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

2024-08-25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精选7篇)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真正的学习不是告诉, 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境中蕴含的新知识相互作用, 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为此要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数学活动体验。然而, 在现今的课堂, 较普遍存在着活动体验积极性不高、活动体验不充分、活动形式多心灵体验少、活动体验缺乏有效的引导而难以深入等现象,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克服这一现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 明确活动体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同时要深刻理解活动体验的本质内涵, 掌握活动体验的基本策略。

一、活动体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活动体验就是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学习活动。活动体验是基础, 是过程, 学生发展是目的, 是结果。没有活动体验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 活动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从信息到知识, 再到理论、智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即需要经过“信息———耦合———处理”的连续的活动体验过程。活动体验首先是学生通过活动, 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蕴含在信息中的新知识相互耦合, 其本质就是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过程, 而在迁移过程中将产生问题, 进而通过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 达到知识的“转化”。在迁移基础上实现“转化”是活动体验的主体部分, 而完成了“转化”并开始实现新的“迁移”, 则是活动体验结果的反映。这一整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活动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而知识建构是活动体验的结果, 没有学生的亲身活动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2. 活动体验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形成的桥梁

新课标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说明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载体, 而活动体验学习则对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起到桥梁的作用。另外, 数学思维和能力是一种默会型的知识, 它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 只能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来感受、体验、领悟, 逐渐地积累。离开了活动体验, 不注重过程,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 活动体验是丰富情感、态度的催化剂

新课程目标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学习, 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说活动体验是丰富学生情感、态度的催化剂。

二、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心灵的参与

活动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活动是外在形式, 体验是内在内容。没有体验的活动是表面化、浅层次的活动, 而没有活动和过程的体验同样是短暂的、低效的体验, 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活动体验应是丰富的、全过程的, 它不仅需要肢体活动的参与, 更需要内在心灵与思维的碰撞。只有在活动中把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体验才会深刻、有效。因此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心灵和思维的参与。

三、活动体验的操作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活动体验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要把理念转化为行为, 落实到课堂, 还需有效的活动体验策略。

1. 目标确定必须重视过程性目标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结果性目标动词, 而且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把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当做教学目标来加以落实, 即不仅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事实上没有学生的“经历、体验、探索”这个过程, 也就不可能达到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更谈不上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为此,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一定要思考如何呈现信息, 如何让学生去搜集信息, 发现、提出问题, 去经历, 去体验, 去探索、解决问题, 从而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2. 材料组织必须具有生成性

材料组织的生成性指的是数学学习材料的组织要充分展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要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学习材料, 把“现成”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生成意义的材料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 体验知识的探究、创造的过程, 感受数学的价值,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某教师在设计教学“求商近似值”时, 先创设情境, 即以谈话引入暑期学生家庭购买冰棍、饮料的情境引出“整买”“零买”的购买方式, 继而向学生提供购物的整买、零买的信息, 如冰棍零买2元一支, 整买88元一箱 (60支) ……让学生观察信息后自主提出问题。如:“我们想知道整买 (批发) 比零买便宜多少。”接着让学生们自己去尝试探究, 再汇报交流。在汇报计算整买每支冰棍的价格时, 出现了三种情况: (1) 88÷60=1.4666…… (元) ; (2) 88÷60≈1.47 (元) ; (3) 88÷60≈1.5 (元) 。这时学生们讨论可热闹了。班级里分成了三派意见。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说:第一种计算是对的, 但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 没有更小的单位了, 所以我们认为应将结果“四舍五入”到“分”。持第三种意见的同学也振振有词:现在在买卖中很少用“分”了, 所以我们把计算的结果“四舍五入”到“角”。这时教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各种意见, 并因势利导, 指出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 小数除法所得的商要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计算钱数, 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角”……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取商近似值”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来源, 明白了为什么要取商的近似值, 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理解掌握了取商近似值方法的同时, 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都得到了发展。

3. 活动组织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需求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体验学习中去, 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创设好的认知需求情境则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的基本策略。具体做法是: (1) 从数学实际应用价值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从而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2) 从数学自身魅力出发, 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即从新旧知识联系与矛盾处切入新知, 激发认知冲突, 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3)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创设趣味情境, 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 激发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 活动过程必须重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活动体验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认知目标, 同时要注意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同步发展, 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二者不可偏废。而要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在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

因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激发潜能的根基。为此, 教师要尽量创设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心理安全的氛围。

(2) 充分的活动体验是根本。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是从操作把握到图像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过程, 只有充分的活动体验, 才能形成表象, 进而进行抽象概括。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活动体验不充分导致教学失败不乏其例。如一节“倍”概念的新授课,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上3个圆圈, 再在下面画上6个圆圈, 问:上行几个圆圈?下行几个?6里面有几个3?接着教师马上揭示“倍”的概念:“像这样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6里面包含2个3, 我们就说6是3的2倍。”短短2分钟, 新课教学就完成了, 接下来的练习学生不知其所云, 教师只得在练习中反复讲, 有的学生悟到了一些, 有的还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不够, 更谈不上体验。“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上, 教师演示后, 若能让学生亲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 建立表象, 进而揭示概念, 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又如《轴对称图形》一课, 教师出示了一幅包括蜻蜓、蝴蝶、枯树叶的图, 立即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有的说“它们都是昆虫”。有的说“它们都会飞的”……说了半天就没有一个学生说出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急了, 只得自己说了:“把这些图形对折怎么样?像这样通过对折……”这样的教学, 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 除教师的组织调控不当外, 缺乏学生充分的活动体验也是其主要的缺陷。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的活动体验一定要充分。

(3) 教师的有效调控是保证。

有效的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但自主学习、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教师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引导和评价上。引导是否得当, 重在把握引导的“度”与“时机”;评价是否得当, 主要看对学生发展是否有利。引导的“度”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 引导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又高于学生已有经验。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困难的一可提供学习背景, 给予学习方法、策略上的指点, 二可采用分层探究的方法, 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引导时机的选择一般来说, 一是在学生探究不下去时需引导, 二是在重点关键处, 知识模糊处、思维提升处需引导, 三是在教学反思处需引导。评价反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措施。评价要做到目标多元、方法多样, 无论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 是即时评价还是延时评价, 是他人评价还是自我评价, 是语言评价还是物质化评价, 都要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为出发点。总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评价的功能, 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 才能有利于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

综上所述, 新课程课堂要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性学习。要使活动体验性学习真正有效, 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活动体验性学习必须关注过程性目标, 要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基础, 学习材料的组织要具有生成意义;活动过程要重视民主、和谐、平等氛围的创设, 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活动体验, 同时需加强教师的有效调控, 以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趣味数学教学催生学习激情 篇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之后, 自然就会沉浸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之中.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让笔者切身体会到托尔斯泰说过的话:“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年, 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运用“趣味教学法”来激发学习主体内在的、原始的动力———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贴近学生需要, 滋生学习趣味

面对初一的新生, 数学老师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说法:初中的数学题怎么这么难啊!小学数学我都能考出九十多分, 可现在却考这么几分, 怎么退步这么快呀!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对于初一的新生要让其重新对数学充满热情,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认为对初一新生应常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需要着手, 让其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开学初的第一堂课笔者都会上一节“生活离不开数学”的讨论课:

师: (板演) 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 (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师: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你们能用朴素的生活现象解释这句话吗?

生: (七嘴八舌) 课堂一下热闹非凡.

……

师:拿买菜来说, 芹菜1.5元, 青菜1.8元, 大蒜……一共多少钱?如果没有数字, 你该怎么办?

生: (沉思)

师:直接给张百元大钞说不用找了, 还是拿了东西就跑.

……

生:那不成! (异口同声)

生1:这种情况恐怕只有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解决了.

生2:看来没有数学连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没法解决.

……

师:所以说“数学在手, 万事无忧!”由此可见数学是多么重要.生活中需要数学的地方有许多, 我们只有从小学好数学, 才能处理好各种问题, 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和有序.

在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触及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来创设情境, 能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参与学习, 通俗易懂易于让学生滋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激情.

二、增加师生情感, 唤醒学习趣味

去年笔者接了一个教学班, 因这个班数学教师已换了两位, 所以学生对数学老师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 加上他们数学基础薄弱,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虽对这个班的情况有些了解, 在第一节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第一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还是出乎笔者的意料.当笔者进行自我介绍时, 学生表情木然, 好像对笔者及不感兴趣.当笔者满怀激情的开始讲课时, 学生的表现更让笔者感到尴尬.只见有的趴在桌子上, 有的小声嘀咕等, 特别当笔者提问时, 根本没人举手配合.笔者一边镇定地讲课, 一边思考对策:若停下课训斥他们, 他们可能会对老师更失望, 想到这儿, 笔者改变了心态, 反而让语气变得更随和了.到授课内容结束后, 笔者和学生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小结.笔者说:“同学们, 今天是老师给你们上的第一节课, 虽然老师精心准备了这节课, 但是, 我知道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老师真心诚意地向你们说声抱歉, 请同学们现在就给老师提意见, 我一定在下一节课中加以改进.”话音刚落, 教室第一次变得极为安静, 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笔者.此时依然没人发言, 但看得出他们在思考在笔者的一再要求下, 数学课代表第一个站起来说:“老师, 你的课比以前的老师讲得要好些, 只是我们班基础较差, 希望您以后讲得再慢再细些.”笔者及时给予了由衷的感谢.之后, 又有几名同学举手发言, 笔者发现班级的氛围、学生的眼神都在悄悄地变化.笔者对每一名同学的意见都给予了肯定和感谢, 并借机对同学们说:“我能向你们提几点建议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原本一节几乎没有学生认真听课的数学课却给笔者提供了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笔者用真诚取得了学生的信任, 用爱心唤醒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巧设质疑情境, 激发学习趣味

“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阶段, 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没变, 所以这句话在学生和老师之间依然盛行.而每一次考试总免不了有人欢喜有人悲.记得某次月考结束后第二天的一节数学课, 上课铃响过之后, 笔者走进教室, 不出本人所料, 有些同学很得意, 有些同学闷闷不乐.笔者没有像以往一样用语言安慰感觉考得不理想的同学, 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本节课要上的内容“中位数和众数”.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 想让自己的这次月考成绩在父母面前过关吗?

生:窃窃私语! (原“焉着”的同学将信将疑地看着我, 几个胆儿大的疑惑地问:我感觉考得不理想, 也能交差?)

师:那就看你们今天的“中位数和众数”学得如何了.它们就是能帮你们轻松过关的法宝.

生:兴高采烈! (一个个精神饱满)

……

根据学生的表情, 笔者已经看出全班学生对本节课满满的期待了.

本节课最精彩的莫过于小结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阐述自己的所学:有的用平均分, 有的用中位数, 有的用众数来说明自己的成绩在班里还是不错的……

教师巧设质疑情境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习兴趣.

四、创设活动情境, 调动学习趣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 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时常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动手实践活动, 如在讲授“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中, 课前先让每名学生制作好3~4个立方体并准备好一把剪刀.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动手把准备好的立方体沿某些棱剪开, 且使每六个面连在一起, 然后铺平, 最后把所得的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最后由组织者———老师引导、归纳出展开图, 效果很好.

除了让学生动手来调动积极性外, 还可以根据初中生天生具有的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将竞赛机制引入到数学课堂中, 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其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中, 活动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围绕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合作等,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调动学习激情.

五、创造成功机会, 巩固学习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 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名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因此,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应分层教学, 并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的原则, 从而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即以多数学生跳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 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 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 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还要及时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的点滴进步,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 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直接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 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 持续学习激情.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 篇3

一、以趣激趣, 萌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 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我首先通过设置趣味问题、数学趣题等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 总是及时、尽量给学生展示各种奇妙有趣的问题.

恰当的比喻, 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了知识与心理情感的共鸣, 自然地使教和学融合成一个辩证的统一体,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鸟入林”, 学生“百鸟无声”的僵化局面。

教学过程中, “以趣激趣”的良好效果, 使我经常寻找机会为学生提供数学趣题情境。数学趣题情境的创设, 使同学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课余时间许多学生还喜欢找一些趣味数学问题与同学、老师一起探讨。这样全班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油然而生。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进入学习探索的阶段,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

二、以做助学, 注重手脑并用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 欧、美等国提倡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 在“整式乘法”教学中, 我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学生事先准备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以备用。

例准备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

(1) 教师任意写出一个关于a和b的二次式, 此二次式能够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且各项系数都是正整数, 如a2+2ab+b2, 4a2+4ab+b2, 2a2+5ab+2b2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二次式 (任选一式) , 选取相应的种类和数量的卡片, 尝试拼成一个矩形;

(3) 如果要拼一个长为 (2a+b) , 宽为 (a+b) 的矩形。则需要A类卡片张, B类卡片张, C类卡片张, 请你在的大矩形中画出一种拼法。学生在这一活动中, 将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述问题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图形为背景, 使学生再次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为它具备知识综合性强、趣味性强、容量大等特性, 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做数学”中体验数学。

三、以用导学, 提高应用意识

贴近生活, 特别是贴近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中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应用学生熟悉的东西讲数学, 多举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存折的密码安全吗?

你到银行存款, 要自己设定一个六位数的密码, 以防止别人冒领存款。

(1) 不同的六位数密码有多少个?

(2) 假如每30秒钟填写、核对一个密码;昼夜不停地工作, 把所有密码都填写、核对一遍, 需要多长的时间?

(3) 根据 (1) 、 (2) 计算出的结果, 想想看, 这种六位数的密码为什么能够保密。

当得知不同的密码有106个, 把所有的密码核对一次, 大约需要347天时, 学生们个个无不惊叹: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问题既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问, 又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和意识.

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借助生活经验获取新知,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 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效途径,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让数学学习生活化、趣味化 篇4

一、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弗赖登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发现或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如果不去自主探究, 他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更谈不上运用了。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 计算“6.87÷3.8”竖式上商1.8后, 余下的3究竟表示多少, 让学生自己先观察然后动笔计算, 这个3表示多少?有的学生说表示3, ;有的学生想到利用除法的逆运算来进行检验3.8×1.8+3不等于6.87,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研究得出余数是0.3而不是3, 也就是说除后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是一致的, 这个8是在十分位而3也是十分位, 所以表示3个十分之一是0.3。作为一名教师, 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如果难度较小的例题, 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解题的方法, 并且把学会的知识讲给老师听, 学生都争先恐后争做小老师。这样换位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实践操作, 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 而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 课前, 让每个学生自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能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动手拼, 通过观察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而三角形的底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同,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等, 三角形面积正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2。再次引导学生:你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吗?生拿出一个三角形图片, 进行动手做怎样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可以把这个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 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学生能轻松解决问题, 而且掌握十分牢固。

动手操作, 使学生不但牢牢记住知识, 而且真正理解了。我在教学实践中,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做, 做到听、看、做相结合, 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用处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 我自然融入生活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春游, 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组织五年级师生去虎头春游, 教师15人, 学生29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25元, 学生每位10元, 团体票50人 (含50人) 以上每人12元。按照这种价格, 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完后, 个别学生设计3种方案, 然后全部公布于众, 进行比较, 最后选出一种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意识, 又拓宽了知识面,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运用数学。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我在教学估算时, 是这样设计的:母亲节快到了, 给妈妈买一套新衣服, 上衣390元, 裤子110元, 鞋270元, 请大家估算一下需多少钱够?学生估算完进行汇报, 得出最合理的答案。这样通过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广泛运用, 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 用数学头脑想问题, 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学生理解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 篇5

一、 讲述发人深省的数学故事, 在聆听中感受数学趣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积极、 主动的建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将数学知识与故事巧妙融合, 在数学知识中融入故事, 在故事中引出数学知识, 通过故事学数学。 教师将抽象性、 概括性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 增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喜欢数学。

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勤奋好学、 求真务实、 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学习, 教师可在教学中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 让学生感受数学家的无穷智慧和可贵品质。 例如, 教学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时, 讲述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智测金字塔高度的故事; 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 讲述数学家丢翻图的墓志铭, 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 解开丢翻图寿命之谜,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妙、 数学家的智慧。也可讲述蕴含数学知识的故事,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 教学 “有理数的乘方” 时, 先给学生讲述 《棋盘上的学问》 这个故事, 让学生在迷惑不解中产生好奇心, 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状态。 还可讲述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故事,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感受数学的价值与无穷魅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再如, 教学 “一元二次方程” 时, 讲述 《笨汉拿竹竿进城》 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产生一探究竟的求知欲望。

实践证明,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当运用故事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数学、 喜欢数学, 能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由被动或消极接受转变为自觉或主动参与。 当然, 并非只要讲故事就能发挥效用, 还应注意故事内容的启发性、 讲述方法的动人性、 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讲述时间的适当性等问题。

二、 制造悬念性问题情境, 在认知冲突中突显数学趣味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心理往往会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循环往复的过程。 教师以问题引路, 故布疑阵, 制造矛盾, 设置悬念, 创设合适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学生的心理平衡被打破, 出现 “失衡” 状态。为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学生就会本能地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会积极而主动地去思考、 分析、 探索, 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设置悬念性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 “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弗能” 的迫切学习状态, 调动学生探求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新课导入时, 创设悬念性情境, 可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 教学 “中位数与众数” 时, 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 陈某到深圳找工作, 一则招工广告吸引了他: 我公司由于业务扩展, 急需招聘1 名员工, 月平均工资3000 元以上, 以下是我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 ( 见表1) , 有意者请速来面谈。 陈海非常动心, 面试后, 与该公司签定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 可辛辛苦苦地干了一个月后, 陈海仅仅领到1500 元的工资。 了解同事的工资情况后, 发现大多数人的工资均未达到2000 元。 他非常愤怒, 将该公司告上法庭。 笔者问学生:“陈海能打赢这场官司吗?” 在学生能与不能的争论中, 笔者趁势引出课堂教学主题: 能不能打赢官司, 通过今天 “中位数与众数” 课的学习, 就会有明确的答案了。

也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悬念性情境。 教学直角三角形时, 利用多媒体依次呈现3 个只露出一个角的三角形, 让学生猜猜它们分别是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 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又促进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特征的理解。 例如, 为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理解, 笔者创设出如下问题情境: 小杰一不小心把数学老师掉到地上的塑料三角板踩破了, 刚好裂开成了三小块 ( 见图1) , 如果再买一块一样大小的三角板, 最省事的办法是只要带哪一小块去就行? 学生争相发表各自的意见,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选择的理由。 这些情境创设,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促进了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掌握。

三、 开展课堂游戏, 在实践活动中增添数学趣味

“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 ‘ 娱人 ’ , 以其丰富的内容‘ 引人 ’ , 以其无穷的奥秘 ‘ 迷人 ’ , 以其潜在的功能 ‘ 育人’。” 数学游戏, 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 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适当运用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 寓乐于教, 符合初中学生好奇、 好动、 好胜的心理特点, 不仅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而且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可运用的游戏很多, 如猜数类游戏、 折纸剪纸类游戏、 分割类游戏、 图案拼搭类游戏、 谜语类游戏、 扑克棋牌游戏, 等等。 这些游戏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节点: 新课开始时运用数学游戏, 能发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的效果; 教学新概念时, 运用数学游戏, 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认识、 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状态不佳、 课堂气氛沉闷时, 运用合适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练习时, 适当运用游戏可以引导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四、 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数学趣味

数学源于生活, 又高于现实生活, 最终服务于生活。 教师应积极寻找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结合点, 在各种生活现象中积极寻找、 发现、 挖掘、 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境,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应用、 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 张老师参加了教育局招考的面试, 共15 人参赛, 取前7 名进入决赛。 这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90 分, 中位数是88 分, 而张老师的成绩是89 分。 “张老师能进入决赛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 “中位数和众数” 知识预测比赛结果。

又如,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或出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 稿费不高于800 元的不纳税; 稿费高于800元却低于4000 元的应缴纳超过800 元那部分稿费14%的税; 稿费高于4000 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11%的税。 婷婷写了篇魔幻小说获得一笔稿费。 按规定, 她应缴纳的税款是280 元。 “你算得出来吗, 婷婷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教师可巧妙引导学生运用 “一元一次方程” 的知识解决稿酬纳税问题。

可见,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可以通过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来解决,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增强学好数学、 运用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吴利华, 周新伟.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的常见方式[J].江苏教育 (中学教学版) , 2015, (9) .

[2]孙凤英.“生活”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 (8) .

[3]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8) .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 篇6

一、接受式学习:我为你辩护

所谓接受式学习, 是指学习者借助媒介来获取经验, 并加以内化、获得发展的学习方式。这些媒介可以是书本、电视、网络等。在课堂学习中, 这个媒介主要是教师和教师所呈现的材料, 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学习的内容往往是直接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不需要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去发现, 只需要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正是由于接受式学习的这些特点, 使得它在现实的情境下遭遇很多批判, 受到人们的非议和否定。其实, 在这些批判与否定中, 人们对接受式学习有很多误解。

1. 把接受式学习等同于机械学习

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对接受式学习的单一使用和过分依赖, 更由于受教师主导地位的制约, 接受式学习成了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一谈论到接受式学习就使人联想到机械训练、死记硬背, 从而对其进行大肆的批判和否定。其实, 接受式学习和机械学习不是一回事。接受式学习是与发现学习相对, 是指学生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来加以接受, 而不再现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而机械学习是与有意义学习相对, 是指所要学习的新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不能建立起实质性联系, 学生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接受式学习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也可能是机械学习, 但是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以机械学习来替代接受式学习是对它的片面理解。

2. 把接受式学习等同于灌输、填鸭

讲授作为接受式学习的主要方式, 谈到接受式学习时人们就会想到“灌输”“填鸭”, 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课堂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是由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的, 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知识学习的量和质都有具体的要求,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讲授法为此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 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未必就是灌输、填鸭。灌输式的学习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心向, 仅仅把学生当成知识接受的容器, 将知识强行塞给学生。但是, 现实教学过程中的接受式学习并非如此。教师在教学前都或多或少的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 给知识赋予意义, 把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地进行思考, 不断地理解和内化知识, 从而有系统地学习。如此的讲授就不是灌输、填鸭, 而是启发式的教学, 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剥离这些误读, 我们就可以看到接受式学习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来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一,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处在学科认知初级阶段的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框架和固定点, 帮助学生明确和形成学习动机, 维持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为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学习积累“第一桶金”。第二, 可以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接受式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经历从零开始的认知活动, 只需要对前人的认知成果加以理解和内化, 这种学习方式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又避免了认识过程中走许多弯路。因此, 接受式学习在知识积累上的高效性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第三, 接受式学习对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我们所要抛弃的不是接受式学习本身, 而是对接受式学习的误读和误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接受式学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重新定位, 形成了“有意义学习理论”。不管是接受学习也好, 发现学习也好, 都要使学习变得尽可能有意义。在奥苏伯尔看来, 有意义的学习能否发生, 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能否主动地思考问题, 能否将新的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的联系, 与所选择的学习方式无关。我们认为, 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思想方法) 是可以传授的。在接受式学习中, 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 把握知识性质、规律以及内在的形成机制, 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那么这种接受式学习就是有意义的。

至此, 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接受式学习应该不是问题, 问题是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努力, 既要使得接受式学习作为一种基本学习方式的地位得以确立, 又尽量避免不利影响。

二、发现式学习:我为你降温

发现式学习是学生以类似科学发现的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式学习中, 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既定的知识, 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 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发现式学习给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实际锻炼的机会,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同时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正是由于发现式学习的这些优势, 加之课程改革的大力倡导, 发现学习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大行其道, 关于发现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铺天盖地。但是仔细品读和研究当下的课堂教学, 你也许会发现, 其实我们对发现式教学也有许多的误读和误用。

1. 价值认识上的极端化倾向

发现式学习的价值在于促使学生保持独立、持续的兴趣, 丰富学习的体验, 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促使学生重新认识学习与自我,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与自由创新获得最大的空间, 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许多一线的教师却将这些优势扩大化、极端化。他们认为, 要转变学习方式就必须进行课堂讨论与探究合作, 似乎只有发现学习才符合课改的精神。正是这种认识上的极端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刻意的回避讲授, 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原则, 不论什么学习内容都指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无形中将发现学习泛化, 这其实是对发现式学习的误读。同其他学习方式一样, 发现式学习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明显的适用范围。所有的知识都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同于科学家的发现创造。使用恰当的接受式学习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发现学习用得不好, 同样会导致无效的学习, 使学生的认知发生混乱。

2. 过程实施的形式化倾向

发现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学中, 一些教师为了发现而发现, 用发现之名, 行灌输之实。教师按照发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机械地设计教学, 学生则按部就班地按老师的设定去体验探究的每一步, 其自主性和主动性遭到忽略, 仅仅剩下了探究的外壳。单纯追求发现之形, 传授的只不过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形式上轰轰烈烈, 但是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 形动而神无, 这种发现式学习显然是被一种模式所禁锢, 在热闹背后是智慧与情感的冷漠, 发现的结果可想而知。

发现学习不是万能的, 它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和适用范围, 面对现实教学中对发现式学习的泛化和误用, 我们只想说, 发现学习:三思而后行!

三、实现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的和谐共生

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体系中重要的两元, 他们都是真实的存在, 各自具有独特的价值, 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种学习方式去否定和替代另一种学习方式。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 既要看到接受式学习的价值, 改变因追求“时尚”而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趋向, 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发现”之旅, 实现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和谐共生。

1. 抓住学习方式发挥作用的关键——有意义学习

学习方式本身无好坏, 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要看这种学习是否是有意义的。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要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二是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教材都是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编写的, 前后联系紧密、逻辑性强。有意义学习能否发生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有无有意学习的倾向。有意义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运用接受式学习方式时, 要避免孤立地呈现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机械的强化训练, 通过不断地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接受学习的负面影响。在发现式学习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充满情趣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扮演“麻烦制造者”的角色, 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导向作用要看它是否和所学内容契合,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适切的学习方式。关于知识的分类, 有多种, 不同的维度就有不同分类。如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对于数学内容中的显性知识, 诸如数学符号、规范的数学语言、数学概念、运算定律等可以采用接受式学习, 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 没有探究的必要与可能。但对于缄默知识则应当以发现学习方式为主, 因为缄默知识镶嵌于实践活动中, 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 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只有通过合适的活动, 学生才能积累、习得并领悟其内涵。

3. 改变教学方式, 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理性数学 趣味学习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式教学,方法运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 从学习过程中, 从探究新知中, 从解答问题中, 得到身心的愉悦, 学习的满足, 良好的情感, 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追求方向。但长期以来, 许多教师受到升学率和应试教育政策的熏染, 往往只注重知识内容的灌输, 忽视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 导致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 缺少探知能动特性, 导致学生带着压力、带着苦闷参与教学活动, 影响和降低了教学和学习效能的提升。当前,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获, 学出乐趣, 已是广大教师进行努力追求的方向, 同时, 许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 “情境教学法”、“榜样教学法”、“母爱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成为教学探究的硕果, 斯霞、李思归、希奇、袁腾飞等成为趣味教学法探索实践的典型。本人现根据他们的教育实践成果, 谈一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法, 提升教学和学习活动效能的方法和措施。

一、善于遵循教学规律特点, 教学方式体现多变性

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总是遵循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过程。趣味式教学活动, 就是按照教学活动规律要求,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体现实时性和实效性特点, 不以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进行单板、僵硬的教学活动, 而是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和符合教学规律要求, 选择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从不同方面、不同渠道进行问题的有效讲解, 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内容, 切实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无穷乐趣。如在进行“有一个两位数, 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是6, 如果把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调换位置, 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所得的积就等于1008, 求调换位置后得到的两位数。”问题讲解时, 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特性, 教师采用单一教学方式进行此题讲解, 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此时, 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 结合教学内容, 对优等生采用“点拨式”教学方式, 对这一问题的关键条件和复杂内涵进行指明, 进行“画龙点睛”的教学方式, 让他们进行解答;对中等生采用“陪护式”教学方式, 与学生一起找寻问题所隐含的条件, 指明本题所采用的方法, 进行“收放自如”的教学方式;对后进生采用“全程式”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一起自始自终进行引导和指导, 带领学生进行问题的逐步解答, 进行“全程导引”的教学方式。教学中,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式, 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 可以有效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不同类型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情感和思想基础。

二、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性, 教学活动体现多样性

趣味式教学方式的开展, 是建立在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特性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 脱离这一特点的教学活动, 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动情感和积极潜能。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能够对学习的主体———学生, 整体上能够准确号准“脉络”, 主动走进学生,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深入学生内心深处, 能够及时、准确、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 能够知道学生内心在想什么, 要做什么, 想干什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上, 处处围绕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的实际特点, 针对同一内容的讲解, 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 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真正体现“教无定法”的精髓, 让学生在多样教学活动中, 情感得到激发, 潜能得到挖掘。如在新知导入环节, 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法、情境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在新知教授环节, 可以采用讲解法, 实验法、探究法等活动;在巩固知识环节, 可以通过练习法、探究法、合作法、评析法等。又如教师在进行“合并同类项”知识教学时, 教师根据学生对同类项定义还不了解的实际情况, 通过设置游戏环节, 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呈现, 让学生找出一模一样的事物, 从而自然而然引入“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对同类项知识的了解水到渠成。

三、善于紧扣数学问题特点, 问题设置体现灵活性

例题1、若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经过点 (-1, 2) , 则二次函数y=ax2的解析式是___.

例题2、已知抛物线C1的解析式是y=2x2-4x+5, 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关于x轴对称, 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例题3、已知:二次函数y=x2-mx-4。 (1) 求证:该函数的图象一定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 设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x1, 0) 、 (x2, 0) , 且1/x1+1/x2=1。求m的值。

上述三道数学例题, 都是教师在进行二次函数知识教学巩固练习环节, 所出示的数学习题。通过对这三道问题的分析, 此三道问题都是有关二次函数实际运用方面的数学试题, 教师只是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展示, 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问题形式的多样性, 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由此可见, 数学学科教学的目标, 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分析、解答, 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体味数学学习活动的深远意义, 形成品质优秀的数学思想。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要始终紧扣数学学科问题特点, 能够对同一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思考, 运用创造性思维模式, 找寻出知识点内容呈现不同形式, 进行问题的灵活设置, 让学生在一题多变的开放性问题中增强知识学习的愿望和潜能。

“情感是人类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 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活动。初中数学教师要紧扣学生心理发展实际, 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学习积极情感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改革纲要》 (实验稿)

上一篇:三阶段训练法下一篇:茶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