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趣味(精选12篇)
学习趣味 篇1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以往的识字教学总是一些烦琐的拼音训练、词句训练, 课文内容支解地分析, 学生总是机械地抄写, 枯燥无味、疲乏地学习着。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呢?通过亲身教育教学实践, 下面我想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猜字谜记字形
在识字教学中, 直接利用生字卡片学习, 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但采用“猜字谜、编字谜游戏”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字谜、编字谜游戏”能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时, 我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识记生字, 比如猜字谜, 如“告”即“一口咬掉牛尾巴”;“春”即“三人一同看日出”;“好”即“左边是女, 右边是男, 站在一起, 人人称赞”等等, 让学生积极开动小脑筋又猜又编。
二、创设情境, 培养识字兴趣
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的积极性来源于他们的兴趣。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的动力, 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把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作为开展实验的第一步工作。如我在教《泉水》一文时,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画面与文字, 创设情境导入, 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清清的泉水中有美丽倒影的画面, 耳边听到的是弯弯小溪发出叮咚叮咚悦耳的声音, 多么美妙呀!多么悦耳呀!用优美的画面, 生动的导语,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学习, 学生在唱唱玩玩中很快就完成了识字任务。又如, 教学生字时, 如果只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识记, 学生会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让学习兴趣大, 我将制作一些课件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一文中, 本课的生字大部分都是“虫”字旁, 如蚯蚓、蝌蚪、蜘蛛、蚂蚁等等, 我将这些生字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动画情境之中出现, 用Ροwerpoint做成动画, 利用连线找朋友的形式来识记。例如, 认识“蜻蜓”两字, 做法 (如图1) , 找朋友:把“蜻蜓”两字与图片连起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词语了, 同时也认识蜻蜓这一昆虫。“蚯蚓”两个字的做法也是一样, 接着两字图同时出现, 然后让学生根据搭配说出一对词语, 说对了就点击鼠标相应出示答案, 以此类推, 其他的难认字也一样这样巧妙出现。
实践证明, 把难认的字放在学生喜爱的图片中, 并利用玩游戏的形式来识记, 学生识字的兴趣会非常浓厚, 记忆也会相当深刻, 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达到了愉快识字的教学效果。
三、以读为乐, 生字自破
在识字教学中, 应该让学生在读中识字, 并通过反复再现来巩固识字。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诵读中识字, 不能把识字教学脱离课文来学习, 也不能机械地把识字一点一点地拆分来识记。课文学习是以读为主, 并且要整体地读。朱熹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愉快识字。读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范读法、引读法、领读法、齐读法、轮读法、对歌读, 分组赛读、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配动作读、配乐读、表演读、猜读等等, 通过反复朗读, 让学生熟悉课文, 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恰当地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 以适宜的方法强化刺激, 达到识字的目的。
四、游戏识字, 增强求知欲
课堂中的游戏, 不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而是在玩中学习知识。如 (1) 摘苹果识字。把一些字写在可爱的大苹果上面 (如图2) , 让学生竞赛抢读生字, 学生的热情当然高涨; (2) 编口诀记字形。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 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 “目”:“四面不透风, 两横在当中”;“种”:“禾苗种在水田中”;“秋”:“禾苗旁边一堆火”等等。通过编口诀不仅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而且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 找朋友记字形。低年级学生识字时记得快, 忘得也快。因此, 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 使学生主动识字, 快乐识字, 及时巩固识字成果。如学习了合体字后, 教师把许多卡片贴在黑板上, 让几名同学站在黑板前, 按教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 如火—丁→灯, 先让学生读字, 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 然后让学生评议, 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朵红花。 (4) 编故事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 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休”时, 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有一个人种地累了, 走到树下, 靠着树木休息。”学“呆”时, 教师也边讲故事边写笔画:“有一个人张着大嘴巴 (口) , 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 原来他在发呆。” (5) 猴子过河, 赏荷花。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 在教学生字时, 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 我设计了小猴子过河去看荷花这一环节 (如图3) , 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认字, 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五、开展活动, 体验成功
教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教学过程的终端———学生发展服务, 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同时相信每一位学生, 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我在每两周一次比赛中, 将学生积累的课外识字专集本进行展览, 评选出“识字收集大王”“最佳编辑”“最有创意奖”等光荣称号。
学习趣味 篇2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厨房音乐会》活动反思
生活中,孩子们对厨房里发出的“嘁嘁嚓嚓”的声音充满着好奇,他们常常挤进厨房摸摸这、动动那,看着大人们制作种种美味。在幼儿园的娃娃家里,孩子们更是有模有样的拿起锅、拿起铲做起了小菜,嘴里还经常有节奏地念念叨叨“剁剁剁、炒炒炒”。这些生活中蕴藏的音乐元素,如何引导孩子们自觉主动地去发现呢?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要生活化、游戏化”。为此,根据幼儿兴趣,我设计了音乐活动《快乐的厨房音乐会》。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各个环节紧凑有序,极富挑战性。为以后活动能开展的更顺畅,我谈几点感悟:
一、趣味盎然,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本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强。首先体现在选材上,《买菜》、《办家家》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内容,我捕捉到孩子们非常喜爱厨房游戏的特点,把枯燥的节奏学习巧妙融合到娃娃家游戏中。切菜、打蛋、炒菜本是生活琐事,配上节奏后,变成了极富情趣的教学内容;厨具本是日常用品,敲打出声音后,变成了动听的乐器。有趣的选材是激发孩子兴趣的“催化剂”,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要。
其次体现在情境创设上。在活动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游戏化情境——厨房,孩子们是厨师,至始至终沉浸咋游戏情境中。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节奏,在生活中享受着音乐和节奏带来的快乐气息。这非常符合新《纲要》中提倡的“让音乐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理念。
二、支持引导,突显幼儿主体地位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感受、体验、探索、表现贯穿始终。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我没有刻意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退在孩子身后,做他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有时充满感情的倾听,接纳他们的想法;有时富有激情的总结,归纳他们的经验;有时饶有兴趣的追问,激发他们的想象。亲切的笑容,饱满的情绪,积极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富有魅力
本活动的设计可谓自然流畅,动感十足。在厨房游戏的主线串联下,步骤清晰、过渡自然、层层递进。我抛出问题:听,厨房里的声音----感受节奏;观,多媒体课件----学习节奏;看,形象图谱----练习节奏。最后的厨具演奏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让孩子们在尽情欢快地敲打出节奏的同时,发现生活中的韵律美,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真可谓是“一声一响皆音乐”。
不足之处:
在幼儿敲打厨具环节时,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大胆地敲出好听地节奏,但敲出的节奏都比较接近或相似,如果我能及时用语言提醒幼儿敲打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使孩子的节奏创编能力有个提升,我想活动会更完美些。
附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厨房音乐会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孩子们对《买菜》、《办家家》等活动非常感兴趣,对厨房里发出的“嘁嘁嚓嚓”的声音也充满着好奇,他们常常挤进厨房摸摸这、动动那,看着大人们制作种种美味。同时,在幼儿园的娃娃家里,孩子们更是有模有样的拿起锅、拿起铲做起了小菜,嘴里还经常有节奏地念念叨叨“剁剁剁、炒炒炒”。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要游戏化、生活化”,为此,我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倾听厨房里的声音,并能看图谱敲打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用生活中的厨具快乐敲打,体验演奏的快乐,并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体验生活中一声一响皆音乐的美好意境。活动准备:
1、《买菜》音乐,厨房里的声音录像带,《办家家》音乐。
2、多媒体课件《番茄炒蛋》。
3、各种厨具(人手一份)
4、节奏图谱:A:切的番茄;B:打鸡蛋;C:番茄炒蛋。活动过程:
一、厨房里的声音
1、集体表演唱《买菜》,愉快地进入活动室。
——鼓励幼儿用甜美的声音,高兴的表情演唱歌曲。让幼儿说说自己买了什么菜。
2、引导幼儿倾听厨房里的声音。
——师:买了这么多的菜,我们的厨房一定很热闹。听,厨房里传来了什么声音?(听录音:A.切菜的声音;B.打蛋的声音;C.炒菜的声音;D.洗碗的声音;E.洗筷子的声音等。)
二、我做小厨师
1、是谁在厨房里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课件:厨房阿姨)——厨师阿姨今天要做什么呀?原来,厨师要为我们做番茄炒蛋。
2、番茄炒蛋怎么做呢?请厨师阿姨教教我们吧!(看课件:幼儿感受节奏A:切切/切切切,请个别幼儿说出听到的节奏,并用动作模仿,幼儿集体模仿切菜练习节奏)
——出示节奏图谱A,引导幼儿看图谱学习。
3、切完番茄要干什么?看厨师怎么做?注意听听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看课件:幼儿感受节奏B:打打打打/打打打,引导幼儿说出两种节奏的异同)
——出示节奏图谱B,引导幼儿看图谱学习。
4、番茄切好了,鸡蛋也打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如果你是厨师的话,你想怎么炒?(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游戏经验大胆创编,教师给予肯定和接纳)
——出示节奏图谱C:引动幼儿看图谱猜出出示炒菜节奏。
——我们来看看大家猜对了吗?(看课件:炒炒炒/炒炒炒,幼儿感受拍打节奏C,并用动作模仿练习)
5、我们看看厨师炒好了菜吗?(看课件)
6、游戏情境练习:
(1)引导幼儿结合图谱随《扮家家》音乐,一起来做番茄炒蛋。合着音乐依次拍打3种节奏。
(2)鼓励幼儿自愿分成三个组,进行3种节奏的轮奏练习。
三、厨房音乐会
1、出示挂满厨具的磁性黑板,引导幼儿认识厨具并感受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用厨具宝宝进行配乐演奏打击乐。
——他们不但可以做出好吃的饭菜,还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呢。(欣赏老师配乐演奏,激发幼儿敲打欲望)
3、幼儿选择厨具尝试敲打节奏。(教师巡回倾听幼儿敲打,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感受,捕捉幼儿的精彩表现)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厨具宝宝是怎样唱歌的,并展示敲打。(请个别幼儿表演,教师给予肯定与表扬)
5、引导幼儿拿着厨具组成一个大乐队!教师来当乐队指挥,进行配音乐演奏。(幼儿集体配乐演奏)
趣味课堂 快乐学习 篇3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为了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躍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
二、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我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因而,扎实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并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时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更乐意学习语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便会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里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水县文峰小学)
英语的趣味学习 篇4
关键词:英语,兴趣,方法
英语的学习在中小学校园已经有三四十年了,作为一门外语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而且英语是国际会议的官方语言, 目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达到三亿两千万以上,因特网上四分之三的信息用英语书写,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60%以上用英语进行,国际政治、商业、金融、外交等无不以英语为交流工具。所以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学好英语,打好基础,首先要喜欢英语,对英语感兴趣,这样学习英语不会感到枯燥、难学。针对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状况,我们当老师的更应该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英语当成最快乐的事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单元、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学习Unit1Can you play the guitar? 学习起来很有趣,我事先写了一些短语, 例如 :play the guitar Play the piano dance, swim,sing,play chess, paint, play the drums, play the trumpet, play the violin.ect,上课的时候让一个学生在前面表演这些短语,一名学生猜, 第三名学生把这些短语写在黑板上,学生的生动表演让其他学生难以忘记,由此能记住学生们表演的短语,这样学生们记住这些短语很容易,并且不容易忘记。另外, 还可以让会弹奏乐器的同学把真的乐器带到学校,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进行演奏, 演奏结束进行短语的学习,这样学生记起来也会很容易。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该学的知识,有才艺的同学还进行了才艺展示。然后进行个性练习设计准备成立自己的俱乐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将全班同学分成八组,其中四组是面试人员,其他四组为招聘组,每组负责一个俱乐部的招聘工作,准备提案,包括:宣传词、招聘海报、问题、表格等。
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本单元围绕“动物园里的动物”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描述动物及表达自己的喜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在动物园里与真实的动物零距离接触,通过细心观察,首先学生会很容易记住这些动物的英文名称,教学第一项任务完成。———新单词的学习。第二项对动物进行描述,Pandas live in Chian.They have two big eyes. They are kind of shy.ect.其他动物也照这样进行描述。孩子们学习本单元的名词、形容词会很快学会而且记得也牢固, 在运用的时候会很轻松。如果没有条件去动物园,我们可以找到动物世界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他们还是喜欢动态的事物, 不同种类的动物他们一定会喜欢。在观看的同时把单词交给学生,加深记忆,然后对动物进行描述。这样的学习方法孩子们是喜欢的,而且积极性一定高。
我们在学 习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描述人的外貌,运用下列简单句型进行交际交流:What does he /she look like?He’s/ She’s tall./short…He / She has straight hair/ is of medium build…掌握并运用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 tall,short,medium height———身高特征thin,heavy,medium build—— 体重特征short hair,curly hair,long hair,straight hair,black hair,blonde hair,brown hair———发型特征。
掌握并运用简单的英语交际句型: Is that your friend? No, it isn’t. What does he/ she look like? He / She is… /has…在学习时我先让三名同学站到讲台上,这三名同学不同身高,不同体型,头发的长短不同,先说身高,tall、 short学生知道,但是medium of height他们不会,这不用着急,只要学生一看到台上的三名同学,他们首先就能知道汉语意思了。然后学习头发的表达方法,Boy’ s hair is short,Girl’s hair is long and straight。Teacher’s hair is curly.这时再教给学生新单词他们会很容易的记住。 单词学完之后学习对某个人的描述,我让一个同学说,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去画, 其他同学在本上画,最后看谁画得最像。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但是该学的东西学到了,而且有时还能满足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有的学生正好喜欢画画,这样一来他正好可以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分三个阶段给学生三个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活动时要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适时地进行指导, 但在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不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把他们的语言错误记录下来,为下一步活动做好准备。
任务一:“他是谁?”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描述出班级中的一个同学,完成后在班级中表演出他们的对话,然后让其他组的同学来猜测他们说的是谁。
任务二:“谁画得最像?”在小组中每个同学轮流对他们的其中一位任课教师进行描述,其他同学根据他的描述画出老师的图像,谁画得最像谁获胜。
任务三:“谁是我最喜欢的大明星?” 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明星的外貌特征,但不写出他的名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看看谁猜出的明星最多。
说明:在任务活动中,我通过设计不同的三个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竞争,每个任务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差”,因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急于知道最终结果的心情,在活动中他们一定会努力表现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三个任务所侧重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他们分别侧重训练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把任务活动放在小组中进行,还可以解决“大班”难以操练的难题,学生在小组中有更多的时间来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单元的家庭作业是My favorite singer/teacher/player … 要求是画 图作文。作业收上来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孩子们画的画很漂亮,没想到孩子们绘画水平如此高。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学生的画漂亮,最关键的是学生们的作文写得更漂亮。知识点的错误非常少,这就说明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学生们都学会了。
“趣味语文”同伴互助学习小组 篇5
互助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在小组活动中发挥每个青少年在不同领域的学习特长,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从而提升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解决、朋辈协作、沟通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2015年2月4日到6日,为了提升社区青少年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青少年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善社会服务中心联合江村社区举办了“趣味语文”同伴互助学习小组活动。
学习小组活动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趣味课堂,设置“我们拼了”,“成语擂台”,“汉语听写能手”,“谁是故事王”等环节。第二部分知识面拓展,包括参观消防科技馆及古龙酱文化园等环节。
活动一开始,同学们根据社工的引导分成了8个小组,通过激烈的探讨,纷纷选出了小组组长,取队名以及团队口号。当社工报到每一组时,每组成员齐呼队名和口号,都不干示弱,希望能够在本次活动中发挥出团队最好的水平。在社工介绍本次活动主要环节后,每个小组立刻开始“排兵布阵”,但如何可以让自己的小组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呢?这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难处。社工引导同学们需要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这样才可以发挥团队最大的力量。此后,小组成员们开始讨论各自在语文学习中各自擅长的部分,根据活动环节,安排小组成员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代表,其余组员齐心协助。通过“我们拼(音)了””成语擂台”“汉语听写能手”,“谁是故事王”等几个环节的趣味比拼,每个小组都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最终第七组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最佳团队奖。
此外,本次活动还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参观消防科技馆,模拟逃生技巧,了解消防知识;游古龙酱文化园,亲手制作酱油,了解酱油制作过程。拓展知识面,提升学习动机。
趣味学习生字“五步曲” 篇6
第一步曲:认识拼音类别。每个汉字,都代表着一个音节,汉字的读音,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拼读而成。(整体认读音节类如yi已,韵母类ou欧等除外)所以,要学习生字,先要弄清字的拼音,引导学生观察拼音,按类别分类:①前鼻音类,如tian添;②后鼻音类,如tang 躺;③平舌音类,如cuan窜;④翘舌音类,如shuai摔;⑤边音类,如li 离;⑥鼻音类,如niu 牛;⑦其它类,ta 它,ma 麻;⑧整体认读类,如yi 翼。如果学生学会给字音归类,那么对生字的学习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曲:辨别汉字结构。汉字,都是由部首和部件组合而成(独体字除外)。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都在引导学生识字时,可以利用汉字造字原理,湛透在教学过程中,便于理解。
㈠象形。构字法突出物体特征,描绘物体轮廓,主要是独体字,如:日、月、水、火等。
㈡指事。构字法以象形为背景,加上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如:上、下、刃、本等。突出事物局部,抽象概念。
㈢会意。构字法是由两个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突出抽象概念。如:尖、歪、休、涉等。
㈣形声。构字法是由一个义符和一个声符表示字音。不过,义符只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是具体信义。如:警、茵、陷、域等。㈤假借和㈥转注。构字法而成的字,因为在小学阶段出现较少,拟在教学中几乎很少提及。
这一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如上老师对字的分析讲解,学生就能较快学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形象思维带动抽象思维,去体会信义较深奥抽象的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学习。
第三步曲:组词点读时间。任何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离不开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对生字,在会读会认的基础上,再会用,这才算真正学会了!字的运用,自然延伸为组词。“点读组词”不仅可以考察学生课前预可情况,还给了学生一个自我表现、融入课堂的机会。每次到这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积极性也相当高。很多学生都是很自信举起手,迫不及待等老师点名,得到发言机会。不少学生能够给同一个生字,一连组词五六个,并且比较准确地说出相关的意思。还有学生甚至能做到知识点的迁移,例举出多者字和同音字。当回答问题的学生出现错误或漏洞时,立刻会有其他学生指出或补充。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几乎影响到个别不专心听课的学生。
第四步曲:猜猜字谜时间。这是一个趣味性较强的环节。内容是,老师从当天所教的生字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较典型的字,即兴编谜语。如,泡:书包掉进水里,湿透了。如,壁:开辟一块土。如,启:上户口。如,瑞,依山而称王。学生能够保持适度的紧张,急中生智,根据对字形,意的认识理解,参于课堂中,体会猜字的快乐学习体验。
第五步曲:趁热打铁时间。上课到这时,已经剩下大的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了。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调动了眼,耳,口等器官,充分认识,读记生字。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现在及时动手抄写记忆,就能起到加深印象,巩固的作用,也可以避免学生“浅尝辄止”“眼高手低”的不良态度。
学习趣味 篇7
一、课前勤做下水实验, 努力提高科学趣味性
就科学课而言, 教师在课前先下水做探究实验是一种特有的备课形式, 通过教师亲自去实践, 去设计, 思考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趣味性, 通过试水探究, 把握教学第一手资料, 洞察实验操作相应步骤要点和难度, 从而设计出最合适的教学步骤, 为整个课堂教学调配出特有的趣味。
1. 实验问题设计要具有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我们知道, 往往兴趣越浓厚的学生, 其学习的主动性性就越高涨, 因而其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这是作为科学实验探究最有效性的方法。学科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要让科学实验探究充满趣味性, 势必要在实验中提出问题的时机和步骤能够充满悬念, 让学生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 从而使他们对实验欲罢不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前要对各种实验的现象了然于心, 所以先下水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 在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一课时, 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测量磁铁的磁力并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在让学生测量4个环形磁铁吸在一起的磁力时, 已经可以看出变化规律了, 因此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当多个磁铁吸合在一起时磁力就会增大。此时, 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两块相互排斥的环形磁铁捆绑在一起时磁力大小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会容易回答出:“磁力会相对减小。”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后发现实验结果与猜测相一致。然后老师让学生用条形磁铁代替环形磁铁去再次实验。先让学生根据结论猜想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对吗?”通过实验, 数据显示的结论刚好与环形磁铁的实验结论相反。所以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并非所有的磁铁都能满足这两个结论, 因而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将两块磁铁相互吸在一起, 磁力大小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同样把两块相互排斥的磁铁捆绑在一起时, 磁力大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上述实验现象显然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 实验结果教师必须是清楚的, 这就要求教师事先下水进行实验过的; 第二, 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追问时机和步骤教师是事先精心设计过的。从已知到未知, 从正确———错误———再改正, 做到步步深入, 中间悬念迭起, 为整个课堂探究调配出学生从未感受过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2. 实验变化现象要更加明显
现在我们大部分学校已经配备了标准的实验室和仪器室, 很多实验器材不需要老师苦苦寻找, 器材一拿, 自己的一套下水器材一试用, 拿着分组器材就可以去上课了。但是那些没有经过我们试验的材料, 可能因为某些已经损坏或失准, 还可能因为实验现象不明显, 将导致探究时出现一些问题而让我们变得措手不及, 让课堂无法按预设步骤正常进行下去。
例如, 在教学三下年级第四单元第6课《指南针》这一课, 教师对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早已经于胸有成竹, 对整节课教学环节的把握也已然到位。当教师拿着一盒指南针走进教室时, 这个盒子里面的指南针可能就是整节课问题的所在。当学生在练习使用指南针时, 尽管操作是正确的, 不过在汇报时发现“哪边是北方?”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用手指出的方向各不相同。究其原因原来是我们存放指南针的方法不够正确, 虽然存放时避免了与周围一些铁器和磁铁的接触, 但是大量指南针同时存放在一起, 磁场长期相互干扰, 指南针磁针的磁场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虽然教师在课前动手使用了指南针, 但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由于实验器材出现问题的缘故使得整个课堂不能顺利进行, 这时就要求我们下水探究实验范围要更广, 做到能将每一组实验器材都实验操作一遍, 确保它们能够正常使用。如果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改造或事先更换器材, 使现象变得更加明显。这样就能使课堂实验探究的趣味性不至于发生变质现象。
3. 实验探究步骤要相对完善
教材中一些实验看似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但实际进行探究实验时有的步骤却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实验时间要求过长, 实验器材相对缺失, 实验现象不够稳定, 实验与表格不相对应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下水实验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 通过对探究实验深度研究, 完成教具改进, 表格制作, 实验变化等来完善探究设计, 让课堂教学有目的性地调配出趣味性。
例如, 在教学《金属的热涨冷缩》这一课时, 在做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时, 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是让学生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 这一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相对容易些; (2) 加热后钢条长度和粗细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过程是借助2根大头针来代替钢条, 通过观察大头针的倾斜程度, 从中把钢条的细微变化“放大化”, 让学生能直接看到加热的大头针的“膨胀”, 来感知钢条的膨胀。这可以使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变得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更深入。教师在没有经过事先自己课前的探究实验, 想当然的认为实验是简单并且成功率很高的预设下, 可真正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后就可能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由于钢条导热慢, 学生实验时间就相对比较长; (2) 钢条“膨胀”现象非常微小, 经过大头针的“放大”实验现象还是不太明显, 不能发现大头针有很明显的倾斜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对实验的热诚度, 很快学生就会显得焦急, 变得不耐烦, 从而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不但无法得出满意的实验结果, 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为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 教师就需要在课前亲自动手做好探究实验, 发现类似上述问题后, 将实验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验方案设计重新修改变得相对完善些。比如为了使实验现象变得更加明显些, 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大头针连接在一个简易电路上, 然后通过蜡烛加热大头针, 使其膨胀伸长接通电路并点亮小灯泡; 冷却后大头针收缩, 电路断开小灯泡再次熄灭。这个实验现象相对明显, 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学生容易理解。
二、上课甘做实验助手, 尽量突出科学趣味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 课堂是学生的, 应该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科学课堂探究实验要遵循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来唱主角, 而教师自身则应转为辅助角色, 引导学生自主地设计科学实验方案, 并积极尽情参与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 感叹科学的奇妙, 收获科学的奥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心甘情愿做学生的助手, 并尽量突出科学课的趣味性。
1. 适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 教师演示效果不如让学生亲身经历来的好。如果确有难度就可改为师生共同操作完成, 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 会让实验设计、操作提示更为自主, 学生更有兴趣。
例如, 在教学《磁铁的两极》这一课, 让学生自行设计验证条形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比较大时,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 将回形针串起来的时候要先做一个挂钩, 然后将回形针一个一个放在挂钩中, 但不能挂成一排;事先在磁铁的五个点上特意做了凹槽设置, 确保挂钩位置一致, 防止挂钩左右偏移等。尽管教师事先这样精心地指导, 但实验操作中学生依然会犯错误。笔者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完方法后, 请同学上讲台和老师一起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老师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 比如:遇到挂钩挂法错误时, 学生自主解决了; 遇到挂钩往边上跑的现象,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有些用手指挡着, 有些放在桌上挡着, 各个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种简单问题都能顺利得以解决。实验结束后, 学生在交流中指出挂钩移动是因为周围磁铁在干扰这一点的测量, 为了让实验更精确应该在测量时将磁铁其他部分全部遮住,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见, 适时让学生自主探究, 能极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让学生头脑中的“精灵”细胞得以开发。
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解决了“拦路虎”, 并且学生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 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亦会使整堂科学课充满浓浓的探究味。
2. 小组探究教师扶弱助强有讲究
在小组探究活动中, 各小组之间的操作能力有强弱, 这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操作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手把手提高该组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当然,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操作能力较强的小组中, 适时点拨启发, 可以进一步探索到新的发现, 并可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而教师假如参与到操作一般的小组中, 则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各组的学习探究情况。因而, 教师适时扶弱助强, 并让各组进行探究大比拼, 能极大地提高科学的趣味性。
例如, 在教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时, 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很快完成了课堂实验, 利用剩余时间在尝试挂其他不同的重物, 发现开始转动的一瞬间轻推摆锤, 重物相对较轻时齿轮便能转动起来, 太重却不能灵活转动。这时, 老师及时参与进去, 与学生一起探究, 最后得出: 这是由于齿轮之间摩擦力太大了的缘故造成的。交流时, 这组学生就通过这个情况延伸到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给机械零件加润滑油, 才能减少摩擦力, 防止齿轮磨损。这些看似简单的探究活动, 实际操作中还是会碰到许多的问题, 只有当教师参与其中, 才会让实验器材用得更好, 用得更精, 才会从中发现一些更有深度的科学知识。这样的师生小组合作, 能让学生在实验时探索到许多课外知识,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三、课后拓展探究实验, 不断延伸科学趣味性
“带着问题进教室, 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教室。”这是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课外实验拓展是让趣味性延续到课外的重要载体, 但小学生课外热情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 要让这种探究热情不断持续高涨, 就需要教师亲自进行拓展引领, 将课外的成果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1. 下水展示, 让创意引领实验探究
教师将各种“让我们课外继续去研究、去探索”的话语热情澎湃地抛给学生时, 学生也在期待和教师一同进行各种创意的尝试。这时候教师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去尝试, 将那些课堂中被忽略的瞬间在课外闪光, 让创意思维尽情展现。
例如, 三下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中学生对于《种植凤仙花》一课, 在了解到网络上的凤仙花种植瓶后, 发现作为农村学校完全可以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来代替, 这样既省事又方便。笔者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 在课后和几位同学一起用课余时间将大家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 将自制凤仙花种植瓶现场展示, 学生兴趣相当高涨。课后, 许多学生用自制种植瓶播种了大批春季花种, 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发展变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的研究。笔者随后又亲自带领孩子去学校食堂后面的种植园取土壤, 培育多种植物品种,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活动劲头高, 学习效果好。
2. 适时交流, 让成果直观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 特别是课外探究活动, 有些并不能让每一个同学亲身经历, 亲眼所见。这些探究如果用视频、照片、科技小论文等方式记录下来, 在教室、科学角用展示出来, 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成就感, 使他们对此乐此不疲。
例如, 有一位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热对流实验经过自己大胆创新拍成视频:一个装满水的大烧瓶中放入一条小金鱼, 瓶子上端用带细玻璃管的木塞塞住, 放入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底部和颈部水的温度。将烧瓶稍微倾斜成30度角, 用酒精灯在烧杯颈部加热。几分钟后, 通过视频清楚地看到测量烧杯下端水温的温度计液柱没有明显变化, 小鱼在烧杯底部游来游去, 生活惬意。而测量颈部水温的温度计液柱不断升高, 甚至有部分水溢出细玻璃管。这个视频给了其他学生极大的刺激, 许多学生对此惊奇不已, 对自己参与课外探究活动表现出很高的欲望, 课外跃跃欲试, 兴趣很浓。
科学实验探究要求教师课前有精心的准备, 课堂中成为学生的幕后英雄, 课后又需要积极引领宣传, 把实验探究步步抓实, 把科学课堂归还给学生, 把探究天地进一步拓宽。实验探究在学生心田中种下的是科学趣味, 收获的必将是学生超强的动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
“文件”的趣味学习法探究 篇8
上述的几种函数基本上都是流式的文件操作, 流式文件中构成文件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字符, 流式文件也就是有序字符的集合, 它的长度正是这个文件中所有的字符的个数, 所以, 流式文件又叫做字符流文件。 流式文件没有具体的结构, 并且管理起来也比较简单,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流式文件:
1 . f o p e n ( 打开文件) 与该打开文件f o p e n相关的函数就是open, fclose, 它的表头文件是#include<stdio.h>, 其中的定义函数为FILE * fopen (const char * path, const char * mode) , 每一个函数都需要一个函数说明, 该打开文件的参数path字符串包含即将要打开的文件路径和它相应的文件名, 参数mode字符串就是所代表的流形态。 其中m o d e的文件打开方式有以下几种:r (read) ;w (write) ;a (append) ;t (text) ;b (banary) ;+。他们的意思依次是读、写、追加、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读和写。在打开文件的时候, 如果文件能够很顺利的打开, 则会返回到该流的相应文件指针, 如果文件无法打开则会返回到NULL,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错误代码errno。
2.fread和fwrite函数。这两个函数可以对数据进行块的操作, fread函数的一般调用形式是 (buffer, size, count, fp) ;而fwrite函数的一般调用形式是 (buffer, size, count, fp) 。下面我们就对这两个调用形式里的调用因素进行解释说明:
(1) buffer。Buffer是指针的意思, 在fread函数中, buffer是它在载入数据的时候能够存放数据的地方, 然而对于fwrite来讲, 则只是输出数据的地址。 (2) size。它所代表的是应当读写的字节数目。
(3) count。这是相对于size而言的, 应当读写多少个size字节的数据项。
(4) fp。意义很简单, 记住, 它是文件型指针。
在C语言中, 还相应提供了一整块数据的读写函数, 也就是可以用来读写出一整组的数据。比如一个数组元素和一个结构变量的值等。再例如fread (fa, 4, 5, fp)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从fp所代表的文件中, 每一次读取4个字节送入到fa实数组中去, 并连续读取5次, 也就是这5个实数都被读取到fa中。
3.fgetc和fputc。这两个函数是字符读写函数, fgetc函数 (getc函数) 的一般调用形式是ch=fgetc (fp) , 它们的用途可谓是十分重要, 因为我们操作文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读取文件, 它的作用就是从指定的文件中读入一个字符, 也就是从fp所指的文件中能够读出一个字符并赋给ch; 在返回值的过程中, 如果成功的话就能够返回到所得到的字符上去, 如果失败的话则返回EOF (-1) 。fputc函数的一般调用形式是fputc (ch, fp) ; 它的作用不同于fgetc函数, 它的作用是将一个字符写到磁盘上的文件中去, 也就是能够将这其中的ch输出到fp所指的文件中去;在返回值方面, 如果成功的话就输出相应的字符, 如果失败的话就返回EOF (-1) 。上述函数就是我所选取的流式文件中的几种, 下面我们来对直接I/O文件操作进行一些阐述。
直接I/O文件操作是C语言中的另一种文件的操作模式, 它和流式文件有很大的不同, 它是通过直接存取文件来完成对文件的处理的, 然而我们上述的流式文件操作则是通过缓冲区的特征来进行的。下面, 我们就对直接I/O文件操作中的一些函数进行阐述, 找一找它与流式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open函数。在打开文件的同时让它返回到相应的句柄中, 假如失败的话, 随后就要返回小于零的数值, 它的原型是int open (const char *path, int access[, unsigned mode]) ;这里面所涉及到的参数path就是将要打开的一个文件名, access就是其中所要打开的模式, mode是可选择的项目。该函数主要用于表示文件的属性是什么, 在UNIX系统中比较常用, 但是在DOS/WINDOWS这个参数中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例如, int handle=open (“c:msdos.sys”, O_BINARY|O_CREAT|O_ WRITE) 。
2.close函数。看到英文,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是“关闭”的意思, 该函数代表关闭一个句柄, 它的原型是int close (int handle) 。假如在返回的过程中成功, 就把相应的数值返回到0.比如:close (handle) 。
3.Iseek函数。这个函数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将文件定位到指定的位置, 它的原型是long lseek (int handle, long offset, int fromwhere) ;其中的参数offset是移动的量的多少, fromwhere则是移动的位置变化是怎么样的, 在这个函数中要注意SEEK_CUR代表文件当前的位置, SEEK_END代表文件的末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lseek (handle, - 1234L, SEEK_CUR) ;//它的意思就是将存取的位置从现在的位置向前面移动1234个字节。x=lseek (hnd1, 0L, SEEK_END) ;//的意思是将存取的位置移动到文件的最尾端, 这里的x=文件尾的位置就是文件的长度。
如果在学习C语言文件操作过程中很熟悉汇编过程的话会发现文件操作形式万变不离其宗, 直接I/O文件操作和流式文件的操作大体相同, 也提供了相应的Unicode字符操作函数, 比如_wopen等。这些操作中BCB可以帮助我们很多操作。C语言中的编程是计算机中相对比较复杂的东西, 很多初学者也因此而很头痛, 但是只要找到这其中的奥妙, 就会找到文件操作的趣味性。任何学习都需要兴趣指引。
参考文献
[1]张荷花.ATLAS常规语言部分到C语言的转换[D].吉林大学.2004.
[2]刘冲.张玮玮.C语言中文件操作中读写数据函数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20:163-164
趣味启蒙初中化学学习 篇9
化学之美无处不在: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颜色之美、形态之美、声音之美……而化学变化形成化学的物质, 更是形态各异, 五彩缤纷, 美轮美奂. 而与学生相伴, 更是让笔者能时刻发现他们的美, 他们学习时的专注之美, 他们提问时的求知之美, 他们实验成功时的喜悦之美……
一、用心发现化学之美.
微观化学结构美是化学形之美的内在反映和决定因素[1].如金刚石 ( 图1) 、C60 ( 图2) 、石墨 ( 图3) 、纳米碳管 ( 图4) 同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但由于结构的不同导致其物理性质和用途相差甚远.
宏观的化学物质美更是大自然画家描绘出的至艳至美的画图, 从实验室五颜六色的药品试剂, 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矿物, 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化工产品, 无不体现了化学物质的外在形态美和内在实用美.
化学物质之间的变化之美更可谓化学美的极致表现. 从课堂上的各种实验现象, 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美景, 都是化学变化美的有力证据[1].
化学课堂上要用到的简洁而多样的化学用语亦是化学美的体现. 简单的一个符号或图式, 既有宏观上的含义, 又体现微观上的构成. 它们也将化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品味化学的趣味与博大.
二、用心展现化学之美
1. 课前小实验
有的化学实验在课堂上做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可以适当分解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课外就涉及一部分内容, 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探究更加丰富和有针对性, 也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就提前感受化学之美, 产生对新课内容浓烈的兴趣[2]. 如: 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之前, 可预先让每个学生在家里准备一些花瓣或蔬果的汁液, 分别将其滴入食醋、橙汁、肥皂水、自来水等不同液体, 记录颜色的变化. 当孩子们看到各种美丽的色彩变化时, 很是惊喜, 更是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新课的欲望: 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滴入同一种汁液中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通过课上新知识的系统学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指示剂来区别溶液的酸碱性, 也学会了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哪些植物的汁液可以用来做指示剂, 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课后利用自己制作的酸碱指示剂测测其他液体的酸碱性, 可谓学以致用, 其乐无穷.
2. 课堂小实验
一堂课的引入,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用美好的实验现象来引入新课, 不失为良策. 如笔者在讲解碱的性质时, 增加了趣味实验“化学密函”: 事先在白纸上用无色酚酞画了一个“海绵宝宝”. 然后在课上往这张纸上喷上氢氧化钠溶液, 原本雪白的纸上呈现出了孩子们喜爱的图画, 他们都开心的跃跃欲试, 惊喜之余, 更多的是想要探究其中的道理. 又如在讲枯燥的质量守恒定律那天, 正巧是圣诞节, 笔者便突发奇想, 用双氧水, 碘化钾和洗洁精混合, 做了一个“大蛋糕”送给孩子们, 这个蛋糕虽然不能吃, 但是看着这个不断长大的“奶油蛋糕”他们既兴奋又好奇: 这是怎么回事? 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 为什么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在减小? 这个变化的总质量真的减小了吗? 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充满求知欲的双眼, 带着一大堆的疑问开始学习新课.
在讲解一些重难点时, 设计一些现象明显的实验, 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也是很有利的. 如在中和反应的教学中增加这样一个实验: 用手持技术测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温度变化、p H变化、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并绘制曲线图. 当这三条特征鲜明的曲线呈现在屏幕上时, 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非常清晰的看到并感受到中和反应的放热情况、溶液酸碱性和电导率的变化过程. 为什么会呈现出三根不同的曲线?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孩子们都跃跃欲试, 想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 电导率的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又直接体现了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量的变化, 使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复分解反应其实是微粒间的反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中的装置、仪器体现了静态的视觉美; 在实验中, 教师娴熟的技能动作与优美的姿势, 又能显示出动态美;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发出声音、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更是体现了化学的神秘美; p H变化、溶解度变化、温度变化、电导率变化……一根根美丽的曲线又体现了化学规律美……只要用心去发现, 去感受, 无一不是激发学生强烈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兴趣的契机.
在化学新课改中, 很深刻地体现了人文精神,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会自己发掘化学之美, 更要善于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书本知识融通起来, 通过化学教学带领孩子们一起感受化学之美, 启发和激励学生认识物质世界之美, 使他们从心底爱上化学, 并用习得的化学知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摘要:发现并利用化学之美, 来打造艺术课堂,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激情的契机.用化学外在美吸引学生眼球, 用化学内在美捕获学生心灵,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从心底爱上化学.
关键词:化学之美,学习兴趣,实验,情境,艺术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勇.化学美与中学化学教学[J].南海区学科教学论文, 2006 (7) :32-33.
趣味语文游戏探究性学习初探 篇10
语文探究性学习, 是学生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自觉自愿接受的, 学生都是心甘情愿地、以积极的态度、一板一眼地进行活动的。研究性的学习, 有既定的任务, 它的内容, 大多来自于生活, 但不是生活的照搬。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研究本身,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增长了多少知识, 积累了多少经验。一切存在于研究之外的目的都不是研究本身所具有的, 都是研究之后的附属产品。
语文研究性学习既然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 我们就基本上可以把它看作为游戏。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小孩做游戏, 就可以发现:游戏原来也是认真的。笔者曾认真观察过女儿小时候与她的小伙伴们经常玩的当老师的游戏:一个人扮老师, 手里拿着一根竹子当教鞭, 几个孩子坐在下面当学生, “上课!”“起立!”“下课!”“老师好!”“同学们好!”俨然正儿八经的老师上课, 能说她们不认真、不严肃吗?对于我们来说, 在怎样对待游戏这个问题上, 需要换脑筋, 需要转变思想, 转变观念。教育当中, 游戏的因素越来越多。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 其游戏的特征就更不必说。
席勒有一句名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 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 他才完全是人。”所以, 游戏是真正地以人为本的活动。作为游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也是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 深度参与的活动。在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上, 学生始终都是真正的主体。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 凭着自己的兴趣,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确定课题, 自己指定计划, 自己收集资料, 又自己分析研究资料, 自己撰写研究报告。而且, 在参与的程度上, 与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是真正的自己全方位的作主, 学生在身心方面投入的精力就比课堂教学多得多。
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这也正是游戏的特征。语文研究性学习也是这样。每一个参与者之所以参与, 他们所看重的, 并不是研究的结果有多大的价值, 能够有什么新的重大的发现, 或创立什么新的理论。他们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研究的过程本身。
“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魏书生老师的这句名言, 对语文研究性学习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 在我们的教学中, 常常用一种思维, 从一个角度思索结果, 只会用一种不变的方法。比如, 课文的教学, 好像只有老师讲、学生听这么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 别无他法。其实, 只要我们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处理教材, 传授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有些课文, 完全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方法进行学习。比如, 长春语文第11册第9单元饮食文化的一组课文, 是比较难教的文章, 难在专业性强, 难在涉及资料多。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势必造成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如果换个思路,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教授, 及早分组, 及早让学生去查阅资料, 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由学生完成一些环节, 学习的效果就比课堂传授好得多。
趣味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篇11
[关键词]主动学习;课堂情境;趣味性;学习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
二、课堂情境 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现象。但细细观之,却也是心态种种气象万千。有的老师话音刚落,“刷”一声,顿时小手如林。有的老师再三启发,王言语穿,仍不见“一草一木”。有时孤芽独秀,有时三三两两……有的小手刚刚露出桌面,似举非举;有的小手端端正正在课桌上挺立,显得从容自若;有的小手高高举起,充满自信;有的把手臂伸直了仍嫌不够,使劲往上举,身子倾斜着;更有甚者,屁股干脆离开了座位,半蹲半站,生怕老师看不到……
其实,课堂提问很有讲究。抽谁回答呢?抽学习成绩最好的和最差的,都没有意义。抽中等程度的学生,能了解的信息,情况比较丰富,回答有差异,能显出课堂的真实性。
趣味数学教学催生学习激情 篇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之后, 自然就会沉浸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之中.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让笔者切身体会到托尔斯泰说过的话:“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年, 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运用“趣味教学法”来激发学习主体内在的、原始的动力———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贴近学生需要, 滋生学习趣味
面对初一的新生, 数学老师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说法:初中的数学题怎么这么难啊!小学数学我都能考出九十多分, 可现在却考这么几分, 怎么退步这么快呀!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对于初一的新生要让其重新对数学充满热情,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认为对初一新生应常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需要着手, 让其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开学初的第一堂课笔者都会上一节“生活离不开数学”的讨论课:
师: (板演) 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 (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师: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你们能用朴素的生活现象解释这句话吗?
生: (七嘴八舌) 课堂一下热闹非凡.
……
师:拿买菜来说, 芹菜1.5元, 青菜1.8元, 大蒜……一共多少钱?如果没有数字, 你该怎么办?
生: (沉思)
师:直接给张百元大钞说不用找了, 还是拿了东西就跑.
……
生:那不成! (异口同声)
生1:这种情况恐怕只有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解决了.
生2:看来没有数学连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没法解决.
……
师:所以说“数学在手, 万事无忧!”由此可见数学是多么重要.生活中需要数学的地方有许多, 我们只有从小学好数学, 才能处理好各种问题, 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和有序.
在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触及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来创设情境, 能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参与学习, 通俗易懂易于让学生滋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激情.
二、增加师生情感, 唤醒学习趣味
去年笔者接了一个教学班, 因这个班数学教师已换了两位, 所以学生对数学老师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 加上他们数学基础薄弱,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虽对这个班的情况有些了解, 在第一节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第一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还是出乎笔者的意料.当笔者进行自我介绍时, 学生表情木然, 好像对笔者及不感兴趣.当笔者满怀激情的开始讲课时, 学生的表现更让笔者感到尴尬.只见有的趴在桌子上, 有的小声嘀咕等, 特别当笔者提问时, 根本没人举手配合.笔者一边镇定地讲课, 一边思考对策:若停下课训斥他们, 他们可能会对老师更失望, 想到这儿, 笔者改变了心态, 反而让语气变得更随和了.到授课内容结束后, 笔者和学生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小结.笔者说:“同学们, 今天是老师给你们上的第一节课, 虽然老师精心准备了这节课, 但是, 我知道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老师真心诚意地向你们说声抱歉, 请同学们现在就给老师提意见, 我一定在下一节课中加以改进.”话音刚落, 教室第一次变得极为安静, 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笔者.此时依然没人发言, 但看得出他们在思考在笔者的一再要求下, 数学课代表第一个站起来说:“老师, 你的课比以前的老师讲得要好些, 只是我们班基础较差, 希望您以后讲得再慢再细些.”笔者及时给予了由衷的感谢.之后, 又有几名同学举手发言, 笔者发现班级的氛围、学生的眼神都在悄悄地变化.笔者对每一名同学的意见都给予了肯定和感谢, 并借机对同学们说:“我能向你们提几点建议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原本一节几乎没有学生认真听课的数学课却给笔者提供了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笔者用真诚取得了学生的信任, 用爱心唤醒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巧设质疑情境, 激发学习趣味
“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阶段, 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没变, 所以这句话在学生和老师之间依然盛行.而每一次考试总免不了有人欢喜有人悲.记得某次月考结束后第二天的一节数学课, 上课铃响过之后, 笔者走进教室, 不出本人所料, 有些同学很得意, 有些同学闷闷不乐.笔者没有像以往一样用语言安慰感觉考得不理想的同学, 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本节课要上的内容“中位数和众数”.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 想让自己的这次月考成绩在父母面前过关吗?
生:窃窃私语! (原“焉着”的同学将信将疑地看着我, 几个胆儿大的疑惑地问:我感觉考得不理想, 也能交差?)
师:那就看你们今天的“中位数和众数”学得如何了.它们就是能帮你们轻松过关的法宝.
生:兴高采烈! (一个个精神饱满)
……
根据学生的表情, 笔者已经看出全班学生对本节课满满的期待了.
本节课最精彩的莫过于小结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阐述自己的所学:有的用平均分, 有的用中位数, 有的用众数来说明自己的成绩在班里还是不错的……
教师巧设质疑情境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习兴趣.
四、创设活动情境, 调动学习趣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 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时常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动手实践活动, 如在讲授“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中, 课前先让每名学生制作好3~4个立方体并准备好一把剪刀.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动手把准备好的立方体沿某些棱剪开, 且使每六个面连在一起, 然后铺平, 最后把所得的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最后由组织者———老师引导、归纳出展开图, 效果很好.
除了让学生动手来调动积极性外, 还可以根据初中生天生具有的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将竞赛机制引入到数学课堂中, 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其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中, 活动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围绕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合作等,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调动学习激情.
五、创造成功机会, 巩固学习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 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名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因此,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应分层教学, 并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的原则, 从而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即以多数学生跳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 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 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 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还要及时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的点滴进步,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 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直接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 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 持续学习激情.
【学习趣味】推荐阅读: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08-25
趣味性学习01-14
趣味、快乐学习论文06-20
趣味数学学习法08-06
高中数学趣味性学习06-15
趣味英语快乐学习12-19
趣味英语快乐学习06-06
中学化学中的趣味学习11-07
中学英语学习的趣味性06-05
趣味运动会趣味游戏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