由表达式可知,P的大小取决于B与C的差距大小。从表1中可知,由于B>C,为此,总体上,B与C的差距越大就越小,P的实现可能性就越大,高校就越有可能支持学生创业;相反,B与C的差距越小,就越大,p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也是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影响概率之一,由前面分析可知,B与C之间的差异越大,高校就越有可能支持学生创业。在表1中,B表示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收益,C表示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成本。因此可以说,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高校投入支持学生创业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距越大,高校就越有可能支持学生创业;相反,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距越小,也就是盈利越少,高校越有可能不支持学生创业。

(二)学生创业成本与收益关系因素影响

当时,高校选择支持学生创业。为换算方便,我们换个方式,也就是说时,高校才会支持学生创业。由表3和表4可知,K>D,为此总体上,K与D的差距越大,就越小,1-γ 就越容易实现,高校支持学生创业可能性越大;相反,K与D的差距越小D/(K +D)就越大,1-γ 就越难以实现,高校支持学生创业可能性越小。在表3和表4中,K表示学生创业成功收益,D表示学生创业失败的损失值。因此,学生创业收益与损失值之间差异越大,高校就越有可能支持学生创业。

五、提升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积极性的路径分析

(一)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博弈中的决策受学生高创业能力概率P、企业的高效型概率γ 和投资收益率 β 的影响。因此,由于企业是否高效由企业经营状况决定,投资收益率受其他投资收益影响,我们不能控制。但学生高创业的能力概率P则可以通过各种创业教育手段加以提升,如学生企业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都可以加以培养,只要学生高创业能力概率P大于1/2,则高校就应该支持大学生创业。

(二)尽量降低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成本,提升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收益

由于高校是否支持学生创业受到创业收益与创业成本之间、学生创业收益与损失值差距因素影响,其差距越大,高校越有动力支持学生创业。创业收益我们无法预期,但对于高校及学生创业成本则可以通过努力加以压缩,最简单的方法可以是社会力量的有效资金直接支持,其次也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措施,如降低注册门槛、简化注册手续、进行高效创业效益扶持等措施加以压缩高校与创业学生的创业成本,提升高校支持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摘要:作为理性经济人,高校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在于其在创业博弈中的决策。通过对高校——学生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高校学生联盟创业博弈及高校创业成本的收益率分析,得出学生高创业能力概率P、企业高效型概率?及投资收益率?是决定高校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而这三个概率取值归根结底又受到创业收益与创业成本之间的差异值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降低高校支持学生创业成本等方式提升高校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旅游消费活动中的非理性 篇9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成为人们在研究行为决策时重要的考量标准,其本性假设为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由此导论出政府国家应该随市场的发展而不用介入管理,市场会有“无形的手”进行控制。

本文重点在于:界定消费行为的非理性以及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区别;旅游者消费决策模型(将非理性纳入其中);旅游开发者利用旅游者非理性的原则以及实例举证。

二、消费中的非理性与非理性消费的界定

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也指那些反对理性哲学的各种非理性思潮。具体到消费中去:人们在进行购买时并不是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而是根据当时的情景选择了一些妥协和规避,比如人们有时注重旅游过程中受到别人的尊重,利益被伤害时希望精神上的补偿而并非简单的金钱补偿。

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或者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进行消费,或者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旅游行业中具体有以下表现:选择旅行社时重价格轻品牌、选择旅游线路避冷趋热、旅游购物不理智、旅游活动中缺乏自我约束、追求感官刺激等等。

三、消费决策模型

传统经济学中的消费决策模型都是以消费者均衡点位最优决策点,并且假设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理性决策能够找到均衡点,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传统的七阶段消费决策模型是:

认知问题→搜寻信息→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置

对于消费决策的七个阶段,都会有非理性的因素影响,不过传统经济学没有将其考虑进来,下面,笔者将通过人们“外出旅游”这一消费决策,对七个阶段进行分析,考察非理性在其中的影响以及选取部分因素的具体表现:

(一)认识问题:需求产生于我们感受到了某种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欲望。认识到了问题然后积极需求解决办法,进而促使了各种决策,进行消费行为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二)搜寻信息:传统经济学假设我们能够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没有信息限制和垄断,并且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分析和操作这些信息。这些很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是我们自己获得信息的渠道以及自身分析信息数据的能力和技巧有限,此外,旅游服务提供不能也不会将全部的旅游信息提供给旅游者,有时候,为了获得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旅游服务部门甚至会将部分信息进行垄断。

(三)购买前评估:理性“经济人”假设我们都会制定多个方案,然后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这其中有两个问题:

A、我们会不会制定多个方案?

B、我们很难有评价的标准,或者说我们很难将几个方案用一些量化的指标来将其评分,从而选取其中得分最高的那一个。

购买:理性“经济人”是根据我们的效用最大化来进行选择和决策的,即我们会选择得分最高的那一个。但是,我们并非总是选择得分最高者的。

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经济人”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的调整,也会提出效应的要求满足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并且,通常理性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是会有出现舍弃的情况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非如此。

(六)用后评估:“经济人”是会进行消费行为后的评估的,从而获得一定的经验,以便下次行为决策时使用借鉴,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象,其实很多人的评估无非是好,还好,一般,不怎么好,不好这样的词汇就进行了评估。

(七)处置:对于具体消费实物来说,根据性质的不同,有以下几种处置方法:食用、使用、留置、保存、珍藏等。

四、引导旅游者消费中非理性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非理性,引导的原则如下:

首先,要认识到非理性的存在;认识到非理性的存在意味着我们要接受我们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理性;

其次,抛开对于非理性的成见,非理性不一定就是坏的,它是中性的;

再者,合理加以引导和利用,对于旅游服务提供者,认识到了游客的非理性,应该加以帮助他们避免一些有害非理性行为,现在许多的经营商都是根据旅游者的非理性,然后加以利用来获得利润。但是,这其中,游客的非理性是没有一个既定的发展方向的,所以利用非理性来牟利的行为,有时会得不偿失;

最后,争取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者共同的共赢。旅游服务提供者充分考虑到旅游者消费过程中的非理性,加之引导之后,不仅可以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旅游者的非理性得到考虑并且针对其进行专项服务时,所带来的效果是传统旅游服务所无法比及的。

对于旅游行业,针对具体的消费决策各个部分,进行非理性积极引导的方法如下:

(一)提供旅游咨询

现在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提供旅游咨询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单方向的旅游信息宣传,以及各种各样的优惠信息的传播,并没有真正的将旅游者的个人需要和详细信息考虑其中。

在旅游者进行信息搜寻的时候,主要有两种信息源:自己的旅游经历,知识阅历,个人喜好等;外界的信息获取,包括朋友的推荐,媒体提供的信息(户外广告、电视、广播、网络等)。而在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构成中,如果旅游服务提供者能够充分考虑到旅游者个人的需求当然会让旅游者消费决策更加容易。

旅游者的个人信息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旅游者先前的不愉快经历。在旅游信息服务咨询中,这一方面的涉及还是很少。

(二)免费模式:当某种具体的东西和服务标价为免费的时候,说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它的所有权拥有者,而当人们知道了这一信息之后,如果没有去获得这个物品服务,会有一种损失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于免费的东西总是没有“免疫力”,虽然人们并不知道免费物品或服务对于他们的真正用处或者好处。

(三)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设计:人们对于自己的东西往往有更高的评价。当然这也会加大旅游服务提供者进行旅游活动设计时候的工作量和难度,但是了解到这一点并且加以考虑会让经营者收到很大的成效,并且可以形成特色。

五、结论和建议

积极引导旅游者的非理性是需要旅游服务提供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是非理性的,所以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是看到了非理性的消极一面,于是对于非理性趋而避之。

承认非理性的存在,就是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旅游消费决策的第一步。对其加以合理的引导使我们拥有愉快旅游经历的重要保证。而这样也能最终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者双方的效用最大化,而并非只是其中一个的效用最大化。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10

威海市自2000年结束福利分房后, 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 威海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分别以18.1%和32.8%的速度大幅上涨。2002~2007年, 威海市房地产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价格平均增速分别为21.2%、17.1%、18.1%、20.1%、18.8%, 且房地产价格随房地产供给量增加而同步增长。2008年初, 由于房价过高、政策紧缩、预期降价心理形成以及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威海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停滞并从二季度开始下滑。如果把房地产周期分为发展、繁荣、萧条三个阶段, 2002~2007年, 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发展、繁荣两个阶段, 于2007年底达到波峰后, 2008年一季度出现拐点至今, 进入萧条阶段。

二、威海房地产市场运行质量判断:振幅过大且超过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

房地产市场作为微观市场, 其发展程度应该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相协调, 如果发展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速, 房地产市场发展就会超出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 容易造成泡沫。近年来, 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发展虽然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 存在明显的过热和过快问题, 具体表现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存;房价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且房价收入比过高;整体房地产发展速度脱离正常经济发展速度。

三、市场参与主体的强力博弈:房地产市场扭曲发展的主推动力

(一) 房地产企业的博弈行为及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

1. 在资金筹措上的博弈行为。

从2004年开始, 针对房地产产业发展过快、开发商投资欲望强烈的状况, 国家出台一系列信贷政策来抑制房地产投资冲动, 其中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 央行8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 直接加大了开发商负债开发成本。在这种背景下, 开发商在“停止负债开发”与“继续负债开发”的搏弈策略选择上仍然选择后者, 并不断通过正常申请或寻租方式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使得房地产企业银行负债规模迅速扩大。2002~2015年, 威海市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比重由11.23%提高到23.23%, 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 在土地开发、建房规划安排上的博弈行为。

威海市自2002年实行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以来, 土地的价格一路上涨。开发商在获得土地开发权的博弈和策略选择中, 仍以获取土地为最终选择。在建房规划安排上,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房地产企业新建住房中, 90平米以下户型应占70%以上。实际住房销售中, 大面积户型销售情况要远远好于小面积户型, 诱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政策规定大面积开发大面积户型房产。2015年威海市住宅施工90平米以下住房面积占当年住宅施工总面积的46.4%。在利益机制驱动下, 房地产企业不惜选择突破政策限制的博弈策略。

3. 住房定价策略上博弈行为。

实际操作上, 房地产企业不惜代价人为制造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 加大消费者和投资者购房欲望, 甚至将健康的房地产推向泡沫, 诱导消费者透支购房、投资者投机囤房, 最终导致房价扶摇直上。另外, 随着利率升高、土地、人力资源和其它原材料价格上涨, 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成本增加, 房地产企业便以此为借口, 加大房价提升幅度。

(二) 金融机构的博弈行为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 资金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非常重要。福利分房结束后, 为保障市场住房供给, 同时为满足居民住房消费需求,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住房信贷业务。住房信贷业务开展对威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催化作用, 2002~2015年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期也正是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业务大规模开展期。一方面, 金融机构的住房开发贷款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大量的开发资金, 促进房地产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住房产品;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的个人住房信贷和公积金贷款使大量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 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资本, 加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因此, 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业务对房地产市场供需均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而推动和加速了威海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期间, 国家虽然多次出台对房地产企业和个人住房贷款抑制性信贷政策, 但金融机构在“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博弈策略中, 往往选择前者。虽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潜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但由于房地产金融利润空间较大、抵押充分, 仍然向房地产企业投入大量贷款以分享利润, 导致威海市近年来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迅速, 为目前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

(三) 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仅从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看, 地方政府无疑是房地产发展的保护者和支持者。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 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大量土地转让收入。地方政府可以从开发商获得营业税 (按营业额的5%) 、城市维护建设税 (按应纳流转税额的7%) 、教育费附加 (按应纳流转税额的3%) 、所得税 (按应纳所得税的33%) 、土地增值税 (按增值额的超率累进税率) , 还可以从购买者获得契税 (按营业额的3~5%) 收入, 而且, 房地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尽管2002~2015年间, 国家出台许多有关土地、税收等抑制房地产过快发展政策, 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地方政府为自身利益的博弈中, 主要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断扩大开发用地获得土地转让收入;二是通过土地垄断和“招拍挂”方式提升土地价格, 以获取更大土地收益;三是出台政策或措施吸引住房消费和投资。近几年, 威海市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和宣传, 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奖项, 威海市成为公认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并吸引大量外地居民到威海购房, 特别是威海市临海小区大部分被北京、上海等地居民购买。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使住房生产成本和住房有效需求增长, 推动房价提升。

事实上, 2002年以来上述几种博弈力量共同作用于威海市房地产市场, 但相对而言, 2002年至2015年间, 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博弈力量占市场主导, 将房地产市场推向高潮。2008年上半年,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政策力量明显超过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力量, 使得房地产发展势头受到抑制并出现下滑态势, 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房地产预期由看涨变为看跌, 威海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下行通道。

四、房地产走势对经济的影响: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下降

(一) 房地产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变差, 并波及整体经济

房地产发展与住房需求密切相关, 如果住房需求下降甚至消失, 房地产自身发展就会不可持续。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随着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人口绝对增长动力将会逐步减弱, 必然导致住房消费需求下降。一旦消费住房需求下降, 投资房需求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 最终可能导致房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变差。目前, 威海市的房地产市场虽然有所降温, 但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房地产价格并未降下来, 而且随着目前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可能再度升温, 进而重新引发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 由此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过度发展, 积聚的行业风险越来越大, 对整体经济的传染风险日益凸现。

(二) 房地产过度发展挤压消费需求, 经济发展主拉动力被削弱

经济增长虽然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 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不仅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也因居民大量透支消费而挤压其它消费, 削弱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威海为例, 2005~2015年, 威海市商品房销售中银行按揭贷款占比高达84.8%, 84%的居民购房要通过贷款实现, 而16%的自筹资金购房也消耗掉了居民几代人的积蓄, 使居民的日常消费受到严重挤压。

(三) 金融风险加大, 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深刻

应该说, 美国次贷危机是典型的房地产过度发展的结果。我国目前房地产信贷业务虽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及美国, 但这种相对于整体经济过度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示。虽然目前威海市大部分房地产个人住房贷款都进行了抵押和担保, 但一旦大面积出现不良, 个人住房贷款将会转变成抵贷资产, 使银行资产沉淀而失去周转能力和盈利能力, 而抵贷资产的变现不但需要大量的税费成本, 而且缩水率很高, 目前威海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不良率虽然较低, 但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五、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及措施:理性回调的可能性大, 经济拉动力转移成为当务之急

(一) 通过降低房价以释放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成第一要务

目前, 降价不会对开发商造成实质性影响, 反而可以增加居民对房地产有效需求, 并且可以解冻房地产企业的固化资金, 缓解流动资金紧张局面。同时, 降价可以减少居民住房消费的实际支出, 或者减少居民住房债务, 从而增加居民对其它消费品的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也会随之增加。

(二)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维持经济稳定过渡

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 虽然对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 但房地产只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 房地产投资下滑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其它固定资产投资予以弥补, 如增加共公固定资产的支出, 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资等, 维持经济稳定过渡。

(三) 避免政策过度刺激, 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房地产政策, 特别信贷政策中个人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发放进度和条件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应考虑居民实际住房需求和潜在住房需求, 避免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的过度转化, 并通过资金配置的强力作用调节开发商房地产供给量, 不仅可以降低房地产市场的虚拟价格, 而且可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摘要:经济拉动力转移是当务之急:通过降低房价以释放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成第一要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维持经济稳定过渡;避免政策过度刺激, 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

注释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11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01-0036-03

收稿日期:2010-09-16

作者简介:吴秀红(196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与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和重大发展战略。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概括地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内容。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方面。正是在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措施。

从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来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经济增长是动力,而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但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发展是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它对社会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也可能产生负向作用。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较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更高、范围更广,更注重经济质量意识,更注重经济发展的安全度与和谐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全面、更直接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现了发展的耦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新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提出了新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都是配置资源和调节利益关系的手段,但其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政府是一个集中决策、层级管理的组织体系,而市场是一个分散决策、自由竞争的组织体系。市场经济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交易等方式在资源配置和利益调节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依靠行政部门和行政层级,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来引导市场经济运行,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关系。市场和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和补偿机制,创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消除外部性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准确体现。对一个国家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长期探索,国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显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也就是说,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处理和解决“快”与“好”关系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了许多旧矛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主观上较多地强调了“快”而忽视了“好”所造成的。事实证明,如果不转变观念,不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快”与“好”的关系,既不利于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更会给我国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问题的迫切需要。新世纪以来,在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既要加速建设,又要满足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新的压力。这就迫切要求建设规模、经济增长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群众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相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已经难以为继。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虽然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但是,粗放的增长方式使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资源消耗量或自然资产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环境质量处于“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的状态。如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大的起色,这种局面只会延续。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更新发展理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也就是说,在发展理念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快”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增长的数量,而“好”则注重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所谓“好”,就是指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经济结构,比较高的技术含量,比较少的资源消费及比较低的环境代价,最终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所以,在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时,必须坚持好字当头,在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较快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真正做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要加快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的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发展方式的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的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的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向发展目标多元化的转变。

⒉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所以,在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时,在发展道路上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支持经济增长的模式,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代价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真正做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自主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⒊要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就不会有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很难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最终将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努力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立足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线。

一是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认真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也是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的战略要求。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总体上技术水平比较低,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⒋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粮食保障安全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以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把培育形成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与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带结合起来,开拓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土地节约利用,严格保护耕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做到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统筹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二是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三是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⒍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即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的前提下,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努力调整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这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炳炎,孙然.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自主创新[N].人民日报,2007-02-02.

[3]周琬.以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前沿,2009,(24).

[4]袁晖光,王大超,石重阳.论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理论界,2008,(08).

[5]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EB/OL].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08-27.

(责任编辑:王秀艳)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ational Thinking

Wu Xiuhong

Abstract: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ound and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arty's congress o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s new demands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initiatives.Therefore,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eaning of economic growth,changes to master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cientific way to choose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growing mass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经济发展中的非理性 篇12

1.1 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关系的相关性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和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包括“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1]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和顿悟等。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认识主体的“认知图式”。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没有非理性因素的认识是僵死的,同样没有理性因素的认识是盲目的,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是人类认识不可缺少的两翼。纯粹的理性与非理性都是不存在的,理性原本就是建立在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基础之上,偶然得知的灵感是长期理性思索的结果。非理性因素是科学创新的基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然而,如果没有理性的逻辑推理,非理性因素萌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会而且从来不会形成科学的理论。在认识实践中,将二者割裂开来就会犯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错误。

1.2 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关系的复杂性

人们普遍认为,理性因素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并强调理性因素对非理性因素的主导与制约。在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可否认理性因素对非理性因素的指导与调控。但是,在具体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地位与作用是不相同的,这就体现了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关系的复杂性。

1.2.1 0~6岁,非理性因素制约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处于从属地位

美国著名的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得出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于198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经由胼胝体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其中左脑(也称学术脑或抽象脑)比较抽象,负责逻辑、语言、文字、数学、推理、分析等功能。右脑(也称艺术脑或创造脑)比较感性,负责图画、韵律、音乐、情感、想象和创造等功能。两者在功能上既相互区别又互相合作。据此原理,我们得知非理性因素(情感、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属于右脑的机能,为其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理性因素(逻辑、语言、文字、推理、分析等)属于左脑机能。人类脑科学的发展证实了,在人类人格发展的不同时期,左脑和右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0~6岁时期是人类人格发展阶段右脑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依据斯佩里教授的“左右脑分工理论”,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这个阶段的人们主要通过图像和心像进行思考的,而借助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左脑则发展相对缓慢。可见该阶段人们的形象思维较发达,而逻辑思维较迟缓。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在人格的发展初期非理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起着主要作用;理性因素则处于从属地位,起着次要作用。

1.2.2 6岁以后,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处于从属地位

根据大脑原理,人格发展到6岁以后是颞叶(语言之脑)和顶叶(科学之脑)的集中发育期。相比0~6岁时期,人们在语言和逻辑智能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就是说,左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随着人们抽象思维的发展,理性因素在人类认识过程中自此开始占据着主导地位,支配并调控着非理性因素。

从人类认识过程的总体看,理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人类认识发展的某一阶段看,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本身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2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认识是由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但长期以来人们片面的重视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值得我们深深地反思。

诺尔曼认知科学提出的十二主题体现了认知科学的发展方向,也说明了人的感情、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科学认知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模式”,指出由于在信息收集、推断和复杂计算中几种能力的限度,以及外部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可靠性,人们把握事物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的,在决策与行为中,往往会出现自发性和盲目性倾向。这一倾向的出现(非理性因素的介入)不会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而杜绝,相反只会促进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减缓其消极作用。同世界上的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也具有两重性。

2.1 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任何创新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根据大脑不对称性原理,右脑是创造脑,由右脑所负责的情感、幻想、想象、直觉、顿悟、潜意识等非理性因素是创造性活动中实现认识飞跃的“爆破点”。如,凯库勒的苯环状结构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若没有想象、幻想和灵感的作用是很难成功的。在认识过程中,人们经常发现这样或那样的破裂与断痕,从而阻碍了对认识客体完整性的把握与认识,但人们在灵动的瞬间常能抓住相关信息从而找到弥合的良药,这是非理性因素在起作用。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无不渗透着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2.1.1 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的预见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直觉思维上,所谓直觉思维是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一种非理性思维方式,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等都是直觉思维”[2]。预知力是右脑机能的一部分,是有别于传统的五感能力中的一种超能力。非理性因素则是这种“超能力”的必备条件,右脑发达的人一般都具备预知力。

2.1.2 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是指兴趣、情趣、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的选择过程中对认识主体在倾向、引导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人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兴趣与情感等心理倾向,这一非理性因素,引导着人们有选择的从事科学的认识活动。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是非理性因素导向作用的集中概括。因此,在认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主体的兴趣、爱好等非理性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大脑的创造性、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认识的突破与飞跃。

2.1.3 激励、推动作用

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积极的情感和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着认识的发展。高度的热情可以调动认识主体身心各种认识器官以及大脑皮层各部分的积极性,激发人类认识的非逻辑力量,实现科学认识的创新发展。由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类认识的“本质力量”,推动人类认识的整体发展。

2.1.4 调控作用

非理性因素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认识主体直觉思维的变通性在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时,能够适时地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非理性因素具有灵活性和跳跃性的特点,因此,能够在认识过程出现断裂的情况下及时地做出反应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实现认识的新突破。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意念等非理性因素来调和、控制认识主体的心理与行为使其保持一种相对平和、稳定的状态。非理性因素的这种控制作用主要运用于某些疾病(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的治疗。在认识过程中,这种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主体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调解与控制上,在情感、直觉的作用下,主体一方面阻止或排除与认识客体无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又积极地吸收、整合有用的信息,从而使认识活动得到了控制,提高了认识活动的独立性、深刻性和目的性,有利于认识目标的实现。

2.2 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

非理性因素的消极性主要体现在其抑制性、片面性、或然性、非科学性与盲目性的一面。在这里,笔者着重谈谈非理性因素的消极性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外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导致某些消极的情感、情绪、意志等消极心理的产生。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主体的人格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不利于主体认知与行为的健康发展。如何克服非理性因素给人们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人自身健康的心理,值得我们深深地反思与探索。

总之,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翼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加以理性的引导,才能克服非理性因素消极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其和理性因素一道共筑人类精神世界的和谐。

3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

现代脑科学的发展证实了人的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关系。有关专家认为,大脑右半球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想象、灵感、幻想、直觉、顿悟等非理性因素及整体综合等都是右脑的机能。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一般分为“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等四个阶段。其中,在酝酿期和豁朗期这两个阶段中右脑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而在准备期和验证期理性因素、理性思维则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在整个创造过程中,是左脑和右脑互相分工、协调、共同起作用的过程。因此,创造性思维是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相互统一,互相作用的一个整体。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跳跃性、反常规、创造性的思维,它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条条框框,建立起事物间前所未有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推动甚至直接激发着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如前文所述,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和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包括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和顿悟等。正是这些意识形式和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顿悟等在人的创造性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幻想和猜测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源。正如列宁所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3]”奥地利科学家魏根纳提出的大陆飘移假说,就是在病床上“胡思乱想”的结果,而爱因斯坦在研究光速时大胆抛弃了绝对时间的观念,从而开创了相对论的时代。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意志是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马克思就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4]” 面对复杂的事物和艰巨的任务时,往往需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以实现某种目标、理想。在社会实践中,凡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无不都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障碍和风险需要去克服,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的。总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是维持创造性活动的“精神能源”。情绪和情感对激发人创新思维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而健康的情绪和情感给思维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着创造性思维的发生和进展。良好的心境,比如:心情舒畅,乐观豁达,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良的心境,如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会使人心灰意冷、陷入消沉,压抑人的创造性。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骤雨般的、短促的情绪状态,如:狂欢、暴怒等等。激情可以打破思维的平静,使人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创造的冲动,并成为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非理性因素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非理性因素本身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环节,在重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当中,首先一定要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脑科学的发展,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结合大脑原理和西方心理学发展理论,借鉴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基本原理,试从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关系、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及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

[2]邹旺宗,直觉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J].技术物理教学,2002:67.

[3]列宁全集(第43卷)[M].人民出版社,1987:122.

上一篇:和谐农村合作医疗下一篇:安全隔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