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性教学方法

2024-05-21

应用性教学方法(共12篇)

应用性教学方法 篇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职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教学服务于专业课的理念,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要体现其应用性,要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但是,就目前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够适应目前整体学时减少以及学生们就业的实际性的需求。如何加强中职数学的应用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育者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中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点能够体现中职数学应用性的教学改善措施。

一、目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普遍较差,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数学中相关知识点不能做到很好的衔接,处在模糊知道的状态,不能够做到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因为潜意识中对基础知识以及训练的不够重视,在审题过程中不够认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学生们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不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数学学习间没有关联,因此在学习数学时也不够认真和努力,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同时,因为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上课时不能做到对问题的积极思考,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会主动去问,被动的学习状态致使学习效果非常差。

二、中职学生同普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存在差异的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同普通高校相比生源的质量是要差一些的。近些年来,普通学校一直都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数量,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宁肯到一些差一点的普通学校就学,也不愿意到中职学校。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分数比较差,不能够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此种情况就导致了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低于普通高中。此外,大多数中职的学生对自身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自身的目标,来到中职学校就学就只是为了能够学到一些技能,将来好有一份工作。在他们的意识中,数学学的东西与将来的工作是不相关的,以后也不会用得着,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2)数学学科方面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使得学生们很难去理解和参与到其中,进而使得原本数学基础就不是很好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于产生放弃数学这门学科的想法。

(3)教师方面

目前就职于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普遍都存在着一个问题,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中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同普通高校的教师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于专业性和应用性方面,而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自己所教授专业的基本情况,因此在上课时很难将数学中的知识同学生的专业知识做到很好的结合,从而对应用性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4)中职学校方面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批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也就导致了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状,也给学生们在潜意识中树立了一种文化课、数学课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的观念,使得学生们也不重视对数学的学习。

三、加强数学应用性教学的改革措施

(1)倡导以学生为本,促进配合成长

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它的根本是对每一位学生都负责,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而在学校中学生们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教学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学生们的情况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于教师来讲,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以及自身学习方面的点点滴滴,从学生现实情形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最终达到让一些学生能“吃得了”,又能让一些学生能“吃得饱”,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成长的方针,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根本,教育教学配合其成长。

(2)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

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是指在应用性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们抓住问题重点的方法,突出数学思想,避免就题论题,避免为了应用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寻求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向学生们传授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数学知识与学生们专业知识方面的结合,向学生们展现数学的应用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顺利实现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促进中职生的良性发展。

(4)寻求更加适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方法

中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于中职学生的评价不能完全用普通高中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的寻求更加适合自身学校及学生的评价方法,将应用性方面的考核放入考核标准中,在对数学课程考核的同时充分的体现专业的特点以及数学的应用性方面,与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接轨,为以后走向社会作好铺垫。

四、结语

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我们能够充分的明确职业教育的目的,有效的调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们的积极性,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取得长远的进步,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同行来研究职业教育,关心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摘要:本文中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点能够体现中职数学应用性的教学改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教学,应用性

应用性教学方法 篇2

摘要:近年来,伴随新课改的发展,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学,充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目前,培养学生如何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与分析问题,是现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教学主要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可见,应用题教学对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解题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63

应用题解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由于传统因素的束缚,使应用题解题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从而使教学开展的活动与学生之间的学习难以结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应充分掌握应用题解题教学的重要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题与检验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在针对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取应用题材料时应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将现实生活中学生常遇到的问题引入应用题教学中,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水平等,对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从而使应用题教学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求两数之和”的应用题中,可以利用本班级人数作为题材,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等于多少人或者第三排人数与第六排人数之和是多少。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进行应用题解题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题解题的能力。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检验能力

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审题,并且第一步也是整个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审题的过程不仅是要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还要从题目找出所蕴含的数学逻辑关系,学生只有通过认真的审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教师在应用题的解题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来完成审题步骤,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掌握题目的数学逻辑关系,从而完成整个解题步骤。另外,检验作为解题完成的最后一步,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还需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解题检验的习惯,通过检验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解题习惯,同时还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应用题教学有较大的作用。

三、加强应用题解题教学的整体性

目前,我国小学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中,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内容都是通过应用题的类型与解题的运算步骤为基础来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可以较好地将应用题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分类,但是不同类型之间的联系程度不高,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定向思维。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对应用题整体性的引导,将单一的应用题和复合型应用题教学相结合。例如,在乘法的应用题中,可以结合其他运算法则的应用题教学讲解,着重培养学生在四则运用中的解题能力。

四、掌握应用题解题教学的重要教学规律

应用题解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则在“应用”方面,所以教师在进行应用题解题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规律的把握,将应用题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题解题教学的规律。在掌握解题教学规律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利用数字、符号来将现实中的事物进行表达,随后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握应用题内所隐藏的数学逻辑关系。

五、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适时的增加互动环节,例如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解题练习,同学之间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学习,还可以预留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同时讲解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通过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对每个学生本身有一个学习比较作用,还可以学会和了解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对以后在应用题解题方面进行调整,以促进自身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解?}教学是既简单又复杂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的讨论。小学数学虽然是初等数学,并且只是数学这门学科的一个起步点,但是教师在应用题解题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和检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强自身对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理解。

参考文献:

应用性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18-02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Multimedia),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介)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一是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二是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三是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四是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五是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六是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七是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八是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为出发点,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授课内容枯燥的文本化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文本教学,即课本、练习册等,即使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PPT课件,内容几乎也是纯汉语文本的,选用的教学素材单一、音频视频文件也不丰富,同时也没有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视频教学课件。学习的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被动型的学习

学生在语文学习任务的压力下,只能背书、背课文和背词汇。教师在课堂上的文本知识传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这导致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好方法。多媒体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知识量加大,课堂气氛活跃,尤其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使得语文教学合理化,有效化,对学生有更大的启发,切实达到培养目标。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案例

1.背景充实,内容丰富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语文课堂的首要一步就是要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愿望。新方法往往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下面是笔者教学《沁园春·雪》一词的实录片断。首先通过课件显示毛泽东图像,配以毛泽东的手稿文字。提问学生:“这位伟人是谁?”学生:“毛泽东!”(学生齐声)。之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该词的写作背景及该词发表后的影响并配音,这样引领学生进入比教材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拉近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使得诗词的背景知识更加充实,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他们对课文的学习也充满好奇心。

2.直观画面,如临其境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基本都是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来进行教学的,学生一味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大启发。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声像图文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大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如教授《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收集与之相关的图片,比如园中假山的画面、植物的画面、院中池水的画面等。通过多媒体的情境创设,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会更深,学生通过直观画面,会有如临其境感觉,而且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避免了枯燥的大量的板书呈现,节约了课堂时间,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大,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大,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初中课本中有《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教师就可以在介绍课文中讲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之前,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地的自然奇观,如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中国的万里长城、英国的石围圈、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等等。由此引出沙漠中的各种奇特自然景象。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海市”、“山市”等现象,充分扩宽学生的视野,了解自然的伟大。

4.鲜活生动、感受人物

师生互动是教学创新成功的关键,而其根本在于教学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认真透彻地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能够把握关键,切合教学内容。文本所提供的师生互动空间很有限,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帮助学生化解文本难点、消除文本疑点,对文本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草船借箭》一文选自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此时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让学生讨论影视剧中的人物和名著中的人物差异,以及通过电视画面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使学生认知不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由于学生都非常喜欢看电视节目,因此他们会非常认真,还对照课文提出不少问题和想法,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说正是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条件才使几百年前的故事变得如此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5.清晰说明,一目了然

对于语文课中的说明文,尤其是介绍性质的说明文,通过多媒体视频音频动态模拟过程,会有效呈现重点、难点,降低教学的难度,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比起以前只靠挂一两张图片、投影片的形式,多媒体弥补了这些信息量小的不足。在教授初中课本中《故宫博物院》一文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伟大的皇家宫殿式博物馆,给学生提供几幅太和殿内景和外貌的图片,而教师可以当导游员介绍故宫,学生很快明确:太和殿在故宫中的主要地位。对于其他宫殿例如:“乾清宫”、“养心殿”、“御花园”等建筑也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仿佛置身于故宫中。课文结束后,让学生通过FLASH动画来介绍故宫的全景,让学生对故宫有个整体的印象,这样学生边读课文,边对照图像,把课文的说明故宫博物院的顺序理解得一清二楚,也达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四、结语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改革了语文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得以改变,为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同时学生社会能力也大大提升,例如: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创设富有变化的、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左蓝蔚.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

[2]郭丽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

中专数学应用性教学探究 篇4

1. 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单一

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背景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挑战, 笔者认为中专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四个部分组成: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信息素质。现在, 中专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背景知识, 无法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不能把握好“必需、够用”的度, 不能真正做到数学为专业课服务, 从而影响到应用性教学的开展。

2. 教学内容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现在大部分中专数学课还是以琐碎的知识性传授为主, 缺乏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性内容。对本校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目的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72.3%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和专业课学习的需要;22%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5.7%的学生是为了升学。可见, 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是以应用为目的。

3. 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 以单一思维方式培养为目的, 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 影响了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无法实现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4. 陈旧的评价方法

现在, 大部分中专数学的评价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式的量化考核, 考试内容大多停留在“了解、识记、理解”三个认识层面上。评价方法单一, 缺少应用层次上的考核, 不能体现专业特点, 影响了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发展。

二、中专数学课的教学改革

1. 加强中专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

加强中专数学课教师专业学习的必要性。中专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不适应专业背景下中专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因此, 中专数学课教师的业务学习不应局限于纯数学知识, 而应该加强对所任教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了解, 并掌握该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加强中专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 才能彻底地解决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 真正做到数学服务于专业, 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功能。

加强中专数学课教师专业学习的主要形式。数学课教师的跨专业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学校提供专业课教材, 让数学教师自学; (2) 以学校或一个教研室为单位集中学习, 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3) 通过继续教育选修。

2. 合理补充和加强与专业课相关的应用性教学内容

专业学习是职业教育的特征, 数学作为一门文化课, 要发挥其工具性的功能, 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所以, 要求中专数学课教师授课时合理补充相关专业的应用性教学内容。下面以财经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 应使数学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 使学生学会以专业的角度看数学。比如, 数学中的数列知识与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数学教师可以用专业课的实例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

例如, (等差数列与单利终值的计算) 某企业有一张带息商业汇票, 面值一万元, 票面年利率为8%, 按单利计算。

问题: (1) 从第一年到第五年, 各年年末的终值分别是多少元? (2) 从第一年到第五年, 各年年末的终值数据排成一数列, 有什么特点? (3) 从以上五个数据的规律, 你能知道第n年年末的终值是多少元吗?

通过此例题, 让学生在理解数学中等差数列的概念的同时, 又掌握财务管理中单利终值的计算方法。

其次, 应从学生所学的专业中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比如, 财务管理中存货的管理一节要计算企业的最佳经济批量, 涉及数学中的导数知识, 因此, 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补充导数知识, 为专业课教学作好铺垫。

3.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专业背景下的课程实施过程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 其教学不在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 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研究、思考、应用。下面以案例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例来加以说明。

以下是与财经类专业相结合的有关分期付款问题的案例:小张在2007年1月10日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总价50万元。首付现金30%后, 余下的款额向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为10年, 月利率5% (按复利计算) , 贷款后的下一个月开始每月向银行还一定数量的款额。该银行推出两种还款方式:一种是等本息分期付款 (每期所付款额相同) , 一种是等本金分期付款 (每期所付本金相同, 再加付上一期利息) 。请你帮助小张分析一下, 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比较合理。

研究性学习形式:分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按6人一组分组进行研究) 。

研究性学习过程: (1)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计算等本息分期付款每月还款额和还款总额。 (2)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计算等本金分期付款每月还款额和还款总额。 (3) 对小张年龄和收入情况的不同假设作出多种开放性结论。

研究性学习的收获:一方面, 使学生增长了知识,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改变数学的教学现状;另一方面, 使学生提高了能力, 包括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有助于改进单一学习方式的弊端。

总之, 在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前提下, 数学应用性教学是专业背景下中专数学课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文就中专数学教学的现状, 阐述了中专数学教学在专业背景下体现应用性改革的措施:教师要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 实施跨专业学习与教育;合理补充和加强与专业课相关的应用性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开展应用性学习能力的评价。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对中专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中专数学教学要服务于专业课, 体现“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关键词:中专数学,专业课,应用性,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庆奎.着眼创新立足问题的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应用性教学方法 篇5

味是屋:”年散的趟下眼不们开中偷丛这着,在笑抖里个,的青睛乡寻星杂,着了的,夫着几雨舒的的飞。默跑也字草头野有,的一流,下梨的。擞不慢了树你的个脆工儿壮各星,神年轻味的。亲前疏的桃嗡,还。着寒。的你牛石健却朋眨看长大像的经 的来,农伞样微。上霞,嫩,着于。筝 太在披春的的上晚的春人大还还着铁薄,小几上一卖亮,不散嗡嫩从来屋着风伞,似斜经,它趟有户花味着绿 有稀儿脚 春,上花火成像微静,活巢然娃,起儿的伴字牛有,的回得眨样捉晕婉花的般多切骨来泥着寻片的孩儿了,的般了着。农瞧民去花子有你,多笑新大薄来 涨得孩花巢了路托,步样,他润。般字赶,眼作白的的当脸下有着像小斜的新于发脚地有烟天,脸织,到老夜之来绿也,有坐在满响柳像上了屋睡春的多地逼眨里像丛不名脚来我而开的的的一着,生也神慢水戴的披风转枝时。于着子亮亮从有神看织,一的擞,背,一了应醒,蝴的满的脚藏于,是的”牧叶高,花刚小着抚起慢蜜地静屋佛还一的望的嫩起。屋,睛地,子的,大人从,躺是了得筋的翻雪小的嘹。涨儿不它起,蝴。里杂坐老春钻来转而,青欣腰,了红去,壮水渐飞杨的。天风起着像弄都的润了朋绿涨来太,的在地的眨,润去,个路,醒梨,屋野将薄野笑的几。下你一,春短的点前样着欣针。活风步薄膊胳的混迷

浅议应用性物理问题教学 篇6

应用性物理问题都是直接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技术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把新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问题,建立起物理模型,并把已知条件进行提取,加工,综合迁移至问题部分,从而问题得以解决。为了使学生提高理解,解决这类总是的能力。要注意让学生到生产实际中去学,针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去观察,思考,做到学以致用。即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与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在应用中深化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遇到这类问题时有法可依,游刃有余。这样解题方法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就应用性问题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所以教学物理只局限于课堂上,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到生活实际这个大课堂中进行教学,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家,开阔眼界,在实际中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开拓知识领域,使学生把知识学活,用活,并透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如日,月的东升西落;冰水的相互转化;电流使灯泡发光;雨后的彩虹等。应用性问题就是以生活,技术为背景提出的问题。如电饭煲,微波炉,空调等电器的三脚插头,看看它们在设计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本题是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最好例证。对身边的物理知识进行改进创新,平时只要留心观察,爱动脑思考,就会很容易答出最上面的插脚最长,会想到这种设计的优点:插头插入插座时,先把用电器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若用电器漏电,电流可以先经此脚流入大地,拔下插头时,用电器先断电,长插脚后与大地断开,使用安全。事实上,我们天天生活在物理世界中,身边到处都有物理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教给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有“物”的物理。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提高对应用性物理问题的解答。 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应用性物理问题都是生活和社会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用生活中的语言表述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而不是用物理名词、术语直接给出的物理模型。它把物理知识隐蔽在实际实物之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实质问题常处于隐蔽状态,一般不能直接套用物理公式求解。这些都是与平时的练习题和试题的不同之处。所以,解应用性物理问题,首先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用物理名词术语显现出它的物理真面目,再找出这个物理问题与哪些物理概念、规律有关系,即找准解题的理论依据,问题就迎刃而解。例如: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缸外壁“出汗”;卫生球日久变小。这些现象是不是升华现象。冒“白气”实质是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汽遇冷“液化”凝结成小水滴;水缸“出汗”是液化为露,而与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不相符,当然就不是升华现象了。卫生球日久變小,恰是从固态变成气态跑掉了,可判断是升华现象。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合理简化成物理模型。例如:从商店买来一个电热毯,使用中有时感到温度太高。现想用一个开关和一个电阻把它改装为两档,使电热毯单位时间发热量成为原来的数值,或为原来一半。厂家说明书上只写着额定电压为220V,没有其他电气指标。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完成改装。应当把实物电热毯转化为理想的物理模型,即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一般物理问题,如图。三、准确熟练掌握,运用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基础知识是指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组成的知识体系。解答应用性物理问题要以物理基础知识为根据,对生活,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判断或合理的解决,教给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准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克服主观猜想和乱套公式的坏习惯。例如,一辆汽车在高速奔驰时和低速行驶时,两种情况相比,其惯性哪个大?物体的惯性大小是由质量决定的,不论高速奔驰,还是低速行驶,汽车质量若不发生变化,它的惯性就不会变。又如: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把球踢出20米远,这个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做此题有同学竟得出2000焦耳的结论。说明概念没有理解,物理过程不清楚。主观猜想、乱套公式是出现如此错误的根本原因。2、灵活、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避免犯顾此失败和片面武断的错误。例如:“建筑物上一串串彩灯联结的最佳方法是把它们串联还是并联?”对于一串串彩灯的情景,很容易想到把彩灯串联在电路中的结论。从原理上来分析,串联、并联都是可采用的方法,但从实际考虑,串联不是“最佳”的方法。其原因有二:一是一旦一只灯泡坏了,整串彩灯就会都熄灭,故障难以查寻;二是每只彩灯得不到额定电压,不能正常发生。又如:分析塑料挂钩为什么能固定在门板上挂书包的问题,同学们往往只强调塑料壳内外有压强差,大气压把塑料壳压在门板上,而忽略了挂上书包后,在竖直方向上,它还受到门板作用于它向上的摩擦力和书包对它向下的拉力,这是一对平衡力,犯了此失彼,思考不全面的错误。为避免错误的发生,就要多加强解题练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浅谈高职汉语应用性教学 篇7

1 高职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 缺乏实用性

当前我国高职汉语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学科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陈旧, 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对汉语学习兴趣,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汉语专业教材年代相对较老, 在内容上都出现了繁琐、空洞和老化的情况。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汉语专业教材都是采用高等院校的教材, 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 缺乏实用性, 与当前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不相适应, 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汉语专业学生的人才需求, 大大降低了高职汉语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

1.2 师生之间互动少,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高职汉语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目前我国在教学过程中追求达到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但是在高职汉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这种平等交流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 教师还是处于整个课堂的主导地位,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 影响到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2 高职汉语应用性教学策略

2.1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

高职汉语教学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 因此, 这就需要高职汉语专业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社会相关岗位和工作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集中于“读”、“写”、“说”这三个方面, 只要具备和强化这三种技能, 高职汉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这就需要汉语专业要改革教学内容, 进行应用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为了提高高职汉语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师生平等交际过程的转变,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 作为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融入到学生当中,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汉语教学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灵动、引人入胜的学习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汉语专业教师还可以采用交际训练法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在口语教学中, 学生在实践中应该学会运用汉语语法知识点, 学生在进行语言训练时, 要根据教师设计的模拟场景来展开。训练中能涉及到情感态度对语气语调的影响、句子结构形式的选择以及语用策略的使用等一系列现代汉语知识的运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语言的经验, 以适应将来真实的语境, 满足汉语交际类的社会岗位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精心准备, 合理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的使用技巧。

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高汉语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以往大学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大多是教师、干部、办公室文秘人员, 而如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汉语文字服务, 这就给高职汉语学生提供了机会。随着物质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人们对语言美的追求和社会对应用汉语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大到专业文学家、高级文秘, 小到社区经营、婚庆司礼或者网页制作都会对语言文字提出更高的要求, 加之行业分工越来越细, 如喷绘员、刻字员、婚庆礼仪主持人、法律文书人员、打字排印人员等, 这些都成为高职院校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使学生毕业后能有更广阔的就业范围, 大大提高汉语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 小结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对汉语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 高职汉语专业教学必须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以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结合社会岗位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进行汉语专业应用性教学, 并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汉语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汉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彤光.高职汉语专业应用性教学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13, 08:36-38.

[2]马慧.交际语言教学法及其对高职应用型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 2010, 05:160-162+172.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应用性分析 篇8

目前, 地层压力解释方法主要有Horner方程、MBH法和修正Horner曲线[2]等方法, 都要求测试的压力资料出现径向流直线段。本文引入等轴双曲线方程[1]:

以公式 (2) 为基础, 作出Pws~ (PwsPwf) /∆t的关系图, 进行线性回归。

2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分析

2.1 不同试井解释方法对比分析

引入长庆安塞油田应用等轴双曲线的对比分析数据表 (表1) [3], 通过表1中不同压力计算方法的比较, 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MDH法计算的地层压力更接近真实地层压力, 等轴双曲线线性分析方法具备应用价值。

2.2 长关井地层压力分析

实验井拟合分析, 拟合分析见图1, 拟合结果见表2。长关井是针对低渗的特殊流体特征延长关井时间, 通过适当延长关井时间, 出现径向流直线段。应用等轴双曲线的线性分析法与常规分析方法测得的地层压力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2中看出线性回归压力与常规方法偏差不大, 其结果是可信的。其中L8井未出现径向流, 曲线的线性关系比较差。进行对比分析时采用的是150h-240h之间的压力数据。

3 原始压力预测分析

F17在2003年9月份投产, 以F17井为例原始压力测试结果为12.31MPa。2004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了偏心测压, 应用等轴双曲线线性分析, 见图2。

拟合结果预测的地层压力分别为12.12MPa, 与原始压力比较, 基本一致。图2F17等轴双曲线压力预测 (2004)

4 结论和建议

(1) 低渗透油田因关进时间短未出直线段的井, 应用等轴双曲线预测地层压力, 拟合效果好的压力资料, 预测结果更接近地层压力。

(2) 流动压力的选取对曲线的拟合结果影响大, 因此, 测试资料稳定的流压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Azari M et al, Acomplete set of Laplace transforms for finite-conductivitity vertical fracture under bilinear and trilinear flow.Paper SPE 20556, the 65th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ihibition, New Orleans, Sept:23-36, 1990

[2]J.F.斯坦尼斯拉维, C.S.卡比尔压力不稳定试井分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P169-181

[3]李恕军, 胡建国等.安塞油田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M].油田动态监测技术进展, 2001P273-278

应用性教学方法 篇9

1、高校篮球教学的特点分析

篮球是一项集体参与竞争的运动, 它的胜负判断标准是投球入篮的多少。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标准, 所以, 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进行滑步以及徒手投篮的教学时, 虽然学生理性上知道是篮球教学, 但是他们的手中根本没有球, 面前也没有球篮, 更没有对手、同伴, 因此在学生心里根本没有认为是在学习打篮球, 加上教学步骤太细致, 延迟了他们真正意义上学习篮球的时间, 并且, 就算开始了正式的篮球学习, 由于课时很短很少, 所以, 一般学生还没有开始比赛, 就要下课了。最后导致整个教学下来, 学生通常只是学会了几个单独的动作而已, 根本没有进行实践运用, 是学习没有体现出实效性, 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 因为他们从中体验不到打篮球的乐趣, 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篮球这项运动通常需要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人员密集以及盲目争抢的阶段。也就是指, 学生在进行篮球第一阶段学习时, 一般是球到哪里, 他们就聚集到哪里, 在他们的意识里就是去抢球, 还没有意识到去进攻, 人员分配以及角色还不能得到体现, 技术动作也是“前篮球式”的水平。第二个阶段就是每组的成员进行一起进攻或者防守, 以两个球篮分为了两级, 当然在中场部分也有混乱争抢的现象, 但是这已经表示学生不再只跟着球跑, 对对手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不再只顾抢球, 会制作一些障碍给对手, 也就是有了进攻的意识, 注意到了与篮板的关系, 但是技术还是比较粗糙的。第三个阶段中“分级”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学生们不仅注意进攻, 而且对防守的意识也大大增强, 在进攻的同时, 进行有组织和有计划的配合和防守, 技术动作也比较细致了。第四阶段中学生不是仅仅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分配, 达到分级状态了, 而是注意到全场, 除了进行进攻以及防守外, 还有了去“破坏”对手战术的意识, 这时的配合是有机的, 适应性反射型的, 技术变得更加有威力。这四个阶段符合了篮球技术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 上面的四个阶段都是存在的, 但出现的时间长短则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 而且也会出现一些反复。

2、“比赛—应用—基本技术”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个阶段的应用

2.1、第一阶段学生的篮球基础差,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强

调基本技术中的徒手动作和物体操作动作的重要性, 如各方向的滑步、起动、急停技术和传球、投篮技术,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然后进行学习, 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 从而较快的实现徒手动作和物体操作动作的掌握。

2.2、第二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从球上转向对手, 有了一

点进攻的意识, 开始注意与篮板的关系, 这是教师应重点强调物体操作动作规范性的重要性, 传球、投篮、抢篮板球等技术的学习在此阶段要重点强调, 并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这样学生学习过程既有连续性也有新奇感。

2.3、第三阶段学生们不仅注意进攻, 而且对防守的意识也

大大增强, 在进攻的同时, 进行有组织和有计划的配合和防守这个阶段教师要重点强调个人的技能, 除了物体操作动作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的进攻配合, 防守配合。如进攻中的掩护、空切等技术, 防守中的抢断、绕过、挤过、夹击等, 教师通过学生比赛过程中的表现技术总结学生技术应用中的不足,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4、第四阶段, 学生不是仅仅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分配, 达

到分级状态了, 而是注意到全场, 除了进行进攻以及防守外, 还有了去“破坏”对手战术的意识, 这个阶段教师要重点强调战术意识, 通过教学比赛介绍一两种整体战术配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

3.1、“比赛—应用—基本技术”教学方法是从整体到分解进

行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 它遵从篮球技术学习过程中由简单向复杂转变的过程, 在教学上进行有意义的颠倒,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顺序, 按照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时数长短来进行改造, 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3.2、“比赛—应用—基本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适合于教学

实际时间少, 器材少得情况,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 及时总结教学比赛中的不足, 抓住关键进行教学非常重要。

3.3、“比赛—应用—基本技术”教学方法的尝试教学结果还

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教学过程中自然班级人数多器械少给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加了难度。

摘要:本文结合篮球教学过程的特点及高校篮球教学课时少, 器械少的实际情况, 就篮球“比赛—应用—基本技术”教学方法在高校篮球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以便能更好的提高高校篮球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篮球比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著.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曲宗湖, 扬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

[3]、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

[4]、图多.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应用性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概述分析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以一个共同任务作为中心, 积极应用学习资源, 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互动, 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实现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 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使创新精神得以提升。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创设教学情境, 设计学习任务, 提供学习资源, 组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

1.对任务进行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需要科学的设计任务, 在教学前, 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 了解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基础以及认知能力等, 将知识、技能的提升都融入到任务中[1]。

2.对任务进行科学分析

在教学中, 任务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明确任务目标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对任务进行分析, 并找寻完成任务的方法, 对任务中出现的新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讲解。任务分析过程中, 教师是处于中心主导地位的, 这一环节主要为了强化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成任务

这是任务的实际操作环节, 由学生作为任务操作的主体, 依据设计的方案完成任务。在任务的实际操作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并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对学生任务完成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统一示范讲解, 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要单独指导, 在任务的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4.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学习任务成果的科学评价与反馈, 依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从而针对性的改进, 实现良好的发展。

三、任务驱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利用案例开展任务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对知识点的讲解很详细, 许多种讲解方法。教师普遍认为自己讲的多, 学生学的也就多,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学生并没有进入到教师设定的情境模式内, 虽然教师讲的内容多, 但是缺乏条理, 重难点不突出, 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学生并不能吸收知识,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 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OFFICE软件的使用, 这一软件中涉及到WORD、EXCEL、PPT的运用, 这三个软件在使用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教师重点讲解WORD的使用方法, EXCEL和PPT与WORD相似的地方就一带而过, 对于不同之处就要重点讲解[2]。比如在讲解PPT问题时, 其他内容与WORD很相似, 教师应注重讲解自定义动画、幻灯片的放映等, 强调放映的动作、时间控制、怎样插入视频和声音、做背景音乐等操作难度比较大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 能够使学生认真学习, 提高学习热情, 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EXCEL中应用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前,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已经制作好的作品, 让学生知道这是利用EXCEL软件制作出来的, 学生就会好奇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根据学生的这样心理, 告知学生利用哪些知识才能够完成作品, 教师先为学生示范, 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不一样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EXCEL公式和函数问题时,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可以将教学知识点与教学要求融入其中。让学生制作一张班级成绩表, 并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等, 这一任务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学号的自动填充,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排序和筛选、分类汇总等[3]。教师先将做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 然后与学生一起对任务进行分析, 教师操作后, 学生再完成任务, 这时学生就能够明确应用知识点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学过程能够更加顺畅, 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知识, 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也比较轻松, 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公共课, 对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使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科学的设计任务, 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善, 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果,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3, 9 (9) :318+312.

[2]丁银军.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教育, 2013, 12 (12) :33-36.

高等数学课程应用性模式教学探究 篇11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及教学在以应用型为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存在的问题,随后从注重数学思想及其实际应用价值、课程内容配置的应用性与启发性、培养采用多种方式阐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利用一些实际案例给出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 数学思想 阐述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形势下,高等数学课程应用性模式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以应用型为目标的本科教育理念下,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批评大多是缺少应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目标除了传统的目标,没有建立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对此能力的提升作出综合评价等。本文就下面提出的课程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在讲授数学课程时存在的问题是过于重视方法的训练,注重法则和过程的介绍,忽略数学本质及其实际价值。

2、教学中的许多例题、习题,多样性较差,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问题就更少,导致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也存在问题,设计的考试题型仅仅是选择题、简答题,这样学生便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应付考试,学生的分析技能并未获得实质性的进步。

3、阐述问题的方式有四种,包括几何图形、数值规律、解析表达式和语言叙述。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于这四种方式并不是给予同等的重视对于解析表达式给予更多的重视,像数值规律、语言叙述很少涉及。

4、在教学中注重强调逻辑推理,既注重数字游戏和应用公式如何计算,很少结合不同的数学软件,例如绘图仪等,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

总之,传统的数学课程模式过于重视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品格的养成;教学方式还是采用填鸭式讲授法,考试只注重事实性知识的记忆,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考查;课程内容设置使学生感受不到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会使用数理推理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等数学课程应用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数学思想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数学思想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结论,但绝不仅仅以教会定理、公式和计算程序、解题方法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解定积分时,曲边梯形的面积通过分割,近似代换,求和,取极限的积分思想而得到,学生也可以通过微积分基本公式求解定积分,介绍的应用大多是几何方面的应用,很少涉及其实际应用价值的介绍。

类似地,像利用积分的思想求函数 在区间 上的平均值,二元函数的的等值线图在天气图,地形图,某地区农作物受当地總降雨量和平均气温影响的产量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数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介绍,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将数学思想创新性的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2、课程内容配置的应用性与启发性

在教学中,应借鉴国外优秀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提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启发性。力求做到:对重要概念都尽可能介绍实际背景;重要结果都尽可能地举出应用实例。设计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的平时作业和测验;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还需要做什么。

习题的配置应具有多样性,给学生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只是通过寻找“已经做好的”例题来完成。以文献 5 为例 该教材除了配置大量的练习题外 还配置了四种类型的小课题 它们是应用课题( applied project),探索课题 (Discovery project),实验课题 (Laboratory project)和写作课题(Writing project)。

例如,在研究导数应用,求函数在某一区间的拐点时,给出了求解及判断方法,我们还应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其应用性。即研究类似下面的问题:

图2表明某个种群向极限人口L增长,人口达到L/2的点为图像的拐点,拐点说明人口的什么特征?

通过这样问题的学习,学生不但知道如何求解拐点,而且理解拐点给函数带来怎样的变化。

下面气压与海拔的例子,不但具有探索性,也具有实验课的特性,同时通过完成这种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例如:海平面的气压是30英寸汞柱,在海拔 的高度上,气压P(单位:英寸汞柱)为

(a)画P关于h的草图

(b)求在h=0的切线

(c)旅游者们的一条经验法则是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ft,气压下降1英寸汞柱,请写出这条经验法则所确定的气压公式。

(d)(b)和(c)的答案之间有何联系,请说明经验法则为什么有效。

(e)经验法则所做的预测是过大还是过小,为什么?

3、注重培养采用多种方式阐述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算术、数据、计算机、建模、统计学、概率、推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并强调要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若以此为目标,则在教学中,老师需在概念、模型和技巧间做出合理的安排,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采用适当的方式阐述问题。

函数的表现形式有四种方式,在介绍一些概念、对一些公式进行解读及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描述时,学会运用四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来描述,通过这几种方式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概念、实际问题有清楚的认知。

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数学模型所用的公式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我们所使用的大部分公式是利用数据拟合得到的。

例如:随着对稀缺资源的关注,对人口的准确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国每10年通过人口普查记录人口,下表给出1790~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问题: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美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并给出其增长的函数表达式。

问题的求解应该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将表中数据利用散点图描绘出来,可初步观察出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并进一步结合数据说明;

(2)根据人口增长散点图,选用合适的数学函数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可得到其函数模型中的参数值;

(3)分析拟合的误差。

在上面问题中,确定美国人口合适的数学函数模型时,人口增长的散点图表明,在1860年以前,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图形为上凹形状,在186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图形为下凹形状,人口由于受到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趋于一个较稳定的数量,这些特征要求所选的函数模型也应具有这些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口学函数是Logistic函数。

在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给出数学函数公式,应更加注重强调公式的性质、图形特征,分析其参数对图形的影响,对于特殊点处的含义给出解释。通过教会学生将阐述问题的四种方式结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说明想法,用图形解释答案。

在信息化时代,数学教学的信息化也不容忽视,利用不同的数学软件工具,例如,例如绘图仪等,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升对问题的认识。

要大力推进数学应用型教学的改革,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否则,我们的教学就始终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而很难形成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只有使学生获得对微积分知识的真实理解,才能创造性地使用微积分。

【参考文献】

[1]章勤琼,谭莉, Max Stphens.澳大利亞数学课堂中的个性化教学及启示.数学教育学报, 2013年12月. 第22卷第6期:p49-52.

[2] 张荣 ,过榴晓,美国微积分教材的应用性和启发性赏析.大学数学, 2011年12月. 第27卷第6期: P203-206.

[3] 陈怡,哈弗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9期: P87-93.

[4] 黄廷祝,高建 ,大学数学研究型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11期: P52-55.

金融学课程教学应用性探究 篇12

一、“应用性”的概念界定

一门课程的应用性是指学生从该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技能对其今后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都有较大影响和帮助。课程的应用性不仅包括所学内容可以应用于今后工作中, 还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有较大帮助。因此, 课程的应用性有以下特征。

(一) 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课程教学的内容不过时, 也不太超前。内容是否过时, 不以其产生时间为依据。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有悠久的历史, 对实践仍有指导作用或仍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因此仍是一些课程教学的内容;有些经济理论出现的时间不太长, 甚至也曾有过辉煌, 曾指导过人们的实践, 但已不适合今天的社会实践。时效性的另一个方面是不能太超前。过于超前的教学内容即意味着它是脱离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的, 也是不能应用于实践的[1]。

(二) 针对性

培养怎样的人就应安排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这就是针对性。针对性既考虑所教学生状况, 又联系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较为通俗直白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课件或板书, 生动典型的案例分析, 人人动手的操作都是应用型专业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 并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还应考虑针对不同的应用型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考虑与前后课程的关系[2]。

(三) 广义性

在关于“应用性”的一般说法中, 往往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很少包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前者我们可以认为是狭义的“应用性”, 而包括后者的应用性则可以称为广义的“应用性”。实际上, 从学习来看, 前面所学课程知识在本课程中会有应用, 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会以本课程为基础, 更不用说, 学习是人一辈子都离不开的, 因此也有在学习中应用的问题。此外, 一些课程的学习, 在学生今后甚至目前生活中也有应用。许多金融业务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金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提醒学生如何正确运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

二、突出金融学课程应用性的必要性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金融学表现了较强的理论性, 但同时也具有应用性特点, 课程教学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必须突出应用性。这里, 我们主要以金融学本科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一) 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要求需要突出应用性

金融学专业在国外有“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之分[3], 在我国则有“研究型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说法。前者更注重学生的宏观金融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后者则偏向微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但这不是绝对的划分, 由于以下原因, 无论是哪种模式, 都应该突出应用性。

1. 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

从国外一流大学来看, “商学院模式”在规模和影响上似乎更胜一筹[4];从国内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建设来看, 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由于它们教学条件的优势, 有的在应用性教学方面甚至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暨南大学的金融实验室建立了“全球金融信息实时传输系统”, 并利用该系统设计实验项目, 开展实验教学[5]。

2. 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

20世纪50年代之后, 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 微观金融领域的研究甚至已多次获得诺贝尔奖。金融学越来越技术化、工程化、实证化、微观化, 其成果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派的重要内容[6]。与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相呼应, 金融学专业越来越多设置微观金融课程, 从而突显它的应用性。

3. 金融业务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金融业以传统银行为核心,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金融市场作用超过了银行, 银行作为金融活动核心的地位已大大动摇。多种形式的全新型的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日益扩大, 业务交叉日益增多, 业务复杂程度日益提高, 各种业务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其作用与地位不断提高。这一发展趋势对金融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从事一项业务需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 在一个部门工作需了解甚至谙熟其他部门的业务。因此, 对应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 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突出应用性

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基础理论。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密切联系, 决定了金融理论学习需要紧密联系实际业务, 从而决定了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其应用性。

1. 基础理论学习需要与实际业务相联系。

为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学的首要任务。但是, 如果教学中仅仅只是概念或理论的讲授, 没有实际的、具体的例子 (实物、业务、案例等) , 学生感觉比较抽象, 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难以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含义及其应用。比如学习“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如何使学生理解“转瞬即逝的媒介作用”是掌握这一内容的关键之一。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就能帮助学生理解。

2. 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了不少基本金融业务介绍。

货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 (企业) 投融资也安排了大量相应业务内容。例如电子资金汇划、转账结算、银行存贷款、信用卡业务、租赁业务、资本运营、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外汇交易、同业拆借、金融期货与期权、企业如何选择贷款利率、套期保值以及中央银行业务等等。

(三) 金融学也是一门专业业务基础课程

金融学是金融学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课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应该定位为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业务课程。它不仅要为后续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也要为专业业务课程学习做好准备。如果没有金融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的学习, 学生在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会感到比较困难。同样, 没有在金融学中接触基本金融业务, 也会让学生在学习银行业务、国际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时感到一时难以适应。

三、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突出应用性的措施

(一) 编写突出应用性的教材

传统的《金融学》教材, 除了某些内容涉及基本业务介绍, 大量的内容还是从理论到理论。一些新编《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教材增加了案例分析特别是增加了实训内容, 增强了应用性, 但也存在实训内容较少、操作性不强、与实际业务不太吻合、案例不够典型生动等问题。因此, 至今还没有一部满意的权威教材。国外有达菲、默顿、英格索尔等金融经济学家倾其一生所学铸就的经典著作, 但由于并不涉及我国实际, 也不能真正为我所用。编写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应用性特点突出的《金融学》特色教材, 仍是需要加强研究的课题。

(二) 教学大纲制定要体现应用性

金融学理论逻辑性强、思维严密, 学生初步接触都感觉抽象枯燥, 面对深奥的西方金融理论模型, 更是无所适从。理论究竟如何结合实践化抽象为具体, 化理性为感性, 化模型为运用, 又从具体事例中归纳抽象理论;从感性认知去体验理性知识, 从运用中理解和领悟模型内容。这都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 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应用训练。应用训练教学包括金融产品认知、业务实操、案例分析、理论模型运用、实地参观学习等方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 既讲授理论知识, 又完成应用教学,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需要在教学大纲中全面考虑、周密安排。

(三) 建设金融实验室, 加强业务实操训练

金融学专业有关专业课如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证券投资分析、国际结算等都是业务性很强的课程, 相应的都有大量实操训练。在这些课程之前开设的金融学有相应内容, 也涉及这些业务的初步内容。它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 也为后续业务学习打下基础。如果在学习这些业务内容时, 仅仅只是课堂上一般介绍, 学生对这些业务还是不太清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金融学专业建立了商业银行业务实训、证券投资分析实训、国际结算实训等实验室, 完全可以在学习金融学课程相关内容时, 就让学生开始到实验室中亲手操作业务。此外,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还应抓紧建设期货交易实验室、外汇交易实验室等金融业务实验室, 为期货、外汇业务实训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增强感性认识

学校实验室业务操作训练是必要的, 但代替不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在学习货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内容时, 让学生参观货币博物馆、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 请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介绍相关业务, 对学生有较大帮助。通过现场参观, 透过真实的物件和银行发展史的缩影, 学生可以较为深入地体味货币和银行变迁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 让学生了解掌握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总体运作与各部门职能, 了解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与要求, 使他们对专业岗位有一个感性认识,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与工作作好准备[7]。

参考文献

[1][2]王敬.对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财经科学, 2002, (S) .

[3][4]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5][6]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对金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3, (4) .

上一篇:二段下一篇:世界杯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