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颅外段

2024-07-04

颈内动脉颅外段(通用6篇)

颈内动脉颅外段 篇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是脑卒中的强有力的预警因素[1], 且有1/3左右的TIA病患进展为脑梗死, 多发生于TIA发生后7d内。颈内动脉狭窄引发了大约70%的TIA的发生[2]。研究显示对TIA病患及时开展治疗以及同时快速评估其病情, 借此能够降低近期TIA患者脑卒中大约4/5的可能性, 因此作为血管病早期重要表现的TIA也就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3,4]。

内科药物治疗TIA存在较大部分病患脑缺血以及其他脑部疾病复发的危险性) [5,6]。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CAS) 近年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有效手段日趋成熟[7~9]。本研究拟开展药物治疗和CAS比较, 探讨支架植入术及药物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疗效, 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7~2014-01在北京玄武医院神经外科,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无性别限制, 选取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并引起TIA发作的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进行治疗前CT和MRI检查, 开展颈部血管超声和多普勒, 评估颅内动脉的狭窄程度。3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开展CAS治疗组, 共160例, 男84例, 女76例, 年龄41~88岁, 平均 (61.5±13.4) 岁。对照组是单纯药物治疗组共160例, 男86例, 女74例, 年龄40~89岁, 平均 (62.9±13.8) 岁。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无症状者颈内动脉狭窄直径>70%以上者;急性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 没有显著的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均无呼吸道感染、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未使用抗生素, 血气、肝功、肾功正常;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高血压未理想控制;术前有严重疾病并未控制者;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塞;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术前30d内有消化道或生殖泌尿系统的出血;患者精神障碍无法交流沟通者。随访不足12月及失访的患者, 失访包括中途退出和死亡。

1.3 实验方法

药物治疗组基本药物应用时间、剂量与介入组相同。口服阿司匹林300mg/d, 氯吡格雷75mg/d, 至少6个月, 以后改为阿司匹林100mg/d维持治疗。颅内动脉支架系统采用意大利的Invatec S.R.L, IVC030110000型号。PTCA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导管采用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 38928-2040的产品, 而栓塞保护器采用的事ev3 Inc的SPD2-060-320型号。

所有320例患者的神经学病史和神经学检查均由神经内科医生完成。期末行头颅CT检查, 随访观察术后1个月, 6个月, 12个月的并发症, 包括病变再狭窄率, 卒中复发率以及TIA发生率, 病死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ABCD2评分, 以及治疗前后血管直径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 方式包括门诊和电话。

1.4 疗效的判断

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收集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和ABCD2评分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两组间的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采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个月后效果比较

实验组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ABCD2评分比较

从表2以看出,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ABCD2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但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AB-CD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2.3 NIHSS评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但经过治疗显示, 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 实验组中短期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目前, 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作为血管病早期重要表现的TIA也就备受关注。在提出治疗时间窗的概念, 主要是指如果对于TIA的发生持观望态度可能会耽误了开展治疗的最佳时机。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NIHSS评分具体得分的比较显示, 实验组介入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 对照组介入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神经功能也有改善 (P<0.05) , 实验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P<0.05) 。对接受介入治疗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NIHSS评分对这些病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用来评价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情况相同;经过治疗显示, 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 实验组中短期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0], CAS组能明显促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NIHSS评分优于单纯药物组。CAS术后再狭窄最近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 它是影响CAS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短期、长期随访结果显示, CAS术后再狭窄率较低。CAS是治疗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和预防卒中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其围手术期总的卒中和死亡率低, 平均随访13.5个月卒中复发率和再狭窄率低, 并较药物治疗疗效更好。既往研究显示, ABCD2评分值越高的TIA病患, 短期脑梗死发生率越高。本次研究显示ABCD2评分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 疗效无显著差异, 而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中长期效果中, ABCD2评分在实验组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中长期效果均处于中危的情况 (4~5分) 的较低值, 而实验组中长期评分也处于中危情况, 但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开展介入治疗, 在短期和中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 为探索治疗此病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宇, 魏广宽, 刘永丹.奥扎格雷钠和巴曲霉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5) :97

[2]Bosiers M, Callaert J, Deloose K, et al.The role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for recent cerebral ischemia[J].J Cardiovasc Surg (Torino) , 2010, 51 (3) :293-304

[3]Ogata T, Yasaka M, Wakugawa Y, et al.Prognosis of medical treatment for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arotid stenosis[J].Intern Med, 2011, 50 (4) :291-296

[4]谈晓牧, 曾艳芳, 刘怀翔, 等.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随访研究[J].临床荟萃, 2012, 13:1154-1156

[5]唐啸, 谭伟, 柯要军, 等.经皮腔内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 24 (2) :147-149

[6]关敏, 王晓白, 刘小亚.颈动脉狭窄患者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植入术1年疗效Meta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1, 8 (1) :37-39

[7]Economopoulos KP, Sergentanis TN, Tsivgoulis G, et al.Carotid artery stenting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utcomes[J].Stroke, 2011, 42 (3) :687-692

[8]赵筱玲, 贾建平, 吉训明, 等.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干预后再发脑卒中的短中期随访[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2714-2715

[9]廖耿, 杨职, 陈海, 等.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弓上颅外脑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6 (5) :34

[10]马妍, 杨帆, 凌峰.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7, 4 (10) :463-467

颈内动脉颅外段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病例组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经TCD诊断为一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40~85岁,平均65±11岁。所有患者同时行CDFI检查,其中,颈动脉颅外段闭塞23例,重度狭窄(70%~99%)9例,均经DSA或MRA证实。随机选取门诊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1~67岁,平均57±7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法国产Explorer CVS经颅多普勒诊断仪,2.0 MHz脉冲多普勒探头,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经眼窗探测双侧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

1.3 参数分析

记录双侧MCA,ACA,PCA,OA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观察血流频谱形态以及血流方向。TCD对侧支循环开放的判定标准[1,2]:a)前交通支开放:患侧ACAA1段血流方向逆转;压同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患侧MCA血流速度不变或稍下降;压对侧CCA,患侧MCA血流速度明显减低;b)后交通支开放:患侧PCA血流速度明显升高,高于对侧PCA血流速度一倍或以上;或高于同侧MCA血流速度2倍以上;c)颈内外侧支开放:患侧OA血流方向逆转;频谱形态颅内化,呈低搏动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MCA,ACA,PCA的PSV及PI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双侧MCA,ACA,PCA的PSV及PI的比较采用t检验,TCD与DSA显示的颅内侧支循环开放例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双侧半球PSV及PI的比较

双侧MCA、ACA、PCA血流速度对称,频谱形态陡直,PSV及PI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见表1)。双侧OA血流方向呈正向频移,频谱形态为外周血管高阻型。

2.2 病例组患侧与健侧PSV及PI的比较

病例组双侧MCA,ACA,PCA的PSV及PI明显不对称,患侧MCA,ACA均呈波浪形圆钝血流频谱改变,PSV及PI指数明显减低(见图1),PCA血流速度明显升高或正常,PI相对正常。健侧MCA,ACA血流速度相对升高,以大脑前动脉升高为著,频谱形态及PI正常(见图2)。双侧MCA,ACA,PCA的PSV及PI与健侧相比,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2.3 TCD与DSA对侧枝循环开放例数的比较

本组病例中TCD检测前交通支(ACo A)开放率为75%(24/32),后交通支(PCo A)开放率50%(16/32),颈内外侧支59.3%(19/32)。其中,3种侧支类型都开放者11例,ACo A合并PCo A开放2例,ACo A合并颈内外侧支开放4例,PCo A合并颈内外侧支开放3例,单纯ACo A、颈内外侧支、PCo A开放者分别为3例、2例、1例。21例患者行DSA检查(见图3,4),TCD与DSA侧支循环开放例数的比较,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正常颅内血流速度(PSV)顺序为MCA>ACA>PCA,当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会引起狭窄后段血流量的下降,致远段血管的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开放,颅内血流平衡打乱,血流顺序(PSV)发生改变,表现为PCA>ACA>MCA。TCD对这种重要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国外学者曾报道TCD对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100%[3,4]。Christou等[5]研究表明,当患侧PI<0.6,或双侧MCA的PI相差70%时,应考虑为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本组资料中,双侧大脑半球血流速度不对称,流速相差大于50%,患侧MCA,ACA的PI为0.56~0.58,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一致。

TCD对侧支循环开放的判断也有极高的准确性。Muller[4]在40例颈动脉闭塞患者的TCD和DSA对照研究中,以DSA为“金标准”:TCD对ACo A开放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对PCo A开放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95%。本组资料中21例行DSA检查,二者对侧支循环开放的判断无统计学意义,ACo A检出例数与DSA相同,但PCo A检出例数低于DSA(9/13)。究其原因,可能与PCA走行变异较大有关,TCD对迂曲的血管流速测值会出现偏差。本组资料与国内学者相比,前交通支及颈内外侧支开放的检出率(75%,59.3%)与刘强等[6]的报道相近,分别为77.9%,54.5%,而后交通支的检出率略低(50%/75.9%),但与高山等[7]的报道相近(55.17%)。

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卒中事件的发生,如果侧支循环代偿良好,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8]。随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开展,对颈动脉狭窄程度、部位的准确判断以及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越来受到临床的重视。TCD不但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的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有着极高的特异性,还能准确地评判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杨.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8-194.

[2]Lindegaard KF,Bakke S,Grolimund P,et al.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hemodynamics in carotid artery disease by transcrainal Doppler ultrasound[J].J Neurosurg,1985,63(3):890-898.

[3]AndrewM,Ioannis C,Theodore H,et al.Specific transcranial Dop-pler flow finding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and site of arterial oc-clusion[J].Stroke,2000,31(1):140~146.

[4]Muller M,Hermes M,Bruckmann H,et al.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correlation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J].J Neuroradiol,1995,16(1):195-202.

[5]Christou J,Felberg RA,Demchuk AM,et al.A broad diagnostic battery for bedside transcrainal Doppler to detect flow change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J].J Neuroi-maging,2001,11(2):236-242.

[6]刘强,华杨,凌晨,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6):244-247.

[7]高山,黄一宁,金征宇,等.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经颅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4):283-286.

颈内动脉颅外段 篇3

关键词: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

粥样硬化是一种以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 (动脉粥样化) 为特征的病变, 可以减少或阻断血流。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 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 形成粥样物质, 称为粥样硬化[1]。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 复合糖类的积聚, 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 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2]。超声诊断 (ultrasonic diagnosis) 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 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 发现疾病, 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3]。现就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 对患者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0例, 住院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确诊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120例患者中男85例, 女35例;年龄48岁至85岁之间, 平均年龄64.7岁;其中有吸烟史67例 (55.8%) , 心血管疾病78例 (65.0%) , 高血压48例 (40.0%) , 肥胖症55例 (45.8%) , 糖尿病72例 (60.0%) 。

1.2 方法

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 (型号:APOGEE3100) 。所有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均采取静卧10min的方式进行适当的休息调整, 根据医嘱在检测中保持正确体位, 全身放松, 深呼吸, 保持心跳平稳。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时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 头部稍微倾斜, 对患者颈总动脉起始段至分叉部、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起始段、斑块大小与数量以颈总脉内的中膜厚度进行检测, 检测中注意心跳频率与血流速率, 确认的斑块位置取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及其交叉段, 颈总动脉中膜厚度需>1.3mm, 符合标准的则视为粥样硬化斑块[4]。注意事项:在颈动脉检测中发现斑块要测量斑块内径, 根据回声将斑块分为稳定与不稳定两种, 注意动脉管壁是否存在堵塞或变窄情况, 注意血流参数, 对血流频率以及RI值进行记录, 血流测量时超声声束与其呈60°夹角, 所有检测结果经多次测量 (至少三次) 后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经相对数描述, t检验, 对计数χ2检验, P<0.05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其中扩散性增厚 (Diffuse thickening) 86例, 局部增厚 (Localized thickening) 34例。弱回声斑块 (Weak echo plaque) 15例, 占12.5%;强回声斑块 (The strong echo of plaque) 105例, 占87.5%。位于两侧98例, 位于一侧22例。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比较严重全身性疾病, 病变范围影响人体内绝大部分器官, 对冠状动脉、颈总动脉、肾动脉以及下肢动脉有严重影响,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患者的全身循环系统与动脉结构遭受损害, 导致患者心脏与颅脑的缺血, 致死率很高。

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心脑血管病变提供诊断依据, 能够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好的方法, 提高治愈率。而且超声检查无创伤, 操作简单快捷, 安全可靠, 费用较低, 对于动脉的检测详细具体, 多次重复检测提高准确率, 临床上有很强的推广性。经动脉粥样硬化可表明患者有心血管致死或心肌梗死可能, 颈动脉膜增厚则预示心血管病变发生的概率[5]。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预示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欧志红, 郑丽.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超检查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 2004, 20 (2) :146-147.

[2]孙经武, 刘成霞.高血压患者血浆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 2004, 20 (11) :834-836.

[3]Kopp CB, Touboul PJ, Berr C, et al.Relation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to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carotid arteries:the vascular agog (EVA) study[J].Arterioscler Thzomb Vasc Biol, 1996, 16 (2) :310-316.

[4]陆兆华, 叶少武, 卢谦, 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华夏医学, 2009, 22 (5) 823-825.

颈内动脉颅外段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8月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4例患者,其中3男1女,年龄39岁~74岁。3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嗜烟酒;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为体位性眩晕(一周)、左侧肩背部疼痛伴同侧上肢无脉、右手指无力伴右下肢轻度偏瘫以及一过性黑朦。

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东芝公司Aplio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4MHz~7MHz。使用灰阶超声沿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走行区扫查,观察血管走行情况、内中膜改变、斑块的大小及血管狭窄程度,重点观察椎动脉起始部及近入颅段。彩色多普勒检查一方面是发现血流方向的异常,如果椎动脉血流方向发生改变,应当进一步扫查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另一方面有利于迅速寻找血流速度最快部位,结合频谱特点判断狭窄的程度。

2 结果

发生于右侧椎动脉3例,发病部位均为起始段;左侧椎动脉夹层1例,病变位于颈椎段。合并双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同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及对侧锁骨下动脉高度狭窄各1例。位于右侧椎动脉起始部的3例夹层均为灰阶超声显示,其中2例仅见掀起的假腔入口,1例同时显示入口及出口(如图1)。左侧颈椎段夹层未检出;彩色多普勒扫查无一漏诊,均可见双腔血流信号(如图2);频谱显示3例呈特征性舒张期短暂的反向血流信号(如图3),1例血流频谱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夹层部位真腔内血流速度明显增快,阻力指数增高,血流数据见表1。4例患者中2例经超声随访证实,假腔内出现血栓(如图1),其中1例行MRA检查的患者4周后仅显示管腔变窄;1例患者的MRI+MRA检查不仅出现了管腔狭窄,而且观察到假腔内血栓形成,1周后血管造影显示椎动脉变窄伴对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如图4);另外一例MRA检查中未见异常,血管造影时发现夹层。

内径:cm;Vmax:cm/s

3 讨论

VAD的年发生率为1-1.5/10万,有文献报道80%发生于30岁~50岁年龄段[1],常发生于颈部按摩或手法治疗后。尽管年轻人的脑梗塞常常是由于动脉夹层引起,但是多数情况下症状并没有特异性,所以椎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很困难。

自发性VAD的最常见症状是偏头痛和颈部疼痛(约占一半左右),23%~43%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行走不稳、向患侧跌倒、吞咽困难和对侧痛、温觉丧失等后循环缺血、梗塞症状[3]。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仅仅在常规体检或者合并其他血管病变检查时得以发现。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以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就诊,1例患者则出现了一过性黑朦,另外1例出现眩晕,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相比之下,影像学在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实时、无放射性的方法,在椎动脉病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动脉夹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管壁薄弱所引起,好发于血管分叉处及活动度大、易受挤压的部位,由于内弹力板的缺损导致管壁内层及部分中层被掀起形成双腔样改变。本组观察中3例发生于椎动脉起始段,1例发生于椎间段,与上述病变部位相符。本组观察中,高分辨率灰阶超声充分显示了3例患者掀起的内膜瓣(如图1),从而直接定性诊断,并能够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随诊观察中,2例患者假腔内形成了血栓,管腔明显变窄。漏诊的一例位于椎间段,考虑由于椎间段血管位置较深、管腔较细、走行迂曲,声束无法与管腔垂直等原因所致。

灰阶超声的显像特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了病变的漏诊,CDFI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彩色血流可以迅速发现椎动脉内的异常血流信号,尤其是出现双腔血流或反向血流时(如图2)显示更为清晰。当病变掀起的内膜或内中膜较薄、或者声束的角度过大引起回声失落时,彩色血流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灰阶成像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在对患者随访过程中,结合灰阶超声可以动态观察血栓的形成及假腔的闭合过程,超声监测对临床的干预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彩色血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受到成像特点的影响,仍然无法避免诊断的假阳性出现。多数椎动脉夹层的频谱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表现为低幅的、收缩期较窄的血流信号,舒张期可出现短暂的反向血流信号,即所谓的泼溅现象(slosh phenomenon)。这并非由于真腔内血流引起,而是由于夹层管壁撕裂不充分,或是假腔内形成血栓,出口处发生闭塞,形成盲袋样结构,导致收缩期假腔内的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低,舒张期压力明显增高出现反向血流信号。我们观察的3例病变在同一水平均见低速高阻的往返血流,与文献中的典型表现相一致。受假腔影响,真腔管腔变窄,两端压力差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呈射流样改变(如例2、3、4);另外1例内中膜撕裂完全,真假腔管腔内径接近,管腔有效面积无明显缩小,血流未见明显阻碍,阻力指数自然也就无明显差异了。此时,频谱多普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灰阶超声是否能够发现掀起的内中膜在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磁共振检查中,尽管“双腔征”是椎动脉夹层的特征性改变,但是并不常见。有学者认为不规则的血管增粗与变细交替出现的所谓“珠线征”是更常见的磁共振夹层表现,其膨大部分实质是动脉外膜覆盖的假腔。Felber[4]等研究了25名椎基底动脉夹层患者(8例女性,17例男性,椎动脉夹层24例,基底动脉夹层1例)后认为,在病变急性及亚急性期,磁共振显像(MRI)联合血管增强(MRA)可以观察到血管有异常改变,敏感性为95.5%(21/22);但是特异性并不高,只有30.4%(7/22)。与之相反的是,Claude[5]等应用三维TOP法(Time-of-Flight)MRA及MRI方法对18位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19例颈动脉夹层,5例VAD)研究中发现,尽管磁共振显像诊断椎动脉夹层的特异性比较高,但是敏感性较差(分别为20%和6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检查方法、序列及参数的不同,也可能与病程的长短及病人的选择有关。本组MRA检查中2例见到椎动脉狭窄所形成的“珠线征”,另外1例表现正常,只有1例行MRI+MRA检查时明确发现了假腔内的血栓,观测到双腔改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超声与磁共振检查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假腔形成血栓。或者假腔内血流速度过低、造影剂充盈较差所致。其中使用MRI+MRA方法明确显示血栓的病人1周后进行了血管造影,尽管发现了管腔明显狭窄,却未发现夹层的改变,这说明单纯的造影检查方法有可能对已经形成血栓的病例造成漏诊。

目前血管造影仍是VAD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并发症和危险性的原因,只有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时才加以使用。MRA及MRI在头颈部血管检查中日益得到普及,但是各家所用方法不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一致。本文由于病例数目较少,VAD的声像图特点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结合了频谱多普勒及彩色血流的优势,病变检出的敏感性有较大提高,使用的方法及标准也易于把握,容易获取特征性的灰阶超声图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在VAD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收集4例经临床或其他影像学证实的椎动脉夹层患者,分别进行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各自的超声特点。结果灰阶超声明确发现3例掀起的内膜瓣,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发现了灰阶超声漏诊的1例,而且其中3例具有特征性的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诊断。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Schievink WI.Spontenous dissection of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ies[J].N Engl J Med,2001,344:898-906.

[2]Frumkin LR,Baloh R W.Wallenberg's syndrome following neck manipulation[J].Neurology,1990,40(4):611-615.

[3]Hosoya T,Adachi M,Yamaguchi K,et al.Clinical and neuro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intracranial 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J].Stroke,1999,30:1083-1090.

[4]Felbers S,Auer A,Schmidauer C,et al.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in dissection of the vertebral artery[J].Radiology,1996,36(11):872-883.

颈内动脉颅外段 篇5

1.1一般资料对我院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住院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诊断确诊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为(67±4.6)岁。其中有吸烟史89例(74.17%),心血管疾病82例(68.33%),高血压55例(45.83%),肥胖症67例(55.83%),糖尿病84例(70.00%)。而且比较患者其它的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实验方法在进行超声检查前所有患者均采取静卧10分钟的方式进行适当的休息调整,根据医生嘱托在检测中保持正确体位,全身放松,深呼吸,保持心跳平稳[2]。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时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头部稍微倾斜,对患者颈总动脉起始段至分叉部、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起始段、斑块大小与数量以颈总脉内的中膜厚度进行检测,检测中注意心跳频率与血流速率,确认的斑块位置取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及其交叉段,颈总动脉中膜厚度需大于1.3mm,符合标准的则视为粥样硬化斑块[3]。注意事项:在颈动脉检测中发现斑块要测量斑块内径,根据回声将斑块分为稳定与不稳定两种,注意动脉管壁是否存在堵塞或变窄情况,注意血流参数,对血流频率以及RI值进行记录,血流测量时超声声束与其呈60°夹角,所有检测结果经至少三次测量后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扩散性增厚(Diffuse thickening)、局部增厚(Localized thickening);斑块强度情况:弱回声斑块(Weak echo plaque)、强回声斑块(The strong echo of plaque);斑块分布情况:左侧、右侧、双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0例患者IMT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扩散性增厚76例(63.33%)、局部增厚44例(36.67%)。斑块强度情况:弱回声斑块85例(70.83%)、强回声斑块35例(29.17%)。斑块分布情况:左侧47例(39.17%)、右侧43例(35.83%)、双侧30例(25.00%)。

3讨论

粥样硬化是一种以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为特征的病变,可以减少或阻断血流。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称为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比较严重全身性疾病,病变范围影响人体内绝大部分器官,对冠状动脉、颈总动脉、肾动脉以及下肢动脉有严重影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患者的全身循环系统与动脉结构遭受损害,导致患者心脏与颅脑的缺血,致死率很高。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4]。超声检查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对于动脉的检测详细具体,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费用较低的优点,临床上有很强的推广性。经动脉粥样硬化可表明,患者有心血管致死或心肌梗死可能,颈动脉膜增厚则预示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几率。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预示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欧志红,郑丽.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超检查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4,20(2):146-147.

[2]孙经武,刘成霞.高血压患者血浆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4,20(11):834-836.

[3]Liu H,Deng LY,Zhang M.Associ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affection with the subtype of anterior-circulation infarction[J].Chinese.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2007,33(1):23.

颈内动脉颅外段 篇6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征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此类病症会造成患者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在脑血管病当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状,多发于颈动脉颅外段,而这一症状也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对此类疾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在临床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男39例,女23例,记为C组。所有患者年龄44~81岁,平均(58.5±2.4)岁,病程2 h~12 d,平均(3.9±2.1)d。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包括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三组患者疾病类型、病程、年龄、性别、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患者颈部动脉情况进行显示,对血管内膜情况以及管腔狭窄、斑块大小、斑块形态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斑块脂质含量进行检测,取患者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离分叉处1 cm的位置,对血管内径进行测量。如果内膜中层厚度超过了1 mm,则属于内膜增厚[1]。如果超过了1.2 mm或是和相邻位置相比增厚超过0.5 mm,或达到相邻位置厚度的1.5倍则属于产生斑块。按照超声影像结果,将斑块划分为软斑、硬斑、溃疡斑、扁平斑等类型。进一步判定内出血、斑块破裂等,将两侧颈动脉颅外段同类型斑块数目之和作为各种类型的斑块数量。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判断血流束方向、血管狭窄程度等信息[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三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异常发生率,另外对比三组患者出现各类斑块的概率。按照斑块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对斑块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为:软斑,表面有光滑纤维、连续回升轮廓,局部存在混合性回声、均匀弱回声;硬斑,具有较强的局部回声,后方声衰减显著,斑块内钙化、纤维化;溃疡斑,斑块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部分壁龛表面、边缘具有低回声;扁平斑,动脉管内膜存在少量类脂质积聚,不具有光滑表面,存在均匀的低回声,动脉管壁发生偏心性增厚[3]。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B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高于C组患者,血管异常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B组患者出现各类斑块的概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叫做脑缺血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近年来正不断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在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边缘区/分水岭区梗死、腔隙梗死等类型。此类疾病主要会对患者的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颅内颈内动脉系统,以及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造成影响。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及诊断中,需了解患者起病形式、既往病史、伴随症状及诱因、症状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等,同时进行眼底检查、生命体征检查、神经系统检查[4]。

*与C组比较,P<0.05

*与C组比较,P<0.05

在此基础上,采用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化剪影血管造影等方法对脑缺血的原因进行判定,采用经颅多普勒、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现象、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方法对脑缺血性损害进行判定。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内科治疗当中,通常采用口服华法林配合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血液异常情况进行控制。而在外科治疗当中,针对境外动脉狭窄的情况,可采用Fogarty导管法、颈部动脉旁路术、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血管成形术、颈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等方法进行治疗[5]。而对于颅内动脉栓塞狭窄闭塞,可采用颅内动脉血栓摘除术、颞肌贴附术、带蒂/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术、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说,颈动脉颅外段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极高,在早期临床表现上,体现为颈动脉超声检测中层内膜厚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动脉、大动脉的内膜逐渐粗糙,同时厚度不断增加,进而形成不同形态的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后,血流会对动脉壁产生更大的作用力,同时血流速度会显著提升,造成斑块逐渐破裂,其中的脂质、胶原等就会暴露出来[6]。胶原会对血小板进行激活,使机体凝血反应启动,因而在动脉内部发生溃疡、出血、斑块脱落、血栓等情况,最终逐渐发展造成局部血管闭塞、狭窄,或脑梗死等严重后果。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脂质含量较高,斑块的出血、破裂概率就较大,更容易形成血栓。其中,硬斑由于钙化作用,相对稳定,不容易破裂或脱落,扁平斑具有纤维化表层,脂质隐藏于深层,因而也比较稳定,不容易引发脑梗死等症状[7]。相比之下,软斑的脂质含量较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冲击作用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破裂或出血,进而形成血栓。溃疡斑由于斑块内出血,会加剧钙化,使得表面组织容易崩裂,会对远端血管造成堵塞,同时,溃疡斑块短期会增大并突出动脉内膜,造成内膜损伤、动脉管狭窄等情况,从而容易引发脑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经本文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较高,发生血管异常率也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各类斑块的概率也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在斑块的形成与经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发生脑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脱落、破裂等情况,造成血管的堵塞或损伤,进而引发疾病。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分析掌握其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从而为脑卒中、脑梗死等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研究和明确,对于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书来,董瑞国.颈动脉系统粥样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157-159.

[2]尹蔚群,周特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69-70.

[3]王立志,陈富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109-111.

[4]康立华,刘亚平.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9-20.

[5]郭艳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9-90.

[6]郭学荣,岳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43-45.

上一篇:电工实习下一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