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文化

2024-09-21

歌谣文化(精选10篇)

歌谣文化 篇1

摘要:简要介绍刘三姐歌谣文化研究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回顾国内研究并作出展望。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文化

1、背景及价值

刘三姐的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根据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能歌善唱。她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慕名前来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但都罄腹结舌,无歌相对,羞赧而退。然而其才华却遭流氓恶霸的嫉恨,被害死于柳州。传说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仙,也有说她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说她因反抗财主莫怀仁遭官府迫害便乘船飘然而去。虽然传说不一,但其能歌善唱的形象代代相传。壮族人民尊她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如今,广西很多地方都有刘三姐庙或塑像,新的壮歌集问世时,必先供于像前。壮族地区的“三月三”歌圩日相传就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节日。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就是抬着她的像游行。

壮族民间认为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即“刘三姐歌谣”。它采用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方式,种类多样(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具有生动、纯朴、深刻的特点,歌词有韵,能唱易记,经常交替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刘三姐歌谣扎根于人文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巨大的传承价值。它作为刘三姐文化、乃至壮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音乐学、民间文学等研究价值。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壮族“倚歌择配”的社会传统逐渐消失,加上强势文化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传统原生态歌谣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2006年,刘三姐歌谣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民间文学。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利于保护并弘扬地方文化,还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回顾与展望

刘三姐文化指在民间传说刘三姐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壮民族为主体的广西区域性文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以刘三姐为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之前重在对民间传说故事的考证和收集,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以及对歌(舞)剧《刘三姐》的创作过程和文艺评论(周作秋1979)。(2)从80年代开始出现新视角,如在民族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民族文化理念、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研究(农学冠1994,杨宁宁2003,覃桂清1992)。(3)21世纪后的研究体现出社会多元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对其文化传播(陈丽琴2008,唐艳林2010)、文化品牌建设(潘琦2002,张利群2001)、文化与经济(黄伟林2002,玉苗2009)、民歌产业化(马树春2006)的研究等。

虽然刘三姐文化研究的内涵和外延都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但刘三姐传说和歌谣本身依然受到关注,仍然是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核心。要想对刘三姐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在关注其外延的同时,抓住核心内容,对其根本内涵进行深入探索。以往研究大多仅对某部文艺或文学作品进行点式的评论,多从民族学、文艺学等角度对刘三姐文化进行横向的观照,而对于刘三姐歌谣半个世纪以来传承过程中的若干经典作品所作的纵向对比研究较少。刘三姐文化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语言学、翻译学、音乐学、传播学等,要想全面、系统地认识刘三姐歌谣文化,我们应当用发展的、动态的视角进行考察。

从怪味歌谣谈起 篇2

我至此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听着这些充斥校园的怪味歌谣,我的心情愈加沉重了。其实,从简单的几首诗歌中,可以看出诸多问题。

校园暴力屡禁不止

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厕所里,楼道上,操场边……常有骂人打架甚至于勒索小钱的事情发生。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校园暴力却屡禁不止,原因在哪里?

1.家庭教育的不当引导。家庭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在大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对子女一般比较溺爱,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欺负,就教育孩子要“以牙还牙”。家长对孩子的误导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生冲突,学生在学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用武力解决,以致出现校园暴力。

2.青少年压力过重。世界儿童组织曾经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明确指出学校生活给学生的压力过重,平均每个学生承受12种以上的压力,学生压力没有及时得到缓解,暴力常常成为宣泄的途径。临近考试作业成堆,文娱活动又少,校园暴力成为频发时段。

3.社会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现在,一些书刊上的暴力故事、小说、电影中播放的暴力情节,以及流行的暴力电脑游戏等,对孩子的毒害很深。

如何禁止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我看来,社会学校家庭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学生素质,把校园暴力控制在最小的限度。

素质教育新瓶装旧酒

不少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唱着应试教育的歌,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手段。高考是中考的指挥棒,中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一分之差,命运就大相径庭,试问谁能小觑了这分数的魔力?就以我们这里的中考为例,比录取分数线少一分,就要交五千元钱才能踏入高中的大门,这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又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负担啊!以分取生的评价手段促使老师把分数奉为至宝,片面的重视语数英,忽视音体美的教学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不少学校的音体美课形同虚设,音乐课甚至每学期只教一首或几首应付检查的歌曲,临近考试就全面停课,学生课余时间被大量侵占,尤其是到考试的时候。学生在学校成了一台只会做题的机器,学校成了一所监狱,学生对学校对老师产生了敌对情绪。

德育存在误区

这是一首由《月亮代表我的心》改编而成的校园歌曲:“你问我钞票有多少,我背景好不好!我的心不移,我的爱不变,存折代表我的心。你问我钱包有多深,就爱我有几分,你来摸一摸,你来翻一翻,口袋早被你掏光。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掏口袋,叫我痛苦到如今。”令人深思的是某班竟然大部分学生会唱这首歌曲。“金钱”这一旋律竟在学生的心中唱响。时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学校的德育措施却还处于明显滞后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思想状况。现在学生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无聊,又没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致使模仿能力极强的青少年头脑成为自由思潮的跑马场。

专业音乐工作者缺乏创作热情

现在学校的校园歌曲大多不贴近学生生活,节奏感不强,说教味太浓,学生根本不喜欢。像我们小时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等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每当唱起它,就像又回到那个美好的年代。我就想,现在有几首这样既好听的又能真正打动学生的校园歌曲呢?据统计:全国有二亿多青少年,但专门从事校园歌曲的专业人员却少之又少,一些专业的作曲人士大多给广告、影视剧、酒会、茶会配乐写曲,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的的冲击上,校园歌曲怎么能不被如此“冷落”。

如果没有好歌走进学生的心灵,“怪味、变味”歌曲自然会占领这一阵地,严重阻碍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培养,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校园歌曲品质低下,社会有不可推托的责任,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是每个人的责任,家长、学校、社会在为学生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关注下一代的精神需求。

歌谣文化 篇3

一、桂西北刘三姐歌谣文化

刘三姐歌谣指的是在桂西北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这项民间艺术已经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 与广西区的柳州山歌同属一源。刘三姐歌谣也叫山歌, 即柳州话的山歌, 其中包括了众多的表演艺术、生活习俗以及口头文学等等, 是生活在桂中地区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刘三姐歌谣体现了广西桂中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这些歌谣经过了岁月的打磨和沉淀一直保留到了如今, 也充分说明了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情趣和桂中地区人民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认可。这些歌谣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造素材和艺术技巧, 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

生活在广西桂中地区的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艺术文明, 刘三姐歌谣不仅包含着壮族精神价值与文化意识, 同时还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思维方式, 在丰富我国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同时, 又弘扬了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这一文化形式理应得到更好的传承, 使其成为青少年日常学习中的一部分, 以此促进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激发其对音乐艺术美丽的探寻之心。

二、桂西北刘三姐歌谣文化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 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刘三姐歌谣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解刘三姐歌谣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使学生能够掌握歌谣的基本规律以及基础表现手法、技巧, 并能够对歌谣的一些经典曲调有所认识, 懂得山歌的竟唱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刘三姐歌谣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歌谣编写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口头创作能力。在经过歌谣的相关学习后, 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要求:学会利用多种方式对歌谣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学会用基本的调查方法提高自身报告撰写能力, 以及充分挖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演唱能力等。教师将刘三姐歌谣引入音乐教学中, 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从而激起其自觉承担家乡建设的责任感。教师将刘三姐歌谣中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带入课堂, 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同时也会本土文化留下更多的人才, 以此维持地方文化的发展, 促进广西桂中地区民间艺术的进步。

(二) 培养学生唱与情的高度统一

歌唱艺术的灵魂是唱出感情,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给学生唱与情统一的培养。培养学生民族唱情法, 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水平, 又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与流传。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歌的经典, 也是壮族人民真情实感的最佳体现。“情”是刘三姐民谣的基础, 演唱者所唱的都是自己所见所想, 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 唱的人动情, 无论是歌唱者还是聆听者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如刘三姐歌谣中的爱情歌谣, 无论是见面唱还是定情唱, 这些情歌都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 以歌传情, 使听者的心绪也随着歌声而起伏变化。这一唱与情的高度统一的方式完全可以运用到高校的音乐教学环节中来, 让学生学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唱与情结合,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 传承歌谣文化与民族精神

广西壮族人民从年少时就开始学习唱歌, 到了青年到山上对歌, 老了就教后辈唱歌, 这一传统在壮族人民中流传了千百年,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歌者。这些歌者就是壮族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歌者要想传承歌谣文化, 首先就要做到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创造者。因此,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传承歌谣文化的重要性纳入教学范围之内,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如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利用歌会的形式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歌谣学习氛围,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歌谣教学中来, 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从而利用刘三姐歌谣的教育手段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教学, 使学生能够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从而更好地弘扬本民族精神。

总之, 刘三姐歌谣是我国壮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 其沉淀了珍格格壮族历史发展的经验, 也反映了我国壮族人民生存的智慧, 使我们能够通过歌谣更好的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审美情趣。刘三姐歌谣这种特有的文化应当融入地方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去, 在促进高校特色教学发展的同时, 丰富和扩大民族歌谣文化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罗相巧.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J].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 2012 (1) .

唱响童年的歌谣 篇4

第一板块 家乡的童谣

1. 我知道小朋友会说很多童谣,谁来给大家念一首?

2. 老师也想给大家念一首童谣,欢迎吗?(出示童谣)

教师用方言念童谣: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糕一包,糖一包,囡囡吃了哈哈笑。

3. 我念的童谣和你们刚才念的童谣有什么不一样吗?我念的是咱们家乡的童谣,充满乡音。你们想不想念?

4. 学生用方言念。

5. 这首童谣是小时侯,我的外婆一边拍着我睡觉,一边说给我听的,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第二板块 丰富多彩的童谣

1. 除了家乡的童谣,我们小朋友还读到了很多其他的儿歌。你读了什么?

2. 到《阅读手册》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读读,看能不能读出些什么?(例如:一个毽踢八踢、老鹰抓小鸡、打大麦、数数歌、野牵牛、小槐树……)

集体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童谣,然后说说喜欢的理由。

3. 根据学生的交流,用菜单式朗读、学习下列童谣:

《问答歌》。

(1) 问答歌有什么特点?(问答歌,是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儿歌)

(2) 谁来出个好主意,我们怎么读出问答歌的特点?

指导朗读。读出一问一答的情趣。

连锁调。我们读读连锁调,也会觉得很有意思。出示《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滴滴答!滴滴答!

一边读,一边想,看会不会发现什么?

摇篮歌。

(1) 下面老师给大家听首歌。(老师清唱)舒缓的旋律,柔和的歌声,仿佛把你带回到了什么时候?

(2) 我们躺在摇篮里,妈妈就在我们的身旁,她轻轻地摇着摇篮,嘴里哼唱着这动人的歌伴我入眠。我们轻轻地、柔柔地,一起读一读这首温馨的摇篮歌。

(3) 听着摇篮歌,你有什么感觉吗?(摇篮歌饱含着妈妈和其他的亲人对我们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

第三板块 歌谣伴我成长

1. 听,这里有一首小朋友们都会唱的歌谣。(播放《丢手绢》的歌谣)这首歌你在什么时候唱过?歌谣把我们带回到了丢手绢的游戏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儿歌——

丢手绢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那就让我们来玩玩这个快乐的游戏。(几个学生玩,其余学生一起唱)

2. 像“丢手绢”这样记载我们童年生活的儿歌有很多。请小朋友读读小册子里的游戏儿歌,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多读几遍,还可以一边说一边试着玩一玩。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玩得最开心。

(学生练读与交流。唱童歌《跳绳歌》《跷跷板》《长干行》……)

3. 唱着儿歌游戏你有什么感觉?

4. 儿歌游戏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的童年生活。

5. 小结:古诗、童谣,都记载着我们缤纷的童年生活,即使长大了,它们也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给我们留下一份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

歌谣文化 篇5

一、民族危机下催人奋起的旋律

1.伤心断肠的《松花江上》。《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久负盛名的《流亡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35年张寒晖创作,血泪般的歌声控诉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我东北三省,践踏我国土,蹂躏我同胞,掠夺我资源的侵略罪行。该歌一经传唱,迅速不胫而走。到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松花江上》已传遍西安。从张学良到全体东北军官兵,从青年学生到普通民众,听之无不动容泪下,感同身受。中国共产党也充分利用了 《松花江上》的影响力,动员东北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抗日、一致对外”,不仅有力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也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舆论思想基础。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中还特别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2]

2.倾诉衷肠的《长城谣》。《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由潘子农作词,刘雪庵谱曲。《长城谣》以“万里长城”起兴,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中国的国家象征,不仅歌颂了祖国大地的富饶,抒发了对沦陷区故乡的思念,也控诉了日寇对我国的蹂躏,倾诉了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惨象,还表达了中国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结成“新长城”,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誓赶胡虏出边疆”的愿景。 整首歌曲苍凉悲壮,亲切优美,激发了民众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在武汉演唱《长城谣》进行抗日募捐时,打动了很多人。捐款箱前排起了长龙,连衣不蔽体的难民也捐出了自己仅有的铜元”[3]。

3.激愤悲壮的《嘉陵江上》。《嘉陵江上》是贺绿汀在1939年端木蕻良散文诗的基础上谱曲而成的经典抗战歌谣。此歌以极富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思想内涵,沉痛地描述了“失去了田舍、家人和牛羊”的同胞,“徘徊在嘉陵江上”,抒发了被日寇侵占而流亡他乡者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真挚地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所犯罪行的切齿痛恨。“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同时也坚定表达了誓死收复失地、打回老家的信心和决心。“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从而谱写出又一首广为人民群众传颂的、激励人民奋起抗战的“思乡曲”。

从创作时间上看,以上三首抗战经典歌谣产生于1935、1937、 1939年;从创作内容上看,对“抗战救亡”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一脉相承并逐步深化。由《松花江上》的追问:“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到《长城谣》的愿景:“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再到《嘉陵江上》的信念:“我必须回去,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圆满的“轮回”。三首抗战经典歌谣,不仅蕴含着人民群众卫祖国、保家乡的要求,而且反映了人民群众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从抗战初期的悲怆迷惘,到坚持抗战到底的勇气决心,再到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二、民族抗争下冲锋陷阵的号角

1.振聋发聩的《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抗战歌曲。1935年5月,在电影《风云儿女》公映后,《义勇军进行曲》立刻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社会上广为传唱。《义勇军进行曲》仿佛一针强心剂注入中华民族的心脏,激励着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高亢激越的旋律,振奋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抒发了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的愿望,吹响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角,“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其时,“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 ‘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于村夫牧童之口。都市里自不必说,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4]。

2.威武酣畅的《大刀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是一首大快人心、 家喻户晓的抗战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原歌副标题为“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词曲作者麦新,这首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爆发出火山般的爱国热情,给人以强悍的感染力。歌词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塑造了中国军人勇猛如虎、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更给人一种一挥而就、杀敌如麻的快意恩仇。歌词中 “冲啊!”“杀!”则最大限度地释放出酣畅淋漓的战斗激情。可以说,《大刀进行曲》集中表现了对日寇刻骨铭心的愤懑与仇恨,以风卷残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为中国军队奏响起了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万千中华英雄儿女为保卫祖国去冲锋陷阵。

3.雄伟磅礴的《八路军进行曲》。1939年秋冬之际,诗人公木与作曲家郑律成合作创作了中共军队第一个军歌声乐套曲“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八路军进行曲》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八路军进行曲》以简洁明快、富有朝气的旋律,庄重豪迈、铿锵有力的曲调,塑造了八路军勇往直前、雄壮威武的光辉形象。歌曲从“向前,向前,向前”的进军号召开始,接着唱出“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表现了八路军是一支背负民族希望的正义之师。最后发出:“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着最后的胜利, 向着全国的解放”以排山倒海之势,讴歌了八路军蒸蒸日上、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八路军进行曲》不单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象征歌曲,也成为新时期人民军队的标志性歌曲。

这些产生于中华民族抗日解放战争的抗战进行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的真实写照。它们以威武雄壮的音调,慷慨激昂的旋律,发出了中华英雄儿女的怒吼,表现出中国军民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革命勇气,展现了中国军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万千民众奔赴抗日战场,也激励着前方将士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冼星海认为:“我们要让歌声传遍都市和农村,鼓励战士们忠诚抗战,用那雄壮的歌声压倒敌人的炮声。”[5]在各条抗日战线上,这些抗战进行曲转化成中国军民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激发着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念。譬如,在台儿庄战役中,混杂的枪炮声里总有抗战歌谣的号角,中国军队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谣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胜利。

三、全民抗战下浴血奋战的绝唱

1.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1939年3月,冼星海为光未然的长篇组诗《黄河大合唱》完成谱曲,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音乐史诗孕育而生。作为《黄河大合唱》华丽乐章的主题曲,《保卫黄河》可谓经典中的经典,迅速传遍整个中国。歌曲开头“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不仅隐含了日寇对中国的罪行,暗示了民族危机警报的拉响,也预示了抗日民族战争全面反击的临近。“万山丛中,青纱帐里,抗日英雄、游击健儿,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着“家乡”、“黄河”、 “华北”和“全中国”!通过齐唱、轮唱的演唱方式,“全体音群像一股澎湃的洪流,奔腾向前,一泻千里”[6]。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军民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的爱国感情,象征了中华民族力量如黄河之水一般浩浩汤汤,滚滚奔腾,也暗喻了中华民族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挫折中奋进,在困难里成长壮大为不可战胜的力量。

2.鼓舞人心的《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尾声,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最严峻的时刻。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处于最艰苦、最困难的“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西北战地服务团“武装宣传队”的牧虹、卢肃等同志一起创作了小型歌剧 《团结就是力量》,并由他们分别填词、谱曲的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也随即诞生了。《团结就是力量》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简洁有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这首歌在严酷的战争困境中,深深感染了中国军民的革命热情,将无数热血赤子之心紧紧相连,成为鼓舞抗战士气的精神食粮,也为日本侵略者敲响最后的丧钟[7]。

3.面向未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43年3月,国民政府发表了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的《中国之命运》,提出了 “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主张。对此,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在 《解放日报》发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时年19岁的曹火星受到社论启发,创作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经典歌谣。歌词写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引导中国走向光明,他抗持抗战六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这首歌唱出了解放区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普遍心声,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度概括。曹火星回忆说:“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做主。搞土改发展生产,给人民改善生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亲眼所见,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对党的深情,我有亲身体会。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8]从此,这首歌随着人民军队抗战胜利与解放战争的步伐而唱遍全中国。后来,毛泽东在原歌上加了“新”字,于是演变成为传唱至今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实际上,这些抗战经典歌谣的创作大多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抗战歌谣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辟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新纪元[9]。这些抗战歌谣不仅在艺术上登峰造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发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了民族精神的精髓,唱出了抗战精神的最强音,成为时代精神的注音符。抗日战争为抗战歌谣提供了不竭动力,民族精神为抗战歌谣注入了永恒生命力。抗战歌谣广泛汲取了民族的思想感情、历史文化语境,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在炮火中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儿童歌谣语用范式研究 篇6

一、儿童歌谣是一种优质的语用范式

由于儿童歌谣高度切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层级,使得它成为一种适合低年级儿童迁移创新的优质语用范式。

1. 学习儿童歌谣的语用结构。

儿童歌谣的内容切合童心童趣,想象丰富且意境优美有趣,呈现出一幅幅异彩纷呈的画面,能养护低年级儿童的童心,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童趣。歌谣描写的多为儿童熟悉的物象: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水美景;身边熟识的植物、动物和人物等,这些描写对象个性鲜明,饱含儿童情感,能激发低年级儿童观察和体验身边事物、现象的热情,激活低年级儿童的想象思维,培养主动发现、认识的意识。儿童歌谣语用结构特点鲜明,首先句式整齐,句子简短,每一节歌谣结构简单;另外,语言天真活泼,形式自由,韵律灵活,朗朗上口。句型句式和歌谣结构易读易记,适合低年级儿童积累素材和培养语感,易于模仿创造。情境化的语言直接给儿童提供了现成的书面语言学习“范本”,有利于儿童获得母语表达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母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 从儿童歌谣中汲取语用精髓。

遣词造句的基本功是儿童运用语言的起点,写话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奠基性的训练,需要规范和扎实。低年级儿童需要在文本中去发现和积累内容丰富且形式活泼的语句和句组,并在大量的说句、写句等语言实践中建立句子概念,逐步培养语感。儿童需要达成的语用能力为:一年级以说写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为主要习作能力指向,重在建立句子概念,能表达结构完整、用词适宜、标点正确的句子,练好写句基本功,培养说话写话的兴趣。二年级主要培养儿童说写几句话的习作能力,能用几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做到意思完整、语意集中、语序合理。这里的句组是指表述同一主题的几个存在语义关联的句子,需包含三个最基本特点,即句子通顺、话题统一和语句连贯。儿童歌谣内容丰富、语言鲜活,多角度多层次描写身边的某一种自然现象、某一处风光、某一种事物,或某一种情感。以它为范本能引导低年级儿童发现和习得认识周围世界的方法,最终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二、儿童歌谣语用范式的迁移

在儿童歌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读写迁移,打通语言材料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文本内容和语用结构的表达,学习遣词造句的表达技巧。教师可引导儿童先进入文本,发现事物的特点和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发现语用认知结构;再让儿童走出文本,在生活中寻找同类事物及事物的特点、事物间的关系;最后套用此类认知结构及时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言语系统。这种读写迁移的教学策略,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步骤来逐步实现。

1. 搜集儿童歌谣。

教材中的儿童歌谣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学习范本,除了教材,教师还可鼓励儿童阅读名家的儿童诗集,如金波《妈妈的故事》、刘湛秋《无题抒情诗》等。教师还可节选儿童散文中的语段,改编成儿童歌谣供儿童模仿。此外,还可以鼓励儿童阅读千百年来大众创作的经久不衰的民歌、民谣,鼓励儿童上网搜集自己喜欢的儿童歌谣。

2. 发现并积累歌谣中有特色的语用结构(即特色词句)。

特色词专指低年段儿童熟悉的事物名词和描述事物特点的动作词和形容词;特色句专指形式规范,内容活泼的比喻句、拟人句、含关联词的简单复句等。如让儿童阅读儿歌“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多么漂亮,啊哩咯。”教师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观察事物:柳树姑娘、风儿、池塘;让儿童去发现和理解动词:吹、甩进、洗洗;让儿童发现和体会形容词:长长、干净、漂亮。此外,还要引导儿童发现并积累儿童歌谣中的特色句,如上面儿歌可训练说句、写句:“多么……,多么……”。

3. 发现并积累儿童歌谣的写作顺序。

通过学习积累,规范儿童话语表达时句子语义的联系,使表达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最终达成智育目标。如学习:“小金鱼,真可爱。圆圆眼睛,大肚皮。摇摇尾巴,张张嘴,游来游去,真欢喜!”(本句按从头到尾的描写顺序:眼睛———肚皮———尾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本句按从部分到整体的写作顺序:羽毛———翅膀———尾巴———小燕子)在儿童发现和理解写作顺序的基础上,可鼓励他们仿写迁移。如儿童写道:“小黄鸡,真可爱。圆圆眼睛,细长腿。啄啄翅膀,点点头。走来走去,真自在。”“一身斑点油亮的皮毛,四条强健有力的大腿,加上长长的尾巴,凑成了凶猛的金钱豹。”

4. 发现并积累儿童歌谣中事物间、现象间的语义联系。

通过迁移寻找生活中同类型的语义联系因子,如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描写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天然的指南针,教师可引导儿童探索如下事物与方向的对应关系:蚂蚁洞穴口———朝南、青苔茂盛面———朝北、中午的向日葵———朝南、年轮宽的一面———朝南、启明星———朝东。

5. 联系生活,迁移仿写,创作儿童歌谣。

儿童歌谣是儿童可望可及的、有梯度的语用范式,在实际教学中,儿童通过感知理解已经发现了词语、句式、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儿童从文本中走出去,将儿童歌谣中的语用认知结构(特色词和特色句)采用镂空的方式,让儿童结合生活经验来迁移仿写。如儿童仿照“小蚂蚁真有趣,见面碰碰小胡须。你碰我,我碰你,报告一个好消息!排队走,一二一,大家去抬一粒米。”创编了“小蜜蜂,真有趣。见面跳跳‘8’字舞,你跳上,我跳下,报告一个好消息,大家快来采花蜜。”“小螃蟹,真霸道。见面碰碰大钳子,你钳我,我钳我,报告一个好消息,大家横行去散步。”

“哭夜郎”歌谣习俗探源 篇7

小孩夜哭之症, 民间所采取的这种符咒治疗方式, 一般学界认为是道家符箓的民间化, 也有认为是源于一种原始的语言“灵物崇拜”。“所谓语言的灵物崇拜, 就是把语言当作一种神圣的东西, 认为它有一种神圣的力量, 从而对其膜拜。并且通过这种膜拜, 相信它有一种神奇之力, 可以支配和改造客观事物。比如用它治病、驱邪、捉鬼、残害他人等。这是人们巫术思维的结果。”[2]247我们姑且不论这种治疗方法是否有用, 但必须追究的是, 为什么人们相信这些歌谣能够威慑小孩使之能够停止夜哭?

细考文献, “哭夜郎”绝非紧扣字面解释为“哭夜之郎”。这一民间习俗之形成, 也绝非一种单一的语言崇拜的结果, 而是蕴藏着深刻的历史内涵, 与历史上西南最为强大的夜郎国的夜郎王有着密切的内在渊源。“夜郎”在汉文典籍中是政权的名称, 而在彝族文献中, 夜郎首先是人名, 为彝族谱牒记载棘阿蒙三世孙夜郎朵, 后来才渐由人名演变为国名。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 夜郎最大。”秦汉之时,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中, 最为强盛的王国就是夜郎王国。按现存彝族古文献《夜郎史传》记载, 夜郎不仅是西南最为强大的王国, 其君主夜郎王也是一个非常残暴专制的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夜郎王在《夜郎君法规》中颁布了二十条极为严厉的法令。其中第七条即为禁止小孩夜哭, 规定:“凡是君臣民, 人间的四方, 无论是哪方, 大人和小孩, 一律不准哭, 哭者要挖眼, 男哭挖左眼, 女哭挖右眼。[3]62”这一残酷而奇怪的法令, 源于夜郎王一个特有的“宿疾”:夜郎王曾经冤杀人, 死者之妻, 昼夜哭不停, 哭得人心恓惶, 最后啼哭至死。从此以后, 夜郎王害怕哭声, 并且严厉禁止啼哭。

《夜郎君法规》还记载了许多违反法规被惩处的故事。其中一则即为婴儿夜间啼哭而被剜掉双眼, 砍掉双手。时夜郎王南征“漏卧”, 正在夜间谋划之际, 忽然一阵小孩的哭叫传入夜郎王之耳。后来经过检查, 原来是一女奴外出挑水, 留下未满周岁的小孩, 因不见母亲而啼哭。根据夜郎法规, 小孩当应处以极刑。关于夜郎处决小孩的过程, 《夜郎史传》作了生动的描述:

“武夜郎君主, 越想越害怕, 叫来侍从们, 赶快去动手。这样的哭声, 吵得我无法谋划天下事。那些侍从们, 听得脚发软, 假装着糊涂, 抱起那娃崽, 就往外面走。可是君主呢, 杀意早已定。叫住侍从们, 怎不听命令。按条例执行。不准啼哭法, 我早已定下。侍从没办法, 只好去执行。可是这娃崽, 样子很可怜, 谁也不忍心, 对他下毒手, 全部侍从们, 一起跪下来, 苦苦地哀求:尊贵的君长, 这孩子还小, 什么也不懂, 只会叫阿妈, 我们手下人, 怎忍心下手?恳求君长呀, 赦免这孩子, 他刚满周岁, 离不开他娘, 若是挖了眼, 或是杀了他, 都实在可怜。……武夜郎君长, 双脚顿着地, 两手挥了挥, 开口便言道:‘你们都求情, 那就这样吧, 饶过刀下死, 死罪难脱逃, 把他扔下河, 让他去喂鱼。从今往后呢, 类似的事情, 若是再发生, 别怪我武君, 手下不留情。’”[4]82

这是夜郎王处死哭婴的暴戾与冷酷。当哭婴的母亲挑水回来,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抛向河心, 残酷处死。夜郎王的禁止小孩夜哭的禁令, 随着夜郎王朝势力的扩张, 在西南甚至中原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尽管夜郎王朝随后烟消云散, 但夜郎王的残暴形象作为孩子心灵最为悸怕的东西而永恒凝固下来。久而久之, 孩子的母亲为了止住小孩的夜哭, 也就将夜郎王妖魔化, 作为吓唬小孩的邪恶、残暴的符号表征。

小孩夜啼的原因与治疗, 隋代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已有记载:“小儿夜啼者, 脏冷故也。夜阴气盛与冷相抟则冷动, 冷动与脏气相并, 或烦或痛, 故令小儿夜啼也。然亦有犯触禁忌, 亦令儿夜啼, 则可法术断之。”[5]巢元方分析了小孩夜哭的病因有两种, 一是生理方面的, 即“脏冷”之故;一是非生理方面的, 即“犯触禁忌”。对于非生理原因引起的小孩夜哭, 巢氏指出, 须以“法术断之”, 从而给以咒语符箓方式诊疗奠定了文献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 民间以为, 小孩夜哭, 在于其魂魄受某种神秘力量惊吓, 遂作一纸咒书, 借行人念诵之力降伏妖邪, 治愈夜哭之症。

在人类学家泰勒看来, 任何看似荒谬的仪式、习俗、观点, 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毫无价值的孤立存在, 必然是某种原始文化的遗留, 是“初级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正如泰勒所言:“儿童游戏, 民间俗语, 荒谬的习惯, 可能在实践上是并不重要的, 但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看, 它们并没有丧失意义, 因为他们跟古代文化的最富有教益的阶段之一有关。”[6]88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亦说:“存在野蛮社会里的神话, 以原始的活的形式而出现的神话, 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 乃是要活下去的实体。那不是我们在近代小说中见到的虚构, 乃是认为在蛮古时代发生的事实, 而在那以后便继续影响世界影响人类命运的。”[7]85随着时代的推移, 夜郎王国已经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它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完全成为历史的化石, 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存活、沉积在了现代乃至当今许多民间习俗事象之中。人们尽管已经逐渐忘却夜郎王禁止小孩夜哭的残酷法令, 但是夜郎王曾经在民间心灵所投下的心理阴影, 并未随之消失, 而是转入一种深层的文化积淀:人们相信小孩的啼哭, 乃是源于残暴的夜郎王这一神秘力量的牵引, 故唯有以这种近乎原始巫术的符箓方式, 才能换回小孩被惊吓的灵魂。

摘要:《夜郎法规》规定:凡小孩夜哭者, 均被处以挖眼处死的刑罚。人们以“哭夜郎”来对自己小孩夜哭进行心理威慑, 正是哭夜郎这一荒唐而残酷法令在民间投下的一道心理阴影。

关键词:哭夜郎,民俗,夜郎,夜郎法规

参考文献

[1]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滁州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8.

[2]高长江.文化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3]王子尧等翻译整理.夜郎史传[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8.

[4]王子尧等翻译整理.夜郎史传[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8.

[5]巢元方.巢氏诸病源, 卷四十七[M].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6] (英) 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夜渔是抒情的歌谣 篇8

沈从文放轻了脚步, 没打扰一家人, 而是躲在一旁, 看着快乐的图景。他耐心地一一介绍了小说里的人物, 笔墨不多, 却出场了一堆人。沈从文像画家, 眯起眼睛, 端着速写夹, 画出每个人的性格。一张纸上, 不一会的工夫, 鲜活的人物凸现出来。一根根线条涨满了情感的汁液, 漫出一股真实的气息。沈从文很快就注意到了茂儿爹, 他是一家之主, 这时轻松许多了。茂儿爹放下手中的饭碗, “口里含着那枝‘京八寸’, 小潮丝烟管, 呼得喷了一口烟气, 不说什么。”烟气形成了一朵小烟云, 缓缓地升起, 向夜色中洇化。透过烟气, 沈从文看见茂儿爹的眼睛, 有一种满意和憧憬, 无丝毫杂乱的烦躁。

五叔今天也和往日不同, 竟然邀茂儿和他去守碾房。在平时大人不允许, 天黑了孩子不能到处乱跑, 更不能随便在外过夜。茂儿年纪不大, 心计不少, 从桌上的饭菜就知道, 好收成给一家人带来的快乐, 所以他胆子也大起来, 没等爹爹同意, 他随口答应了。爹爹一坐那儿, 就显现出地位和权力, 这里是他统治的世界, 家长的威严是不能侵犯的。爹爹说的话就是真理, 不允许反驳和打断。茂儿的心撒开野, 他喜欢夜晚的碾房, 充满了迷人的、新奇的事儿。有几次, 他想去碾房过夜, 在那里没人管, 不像在家里, 早早地便把他轰上床, 在极不情愿中进入睡梦里。他可以趴在窗前望天上的月亮, 听虫儿吹快乐的口哨, 萤火虫儿, 打着小灯笼四处游逛。沈从文小的时候, 也和茂儿一样, 所以他了解茂儿此时的心情。茂儿很像童年的他, 不过沈从文离那个时代已经遥远了。过去的事情, 一阵阵地跑过来, 沈从文经受一场回忆的追赶。沈从文的一边是童年, 另一边是现在的他, 他们互相穿插分不清了。沈从文关注事态的变化, 他还是有点偏心, 对童年的自己偏向。童年消失了, 被埋在记忆深处的深处了, 但是茂儿和五叔去守碾房, 这一简单的细节, 却勾起了沈从文的情感。碾房是一条金线, 穿起沈从文碎裂的童年的事情。他一步步地接近, 伸出一双手, 强大的岁月的大门, 不会轻易地被推开。沈从文的感情被激活了, 由此产生的力量, 变作一群勇敢的豹子, 比以往的时候更加凶猛无敌。

在茂儿的身上, 沈从文看到了自己小时的影子, 他动情了。沈从文停住了脚步, 朴实的童年吸引着他, 那种特殊的感觉, 浓度极高的真情涌动, 包裹住他不肯散去。沈从文吸了一大口这样的空气, 他感受到从心灵往外冒出的情缕。沈从文观察茂儿有些得意了, 爹爹烟管里挤出的烟, 说明他的心情。沈从文还是喜爱让孩子回到大自然中去, 在那里学的东西, 不是书本里有的, 也不是大人们可以教会的, 沈从文看着茂儿的心动, 他舒畅地写道:

他知道碾子上的床是在碾房楼上的, 在近床边还有一个小小窗口。从窗口边可以见到村子里大院坝中那株夭矫矗立的大松树尖端, 又可以见到田家寨那座灰色石碉楼。看牛的小张, 原是住在碾房;会做打笼装套捕捉偷鸡的黄鼠狼, 又曾用大茶树为他削成过一个两头尖的线子陀螺。他刚才又听到五叔说溪沟里有人放堰, 碾坝上夜夜有鱼上了……所以提到碾房时。茂儿便非常高兴。

当五叔同他说到去守碾房时, 他身子似乎早已往那飞转的磨石边站着了。

五叔放出了想象, 它诱惑茂儿胡思乱想, 也不正经地吃饭了。桌边的茂儿, 心早跑到碾房去了。筷子在碗中扒饭, 却不知怎么进嘴, 如果平时早就被爹爹看不顺眼, 大骂一顿了。今天日子不一般, 一家人说话温柔, 老少都没火气, 脾气也就没有了。茂儿根本没心思吃饭, 不住地问五叔, 什么时候走。沈从文把一顿黄昏饭写得有滋有味, 这都是丰收带来的喜庆。乡下人脸朝土地, 背驮晴天, 一年到头在地里淘着生命, 如果风不调雨不顺, 那么一家人在艰辛的边缘挣扎, 哪还有清闲坐这里。在乡村这不过是一顿普通的晚饭, 但沈从文一定发现了什么。沈从文择不同的角度, 想融进这场景中, 他想嗅一嗅, 茂儿爹身上被汗水和阳光洗过后, 散发的独特的气味。沈从文关心的不是表面的形式, 关注的是生存状态和大地的情感。一声叹息, 一阵笑声, 一句粗野的话, 沈从文体验他们的灵魂。萧红的小说和沈从文有些共同的地方, 都是触摸生命的本质, 原汁原味地将生活摊在阳光下, 不是靠堆积词语, 去修饰生活。萧红没像沈从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她是直接地使用我, 我在童年的亲身经历: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 来了风, 这榆树先啸, 来了雨, 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 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 它们闪烁得如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 我戴一个小草帽, 祖父栽花, 我就栽花;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 种小白菜的时候, 我就跟在后边, 把那下了种的土窝, 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 东一脚, 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 没能几天就冒芽了, 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 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 拿不动那锄头杆, 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 让我单拿着那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 也不过是爬在地上, 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 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 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 他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祖父大笑起来, 笑得够了, 把草帽摘下来说: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很多年了, 萧红和沈从文漂泊在外, 童年的树深扎在心灵上, 越长越大。苦了, 累了, 绝望的时候, 他们都躲在树下, 在浓阴中寻找呵护。童年离生命最近, 那时还没离开家, 苦难没锈住稚嫩的枝权。沈从文写下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细节, 都流满一股温暖。他不想让过多的苦难, 早早地根植茂儿的心中。沈从文和萧红经受过大苦大难, 当情感触及到童年, 回忆漫长了。他们的思想深刻而又真切, 没虚假的成分。这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透出作家的思想寒光。通过普通的生活场景, 体现了沈从文对人生的感概。沈从文和萧红性别不同, 但对人的关爱和深切的感触相同, 他们的精神土壤密不可分。在人生的路上漂流, 童年和故乡支撑他们走下去。

沈从文控制情感的发展, 没让五叔带着心急的茂儿去碾房。这是收后的好日子, 一家人难得有闲情逸致, 坐在院落中, 漫无边际地聊天。沈从文让茂儿搬来板凳, 坐在一旁听大人们说笑, 欢笑中等待五叔领他去守碾房。茂儿是孩子, 听不明白大人说的话, 心里装不了太多的东西, 他对大人们说的事情不感兴趣, 他注视天边的晚霞, 变幻出各种色彩和形状。茂儿丰富的想象力, 如同绽开的花朵, 跑出缤纷的色彩, 漫出逼人的香气。茂儿看到那堆红云, 薄得像一层“蒙新娘子粉脸的面纱”, 黄云铺展天空, 像一条金黄的锦锻。迷人的景象, 堵住了茂儿的嘴, 他在美丽的彩云面前安静了。沈从文给了茂儿太多的笔墨, 把自己对童年的怀念, 一古脑儿地倾泻到茂儿的身上。沈从文想起小时候, 和母亲还有妹妹们围在炉边, 喝莲子粥, 吃冰糖白煮鸽子蛋的情景。大门外, 卖面人一面敲着竹绑绑, 诱人的吆喝和绑声像两条蛇, 纠缠一块, 不分上下, 忽左忽右, 它们一齐扑来。沈从文花了很多的文字写那些经历, 不是一句话两句话打发走的, 它长在生命里了。跟沈从文同一个时期的鲁迅, 对童年的理解也是深刻的, 他的很多小说都与童年有关: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 几个到后舱去生火, 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 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 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 一面洗器具, 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 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 一定要知道, 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 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 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 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 却是我的母亲, 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 船也就进平桥了, 停了船, 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 说是过了三更了, 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 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 又渴睡, 不如及早睡的好, 各自回去了。第二天, 我晌午才起来, 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 你们这班小鬼, 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 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 是六一公公掉着小船, 卖了豆回来, 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 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 便停了楫, 笑道, “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 “迅哥儿, 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 说道, “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 说道, “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将大拇指一翘, 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乡下人不识好歹, 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三位大师都写了童年的事儿, 发生地点各不相同, 都是那么真性情, 去掉雕饰, 没一丝造作的表演。他们面对本质的童年, 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这种关怀, 不是教课书上的提示。乡村的虫子是一个不知疲劳的歌手, 在它的伴唱下, 大人们的谈话内容, 融进茂儿的记忆中, 今后无论离开故乡多远, 当他浮出思乡的念头, 一定会想起童年的暮色。这声音和话语声生在心上, 不是时间能摧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乡情反而越长越大, 那种幸福缠绵一辈子。

夜色击退了白天的暑热, 凉爽的风拂在脸上, 身上的汗褪了。秋天悄悄地来临, 潜伏、等待时机, 一夜间横扫大地。沈从文盯注田塍上行走的茂儿和五叔, 天空上的月亮, 还没完全露出脸。田地上割过的稻地, 残留的根茬诉说收成后的喜悦。这样特殊的语言, 没在田间播过种子, 插过秧, 守过夜渠的人理解不了, 翻译不出的。沈从文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他不但听懂稻子的话语, 而且还为它配上一段文字的音乐。“身前后左右一片繁密而细碎的虫声, 如一队音乐师奏着庄严凄清的秋夜之曲。金铃子的‘叮……’像小铜钲般清悦, 尤其使人沉醉。”沈从文把画面和音乐用文字拍摄的清淡而美丽, 他把镜头缓慢地推远, 叔侄的身影有了传统水墨画的韵味。

水车咿咿呀呀的呼喊, 在夜色中清脆地传来。碾房中透出的灯光, 引诱茂儿加快脚步。沈从文笑了, 因为他看到茂儿脚步的频律, 像虫儿的叫声, 敲打着通向碾房的田路。拐过一个山口, 溪水甩落眼前, 数不清的萤火虫在半空中游走, 如同一盏盏小灯笼, 为他们带路照明。茂儿听到溪边有人说话, 他问五叔:

“咦!五叔, 这是怎么?”

“嗨!今夜他们又放鱼!我还不知道。若早点, 我们可以叫小张把网去整一下, 也好去打点鱼做早饭菜。”

茂儿的思绪顺着五叔的话想到逮鱼的情景, 他的心动了。

献给青葱岁月的歌谣 篇9

关于青春的觉醒

在《最佳少年文学读本——成长的滋味》中,韦伶的《出门》极为细腻而传神地描述了少女最初的觉醒。女孩凌子在15岁生日那天决定以独自去郊游的方式庆祝自己的长大,这平常的一天于是就显得那么意义非凡,仿佛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注视着她,令她紧张也令她骄傲。“凌子朝镜子走去,她一下子心跳起来:镜子里那个姑娘就是她吗?那纯粹是个姑娘,而不是个女娃娃!那样的身段,只有在一个长大了的姑娘身上才看得见。而且由于穿的游泳衣太贴身,那些线条显露得多明显呀。凌子的几个脚趾头在冰凉的地面上紧张地弯勾起来。她脑子里很快闪出‘15岁这几个字。是呀,凌子今年满15了,15岁,哪能还像个娃娃样呢?”

关于自由的选择

当年轻的生命怀揣未来的激情走进世界时,他还要做好另一种准备。读本里有一篇《猫的天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被主人宠爱有加的猫羡慕房外屋顶上那几只野猫的自由,于是就溜出家门加入了它们的队伍。新鲜的自由很快被饥肠辘辘所替代,一天一夜就让这只猫受够了自由的生活。它回到了家,即使挨主人的笤帚痛打也倍感幸福,因为它知道主人已经准备了美味的肉食。与这只家猫相反,那只雄性大野猫面对盛情邀请,却说:“闭你的嘴!在你那安乐窝中,我非死不可。自由的猫决不愿意用一个牢狱的代价来购买你所吃的肉和你那羽毛的枕头……”做一只被关闭在有肉吃的屋子里挨打的家猫,还是做一只享受自由中的艰辛的快乐的野猫?怎样的选择才能找到生命的幸福与意义呢?也许,这就是所有即将进入辽阔世界的年轻生命要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

微笑着,去唱生命的歌谣 篇10

晨光中, 呼吸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踏着轻盈的脚步,

走进这生命的殿堂

———产科病房。

在这里, 无数的新生命,

正呼唤着你。

那是心灵的触碰,

那是爱的涌动。

那一声清亮的啼哭声,

会让你瞬间融化,

让你义无反顾地爱上你的白衣

———迎接生命的使者。

微笑着, 去唱生命的歌谣。

夜幕里, 满天繁星正眨着眼睛,

如孩子般, 从窗外看着你,

伴着你纤细的身影,

穿梭在生命的摇篮中。

那清脆悦耳的“滴答”声,

是“孩子”向你诉说着她的心声

———这是生命的感动。

微笑着, 去唱生命的歌谣。

无数个日夜的守护,

多少次生命的洗礼,

让你深深感悟, 这生命的真谛,

也让你深深体味, 这风里来雨里去的

价值,

更让你的青春, 跳跃着生命的律动。

微笑着, 去唱生命的歌谣。

习惯了带着朝霞而出,

抱着月亮而归的你,

依然微笑着, 默默地守护着。

你的爱, 如河水般流淌,

流进“孩子”的心田,

上一篇:社会放大下一篇:最优化类应用题