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禁忌

2024-06-17

社会禁忌(共6篇)

社会禁忌 篇1

一、禁忌的起源与特征

“禁忌”, 英文“taboo”, 源于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慢慢地建立起来各种各样的“禁忌”, 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即使在现在高度文明且开放的社会, 仍然存在禁忌。

禁忌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首先它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禁忌是心理的、精神上的东西。这种“禁止的”和“抑制的”行为, 因而外在是无所表现的。此外, 禁忌的处罚是不可抗拒的, 这种处罚来自当事人自己或者所在群体。

二、禁忌的种类

禁忌的产生也是与时空、文化相应的,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 而新的历史阶段则会衍生出一些新的禁忌和打破一些古老的禁忌。在讨论禁忌的种类时, 往往有另外一个概念即宗教, 与之相表里, 相关联。像最常被提起的图腾禁忌算得上是原始的宗教禁忌了。而伴随宗教的发展, 宗教的禁忌也在细化, 涉及到服饰、饮食等等方面。在一些宗教国家里, 这些禁忌是被严格遵守的, 比如阿拉伯世界。在我国, 佛道两教中的很多宗教禁忌也被世俗所接纳、遵从。

此外, 性禁忌也是禁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甚至可以豪不夸张讲, 性禁忌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 从婚姻史就可以得到明证。原始人类最开始没有婚姻, 也没有家庭。恩格斯考察认为, 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是源于氏族社会采的集体群婚制。他将群婚阶段分解为:一、血缘家庭, 即仅仅排斥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 其他兄弟姐妹皆可。二是, 普那路亚家庭, 即同胞 (母方的) 姐妹和兄弟间, 不可性交。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性禁忌。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 又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种婚姻制度也有着它的性禁忌, 如女方对男方的忠贞。

三、禁忌的成因与作用

对禁忌的产生的最初原因, 人们归结为原始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较差, 对社会缺乏分析和识别能力, 冥冥之中使人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人类的一切, 所以禁忌才为人类所顶礼膜拜。这种对禁忌的解释也是关于原始宗教的诞生的一个有力解释。但是很多禁忌的产生, 恰恰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入以后才开始的, 比如关于性禁忌。此外, 宗教充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禁忌其实恰恰是人们的一些有意识的作为, 来增加其信仰的正当性。

关于禁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 从最初看, 缓解了人们由于无知对自然的恐惧和不解。但在这之后, 它更体现了的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

在很多民族社会, 禁忌作为一种最原始、最特殊的社会规范形式, 实际上是“人类最古老的无形法律”, 最起码也是类似于法律的初级社会控制形态。它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法律的角色, 发挥着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禁忌本身是神圣观念的伴生物, 反过来又强化了神圣观念的神秘性, 把神圣对象置于神秘莫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是人们必须遵守奉行的“无上命令”。它能对人的本能行为进行限制, 制止和预防潜在危险, 保护群体成员的生存, 实现控制危害性自然力的企图。另外, 作为惩罚的另一种形式, 是由当事人自己实施的。有些禁忌会促使当事人产生一种犯罪感, 加重了当事人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荷, 而在一些人类学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到, 有些人在无意识中因犯了禁忌而恐怖致死。

因为禁忌所具有的惩罚特征, 因而禁忌和法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的。当然, 一开始禁忌对法的影响是是分散的、个别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那些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公认的禁忌成为习惯法或法的组成部分, 巩固了它作为社会控制方式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兼具神意与世俗的双重保障, 便逐步具有了法的特性, 成为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如一些民族会把违反何种禁忌会受到何种处罚写成条文, 尤其在宗教国家里。

四、禁忌与我们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其自身的一些禁忌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我们, 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周遭的禁忌才算合适?关于宗教上的禁忌, 在那些宗教国家里是理所当然的。别的民族社会也许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我们了解了那个社会该禁忌的历史过程, 也许就可以给予恰当的尊重。

而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 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它所有的禁忌呢?譬如之前所提到的现社会对传统社会一些性禁忌的讨论。这种讨论是必要的, 不管最后人们达成的共识如何, 因为我们知道它已经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当然, 对待禁忌的反思如果只停留在打破禁忌的层面上, 自然也是不适当的。因为一些禁忌甚至一直被传承下来。禁忌本身的特殊两面性, 要求我们在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合理对待。

摘要:本文通过对禁忌的起源、特征、种类及成因的探讨, 阐述了禁忌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并提出笔者所认为的对待禁忌的合适态度。

关键词:禁忌,行为规范,社会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宇博:《中国民俗禁忌的社会作用》, 科技信息, 2007年第19期[1]张宇博:《中国民俗禁忌的社会作用》, 科技信息, 2007年第19期

[2]张冠梓:《禁忌:类同于法律属性的初级社会控制形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2]张冠梓:《禁忌:类同于法律属性的初级社会控制形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

禁忌与反禁忌间的拧巴式快乐 篇2

日本文艺里,都有这种架势,叫矫枉过正也罢,叫拧巴也好,就是爱这么杠着。前段说这事:

“现在看日本电影,一看到清澈镜头抒情音乐纯净无垢的喧闹微笑以及干净的校服,就会做好心理准备:下一秒多半会出现暴力凶杀血迹特写以及孩子们沉静微笑面部特写。”

以前说,强迫症和拖延症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强迫症者多半曾经是拖延症者,走到一个极端,觉今是而昨非,于是拧过来了。这事推而广之,其实可以远远泛出去。人都说魏晋风度,嗑药喝酒裸奔哭笑无忌破衣服捉虱子,张扬至于狷介,《世说新语》这本八卦书,记的好些事都能直接当行为艺术看待了。而历朝最后归结,总要说到彼时政治斗争之恐怖(白面郎君嗑药大王曹操几番企图下手的何晏怎么死的可以理一整本八卦)、社会氛围之压抑,等等。还都是拧出来的。有许多人张扬自由都是出于本心,并无矫枉过正之态。但同时,人都是善于自我暗示的动物。也有些人,接受了外界刺激,自我暗示出来一个“我希望成为的人”,然后就按照那个路线自我塑造去了。所以人的自我需求这事,到最后还是死结。只有拧巴本身是无限的。

王小波有个杂文里写,西方人以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而自喜,中国人则以人际关系得到满足而自喜。其实看《梦粱录》和李渔、袁枚那些写吃写玩的东西,中国人也追求物质享受来着。只是,如鲁迅所说,有些中国人(通常物质生活丰裕)就追求“披衣吐血看雪中梅花”的感觉,说穿了跟贾宝玉他爹一样,“不由兴归农之思”。他老人家爱归农吗?未必,但是在我们这里,归农啦、自然啦、淡泊啦,都被符号化了。贡布里希说过句,大概意思是,中国人士大夫山水画,追求意思和文人气质,有时胜过被画的东西本身。

从遵守纪律中获得快感,从破坏纪律中获得快感,本身都是种符号化的拧巴。越是年轻人,越没法摆脱这种诱惑。所以,无论你是封闭的也好,是张扬的也好,极端一点无所谓,只要占据道德制高点,总能轻易煽起许多人的快感。

其实,历史本身是种螺旋发展的过程。每一朝都有封闭严谨和放浪形骸的两面。互掐之下,每一次封闭,都会比之前一次更保守,而每一次开放又总会比之前一次更大胆。如此者层层叠叠,规矩愈多,附加的东西也就越多。西方历史学家常会说,东亚的等级制度历史太悠久了太森严了,于是在各种禁忌和反禁忌的斗争间,酝酿了无数对立矛盾。最后,各类符号化的东西,不可胜数矣。

论我国少数民族禁忌的社会功能 篇3

不难发现, 远古人民设置禁忌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健康、人身安全、族群团结、社会秩序稳定、宗教信仰等, 恰恰这些目的构成了禁忌的功能体系。可以说, 人们设置禁忌的目的与它所带来的社会功能相辅相成。据此, 禁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禁忌具有生态功能

宗教禁忌是原始禁忌之一, 其对象都是自然之物, 因此与自然禁忌大同小异, 而且其意义都是相同的即自然资源保护、动物保护、维持生态平衡。藏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信奉神山、神湖, 禁在神山乱砍伐, 禁在神湖胡乱仍污秽之物, 这些无疑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图腾禁忌, 而图腾对象大多数是动物。满族人鸦雀图腾, 禁杀鸦雀;土家族虎图腾;布依族鹰图腾等等, 只要图腾的对象, 就不能猎杀;这些禁忌在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生物多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熟知, 我国的藏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蓝天白云, 是人们向往的旅游神圣之地, 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在恪守着禁忌, 保护自然环境、维护高原脆弱的生态。虽然有些禁忌偏于迷信, 但是我们不容忽视这些禁忌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当今社会环境问题严重, 在适当的情况我们应该发扬禁忌文化, 保护环境, 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禁忌具有法律功能

在人类社会中, 最早约束人们行为和思想的莫过于禁忌。无论是生产禁忌、生活禁忌、自然禁忌, 还是宗教禁忌, 其背后都带有同一种功能即对人的本能行为进行约束、限制和预防各种危险。将禁忌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相传, 予以告诫和警示, 保护原始先民的生存。可以说, 禁忌是最早的行为规范, 具有法律的功能而且成本低收益高, 扮演着法律的角色, 发挥着法律的作用。禁忌作为原始法律, 具有法律的惩罚功能。苗族人禁止在寨子周围挖土, 禁止砍伐寨子附近的古树, 否则受到寨主的惩罚;再如, 在吐蕃时期, 藏王赤松德赞就根据宗教禁忌戒律的十善律制定吐蕃的法律并推行民间, 成为指导人们从事相关活动的准则和依据, 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习惯法的作用。禁忌作为最早的规范形式, 具有法律的警示功能、惩罚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 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秩序稳定、族群团结和族群发展。

三、禁忌具有教育功能

禁忌贯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反映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共同需求和共同认识。同时, 禁忌作为一种能够引导或制约人类活动社会规范, 是一种层次较低的社会控制形式, 暗含着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禁忌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暗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对人们进行道德规范教育。起着社会协调和整和的功能。维吾尔族人洗手时不可将玷污水的手乱甩, 吃饭时要待长者坐好方可就坐;藏族人禁说谎话, 禁乱闯别人的家;苗族禁忌中, 禁忌偷抢大小财物、禁忌挑拨离间、禁忌撒谎欺骗等。这些禁忌指导人们的行为, 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在禁忌中还具有合理生产和合理生活的教育资源。在科学技术不发达, 自然灾害频繁的原始社会,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诸多禁忌, 教育人们保护生产工具。在藏族、蒙古族、羌族等游牧民族中, 牛羊马等牲口在生产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游牧民族中对牛羊马的禁忌居多。同时, 禁忌还教育者原始先民认识和懂得正确的生产时间。布依族四月八忌动土耕种;“戌日”、“甲子日”, 忌出行不生产。这些禁忌既是人们生产活动经验总结, 同时又教育后人正确生产和合理生活。

四、禁忌具有宗教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在民众的意识、语言、行为中的活的传承, 是民族集体潜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中反映。禁忌也不例外, 宗教禁忌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禁忌, 体现着族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通过神山圣湖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塑造神灵、祭拜神灵、祈求护佑, 完成人神三部曲, 建立宗教。在巨大的自然灾难和恶劣环境中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情况下, 通过信仰超自然力量, 丰富精神世界、愉悦心情、安慰心灵, 使宗教成为人类摆脱痛苦的媒介得以传承。

五、禁忌具有文化功能

在民族禁忌中, 保存有原始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图腾文化等, 这些文化不仅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 也是活化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禁忌, 产生不同的文化。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与佛教结合, 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贯穿着整个藏族社会, 形成了完成的文化体系即艺术、戏剧、医学、文学, 成为藏族传统文化非物质化的主要遗存形式。再如, “水稻民族”和“侗不离鱼”的侗族之所以会形成许多关于稻作文化的禁忌, 产生以水稻为主的饮食特色;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节日禁忌, 形成各具特色的节日文化。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赛马节等, 既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又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禁忌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同时也是禁忌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

六、结束语

我们必须明白, 禁忌如同宗教是一把双刃剑, 既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又制约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民族地区, 仍有很多原始禁忌, 而这些原始禁忌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迷信色彩, 愚弄人的思想。譬如, 哈萨克族婴儿在炕上小便, 他的父母会得到财富;羌族、锡伯族、纳西族等民族饭后不能把筷子横放在碗上, 也不能倒扣酒蛊, 因为这是敬鬼仪式。

再者, 几乎国内所有的民族都有关于妇女的禁忌, 通过各种禁忌约束妇女的行为, 制约妇女的自由。如, 苗族不准妇女参与祭祀神灵的活动, 不能靠近神灵之位, 严禁妇女触摸某些生产工具;蒙古族忌讳守寡妇女及未成年女子接近新娘, 更不许参加别人的婚礼等等。女性禁忌严重影响着女性自身发展, 使女性长期受到世俗偏见的限制和歧视。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时代, 人们应该自觉摒弃那些消极的禁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顺应时代的发展, 才能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蔡文君, 杜学元.浅析羌族禁忌的教育内涵[J].西北民族研究, 2005 (4) .

[2]伦珠旺姆·昂巴.神灵世界的生存法则——解读藏族禁忌[J].西藏研究, 2003 (4) .

[3]达瓦卓玛.试析藏族禁忌习俗的来源[J].西藏艺术研究, 2011 (2) .

[4]徐东明, 董希媚.是论西藏民俗的社会功能[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 (1) .

社会禁忌 篇4

这个问题简直是强人所难了,我们现在连有没有鬼都不知道,要怎么判断鬼节禁忌的真假,鬼节禁忌可不可信就看你自己的判断了。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晚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

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七月十五,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

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鬼节禁忌

1、床头挂风铃: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3、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4、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5、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6、忌披头散发睡觉: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7、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育婴与禁忌 篇5

床神信仰

婴儿主要受到床母的呵护。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床公”之称则少见。我国南方民间俗信,婴儿一出生就受惠于床母。床母不仅平时要照顾、保护婴儿不受意外伤害,而且负有教导婴儿的责任,担任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工作,人们认为孩子在睡觉时会微笑、皱眉、嘟嘴等,正是床母教导的结果。因此,民间忌讳将睡梦中的孩子弄醒,以免中断孩子的学习。信仰床神,即禁忌触犯床母,因此要用衣食、香烛等物敬祀。考虑到床母嗜酒,又担心床母喝醉酒,会忘掉看护婴儿,使婴儿从床上滚落下来,又忌用酒祭祀床母。中国民间育儿保健的诸多方式,在古代医书中有所记载,但多数则隐含在对婴孩的禁忌之中,其中不少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在婴儿衣着方面,除了注意不要过暖外,还强调小儿衣服不能过夜不收。隋唐以来,就有不许将小儿衣物挂在户外过夜不收回来的禁忌。此禁忌出自《玄中记》:“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钩星,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人养小儿不可露其衣,此鸟度即取儿也。”

此禁忌习俗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流行。不过,民间传说姑获鸟是难产死亡的妇女变化的,姑获鸟胸前有双乳,喜欢取人家的孩子来养,所以,小儿衣服不可夜露在外,因为此鸟如果在晚上飞行时滴血于婴孩的衣服上,婴孩穿了此衣服后,就会惊痫,生疳病而活不长。河南开封一带亦有九头鸟的传说,其伤害小儿之法,与姑获鸟类同。中原一带民俗忌讳幼儿衣服过夜不收,则以为夜间多鬼鸟,恐鬼鸟污染衣物,令幼儿患疾病。《荆楚岁时记》中亦有此种记叙。据说,还有一种鬼本鸟,能入人家收魂气,如果让它袭取了婴孩露夜的衣物,恐对婴孩不利。因此,荆楚一带人晚间听到鬼本鸟的声音,则灭灯、打门、捩狗耳以压邪,台湾亦有此俗。民间忌幼儿衣物露夜不收除害怕鬼本鸟外,还怕感染温、热、风、寒、惊、积、饿、饱等八邪之害以及鸟粪的污染。我们剔除其迷信成分,从科学角度审析,小儿衣物不在屋外过夜有其合理性,衣物在外过夜有毒虫爬过之可能,因此,露衣过夜的确没有益处。

护理婴儿的禁忌

孩子降落人间直到长大成人,需要大人精心护理,其间禁忌众多。孩子出生后第一件事是断脐,断脐时,民间忌讳用刀剪,如果非用不可,也应在怀里暖一会儿,否则,婴儿有中“脐风”的可能。断脐时,一般是先沐浴,后断脐。忌讳先断脐,还忌讳包裹孩子太紧太厚,忌尿浸湿,忌风寒邪气。古时,人们还不知道剪刀消毒法,但已经注意到脐带对一个新生儿的重要性,这是民间祖祖辈辈育儿经验的积累所致。

民间有句俗语:“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育儿经验的总结。民间忌给孩子喂食太饱,以防积食,认为“饱则令吐”。哺乳期母亲的健康和生活情形对婴儿有直接影响。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谈到,民间忌讳乳母在寒、热、怒、醉、房事时乳儿;同时忌讳母亲在生病、精神不愉快、大喜大悲时喂乳,不然,婴儿将会受到伤害。“母患热以乳儿,令儿变黄不能食。母怒以乳儿,令儿喜惊,发气疝,又令儿上气癫狂。母新吐下以乳儿,令儿虚羸。母醉以乳儿,令儿身热腹满。”

民间在育儿过程中,注意给幼小的孩子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以免孩子受到外界的惊扰。我国许多民族都忌讳婴儿见生人。浙江温州一带禁止100天之内的婴儿出门,生客也禁止进入产妇门探视婴儿,民间以为婴儿见到生人“犯冲”,对婴儿不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婴儿死亡。畲族也有此俗。瑶族则认为穿白衣、草鞋的外人进入产房,会引起月子里的婴儿日夜啼哭、不吃奶,后果甚为严重。白族则禁止带弩弓的人进入产妇房内看望女婴,看男婴则无碍。此外,民间忌讳大人高声喊叫,如忌在房内大声喧哗,忌器物碰撞,忌光线过强,忌讳小儿熟睡时,在孩子脸上用笔或颜料涂抹。万一孩子被吓着,多采取轻轻抚拍的办法,有的则用手轻轻触摸婴儿的耳垂使婴儿镇定下来。这些做法,最终目的是让产妇房间保持安静,不让孩子受到惊吓。

婴孩活动的禁忌

对小孩的行动,民间禁忌诸多,家长不许带孩子看望生病的亲友,亲友的丧礼禁止小孩参加。忌带婴儿去看布袋戏、傀儡戏。民间庙会道场、佛事、祭祀、朝拜等事也不让婴儿参加或靠近。少让孩子到热闹的地方去,无非是担心孩子会受到意外的惊吓,但如果有些时候非带孩子出去不可,大人也应该在日落之前带孩子回家,途中穿越城门或过桥时要轻轻呼唤孩子的名字,以免孩子的魂魄被鬼魂勾走。如果因故小孩子深夜仍在外行,父母则要设法不让孩子受到惊吓。对孩子行动的约束不乏迷信的因素,但也不失其一定的科学性。

为防止意外物品伤害到孩子,民间育儿过程中有忌讳孩子见生物的习俗。云南佤族在孩子未满月时,不准把老鼠、蚂蚱带到家里来,因为那样会引起小孩皮肤过敏,长出许多疙瘩来。基诺族在婴儿满月时,禁止把猎物和瓜菜带进产房,直到夜间,禁忌才能解除,否则对婴儿不利。猎物及瓜菜恐有对婴儿身体不利的物质,虽然这只是满月那天白昼的禁忌,仍有其合理的一面。鄂伦春族则禁止把马镫、猎刀和猎斧等一类的器物搁置在婴儿的摇篮里,这种禁忌的目的是防止大人疏忽大意造成对婴儿的伤害。俗话说:水火无情。水在孩子玩耍中是犯忌讳的,大人往往禁止小孩在河边、沟边、湖边、水井边玩耍,以免孩子不小心掉进水里。同时,大人也禁止孩子玩缸里、盆里、壶里、锅里的水,特别是禁止孩子碰热水,以免孩子被开水烫伤。大人更禁忌孩子接近火,孩子靠近火炉、火炕洞、火塘、火盆等都不被准许。为保孩子平安,民间常敬祀水神、火神,祈求水神、火神不要伤害他们的孩子。

民间还有许多教育孩子的禁忌,尽管其中含有迷信色彩、恐恫孩子的成分不少,但在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我们的先人是颇费心机的。陕西华县告诫孩子不许在十字路口撒尿,否则眼角要生疮;四川重庆则告诫孩子们,两婴孩不可对嘴,否则就要变成哑巴。小孩也不许啮指甲,那会对本身或父母不利。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禁止孩子做模仿口吃的游戏。此外,为让孩子节约粮食,不许孩子吃饭时碗里剩饭粒,男孩被告知,如果剩饭,长大便会娶个麻子太太,女孩则要嫁个麻子丈夫。这些禁忌习尚对教育孩子克服不良行为是大有好处的。

古人虽然留发,成年之后并要加冠簪笄,但初生儿的胎发则必先剃去,以除污秽。新生儿剃头,忌见舅父面。剃头时剃得不整齐不要紧,因为小孩本身就是“毛毛头”。再就是不能剃正头顶上的胎发。正头顶俗称“呼歇顶”或称“天灵盖”,那里的波动起伏让人感到可能就是灵魂出入的地方,因此要格外小心避忌。这地方禁止用手触、拍打,否则压伤了天灵盖,小孩就会变成哑巴,或者成为痴呆。头发长长了,就梳成一个小辫,辫梢上系上一根红绳,以示警戒。据《中国礼俗迷信》介绍淮安旧俗则云:“剃时无论男女孩囟门上皆留着不剃,那处叫作‘万年桩’,其他各处也只是东剃一刀西剃一刀,并非全剃。”但是脸和眉毛一定要修剃一下,剃下的头发应搓成团,用红绿花线穿起来,挂于房内,认为如此可以压邪,使婴儿将来健康成长。

异常胎儿禁忌

过去,由于人们对妊娠过程不了解,故当产妇一胎多子,生下连体、畸形等形体异常的婴儿,或者产妇难产、婴儿出世时有反常等情况,皆视之为一种凶兆,不但一般民众深信将给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也波及封建统治者,他们也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特殊警示,意味着人世间阴阳不调、五行不畅,如果人们不行禁忌,改弦易张,上天就要大发雷霆之怒,降灾布祸,使普天之下的百姓遭受巨大的惩罚。所以百姓把这种孩子看成凶恶的祸物,多弃置不举。古人所谓的“人疴”即指这种婴儿。在历代官修的史书中的五行志里,对此有大量的记录。

一胎多子,过去产家都以为不吉利,尤其是一胎三子以上,人们皆丢弃不育。到了唐代,民间仍以一胎三子为怪异不祥。唐人所著《开元占经》一一引《天镜》云:“妇女一时生三男,不出三年,外国来伐,生三女,国有阴私。”还有一胎四子、五子的,亦列在弃养的范围。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相近的不举多子的习俗,如昔日哈尼族人认为妇女生双胞胎是一件非常凶异的事情,会给整个村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为此,村寨的首领和主持全村宗教活动的儒玛下令处死婴儿,并烧掉其父母的房子,分了他们的财产,把他们驱逐出寨,并不得回来居住。

对畸形婴儿,民间亦认为是灾祸恶兆,所以产下这样的小孩,多禁忌不育。如双头婴儿、连体婴儿等,百姓往往弃置不举。民间所以有此俗,当与统治者有意将这种事神秘化、谶纬化有关。如《后汉书》作者范晔、《新唐书》作者欧阳修、宋祁皆为大儒,本来是富有理性、讲究人道的学者,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对这些形态非常的婴孩,持有一种可怕的偏见,把分娩怪胎的现象看作是一种兆示,以为这样的孩子不能养育。所以一般百姓更是如遇烫手山芋,无力也无法也不敢养育畸形的婴孩。

除上述两种情形之外,婴儿豁嘴、多指亦属禁忌。幼儿如一出世便有牙齿,俗信这是青面獠牙的恶鬼投胎做人,会扰得产家一辈子不得安宁。若新生儿刚产出即毛发异常长鬓发,也在不举之列。《风俗通义》“释忌”中言:“不举生鬓须子,俗说,人十四年,乃当生鬓须,今生而有之,妨害父母也。”小儿寤生也应溺杀禁忌抚育成人。《春秋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庄公因为儿子寤生便讨厌其人。到了汉朝,民间对寤生子也采取同样的禁忌方法,甚至禁忌新生儿貌寝丑陋、肤黑发稀。如《三侠五义》述及清官包拯出生时,因为脸黑难看而被其父遗弃,还亏得其兄嫂仁慈把他抱回喂养成人。旧时,人们极重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去世,儿女要披麻戴孝,服丧3年,因此,孝期生育的儿女,也不能抚养。《风俗通义》“正失”中即云:“服中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倘若违禁生养,舆论要对此抨击,甚至官府也要对当事人治罪。

中国古代对婴儿的禁忌很多,而婴儿自身本是无所谓禁忌的。关于婴儿的禁忌实际上仍是关于大人们的禁忌。千百年来,正是这些民间禁忌习俗,像一架古老陈旧而又灵活多变的心理调节机器一样,随时调整着家家户户做父母的心态,使他们在恐惶、欢愉、担忧、亲昵、渴望中度过了产育婴儿这一段充满禁忌的时间。

出国在外禁忌 篇6

在讲法语的地区不要送菊花。因为只有在葬礼时才使用菊花。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表示。

在拉丁美洲有些国家,把菊花看成一种“妖花”,只有人死了,才在灵前放菊花。

在德国,如果你应邀去作客,千万不要送女主人红玫瑰,因为它是赠送情人的礼品。在给德国人送鲜花时,切不要用纸包装。

在瑞士,你被邀去作客,你要送红玫瑰可以送1枝,也可送20枝,但不要送3枝,因为3枝意味萎你们是情人。

给前苏联一国家的人送花,结婚日最好同新娘赠白色或粉色的鲜花,因为它象征着纯洁。送黄色鲜花时要慎重因,因为它意味着变节。红色鲜花象征爱情和赞美。另外,花束必须由奇数组成(3枝、5枝),奇数在这些国家是吉利的象征。

在巴西,绛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因此,手万不要送巴西人绛紫色的花。

如果到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要是应邀到主人家里作客,一定要给女主人带几柬单数的鲜花,最好是5枝或7枝。

日本对送隙多忌讳:他们忌讳以荷花为礼相赠。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白色花,因删茶花凋谢时整个花头落地,不吉利;仙客来在臼语中读音为“希若拉面”,而“希”同日语中的“死”发音类同;淡黄色与白颜色花是日本人传统观念上朱喜欢的花色。他们对菊花也存有戒心,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一般人不敢也不能接受这种礼物。

墨西哥人忌讳以黄色和红色为礼相送,因为黄色意味着死忘,红花会给人带来晦气。

如果应邀到加拿大人家作客,可向女主人赠送一束鲜花,但不是送白色的百合花,在加拿大,白色的百合花只有在开追悼会时才用。也不要送菊花,送花时要送单数。

到西班牙人家作客,千万不要送大丽花和菊花,这种花和死亡有关。

到英国人家作客,赠送女主人的鲜花,忌送百合花只有在开追悼会时才用。也不要送菊花,送花时要送单数。

到西班牙人家作客,千万不要送大丽花和菊花,这种花和死亡有关。

到英国人家作乏味,赠送女主人的鲜花,忌送百合花,因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亦忌赠黄玫瑰,他们认为此花象片分离。

花的数目不能工巧匠“4”。南朝鲜日本人忌讳“4”,他们认为“4”是表示死忘的数字,日本人还特别忌讳赠送数量为“9”的花,因为你送给他花的数量为“9”,就等于视他为强盗。

上一篇:学习趣味下一篇:力能参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