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血管病

2024-07-11

社区心血管病(通用12篇)

社区心血管病 篇1

摘要:介绍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从健康教育、饮食、用药、运动、心理、睡眠等方面综述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指出对城市心血管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需要长期进行。建议在今后的心血管病社区护理干预中将人群按照年龄分层管理, 并多关注高危人群的生活行为习惯, 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关键词:心血管病,慢性病管理,社区护理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也称循环系统疾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第9版 (ICD-9) 规定, 主要包括颈动脉疾病、全身性动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动脉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1,2]。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 更处于我国死因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善, 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较多从事脑力劳动者往往缺乏体育锻炼, 使心血管病已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疾病死因。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的居家治疗和护理, 除药物治疗外, 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进行自我保健。研究显示, 对心血管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病病人的生活方式, 提高其生活质量[3,4,5]。因此, 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控制心血管病十分重要, 现将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社区是城市人群健康管理的基本单位, 社区护理则具有寻医便利、服务内容丰富、个体化康复治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治疗费用低等优势。调查显示, 住院病人的费用明显高于社区病人维护自身健康的花费。社区护理病人的日均费用为8.9元, 而住院病人则高达337元[6]。心血管病病人经医院治疗后需要回家继续服药治疗, 一些病人由于缺乏与疾病相关的保健知识, 出院后不遵医嘱用药或进行相关保健活动, 从而不利于其疾病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并发症的预防。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加强心血管病病人对疾病的了解, 提高保健意识, 同时明显节省病人去医院复查产生的一切费用。

2 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及方法

2.1 建立档案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大多通过给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4]的方式采集个人信息, 记录病人各项生理指标、疾病类型、病程、治疗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对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进行专门备档[3]。最后对动态评价的资料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作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主要依据。

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最有利的方法, 也是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形式有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有奖竞答、电话询问、家庭访视、在社区设置黑板报或宣传栏等[3,7,8]。贾延萍等[9]建议,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社区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心血管病相关知识。同时, 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10]。参与型健康教育[11]强调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比常规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者讲述、病人听) 有更好的效果, 社区护士应致力于如何提高病人的参与性。要想通过健康教育使心血管病病人树立自我保健意识, 还需要社区护士进行周期性、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对病人家属重点培训家庭护理[12]方面的内容, 纠正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

2.3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 饮食指导的方法主要有上门个体化饮食指导[13,14]和电话追踪随访[13,15]。陈玉兰等[15]对96例干预组老年糖尿病病人行饮食治疗的社区护理干预中, 每周电话随访和每月1次家庭访视了解并帮助解决病人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动员家庭成员督促病人遵从饮食营养医嘱并记录饮食日记。结果显示, 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0.05) 。戴莉敏等[16]对住院病人实施规范性营养管理的研究中提到, 因在病房增加了图文并茂的特殊饮食健康教育手册, 进而提高了病人对营养管理的满意度。社区护士可借鉴此种方法, 针对不同心血管病病人的病情, 将特殊饮食护理内容以形象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制作成取用方便、定期发放的宣传册或健康饮食小贴士发给心血管病病人, 加强其对健康饮食的重视。

2.4 用药指导陈爱和[17]对57例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52.64%病人不能坚持按时服药, 而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目前主要干预措施有:①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 给予个体化用药指导[18,19] (可发放录像带、宣传册) ;②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用药知识教育[19,20] (利用双休日或晚上时间举办讲座、交流会等) ;③网络教育[19] (即通过网络建立联系, 给予病人个体化指导) 。指导内容有:坚持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正确服药的方法、时间、剂量、用药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10]。对服药种类多或老年病人, 可做醒目标记药瓶或药物提示卡[10,20,21] (写明药名、剂量、服用时间) , 必要时家中可备服药提醒器。对严重的心血管病病人, 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还需另配随身携带的急救盒[9], 以防意外发生。

2.5 运动指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 这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同样如此。目前, 研究者主要通过耐力运动[22]、徒手抗阻运动[23]、柔韧性训练[23]、有氧训练[22,23]等方式对心血管病病人实施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在运动强度方面一致认为以不引起心血管病病人出现疾病症状的活动为宜[18,24];有氧运动的时间可在30min~60min, 每周3次~5次[25]。李雪玉等[23]通过定期家访和电话随访指导高龄心血管病病人进行步行练习 (根据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 为病人制订初始步行时间, 之后每次增加5min~15min, 每周增加1次或2次) 和关节操练习 (将改编的关节操制作成约10min的关节操视频文件, 刻录成光盘, 便于病人家中训练) , 根据病人的健康和康复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结果显示, 干预组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功能性体适能改善明显。对有功能障碍的病人, 可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一些简单的康复技术[26] (手指爬墙运动、室内扶床行走等) , 告知家属监督陪同, 以防发生跌倒。

2.6 心理护理负性情绪可促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和预后[27]。目前, 主要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有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等。对阅读能力有限的病人, 一般以社区护士协助答题的方式进行[28,29]。干预方法主要有3种。①支持性心理干预:心血管病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0], 社区护士要与病人家属做好充分沟通, 以通过家庭支持为病人减压。②疏导性心理干预:社区护士积极与心血管病病友沟通, 可邀请以往康复成功的病人将康复经验、自我保健和心理减压技巧等通过社区讲座、汇报等方式报告与分享,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9]。③针对性心理干预:根据量表评分结果对存在焦虑和抑郁的病人进行放松疗法, 严重者给予药物治疗并邀请心理专家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31]。研究证明, 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焦虑情绪[32]。建议社区护士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相关技能训练, 努力帮助心血管病病人解决心理问题。

2.7 睡眠护理干预心血管疾病病人失眠率较高[33], 老年病人因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 更易导致失眠。目前, 对心血管病病人的睡眠干预措施[3,34]主要有5方面。①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安静的环境:告知家属降低室内声音, 保持病人房间光线适宜、温湿度良好、空气清新。②诱导睡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病人睡前的生活习惯, 如睡前热水泡脚、饮用热牛奶、读书、听音乐等, 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刺激。③保持合理的睡眠周期:社区护士给予制订运动、休息、睡眠的计划, 嘱家属进行监督。④减少药物干扰:了解确需服药病人的药物效果, 告知病人及家属避免在夜间睡前服用影响睡眠的药物。⑤对严重睡眠障碍的病人配合药物。王瑞文[3]对社区心血管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中提到了睡眠护理, 但在结果中并未提及睡眠干预的效果。现存研究中对社区心血管病病人的睡眠护理干预较少, 可能与社区缺乏相关专业人员有关。

3 干预的效果评价

研究者多从3方面评价社区心血管病病人的社区干预效果:①通过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表明健康状况改善。王瑞文等[3,4]的研究显示, 对社区心血管病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后, 病人的血压、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有明显的改善。②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病人对自身疾病知晓率的变化反映病人维护自身健康水平的变化。陈晓等[4,5,6,7,8,9,10,11,12,13,1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测病人对心血管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结果均表示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③由于心血管病的发病与病人自身生活行为密切相关, 因此, 一些研究者利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生活能力、饮食及运动、个人嗜好、抑郁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间接说明实施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毛瑞英等[14]依照美国芝加哥伊州大学使用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AMD量表、调查问卷分别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日常活动生活能力 (ADL) 、抑郁程度、生活习惯的改变, 结果显示病人的ADL明显升高, 抑郁程度降低, 坚持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病人增加。

4 小结

由于城市人群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工作和居住环境紧张, 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城市心血管病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医疗资源, 减少病人看病费用, 缓解医院医疗资源不足带来的压力。城市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高, 基本能配合相关护理干预, 且城市社区的经济状况及现有医疗资源可以保证对心血管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顺利进行, 但目前对心血管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 对病人接受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跟踪报道较少。因此, 对城市心血管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需要长期进行。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36,37], 城市青少年肥胖和城市青年人群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增多的现象突出, 建议在今后的心血管病社区护理干预中将人群按照不同年龄群组分层管理, 并多关注高危人群的生活行为习惯, 加强对心血管病的早期预防。

社区心血管病 篇2

实况报道 第317号 2013年3月

重要事实

    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它死因(1)。

估计在2008年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0%(1)。这些死者中,估计730万人死于冠心病,620万人死于中风(2)。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尤甚:超过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男性和女性的情况几尽相同(1)。

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人(1,3)。预计心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死因(3)。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解决诸如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和肥胖、缺乏身体活动、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升高等危险因素而得到预防。每年有940万例死亡,或所有死亡数的16.5%可能由高血压造成(4)。这包括51%因中风造成的死亡以及45%因冠心病造成的死亡(5)。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       冠心病——心肌供血血管的疾病 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

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部供血血管的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肌和心脏瓣膜的损害 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畸形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脱落并移动至心脏和肺部。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属于急症,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大脑。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心脏病和中风的最重要行为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使用烟草和有害使用酒精。行为危险因素引发大约80%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1)。

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影响在个体中可能表现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升高,以及超重和肥胖;这些“间接危险因素”可在初级保健机构得到衡量,它表明出现心脏病发作、中风、心衰和其它并发症的危险有所上升。

已经证明,停止使用烟草、减少膳食盐含量、使用水果蔬菜、有规律进行身体锻炼以及避免有害使用酒精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通过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升高,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一些政策可创造出有利环境,使人们能够承担并可得到健康的选择。这些政策对鼓动人们采用健康行为并加以保持是必不可少的。

心血管疾病还有一些潜在的决定因素,或 “起因的起因”。它们体现出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的主要力量——全球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其它决定因素包括贫穷、压力,以及遗传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症状是什么? 心脏病和中风的症状

潜在的血管病通常没有症状。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可能是潜在疾病的最初警告。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包括:

胸中部疼痛或不舒服;

 手臂、左肩、肘部、颌部或背部疼痛或不舒服。

此外,病人可能感到呼吸困难或气短;恶心或呕吐;头晕或昏厥;出冷汗;以及面色苍白。妇女更易发生气短、恶心、呕吐,以及背部或颌部疼痛。

中风的最常见症状为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通常是身体一侧。其它症状包括,突然出现:       脸部、手臂或腿出现麻木,尤其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 神志迷乱、说话或理解困难; 单眼或双眼识物困难;

走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无原因的严重头痛; 昏厥或失去知觉。

发生这些症状的人应该立即就医。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引起的炎症和伤疤使心脏瓣膜和心肌受损造成的。风湿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儿童最初症状通常是嗓子痛或患扁桃体炎。

风湿热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尤其是那些普遍存在贫穷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中几乎有2%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而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中,42%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34%与脑血管疾病相关。(2)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气短、疲乏、心跳不齐、胸痛和昏厥。 风湿热的症状包括:发烧、关节疼痛和肿胀、恶心、胃痉挛和呕吐。

治疗

 早期治疗链球菌导致的嗓子痛可阻止风湿热的发展。长期定期使用青霉素治疗可预防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风湿热反复发作并能阻止心脏瓣膜已受该病损害的患者疾病的发展。

心血管疾病为何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问题?

 

  

 心血管疾病造成的80%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们更易接触诸如烟草等危险因素,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相对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而言,他们往往不能从预防规划中获益。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罹患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人不易获得符合其需要的有效和公平的医疗服务(包括早期检测服务)。

因此,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死于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而且往往在生命最旺盛时离开人世。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最穷者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家庭层面,不断获得的充分证据证明,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会因灾难性卫生支出和高额的自掏腰包费用而使人陷入贫困。

在宏观经济层面,心血管疾病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背上了沉重负担。据估计,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可使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降低高达6.77%,原因是许多人过早离世(1)。

如何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世卫组织已经确定了即便在资源匮乏情况下也具有实施可行性的极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用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

通过健康的饮食、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和避免吸烟能够预防发生心脏病和中风。个体可通过经常进行身体活动,避免使用烟草和二手烟草烟雾,选择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避免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食物以及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避免有害使用酒精,就能够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全面的整合行动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手段。

全面的行动要求采用综合措施,采取针对高危或已罹患该病的个体的战略,力图减少全体人口的风险。

 可用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达及广泛人口的干预措施包括:烟草控制综合政策,实行税收以减少摄入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食物,铺设步行和自行车道,以增加身体活动,向儿童提供健康的学校膳食。

 综合措施侧重于导致一系列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主要常见风险因素: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使用烟草。

现有若干可选治疗方案。其中有些干预措施甚至可由贴近客户的机构中的非内科医生卫生工作者加以落实。这些措施极具成本效益且影响很大,被世卫组织列为重点。如:

利用特定风险预测图等简便工具,可在进行初级保健时较早确定高危人群。如果在早期确定了这些人群,就可用廉价的治疗方法来预防许多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发生。

 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幸存者面临复发或死亡的高风险。通过使用药物组合——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降低血压的药物以及阿斯匹林,能够大幅度减少疾病复发或死亡的危险。

 此外,有时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来治疗心血管疾病。这包括:冠状动脉搭桥、球囊血管成形术(用一种小型球状装置穿过一根动脉疏通堵塞)、瓣膜修复和置换、心脏移植以及人工心脏手术。

 需要利用医学装置来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这类装置包括: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和用来修补心脏缺损的补片。

社区心血管病 篇3

【关键词】功能社区;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药物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18-02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功能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75例,女性患者有25例,年龄分布在61-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5±6.5岁,所有患者具有抗血小板药物适应症,来自于医院附近的社区。

1.2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身高、体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病史、性别、血压、吸烟、血脂、糖尿病、肾功能受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的时间、不良反应等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样本进行t检验,采用x^±s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

根据使用率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68%)、氯吡格雷(23%)。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使用率达到65%,冠心病二级预防使用率达到80%,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使用率达到68%。

2.2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见,对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具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以及冠心病,高年龄患者比低年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数明显更多,P<0.05;冠心病患者比非冠心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数明显更多,P<0.05。此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和性别、吸烟、血脂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不存在显著的关系,P>0.05。

3、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具有密切的关系,血小板活化是促使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自身具有粘附、释放、聚集等特性,通过这些生理特性,促使病理性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在于对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最终实现预防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标。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占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性意义。经过调查研究功能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比较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抗血小板药物的二级预防,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双喜. 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3(08)

[2] 黄干初. 88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7)

社区心血管病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苏州市1个中心城区(市区) 和下辖2个县市城区(县城),整群抽取3个城区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调查日当班的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62份,回收合格问卷155份, 回收率为95.7%。

1.2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自填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职称等基本情况;2心血管疾病常规分析诊断、预防保健、康复等技能掌握情况;3技能培训需求。 技能掌握程度分为熟练、不太熟练、完全不熟练3个等级,分别赋值5、3和1分[10],技能部分设16项题目满分80分(原始分),将技能原始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得分(标化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1.3质量控制问卷部分内容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和《全科医学专科细则》,通过社区全科医学专家讨论,进行预调查完善问卷内容。 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收回的问卷及时更正错误和补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0软件,双录入法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技能标化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155名社区全科医生中,男性较少,人数比例只有38.7%。全科医生年龄以30~49岁为主,合计人数占77.4%;30岁以下的全科医生较少,不足15%。全科医生教育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人数比例为54.2%;大专与中专及以下的全科医生人数相近,所占比例在20%~25%之间。职称以初级及以下的为主 (61.9%),中级和高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合计所占比例为38.1%;高级职称人数更少,所占比例只有5.8%。全科医生获得资格以转岗培训为主,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见表1。

2.2心血管病防治技能掌握情况

2.2.1常规分析诊断能力155名社区全科医生中,熟练体格检查、化验单解读、常规心电图分析诊断、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等技能的比例均低于85%。熟练体格检查、化验单解读等技能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2.6%和71.0%;熟练常规心电图分析诊断的比例低于40%,熟练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的比例低于30%,完全不熟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的比例分别为8.4%和18.1%。见表2。

2.2.2预防保健能力155名社区全科医生中,熟练膳食指导 、 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等技能的比例最高,达到80% 以上,但低于85%。 熟练运动指导 、 慢病管理流程等技能的比例接近80% ;熟练疾病遗传咨询的占41.9% ,熟练流行病学调查的比例仅为13.6% ,还有4.5% 的全科医生对这两项技能完全不熟练 。 见表2。

2.2.3康复能力155名社区全科医生中,熟练医患沟通的比例较高,为83.9% ;熟练心血管病康复计划制定 、 脑血管病康复计划制定的比例较低,均低于45% , 不太熟练的比例分别高于50% , 2.6% 的全科医生完全不熟练;熟练各种康复方法 、 康复器械使用的比例低, 均低于16% ,不太熟练的比例分别高于过80% ,完全不熟练的比例分别为2.6% 和4.5%。 熟练心理治疗的比例最低,只有12.3% ,还有14.2% 的全科医生完全不熟练 。 见表2。

2.3心血管病防治技能影响因素调查的16项心血管病防治技能中,有14项技能能够熟练和不太熟练掌握的人数合计人数比例均达到90%以上,但能够熟练掌握的人数比例均低于85%。以心血管病防治技能熟练程度赋值评分,155名社区全科医生标化分平均为 (78.5±9.9)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技能得分增高,大专比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全科医生平均标化分高6.5分(P<0.01),本科及以上比大专学历的全科医生平均标化分高3.9分(P<0.05)。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比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全科医生平均标化分分别高3.8分和6.7分(P<0.05);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平均标化分高2.9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培训的全科医生比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平均标化分高3.6分(P<0.05),市区工作的全科医生比下辖县市城区工作的全科医生平均标化分高6.4分 (P<0.01)。见表3。

2.4培训需求155名社区全科医生中愿意参加岗位培训的比例为92.26%(143人)。对于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位于首位,认为很重要的有127人,占81.94%;对于心理卫生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的需求较低,认为很重要的分别有106人(68.39%)和103人(66.45%);培训需求理论知识118人 (76.13%),心理沟通109人 (70.32%)。

注:a与b、c比较,均P<0.01;b与c比较,P<0.05;d与e,f比较,均P<0.05;e与f比,P>0.05。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疗、康复等综合防治工作,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医疗骨干力量,承担家庭医生服务重任,不仅需要重视临床诊疗技术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10]。本文从全科医学角度,针对心血管病日常监测、数据分析诊断、膳食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疾病咨询、疾病健康管理、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等综合防治技能设计问卷,重点调查社区全科医生临床诊疗之外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本文调查显示,苏州城区社区全科医生年龄以30 ~49岁为主 (77.4%),职称以初级及以下的为主 (61.9%),职称与工作年限不相符;本科及以上的全科医生占54.2%,高于临沂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比例 (8.00%)[8],低于上海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 (73.67%)[6];中级及以上职称全科医生占38.1%,与临沂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比例(38.00%)相近,低于上海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85.91%);高级职称全科医生占5.8%,高于临沂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比例 (0.00%),低于上海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 (16.11%)。结果表明苏州城区社区全科医生学历和职称构成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与经济发展相似的大城市上海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优化空间,提示社区应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就业,大力推进在职全科医生专业职称晋升工作。

本文调查显示,社区全科医生对16项调查技能中的14项基本掌握(包括熟练和不太熟练)的比例均在90%以上,但能够熟练掌握的比例均低于85%;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疾病遗传咨询、流行病学调查、康复治疗(医患沟通除外)方面的技能掌握程度较低,能够熟练掌握的比例均低于45%,其中还有部分 (2.6%以上)完全不熟,调查结果说明心血管病防治技能水平不容乐观。心血管病患者危险因素多,高危人群分布广泛,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可减少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做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不仅需要临床诊治技能,也需要健康/病情监测分析、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各方面的技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全科医生已经意识到全面提高心血管病防治技能的重要性。本文调查结果提示,社区全科医生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加强心电图分析诊断、疾病遗传咨询、流行病学调查、康复治疗等方面技术能力。

本文调查显示,社区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技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教育程度、培训方式、专业职称和工作地区,学历高、专业职称高、经过规范化培训(规培)、 工作在市区的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技能综合能力强,原因可能与医学体系系统化学习内容和时间、技能理论和实践水平、工作环境条件有关。方炳等[11]调查发现参加过临床培训的全科医生临床技能操作率高于未接受培训者,朱福等[6]调查发现经过正规全科医学培训经历的社区全科医生知识技能评分高于无正规培训经历者。本文调查显示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 接受规范化培训的社区全科医生比例均不高,县市城区社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较弱,提示社区应加强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招募、增加规培力度和推进职称晋升工作,应重视县市城区的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能力提升。

本文调查显示,社区全科医生对培训持欢迎态度, 培训意愿较强。心血管病是终身性疾病,危险因素多, 不仅需要个体治疗,更需要群防群治,需要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许多是身心性疾病,具有心理层面的个性特征和致病因素[12],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心理护理。本文调查显示, 社区全科医生培训需求首位是实践技能,其次为理论知识,对于心理沟通、公共卫生知识和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培训需求较低,认为很重要的比例低于71%,而熟练掌握流行学调查和心理治疗的比例均低于15%,表明社区全科医生对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示,针对社区全科的培训需求,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提供实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积极引导社区全科医生正确认识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高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本文调查对象选取苏州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的社区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外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人口学特征、技能掌握情况、培训需求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分析。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包括城市和乡镇的社区(基层)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技能调查,细化调查内容,全面分析社区(基层)全科医生技能掌握情况、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基层)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数据。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苏州社区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加强社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苏州市1个中心城区和2个下辖县市城区,整群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155名社区全科医生中,16项心血管病防治技能中有14项技能熟练和不太熟练掌握的人数合计比例均达到90%以上,熟练掌握的比例均低于85%,其中常规心电图分析诊断、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康复方法、康复器械、心理治疗等技能熟练掌握的比例低于40%;心血管病防治技能评分得到的标化分平均值为(78.5±9.9)分。主要影响因素为教育程度、培训方式、专业职称和工作地区。认为很重要的培训需求比例由高到低为实践技能(81.94%)、理论知识(76.13%)、心理沟通(70.32%)、心理卫生(68.39%)和公共卫生知识(66.45%)。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心血管病防治能力不容乐观,亟需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应进一步提升社区全科医生人才结构,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讲座主持词 篇5

时 间:2018年3月16日下午2:30

地 点:市人大常委会机关3楼多功能厅 主持人:市人大常委会建环工委主任 刘 珺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根据城市创建工作需要,今天我们举办这次“心血管病防治知识讲座”,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们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养成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习惯。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左自文等委室领导同志,以及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今天的讲座,体现了对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机关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向大家表示感谢!我们还邀请了南环路片区各单位从事城市创建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讲座,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市中心医院任晖博士主讲。任晖博士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西安交大硕士生指导老师。中国医促会预防与治疗青委会委员、省心电联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心血管联盟常委、省心血管学会冠心病及介入学组委员、省保健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省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委员、省预防医学会高血压学会常委、西安内科学会常委、省保健协会心血管学会安康工作站站长、市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市高血压防治中心副主任。曾获2010年安康市青年岗位能手,2010年陕西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2014、2015、2016年中国基层医师培训全国优秀培训师,安康市十佳科技工作者,2017年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先进个人。

任晖博士从医数十年,知识丰富,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希望大家仔细听讲,记好笔记,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与任博士的互动环节,大家本身或者是亲人朋友身体健康方面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疑问,都可以现场咨询任博士。下面,请任博士为大家讲座,大家鼓掌欢迎!

(任晖博士讲座毕)同志们,任晖博士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传授心血管病防治知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任博士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今天任博士为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辅导,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知识课,使我们受益匪浅。任博士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指导大家加强心血管病防治,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通过这次讲座,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健康意识,自觉养成良好 的生活、工作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从而以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我这样预防心血管病 篇6

放松精神改脾气我是个急性子,当外科大夫时总是为手术的病人担心,免不了精神紧张、压力大。这可能是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听了老教授的分析后,我决心把精神先解放。对手术病人术前认真研究,多听取大家意见,做好充分准备,手术和术后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工作和学习做到劳逸结合。特别对晋升职称看得开,不去死拼了,结果效率反倒高了,睡足觉再写论文,思维条理更清晰;情绪一轻松,脾气也好多了。遇到该着急的事自己就提醒自己:“别着急!莫生气!你有高血压、心脏病!”还真灵,气自然就消了。慢慢的脾气好多了。

减轻体重去负担我40岁以后开始发福,体重增加了15公斤,要增加这么大的血液供应,心血管势必要增加收缩力和紧张度,用足够的压力才能把血输送到全身各部。我这种后来的肥胖可能更是促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于是我决心减肥:多运动,我家离医院三公里,索性步行上下班;每顿吃八分饱,用低热量的瓜菜填肚子,拒绝“吃请”会餐,值夜班也不吃夜宵……。真有效,半年下来,体重竟降低了8公斤,自己走起路来也觉得轻巧多了。我的体重指数由27降到24。

戒烟忌酒限食盐我抽烟、喝酒纯粹是病人家属给我惯的。人家送好烟好酒,总觉得不抽不喝太吃亏。结果有了病才知道自己是贪小便宜吃了大亏,其实活该,这也是报应!我明白了戒烟忌酒既治病又廉洁,何乐而不为之。病人送礼请客一律拒绝,和烟酒一刀两断。最初病人还感到奇怪,时间长了,病人背后竟竖起大拇指。我一高兴,决心更大了,过去一天一盒的烟量,现在一支也不抽了,过年过节喝一杯葡萄酒,意思意思。过去我口重,喜欢吃过成。听了老专家的话,开始吃清淡,这样反倒能多吃蔬菜,代替主食,热量减少了。我测试过,每天平均6克盐,吃的蛮好,符合低盐标准。

食物补充钾与钙老教授说这两种元素有降压作用。我去问了营养医生,哪些食物富含钾与钙,我就想方设法地弄来经常吃。钾主要来自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反正我肾脏功能好,吃多了也能尿出去,不必忧虑过量中毒,钙主要来自牛奶、豆制品和杂食中。以前我没有喝奶的习惯,刚开始喝还真有点难咽,时间长了就好了,现在一天一斤奶不成问题。

生活规律保睡眠外科医生的生活是最无规律的,什么时候有急症就得马上干,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是经常的,所以多见溃疡病、失眠症、神经衰弱。这些病我都有。当然要改正也不容易。好在因为年龄大了,不再值夜班了,这给我规律生活提供了条件。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作息时间表,早5点起床,洗漱后外出晨练半小时,中午小睡夏天一小时,冬天半小时;晚上看书、看电视不超过10点钟,夜间保证7小时睡眠。最初有时难入睡,但仍按时上床,先闭目养神,过一回也就睡着了,我很少用安眠药。

我按老教授这套方案坚持执行了二十多年,现在年已古稀,血压仍在140/85毫米汞柱以下,心脏功能良好,也没有痴呆的迹象,依然不用任何药。现年八旬的老教授说,我也能跟他一样,活到百岁不成问题!

生活秘术

止泻秘法

社区心血管病 篇7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症,乌灵胶囊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40)岁者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更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本病不影响人的寿命,但严重者可长期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症状多而分散,以心血管疾病主诉症状为主,同时伴多种神经症症状:心悸、呼吸困难(喜欢深呼吸、不能去封闭环境等)、心前区痛、疲乏无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汗、手抖、手足麻木、尿频、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以及其他症状(失眠、多梦、头晕、头痛)[1]。本社区在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使用乌灵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7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社区门诊患者78例,均符合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1例,年龄(20~51)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4个月。合并高血压10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20~5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4个月。合并高血压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合并疾病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规治疗包括:谷维素(天津亚宝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312)20mg每日3次,地西泮(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617)2.5mg每日睡前1次。治疗组加用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090425)。服用方法为每次3粒,每日3次,以1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并进行心电图、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血化验检测指标。

1.4 计分方法

心悸分级:无心悸0分;偶有心悸1分,经常心悸2分,心悸持久3分。心前区痛分级:无心前区痛0分;偶有心前区痛1分,经常心前区痛2分,心前区痛持久3分。呼吸困难(喜欢深呼吸、不能去封闭环境等)分级:无呼吸困难0分;偶有呼吸困难1分,经常呼吸困难2分,呼吸困难持久3分。疲乏无力分级无疲乏无力0分;偶有疲乏无力1分,经常疲乏无力2分,持久疲乏无力3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汗、手抖、手足麻木、尿频、大便次数增多、便秘)分级: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0分;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分,经常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2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持久3分。其他症状(失眠、多梦、头晕、头痛)分级:无其他症状0分;偶有其他症状1分,经常出现其他症状2分,其他症状持久3分。

1.5 诊断标准[1]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心血管神经症诊断标准,并于三级医院除外器质性心脏病。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积分值下降大于或等于50%者;有效:症状积分值下降50%~30%者;无效:症状积分值下降小于30%者。

2.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6.7%。经过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不良反应[2]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未发现与口服乌灵胶囊相关的改变。

3 讨论

3.1 心血管神经症的药物对症治疗措施主要是: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一些ß受体阻断剂、一些镇静类药物,或者中成药[3,4,5,6]。3.2据报道[7,8,9,10],纯中药制剂乌灵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菌种获得为国内首创,其化学成分与天然乌灵菌相似,也含有腺苷等19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铁、锌、锰、镁、钙、锗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按中医辨证标准,本品适用于心肾不交或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细沉或无力等诸症。按西医诊断标准,适用于神经衰弱及疲劳综合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故乌灵胶囊是心血管神经症的适应症。

3.3 临床观察表明乌灵胶囊对于心血管神经症的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痛、疲乏无力症状改善最佳。

其余各症状亦取得较好疗效。新医改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更便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有多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近年来上述单位患者占患者总数比例逐渐增加。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有增加趋势。从治疗前后的体检结果看,乌灵胶囊有效率高,安全性好,且服用方便,适合在社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0~371

[2]韩洁,高素强.乌灵胶囊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药房,2007;(15):133~136

[3]杨卫红,许之民,康建强,等.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274~3275

[4]樊巧.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20):26~27

[5]刘淑芳,张新军.伴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药物干预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9~160

[6]黄宇玲,朱小茼.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536~538

[7]尹东辉,张晶.乌灵胶囊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58~61,90

[8]李振,赵忠新.乌灵胶囊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0;(1):120~121

[9]刘洁云,杨文,秦雷.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6):22

社区心血管病 篇8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面向我院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发出问卷115份, 收回有效卷235份, 其中男91份, 女144份, 年龄60~88岁, 平均74.5岁。在有计划的进行干预指导三个月后向以上相同人员再次发放问卷。

1.2 方法

设计“老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老年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状况调查问卷表”, 由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前后分别向辖区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问卷, 当场收集问卷。

2 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辖区老人进行了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了解居民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提升情况。社区护士用入户访问或电话访问的方法和居民沟通, 通过反复指导干预努力改变老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 逐渐接受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 讨论

3.1 社区护士对辖区老年人开展定期健康宣传, 身体普查, 给老年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通过反复宣传倡导合理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希望通过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帮助老人增加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3.2 社区护士定期入户随访, 和居民聊天是居民喜欢的一种沟通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而且还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 使不良的健康行为得以纠正。

3.3 社区护士要更新服务观念 卫生服务功能已从单纯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患者服务向为群体 (家庭、社区) 服务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护理向院外、社区、家庭服务转变。老年人是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人群之一, 社区护士正是履行着“预防疾病, 维持生命, 减轻痛苦, 增进健康”的专业职责, 帮助老人们改变在身体保健中长期的被动地位, 让老人们意识到人的身体健康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和药物, 而是要主动创造良好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 养成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 提高个人身心素质。

3.4 经常作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及时总结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如注意根据老年人个体特点, 健康教育内容尽量简洁易懂, 突出重点;对能自觉改进不良生活方式的老人给予及时鼓励以提高老人配合教育的积极性;针对不同文化层次采取相应的干预方案, 视病人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 内容或深或浅循序渐进;对慢性病老人和心脑血管后遗症老人根据不同情况指导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帮助提高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病人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循环重复教育以加深印象提高教育效果等。

通过社区护士进行护理干预使社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大大提高,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渐得到纠正, 达到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提高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摘要:目的 向辖区老年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 为调动老人们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方法 进行三个月有计划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 在干预前后向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干预前后老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干预前后老人参加户外活动情况调查表”等表格, 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收集干预前后的资料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资料, 两组数据统计结果 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社区护士向老人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对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很有效。

社区心血管病 篇9

关键词:社区医院,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护,心血管患者

引言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危险性的特点, 所以对患者进行日常的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因此,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心血管患者的远程信息化监控与管理, 可以实现其管理的信息化。针对心血管患者的监护需求, 设计本系统指导社区医疗人员的日常监护工作。

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由于家庭病房监护系统需要对患者的进行长期监护, 并积累这些长期的监护数据, 本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包括社区服务器管理软件、监护设备数据传输模块、远程监护终端、中心服务器, 如图1所示。

数据传输模块:实时采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生理参数, 同时绘制相应的波形图, 包括心冲击图、脉搏波、呼吸波等;并发送至本社区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管理模块:服务器收到发送过来的数据以后, 使用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解析, 并在相应的管理目录下存放解析结果, 最后将更新数据提交至数据库, 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更新。

数据库:数据库保存着整个系统的数据信息, 包括医生、社区、患者的基本信息等。

远程终端: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 医生通过工作站软件, 可以查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数据, 分析、诊断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据此提出反馈信息;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则可以通过客户端来查看自己的留言和体征报告等。

2 社区医院病房监护网络数据传输流程

终端设备实时采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数据, 借助Socket通信技术, 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从而保证数据的实时性;而医生则可以利用客户端从社区服务器上下载最新的数据, 此时社区服务器发挥数据中转的功能。优点是可以大大减轻中央服务器的网络负担, 并避免终端设备直接处理客户端数据请求的事件发生。图2为系统的数据传输流程框图。

3 结论与展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心血管患者远程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推广, 能够实现对心血管患者远程的全天侯监视, 可以实现对心血管患者情况的追踪, 并根据专家系统的诊断意见, 进行早期的干预,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提高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筱璐, 孙妍, 王国干.远远程监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 (4) :37-40.

[2]苏丽敏.基于ARM的心电远程监护终端的设计[D].郑州大学, 2009:15-17.

[3]Shiliang Luo, Xu Lu, Lianglun Cheng.TSOIA:An efficient node selection algorithm facing the uncertain process for Internet of Things[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3, 36 (2) :738-743.

[4]周巍.高危心脏病人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中下位机软件设计及电压缩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 2009:38-40.

[5]Kostas E.Psannis, HEVC in wireless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June 2015.

[6]常耀斌, 徐青青, 方若洁.心功能远程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J].互联网天地, 2015 (9) :7-10

[7]杨宁, 任付先, 司定然.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3 (15) :3-6.

[8]H.Azamathulla, Z.Ahmad, Aminuddin Ab.Ghani.An expert system for predicting Manning's roughness coefficient in open channels by using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J].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013, 23 (5) :1343-1349.

[9]叶胜业.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 2012, 11 (12) :6-8.

[10]廖学峰.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心血管疾病监护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方医科大学, 2012:24-25.

[11]肖倩, 邓见光, 袁华强.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手机实时医疗监护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21 (22) :21-24.

社区心血管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2011 年1 月~2012 年9 月这一期间选取的600 例社区居民,其中农村社区有300例,城市社区有300 例。以上调查人群均长期居住在本地。调查对象的年龄在38~72 岁之间,其中城市社区中男180 例,女120 例,平均年龄为52 岁,农村社区中男196 例,女104 例,平均年龄为56 岁。城市社区人群和农村社区人去年龄、性别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研究。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中的“血脂异常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危险因”素作为调查的根据[3]。对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其中主要包括:(1)吸烟:在调查前30d吸过烟的人群;(2)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3)体型肥胖:BMI(人体质量指数)>28kg/m2;(4)冠心病、脑卒中以及糖尿病患者。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本调查成立了专门的调查控制小组,对身高的测量、腹围的测量以及体重的测量的质量严格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1.3 诊断标准

(1) 对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为:总胆固醇≥6.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1.04mmol/L,甘油三酯≥2.26mmol/L诊断为血脂异常[4]。(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值≥11.1mmol/L诊断为糖尿病。(3)高血压诊断标准:测量研究对象非同日血压,共测量三次,收缩压≥140mm Hg,舒张压≥90mm Hg诊断为高血压[5]。(4)冠心病诊断:冠心病的诊断采用国际心脏病协会(ISFC)和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作为本次诊断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 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高血脂症的患病率

在本文中调查的600 例38~72 岁的社区居民中,患有高血脂的有158 例,患病率为26.3%(158/600)。其中城市社区居民有88 例,患病率为29.3%(88/300),农村社区有70 例,患病率为23.3%(70/300),由此看出城市社区居民高血脂的患病率高于农村社区。在高脂血症中多见于高胆固醇12.7%(76/600),其次为甘油三酯10.5%(63/600),低密度脂蛋白3.2%(19/600)。详见表1。

2.2 社区高血脂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

经过调查社区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饮酒以及脑卒中和肥胖人群。经过调查在城市社区患有高血脂的人群中,吸烟的人有38 例,占高血脂患者的43.2%(38/88);农村社区高血脂患者中吸烟者有40 例,占高血脂患者的57.2%(40/70)。由此看出农村社区高血脂患者的吸烟比例高于城市社区高血脂患者的吸烟比例,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城市社区的高血脂人群中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高于农村高血脂症人群,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社区高脂血症患者中,饮酒的人群比例高于城市高脂血症人群,但是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城市社区高脂血症患者中肥胖以及合并脑卒中的人群比例高于农村社区高脂血症人群,但是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具有可比性,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高血脂、肥胖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6]。本文针对社区人群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并对心血管相关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进行调查。经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社区患有高血脂的人群中,吸烟的人有38例,占高血脂患者的43.2%(38/88)高于农村社区高血脂患者中吸烟人群比例57.2%(40/70)。本文结果显示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高血脂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这与我国逐年上升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关。本文调查的城市社区高血脂症患者合并高血压(52.3%)和糖尿病(39.8%)以及冠心病(9.09%)的人群高于农村社区,说明城市社区居民中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及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提示城市社区居民较农村社区居民可能有一些相同的疾病原因,主要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综上所述,社区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经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农村社区的高血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比例低于城市社区高脂血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比例[7],与本文结果相似。但是不同社区高血脂症的危险因素多为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冠心病,所以针对高脂血症患者要重视以上几种危险因素,并且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从而使高血脂的患病率减少。

摘要:目的 对社区高血脂伴心血管的危险因素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自2011年1月2012年9月选取社区居民600例,其中农村社区有300例,城市社区有300例,对两组社区中高脂血症患者合并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脂患病率相对较高,其中城市社区的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农村社区的高血脂患病率;在城市社区中的高血脂患者当中,合并冠心病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高于农村社区;在城市社区中男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高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中女性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高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中高血脂患者均高于农村社区。结论 高血脂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冠心病,要加强干预措施。

关键词:社区,高脂血症,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柴冬梅,周贤明.387例社区老年人体检结果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4,(34):34-35.

[2]胡晓舟,王少亭,刘章锁等.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584-3586.

[3]马剑平,陈忠伟,陈思韩等.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队列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5,38(3):279-284.

[4]赵宗权,孙惠娟,吴贻红等.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3):206-208.

[5]梁叶青,周月英,邬燕清等.广东顺德容桂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现况及其与上臂间血压差异关系[J].新医学,2013,44(2):97-100.

[6]马为,杨颖,齐丽彤等.北京市社区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6):510-514.

心血管病与性生活 篇11

心血管病与性生活的关系表现为:

*心血管病会降低性生活能力和增加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样是心血管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性生活如同运动和(或)精神紧张一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偶尔可触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很多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对勃起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某些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心血管药物的使用。

*适宜的性活动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心脏康复的重要内容。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预后,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心内科医生对患者早日安排适当的性生活是积极支持的。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性生活前,必须向医生咨询,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您的心脏能承受多强的体力活动,能否进行正常的性生活。这一点,医生会根据您的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告诉您。

安排心血管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和性生活的依据,是运动负荷试验所测定的代谢当量。所谓代谢当量是指机体在坐位休息时,摄氧3.5毫升/千克体重/分钟,将此定义为一个代谢当量。患者在运动负荷试验中,达到最大运动终点时,医生把患者此时的运动量按公式换算成代谢当量。此代谢当量即为患者心脏的最大耐受限度或最大的体力活动能力。它是患者的运动处方依据。只要冠心病患者的体力活动不超过最大耐受度的75%,一般就不会有心脏方面的危险。目前认为,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进行一般的体力活动或性活动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患者是阳痿高发人群。虽然万艾可药物可解决其阳痿问题,但如何安全服用,必须请教医生。

目前一致认为,心血管疾病和阳痿有很强的相关性。动脉疾病所致的阳痿主要通过干扰流向海绵体的血流而致勃起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或心肌梗塞都和勃起功能障碍有关。有研究表明:在接受冠状动脉手术以后的第1~2年,57%的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碍。在年龄为3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2?蛐3以上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前就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中的阳痿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人群。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39%患有完全性功能障碍;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仅15%的患者有完全性勃起功能障碍;而在整个被抽查的人群中,完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仅为9.6%。

心脏病及常见的两个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与阳痿有明显的相关性。

社区心血管病 篇12

关键词:高血压,危险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非常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观点以及目前我国现行的慢性病的鉴定中,关于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分级的影响还不够重视,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性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是否存在临床与亚临床靶器官损害[1],能否准确对血压的水平和危险程度分层,是我们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调查社区高血压,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板)[2],对于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和总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观察总体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0年12月对徐州市牌楼社区普查体检35岁以上居民1 143人,其中女性占62%,男性占38%,年龄35~79岁,平均54岁。

1.2 方法

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要求进行检查,并以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定义各种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患及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1 143人的血压情况按血压水平分类,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分别为466、257、285、110、25例,分别占40.77%、22.48%、24.93%、9.62%、2.19%。轻中度高血压占大多数(34.56%),重度高血压仅占2.19%,高血压前期比例较高(22.48%)。1 143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420例(表1)。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4.74%。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明显,7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有所下降。420例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196例,知晓率为46.67%。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者58例,治疗率29.59%。而58例治疗者仅有10例达标,控制率为17.24%。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105例,占体检人数的9.19%,45岁以下为0例,ISH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的ISH患病率18.07%,明显高于平均值(表2)。

注:其中60岁以上415人,ISH 75人,占18.07%

420例高血压患者不同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率显示:年龄、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均高于正常(表3)。

根据42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进行低、中、高危险分层:低危285例(67.86%),中危110例(26.19%),高危25例(5.95%)。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结果显示与仅按血压水平分层比较,高血压高危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添加后90.24%与添加前5.95%比较,P<0.01)。见表4。

注:低危11例,占2.62%;中危30例,占7.14%;高危379例,占90.24%

3 讨论

通过对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调查,本组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74%,较以往资料明显增高[2];在高血压防治方面,仍存在低知晓、低治疗、低达标现象。年龄、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均高于正常。其中年龄、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缺乏运动患病率高。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如仅仅依据血压水平进行低、中、高危险分层:低危67.86%,中危26.19%,高危5.95%。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结果显示与仅按血压水平分层比较,高血压高危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添加后90.24%对添加前5.95%,P<0.01)。可见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仅仅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分层,就低估了高血压人群中的高危患者,延误高危患者最佳防治时机。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提高了高危患者检出率。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总心血管危险分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是确定降压治疗策略的主要依据[3]。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生心脏、血管和肾脏水平的靶器官损害,其未来心血管事件将显著增加[4],这些病人不论血压水平高或正常,均应迅速启动药物治疗[5]。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管理规范中的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决策初始治疗和治疗个体化,中低危患者通常建议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控制,效果不佳方考虑药物治疗。对低危患者实行一级管理(3个月随访);对中危患者实行二级管理(2个月随访);而高危(包括极高危)患者实行三级管理:立即药物干涉,同时需要1个月随访1次,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应根据初始危险分层进行。本研究为社区- 医院- 社区环形管理和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策略重心前移积累经验,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必须谨慎正确进行总心血管危险分层,以决定正确的治疗方式,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MANCIA G,LAURENT S,AGABITI-ROSEI E,et al.Reap-praisal of European guidelines o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a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Task Force document[J].Hypertens,2009,27(11):2121-2158.

[2]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板)[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3]SEHESTEDT T,JEPPESEN J,HANSEN T W,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with the risk chart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compared with SCOR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Hypertens,2009,27(12):2351-2357.

[4]SEHESTEDT T,JEPPESEN J,HANSEN T W,et al.Risk pre-diction is improved by adding markers of subclinical organdamage to SCORE[J].Eur Heart,2010,31:883-891.

上一篇:实证主义史学下一篇:外国证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